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玉门范文
甘肃玉门范文(精选6篇)
甘肃玉门 第1篇
黄闸湾乡黄闸湾村三组农户刘军,是当地有名的制种花卉种植大户,5年前他率先在村里搞起了制种花卉种植,种植各类制种花卉10余亩,当年年收入就达到3万元以上。“我今年种植了30亩制种花卉,按照现在的市场价格,一亩地年收入4000元,远比种植传统作物的收入可观。”刘军说。
如今全村80%的农户、40%的耕地都发展起了花卉制种。全村制种花卉种植面积有近6000亩,亩均效益高的可达8000元,中小的也能达到4000元。
甘肃玉门关导游词 第2篇
说起玉门关,就让我想起一首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必怨杨柳,春风不渡玉门关”,诗中所描写的玉门关是春风都吹不到的处所,如统一座孤城耸立正在边塞,听说古时候只需一出玉门关,就等于出了国,可见有多遥远,颠末两个小时的漫长路程,我们终究来到了等候已久的玉门关了,面前的玉门关并没有我所想象的那么雄伟,它看起来就像一块体型复杂、黄黄的、犯警则的大豆腐,又像一块从天而降的巨石,矗立正在戈壁中,远离了城市的喧哗,显得孤单而孤单。大师都取巨石合了影,我跨过了玉门关,也算是“出国旅逛”了一次。
虽然,我们用漫长的两个小时,看到的玉门关并没有给我带来欣喜,却也让我增加了见识。幸运的是正在归去的上,我们看见了罕见一见的“海市蜃楼”奇景,远了望去似乎看到茫茫的大海,滚滚海浪波澜壮阔地向我们飞跃而来,很是宏伟。到近处时看到的却仍然是一片斑斓的戈壁风光,虽然我晓得“海市蜃楼”是因为光的折射而构成的天然现象,却任然能令人发生无限遥想
甘肃玉门 第3篇
近年来, 甘肃省玉门市抢抓政策机遇, 坚持以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主线, 以建设肉羊大县为目标, 按照“扩群增量、提质增效、整村推进、舍饲精养”的发展思路, 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力度, 扩大种群规模, 注重品种引进改良, 强化各项措施, 突出典型示范带动, 有力推动了玉门市养羊大县建设步伐, 提升了畜牧业业整体发展水平。
㈠肉羊数量大幅增长
截至2012年底, 玉门市羊饲养量达到110.2万只, 比2002年的25.9万只增加84.3万只, 增长3.3倍。其中:存栏73.6万只, 出栏36.6万只。农民人均养羊11只, 比2002年增加7只。
㈡肉羊品质显著提高
近5年, 先后引进萨福克、道赛特、特克塞尔、波德代等优质种公羊5 000多只, 调引小尾寒羊基础母羊10万多只, 通过开展温精授配、胚胎移植、纯种繁育、杂交改良等技术, 肉羊良种率达到85%以上, 比2002年提高45个百分点。
㈢养殖方式逐步转变
玉门市自2000年首创并启动实施了以一户建一座标准化暖棚、2个氨化池、养10头牛或存栏百只羊为主要内容的“121”设施养殖示范工程以来, 通过不断探索实施“万千双百养羊富民工程”、“双百双万养羊提质增效工程”, 逐步实现了由传统放养向舍饲精养、一年一茬向一年两茬、季节性出栏向计划性出栏转变, 有效加快了出栏率。至2012年, 全市建成设施养羊小区 (场) 314个, 其中:人畜分离养殖小区 (场) 83个, 整组推进养羊小区 (场) 231个, 入驻农户8 268户, 养殖肉羊72.6万只, 占总养殖量的65%, 出栏肉羊29万只, 出栏率达到67%, 比2002年提高33个百分点。规模养羊场 (户) 达到9 033户, 配套建成青贮池631座, 年青贮、氨化秸秆8万t, 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5%, 比2002年提高45个百分点。
㈣养殖效益明显提升
肉羊产业的快速发展, 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畜牧业纯收入达到1 590元, 比2002年增长7倍。其中来自肉羊产业的纯收入达到1 431元, 比2002年增加1 271元。
㈤肉羊品牌已具雏形
近年来, 玉门市清泉乡羊羔肉以其肉嫩汤鲜、肥而不腻、香而不膻的特点, 倍受消费者青睐。紧抓这一商机, 清泉乡积极发展以羊羔肉为主的餐饮业, 不断探索制作工艺、提高服务质量, 使清泉羊羔肉的知名度不断提高, 逐步形成品牌。2005年6月正式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祁连清泉羊”的商标, 并成立了“祁连清泉羊”饮食服务业协会, 陆续在玉门市清泉乡和玉门市玉门镇以及嘉峪关市、酒泉市等地开办了“清泉羊羔肉”餐馆。
二、存在问题
㈠品种改良难度大
受技术人员少 (现有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26人, 占养殖户总数的0.13%) 、资金短缺和养殖户认识不足等因素的制约, 玉门市肉羊品种改良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肉羊改良多以本交为主, 优选的杂交组合难以普及, 致使良种覆盖率和出栏率不高。
㈡产业经营水平低
除玉门市小金湾乡成立了肉羊养殖协会外, 其余乡 (镇) 均未成立农户经济合作组织, 养殖户还是各自为阵, 单打独拼, 在生产销售中不能团体发展、形成合力, 难于应对当前市场的挑战。已成立的养殖协会基本功能没有真正发挥, 协会与农户、市场的联结不紧密, 尚未完全建立“利益共享, 风险共担”的联结机制。
㈢青贮饲料推广难
青贮饲料的推广应用, 改变了牛羊饲喂方式, 提高了养殖效益。但由于青贮窖修建成本较高 (80元/m3) 、青贮玉米种植效益相对偏低, 农户认识不足, 不同程度影响着养殖户应用青贮饲料的积极性, 造成部分农户的青贮窖闲置, 青贮饲料不能全面推广。
㈣发展资金严重缺乏
尽管群众有发展肉羊产业的强烈愿望, 许多养殖户表示只要有资金, 就会坚定不移地发展肉羊产业, 并能做大做强, 但由于缺乏圈舍建造和引种资金, 政府扶持的毕竟是极个别养殖大场大户, 85%以上的养殖户只能是小规模 (饲养量在20只以内) 发展肉羊养殖, 因此“调引产羔育肥出栏调引”的循环链运行较慢, 资金不足是制约肉羊产业发展的瓶颈。
㈤养殖水平不平衡
近年来, 随着肉羊价格不断攀升和政府的大力扶持, 农民养羊积极性较高, 但由于认识不到位, 始终把养殖业放在农业的从属地位, 对养殖技术的应用不能等同于种植业, 致使养殖水平不高。
三、加快发展肉羊产业的对策
㈠做优品种, 发挥良种优势
坚持引种、繁育、改良相结合, 以移民乡为主调引多胎多羔优质基础母羊1万只。在现有富源、永祥、祥源、绿繁等4个种羊场和50个肉羊繁育场及91个温精授配点的示范带动下, 新建肉羊杂交改良示范点。通过开展人工授精和杂交改良技术, 大力推广萨福克与小尾寒羊或道赛特与小尾寒羊经济杂交模式, 提高肉羊产羔率和良种率, 力争使小尾寒羊能繁母羊年产活羔羊3只以上, 肉羊良种率达到85%以上。
㈡做精小区, 发展规模养殖
坚持“标准化设计、规范化建设、制度化管理、精准化养殖、科学化防疫、无害化处理”的“六化”标准, 在养殖条件好、积极性高的乡镇续扩建饲养规模在1万只以上的高标准规模化肉羊示范场。通过“良舍、良种、良料、良法、良医”的“五良”配套技术的普及应用, 切实提高养殖效益, 保证饲养环节无害优质安全。
㈢做强饲草, 保证草料供给
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种草养畜同步推进, 走草畜一体化发展的路子。通过实施牧草良种补贴等项目, 积极引进优质牧草品种, 充分利用现有耕地、荒地等资源, 加大新种优质牧草力度, 确保优质饲草充足;以高标准规模肉羊示范场为主, 配套建成集收割、打捆青贮包膜、草颗粒加工为一体的秸秆综合利用加工示范点。在已建成的900多座青贮池的养殖户中, 普及推广青贮、氨化、微贮等技术, 使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保证肉羊饲草料的充足供给。
㈣做好龙头, 提升经营水平
采取“走出去寻找商机, 请进来合作发展”的办法, 积极引进和发展肉羊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 打响“祁连清泉羊”品牌, 促进设施养殖业规模化、工业化发展, 延伸设施养殖产业链条, 提高经济效益, 实现养羊户和企业的互惠互利、共赢发展。
㈤做新技术, 强化科技服务
针对玉门市畜牧兽医专业人员缺乏和现有工作人员年龄及知识老化的问题, 积极建议市政府加大对畜牧兽医大学专科院校毕业生的录用比重, 保证1~2年内县级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50%以上, 每个乡 (镇) 畜牧专业人员不少于1~2名。采取“请进来讲, 送出去学, 走下去教”的办法, 积极寻求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 建立“科研示范基地”和“技术培训基地”, 试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每年有计划地选派部分技术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培训, 不断更新观念, 开阔视野, 掌握新知识。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户中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咨询指导等形式, 实现工作措施到村、科技人员到户、良种良料到圈、技术要领到人, 不断提高养殖户接受和应用先进实用技术的能力。
㈥做活资金, 增强发展信心
一是积极呼吁各级政府加大对养殖大场大户的扶持力度, 通过政策驱动, 引导养殖户巩固肉羊产业的主导性地位, 促进肉羊产业向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二是围绕扶贫开发支柱产业培育, 积极向上争取国家、省、市的农业开发项目资金。三是通过宣传发动, 发挥农民的投资主体作用, 引导农民把闲散资金投向肉羊产业发展。四是要主动出击, 加大畜牧业招商引资力度, 以鲜明的特色、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 吸引外来资本、工商资本、民营资本注入肉羊业。五是协调金融部门组织安排好支农信贷资金, 加大投放和管理力度。
㈦做严防疫, 确保安全生产
甘肃玉门 第4篇
【使用说明】
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勾画好课本重点内容,并用红笔标注出疑难问题,完成自学整理的相关题目,在预习的同时熟记重点基础知识。
2.在熟记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完成探究案,做好总结巩固,画出知识网络图(或知识树),认真完成当堂检测,并做好训练案的题目,提升理解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难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中考考点】
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先进文化及其特征;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预习案】
(限时15分钟内,达成预习目标,先通读一遍教材,再在预习案的引导下通读一遍教材,勾画并标注好课本重点问题。)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_______,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_______,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_______。
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科学技术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的_______。
3、当今世界,教育和科学的力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激烈的国际竞争也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实力与教育质量的竞争。_________和__________战略,是党和政府从民族复兴的高度审时度势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4、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你的疑问(在熟练预习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把你的疑问写在下面,以备讨论)
【探究案】
(在充分预习自学记忆的基础上,回顾预习收获,独立思考作答,切忌照搬课本)
1、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只有坚持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脚踏实地建设社会主义,才能使社会主义在中国真正活跃和兴旺起来,使广大人民群众从切身感受中更加拥护社会主义。”
材料二: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并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训练案】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这些辉煌成就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实践证明()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 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④中国共产党是我们的领路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中国共产党能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源于她的先进性。她的先进性表现在()①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②她把谋求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国家的繁荣和富强、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使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④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多,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开始,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这一活动()
①是确保中国共产党性质的需要 ②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项重要举措
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④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②四川省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大扶贫攻坚工作力度,努力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步伐③联合国首脑会议通过《成果文件草案》④广安市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做到警钟长鸣⑤邓小平故居进一步拓展红色旅游,打造一流景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5、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
A、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B、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C、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D、“三个代表”
6、自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党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像“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这样的好干部,他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这说明
A、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一起共同创造人类历史()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基本方针 C、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国共产党自己的事业 D、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党和政府关注“看病难,上学难”等民生问题说明了()A、现阶段我国的中心工作是建立健全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 B、我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我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是城市和乡村发展的不协调
8、下列做法,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是()①鼓励西部地区农民退耕还林 ②党中央召开扶贫工作会议
甘肃玉门 第5篇
东车路沟金矿处于北祁连西段与阿尔金走滑断裂交汇部位。根据遥感地质解释, 本区金矿处于环形构造西部边缘近南北向压扭性断裂带中, 如图1所示。
1.1 地层
地层主要为下奥陶统阴沟群组 (O1y) 海底喷发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 夹有少量泥质板岩和薄层状灰岩, 岩石普遍受轻微的区域变质作用, 属地槽型海底喷发岩建造, 本区金矿赋存于该地层中。中志留统泉脑沟山组 (S2q) 主要岩性为厚层结晶灰岩夹安山凝灰岩和砂页岩, 局部蚀变为硅化大理岩。第四系 (Q4) , 岩性为冲洪积砂砾岩。
1.2 构造
区域次级构造以断裂为主, 按其切割关系及所充填的脉岩特征可分四组。
第一组近东西向断裂裂隙, 有石英脉、方解石脉充填。在花岗岩体及其附近的围岩中有伟晶岩脉、花岗岩脉充填。
第二组北西南东或北西西南东东向断裂。它切割了第一组断裂、为区内最发育的一组断裂, 其中有石英脉充填。在东车路沟山一带的石英脉普遍含金。
第三组北东南西向断裂。本组断裂不甚发育, 它与北西西向断裂互相切割, 属同期产生的剪切断裂, 有石英脉充填。
第四组南北向断裂, 断层性质为压扭性, 它切割上述各断裂, 有石英脉充填。本区金主要充填在这一成矿断裂中。
1.3 火山岩
侵入岩为华力西晚期灰绿色块状闪长岩 (δ43a) 。分布于矿区北部。本区分布的次火山岩, 即加里东期的浅灰绿色英安斑岩 (ξπ32) , 与本区金矿有密切的关系, 并呈“迷宫状”分布。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控矿条件
2.1.1 地层
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奥陶统阴沟群组 (O1y) , 岩性主要为凝灰质砂岩夹板岩 (Ss+Sl) , 第四系 (Q4) :主要分布于测区的沟谷中, 岩性为冲积砂砾石层。
2.1.2 次火山岩
主要为加里东中期侵入的超浅成次火山岩浅灰绿色英安斑岩 (ξπ32) 。
2.1.3 构造
矿区处于近南北向的东车路沟压扭性断裂带上, 走向160°~340°, 由此派生的次组断裂节理裂隙, 对矿体起着控制作用。
2.2 矿体特征
金矿床位于东车路沟山压扭性断层中, 由断裂带内一系列小断层及糜棱岩、角砾岩、碎裂岩组, 赋矿岩性为硅化铁染蚀变岩及石英脉。矿脉沿构造, 裂隙产出。矿体自地表向下有变富、变厚的趋势。经槽探工程揭露, 初步圈定5个金矿体, 矿体间隔5~10m, 如图2所示。
矿体形态:矿体在走向上和倾向上, 呈“S”型展布, 矿体延伸具舒缓波状, 与断裂带走向一致。沿倾向有分叉复合、膨大等特点, 如图3所示。
Au①号矿体, 地表长度大于130m, 北端延伸进入河床底, 宽1~3m, 品位110-6~13.410-6。
Au②号矿体, 大部分进入河床下, 地表经槽揭露, 品位2.710-6, 宽1m, 深部明显变厚, 呈似层状, 脉状, 长大于40m, 厚度一般为1.2m, 最厚可达3m, 品位一般为110-6~12.910-6, 最高达12.910-6。
Au③号矿体, 长度大于30m, 北端延伸入河床, 宽为1~4m。品位110-6~9.710-6。
Au④号矿体目前仅控制最西侧一层矿体, 地表品位310-6, 长20m, 宽1m, 呈透镜状。
Au⑤号矿体, 长15m, 1.03m, 呈透镜状, 品位1.110-6。
综合上述矿体特征及近十年的开采情况, 区内含金蚀变带有六条, 呈帚状构造, 南部收敛, 北部发散;矿体延深大于长度, 其矿体在深部还有向下延伸的趋势;矿体具向南侧伏;矿体成分简单, 浸出率为93%, 现在开采深度达120m, 在矿石中硫化物有所增高的情况下, 浸出率仍可达70%左右。
2.3 矿石特征
1) 矿石物质成分, 其中有用矿物为自然金。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 普遍褐铁矿化。与其伴生的金属矿物还有少量的黄铜矿、含铜黄铁矿及孔雀石等。脉石矿物有石英、绢云母、滑石、绿泥石、方解石等。
2) 矿石结构多呈碎裂状, 构造为块、条带状。
3) 金的赋存状态, 据人工重砂分析, 金以自然金赋存于黄铁矿晶隙中, 或与黄铁矿、石英呈连生体, 多数粒径大于0.5mm。黄铁矿中金含量可达4010-6。
4) 矿石中含Au一般在410-6~610-6, Cu、Pb、Zn、As均低, 一般为3010-6~7010-6。
2.4 蚀变类型及其分带
围岩蚀变以黄铁矿化、硅化为主, 其次为绿泥石化、碳酸盐化、滑石化、其中黄铁矿化、硅化与金关系密切。
3 矿床成因
本矿床未做过稳定同位素测定, 为研究东区的矿床成因。
这里引用了西安地质研究所杨建国等人2002年在车路沟碲金矿中测定同位素成果。该矿床与东矿地质条件和成矿类型几乎相同。
1) 含金石英脉氢氧同位素组成δ18OH2O为-6.58‰~-2.30‰, 均值-4.91‰, δD为-58.2‰~-41.8 ‰ 平均值为-52.5‰。
成矿流体中如此低的δ18O值显然指示成矿介质以大气降水为主, 但按大气降水δD与δ18O的关系式δD=8δ18O+10 (Craig, 1961) , 与其对应的大气降水的δ18O应为-7.8‰左右, 此值比成矿溶液的最低δ18O值还低, 有表明成矿介质中有岩浆水的混入。
2) 硫同位素组成, 车路沟碲金矿中δ14S值变化范围为-3.84‰~-3.20‰, 平均+0.90‰。
Ohm oto (1972) 认为在硫化物单一的情况下, 可用矿物δ34S的平均值近似代替热液的总硫同位素组成。车路沟碲金矿床矿物组合简单, 如果矿物硫同位素平均值+0.90‰代表初始硫, 则成矿系统总硫接近于陨石硫。因此, 矿石硫主要由英安斑岩或深部岩浆房提供。
通过对稳定同位素的研究, 本区金矿的介质是以岩浆水为主的渗金水 (天气降水) 成因。硫质则主要来源于幔源。金质可能来源于北祁连的奥陶系火山岩, 火山碎屑岩和英安斑岩中。
综合上述, 本区矿床成因为次火山岩英安斑岩岩浆热液型金矿。
摘要:东车路沟金矿是1995年发现的, 翌年开采至今。成矿岩性主要为凝灰质砂岩夹板岩, 矿化蚀变主要以黄铁矿化、硅化为特征。该蚀变带呈帚状构造分布, 南部收敛, 北部发散;矿体延深大于长度, 并有南侧伏等特征;矿石具有成分简单, 浸出率高的特点。在此引用车路沟碲金矿氢、氧、硫同位素成果对东车路沟金矿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矿床成因为次火山岩——英安斑岩岩浆热液型金矿。
关键词:矿体特征,英安斑岩岩浆热液型金矿,东车路沟,甘肃
参考文献
[1]杨建国, 马中平.北祁连山与斑岩有关的碲金型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模型[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甘肃玉门 第6篇
1 区域地质背景
测区位于天山蒙古地槽褶皱带的南天山加里东地槽褶皱带的东延部分。出露地层:上第三系, 岩性为砾岩夹泥质粉砂岩、砂岩夹石膏层等;侏罗系上统, 岩性为砂岩、页岩、泥岩、砾岩夹煤层及菱铁矿结核等;寒武系中统岩性为千枚岩、安山岩、凝灰岩、硅质灰岩、绢云石英片岩、绿泥云母石英片岩等。另见加里东期超基性岩体顺层侵入, 由于岩体本身经受了后期不同地质作用的影响, 使原岩均已蛇纹石化。异常内见近东西向的压性断裂, 为成矿提供了场所。
2 地球化学特征
2.1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测区处于Co、Ni、Cr、Pt、Pd、V、Mn、P、Cu、Zn、F、MgO、Fe2O3等元素的富集区, 而Ba、Sr、Nb、K2O、Na2O、Al2O3、Be、Y、SiO2等元素的低值区。高值区元素组合与地层中高背景元素一致, 都反映超基性、中基性火山岩分布特征。
2.2 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特征
异常重显性很好, Co、Ni、Cr、Pt、Au、MgO等元素内、中、外分带明显, Pd、Cu具中、外带。各元素套合好, 铂异常平均值为33.610-9, 最大值128.310-9;钯异常平均值4.1410-9, 最大值5.310-9;金异常平均值10.4310-9, 最大值43.410-9, 主要分布于构造岩浆岩带和断裂蚀变带内。具体特征见表1。
注:含量单位Au、Pb、Pt、Cd为10-9, 其余元素为10-6。
2.3 1∶1万岩石测量特征
异常区内超基性岩体经化学全分析显示:SiO2为34.47%、CaO为1.42%、MgO为36.35%、Al2O3为0.68%、K2O为0.12%、Na2O为0.21%、Fe2O3为8.39%、FeO为1.21%、TiO2为0.05%、S为0.28%、其中MgO为36.35%, CaO为1.42%较低, Na2O+K2O为0.33%, MgO/FeO的比值为30.04, 应属超镁超基性杂岩。
岩石测量表明, 区内超镁质超基性岩是构成铂族元素富集的母岩, 围岩铂含量均值为0.6~8.410-9, 岩体内铂均值为44.410-9, 岩体外接触带 (约20~30m) 铂含量变化较大, 为2.2~20010-9。钯在围岩中平均含量2.510-9, 岩体内3.3410-9, 接触带1.3~41.210-9。由围岩外接触带岩体趋势分析可知, 铂钯两元素无明显相关性。
注:含量单位Au、Pb、Pt为10-9。
经1∶1万岩石测量, 共圈出铂单异常6个, 钯单异常2个, 金单异常5个, 各单元素异常特征见表2, 另外还粗略圈出镍单异常8个, 钴单异常12个, 铜单异常5个。在岩石测量的基础上以铂大于10010-9圈出铂矿化范围, 共圈出9个铂矿化体 (各矿化体特征见表3) , 均产于超基性岩体内及其外接触蚀变带上, 矿化体形态呈长条形, 不规则状, 总体为近东西向展布, 长度一般为600~1 000m, 最长达1 680m, 宽度一般30~70m, 最宽处达400m, 与岩体形态十分吻合, 明显受岩体形态及蚀变强弱的控制, 依存关系十分明显。另外还发现金矿体5处, Au-1位于超基性岩外接触带东段120线处, 产于中寒武统角砾岩中, 北西向延伸, 长约100~150m, 宽20m, 品位1.51g/T。Au-2位于北东东高角度逆冲断裂带上, 产于第三系角砾岩, 宽度5~8m不等, 品位0.1~3.4g/T。Au-3 、Au-4均位于北西向岩浆岩带上, 北西向延伸, 宽度30~40m, 品位2.45g/T。Au-5产于由超基性岩体蚀变形成蛇纹石化带中, 矿化宽度随岩体外接触带形态变化较大, 且收缩膨大, 尖灭或斜列特征, 品位4.98 g/T。同时, 在铂矿化体、金矿化体岩石中铬、钴、镍、铜等元素含量显著偏高。后经对1∶1岩石测量圈出的铂、金矿化体进行了验证, 圈出了七个铂矿体, 同时圈出了一条锇矿化体, 宽度约1m, 最高品位喔0.57 g/T。
3 结论
从已揭露发现的地表矿化体来看, 该异常的确由地表矿化所引起, 铂族元素的矿化与超基性岩体关系密切, 而金矿化体与测区的接触带、断裂带有关, 今后在验证铂、金矿体的同时, 应重视铬、钴、镍、铜四元素及铂族元素除Pt、Pd外的其余元素的成矿可能性。
参考文献
[1]甘肃省玉门镇幅1∶20万区域化探地球化学图说明书[Z].甘肃省地球化学探矿队, 1998.
[2]矿产工业要求参考手册[M].地质出版社, 1987.
甘肃玉门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