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及
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及(精选8篇)
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及 第1篇
请根据下面提示,写一篇短文。词数不少于50。
You are discussing the following picture with your English friend Jim. Now you are telling him how you understand the picture and what makes you think so.
I think the white pencil, looking proud and delighted, is laughing at the black pencil by saying “You’re nearing the end!” The black pencil, on the other hand, remains calm. The white pencil’s words let him fall into deep thoughts. He clearly remembers he has been used in writing and drawing. It’s true that he’s approaching the end but he has been living a memorable life and there has rarely been a dull moment.
In reality, we should learn from the black pencil: not to mind what others say so long as we are confident in what we’ve done.
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及 第2篇
题目
如今微信(WeChat)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为大家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有些人也随之成了“微信控”(WeChataholic),请你就此事写一篇文章。你的文章必须包括:对此现象的描述 你对“微信控”看法。
从高考作文自拟题目说开去 第3篇
常言道,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 题好一半文, 文好一半题。
谁都知道, 写作文首先要审题, 而考生自拟的题目则是他自己通过审题后提炼出来的最直接的产品, 它是作文的“靶心”虽然文章的拟题方法很多, 但对除少数写作尖子之外的大多数人而言, “把主旨提炼成标题”更不失为一种最切题、最直观的好办法。遗憾的是, 在监考的时候, 我们会发现有些考生写作时要么拟题不准, 下笔千言, 谬以千里;要么先写正文, 标题空着, 信笔而行, 不知所云。但不管哪种原因, 这都叫做“打无准备之仗”, “靶心”没有树起来, “哒哒哒”, 子弹过去了, 敌人没倒下!
这里, 笔者要对考生们提出忠告:先瞄准, 再开枪;先拟题, 再行文。
当然, 这里的“瞄准”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瞄准主题, 二是瞄准热点。前者关系到文章主题的准确性, 是基础;后者关系到文章主题的深刻性, 是提升。两者水乳交融, 浑然一体。因此, 笔者试图从“两个瞄准”的角度选取一些2013年全国各地命题有新意且有一定难度的作文题, 来介绍四种开宗明义的“瞄准方法”。
方法之一:提取关键语句, 凝成题目
示例一:新课标卷 (2013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了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 他请专家检验, 专家大加赞赏, 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 并说:“如果没有裂纹切割成两块, 能使钻石增值, 只是一旦失败, 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 他们都不愿动手, 说风险太大。后来, 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 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 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 徒弟一下了就把钻石切成了两块, 商人捧起两块钻石, 十分感慨, 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 技术, 但更要有勇气, 不去想价值的事, 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择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审题: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 “要有经验, 技术, 但更要有勇气”, 这个题目中包含了原材料中的几个条件:经验、技术、勇气。重点写“勇气”, 但三者缺一不可, 轻重不可偏废。这是一篇关系型的作文, 弄不好考生就只去写“勇气’了, 要防止“跑偏”。
1.瞄准主题, 自拟标题:要经验技术, 更要勇气。2.瞄准热点, 深化点题:创新是灵魂, 改革不能瞻前顾后、缩手缩脚, 既要经验技术, 更要大胆探索。
示例二:湖北卷 (2013高考作文题)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 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 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 方圆之间, 各得其妙。正如古诗所云:“方圆虽异器, 功用信具至。”人生也是如此, 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 自选一个角度,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这则材料的主题句有两处:一是“方圆之间, 各得其妙”, 二是“上善若水任方圆”。毋庸置疑, 这就是两个标准的作文标题了。不过, 考生要写好这篇作文也不太容易。首先, 他要搞懂“方”“圆”的本义和引申义即由生活中常见的方圆之用, 推广到器物的方圆之用, 进而升华到人生的方圆之用;考生用笔不能只停留在方与圆的“功用”层面;更要生发开去, 广泛联系现实生活和社会人生, 进行深入的理性思辨分析。
1.瞄准主题, 自拟标题: (1) 方圆之间, 各得其妙; (2) 上善若水任方圆。2.瞄准热点, 深化主题:方, 就是做人要正气, 具备优秀的品质。圆, 就是灵活应变:人生为人处世也要把握好方与圆的关系, 要将原则、智慧与情商结合起来, 才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示例三:江苏卷 (2013高考作文题)
一群人来到光线暗淡、人迹罕至的洞穴里探险。洞穴里很神秘, 他们就点了几只蜡烛, 发现里面竟然有一群色彩斑斓的蝴蝶, 他们欣赏了一会儿, 不想惊动打扰蝴蝶就离开了。几天后, 他们回到原地, 想看看蝴蝶在不在, 却发现蝴蝶已经栖居到更深更黑的地方去了。他们在想, 是不是几只蜡烛的光亮影响了蝴蝶的生活习惯呢?
要求:阅读材料, 自选角度, 题材不限, 诗歌除外, 完成作文。
审题:这段材料意境很美, 主题句也很明显, 就是最后一句:他们在想, 是不是几只蜡烛的光亮影响了蝴蝶的生活习惯呢?据此, 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主旨是生态保护。
1.瞄准主题, 自拟标题: (1)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 共建生态文明。2.瞄准热点, 深化主题:处理好人文与生态的关系。
▲注意:提取关键语做标题, 仍需通观全局, 切勿断章取义, 以偏概全。
方法之二:多角度拟题, 择其善者而从之
示例一:广东卷 (2013高考作文题)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 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 热心于慈善事业。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 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 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一家十分感激, 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了, 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 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 拒绝了。
要求:1.自选角度, 确定立意, 自拟标题, 文体不限。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4.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
审题:这则材料一二段文字都是正面肯定慈善富翁的, 理解并不难;穷人甲一段要抓住“感激”“高兴接受”这些表述, 可以看出他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穷人乙一段要关注他“犹豫接受”“声明偿还”这些细节, 说明他今后要报恩;穷人丙先是“谢谢好意”然后才是“拒绝施舍”, 可见他较有志气:人穷志不短。 (而不是“出现了信任危机”或“仇富”)
1.瞄准主题, 自拟标题: (1) 从富翁的角度:为富且仁, 高哉美哉。 (2) 从贫困家庭甲的角度:感谢有你。 (3) 从贫困家庭乙的角度: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 (4) 从贫困家庭丙的角度:人穷志在, 拒绝施舍。 (5) 从材料整体把握的角度:社会需要大爱。最佳角度依次为: (1) 、 (5) 、 (4) 。2.瞄准热点, 深化主题:多做慈善事, 奉献爱心;互爱互助, 共建和谐社会。
示例二:福建卷 (2013高考作文)
我仰望着夜空, 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会变成流星, 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 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 我愿变成一段树根, 深深地扎进地层。 (顾城的《忧天》)
阅读以上材料, 你有怎样的联想或感悟?文体不限 (不含诗歌) , 不少于800字。
审题:要弄懂本诗的主旨, 首先要弄懂意象“夜空”“引力”“自由”“根”的象征意义。而象征意义的多元性决定了诗歌主旨的不确定性。考生可以把“夜空”理解为光怪陆离的大千世界, “引力”理解为正能量的东西, “自由”理解为诱惑等不好的东西, “根”理解为优良品德、民族精神等等。另外, 在结构上, 顾城这首诗歌分两层意思:第一层写假设地球失去引力带来的惊恐, 第二层是全诗的“眼”, 写主人公为拒绝所谓的“自由”而采取的措施扎根地层。全诗的格调是奋进的、向上的、正能量的。
1.瞄准主题, 自拟题目: (1) 从“夜空”与“引力”的关系的角度:把准前进的方向。 (2) 从“拒绝这种自由”的角度:拒绝诱惑。 (3) 从“扎根地层”的角度:A.脚踏实地, 求真务实;B.坚守道德底线C.守望民族精神;D.树高千丈叶落归根。2.瞄准热点, 深化主题:求真务实, 实干兴邦;爱国情怀。
▲注意: (1) 可以多角度立意、拟题的材料作文, 命题者一般会有“自选角度”之类的提示。 (2) 多角度立意, 拟题后, 仍然要选择最佳角度的那个题目来写, 看哪个内容最易于切入, 哪个文体最易于下笔, 扬长避短。
方法之三:整体把握, 提炼内涵
示例一:江西卷 (2013高考作文题) :一段时间以来, “中学生有三怕, 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校园流行语。实际情况是, 有些同学有这“三怕” (或其中“一怕”“二怕”) , 有些同学不但不怕反倒喜欢。
你对上述“怕”或“不怕” (含喜欢) 有何体验或思考?请自选角度, 自拟题目, 写一篇文章。要求: (1) 写记叙文或议论文。 (2) 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3) 不得抄袭, 不得套作。 (4) 不少于700字。
审题:完成这篇作文, 考生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三怕”中的三个概念分别指什么, 二是这个材料要告诉考生什么。前“两怕”不难理解。关键要搞懂最后“一怕”指的什么。“周树人”即鲁迅, 在语境中是“语文”的代名词, 再拓展一点可以理解为“传统文化”的代名词。从当前不少学生热衷于参加奥数考试和参加外语培训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为自己的成长之路创造捷径, 所以会喜欢上奥数和英语, 却忽视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国语的学习。
题目核心旨意是要求中学生摈除急功近利思想, 在对奥数、外语感兴趣的同时不能排斥语文, 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否则这样的教育就是跛脚教育、失败教育。
1.瞄准主题, 自拟标题: (1) 从考生自身的角度:A.不要轻视传统文化;B.全面发展自己;C.切莫急功近利。 (2) 从教育机制的角度:A要培养“健全”的人;B.不办缺失的教育。2.瞄准热点, 深化主题:重视传统文化, 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示例二:浙江卷 (2013高考作文题)
丰子恺说, 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 不会转弯的。英国作家说, 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 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英国作家戈尔丁说, 世界正在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一旦失去这一王国, 那是真正的沉沦。
综合上述材料, 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浙江今年的作文题《中新网》指出有错, 这里登出来的是更改后的正确材料。更改之后, 通观材料, 不难看出, 三位名人说的话是一脉相承的, 都是说要保持一颗童真的心:看事物客观, 心灵不僵化, 不失去“伟大的孩提王国”, 否则, 那是真正的沉沦。由此可见, 材料的命意是十分清晰的。
1.瞄准主题, 自拟标题: (1) 永葆童心; (2) 为心灵保鲜; (3) 别失去孩提王国。2.瞄准热点, 深化主题:净化社会环境, 给青少年创造一种纯洁的成长空间。
示例三:重庆卷 (2013高考作文) 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 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 并且会使肠胃胀气。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 后来, 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 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 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 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 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
要求: (1)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 选准角度, 明确立意; (2) 自拟标题, 自选文体 (诗歌除外) , 不少于800字; (3) 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
审题:这段说明文着重介绍尴尬的大豆转化成人们喜爱的豆腐, 其中“后来, 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所有这些, 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可以说是“文眼”, 结合整体把握全文, 再想想, 大豆是怎样得到升华的呢?哦, 原来是人的智慧。
1.瞄准主题, 自拟标题: (1) 思路决定出路; (2)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3) 点子的魅力; (4) 要敢于创新; (5) 智慧无敌; (6) 科技创造奇迹。2.瞄准热点, 深化主题:创新是灵魂,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注意:“整体把握, 提炼内涵”方法又称鸟瞰式拟题方法, 这类材料常以寓言形式出现, 一般没有主题提示语, 要准确立意拟题, 就只能靠我们总揽全局来整体把握了。切不可摘取片言只语。
方法之四:总揽全局, 正反照应
示例一:安徽卷 (2013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 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 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 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 (诗歌除外) , 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审题:萧伯纳的这段话有两句组成, 前句从“有的人”的角度来说的, 它隐含这样的意思:A.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B.别停留在原地发傻;C.不要迷恋过去。等等。后句从“我”的角度来说的, 它告诉人们:A.有梦才有美好未来;B.追求梦想;C.好奇成就梦想。请注意, 这是一个转折句群, 作者明确的告诉大家:他对“有的人”的做法持否定态度, 而自己追求的是梦想与未来。考生在自拟标题时可用“总揽全局, 正反照应”的方法来自拟标题。
1.瞄准主题, 自拟标题:告别过去, 追求梦想。2.瞄准热点, 深化主题:中国梦;人人都应有梦, 有梦才会有美好的未来。
▲注意:为多材料 (2则以上材料) 拟题, 所拟题目, 务必涵盖所有材料, 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不可顾此失彼。尤其是当材料一正一反时, 最好用“对照式”方法拟题;如若两个材料同为“正”, 或同为“反”, 就用“提取公因式”或“概括归纳”的方法拟题。
其实作文的材料类型及其拟题方法还有很多, 以上只概括介绍了常用的四类, 考生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总的来说, 拟题规则应该是:
1.标题点题, 观点醒目;2.准确在先, 漂亮次之;3.借用诗句, 增光添彩;4.力求简练, 言简意赅。5.句式完整清晰, 切勿模棱两可。 (句式最好是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偏正短语、单词易于造成标题理解上的歧义。)
2003年高考作文题目及评析 第4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似曾相识题又来
今年高考作文题给出的材料是尽人皆知的“智子疑邻”故事。要求跟去年一样,连续提了两个问题,然后引出“话题”。“注意”也同往年一样,“一限三自”(内容限话题以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所有这些,都应是考生“似曾相识”的。
可不同也是明显的。
首先是话题的限制性超过了历年的命题。
“感情亲疏”不同于“感情冲动”、“感情用事”、“感情波动”等等泛感情的事情;“对事物的认知”即对客观事物作出的认识判断,它也不同于一般的理智、决定。如果考生所写只是“感情与理智”“情感与判断”等不涉及“亲疏关系”导致“认知差异”内容的,就没有吻合题意。“亲疏”二字可以说是题眼。
其次,同往年相比,命题也给了一定的立意自由:考生既可以否定这种因“感情亲疏”导致的思维模式,如现实中的任人惟亲、以亲疏关系判断一切等等;也可以肯定“感情亲疏”对认知的积极意义,如“情人眼里出西施”、亲近之情引导审美意识等等。文章的主题,比起往年比较单一的“诚信不可抛”、“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心灵选择助人”有了更大的选择范围。
因此,我们可以说,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是一“紧”一“松”:话题进一步“收紧”,而主题却在“放松”。
但是,给话题添加这么多的限制实在有些为难考生。又是“感情”又是“亲疏”又是“认知”,而且还要把这几者结合起来,相当一部分考生是很难驾驭的。话题限制多了,不说是让人走死胡同,但肯定是个很窄的巷子。
高考作文一直把价值观、道德观放在突出的位置,立意压倒一切的倾向带来了许多弊端。今年的作文立意尽管不直奔道德观,但哲理意味浓郁,考生对“情感亲疏”和“事物认知”关系的认识水平高低将决定文章立意优劣,语言表达的地位仍未得到有效重视,这也许还是遗憾。
(作者系湖北夷陵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
北京卷
无论在个人经历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令人难忘的转折。对此,你一定会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请以“转折”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上海卷
上海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及 第5篇
As is clearly depicted in the picture, there sits a foreigner in front of the library who is concentrating on the books, immersing himself into the world of literature and feeling peaceful and satisfied, which turns out to be thought-provoking and enlightening.
Part of the reasons for my choice is that it vividly reveals the significance of reading books to students, which provides you with the power to escape from the hustle and bustle in the metropolis. For instance, whenever you feel puzzled, confused or stressed, you can always refer to books and consequently find peace and satisfactory solutions in them.
I’d, however, perfectly appreciate your considering my selection if you feel that choice and reason are in lined with your requirements and best wishes for your reading festival.
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及参考 第6篇
1. 你建议去除的栏目及去除的理由;
2. 你建议增加的栏目及增加的理由。
Dear Editor,
When it comes to the selection of the columns for the school English newspaper, opinions vary from one to another.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the columns preserved will definitely make a feature of students interest and exert positive effects on their study and life.
Comparatively speaking, I maintain that the value of the columns concerning health and culture far outweighs that of the entertainment. The immediate factor is nothing is more valuable than keeping healthy in that loss of health signifies kissing goodbye to life. Thats why more knowledge of how to keep fit, more effectively one can improve his quality of life. The second point to be mentioned is that progress in the acquisition of cultures contributes to broadening ones horizons, which in turn facilitates ones stud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philosophy of life.
As for the addition, the career planning constitutes a top priority. For one thing, it concerns ones career development a great deal while for another, it makes a great difference to ones career success in the future.
I am pretty convinced that a wise choice makes perfect. I am writing the e-mail in the hope that my advice will add a brilliant touch to the improved version of our school English newspaper.
Yours sincerely,
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及参考 第7篇
假设你是红星中学高三一班的学生李华,为响应绿化祖国的号召,你班四月十二日去郊区植树,请根据以下四幅图的先后顺序,介绍植树活动的全过程,给某英文杂志的“绿色行动”专栏写一篇以“Green Action in Our Class”为题的英文稿件。
注意:词数不少于60
提示词:郊区suburbs
作文范文:
April 12 is memorable because our class had a meaningful experience on that day. In the morning, we bicycled to the suburbs to plant trees, talking and laughing all the way. Upon arrival, we began to work immediately. Some were digging holes. Some were carrying and planting young trees. Others were watering . After getting the work done, we put up a board reminding people to protect the trees. Before leaving we took some photos to record our green action. Seeing the lines of trees, we all had a sense of achievement. We feel it’s our duty to protect and beautify our environment.
【名师点评】
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及 第8篇
高中英语写作测试是对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语言组织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的一项综合性考查。在高考英语写作测试中, 提出了明确的要求:1.切中题意, 不遗漏要点;2.语言叙述准确、得当, 基本无误;3.格式正确, 运用得体;4.意思连贯, 表达清楚, 要体现整体性。因此, 要让学生做到以上几点写作要求, 并不是无章可循的, 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 探讨在高考英语写作中, 常常会出现的写作难题, 并在此基础上, 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遣词造句, 使得考生的英语作文妙笔生花。
二、高考英语作文中考生常见词汇错误问题之分析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 这好比一栋建筑物的一砖一瓦, 因此, 要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 必须从词汇出发。但是, 在历年的高考英语作文中, 最为常见的作文失误就出现在词汇上。所谓的词汇错误, 主要是指单词拼写及用法上面的出错, 具体地说, 有词形变化是否正确、单词之间的固定搭配是否正确, 时态是否正确、词类是否使用得当、用词是否准确等问题。至于简单的拼写错误问题, 本文不做详细论述, 主要围绕着如何做到用词得当进行分析讨论。
1. 高中英语作文中冠词常见的错误用法分析
(1) 不定冠词用a还是an
例: (×) Li Hua never tells a lie and he is a honest boy.
(×) I feel it a honour to speak here.
(×) I think Endish is an useful tool.
以元音开头的词前用an, 以辅音开头的词前用a, 要根据发音去判断, 不要只看单词的第一个字母是元音字母还是辅音字母。上述句子的词组分别改为:an honest boy, an honour, a useful tool, 在不发音的h前用an的常用词有:an hour;an honest (man) ;an honour;an honourable (task) .以字母u开头的词, 字母u读[∧]时前面用an, 字母u读[ju:]时前面用a.
例如:an umbrella;an ugly (smile) ;an unlucky (day) ;an underground (railway) ;a university;a useful book;a unit.
2. 用定冠词还是用不定冠词
例如: (×) Our country is a country with the long history.
(×) He gave me a book I had asked.
(×) I found the black wallet on my way to school and turned it in to my teacher.
表示泛指时用不定冠词, 表示特指时用定冠词。表示一类人时名词前用不定冠词, 形容词前用定冠词。表示一类物品时名词前用定冠词。表示一类动物时名词前用定冠词或不定冠词均可, 上面句子中的词组应分别改为:a long history;the book;a black wallet。
3. 应对措施及方法
要想在高考英语作文中把句子写对、写好, 就得从词汇出发, 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 并熟练地、准确地掌握各项语法知识, 常用词的用法及其固定搭配等方面的知识。要做到这一点, 一方面要多读英语文章, 特别是一些优秀的高考英语作文范文, 多去模仿其中好的句子, 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 要多做一些单句改错练习。在做这些练习的同时, 学生就可以知道什么说法是错的, 为什么错了, 什么说法才是对的, 并对正确的说法加以记忆、模仿。这样, 在写出的文章中, 错误就会越来越少。做这些练习, 不仅能提高高考英语作文的成绩, 而且对做单项选择、短文改错、完形填空等题目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句子的连贯性问题———对策:使用平行结构
平行结构是指用相同的语法结构来表达所要表达的思想。平行结构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简单的修辞手段, 也是达到表达连贯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平行结构可以是单个的词, 也可以是短语、从句或句子。
例如:1.Early to bed and early to rise makes a man healthy, wealthy and wise.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有聪明。 (不定式短语)
2.A man is judged not only by what he says but also by what he does (.从句)
在高考英语作文中, 如果考生能在句子中使用平行结构的表达方式, 不但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 还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在运用此结构的同时, 要遵循“一致性”的原则, 就是说, 在平行结构中的并列成分在形式上应保持一致。
此外, 在英语写作中, 常常会使用到的句型, 其实在课本中学过很多非常有用的句型, 如果能够在写作中正确运用, 定能使文章锦上添花。例如:prefer doing something;prefer to do…rather than (to) do;so…that…;as…as;in order that等。
四、小结
总之, 书面表达不同于单句翻译, 一篇好的书面表达绝非十几个句子的简单机械组合, 而语言的连贯性则能够突出体现高考通过语篇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知识的命题原则。因此,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应从字、词、句的结构特点及使用方法出发, 这样学生才能做到文从字顺, 使得自己的英语作文熠熠生辉。
参考文献
[1]陆俊, 高中英语写作中一些常见问题的归因分析, 《中学教学参考》2011年10期
高考英语作文题目及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