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材料的选择
防水材料的选择(精选12篇)
防水材料的选择 第1篇
由于市场上充斥各种新材料, 所以对地下施工用防水材料的选择需要进行广泛的研究。过去十几年, 越来越多的屋面材料制造商将其产品作为防水材料销售。这种情况对地上施工可以容许, 但对于地下施工, 2种材料存在很大的差别。
在建筑界有一个误区, 认为屋面材料和防水材料是可以互换的。这是因为这2种材料的主要功能都是保护结构和使内部组成免受水的侵害, 而且有些制造商的确能同时提供这2种不同的材料。实际上, 地上和地下施工所要求的材料种类存在明显的差别。屋面材料的性能如果不改变就不能用于地下防水, 反过来也一样。
防水材料, 特别是用于地下时要比屋面材料受到更为严峻的周围环境的影响, 例如持续有水存在、土壤中的各种化学物质、霉菌和碱等等。所有的屋面材料, 除了煤焦油外, 都需要有适当的坡度, 目的是使雨后48~72 h屋面表面不再有水, 而且大多数的屋面材料不具备耐受地下环境中各种化学物质的侵蚀。
建筑师和防水材料设计师在选择地下防水材料前, 必须考虑诸多因素。
用于地下的防水材料应具备的一些特性有:抗静水压、耐化学性、高地下水位时的功能、低吸水率、厚度均一和柔性。
施工现场条件
设计前, 由土木工程师进行现场土壤测试, 确定地下水位高度, 是否存在静水压以及土壤中含有的化学物质。防水材料必须能够在高地下水位条件下工作, 抵抗静水压。设计前建筑师或设计人员应检验所提交的防水材料已通过ASTM关于抗静水压和在高地下水位下功能的试验。不符合这些特定现场条件的材料不得用于地下。
地下水位的高度是个重要的因素, 它决定了按规范是否需要防水以及所需要的防水种类。国际建筑规范要求, 地下水位距结构底板下不到15.2 cm的所有地下结构都应防水或防潮。
防水设计前, 需要了解确切的土壤承载力。地下水位的高度一年之中是变动的, 防水设计应考虑现场的最高水位。
土壤特性
地下防水材料的情况非常独特, 因为与建筑物其他组成相比, 它们外露的环境要苛刻得多。例如, 大多数外露的因素会始终影响防水材料, 不会消失。又如, 水可以长时间存在于地下, 而屋面上的水在48 h内就会消失。
考虑土壤特性是很重要的。土壤中的化学物质会对有些材料产生不利影响。设计时, 要了解可能存在的化学物质。土壤的化学性能以不同的方式对防水产生有害影响。地下水中的酸和碱会加速混凝土和钢筋性能下降, 水中的盐会腐蚀混凝土中的钢筋。硫酸盐会与硅酸盐水泥发生不利反应, 使水泥内部产生剪应力引起剥落。其他一些影响防水的化学物质还有氢氧化钙、油和肥料中的化学物质。
土壤的物理性质也会影响防水。低渗透性的黏土会降低地下静水压。静水压会迫使水进入系杆孔、冷接缝和岩石孔隙中。静水压还可能使小的缺陷变成渗漏源。
再者, 建筑师或设计人员应向防水制造商提供土壤分析资料, 以确定他们的产品能否耐受土壤中化学物质的侵害。所有的地下防水材料制造商应能提供材料能抵抗的化学物质清单。建筑师或设计人员应要求材料制造商提供这样的书面清单, 作为项目的资料。
低吸水率
确定哪种材料最适用于防水施工, 最好的方法是检查材料的物理性能。对防水材料来说, 最主要的性能是吸水率。满意的吸水率应当在4%以下, 最好是1%~2%。许多用于屋面的改性沥青材料吸水率接近10%或更高。如果将这些材料暴露于地下潮湿的条件下, 很可能由于灯芯效应使卷材膨胀和脱离基层。在美国市场上有些防水材料其吸水率为零。
均一厚度
预制的防水卷材有明显的优点, 因为施工不易出错, 而带增强防水卷材, 由于其可靠性经过了长时间考验, 是垂直面施工最常用的材料。在美国有许多这样的制造商, 供应此类产品已有60年以上的历史。
增强卷材由专门配制的聚合物和增强材料制成, 采用制造商专门的玛王帝酯或胶粘剂施工。增强材料通常使防水层具有均匀的厚度。大多数制造商还规定在表面加保护涂层, 形成无缝的整体。
这种做法的好处是, 卷材中的增强材料如毡或织物可以增加抵抗由于沉降、混凝土养护以及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构位移的能力。卷材的这种性能确保了防水层的连续性, 防止水的侵入。
柔性和使用记录
材料抵抗位移和填补混凝土裂缝的性能也是重要的因素。设计人员和建筑师应当确认材料的抗拉和伸长率符合有关标准。
材料选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防水产品的可靠性和制造商。最简单的方法是检查产品在类似防水施工中的使用记录, 包括参与项目的设计人员、建筑业主、承包商或咨询师。
设法了解在类似的条件下, 该产品是否已经成功地至少使用了15~20年。如果过去没有这样成功使用的记录, 那么在使用中有可能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
区角材料的选择 第2篇
一、改造材料:将现有的功能单一的材料通过加一加、变一变的方法改造成多功能的区角材料,满足幼儿的探索兴趣。例如将现成的拼版通过增加底版、与主题内容的整合、数物配对等提高功效。
二、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区角:主题活动中根据幼儿的兴趣创设材料,引导幼儿与材料进行互动,使幼儿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经验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十二生肖主题中区角与环境充分利用,将数字排列、数序、认字、生肖的顺序等加以整合,得到幼儿的欢迎。
三、在投放材料中注重层次性、渐进性:投放材料时估计到幼儿的能力差异,活动过程中关注幼儿的自主探索,由浅入深的进行逐个投放,使孩子不断与材料互动,不断有新的刺激、新的挑战,能使活动始终保持新鲜感,循序渐进得到发展。
防水材料的选择 第3篇
关键词:材料物理;材料设计;材料选择;专题讨论
中国分类号:G301
1、背景与意义
材料物理是材料科学与物理学的交叉科学,是材料科学与凝聚态物理领域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属高新技术的前沿科学技术专业,并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以及广泛的技术研究开发潜力。
材料物理作为课程,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及材料化学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一般来讲,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解、掌握材料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当前的前沿科学问题,学习并领会技术创新思想,提高学生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继续发展的基本技能和竞争能力。材料物理课程的学习的目的是使掌握物质的微观结构、组织形式、运动状态、物理性能的相互关系,掌握材料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重要的实施方法。因此是是相关专业学生全面且深入认识材料性能起源、材料性能与材料形态关系最核心的课程。
2、教学与教改的方式、方法探讨
虽然从材料物理学科的本质定义,材料物理课程讲授部分的目的是使学生理解材料的物理原理、物理性能和材料组织结构等的基本依赖关系;但材料物理的意义仍可以概括成2大不同类别:(1)对材料物理前沿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是对基于材料的物理学过程的发展和演化;(2)从现有的材料物理基本理论出发,进行基于应用的材料选择和设计开发。
而对于本科教学,尤其是材料化学专业的本科教学,教学的进一步目的是使学生学以受用,能够从材料物理的基础知识出发,能够从材料的成分结构等开始理解设计最终的使用性能。如果学生毕业后从事材料的工程开发或者应用,其能够从知识层面根据应用目的,有的放矢的选择材料或者考虑如何设计新的材料,则可以避免材料工程中很多耗时耗力、又有时依据不足的炒菜时方法,极大提高产业的效率,也可标志学生在未来工作单位的优良信誉与水平。
2.1实现思维引导和知识利用的核心思路
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具有从材料物理基础知识出发设计选择材料的能力,在材料物理的教学中,除了讲授材料电学、材料磁学、材料力学、材料光学、材料热学等相关知识以外,需要设计一个大的思考讨论专题,引导学生利用知识。应该说知识是基础,如何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这些知识才是有意义的工具;同时略微枯燥的物理知识有了实用意义,也会激发学生掌握知识的热情。因此对合适的设计这样的一个思考专题,让学生可以在这种专题中得到学以致用的锻炼,是该课程教改的灵魂。
2.2实现思维引导和知识利用的细节注意事项
为了能够通过完成专题讨论,达到锻炼学生利用材料物理知识选择和设计材料的能力,专题设计必须满足两个要求:(1)能够培养学生从从材料性能的物理机制出发,以自己对材料物理知識的掌握,进行进一步研究学习,设计和选择相应材料。(2)避免学生从互联网上直接找到相应的中文文献,进行简单修改润色完成任务。当学生无法直接寻求到答案,只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利用自己掌控的材料物理知识,一步步思考,实现对具体材料的设计与选择。进行掌握灵活应用材料物理知识的终身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两点,尤其是第2点,作者认为只能通过任课教师整理大量的备选专题题目,每组学生必须从教师备选的题目中进行选择,不同组不能重复选择。只有通过教师有目的提出备选题目,才可以可以最有效的避免学生非常容易的从文献里获得数据和信息,敷衍完成专题任务。应该说,查阅文献是很多实际工作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从锻炼学生思维,让他们学会从基础材料物理知识运用到材料实践中。
在教学中根据时间可一至多名学生共组,选一题目,成绩以同组同分形式给出,更加讲解成绩和答辩成绩给出专题讨论的总成绩,但为了避免组合里有学生不实质参与,可采用讲解PPT的同学不可以答辩回答问题的形式。
2.3建议题目
根据细节注意事项的考虑,作者认为可以设置一些多性能考量的交叉问题,并把性能指标虚化,设置让学生深入考虑的备选题目;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部分备选题目如表1所示。
表1专题讨论的备选题目
2.4效果分析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在完全理解题目含义,寻找到正确思路后是有能力从材料物理基础有理有据分析并精美的讲解清所选问题;由于一些备选题目画定的性能范围并没有定性,所以让学生并没有直接的办法查找文献,但也给他们按照其能力发挥留了余地。在明确增加学生准备问题过程中和老师交互和被指导环节后,在上述专题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可以实现良好的效果。
3、结束语
桥面防水材料的选择及应用 第4篇
1 桥面铺装渗漏的原因及危害。
桥面铺装防水问题过去在我国一直没有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很多人往往有一个错误的认识, 混凝土本身是不怕水的,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桥梁无须作防水。因此对桥面系的构造设计不太重视。恰恰就因为桥面系构造的设计缺陷而引起了很多病害, 再由于交通量的增长以及车辆超载的影响, 使桥面铺装层过早地遭到破坏, 因而降低了桥梁的使用寿命。
2 桥梁防水系统的设置。
混凝土经常接触的部位都要设计为防水混凝土, 保证本身的密实性和防腐性能。尤其是桥面和下部结构水位浮动的部位。在混凝土中加入粉煤灰或细矿粉等可以减少水泥带入在碱量, 加入钢纤维、聚丙烯纤维可以对膨胀、开裂起到防裂作用, 并具有很好的抗渗能力, 达到自防水的基本要求。无论桥面混凝土施工质量如何好, 均不能完全保证不开裂。所以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层上面必须设置防水层。防水层的要求不但本身能起到防水作用, 而且要求其与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都有很好的亲和性, 附着力好。下面牢固地与水泥混凝土表面粘结, 否则会成为隔离层, 导致沥青混凝土的拥包、脱离、松散、破坏。因此桥面防水层除要保证桥面结构不渗水外必须考虑到以下要求:在下面的水泥混凝土及上面的沥青混凝土的亲合性和粘结强度;防水层必须具有抗碾压、抗搓及抗剪切性能;防水材料的耐高温性能一般不低于130摄氏度, 但不高于160摄氏度 (沥青混合料指摊铺温度) ;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 防水层应具有较小的变形, 否则将导致防水层之上的结构层受力状况恶化, 极大地缩短其使用寿命, 所以防水层的最佳厚度在1.2-1.5毫米之间为宜;防水层施工简便、快速。
3 桥面铺装防水材料的应用比较。
荷载、材料、施工质量及突发事件都可能引起桥梁破坏, 但桥面防水系统没有达到使用要求以至造成桥梁破坏, 是极其重要的原因, 其后果是灾难性的。所以必须设置完善的防水系统, 将混凝土与水隔离开来。通常桥梁防水系统由刚性防水 (混凝土本身的防水) 和柔性防水 (桥面防水涂层) 两部分组成。
3.1 柔性防水材料的选择原则。
桥面防水层除要保证桥面结构不渗、漏水外必须考虑到以下要求。a.防水层必须具有抗剪切、抗搓及抗碾压性能。因为防水层上面要进行摊铺沥青混凝土一层, 施工机械要直接在防水层上操作, 所以施工时一定要增加胎基布, 一般采用玻璃纤维布作为辅助材料。b.防水材料与其下面的水泥混凝土及上面的沥青混凝土的亲和性和粘结强度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c.防水材料的耐高温性能一般不低于130度但不高于160度。因为在防水层上摊铺热沥青混凝土时, 防水层既不能因沥青混合料的高温而流淌, 又能在热混合料的温度影响下软化, 使防水层与混凝土牢固粘结, 所以防水层耐高温性能过高 (超过160度) 将影响防水层与沥青混凝土的粘结, 因而降低其使用寿命。d.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 防水层应具有较小的压缩变形, 否则将导致防水层之上的结构层受力状况恶化, 极大地缩短其使用寿命, 所以防水层的厚度一般不超过3毫米, 最佳厚度在1.5~1.8毫米之间为宜。e.防水层施工快速、简便。所选择的防水材料既可以机械喷涂, 又可以人工进行涂刷, 因为只能用于机械喷涂不能用于人工涂刷的防水涂料对泄水孔、阴阳角等小面积的防水质量将难以保证。
3.2 桥面铺装防水材料的种类及应用选择
a.聚氨酯弹性防水涂料。是以聚氨酯为主体配合其他材料组合而成, 有甲、乙两种组合而成, 固化后形成富有弹性的橡胶状防水层, 要求桥面混凝土有一定的平整度并彻底清洁后, 人工涂刷两遍。根据需要可调整涂料的使用量, 直到一定厚度。优点是聚氨酯弹性防水涂料本身防水性能好, 耐老化性能好, 缺点是对基层干燥度要求高, 与沥青混合料的亲合性差, 易出现层间分离。b.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是以优质沥青为主要原料, 以聚脂毡或复合玻璃纤维毡为胎体, 以聚乙烯腊或板岩为表面的一种新型柔性防水材料, 为使其与桥面砼紧密贴合, 对桥面砼的平整度具有较高的要求, 对桥面砼的清洁要求也较高, 施工时, 人工或半自动加热使卷材沥青溶化, 边溶化边铺设与桥面紧密贴合。施工中操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对质量影响大。如果每一部位均热溶良好、紧密贴合应该有良好的使用性能。优点是该施工方法简单, 防水效果好, 耐高温, 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和抗刺破强度, 与沥青混凝土均具有良好的粘结性能。如果桥面平整度好, 能控制好卷材施工工艺和质量, 应能达到良好的使用性能。缺点是造价较高, 不适合大面积使用。c.聚合物沥青防水涂料。该产品以复合离子型乳化沥青、橡胶树脂改性剂为主要原料构成的单组分水浮型防水涂料。优点:是采用机械喷涂施工速度快。缺点:因其产品特性不能人工涂刷只能机械喷涂, 所以对泄水孔、阴阳角部位的防水质量难以保证, 又因其中加入树脂等原材料使其防水层耐高温性能太高, 在沥青混合料摊铺后不能与沥青混凝土很好地粘结, 耐久性差。虽然造价很便宜但在大中型桥梁中。d.FYT-1型阳离子氯丁胶乳沥青防水涂料。其主要成份为氯丁胶乳、石油沥青和水以及配套材料组成。优点:施工可用机械喷涂又可以人工涂刷, 可做成一布三涂、二布四涂和二布六涂, 涂料固化快, 操作安全无污染, 耐高温130摄氏度~160摄氏度, 低温-5摄氏度~-25摄氏度, 又因其有高强玻纤布增加防水层的抗碾压、抗剪切能力, 施工机械可直接在其上进行沥青混凝土施工, 无需任何保护, 不同的作法相应适合不同等级的桥梁, 选择性强, 应用范围广泛。e.布四涂防水层:聚脂毡加4遍防水涂料 (沥青基) 。采用一层聚脂毡、四遍沥青基防水涂料成型。要求桥面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平整并彻底清洁, 否则易产生空鼓。施工时由于涂料类似乳化沥青, 需等待破乳及彻底干燥, 要求交通管制和晴朗天气施工。如果干燥不彻底, 聚脂毡极易形成含水层起到相反作用。一布四涂防水层对施工环境要求较低。由于桥面砼不平形成多处空鼓, 影响防水层与桥面粘结。如果采用, 须严格控制施工工艺, 保证涂层干燥、桥面平整。施工时聚胺脂浸透涂料, 铺设完成后应对空鼓处压实并进行交通管制, 如在最后两遍涂料喷洒之前被雨淋, 或聚脂毡未干透即喷洒最后两遍, 以免导致聚脂毡含水, 影响防水效果。f.M1500水溶性防水涂料防水层。人工喷洒, 对桥面混凝土平整度要求较低, 但需要清洁桥面, 并在喷洒前用冲洗。此种防水层由于防水材料渗入混凝土的毛细孔中, 在表面不成层, 因此看上去似乎没有防水层, 与沥青面层的粘结差, 要做粘层。M1500防水层施工方便, 对桥面平整度要求较低。由于M1500是渗入水泥混凝土中堵塞混凝土的细孔达到防水效果, 析出水泥混凝土表面的物质还需用水冲去, 与沥青混凝土的粘结需加铺粘层实现, 同时在桥面使用过程中, 如果出现裂缝, 此种防水层没有延性, 裂缝处渗水无法解决。g.高掺量SBS改性沥青防水层:高掺量SBS改性沥青延度﹥60cm, 对桥面混凝土平整度要求较低, 施工时只需对桥面混凝土彻底清扫。由于改性沥青需要较高的温度方能均匀喷洒, 因此, 需要具有自动加温、自动控制洒布量的高性能洒布车。喷洒后需及时机械洒布0.3-0.8的干净石屑, 覆盖率70-80%, 沥青腊厚度>2mm。高掺量SBS改性沥青防水层, 施工简便、迅速, 与水泥混凝土均具有优良的粘结性能。每平方米洒2kg会在桥面表面形成>2mm厚的沥青膜。表面>70%的洁净石屑层, 有效地防止沥青混凝土加铺时的粘轮打滑。沥青混凝土摊铺时热混合料和防水层紧密粘结成一个整体, 是一种造价低廉、防水效果优良的防水材料。
参考文献
材料作文:未选择的路 第5篇
林中有两条路,你永远只能走一条路,怀念着另一条。——美国诗人弗罗斯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落棋不悔
人生如棋,落棋不悔。
——题记
史铁生说:“我们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我们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都已启动上帝的程序。”是的,当我们做出选择,我们便已走上属于自己的道路,再回头,已绝无可能。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这句诗描写的大概便是人类在面对自身命运不得不进行选择而选择后却常陷入对另一种可能性的永恒怀念中的这种状态,当真是对人类弱点的精准描述。
人生只有现场直播而没有彩排。我们永远只能走一条路。
生命不可重来,因为这个不能重来,生命便充满遗憾。充满神秘的遗憾之美,敬告我们要珍惜注重我们的每一次选择;历史不可重来,因为这个不可重来,人类才懂得何为教训。不可重来,珍惜当下,活在当下,这始终是万物期待我们学会的真理。
所以不悔应是我们的人生态度。当我们选择一条路,便当做好坚持初衷走完全程的决心。
凡是路途便必有荆棘。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能披荆斩棘走下去。梵高选择的路是艺术,这是少有人走的道路。当他在这条路上迎面碰见荆棘遮天蔽日的黑暗挡住未来之时,他始终没有想到退却。不管是被教会辞退,被世人欺侮,画得不到知音的赏识,被全世界抛弃只剩下弟弟仍支持他,他选择的永远是一次次的将他对这条路的热情涂抹成颜料,暗夜里,他眼中是扭结在一起的星空,将金黄与银白缠绕,涂抹成星空,涂抹成光芒。有力的线条盘轧交错,是他内心对必将走完这条道路的全部宣告。你要欺他笑他辱他一生不得志吗?且看百年后《星空》与《向日葵》的价值。命运总不会辜负不悔的人。
不悔初衷,坚持走完全程,这是不悔的力量。
而怀念便是我们永恒的弱点。记住,我们永远不必怀念另一条道路。正如《百年孤独》里马斯对阿玛兰旭年老时的描述:“追忆起破灭的旧日时光心头一阵激荡,她竟开始怀念起年轻时最不如意的时刻,这种自怜自伤逐渐成为一种恶习。”同样,家族里的上校年老时也是“夹在两种怀念之间如同双镜对立,他不知所措”,这种怀念,决定了这个家族永久性可悲的孤独的历史循环。这是悲剧。
所以,落棋后永不后悔,永不怀念当初另一种可能,这是我们应当做的。人生,落棋不悔。
只走一条路
薄公英选择随风飘荡的路,怀念在母亲怀里依偎的生活;小溪选择在山间缠绕,怀念注入大海的磅礴。正如美国诗人弗里斯特所言,林中有两条路,你永远只能走一条路,怀念另一条。
只走一条路,不管这条路是崎岖还是平坦。无臂钢琴师刘伟,在失去双臂后选择钢琴,每天与钢琴呆在一起,探索适合自己的脚法,即使面对钢琴老师的放弃,面对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他依然坚定地在这条路上走着。他选择了精彩的活着,用钢琴成就自己的价值,这条路的旅程中,抑或艰难,抑或平坦。他怀念依偎在父母身边的时光,但如同林中有两条路,他永远只能走一条路,怀念另一条。
只走一条路,不管这条路寂寞还是有掌声。著名主持人杨澜,在事业辉煌时选择去进修。因为恐惧,因为命运不在自己掌握中,只有选择去进修,用知识来使自己强大,操控自己的命运。选择去进修,意味着放弃了鲜花和掌声。在学校的日子也许是寂寞、乏味的,但强大自己和鲜花掌声只能选择一个,如同林中有两条路,你永远只以能走一条路,怀念着另一条。
只走一条路,不管这条路是成功还是成长。前奥委会主席萨玛兰奇,曾参加过世锦赛,也曾是世锦赛冠军教练,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他会获得成功,成为万人瞩目的焦点。但他想进奥运会,并一直为之做准备。在进奥委会的路上,他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但是,他却收获了成长。十八年的准备,给了他成长。成功是外在的,由别人评论,而成长是自己的,是自己内心愉悦的存在。成功和成长,注重自己的内心还是别人的评论,如同林中的两条路,你永远只能走一条路,怀念着另一条。
如同林中的两条路,选择一条路走,选择一条路怀念。人生中也会有叉路口,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人生。如同我们,为梦想拼搏的高一学子,选择了走高考这条路,起早贪黑,挑灯夜战,埋头书海,也许崎岖、也许平坦、也许寂寞。但我们无悔,因为正如林中的两条路,我们永远只能走一条路,怀念着另一条。
怀念不如相忘
怀念总是痛苦的。
欲得不到,欲见不能,只能寄于虚无缥缈的怀念,其实却是将自己拉入痛苦与失意的深渊,封闭自己的灵魂与感知,将自己的心灵困居一隅,默默地煎熬,享受着痛苦的滋味。
但是,这又是何必呢?林中只有两条路,但在我们人生的前方,却有千千万万条道路,我们却注定只能选一条,舍弃其余的千千万,但有所舍弃也必有所得。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二取其一,既已得之,又何需思念,怀念不如相忘。然后,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那就应该专注地走下去。
多余的想法,带来的不仅仅挥之不去的伤痛,更重要的是,怀念,会蒙蔽住你的双眼。沿途风景正好,你却只顾垂泪伤心,错过的又岂只是村中的一条路!
当你在伤感失去的昨天,你把今天也失去了。林中的两条路,你怎知我们的选择不是最美丽的? 抬头睁开那曾经被怀念蒙蔽的双眼,你或许会发现,陌上花开,清风微拂,上有青天白云阳光灿烂,下有鸟语花香流水潺潺。我们所拥有的何其珍贵美好,与其怀念,不如相忘。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美好,这才是我们应当做的事情。
既然我们做出了选择,那么那些被舍弃的,就应当随着清风而逝,再让它们来干扰我等,这岂不是自找麻烦,轻松上路,来享受我们沿路上所拥有的一切,用我们的灵魂,来感知我们所拥有的,那才是我们所应当做的事情。
怀念不如相忘,相忘之后珍惜我们的选择。“你永远只能走一条路,怀念着另一条路。”其实,最终他什么也没得到。当然,他得到了内心的伤痛与失意。
选择既定,当一往无前,把我们灵魂的触角延伸到我们的所见到所经历的每一件事物上,全身心地去享受我们所拥有的每处风景。
陌上花开,沿途风景正好,你还在怀念什么?
学会执著向前
人的一生中,会经历许多分岔路口,也许你会站在岔路口犹豫不决,不敢向前。但请记住,无论前方的路再多,心中的目标只有一个,要勇于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行。
学会执著向前,不要拘泥于眼前的迷幻,因为林中的两条路,你永远只能走一条。执著向前,不放弃当下的一分一秒。面对生命中的抉择,你也许会犹豫,也许会迷茫。但你要赶快警惕,因为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你应当抓住现在的一分一秒,勇敢地向前。刘洋,这个二十多岁的河南女孩,以傲人的成就获得了举世关注。她是中国女航天员第一个。之所以有如此的成就,与她当初的分秒必争是分不开的。当她刚进入中国航天诚时,就已有了登上太空的决心。但是留给她的时间并不多,她要想和两位前辈一起登上太空,就要在两个月的时间里掌握前辈十四年学会的本领,这对一个女孩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但她没有放弃,而是争分夺秒的练习,这两个月里她几乎没有出过航天城,一个人耐得住寂寞,抢得住时间。正是她当初在抉择面前不犹豫,在成功路上不懈怠,才使她有今天的成就。
执著向前,不迷乱眼前的花花草草。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坚实的定力,不要被眼前暂时的利益和荣誉所迷惑。他被称为中国的“飞鱼”,他曾在奥运会上大放异彩。他就是孙阳,一个中国泳坛的奇迹。孙阳很小时就表现出非凡的游泳天赋,逐渐长大后,他的成绩更是突飞猛进。他第一次代表中国参加亚洲锦标赛就夺得冠军。赛后的孙阳并没有因暂得的荣誉而放弃训练,而是更加努力,因为他的目标是世界第一。现在的孙阳已经获得了多枚奥运金牌,但他仍不肯放弃训练。正是有了这种坚定的毅力,不被眼前利益迷惑,使他一步步走向成功。
执著向前,不畏惧前方的艰难险阻。吸有敢于面对困难,才能战胜他的机会。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他当初的研究也是困难重重,第一篇论文就被许多人质疑,但他从不畏惧。直至获得今天的成功。只要有目标,敢于拼搏,成功就在眼前。
学会执著向前,一步步踏向成功的殿堂。
末 路
冷宫,残月。枯黄的落叶随风盘旋,我呆坐在窗口目睹着这残败的一切,缓缓转头,镜中女子的面容赫然映入眼帘,纵使我已心如止水,却仍不由地一怔,“这还是我吗?”
十年前,我还是刚及笄的年纪,便已生得明眸皓齿,肤若凝脂,当真是明艳得让花朵都失去了颜色。对于自己的美丽,我一直都是心知肚明的,因而早早便向爹爹禀明心迹,我要入宫,只有那里才有配得上我如此美貌的男子。
次年春天,我如愿 踏入了宫门,只记得临行前爹爹向我交待:“这是你自己选的路,你就要自己走下去,一入宫门似海,你当真要去就不要后悔。”我坚定地转身,像我这样的女子定是要让那俯视天下的人视为珍宝的,怎会后悔?
刚刚入宫时,我同其他姐妹还相处不错,毕竟都是同龄人,相互交心也容易,但我明白,现在这里的每一个人渴望的都 是同一件事,那就是成为皇帝眼中的花朵,可我并不担心,因为我自信于我的容貌,我不认为普天之下有哪个女子比我更配成为皇帝眼中的美艳之花。
我的信心一直没有丧失,事实也证明我的坚持是对的,我终于入了皇帝的眼,他初见我时那片刻的惊诧让我的心都要飞起来了,只那一瞬,我便我知我的人生将要步入一个新的台阶。
慢慢的,我开始不满于自己的现状,皇帝虽宠我,但我的上面没有那么多女人,我要向他们一一行礼,那些年老色衰的妇人怎么配,我开始更加努力的吸引皇帝的垂怜,同时一步步算计着别人。我的美貌是果然是最好的利器,我一步步地向上升着。
我在快乐中不能自拔,那坐拥江山的男子为了换我一笑不惜将昔时宠妃打入冷宫。我想这才是我最终的意愿。那些在我手上同舟共济的妃嫔都曾向我说过一句话:“我的今日便是你的明天。”我笑一笑,对她们抱以不屑,怎么会?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朝去暮来,当我日渐被皇帝疏远的时候,我感到了一丝的不安;当我看到了一群群年轻貌美的女子开始在皇帝身边绕来绕去的时候,我感到了莫名的惶恐;当我被一卷松散的圣旨击倒在地的时候,我触摸到了绝望。
我搬入了冷宫。
镜中的女子虽仍貌美,但那眼角丝丝细纹已表明了青春不再。也许当初嫁与一平常富家子弟,命
运会完全不同,但那只能成为梦中的怀念。路,既选了,就得走下去。
月亮,渐渐隐入云层;前方的路,茫茫中失去了尽头。
未选择的路
美国
弗罗斯特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绵延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诗歌思路:伫立(思索)——决定(选择)——选择之后的怅惘——多年后的回顾、叹息
这句诗究竟写什么呢?这首诗表面上似乎是在写自然界的道路,但实质上暗示的却是人生之
路。诗人虽然写了自己所选择的路,但重点都放在未选择的路上。诗题也表明了这一点。
既然是选择,为什么重点又写未选择呢? 其实未选择也就是选择。选择的路一步步变为现
实,而生活中许多人往往对现实不满,总觉得还有其它的可能,才更加产生了对未选择的怀恋,悔意由此而生,忧郁因此而起。这正是人之常情,正是人生的真实写照。
从中你有何感悟呢?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
例谈学习材料的选择 第6篇
[关键词]学习材料 选择 学习效果 生长点 投靠点 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6-027
学习材料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载体,不同学习材料的选择和利用,相同学习材料的不同处理和使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好的学习材料往往能使教学事半功倍,那么教师该怎样选择有价值的学习材料,切实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呢?
一、学习材料的选择应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生长点
教学应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生长点,充分估计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引导学生不断探究。因此,教师在选择学习材料时,应对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有个透彻的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来选择学习材料。
例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时,教师先出示43+20的算式让学生计算,再巧妙将43+20中的0变化成5,从而顺理成章地将计算43+20的方法迁移到了计算43+25中。然后教师让学生尝试计算,在展示、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算法。最后教师出示22+7、36+30、4+53这三题,并巧妙地将这三道转化成22+17、36+32、41+53,引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算理。如果教师仍将“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的教学起点定在“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不进位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上,然后花大力气引导学生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显然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上述教学,教师就是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起点,利用学生的知识储备,提供合适的素材,适当铺垫,巧妙迁移,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独立探索算法。这里,教师把重点放在算理的交流和内化上,使学生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基础上不断丰富和拓展,并学得积极主动。
二、学习材料的选择应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投靠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原型,所以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相联系时,他们会更感兴趣。因此,教师在选择学习材料时,应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投靠点,赋予知识鲜活的背景,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
例如,教学“认识东南西北”一课时,教师将学生带到操场上,问学生太阳每天从哪个方向升起并指一指。因为是上午第一节课,太阳从东方升起,所以学生一下子就指出来了。教师接着问:“你们知道的方向还有哪些?是怎样知道的?”让学生边指边说,然后教师出示儿歌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方向。在学生对方向有了初步的认识后,教师组织学生玩听指令做动作的游戏:让学生向西转,学小猫向着西方叫两声;然后向南转,学企鹅向着南方走两步;再向东转,学小狗向着东方叫两声……太阳东升西落、操场四周的景物等都是学生熟悉的事物,教师巧妙地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引导学生在指、说的过程中获得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体验。
三、学习材料的选择应以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切入点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选择学习材料的时候,教师应以学生的思维为突破口,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材料,用富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和富有积极意义的操作,激活、引领、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通过尝试、交流、比较、分析等活动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建构新的知识结构。
例如,“认识面积”的同课异构教学,在学生充分理解面积的含义后,甲教师出示两个宽度一样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学生一眼就能看出长方形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接着,教师出示两个面积接近的图形和一些工具,让学生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学生想出了重叠法和将方格纸放在两个图形上数方格的方法。教师问:“白色长条纸有没有派上用场?”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想出了量一量的方法。这节课看起来学生的探究活动丰富多彩,但由于学习材料的选择,导致学生只要将提供的工具一个个用上就能比较出图形面积的大小,从而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乙教师教学时先出示四张卡片,让学生任选两张卡片比较面积的大小。这四张卡片中的两张红色卡片一样大,白色卡片比红色卡片大但宽相同;蓝色卡片和白色卡片的长与宽都不相同,不能直接比较。对于比较白色卡片和红色卡片面积的大小,学生可通过直接看或重叠法进行比较;对于比较白色卡片和蓝色卡片面积的大小,学生发现靠眼睛观察不能比较,但又不能用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自发产生画方格、数方格的方法或者重叠后比较余下部分等方法。因为将几类图形混合在一起,学生可以自由、有选择地进行比较,而且提供的工具不是非常充分,促使学生另外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大,收获也更多。
总之,学习材料的选择不能仅仅拘泥于上述几种方法,还有更多的选择需要教师在实践中去发现、去探究。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选择适合、有价值的学习材料,才能切实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使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材料选择的态度 第7篇
毫無疑問,材料是構成建築的基本物質。空間的形成,依賴于材料的實體特性。相同的幾何限定方式,不同的色彩、質感、氣味、透明程度的材料構成,會觸發大相徑庭的對于空間以及形體的視覺感知與心理體驗。所以從某種程度上説,材料决定着一個建築的基本品質。從材料入手,跨越概念與形式,讓建築設計與建造回到建築本體内容,成爲很多人的建築理念,也促生了許多優秀的建築作品。然而,建築師爲了創作一個具有足够感染力與表現力的作品而進行材料選擇的依據到底是什麽?是建築師的個人喜好與追求,還是空間、形體、功能或場地要求?另一方面,在快速現代化進程中,在强烈的文化斷層背景下,那些代表了某種傳統的磚、石、土、木等材料似乎成爲了聯系當下與過去的重要紐帶,讓我們在喧鬧與彷徨之中獲得一絲安寧與滿足。然而,傳統材料的使用使我們獲得了暫時的“文化”滿足之後,它們對于當下以及未來的生活究竟會有怎樣的影响?歸根結底,建築師對待材料的選擇應持有怎樣的基本態度?
一、材料與生活:過去還是當下?
基于村民自主的鄉村營建源于真實的鄉村資源、鄉村生活以及與場地環境的關系,體現了材料、空間、生活環境以及生活方式的關聯。孔子説“失禮而求諸野”,建築中的許多問題也同樣可以在鄉村中尋找答案。鄉村中的建設一般少受外界强力的幹擾以及“文化”等宏大字眼的困惑,因而顯得更加真實、質樸,具有某種標本式的意義。
鄉土建築之中,材料原本無“傳統”與“新統”之分。居民衹不過以極其自然的方式,就地取材,簡單加工,然後按照結構、功能的邏1以及審美的偏好將其組合在一起。這種建造邏1的背後是基于小農自足經濟的互助合作。建造過程既是各級生産、制作、使用者等構成的一個完整的經濟鏈條,也是一個統一的社會文化生態。當社會以及生活方式發生根本變化的時候,村民們會毫不猶豫地以一種新的建造模式來取代傳統方式。以烏石村爲例(該村即位于浙江中部磐安縣的管頭村,因爲其建築都由附近出産的烏黑的玄武岩建成,所以被人稱爲“烏石村”),村内的老烏石房極有特點,特别是那些由大大小小的烏石砌築的墻體,間或點綴一些淺色的石頭,呈現出迷人的色彩與肌理,那些門窗的立柱與過梁是同樣質地的大塊石材,簡潔有力,顯露出幾分神聖的意韵,着實令人賞心悦目。可是因爲烏石房開不了大窗户,室内空間因而多幽暗、潮濕,所以現在很多房屋都空置,衹有一些老人和無力蓋新居的家庭還住在那裏已經成爲烏石村的老村(圖1)。與老村緊鄰的新村是一個自上世紀90年代逐漸建成的建築群:行列式的布局、獨棟式的單體、面磚塗料,看起來與老村没有任何相似之處(圖2)。烏石村的新老兩村采用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建造材料與建造模式,新村在材料、外觀、建造模式上呈現出與老村徹底的决裂,有文脉意識與社會責任感的建築師看到此情此景常常扼腕嘆息。衹是村民在建房的時候,很少會考慮文化、文脉這類宏大的問題,也没有對“既傳統又現代”要求的困惑,他們衹是基于自家有限的資金投入,考慮如何獲得盡可能舒適而且多的建築面積,最後再通過一些小的裝飾構件來表達各自的審美趣味。于是,在外人看來,村民們抛却傳統的材料與建造方式,選擇了完全不同的布局模式與建造體系。誠然,相比質感、色彩、肌理豐富的烏石老村,由大量貼着瓷磚、刷着塗料的方盒子構成的新村景觀着實顯得單調,看起來少了許多趣味與内涵。但就其生成的機制與過程而言,新老兩村并無本質區别。其建築建築均源于對生活方式的真實應對,而具體應對手段的徹底改變折射出的,是生活方式的根本變化。于建造而言,曾經廣爲采用的烏石,由于其開采、運輸、加工、砌築需要大量的人工,大大增加了建設成本;而且墻體自重太大、容易變形,加上通風采光差,于是村民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更爲廉價的以水泥、鋼筋、磚塊爲主導的現代材料與建造體系。對于村民而言,相對于建造的經濟性以及空間的舒適性,材質的美學與文化特性是最後才會慮的問題。我們可以質疑村民們在建造中的“功利”考慮,但是我們無法否定他們的理性與真實,以及他們回到“建造”本身的理性務實態度。或許,這也是現代建築出現的起點基于工業化生産以及大量人口的需求來創造健康、適宜人們使用的空間。
烏石村的案例告訴我們,材料的選擇在根本上還是要回到所可能創造出的空間,而這個空間是要能够方便、舒適地滿足當下的日常生活。從這個層面來説,回歸到生活(方便、舒適、經濟等),才是選擇材料應有的起點與歸屬。不過,生活是復雜的,盡管身處當下,人們會不斷回望過去、展望未來,在彼此間穿越,但是無論如何我們不該忘了,指嚮當下與未來的生活,應是我們對待材料的基本態度與定位。
二、材料與空間:建造還是表現?
抽象的幾何空間,具有純净、普世、理性的意象,便于經濟、快速地以工業化的方式進行生産,同時表達着公平、民主、透明的社會理念,或許這正是在上世紀初期現代建築運動被廣爲追捧的一個重要原因。然而,從現象學的角度來看,人對空間的感知是直接的、感性的,因此那種從生活世界抽象出的均質、無差别的幾何空間對于人的感知來講總是缺少了什麽,或者説,去除(壓抑)了物質屬性的建築空間終究不够完整。相對于一般現代工業材料,傳統材料因源自泥土與自然,往往具有更加豐富的質感與肌理,也更有親和力,因而使得空間具有更强的表現屬性。不過,曾經作爲建造主體的傳統材料在當下的使用于很多情况下似乎衹作爲營造氛圍的手段或“傳統”,或“文化”,成爲了形體或空間表皮的一層裝飾或“衣飾”。材料究竟該如何被表現,表現的理由與目的又何在?
隨着新材料以及新技術的發展,建造從未像今天這般“隨心所欲、無所不能”。建築的結構與表皮既可相互分離、獨立存在,又可融爲一體、千變萬化,表皮成爲真正的“自由立面”。不過,伴隨着這份自由,不知不覺中,“建造”與“表現”開始成爲一個問題。誠然,材料具有“建造”與“表現”的雙重屬性,它們共同决定了一個空間的品質。然而,有時候“建造”并非清晰可見,“表現”倒是咄咄逼人,特别是在商業化的建築設計市場之中。
森佩爾在150年前把材料的使用歸納爲三種:材料决定論者(materiallist)認爲材料的性能自然可以導出理所當然的形式;歷史主義者(historicist)常常以一種材料去模仿歷史上的某一類建築;思辨主義者(schematist)認爲材料的應用成了一種智力思辨[1]。這三種方式至今依然有效,我們可以在建築實踐的層面找出許多的相關案例。比如卒姆托那種對于自然材料的敬畏態度體現出一定的材料决定論的思想[2];當前一些注重人文情懷的建築師多是以一種懷舊的方式來使用那些傳統材料;赫爾佐格與德穆隆的衆多材料實驗則可以納入到思辨主義之中。受制于當下的建造體系,對傳統材料的使用多屬于懷舊和思辨類型,而這些又多與建築師的個人偏好與品性相關,而與建築内在的功能、結構關系并不大。所以,在當下的建造中,再次拾起屬于往昔的那些磚、石、土、木,本來旨在抵抗這個日益圖像化、商業化的世界,以在過去與現在、生活與土地之間重新建立起某種聯系,可是稍有不慎,也有可能淪爲材料的拼貼與自我的表現。
在真實、合理、動人的建造中,材料需要“表現”,也要“建造”。在此方面,馬德裏一座剛剛落成的建築瑪塔德羅電影院與圖書館(Matadero Theater and Library Gallery)對于“非傳統材料”的使用頗具有示範意義(圖3)。該建築是馬德裏屠宰場改造工程的一部分,原爲牲口宰殺的車間。改造建成的電影院規模不大,約200座,專門用來放映紀録片,于2012年3月開放,由西班牙CH+QS事務所完成。該建築事務所特别關注材料的使用以及細節的設計。在這座建築中,内墻面的材質極爲普通,是那種用于保護電綫的塑料套管,它們像藤條一樣緊密地編織在金屬龍骨之上,不但呈現出豐富的質感與韵律,而且因塑料管粗糙的表皮以及圓形的截面,正好將聲音均匀地反射到大廳的每一個角落,配合其背後的多孔吸音板,將混响時間控制在恰當的長度。站在大廳的中央,衹見塑料管黑黑的表皮與一道道藏在其後的光帶形成强烈的對比,空間氛圍深邃、神秘、素净,又頗具時尚氣息。在這個項目中,建築師將塑料套管的“表現”性(質感、肌理、顔色、韵律等)與“建造”性(空間的功能、材料搭接的邏1)高度統一起來,是對材料極其智慧、創造性的使用,因而以低廉的造價獲得了理想的聲音品質與藝術氛圍。這個案例告訴我們,爲了塑造一個有感染力的適宜空間,材料的表現性是當然需要考慮的問題,而且必須與空間的功能相一致,“表現”與“建造”相平衡,才是對于材料適宜、理性的使用。
三、材料與建造:經驗或現象?
以材料作爲建築的基本切入點,猶以瑞士建築師赫爾佐格和德穆隆爲首的一大批德語區的建築師堪稱代表。他們更多受觀念藝術的影响,突破許多經典的現代主義教條,展開了對于一系列問題的探討材料本身是否携帶着房屋的思想、表達着建築的意義?材料本身是否能成爲建築的基本問題?正是基于這些思索,他們的建築通常都是相對規整的形式與體量,仿佛不太在乎“形式”,但往往以獨具匠心的表皮材料及構造方式令人印象深刻。在建築創作中,他們嘗試不同的材料,并以一種“分析”的方法來組合材料,“從來不混合或混淆各種不同的元素,而是試圖以元素的差异性、它們組合後的意義、它們相互之間的關系來創造一種整體性,在形式的構成中保持各自的獨立性。他們并不試圖去創造一種新的語言,相反,他們在試圖尋求一種既有語言的明確表達[3]”。對待材料的如此態度與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與現象學所倡導的觀念與方法不謀而合,那就是强調直覺、注重思辨、拒絶慣常的經驗與程式。其在建築上的表現,則正如赫爾佐格自已所言:“建築就是建築。它不可能像書一樣被閲讀;它也不像畫廊裏的畫一樣有致謝名單、標題或標簽什麽的。也就是説,我們完全反對具象。我們的建築的力量是在于觀看者在看到它時的直擊人心的效果[4]”。
關于拒絶慣常的經驗與程式,有一個建築故事不能不提。赫爾辛基市中心的一個社區需要在其中心場地修建一座小教堂,兄弟建築師提姆和托姆(Tuomo&Suomalainen)接受了這一任務,可令人沮喪的是場地中間有一塊巨大的岩石,無論花大力氣將岩石搬走還是將教堂建在岩石之上,似乎都不是很好的主意。一番思考之後,兄弟建築師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將教堂與岩石合二爲一!因爲那些平淡質樸的岩石本身就是表達宗教氛圍最好的元素。于是在一堆天然岩石中間,同樣質地的大塊石頭築起一個堡壘似的穹頂,不加修飾的幾片混凝土墻限定出一個低矮的入口,走過幽暗的門洞,一個完全被岩石包圍的大廳出現在人們眼前。陽光穿過周邊放射狀密集排列的一道道扁梁,在地面以及桌椅上投射出一個優美的光亮月牙;一排排蠟燭在岩石邊的支架上静静燃燒;一滴滴水珠從岩石的縫隙間悄然滲出;一圈圈紅銅盤旋于頂部,呈現出令人目眩的肌理,仿佛是浩瀚宇宙中無數星球旋轉後留下的痕迹伴着舒緩、柔和的音樂,人們浸潤在强烈的宗教氛圍中。没有雕刻、没有繪畫、没有裝飾,有的衹是源自場地自身的空間與環境、材質與肌理、聲音與光綫,岩石教堂(Temppeliaukion Kirkko)被公認爲最能打動人心的教堂之一。當建築以一種謙虚的姿態貼近場地,幾乎完全隱匿的時候,場地以及材料特徵却高度顯現出來。在這個隱匿與顯示的過程之中,建築的趣味與意義不但没有消失,反而獲得了源自場地的獨特魅力(圖4,圖5)。
拒絶經驗與模式,基于人的知覺與體認,探討材料語言新的語義與語法,空間也將不斷獲得新的内涵。
四、材料與時間:消耗還是創造[5]?
時間是經驗主體對存在于世界的感知。在海德格爾看來,正是時間構成了一般存在的意義。因爲建築的堅固、穩定,所以通常表現出一種恒常的姿態,特别是在較短的時間維度内,建築幾乎没有多少改變,有的甚至成爲獨立于時間之外的永恒之物。但其實不然。衹要我們把時間維度擴展到足够大,我們就會明顯看到建築的變化。這種變化不僅僅涉及材料與結構等物質層面,更有時間所賦予的獨特歷史與文化内涵。所以説,在時間的軸綫上,建築既消耗着自身,又創造着自身;消耗的是物質,創造的是精神。正是基于時間的演化、積累、沉澱,那些老房子才引起我們的感悟與思索,呈現出新建築無法傳達的一種悠遠氛圍。對于廢墟的欣賞,也是同樣的道理。人們喜愛的并不是那份外在的殘缺與破敗,而是它所體現的時間軸上的痕迹。
“物質是消耗了的光”,或者説物質在時間軸上的變化是消耗了的光所留下的痕迹:木頭顔色會從光鮮變得暗淡,鐵和銅會生銹,石頭會風化,塗料白墻會變得斑駁正是“光陰”的魔力,建築不僅不會蜕化,反而有可能獲得重生。卒姆托設計的瓦爾斯温泉浴場(Thermal Vals),入口處狹長走廊是一段清水混凝土墻,每隔三四米,一人高處便有個壁龕似的凹槽,其間有個銅管導引出一股清泉,順着墻壁徐徐流淌,因泉水中富含鐵質,經年累月便在墻壁上留下一道道深深淺淺的銹漬,流淌而下的水經墻角處一道窄窄的溝收集後被引走,水緩緩流動時在昏暗的燈光下不時反射出微微光亮(圖6)。原本琢磨不定的時間,在此不僅被真切地感知到,而且竟如此空靈、唯美、浪漫。
材料的時間屬性還表現在建造本身。羅馬非一日建成,任何建築物的誕生都有一個過程,因而對于建造過程的表達與暗示通常被認爲是一種誠實的建造態度。其實這也是建構學所探討的内容之一,讓建造的過程獲得自明性,可以閲讀與還原,于是建築在誕生的那一刻就自然具備了時間軸上的痕迹與意義。卒姆托設計的克勞斯兄弟紀念堂(Bruder Klaus Chapel)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小建築(圖7)。這個小紀念堂是爲了紀念瑞士尼古拉斯聖人(Saint Nicholas von der Flüe,1417~1487)而修建的,出資者是德國瓦亨村(Wachendorf,Eifel,Germany)的一對夫婦,建造者也是他們以及當地的村民和工匠。小紀念堂的内部空間由112根圓木構成的帳篷式模板澆注而成,在24個工作日裏,混凝土被一層一層地澆注,每層厚50cm。待澆注完成後,將室内的圓木用火燒盡,于是混凝土的表面留下清晰的圓木模板以及焚燒的痕迹。建築外觀表皮同樣由于分層澆注的原因,每層的顔色差异依稀可辨,顯示出建造的過程。
結語:材料,作爲一種選擇
近30年來,我們經歷了改革開放之後的迅猛發展,也目睹了城市與鄉村的劇烈變遷。面對周遭環境翻天覆地的改變,對于過去的懷念成爲當下社會精英們一種揮之不去的“鄉愁”。回望過去,固然能够找到些許安慰,但它們畢竟已經過去,不可能從根本上解决“思鄉”之苦。既然被抛入“現代”的道路上,我們唯有直面現實,回歸到真實的場地、功能、建造,方可重塑當下建築的基本與信念。换句話説,唯有在這個基礎上决定材料的選擇以及建造方式,將“傳統材料”一詞晾在一邊,我們的現代建築才會有真正的未來。
毫無疑問,以材料作爲設計的切入點或者注重材料表達的設計,往往能超越形式與風格,并擴展人們對于美的認知與接受。但是我們千萬不要忘了,“對于材料的理解,把它置于地點、置于時間、置于生活方可真正實現材料在建築中的價值建築中真正重要的現象,永遠是能够被社會性的人所共同感受到的。否則,縱然表面,縱然知覺,也衹不過是對于材料的視覺拼貼,充其量衹是建築師個人趣味的表現和個人欲望的滿足而已[6]”。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片来源:互联网)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片来源:互联网)
参考文献
[1]参见:史永高.材料呈现.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19
[2]卒姆托1998年出版第一本书《Thinking Architecture》由4篇演讲组成,其中一篇就是“From Passion for Things to the Things Themselves”,即“让材料成为它们自身”。
[3]参见:张路峰.材料的实验—阅读赫尔佐格与德·穆隆.建筑师,2003(2):85
[4]参见: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作品与思想.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1
[5]参见:申绍杰.空间的经验:几何、物质与时间.建筑师,2004(5):65~67
学生公寓卫生间防水材料的选择 第8篇
关键词:卫生间,渗水,防水材料,处理
1 事故现象
我院2003年建成了2栋学生公寓,交工后,陆续出现学生公寓卫生间渗水现象。据统计,一栋楼有140个房间设有卫生间,出现渗水的卫生间达90个,渗水率64%。
2 事故原因分析
由于出现大面积的渗水,我院组织了相关人员对渗水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学生公寓于2003年3月施工,2003年9月投入使用。学生公寓卫生间防水材料设计的是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由于工期紧,在卫生间地面及墙面基层处理完未等基层干透后,就在地面基层上进行聚氨酯涂膜防水施工,施工完成后又做了24小时闭水试验,未出现向楼下渗水现象。施工单位组织工人把卫生间内的水吸干,即进行地砖铺贴工作。工程完工后陆续出现渗水现象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
2.1 学生公寓原设计的防水材料不适合高校工程工期短的特
点高校工程往往是2、3月份开工,当年9月份就投入使用。这对卫生间防水材料的要求很高,既要能实现湿作业,又要易于保护。但设计院在卫生间防水上一般设计的防水材料为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该材料是由含异氰酸酯基(-NCO)的聚氨酯预聚体(甲组份)和含有多羟基(-NH2)的固化剂及共助剂的混合物(乙组份)按一定比例混合所形成的一种反应型涂膜防水材料。这种材料要求找平层的含水率低于9%,这在施工中很难控制。
2.2 施工厚度控制难度较大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在施工中要
求底层固化后,分三遍涂刷面层,每遍0.3-0.5mm厚为宜(如果过厚,涂膜容易起泡),每遍涂刮与上一次方向垂直以使涂膜厚度均匀,第一道涂膜固化后,即可在其上均匀地涂刮第二道涂膜,涂刮方向应与第一道的涂刮方向相垂直,涂刮第二道与第一道相间隔的时间一般不小于24h,亦不大于72h。最终厚度约1.5-2mm。这种施工工艺,人为因素较大,对工人的施工水平要求很高,每遍0.3-0.5mm的厚度控制难度大,且在大面积施工中很难做到涂刷均匀。
2.3 成品保护难度大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在成品保护上难度
较大。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要求在干透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没有干透就进行面层铺贴工作,一颗稍大一点的砂粒就会将只有1.5mm的涂膜破坏,造成渗水。
3 处理措施
针对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在施工中要求的严格性以及高校工程的特点(八三一工程),我院在卫生间防水上对各种材料进行了优劣分析,在洗浴中心工程中大胆使用了比较适合赶工期、能进行湿作业的防水材料:SBC120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将此材料用在6#、2#学生公寓楼卫生间的防水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SBC120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是在充分研究现有防水、防渗产品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现代防水工程对防水、防渗材料的新要求研制而成的。它是以线性聚乙烯为主防水层,双面复合丙纶长丝无纺布作增强层,经添加助剂改善性能制造的一种有增强保护层、防老化层、防水层和增粘增强层四层状材料为一体的复合型防水材料。这种材料的抗拉强度高、抗渗能力强、低温柔性好,膨胀系数小,温升效应低、变形适应能力强。它主要用作屋面、卫生间防水。规格有300g/m2、350g/m2、400g/m2。
3.1 SBC120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该产品具有以下特点:
3.1.1 SBC120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由不同材料组成,产品
性能得到显著提高,特别是它单独设有防老化层,大大提高了产品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
3.1.2 它的上下两表面粗糙,无纺布纤维呈无规则交叉结构,形
成立体网孔,使其抗拉强度高、抗渗能力强、低温柔性好,膨胀系数小、温升效应低、变形适应能力强、磨擦系数大,可与多种粘剂配合使用,粘接效果良好。
3.1.3 这种防水材料与水泥基面粘接时可采用水泥素浆做粘接
剂,水泥素浆可直接进入卷材表面的网孔中,随水泥凝固为一体,水泥素浆不存在老化、霉变、水解等问题,故粘接永久牢固,不宜剥离。
3.1.4 使用该防水材料施工对找平层(基层)含水率没有特殊要求,只要没有水即可施工,而且施工质量可靠。
3.1.5 这种防水材料属树酯类聚乙烯系列高分子防水卷材,是一种无毒、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型产品。
3.2 SBC120施工方法粘贴卷材前基层表面应平整坚实,局部
孔洞、蜂窝、裂缝应修补严密,表面应清洁,无起砂、脱皮现象。阴阳角处做成圆弧或钝角,圆弧R=10~20mm。
将已配制好的胶用容器倒在预粘处的找平层上,胶要连续、适量用刮板刮至均匀,厚度应保持在1mm,水泥胶粘剂要随用随拌制,水泥胶粘剂涂刷后应随即铺贴卷材,防止时间过长胶中的水份散失影响质量。铺卷材时用刮板排气压实,排出多余胶粘剂。涂胶厚度要均匀,卷材应粘牢无空鼓,无打皱。
铺卷材时必须保证搭接宽度,长边、短边均为100mm。相邻两边接缝错开排列(距离≥1m)。搭接的两个粘贴面要同时涂胶,接缝满粘,在接缝边缘需要涂刷一层水泥胶,涂刷宽度从接缝边缘向两边延伸30mm。
管道根部、转角部位应按要求铺贴附加层。
综上所述,对于高校建设及工期要求短的工程来说,在卫生间防水材料的选择上必须考虑实用性、耐久性、易操作性。经过实践,SBC120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就是这种比较适合的材料。
参考文献
[1]供货商:西安继成建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2]陕西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建筑材料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865.
防水材料的选择 第9篇
1.1 桥面防水的特点
水泥混凝土桥面一般包括桥面板、防水层和桥面铺装层。桥面防水层设置在混凝土桥面板和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之间, 主要作用是保护桥面免受水的侵蚀并防止钢筋生锈。桥面防水层不同于其它建筑防水层, 从桥梁使用环境条件、施工条件和荷载特点分析, 桥面防水具有如下特点:
(1) 环境条件。桥面防水层承受外界环境四季风雨、酷热严寒、干湿交替等气候变化及腐蚀性介质侵蚀。
(2) 施工条件。桥面防水层上沥青混凝土铺装层施工时要进行高温 (130~140℃) 摊铺、压路机碾压, 要求防水层具有耐高温性能和对压路机局部承压抗硌破能力。
(3) 荷载特点。桥梁处于动态工作状态, 车辆行驶时, 除竖直向压力外, 还有水平方向的制动力、离心力及下坡时轮载的水平分力作用到桥面上, 当防水层受到较大水平剪力时, 要求防水层具有较大抗剪性能;桥面受车辆交变荷载周期性反复作用, 桥面板结构的应力、变形、裂缝都是周期性反复变化的, 在混凝土的裂缝边缘会产生“应力集中”, 使裂缝扩大和增加, 造成“裂缝累积损伤”, 这就是混凝土的“疲劳”破坏。
1.2 对混凝土桥面防水材料的性能要求
(1) 耐高低温性能和抗裂性好。具有良好的耐热 (80℃) 、耐寒 (-40℃) 性, 防水层能抵抗沥青混凝土的摊铺高温, 且在冬季低温下不开裂。
(2) 粘结强度和剪切强度高。具有足够的粘结强度和剪切强度, 保证防水层在工作条件下与水泥混凝土桥面板和沥青混凝土铺装层间粘结牢固, 不发生层间脱离和铺装层破坏。
(3) 抗拉强度和变形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如拉伸强度与延伸率, 可耐受桥梁振动变形及水泥混凝土基层裂缝影响, 以保证其使用年限。
(4) 抗硌破能力强。能抵抗施工及使用过程中荷载作用而不致刺破。
(5) 不透水性及抗侵蚀性能好。防止水渗入及盐、酸等腐蚀性溶液造成桥面板腐蚀。
(6) 抗老化性能和耐久性优良。保证不低于铺装层的设计使用年限。
(7) 施工简单快捷。要求防水施工简单、造价适中、储运方便[1]。
2 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材料的选择
2.1 桥面防水材料的选择原则
我国CJJ 1392010《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中3.0.1条规定:“混凝土桥面铺装内应设防水层。桥面应有完善的防水、排水系统”。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由刚性防水 (混凝土桥面板自身防水) 和柔性防水2部分组成。桥面混凝土施工质量再好也不能完全保证不开裂, 因此柔性防水系统尤为重要。桥面防水材料的选择原则是:
(1) 根据桥面工程特点和区域气候条件
桥面铺装面层:沥青混凝土铺装面层采用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料, 此类桥面铺装占90%以上。水泥混凝土铺装面层采用渗透结晶等刚性防水材料。
气候条件、施工温度:如北方寒冷地区应选择耐低温性好的防水材料, 尽量采用热熔施工;沥青摊铺施工要考虑材料的耐高温性。
桥梁结构形式、交通量:特大桥要选择耐低温热熔施工的防水材料。
(2) 根据防水材料特性及价格
了解各种桥面用防水材料的特性, 结合工程实际条件进行合理选择。如材料的相容性、温度梯度、高温耐热、低温柔度等。
(3) 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环保要求
2.2 桥面防水材料选择分析
在水泥混凝土桥面板上采用防水层始于20世纪20年代, 丹麦、美国首先采用, 后在欧洲广泛采用。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曾使用阳离子乳化沥青防水涂料、沥青油毡等, 80年代采用新型防水卷材和改性沥青防水涂料等, 90年代性能优良的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引入我国并得到推广应用。我国地域广阔, 在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材料的选择上采用防水卷材还是防水涂料, 或采用其它防水方式也存在争议。
2.2.1 刚性和柔性之争
因受车辆交变荷载作用, 桥面结构的应力、变形、裂缝呈反复周期性变化, 会引起混凝土受拉区产生疲劳, 使混凝土裂缝既有扩展又有增加, 造成“裂纹累积损伤”, 所以“动载”裂缝的防水似乎比“静载”裂缝的防水显得更重要。从这个条件看, 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层只适用柔性防水材料 (卷材型、涂料型) , 采用刚性防水材料 (渗透型、结晶渗透型、外掺剂型) 是不合适的。刚性防水材料不具备柔性特征, 只能作为辅助防水在个别场合下使用, 如无锡市工运桥桥面裂纹纵缝利用封闭性和结晶渗透性良好的XYPEX处理后, 防渗效果好, 避免了钢筋锈蚀[2]。目前我国水泥混凝土桥面用防水材料应采用柔性防水材料 (卷材和涂料) 为主, 刚性防水材料为辅。
2.2.2 卷材和涂料之争
20世纪90年代初, 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因防水效果好, 在我国道桥防水中逐步取得应用, 如首都机场高速和上海南浦大桥等。但随后在桥面工程应用中频繁出现卷材防水层与水泥混凝土结合面的抗剪强度不足, 降低了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承载能力等问题。由此, 桥面防水设计转而探索使用涂膜防水材料。
卷材防水层具有产品质量易保证, 韧性、耐腐蚀和抗渗性较好, 施工工期短、污染小等优点而成为桥面防水的主力军。但防水卷材不适宜外形复杂基层, 搭接粘结难度大、防水整体性较差、施工技术要求高、劳动强度大、造价较高、维修困难、与水泥混凝土基层粘结性较差、层间抗剪问题较难解决。防水涂料整体防水无接缝, 不受基层形状限制, 维修方便, 与水泥混凝土粘结性较好, 可解决层间抗剪问题, 但涂膜较薄, 施工工期长, 易受环境条件影响, 抗拉、延伸率、抗硌破及抗渗性不如卷材, 使其应用受限。从以上防水材料特性对比来看, 防水涂料施工更简便、经济性更好、更适于桥面防水, 但重载桥梁应尽量避免使用涂膜防水层。卷材施工推荐用热熔法, 其施工速度快、适用于工期紧的桥梁工程。
目前常用的桥面防水卷材有热熔施工的SBS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APP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SBS改性沥青自粘卷材。三元乙丙等高分子卷材虽然质量好, 但因成本高、难粘结, 在道桥防水中较少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使用效果良好, 适用于温度为-45~80℃的环境。但当桥基面平整度较差时, 卷材粘结率不能满足要求, 易形成空鼓及搭接部位粘结不良而影响防水效果。以具有自粘性的SBS橡胶为主的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卷材自愈性强、施工简单快速。20世纪70年代初, 自粘卷材开始用于桥梁防水, 在欧美等国较广泛地应用。如美国格雷斯的自粘防水卷材被美国部分州政府部门列为桥面防水的推荐产品。周翔等[3]对道桥用自粘防水卷材的研究表明:自粘卷材施工方便, 防水性能良好, 是新型桥面用防水材料的发展趋势;自粘卷材要获得满意的粘结效果, 必须根据当地气候条件满足一定厚度要求;自粘卷材应选用温度稳定性好的改性沥青, 温度高于100℃时, 沥青的流淌变形明显加大。在实际桥面施工时, 应控制最高施工温度, 以避免防水卷材表层沥青过量流淌。
目前常用桥面防水涂料主要有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 (PB) 、聚合物改性水泥基防水涂料 (JS) 和聚氨酯防水涂料 (PU) 。
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是在乳化沥青的基础上, 用合成乳胶 (氯丁橡胶、丁苯胶乳) 进行改性而成的防水涂料。按使用方式分水性冷施工 (L型) 和热熔施工 (R型) , 通常采用水性冷施工。该涂料可机械喷涂或人工涂刷, 施工快捷, 但因涂层太薄, 经沥青混凝土碾压后容易损坏, 影响了防水效果。
聚合物改性水泥基防水涂料通常分液料和粉料, 需在施工前按适当比例拌合均匀。目前液料以丙烯酸或改性丙烯酸乳液为主, 粉料是针对不同涂料性能设计以水泥为主的多种材料混合物。该涂料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城市桥梁广泛应用, 但不能在0℃以下或雨中施工, 否则影响成膜。
聚氨酯防水涂料按包装形式分单组分、双组分和多组分3类。聚氨酯防水涂料弹性好、耐老化、防水性好, 但与沥青混合料的亲和性差, 层间粘结性差, 易出现层间分离, 涂料与沥青混凝土层间需设过渡界面层。因成本较高, 要求基面干燥, 对低毒施工操作要求严格, 该涂料主要适用于-30~80℃环境中的用混凝土铺装的桥面防水层[4]。
目前, 我国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材料北方地区以卷材为主, 涂料为辅。南方地区多用防水涂料。如北京地区采用热熔APP改性沥青桥面专用防水卷材, 而南方各大城市采用聚合物改性沥青桥面防水涂料。
2.2.3 SBS卷材与APP卷材之争
防水卷材是采用SBS弹性体防水卷材, 还是APP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也没有形成统一意见。SBS、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能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较高的剪切强度、粘结强度及抗渗性、延伸性。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低温性能优越, 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则高温性能更明显。路桥专用APP改性沥青聚酯胎防水卷材具有耐紫外线、耐高温、抗老化、抗硌破的优良性能, 逐渐被桥梁防水工程界所接纳采用。自粘、SBS、APPⅠ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主要用于摊铺式沥青混凝土铺装桥面, APPⅡ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主要用于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装桥面。朱贤明等[5]研究认为:APP防水卷材作为桥面沥青混凝土下面的防水层及防治白加黑路面的反射裂缝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材料。APP卷材适用于新旧钢筋混凝土桥面板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防水及补强改造, 而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可作为混凝土铺装面层的防水层。
3 混凝土桥面防水材料应用中的问题
导致混凝土桥面铺装损坏的原因有很多, 如桥梁设计缺陷、铺装层设计不当、施工工艺、交通超载等。水损害是铺装层早期损坏的主要诱因之一, 防水层的损坏主要有以下方式。
3.1 卷材错动
车辆超载及桥面坡度较大反复刹车对防水层造成严重的“错动”损坏, 应引起高度重视。如沙洋汉江公路大桥1985年7月建成通车1年后, 即发现主桥面铺装层局部隆起破坏。卷材产生“错动”破坏是因铺装层内产生较大剪应力或卷材与桥面板间粘结力差, 防水卷材与混凝土桥面抗水平剪力弱。上海地区曾做过试验, 不少桥梁揭开防水层发现桥面板十分潮湿, 粘结不理想影响了防水层的使用寿命。要关注桥梁防水层与桥面板 (找平层) 的粘结效果, 提高卷材的高温抗剪性能, 要求卷材50℃时粘结强度≥0.05 MPa、剪切强度≥0.04 MPa。
偏胎基单层桥面专用SBS或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可100%与基面粘结, 从根本解决“错动”问题。如德国生产的桥面专用防水卷材Vedapont WA4, 采用科学的“偏胎”设计, 即胎基上下的SBS沥青涂层上薄下厚, 适合于单层铺设在路面热沥青下。上涂层薄和沥青路面材料之间不会产生滑动层, SBS耐高温约125~130℃, 铺设沥青路面材料时呈膏状热熔, 与其结合好, 不会产生所渭“两张皮”现象;下涂层厚有足够的沥青可熔化, 填平基面上较大的坑洼, 减少空鼓的产生, 增强与基面的粘结力。自粘防水卷材上表面设置1层隔离层, 在沥青混凝土摊铺时, 确保卷材不会被摊铺设备沾粘和破坏, 但当温度≥120℃时隔离层自动熔化、失效, 并提高沥青混凝土与卷材的粘合力。
防止卷材“错动”的其它措施有:改变桥面沥青铺装层材料性能, 如增加刚度、强度、热稳定性等 (如采用浇注沥青混凝土) ;限制超载车辆通行;严格规范卷材施工, 控制桥面基层平整度和质量, 采用热熔法满粘、纵铺、顺水搭接, 确保无空鼓、褶皱、翘边现象;控制热熔温度等。
3.2 卷材搭接不牢
卷材搭接不牢会造成防水失效。解决措施有:采用较大幅面的防水卷材;采用专用配套胶;采用机械办法革新卷材“接头”构造, 如“压条”、“锚钉”等既实用又方便施工的方法。为保证防水效果, 使卷材在摊铺沥青混凝土过程中受碾压时不被硌破, 要求卷材热碾压后能经受0.1 MPa静水压力、30 min不透水, 接缝变形能力要求经10 000次循环无破坏。
3.3 涂层硌破
聚合物改性沥青桥面防水涂料在桥面防水中应用广泛, 但其路用性能较差, 碾压后易硌破却始终困扰着设计施工人员。增加涂膜厚度和用纤维网格增强可提高抗硌破性, 但结合面抗剪强度也随之呈快速降低趋势。
纤维增强改性沥青桥面防水涂料是在聚合物改性沥青桥面防水涂料中加入一定量纤维, 采用纤维同步切割喷涂设备, 与涂料施工时同步切割喷涂。纤维可在防水层中形成一层胎基, 使防水涂料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大幅提高, 涂膜防水效果及结构耐久性增强。
环氧沥青是将环氧树脂加入沥青中, 经固化反应, 形成不可逆的固化物, 其固化反应使沥青从热塑性转变为热固性, 因此环氧沥青具有比普通沥青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肖桂元等[6]以苏通公路大桥混凝土桥面工程为依托, 对环氧沥青防水层的研究表明:与普通沥青相比, 环氧沥青防水层材料具有较高的粘结强度、优良的抗疲劳性能、良好的耐久性及抗老化性能;环氧沥青老化后各项性能指标仍满足技术要求;环氧沥青涂料用于混凝土桥面铺装, 具有优良的防水及耐久性能, 但价格高, 只用于重要桥梁工程。
3.4 水泥混凝土桥面板裂纹
我国沿海地区空气中含氯化钠成分较高, 同时北方城市冬天桥面要洒盐融雪。当含氯离子的水渗入混凝土桥面板后, 极易造成钢筋生锈, 影响桥梁结构耐久性。如北京西直门立交桥, 建成10年左右即因冬季融雪盐水渗入桥面板使钢筋生锈产生顺筋开裂而损坏。桥面渗水是加速碱集料反应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北京西直门立交桥和天津八里台立交桥, 就存在着严重的碱集料反应, 使混凝土表面龟裂、凸出而剥离。要重视桥面混凝土自防水, 选用优质原材料合理配制混凝土, 规范施工, 防止混凝土桥面板因干缩、热涨、不均匀沉降等原因而产生裂纹。加入纤维增强或选用混凝土外加剂, 可提高混凝土自身密实度, 杜绝渗水通道。但早强剂产生大量水化热, 会造成混凝土干缩裂缝及徐变次应力等问题, 应予以高度重视。
3.5 桥面防水设计不规范
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设计要遵循“多道设防、防排结合、刚柔相济”原则。要保证桥面排水通畅, 合理选择桥面主防水材料, 同时不可忽视伸缩缝、隔离带、防撞墩等部位细部构造和防水措施。桥面伸缩缝处必须在桥面混凝土结构中放置橡胶止水带, 并用密封材料嵌实。白加黑路面防水, 应对水泥板块分格缝及裂缝进行防水处理。
4 结语
随着人们对桥梁结构耐久性问题的深入研究, 桥面防水层结构在保证桥梁结构安全及耐久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共识。桥面防水是一个系统工程, 防水材料是基础, 设计为前提, 施工是关键。目前我国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材料应采用柔性防水材料 (卷材和涂料) 为主, 刚性防水材料为辅。重视桥面防水, 根据水泥混凝土桥面防水特点, 积极研发桥梁专用防水材料, 深入研究桥面防水产生问题的原因, 合理设计选材, 规范施工, 才能达到系统防水, 延长桥梁寿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道真, 黄艳雁, 薛绍祖, 等, 防水工程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 2010:263-272.
[2]王华, 樊兴华.XYPEX和CFRP在桥梁补强中的应用[J].森林工程, 2007 (4) :64-66.
[3]周翔, 严军, 章洪庆, 等.桥面用防水卷材性能评价与分析[J].城市道路与防洪, 2004 (2) :85-87.
[4]穆祥纯.近年来我国城市道路与桥梁结构防水技术的发展[J].中国建筑防水, 2004 (6) :15-20.
[5]朱贤明, 雷俊卿.路桥用APP防水卷材的防水机理分析与应用[J].公路交通技术, 2004 (6) :46-50.
论幼儿阅读材料的选择 第10篇
关键词:幼儿,阅读书籍,选择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 父母需要有一种观念:课外读物是幼儿成长必备的良师益友。从出生以后, 孩子开始对整个世界的事物感到好奇, 想要多探索、多认识。因而课外读物对幼儿的心智成长非常重要, 同时也是学前教育的重要教材。目前课外读物的品质良莠不齐, 需要父母加以过滤, 协助幼儿作选择, 才能净化幼儿的学习。
一、符合儿童特点的食品
在饮食方面, 家长知道一定要为幼儿准备适合他们年龄的食品, 在选择童书时, 道理是一样的。我们这一代和上一代的爸爸妈妈们, 多是从童书十分匮乏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 多数人除了安徒生、格林外对童书世界几乎一无所知。实际上, 儿童的文学世界是一片非常广阔的美丽世界。对于学龄前和学龄初期的儿童来说, 图画书是最适合他们的读物。重复的句式、重复的词语、在同一系列书中重复出现的人物/动物形象, 会降低阅读的难度。书中句子的长度和复杂性要不能超出孩子的理解力, 使用的词汇要多数是孩子熟悉的词, 书的长度也要在孩子的注意力范围之内。
二、培养幼儿“美食家”
我们睁大眼睛看看孩子们周围的图书环境, 太多的识字读本、太多的快餐读物、太多的教辅读物、太多低俗的动漫、太多劣质的抽筋剥皮的改写本我们也问孩子“你最喜欢读什么样的书?”儿童期的阅读经验, 无疑也会对以后阅读的品味有重要的影响。如果不希望你家孩子日后成为一个“坏品味”或“怪品味”的人, 就应该从现在开始, 把他培养成为一个“童书美食”家。儿童接受精神食粮的能力, 即阅读能力、欣赏品味也是培养出来的。我们需要通过提供好的“食品”和合理的营养搭配, 让孩子成为童书的美食家, 而不是把“土豆大餐”当成美食。
培养“童书美食家”应从0岁开始。“怎样使儿童喜欢书是靠文字呢?还是靠画?”但他的回答很简单:“靠耳朵。”听觉是一种本能, 但倾听却是一种后天培养出来的能力。倾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能力, 与单纯的“听到”不同, 倾听是有意识地进行有意义的反应。古人说:“读书养气”。这个“气”便是气质、气量的“气”, 养有读书之“气”的人, 必是擅长倾听的。只要你愿意, 从孩子一出生就可以开始给他阅读的体验。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为孩子大声读书。如果你现在还没有开始为孩子读书, 那就从现在开始吧, 什么时候都不算迟!
三、中西书籍要合理搭配、类型多样化
以选择读物的内容而言:基本上, 中西读物皆有其可读性, 父母在协助孩子作挑选时, 尽可能不要完全偏于任何一方。西洋故事的编辑较完备, 其结构或故事的曲折性较高, 较能吸引孩子;中国的故事, 内容较富人性化、重民族性, 淳厚的人性, 值得孩子深入去品味。
读物的类别上可以多样化, 历史、自然、知识性、人物传记等都可选择如此可以拓展孩子的想象空间, 丰富孩子的心灵视野小孩的生活层面狭窄, 仅局限于家庭、亲戚朋友等。因此各种不同的课外读物, 让孩子接触更多新鲜的事物, 扩展其视野, 而提高孩子对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心。
四、各种书籍的合理搭配
儿童图画书的分类有三种:一种是“故事书”, 这种书是儿童的小说;一种是“知识书”, 这种书是儿童的百科全书, 比如介绍汽车的书;第三种是“概念书”, 这种书相当于儿童的广告, 是向孩子解释某种概念, 比如“相反”的概念。在儿童阅读的领域中, 这三种书仿佛三种类型的“食品”, 当家长为幼儿选择图书时, 需要注意营养的平衡, 最好三种图书都有所涉及。可惜, 如今市面上很多童书都是“土豆大餐”类型的。图画往往由电脑填色, 颜色看似夺目其实却很呆板。里面人物和动物的样子, 粗看可爱, 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那种“可爱”其实都很模式化, 看一本和看十本没有什么差别。内容有的是经典童话抽筋剥皮的改写, 只剩下起承转合, 有的则粗制滥造, 禁不起推敲。至于文字, 有的阅读起来毫无美感, 有的则完全不顾读者的年龄。这种快餐类型的书, 营养贫乏, 制造快, 被遗忘得更快, 不能成为孩子食谱中的主要成分。
五、注重书籍的外观和内容的选择
健康家居选择会“呼吸”的材料 第11篇
时下还有什么比对人体健康无害又个性十足的新装饰材料更值得推崇、更吸引眼球的呢?新材料推陈出新是趋势,关爱健康的同时还能让你紧随潮流。
会“呼吸”的墙:硅藻土
选材建议 硅藻土矿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绝对纯天然。硅藻土具有细腻、松散、质轻、多孔、吸水和渗透性强的特性,而且还有净化空气、调湿、隔音、保温、隔热等功能。
独特效果 把它直接涂刮在墙面,厚度约2.5毫米左右,可以做成平面效果、含稻草的粗面墙及划痕、堆印等各类立体花纹。
视觉的享受:液体墙纸
选材建议 “液体墙纸”也称壁纸漆,是集壁纸和乳胶漆优点于一身的环保水性涂料,采用丙烯酸乳液、钛白粉、颜料及其他助剂制成,可创造多样的视觉效果,这种墙纸既克服了乳胶漆色彩单一、无层次感的缺陷,也避免了壁纸易变色、翘边、有接缝等缺点。
独特效果 使用“液体壁纸”,涂刷力度不同、涂抹方向不同,或颜色搭配不同,均会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可刷出“夜光壁纸漆”——吸收可见光10~30分钟,在黑暗中就可持续发光12小時以上;“变色龙壁纸漆”——白炽灯照射是一种颜色,阳光照射又是另外一种颜色;“浮雕壁纸漆”——经过特殊工艺,墙面可呈现浮雕效果等。
温馨的塑造:透光石
选材建议 人造透光石板材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可在家居中制作透光吊顶、透光背景墙、异型灯饰、透光艺术品、橱柜台面、窗台面、洗面台、厨卫墙面、餐桌面、茶几、门等。这种人造透光石具有无毒性、无放射性、阻燃性、不沾油、不渗污、抗菌防霉、耐磨、耐冲击、易保养、拼接无缝、任意造型等优点。
独特效果 石头通透赛过玻璃。色彩缤纷的石头制作的发光顶光线柔和、温馨,比工艺玻璃更适合在家居中使用。色彩丰富、易打理、属于绿色环保建材,并可根据需要随意弯曲。
环保又舒适:钛镁合金玻璃
选材建议 作为可变换层的新玻璃,能使透明的窗户随您的需要而变为镜子。一般可变换的玻璃只能调整玻璃的透明度和颜色,而在这种钛镁合金玻璃中,折射率是可变的,其原理是利用钛镁合金作为可变换层,提升了原有玻璃保温、隔热、隔音的特性。
建筑节能窗材料的正确选择 第12篇
1 设计时控制窗墙面积比
窗和墙的面积之比是设计首先考虑的问题,而窗墙比则是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即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的比值。普通外窗的能耗大大高于外墙体。金属单框低辐射中空窗的传热系数一般为2.7 W/(m2·K)~3.4 W/(m2·K),也是大于外墙导热系数的。由此可见,控制外窗的开洞面积,能有效的控制建筑物内部采暖和空调的能耗。若是单纯从节省能耗来说,窗墙比的面积越小越好,其值如果太小,又会影响到正常的室内采光和通风,对利用太阳能也是不利的。
2 外窗用玻璃的选择
1)透明玻璃,以6 mm厚度单层透明玻璃为例,其遮阳系数SC=0.99,传热系数k=5.58 W/(m2·K),都是比较高的值,表明单层透明玻璃对阳光辐射的阻隔能力是很低的,而保温性能也是较差的。2)中空玻璃,常见的透明中空玻璃是由两片或几片玻璃,以有效的支撑框均匀的隔离开,周边粘结密封,使玻璃层间形成干燥气体空间。透明中空玻璃之间的空气层一般为12 mm厚度时,其传热系数k值可以达到3 W/(m2·K)以下,但遮阳系数SC值仍在0.87左右,对太阳直接辐射的传入影响并不明显,其保温节能作用效果有限。3)镀膜玻璃是应用在建筑物的外窗,可以有效的限制红外线与可见光的进入数量,减少紫外线的透射。主要有热反射镀膜玻璃,低辐射镀膜玻璃即Low-E玻璃。将Low-E玻璃和中空玻璃相结合,形成Low-E中空玻璃。该种玻璃具有较高的阻热,隔声和防止结露的性能,密封性能也好,具备了更低的传热系数和更优良的遮阳系数,选择范围在0.2~0.7之间,比普通中空玻璃的保温节能效果有大的提高。
3 窗框及窗扇材料的选择
1)钢,铝材质框,窗框及窗扇材料的导热面积虽然不大,但其导热系数却是很大,其传导热的损失能占整个窗户散热量的70%左右。其中单层玻璃的铝合金窗的传热系数k=6.2 W/(m2·K),而单层玻璃的塑钢窗传热系数k=4.5 W/(m2·K),传热量减少了约25%。2)断热铝合金窗框,若是采用非金属材料的高强度增强尼龙隔热条,对铝合金窗型材进行有效的隔热。普通中空玻璃的铝合金窗的传热系数k=3.9 W/(m2·K),采用断热铝合金窗的传热系数k=3.4 W/(m2·K)。如果断热铝合金窗框与Low-E中空玻璃配合采用的话,可使铝合金外窗的传热系数k=2.5 W/(m2·K)甚至更低,也由于其结构严密,装饰性能良好应该是很理想的外窗结构形式。3)PVC塑料钢窗框,PVC塑料钢型材窗框或者断热铝合金型材窗框及扇的断面形式不同,所形成的外窗传热系数差别也较大,常用的PVC塑料型材的传热系数k=1.9 W/(m2·K),在选择节能窗框及扇的型材时必须认真选材。如果是选择中空玻璃加塑料钢窗框时,其传热系数k=2.5 W/(m2·K)~2.8 W/(m2·K),甚至于更小,这是塑料钢窗作为节能窗的首选窗型之一。
4 选择适宜的外窗结构形式
4.1 平开窗的结构性
平开窗常见的有平内开及平外开两种结构形式,窗框与窗扇之间的开启连接是采取三级阶梯状密闭的,形成水密和气密两个独立的结构形式。独立的气密系统可以有效的保证窗的密封不透气,是多年来相对较好的保温节能型窗。
4.2 推拉窗的结构性
推拉窗的使用比较多是由于制作安装相对简单,通风效果好且使用方便,造价较低的原因。该窗型主要结构是框包扇及扇包框两种形式。最常见的是框包扇形式,即是将窗扇插入框内槽中左右滑动,采取外,中,内三级阶梯式密封,提高外窗的气密性。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滑动轮及密封条上的毛刷很容易变形和磨损,导致窗框与窗扇之间的空隙不断增大,保温性能差及气密性大大降低,增加能耗用量。
另外,由于冷热空气的对流大小与窗扇周边空隙大小成正比,如将推拉窗设计成单滑道形式,即其中的一扇玻璃镶嵌在窗框及中梃上,形成一固定扇,另一扇在其内侧推拉活动,则可使框扇内总缝隙长度减短近一半,这样既提高了外窗的气密性能,又可以使高层建筑推拉窗的安全使用得到保证。
4.3 固定窗的结构性
过去固定窗在北方的应用比较多,现阶段已经很少采用。固定窗是把窗玻璃直接固定在窗的型材上,而窗的型材又固定在留置的洞口内,在正常情况下固定窗的密封性和保温效果应该是最好的,但不能通风换气。
5 外窗密封材料的采用选择
首先是玻璃与窗体材料,现在玻璃装配是采取干法和湿法两种镶嵌形式,干法是在玻璃与窗框之间采用耐候性好的弹性密封条,效果还是可以的。而湿法是在玻璃与窗框之间采用高粘度聚氨酯双面胶带和硅胶粘结,将玻璃固为一体,密封性好同时对窗的整体性和刚度有所加强。其次是窗扇与窗框,推拉窗基本都是采用毛条来封闭窗扇之间及扇与框之间的缝隙,而毛条本身的气密性是极差的,是影响外窗节能效果的薄弱部位。平开窗是用橡胶条密封的,如三元乙丙材料。但这些材料也存在热胀冷缩的问题,因此,研制更好的密封材料以满足耐久性的气密问题,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最后是窗框与墙体,玻璃与玻璃的问题。窗框与墙体之间要采用高效,保温,隔声好的弹性材料作填充料,一般是用发泡的聚氨酯等可膨胀材料,密封胶采用与基底相容并粘结性能良好的中性耐候密封胶。而玻璃与玻璃的采用,目前最多的是中空玻璃。现在中空玻璃周边用间隔桓隔离开,框内装入干燥剂,并用密封胶密封,常用胶接或熔接方式进行密封处理。
6窗的制作及安装质量要求
1)制作外窗的型材和窗型结构要在满足抗风压,严密性及水气密性需要的前提下,将保温节能放在首位考虑。2)外窗的制作及安装质量必须要满足现行规范及标准的相关要求,尤其是外窗的几何尺寸,垂直度及外观要求。3)外窗的安装位置应是在墙中心偏外侧较好,并做到框四周充填密封严密,窗框及四周洞口和墙面外保温作为一个整体考虑。从现状分析,特别要考虑解决好窗框周边的渗水问题,这对整个节能保温效果极其重要。4)窗扇密封材料的选择必须慎重,需要精心施工,安装后要检查窗扇搭接配合,不走扇和挠曲,处理适当窗扇制作尺寸偏差超标和四周间隙不恰当问题,调整好同框内接触部位的间隙宽窄均匀问题。
综上浅述,在人口大增能源日益紧缺的社会,建筑采用保温节能型外窗是极其需要的。外窗的玻璃和框的传热,窗户的空气渗透,太阳辐射取热方面及窗墙比,玻璃的选择,窗框材料的选择,外窗形式及密封材料选择同样重要,窗户的制作安装质量不容忽视,提高节能保温效果是提高建筑水平的重要环节。
摘要:从外窗的使用和构造功能方面出发,就窗墙面积比、外窗用玻璃的选择、窗框及窗扇材料的选择进行了论述,并对外窗结构形式及外窗密封材料的选择以及窗的制作及安装质量要求作了探讨,以期取得理想的节能效果。
关键词:窗墙面积比,玻璃选择,材料,建筑节能
参考文献
[1]王喜斌.节能门窗的开发和应用研究[J].节能,2006(1):16-19.
[2]王宗昌.建筑及节能保温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8.
防水材料的选择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