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风电厂实习范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风电厂实习范文(精选6篇)

风电厂实习 第1篇

(注意:保持清洁,设计结束后装订在实习报告正文的第1页)

风力发电生产实习

实习任务书

专业方向:热能与动力工程(水动方向)班级:

实习单位: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吉林通榆风电分公司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罗南华何宝海

周数:

1学分:1

一、实习目的本实习安排在入学后大学三年级下学期(第六学期),在《风力发电概论》、《风力机》和《风力发电机》课程教学之后,《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课程之前,地点选择在和我校有产学合作协议的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吉林通榆风电分公司进行。通过实习,对课堂理论教学起巩固作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劳动品质,使学生毕业后能从事风力发电方面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工作。

二、实习内容

三、时间安排

四、成果要求

1、实习报告

(1)不少于2000字,统一用A4纸手工书写,字迹工整。

(2)主要内容及装订顺序:封面(统一提供)、扉页、成绩考核表、目录、正文、参考文献。

(3)正文部分应该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①实习风电场概况

②风力发电机组结构说明及示意图

③风力机组的运行维护及缺陷处理方法。

④风力发电机组辅助系统作用。

⑤电气及自动化方面相关内容。

(4)设计报告严禁抄袭,即使是同一小组也不允许雷同,否则按不及格论。

2、实习日记

格式不限,供指导教师确定平时成绩参考,检查后返给学生。

五、成绩评定

实习成绩由平时考核、答辩、考试与成果相结合,平时成绩占40 %(出勤、实习日记和表现等),答辩占30%,成果占30%,总成绩计分按优、良、中、及格与不及格5级评定。

风电厂实习 第2篇

本人于2013年7月至8月期间在风电厂工程部实习。实习期间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负责升压站边坡的绿化工程。接手前边坡主要是由于升压站建设时期,作为弃渣场使用形成的裸露的沙土表面,但已经过较长时间的沉降,土质结构较好。为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宣传企业的形象,遂决定采用植被绿化。根据边坡的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该边坡按照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方式,植被主要采用喷播草籽的形式,对于进场道路视线较好的坡面区域制作企业标志。

一、工程主要内容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工程需要土建的协助。根据绿化公司提供的设计图纸,一标负责边坡的整理成形,坡顶集水沟,坡面台阶内侧截水沟,坡面平台,坡的两边,一边设一条急流槽,且保证集水沟和截水沟的水会引到急流槽中。整个坡面的规划是在纵向设置两个平台,其中坡底平台坡面的坡度为1:1,第二个平台和坡顶平台坡面的坡度根据实际土方量设置。坡顶边线为内凹型弧线特征。坡顶横向集水沟的宽度为60公分左右。

在土建坡面施工完成后,由于最初沙土造型的不规则,需要用挖机重新整理,对于新成形的边坡需要有一段时间的沉降期,方能保证集水沟,截水沟,急流槽结构的稳定,对阻止雨水冲刷坡面形成有效的防护。沉降期过后,绿化和集水沟,截水沟,急流槽的施工可同时进行,以缩短施工周期。如有特殊要求,绿化也可提前进场施工,前提是土建做好集水沟,截水沟,急流槽的初步雏形,以防止雨水对已绿化坡面的冲刷破坏。

二、实际施工进度 1.土建

从7月底开始,到8月初结束第一阶段的施工。主要完成的工作内容为坡面的重整,坡顶的平整。最终完成的工程量与设计的工程量是否一致,需要重新测定。8月中旬至现在,进行第二阶段的施工,集水沟、截水沟、急流槽的构造,但仍未完工。其中土建施工沟的设计结构、质量等问题需要加强监督,以确保绿化工程达到理想的效果。从下到上,第一级、第二级和坡顶平台外侧应做一定宽度的混凝土固化,防止雨水在平台顶端开始冲刷坡面,也有利于坡面的水土保持。在坡两边靠近急流槽的内侧应设置人工台阶,以方便工人对边坡的植被进行养护和日常管理。由于近段时间的大量雨水对坡面的沉降起到较好的作用,天气转好可以抓紧进行集水沟、截水沟、急流槽的构筑施工,对于下面的两级平台的施工为保护坡面的完整性和沟的设计尺寸不适合于机械进行,需人工构筑。2.绿化

绿化公司于8月中旬进场,至今主要完成的现场工作量是对坡面的重新测量。其施工合同已交至档案室保管,由于工程计量的细节在合同中未体现,需要与业主共同协商确定计量方式问题。因坡面高度较高,在进行坡面整理过程中没有完全按照设计坡度整理是否对绿化施工产生影响,绿化是否需要对坡面进行二次整理需与绿化公司进行协商。企业标志的具体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还没有看到,定位需要更多的考虑,如从进场道路上看,企业标志的可视范围,企业标志的比例大小,与周围植被的对比显现效果等等。

三、总结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习,以及自身工作体验,了解到做好一个工程不仅仅需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更多的是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其中最主要的是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成功的重要前提。在保证的工程质量的同时需要顾及到施工方的利益,达到双赢或者多赢的局面需要有较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技巧。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领悟和体会是,虚怀若谷,只有把以前的归零重新开始学习,抱着谦虚的态度诚恳地向周围的人请教,才能更好的从他们身上积累更多经验,学到更多的知识,适应当前的工作环境,把理论有机地结合于实践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

×× 2013/8/23篇二:风电厂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风电厂社会实践个人总结

短短几天的风电厂社会实践已经结束了,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把以前了解到的理论知识与现场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了一起,收获颇多。

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所要解决的紧迫问题就是能源、环境问题。风能作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开发,如何利用风力发电机将风能转换成电能是各国开发的重点。我国在自主开发风力发电机组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关键技术需要去突破。为了深入了解机组运行特征与故障状态,我们需要发展一种设备状态检测技术来更好的检测设备。随着国外对风力发电机组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我国也在对风力发电机组的相关领域加速进行了自主研发,其中振动检测是风力发电机组状态检测的关键技术之一。

风力发电机组振动状态检测的主要特点是:监测点数量多,检测时间长,检测情况复杂。传统风力发电机组状态检测手段的缺点是:网络布线困难、节点智能化程度不高,结合我的研究方向—无线传感器网络,我考虑把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zigbee协议与风力发电机组状态检测网络联系在一起。该检测系统的优势是:网络布局方便,节点数量大,可靠性高,可远程操控。

现在制造的大型风力发电机的设备结构越来越复杂,部件之间的关联程度也越来越紧密。在风力发电机组中,如果某一部件出现故障,有可能造成风里发电机组无法正常运行,所以我们有必要对风力发电机组的设备进行状态检测。由于我国此项技术起步较晚,已经给所运行的风力发电厂带来了不小的损失,经常可以在媒体上看到有关风力发电设备损坏的报道,比如主轴,叶片,齿轮箱等风力发电设备的部件。

为了更好的让风力发电机组平稳地发电,我们把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应用在了风力发电机组状态检测中。无线传感器网络是集成了检测、控制和无线通信的网络系统,节点数目庞大、分布不均匀,环境干扰和节点故障容易造成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另外,传感器节点具有的能量、处理能力、存储能力和通信能力等都十分有限。传统无线网络的首要设计目标是提供高服务质量和高效带宽利用,其次考虑节约能源。而传感器网络的首要设计目标是能源的高效使用。zigbee是一种可靠性高、功耗低的无线通信技术,其体系结构通常由层来量化它的各个简化标准。zigbee技术的体系结构主要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组成。在zigbee技术中,phy层和mac层采用ieee802.15.4协议标准。网络层和安全层由zigbee联盟定义。

风力发电机组检测当中所要检测的部位分别是齿轮箱,叶片,主传动轴,发电机,偏航系统,塔架。基于zigbee技术的风力发电机组状态检测系统由监控主机和zigbee网络组成。这是一个层次型网络结构,最底部为传感器终端设备,向上依次是路由器,协调器和监控主机。监控主机为一台计算机,用来显示风力发电机组状态检测的数据,对网络发送命令。zigbee网络负责风力发电机组状态检测数据的采集和发送,它由zigbee协调器、zigbee路由器和zigbee终端设备组成。zigbee协调器负责发起网络并对其管理和维护,并且将采集的数据上传给监控主机或者将监控主机的命令在网络中发送出去。监控主机与zigbee网络中的协调器是通过usb口连接,组成了一个监控系统。监控主机监控网络中节点的工作状态,显示所有节点的网络地址和网络拓扑结构,而且还显示传感器节点采集的数据的变化趋势。通过监控传感器状态,可以及时调整传感器节点的工作周期,重新分配任务,从而避免节点过早失效,延长整个网络的生命期。

通过现场的实地考察,我更加明确了大型风力发电机组容易发生故障的部位,明确了要检测的部位,这种新型的检测方式—无线检测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有线检测方式,随着对wsn研究的越来越深入,wsn的应用价值逐渐体现了出来,zigbee作为wsn的一个典型协议,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实际系统的设计中。篇三:风电厂实习报告 认识实习报告

李汉梁风电场是华能集团在呼和浩特开发的首个风力发电项目,对呼和浩特发展风力发电具有示范作用。我们在该厂进行了一天的认识实习,主要以了解本专业有关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性能、配置及其工作原理,生产中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分析与计算,生产的组织与管理为主要目的。认识实习期间,通过工人师傅的悉心教导,我们了解了风电厂的发电原理以及发电机组的组成、运行、维修等相关知识,对角度控制系统、被动控制系统、主动控制系统等控制系统进行了一定了解和学习,通过有关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对本专业及电力系统专业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学校给我们安排的本次认识实习,其目的在于要求我们通过实习,能将课堂所学的有关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加深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通过实习使我们加深对专业领域知识的认识,使我们掌握本专业有关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性能、配置及其工作原理,生产中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分析与计算,生产的组织与管理;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则是使我们通过认识实习,获得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自觉的认识和了解社会,弥补国情认识不足和社会经历方面的不足。于是,通过我们实习导师任永峰的努力,为我们联系到了位于呼和浩特武川的李汉梁风电厂。

李汉梁风电场位于武川县西乌兰不浪镇,规划装机容量100万千瓦。目前投产装机9.9万千瓦,在建装机9.9万千瓦。武川李汉梁风

1电场一、二期工程共安装66台1.5万千瓦的风力发电机组,工程于 2009年4月25日开工,2009年11月8日,首台机组并网发电,2009 年12月30日全部建成投产。风力发电机组由东汽公司制造。李汉梁风电场是华能集团在呼和浩特开发的首个风力发电项目,对呼和浩特省发展风力发电具有示范作用。该风电场的投产发电标志 着华能集团在呼和浩特开发新能源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对实施国家 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加快发展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重大意义。对风电场的总体认识

由于是第一次真正意义的走出校门,走进认识实习单位,我们每 位同学都非常兴奋,全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进早地投入到此次认识实习中。

由于风力发电对地理位置的要求比较特殊,大多都建在海拔较高 的山脊上,李汉梁风电厂也不例外。虽然地处偏僻,可沿途的风景倒 是一片大好。巨人般的风机高高的屹立在山脊上,巨大的浆叶不停地 转着,在这山峦起伏的映衬之下也颇有几分别样的风采。山路十八弯

终于来到了发电厂,发电厂是个不大的地方,虽然不大,却很干净。电厂四面环山,远处的洱海尽收眼底,风景很好。发电厂主要由变电

站、集控室、公司办公室、员工食堂、员工宿舍、保安室和一块篮球 场组成。别看厂不大,却控制着山脊上100多台风机的正常运行。这 次风电厂实习涉及到了电厂的方方面面,当然也不会错过职工的住宿 和薪资方面的问题。风电厂离城里较远,上下山虽然有车接送,但总 体来说不太方便,最多只能下山买一些日常用品,员工基本都呆在山 2上的员工宿舍,过着基本与世隔绝的日子。关于薪资方面的问题,我 们没顾面子,问了一些,但几位师傅都没有正面回答,但我想待遇肯

定不差。由于风电属于国家补贴企业,地段又很偏僻,补贴应该不低。当代中国正大规模快速地向前发展着,电力就是其中最根本的基础保

障,作为电力的源泉,电厂肯定是扮演着老大的角色。虽然风力发电 在整个电力行业里还暂时不算是领头羊,但随着高品质和低碳生活时 代的来临,风力发电及其其它新能源发电将慢慢占据较大份额的电力 市场。

总之,风力发电厂给人的印象就是太小、太偏僻、太安静。虽然 条件艰苦,但对一个人的磨练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刚出校门的大学 生,我相信能在这么一个清苦的环境中学到很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知 识,而且工资待遇还不错,对国家的贡献无人能替,还有着巨大的发 展。

风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

无论是风力发电、火力发电、水力发电。其发电原理都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只是作用在发电机上的动力源不同。火力发电厂是依靠化 石燃料软换成热能,这个过程在蒸汽锅炉或燃气机的燃烧室内完成;而后热能转换成机械能。而水力发电即是利用水的势能推动水轮机,再由水轮机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风力发电机则是利用风能作用在

浆叶上,浆叶转动带动发电机转动,从而完成风能和电能的转换。这 样的发电方式无任何副产物残留,环保低碳,但却对自然条件的要求 较为严格。

3李汉梁风电厂共有100多台1.5mw的风力发电机组,属于水平

轴风力发电机。在机组成功克服了高海拔风电场空气密度低、高潮湿、多雷暴、易凝露、强紫外线等一系列不利因素,保持了长时间无故障

地稳定运行,机组可利用率在99.5%以上。风机浆叶在受到风力推动 后,带动发电机转动,然后发电机发出690v电压,经过风机下的变 压装置进行一次升压到35kv,然后进过场内变电站进行二次升压到 110kv,然后对时切入电网。实习总结

实践期间,除了浅层次的了解学习了专业技能外,我还感受 到了很多技能之外的东西,首先是工人师傅和风机维护人员们的 敬业和那种生机勃勃的工作气氛。走进这样一个集体中,你的心 会不由自主地年轻起来,你的脚步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大家快起来,远远的脱离了我们学校那种懒散自由的作风,而你的工作态度会 变得努力、认真、再认真一些,也许,这就是一个集体的凝聚力,这就是一个企业写在书面之外的特殊文化。

风电厂实习 第3篇

风电以其资源丰富、分布广泛、清洁环保等特点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然而,随着电网中风电渗透率的不断提高,风电的波动性、随机性给电网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日趋严重[1,2]。目前解决风电功率波动性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控制风机的运行状态以平滑其输出[3],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损失一部分风能,且在风功率波动较大时的平滑效果有限;二是利用可控电源或储能设备与风电构成互补[1,4],其中,由于储能的安装成本依旧很高,这使得大型的风储协调在现阶段仍不具有经济性。针对风电存在的间断性、反调峰等问题,文献[5]采用风火电“打捆”外送的有功协调控制策略,实现风电外送断面不越稳定限额、减小线路功率波动、优先利用风能资源以及充分利用输电通道等目标;文献[6]提出了包含风火协调层在内的多时空尺度分层协调优化运行体系,使联络线交换功率特性满足外部调度运行需求。然而,由于常规火电机组有功功率调节速度有限,当风电功率波动较大时,仅利用风火打捆难以维持联络线交换功率的稳定[7]。此时,如能利用一种调节性能更优且清洁的可控电源与风电场互动,则可以构成风电功率稳定送出的理想方案。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厂(Gas-Steam Combined Cycle Power Plant, CCPP)具有高效率、低污染、低水耗、启动快、大容量等特点。CCPP机组由燃气轮机、蒸汽机、余热锅炉以及发电机等四部分组成, 其机组效率可以达到60%左右[8],明显高于常规燃煤机组。除了具有效率高、环境污染少等优点,CCPP机组还具有优良的负荷调节性能,其理论变负荷速率可以达到10%MCR/min(MCR,最大连续出力),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达到5%MCR/min,远优于常规燃煤机组2%MCR/min的调节特性,仅次于水电机组[8]。 在未来智能电网中,这种调节能力对于平滑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具有重要作用。

从国家层面上,加强天然气的开采与应用、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和循环技术已成为我国的重要国策。预计到2020年,我国天然气工业可以为1.6亿k W的CCPP机组提供足够的燃料[9]。发展联合循环对于调整国家能源结构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上海崇明岛智能电网示范工程为例,提出了风燃协调等效电厂(Wind-Gas Coordinating Equivalent Power Plant, WGPP)的概念;针对不同的控制目标,提出了两种适用于WGPP的自动发电控制(AGC)模式,并分别定义了控制效果的评价指标;为了改善WGPP跟踪调度曲线的能力,本文还对AGC算法中的比例积分(PI)环节进行了改进。

1崇明岛风燃协调等效电厂(WGPP)

本文将WGPP定义为:将某区域内的所有风电场、燃气电厂以及本地负荷聚合为一个等效电厂, 通过风、燃两种清洁能源的协调运行,达到减少风电功率波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的,并使之作为一个整体参与电网的调度与运行,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拟常规电源调度。

由上述定义可见,WGPP与风火打捆既有相似的技术需求,如减少线路功率波动,又有其特有的内涵。下面以图1所示的崇明岛WGPP为例,说明WGPP的技术特征。

(1) WGPP本身由电源和负荷构成,其所在电网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在整体上通过对外联络线接入大电网。以崇明岛为例,崇明电网属于海岛电网,地理位置相对独立。崇明岛风力资源丰富,目前已有两座大型风电场投运。至2015年底,大型风电场将达四座,总装机容量为203 MW。崇明岛电网通过220 k V联络线分别接入上海和江苏电网。

(2) 在WGPP中,可控电源采用CCPP机组。 较之常规燃煤机组,CCPP机组具有更好的负荷调节能力和更为灵活的运行方式,从而增强了平抑风电功率波动的能力。崇明岛规划为两套CCPP机组, 目前已建成一套。该机组额定功率为400 MW。在冬季工况下,其AGC投用上下限分别为400 MW和230 MW[10];对于夏季工况,根据制造厂提供的环境温度对出力的修正曲线估算,可取上限为365 MW,下限为210 MW。

(3) WGPP的能量管理模块位于电源和电网之间,充当代理的角色,使WGPP作为一个整体参与电网的调度运行。站在电网角度,WGPP能量管理模块的存在有效减少了控制变元的数量、降低了调度的复杂性。上述模块既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嵌入到上级电网的能量管理系统中。

值得说明的是,WGPP与近年备受关注的虚拟发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 VPP)概念是存在区别的。由VPP概念提出的背景可知,对VPP的研究主要源于大量小型分布式发电单元的集成以及需求侧响应的智能决策等需求[11],而本文的WGPP则针对高电压等级的规模化新能源接入问题。但WGPP与VPP也存在某些相似之处,如都是将多个发电单元聚合成类似于单一电厂的整体。此外,可以将WGPP与其区域内的配电网、微电网层面的VPP相协调,构成分层的能量管理体系,从而可以利用区域内的风光互补以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调度的计划性,以及通过需求响应优化负荷曲线, 提高WGPP的可调度性。

2 WGPP的调度模式

2.1调度模式

WGPP对外以一个电厂的形式参与系统运行, 主要存在两个控制目标,分别为控制对外联络线的功率以及对系统频率给予支持。前者是将WGPP视为一个常规电厂,后者是将其视为一个控制区域。 由此,本文提出对WGPP的两种调度模式。

(1) 跟踪调度曲线模式。当WGPP接入到大系统时,系统频率较为稳定,WGPP可以选择跟踪调度曲线的调度模式。这时,将WGPP视为一个常规电厂。WGPP应使其对外联络线的总出力跟踪调度曲线,以偏差最小为控制目标。对于风电和负荷预测的偏差部分,WGPP利用CCPP机组出力快速调节的能力,对WGPP的整体出力进行调整。

(2) CPS控制模式。如果WGPP接入到一个较小系统时,WGPP在跟踪调度曲线的同时,还应具有对系统频率的支撑作用,即当系统频率处于低位时,WGPP应增加出力,反之则应减少出力。为此, 控制方式应采用联络线功率频率偏差控制(Tie-line load and frequency Bias Control, TBC)。

在调度曲线的制定上,系统调度也将WGPP视为一个等效电厂。具体方法为:WGPP根据区域内CCPP机组检修计划、风功率预测数据以及超短期负荷预测数据等信息,形成日前的发电能力曲线并上报给系统调度,系统调度据此制定WGPP的96点发电计划曲线并下发给WGPP的能量管理模块。

由于崇明岛靠近江苏、上海等大电网,因此崇明岛WGPP采用跟踪调度曲线模式更为合适。

2.2控制效果的评价指标

由上可见,本文利用了传统AGC的控制手段, 对WGPP实施控制。这样,在对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时,也可以参考传统AGC的评价指标。

(1) 出力偏差指标

因为该指标只考虑WGPP出力的偏差情况而不考虑频率的波动,因此,该指标主要应用于跟踪调度曲线模式。此时,将WGPP视为常规电厂,其出力偏差应控制在调度曲线计划值的2%之内。

(2) CPS指标

为评估AGC控制的效果,NERC在1996年提出了CPS(Control Performance Standard)准则[12]。 CPS考核标准包括CPS1和CPS2。本文以此评价上述CPS控制模式的控制效果。

CPS1指标可以表述为

式中:ACE为区域控制偏差(Area Control Error,ACE);ε12是距某个目标频率的频率偏差常数,通常取某年基于1 min的平均频率与额定频率的偏差的均方根值。仿真时对控制区域的评估考核,采用10 min的CPS1作为评估依据。

CPS2可表述为:如果控制区域在每个10 min间隔内ACE的平均值小于某个事先确定的常数L10, 则该10 min的CPS2指标合格,如式(4)所示[12]。

式中:;ε10是一年中基于10 min的平均频率与额定频率的偏差的均方根值, 各控制区域取相同的ε10;Ks是整个互联系统的频率偏差系数;Kni是控制区域内的频率偏差系数。

本文采用如下CPS考核标准[12]:当CCPS1³200时,说明在该时间段内ACE对互联电网的频率质量有帮助,此时CCPS 2为任意值考核均合格; 当时,CPS考核不合格;当时,若CCPS 2合格,则CPS考核合格。

根据上述对CPS指标的分析,在CPS控制模式下,应尽量满足CCPS1≥200的考核要求。为此, 在计算ACE时,应该将控制频率偏差系数Kn取得偏大,这样,在AGC控制的稳态效果中,ACE的计算值会逐渐趋向于零,而ACE的实际值恰好与系统频率的偏差量△f符号相反,从而获得较高的CPS1指标。

3 CCPP机组的AGC控制算法

本文假定风电功率被全额消纳,不考虑风电场的自动有功控制。这样,WGPP中具有AGC功能的电源仅有CCPP机组。WGPP的ACE由交换功率偏差和系统频率偏差共同构成,如式(5)。

式中:Pt、ft分别为WGPP实际联络线功率和系统频率;Ps、fs分别为联络线功率的计划值(调度曲线) 和系统额定频率;Kn为该控制区域频率偏差系数设定值, 通常取区域自然频率特性系数Ksys=Dl+1/ Rsys,其中,Rsys为控制区域发电机等值调差系数,Dl为控制区域负荷因子项。

将ACE计算公式写成变化量形式:

式中,△Pt与△fsys分别为联络线交换功率与系统频率的偏差量。

3.1比例积分(PI)控制

考虑CCPP机组的装机容量以及爬坡率限制, AGC控制框图如图2所示。基点功率每15 min更新一次,AGC指令每6 s执行一次。

对于由负荷及风功率的高频随机变化所造成的ACE波动,AGC不应也无法进行响应,因此,利用低通滤波器对ACE滤波,滤波后得到SACE信号。

CCPP机组的目标出力PD共由两部分组成,如式(7)。

式中:PB是基点功率;PE是调节功率。为了实现ACE的无差调节,需要在低通滤波器后加入PI控制。

式中:PACE、IACE分别是比例分量与积分分量; KP、 KI分别是PI控制环节的比例系数与积分系数。

PB是CCPP机组的基点功率,由实时负荷预测、 风电功率预测以及调度曲线决定,PE=PLpre+Ps-Pwpre,其中,PLpre是实时负荷预测值,Pwpre是风电功率预测值。目标出力PD经过机组出力限制与爬坡率限制,得到最终的AGC信号。

3.2改进型PI控制

相比于常规火电机组,CCPP机组具有出力调节快的特点,因此WGPP的出力可以跟踪变化幅度更大的调度曲线。这需要对PI算法进行改进。

每隔15 min,当调度曲线发生较大突变时,由基点功率PB的计算式可知,PB也会随之突变,但是由于存在对AGC信号的爬坡率限制,AGC信号并不会发生突变。此时,由PI闭环控制得到的调节功率PE的变化是没有意义的。为了避免对PE中的积分项进行无意义的积累,此时对CCPP机组的出力进行开环控制,PE维持在每个15 min开始时刻的值PEI(0)ACE,目标出力PDPBI(0)ACE,直到以下任意一种情况出现:

(1) 基点功率的突变方向与调度曲线的突变方向相反。这时仅仅依靠开环控制调节AGC信号不仅不能使ACE置零,相反会使其绝对值增大。

(2) CCPP机组的出力达到开环控制目标出力PD附近的阈值PD± △PD。这时仅仅依靠开环控制不能以最大爬坡率给出AGC信号。

(3) 联络交换功率已经达到调度曲线附近的阈值Ps± △Ps。这时,依靠开环控制调节AGC信号, 可能会出现联络线交换功率的过调节。

当以上三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出现时,应立即恢复闭环控制。

4仿真结果

本文根据崇明岛电网的现状,利用RTDS对WGPP的调度模式以及控制效果进行仿真验证。所仿真的WGPP中包含一套CCPP机组、两座风电场以及本地负荷。CCPP机组模型参考文献[13],其额定功率为400 MW。两座风电场的装机分别为60 MW和48 MW。仿真参数ε1=0.028 Hz ,ε10=0.005 Hz ,Kn=1 630 MW/Hz,Kni=172 MW/Hz, △PD= △Ps5 MW。

4.1实测数据仿真

首先利用现场实测数据进行验证。选取了2014年3月1日上午11点10分~12点5分的崇明岛风电功率及负荷数据,时间分辨率为1 min。在这段时间内,风功率和负荷分别持续上升和持续下降, 如图3、图4所示,联络线交换功率曲线如图5所示。

A、跟踪调度曲线模式

由于CCPP机组出力调节速度快,可以有效地平抑由风功率与本地负荷造成的波动,因此,在跟踪调度曲线模式下,采用两种PI控制方法在稳态过程中都可以得到较好的平抑效果,但是采用传统PI控制方法的WGPP联络线功率在稳态时存在较大的控制偏差。相比之下,采用改进PI控制得到的联络线交换功率具有更好的跟踪效果。这一点也可以从图6的统计指标中得到。

从概率特性可以看出,采用改进PI控制方法时,联络线交换功率偏差在2%以内的概率接近90%,明显优于传统PI控制。这是因为在爬坡率限制的影响下,PI调节的动态过程较长,调节功率的积分项IACE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一个绝对值较大的累计量,进入稳态后,这个累计量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消化。而改进后的PI控制,其调节功率在动态过程中保持不变。

B、CPS控制模式

下面假设WGPP接入一个规模较小的系统,其系统频率存在波动,波动周期是5 min,幅值为0.02 Hz。此时对WGPP采用CPS控制模式。采用两种不同的PI控制方法,其联络线交换功率的时域曲线如图7所示。

从图7可以看出,在两种PI控制方法下,联络线交换功率都呈现出相对频率波动能够反向变化的现象,这一点体现了WGPP出力对系统频率的支撑作用。但利用改进型PI控制方法,联络线交换功率跟踪调度曲线效果明显更好。这段WGPP运行过程中的CPS指标如表1和图8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0~40 min的10 min CCPS1>200 ,CPS考核合格。40~50 min的10 min 100 ≤CCPS1≤200 ,这时根据CPS考核标准,应对CPS2指标进行考察。采用传统PI控制方法CCPS 2≥L10, CPS考核不合格;采用改进PI控制方法CCPS 2≤L10, CPS考核合格。综上,在仿真时域内,采用传统PI控制方法的CPS考核合格率为80%;采用改进PI控制方法的CPS考核合格率为100%。

4.2风电功率突变事件仿真

下面进一步验证当发生风功率突变事件时, WGPP的控制效果。因为风功率突变事件持续时间一般较短,而在短时间内进行CPS考核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本节仅验证跟踪调度曲线的控制模式。

在分钟级的时间尺度内,风电功率PW可分解为三部分:移动平均值Pa,快速波动分量Ptu以及突变事件Pr,即

式中:Pa在分钟级时间尺度内变化平缓,可近似看作恒值;Ptu是风电功率的高频分量,由风的湍流产生,对系统的影响很小,可忽略不计[14];Pr由风速突变引起,可归纳为4种事件:突降、突升、先降后升与先升后降,如图9所示。

对崇明岛WGPP中48 MW风电场进行风电功率突变事件仿真。仿真初始条件为:系统频率不波动,且联络线实际功率已完成对计划值的跟踪。仿真过程中,调度曲线计划值不变、全岛负荷不变, 另一座60 MW风电场的功率恒定为17.15 MW。

根据参考文献[14]设定48 MW风电场的突变事件参数,如表2所示。

在上述4类风电功率突变事件下,WGPP联络线实际功率相对于计划值的偏差、AGC信号和CCPP机组出力的仿真结果如图10和图11所示。

由仿真结果可见,在4种风电功率突变情况下, CCPP机组的出力能够跟踪AGC信号,与风电功率的突变互补。WGPP的联络线功率能够跟踪调度曲线,出力偏差始终在2%以下,满足控制要求。

5结语

(1) 本文以崇明岛智能电网为应用实例,提出了风燃协调等效电厂的概念。该等效电厂通过风、燃两种清洁能源的协调运行,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平稳送出,并作为一个整体参与电网的调度运行。

(2) 针对WGPP不同的控制目标,本文提出了跟踪调度曲线以及CPS等两种AGC控制模式。以崇明岛电网为实例的仿真验证表明,上述控制模式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拟常规电源调度。

(3) 本文对AGC算法中的PI控制进行了改进。 仿真结果表明,在调度曲线存在较大幅度变化时, 改进方法具有更好的跟踪性能。

(4) 本文提出的改进型PI控制可以针对不同的风电功率突变场景实现AGC信号的快速准确响应, 从而使得WGPP在跟踪调度曲线模式下,其并网功率满足调度目标。

随着风力发电和燃气发电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本文提出的WGPP的调度模式可以在源端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可调度性,在网端降低控制系统的维度, 具有一定的示范推广价值。

摘要:以崇明岛智能电网为例,提出了风燃协调等效电厂(wind-gas coordinating equivalent power plant,WGPP)的概念。通过风力发电系统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CCPP)的互补运行,实现提高并网功率的可控和可调性,以及风燃联合发电作为一个等效电厂参与系统的调度运行等目标。针对WGPP的调度目标以及接入系统规模的不同,提出了两种不同的WGPP调度模式:跟踪调度曲线模式和CPS控制模式。为了充分利用WGPP中CCPP机组出力调节速度快的特点,对基于传统比例积分原理的自动发电控制算法进行了改进。最后,分别以现场实测数据以及四种风电功率事件为例,RTDS仿真验证了两种WGPP调度模式的可行性。

火电厂锅炉引风机抢风问题的初探 第4篇

关键词:火电厂锅炉、引风机抢风、措施

前言

风机是烟风机系统动力源,风机运行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到了火电机组运行的状态。由此可见风机在火电机组起到的重要作用,它是火电发电机组运行中重要的设备。为了提高火电机组工作的效率,在火电厂中经常大量的使用多台应风机同时进行工作,从而保证提高风流量,再者多台引风机同时工作的好处是,一旦其中一台引风机出现故障和问题的时候,不会影响火力发电机组的正常工作。

起到辅助火力发电机组工作的设备,为了保证引风机能够正常的运行就要提高引风机本身的工作性能并且还要提高整个管路的工作性能。一旦引风机出现抢风的现象就会对电厂的安全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所以为了保证引风机正常的工作和不出现抢风的现象,就要对抢风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行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探究引风机出现抢风现象的原因

1.由于参数的不相同造成的引风机和锅炉的工作不协调

造成引风机风量过大和抢风的现象出现,是由于火力发电机组选用的引风机型号大,从而产生的风量和风压力过大,而锅炉的型号却没有增大,因此引风机在锅炉小负荷运行的状态下,工作点将非常接近失速区,工作情况一旦出现问题,进而导致整个系统的不协调,从而引起风机抢风的现象。

2.脫硫系统运行不正常导致抢风现象的出现

在脱硫系统能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由于风机克服脱硫系统从而增加的阻力,这样就保证锅炉的引风机与加压风机相串联的进行运行工作,一旦加压风机产生的压力大于阻力时,增压风机就作用于引风机。

反之,当增压风机产生的风压力小于整个脱硫系统产生的阻力,那么就是引风机反作用于增压风机,因此通过以上的分析可知,如果增压风机产生的力和整个脱硫系统产生的阻力不在一个等级时,就是牵引出引风机的部分力,尤其是当增压风机出力小于脱硫系统阻力时,将会使管网阻力变大造成风机发生抢风的现象。

3.空气的预热器堵塞导致的抢风现象的发生

当空气预热器出现堵塞的情况,其原因就是引风机的出风管道偏离了风机的工作区域,从而导致引风机出现抢风的现象。

由于空气预热器堵塞引起的引风机出现抢风状况时,就导致引风机的处理工作得不到平衡,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引风机的工作效率也影响了锅炉的出力,最后导致了烟气在水平烟道中的流动速度减弱,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旦不及时的加以控制,最后运行的时间越久,在烟道中沉积的灰尘就越多,从而造成空气预热器的堵塞。

4.锅炉本体或者尾部烟道漏风严重。

当锅炉本体或者尾部烟道漏风产生严重的漏风状况时,则会产生大量的烟气体,由于烟气的流动速度缓缓的增加,因此锅炉的膛内部的温度就会随之而减弱,使得材料燃烧不够充分,预留下大量的残渣从而堵塞了烟道尾部的受热面,于是管网收到的的阻力就大大的提升,引起引风机的运行工况点进入非稳定的工作区域,发生抢风的现象。

5.当锅炉受到大幅度的负荷压力时和煤种偏离,从而引风机出现抢风现象。锅炉在超低负荷的情况下运行时,很容易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其次锅炉使用的煤的种类和实际设计的大相径庭,存在很大的质量差异,由于不符合设计的煤种没有达到使用的要求,在使用时得不到充分的燃烧,产生大量的残留物,滞留在空气预热器和省煤器中给管网形成了大量的阻力,由于长时间的淤积就会对官网的阻力特性曲线,从而出现引风机抢风的现象。

6.烟囱的通风能力不良导致的引风机抢风。

对于烟囱来说它本身就自带有向上的通风能力,烟囱克服阻力的方式就是根据自身带有的通风里和增压风机带有的压力并同的方式来解决的。

依据多年的实际经验,在烟囱高度不便的情况下,烟囱的通风能力是和锅炉的温度成正比的。一旦锅炉出现负荷降低和排烟温度降低的情况下,烟囱的通风力就会伴随其开始下降,烟气的含量也从而减弱,烟囱的阻力也就会减弱。由于烟囱的通风能力和其阻力的下降速度不一致的情况下,就会导致管网的阻力提高,从而出现引风机抢风的现象。

二.锅炉引风机抢风问题的解决措施

对于漏风严重的锅炉本体或者尾部烟道所采取的防范措施主要是控制煤种,使得燃烧的煤种所含的硫分和灰分比较少。同时,对烟道支撑架进行及时的更换,每天都应该安排相应的检查,及时处理不正常的情况,防止烟道发生烟道漏风,用非金属伸缩节代替金属伸缩节。最后,对空气预热器进行严格的检修,在管箱上部加装防磨套管并且浇注耐火塑料加以防磨,运行上调节、控制好烟气流速,防止空预器漏风。第一,为了能够有效的降低烟道的阻力在停机时应该及时对烟道尾部的一些积灰进行清理,保持通道的干净。第二,煤种的质量要保证是合格的,灰分和硫分含量不会太高,防止发生低温腐蚀和高温腐蚀的现象。第三,烟气流动速度要控制适当,能够达到减少灰尘沉积的目的即可。第四,尾部烟道受热面采用合理的结构和布置方式。

风电厂触电演习总结 第5篇

为了保障风电场安全生产、经济运行,保证运检人员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最大限度地控制危险源,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为第一目的,避免或减少因事故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人员触电和财产损失。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特举行本次触电演习。

本次触电演习指挥部机构 演习总指挥:XXX 抢救组组长:XXX XXX 成员:XXX XXX XXX XX

三、演习地点

XXXXXXX

四、演习时间

X月X日X时至 X时X分

五、演习过程

X时演习总指挥XXX下达演习开始命令,值班员XXX报告,XXX在接线时发生触电。XXX一面命令值班员XXX断开触电者电源,如果电源开关太远,命令值班员XXX用干燥的衣服、手套、木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源线使之脱离电源;如果触电者因抽筋而紧握电线,可用干燥的木柄斧、胶把钳等工具切断电源线;一面命令XXX带救援人员和急救箱立即赶赴现场,根据

触电人现场状况进行救护。

1、脱离电源后的救援,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尽量在现场救护,搬运中也要注意触电者的变化,按伤势轻重采取不同的救护方法。

1)如触电者在高空,脱离电源后应做好防坠落预防措施。2)如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还有呼吸和心脏跳动,应使他舒适地静卧及解开衣服,让他闻点氨水或在他身上泼点冷水摩擦全身,使他发热。如天冷还要注意保温,同时迅速请医生诊治。

3)如发现呼吸困难或逐渐衰弱并有痉挛现象,则应立即进行人工氧合------即用人工的方法,以起到恢复心脏跳动和人工呼吸相配合的作用。

如触电者呼吸、脉搏、心脏、均已停止,也不能认为已经死亡必须立即人工氧合,进行紧急救护。

2、人工氧合基本内容和步骤

人工氧合是触电急救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氧合包括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即心脏按摩两种方法)。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这两种方法单独应用,也配合应用。

1)口对口(鼻)式人工呼吸法的步骤:让触电者仰卧,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下颚尖部与前胸大体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触电者颈部下方可以垫起,但不可在触电者头部下方垫枕头或其他物品,以免堵塞呼吸道。

使触电者鼻孔(或口)紧闭,救护人深吸一口气后紧靠触电者的口(鼻)内

吹气,时间约2S。

吹气完毕,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鼻),并松开触电者的口(或鼻),让他自行呼吸,时间为3S。

2)心脏挤压的操作方法、步骤:如果触电者呼吸没停而心脏跳动 停止了,则应进行心脏挤压。施行胸外挤压是使触电者仰卧在比较坚实的地或地板上,仰卧姿势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的姿势相同。操作 方法如下:

(1)救护者跪在触电者腰部一侧或者骑跪在他的身上,两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心窝稍高一点的地方,即两乳头间略下一点,胸骨下三分之一处。

(2)掌根用力向下(脊背方向)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对成年人应压陷3~4㎝。以每秒挤压一次,每分挤压60次为宜。

(3)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让触电者胸廓自行复原,血液充满心脏。放松时掌根不必完全离开胸廓。触电者如系儿童,只要一只手挤压,用力要轻一点,以免损伤胸骨,而每分钟挤压100次。

应当指出,心脏跳动和呼吸相互联系的,心脏跳动停止了,呼吸很快就会停止;呼吸停止了,心脏跳动也维持不了多久。一旦呼吸和心脏跳动停止了,则应当同时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如果现场一个人抢救,则两种方法交替进行,每吸气2次,再挤压15次。

进行完一次紧急救护后,观察伤员伤情是否好转。如伤员的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后已经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应严密监护并随时准备再次抢救。如伤员 的伤情无好转,应再次进行急救,并等待医务人员救援。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至医院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上平硬阔木板,途中应继续抢救,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不能中止抢救。

六、XX时XXX分演习总指挥XXX命令演习结束。

七、总结

通过此次触电演习,提高了运检人员的安全用电知识和救护能力,对进一步促进风场安全工作的落实,确保风场安全用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风场将进一步强化安全用电管理,不断提高运检人员的操作能力和救护能力,把安全工作做在平时,时刻做到未雨绸缪,积极应对,确保停风场安全运行。

总结如下:

1、演习前对触电急救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深入的学习,是每个人都掌握了急救知识和动作要领,做到了演练理论准备充分。

2、演习前对演练的工器具及相应的救护物资准备充分,本次演习为现场紧急救护,抢救伤员争分夺秒,对触电者进行就地心肺复苏及人工呼吸急救措施。

3、参加演习人员思想准备充分,态度严肃认真。

4、救护动作规范,步骤正确。

5、通讯良好,报告清楚,语言简练。

此次演习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没有担架,安全用电知识需要进一步加强。演练结束后全体员工对此次演习暴露出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针对问题,采取措施,加以改进,并在今后工作和

风电厂年总个人总结 第6篇

2010年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班组成员的共同努力配合下,紧紧围绕“提前检修、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目标,团结协作、齐心协力,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保障了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一年来本人加强检修技能和管理知识的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改造,提高设备的检修能力。2010年本工作班各项水平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2010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作为一名检修组长,在做好设备定期维护、停机检修的同时,利用剩余时间去现场进行点检,及时发现运行设备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隐藏的设备故障实施检修,有效的保障了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完善了设备定期巡查制度。

2、4月份在秦皇岛电厂为期五个月的实习,掌握了设备检修和实验方面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并编写了《风电厂检修规程》初稿。

3、根据风功率预测系统,提前制定本工作组检修维护计划,争取在大风的时候机组能“安全、稳定”运行。为2010年提前完成集团公司发电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的不足和改正措施

1、风机年底就要交接,定期维护工作和故障处理是检修班组最大的压力,尤其是处理故障效率不是很高。现在处理故障和维护班组一直都有人跟着学习,由于运行和检修现在分班情况比较模糊,跟踪

学习人员不固定,进度跟不上。

2、继电保护知识了解的太少,不敢碰。线路图纸识别能力太差,恶性循环一直延续。今后这方面的知识多向老师傅、技术专工学习。

3、电气试验仪器使用方法比较模糊。咱们的试验仪器比较全,在今后的处理异常时多用电气试验仪器,使故障确定范围最小化。

三、下一步学习和工作计划

1、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是电厂核心,下一步要多学电气知识,充实自己的大脑,继续发扬“提前检修、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原则。

2、多学习同行中检修维护的合理且适合本风厂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

3、多参与到设备大修和大检中,争取明年能把站内一次设备自己拿下。

风电厂实习范文

风电厂实习范文(精选6篇)风电厂实习 第1篇(注意:保持清洁,设计结束后装订在实习报告正文的第1页)风力发电生产实习实习任务书专业方...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