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轨道交通管理专业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轨道交通管理专业(精选9篇)

轨道交通管理专业 第1篇

关于铁路局的谣传:铁路工资只有1000多。只有1000多的事临时工,正式工试用期900,一般正式职工一个月拿到手的事2200-3000元。普通干部3000-4000.科级干部每月工资不高,但是年底有好几万分红,估计一年10万以上。上面说的都不算黑色收入,大家最好也别拿这种收入,伸手总会被抓的。上面说的工资情况说的是所有奖金工资加在一起税后的情况。当然有个把月少些,个把月多些。北交学生一定收到重视。不一定,尤其是本科生,硕士生是非常重视。重不重视往往是看你的领导。铁路局不涨工资。铁路这5年一直在涨工资,而且是全国一起涨,涨的是岗位工资,每年300-800。不过有的时候你这个月犯了错误扣得的可能比涨得还多。铁路局工作要倒班。一般在机关的工作人员不倒班。铁路局工作环境很差。这要分单位,铁路机关的环境都是很好的,基层不好。在铁路上混一定要考关系。不可否认铁路上关系很重要,但是还是有很多人通过自己的业务能力干到领导岗位的。但是在铁路和人沟通做朋友的能力非常重要,这是真的。铁路局个人产值远远低于铁道设计院。2009年铁路总产值4000亿,全路140万职工。平均每个职工创造产值是28万元。某四大设计院一年产值16亿,职工人数3800,平均每人产值42万元。可以看出差距不是很大,工资都是成本的一个部分,和利润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工资成本在产值中所占的比例铁路局的比例是十分之一,而设计院铁路是十分之二。铁道设计院,铁路局是事业单位不会倒。早都改成企业单位了,有可能会倒,不过可能性相当小。大学生一去就是干部。本科刚去干部身份,但是不是干部,拿的钱比一般正式职工多几百而已。一般是2年后定股级(例如车间副主任之类的职务,北京局是这样的,其他局时间短些)。硕士去了3个月定股级,2年可能定个副科。之后就看个人发展了。

关于设计院的一些谣言。年薪10万。铁路设计院是按照你的工作量发工资的,岗位工资只有2000,剩下的都是绩效工资。这5年铁路设计院的正式职工都能拿到10万,但是在前些年,他们的工资没有那么高,一个月只有几千元,因为那时候国家把大部分的钱都用在建高速公路了。工作环境好。铁路设计院的工作往往是要在工地和设计院两地来回跑的。工地环境不好。铁路建设还能红火20年。那是在自己安慰自己,2012年前大型铁路建设就会结束,刘志军说2012年春运一票难求的状况基本缓解,2020年就能保证供大于求了。行业前景不是很乐观。去铁道设计院能学到东西。反正运输学院的去铁道设计院的工作没有那么的复杂。基本本科生的水平足够了。

5铁道建设领域属于垄断。现在已经放开了,全国光铁道的相关设计院就有几十家,以后项目少了,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其实现在各个院就已经不惜压低设计费用来抢项目了。铁一院的也做东部的项目,铁三院的也做西部的项目。在设计院干几年然后干行政。怎么可能?整个设计院都是搞技术的怎么可能让你去干行政?行政人员非常少,而且工资少。去了设计院就要准备好一辈子干技术的打算,铁道设计院经常有40多岁的老爷们天天出差的。先去铁道设计院然后再过几年转公路和其他项目。铁道设计院确实从事很多除了铁路的其他业务,但是就你个人来说是转不了行的,就算接到公路的项目也回个公路所做。

8工作轻松。一年就休息10多天。加班到夜里12点式经常的事,当然加班是给钱的,一年只休息10多天的年份估计能拿13万。只是天天在电脑旁边老的特别快。高速铁路全国还没有几条,所以铁路建设还早呢。2012年一年交付使用的告诉铁路就会基本把全国的大众城市全部连起来了。而且高铁是亏本生意,像天津到北京这段,现在每年挣得钱还不够还贷款的利息呢。中国现在建设的铁路级别都比较高,所以不用建向美国那么多的铁路。大的铁路设计院比小的设计院待遇好。这也是误传,还是看项目情况,小设计院分钱的人也少啊。设计院不讲关系。设计院也是讲关系的,单位领导的子女亲属把握着像财务,人事等所有重要部门。

以上信息都是来自我在铁路局的工作的同学,和自己的工作经验,绝对真实。

我本人在铁路设计院工作过,我觉得如果你想当官就别来设计院了,想暴富也别来了,想天天老婆孩子热炕头就别来了(主要是总出差)。铁路设计院能让你过上中等偏上的生活而已。大家选工作还是要动态的看,看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我感觉刚去,设计院要好于铁路局,5年后等你升职了,铁路局要好于设计院。运输学子们准备去设计院,铁路局都要要深思熟虑,一个行业最热的时候往往是

他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现在看的很明显就是铁路局在走上坡路,设计院几年后就会开始走下坡了,这几年实在是太暴利了。如果说这几年是铁路建设的天下,那么以后就是铁路运营的天下了。要是10年前我肯定推荐你们去设计院,现在就不好说了。不过要是工程局和设计院比的话,还是选设计院吧,因为行业前景一样,设计院相对来说还是好一些的。现在一窝蜂的挤着进铁道设计院就像20年前一窝蜂的挤着进铁路局一样,20年前,铁路是全国工资最高的行业,但是由于高速公路开始发展铁路运量急剧下降,加上自身体制臃肿等原因,在2000年左右沦为最穷的垄断行业,再到这两年的复苏,真是二十年河西二十年河东啊。

我没有说铁路局有多好,其实运输专业的也可去公路局铁道部直属公司等地啊不一定非守着铁路的,铁路局也有铁路局的无奈,例如官僚风气,工资不高等等,要想签铁路局第二年三月还有很多的机会的,总之铁路局并非地狱,设计院也远非天堂啊。

轨道交通管理专业 第2篇

地铁 metro/underground railway/subway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it/mass transit

设计使用年限 designed lifetime

运营概念 operation concept

旅行速度 operation speed

限界 gauge

正线 main line

辅助线 assistant line

联络线 connecting line

试车线 testing line

轨道结构 track structure

轨距 gauge of track

无缝线路 seamless track

整体道床 monolithic track-bed

路基 subgrade

站台计算长度 computed length of platform

车站公共区 public zone of station

无缝线路纵向水平力 longitudinal horizontal force of seamless track 无缝线路断轨力 broken rail force of seamless track

名挖法 cut and cover

盖挖顺筑法 cover and cut-bottom up

盖挖逆筑法 cover and cut-top down

矿山法 mining method

盾构法 shield method

沉管法 immersed tube method

防水等级 grade of waterproof

变形缝 deformation joint

刚柔结合的密封区 rigid-flexible joint of sealed zone

开式运行 open made operation

闭式运行 close made operation

活塞通风 piston action ventilation

合流制排放 combined sewer system

集中式供电 centralized power supply mode

分散式供电 distribute power supply mode

混合式供电 combined power supply mode

主变电所 high voltage substation

牵引降压混合变电所 combined substation

杂散电流 stray current

同步数字传输系统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transmission system(SDH)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

列车自动控制 automatic train control(ATC)

列车自动监控 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ATS)

列车自动防护 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ATP)

列车自动运行 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ATO)

调度集中 centralized traffic control(CTC)

自动人行道 moving pavement

自动售检票设备 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fire alarm system

区域报警系统 local alarm system

集中报警系统 remote alarm system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building automatic system(BAS)

系统集成 system integration(SI)

运营控制中心 operation control center(OCC)

集中监控和管理 concentration supervisory control and management 车辆段 depot

停车场 stabling yard

检修修程 examine and repair program

检修周期 examine and repair period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

供电系统管理自动化 Scan Control Alarm Database

人机接口 Man Machine Interface

不间断电源供给 Uninterrupted Power Supply

南京一卡通系统 NanJing Transportation Card System

建设部 Ministry of Corporation

南京地铁公司 NanJing Metro Corporation

清结算数据中心 Intermodality Data Center

局域网 Local Area Network

广域网 Wide Area Network

开放传输网络 Open Transport Network

拖车 Trailer Car(Tc(A))

带受电弓的动车 Motor Car With Pantograph(Mp(B))

动车 Motor Car(M(C))

空载 AW0

每位乘客都有座位 AW1

每平方米6人 AW2

每平方米9人 AW3

非接触智能卡 Contactless Smart Card(CSC)

非接触智能筹码 Contactless Smart Card(CST)

浅析城市轨道交通专业调研 第3篇

一、城市轨道交通人才的重要性

党曾经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 我们要打造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 而作为铁路承认高等教育来说, 要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科学理念, 也就是人自身的发展、完善人格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随着新兴技术和设备的不断应用与更新, 要想推进铁路的大发展、大跨越, 就必须要有专业的人才去操作和应用。因此, 我们要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有乘风破浪、开拓创新的勇气和实践, 创新的发展铁路成人教育事业。要改变固有的传统观念, 重视人才在生产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关键因素。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人才培训工作, 鼓励和支持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学习和培训, 充分保障他们的经济利益, 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竞争机制, 鼓励职工积极学习、自主学习。要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经费支持要到位, 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面对这些之前未曾遇到过的问题和矛盾, 我们没有已经积累好的经验, 没有可以参考的现成答案, 更没有固定的解决模式。因此, 这些问题若想得到良好的解决, 改革创新精神是很重要的。要对当今时代人才资源进行准确的定位, 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 将视野放在实现中国铁路事业的现代化的高度上, 对铁路承认教育的发展方向做出准确的把握, 不仅要对现在已经取得的成绩做出及时而充分的肯定, 更要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保持清醒的认识。

为了能够与当今企业改革的步伐相吻合, 并适应如今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就不能仅仅满足对当前状况的认识, 而应该具备不断追求的精神, 杜绝墨守成规的现象, 将原有的条条框框打破。如今, 铁路部门实现了六次调图提速、改造既有线电气化、对电气化铁路进行重新建造、投入大量的动车组并开始运营以及促进了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 全新的设备、技术、理念、以及交路、模式等被运用, 在安全运输实践过程中广泛地运用了目前来说比较先进的工务工程技术、高速铁路技术、运输调度技术、重载运输技术、机车车辆技术、牵引供电技术以及通信信号技术。通常来说, 在铁路局、基层站段和车间都会设有作用等同于职工教育委员会这样类似的机构, 但客观来讲, 他们很难真正有效地发挥出自己的作用, 最后变成形同虚设。虽然大家心里都很清楚, 若要发展, 就必须依靠人才支撑, 而人才的获取又依赖于教育。

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岗位能力分析

职业岗位能力分析

(一) 行车管理岗位群

行车设备的监督与操作;行车报表记录;日常运营情况监控与调整;非运营期间行车业务作业;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

(二) 客运管理岗位群

客流组织;客运设备操作与维护;乘客服务;车站环境管理。

(三) 票务管理岗位群

AFC设备操作与维护;AFC设备故障应急处置;票务台账及报表填记;车站票卡管理;票款及备用金管理。

(四) 机电设备管理岗位群

车站消防报警系统管理;车站BAS系统管理;气体灭火系统管理;车站通风设备管理;车站给排水系统管理;车站低压电器设备管理;其他辅助系统设备管理。

(五) 安全运行监督岗位群

工程车故障和处理;调度中心紧急疏散处理;行车设备故障的处理;自然灾害类事件的处理;供电类故障的处理;火灾类事件的处理;大客流疏散;AFC设备故障的处理;治安事件的配合处理。

(六) 车站综合管理岗位群

综合治理台账记录;车站重点部位的管理;车站治安, 消防管理;相关单位 (部门) 的组织协调;车站附属区域的管理。

三、专业能力与课程设置分析

1.在对铁路成人教育进行定位, 不能脱离铁路运输服务。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 才能够将更大的生机与活力赋予到铁路承认教育工作中。在对相关职业学校建设时, 应当以多功能、综合性和集团化作为办学的主要目标, 同时, 作为铁路成人教育系统, 要对铁路运输的实际运输生产以及人才需求的状况进行仔细地调研, 将培训前与培训后进行有机地结合, 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进行有机地结合, 同时, 对一些不适合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制度、政策, 该废除的废除, 该整改的整改。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进一步建立健全符合铁路发展需要的铁路成人教育的模式, 探索建立高效、便捷的人才教育的体制机制。具体对应关系如表 (1~3) 所示。

2.通过以上的分析与研究, 明确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从而确定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3.与此同时, 搭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实训基地平台, 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无缝衔接。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奠定了研究基础。

摘要:为了能够使理论教学与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相结合,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深入企业调查研究, 结合本专业的特色和企业对各岗位人才的需求, 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 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专业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企业,调研,岗位领域,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慕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岗位能力与课程设置的分析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 31:39-40、42.

[2]甘勇.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专业与相关专业配合的思考[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2, 01:52-53、56.

[3]徐虎, 刘奇.城市轨道交通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策略与实践[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 13:167.

[4]李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英语培养目标与授课的优化[J].教书育人, 2011, 21:100-101.

[5]朱宛平, 吴静.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05:13-14、50.

[6]张金, 陈映芳.浅谈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专业的发展前景[J].科技资讯, 2010, 04:46.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 第4篇

【关键词】轨道交通 教学质量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252-02

一、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为实现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能否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人才需求、获得用人单位的好评为最高标准的专业教学质量目标,必须逐步建立以专业建设科学性评价、教学条件质量评价、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学生的基本素质评价和社会声誉评价为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体系,为交通服务业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一)专业建设科学性评价

1.专业设置科学性评价

专业设置是否科学在整个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所以,对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价,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的科学性是重要的一环。

2.课程开发科学性评价

课程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建构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它是职业教学的核心,其设置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课程是由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教材建设、课程考核等方面组成。

(二)教学条件质量评价

1.师资队伍

教师,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本专业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既要有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理论水平和能力,又要有专业实践技能和经验,并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专业素养。

2.实验实训条件

包括校内实训条件和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站务员、票务员、行车值班员、客运值班员职业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突出职业岗位技能模拟训练,培养学生的技术运用能力是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重点,同时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3.教学管理制度

它是规范教学工作,实施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用于保证教学工作有秩序、有成效地进行。学校建立并推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制定了23个程序文件及71个作业指导文件定期开展内部质量审核,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效保障教学质量。

(三)教师教学质量的教学过程评价

所有的专业建设、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方案最终都要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过程,所以要制定有效的制度公平、公正评价教师教学质量,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听课制度

一方面成立由主要校领导、教学管理部门及教研组长参加的听课小组,组织听课、评课活动;另一方面建立任课教师相互听课制度,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不少于3次。

2.督导制度

学校非常重视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和提升。2001年成立教学督导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建立了校、科、组三级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对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

3.教学检查制度

一方面,学校对各教学部门教学文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另一方面,对教师阶段教学工作各环节进行检查,实行三查两控制。

4.学生信息反馈制度

每周收集《学生学习信息记录表》,注重学生信息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

5.强化实践教学能力制度

实行教师两年两个月到生产一线顶岗实践、到企业参观学习、举办教师下企业实践汇报会等活动,使教师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了解行业人才新需求,市场发展新方向。

6.学生评教制度

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他们对教学质量的评价比较客观,但有时会出现主观偏差,通过数理统计并借助微机处理以达到学生评价的公正性。

(四)学生基本素质的教学结果评价

这是针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核心是看学生的发展进步,是否有就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职业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是一种跨专业的能力,具体包括职业道德规范、胜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一线的站务员、票务员、行车值班员、客运值班员等职业岗位的意志品质;群体中的行为合作能力;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具有为任职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应变的能力,如自我调节的良好心理素质等。

2.必备知识与理论

必备知识与理论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的基本理论掌握与应用的能力。应该看到,胜任站务员、票务员、行车值班员、客运值班员的职业岗位工作,是本学生毕业的最基本标准;掌握必要的专业理论与技能是学生走向职业生涯进行的必备条件;而一定的文化基础既是培养扎实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重要基础。

3.职业技能水平与“双证”率

作为就业导向的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本专业所对应的某一职业岗位的专业技能(包括心智技能和操作技能),而学生专业技能水平是用职业资格证书来衡量的,所以用职业资格证书取证率来进行学生技能水平评价,标准是较为客观的。本专业要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获得毕业证书的必要条件,实现了教学质量的第三方评价。

4.获奖情况和成才典型

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在校生的校内外获奖情况和毕业生的成才典型,反映了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潜力,也是本专业教学质量社会评价的一个重要外在指标。

(五)社会声誉的评价

该指标的目的是看社会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社会评价,以反映本专业在社会声誉中所处的地位。具体包括就业率、就业质量、学生报到率和流失率、短期培训、技术开发与推广五部分内容。

1.就业率

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其吸引生源的最大优势就是就业率。就业率是学生是否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主要标志,能直接反映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并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和可比性。

2.就业质量

就业质量是就业率的一个延伸的指标。它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而是一个综合的、比较宽泛的概念,主要包括专业对口率、职业稳定率、工作称职率、岗位晋升率、平均工资水平及自主创业及对口升学等。

3.学生报到率和流失率

录取学生的报到率以及学生在不同学期(学年)的流失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家长、学生对学校的认可程度。是学校社会声誉的表现形式之一。

4.短期培训

本专业设置的功能除了提供正规的学历教育外,还应该包含为社会主动、积极地举办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与管理专业相关工种短期培训的功能。短期培训既有相对灵活、变化较快的特点,同时也有各种实践性教育占突出地位的特色。社会选择短训时,讲求“实用”、“时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办学水平和行业地位。

5.教科研与成果推广

本专业要发挥本专业教师教科研优势,联合广州地铁公司、深圳地铁公司,进行交通行业相关科研课题的研究,服务交通,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作贡献。

二、提高教学质量的探讨

(一)深入调研、科学设置专业

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没有深入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调研就难以遵循交通行业人才需求,科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就会导致专业设置不适合生产需求、不服务“市场”,也会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教学资源浪费,专业招生的困难。所以,专业设置前一定要了解国家《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广东省城市、城际轨道交通线网建设,以及人才需求状况,科学设置专业,真正体现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精神。

(二)科学开发课程和教材

职业学校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所以本专业课程开发务必根据站务员、票务员、行车值班员、客运值班员等岗位工作的技能操作要求产生一个完整课程方案的全过程。包括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学时数、考试考查、实验实训等,是学校确定教学内容和实施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开发技能型实用教材等的总和。

(三)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要改革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与广东地方铁路有限公司,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深圳地下铁道总公司等交通服务行业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巩固和完善“2+1”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适应交通运输行业生产特点的“旺入淡出、工学交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交通客运高峰周期的生产规律特点,每年的“五一”、“十一”和“春运”等客运繁忙阶段,学校根据行业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实时调整教学计划,安排学生到行业和企业进行阶段性实习。全面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

(四)建设有专业特色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办学的主要条件,是教学的主导力量,因此从专任教师的数量和结构看,要保持合理的生师比例、职称结构比例,提高专任教师在师资队伍中的比例,专业课教师数量要充足;从教师自身的素质来看,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应具有“双师”素质,并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良好的专业素养,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

(五)建设和完善教学设施

包括校内实训条件和校外实践基地。本专业必须设有工位充足轨道交通实训室,包括轨道交通模拟沙盘,供电系统和行车组织基本操作和展示,以及行车组织实训室等到校内实训条件,培养学生岗位技能。

(六)采用的有效教学方法

根据城市轨道运输服务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教学中务必针对学生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教学实践,目前,在城市轨道运输与管理专业教学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当推动导向教学方法的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研究性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最大限度地实现以素质教育为基、能力培养为本、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为目的。

参考文献:

[1]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及其实践,http://www.12edu.cn.2010-7-15

轨道交通专业就业前景和专业介绍 第5篇

本专业培养掌握自动控制理论、轨道交通控制技术、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技术、传感器及检测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电力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门 知识与基本技能,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既有铁路、地铁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信息和控制专门人才,以适应我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

1、主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外语、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微机与接口技术、现代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 自动检测技术、车站信号自动控制、区间信号自动控制、列车运行控制、地铁与轻轨控制技术、铁路信号远程控制、编组站自动化系统等。

2、就业方向

本专业具有国家行业需求的鲜明特色和较完善的培养体系。毕业生主要从事高速铁路、既有铁路、地铁和城市轨道交通、厂矿企业铁路等领域中信息和控制方面的研 究、设计、开发、系统集成、施工和经营管理等工作。毕业生可在国有铁路各路局、城市地铁公司、各地方铁路公司等部门从事技术开发与管理、工程设计及设备维 护等工作。

3、开设院校

南京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沙理工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兰州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湖北理工学院、郑州大学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主要

学习

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工程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工程机械、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结构设计原理、线路工程、地下工程、桥梁工程、工程经济及管理、工程测量等课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培养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基础工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从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及养护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要求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基础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与养护技能。

城市轨道交通基础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与养护部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

毕业生

主要在城市轨道工程施工单位、勘测设计部门从事城市轨道施工、勘测、造价文件的编制、施工组织与管理等技术

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主要担任城市轨道勘测设计部门的技术工作岗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及其现场管理工作岗位、试验检测部门的技术工作岗位、城市轨道土建工程的养护维修工作岗位、城市轨道相关监理单位的技术工作岗位等。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业市轨道交通基础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与养护部门。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专业简历 第6篇

工作经历

贵阳明星时代影城 - 卖品员工

起止日期: 7月至208月

企业名称: 贵阳明星时代影城

从事职位: 卖品员工

业绩表现:

企业介绍: 私企

培训经历

轨道交通管理专业 第7篇

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涉及到的专业课程有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和运营组织,这些是专业方面的基本知识。其次是地铁的消防、给排水、通风等辅助性专业知识的扩充,还会涉及到一些技术类的专业知识,例如车辆的维护和检修,以及视频监控系统的调试与管理。可以说这个专业是个实用性和技术性并存的专业,又有些难度,因为涉及到的专业知识特别复杂又多。不过这个专业深受男生们的喜欢,属于工科专业,选择这个专业的女生比较少些。

学好这个专业,毕业以后可以去地铁站当售票员,安检员,列车员,站内指挥管理人员。岗位很多,对人员的需求量也很大,所以说这个专业的人出来,还是很好找工作的。还可以主攻这个专业的技术方向,可以去当车辆的`检修和维护人员。毕竟车辆是需要经常检修和维护保养的,因其需要极强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所以对相关的技术人员的要求也高,不过工资待遇很好。

轨道交通管理专业 第8篇

轨道交通建设自身的技术含量高, 也呈现点多、线长、面广、密度大、跨区域广等特点, 加之北京地铁每天好几百万人的运送量, 火灾防控任务很艰巨, 消防安全工作尤为重要。2012年6月, 北京市组建公安消防总队轨道交通支队 (简称轨道交通支队) , 作为一支专业力量开展轨道交通消防工作。2013年3月1日, 记者走访了轨道交通支队。

运营管理“入企式”

轨道交通支队, 前身叫做公交消防处, 原来部门职责单一, 主要负责北京地铁运营中线路日常的消防监督检查和防火工作。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 轨道交通支队应运而生, 2012年11月1日, 轨道交通支队正式成立, 主要负责全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核、施工现场消防管理、消防验收工作以及全北京市所有运营地铁线路、轨道交通系统内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及下属企业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这也是轨道交通支队职责的特殊性所在, 涵盖了地铁设计、建设、验收、运营管理及地铁灭火救援和抢险等方面工作。

北京市轨道交通支队的组建并不是我国第一家, 在此之前, 上海市、重庆市都设有专职的轨道交通消防支队。但对比三者的编制、职责划分等, 可以发现, 北京市轨道交通支队职能范围是最全面的, 也最贴近地铁建设、运营的实际情况。正因为这样, 北京轨道交通支队的工作没有经验可循, 只能结合实际情况去探索。

“已有的16条运营线路266个车站, 加之在建的8条线路、68个施工标段, 对于轨道交通支队防火处18个警力来说, 着实是一个挑战。”防火处处长周丹说。面对不成比例的人员配置和工作量, 搭建消防工作社会化平台, 发挥社会力量共同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就成为轨道交通支队创新工作机制的突破口。

经过多年的线路运营消防监管实践, 结合2012年公安部要求的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 轨道交通支队提出实行消防人员“入企式”。顾名思义, 消防人员要走进企业, 因为日常线路运营的消防管理所接触的就是各个地铁运营公司。“入企式”的目的就是积极督促企业发挥消防安全主体责任, 主动开展消防工作。借鉴北京市各区县开展的网格化消防管理工作, “入企式”也是联合消防人员和企业人员, 融入网格化和“户籍化”管理, 在各个地铁运营公司中构建大中小三级网格。

这种大中小网格有别于区县的网格化, “入企式”管理方式的网格依托的是地铁运营公司本身的架构, 需要依靠企业发挥自身主动性。以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为例, 在实际运营中, 它又划分了运营一、二、三、四分公司, 还有供电、通号、机电、线路等专业公司, 每条运营线路又分站区和站点, 根据这种架构, 搭建地铁消防管理的大中小网格。把现有的警力分配到各个运营分公司, 作为第一级网格, 依托站区形成中网格, 小网格就依托每个站点。网格划分好之后, 再按照“户籍化”管理的要求, 从小网格一级开始搭建消防工作的基础档案、制度等, 并且建立联合检查机制。据周丹介绍, 今年将做1个网格化和“户籍化”的试点站, 以试点站为基础在全市推开。试点站将在运营四分公司所辖线路中选择, 靠近机场线。

预计到2015年, 全北京市轨道交通将达到19条线路、666km运营里程。为更专业化地开展轨道交通消防安全工作, 轨道消防支队还将密切结合地铁建设、运营, 在车辆段内规划建设6个轨道交通消防站, 作为中队一级进行灭火、抢险、救援等工作。

现场施 工标准化

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消防管理原来隶属于属地消防支队。2012年11月开始, 建设工程消防管理职责划分到轨道交通支队。目前, 北京市地铁在建线路8条、68个施工标段, 轨道交通支队警力少, 但是消防安全监督范围广、分散, 远郊区涉及到平谷县、房山区、门头沟区、通州区等。

为便于统一开展消防安全监督管理, 轨道交通支队将针对建设工程实施标准化监督管理。明确一个消防安全工作较好的施工工地作为样本, 在其余施工标段和即将建设的标段推广标准化的施工现场。新线开工前, 组织施工单位召开消防安全协商会, 明确开工前期需要做的消防工作、消防安全管理标准等, 将事后整改变为前期达标。

同时, 轨道交通支队将联合市公安局专门负责地铁施工现场治安、内保工作的分局, 利用这部分力量加强日常的监督检查;结合派出所点多、分散、贴近单位的特点, 实行派出所消防试点工作, 组织派出所主管领导、民警召开消防业务专项培训, 确保施工现场在控可控。

宣传教育 灵活常态

当前, 北京地铁最高日客流量超过940万人次, 全年客流量可超20亿人次。

这个庞大的数字, 给消防安全工作带来了不少压力, 周丹说:“听到这些数字, 我们觉得压力特别大。别说真的着火了, 就是早晚高峰, 喊一声着火了, 都能发生踩踏事故, 万一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公安部消防局开展了除火患、保平安’专项行动, 公安部副部长批示要求, 绝对不能发生死亡5人以上的重大火灾事故。对于地铁这么大的客流量来说, 发生事故就不是5个人, 也不能以个位数来计算了, 数字太庞大了。”

从2004年至今, 北京地铁已连续8年未发生火灾事故。但是日常的运营中还是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小火情, 比如线路运营过程中的机器故障, 所产生的电火花;乘客吸烟随手丢烟头, 引发设备的冒烟等。

硬币总有两面, 庞大的客流量也为开展全民消防宣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平台, 受教育人数是其他平台所无法比拟的。客流量就是消防宣传的受众人数。

因地铁本身特点, 消防安全宣传方式特别灵活。轨道交通支队组织重点单位开展构筑“防火墙”工程、“四个能力”建设以及“119宣传周”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广泛利用地铁资源开展常态化消防宣传, 在所有车厢电视上每天滚动播放消防公益广告和防火安全提示;在火灾多发季节、重大节假日期间, 在每个站台设立4块消防公益宣传牌和灯箱广告;在地铁站内LED显示屏、PIS (乘客信息系统的简称) 机上滚动播放防火安全提示。

轨道交通支队还联合各个地铁运营公司, 在所有车站组织“三个一”活动, 即在每个车站设立1块消防宣传栏、张贴1幅消防知识挂图、悬挂1条防火安全提示横幅, 对乘客进行反复的宣传和提示。目前, “三个一”活动覆盖率100%。

另外, 乘客在工作日早上, 在各大地铁站都会收到《信报》, 它作为惟一的地铁报, 在宣传消防安全知识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轨道交通支队定期在《信报》发布防火安全提示和消防安全常识。有网友发帖趣称北京地铁有八怪, 其中之一是看报人人像比赛。在北京的地铁里看报, 俨然成为了一种文化。

2012年4月, 公安部消防局组织召开全国轨道交通消防宣传现场观摩会,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北京轨道交通支队的消防安全宣传工作经验。全国24个有地铁运营的城市的轨道交通宣传人员、消防人员等都齐聚北京, 观摩了北京地铁8号线的柳芳站。

2012年10月, 轨道交通支队协同市消防局开展了“我为北京地铁消防安全献计策”活动。10月底面向社会征集10条好的消防建议和20条口号, 目的是要通过这个活动产生一些让大家耳熟能详的地铁消防宣传语。半个月的征集活动, 得到了民众大范围的关注, 更有山东等外省市的人参与活动。11月19号公布获奖名单, 并发放了奖金;12月, 邀请获奖的民众到轨道交通支队进行座谈。在座谈过程中, 一位获二等奖的大妈拿着一摞东西, 跟大家分享, 都是媒体采访过她的资料, 她特别关注地铁消防安全工作, 并提了很多建议。

从地铁入口的消防宣传广告到站台上的LED显示屏, 再到车厢里的电视, 消防文化已成为地铁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区域火情 可控在控

轨道交通支队针对地铁运营特点, 实施“错时”的工作机制, 警力跟着警情走, 早晚客流高峰期间, 警力下沉, 对大客流集中的换乘站实施定点防守。除此之外, 外勤警力每周最少要有3天出警监督检查, 防控火情。不同的时间段有不同部署, 春运等特殊时间要加大核心区的检查频次;不同的站区也有不同的部署, 西单、国贸大客流车站也要加强警力, 划分主次和重点。

由于地铁本身的专业性, 车站有好多专业用房, 非专业人员无法进入, 而且用电设备特别多, 因此在火情防控上会有盲区。尤其是地下车站, 一旦有火灾发生时, 疏散、排烟都比地上车站要困难很多。2012年, 轨道消防支队强制地铁运营公司在中控室专门设置小盒子, 里面都放有各个专业用房的钥匙牌, 无人值守房间的钥匙逐一标识好, 一旦有意外情况发生时, 其余人员能随时打开房间进行处置。另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 尤其是高压房间, 站区人员每天要去巡视, 确保火情可控。

链接

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

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 通过互联网社会单位消防安全信息系统, 为每个重点单位设置一个专用账户, 建立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档案, 重点单位负责将本单位基本情况、每幢建筑消防安全基本信息、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逐级消防安全责任落实情况、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及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等录入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档案;及时记录日常动态消防安全管理、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等情况, 并根据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档案自动统计分析功能反映出的工作薄弱环节和问题, 采取针对性工作措施;定期向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报告备案有关消防工作开展情况, 全面规范自身消防安全管理;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户籍化”管理实行动态监督, 严格审查重点单位报告备案文件, 及时录入消防监督情况, 定期统计分析本地区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情况, 有针对性地开展消防监督检查, 切实提高消防监督工作的有效性。

轨道交通管理专业 第9篇

对顶岗实习进行改革与管理

关键字: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顶岗实习

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及国家教育部在2006年颁布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要求,文件明确提出“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力度,使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2008 年,教育部出台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提出了“顶岗实习时间原则上不少于半年”的要求。近年来,顶岗实习制度在职业院校中已经得到全面推广,取得了一定成绩。湖铁科职院以铁路行业为依托,不断探索深化校企合作机制,近年来通过与铁路企业展开校企合作,为全国的铁路企业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专业技能人才,帮助铁路系统有效缓解了用人需求的压力。

(一)目前在顶岗实习环节实施的概况

顶岗实习是学一门课程,也是一种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有的院校采取的是“校内学习—顶岗实习(二年级第一或第二学期安排)—校内学习—毕业实践(三年级第二学期安排)”的“工学交替模式”,也有的学校采取的是 “2+1”或“2.5+0.5”的“叠加模式”。并且,告知学生实习的名称通常分为认知实习、生产性实习和顶岗实习等。由于高职院校的三年制教育特点,目前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会将顶岗实习统筹安排在最后一个学年的第2学期,订单式培养的学生则会有两个学期的顶岗实习。一般认为,高职学生在校先进行有关专业知识学习的过程,对岗位一无所知的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不仅很难适应实习岗位,而且还可能因为缺乏应有的专业理论,引发人身安全事故[1]。

(二)目前铁路轨道交通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常见问题

1、“顶岗实习”的学生安全问题

实习安全一直是必须重视的中心问题。铁路公司在组织学生顶岗实习时,必须投入足够的资源,对实习学生进行岗前安全培训考核,否则非常容易出现人身事故等安全问题,造成无可挽回的负面影响。

2、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对“顶岗实习”所要求的专业水平差距较大

“顶岗实习”的最大特点就是通过校企双方深度合作,使学生通过“顶岗”提前进入相应岗位,有序适应工作岗位要求,为毕业后的正式就职打下基础。根据轨道交通专业学生的特点,到企业报到后再分配具体工作岗位,而在学生顶岗实习的阶段,还有专业性较强的职业证书未通过考试,在校期间的动手操作机会有限,专业能力有较多的欠缺,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岗位无法胜任,更多偏重服务性的技能要求低的岗位。

( 三) “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模式有待优化

近两年来铁路大交通的建设力度加大,部分铁路集团要求在春运期间组织订单班学生参加春运实习,目前课程学习则多采用“2+1”模式,大量理论课程和人文课程开设在前两年内完成、第三年开始进入顶岗实习期。传统的顶岗实习管理多采取学校指导教师管理为主线,企业指导技师为辅。由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组织管理队伍分别安排到各个线路,指导学生实际工作和生活。但由于学生的教育行为发生在铁路企业现场,实习指导教师人数毕竟有限,很难同时保证对所有顶岗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导致指导教师把大量精力用在管理学生的考勤及学生安全方面,工作时间长,效果不理想[2]。

(三)铁路轨道交通专业顶岗实习改革的探索

1、实习前进行多次宣传教育工作

学生从进入学校开始,在为期一周的入学教育中增加了职业认知实习,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方向。认知实习按照贴近工作实际情况的原则。同时加强学院的实训基地建设,提高专业技术力量。通过建立南方铁路运输职业教育集团,建立实训基地市场化运行机制,使实训基地成为一个资源共享中心,并建立信号综合战场,接触网实训综合基地,学生们只需在学院内就可以直观感受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在正式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前,组织学生动员大会,将参加顶岗实习的重要性、严肃性清晰的传达给学生,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提高认识。

2、利用网络新媒体“微信”提高指导教师指导效果

制定严格的顶岗实习管理运行程序。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下达实习任务,并发放《顶岗实习课程标准》、《学生顶岗实习手册》、《顶岗实习鉴定表表》和实习手冊等教学资料和文件。并且大力建设信息化渠道,创新方法,利用微信研发顶岗实习管理平台,进行顶岗实习管理。“微信管理”它在腾讯微信公众平台的基础上,通过搭建学院自主开发的后台管理系统与数据库,构建起顶岗实习教学、管理、信息交流平台,是针对该院学生顶岗实习区域分布太广、难以管控和不方便集中授课而开发的一种信息化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微信课堂”组织小型讨论会、更可以通过实时拍摄图片,方便老师图文并茂地解决一些技术难题。指导教师可以每天针对实习情况,通过平台对一些集中的问题进行指导,与学生交流,并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具体困难等,让学生身在现场,心系学校,形成一个虚拟的网上班级,并定期开展教学交流活动,所有的通知要求也在此平台上及时发布。、当然,在创新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梅爱兵,严军. 职业院校学生顶岗实习教育[M]. 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 1 - 6.

[2]高洁如.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健康发展[J]. 经济研究导刊, 2012,( 4) : 327 - 328.

[3]吴君,陈开考,谈黎虹,等. 高职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有效机制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 2012,( 2) : 54 - 56.

[4]陆超.《列车驾驶》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 2011,( 2) : 101 - 104.

[5] 邱丽芳,李德尧,张宇驰.高等职业教育顶岗实习长效管理机制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34)

[6] 苟建华.校企合作模式下校外实习管理机制的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0(13)

轨道交通管理专业

轨道交通管理专业(精选9篇)轨道交通管理专业 第1篇关于铁路局的谣传:铁路工资只有1000多。只有1000多的事临时工,正式工试用期900,一...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