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防火材料技术发展趋势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防火材料技术发展趋势(精选12篇)

防火材料技术发展趋势 第1篇

1.1 防火材料

防火材料包括哪些种类?防火材料是指通过特殊加工,在抵御火险火情有一定作用的化学材料,通常防火材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制造而成,对于火灾抵御有不同的级别,不同的情况,所以,一般来说,较好的防火材料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防止火灾蔓延

2.防止烟气蔓延

3.在阻挡火灾方面有一定的时效性

4.对于人体危害较小

5.在防火材料中属于目前最能够防止火焰蔓延的材质

严格来说,防火材料就是添加了某种具有防火特性基质的合成材料,或者本身就具有耐高温,耐热,阻燃特性的材料,多数用于建筑行业。所以说,防火材料既包括天然形成的,也包括人工化学合成的。

1.2 防火材料的种类

防火材料主要分为以下几种,防火板,防火门,防火木质窗框,防火卷帘,防火防蛀木材,防火储物箱,防火玻璃,防火涂料,防火封堵材料,防火包,防火塑胶材料,等等,这根据其防火方式、安装位置的不同,进行分类,但是在实际技术上,它们基本上采用了一些相同或者相似的原理或者技术。

防火板的目的是吊顶天花板,保护各个层之间的火情蔓延,防火门保护防火墙的开口,楼梯间出入口,疏散通道等等部位,防火木质窗框主要保护缝隙,防止火焰从缝隙钻入,主要采用松木和石墨制成。其他几种防火材料主要是由其他的材质组成,分别是在所属防火材料中目前最为优质的一种防火材料。

2. 防火材料技术的发展过程

2.1 防火材料的发展

防火材料技术涉及的内容十分庞杂,按照消防技术选择原则给出技术选择,确定发展顺序,将所需技术归为防火涂料技术、防火板材技术、防火密封材料技术、阻燃装修材料技术等。

2.2 防火材料技术的发展

防火材料技术的发展过程,从在过去的防火材料技术单一,材质单一,近年来由于化工的工程技术水平和理论研究不断推进,各种新式的防火材料不断被开发出来,防火材料技术已经从曾经的低技术水平含量到现在的技术成熟的方向发展.

同时,一些特别能够提高消防品质的防火材料技术被不断开发,从另一个方面讲,低消耗,低成本,低生产成本的防火材料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消防领域的关注。从一些新产品可以看出,近年来防火材料市场发生的变化。从增加产品安全与实用性出发,提高持久耐用性,推出节省能源、资源与成本的产品,产品更新换代加快,正向着高效、节能、环保、节省的方向发展。?

2.3 防火材料技术的发展特点

1.主要着力于阻燃剂的提升,主要的发展方向有:

开发多效、高效、低水溶性脱水成炭催化剂和发泡剂;多种阻燃剂协同作用合理搭配;树脂的拼合改性,完善防火涂料的防火性能和理化性能;膨胀型和非膨胀型防火涂料相结合;无机无卤膨胀型防火涂料。

2.板材的发展在向着环保的方向发展,发展方向有:

1.板材无机化。2.板材轻质化。

3. 防火材料技术的提升和安装技术一起提升,新型防火材料

和产品的产生,必然伴随着防火材料安装技术的提升,就仅仅防火门一项,根据不同种类的防火门,有不同的安装标准和安装方式,和普通的防盗门安装相比,防火门安装更需要高质量的材质,确定的物体填充,标准的规范,自查和互查,同时需要更多的细节和规范标准,所以防火材料技术提升必然伴随着安装技术规范等一起提升。

4. 在防火材料的选择上,选择更加昂贵但有效的材质。

昂贵的材质可以更好地阻挡火势,一些易燃的板材已经被限制使用,同时,通过对板材的改良,还使其达到更多的效果,尤其注重对人的保护。例如,越来越多的国家已制定或颁布法令,对某些制品进行燃烧毒性试验或对某些制品的使用所释放的酸性气体做出规定,取代卤素阻燃剂开发无卤阻燃剂已成为世界阻燃材料领域的发展趋势。

5. 绿色防火材料技术发展。

绿色消防技术是以绿色化学和阻燃技术为基础,以可再生资源或可循环使用的材料为原料生产阻燃材料,尽力实现阻燃材料的低毒、低烟和无污染性。

2.4国内防火材料的发展

国内在环境保护方面还缺乏一定的同一认知,所以在环保要求上,以及材料对人伤害方面还缺乏有效的管控措施,因此,在国内的一些材料选择上,普遍对于国外的环保型材料较为忽视,例如,我国市场上目前溶剂型防火涂料约占55%,水性涂料约占41%,其他约占4%,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较大。也就是说,溶剂型防火材料还是占主要位置,对于人的关注较少,这是国内所缺乏的。

国内在国外防火材料的引进上主要保持着以下几个态度,在世界上正在、将要研发的消防技术领域中,选择我国有一定技术积累并对消防事业有重大牵动作用的高新技术,特别是世界领先的能够提高消防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的绿色技术,整合资源、集中力量,优先发展。

国内在一些防火材料安装方面也存在一些错误,例如一些防火材料安装过程中的简化步骤,以及一些偷工减料的事情时有发生,缺乏一些监管措施,使防火材料的作用大大减少,这就增加了火灾危害的可能,对于防火材料技术的发展和引进有一定的限制作用。

摘要:防火材料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对于阻燃剂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是提升防火材料技术的必须的发展方向,而目前国外的防火材料技术主要“以人为本”,关注使用期间的人的感受,绿色环保型是发展方向,本文从防火材料的作用谈起,说明防火材料的种类,探究防火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国内外防火材料的未来发展特点。

关键词:防火材料技术,防火材料技术发展趋势,防火材料,绿色环保型

参考文献

[1]齐鹏.新型建筑防火材料的使用与探讨[J].科技信息. 2012(23)

[2]文培.新型防火材料探讨[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0(12)

[3]王锦贵,王希光,郭祥旭.浅谈几种常用的防火材料[J].技术与市场.2010(05)

防火材料技术发展趋势 第2篇

着眼于当前船舶材料技术的发展状况,立足于21世纪前期(2035年前)的高新技术发展,可以预见,21世纪前期船舶材料技术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出“高”、“复”、“钛”、‘稳”、“防”、“有”、“无”、‘前”、“用”、“低”等十大特征。

“高”――船舶船体钢材仍向高性能化发展

船舶结构钢未来的发展趋向主www.unjs.cOm要为:

1. 仍将高性能化作为追求的主要发展方向,注重提高钢材的整体性能,包括强度、塑性、韧性、抗爆性能、抗脆性破坏、耐海水腐蚀、抗疲劳特性等。

2. 极其注重冷热加工、焊接等工艺性能的研究,将改善结构钢工艺性能作为今后重要的发展方向。

3. 注重高强度结构钢配方设计、制备应用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完善。

4. 在注重高性能化发展的同时,追求低成本的经济性能等。

“复”――研发高性能多功能复合材料的趋势方兴未艾

船舶复合材料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向主要为:

1. 一发低成本/高性能化的复合材料及其产品是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

2. 由单纯承载结构型复合材料向多功能型复合材料(兼具结构型、隔声、吸声、阻尼、雷达隐身等特性)发展。

3. 船舶复合材料结构和构件的寿命一般要求长达以上,研发复合材料结构健康监测和修补技术,以保证其长期安全可靠,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4. 注重研发得合材料部件之间及其与钢结构之间的方便、可靠的连接技术等。

建筑装饰材料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 第3篇

摘要: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更多的人开始关注住房的装修和美观问题,建筑装饰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美的需求和欣赏,采用装饰材料实现了对建筑物内外表面和空间进行的各种处理。本文阐述了建筑装饰材料在装饰工程中的重要地位,进而分析了我国建筑装饰材料的现状,最后总结了建筑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建筑装饰材料;现状;发展趋势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审美观的不断提升,对于室内装饰材料的选择标准也越来越高。人们已经不单单考虑实用美观而去盲目的选择装饰材料,而是从多方面来评判选择标准,比如环保、节能、耐老化等因素。现在的装饰材料已经向环保、节能、功能复合型方向发展,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和建筑的装饰功能。

1.建筑装饰材料在装饰工程中的地位

对于装饰工程来说,装饰工程的效果及功能是通过装饰材料的质感、色彩、图案等因素来体现的,并通过有效的施工工艺实现装饰目的。建筑装饰材料是建筑装饰设计的物化基础,材料的选择贯穿于装饰工程设计的全过程,成为保证建筑装饰质量的重要前提。同时,材料在工程中占到总成本的60%--70%,装饰材料的选用、使用及管理对工程成本影响很大。因此,不论是装饰工程设计师,还是装饰工程施工技术人员,都必须熟悉装饰材料的种类、性能、特点及变化规律,并及时掌握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以保证设计得心应手,施工经济可行。此外,建筑装饰材料与装饰工程设计和施工工艺密切相关,装饰工程中许多技术问题的突破,均与新材料的出现为契机,装饰材料性能的改进和新材料的应用都会推进装饰工程技术的进步,因此,从事装饰工程的技术人员要及时了解装饰材料的发展状况,了解新型装饰材料的性能及施工工藝特点,合理进行装饰工程的设计及施工组织。

2.我国建筑装饰材料的现状

2.1 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少、存在质量问题

建筑装饰材料所需要的基本材料、添加剂等原材料存在一些质量上的问题,由于原材料的紧缺,常常以另外一种相似的材料取代,但是在质量和性能上还是存在不足,导致应用起来出现各种问题。一些化工原料紧缺,导致价格不断疯涨,生产企业面临着行业发展的危机,造成了企业经济效益的降低,有很多原材料在质量和规格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很难达到国家的标准,即使是同一个厂家,生产出来的不同批号的产品在质量上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给装饰材料生产厂家在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的控制上造成很大的困难。

2.2 装饰材料更新换代的能力弱,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我国的建筑装饰材料很难满足社会的需求,与国外一些装饰材料生产厂家存在很大的差距,原因在于国外非常重视研究建筑装饰材料的市场需求,能够深入顾客的心理,及时的更替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材料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迎合消费者的消费倾向,我国生产出来的装饰材料品种种类少、花色单一、款式陈旧、档次也低,配套性差,消费者很难挑选出符合自己心意的产品,影响了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的推广和发展,同时也无法将建筑装饰行业做大做强。

2.3 产品流通市场比较混乱

我国建筑行业在市场流通上存在较大的问题就是同样规格的产品在不同的地方,销售的价格会存在较大的差异,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时,通过选用低价位的装饰材料来压低工程的造价,施工单位常常会偷工减料,选择价格较便宜的产品,这些产品可能各项指标都不符合国家标准,形成了一股不正当的社会风气,导致建筑装饰材料流通市场混乱的现象,这样不断的恶性循环会妨碍建筑装饰材料的健康稳定发展。

2.4 装饰材料中富含一些有害污染性物质

现在市场上流通的很多建筑装饰材料之中都含有对人体有较大危害的化学物质,甲醛、苯类物质、二甲苯、氡等都是危害较大的物质,使用这种添加有害污染物质的装饰材料,不仅达不到美观的效果,反而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绿色环保型的装饰材料,是日后发展的必然选择。

3.建筑装饰材料的发展趋势

3.1 装饰材料将向着涂料的方向发展

涂料装饰的方法不仅可以选择更多的色彩,而且能够节约成本,涂料也很容易更换,操作起来方便容易,但要注意涂料布点应该科学合理,逐渐形成专业化规模的生产模式,内墙的涂料要无毒、装饰效果好;外墙的涂料要耐污染、保色性好、质感丰富;顶棚的涂料要无毒、隔音性好,同时还要注重发展隔热、防虫、抗静电形式的多功能型涂料。目前涂料已经从之前单调的白色涂料升级到色彩艳丽的乳胶漆,而随后又有硅澡泥,液体壁纸等新型材料进入市场,因花色多变,颜色艳丽及环保等优点受到大众一致好评。

3.2 室内地板的多样化选择

室内地板将由传统的陶瓷地砖向地毯和竹地板的形式发展,目前我国北方地区使用的地板材料质地轻、强度性也好,在设计形式和花色上都有很大的突破和创新,北方使用最多的地板材料是地板砖;南方更侧向于使用地砖和木地板,在地板材料的选择上更加多样化,就目前来看,地毯和木地板还是应用较广泛的地板材料。

3.3 卫生间装饰材料的突破性发展

建筑的装饰装修中,卫生间是最不受注重的一个区域,现在我国很多家庭的卫生间装饰都比较单一和死板,随着建筑材料的多样化和创新性发展,很多新型的卫浴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人们开始注重对卫生间的装饰和装修,卫生间用品也开始朝着科技化和美观的方向发展着,而且人们对卫生间用品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了。

3.4 环保节能型材料的发展

生态环保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对环保节能型产品的应用,我国社会对环保、节能和人类的身体健康重视程度不断的提高,建筑装饰材料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它是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的一种物质,建筑装饰材料行业是环保改造的重点行业,近年来,建筑装饰行业在法制建设和市场管理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今后就要求生产企业在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上更加符合节能环保的产品生产标准,国家应该增加对环保节能改造的的投入,建筑装饰行业只有实现人性化的发展水平,才能在未来的市场发展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3.5 高科技技术产品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必然会有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生产出来,新的施工机具和施工技术也会进入到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中来,使建筑装饰行业在材料生产和工程设计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引发一场建筑装饰行业的高科技技术革新。根据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筑装饰材料的内容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对建筑装饰工程的安全、环保和节能技术的研究将会成为日后工作的重点,通过建筑行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建筑装饰材料在技术发展中将会取得更多、更新的研究成果,形成具有我国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竞争力,减少对外来技术和进口材料的依赖性,实现建筑装饰材料的自主性发展。

4.结语

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对自身的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装饰材料是建筑展现自身美观的一种手段,人们开始注重对装饰材料的应用,装饰材料必然会向着个性化、美观化、环保的方向发展,这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装饰材料在建筑应用中必然发挥自身的优势,得到人们的青睐。

参考文献:

[1] 王春华.我国建筑装饰材料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建材发展导向,2012(03).

[2] 黄国黎,马晓敏.我国建筑装饰材料现状及发展前景[J].门窗,2013(11).

探讨防火墙技术发展趋势 第4篇

近年来,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互联网络的规模迅速扩大, 网络带宽不断, 各种网络应用日益增多。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表明, 截至2011年12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 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2010年底提升4%, 达到38.3%。网络应用分为即时通信、搜索引擎、网络音乐、网络新闻、网络视频 (按用户规模排序) 等约18大类, 其中用户规模年增长率最快的前5类应用分别为微博 (296.0%) 、团购 (244.8%) 、网上支付 (21.6%) 、网上购物 (20.8%) 、网上银行 (19.2%) 。

在互联网规模和应用不断发展的同时, 网络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现。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 (CNCERT) 发布的《2011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2]表明, 除了蠕虫、木马、僵尸网络等常见攻击越发猖獗之外, 钓鱼网站、网站用户信息泄露、应用软件漏洞、智能终端恶意程序等攻击开始呈现增长态势。2011年, CNCERT共接收国内外报告网络安全事件15366起, 较2010年增加了47.3%;其中, 国外报告的网络安全事件数量为2100起, 较2010年下降了58.6%。

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网络安全访问的保障需要依靠各种网络安全技术, 防火墙 (Firewall) 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防火墙”一词出自建筑行业, 指的是房屋间阻止火灾蔓延的隔离墙。用在网络安全领域, 指的是在线部属于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 根据策略对进出的流量进行管控、保障内网安全的软件或硬件设备。防火墙一词本身是一个概念, 强调的是内网、外网之间的隔离性, 实现时会采用具体的技术。自从20世纪80年代第一个商用防火墙系统推出以来,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攻击的不断演变, 防火墙的实现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创新。特别是当前IPv6、无线网络、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逐渐被广泛采用、新型的网络安全问题不断出现的情况下, 现有防火墙面临着性能、控制精度、灵活性、可扩展性等方面的不足, 从而引出了“下一代防火墙”的概念[3]。本文的后续部分介绍了传统防火墙的常用技术, 简述了防火墙概念的发展, 针对目前的统一威胁管理技术和下一代防火墙技术对防火墙的发展趋势及要求进行了分析。

二、传统防火墙的常用技术

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 随着各种实现技术的提出, 防火墙的功能也在不断扩展。传统防火墙的常用技术包括静态包过滤技术、动态包过滤技术、代理技术、NAT技术、VPN技术等[4], 简单介绍如下:

1. 静态包过滤 (SPF) 技术是最早使用的防火墙技术, 主要基于数据包的五元组 (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IP地址、目的端口、协议) 等数据包头部信息构建访问控制列表 (ACL) , 进而对每个经由的数据包进行控制。静态包过滤技术不处理数据包的有效载荷, 也不考虑数据包之间的关系, 是简单、快速的粗粒度控制。

2. 动态包过滤 (DPF) 技术在静态包过滤技术的基础上引入了状态包检测功能。通过构建一个动态连接状态表, 对每条连接的状态进行跟踪。对于一条连接而言, 只有后续到达的数据包满足该连接的状态才被放行。动态包过滤技术可以有效地抵制SYN Flood Dos等攻击。

3. 代理 (Proxy) 技术是采用应用层代理服务器切断内网和外网之间的直接通信, 由代理服务器分别与内网和外网通信来保持一种内网和外网间的间接通信。这种内网、外网的隔离机制带来了很大的安全性和灵活的控制能力。

4. 网络地址转换 (NAT) 技术是通过对数据包的源 (目的) IP地址、源 (目的) 端口进行修改, 将多个内网私有IP地址同少数外网公共IP地址进行关联, 从而既实现了公共IP地址复用, 又确保了内部IP地址隐藏。

5. 虚拟专用网络 (VPN) 技术是通过采用隧道、加密、认证、Qo S等技术, 在公共的互联网上虚拟出一个专用网络, 使得企业既能够在公共互联网上安全地传输私有信息, 又节约了开支。

三、防火墙概念的发展

传统意义上的防火墙主要针对数据包的网络层和传输层信息进行访问控制, 或者是通过特定应用的代理技术来简单地隔离内外网之间的直接通信, 对数据包应用层载荷内容不做深入检测。这种方法简单易行, 在最初互联网环境不复杂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然而, 随着Web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应用种类越来越多、计算机网络犯罪行为越来越高科技化, 以传统防火墙为主的网络安全技术由于粗粒度、易规避等问题已经不足以维护如此复杂的网络。细粒度的复杂网络流量控制需求催生出一系列以2到7层协议全面分析为基础的网络安全技术[5], 根据防范侧重点不同, 常用的技术包括:

1. 防病毒网关 (AVG) 通过对HTTP、SMTP、POP3、IMAP、FTP等协议进行全文内容扫描, 对网络流量中的病毒、木马、蠕虫、垃圾邮件等多种有害信息进行隔离与查杀, 阻止其进入内网。

2. 入侵防御系统 (IPS) 通过采用误用检测 (应用层内容完全分析) 、异常检测 (各种连接属性分析) 等技术, 对Do S/DDo S、非法连接、端口扫描等基于网络的入侵行为进行识别和阻断, 并且还提供URL分类与管理、网络应用识别与管理等功能。

3. Web应用防火墙 (WAF) 主要对内网中的Web业务进行保护, 阻止Web应用程序漏洞扫描、SQL注入、XSS、钓鱼网站等攻击, 并且还提供Web请求信息限制、敏感信息防泄露、网页防篡改等功能。

为了提高响应速度, 上述设备往往采用在线 (非旁路) 的方式部署在网络中, 对网络流量进行实时检测。同时还会采用静态包过滤、代理等技术, 提高对网络入侵者的主动防御能力。因此, 传统防火墙的概念在上述设备中仍然得到体现。

四、统一威胁管理技术

为了抵御复杂的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安全领域细分出了众多网络安全技术, 例如上文提到的传统防火墙、防病毒网关、入侵防御系统、Web应用防火墙, 其他的技术还有入侵检测、安全管理、网络审计、数据库审计等等。虽然有些技术之间可能存在少量交集, 但每种技术的侧重点不同, 不能相互替代。由于网络安全技术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阶段性产生的, 每种技术往往都单独对应一台设备。这样, 当企业在部署完整的网络安全架构时, 往往需要采购多台设备分别进行部署, 带来的问题就是投资大、网络结构复杂、网络传输效率低、管理困难、维护成本高, 这对于中小型企业 (SMB) 而言是很大的困扰。针对这一情况, 从传统防火墙/VPN市场分支出一类新型的设备, 市场研究公司IDC在2004年9月的市场分析报告[6]中将其命名为“统一威胁管理 (UTM) ”设备。IDC认为UTM安全设备产品将多个安全功能集成到一个盒子中, 必须包括网络防火墙、网络入侵检测和防御以及防病毒网关功能以区别其他的设备类型, 但不需要全部开启。产品中的各组件集成而不是隔离存在。UTM的市场竞争力在于即插即用、便于管理、维护成本低。

根据IDC对UTM的描述, 可以将其看作是集多种网络安全功能为一体的防火墙设备。市场需求推动着UTM技术快速发展, 目前网络安全市场上已经有多家厂商的UTM产品可供选择, 由于技术积累的不同, 各厂商的UTM实现技术有着很大的区别。UTM的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2009年我国UTM市场的规模为1.233亿美金, 同比增长50.2%[7]。可以预见, 作为功能最完备的防火墙, UTM的应用在未来几年内仍会保持稳步增长。但是, 随着网络环境的复杂化、用户需求的提升, 一些厂商的UTM技术也面临着几点问题, 简述如下:

1. 防火墙、VPN、防病毒网关、入侵防御等功能模块的集成是通过简单的叠加而实现的, 存在当个数据包重复解析的情况。当多个功能开启时, 各功能模块对系统资源的消耗导致设备性能急剧下降。

2. 简单的功能模块叠加, 使得规则配置繁琐、管理复杂, 设备易用性差。

3. 模块之间缺少关联以及联动性, 误报率高, 报警响应复杂

五、下一代防火墙技术

下一代防火墙 (NGFW) 是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在报告[3]中给出的概念。Gartner认为当前的网络环境下, 传统防火墙的状态包检测以及有限的应用感知能力已经不能有效地抵御攻击, 并且防火墙和入侵检测设备的叠加式集成会导致很高的操作成本, 能够检测出特定应用攻击、并能对进出流量执行应用级粒度的安全策略的NGFW正在显现。Gartner将NGFW定义为一个线速的、集成的、对流量进行深度检测、对攻击进行阻止的网络平台。Gartner在报告中强调了NGFW的几个主要的特征, 例如拥有传统的防火墙功能 (SPF、DPF、NAT、VPN等) 、各功能模块之间的彻底集成、应用感知及全协议堆栈可见、防火墙外信息协助策略制定、支持升级路径来应对未来的威胁等。与UTM相比较, NGFW更加强调了联动性、细粒度与可扩展性。目前市场上的NGFW厂商还为数不多, NGFW产品的部署以大企业为主。Gartner认为, 到2014年底, 将有35%的Internet连接采用NGFW来保护, 60%新购买的防火墙是NGFW。

六、防火墙技术发展趋势

UTM和NGFW均属于多功能一体化防火墙设备, 它们的出现既满足了市场需求, 也是网络安全技术经过多年发展、网络安全厂商经过多年积累的必然结果, 从IDC的UTM概念和Gartner的NGFW概念来看, 这一趋势不可阻挡。不管是UTM还是NGFW, 多功能一体化防火墙设备在设计实现过程中都还要考虑以下几点:

1. 提升设备性能。设备性能是评价一个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多功能一体化防火墙而言, 由于其往往部署在网络出口位置、执行复杂的管控操作, 为了避免成为瓶颈, 一定要确保设备性能满足要求。对于功能丰富的多功能一体化防火墙来说, 基于多核平台的设计是较好的选择。

2. 确保设备易用, 便于维护。毕竟大多数的用户都不是安全领域的专家, 更多需要的是“一键部署、正确报警”。为了满足这一点, 需要对设备的功能模块进行很好的集成, 优化检测方法, 降低误报率。

3. 加强设备自身抗攻击性。防火墙自身的安全是网络安全保障的前提, 需要给设备提供抵抗各种攻击的能力, 例如抗Do S/DDo S攻击、抗ARP攻击、抗DNS攻击等。还要对被攻击后的操作进行设计。 (下转83页)

七、总结

互联网规模的扩大、网络应用的增加、网络带宽的提升给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防火墙作为重要的网络安全技术之一, 从最初的传统防火墙, 到与其他网络安全技术联动, 再到UTM和NGFW, 一直在不断地进化和发展。总的来说, 高性能、易用易维护、自身抗攻击、支持功能扩展的多功能一体化防火墙是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M].2012.

[2]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2011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EB/OL].http://www.cert.org.cn/publish/main/46/2012/20120523085533341215471/20120523085533341215471_.html#a7.

[3]Gartner.Defining the Next Generation Firewall[M].Gartner RAS Core Research Note Goo171540, 12 October 2009.

[4]胡健.浅谈网络安全与防火墙技术[J].科技信息, 2010 (5) :72-73.

[5]徐向文.防火墙技术与网络安全[J].广东科技, 2008 (01) :36-37.

[6]崔云鹏.浅析下一代安全网关[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08 (12) :4-6.

[7]Charles J.Kolodgy.Worldwide Threat Management Security Appliances 2004-2008 Forecast and 2003 Vendor Shares:The Rise of theUnified Threat Management Security Appliance[M].

防火材料技术发展趋势 第5篇

——营口象圆新材料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酚醛泡沫保温材料是在低热条件下,在可发性酚醛树脂中加入固化剂(酸)、表面活性剂(乳化剂)、发泡剂及其他填料后,经浇注、发泡、层压、修边、切割及熟化等工序后制成的闭孔型热固性硬质泡沫塑料。以难燃、低烟、低毒、抗高温歧变、绝热隔热、隔音、易成型加工等特点以及较好的耐久性被称为“保温之王”,是最理想的有机保温材料。

1.国内外发展概况与技术对比

早在1940年,德国便已经首次将酚醛泡沫作为保温隔热层应用在飞机上。1970年以后,北美、西欧等一些国家对酚醛泡沫进行深入研究后,原联邦德国、前苏联、美国及日本等国首次将酚醛泡沫作为建筑隔热保温的主体材料。20世纪80年代,英国(HP chemical)、美国(koppers)、原联邦德国(dynamite Noble)、前苏联、韩国及日本等国已具有酚醛泡沫保温板材连续层压生产技术,其中前苏联还开发了现场喷涂酚醛泡沫的施工技术。

美国泡沫技术公司(American Foam Technologies,Inc.)生产的Thermo-Cor型酚醛泡沫保温材料pH为6.5(几乎为中性),对金属几乎不存在腐蚀,尤其适用于建筑外墙保温、金属屋面保温和防火门的保温芯材。英国普玛洛克制品公司生产的同类产品导热系数低至0.016~0.018W/(m•K),保温性能极好。德国可耐福集团公司生产的酚醛泡沫墙体保温板产品的抗拉强度达到0.15MPa,尤其适用于外墙

内保温和隔墙。英国金斯潘保温材料公司(Kingspan Insulation Ltd)是世界上最大的酚醛泡沫保温材料生产厂家,该公司根据产品用途的不同,将酚醛泡沫保温材料划分为10个型号,其中K8系列产品应用于外墙保温,该型号产品pH值接近于中性,密度为40kg/m3,导热系数不高于0.020W/(m•K)。美国西碧化学公司(C.P.Chemical Company,Inc.)推出了Tripolymer型酚醛泡沫保温产品,该产品韧性极好,已经完全解决了产品粉化及易掉渣等问题。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旭化成建材公司近年来推出了商标名为“新曙光”的改性酚醛泡沫保温产品,通过采用独特的发泡技术和工艺配方,该型号产品闭孔率超过96%,吸水率极低,导热系数接近于0.020W/(m•K),密度低于30kg/m3,生产成本显著降低,而且泡沫表面细腻光滑。

国内对酚醛泡沫的技术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且初期多为开孔型泡沫产品,主要用作花卉泥。21世纪初,因国内外墙保温工程中保温材料的燃烧而引发的火灾事故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人们开始研究闭孔型酚醛泡沫生产技术,并逐渐将其应用于建筑外墙保温领域。由于国内对酚醛泡沫的研究起步较晚,致使我国同类产品技术水平较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国内酚醛泡沫保温材料的密度一般为50kg/m3,密度较高,产品生产成本提高;酸性强(pH值约为2~4),影响产品施工使用过程中与粘结胶浆及抹面胶浆的粘结强度,严重降低了外墙保温系统的耐候性及安全性;导热系数约为0.026~0.034W/(m•K),保温性能明显低于国外同类产品;闭孔率普遍低于90%,从而造成产品吸水率偏高,影响外保温系统的耐久性。

此外,国内同类产品还存在易粉化、韧性较差的缺陷。2.国内外市场应用状况

在国外,美国建设行业所用的保温泡沫塑料中,酚醛保温材料已占40%;日本政府出台法规,将耐热性能好、燃烧后发烟量低的酚醛泡沫作为公共建筑的标准耐燃物。法国、北欧建筑部门认为只有酚醛泡沫保温材料有较好的防火性,普遍用于大型公寓;俄罗斯、东欧广泛将酚醛泡沫保温材料用在公共建筑中;英国、西欧、中东新建工程优先采用酚醛泡沫保温材料;北美、欧盟用于建筑节能和运输工具的酚醛泡沫保温材料年用量均已突破5万吨以上。

在国内,自一系列外墙保温工程恶性火灾发生以来,酚醛泡沫优异的产品性能及施工性能逐渐被建筑行业所认可,酚醛泡沫的外墙保温市场逐渐形成。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3年底,全国约3500万平方米酚醛泡沫保温板应用于各类外墙保温工程。1000余万平方米(1万吨)酚醛铝箔夹心板应用于中央空调暖通管道。

目前酚醛泡沫最大的消费市场是建筑保温、中央空调系统的风管、水管保温,约占总消费量的80%。而化工、制冷、船舶、运输、冶金等适合酚醛泡沫使用的地方,因为规范、习惯、价格、竞争等原因,还没有大面积推广。3.技术需求分析

酚醛树脂是以酚类化合物和醛类化合物经缩聚而制得的,由于其分子结构具有易氧化的酚羟基和亚甲基,从而造了酚醛泡沫延伸率低、质脆易粉化、硬度大、抗弯折性能较差等缺点,这极大地限制了酚醛

泡沫保温板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另外,传统的酚醛泡沫保温材料在生产过程中采用酸做固化剂,发泡成型后的产品表面泡孔内残存着大量的酸,外墙保温工程施工过程中,抹面胶浆和粘结胶浆中的碱性物质会与残存在保温板泡孔内部的酸发生化学反应,进而对整个外保温系统的耐候性及安全性产生重大的影响。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酚醛泡沫保温材料易粉化、脆性大、强度低和酸性较强的问题,提高产品综合性能,缩小与国外的技术差距,满足市场对绿色、安全、经济的防火保温材料的迫切需要,进行高性能酚醛树脂、酚醛泡沫物理和化学改性、高性能酚醛泡沫复合材料的研究势在必行。4.市场需求分析

近年来,我国外墙保温工程的火灾事故呈逐年多发的趋势,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究其根源,均为易燃外墙保温材料(模塑聚苯乙烯泡沫板、挤塑聚苯乙烯泡沫板、聚氨酯泡沫板)惹的祸。为有效防止建筑外保温系统火灾事故的发生,2011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号)文件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外保温材料一律不得使用易燃材料,严格限制使用可燃材料。”2013年辽宁省发布地方标准D21/T2116-2013《建筑消防安全技术规范》,对于建筑高度小于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规定其所用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不低于B1级,当采用B1级保温材料时,要采用热固性材料并用不燃烧材料做防护层。同年,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了《关于做好推广应用酚醛

保温板工作的通知》(辽住建【2013】279号),文件规定“从2014年开始,新建建筑工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原则上要优先采用酚醛保温板。”上述技术规范和文件的出台,体现了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顺应民意,加强对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监管的愿景与决心。

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平均每年新建建筑面积20亿m2(外保温占建筑面积的1/3,约6.7亿m2)左右,相当于全世界每年新建建筑的40%。不但面临着新增建筑必须采取高效节能措施的任务,既有的470亿m2(外保温占建筑面积的1/3,约156亿m2)建筑也面临着逐步进行节能改造的艰巨任务。建筑市场急需高效、阻燃、轻质、安全、成本低廉的隔热保温材料。

环保型建筑材料应用及发展趋势 第6篇

摘 要:环保建筑材料的研发及应用,不仅满足了人们对居住环境的新要求,还缓解了建筑行业发展导致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对环保建筑材料性能及其应用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然后对环保型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环保;建筑材料;应用;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2-71-2

0 引言

社会的不断进步,促使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居住环境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向新的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传统建筑材料生产方式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较大,与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目标相背离,因此,面临淘汰命运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此背景下,环保型建筑材料得到了广泛发展和应用。本文将以环保型建筑材料为核心,对其概念、分类、应用、价值及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1 环保建筑材料及其应用

1.1 环保建筑材料分析

环保材料是建设绿色建筑的物质基础,不仅能满足建筑物的力学性能、使用功能和耐久性要求,更具有自然亲和性,可在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的基础上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为人类构筑温馨、舒适、健康的生存空间。环保型建筑材料不同于普通材料,在选用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可重复使用、可循环使用、可再生使用的原则(3R),二是选用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无毒、无害、无污染,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建筑材料或产品。

1.2 环保建筑材料分类

环保建筑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能缓解建筑业高能耗的问题,还有利于环境保护,促使建筑行业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环保建筑材料按其用途可分为主墙体类、外墙保温类、节能门窗材料以及其他相关节能材料。

1.3 环保材料应用分析

1.3.1 主墙体环保材料

主墙体环保材料包括加气混凝土砌块、EPS砌块、模网混凝土和纳土塔空心墙板承重墙体几大类。加气混凝土砌块产品来源广泛,保温、隔热、隔声和耐性较好,强度高,易加工,便于施工,是唯一能够满足墙材革新和节能要求的墙体材料;不足之处是防潮效果较差,不易应用在寒冷地区。EPS砌块构造灵活,造价低,技能效果好,可浇筑混凝土,形成隐形梁柱框架结构。模网混凝土同时具备木结构的灵活性和混凝土结构的诸多优点,组装方面,施工速度快,能有效减轻建筑物负荷,增加建筑体的使用面。纳土塔板密度小,保温隔热效果好,而且属于非燃烧体,可提高建筑体的防火性能。

1.3.2 外墙环保材料

外墙环保材料的主要作用是保温,主要有矿物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硅酸盐复合绝热砂浆、水泥聚苯块和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材料等,材料的主要性能可见表1所示。

1.3.3 门窗环保材料

玻璃类有中空玻璃、真空玻璃和镀膜低辐射玻璃,中空玻璃热导率低,保温性优异,是一种有效的节能手段,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真空玻璃保温、隔热、隔音和透光折减系数要优于中空玻璃;镀膜低辐射玻璃能保证室内能见度,对红外光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减少室内外热交换,达到节能效果,此外具有防眩、单面透视和提高舒适度等辅助效果。

门窗框扇材料有塑钢型材、塑铝型材和玻璃钢型材三类,塑钢型材比重低,热导率低,具有很好的保温性,抗腐蚀性强,还对噪声、地震、燃烧具有很好的抵抗性;塑铝型材保温性、刚性、寒热性好,不易产生结露现象,可用于大规模窗、高压场合、严寒和高温地区使用,不足之处是该类材料热膨胀系数较高,对窗体尺寸影响较大,可能会降低气密性;玻璃钢型材膨胀系数低,尺寸稳定,热导率低,保温效果好,同时还具有隔热、耐腐蚀、耐寒热等多项优点,应用范围较广。

1.4 环保节能材料应用意义

第一,改善了用户的舒适性。建筑物使用了环保建筑材料后,可实现冬暖夏凉的目的,改善建筑物的功能,为用户提供更为舒适的居住环境;现代建筑屋顶涂刷节能材料、门窗采用中空玻璃、外墙体使用厚板隔热材料,因此其隔热性和保温性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尤其是在天气极端寒冷或炎热时,其改善效果尤为明显,提高用户的舒适性。

第二,降低用户的成本。使用环保型建筑材料后,能有效减少用户的成本消耗。仅以电能为例,同等面积的建筑空间内,若居住人口及用电习惯相似的情况下,使用节能型材料的建筑能减少30%的电能消耗,有效降低了用户的电费开支。

第三,有利于降低建筑行业的能耗。传统建筑行业具有高能耗、高污染、高成本特点,极大的限制了该行业的发展,应用环保建筑材料后,可有效改善以上问题,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满足我国关于节能减排新政策的规定。

2 环保建筑材料发展趋势

发展环保建筑材料,拓展其应用范围,是提升我国建筑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根据当前的应用现状,结合科技发展趋势及人们的需求,环保性建筑材料未来发展将呈现以下特点:

2.1 高效化与低成本相结合

环保建筑材料经过应用实践后,已经在建材市场取得了用户的信赖,在未来发展中,该类材料的优势性能将更加突出,实用性更强;同时环保材料的研发和制造工艺越来越成熟,材料成本将得到有效控制,促使其向着高效化与低成本结合的方向发展。

2.2 环保性与功能性相结合

环保型建筑材料不仅要注重环保性,还要关注其功能性,只有二者有机统一起来,才能有效发挥环保建筑材料的价值。为此,材料研发部门应做好科研和应用等多方面的准备,保障建筑体质量的同时,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就建筑体而言,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是最大的热损部分,这部分节能技术改造就是建筑节能的关键点,而外围护结构节能技术改造的实现需要依靠外墙保温材料的开发及应用。

2.3 注重循环利用

我国环保建筑材料技术发展较为迅速,但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需要相关部门以实际情况为基础,不断提高建筑节能技术。就我国当前现状而言,我国建筑业和工业废料利用率低,废料的乱堆乱放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面积,造成环境污染,还降低了材料利用率。为此,建筑行业应努力发展相适应的砌块,因地制宜的利用工业废料和建筑废料生产砌块,变废为宝,达到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目的。

3 结束语

环保建筑材料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建筑体的功能,改善了用户的生存空间条件,还有利于控制建筑工程的成本以及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可以说,发展环保建筑材料是我国能源战略实现的要求,是建筑行业实现产业升级,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有效手段;相关部门及人员应充分意识到发展环保建筑材料的重要性,准确把握未来发展趋势,有效促进环保建筑材料的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豆高雅.环保型建筑节能材料的特性及应用发展趋势[J].上海建材,2015,06:15-19.

[2] 陆丽嫦.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17+19.

[3] 慕彩萍.环保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和发展探讨[J].江西建材,2014,03:1.

[4] 梁美平.探讨环保节能型建筑材料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J].四川水泥,2015,08:124.

[5] 张宏彪,赵仪.?对绿色环保型建筑未来发展的几点认识[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7).

防火材料技术发展趋势 第7篇

材料性质直接反映着社会的文明水平, 从石器、陶器、铁器时代到科学技术进步正进入到人工合成材料、复合材料、记忆功能材料的新时代。人们对材料的观察和研究进入微观领域, X射线衍射技术、电子显微镜, 各种先进能谱仪, 将人类对材料微观世界的认识带入了更深的层次。形成了踌学科的材料科学。随着原子能航空航天、电子住处海洋开发等现代工业的以展, 对材料提出更好的严格的要求, 出现了一大批相对密度更小强度更加工性能更好, 并能满足特殊性能要求的新材料, 像航空母舰上舰载飞机起降甲板他需要高性能的镁板材料, 要求能具有极高的强度, 能承受在几千度的高温下的冲击载荷, 这就需要极好的综合性能。各种新型材料的研究和开发正在加速。新型材料的特点是高性能化、复合化, 有机材料、无机材料的界限在消失科学发展的进步象有机材料, 无机材料也均已出现异电性, 复合材料更是融多种材料性能于一体, 甚至出现一些与原来截然不同的性能。这些新型材料的出现扩大了各种不同层次的应用范围, 极大地推动了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的飞速以展, 特别是纳米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科学技术界军界的重视, 专家预测, 纳米材料科学技术将成为21世纪信息时代的核心。

要以时俱进, 紧跟前沿技术发展, 以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素质为基础的全新教育。作为教机械专业类的教师深感责任所在, 从心里面真诚的希望所教的学生能从现在起踏踏认认真真, 一丝不苟地学习, 学好本专业的知识, 特别是《工程材料与加工基础》。他是为后继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材料方面的知道, 为正确选用材料提供理论依据, 增强妥善合理安排工艺方案的能力, 保证产品从原材料直至制成产品全过程的了解熟悉掌握并运用。从产品决策、选项、定型、设计制造整个过程都会牵涉到产品的材料问题, 材料的力学性能、工艺性能。热处理加工条件等其中工艺加工性能对机械类专业紧密相关。因不同的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 即使同一种金属材料, 在不同的条件下他的性能也是不同的, 金属性能的这些差异, 从本质上来说是材料内部结构的不同所决定的。因此, 学生了解熟悉掌握金属及其对金属性能的影响对于选用和加工金属材料,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浅析材料成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8篇

关键词:材料成型,铸造,焊接,锻压

从远古时代, 人类便开始了对材料的使用与加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技术的不断革新, 人们对先进材料的认知与加工成型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综合国力的竞争。

作为现代科学和工业技术发展的基础,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从20世纪80年代便被看作是推动经济进入21世纪的三大工业支柱之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专业技术, 在近年来有着突飞猛进的发展, 从而有效地推动了材料科学的学科进步。

所谓材料成型, 显而易见成型工艺便是此项科学技术的精髓所在。工业产品的好与坏不仅仅需要考虑材料自身是否具备优良的力学性能, 更重要的是能否充分利用材料的特点采取最适合的加工成型方法。因此, 工艺的发展从根本上决定了材料成型的质量。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通过分析材料的宏观形状、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等研究热加工过程中相关生产工艺, 从而进行成型工艺与设备的选择及优化, 主要分为铸造、焊接和锻压三个方向:

一、铸造工艺

铸造通俗地说是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 这是一种使用范围极广的成型工艺, 不受铸件尺寸、形状及合金材料的限制。其技术关键就在于凝固组织的形成于控制、铸造缺陷的防止与控制及铸件尺寸精度与表面粗糙度的控制。

现阶段, 随着铸造工艺在凝固理论、凝固技术及计算机的应用等方面的迅猛发展, 低压铸造、陶瓷铸造、连续铸造等技术已日渐成熟。

随着人们对铸造质量、铸造精度、铸造成本和铸造自动化等要求的提高, 精密铸造技术、连续铸造技术、特种铸造技术、铸造自动化和铸造成型模拟技术等得到了迅速发展, 铸造技术正朝着精密化、大型化、高质量、自动化和清洁化的方向发展, 必将对传统工业的技术进步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焊接工艺

焊接作为现代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材料成型中必不可少的工艺手段, 主要可分为熔焊、固相焊和钎焊。焊接工艺可谓是真正意义上的在生产实践中为满足工业需求而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的。

比如, 汽车工业推动了电阻焊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工艺发展, 船舶制造业推动了埋弧焊的发展等。

随着焊接工艺的日益进步, 它已不再是单一的金属材料连接技术, 而延伸向陶瓷材料、生物组织、高分子材料等多个领域。

为适应高质、高效的生产趋势, 近年来焊接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正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崛起, 成为今后焊接工艺的重点发展趋势。

三、锻压工艺

锻压实质是材料的塑性成型过程, 这与材料自身的塑性变形能力与外部应力等有着密切联系。它可以应用于大批量的生产, 显然其发展趋势着重于高速自动化生产, 以达到高效规模化生产。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现今, 计算机辅助系统逐步彰显出其重要作用。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具及实现生产的模拟化, 极大地缩短了工业产品的设计、生产周期, 从而减少了大量的人工投入, 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纵观材料成型工艺的技术与发展, 工业产业的需求是推动其技术进步的重要动力, 而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新材料技术及其它先进技术的发展赋予了材料成型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是高效。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和设备的升级换代, 材料成型技术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材料成型技术高度速成化趋势越发明显, 而这些技术的发展, 无疑将为产品的高度速成化带来新的可能。

二是环保。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 人们在研制新型材料的动力和能力将变得越发强劲, 新型环保材料将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这将从根本上推生新的材料成型技术的诞生。

三是节能。规模化生产无疑能将工件成本降低至新低, 高度智能化带来产品的高节能性。随着智能理论的逐步完善, 材料成型技术高度节能性趋势越发明显, 而这一技术的发展, 无疑将为产品的高节能性带来新的希望。

防火材料技术发展趋势 第9篇

我国的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用耐火材料经“六五”至“九五”攻关,已经成功地在2000t/d以下的水泥窑上和5000t/d级窑的非高温区实现了国产化。然而,目前尚不能完全满足水泥工业的需求。

上世纪水泥工业有两次重大的技术突破,促进了水泥工业向大型化、现代化发展,而与水泥工业配套的耐火衬料,也反应出此发展趋势。简略地说,20世纪50年代是以粘土、高铝质耐火材料来满足以湿法窑为主的传统回转窑的生产和发展,上世纪50年代以后,上述材料的性能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出现了镁质耐火材料来适应悬浮预热、预分解窑技术的发展。

1 内衬材料的发展

根据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的煅烧特点,在窑内大量地使用碱性砖。

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水泥窑燃料主要为燃油,从过渡带至烧成带均采用镁铬砖,80年代起,因燃油价格上涨,燃煤逐步取代燃油,此时发现在原料中碱硫含量较高的窑上过渡带镁铬砖使用周期远较烧成带镁铬砖的使用周期短,此时,适宜于过滤带工况条件的尖晶石镁砖逐步在过渡带得到应用。80年代中期,部份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限制6价铬公害加速了此进程。进入90年代,因环保需求和价格更为便宜的工业废燃料逐步取代燃煤,对耐火衬料提出更为苛刻的技术需求,促进了各种碱性砖的发展。

2 各种碱性砖的技术发展过程

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所用的碱性砖有4种,即镁铬砖、尖晶石镁砖、白云石砖、镁锆砖。分别介绍其发展过程。

2.1 镁铬砖

镁铬砖是从冶金工业平炉引进的,早期为硅酸盐结合镁铬砖,性能较差,适应不了新型干法窑熟料液相和碱氯硫等有害成份的化学侵蚀,机械性能也较差,从上世纪60年代起,出现性能优良的直接接合镁铬砖取代硅酸盐结合镁铬砖。

直接结合镁铬砖具有较高的抗高温性能,抗Si O2侵蚀,和抗氧化还原作用。同时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和抗机械应力,以及较好的结窑皮性能,因而大量地用在烧成带和热工制度稳定的上过渡带。由于镁铬砖在水泥窑内使用时,在碱(或硫)的作用下,稳定的3价铬转化为氧化能力极强的6价铬,对人体的皮肤、呼吸神经、肺等造成严重的危害,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工业化国家纷纷制定一系列环保、卫生等方面的规范,对水泥窑的镁铬砖的残砖和水泥厂排水进行全面监控,镁铬砖的使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镁铬砖由于优良的性能和低廉的价格,在世界上相当多的地区和国家仍在使用。进入上世纪90年代,性能更为优良的超直接接合镁铬砖已出现在工况条件较为苛刻的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上。

2.2 尖晶石镁砖

尖晶石镁砖产品出现较早,但早期产品对热应力敏感性强,抗盐侵蚀能力不足,以及挂窑皮性能差等缺点,一直未能在水泥窑上大量应用。上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铬公害以及燃煤燃烧和原料性能的影响,出现了预反应尖晶石砂和镁砂为基本原料制成的砖,由于具有比镁铬砖优良的热机械性能和抗热化学侵蚀能力,以及具有无铬化的特点,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预分解窑的上过渡带逐步取代镁铬砖。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为适应不同的工况条件,尖晶石砖的性能进一步改善,出现了不同性能的尖晶石砖,即增加粗颗粒级配,进一步提高抗化学侵蚀适应于燃烧工业废燃料的尖晶石砖,为解决尖晶石砖不易挂窑皮,导热系数高的缺点,适当提高Fe2O3的含量,降低显气孔率,易于粘附窑皮的尖晶石镁砖。为进一步提高抗化学侵蚀和抗机械应力降低Fe2O3含量的新品种尖晶石镁砖,从而逐步扩大使用范围。

2.3 白云石砖

白云石砖是上世纪50年代出现的,由于砖内含有大量的f Ca O和熟料中的C2S反应,生成C3S为特征的稳定性窑皮,在烧成带使用较为合适。f Ca O易吸附水,白云石砖在储存和停窑期间易吸潮水化,在运转率较高的窑内使用较合适。上世纪90年代以来,白云石砖的性能有较大的改进,如加入1%~3%的Zr O2颗粒,适当地降低表观显气孔率,以改善白云石砖抗热震性能差的缺点。为适应煅烧工业废料,出现了增镁锆低气孔率的白云石砖,不仅保持较好的挂窑皮性能,还具有较高的抗硫、氯等有害物侵蚀能力。

2.4 镁锆砖

镁锆砖的专利是上世纪70年代出现的,90年代才在预分解窑上应用。工业废燃料的使用,增加了窑内有害物的富集,若燃料中含硫量较高时,在上过渡带温度超过1500℃时,尖晶石易被熟料侵蚀,生成C12A7或C4A3S,致使火砖致密剥落损坏。由于氧化锆的熔化点为2715℃,当温度超过1660℃才被熟料侵蚀。因此镁锆砖具有较高的耐火度。氧化锆颗粒的另一特点是颗粒四周形成微裂纹,从而吸收外部应力,在热态和冷态条件下,具有较大的抗断裂强度。

在一系列对比试验中,镁锆砖在抗SO3、CO2、碱蒸汽、Cl-等有害物侵蚀,以及抗熟料液相侵蚀,氧化还原气氛,以及较高的抗压强度等,都具有明显的优点。早期的镁铬砖存在着导热系数高于尖晶石砖的缺点,此情况已被改善,含量4%~7%Zr O2的镁锆砖的导热系数已低于尖晶石砖。镁锆砖具有优良的性能,用在工况条件苛刻的窑内,此趋向在扩大。其发展趋势是进一步提高性能和在保持优良性能的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便于推广应用。

3 内衬材料的技术发展趋势

近期内碱性砖发展动向总的趋势大致如下:

(1)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世界市场上水泥窑用的碱性砖主要为镁铬砖和白云石砖两种,至上世纪80年代初,镁铬砖占碱性砖消耗总量的85%以上,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已逐步下降至50%以上。但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下降幅度不大,资料估计至2007年,水泥窑所需的镁铬砖约为40万吨/年,仍然超过总量的40%,碱性砖在较长时间内仍然生存发展。

(2)尖晶石镁砖,是上世纪80年代用于水泥窑上的,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低于4%逐步上升到上世纪90年代末的30%以上。

(3)白云石砖从上世纪70年代起直至目前始终保持8%~10%的占有量。

(4) 2000年以后,镁锆砖的用量有可能增加,加上尖晶石镁砖和白云石砖组成无铬砖的消费量进一步扩大,无铬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强。

4 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知,近期内我国新型干法水泥窑的产量和技术水平将有较大发展,配套的回转窑用碱性砖衬料必须适应如下发展趋势:

(1)提高直接接合镁铬砖和尖晶石镁砖的质量,达到或超过现有5000t级预分解窑所引进的同类型耐火衬料的技术要求,以满足2000~5000t/d级窑所需的衬料。同时保持现有此类砖的质量,以满足2000 t/d级以下窑的需求。

防火材料技术发展趋势 第10篇

国家在加入世贸组织后, 给纺织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力, 有机遇的同时也有着新的挑战。现阶段中国内纺织行业在国际市场中还是有着一定的地位, 但是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这种优势也逐渐的取代。

1纺织面料的发展趋势

1.1纺织面料的发展过程介绍

进行新品种开发第一步就是对于原本产品所具备的手感以及面貌进行新的改变, 可以在下面两点进行分析研究:

1.1.1织物面料分工交叉出现了很大程度的改变

自20世纪开始, 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改变, 这种局限性已经被突破了, 在国际市场中已近出现了较为普遍性的改变, 高档货物之间的手感以及风格是有着明显的交叉的。

1.1.2夏季面料市场中开始出现毛纺织品

原本传统情况下毛纺织产品所具备的保暖性, 大部分只是在寒冷的时候使用。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 夏季面料市场中开始出现了羊绒产品。

1.2纺织品所需要新功能

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对于纺织品还是单向性的需求, 但是在会起就开始增加了新的性能, 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 这样的新型概念更加明确, 已经不再是单向性的需要, 需要纺织产品有着多项的功能需求, 这只是最简单的一部分, 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纺织品所需要的功能以及性能更加严格。在这样的情况下, 新的纺织产品, 不单单需要对于其风格、手感、外观都要做到重视, 同时对于其功能性也要加大织女故事, 这就是多项性的要求。在下面几个方面可以进行纺织产品新功能的叙述:

1.2.1机洗性。这样不单单需要棉纺织产品需要通过洗衣机的方式进行清洗, 同时要求毛纺织产品也能通过洗衣机进行清洗。但是新阶段内确是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的。对于毛纺织品以及丝纺织品都是使用最特别的方式进行清洗, 在最近的一个世纪中才开始使用干洗方式。高档毛纺织品在进行水洗之后性能会有所改变, 出现这样情况主要是因为羊绒有着缩绒性。

1.2.2即洗即穿。在纺织品脏了之后能够容易的进行清洗, 很快就能快, 之后不需要通过烫熨, 也能保证纺织品的平整性。在1964年之后这项技术开始使用, 这项要求的已经在所有面料中开始推广使用。

2新材料在棉纺织工程中的应用

2.1关于天然纤维

2.1.1绒棉很长, 能实现手扯达到38mm, 甚至更多, 每根的细度只有0.8dtex (超过10000公支, 公制支数和线密度的换算包含多种概念) , 一般情况下能纺出3.9tex以上 (150S以下) 。

2.1.2中长绒棉有两个品种, 分别是陆地棉系列、海岛棉和陆地棉的混合系列, 二者的染色体对数有很大的差距, 达到1倍之多, 并在国内多地都有种植, 手扯能达到33mm, 并已经在长绒棉的范畴, 细度1.6dtex (550公支) , 能纺织7.4tex~9.8tex纱 (60S~80S) , 北方的天津、西北的甘肃、陕西都有种植范围。

2.1.3绵羊毛。我国纺绵羊毛产品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发展, 起步较晚, 主要是丝光棉羊毛纱。但是丝光羊毛的概念却与全球各国有不同的内容, 中国将羊毛去掉磷片就可称作丝光羊毛, 但其他国家认为绵羊毛经过蒸透之后, 将其拉长到20%-50%, 再进行冷水冷却固定, 那些拉长拉细的绵羊毛手感非常柔滑, 光泽较好才是丝光羊毛。不过, 在进行纺织时, 棉纺设备会更适合绵羊毛。

2.1.4绢丝。根据绢丝的特性, 在棉纺设备上的加工产品多为短绢丝。在制作上, 多采用中长设备、纤维设备进行加压, 将其他品种的棉、纤维和绢丝共同压在中间的胶辊上, 进行混纺纱。

2.1.5苎麻及其他麻纤维。苎麻主要是通过将精干麻进行脱胶, 再和其他棉、化学纤维、羊毛进行混纺。早在改革开放后, 全球上这类的混纺差评非常多, 大多是半脱胶后进行混纺。这是由于如果彻底脱胶后, 单纤维会变得更短, 仅有2mmm-5mm之间, 这是不能纺纱。我国的棉纺产品也开始生产, 罗布麻产品也在全球得到重视, 其保健功效更是得到世界各国的热捧。鉴于罗布麻种植周期需要至少2年以上的时间, 其产量并不多。

2.2关于化学纤维

2.2.1化纤长丝

1) 氨纶。氨纶有两个方面的品种, 分别是莱卡纤维, 经过美国杜邦公司的特殊任名;氨纶纤维, 普通类型的氨纶。尽管二者的纤维分子结构类似, 纺织工艺却不一样。作为传统的氨纶纤维, 其原料主要是乙氰酸酯, 容易在聚合分解中形成氰酸, 虽然只有极小一部分, 但具有严重的毒性, 即便2个多世纪也不会消解, 造成生态污染。在我国的部分氨纶厂, 鉴于环境保护的条例, 已经有超过10个省市的氨纶厂没有建立。另一方面, 莱卡纤维的生产原料没有使用二乙氰酸酯, 所以不会产生难以降解的有毒物质, 还能保护环境, 但莱卡纤维的价格相对较高。

2) 新型纱线骨架丝。天然纤维的很多成分都比较细, 尤其是山羊绒等产品, 不仅手感柔和, 而且材料温和。但是由于纤维较细, 纺织出来后弹性度不足, 挺括性也不够优良, 但是加入粗制的长丝作骨架芯丝, 就能避免这种弊端, 并在国际上已经广泛使用。

3) 新型纱线包缠丝。纤维最大的特点就是容易起毛球, 尤其是棉纤维、绢丝纤维, 但是骨架丝作芯丝, 将性能优良的纤维裹在外层, 通过细的包缠丝进行反向捻动, 能避免毛球的发生。

2.2.2化学短纤维

1) Lyocell或Tencel纤维, 这是技术革命下的新型纤维, Lyocell纤维国际化学协会的专业任名, 其品种根据厂家的名称进行冠名。Tencel纤维是港台地区的译名, 经常看到作为商品名称出现, 最大优势是极易原纤化, 尤其是在碱处理的过程中。

2) 大豆蛋白纤维。大豆榨油后会形成很多豆饼, 将豆饼中的蛋白质进行提取, 进行纺丝合成就得到了大豆蛋白纤维。这是在所有化纤产品种只有在中国最先研制出来的化学纤维, 能达到丝绸和山羊绒的光滑手感效果。不过, 大豆蛋白纤维容易出现褶皱, 还需要进一步研发。

3) 海岛型复合纤维。通过涤纶和可溶性涤纶复合纤维进行复合纺纱, 单纤细度非常之细。如今, 我国的复合纤维达到0.04dtex, 能够和棉纤维进行混纺, 最终得到极细的桃皮绒, 能有效过滤颗粒。

4) 不锈钢丝。直径在5m~8m, 也有2m~4m的不锈钢丝, 没有良好的效果。我国的企业已经有近20年的生产历史, 大多是直接应用在牵切纺过程中。凭借不锈钢丝的极强韧性, 并不会随意伸直, 经过短纤维的混纺制作, 油田的工作服都是通过这种混纺方法生产。

5) 水溶性维纶。广泛使用在超细纺纱过程中, 将其和超长绒棉进行50/50的比例进行纺织, 能有效避免断头的发生, 还能达到浆纱的功效。

3新技术在棉纺织工程中的应用

3.1新型纺纱技术

3.1.1喷气纺纱。不同于传统的环锭纺, 喷气纺纱的速度非常快, 效能是环锭纺的10倍多。即便在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其棉纺工具逐渐得到大幅的改善, 尤其是喷气纺纱设备的出现和发展, 极大地促进了棉纺织工程的革新。

3.1.2赛络纺纱 (SILO) 。赛络纺纱有继承传统环锭纺纱的技术, 主要通过控制两根须条形成的牵伸系统, 从而进行加捻、股线, 弥补了纱布断头多的缺点, 平衡了均匀度, 尽管纺纱看起来比较蓬松, 但是质感却比较好, 不论是单纱还是股线的捻回数均达标。

3.1.3短纤维与长丝并捻纺纱。牵伸加捻的技术进一步革新, 须条先用长丝喂入, 然后共同捻在一起。而且会根据纺纱张力的不同, 长短丝都能对应捻成, 这一技术已经相对比较娴熟。

3.1.4空心锭纺纱。捻合有正方两方向, 空心钉纺纱能实现一次包裹捻纱, 一般一根纱就可捻成3层, 最多6层。此外, 平行纱的技术更加得到改善, 虽然纱线较松, 但能避免起毛球的风险。

3.2功能性产品开发新技术

产品的发展需要技术对应的革新, 而功能性产品开发更是如此。不仅实现了永久性抗静电技术的突破, 还有抗紫外线方面的产品技术, 而且在轻薄、舒适、抗菌等方面都有了重大的技术革新。

4几点建议

4.1纺织工业脱困要注意建立系统工程的概念

纺织工业的发展需要保持与时俱进的头脑, 不光在技术设备上进行摸索创新, 更要有完整系统的工艺、整理剂, 保证产品的质效。

近年来, 我国的服装业发展迅速, 对技术和产品的要求更加严格, 尤其是面料、衬料、纺线等方面, 即便是小到扣子、拉链等细节都要求完美, 打造优良的服装精品。

4.2当前宣传工作应内外有别

在宣传用语方面, 一些描述型的产品特征语言能广泛传播, 但也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因为我国自从加入世界性市场中后, 与全球性的联系更加密切, 产品的宣传和质量要符合一致。比如, 生态纺织品市场, 欧洲国家对棉纺的要求非常苛刻, 生产棉花的土壤在一定时间内不能施肥、打药, 保证绿色棉产品的质量。即便棉花种植地非常容易遭受病虫的侵害, 也不能违法规定, 必须使用人工治理的方法。这样, 棉花成熟采摘后, 就能在纺织环节有较好的质量, 生产出优良绿色的生态纺织品。

4.3关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自从我国开始角逐国际市场以来, 内部的知识产权问题非常突出, 很多固有的自主知识产权范畴受到了挑战, 没有健全完善的保护环境, 甚至造成我国棉纺企业的竞争弱势。所以, 必须亟需建立系统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纺织面料的发展过程, 同时对于在棉纺织工程中出现的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的使用进行介绍, 对于国家加入世贸之后应当提升自身方式进行简单分析。原本棉纺织产品所具备的风格、面貌以及手感已经不再适合现阶段的反正, 需要将毛型产品的外观以及手感作为主要发展, 同时具备丝绸产品的滑爽感以及关泽, 逐渐的转向轻薄化方向研究。

关键词:棉纺织,纺织面料,新技术

参考文献

[1]许云辉.纤维素酶和壳聚糖多元羧酸对纯棉针织物多功能整理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 2003.

[2]张淑洁.拉伸细化羊毛纤维的性能及其产品开发[D].天津工业大学, 2004.

[3]李辉芹.羊毛起绒新产品开发与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 2003.

智能电视技术发展趋势 第11篇

早在1999年3月,微软公司就提出了将电视机与互联网连接起来的WebTV战略,并推出了著名的“维纳斯计划”。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亲自到深圳推广“维纳斯计划”,由于受当时网络带宽、上网费用和电视机清晰度等因素的限制,“维纳斯计划”以失败告终。

2006年苹果公司推出第一代家庭多媒体终端Apple TV机顶盒,用来播放来自iTunes Store、Netflix、YouTube、Flickr、MobileMe里的網络视频内容,并由高分辨率的宽屏幕电视机播出。最新的第一代Apple TV支持AirPlay 镜像功能,可无线接收iPhone和iPad发送的屏幕镜像,用户可将iPhone或iPad作为网络接入装置和遥控器,通过iPhone和iPad在本地或互联网上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后,就可与家人和朋友一起在大屏幕高清电视机上欣赏精彩的音乐、照片及视频内容。

2010年3月,谷歌、英特尔和Sony宣布在联合开发一个名为Google TV的平台。2010年10月,Sony公司和罗技公司分别推出了使用Google TV平台的智能电视机和机顶盒产品。三星和LG也开始与Google开展合作,预计在2012年的CES上正式推出内置Google TV平台的智能电视机。

2010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将三网融合作为重要任务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明确要求加强适应三网融合业务要求的多媒体终端产品研发和制造,改变有线数字电视的单一服务模式,切实推动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拉动国内消费并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务院于2010年10月颁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中,将推动智能终端的研发及产业化和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消费电子技术在智能电视机上的高度融合,智能电视将不再是Sony、三星、LG、康佳、TCL、创维、海尔、海信和长虹等传统电视制造企业一统天下,谷歌、微软、苹果、英特尔、HP和联想等IT巨头都纷纷进入智能电视领域。2011年1月,联想专门成立了移动互联和数字家庭业务集团,重点研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数字家庭和云计算等品类的智能终端产品。2011年11月,联想首次发布了乐TV智能电视,预计2012年一季度上市。

市场研究机构IDC预计,2011年至2015年,中国智能电视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60%以上。到2015年,90%左右的电视都将成为智能电视。

电视机的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有一体机和机顶盒两种发展模式。电视机和计算机厂商一般采用将计算平台内置到电视机中的一体机模式,这样可以提高电视机的附加值,一体机模式主要面向电视机增量市场。机顶盒模式的计算平台与显示器采用分离结构,面向的是存量市场。与一体机模式相比,机顶盒模式可以用较低的成本完成对存量电视市场的网络化和智能化升级,并具有很强的扩展性。

截至2011年底,我国居民家庭彩电保有量超过5亿台,宽带用户总数达到1.55亿户,成为全球宽带用户数最多的国家,随着国家宽带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城市家庭带宽2015年将达到20兆以上,因此机顶盒模式具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

紫光股份有限公司从2010年开始基于SoC系统级芯片的智能电视机顶盒产品研发,在智能电视机顶盒硬件平台设计、嵌入式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系统测试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核心技术取得了自主知识产权。紫光智能电视机顶盒采用Cortex-A8内核的SoC和Android 2.3操作系统,主频1GHz,512M DDR3内存,硬件平台性能超过主流平板电脑,既保留了传统高清播放器强劲的高清解码功能,更能支持3D电影播放。与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一样,紫光三网融合智能终端可以免费下载Android Market应用软件商店的各种实用软件,如在线电影、热门游戏、社区聊天、新闻资讯、办公软件等等。

紫光智能电视机顶盒可将现有的家庭电视机变成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智能电视”和“云电视”,只需将它与电视简单相连,就能将平时iPad平板电脑和Android平板电脑才能实现的功能,如上网下载App、欣赏在线电影、登入社交网站、畅玩热门游戏、收发短信及QQ、Skype网络电话等等全部搬到电视机屏幕上。

紫光智能电视机顶盒内置了无线WIFI控制器,用户可以通过WIFI简单、自由的访问互联网内容。紫光智能电视机顶盒支持众多的互联网在线视频点播及下载,如快手看片、优酷视频、搜狐高清、PPTV等等。“一键上网”快捷操作功能,可让用户自由设定自己最喜爱的网页地址,如新浪、网易、京东商城等等,也可一键设定访问到本地硬盘,快速浏览硬盘内资料等等。

紫光智能电视机顶盒支持全遥控操作功能,操作简单方便,只需上下左右移动图标,便可完成界面操控,即使老人、儿童也能方便地操作电视屏幕的主界面,浏览新闻资讯、热播电视剧、健康知识讲座、少儿教育频道等;此外,还能支持无线鼠标和体感键鼠,使习惯于鼠标操作或者喜爱体感游戏的年轻人,在家中也能体验动感游戏带来的乐趣。

试论外墙节能材料发展趋势 第12篇

关键词:外墙,节能材料,发展,趋势

随着节能建筑的不断被推崇, 加之整个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深化, 对于建筑外墙的材质使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节能材料的开发利用也变成一个很值得探讨的话题。本文将具体谈谈外墙节能材料发展趋势。

1 外墙保温节能材料特点

目前大家讨论的外墙节能材料一般都属于保温绝热材料。绝热材料是指用于建筑围护或者热工设备、阻抗热流传递的材料或者材料复合体, 既包括保温材料, 也包括保冷材料。绝热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使用意义, 一方面保温节能材料能够很好的满足建筑空间或热工设备的热环境, 另一方面节能材料的使用能够很有效的节约能源。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的日趋紧张, 这也使得绝热材料在节能方面的意义日显突出。仅就一般的居民采暖的空调而言, 通过使用绝热围护材料, 可在现有的基础上节能50%~80%。不仅如此, 据日本的节能实践证明, 每使用1吨绝热材料, 就可以节约标准煤3吨/年, 其节能效益是材料生产成本的10倍。因此, 有些国家将绝热材料看作是继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之后的第五大“能源”。

外墙保温主要是靠保温绝热材料作为建筑围护来实现的, 开发和应用高效的保温绝热材料是保证建筑节能的一种最为有效的措施。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均对绝热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十分重视, 之所以建筑节能工作做得越来越好, 与他们重视和发展保温材料是分不开的。

2 发展外墙节能材料的必要性

发展外墙的节能材料是很有必要的。一直以来我国的建筑材料在生产与使用上都还处于粗放传统的模式与阶段, 对于自然资源在利用时也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问题, 这种对于自然环境先破坏、后治理的开发利用模式显然是不合理的, 这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明显相互违背。随着世界范畴内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模式日趋先进, 并且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断深化, 对于建筑节能材料的研究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仅如此, 建筑节能材料还具备一些非常显著的优越性, 不仅能够降低建筑的整体能耗, 提升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高性能的节能材料更是能够让建筑起到良好的隔热保温的效果。这不仅是对于建筑物本身的一种能耗节约, 这也能够更好的推进对于自然环境的有效保护。建筑物的节能降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 而发展外墙的节能材料则是实现这一建设目标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3 外墙节能材料的发展趋势

3.1 新型墙体材料

墙体材料在房屋建材中占70%, 是建筑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应有利于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 既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又要能改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 同时要秉承“综合利废、因地制宜、市场引导”的原则, 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 如粉煤灰、煤矸石、矿渣、旧城改造的建筑垃圾等。就其品种而言, 新型墙体材料主要包括砖、块、板等, 如粘土空心砖、掺废料的粘土砖、非粘土砖、建筑砌块、加气混凝土、轻质板材、复合板材等。

就目前节能墙体材料的发展趋势来看, 相变外墙材料以及空心外墙材料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这两种类型的墙体材料也能够非常好的实现建筑物的节能降耗。相变外墙是一种含有相变材质的新型墙体, 这种外墙材质的特殊性在于墙体材料在受热熔化时会发生相变, 会储存这些能量。同样, 在遇冷凝固时会将前期储存的热量释放出来。正是因为这一特质使得这种墙体材料具备非常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能够实现对空调及采暖设备负荷的削峰与移峰, 能够有效减低空调负荷, 进而减少空调的装机容量。就目前的研究来看, 这种材质的发展趋势趋于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的综合发展与运用上, 针对具体的建筑物以及建筑要求, 采取有机材质与无机材质打造的相变外墙能够分别发挥一些很好的作用, 不仅能够实现节能降耗的建设目标, 还能够很好的降低建筑物的建设成本以及对于环境可能构成的危害。空心外墙则是另一种外墙节能材料的选择, 这种材质用作建筑外墙时不仅能够实现节能降耗的目的, 还能够很好的降低墙体自重。就目前对于空心外墙的使用效果来看, 这种材质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对于这些缺陷的弥补也指明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新型空心外墙应当向具有高热导性能、高强度、高孔洞率、废渣高掺用量、节能省地等方向发展, 这也是空心外墙砌块材料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3.2 保温隔热材料

保温隔热材料是外墙节能材料毫无疑问的一种典型, 这类材料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就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来看, 对于保温隔热材料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 许多新型材料都非常适用于作为建筑外墙的节能材料。岩棉板是一种以优质玄武岩作为主要原料, 同时, 会加入适量酚醛树脂, 这种混合在高温熔隔固化后会形成一种不可燃、导热系数低且具备很好的隔音与化学稳定性的材料。这种材料非常适用于作为外墙的节能材料。橡塑板也是一种可以作为外墙节能材料的物质, 它不仅阻燃性能好, 并且防潮性能也很强。此外, 关于复铝箔玻璃板毡板、复铝箔PEF板的研究也在不断进行, 这些材料的大量使用是今后隔热保温材料的一种发展方向与趋势。

4 结语

选择保温节能的外墙材料不仅能够很好的降低建筑物整体能耗, 这也能够为建筑内的居民打造出更舒适的环境。无论是新型墙体材料还是保温隔热材料, 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墙体节能材料, 对于这些材料的发展趋势的关注将会帮助我们打造出更多低能耗的绿色建筑。

参考文献

[1]吕世革, 李整建, 闫艳红.建筑节能材料及节能屋面设置[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 (06)

[2]陈荣莉, 陈丽, 陈荣英.节能建筑与节能材料的发展方向[J].黑河科技.2001 (03)

[3]杨梅兰.公共建筑节能技术措施[J].山西建筑.2012 (05)

[4]张秉良.谈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与创新[J].中国城市经济.2011 (06)

防火材料技术发展趋势

防火材料技术发展趋势(精选12篇)防火材料技术发展趋势 第1篇1.1 防火材料防火材料包括哪些种类?防火材料是指通过特殊加工,在抵御火险火...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