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人性化护理分析
妇科人性化护理分析(精选10篇)
妇科人性化护理分析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科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00例住院患者, 患者年龄23~82岁, 平均年龄43.22岁, 所有患者均为女性, 患者入院原因多种多样, 具体有各种阴道炎症82例, 各种宫颈炎症58例, 盆腔炎症40例, 以及附件包块20例, 共200例患者。
1.2 人性化护理方法
(1) 实施人性化服务理念
妇科护理工作是一项具有较强专业性的护理工作, 其以特殊人群作为服务对象, 在日常工作中, 护理人员不仅要担当好护士的角色, 同时也要引导患者积极面对病情, 也要为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咨询服务。多种角色下, 常常会给护士带来较大的工作压力, 因此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必须要不断强化学习认知, 学习如何运用人性化理念指导工作, 将患者看做亲人。要给予患者足够的耐心、细心和关心, 尤其是面对具有特殊病情的患者, 更要基于人性化理念, 用亲人般的服务完成日常工作。也应该及时对出院患者进行康复随访, 并且患者提供必要的院后康复指导[3]。
(2) 营造人性化就医环境
由于妇科患者心理的特殊性, 因此在病房布置上也应该基于女性的心理特点, 设置人性化的病房。如在病房为床单元之间安装可移动的隔帘, 洗漱室内为患者提供热水, 在患者病床上安装小桌板, 以及方便随手开关的床头灯等。尤其是要重视女性的私密性, 确保女性在住院期间的隐私保障。通过住院环境的改善, 提高医院的人情味, 营造尊重病人的住院环境, 让患者感到家的温暖。
(3) 要求护理礼仪与语言人性化
护理人员的护理礼仪与语言可以被患者感受到, 因此以亲切的笑脸、温馨的问候开展一天的护理工作, 患者会非常容易接受, 所以护理人员在开展人性化护理的过程中, 应该采用拉家常、富有爱心的形式与患者进行交流。尤其是在患者询问病情时, 不能说“不知道”, 这样会导致患者心理负担的加重, 而是应该耐心的为患者解释, 引导患者积极面对自己的疾病, 告诉患者良好的心态是战胜疾病的最好武器。此外, 在于患者家属交流是, 也应该用自身的语言与行动带动他们, 让他们家积极面对患者病情, 科学配合护理工作。
(4) 文明用语, 温馨服务
在日常护理中, 护理人员应该即最关怀的眼神、最甜美的笑容、最体贴的语言面对患者, 遵照医院制定的护理承诺与规范, 通过使用“您好”、“请”等文明用语, 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尤其是在查房或者护理患者时, 切不可继续采用以前的床号直呼患者, 要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同时根据人性化的护理要求, 我科室还进一步制定了相关的语言规范, 要对患者说:“好的”、“没问题”、“我及时处理”等, 且在说话时语言要温和, 态度要和蔼, 并依据患者的不同需求, 并给予患者最大的人文关怀, 让患者体会到护理人员的真诚。
(5) 护理管理人性化
在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的同时, 护士长尤其要时刻提醒护士人性化护理的重要性, 通过运用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措施, 激励护士不断提高护理积极性与主动性。护士长更要每周去病房征求患者的意见, 开展各种座谈会, 基于患者需求提供护理服务, 不断提高人性化程度。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和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
200例患者经过我院的人性化护理后, 192患者均表示满意, 患者满意度为96.00%, 较我院以往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了显著的提升。
3 讨论
我院实施的人性化护理措施都是很细微的措施, 但是正是这些细微的人性化护理措施, 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院在开展人性化护理措施后, 不仅看到了患者的笑脸, 听到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赞赏, 同时护理人员的精神面貌有很大的改善。有学者也提出, 人性化护理措施, 不仅可以改善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各种医患纠纷, 发挥减压阀的作用, 同时也可以得到患者的认可, 尤其是实践中, 经过每个医院的进一步发展与优化, 每个医院都具备了自己的人性化护理特色, 不仅解决了护理开展中的很多困难, 也提高了对人性化理论的研究, 丰富了人性化护理措施[4]。本文研究显示, 我院实施人性化护理后, 200例患者经过我院的人性化护理, 192患者均表示满意, 患者满意度为96.00%, 较我院以往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了显著的提升。
综上所示, 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提升护理效果, 值得临床广为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妇科人性化护理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2015年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00例住院患者, 实施人性化护理, 具有措施有:实施人性化服务理念、营造人性化就医环境、要求护理礼仪与语言人性化、文明用语, 温馨服务等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200例患者经过我院的人性化护理后, 192患者均表示满意, 患者满意度为96.00%, 较我院以往的护理满意度具有了显著的提升。结论 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提升护理效果, 值得临床广为推广。
关键词:妇科,人性化,护理,探讨
参考文献
[1]娄丽艳.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 2010 (9) :96-97.
[2]郑丽玲, 曾冬枚.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14) :109-110.
[3]魏艳.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1, 02 (21) :169.
人性化护理在妇科的实施与体会 第2篇
【摘要】目的:探索妇科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措施及效果评价。方法:加强培训工作,营造温馨环境,规范仪表和护理用语,采取优质全方位服务。结果:实施人性化护理后,经问卷调查,满意度上升。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减少纠纷,体现护士的工作价值。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妇科
Humanization nursing at the implement of gynecology with realize
Zheng Hong Lin Chunying
【Abstract】Purpose:investigate gynecology a sufferer an implement humanization nursing of measure and effect evaluation.Method:Strengthen a training work, construction sweet environment, norm appearance and nursing terminology, adopt superior quality all-directions service.Result:Implement humanization nursing after,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satisfaction ascension.Conclusion:Humanization the nursing be ameliorable to protect to suffer from a relation, exaltation service quality, decrease dispute, body now the nurse's work value.
【Key words】Humanization;Nursing;Gynecology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及多层次的护理模式的需要,我科开展了人性化护理。人性化服务就是把患者看作是有思想,有情感且生活在特定环境之中的人,在给患者治疗,护理疾病的同时,为患者提供精神的,心理的和情感的服务,最大限度满足疾病以外的要求[1]。我科将人文关怀融入到妇科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它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中,病人入院、住院后的交流沟通,技术操作及出院时的健康指导均需人文关怀,现将我科开展情况介绍如下:
1.实施
1.1 改进护理工作模式,转变护理服务理念。
当前医学模式已经实现了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转变,在新的医学模式下,如果护士不重视人文关怀素质的培养,那么就无法适应工作的需要,难以满足患者的要求和期望。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护士不断地加强服务技术及沟通技巧的训练,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掌握现代护理服务的运作方式和技巧不再是被动而机械地执行医嘱,而是要融入人性化护理[2]。改变护士的工作作风,改善服务态度,把自己置身于患者的角度,真正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
1.2 工作人员的培训。
人文关怀模式的融入,要求护理人员自身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高度的责任心。为保证新模式的正常实施,我科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了包括多元文化、人际交往在内的理论专题讲座及培训,并实行考核上岗。对所有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有关心理学知识,规范服装仪表,训练服务用语等等。
1.3 营造温馨环境。
环境是人们心理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病房保持整洁卫生,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光线柔和。走廊两旁及卫生间装扶手,活动时确保患者的安全;床之间有隔帘遮挡,保护患者隐私;地板砖防滑、易清洁,标识醒目,避免病人摔倒;设置饮水机,热水器,方便病人及家属用水;添置电视和影碟机,便于病人观看;科室装订了健康教育小册子,增加患者的保健知识。善于用换位思考为患者着想,尽心尽力为患者提供一个健康、安全、方便和舒适的就医环境。
1.4 范服装仪表和护理用语。
良好的职业形象可减轻患者紧张的心情,拉近护患的距离。要求护士淡装上岗,仪表素雅,举止端庄,态度亲切和蔼,语言坦诚可信,精神饱满。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情感与信息交流的工具,更是护患间情感沟通,相互信任的有效手段。根据妇科不同年龄的患者,针对疾病的需要因人而异使用不同的言语沟通技巧,使病人易于接近,产生信任感。
1.5 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1.5.1 入院介绍:为使患者有安全感,消除不良情绪,患者一入院护士主动自我介绍,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和病区设施,帮助患者和家属熟悉就医环境。认真倾听病人的内心感受,尽量满足病人需求,建立起一种相互依赖、亲情般护患关系,使其尽快适应角色,以最佳状态接受治疗护理。
1.5.2 各项检查、治疗前指导:在进行各项检查前以及各项护理操作过程中,说明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使病人能充分认识到必要性,给予积极配合。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给积极疏导,如妇科对子宫切除的患者较多,她们均带有特殊焦虑的心理问题,担心术后性功能、自我形象紊乱等。我们采用观看录相让病人了解各个时期的生理特点,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功能等,减少其对子宫切除的不必要担心和顾虑。这种形式直观性强,能对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病人的接受和理解,体现了护理人员职业的责任感和对患者的关爱。
1.5.3 术前、术中、术后教育:术前对有关手术的知识进行宣教,使病人消除思想顾虑,如术前洗肠,阴道冲洗有及术中麻醉体位等,使病人在有充分心理准备的前提下接受治疗,对术中、术后出现的不适不会感到惊慌,对术后恢复起到积极作用。术后据不同手术不同疾病采用非药物镇痛如:呼吸技术、按摩、听音乐、交谈及药物镇痛,镇痛泵的使用等,减轻患者疼痛,提高生存质量。
1.5.4 出院指导及回访工作:临出院前1~2天,给病人介绍一些自我保健知识,如饮食、营养指导、教会病人腹部切口的保护,并发症的预防,协助病人设计适合自己运动的计划,进行计划生育与性生活的指导,使病人消除康复期的顾虑。告知热线电话,方便患者咨询。病人出院一周,责任护士进行电话回访,询问恢复情况,耐心答疑。
2.效果评价
通过问卷调查和开座谈会,定期收集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归纳总结,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完善人性化护理服务的内容,提高护理质量。人性化护理在我科实施以来,护士服务意识已经形成,患者满意度稳中有升,医疗纠纷减少。
3.体会
3.1 满足了患者需要,提高了满意度:患者住院期间责任护士到位,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护士娴熟的技术和诚恳的态度提供全程服务,满足了患者的要求,增加了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2 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在实施人性化护理过程中,主动评估患者全面状况,依据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及时帮助患者解决健康问题,杜绝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更新了护理人员的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护患关系更加融洽,避免了护患纠纷。
3.3 护士自我价值有了新的体现:人文关怀护理模式的实施,体现了护士的价值,淘汰了过去“无言的护理”的工作方式,提高了护士在病人心目中的地位和职业形象,改变了以往重医轻护的现象。人性化护理的开展,护士能充分显示自己的才能,将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运用于临床,真正体现了护士工作的专业性,增进护士工作的满足感,加强对事业的荣誉感和自信心。
3.4 激发了护士的学习热情,促进知识水平的提高:人文关怀护理迫使护理人员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护士自身素质的提高又使护理人文关怀更加高品质化[3]。人文关怀是集心理学、美学、社会职业道德学,贯穿医学的综合人文学科,新的护理理念对护士提出了更新的要求,使护士们有了明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促使了大家加强业务学习,以拓宽知识面来满足患者对健康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唐试进.医疗服务人性化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4):9-11.
[2] 王虹,陈红宇,胡君娥,等,实施温馨工程,提高护理质量.南方护理学报,200512(2):87-88.
妇科人性化护理分析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 按照就诊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各110例。干预组年龄21~59岁, 平均年龄 (30.5±2.7) 岁;病程1个月~3.5年, 平均病程11.8个月;疾病类型:慢性盆腔炎29例, 月经失调27例, 子宫肌瘤35例, 多囊卵巢综合征10例, 异位妊娠2例, 流产7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9例, 中学学历48例, 大专及以上学历33例。对照组年龄23~56岁, 平均年龄 (30.9±2.5) 岁;病程2个月~4年, 平均病程11个月;疾病类型:慢性盆腔炎27例, 月经失调28例, 子宫肌瘤33例, 多囊卵巢综合征12例, 异位妊娠1例, 流产9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8例, 中学学历50例, 大专及以上学历3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疾病类型、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在就诊后, 经症状、体征及相关理化检查后明确诊断, 并给予针对性的对症治疗, 如抗感染、补充雌激素、中成药口服及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在治疗同时配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进行干预, 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围手术期护理及出院指导等。
干预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模式, 具体措施如下。
(1) 环境护理。医院整体及病房环境均进行合理建设, 尤其是妇科病房的合理布置十分重要, 其可对妇科疾病患者的心理、疗效产生极大的影响[3]。护士应注意营造一个舒适、温馨、安静、整洁、轻松氛围的病房环境, 保持湿度、温度、光线合适, 工作人员、家属应减少对患者的探视和打扰, 提供电视、热水、微波炉等设施, 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 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2)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易于存在一些不良心理情绪, 如紧张、恐慌、焦虑、抑郁、陌生感、孤独感等[4], 故而护士应给予患者心理干预。护士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并注意表达出自己的关心、理解和支持, 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 消除隔阂和陌生感, 同时注意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 尤其是配偶, 争取更多的家庭支持, 有利于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 尊重患者的人格。亦可请病情治愈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 有利于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能够以一个正确的心态面对疾病, 并接受治疗[4,5]。
(3) 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明显进步, 宣传方式的多样化, 护士可选择的健康教育方式也明显增多。护士应在传统语言沟通交流, 向患者讲解有关疾病的知识、治疗方法、注意事项、预后等内容的基础上, 选择举办讲座、制作视频资料、印制海报、宣传画报、宣传手册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健康教育, 提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4) 治疗护理。妇科疾病种类繁多, 治疗方法多样, 不同的治疗方法需要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配合, 故而应做好人性化护理工作。如针对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 应在术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如备皮、清洗外阴等, 并注意减少不必要的暴露, 并向患者进行一定的讲解, 告知患者各种注意事项, 并给予心理疏导, 减轻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在进行护理操作时, 如静脉输液、吸氧、留置导尿管、物理治疗等, 应做到稳、准、轻柔或争取一次性完成, 以减少患者的痛苦[6]。
2 结果
以患者的满意度为判定标准:干预组非常满意59例, 满意43例, 一般6例, 不满意2例, 非常不满意0例, 总满意度为92.73%;对照组非常满意28例, 满意37例, 一般26例, 不满意14例, 非常不满意5例, 总满意度为59.09%。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结语
人性化护理模式属于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 其作用在临床中已得到明显的体现, 而在妇科疾病患者中应用此模式, 可明显提高疗效,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妇科疾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 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 干预组给予人性化护理模式。结果 干预组总满意度为92.73%, 对照组总满意度为59.09%, 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护理质量,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妇科疾病,人性化护理模式,效果分析
参考文献
[1]曾伙梅, 陆红艳, 陈勉.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科学, 2014, 4 (3) :134-136.
[2]司亚楠, 付曙光, 曲正.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 9 (18) :227-228.
[3]朱青.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 21 (17) :138.
[4]段俊能.人性化护理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 2015, 19 (6) :860-861.
[5]冶雪莹.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 2014, 8 (12) :212-213.
妇科腔镜手术的护理作用的分析 第4篇
【关键词】 妇科腔镜;微创;手术护理
腹腔镜手术是一个新兴的手术方式,被广泛的应用在现代的妇科疾病治疗中。这种手术方式给女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福音,使得一些爱美女性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的心理负担,更好地配合手术过程[1]。目前,笔者所在医院已经实现了对四百三十七例女性患者的妇科腔镜手术,也就是说在这些手术过程中,总结出了一定的经验,现与大家进行分享,以更好的推动我国妇科腔镜技术的发展。
1 临床资料
在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共接收了504名患者,这些患者的平均就诊年龄为36岁,患者的年龄区间在14岁到71岁之间,其中有262名患者患的是子宫肌瘤,而有95名患者患有卵巢囊肿,剩下的147名患者就诊是由于异位妊娠。在手术后患者的住院平均住院天数为7.6天,从结果上看,这些患者的恢复情况都十分好,在接受完手术都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
2 护理配合
2.1 术前准备 做好相关的手术前准备对于手术的结果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手术护理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妇科腔镜的手术来说,相关的手术准备包括对现有的手术相关内容和技术进行学习,以及对设备和仪器的使用,还包括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下面将进行具体分析:①参加相关的妇科腔镜手术的医护工作者必须要全部接受完整的妇科腔镜手术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也就是说要掌握相关的手术护理的知识,并且能够应对手术中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作为一种新型的手术方式,妇科腔镜手术的技术还不是十分完善的,对于一些护理人员来说也是相对陌生的。因此,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医护人员尤其是护理人员的培训。②相关的医护工作者还应该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也就是说要在手术的过程中保持患者的情绪的稳定性,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进行安抚。另外,医护工作人员还应该积极的鼓励患者,给患者正能量,使其能够坦然勇敢的面对病魔,建立信心,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手术工作,这样才能够实现更好的医患关系的处理。
2.2 手术配合 一般来说,在妇科腔镜的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做到的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在手术开始之前,医护工作者应该清洗双手,然后提前在手术台前进行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包括对对手术中所需的物品、工具和器械进行检查,确认所有设备是否到位,所有仪器线路安装是否正确,固定好病人体位,防止滑脱,以保证在手术正式开始之前,各项准备工作都能够达到手术的要求和标准,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3]。②手术中协助医生为病人建立气腹及手术通道,并保持各种管道通畅,病人CO2气膜压保持稳定,根據指示及时、准确的传递医生所需器械并及时清理手术器械上的污物。巡回护士密切观察观察病人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汇报,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的最重要的工作在于要及时的监控患者的基本体征。
2.3 术后护理 在手术结束后,患者的基本情况还不是十分的稳定,需要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实时的观察,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实际身体情况,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饮食和生活指导。①病人手术结束全麻清醒后送回病房,注意要去枕平卧,同时禁水、禁食6h,6h后改为舒适体位,进食应以流食为主,少量多餐,以更好的吸收营养,给胃肠一定的适应过程。②术后对病人进行心电监护和血氧饱和度的观察,术后6h内每0.5h进行1次血压、呼吸、脉搏测量,每6h测量1次体温,以便能及时发现内出血、休克、伤口感染[5]。③术后对患者进行相关的各种体征指标的测试和观察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患者的情况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稳定,因此,不仅要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手术后的日常生活指导,还应该根据其具体情况进行相关指标的测试。④在手术后,对患者的情绪进行管理和稳定也是非常重要的护理内容,也就是说应该重视对患者的情绪照顾,也就是说要通过更加耐心和细心的护理,帮助其更好的术后恢复。
3 讨 论
外科手术的护理是一项繁琐而重要的工作,妇科腔镜手术更是如此。此术涉及的仪器设备多,医生和护士必须具备相当的手术器械使用技能,手术护士必须了解、掌握各种器械的名称及使用、安装、拆卸、清洗和保养的方法,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手术时正确、及时的配合医生,做好递送、汇报病人情况的工作。出现意外、特殊状况要保持冷静,听从医生的指挥,应对好任何突发状况。手术后,病人的日常护理工作要细致到位,指导病人的合理饮食、休息和活动。只有将护理工作贯穿于整个的妇科腔镜手术流程,才能实现更好的手术效果,给病人以更好的术前指导。
综上所述,在妇科腔镜手术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护理工作的监管和执行,以便给患者提供一个更好的护理服务,实现更理想的手术过程,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健康。上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所在医院的实际案例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对有关部门的工作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 王德红.妇科腔镜手术体位的改进与应用[J].护理研究,2013(28).
[2] 张萍,冯建萍.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护理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23).
[3] 刘艳霞.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腔镜手术护理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
[4] 段凤兰.妇科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0(13).
妇科患者优质人性化护理应用 第5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9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此次调查对象, 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60例。研究对象排除有精神及意识方面障碍, 家庭完整, 能够对调查理解并作出主观判断, 患者平均年龄 (43.5±2.4) 岁,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给予两组患者恰当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人性化护理方式, 具体情况如下。
1.2.1主动沟通, 营造氛围对入院患者, 医护人员需注意自身的态度, 以微笑服务患者, 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主管护士主动介绍自己和主管医生, 向患者以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 了解病情, 对今后开展检查及治疗流程进行一定的讲解, 帮助患者顺利完成就诊前的相关事宜, 对患者的相关入院手续进行指导办理, 对于各种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及自费医疗情况, 办理时需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清楚。并告知患者就近的开水间、食堂、商品部等位置, 减少患者的时间浪费。同时, 在患者入住前应对住院病房内的卫生环境进行进一步的核查, 包括床位的干净度、物品摆放处的合理化等, 提高患者对院方生活环境的满意程度。对于即将出院的患者, 由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治疗及恢复情况进行详细的讲述, 加深患者对自身情况的了解[2]。同时, 医护人员需对患者出院后的相关事宜进行交代, 帮助患者在出院后的护理进行一定的了解。同时由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生活必需品进行辅助打包, 协助患者家属检查是否出现物品遗漏等情况。并对患者规定的复检日期进行书面书写, 以帮助患者加深记忆。
1.2.2就诊前后心理干预心理干预包括治疗前心理干预及治疗后心理干预两类。治疗前护理干预主要从患者害羞、自卑、治疗依从性差方面入手, 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心理状态, 积极配合治疗。首先由妇科医师向患者讲解基本的妇科常识, 以友好态度向患者进行疾病情况的询问, 并通过知识讲解与询问情况了解患者的基本妇科疾病信息, 同时也帮助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情况进行了解。同时医护人员需尊重患者的隐私, 不在公众场合呼叫患者姓名, 帮助患者对本院及治疗医师产生一定的信任感。医师应对患者进行鼓励, 告诉患者大多数婚后女性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疾病, 因此患者不必产生自卑害羞心理,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3]。进行治疗后仍需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后患者通常伴有焦虑心理, 对自身治疗情况的好坏、对治疗后恢复情况均有一定的疑问。本院在患者治疗后首先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一定的询问, 同时告知患者治疗情况, 对于治疗较好的患者, 以“治疗十分成功”等话语向患者进行描述, 帮助患者平复紧张焦虑的情绪。同时, 本院还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治疗后基本的护理注意事项, 帮助患者减少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2.3健全管理制度全科定期开展工作讨论会, 了解全科优质开展的优质服务的进展, 讨论具体措施的可行性及创新性, 加强对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规划和指导, 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患者需求等, 积极参与讨论, 共同探讨并找出具体办法和可行方案, 保持优质护理服务持续改进。从细微处、人性化等方面主动开展, 优化工作流程, 对各级护士职责、优质护理检查制定规范标准。使用患者满意度评测表, 对相关护士进行考核, 并将结果纳入员工整体考核内, 使护士能主动积极开展优质服务, 并赢得患者及社会好评。
1.2.4加强技能培训根据科室特点及需要有计划的制定培训计划。内容包含:基础护理操作、工作职责、专业知识、行为规范、沟通技巧、社交礼仪、新药知识、应急预案、最新护理动态、法律法规等。通过系列培训及外出参观学习, 加强护士业务能力及专业信仰, 增强主动服务意识[4], 提高整体护理水平为患者服务。
1.3观察指标在患者出院前, 由护理部统一制定的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 调查表包括:服务态度、专业技能、健康教育、生活护理和病区环境五项内容, 满意度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 并请患者及家属提出相应问题及建设。总满意度= (非常满意+满意) /总例数×100%。
2结果
经过不同方式护理后,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根据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调查,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5%, 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给予患者人性化优质护理, 对拉近护患距离、提高患者对院方的满意率具有较好的临床作用[5]。通过优质个性化服务后, 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有明显提高, 通过各种形式表扬和称赞医院和护士, 增加了护士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对日常工作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 能以更大的热忱投入工作中[6]。同时, 对患者进行人性化优质护理还可减少患者所浪费的时间, 提高医院部门的工作效率, 减少患者的治疗周期, 尽快使患者恢复至正常生活, 促进医患、医护关系和谐, 具有积极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妇科优质人性化护理的作用及效果。方法 120例妇科疾病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临床总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满意度95%优于对照组的8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妇科疾病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 可促进患者的恢复, 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妇科疾病,人性化护理,临床满意率,恢复情况
参考文献
[1]官爱萍.人性化护理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 (14) :153-154.
[2]徐璐璐.优质护理服务在妇科的应用及效果.黑龙江医学, 2013, 37 (3) :214-216.
[3]王蕾.妇科患者人性化护理的思考与实践.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 27 (6) :867-868.
[4]桂慧华, 骆秋芳.特需病房护理服务文化的应用.护理学杂志, 2007, 7 (22) :62-63.
[5]廖春梅, 周玲, 旷娟.优质护理服务对护患之间信任度的影响.青岛医药卫生, 2012, 45 (2) :153-154.
妇科手术中人性化护理措施的应用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 各60例。年龄21~53岁, 平均年龄 (34.2±6.7) 岁;病程30天~4年, 平均病程 (1.47±0.86) 年;手术类型:子宫肌瘤切除术36例、异位妊娠手术38例、子宫切术手术34例;子宫脱垂手术12例。两组予以人性化护理及常规护理,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参照组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接受人性化护理, 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 相关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并学习人性化护理的核心理念及具体措施, 一切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满足患者的各种人性化需求。
(2) 手术前期需要认真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认真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 了解患者的疾病特点、心理情绪状况、日常生活习惯、爱好等[2]。
(3) 为患者安排合适的病房, 保持室内整洁、卫生、空气清新。允许患者放置一些自己喜欢的小摆件、小玩具, 消除患者的紧张感。
(4) 适当的调整病房巡视的次数, 与患者进行亲切的沟通和交流。
(5) 为患者及家属进行全面的健康知识护理, 告知患者妇科手术的成功率, 消除患者的不安和焦虑情绪, 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多鼓励患者家属进行探望, 使患者感受到更多来自家人的关怀。
(6) 加强对患者的生活指导, 使患者感受到关怀和爱护。身体检查过程中要注意尊重患者的隐私, 消除患者的不安感。
(7) 术后护理人员需要严密的监控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 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如果发现患者出现指标异常情况, 需要及时与主治医生进行沟通, 做好紧急应对措施。
(8) 患者康复期间需要加强病房巡护, 了解患者的治疗感受, 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 合理安排患者饮食。
(9) 出院期间, 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进行适当的出院前指导。详细记录患者的联系方式, 便于进行术后随访[3]。为患者家属进行必要的家庭护理指导, 提高其进行日常护理的能力。
1.3 观察指标
使用自评调查问卷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60分以下表示不满意、61~90分表示基本满意、91~100分表示非常满意。
满意度= (基本满意+非常满意) /总人数×100%。
使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干预之后的情绪状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例数 (n) 、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33% (59/60) 、参照组78.33% (47/6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带动了临床护理理念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为了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提高护理满意度, 我院在妇科手术中为患者进行了人性化护理。
人性化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充分尊重患者的生理、心理需求, 尽可能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整体性的护理服务。简单地说就是要求护理人员一切都能够以患者为中心, 因此更加符合当前我国的医疗服务情况[4]。在这种护理理念下, 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创新护理理念, 提高思想认识, 由被动服务变为主动服务, 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最佳护理。除了文中护理措施外, 护理人员还需要不断强化质量意识, 坚持质量标准, 履行质量程序, 加强质量监控, 提高质量水平。坚持以高质量、高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护理行为, 促进病人的康复, 赢得病人的信赖, 从而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减少各种纠纷问题。从本组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 观察组在接受人性化护理后, 心理情绪状况及总体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 可见该种护理理念及措施效果显著, 值得推广应用。
综上所述, 妇科手术应用人性化护理效果良好, 对手术效果具有积极的促进性作用, 因而建议将该护理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中。
摘要:目的 总结人性化护理的具体措施, 对其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予以评价。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120例,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进行人性化护理, 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将两组护理后患者的满意程度和情绪状况加以比较。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33% (59/60) , 显著高于参照组78.33% (47/60) ;观察组患者心理情绪状况明显好于参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妇科手术应用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 确保患者情绪良好, 进而提升手术效果, 因而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妇科手术,人性化,护理措施,效果
参考文献
[1]黄金艳.妇科手术中人性化护理措施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连续型电子期刊) , 2015, 15 (70) :246-246, 248.
[2]黄小青.人性化护理在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 2012, 19 (26) :140-141.
[3]胡一笑.浅析人性化护理在剖宫产中的护理应用[J].大家健康 (中旬版) , 2015, 27 (12) :244-244.
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妇科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中,病人年龄从25~50岁不等,平均年龄(35.3±4.6)岁;对比组中,病人年龄从26~51岁不等,平均年龄(35.8±4.7)岁..两组病人在年龄、病症及病程等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比组病人实施常规的妇科护理服务。研究组病人在对比组病人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其主要内容及方法如下:一是入院护理。病人在入院前,护理人员要做好其入院准备工作,了解病人的疾病史、家庭情况及社会背景等基本情况,并予以详细记录。同时引导病人尽快适应医院周边的环境,告知其关于医院的相关情况,以缓解其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二是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加强与病人的沟通交流,深入到病人内心深处,了解其需要,并尽可能满足其合理要求,结合病人实际情况,给予心理辅导。告知病人关于疾病及其手术治疗的相关知识及流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让病人有个心理准备,从而缓解其心理压力,以积极心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及护理工作。此外.,还要告知病人本院治疗该病的成功案例,以提升病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三是病人家属护理。护理人员应加强与病人家属沟通交流,指导其正确的护理技巧,指导其要多给予病人鼓励和支持,以更加有效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最后在护理操作时,如静脉输液时,护理人员要注意操作的一次性成功率,以降低病人的痛苦,对于存在恶性肿瘤的病人,要积极鼓励其配合治疗,适当情况下可向病人隐瞒,同时护理过程中,要尊重病人的人格及保护病人隐私[1]。
2 结果
研究组病人在给予常规妇科护理服务的同时,给予人性化护理服务后,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情况如下:有33例(82.50%)病人非常满意,有7例(17.50%)病人满意,没有病人对护理效果不满意,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高达100%;对比组病人给予常规的妇科护理服务后,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情况如下:有19例(47.50%)病人非常满意,有16例(40.00%)病人满意,有5例(12.50%)病人对护理效果不满意,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达到87.50%。研究组病人在护理效果满意度方面要明显好于对比组病人,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及投入也越来越大,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人们对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需求,也呈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妇产科是医院最为重要的一个科室之一,由于妇产科的特殊性,其关系到母婴双方的健康安全,因而其治疗及护理工作,显得十分重要[2]。随着人们对妇产科护理工作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传统的妇产科护理,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性化护理服务在这样的大形势下得以应运而生,人性化护理服务,其是一种以病人需求为中心,通过综合分析病人的心理及社会因素,结合病人及医院实际情况,给予病人人文关怀的一种个性化护理服务。该护理方式对于提升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加快病人的身体康复,及提升病人生活质量等,都有着积极意义[3]。本研究从入院护理、心理护理、病人家属护理等方面着手,对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4]。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病人在给予常规妇科护理服务的同时,给予人性化护理服务后,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情况如下:有33例(82.50%)病人非常满意,有7例(17.50%)病人满意,没有病人对护理效果不满意,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高达100%;对比组病人给予常规的妇科护理服务后,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情况如下:有19例(47.50%)病人非常满意,有16例(40.00%)病人满意,有5例(12.50%)病人对护理效果不满意,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达到87.50%,研究组病人在护理效果满意度方面要明显好于对比组病人。因此该护理方式在妇科临床护理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5]。
摘要:目的:探究在妇科临床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妇科疾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40例,对比组病人给予常规的妇科护理服务,研究组病人给予人性化护理眼务,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人性化护理服务的研究组病人,其护理满意度高达100%,明显高于对比组病人的87.50%。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临床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具有良好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能够显著的提升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加快病人的康复。
关键词:人性化服务,妇科护理,应用
参考文献
[1]曹雪辉,周丽娟,谢玉香,陈兰转,李晓东.人性化护理在妇科急腹症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2,(21):110-111.
[2]朱红霞,吕晓勤,张岩青,马红梅.人性化护理模式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2,(27):6014.
[3]龙小星,黄剑仪,林少虹.电子护理病历在妇科临床护理路径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3,(22):119—120.
[4]董天舒.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妇科体检中的作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08):1013-1014.
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妇科体检中的作用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至我院进行妇科体检的102例患者, 年龄23~45岁, 平均年龄35.6岁。整理调查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未实行人性化护理时102例患者对护理水平的评分。中专及以下学历90例, 大专及以上学历114例。两组患者年龄, 手术类型, 文化程度, 病情等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性 (P>0.05) , 可以进行组间比较。
1.2 方法
1.2.1 人性化环境
为了给体检者营造舒适、温馨、轻松的体检环境, 我院主要采取自然为主题, 体检等候大厅以及体检室内适当摆放各种盆栽。护理人员应勤浇水, 认真养护花草。以室内中央空调恒定室内温度。等候大厅内配备电视、报刊等[1]。
1.2.2 护理人员礼仪
因女性对妇科体检特别敏感,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格外注意患者隐私的保护, 采用恰当的沟通方式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 如学历、家庭状况、有无过敏史、有无其他病症等。微笑与患者沟通, 尽量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焦虑心理。检查过程中尤其注意遮挡问题, 保护患者隐私部位。采用单人单间进行体检, 确保患者隐私。
患者检查前评估患者焦虑分数。在患者检查结束后, 护理人员询问患者对此次检查过程中护理水平的打分[2]。并总结2008年1月至2009年2月未实行人性化护理时102例患者对护理水平的评分。
1.3 观察指标
监测患者检查过程中的焦虑水平, 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估的患者的焦虑分数。患者检查结束后请患者对护理情况的满意程度进行评分, 满分10分, 非常满意>9分, 满意7~9分, 一般4~7分, 不满意2~4分, 非常不满意1~2分。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 (χ—±s) ,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评分结果分析
治疗组患者满意率达96.4%, 明显高于对照组33.9%。
2.2 两组患者焦虑分数对比
90%以上患者焦虑分数低于14分, 总体焦虑情况不明显。
3 讨论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患者在追求手术成功的同时更加关心医疗服务的质量, 正是因此促使我们应该开展人性化护理模式。它在要求护士仪表整洁、动作轻盈、举止优雅, 其中心理念就是“以患者为中心”, 更看重的是人性化护理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护士真实情感。妇科检查是比较特殊的检查, 尤其是对患者而言, 普遍会有害羞、无奈、恐惧等心理, 因此, 人性化护理在妇科检查中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人性化护理可以很好的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心理,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自卑心理, 有助于患者心理、精神上调整到最佳状态。
我院精心对102例在我院进行妇科检查的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 在此期间我们发现维护患者的个人隐私在护理过程中起着尤为关键的作用。在体检过程中应做好遮盖工作, 在无关工作场合不应谈论患者的任何问题, 最大限度的维护患者的隐私。同时, 营造良好、轻松的氛围也对患者起着重要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人性化护理, 我院将采用人性化护理的102例患者, 与未采用人性化护理时102例患者未进行对比, 结果显示, 对照组检查过程中焦虑情况较轻;治疗组患者护理情况表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得出结论, 通过人性化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满意度, 有利于改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顾竹影.日本医院人性化护理的现状及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7) :75-77.
妇科人性化护理分析 第9篇
【摘要】目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腹胀的原因,减轻病痛,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根据临床资料,对60例妇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给予护理干预,采取以物理治疗和中医治疗为主的综合手段进行治疗和护理。结果:60例患者均在48小时内排气,腹胀减轻,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和缓解术后腹胀有重要意义,以物理治疗和中医疗法为主的综合疗法消除腹胀,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效果满意。
【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腹胀;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正常人胃内有少量气体,一般不超过150ml。腹胀是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者表现腹胀、腹痛、气急,严重者呼吸困难、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诱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为了减轻患者腹胀的痛苦以及由腹胀引起的其他并发症,我科对恶性肿瘤术后发生腹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进行预防、治疗和护理,方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共60例均为我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排除消化道炎症、感染、肿瘤患者;排除既往和术后有明显消化道出血及十二指肠病变患者),其中宫颈癌行广泛子宫切除术23例,卵巢癌行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加大网膜加阑尾切除术21例,子宫内膜癌行次广泛子宫切除术16例,年龄40~68岁。
1.2 方法
1.2.1 术前胃肠道准备:术前3日进食少渣饮食,术前1日进食无渣流食,术前8小时禁食水,术前1日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导泻。术后除常规治疗禁食、输液(补充营养、抗生素)外,指导早活动,早进食,采用低频脉冲电治疗等物理疗法,口服四磨汤、穴位刺激等中医疗法,新斯的明等药物治疗,观察记录患者腹胀及排气情况。
1.2.2 腹胀程度[1]:轻度腹胀:患者自觉腹胀,腹部膨隆不明显,X线检查肠管轻度扩张;中度腹胀:患者明显腹胀,X线检查肠管扩张,未见液平面。重度腹胀:患者腹部明显膨隆,X线检查肠管明显扩张。
2 结果
轻度腹胀33例,中度腹胀26例,重度腹胀1例,为卵巢癌行急症手术,术前肠道准备不充分所导致;发生时间:术后24小时内10例,术后24-36小时21例,术后36-48小时29例;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36-48小时内60例均排气。
3 讨论
3.1 原因分析
3.1.1 麻醉的原因:麻醉方式为全麻,采用吸入和静脉复合麻醉,部分交感神经被阻断,胃肠神经激素调节受到一定抑制,抑制时间过久,会发生胃肠粘膜病变,粘膜屏障受损,最终导致肠麻痹、肠粘连甚至肠梗阻;临床有许多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泵,芬太尼等止痛药能减少胃肠道推进性活动,亦可对中枢产生抑制,从而抑制肠管的收缩,导致肛门排气及肠蠕动恢复的延迟。[2]又因为许多患者对麻醉药物和止痛药物敏感出现恶心、呕吐,严重呕吐会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导致低钾血症,更进一步加重腹胀,使患者排气通便时间延迟。
3.1.2 手术创伤:恶性肿瘤手术复杂,手术时间长,术中牵拉刺激,使肠管受到激惹,导致交感神经激活,使交感神经递质分泌增加,胃肠蠕动节律、强度和方向均受到影响[3],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同时开腹手术,腹腔开放,导致热量散发,发生暂时性肠麻痹,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
3.1.3 低钾:术中出血,体液丢失,患者剧烈呕吐,进食少等都可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导致低钾、低钠等,低钾是引起肠麻痹的主要因素。
3.1.4 腹腔炎症的刺激可使胃肠平滑肌兴奋性降低,肠腔内产生内毒素。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和感染,内毒素的吸收,均可导致肠麻痹[4]。
3.1.5 胃肠道积气过多:妇科恶性肿瘤术前均给予清洁灌肠,目的是预防肠管过度膨胀影响手术,另一方面避免术后肠道内积存粪便,如果术前胃肠道准备不彻底,存在肠道内的这些腐败物质会产生大量气体;手术创伤较大,患者会因为伤口疼痛或不适而痛苦呻吟,经口吸入许多气体,大量的气体积存在肠管不能排出,不易被肠管吸收,造成肠胀气,影响切口愈合。
3.1.6 患者大多紧张、焦虑,因惧怕切口疼痛而拒绝床上翻身等活动,不敢咳嗽和深呼吸,卧床时间长,下床时间延迟,活动减少,进食少,导致肠蠕动减弱,排气延迟,营养不良。
3.1.7 子宫颈癌根治术涉及范围广,有可能损伤支配膀胱的神经组织[5],使膀胱功能恢复缓慢,引起尿潴留,导致腹胀。
3.2 护理对策
3.2.1 常规治疗护理:术后禁食6小时,去枕平卧6小时,给予静脉输液补充营养、预防感染等,保留尿管通畅。留置尿管者每日会阴护理2次。
3.2.2 术前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导泻,代替口服甘露醇导泻及清洁灌肠,其效果优于传统清洁灌肠[6]。将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溶解稀释至2000ml,嘱患者2小时匀速喝完。此法能快速清洁肠道,导泻效果好,痛苦少,对体液及电解质平衡无明显改变,术后腹胀发生率低。
3.2.3 为预防尿潴留引起的腹胀,宫颈癌术前教会患者进行肛门、阴道肌肉舒张与收缩练习,术后第2日鼓励患者开始盆底肌肉的锻炼,拔管前3日开始夹管并定时开放以训练膀胱功能,准确记录拔尿管的时间和拔管后排尿情况。准确测量残余尿量。在留置尿管期间给予会阴护理,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3.2.4 物理治疗
3.2.4.1 低频脉冲电治疗:术后12小时起采用低频脉冲电治疗预防和减轻腹胀,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常用穴位为双侧足三里穴和腰骶部穴位。取穴位置要准确,将电极片粘贴穴位上,并包紧固定。选用北京产TZ-CH2000型低频脉冲电治疗仪,脉冲频率833HZ,脉冲宽度0.4ms,调整治疗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治疗时间为20min,每天治疗2次。不仅安全有效,没有任何痛苦,依从性高,而且直达深部,有放散到远方的感觉。低频脉冲电疗法的特点是低压、低频(低频可调),电流波形有方波、三角波、尖波、梯形波及正弦波等,工作时电流通过电极对人体有关部位或穴位进行电刺激,使肌肉收缩、激活中枢神经、促进分泌某些生物成分而达到治疗的目的[7]。临床有研究表明,采用低频脉冲经穴(选穴中脘、足三里等)和磁疗法相结合治疗胃动力障碍症的近期疗效确切、安全、简便[8]。
3.2.4.2 热敷腰骶部,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通过腰骶神经节段及中枢的作用,促进排气排便。
3.2.5 饮食和活动:术后2小时可平卧移位,6小时后可翻身,2小时1次。24~48小时可酌情下床。活动量应根据个体差异,由少到多。早期床上活动,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促进肠蠕动及切口愈合,减轻腹胀预防肠粘连等并发症,霍雅丽[9]等报道,腹部手术的患者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活动时间与排气呈正相关。咀嚼能刺激胃肠蠕动,早进食可促进排气,补充营养,增强体质,患者如没有明显腹胀或恶心、呕吐症状,可于术后6小时进少量流食(水、稀米汤、面条汤等)忌食含糖食物、牛奶、豆浆等产气多的食物。若胃肠功能未恢复,过早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也可致腹胀。
3.2.6 药物治疗
3.2.6.1 口服四磨汤,术后12小时首次服用,6小时后服第2次,以后严格按药物使用说明或医嘱服用,每日3次,每次20ml,直至腹胀消失。四磨汤主要成分为木香、槟榔、枳壳、乌药,均具有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作用。刘欣等研究表明:四磨汤不仅可以增强胃动力,改善胃排空,亦具有促进小肠运动的作用[10]。
3.2.6.2 新斯的明足三里封闭,新斯的明可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产生拟胆碱作用,促进胃肠道、膀胱平滑肌收缩,防治术后腹胀和尿潴留。双侧取穴后常规消毒,抽取新斯的明0.5mg双侧足三里封闭,一般患者在用药后1h内均能排气。比单纯刺激足三里起效快,但有时会引起患者腹痛。
3.2.6.3 开塞露纳肛:每支含山梨醇45~50%、硫酸镁10%,能润肠排便,其高渗作用刺激肠壁及局部交感神经使之处于激惹状态,引起排便反射,促进排气。患者取左侧卧位,臀部抬高,给予20ml注入肛门,用药后忍耐15min。使用时注意先将容器顶端外涂少许油脂,徐徐插入肛门,避免损伤肛门局部皮肤和粘膜。
3.2.7 穴位治疗:多年来,国内在电针胃经穴位影响胃功能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初步证实了穴位与内脏功能调整之间的相对特异性联系。中医认为,腹胀为脾胃气滞血淤所致,不通则痛。治疗原则是调和气血,疏通肠道。利用穴位和内脏的相关性理论,主穴首选足三里,配穴脾俞、胃俞、大肠俞等可增强胃肠蠕动、恢复消化、吸收、分泌功能;配穴肾俞、膀胱俞、八髎等可促进通气排便,预防尿潴留。李江山[11]常小荣[12]等的研究表明针刺足三里等足阳明经穴可提高胃运动功能。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凡胃肠道疾病,都可刺激足三里调治。按摩足三里能调整消化系统使之功能旺盛,吸收营养增加能源,促进气血运行,有“肚腹收于三里”之说,它有理脾胃、调气血、主消化、补虚弱之功效。临床常用穴位封闭、穴位按摩、穴位电刺激、针灸、药物注射等。
3.2.8 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术前向患者介绍疾病有关知识,练习在床上使用大便器,使患者了解手术过程,了解口服导泻药的注意事项和目的,指导术前进食少渣或无渣饮食,了解术后早活动、早下床可以预防腹胀、便秘、肠粘连等,向患者讲解术后早进食及正确饮食的重要性,以取得患者合作。患者往往会有主观感觉的异常改变和性格上的反常,对疼痛和不适格外敏感,应该耐心地解释这些都是术后的正常现象,教会患者和家属正确认识和使用镇痛泵。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腹胀给患者带来痛苦,影响切口愈合和毒素的排泄,影响患者术后恢复。临床常用联合治疗,比单一方法效果好。首选物理治疗和穴位治疗等中医疗法,作用温和,创伤小,效果满意且病情不反复。胃肠减压等对症治疗只在其他方法无效时应用。护理干预对预防和缓解术后腹胀有重要意义。术前胃肠道准备是否彻底及患者术后是否早活动、早进食,患者依从性如何,是影响术后腹胀的重要因素。在我科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60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 鲁秀茹,刘会英,朱颖.腹腔镜术后腹胀的原因分析[J].现代护理,2006,12(8):717-718
[2] 李尚娥,李蕊.镇痛泵对肠蠕动影响的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4,1(1):21
[3] 黄庭.腹部外科手术并发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49-350
[4] 沈华.胸部手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特点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4,4:295
[5] 夏海鸥主编.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79
[6] 高小萍.口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剂行肠道准备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3):32-33
[7] 王显安,陆尧胜,沈以鸿.一种新型低频脉冲治疗仪的研制.医疗卫生装备,2005,26(12):13-16
[8] 唐梅文,罗伟生,李桂贤,等.低频脉冲经穴和磁疗治疗胃动力障碍症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5,32(6):582-583
[9] 霍雅丽,孙心宁,王伟,等.腹部术后患者下床活动时间对肛门排气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1,15(4):217
[10] 刘欣,郅敏,雷莉.鹜马四磨汤对小鼠胃运动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02,31(12):1087-1088
[11] 李江山,严洁,常小荣.电针足阳明经穴对家兔胃运动功能影响的腧穴特异性研究[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4(3)∶43-45
[12] 常小荣,严洁,易受乡,等.电针足三里对大鼠胃电及脑肠肽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4,24(2):124-126
妇科人性化护理分析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8 8 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2~43岁, 平均年龄为 (27.39±1.21) 岁;观察组中患者年龄为21~42岁, 平均年龄为 (27.51±1.18) 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服务, 护理方法如下:
(1) 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
妇科疾病的治疗会涉及到灌肠、会阴部位的清洁处理、尿管导入、填塞阴道等, 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做好术前护理。护理人员在做术前术后的护理时, 要对患者做出合理的解释, 从病情康复、利于疾病治疗的角度, 给予患者耐心的劝慰, 同时在操作过程中, 尽量动作轻柔, 降低患者的痛苦, 减少不必要的暴露。在手术结束后, 护理人员同样要为患者做好术后护理, 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2) 主动和患者沟通。
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 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接触较为频繁。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接触的过程中, 要注意方式方法, 要态度认真, 亲切和蔼, 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 语言是护理人员与患者的主要沟通方式, 因此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 解除患者的疑虑, 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 提高治疗效果。
(3) 加强手术前、后的心理指导。
患者在进行手术前和手术后, 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 这样的不良心理情绪会对治疗及康复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 护理人员要十分注意对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疾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了解患者的各种需求和心理状态, 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 以人性化的护理理念规范护理行为, 主动满足患者的需求。
(4) 创造良好的环境。
护理人员应主动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 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尽量会患者营造轻松、温馨的病房氛围, 提供良好的护理条件, 培养良好的护患关系, 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
1.3 评价指标
(1) 产妇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 采用自制心理状况评价表进行评定, 患者根据实际情况打勾。 (2) 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评价, 采用问卷调查法, 调查问卷为我院自制, 每个项目都采用不满意、一般满意和非常满意进行评定, 项目包括:健康宣教内容、患者的需求满足情况、护士的仪表仪容、服务态度等[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18%,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2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服务让患者充分感受到医院护理服务的内涵, 予以患者人性化关怀, 提高了医院的护理服务水平及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内在素质[4]。实施人性化护理, 要时刻从细微之处予以患者人性化服务, 激发护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5]。依照患者的个性化特点及临床护理工作人员的具体相关护理技能, 充分做到各尽其能, 合理的分配护理工作任务, 使护理人员能够实施合理的人性化护理服务, 最大限度的发挥护理工作人员的潜能[6]。
选取来我院治疗的妇科疾病患者88例,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4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服务,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 探讨了妇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本研究显示,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 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18%,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2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一结果说明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 妇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 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效果显著, 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推广。
摘要:目的 观察妇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妇科疾病患者88例,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44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人性化护理服务, 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情况, 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18%,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妇科护理工作中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 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效果显著, 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关键词:妇科,人性化护理,健康教育,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胡有霞.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健康导报.医学版, 2015, 19 (12) :153-155.
[2]白发会.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 2013, 22 (10) :106-107.
[3]董天舒.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妇科体检中的作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3, 19 (12) :1013-1014.
[4]窦玉英.人性化服务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 2013, 29 (16) :201-202.
[5]陈颖, 韩宁宁.人性化服务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西部中医药, 2014, 32 (19) :136-137.
妇科人性化护理分析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