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段应用范文
分段应用范文(精选12篇)
分段应用 第1篇
关键词:双母双分段,分段开关,失灵保护,死区保护
0 引言
变电站的母线是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元件,母线发生故障将使连接在故障母线上的所有元件停电。枢纽变电站的母线发生故障还可能使系统稳定遭到破坏,甚至造成电网的瓦解。因此,母线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危害较大,装设快速切除故障的母线保护对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500 kV变电站是一个地区的枢纽变电站,220 kV出线较多,为了缩小220 kV母线发生短路故障时的停电范围,其大多采用了双母双分段接线方式设计。该接线方式具有供电可靠、调度灵活等优点,但其保护配置与普通双母线接线方式有一些不同。本文以河源地区500 kV上寨变电站为例,对其220 kV母线保护进行分析探讨。
1 双母双分段接线方式的特点
双母双分段接线是双母线接线方式的延伸,500 kV上寨变电站220 kV母线接线方式如图1所示。Ⅰ母和Ⅱ母通过母联开关2012连接,Ⅴ母和Ⅵ母通过母联开关2056连接,I母和V母通过分段开关2015连接,Ⅱ母和Ⅵ母通过分段开关2026连接。现有主变间隔1个,220 kV出线6回,备用出线间隔8个。
需要注意的是,双母双分段接线与一般的双母线接线有所不同,它有2个特殊的连接元件,即分段开关2015和2026。对整个母线系统来说,它们具有母联开关的全部特点,母联开关可能发生的故障,它们同样可能发生。但对某一套母线保护装置来说,它们又与出线开关很相似,所以其故障时又不能完全像母联开关一样处理。
2 双母双分段母线保护的特殊性
双母双分段接线与双母线、单母分段、双母单分段接线方式相比,接线单元数较多,因此一般考虑用2套母线保护装置配合实现各段母线的保护,如图2所示。1M-2M母线保护的保护范围是分段开关2015和2026“左”侧的1M-2M 2段母线,5M-6M母线保护的保护范围是分段开关2015和2026“右”侧的5M-6M 2段母线,2套母线保护范围在分段开关2015和2026处交叠。在差动逻辑中,将分段开关2015和2026分别作为相连母线上的一个元件。
3 分段开关失灵故障分析
母线保护发出动作跳令后,如果分段(母联)开关因操动机构发生拒动、二次控制回路等原因不能正常跳开,必须通过分段(母联)失灵保护切除另外一条与之相连母线上的元件,实现故障切除。
双母双分段接线的母联开关失灵保护逻辑与普通双母线保护是完全一样的,但其分段开关失灵和母联开关失灵相比,母线保护的动作行为有很大区别。母联开关失灵保护仅在本侧母线的母线保护内部进行逻辑判断处理,而分段开关失灵保护则需要“左”“右”2套母线保护的配合,通过启动相邻段母线的失灵保护,来实现将故障母线从系统中切除。因此,双母双分段母线保护的分段开关必须要有外部失灵启动回路。保护装置在分段单元跳闸出口时,同时输出一副“分段失灵启动输出接点”,接入对侧装置分段单元的“失灵启动输入回路”,实现分段失灵保护,具体如图3所示。
以500 kV上寨变电站为例,假设I母发生故障,1M-2M母线保护判断I母故障,跳开I母和分段开关2015。如果分段开关2015失灵,则应跳开与之相连的V母。1M-2M母线保护的出口逻辑是装置在分段开关2015跳闸出口时,同时输出一副“分段失灵启动输出接点”,接入5M-6M母线保护装置分段单元的“失灵启动输入回路”,经分段失灵延时后,若分段开关2015任意相电流大于分段失灵电流定值,则判为分段开关2015失灵。此时V母复合电压开放,则V母失灵出口,将跳开V母上所有的连接元件,最终切除故障。同理,5M-6M母线保护动作跳开V母时,如果分段开关2015失灵,最终同样跳开I母上所有的连接元件。
所以,分段开关失灵的动作逻辑相对单套母线保护来说等效于一般的线路出线开关失灵保护,只不过多了一对外部回路“分段失灵启动输入接点”,由1M-2M母线保护装置和5M-6M母线保护装置互相提供。
4 分段开关死区故障分析
当故障发生在开关与电流互感器之间时,开关已跳开而电流互感器仍有电流,故障仍未完全隔离,这个区间为保护死区,该区域故障时称为死区故障。母联开关死区故障相对简单,只涉及一套母线保护。而分段开关死区故障相对复杂,需要2套母线保护的配合。
4.1 分段开关单侧CT死区故障分析
以500 kV上寨变电站为例,220 kV母线分段开关2015、2026仅一侧装设CT。
假如母线并列运行,分段开关2015处于合位时发生死区故障,即故障发生在分段开关2015与CT之间K1处,如图4所示。由于发生了短路,对于5M-6M母线保护,大差元件、小差元件都不动作,判断为区外故障;对于1M-2M母线保护,大差元件动作,判断为区内故障,I母的小差元件动作,判断为故障母线,经I母复合电压闭锁开放后,I母差动保护动作,瞬时切除I母上所有连接元件及母联开关2012、分段开关2015。但此时故障仍未切除,电源线路还是通过V母向短路点K1输送故障电流。保护装置检测分段开关处于分位后经150 ms延时(大于开关一次接点与二次接点的时间差,再加一定的时间裕度)确认分裂状态,分段开关2015电流不计入差流计算,此时5M-6M母线保护大差元件动作,判断为区内故障,V母的小差元件动作,判断为故障母线,经V母复合电压闭锁开放后,切除V母上所有连接元件及母联开关2056,最终切除死区故障。
当母线分裂运行,分段开关2015处于分位时在死区点K1处发生故障,分段电流不计入差流计算,1M-2M母线保护的大差元件、小差元件都不动作,判断为区外故障;5M-6M母线保护大差元件动作,判断为区内故障,V母的小差元件动作,判断为故障母线,经V母复合电压闭锁开放后,切除V母上所有连接元件及母联开关2056,避免了故障切除范围的扩大。
可以得知,母线并列运行发生死区故障时,理论上只需切除分段开关2015和V母上所有连接元件,不需要切除I母,但实际结果是I母先被切除了,分段开关2015跳开后再经150 ms延时后,V母也被切除了,扩大了停电范围,也未能瞬时切除故障,这是分段开关单侧CT死区故障保护的一个显著缺点。优点是只用一组CT,二次接线简单。
4.2 分段开关双CT死区故障分析
由于分段开关单侧CT存在若干缺点,因此提出了分段开关双CT的接线方式,即分段开关两侧装设2组CT,交叉接线,如图5所示。这种接线方式在国内很多地方也得到了应用。分段TA2电流计入I母小差,TA4电流计入Ⅱ母小差,TA1电流计入V母小差,TA3电流计入Ⅵ母小差,如图5所示。
假如母线并列运行,死区K2点发生故障,动作逻辑为:由于交叉接线,对于1M-2M母线保护和5M-6M母线保护来说,大差元件都动作,判断为区内故障;I母和V母的小差元件动作,判断为故障母线,经I母和V母复合电压闭锁后,I母、V母差动保护动作,瞬时跳开I母、V母上的连接元件及母联开关2012、2056。
当母线分裂运行时,在死区点K2发生故障,2套母线保护装置的动作情况与分段开关单侧CT接线一致,最终切除V母上所有连接元件及母联开关2056。
从上面分析可知,当母线并列运行K2点发生故障时,只需切除分段开关2015和V母上所有的连接元件即可,但实际情况是I母、V母同时被切除,扩大了停电范围。同理,当死区K3点发生故障时,不应该切除V母,因此扩大了同跳I母、V母的区域(K2和K3),同时用了2组CT,二次回路复杂;优点是消除了分段开关的保护死区,2套母线保护都能正确动作,不需要延时。
4.3 死区故障时跳闸范围扩大的原因分析
对于分段开关单CT或双CT 2种情况,当母线分裂运行时,2套母线保护具备选择性,瞬时切除应跳的母线,未扩大跳闸范围,有效隔离了故障。
当母线并列运行时,无论是I母还是分段开关与电流互感器之间的死区发生故障,流过电流互感器的故障电流方向是相同的,I母小差始终满足动作条件。于是1M-2M母线保护分辨不清是I母故障还是死区故障,因此对1M-2M母线保护来说均为内部故障,所以只能切除I母,造成停电范围扩大。
5 结语
双母双分段母线保护的分段开关失灵的处理逻辑对单套母线保护来说等效于一般的出线失灵保护,只不过多了一对外部回路“分段失灵启动输入接点”,由2套母线保护装置互相提供而已。针对分段开关死区故障跳闸范围扩大、不具备选择性的问题,需进一步研究探讨,随着技术理论和设备设计的发展,相信以上问题将得到圆满解决。
参考文献
[1]周晓龙,王攀峰,田盈,等.浅谈双母双分段母线保护配置中的若干问题[J].继电器,2004,32(8):36~39
[2]马晋辉,黄静.双母线双分段微机型母差保护双重化设计的探讨[J].电力建设,2007,28(5):84~86
[3]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BP-2C微机母线保护技术说明书[Z]
分段应用 第2篇
动态分段技术在公交查询系统中的应用
针对空间二维坐标下存储城市公交系统数据存在的问题,文中提出了采用动态分段技术建立公交系统数据库的`方法,并在该数据库的基础上实现了换乘次数最少的乘车方案.基于ArcGIS Engine组件和.Net开发平台,实现了基于动态分段技术的公交查询系统,表明动态分段技术在公交查询系统中的适用性.
作 者:刘勖 宣国富 陈方才 LIU Xu XUAN Guo-fu CHENG Fang-cai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广播电视台网络中心,浙江诸暨,311800 刊 名:北京测绘 英文刊名:BEIJING SURVEYING AND MAPPING 年,卷(期): “”(3) 分类号:P208 关键词:动态分段 公交查询 公交换乘分段吊装法在高炉斜桥安装中的应用 第3篇
关键词:分段吊装法高炉斜桥安装 应用
中图分类号:TH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98X(2012)03(c)-0000-00
高炉斜桥是高炉本体与原料系统的连接枢纽,受安装场地和运输条件的限制,考虑安装成本,拟采用分段制作、运输、现场拼装、分段吊装、空中对接的施工方案。下面以山东沾化庆翔金属材料有限公司40万t/a镍铁钛形状记忆合金工程中斜桥吊装为例进行介绍。
1 工程概况
斜桥设计为东西两列并排四根1.1米H型钢梁和压轮轨等组成,中间用角钢连接,轨距1.454米,角度为54.211o,长度53.418米,重量71.2吨。每列斜桥分四段制作,运至现场下部两段组成A段,依次为B段、C段,A段用300吨米塔吊、70t汽车吊配合吊装;B段、C段用300吨米塔吊吊装。
2 施工准备
2.1现场准备:场地用铲车平整压实;电焊机、氧气、乙炔备足。
2.2技术准备:进行方案技术交底;检查基础标高、中心距;斜桥中心线放线完。
2.3吊装索具准备:25mm棕绳45米长两根;25mm钢丝绳12米长4根。
汽车吊用钢丝绳,对折两次使用,受力分析时四股绳折合成3股绳计算,A段斜桥重量为213000N。
吊点处单根钢丝绳受力P0=G’/(2*N*cos13.493)=213000/(2*3*cos13.493。)=36508N。
式中P0—单股钢丝绳受力(N);G’—斜桥重量(N);N—折合后的钢丝绳股数。
在已知钢丝绳实际拉力P0时,则可按下式估算钢丝绳直径: =19.1mm
式中d—钢丝绳直径(mm);P0—单股钢丝绳受力(N)
现场所用钢丝绳直径为25mm,符合要求。
2.4吊耳的选用:大小为250mm*300mm,板厚采用32mm,焊接部位打双面坡口50度,3mm钝边。
2.4.1板材强度计算:根据公式:t*a*fv>G
t*a*fv=32*50*120=192000N;G=G’/2=103000N
式中t—板的宽度(mm);a—吊耳吊装孔上部高度(mm);fv—抗剪力值(选用Q235B查《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表3.4.1-1钢材的强度设计值:fv=120N/㎜2);G—吊耳承受的斜桥的重量(N);G’—斜桥重量(N)。
显然t*a*fv>G,满足要求。
2.4.2焊缝强度计算:根据公式F=0.7hf*(L-10)*2*fw=0.7*10*(300-10)*2*160=649600N
式中F—焊缝所能承受的拉力(N);hf—焊缝高度(选用焊缝高度10mm);L—焊缝长度;fw—焊缝强度设计值(查《钢结构设计规范》(GB0017-2003)表3.4.1-3焊缝的强度设计值:按三级焊缝强度取160N/mm2)
焊缝处承受的构件重量:G=106500N
显然F>G,满足要求。
2.4劳动力的准备
吊车司机2人;测量1人;电焊工4人;气焊工2人;起重工3人;配管工4人。
2.5施工机具设备准备
经纬仪1台;水准仪1台;300t.m塔吊1台;70吨汽车吊1台;电焊机4台;5吨倒链4台;25吨卡环2个;10吨卡环4个。
3 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案
3.1工艺流程
基础验收—测量放线—斜桥支架、支座安装—A段现场预拼—A段吊装—B段吊装—C段吊装—附属构件安装—试车
其中,A段吊装为整个斜桥吊装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作为重点介绍。
3.2施工方案
3.2.1A段吊点选择:吊装时汽车吊站位斜桥中心线东侧,距斜桥中心线8米。吊点位置距离下端12.445米部位,起升高度11.180米,吊重16.008吨,查70吨吊车起重性能参数表:工作半径8米,臂长19.6米,吊重22.5吨,满足要求;塔吊吊点位置距离上端2.5米,起重量4.592吨,距塔吊中心最远38米,查塔吊性能表可吊7.06吨,满足吊装要求。
3.2.2A段吊装
3.2.2.1汽车吊用钢丝绳每根对折两次使用,用25t卡环;塔吊用钢丝绳用两根12米长,每根对折使用,用10t卡环;先吊西侧那列。
3.2.2.2按上述要求绑扎完毕后,汽车吊先起吊,斜桥底部离地1米左右时塔吊起吊,斜桥离地后,汽车吊缓缓起钩,塔吊跟着起吊,双车互相配合调整斜桥角度,在吊装过程中必须注意,斜桥下端不能着地,基本到达安装角度后塔吊逆时针(俯视塔吊)回转大臂,同时调整小车行程,保持吊绳总处于垂直状态;汽车吊顺时针(俯视汽车吊)回转大臂,同时调整大臂角度,保持吊绳总处于垂直状态,直至安装位置。
3.2.2.3起吊时,两机必须同步作业,互相配合。
3.2.2.4就位
就位时,操作人员在斜桥吊到柱子上方距顶面垂直距离约为0.4-0.6m时,应各自站好位置,用手扶稳斜桥,应特别注意斜桥要对准基础表面的中心线,偏差不宜超过10cm。
3.2.2.5落钩,复查对线,找正后焊接固定。
3.2.2.6吊装东侧那列斜桥基本同西侧列。
3.2.3B段长度12.04米,每部分重量7.8吨(包括轨道及压板),吊点中心距离下端7.52米,距塔吊中心距离30米,查300吨米塔吊起重性能参数:30米距离可吊重9.3吨,满足吊装要求,角度调整用5吨导链。吊装时用2根12米钢丝绳,每根对折使用,卡环用四个10t的卡环,导链用2个5t导链。
3.2.4C段鹅头部分重6.5吨,利用塔吊正常吊装,吊装钢丝绳四根12米长,水平吊装到42米,调整构件方向,鹅头指向高炉中心,回塔吊小车至炉顶刚架边缘停止,预先将两个5吨导链用钢丝绳吊垂在斜桥上部,位置选在天轮底座主梁靠近矿槽端,保证链长,配合塔吊调整角度。
3.2.5整个斜桥左右两部分安装就位后,安装斜桥斜支架、中间支撑等其它构件。
4 施工的安全、质量控制要点
4.1施工安全控制要点:吊装机械的检查;吊装钢丝绳、卡环、吊耳的检查;吊装过程中指令鲜明、准确、统一;防止高空坠落;文明施工检查。
4.2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焊接材料的检查;防止斜桥变形;斜桥组对外观检查;焊接质量检查;保证斜桥钢轨转折平滑渐变。
5 效益分析
5.1在同类工程中,大部分采用整体吊装的办法,采用200t汽车吊,进出厂费用为80000元,一台班为20000元。整体施工吊装,需一个台班,费用合计为100000元。
5.2按分段吊装法,300吨米塔吊安装高炉框架包月使用,折合2500元/天,70t汽车吊一个台班包括进出厂费计为4500元。吊装A段用70t一个台班,300吨米塔吊一个台班,吊装B段、C段塔吊共用一个台班,费用合计:9500元。
费用节省90500元。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17-18,63-6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13-19,29-32.
北方寒地水稻分段收获技术应用 第4篇
1 水稻收获方式介绍
(1)人工收割。在水稻已成熟但秸秆水分大、尚不适合机械作业的情况下,首先应选用人工收割,人工收割应首选低洼地和易倒伏地块收割,人工割后,晾几天就可以整地,对整个收获、整地都得到提前,是水稻分段收获首选收获方式。
(2)割晒收割。在人工收割的同时,可采取割晒的方式进行收割,割后晒几天在水分下降后进行拾禾。这种收割方式能提高水稻籽粒的容重、品质,又能迅速降低到安全水分,是水稻分段收获的重要方法之一。
(3)半喂入收割。半喂入收割机比机械直收提前几天,但也存在籽粒水分偏大,最好的方式就是二三户交替收获,使于晾晒,又可以不影响水稻收获进度。另外,半喂入收割给整地带来了有利的条件,给整地的质量奠定了好的基础。
(4)机械直收。在水稻完全成熟、枯霜过后,水稻秸秆和籽粒水分适宜,采取机械直收,这时是水稻全面收获的高潮,应抓紧一切可作业时间,晚上没有霜的情况下可以通宵收割,把水稻全面收割完提到第1场雪前,以防水稻倒伏给种植户造成损失。
2 分段收获的准备与时机
2.1 水稻分段收获的准备
(1)插秧方向的准备。水稻割晒的要求是与插秧方向垂直割晒,这就要求在设计主排水沟时充分考虑割晒的这一要求,一般是以整个条田最长的距离设计主排水渠,然后按主排水渠垂直方向插秧,最后以主排水渠平行方向进行割晒。
(2)秧田准备。根据割晒的作业要求,格田面积越大越便于作业,这就要求以取直池埂、扩大格田为秧田的准备重点。
(3)品种的选择。由于割晒相对时间早,这就要求选择中早熟品种使其尽早成熟,达到水稻的完熟状态,从而更有利于水稻的割晒作业,对于前锋农场地区来说,应尽可能选择11片叶或10.5片叶的空育131、三江一号等。
(4)田间的管理要求。早放水是后期割晒的关键,泥泞的格田特别不适合割晒作业。
(5)选择好机械。选择机械的总体思路为割晒机以机身轻巧、性能状态好为标准,拾禾器以安装、调试简单、性能好为标准,最好配套专用拾禾台以增加田间作业速度,减少时间浪费。
2.2 水稻分段收获最佳时机
(1)选择合适的天气。合适的天气是水稻割晒的必须条件,因为水稻在割晒后需要晾晒3~5天才能拾禾,而经过雨水浇过的水稻,品质会明显下降,进而影响水稻价格,所以长期天气预报查询至关重要。
(2)选择适当的收获时机。所谓适当的收获时机是一种综合考虑,即要选择天气,又要选择合适的成熟度,一般来说在天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水稻蜡熟期即可进行割晒。
2.3 水稻分段收获的好处
分段应用 第5篇
1.如何写开头段
我们知道,托福独立写作是典型的议论文,一般开头段是文章的背景段,介绍题目中的问题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发生并且表明自己的观点。所以我们可以按照下列步骤完成背景段:
第一步:展开话题中的关键词,结合关键词介绍背景;
第二步:给出他人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第三步:根据题目,给出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观点;
第四步:给出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作文题目:Many people have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pets. These people treat their birds, cats, or other animals like members of their family. In your opinion, are such relationships good? Why or why not? Use specific reasons and examples to support your answer.
开头段示例:(介绍背景)当今社会,很多人会把宠物看成家庭中的成员。它们生病时会照料它们,它们身体好时会陪它们玩耍。(他人观点)对于这种关系,人们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些人认为人与宠物之间应该有界限,过于亲密的关系对人类有害。(个人观点)但我认为人们和宠物之间建立这样的亲密关系是件好事。(过渡句)下面我会给出自己的理由和论据。
2.如何写中间段
议论文的中间段是支持观点的主要内容。一般我们会先想出支持论点的两到三个理由,然后每一个理由用一个段落来展开。中间段一般有两到三个理由段,其中每一个理由段都需要有相应的例子或者细节,并且还要有清晰的论证过程,用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理由段示例:
观点:我认为人们和宠物关系亲密是件好事。
理由:养宠物有助于主人的身心健康。
理由段:我认为人们和宠物关系亲密是件好事,主要是因为养宠物有助于主人的身心健康。(展开细节)我们都知道,人类一直被各种疾病所困扰,而美国一项对饲养宠物与健康关系的研究发现,饲养宠物的心脏病患者在离开医院后一年内存活机率要高出不饲养宠物的病人。在饲养宠物的病人中仅有 6% 的人在一年内去世,而不饲养宠物的病人中去世者占28%……因此我认为养宠物有助于主人的身心健康,人们跟宠物关系亲密是件好事。
3.如何写让步段
这里的让步段其实是让步转折段。在这一段里,需要先指出反方的观点和主要理由,然后进行反驳。目的是让文章更具有客观性,同时从侧面再一次强调自己观点的合理性。可以按照
按照下列步骤完成让步段:
第一步:给出反方的观点和理由;
第二步:给出坚持自己看法的理由;
第三步:重申自己的观点。
让步段示例:
(反方观点和理由)当然,有人可能认为人和动物有很大区别,宠物再好也没必要把宠物当家人来看待。(给出坚持自己看法的理由)但是,宠物给我们带来健康和幸福,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对它们多一些爱心呢?(重申自己的观点)跟宠物亲如家人对宠物和主人来说不是什么坏事。
4.如何写总阶段
在议论文中,总结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总结段可包含两部分内容:
1. 对观点的重申
2. 对理由的总结。
总结段示例:
(理由的总结)跟宠物在一起人们可以获得欢乐,身心都会得到放松,照顾宠物也有利于保持有规律的生活节奏。(观点的重申)人们很自然就会对宠物好,这种亲密的关系是正常而且有益的,人们和宠物亲如家人是件好事。
托福写作的三点建议
建议一: 避免空洞的单词和词组
1. 一些空洞的单词或词组根本不能为句子带来任何相关的或重要的信息,完全可以被删掉。比如下面的句子:
When all things are considered, young adults of today live more satisfying lives than those of their parents, in my opinion.
这句话当中的“when all things are considered”和“in my opinion“都显得多余。完全可以去掉。改为:
Young adults of today live more satisfying lives than their parents.
2. 有些空洞和繁琐的表达方式可以进行替换,例如:
Due to the fact that our grandparents were under an obligation to help their parents, they did not have the options that young people have at this point in time.
“due to the fact that”就是一个很典型的繁琐的表达方式的例子,可以替换,简化为下面的表达方式:
Because our grandparents were obligated to help their parents, they did not have the options that young people have now.
建议二: 避免重复
1. 尽量避免重复使用同样的词汇。或者有的时候虽然词汇没有重复,但意思却有重复。这时候可以做一些简化的工作。例如下面这个例子::
The farm my grandfather grew up on was large in size.
large 对一个farm来说就是size方面的large,所以in size可以去掉,改为:
The farm my grandfather grew up on was large.
更简洁的表达方式为:
My grandfather grew up on a large farm.
2. 有时一个词组可以用一个更简单的单词来替换,例如:
My grandfather has said over and over again that he had to work on his parents’ farm.
这里的over and over again就可以改为repeatedly,显得更为简洁:
My grandfather has said repeatedly that he had to work on his parents’ farm.
建议三:选择最恰当的语法结构
选择合适的语法结构可以使句子意思的表达更为精确和简练。虽然语法的多样性也很重要,但选择最恰当的语法结构仍然是更为重要的考虑因素。以下推荐几种考生们在考虑选择何种语法结构时可以参考的原则:
1. 一个句子的主语和谓语动词应该能够反映句子中的最重要的意思。例如:.
The situation that resulted in my grandfather’s not being able to study engineering was that his father needed help on the farm.
从意思上来分析,上面这句话需要表达的重要的概念是“grandfather’s not being able to study”,而在表达这个概念时,原句用的主语是situation,谓语动词是was,不能强调需要表达的重点概念,可以改为下面这句话:
My grandfather couldn’t study engineering because his father needed help on the farm.
2. 避免频繁使用“there be”结构,例如下面的句子:
There were 25 cows on the farm that my grandfather had to milk every day. It was hard work for my grandfather.
可以改为:My grandfather worked hard. He had to milk 25 cows on the farm every day.
更简洁的句式为:
My grandfather worked hard milking 25 cows daily.
3. 把从句改为短语或单词。例如:
Dairy cows were raised on the farm, which was located100 kilometers from the nearest university and was in an area that was remote.
简介的表达方式为:
The dairy farm was located in a remote area, 100 kilometers to the nearest university.
4. 仅在需要强调宾语而不是主语的时候,才使用被动语态。例如:
In the fall, not only did the cows have to be milked, but also the hay was mowed and stacked by my grandfather’s family.
本句不够简洁的原因是本句的重心应该是“忙碌的家庭-my grandfather’s family”,而使用了被动语态后,仿佛重心变成了cows和hay。下面的表达方式是主动语态,相对来说更简洁一些:
In the fall, my grandfather’s family not only milked the cow but also mowed and stacked the hay.
5. 用更为精确的一个动词来代替动词短语,例如下面这句话:
My grandfather didn’t have time to stand around doing nothing with his school friends.
Stand around doing nothing其实可以用一个动词来表达,即loiter:
My grandfather didn’t have time to loiter with his school friends.
6. 有时两句话的信息经过组合完全可以用一句话来简练地表达,例如:
Profits from the farm were not large. Sometimes they were too small to meet the expenses of running a farm. They were not sufficient to pay for a university degree.
两句话的信息可以合并为下面这句更为简洁的句子:
Profits from the farm were sometimes too small to meet operational expenses, let alone pay for a university degree.
托福写作过渡词的分类整理
1、表示时间的
af first 起初
after a while 一会儿
after that 那以后
after that 那以后
after/before dark 天黑后/前
afterward 后来
as a young man 当…… 是个年轻人的时候
as early as 早……的时候
as soon as 一……就……
at last 终于
at the age of… 在……岁的时候
before, the other day 几天前
earlier, until now 直到现在
early in the morning 大清早
eventually 最终
finally 最后
immediately 立即、马上
in no time 不一会儿
in the end 最后
lately近来
later 后来
meanwhile=in the meantime=at the same time 在此期间、同时
next 接下来
one afternoon 一天下午
one day 有一天
one morning 一天早晨
recently 最近
since then 自从那时起
soon 不久
Soon/shortly after ……之后不久
suddenly=all of a sudden 突然
then 然后
to begin/start with=in the first place 首先、第一点
2、表示空间的
above 在上方
across 在……的另一边
against 靠着、抵着
around 在周围
at the back of 在后面
at the bottom of 在底部
before 在前
behind 在后
below 在下方
close to 靠近
further on 再往前
in front of 在前面
in the front of 在前面
in the middle of 在中间
near to 在……附近
next to 与……相邻
on the edge of 在……的边上
on the right/left 在右/左边
on top of 在……的顶部
opposite to 与……相对
over 垂直在上
to the right/left 朝右/左
under 垂直在下
托福写作如何搭建结构
首先由明线入手的思路可以不太讲究结构,这点的评论请看后文;然而由暗线着手的议论却必须注意结构,因为暗线采用的是和题目本身关系不大的视角,写得好是一气呵成发人深省,写得不慎重就会失之毫厘,谬之千里,走题走到天边去。
接上文,仍以题目做示范。笔者第二次拟提纲,以理暗渡,就不能像第一次一样只写论点,而得把首段,论点,甚至每段在整篇文章中的作用也一并写出,才能避免下笔时走题。
首段:民以食为天,食物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不可言喻,就连食物的准备方式也可能极大影响人类文化,进而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引入社会心理学,设置暗线,为全文奠定基调)以现代生活实况分析,食品速食化导致人类生活质量下降的趋向比较明显。
第一论证段:(身体健康层面)饮食文化改变,传统有益健康而消耗时间的料理方式被摈弃,垃圾食品大行其市,天人合一,顺应生理规律的文化被断绝。(注:这里因为不是从营养,而是从生物规律论述对身体的影响,所以前文所论的paradox此处可不考虑)
第二论证段:从速食流行原因论证人类行为文化改变, 高节奏的高压生活必然促使身体早衰(身体与心理健康两个层面综合)
第三论证段:(心理健康层面)行为高速化也会导致对情感的无法顾及甚至冷漠,人类情感文化变化,并且朝不利方向。
结尾(这在提纲里其实可有可无,提纲毕竟只是具体化的思路,并不是成文。依照文章具体的论证手法,内容,结尾可以个有千秋,只要把握住一条,符合全文主旨,就可以了,提纲里就算写了,很多时候也是无用功)
用题目分析到这里,文章连雏形都已经出来了,可是究竟什么是结构呢?
回到“文章是被记录下来的表达”这个原则。结构既然是写作的必须注意事项,就必然帮助表达。对于一篇议论,作者必须大量旁征博引才能令人信服得表述自己的观点,这其中牵扯着概念的重要性顺序-----用来证明全文立场的概念是论点,是最重要的概念;用来证明论点的概念是佐证,是次等重要的概念。所谓结构,最基本的用途是将文章所有用入的概念分段,一个论点与它的所有佐证为一段,不能佐证证明的是第二论点,却在第一论点的段落。-------这就是所谓的unity.
结构的第二用途仍然是帮助表达,从逻辑思路方面。好的议论能抓住人心,令人信服,首先必须让人能看懂作者的思路,让你说明在学习场所安装电视有无弊端,你却一会说电视节目的差异,一会说学生的素质如何,读者不知所云,自然不会被你说服。每个段落和论题的联系。作者本人知道并没有用,必须表现出来。说完节目差异加一句“不同节目对学生的利弊不同,不可一概而论”,讲过学生素质补充“素质差的学生群体使学习场所吵杂,安不安电视影响都不大”,将论点间,论点和论题间紧密结合起来,保证文章思路流畅,明白易懂,就是结构中过渡句的功效,使得行文达到ETS要求的progression和coherence。
具体把结构落实在IBT独立作文上,就是两点。
1.会分段。要清楚自己的行文思路,知道自己有几个论点。首段表明论点,废话不要讲。论证一段一个论点,不可以交叉。一个论段里要有论点句,其它所有句子都为论证这个点,废话不要讲。尾段总结论点共性,映证首段观点,废话不要讲……
2.会过渡。要记住必须过渡。要明白你为什么过渡-----如果这个过渡不证明论点和论题间的关系,而证明论点间的关系,要确定这个新论点也能证明论题。你的过渡不是为自己的文章过渡,而是帮读者的思维过渡,引领他们走进新的思维,所以必须确认过渡的方向,你是否正带着你的读者而离开你的论题。
从这两点观测,笔者在前文提到的明线(支持论题)贯穿的思路在拟提纲时不需要注意结构,就好解释了。因为明线的论点注定不会跑题,不用太在意过渡问题,只要分段恰当就可以了,而这点,下笔时留神就足够了。
托福写作要分段吗?托福独立写作的分段方法
★ 托福写作
★ 托福写作时间如何分配
★ 托福写作满分攻略
★ 托福写作要写标题吗
★ TOEFL托福写作赏析精选
★ 托福写作练习方法技巧
★ 托福写作词汇如何才能运用自如
★ 托福写作备考误区知多少
★ 【托福写作】托福综合写作详细介绍
分段应用 第6篇
关键词:分段装药;逐孔起爆;采矿成本;爆破震动
中图分类号:TD23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4-0053-02
1 概 述
冶金辅料矿山爆破工序作为矿山开采的最为重要生产环节,在生产爆破中,过去一直采用排间斜线起爆方式,一方面爆破效果不理想,大块、底根较多,爆堆松散度差,造成后续生产工艺成本偏高;另一方面,该起爆方式引起的爆破震动较大,对采场最终边帮、采场南部周边建构筑物的影响较大。爆破工序严重影响着采矿速度、安全和成本。因此,优化爆破工艺技术,提高爆破质量对整个矿山开采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
2 礦区地质和穿爆情况简介
矿区位于华北地台块的山西台背斜的东北部,区内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标高979.9 m,最低标高738.17 m,相对高差241.73 m。矿区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滹沱超群东冶群瑶池村组和新生界第四系。矿区矿床为沉积浅变质型矿床。矿体与下盘千枚岩呈明显的整合接触。
矿区矿层基本全部出露地表,矿体呈一缓倾伏向斜产出,矿体走向由南西—北东,倾向南东157 °,倾角12 °~45 °,矿体在矿区范围内出露长660 m,宽度100 ~400 m,平均宽250 m,矿体最小埋深0 m,最大埋深235 m。
受区域构造的影响,矿区构造形成NE—SW方向的大小断层十余个,岩层形成一椭圆状环形内斜式向斜,主要轴向呈NE30 °~40 °,倾向SE,倾角10 °~20 °。矿区内发育着两组节理。
该矿山以前采用台阶高度10 m,矿区未进行分类矿岩可爆性分区和分级,φ150潜孔钻穿孔,孔径φ150 mm,孔深11.5±0.5 m,全部4×6m孔网梅花形布孔,底盘抵抗线3.5 m,多排孔排间微差起爆,柱状连续装药,单位炸药消耗量0.7 kg/m3,炸药单耗2 750 kg/万t,每次爆破用药15~20 t。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矿石块度合格率低,部分爆堆大块率过高,而部分爆堆粉矿率过高;局部甚至大面积根底;爆堆矿石块度不均,下部粉矿多;盲炮多,爆破震动大。
3 中深孔爆破工艺技术优化
根据对影响爆破效果的原因分析,结合矿区的具体条件,主要采取了以下优化措施提高爆破质量。
3.1 矿区矿岩合理分区,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孔网参数
矿区穿孔设备和开采台阶已定,调整爆破的孔网参数主要是依据矿区地质对矿岩合理分区,然后在已经确定的矿岩分区内确定炮孔密集系数m。
矿区根据矿区地质特征结合破碎系统要求将采区大致分两个区域,采区南部解理裂隙较发育,矿岩松软,层面多且层间距小,炮孔排面和主结构面走向接近平行,为了避免孔间裂隙过早生成而泄露爆轰气体,炮孔密集系数取2.0~2.1m;采区北部有两个大的断层经过,矿岩硬度大,解理裂隙面倾角达70度,炮孔密集系数m取值较小,根据经验取1.7。
根据破碎系统破碎口给矿口径要求和铲装设备能力,将矿石和岩石大块粒度 进行定义,矿石粒度≤0.8 m3,岩石粒度≤1.2 m3。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合理的爆破孔网参数为:
采区南部:
孔距a=mWd=1.8~2.0×3.5=6.3~7 m;
排距b=(0.6~1.0)Wd取4 m
采区北部:
孔距a=mWd=1.7×3.5=6 m;
排距b=(0.6~1.0)Wd取4 m;
对局部裂隙发育、靠近断层带处采用孔距7 m,排距3 m。
3.2 利用逐孔起爆方式起爆
3.2.1 逐孔起爆技术的特点
爆破工作是采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爆破效果和爆破震动受爆破器材质量、爆破参数、起爆顺序、岩石性质、节理裂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现场爆破中,许多难以预期的因素,往往使爆破效果和爆破震动不可控。
但是,在同等爆破条件下,根据岩石爆破破碎的动力过程,合理分配各孔的起爆顺序,确保各孔之间的精确毫秒延期,能够充分利用炸药能量改善爆破效果,同时明显降低爆破地震效应,通过为每个炮孔创造更多的自由面,实现爆炸应力波的多次反射,加强相邻炮孔之间的岩石碰撞,进一步改善爆破效果,使破碎块度更加均匀,使大块和底根数量减少。
逐孔起爆技术核心是单孔延时起爆。依靠非电高精度毫秒导爆管雷管,实现爆区内任何一个炮孔爆破时,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按照一定的起爆顺序单独起爆,这样可以人为地为每个炮孔准备最充足的自由面。利用逐孔起爆技术,每个炮孔在起爆前,其前方和侧方的炮孔已经爆炸,并为该孔备出了至少3个以上的自由面,因此岩石爆破所需要抛散能量大大降低,同时,合理选择孔间和排间微差时间可以充分利用岩石破碎后的抛散能量,增加相临炮孔间岩石的空中碰撞次数,从而显著改善了爆破块度。
此外,由于多个新生自由面的出现,该孔药柱爆炸后产生的应力波传至新自由面后将同时发生反射,应力波同时抵达药包位置,反向拉伸波在传播过程中首先在自由面接触,然后依次向着药包位置在单孔爆破区内各点处发生叠加,拉应力强度大大提高,降低了岩石破碎时弹性变形能的损失,从而降低了炸药单耗,并极大改善了岩石爆破破碎效果。
3.2.2 孔间与排间逐孔延期时间的选择
在逐孔起爆技术网络设计中,分为地表延期网络和孔内延期网络,孔间延期决定块度,排间延期决定爆堆松散度。其中地表延期合理微差时间的选择是关键。地表延期导爆管雷管(4号雷管),根据爆破动载理论和爆震最小的要求,结合钻孔孔径为150 mm,确定控制排孔与孔之间的延期时间间隔为3~8 ms/m,取25 ms,分传爆列孔与孔之间的延期时间间隔为15~30 ms/m,取65 ms。孔内导爆管雷管(8号加强雷管),延期时间均为400 ms。具体爆破地表网络连接,如图1所示。
通过利用逐孔起爆方式起爆,爆破后,爆堆前伸12~18 m,整体移动性好,爆堆表面隆起1~3 m,满足铲装高度,爆区内部岩石破碎较均匀,松散度较好,爆区内部存在大块的可能性较小;爆区最后排炮孔沉降2~4 m,无后冲和后翻现象;实现了“反向起爆”,松动爆破区内没有产生飞石,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同时大大降低了根底出现的概率。
3.2.3 爆破震動测试
采场部分最终边帮位于地质情况复杂区段,且高度较大(目前最大高度70 m),对爆破地震反应强烈;采场南部周边建构筑物距爆区的最小距离约46 m,其对爆破震动反应亦很敏感,因此,解决爆破震动过大问题成了当务之急。为了确保安全生产,对比逐孔起爆方式在降震方面的表现,定量评价爆破震动等级,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企业委托澳瑞凯公司,进行了5次爆破震动测试,综合测试结果,见表1。
另外,将位于同一区段,地质条件基本一样的两次爆破的详细分析,从爆破震动测试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澳瑞凯高精度导爆管雷管和逐孔起爆方式,爆破震动速度可降低35%~40%以上,降震效果明显。
3.3 优化装药结构
采用空气间隔装药技术和分段装药技术相结合。
由于孔口充填部分没有炸药,并且在一定深度范围受上一次爆破影响,容易形成大块。为克服空口大块的产生,同时减少根底,采用了分段装药结构。底部装药55%,充填1~1.5m后再装45%的炸药,最后进行孔口回填。
同时,为了克服底部矿石过于粉碎的问题,在底部装药时采取了空气间隔装药技术,在底部先放入0.5~0.8m的空气柱再装药。
4 效果分析
通过爆破工艺技术优化,大大提高了爆破质量,爆破大块率在原有的基础上减少了25%,粉矿率降低了20%,延米爆破量由原来的48 t/m提高到55 t/m,炸药单耗由原来的2 750 kg/万t减少为2 200 kg/万t。同时由于加强了现场钻孔作业管理和爆破作业管理,基本上消除了边墙和根底的产生,也降低了爆破成本和整个采矿工序成本。
5 结 语
随着爆破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新型爆破器材的应用,矿山爆破质量大大提高,爆破精确度和安全有了保障。该矿山通过爆区分区管理,调整爆破孔网参数、逐孔起爆、调整装药结构等技术的应用,在减少大块率、降低粉矿率、提高爆破安全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进平,聂兴信.新编爆破工程实用技术大全[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 社,2011.
数学思想在分段函数问题中的应用 第7篇
关键词:数学思想,分段函数问题,应用
数学思想, 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 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 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 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产生了质的飞跃, 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例如, 建筑施工的手段是数学方法, 而施工的蓝图就相当于数学思想.
数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可分为三个层次, 即“了解”“理解”“会应用”.在教学中, 要求学生“了解”的数学思想有:分类的思想、函数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化归的思想和类比的思想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有些数学思想在教学大纲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来, 比如化归思想是渗透在学习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
高中数学课程特别关注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认识与学习,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的高度概括, 是数学的灵魂.只有运用数学思想方法, 才能将数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转化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数学问题时, 丰富的数学思想蕴含其中.例如分段函数问题, 分段函数在初等数学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在金融、科技、日常生活等方面具有较广泛的应用价值, 因此它也成为数学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择例说明数学思想在分段函数问题中的应用.
一、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在分段函数问题中的应用
分析此题应分类讨论.
解当x0时, f (x) 3.
当0
当x>1时, f (x) <4.
故函数的最大值是4.
评注因为分段函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它的定义域中, 对于自变量的不同取值范围, 对应法则有不同的表示, 所以在一些分段函数问题或能转化成分段函数的问题中, 分类讨论也就常常无法避免, 从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成为分析分段函数问题时常用的思想方法.
二、函数思想在分段函数问题中的应用
分析该函数的定义域为R, 关于原点对称.
解当x>0时, -x<0, 此时, f (-x) =- (-x) =x=f (x) .
当x=0时, -x=0, 此时, f (-x) =0=f (x) .
当x<0时, -x>0, 此时, f (-x) =-x=f (x) .
∴对于一切x∈R, 都有f (-x) =f (x) .
∴函数f (x) 是偶函数.
评注根据分段函数的定义, 它本身也是函数的一个重要成员, 因此函数特征当然是其本质的特征, 函数的思想也就成为其蕴含的本质的数学思想.
三、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分段函数问题中的应用
例3作出函数f (x) =|x-1|+|x+2|的图像, 由图像求f (x) 的值域.
分析将函数改写成分段函数, 再画图.
解当x<-2时, f (x) =- (x-1) - (x+2) =-2x-1.
当-2x<1时, f (x) =- (x-1) + (x+2) =3.
当x≥1时, f (x) =x-1+x+2=2x+1.
由图易知, y∈[3, +∞) .
评注若分段函数用图像表示比较适宜, 则以形助数, 数形结合的方法便成了研究分段函数问题切实可行的方法, 但应注意其定义域有几段, 则其图像就由几段曲线组成.
分段应用 第8篇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尿毒症患者, 男35例, 女25例, 年龄26~75岁, 平均体质量为48~70kg, 血液透析时间为2~6年。
1.2 治疗方案
(1) 使用一次性透析器及管路, 日本DBB-26、27型, 德国贝朗型血液透析机, 选用碳酸氢盐透析液, 血流量为200~280ml/min, 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 每周透析次数为2~3次, 每次4h。 (2) 给药方法:用生理盐水预冲透析器及管路, 预冲时加用抗凝剂 (肝素20mg+生理盐水500ml) , 泵速为150ml/min。血液透析开始时, 由静脉端一次性注入低分子肝素2500U, 剩余2500U用生理盐水稀释至6ml, 以2ml/h的速度于动脉端微泵注入, 透析结束前1h停止。
1.3 观察指标
每次透析后透析器及透析管道有无凝血;患者有无出血表现。
1.4 结果
60例患者中, 透析器无凝血或束条纤维凝血54例, 透析器部分凝血或成束纤维凝血6例。
2护理
2.1 透析前护理
(1)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血液透析的方法和有关注意事项, 减轻患者恐惧心理, 使其做好配合治疗的心理准备; (2) 准备好干净、舒适的床单位; (3) 了解患者饮食、体质量增加等一般情况, 根据医嘱设定超滤量及超滤时间; (4) 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 消毒穿刺部位, 熟练、轻巧地进行穿刺, 从静脉端注入首剂低分子肝素量 (2500U) 。
2.2 透析中护理
(1)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每小时测量血压、心率、静脉压、跨膜压1次; (2) 密切观察动静脉内瘘穿刺处渗血情况。有渗血、凝血史的患者, 予以低分子肝素注入5~10min后再连接动静脉内瘘穿刺针进行血液透析; (3) 经常检查动静脉壶中血液的流动情况, 以及透析器的凝血情况; (4) 提高超滤技术, 充分清除体内水分, 透析结束时达到干体质量[1]; (5) 透析结束后生理盐水闭路式回血, 双手旋转式搓揉透析器, 血流量为≤100ml/min。
2.3 透析后护理
(1) 穿刺部位无菌大棉球适度压迫止血20min; (2) 测体质量并记录透析评估效果; (3) 告知患者控制水分的摄入量, 防止体质量增加过快。
3小结
低分子肝素常规用法, 当发生穿刺处渗血时, 已无法再调整抗凝剂用量。而分段应用则可以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 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透析过程中血液的丢失, 为患者心理所接受。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血液透析,分段应用,护理
参考文献
分段应用 第9篇
关键词:分段注意教学,初中田径教学,应用
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比较关键的组成部分就是田径课,因为田径课比较乏味、枯燥,所以学生通常都会产生厌烦的情绪,学生在学习相关项目时注意力往往不会全部集中在教学活动中,进而就会导致课堂教学任务无法顺利完成,降低田径教学的整体质量。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后,并结合日常工作实践经验进行探索发现,将分段注意教学应用在初中田径教学中可以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
一、分段注意教学的概念
分段注意教学法指的是将一个完整技术动作分成几个段落,并在教学过程中分层强调各个段落,让学生的心理状态处在教学内容经常发生变化、但教学实质并没有改变的阶段,进而加强学生不断练习的过程。如,在练习短跑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将其分成起跑、途中跑以及加速跑等技术,而途中跑则又可以分为摆臂和后蹬,同时可以将摆臂分成摆动幅度、摆动路线,该分段法和教科书中分解教学法相比区别是后者根据难易程度、动作结构将复杂的问题全部简单化,分段注意教学法是根据学生学到的技术动作使其心理产生相应的变化,并在老师的指导下使心理产生一定的层次感。在相关的研究中发现,把分段注意教学法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可以使教学内容形式产生变化,增强学生的练习兴趣,防止因反复练习而产生枯燥感、单调感。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加强对相关技术的理解,便于老师观察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二、分段注意教学在初中田径教学中的应用
(一)田径教学活动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经过对前文进行详细的分析后发现,学生技术熟练的程度与反复练习次数有关,简单的动作重复会导致学生的枯燥感加强,面对这样一种具有一定矛盾性的体育运动时,若将分段注意教学法有效地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使教学效果得到提升,减少学生的枯燥感、单调感。如,开展短跑教学活动时,安排学生对50米×8的短跑进行反复练习,学生往往会觉得比较枯燥,若将分段注意教学法应用在其中则可以提升学生的跑步技术,提升学生跑步的能力。教学过程中为防止学生开始跑步时产生过多心理反应,在练习之前老师不必将练习的次数告知学生,实际的做法是让学生根据原来提出的要求先跑两圈,再集中讲解,同时老师应该纠正学生的一些共性毛病,学生依据老师的提示接着进行锻炼。
另外,学生进行反复练习时,老师的任务则是详细观察每个学生的具体反应,例如学生的脸部表情、锻炼的积极性,这样便于老师更好地分析学生心理的反应。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若学生出现反感、厌烦的情绪则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最后老师可以总结练习的概况,对表现好的给予表扬,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开展田径教学时,将分段注意教学法有效地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在较好的氛围中完成反复练习的任务,促使学生每次进行练习时加深对动作的领悟。
(二)应用分段注意教学法开展田径教学应重视的问题
分段注意教学法中融合了生理学、心理学的部分知识,且将其当作依据应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在初中田径教学中,老师在应用分段注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首先是注意分段设置,依据学生在教学中的心理表现、教材性质来分段。其次,在所有学生完成练习之后再来布置另一段中应注意的地方,否则产生的新刺激会对当前的练习造成影响,导致练习效果受阻。最后,在注意分段练习过程中,一般只能进行一次到三次的反复练习,若练习的次数过多则会达不到理想效果。
三、结束语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田径教学,并且田径教学贯穿在整个初中体育教学活动中。在田径教学活动中,伴随教学任务的不断深入和教学内容的不断推进,枯燥、艰难的练习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逐渐降低,从而对教学效果产生严重影响。教学过程中为改善初中田径技术的整体教学效果、质量,老师可以将分段注意教学法应用在教学中,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才能将田径技术练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使运动素质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单秋.分段注意教学在初中田径教学的应用分析[J].课外阅读:中,2013,24(5),169.
[2]肖阳.田径教学中分段教学法的应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34(3):147~148.
分段应用 第10篇
1 最优分段数分析基本思路
所谓最优分段数, 就是指能够使选定的接线模式在选定地区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综合达到最佳的线路分段数, 线路最优分段数的确定直接关系到电网接线模式的供电可靠性和建设经济性[3]。城市配电网网架由线路组成, 它可以分布成为干线和分支线, 或者是经线和纬线加分支线。在干线中为了能够适应负荷的发展和线路的分割, 减少停电用户的数量和进行必要的相互连接, 就提出在线路上进行分段。为了使配电线路的运行更加灵活, 减少事故时停电的用户数量, 也为了使线路检修时受影响用户的数量最小, 就需要对各种接线模式的分段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同一接线模式下, 不同的分段情况使得停电时影响的用户数量是不同的。因此对于每一种接线模式, 应该先找出在不同边界条件下该模式的最优分段情况。各种接线模式的最优分段数分析基本思路如下:考虑在不同的变电所容量和不同的负荷密度下, 首先确定变电所的供电区域;再在这一供电区域内考虑由某种接线模式的不同分段情况的线路所构成的网架结构;对每一种网络结构计算其年总费用, 投资费用和可靠性等指标, 最后根据计算指标的大小选择出最优分段数。配电网系统中典型接线模式有单幅射接线、双侧电源多分段单联络接线和两供一备接线、双侧电源双环式接线的多分段等结构, 具体示意如图1—4所示[4]。
2 最优分段数计算模型
供电可靠性与总费用之间的曲线关系如图5所示。当有100%的供电可靠率时, 用户的停电损失费用为0。供电可靠性每增加一个百分点, 供电企业为改善供电可靠性而增加的投资费用将增加, 所以达到100%的供电可靠性在经济上也不一定是合适的, 即随着可靠性的进一步提高, 供电成本将急剧上升。总费用曲线上的最小值点是社会费用最小时所对应的点, 这个点可以用来决定线路的供电可靠性水平。
在最优分段数的讨论中, 对应一定的供电半径, 随着分段数的增加, 供电企业成本的增加将是线性的, 是增加的分段开关的投资年值。这样依然能够从停电损失和供电成本的叠加曲线中找出最低点, 这一点对应的就是总的经济性最优的分段开关数, 即线路的最优分段数[5]。
3 基于等年值算法的最优分段数确定
为不失一般性, 假设变电站供电区域为圆形, 那么变电站供电半径R即为该区域半径[6]:
式 (1) 中:Pmax为变电站最大负荷;D为供电区域平均负荷密度, MW/km2。
对于完全放射状接线来说, 单回主干线长度即为供电半径, 而对于大多数接线模式而言, 单回主干线长度需要考虑联络线的长度, 具体做法是把联络线平均分摊到每一条主干线上。联络开关的处理也一样, 平均分摊到所涉及的线路中。
3.1 最优分段数确定
以分段数为变量, 分别计算停电损失S和配电网费用等年值NFN, 2者叠加曲线的最低点即线路的最优分段数。考虑可靠性和经济性的具体分析、计算方法如下所述。
3.2 可靠性计算
为简化计算过程, 模型满足条件: (1) 供电区域设为圆形且负荷均匀分布; (2) 同一方案中各个变电所的变压器容量、台数和负载率均相同; (3) 接线模式均取其最大经济负载率, 单电源辐射状接线负载率取为100%, 不同母线出线的环式接线负载率取为50%; (4) 变电站功率因数统一取为0.9。
单辐射接线线路负载率最高可达100%, 一旦线路发生故障, 负荷不能够转移, 就会有相应的用户停电。一般情况下配电变压器的故障率很低, 如果母线出现故障, 则受影响的用户数为所有连接到该母线的出线所带的用户, 平均停电时间为母线的平均修复时间。当线路或者分段开关出现故障时, 对不同的分段故障分开进行分析。以多分段单放射状接线计算可靠性收益[7], 如图1所示。母线和第一段出现故障时, 受影响的用户数为N1+N2+N3, 平均停运时间即为线路的平均修复时间;第二段、第三段故障时, 受影响的用户分别为N2+N3和N3, 平均停运时间为线路的平均修复时间;另外, 可以容易观察到, 分段越多, 线路因故障受到影响的用户数越少, 从而线路的整体可靠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设线路的分段数为n, 该线路总用户为N, 负荷均匀分布, 每一段用户数为N/n, 则线路的用户停电持续时间为:
式 (2) 中:R为供电半径, km;λL为线路的平均故障率, 次/ (km·a) ;λb为分段开关的故障率, 次/年;λD为负荷点自身故障率, 次/年;t0为线路的平均修复时间, h/次;t1为线路的倒闸时间, h/次;t2为分段开关的修复时间, h/次;t3为负荷点自身的修复时间, h/次。
其他几种接线模式线路的用户停电持续时间可应用类似方法计算。采用产电比算法将停电时间折合成经济效益S:
3.3 经济性计算
3.3.1 变电站经济性评估
变电站的综合费用包括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变电站的投资费用包括变压器综合投资、配电装置投资以及一些不可预见的附加费用。变电站的运行费用包括一年中变电站的电能损耗以及维护、检修费等。变电站年运行费用Us和等年值费用NFs:
式 (4, 5) 中:U0为变电站的检修、维护费;α为电价;ΔAs为变压器全年电能损失总值;Cs为变电站综合投资费用;r为电力工业年投资回收率 (贴现率) , 取10%;n为变电站经济使用年限, 取25年。
3.3.2 线路经济性评估
(1) 线路投资费用。架空线和电缆投资费用:
式 (7) 中:NL为变电站出线总回数;k'为线路曲折系数, 即用理想线路长度估算实际线路长度的比例系数, 对于不互联的接线方案, k'取1.1, 对于互联方案, k'取1.3;L为每回主干线长度;C0为单位长度线路投资费用;Cd为线路首端断路器的投资;Cf为分段开关 (即负荷开关) 的投资;Cc为联络开关分摊到每条支路的费用;n为线路的分段数;M为开关站个数;C1为每座开关站的投资费用。
其中, 单回主干线的长度包括该线路本身的长度以及联络线按均匀原则分担到该线路的长度。
(2) 线路年运行费用。年运行费用包括线路损耗费用和线路检修、维护费用:
式 (8) 中:U1为线路的检修、维护费;α为电价;ΔA为线路全年电能损失总值。
式 (9) 中:K为无功经济当量;μ为线路负荷分布系数, 取0.33;τ为最大负荷损耗小时数;ΔP, ΔQ分别为负荷分段i上的有功和无功损耗。
(3) 线路综合费用等年值:
式 (10) 中:r为电力工业年投资回收率 (贴现率) , 取10%;n为线路经济使用年限 (经济寿命) , 架空线路取30年, 电缆线路取40年。
综合上所述, 配电网费用等年值即为变电站年费用和线路年费用之和:
4 算例
以江苏某重点城市为例, 考虑变电站容量为2×63MV·A, 负荷密度为10 MW/km2, 分别计算架空线单辐射、双侧电源多分段单联络和二供一备3种接线模式的最优分段数。计算结果如表1和图6所示。
由计算结果可得, 在给定的计算条件下, 架空线单辐射、双侧电源多分段单联络和二供一备3种接线模式的最优分段数分别为4, 3和5。随着分段数的增加, 单位负荷年费用先减小而后又逐渐增大, 导致该趋势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分段数的增加, 即增加对分段开关的投资, 分段越多, 每段上的用户就越少, 每次由于故障或计划维修造成停电影响的用户数就越少, 每段停电造成的损失逐渐减小, 因而负荷年费用逐渐减少;而过了最优分段点之后, 分段设备等投资占据主导地位导致负荷年费用增加。
5 结束语
本文以配电网可靠性和经济性综合最佳为目标, 采用产电比法将可靠性折合为量化的经济效益, 结合配电设备的投资、运行和维护等费用, 研究分析了配电网各典型接线模式在多阶段负荷密度及普适性变电站场景下的最优分段数, 并得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本算法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康庆平, 卢锦玲, 杨国旺.确定城市10 kV配电网线路最优分段数的一种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0 (13) :57-59.
[2]孙莉.并列运行配电变压器经济运行软件设计[J].江苏电机工程, 2012, 31 (6) :43-46.
[3]陈毅勇.浅析10 kV配电网的最优分段设置[J].广东科技, 2009 (14) :183-185.
[4]葛少云, 张国良, 申刚, 等.中压配电网各种接线模式的最优分段[J].电网技术, 2006, 30 (4) :87-91.
[5]陈冲, 陈小伟, 沈明慷, 等.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馈线系统保护研究[J].江苏电机工程, 2012, 31 (6) :6-10.
[6]Q/GDW370—2009, 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S].
确定重点 分段培养 第11篇
写字习惯主要包含写字姿势习惯、写字速度习惯、写字审美习惯等,我们采取分级段确立目标的方法来分层进行培养。低年级以写字姿势习惯的培养为主,中年级以写字速度习惯培养为主,高年级以写字审美习惯的培养为主,每个年级均以其它两项为辅,开展专项训练。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让学生从写字入门起,就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使其一生受益。正确写字姿势的培养,必须从学生刚入学时抓起,因为刚入学的儿童可塑性强,写字姿势尚未定型,在这个阶段的培养训练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正确的写字姿势的概念入脑入心。为便于学生记住正确姿势,老师们自编了“头要正,身挺直,肩放平,足放稳,牢记在心字美观。”的儿歌和“一拳一迟一寸”的口诀,在每次写字前领孩子们背诵,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姿势的画面。
(2)以身作则,用向师性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写字习惯。老师是小学生心目中的偶像,有意无意的模仿老师是“向师性”在他们中间的体现,所以老师不仅在写字教学中以正确的姿势为学生做示范,而且在平时的教学中,时时以身作则,每次板书、判作业时都保持正确的坐姿、握笔的姿势,用标准的示范做引导训练。
(3)运用慧眼,及时提醒纠正,表扬评价。学生每次动笔时,教师都要尽最大可能关注学生的写字姿势,采用全班巡视和重点“监视”相结合的方式,对不规范的动作或趋向予以提醒,对错误的姿势进行纠正指导,对于正确的姿势树为榜样,大力表扬。对于努力改正不良习惯的要随时随地的表扬鼓励,不断地强化好习惯。
二、规范写字速度,提高写字效率
现在很多孩子一边写作业一边玩,尤其是中年级学生,因为有了一定的写字基础,对正确的姿势就从心理上轻视或者忽视了,在不知不觉中丢掉了养成的好习惯,严重影响了写字的速度不说,使作业的质量也大打折扣。针对这种现象,中年级老师可用课上作业领写,家庭作业定时定量写的方法,来进行规范速度的训练。
首先,老师在课上领写课堂练习,既为学生做正确书写和美观书写的示范,又不断提醒学生,匀速书写,保持自己一贯的速度;又以“和老师比赛”来激情引趣,不断强化写好每一个字的观念,使学生养成在作业中保持一定速度的习惯。
其次,家庭作业定时定量。这里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放几天假或双休日时,教师逐天布置作业,每天一定的量,要求学生按天完成,不提倡一下子都完成或先玩儿,然后连夜赶的行动。第二,请家长配合,在孩子们做家庭作业时,每天都规定作业时间,到时间就检查,对结果有奖有惩,督促孩子心无旁骛地写,用自己的一贯速度写,写清楚,写工整。
再次,时刻不忘鼓励和提醒,珍视孩子的进步,让孩子在得到表扬与关注的愉悦心情中养成规范书写,匀速书写的习惯。
三、端正写字观念,摒弃为写而写的行为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够有意的去练字,以使自己的字更美观。但存在的一个通病是:练字和作业脱节。练字是练字,可以写得很认真,很美观;作业是作业,可以写得很潦草。因而总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字连不出来,也有大部分孩子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四、活动激励,欣赏提高
分段应用 第12篇
1.1 地质概况
1.1.1 矿体赋存要素及构造特征
矿体赋存于招平断裂带下盘的黄铁绢英岩中, 与主断裂呈平行分布, 属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矿体呈脉状, 走向北东约45°±, 倾向南东, 倾角46°±。主干断裂为主要的控矿构造, 矿体上盘围岩为蚀变闪长玢岩, 下盘围岩为花岗质碎裂岩, 赋矿岩性为黄铁绢英岩和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
1.1.2 矿体围岩及蚀变特征
矿石的矿物成份主要有黄铁矿、长石、绢云母、方解石等, 矿化特点以浸染及细脉浸染状为主, 矿体与上盘围岩蚀变闪长玢岩的界线比较清楚, 容易确定;矿体下盘与围岩界线比较模糊, 不易确定, 需经刻样化验分析后才能确定。另外在局部地段岩石穿插频繁, 含夹石较多。岩石的稳固性一般。成矿期脉岩与矿体产状基本一致, 上下盘均有发育, 两者无相互穿插关系, 在空间上紧密相依伴生;成矿后期行成的脉岩, 它与矿体斜交, 切穿矿体, 不仅对矿体起破坏作用, 而且使岩石的稳固性较差, 给采矿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矿体上盘围岩为闪长玢岩, 下盘为黄铁绢英岩和绢英岩化碎裂岩。围岩普遍发生热液蚀变, 主要有黄铁矿化、绢英岩化及少量的绿泥石化、高岭土化。
1.1.3 矿岩的稳固性
矿体上盘围岩稳固性差。在节理密集发育地带矿岩比较破碎, 易坍塌。在回采矿体及施工采切工程时应注意安全。
1.1.4 水文工程地质情况
矿块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矿岩富水性较弱。矿体分布在地下水位以下, 受补给条件较差的构造裂隙含水层控制。
1.2 开采技术条件
1) 上下盘围岩。矿体上盘围岩为闪长玢岩, 下盘为黄铁绢英岩和绢英岩化碎裂岩, 较为破碎。
2) 节理、裂隙、断层及岩石破碎情况。成矿期脉岩与矿体产状基本一致, 上下盘均有发育, 两者无相互穿插关系, 在空间上紧密相依伴生;成矿后期行成的脉岩, 它与矿体斜交, 切穿矿体, 不仅对矿体起破坏作用, 而且使岩石的稳固性较差, 给采矿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3) 矿岩自然安息角为37度22分, 松散系数1.6, 矿石硬度系数4~6, 上盘围岩硬度系数较小, 矿体可爆性良好。
4) 矿石为低硫含金矿石, 含硫量低, 不易氧化, 但由于矿石较为破碎遇水后易出现堵塞现象。矿块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补给条件差, 因而涌水、淋水现象极少发生。
5) 矿体的形态、分枝复合、尖灭再现规律。矿体在走向及倾向上呈脉状延展, 无分枝复合尖灭的形态特点。
2 采矿方法选择的要求及结果
根据矿山地质、开采条件与生产情况以及本研究的任务目标 (采场生产能力大于260t/d, 采矿总成本低于9.5元/t) , 对采矿方法方案选择提出以下要求:1) 采场生产能力要大。矿山目前采用浅孔留矿法开采, 采场出矿能力在100t/d左右, 难以满足供矿要求, 要实现日产原矿2200t, 必须切实提高采场的生产能力, 确保在260260t/d以上。2) 采矿工效高。降低劳动密集程度。提高采矿工效是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3) 采切比小。降低采切比可使回采同样的矿石量节约生产费用, 缩短生产周期, 增加效益, 应确保采切比小雨15m/kt。4) 采矿损失、贫化率低。由于矿区矿体属于中厚矿体。5) 采矿成本低。采矿成本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采矿成本越低, 矿山经济效益越好。因此, 应确保采矿成本低于9.5元/t。6) 安全程度高。所选采矿方法不仅要保证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还要保证不对其他井巷工程造成影响。7) 施工工艺简单、有利于推广, 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强管理。8) 采矿工艺易于掌握。
根据以上采矿方法选择的要求, 经过综合技术经济比较, 分段崩落法进行试验研究。
3 分段崩落法法案设计
3.1 矿块结构与参数
矿块布置如图1所示, 矿块沿矿体走向布置, 阶段高度40m, 自上而下分为-260、-270、-280、289四个分段, 分段高度10m。
3.2 采准工作
分段斜坡道施工结束后, 在距矿体下盘15米处施工脉外分段巷道, 为保证通风效果, 脉外巷道必须与入风井、回风井贯通, 以保证巷道内有贯通风流通过。施工时先施工北脉外巷, 并尽快与回风井贯通。在贯通前采用局扇进行通风。在脉外巷施工的同时施工凿岩放矿进路及上盘切割巷, 以便根据矿体变化调整脉外巷及切割巷位置。上述工作全部完成后垂直矿体走向施工规格为2.52.5的切割平巷, 作为凿岩爆破施工的作业空间。为减少爆破对脉外巷及凿岩放矿进路的影响, 所有采切工程均实行控制爆破技术控制顶板及两帮形状。上述工作完成后采场的采准切割工作完成, 进入下一步的回采工作。
采切比9.5~14.2m/kt。
3.3 采准巷道支护
采准巷道除铲运机运输通道外, 一般不支护, 但个别区域因受地质构造影响或节理发育, 采用木支护或混凝土支护。
铲运机运输巷道因受较大地压及多次爆破的影响, 并且铲运机运输巷道承担的出矿量很大, 因此必须全面支护。经过生产实践证明, 用15kg/m废旧钢轨焊接钢架进行支护, 是可行的。
3.4 回采工作
采用YGZ-90型凿岩机钻孔, 上向扇形布置炮孔, 切割巷道最小抵抗线1.5m, 凿岩道最小抵抗线1.6~1.8m, 炮孔密集系数1.0~1.2。
爆破采用限制空间挤压爆破 (补偿空间为10~15.9%) 方案, 全矿块一次爆破完成。采用压气装药, 使用普通2#岩石硝铵炸药, 用导爆管和导爆索复式起爆。
3.5 出矿
按照放矿模拟试验结果, 采用三阶段放矿, 即在采场爆破后, 矿石出于挤压状态, 这是首先进行松动放矿, 个出矿口放出负担矿量的10~15%, 然后进行不等量顺序放矿, 使矿岩接触面水平下降。当矿岩接触水平下降至贫化开始高度后, 由于相邻漏斗的松动随球体影响消失, 纯矿石放矿阶段结束, 即开始进行顺序放矿, 直至截止品位。
4 采矿方法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 结语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 部分矿产资源将呈现紧缺状态, 特别是铁矿、钼矿、钨矿, 因此, 我们按照有序有偿、供需平衡、结构优化、集约高效的要求, 通过对某钼矿采矿方法的优化设计, 较好地发挥了矿产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矿块生产能力大大提高, 基本上满足了供矿要求;
2) 生产工艺比较简单,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 采场通风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
4) 出矿人员不需进入采场, 作业安全可靠, 改善了采矿人员的作业条件;
5) 矿石损失贫化比较小。
摘要:针对焦家金矿望儿山矿区对生产效率提高的要求及矿体破碎的特征, 通过采用分段崩落法对矿体进行回采, 有效的改善了安全作业条件, 提高了矿块生产能力。
关键词:分段崩落法,破碎,生产效率,安全作业
参考文献
[1]解世俊.金属矿床地下开采[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1979.
[2]蔡美峰.金属矿床设计优化与地压控制-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分段应用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