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盗逃生窗
防火防盗逃生窗(精选4篇)
防火防盗逃生窗 第1篇
1.1 研究背景
最近几年, 客车火灾事故时有发生, 造成很大的人员伤亡。通过分析发现, 在火灾发生时, 客车自动门的电路系统会被损坏而无法打开, 乘客在惊慌失措的情况下很难打开车窗逃生, 从而造成了一次次悲剧。针对这种现象, 我们设计了一种具有多种打开方式的外翻式逃生窗, 既有自动化控制开启方式, 又有手动开关, 提高了客车的安全系数。在城市, 客车已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考虑到公交车火灾事故的多发性, 逃生窗的应用对于最大限度的保护乘客生命安全, 减少伤亡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在国内成都公交车燃烧事故发生后, 上海公交部门就开始对公交逃生窗进行了积极的研究, 在原有的逃生锤的基础上又推出了三种应急逃生窗, 分别是“外推式”逃生窗、“提拉式”逃生窗、“推拉式”逃生窗, 而国外目前的救援设施与国内的基本相同。但几种逃生装置各有其不足之处。
1.3 公车逃生锤 (如图1)
逃生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救援工具, 在公交车、客车中都比较常见。但其砸击时需要较大的力, 往往是砸好几下才能将车窗砸开, 同时还存在锤子被偷窃或者不在指定位置等问题, 使得其保险性更差。
1.4“推拉式”逃生窗 (如图2)
与普通公交车的车窗基本一样, 窗体面积小, 容易被堵住, 开启后形成80cm长、60cm宽的逃生空间, 相对拥挤。
1.5 上翻式的逃生窗 (如图3)
特点是开窗后逃生空间很大, 缺点是推开后没有支撑杆定位, 一旦放手就会自动合上, 这在紧急逃生时很不方便, 而且向外推开时, 还会对车外行人和车辆构成威胁。
2 设计目标
2.1 以窗体的外翻为打开方式
逃生窗以外翻式的开窗方式来“破窗”。这种开窗方式可以更好地维持车窗的打开状态, 不需人员支撑, 使救援更加的高效, 快速。而且本设计方案将外翻式的窗体链接结构强化, 可以将外翻的窗体作为救援滑梯。
2.2 减少传动中的电机数
为了减少电机数量, 并更好地维持打开的协调性, 设计小组采用一个电机带动两扇车窗的传动方式。将电机的轴与一个圆盘用键联接, 再将与两锁相连的两个连杆通过铰链联接在圆盘上, 从而实现对两锁开合的控制。
2.3 紧锁结构稳定, 灵敏
作品采用了类似锁的结构。在滑槽内以一个阶梯形滑块与窗体上的钩子配合, 平面副可以使其更好地维持窗体的稳定。而滑块光滑的表面也可以使窗体能迅速打开。
2.4 能以三种并联的方式打开
窗子有三种打开方式:感应电路, 司机按钮, 机械开关。这三种方式来同时控制窗子的打开, 而每个开关之间没有干扰也互不影响, 可以确保救援设施正常工作。同时, 机械开关采用电磁式保险装置。只有在发生事故时, 机械开关才会动作乘客可以用它打开车窗。
2.5 电路自动监控火险
根据设计小组查阅的资料, 大多数客车火险现场均会出现极为明显的烟雾浓度变化。所以以烟感器为电路的核心, 将外部烟浓度的变化转化为电信号, 再由控制电路驱动电机, 从而实现电路的自动监测。此处的烟雾感应器自身集成有处理器, 具有一定的智能。同时, 它能够很灵敏的检测到危险。当然, 该烟雾感应器的可调范围比较广, 而且抗干扰能力较强。
3 工作原理与制作过程
3.1 工作流程
首先感应电路中的烟感器对烟雾进行检测, 当烟雾的浓度到达警戒值时, 产生高电位信号, 电路处理后迅速输出信号使电机转动, 电机带动刚性杆逆时针转动, 并同时将与其相连的两个连杆带动, 连杆将锁拉开与钩子分离。同时弹簧的弹力使得窗体向外弹出, 被困人员从窗中逃生。若感应电路无反应, 司机可按下司机按钮来触发电机工作。
如发生特定情况, 两个电路开关均无效时, 还可以用机械开关将窗体打开。
3.2 窗框采用外翻的打开方式
弹簧提供一个推力, 窗子再利用自身重力, 往外翻开, 打开时间短, 为乘客逃生节省了时间。
外翻角度的计算如下。
图4是车窗打开时的示意图。
虚线是人跳下时的轨迹, 因为车体的影响, 车窗不可能打开180°, 故要计算a角, 确保人跳下时不会碰到车窗经试验测试, 人从高处跳下时的水平初速度:
由式 (1) 、 (2) 、 (3) 、 (4) 得:
由tana=x/h得:a=40.71°
为确保安全, 取a=35°
3.3 减少传动中的电机数
为了降低成本, 并协调好两扇窗的打开时机, 采用了一个电机控制两扇窗的方式。在电机上固定一个刚性杆, 并在其两端打上两个孔来连接连杆。为了达到更好的传动功效, 通过计算发现两连杆长度不等时, 才能达到最好的传动效果。连杆与两个锁连接并与行程开关相连。在保证双控制的同时, 也可以使连杆到达预定位置时停止, 这样使得两锁可以保持这个位置, 给窗体的打开预留时间。
计算内容如下。
连杆上的拉力F1近似取为T, 连杆长度L1=L2=20.0cm, 圆盘的半径r=5.0cm, 压力角a=arcsin (r/L1) =14.48°, 则电机需要给圆盘提供的力偶为M=2rF1/cosa=2.066NM。
选取的电机规格如下。
电压:DV12V
负载转速:n1=10.5r/min
空转转速:n2=13.3r/min
输出扭矩如下。
符合需要, 其功率为:P=Tn/9.549=2.99W。
3.4 窗的锁紧装置[3]
紧锁装置是以平台与钩子相连接, 接触面积大, 连接紧牢, 保证了车窗的密封性与稳定性 (见图6) 。为了让窗体在紧锁装置打开后保护电机和连杆, 设计了行程控制开关, 结构 (如图7) 所示, 开关通过连杆与电机相连, 当连杆转过适当角度后, 触动了行程控制开关, 电机停止运转, 防止电机因转动过度而造成损坏。
经测试知钩子给锁芯的压力:Fn=50N
钩子与锁芯的材料为钢, 之间的摩擦系数:u1=0.18。
底板的材料为不锈钢, 与锁芯的摩擦系数为:u2=0.21。
则开锁所需要的拉力:T=Fn (u1+u2) =19.5N。
综合考虑其他因素, 取T=20N。
3.5 窗的三种开关
为了增强该系统的保险性能, 逃生窗有三个互不影响的开关[4]。第一个是通过装有烟感器的电路来进行控制, 第二个是通过与继电器并联的司机按钮来控制, 还有一个是通过机械杆运动与否来控制。第一个开关用于进行自动化救援, 第二个司机按钮是与继电器并联的, 感应电路一旦失效就按下按钮触发电机 (详细原理见3.6) 。当然, 这两个开关的工作均需要电源, 但是发生火险时, 独立电源也有可能被破坏。这时机械开关仍然可以工作, 机械开关的拉杆直接焊接在锁的滑块上, 并外伸到车体内, 由于锁中的滑块与滑槽摩擦很小, 并且锁中的杆与连杆上的槽存在一个退程, 可以给滑块一个距离退回。这样就可以保证救援设施有更大的机会工作, 避免了因电路损坏而导致救援系统不工作的情况发生。
3.6 电路自动监测
为了自动监控火险, 设计了这个自动监测电路。电路主要由烟感器, 电压比较器, 继电器组成。利用烟感器感应到烟时电阻降低的特性, 将外部的烟雾浓度变化情况转化为电路的电信号变化。而电路中的电阻和电位器的合理连接, 使得与电位器相连的电压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 维持在适当的电位处 (可调) 。同时, 电压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与烟感器相连。当烟雾浓度在正常水平时, 正向端的电位值小于反相端的电位值, 电压比较器输出低电位, 继电器不工作, 电机不转动。反之, 烟雾浓度超过正常水平达到警戒值时, 正向电位大于反向电位, 使得电压比较器输出高电位, 触发继电器工作进而使电机转动。
本电路结构简单, 各个部件成本较低, 但其灵敏度可以满足要求, 一旦烟雾浓度超过正常值, 其马上会触发工作。而且电路的体积较小, 不会占太大的空间, 很适合客车不厚的车壁。只要将烟感器合理地分布在车箱中, 就能有效地感应烟雾达到全方位识别效果。
4 创新特色
该作品主要有以下几个创新点。
(1) 车窗的自动化打开方式, 不再依赖于人员的控制; (2) 以窗体的外翻为打开方式, 比上翻更有优势; (3) 能以三个互不干扰的开关, 通过三种方式控制车窗的打开; (4) 合理优化的内部机械结构。
下面就几个重要点做详细叙述。 (其他各点可见第三部分)
第二点:传统的推拉式车窗在在灾难发生时存在开启难的问题, 而最近新出现的上翻式逃生窗则由于打开时没有支撑装置, 需要人为的支撑, 为紧急逃生带来诸多不便。针对这些问题, 突破传统思想, 将车窗改为下翻式开启形式, 有效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在灾难发生时为乘客逃离事故现场提供了更多的方便。
第四点:该方案是由一个电机来提供动力。利用电机带动一金属杆件转动, 在金属杆件两端各连接有一连杆, 连杆另一端连在锁紧机构上。当灾难发生时, 电路在接收到信号后向电机输送电流, 使电机转动, 带动连杆, 打开车窗。该机构可以同时打开两扇车窗, 而且结构简单, 安全性好。同时考虑到, 如果在车窗打开后电路仍处于接通状态, 电机会继续转动, 这样的话会损坏电机和内部机械结构。针对这个问题, 在车体内部安装了一个行程控制开关, 当车窗打开后, 连杆会触动控制开关, 使电路断开, 避免了上述问题。
5 预期的应用前景
在城市里, 公交已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但公交车火灾事故的频繁发生对人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构成了重大的隐患。而该的作品弥补现有逃生工具的不足。其快速反应性能及三种打开方式大大提高了公交车的安全系数。该系统结构简单, 操作方便, 成本较低, 可安装在各类客车上, 因此具有较为广阔的的应用前景。
同时, 低碳环保的呼声正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响应。人们也愈来愈倾向环保产品, 而公交系统能减轻环境污染, 其必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客车逃生窗也会随其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申永胜.机械原理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2]吕庸厚.组合机构设计[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防震、防火、逃生会议 第2篇
一、办公室先通知各级部准备防震演练。各班主任到本班就位,告诉学生防震知识。
二、听到警报响起后班主任立即组织学生钻到桌子底下,双手护头或用书包等物品护头,一分钟后安排学生准备逃生。(地震危险期一分钟左右)六年级五班、四班、三班,九年级三班从楼西门口逃生到操场;六年级二班、一班,九年级一班、二班从楼东门口到空旷地带;八年级,七年级从楼中门口逃生到广场。从底楼层到高楼层依次逃生。各级部安排专人在楼梯口疏散学生。
三、逃生完毕后解除警报,各班组织学生到教室拿凳子到广场开会,要求学生拿好笔记本做好记录,开完会后各班主任把本班学生带回教室放好凳子再安排学生下楼集合,准备灭火演练。
四、防火、灭火演练地点在操场,以灭火点为中心,东面为九年级,北面为八年级,西面为六年级,南面为七年级。各级部适当安排前排学生蹲下,尽量让全体学生都看到。
五、灭火演练完成后,各班主任带领学生到宿舍,为保证不拥护,进宿舍楼顺序依次是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各级部将所有男教师分工到男宿舍楼,所有女教师分工到女宿舍楼指导学生准备逃生,让学生都到宿舍并每人准备好一条湿毛巾。听到警笛后各班主任和各老师安排学生快速逃生,一楼、二楼、三楼、四楼的学生依次逃生,各级部安排专人在楼梯处负责疏散学生,直接让学生逃生到教室。
六、演练结束后各班安排舍长锁好宿舍门。王东鑫老师负责照像,宋林华、单永军负责整队。
KD054:安全快速逃生窗 第3篇
该项目成本低、改造容易,适用于公交车、火车、地铁及其他交通工具,可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
该项目已与成都市消防部门合作,项目正在审批中。目前,正与客车生产厂家合作生产样品,待产品完善后经有关部门审查批准,即可投入生产。
随着公交车、火车、地铁快速发展,安全逃生问题日益突出,此款产品市场潜力很大。
KD055:全地形地面仿形救灾车
这种全地形地面仿形救灾车,是对复杂路面适应性较强的轮式路面仿形车。整车由底盘、车身和控制系统组成,以单片机为主控单元,采用遥控控制。
该车采用八轮驱动,可变悬架。悬架和车桥相对车架具有五个自由度,能够对不同地面进行自由仿形,在极限范围内不会使任何车轮悬空。地形适应性、通过性良好,增强了车辆的平顺性及负载能力。前桥整体转向和一般多轮车或者履带车差动转向相比,减小了转向时的寄生功率,使转向时车轮磨损下降,灵活性较好。
家庭防火安全逃生预案 第4篇
我叫柯雨欣,是厦门实验小学二年一班的学生,我们家住在华菲大厦2303室,爸爸妈妈和我三人。假设家里着火了,我们要怎么逃生呢?我们家住得太高了,只有一个出口处,大门!
1)应立即报警119,保安处2124257并积极进行扑救。
2)火灾中,在封闭的房间内起火,不要随便打开门窗,防止新鲜空气进入,扩大燃烧。要先在外部察看火势情况。如果火很小或只见烟雾不见火光,可以用水桶、脸盆等准备好灭火用水,迅速进入室内将火扑灭。如果火已烧大,就要呼喊邻居,共同做好灭火准备工作后,再打开门窗,进入室内灭火。
(3)室内起火后,如果火势一时难以控制,要先将室内的液化气罐、汽油等易燃易爆危险品抢出。在人员撤离房间的同时,可将电视机等贵重物品搬出,但如果室内火已烧大,不
以因为寻找财物而贻误疏散良机,更不能重新返回起火房间去抢救物品。
(4)家用电器发生火灾,要立即切断电源,用湿棉被等将火窒息。如果使用水和泡沫扑救,一定要在断电情况下进行,防止因水导电而造成触电伤亡事故。
(5)厨房着火,最常见的是油锅起火。起火时,要立即用锅盖盖住油锅,将火窒息,千万不可用水扑救或用手去端锅,以防止热油爆溅、灼烫伤人或扩大火势。如果油火撒在灶具上
或地面上,可使用干粉灭火器扑救,或用湿棉被、湿毛毯等捂盖灭火。
(6)家用液化石油气罐着火时,首先应切断气源。如果阀口火焰较大,应用湿毛巾、抹布等猛力抽打火焰根部,或抓一把干粉灭火剂撒向火焰,都可将火扑灭,然后关紧阀门。
(7)火被扑灭后,不要立即离开,应对现场进行仔细观察检查,防止复燃。
(8)火场逃生要点:①平时要想好几条不同方向的逃生路线,若能逃出大门,楼道有两个,就是以防一边着火,使用另一边逃生;②躲避烟火不要往阁楼、床底、衣橱内钻;③火势不大,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或裹上湿毛毯、湿被褥勇敢地冲出去。千万别披塑料雨衣;④身上衣服着火,要就地打滚,压灭身上火苗,千万不要奔跑;⑥若逃生之路被火封锁,立即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堵住缝隙,有条件的向门窗上浇水;⑦充分利用房屋的天窗、阳台、落水管等逃生;⑧楼上居民被火围困,快向室外扔抛沙发垫、枕头等软物或其他小物品,敲
防火防盗逃生窗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