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求职简历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求职简历(精选14篇)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求职简历 第1篇

基本信息

姓名:XXX

性别:女

出生日期:19XX.10.05

民族:汉族

身高:170cm

体重:50kg

目前所在地:广州

户口所在地:湛江

毕业院校:XXX工业大学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最高学历:本科

所修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毕业年份:20XX

联系方式:135XXXXXXXX

求职意向

人才类型:应届毕业生

期望类别:高分子材料相关企业

到职时间:随时

求职类型:全职

月薪要求:面议

希望工作地区:不限

主修课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工原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成型工艺、聚合物加工原理、精细高分子化工应用、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

奖励情况

1、XX-XX学年:获学业优秀一等奖

2、XX-XX学年:获优秀学生一等奖

3、XX-XX学年:荣获学院三好学生

校内工作

1、20XX年9月-20XX年6月 班级组织委员

职责: 组织班级参加学院、学校、班级的各种活动

2、20XX年9月-20XX年6月 辅导员助理

职责:辅助辅导员管理班级事务,替辅导员分担工作

工作(培训)经历

1、20XX年7月-20XX年8月 XXXX公司 职员

工作描述:工作期间认真负责,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2、20XX年7月-20XX年8月 XXXX有限公司 实习

工作描述:负责公司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和科技项目材料的撰写、申报、备案工作。

语言能力

英语:良好(六级) 国语:优秀 粤语:良好

工作技能(个人技巧)

1、能熟练运用office办公软件,熟练操作 Windows XP/win7平台;

2、在校已过全国计算机三级;

自我评价

1、品行端正,乐于助人;

2、吃苦耐劳,对工作认真负责;

3、善于沟通,能够与人很好的相处;

4、做事不紧不慢,有条不紊;

5、在社会交际方面具备一定的能力;

6、喜欢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运动;

7、喜欢音乐、喜欢唱歌。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求职简历 第2篇

个人基本简历
姓名:-国籍:中国无照片

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
户口所在地:江西身材:170 cm kg
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4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喷涂/金属材料类:技术或研究人员 市场销售/营销类 有关材料方面的采购,销售代表 经营/管理类 与专业相关的技术方面的管理工作
工作年限:0职称:无职称
求职类型:兼职可到职-随时
月薪要求:1500--2000希望工作地区:广东省 佛山
个人工作经历:大二下学期曾到江西省抚州市赣东化工厂生产认识实习,了解了钛白粉的基本生产的工艺。

大三上学期曾在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编织袋厂生产认识实习,熟悉了编织袋从破碎原料,加料,拉丝及编织的.整个过程。

大三下学期末在南昌市齐洛瓦公司为期10天的生产实习,掌握了注射,中空吹塑的整个生产过程。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东华理工大学
最高学历:本科毕业--07-01
所学专业一: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方向)所学专业二:
受教育培训经历:2008.07 东华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成型与加工方向) 本科

计算机水平:江西省二级

职业培训: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并获的内审员资格证.

04-06担任班委组织委员。

04-05竞选为材料系记者团干事。

05-06被聘为化生材学院分团委记者团委员。

优秀团员干部、积极分子;在校期间拿过三次三等奖学金;院征文大赛获二等奖;大一时曾组织过全班参加系“迎评促建”比赛获第二名。

曾多次担任过院系演讲比赛的评委。

 
语言能力
外语:英语 良好
国语水平:一般粤语水平: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兴趣爱好:篮球、足球、跳舞等文体活动
详细个人自传
一、学习方面:学习认真刻苦,熟练掌握MICROSOFT OFFICE WORD;EXCEL等办公软件的操作而且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AUTOCAD并能熟练的操作。在专业学习方面,大体上掌握了本专业的相关知识,但是我也觉得我掌握得还不够精,因此,我一直在看相关专业的书籍。同时,在跟老师做毕业设计的时候,让我又对聚丙烯与聚乙烯性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掌握了他们的加工温度,同时也让我知道如何思考与分析问题,提高我的操作能力;与此同时,我还熟练掌握了一些机器的操作,如平板硫化机等。从12月份开始协助老师搞塑料力学性能的研究,同时带一些同学做毕业设计。在那段时间里,我的专业知识更加扎实,同时也让学会了怎么样去细考,分析,解决问题。并且我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挤出机挤出成型过程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案,塑料填充与改性,热塑性塑料挤出成型工艺等知识.

二、工作方面:我自从大一开始便担任班干;工作热情高、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团队意识强的我能很好的跟同学及老师沟通,充分地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善于动手操作,适应能力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求职简历 第3篇

关键词: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随着社会对高分子材料需求的日益增长和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高分子材料的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新型高分子材料不断涌现,社会迫切需要大量素质高、能力强的高分子材料的高级技术人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就是培养能在相应工业、工程领域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或科研开发的高等技术人才。实验教学尤其是综合实验教学是本专业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对学生创新意识、综合实验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1,2,3,4,5]。近几年我们积累了一些实验教学的经验,同时也发现了现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模式的许多不足,特别是综合实验教学,不符合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改革,丰富实验教学内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仍是当前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1 目前教学存在的问题

2010年的高分子材料专业综合实验是根据当时的实验办学条件、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所设立的。2010年至今已经5年,高分子学科和社会需求都有所变化,同时,本专业新进了一批新的设备,因而,高分子材料专业综合实验也要有所变更,以更好的符合社会发展,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2013年学校委托第三方权威评价公司———麦克思公司对我校毕业生进行调查,5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的实践教学需要改进。

2 新的综合实验体系构建

2.1 预期目标

力争学生通过专业综合实验培训后,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为毕业生的后期自我发展打下深厚的基础。掌握相关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知识和性能以及典型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方法,了解工艺参数对产品结构性能的影响,并学会相应的专业仪器、加工设备的操作方法和调试方法。加工方法,并对相应的加工设备具有基本的调试能力。同时,全方面掌握树脂磨具的相关知识,从粘结剂的制备和检测到磨具的制备和检测。从而使得学生毕业后能很快的融入到企业生产中去,为企业创造价值,增加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最后,通过小组划分、工作分工与相互评价体系,提高学生的协同合作精神与组织能力。最后,通过资料查阅,各个实验环节的链接以及数据分析,使学生能掌握各项基本理论并综合利用,以及取得从文献资料获取知识进一步学习的能力,为毕业生的后期自我发展打下深厚的基础。

2.2 实施内容

综合性实验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同时要考虑实验室能提供的条件、课时数限制和学生的理论水平,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专业实验内容分成两部分:

(1)树脂磨具部分

要内容是查阅资料了解酚醛树脂的知识,然后检测醛树脂粉的流动性、苯酚和甲醛含量等;并以酚醛树脂粉与刚玉及其他助剂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制备酚醛树脂油石条,进一步检测其冲击强度、弯曲强度、磨削比等。我们希望学生通过具体时间掌握酚醛树脂流动性,组成含量的检测方法,酚醛树脂的加工及性能检测方法,学会相应的仪器使用。并能够根据检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讨论原料、制备工艺条件对性能的影响。

这个部分内容的确定,一是结合现有实验条件,同时考虑到本学院与磨料磨具行业有紧密联系,一部分不考研的学生毕业后将会进入相关企业工作。这样的内容设置有助于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符合行业需求。

(2)热塑性塑料部分

主要内容有查学生阅文献了解典型热塑性塑料的特点,并独立进行实验方案和配方设计,教师审查方案的科学性,对其中存在的明显错误给予提示,引导学生独立解决。学生根据方案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包括选择调料并进行处理,设备清洗、模具安装及调试,在完成挤出、注塑等加工之后,对产品进行各种性能测试(拉伸、冲击、硬度、耐老化),并进一步分析实验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最后形成报告。我们希望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了解一个研究项目开展的基本过程,学会原料、助剂的预处理,掌握热塑性塑料常见的加工方法、不同性能的测试方法以及常用加工设备和测试仪器的操作方法,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运用所学知识或查阅文献去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达到既巩固了学生的高分子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增强了其实验兴趣,培养了探索与创新精神的目的。

2.3 考核评价部分

根据课题,成立3~5人为一个小组,其中1人担任组长,负责协调各组员进行任务分解,同时根据各组员的表现给出平时表现分,小组长的平时分由各组员给出,而小组内的同学也要求相互分析、讨论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精神以及组织管理能力。小组成员和教师一起参与工作计划制定,确定合作方式。教师评价包括平时分和报告分。平时分的给出并不只依据学生实验是否成功,而是允许学生失败,但是要注意引导实验结果不好、甚至失败的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协助学生调整实验配方、实验条件。最终根据文献综述、实验论文的内容结合学生在实验全过程中的表现给予综合评分。

3 结论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工科专业,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专业实验教学也需要转变观念,我们根据现有的实验条件,以及学生今后可能考研深造或者本科毕业进入企业工作不同的去向,设立了两部分实验内容。通过专业实验使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方法和性能测试方法,分析结构、性能与成型工艺参数的关系、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进行科学实践,为日后继续深造、从事高分子方面的科研与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罗晓青.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4):80-83.

[2]苗润生,邵红红,王兰.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实践[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2):92-93.

[3]袁晓丽,张明远,万新.冶金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J].中国冶金教育,2011(6):51-53.

[4]吴胜昔,胡勇,陈忠敏.制药工程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改革与探索,2014(14):127-128.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求职简历 第4篇

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一门将理科、工科相结合的专业。高分子材料,又可以称作石油化学工业。在发达国家,石油化学工业里60%~70%的产值是由高分子来体现的。高分子专业涉及合成与加工两个方面,到了硕士阶段分设理科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和工科的“高分子材料”两个专业。

问:本科核心课程有哪些?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答: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导论。其中的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材料都有相对应的实验课。

我认为一个专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高分子也是一样。不能说哪类学生特别适合学这个专业,我倒觉得更应该是学生在选择高分子后,能够主动去适应这个体系,发挥自身的特点,不断深入,持之以恒,这样才能够学好。

小编插话:如果能够不断深入学习,持之以恒,说不定就会像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谢耳朵、霍华德他们一样,成为厉害的物理学家或化学家!在学习的路上,就算脚踩荆棘也要大步前行,来看看都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吧。

问: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答:困难主要在于从经典化学到高分子化学的改变。高分子是混合物,所以高分子化学的化学式,结构不明确。在经典化学中,化合物有明确的分子式,但到了高分子化学,很多时候我们只能说大概是这样,不够明确,这会令学生困惑。

等到学习高分子物理,困惑就更多。因为学科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很多东西只是在一定条件下的研究过程中,觉得应该是那么回事,至今没有定论。这种现象,对学生甚至老师来说,都是困惑的。

此外,高分子是大分子混合物,每一个聚合物的分子量有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分子量庞大,且混在一起,此时就需要统计理论来总结规律。高分子物理里有大量统计理论,而统计理论对一般人来讲,很难理解。

问:大家是否有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理解误区?

答:很多人认为高分子材料是不环保的,特别是所谓的“白色污染”,这样的说法并不科学。高分子材料从制造、使用、处置和无害化处理的多环节的综合评价结果来看,是对环境污染最小和能量消耗最少的材料。国内之所以出现“白色污染”,是因为人们没有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理念和垃圾分类处置的习惯。学习和掌握了高分子的相关知识,不仅可以成为你事业的方向,还可以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健康和环保。

问: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面向哪些行业就业?

答:各行各业都可以。我们系大多数学生读研究生、出国,真正本科一毕业就去工作的好像很少,硕士毕业很容易找工作。

小编插话:看来这是一个含金量高、值得学习和深入的专业呢!我们再来听听当初同学是怎样被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吸引的吧——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个人求职信 第5篇

尊敬的先生/小姐:

我是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的应届毕业生,专业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方向是高分子材料成型与加工,7月将顺利毕业并取得学士学位。近期获知贵公司正在招聘人才,我自信我在大学四年的学习情况会有助于我来应聘这些职位。

本人特别喜欢实验室工作。具有良好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对各种实验仪器均能很快掌握和使用。对塑料、橡胶、合成纤维、涂料与黏合剂、新型建材、石油化工等的设计、制造、加工与成型均有了解。

精通VB,Excel,AutoCAD,Photoshop等软件,现在正在学习模具设计(软件Pro/E)。

在校期间获得过多次奖学金,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团结意识。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个人求职信 第6篇

尊敬的领导:

您好!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垂阅我的简历!

我是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一名学生。四年来,在师友的严格教益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系统地掌握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成型工艺、聚合物成型方法、高分子工程设计等专业课的相关理论知识;能熟练操作计算机office办公软件;英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在校期间的实验和实践性环节,使我有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涉猎了大量书籍,不但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稳重踏实而又富有激情的性格特点,相信我的激情与理念一定会对贵公司有所帮助。

此外,我还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大学四年,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前辈们教我勤奋、尽责、善良、正直;陕西理工培养了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我热爱贵单位所从事的事业,殷切地期望能够在您的领导下,为这一光荣的事业添砖加瓦;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学习、进步。

★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专业个人求职信

★ 影视节目采编与制作专业专业个人求职信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专业个人求职信

★ 经济专业个人求职信

★ 企业管理专业个人求职信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求职简历 第7篇

hello!

heartfelt thank you for your busy schedule to read my written this, to be your sincere guidance.my name is xxx, the 2008 session xx institute of polymer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graduates.i have learned the professional name of polymer materials engineering,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is part of not only the chemical aspects of learning, such as inorganic chemistry, organic chemistry, physical chemistry, analytical chemistry, chemical theory, chemical equipment, a series of disciplines, such as knowledge, further studies studied polymerization of polymer materials and their methods, the associated equipment, including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polymer blend fibers, polymer physics, polymer chemistry, polymer synthesis technology, molding technology, chemical cad, forming polymeric materials process design, principles of polymer processing a series of disciplines, such as knowledge.in addition to the accumulation of expertise, but also reshaping the way others, including his own, excellent team-oriented thinking, and often physical exercise, in order to become a rounde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a new era of talent and effort.in addition, i love the cause of your organization are engaged, eager to look forward to

your leadership, for the glorious cause of building blocks;and practic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and progress.a time when the pen collection, solemnly raised a small request: regardless of whether you choose me, and distinguished leadership, i hope you will accept my sincere thanks!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求职简历 第8篇

一、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的现状和路线规划

杭州师范大学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发展的时间还非常短, 于2007年9月招收了第一批本科学生。鉴于我校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过程之中, 杭州市委《关于支持杭州师范大学建设一流综合性大学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杭师大“两步走”思路:第一步, 到2015年, 建设省内一流综合性大学, 学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进入省内高校“第一方阵”, 位列全省前5位;第二步, 到2025年, 建成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 学校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 办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办学特色进一步鲜明, 各项主要办学指标进入全国高校前列。如此快速的提升, 不能按部就班地缓慢发展学科和专业!因此, 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发展也制订了跨越式发展的专业建设规划:“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要求经过五年左右的建设, 使本专业的师资力量、实验室条件、实习实践基地、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均达到较高水平”“使本专业能够为我省及全国的塑料、橡胶、合成纤维、胶黏剂、涂料、功能高分子材料以及其他与高分子相关的工业、科研、教学、商业、管理等机构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把本专业学科建设成为鲜明特色、在省内具有较大影响的学科”。

二、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探讨

为了实现上述发展目标, 学校和学院的学科建设委员会对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高度重视, 并根据社会的需要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改变, 争取探索出一条能在师范院校有效、高效地培养具有工科特色人才的课程体系设置的新路子。我们力图总结全国各著名高校发展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历史经验, 同时充分考虑高分子领域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成果, 认真思索, 总结经验, 及时更正, 寻找突破。以下各方面即为本专业的一些探索, 以供读者参考, 亦希望得到各方的意见与建议。

1. 课程体系设置的指导思想。

本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设置时确立的指导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体系的系统性、课程体系的规范性和课程体系的特色体现。

2. 课程体系设置的过程。

(1) 课程体系设置的系统性体现。众所周知, 大学本科阶段是人生中学习专业知识最为系统的重要阶段。因此, 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要系统化考虑, 要充分考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同时还要加强本科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根据系统性的原则, 我校将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公共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专业主干课程 (专业必修课) 、专业基础平台课、专业模块限选课以及专业选修课共六种课程类型, 其具体课程涵盖人文基础课程、科技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体现专业特色的专业课程, 具体课程名单可通过网络访问我校主页查询。 (2) 课程体系设置的规范性体现。对于本科教学的课程体系设置要充分体现规范性, 要符合教育部对于专业的规范性要求。及时调整, 确保课程体系设置的规范性。对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规范, 2006~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于2008年10月20~23日在湖南长沙召开了分教指委扩大会议。会议讨论并通过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 (讨论稿) 》, 以下简称“规范”。规范中指出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规范中的知识领域调整为8个, 其中4个为必须要求的知识领域, 分别为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聚合物表征与测试, 另外四个为可选择性知识领域, 分别为聚合反应工程、聚合物加工工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工程和高分子材料。我校根据师范院校的办学特点以及教师团队科研特色, 开设了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聚合物现代仪器分析等课程, 完全符合知识领域的规范要求;规范中要求各知识领域的核心知识单元的最低学时数为:高分子物理 (含实验) 80学时;高分子化学 (含实验) 76学时;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32学时。我校为加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 高分子物理 (68学时) 、高分子化学 (68学时) 和高分子成型加工 (51学时) 皆独立开设实验课 (每门实验34学时) 。其他专业课程也均大于规范的最低要求。本科阶段专业知识的培养对学生将来的成长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 笔者认为必须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3) 课程体系设置的特色体现。我校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依托有机硅化学及材料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高分子材料市级重点实验室以及各教师团队开创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研方向, 确定了以“有机硅高分子材料”和“绿色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型加工”为两大特色方向, 充分发挥地方性院校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的主动性。将这些特色与理念体现到课程体系的设置中, 即在专业课程设置时, 将专业模块课程设置为两个模块方向, 作为学生的“两者必选其一”的专业限选模块课。此外, 再设置一些高分子专业选修课, 进一步突出培养特色, 从而从课程设置上保证培养出具有特色知识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4) 课程与教学内容的整合与更新。由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相对其他专业而言, 课程负担较重。为解决这样一个高分子相关专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各高校常见的做法是将一些基础课程进行课时压缩。但对于我校专业发展实情来说, 作为一个新专业, 学生的专业能力几乎从零开始, 周边的专业氛围也不够浓厚, 所以经过讨论, 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要保证其课时数, 加强专业基础能力培养。同时, 对于一些化学和物理的基础课程, 要求进行一定程度的降低。同时, 增设《高分子材料进展》《高分子科学选论》《绿色高分子材料》等切合高分子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课程, 让学习具备掌握科学研究动态的能力。 (5)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多种类型的实践实习。杭州师范大学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目标是服务地方经济, 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这一理念也充分体现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为培养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 除进行理论课程学习和基础的课程实验之外, 培养方案要求本专业学生必须参加包括军事训练、生产见习、生产实习、金工实习、计算机应用与上机实践、大型综合实验、毕业设计 (含论文) 等实践环节。值得一提的是, 实践环节中的一项是大型综合实验。所谓大型综合实验是本校开设的特色专业实验课程, 实验内容涉及该特色方向从原料生产、合成工艺、产品制备与性能表征等全程。经过该实践课程, 可使学习完全掌握在特色方向领域内生产产品的能力, 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提供经验。 (6) 结合师范院校特点:培养的学生能干, 也能教。在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 还结合了我校当前作为师范院校的特点, 通过教育实践, 培养学生传授知识的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 并非仅仅对将来走上教师岗位的学生有利。事实上, 当前社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 对人才的交流能力要求也不断提升。发挥师范院校的优势, 培养学生具备教学的能力并将该能力用于专业技术交流上, 摆脱“技术男”不善交流的形象, 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现代竞争力。

三、关于师范院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几点思考

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努力, 杭州师范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正在积极高效地发展, 并已初步取得较好的专业建设成果。但专业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么如何通过课程体系的建设来保证本专业能进一步快速地发展?对于这些关乎将来的、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需要教学工作者们继续努力探索。但笔者们认为, 以下两点是必须去做的:

1. 在发挥师范院校特色的基础上, 确立工科发展思路。

师范院校的基础具有特定的客观不足, 但也有优势, 故而要“扬长避短”, 要承认并正视工科专业发展与原有文、理科专业的差异, 改变办学理念, 同时体现和发挥师范特色, 培养能教能干的工科专业人才。

2. 进一步突出专业特色, 提升专业影响力。

在众多高校皆已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现状下, 必须着力发展特色, 才能有影响力。对于新建设的专业, 也必须总结前人的发展经验, 努力争取发挥“后发优势”。

课程体系的设置直接影响着培养出的学生的特点, 从而决定着学生的就业流向, 各高校都应高度重视。尤其是师范院校的基础发展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更要发挥课程设置的灵活性, 在体现知识系统性和满足专业规范要求的基础上, 结合原有特点, 突出课程特色。相信经过努力, 我校以及具有类似情况的各师范院校可以建成极具特色、极有前途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摘要:以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探究了师范院校发展工科专业的方法与路线。介绍了为发挥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采取的对培养方案中特色方向的确定、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专业实践的实施等各个方面的措施。

航天服的奥秘·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第9篇

航天服是保障航天员的生命活动和工作能力的个人密闭装备。不同于普通的衣服,它可以防护空间的真空、高低温和太阳辐射等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在真空环境中,人体血液中含有的氮气会变成气体,如果人不穿加压气密的航天服,就会因体内外的压差悬殊而发生生命危险。

奥秘发现

航天服分为六层:由特殊防静电处理过的棉布织成的舒适层,橡胶质地的备份气密层,复合关节结构组成的主气密层,涤纶面料的限制层,通过热反射来实现隔热的隔热层,以及最外面的外防护层。航天服按用途可分为舱内航天服和舱外航天服两大类,无论是哪类航天服,都需要选用特殊的材料,采用特殊的工艺,经过特殊的加工、制作和各种试验后才能够完成。舱外航天服的造价可达上千万美元,真可谓是世界上最昂贵的服装。这些都离不开一门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学姐分享

我们的专业课非常多,比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力学、聚合物合成工艺学、聚合物加工工艺学等。其中,挂科率最高的是物理化学和高分子物理,因为这两门课理论性强,且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求较高。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很高,实验课所占的学时大概有60个小时。基于不同实验对结果的精确要求程度不同,有些实验需要多次重复进行,以获得最精准的数据;有些实验则受到其自身反应速率的限制,需要较长时间,所以花费一个下午乃至一天的时间来做一个实验是很正常的事。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我们做有机玻璃的聚合反应实验时,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玻璃小瓶子,里面放上好看的花瓣或叶片,出料后将有机玻璃倒在里面,于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便横空出世了。

毕业之后,大家都会面临着考研還是就业的选择。就我们专业来说,由于本科期间所学的知识属于知识普及型的,所以会有很多同学选择继续深造。

我们专业的就业率挺高的。纺织、化工、医用、汽车等行业都离不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本科毕业生一般是从基层做起,工资在3000元左右,但也有例外,我有一位学姐刚毕业就被一家外企高薪聘到了研发部,这主要看个人能力。

推荐学校

四川大学:该校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在全国排名第2。该校建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研究所、化学纤维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长江学者讲座特聘教授等。该专业的所属学院先后承担国家项目和省部级项目共137项,国际合作项目12项,军工和企业委托协作项目419项,进校科研经费近1.1亿元。

东华大学:该校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在全国排名第6。该校拥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该专业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化学纤维”特色,培养的学生在纤维行业具有极强的竞争力。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正副教授38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0名。拥有高分子化学和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求职简历 第10篇

个人信息

yjbys

性 别: 女

年 龄: 24岁 民 族: 汉族

工作经验: 2年以上 居 住 地: 浙江台州 黄岩区

身 高: CM 户 口: 浙江台州 台州

求 职 意 向

希望岗位: 市场营销/公关类-广告企划 计算机-开发/应用-电脑美工/淘宝美工

寻求职位: 网站美工/电脑美工/广告文案/媒体策划/设计

希望工作地点: 浙江台州

期望工资: /月 到岗时间:随时到岗

其它待遇要求: 缴纳社保,保证国家法定假日

工作目标 / 发展方向

希望能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工 作 经 历

▌-05---05:杭州网创品牌管理有限公司

所属行业: 其他(其他)

担任岗位: 计算机-开发/应用/软件设计师

职位描述:1、欧珀莱官方旗舰店驻店设计师。平台资源位以及钻展负责人,熟悉店铺日常设计,基本涵盖所有需求类型

2、无线端专题页及三微

3、产品修图

▌2016-07--至今:杭州磐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所属行业: 其他(其他)

担任岗位: 计算机-开发/应用/电脑美工/淘宝美工

职位名称: 网站美工/电脑美工

职位描述:1、奢悦珠宝在京东商城和淘宝店铺所有图片需求,店面装修

2、产品和模特修图

3、部分策划和文案

教 育 经 历

-09--2015-06 浙江农林大学 教育类/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科

拓展阅读:简历求职信末尾需要加入结尾词吗

当我们写完简历求职信后是不是需要像一些信件那样写上结尾词?比如加上此致敬礼或者其他的词语、语句,有专家之处在尾端应该加上这种话显示自己非常有礼貌。那么这种做法真的受到招聘者的`喜爱吗?事实上招聘者根本不在乎这些东西,他们看求职信往往是一眼扫过,巴不得上面的废话能少一些,省的自己还要在这种地方费时间。

专家表示在简历求职者结尾可以加上这样的语句:我希望能够成为企业旗下的一个小士兵。专家说这相对于平淡的结尾表达方式要好得多,如此显得自己非常活跃而且性格很外向。但是专家这种想法纯粹属于按照自己的思维去看待问题,招聘者并不希望求职者写出这类话,他们认为这种话会影响到求职者的个人信赖度,因为这种话让人看了就觉得求职者挺喜欢玩弄文字而去讨人欢心,在企业里自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了,到时候就会搞这种关系而不是好好把心思花费在工作本事。

材料与工程大学生求职简历 第11篇

女 24岁 河北人

学历: 本科

工作年限: 应届毕业生

期望薪资: 3000-5000元

工作地点: 北京 - 不限

求职意向:其他职位

教育经历

至今在校 中原工学院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自我描述

所学专业课 程机械制图,CAD,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物理化学,材料现代分析方法,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高聚物加工工艺与设备

个人技能

办公常用软件和CAD绘图软件的熟练应用

外语能力

英语,基本交流能力 国语水平,普通话过关

个人证书情况

英语四级证

全国计算机二级证书

大二获校三等奖学金

获校“先进个人”称号

本人 勤奋好学、认真负责、吃苦耐劳、适应能力强、勇于接受新的挑战。肯学习,有问题不逃避,愿意虚心向别人学习愿意用谦虚态度接纳优越者权威者;会用100%的热情已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待人诚恳,热心帮助他人,能够很好地融入到集体中,脚踏实地、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工作积极进取,态度认真。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虽然没有工作经验,但我会多向他人请教,望贵公司给我一个学习锻炼的机会。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求职简历表格 第12篇

个人基本简历
姓名: 应届毕业生求职网 国籍: 中国

 

照片

目前所在地: 广西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广西 身材: 171 cm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5 岁
联系电话: XXXXXXXXXXX 电子邮箱: XXX@yjbys.com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轻工类:食品分析与化学、食品相关
工作年限: 0 职称: 无职称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时间: 随时
月薪要求: 15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西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广西XX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 -11 ~ -05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 食品生产
担任职务: XXXX厂实习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广西XXXX面粉有限公司
起止年月: 2012-01 ~ 2012-02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所属行业: 食品生产
担任职务: 假期实习
工作描述: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西XX学院
最高学历: 本科 毕业时间: 2013-07-01
所学专业一: 食品科学与工程 所学专业二: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良好    
国语水平: 良好 粤语水平: 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1、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扎实且广泛。为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进一步培养了自学能力,课余时间我也会查阅食品相关书籍或者登陆相关网站了解相关知识动态,从而对食品未来广阔的市场前景,食品安全与卫生的重要性及高新技术的发展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计算机能力: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广西区),熟练WINDOWS操作系统平台与OFFICE等系列办公软件,掌握CAD软件的基本应用。

 
详细个人自传
   本人善于学习新知识,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自学能力强,接受能力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能积极迎接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挑战,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工作地区:珠三角地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求职简历 第13篇

高校专业实验室主要开设专业实验、承担学生毕业论文、教师科研及社会服务等工作, 既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 又是高校教学科研体系的重要组分, 它对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 也是开展学术交流、培养科研人才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质量以及实验技术队伍建设都直接影响着高校教学科研水平。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是嘉兴学院新增专业, 因此如何在实验室建设中以完善本科实验教学为核心, 按照“统筹规划, 创新发展, 加大开放, 重点突破”的原则, 充分考虑新建专业的特殊性, 扬长避短, 才能够因地制宜地建设成高效优质的专业实验室、充分提高办学质量。

为了满足教学和老师科研的需要, 我们积极购置相关仪器设备, 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和实验项目, 以实验教学为目的, 发挥实验室效率和作用为目标, 不断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在高分子材料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中, 我们始终坚持立足于专业能力的培养从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 制定了高分子材料实验室建设计划, 在软、硬件两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建设工作。在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思考, 使之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以责、权、利相结合, 层层责任明确, 责任到人的目标管理, 加强实验室管理和建设。为教学育人、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搭建实验平台, 为大学生创新实践和各种科技竞赛提供软硬件支持。并根据已有的实验室建设基础, 着眼于长远发展, 结合行业、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不断完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1 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 为高分子材料学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实验室是一个综合性实验室, 承担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所有的实验项目, 包括高分子化学实验、高分子物理实验、高分子材料加工实验、聚合物近代测试技术实验、聚合物流变学实验、高聚物合成工艺实验等多门课程的实验教学、课程设计及毕业论文 (设计) 等教学任务, 并为学生提供开放实验服务, 也为学科建设提供支撑平台。

作为新建业实验室, 尽管我们已经借鉴兄弟院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实验室的建设经验, 但同一些拥有多年积累、科研实力强、实验室硬件资源和办学经费相对宽裕的名牌高校相比, 基础相对薄弱, 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实验室建设经费, 发挥新专业建设优势, 建设好有专业特色的实验室, 成为我们必须首要面对的难题。为此, 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新建专业实验室建设的后发优势, 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出发点, 集中优势资源建设能为高分子学科发展和教学服务的特色实验室。在专业实验室建设初期, 我们根据自身情况, 做好论证工作, 制订了合理的实验室建设方案。在购置仪器设备方面, 不搞全面建设, 围绕办学重点, 根据学生培养目标有的放矢, 精心选择了实验项目和仪器设备, 以保证实验项目的科学合理性, 仪器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和经济性。

通过几年来不懈努力, 我校高分子专业实验室从无到有, 实验室基础设施持续建设、逐步优化。目前, 我们已经建成了高分子物理实验室、高分子化学实验室、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实验室以及高分子专业教师科研工作室。在实验设备、测试仪器方面结合高分子专业建设的特点进行配置, 所购置的教学、科研实验设备, 基本能适应专业教学的需要, 部分设备能达到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 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得以广泛应用, 基本满足本专业开放实验、本科生毕业论文及教师的科研工作要求, 为教学育人和科学研究搭建实验平台, 为大学生创新实践和各种科技竞赛提供软硬件支持, 更为高分子材料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也为企业的需求提供适应技术服务。

我们严格按照教育部、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验示范中心的标准进行实验室建设, 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借鉴国内外高校先进经验, 积极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体系, 在保留必要的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 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重, 突出创新性、工程性实践训练, 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目前, 高分子专业课实验开出率达95%以上, 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达到45%以上。同时我们与省内外多所高校的高分子实验室建立了联系和合作, 在实验室的建设, 教学方法、实验教材等方面进行探讨和交流, 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实验室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建议和设想。

2 健全实验室管理的各项制度, 建立岗位责任制, 加强实验室规范管理

要充分发挥高分子专业实验室在高分子学科中的重要作用, 必须对其进行高效合理地管理。

2.1 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与考核机制

我们首先科学地规划了高分子专业的实验教学内容, 以适应高校教育对实践创新教学环节的最新要求, 强化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和独立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时建立健全了实验室的各项管理制度, 其中包括《学生实验守则》、《实验中心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实验室运行模式》、《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备》、《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实验教学规范》以及《实验中心事故处理应急预案》等专项管理制度, 分别针对实验指导老师、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学生, 包括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安全规则、注意事项;编写实验讲义、维修保养仪器设备在内的实验室教学、管理中的规章制度, 以及实验教学、开放实验室情况等的实验室绩效考核评估制度, 做到岗位的职责明确。并且狠抓制度的执行与落实, 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与督促, 将执行力考核纳入到各级管理考核体系之中。完善实验人员的考评和激励机制。深化改革与完善实验岗位聘任制度和分配制度, 建立实验室评估制度、校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制度和实验室绩效考核制度, 开展实验室及仪器设备使用绩效考核, 促进实验室规范管理。形成开展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有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全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中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促进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2.2 对实验人员情况、实验项目实行信息化管理, 使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物资管理、经费使用制度等各方面均以具体的规章制度的加以规范。建立、健全固定资产、低值易消耗品、材料明细账册, 对试剂仪器领用、出库、经费使用情况等详细登记在册。实行信息化管理, 通过网络功能, 合理调度资源, 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 及时满足需要, 为教学科研服务, 促使专业实验室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3 统筹规划, 优化实验技术师资队伍

在专业实验室建设中, 加强实验技术师资队伍的建设, 是切实加强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管理工作的必不可少的环节, 甚至决定了专业实验室建设的质量。实验指导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实验教学质量, 在高分子专业实验室建设过程中, 实验技术人员师资队伍建设是我们长期坚持的一项重要工作。为确保实验室建设质量, 适应实验教学需要, 我院对教研室和实验室人员进行统筹规划, 力争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学校还设立了实验教学改革、实验室开放基金和实验室自制仪器等项目, 以支持专业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从事教学和科研, 鼓励并资助教师对一些仪器设备进行开发利用, 充分调动了实验室工作人员充分使用大型仪器设备和参与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既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又发挥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另外, 为了实现专业实验室的可持续发展, 我校着力加强实验教学队伍建设, 制定了实验室人员培训计划及具体措施, 积极支持实验室人员参加各种专业知识和大型仪器设备的培训, 以改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实验人员素质和水平, 逐步形成一支热爱实验教学、教育理念先进、教学科研能力强, 经验丰富、技术熟悉, 勇于创新的实验教学队伍, 目前我院高分子材料实验室的指导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均有硕士以上学历, 满足了实践教学和管理要求。

4 促进产学研合作, 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

径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形成“实验中心-科研机构-企业公司相结合”的创新平台, 通过到这些单位实习, 学生尽可能了解工艺过程结合理论与实际进行学习。而作为实践教学的基地, 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实验室也为提高企业的科研水平提供服务。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 改善实验条件, 完善管理体制, 以便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 提高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5 结论

新专业实验室建设 (包括软硬件设施及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 和实验室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们根据高分子学科建设要求及我校专业实验室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实验室发展现状设置实验教学项目, 充分发挥高分子专业实验室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切实加强实验室和实验教学的管理工作、加强实验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管理责权利明确, 保证实验室的良好运转和健康发展, 同时将高分子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嘉兴当地的经济建设结合起来, 最大程度地发挥实验室资金和仪器的利用效率。S

摘要:结合嘉兴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科建设的特点, 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况, 抓好高分子专业实验室的建设, 强化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技术师资队伍建设, 同时加强科研服务, 实现资源合理化、设备共享及开放式管理, 为推进了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提升学科学术水平, 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高分子材料,管理

参考文献

[1]刘向阳, 郑海务.专业实验室建设与改革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29 (2) :145-148.

[2]刘向阳, 郑海务, 黄明举, 顾玉宗.专业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0, 8 (1) :163-166.

[3]潘信吉.浅谈高校实验技术队伍建设[J].实验室科学, 2009 (3) :17-19.

[4]林卉, 胡召玲, 赵长胜, 孙华生.高校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0, 27 (3) :152-155.

[5]高明松.借鉴日本高校实验室管理经验, 加强我国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6, 23 (11) :114-116.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求职简历 第14篇

[摘 要]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工科专业设置需适应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规划,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人才需求,按照每个工科专业去进行研制。这样,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认证标准才有实际意义。认证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着力点在于强调地方的“本土性”、应用型的“定位性”、本科院校的“层次性”、认证体系的“规范性”,并结合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进行。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科专业如需要可靠的教学质量,就应有较强的、合理的、全面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展工科专业的质量认证势在必行。

[关键词]应用型 地方性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专业认证

[中图分类号] G6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6-0129-03

在教育部与财政部颁布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把“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摆在了六项建设内容之首,专业认证已被提到我国高教建设事业的议事日程。当前,在我国整个高教评估体系中,专业认证仍是一个相当薄弱的环节,虽有起步,但仍处于初级探索和借鉴经验的阶段。因此,高校提高教育质量,保证专业教育的高水准,接受来自社会、政府、学生家长和企业的质量监督,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专业认证的促进功能日渐凸显。

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认证是内涵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开始关注和研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尝试借鉴国内外应用型大学的成功培养模式,但总体感觉无论是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实践教学方面都比较模糊。21世纪以来,全国有相当数量的由专科升格到本科的普通高校先后组建,且多数分布在省会以外的城市和地区,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高校(如安徽省在二本和三本院校中,有超过一半的学校都是新建本科,且发展模式多为应用型),这些新建高校就具有明显的地方性,其办学的主要使命就是为地方和行业发展服务。然而,受长期专科教育延续下来的人才教育观等影响,其办学层次虽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在人才培养定位上,如何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科学定位,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实现办学质量快速发展,就成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研究探索的新课题和我国现阶段应用型高等教育需要研究的方向。在现阶段,把好高等学校专业教育的质量关已成为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等学校共同关注的焦点。由于专业认证能够把准高等教育发展的脉搏,保证专业教育的质量,进而促进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因此,搞好专业认证工作对于高校专业建设和高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高等教育专业认证是高校专业教育的质量保障。

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其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认证标准制订上,主要是从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七个方面摸清和总结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具体实际和自身特色,并制订认证标准。

二、认证体系的构建

(一)学生与培养目标

在认证体系中的学生方面,分为吸引优秀生源措施和学校对吸引优秀生源的支持两方面,学生指导依据学生综合素质指导和专业教育指导两个层次,学生与培养目标评价从学习表现评估、考试成绩与毕业要求的一致性、学生达到培养目标要求的评价方式三个方面着手。在该专业认证标准中培养目标认证内涵上,确定专业社会需求与学科支撑从专业社会需求状况和专业学科支撑两方面进行认证,专业性质与所在学校办学定位的关系需先着力于学校办学定位,然后分析专业与学校办学定位关系。专业培养目标描述从培养目标与要求总体描述、主要就业领域与竞争优势、毕业生事业发展预期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认证。培养目标衡量与评估从培养目标实现的衡量与培养目标实现的评估两个角度来分析认证。保证学生的专业理论与专业(应用)技能的实际水平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并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较强能力。

(二)毕业要求与持续改进

该专业毕业生要求和认证标准覆盖关系依托课程体系的设置来进行分析认证。

诚然,教学制度主要考量教学管理中的培养计划制订方式,过程控制与反馈机制从教学过程质量控制、培养目标实现评估机制,毕业生出口评估机制,课程目标达成状况评价机制,学生对课程和学习状况的反馈四个方面分析认证,根据反馈来实现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目的。

(三)课程体系与师资队伍

落实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课程设置与结构合理的师资来实现。具体将学分定义、学分的获得、学分分布融入课程设置,通过课程设置学分比例与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来进行分析认证,培养计划主要考量培养计划修改规范过程、必修课程的先修关系、本专业分学期培养计划、课程计划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几个方面的情况,实践环节侧重于实验课程、现场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流程、毕业设计(论文)具体任务与时间节点、毕业设计(论文)分类和评分标准、每类设计的数量和比例、分段成绩比例、毕业设计(论文)清单、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的毕业设计(论文)、在企业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等方面进行分析统计。目前,该专业建设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质量标准》,能够正确反映培养目标定位和本科专业教学工作规律;广大教师按既定标准自觉规范教学工作行为,效果较好。当然,这个执行过程中是离不开教师的,因此就会有工作量等产生,教师工作量计算需要对教师工作量和教学鼓励两个方面协同性进行统计与分析,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方法需要涵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四)支持条件

教学设施需要从学校现有工科专业的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室)、工程训练中心、专业实验室、教室、教学设施的信息化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图书资源状况考量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图书馆网络资源利用情况以及网络资源和课程教学,教师发展主要从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学校对该专业引进优秀教师的支持措施、新进教师培训与考察过程三个方面来分析,既需要学校大环境的依托,同时也要适应该专业发展的特点,尤其对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而言,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更为重要。

三、认证标准的实践

(一)学生与培养目标

池州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11年招收112人,2012年招生107人,2013年招生113人,三年来报到率均在90%以上,结合池州学院所在的区位以及人才培养面向,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确立了专业素质、道德修养、专业能力的培养目标,要求该专业毕业生具备在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技术研发、工艺设计、设备选型、生产经营的能力或继续深造的潜力,学生对专业的认同度比例较高,同时,培养目标吻合综合素质与专业教育两个方面。

(二)从业实践与课程体系设置

201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9%,走访部分毕业生用人单位,反映良好,2014届毕业生共有30多人考取了南京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学校的化学或材料类的研究生,考研录取率23.66%。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强,已立项8个国家级大学生科学创新项目,发表省级及以上论文2篇。其成果的取得,得益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质量标准》的制订和按照标准来搭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主要有:(1)课程建设标准与理念定位正确,课程设置着力于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2)建设模块化课程群,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专长课程、文化素质课程、集中实践教育课程”六大模块构成的课程体系。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重视实践教学模块,构建企业课程。在改革探索的基础上,已编写特色教材1部,建设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3)更新教学观念,实践教学方式立体化,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通过建设开放实验室,建立指导教师负责制的小组合作式的专业实验与设计教学体系,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三)师资队伍与支撑条件

1.建设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该专业现有的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达到30%,硕、博士学位比例达到100%;专业带头人由高级职称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均符合岗位资格,教授、副教授每年均为本科生授课,专业主干课程基本上由副教授(含)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基本满足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同时,要求教师取得专业职业资格和接受任职经历培养。

主讲教师的主讲课程与科研方向稳定,目前,承担在研的有4个省部级、国家级项目以及2个省级教研项目发表。

2.实验室与实践教学基地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拥有9个基础实验室,拥有价值250多万元的中大型仪器设备,完全满足了基础实验的教学;5个专业实验室保证了学生的专业实验教学;8个开放实验室保证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顺利进行,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的科技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科技兴趣。拥有10家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能满足该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要求。

尽管国际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是以机构评估为主,但是机构认证只有辅之以专业质量认证,才能够全面确保高等学校的质量改善。一些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在一些综合实力雄厚的高校,其可行性和适用性强,有较强的学科优势支撑,得以较好地执行,如要在地方性和应用型上有所创新和体现,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科专业就需要有可靠的教学质量,就应有较强的、合理的、全面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因此其开展工科专业的质量认证是势在必行。目前,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认证实践来看,专业认证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保证专业质量提升效果较为明显。

[ 参 考 文 献 ]

[1] 陈益林,马修水,何小其.应用型大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的构建[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2).

[2] 罗尧.对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分析和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

[3] 李涛,刘灵芝.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2012(6).

[4] 杨林,杨其华.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Creative Education,2012.

[5] 张晓卫,张华,仲荣慧.地方普通高校转型期学科发展策略探析[J].大学教育,2014(8).

[6] 范爱华.我国高校专业认证实施策略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7.

[责任编辑:钟 岚]

[收稿时间]2014-12-11

[基金项目]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资助(2013jyxm256,2013jyxm252,2012jyxm562)。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求职简历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求职简历(精选14篇)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求职简历 第1篇基本信息姓名:XXX性别:女出生日期:19XX.10.05民族:汉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