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防治性病控制艾滋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防治性病控制艾滋(精选3篇)

防治性病控制艾滋 第1篇

、纏·#性病危害人体及下一代的健康, 对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如不及时、规范治疗, 会引起并发症和后遗症, 如引起不育、流产、宫外孕等, 梅毒还可引起心血管、神经、骨骼等多系统病变, 甚至可传染下一代, 发生新生儿淋病、先天梅毒等。鑑翻_隐1.在医生指导下, 早期、及时、全程、足量、规范使用药物, 某些醜 (如尖锐?m生殖器抱疼) 虽有可能复发’但及时治疗可减少复发。z遵医瞩治疗和定期复查十分必要, 自翔、随意增减药物, 自我治疗或找游医治疗会引起不良后果。3.餘患者的tt伴应到医險妾受艇发现感染及时治疗, 以免延误治疗及造成性伴间重复感染。4.瓶患者治疗期间应避免性行为。5.性病患者考虑结婚、生育问题时, 应接受规范治疗和医学咨询。mmmim·洁身自爱, 避免多性伴等危险行为是预防性病的有效措施。·性生活时正确使用安全套能有效预防性病。·为了下一代的健康, 提倡婚前、产前查梅毒, 一旦发现感染应及时治疗, 预防胎传梅毒的发生。预防中的误区性交前与性瓶職、舰觸辦綳觀预防碰滋病生殖器部位看起来干净或没有症議不会有性病定期服用抗生素或阴道局部用药可以起到防治作用X体外或只灘誠上安全套就能職性病艾滋病X敏使用2个或2个以上安全套更安全怀疑自己得了性病, 要尽快到正规医院接受诊断和治疗, 千万不可自己买药乱治, 不到非法诊所求问药。性病患者应主动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測, 各市 (州) 、县 (市、区)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咨询检测门诊可提供免费HI V检测。

艾滋病性病防治监测工作方案 第2篇

一、监测目的1.掌握区艾滋病性病流行状况和流行趋势。

2.根据艾滋病性病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分析,实施艾滋病性病的干预,并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二、监测对象

卖淫嫖娼者、静脉吸毒者、孕妇、人工流产者、同性恋者、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外来流动人口。

三、监测工作的网络建设

1.成立区艾滋病性病防治监测工作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

参照国家和市级的监测技术要求,制定区的监测技术文件;解决区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等。

2.监测报告及制度

为加强我区的艾滋病性病报告网络及制度建设,规范辖区性病门诊,建立健全艾滋病性病病例报告的各项规章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性病门诊病例的登记与报告制度、匿名报告制度、性病专用登记本的建立和性病报告卡的发放制度、疫情自查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性病资料的保密制度、门诊和实验室衔接制度、转诊制度等。

3.加强实验室建设

在年内建成市五医院、闵中心医院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并投入使用;对开设性病门诊的一级医院,要求开展淋球菌培养检验项目。每年由区卫生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医院实验室试剂来源进行检查。

4.人员培训

对区内所有医疗单位开展有关艾滋病性病防治培训,重点掌握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各种法律法规、国家最新诊疗技术,经考试合格上岗。

5.加强协作

艾滋病行为监测要取得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配合,才能有助于调查者接近监测的目标人群和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1)公安局、司法局、计生委、人口办等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配合区卫生部门组织高危人群的行为调查和干预工作。

(2)各镇、街道落实相关人员,开展对辖区内高危人群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各项健康教育,配合区卫生部门进行行为调查和干预工作。

四、监测内容与方法

1.病例报告

凡在我区内开展性病艾滋病诊疗服务项目的医疗机构,在日常医疗服务工作中诊断的性病病例、艾滋病病例,包括在本地患病的外来流动人口,均须填写“性病报告卡”,并将传报卡报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总发病率、不同病种的发病率、构成比及流行特点,与历年同期比较。

2.开展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筛查

区妇幼所提供婚前体检者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医疗单位提供产前体检者、人工流产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区公安局提供收容、劳教、戒毒等机构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区人口计生委提供计划生育或生殖健康门诊中艾滋病性病数据。

3.行为监测

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行为监测方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人员落实方案的实施。行为监测对象主要有以下二类:

(1)高危人群:静脉注射毒品者、暗娼、嫖客、性病患者。

(2)重点人群:公共娱乐场所工作人员、外来流动人口。

五、监测资料的分析与反馈

每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监测资料分析,报区卫生局和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

六、监测资料档案的管理

各医疗机构对《性病报告卡》、《性病疫情登记簿》、疫情分析报告、工作总结等材料,要装订成册,分类保存和管理,有专人负责。《性病报告卡》要求保存5年。《性病疫情登记簿》、疫情分析报告、《艾滋病性病监测资料汇编》等要求长期保存。

艾滋病性病防治监测工作方案

为了及时掌握艾滋病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流行趋势及其各种影响因素,根据《区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实施方案年-年)》文件精神和国家区域监测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1.掌握区艾滋病性病流行状况和流行趋势。

2.根据艾滋病性病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分析,实施艾滋病性病的干预,并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二、监测对象

卖淫嫖娼者、静脉吸毒者、孕妇、人工流产者、同性恋者、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外来流动人口。

三、监测工作的网络建设

1.成立区艾滋病性病防治监测工作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

参照国家和市级的监测技术要求,制定区的监测技术文件;解决区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等。

2.监测报告及制度

为加强我区的艾滋病性病报告网络及制度建设,规范辖区性病门诊,建立健全艾滋病性病病例报告的各项规章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性病门诊病例的登记与报告制度、匿名报告制度、性病专用登记本的建立和性病报告卡的发放制度、疫情自查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性病资料的保密制度、门诊和实验室衔接制度、转诊制度等。

3.加强实验室建设

在年内建成市五医院、闵中心医院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并投入使用;对开设性病门诊的一级医院,要求开展淋球菌培养检验项目。每年由区卫生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医院实验室试剂来源进行检查。

4.人员培训

对区内所有医疗单位开展有关艾滋病性病防治培训,重点掌握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各种法律法规、国家最新诊疗技术,经考试合格上岗。

5.加强协作

艾滋病行为监测要取得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配合,才能有助于调查者接近监测的目标人群和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1)公安局、司法局、计生委、人口办等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配合区卫生部门组织高危人群的行为调查和干预工作。

(2)各镇、街道落实相关人员,开展对辖区内高危人群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各项健康教育,配合区卫生部门进行行为调查和干预工作。

四、监测内容与方法

1.病例报告

凡在我区内开展性病艾滋病诊疗服务项目的医疗机构,在日常医疗服务工作中诊断的性病病例、艾滋病病例,包括在本地患病的外来流动人口,均须填写“性病报告卡”,并将传报卡报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总发病率、不同病种的发病率、构成比及流行特点,与历年同期比较。

2.开展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筛查

区妇幼所提供婚前体检者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医疗单位提供产前体检者、人工流产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区公安局提供收容、劳教、戒毒等机构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区人口计生委提供计划生育或生殖健康门诊中艾滋病性病数据。

3.行为监测

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行为监测方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人员落实方案的实施。行为监测对象主要有以下二类:

(1)高危人群:静脉注射毒品者、暗娼、嫖客、性病患者。

(2)重点人群:公共娱乐场所工作人员、外来流动人口。

五、监测资料的分析与反馈

每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监测资料分析,报区卫生局和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

六、监测资料档案的管理

新余市艾滋病性病防治领导小组 第3篇

办公室文件

余防艾办字„2006‟7号

转发省防艾办关于开展艾滋病防治

督导考评工作的通知

县(区)艾滋病性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艾滋病性病防治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现将省防艾办“关于开展艾滋病防治督导考评工作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各地各单位按照市防艾组下发的《市直有关部门(团体)防治艾滋病工作职责》、《2006年各部门(团体)防治艾滋病应完成的工作指标》的要求,对照本次检查的内容认真进行自查,并于11月24日前将书面工作总结和后附的自查表(县、区需报完整表)一起报市防艾办,同时将电子文本发市防艾办邮箱。市防艾办联系电话及传真:6442008电子邮箱:xywsjjkk@tom.com

二○○六年十一月十七日

主题词:艾滋病防治督导检查2006年通知抄送:县(区)卫生局,市疾控中心,设性病、产科的市管医疗卫生单位,市健康教育馆新余市艾滋病性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2006年11月17日印发共印35份

1关于开展2006年全省艾滋病防治督导考评工作的通知

赣防艾办函[2006]6号

各设区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

为了解全省各地多部门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工作进展,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防治工作经验,推进我省艾滋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省防艾委拟定在11月底对各地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督导考评。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市、县(区)防艾办组织自查(11月15日到25日)各市、县(区)按照“2006年全省艾滋病防治多部门联合督导考评自查表”(见附表)和2006年1月份省政府艾滋病、结核病防治工作会议布置的部门工作任务要求开展自查,形成本设区市2006年艾滋病防治工作总结上报省防艾办。

二、省防艾办组织督导检查(11月26日至12月1日)省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将组成联合督导考评组对各设区市(含1个县)2006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联合督导考评。督导考评内容:

1、听取当地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汇报;

2、召开多部门座谈会,卫生、教育、宣传、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汇报本部门2006年艾滋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

3、现场考察市、县(区)1-2个政府部门的艾滋病防治工作。

三、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领导要重视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考评工作,充分认识做好艾滋病防治工作对履行我国政府承诺,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认真组织好自查与设区市督导检查工作,如实评价艾滋病防治效果,查找不足,及时调整防治策略和措施,推动各项工作的实施。

省防艾办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十六日

附表12006年全省艾滋病防治联合督导考评自查表 填表单位名称: 江西省市县(区)/部门

说明:

1、表内各项指标的收集时间均为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0月底。

2、经费单位为万元。

3、表格内不能存在空项,若没开展,填无。

附表22006年全省艾滋病防治督导考评分组

1、南昌、九江、新余

2、赣州、吉安

3、宜春、萍乡

4、上饶、景德镇

防治性病控制艾滋

防治性病控制艾滋(精选3篇)防治性病控制艾滋 第1篇、纏·#性病危害人体及下一代的健康, 对家庭幸福、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