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富血小板范文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富血小板范文(精选7篇)

富血小板 第1篇

1 生长因子与富血小板血浆 (PRP) 的制作

生长因子是一类天然生物介质, 对细胞的增殖、分化、趋化、胞外基质合成及血管再生有着重要的作用[10,11], PDGF具有较强的促有丝分裂和细胞趋化作用, 可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增殖, 也可促进周围组织或血液中的间充质细胞向局部聚集[12]。TGF-β对成骨前体细胞有促进增殖和趋化的作用, 可加速胶原形成, 对组织愈合和新骨形成均有促进作用, 同时能抑制破骨细胞形成, 故能抑制骨吸收[13]。VEGF在伤口愈合和新生血管生成上有着重要作用[14]。IGF由于能促进Ⅰ型胶原和骨基质形成, 从而能促进新骨形成[13,15]。1984年Assoian等[12]发现PRP与CaCl2及凝血酶混合后, 生长因子即从血小板的α颗粒中释放出来。Assoian的这一发现, 为骨缺损修复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路, 使PRP成为众多学者们研究的热点。

目前获得生长因子的途径是基因重组或从动物身上提取, 但都费用多、时间较长且制作复杂。纯化的生长因子价格昂贵, 生长因子的适用剂量及各生长因子之间的最佳比例还未阐明。外源性的生长因子常由于一定的免疫排斥反应而使修复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目前制备PRP的方法主要有血浆分离置换法和离心分离法。血浆分离置换法是利用多功能医用血成分自动分离设备单采PRP, 制备得到浓缩PRP成分。该方法自动化程度高, 制备的PRP纯度和浓度均高, 但是该设备价格昂贵, 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目前主要采用手工离心分离法采集PRP, 该方法对设备要求低, 价格低廉, 步骤简单。但以下缺点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16]:a) 在开放的系统内制备容易受外界污染;b) 多个容器中转移, 增加了PRP激活和被污染的机会;c) PRP回收率相对较低;d) 易受操作因素的影响, 制备的PRP相关指标变异系数较大。

不论是机器制作还是手工制作, 其原理均相似。即利用血液中各组分的沉降系数不同, 使得血液一次离心后分为三层, 最底层是沉降系数最大的红细胞, 最上层是上清液, 交界处有一薄层 (肉眼不易看出) , 即富血小板层;一次离心后弃去上清液或者红细胞层, 然后改变离心力再次离心, 可使更多的血小板分离出来。目前对PRP制作方法还存在颇多争议。Landesberg等[17]以不同离心力和离心时间二次离心制作PRP, 发现离心力大于250 g会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如一次离心时间少于5 min, 得到的PRP中血小板浓度与全血无显著性差异。建议一次离心后弃去红细胞, 二次离心时均采取200 g离心力离心10 min较好。而Marx[18]认为, 制作PRP时首先需要高速离心, 弃去上清液后再低速离心, 可更好地提取血小板。两次离心法在离心力 (g) 与离心时间 (min) 的选择上, 其最佳值约为离心力乘以时间的两次总和不大于11 000 gmin。当超过11 000 gmin并随着该值的进一步增大, 血小板将被大量破坏, 造成生长因子流失[7]。多数学者认为, 首次低速离心后吸取全部上清液和交界面下的红细胞层, 于另一支离心管再次以高速离心, 得到的PRP中血小板

2008年闸北卫生重点项目 (2008重点03) 。

回收率较高。PRP中各有效成分的含量及其比例因制作方法的不同而不同, 其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血小板与生长因子浓度的关系也较复杂, 有学者认为[19]可能受制作过程中多种因素的影响所致。在体外时血小板容易受外源性刺激而遭破坏, 例如抽血时间过长、针头过细、应用止血带、不适当的抗凝剂和贮血容器、摇匀程度、放置时间等都会造成人为的血小板活化。另外, 血小板激活方式 (冷冻激活、凝血酶激活) 、激活的完全程度、生长因子检测试剂盒的灵敏度, 也会影响生长因子浓度值的变化。

关于PRP中血小板浓度问题, 现在普遍认为只要能达到全血血小板浓度的3.8倍以上或更高, 就可发挥相应的生物学效应。但Weibrich等[20]通过应用不同浓度的富血小板血浆修复骨缺损, 发现血小板浓度与其相应的生物学效应并不成比例, 最佳的浓度在4~7倍之间。

2 富血小板血浆 (PRP) 促进骨修复机制

目前研究表明, 生长因子有明确的骨诱导能力, 但单纯应用生长因子于局部, 因其半衰期短、易降解或随血循环稀释, 不能在局部保持长期的有效浓度[21]。所以必须与载体复合构成一缓释系统, 以保证局部形成长期有效的治疗浓度。目前常用的PRP载体有自体骨、异种骨或异体骨以及人工骨。用自体骨作PRP载体修复骨缺损, 其疗效报道不一。有学者认为PRP中的生长因子与来自自体骨中的EMP相互作用, 抑制效应占主导地位, 降低成骨能力[22], 所以能否用自体骨作为载体, 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目前的人工骨还达不到作为一种良好载体的要求[23]。有学者认为异种蛋白骨具有与人体松质骨相似的形态和组织结构, 其多孔结构能够有效增加表面积, 为更多的血管生成和新骨形成提供场所, 另外, 其多孔结构能提高异种骨与宿主骨的连接。脱蛋白异种骨具备了作为PRP良好载体的基本条件, 是一种良好的载体。因此, 临床上利用复合外源性生长因子的人工骨材料修复骨缺损还难以普遍展开。

PRP促进骨修复是由于其分泌的多种高浓度生长因子的联合作用, 其中又以PDGF和TGF-β最为重要。PDGF可增加局部成骨细胞的数量和毛细血管的生长;TGF-β可使骨细胞增多, 并促进成纤维细胞基质的形成和成骨细胞基质的沉积, 也有利于移植区毛细血管的生成。Fennis等[5]推测, PRP促进骨缺损的修复机制可能是应用早期大量促进细胞的增殖, 以后随着PRP直接作用的减退, 增殖的细胞分化活性提高, 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进一步增殖与分化而促进骨缺损修复。Marx等[9]推测, 除了早期PRP中生长因子直接促进局部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外, 随着时间的推移, 巨噬细胞将被趋化到骨缺损部位, 代替血小板, 分泌多种生长因子, 如巨噬细胞源性生长因子、TGF-β等, 成为生长因子的主要来源, 从而长期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PRP在凝血酶或钙离子的作用下可形成自体纤维蛋白凝胶, 使复合的移植骨颗粒黏附在一起, 减少颗粒骨的分散与移位, 减少异位骨化, 增强移植骨的骨传导作用。同时, 自体纤维蛋白凝胶提供了一个有利于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微环境, 从而促进骨缺损的修复[24,25]。

有实验[11]证实, 多种生长因子联合应用在骨修复过程中往往产生较好的协同作用。PRP是由自体全血浓缩而成, 其中各生长因子间具有最佳的浓度配比, 在骨修复过程中可能发挥较好的协同作用, 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3 展望及当前存在问题

富血小板 第2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接收的30例愈合期急性创伤患者,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43.26±4.63岁;创伤原因:烧伤13例,机械伤10例,其它伤7例;创伤严重程度:轻度5例,中度21例,重度4例;创面2.50cm×6.50cm~4.00cm×9.50cm,平均(5.62±3.12)cm2。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基本的创面处理,将坏死的组织彻底清理,然后给予患者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治疗,先于创面局部固定5min,再填塞凡士林纱布,并以薄膜将创面封闭,静置3天,每周更换一次药物,3次作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在采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过程中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 伤口观察

首先对患者伤口情况、健康状况、经济环境、心理状态等各方面作全面评估,尤其做好伤口的评估,包括创伤面积、深度、感染程度、有无异物、有无气味、有无渗液(渗液量、气味、性质等)以及局部血循环等。每次更换药物均仔细观察患者伤口愈合变化情况,并如实记录,若出现创面局部感染等情况需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1.2.2 心理干预

创伤不仅给患者身体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由于担心伤口愈合后会留下瘢痕等因素,患者心理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产生痛苦、焦虑、恐慌等消极心理。对此,护理人员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向其介绍创伤愈合的机制、有关注意事项、治疗的方式及目的、预期疗效等相关知识。同时积极地同患者家属展开交流,向家属说明患者不良心理对患者病情的影响以及家人鼓励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家属主动关心、安慰、鼓励患者,同患者交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乐观的治疗心态。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强其治疗的信心,提高治疗配合度。

1.2.3 创面护理

在敷富血小板血浆凝胶时,需要以薄膜封闭伤口以方式富血小板血浆的流失而影响疗效,护理人员需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在使用薄膜时要防止薄膜卷边、褶皱、脱落等现象,在敷药后需避免压迫创面,创面尽可能朝上,并为患者准备气垫床,缓解患者健侧在长期卧床过程所受到的压迫。保持面的干燥和清洁,在擦拭身体时应先做好创面局部的保护措施,如包上一层防水薄膜,防止擦拭过程中创面被水浸湿。加强对患者的看护,尤其是在夜间,防止在新肉芽组织长出期间患者因创口瘙痒而忍不住抓挠,若是患者无法忍受则通知医生采取药物止痒。

1.2.4 饮食护理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注意合理饮食,因为创伤愈合会消耗大量的水分、热量和蛋白质等集体成分,因此需保持充足的水分、热量、蛋白质和微量元素。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忌食辛辣刺激性、易留瘢痕的食物,例如酒、姜、蒜、辣椒、海鲜等,合理饮食,充足的营养有利于患者创面组织的愈合修复。

1.2.5 健康教育

强化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手册、一对一讲解等途径加强创伤治疗、愈合、护理等方面的知识,明确告知患者用药方法,例如对存在营养不良等不良身体状况而需服用钙剂、维生素D等药物的患者需严格按照医嘱正确服药,不可私自更改药量。注意个人卫生并加强锻炼,保持身体清洁,贴身衣物材质以纯棉类最佳,并勤换洗、曝晒。对于四肢活动功能未受到影响的患者,每日应进行适量的室外活动,提升免疫力,但是应避免在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长时间逗留,防止发生交叉感染。创伤在愈合过程中由于新肉芽组织生成,会出现皮肤瘙痒现象,叮嘱患者不可用手抓挠,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看书、看电视、与他人交流等有效的途径转移注意力。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创面愈合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完全愈合:创面完全愈合,表层组织修复良好,无色差,皮肤光滑;部分愈合:创面基本愈合,约合部分表层组织修复良好,无色差,皮肤光滑;未愈合:创伤面积无减小,创伤组织无变化[2]。

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采集数据,包括护理态度、操作技能、护理效果等方面,总分值为100分,超过90分为非常满意,75~89分为满意,低于75分为不满意,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相加为满意度。

2 结果

本组患者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部分愈合2例,完全愈合28例,完全愈合率为93.33%,见表1。经问卷调查收集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20例,满意9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6.67%。

3讨论

有关研究显示,富血小板血浆中富含可促进骨、细胞组织修复再生的生长因子,因此能够刺激创伤的再生修复,加快创伤愈合的速度[3]。富血小板血浆的制备首先需抽取400~450m L静脉血,再通过细胞分离手段提取富血小板,剩余其他成分重新输回患者体内。富血小板中含有的生长因子有多种类型,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等[4]。本文所使用的富血小板血浆是同氯化钙混合制成的便于涂抹的富血小板凝胶。

创伤的愈合需要经过止血、炎症、纤维组织与增值组织形成以及重塑形等4个阶段,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如不加以注意可能会引起感染等并发症影响创面的愈合,影响预后[5]。尤其对于面部、四肢、颈部等暴露部位受到创伤的患者,若是未能的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干预,不仅会延迟伤口愈合时间,还会留下明显瘢痕而影响患者外观的美观度,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的打击。本文对30例处于愈合期的急性创伤患者在应用富血小板血浆进行治疗的同时配合系统化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从伤口观察、心理护理、伤口护理、饮食护理等方面加强对患者的指导与创面保护。研究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创面完全愈合28例,部分愈合2例,完全愈合率为93.33%,满意度为96.67%

综上所述,富血小板血浆用于急性创伤愈合有理想的效果,在治疗过程中配合系统的综合护理具有良好的满意度。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富血小板血浆用于急性创伤愈合的护理。方法 选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接收的30例愈合期急性创伤患者,均采用富血小板血浆进行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患者创面愈合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本组30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后,创面完全愈合28例,部分愈合2例,完全愈合率为93.33%,满意度为96.67%。结论 富血小板血浆用于急性创伤愈合有理想的效果,在治疗过程中配合系统的综合护理满意度高。

关键词:富血小板血浆,急性创伤愈合,护理

参考文献

[1]纪丽娜,刘天一.重睑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16,25(01):91-93.

[2]蔡知菊.整形美容护理中语言沟通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4(04):133-134.

[3]王龙梅.颌面软组织创伤160例急诊整形修复的护理观察[J].中国医疗美容,2015(02):134-135.

[4]孙姝玲,佘小伟.应用前臂游离皮瓣修复舌癌根治术后创面的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6,25(04):82-83.

富血小板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8年3月-2013年6月本科收治的角膜碱烧伤患者, 均符合Blughes分类法中的相关标准, 入院时均有结膜充血、荧光素染色角膜呈大片着色、球结膜部分苍白或呈腊黄色水肿、瞳孔及虹膜看不清、角膜灰白色浑浊以及上皮剥脱等症状。其中视力光感判定为重度烧伤, 视力为数指/眼前小于0.3判定为中度烧伤, 视力0.3~0.6判定为轻度烧伤。本文选择88例92眼中度烧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男30例33眼, 女14例14眼, 年龄3~14岁, 病程20 min~5 h, 石灰水烧伤17例18眼, 水泥浆烧伤8例8眼, 碱性干燥物烧伤19例21眼;试验组男34例35眼, 女10例10眼, 年龄2.5~15.0岁, 病程1~7 h, 石灰水烧伤20例21眼, 水泥浆烧伤7例7眼, 碱性干燥物烧伤17例17眼。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连续3 d以上、结膜下注射维生素C、阿托品散瞳、局部及全身抗菌消炎、营养角膜、遮盖患眼等治疗。

1.2.2 试验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

1.2.3 观察

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7、14、21及28 d于裂隙灯下观察各组眼的角膜溃疡和炎症反应, 参照Ando等评分标准对角膜炎症进行评分, 行角膜上皮荧光素钠染色, 记录患眼角膜溃疡面积的大小, 并参照Trousdale评分标准对角膜溃疡进行评分。

1.3 评分和疗效标准

1.3.1 角膜炎症评分

Ando记分法:0分为角膜透明, 无混浊;1分:角膜轻度混浊, 虹膜纹理可见;2分:角膜中度混浊, 虹膜纹理窥不清;3分:角膜中度混浊, 隐见瞳孔;4分:角膜重度混浊, 瞳孔看不见。

1.3.2角膜溃疡评分

角膜上皮荧光素钠染色评分标准采用Trousdale记分法:0分为角膜无着色;1分:角膜染色面积≤1/4象限;2分:1/4象限<角膜染色面积≤1/2象限;3分:1/2象限<角膜染色面积≤3/4象限;4分:角膜染色面积>3/4象限。

1.3.3 疗效评价

显效为角膜炎症和溃疡评分0分或形成瘢痕;有效为角膜炎症和溃疡评分≤1分或形成瘢痕;无效为角膜炎症和溃疡评分>2分。

1.4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的复制

(1) 采集静脉全血于抗凝管中。 (2) 第1次离心后, 血液分为3层, 从上到下依次为贫血小板血浆层、血小板浓缩物 (底部红细胞层上附着的一层白膜样物质) 、红细胞层。 (3) 吸取全部贫血小板血浆、血小板浓缩物及交界面下少量红细胞于空白管中进行第2次离心。 (4) 弃去大部分上清液, 并将余下液体混合使血小板重悬, 即得。制备的富血小板血浆置于冰箱低温保存, 使用3 d后重新制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实验结果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治疗后14和21 d, 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4.89%和17.78%, 以及68.08%和84.44%, 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28 d, 对照组30眼有显著疗效, 8眼治疗有效, 总有效率为80.85%;试验组38眼有显著疗效, 5眼治疗有效, 总有效率为95.56%。经χ2检验,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7219, P<0.05) , 见表1。

2.2 并发症

治疗28 d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角膜斑翳, 但试验组角膜的透明性要好于对照组。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生按重、中、轻度分为3个等级。其中重度为新生血管较粗大, 生长达到或超过角膜中央;中度为新生血管生长超过角膜缘但未达到角膜中央区域;轻度为新生血管仅发生在角膜缘附近。各组角膜新生血管发生状况评分结果:对照组重度1眼、中度5眼、轻度7眼;试验组重度0眼、中度1眼、轻度2眼,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0520, P<0.05) , 见表2。

例 (%)

注: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χ2=4.7219, P<0.05

注: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χ2=7.0520, P<0.05

3 讨论

角膜碱烧伤是临床上严重的角膜外伤性眼病和致盲性眼病, 烧伤后碱性物质极易渗入眼组织深层, 破坏眼内组织, 造成角膜变性、坏死、溃疡、穿孔, 特别是角膜血管形成与抗血管形成的平衡状态被破坏, 使无血管的角膜逐渐被新生血管所覆盖, 严重影响角膜的透明性, 最终可导致角膜组织结构的破坏和视力的损害。临床上除早期的急诊处理外, 多采取抗炎、抑制免疫反应等[4]手段, 但治疗效果各有利弊[5]。本研究联合应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滴眼, 试验组角膜的透明性要好于对照组, 且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明显少于对照组,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0520, P<0.05) 。说明自体富血小板血浆能够促进角膜组织的修复, 维持及恢复角膜表层及内皮层的正常细胞代谢, 从而保持角膜的透明性, 减少新生血管的形成。

角膜修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需要一系列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级联协调调节[6]。现在获得生长因子的途径主要是基因重组或从动物身上提取, 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7]和小牛血清去蛋白眼用凝胶[8], 但费用多、时间较长且制作复杂, 且外源性的生长因子常由于一定的免疫排斥反应而使修复达不到满意的效果, 也易导致输入性感染。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即取自患者自身外周静脉血, 经离心、分离、浓缩制得。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含有大量生长因子及细胞因子[9,10,11]对角膜上皮的再生、修护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从而影响疗效。本研究参照Ando等评分标准对角膜炎症进行评分, 行角膜上皮荧光素钠染色, 记录患眼角膜溃疡面积的大小, 并参照Trousdale评分标准对角膜溃疡进行评分, 结果对照组47眼中, 30眼有显著疗效, 8眼治疗有效, 总有效率为80.85%;试验组45眼中, 38眼有显著疗效, 5眼治疗有效, 总有效率为95.56%,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7219, P<0.05) 。

总之,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因其富含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 同时无免疫排斥反应和输入性感染, 而被广泛应用于治疗临床多种疾病。近年来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取得很大的发展, 尤其为常规治疗无效的眼表疾病提供一条新的治疗途径。本研究只是在临床表现上做了一些观察, 其对角膜组织修复的实质影响还须进一步通过病理学和细胞学来证实。

参考文献

[1]KOROBE LNIK JF, HANNOUCHE D, BELAYACHI N, et al.Autologous plate-let concentrate as an adjunct in macular hole healing:a pilot study[J].Ophthalmology, 1996, 103 (4) :590-594.

[2]ALIO JL, PASTOR S, RUIZ-COLECHA J, et al.Treatment of ocular SUL-Face syndrome after LASIK with autologous platelet rich plasma[J].Refract Surg, 2007, 23 (6) :617-619.

[3]ALIO JL, ABAD M, ARTOLA A, et al.Use of autologous platelet-rich plasma in the treatment of dormant comeal ulcers[J].Ophthalmology, 2007, 114 (7) :1286-1293.

[4]XING ZM, LIU F, YUAN J.Research advance in immunological mechanism after corneal alkali burns[J].Chin Ophthalmic Res, 2010, 28:796-800.Chinese

[5]WANG GJ, ZHANG Y.Early treatment of ocular surface chemical burns[J].Practic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2010, 7:102-105.Chinese

[6]DART AJ, DOWLING BA, SMITH CL.Topical treatments in equine wound management[J].Vet Clin North Am Equine Pract, 2005, 21:77-89.

[7]WU W, LIANG LF, ZHU D, et al.Effects of rh EGF and b FGF on the migration of human corneal epithelial ceslls[J].The Journal of Practical Medicine, 2012, 28 (6) :882-884.Chinese

[8]LIU CN, QI ZM.Therapeutic effect of deproteinised calf serum eye gel on corneal alkali burn[J].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Ophthalmology, 2012, 30 (10) :893-896.Chinese

[9]WELSH WJ.Autologous platelet gel-clinical function and usage in plastic surgery[J].Cosmetic Derm, 2000, 13:13-18.

[10]WEIBRICH G, K1EIS WK, HAFNER G, et al.Growth factor levelsin platelet rich plasma and correlations with donor age, sex, and Platelet count[J].Craniomaxill of ac Surg, 2002, 30:97-102.

富血小板 第4篇

关键词:自体富血小板凝胶,糖尿病足溃疡,疗效观察,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日常饮食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但也直接导致了全球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 足部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复杂病变的重要器官,易形成溃疡、感染、足趾畸形、 Charcot关节病等,甚至会导致患者截肢[1]。 该次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自体富血小板凝胶进行治疗,探讨其治疗效果,以便为临床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8月于该院诊治的48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进行研究,将48例患者按入院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观察组男女比16:13, 患者年龄36~79岁, 平均年龄(62.52± 4.74) 岁; 病程1~15年, 平均(6.61±2.15) 年; 糖尿病足Wagner分级包括:7例1级,9例2级,5例3级和3例4级;对照组男女比15:14,患者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61.68±4.69)岁;病程1~14年,平均(6.56±2.36)年; 糖尿病足Wagner分级包括:9例1级,7例2级,6例3级和2例4级;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糖尿病足等级、溃疡状况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

1符合糖尿病足溃疡的相关诊断标准; 2重要器官无严重疾病;3无严重的精神疾病,能与人正常沟通交流;4自愿配合研究。

1.3治疗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疗法, 使用碘伏对患者的溃疡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有脓肿的切开引流,逐渐清除坏死组织,碘伏无菌纱布对溃疡面进行湿敷[2],坏死组织清除后,给予京万红软膏外敷,无菌纱布覆盖包扎。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 首先抽取患者的静脉血,经过两次离心,分离后制得富血小板血浆。 以10:1的比例混合富血小板血浆与凝血酶-钙剂混合物,制得富血小板凝胶,并放入冰箱进行保存,温度控制在5 ℃左右,保持现配现用[2]。 然后对患者的溃疡面进行清洗和消毒,尽量清除坏死组织及坏死的骨组织,并清除溃疡周围向内生长的上皮, 将富血小板凝胶快速喷洒于溃疡表面或注入窦道。 最后使用凡士林纱布进行覆盖、包扎。治疗5 d后可视患者的溃疡面改善状况使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 换药1d/次, 治疗15 d后2 d/次,在换药时注意及时清理将溃疡面。 糖尿病足Wagner等级3~4级的患者治疗40 d,1~2级患者治疗30 d。

1.4观察指标

显效:溃疡面结痂脱落,创面局部组织完全修复愈合;有效:溃疡面明显减小,窦道明显变浅;无效:溃疡面无明显变化或明显扩大,窦道无变化或加深[3]。 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方法

将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统计数据结果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患者的溃疡愈合时间比较

观察组糖尿病足Wagner等级1~2级、3级、4级患者的溃疡溃疡愈合时间与对照组同等级患者相比,愈合时间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3患者治疗总费用比较

观察组糖尿病足Wagner等级1~2级、3级、4级溃疡患者的治疗费用与对照组同等级患者对比, 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糖尿病患者在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和感染等因素的作用下,使足部软组织及骨关节系统出现畸形病变,引起患者疼痛、肌肉萎缩及皮肤干燥等症状,形成糖尿病足[4]。 轻度糖尿病足患者会出现皮肤的改变,如皮肤变薄、无汗,无毳毛,轻微损伤,就会出现严重的溃疡、坏疽等严重的并发症,长期不愈合,治疗不及时会导致生命危险,甚至需截肢才能挽救生命。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6%,而采用常规疗法的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少,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糖尿病足Wagner等级1~ 2级、3级、4级患者的溃疡愈合时间与对照组同等级患者相比,愈合时间明显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中有两例患者治疗无效,主要是患者的溃疡处存在死骨,而在对溃疡面进行清理时,清理脓液、残渣不够彻底,导致治疗无效。 富血小板凝胶来源于患者的富血小板血浆,不用担心出现排异反应或感染问题, 而且血小板能够释放多种生长因子,促进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增生[5]。 同时富血小板凝胶中含有大量纤维蛋白, 为患者的溃疡面修复提供更多的材料,促进溃疡面减小,使溃疡面恢复更快。 血小板中含有大量的白细胞, 能对溃疡面起到一定的抗感染作用[6,7]。 此外,富血小板凝胶由富血小板血浆和凝血酶-钙剂混合物混合得到, 呈现胶状,采用喷洒的方式,使富血小板凝胶与溃疡面的接触面积大,便于溃疡面的修复愈合。 观察组糖尿病足Wagner等级1~2级、3级、4级溃疡患者的治疗费用与对照组同等级患者对比,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采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比常规疗法治疗花费更少,嫩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富血小板 第5篇

关键词: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埋伏牙,拔牙

下颌低位埋伏或水平阻生智牙拔完术后出血、肿胀、疼痛、干槽症是较常见并发症,术后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预防拔牙后并发症是减轻患者痛苦的关键。拔牙术后即刻放入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platelet-rich fibrin,PRF)可减轻患者的疼痛不适,减少牙槽窝炎症的发生,加速创口愈合。通过本研究来评价PRF预防拔牙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PRF为自体全血离心的产物,可被认为是一种自体移植物。全血经低速离心的过程中,促发凝血,血液中的纤维蛋白原缓慢聚合成为纤维蛋白。

1.2 方法

1.2.1 研究对象

本组200例患者为2009-2011年在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口外门诊就诊,因临床症状或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有下颌骨埋伏阻生牙的患者,年龄20~40 岁,平均年龄30岁,同意接受本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例纳入标准:① 低位或水平Ⅱ、Ⅲ类全埋伏阻生;② 阻生牙拔除后造成病灶区牙槽骨部分或完全缺损;③ 阻生牙区软组织丰富,无炎症和咬合创伤。

1.2.2 实验分组

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甲组:拔牙术前抽取患者20mL血液,于离心机中离心(2500r/min,10min)备用,局麻下按常规方法拔除阻生牙后,将用含生理盐水的纱布压成的PRF膜放入拔牙窝内,并与牙槽窝骨壁贴合,高度不超过拔牙窝,待PRF被血液覆盖后, 对位间断缝合牙龈。乙组:空白对照组,常规局麻下拔除阻生牙,牙槽骨复位后缝合。甲乙两组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治疗,7~10d拆线,定期复诊拍摄牙片,观察牙槽窝的愈合情况。

注:经过χ2检验, PRF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出血率有显著差异。

注:经过χ2检验, PRF组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拔牙后干槽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

2 疗效

2.1 近期疗效

拔牙后24h、48h、72h、1周复诊,若有不适可随时复诊。记录术后出血、渗血、肿胀、干槽症发生情况。术后出血诊断标准:拔牙术后当天局部出血或术后24h局部仍有明显渗血者。术后出血发生率见表 1。干槽症诊断标准:拔牙术后 2~3d有剧烈疼痛 ,并向耳颞部、下颌下区放散,一般镇痛药不起作用;拔牙窝中空虚、有恶臭。术后干槽症发生率见表2。100例传统方法拔除的患者,在拔牙术后当天渗血、疼痛明显,术后第二天肿胀,比较明显,术后一周后疼痛减轻;另100例为在拔牙窝中放入PRF膜,患者术后渗血、疼痛不明显,次日也未见明显的肿胀。

2.2 远期疗效

经过三个月后,两组患者均生成新骨,X线示新生成的新骨骨髓灰度值没有差异。

3 讨论

下颌低位埋伏或水平阻生智牙拔完术后出血、肿胀、疼痛、干槽症是较常见并发症,术后直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预防拔牙后并发症是减轻患者痛苦的关键。本研究发现,拔牙术后即刻放入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可减轻患者的疼痛不适,减少牙槽窝炎症的发生及术后的出血,加速创口愈合,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RF以血小板凝胶形式呈现,它主要含大量的纤维蛋白原、高浓度的血小板及各类生长因子。PRF中的细胞因子主要有转化生长因子B-l(TGFB-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s)等,这些细胞因子有效募集了与组织修复相关的细胞,调节并促进了组织修复过程[1]。此外。PRF中滞纳了大量白细胞,在降解过程中持续释放免疫调节相关的细胞因子,减轻了局部不良的免疫反应,增强了抗感染能力[2,3],有利于拔牙创的愈合。PRF为自体全血离心的产物,是一种自体移植物。全血经低速离心的过程中,促发凝血,这血块集多种治疗和免疫激活因子,它可以直接使用凝块或压缩成一个强大的膜之后使用。PRF是无毒、 无致敏性、 无抗原性。对细胞生长、增殖无抑制和毒性作用。因而是一种较理想的牙槽窝填料。

笔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PRF中没有添加任何的抗凝剂和促凝剂,其血液凝结的过程基本模拟人全血的自然凝血过程。随着纤维蛋白逐渐溶解,结合的血小板再次释放出生长因子,同时释放出的生长因子受天然载体胶原的保护抵抗蛋白降解,延长了生长因子的作用时间,加强了成骨效果。PRF是自体产物,取材方便、 操作简单 ,费用低廉,克服了免疫原性和传染疾病的可能性,减少了阻生齿拔除后的并发症,同时有效促进了牙槽骨的生长 ,加速牙槽窝愈合。在临床上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此方法的近期疗效值得肯定,能够很好的减轻患者的痛苦,制作方便,简单,PRF可以保护拔牙窝,并有一定局部止血作用,有利于拔牙窝创口的早期愈合,远期对于牙槽窝的成骨与正常成骨没有差异,表示用PRF膜对于新骨的生成没有不利作用,可以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中。

参考文献

[1]Dohan DM,Choukroun J,Diss A,et a1.Platelet-rich fibrin(PRF):a second-generation platelet concentrate.Part II:platelet-related biologic features[J].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Or-al Radiol Endod,2006,101(3):e45-e50.

[2]Dohan DM,Choukroun J,Diss A,et a1.Platelet-rich fibrin(PRF):a second-generation platelet concentrate.Part II:platelet-related biologic features[J].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Or-al Radiol Endod,2006,101(3):e45-e50.

富血小板 第6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主要材料及仪器

10 mL枸橼酸钠真空采血管(积水创格公司,中国);高速离心机(血型血清学离心机,TD-A3,中国);扫描电镜(JEOL,JSM-T300,日本)。

1.2 实验对象

5名健康志愿者(年龄在20-55岁,平均30岁),静脉血血小板计数大于100109/L。采血前二周不吸烟不喝酒,1个月未服用阿司匹林及其他任何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所有志愿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采血用于本实验。

1.3 PRF凝胶和膜的制备方法

用10mL的枸橼酸钠真空采血管,快速采取肘静脉全血10 mL,而且立即在室温下以2500rpm离心10min,静止约10min。血样呈现三层结构:在底部是红细胞,顶层为无细胞的血浆,PRF凝胶位于二者之间。用镊子从管子中取出PRF凝胶,用剪子去除底部RBC。B组将去除RBC的PRF凝胶置于两层无菌的湿纱布上,轻轻挤压出液体成分。

1.4 实验方法

本实验为PRF凝胶和膜的随机观察性实验。实验者每人均快速采取肘静脉全血两份各10 mL,将每一份血样随机放入A组制成PRF凝胶和B组制成PRF膜,分别进行光镜和扫描电镜(SEM)观察。

1.4.1 组织切片制作

制备新鲜的PRF标本立即浸于10%多聚甲醛固定1d后,切取约3mm2mm面积大小标本,石蜡包埋,沿垂直组织长轴方向制作厚度约5mm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并采集图像。

1.4.2 扫描电镜标本制作

制备新鲜的PRF标本,立即浸于大于20倍体积的4℃2.5%戊二醛中存放于4℃冰箱固定2h以上,切取约12.0mm0.8mm0.8mm大小样本,0.1mol/L的PBS漂洗固定的组织3遍(PH=7.2);加入1%锇酸固定2h;经锇酸固定后用PBS将标本漂洗3遍各10min(PH=7.2);继之以30%、50%、70%、80%、90%、95%、100%梯度乙醇脱水(其中100%乙醇脱两遍),每次脱水10 min乙酸异戊酯置换20 min;CO2临界点干燥;金离子溅射法镀膜;JEOL,JSM-T300扫描电镜观察并采集图像。

2 结果

2.1 大体标本观察结果

5例PRF凝胶均为淡黄色主体和红色底端的胶冻状结构,凝胶主体半透明,有弹性,质软,表面光滑,10mL血样得到大约12.0mm10.0mm10.0mmPRF凝胶。5例PRF膜则均为乳白色,质韧,表面光亮但印有纱布网格的膜状结构,10mL血样得到大约12.0mm0.8mm0.2mmPRF膜。

2.2 H-E染色观察结果

无论PRF凝胶还是PRF膜中间的纤维蛋白网均较周围的疏松(可能是由于在固定中基质收缩所致),PRF膜的纤维蛋白网比凝胶中的网状结构更为致密。在近红细胞层处可见大量蓝染的细胞核样结构。

2.3 扫描电镜标本观察结果

在PRF凝胶中,RBCs形状正常,广泛的分布在凝胶的红色区域,此处的纤维束网络较细小(图1), 少数的RBCs在凝胶的其余部分;而血小板和白细胞主要聚集在红细胞层和凝胶的交界处,越过红细胞层纤维束变得粗重,白细胞清晰地显现为球形结构,表面不规则,大部分十分小约6-8μm,因此,认为主要是淋巴细胞(图2),血小板沿纤维蛋白束聚集,以血小板集合物呈现。(图3)

在较低的倍数下观察PRF膜,可见PRF膜表面的纱布网格印痕。由于纤维蛋白是一种生理凝胶,因此纤维凝胶被压缩成膜后,纤维蛋白网变得更加浓密,坚实,形成了一个非常紧凑的矩阵,以致无法分清其中的细胞成分。(图4)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不论是HE染色还是扫描电镜均证实PRF凝胶和PRF膜的主要结构是纤维蛋白形成的三维立体网络结构,在PRF凝胶可见大量的血小板和白细胞主要聚集在红细胞层和凝胶的交界处,因此在制取凝胶时底部应该留有小许的红细胞层,可以防止血小板和白细胞的丢失[9];由于聚集和凝结过程使血小板以集合物的形式出现,这提高了血小板的活性;而白细胞并没有在PRF制备过程中破坏[10],以淋巴细胞为主,淋巴细胞能够有效的调节炎症反应。PRF的细胞组成意味着这种生物材料是一个活体组织的血液衍生物,为了保持细胞内容的活性和稳定在使用时必须小心[11],因此,在凝胶制取过程中,准确的掌握凝胶结构是必要的,同时在合理的临床应用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PRF的制取没加任何抗凝成分和人工修饰成分,PRF在离心过程中是一个自然的聚合过程,使他们趋向于三维空间模式。这种通过缓慢聚合过程产生的自然纤维蛋白网状结构似乎与人类天然的组织结构非常相似,它具有诱导细胞迁移和细胞增殖,从而加速愈合过程[1]以及减慢生长因子和基质糖蛋白的释放(大于等于7天)的功能[12]。一些研究表明在使骨质缺损再生过程中,纤维蛋白基质是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最适合的基质载体。骨移植手术初期,移植物内的细胞成分依靠弥散进入的营养物质而存活,PRF的纤维蛋白立体网状结构,使得营养成分及氧气可以轻松的弥散至细胞周围,促进骨髓干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沉积骨质,加速成骨过程。在治疗组织愈合时纤维基质蛋白是一个缓慢的重建过程,当PRF膜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用于关闭伤口时,纤维蛋白吸收的时间相对延长[13]。 DOHAN DM等研究认为PRF不像PRP等其他血小板浓集物,PRF有逐步释放细胞因子的生物特性[3]。

4 结论

富血小板 第7篇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种植科使用PRF手术治疗病人128例, 男75例, 女53例;年龄20岁~60岁;无全身疾病, 经医生检查和X线摄片确诊病人均存有不同程度骨缺损, 直接种植体植入术后效果不佳。通过医护人员的耐心讲解, 病人愿意接受自体采血制作PRF生物膜联合骨粉同期植入种植体。严格遵守注意事项、有效的健康教育及熟练的护理配合, 达到了医患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2 护理

2.1 准备充分的术前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病人准备包括术前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血糖、血压、心电图测定及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血清等检查。对全身状况进行整体评估, 排除手术禁忌证。遵医嘱拍摄曲面体层摄影片, 必要时拍根尖片及咬合片。评估种植区牙槽骨的垂直高度及厚度, 骨密质分布以及牙槽嵴距上颌窦的距离。嘱病人术前1周行全口洁齿, 保证牙龈、口腔黏膜无炎症, 种植区邻牙健康。询问病人3个月前有无服用任何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史, 特别需告知采血前l周不吸烟、不饮酒, 女病人避免生理周期。术前10min口内消毒, 用1︰5 000氯己定含漱液, 需含漱3次, 每次时间要做到3min。手术室的护理准备主要为采取预防感染措施, 手术当日做空气培养及手术者手指培养, 手术环境及物品包括地面、治疗台面, 用1︰500含氯消毒剂擦拭, 空气采用循环风紫外线消毒, 杜绝引起感染的因素。配置相应的手术器械, 负压吸引装置, 5mL无添加剂试管、采血针、离心机、种植工具及不同型号的种植体。各种器械和消毒物品仔细核对要求性能良好有效灭菌, 处于备用状态, 备好麻药及急救药品。

2.2 术前心理护理可降低病人恐惧心理和减少其他全身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当日病人多数表现紧张、恐惧, 护士需和蔼、详细告知手术流程, 让病人对手术有初步的了解, 取得相互信任及建立手术信心。我院自开展PRF手术来, 对每个病人的资料都进行了电子存档, 包括术前、术中、修复后的摄片。使用成功事例进行宣教后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 利于手术顺利实施。病人积极主动配合意识明显增强, 手术过程整体进展顺利。

2.3 熟练的术中护理配合是手术成功的保障

手术全程播放舒缓的音乐, 平复病人情绪减轻紧张、恐惧感;与病人沟通, 及时了解不适做好解释, 配合手术顺利完成。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将各种手术器械分类、按序放置, 种植工具合理摆放便于取用。协助医师充分暴露术区, 准确传递器械, 及时吸除口内积水、血液 (注意避免碰及咽喉部) , 保证手术视野清晰使手术顺利进行。术中自体采血量一般10mL~20mL为宜, 采血时护士应再次与病人沟通确认, 取得同意后选取较粗的血管, 一人采血按压一人把采好的血放入离心机中进行离心, 经离心10 min, 静置3min~5min就可得到介于顶端的少量细胞浆液与底端的红细胞层之间的纤维蛋白凝块, 取出中间的PRF制取成生物膜[3]。PRF作为口腔领域一种新的生物材料, 完全采于自体血可减少排斥反应, 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 对骨组织有免疫调节和修复作用并减轻周围组织炎症水肿, 使术后愈合良好无感染。但由于制备过程中未添加抗凝剂等任何生物制剂, 故血液样品一旦接触小管管壁, 立即发生凝固反应。因此PRF的制备过程中护士动作要迅速, 快速采血、离心,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配合医生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护士协助医生将生物膜放入骨或软组织缺损部位, 放置后用纱布小心蘸吸, 禁止用吸唾器吸取手术部位, 以免将未固定的PRF膜吸入吸引器中。手术结束后护士清点器械, 确认无误后送病人出手术室, 用过的物品器械分类放置集中消毒灭菌备用。

2.4 有效的口腔健康宣教及良好的口腔卫生维护可增快术后伤口的恢复

术后告知病人压迫伤口的纱布在30min~60min后轻轻吐出, 不要吮吸或舌舔手术部位, 可采用局部间断冷敷预防创口的渗血。口腔中的潮湿环境、食物降解、微生物作用、温度及pH值的变化可导致不良生物学反应[4]。特别嘱术后24h不能刷牙或漱口, 24h后用复方氯已定及康复新漱口水交替含漱, 每天3次~4次, 3d~4d后可用圆头软毛牙刷清洁牙齿, 直至8d~10d后拆线。遵医嘱按时服药, 复杂手术需静脉使用抗菌药物者及全身情况欠佳者需留院观察, 待好转及确诊无碍方可离院。术后2周内尽量不带修复体, 如特殊需要需来院对修复体进行磨改, 防止修复体压迫术区影响伤口的愈合。术后饮食要求需保证足够的营养, 术后3d进流质饮食, 4d~7d后改半流质, 1周后软食, 2周后正常饮食。饮食中忌辛辣刺激, 咬合中防止碰撞种植体, 暂不能吸烟、饮酒。术后出现轻度的肿胀、渗血属正常情况, 一般3d后消退。如3d后水肿加重, 有继发感染的可能, 应及时复诊。护士还需做到术后24h、3d及1周电话随访, 及时掌握病人术后病情变化, 为医生提供病情信息, 预约安排复诊时间。无特殊告知病人普通种植牙在手术后3个月可进行义齿修复, 而骨移植病人要推迟到6个月后进行的义齿修复。

对128例病人随访, 骨缺损生长良好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高效的护理与医生配合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口腔种植术,护理

参考文献

[1]Dohan DM, Choukroun J, Diss A, et al.Platelet-rich fibrin (PRF) :A second-generationplatelet concentrate.Partl:Techno-logical concepts an devolution[J].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 2006, 101 (3) :37-44.

[2]李笑梅, 龚璐璐, 王少海, 等.上颌无牙颌修复中种植体部位和数量对应力分布的影响[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11, 12 (2) :106-110.

[3]周延民, 李琦, 储顺礼, 等.即刻种植间隙充填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修复骨缺损2例[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09, 2 (8) :504.

富血小板范文

富血小板范文(精选7篇)富血小板 第1篇1 生长因子与富血小板血浆 (PRP) 的制作生长因子是一类天然生物介质, 对细胞的增殖、分化、趋...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