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超声检查范文
腹超声检查范文(精选8篇)
腹超声检查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妇科接受治疗的急腹症患者共9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年龄16~60 (37.84±2.39) 岁。主要临床表现:患者下腹部出现剧烈疼痛, 且部分伴有白带增多、阴道出血或脓性白带等症状。
1.2 方法
使用频率3.5~5MHz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经腹超声检查。患者需充盈膀胱, 以膀胱作为透视窗, 取卧位, 对腹部按顺时针或逆时针对下腹部进行全面扫查, 有针对性的对下腹部脏器进行纵切、横切、斜切面等进行系统探查, 检查过程中采取多方向、多角度扫查, 避免漏诊。同时, 医护人员要仔细观察输卵管、盆腔、子宫、腹腔及卵巢情况, 对包块部位、回声特点、形态、边界, 腹腔及盆腔的积液情况进行详细了解。
1.3 临床效果评判
对患者使用经腹超声检查诊断妇科急腹症与临床病理诊断确诊的准确率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经腹超声检查诊断妇科急腹症的确诊结果
经腹超声检查后, 妇科急腹症患者共有96例, 通过超声做出准确判断的有90例, 诊断正确率93.75%。见表1。
2.2 黄体囊肿破裂的超声特点
黄体囊肿的边界比较模糊, 呈皱缩状或花边状, 囊壁不连续、凹陷, 可见不规则、不均质低回声包块, 包块表面粗糙, 无包膜, 破裂处的囊内无回声能够与囊周无回声相通, 有不规则的突起在囊腔内壁上。出现盆腔积液, 原来囊肿的影响消失。
2.3 卵巢囊肿扭转的超声特点
患者两侧卵巢消失或模糊不清, 盆腔区域可见囊性包块, 且形态不规则, 探头触痛明显, 整体轮廓不清楚, 盆腔内有液体性暗区。
2.4 宫外孕的超声特点
(1) 宫角妊娠:胚囊位于子宫宫角部位, 且肌层包绕胚囊, 子宫整体形态规则, 胚囊内侧突向宫腔内侧, 且与子宫内膜相通; (2) 残角子宫妊娠:受精卵在子宫残角内着床, 经超声检查, 可看见一相对较小的、小于停经月份的单角子宫, 宫腔内有假孕囊回声, 或蜕膜回声, 两侧可见胚胎和妊娠囊回声, 且在妊娠囊的周围显示有一层较厚肌层组织; (3) 输卵管妊娠:子宫增大或饱满, 且宫腔内无胚囊, 患者两侧附件可见混合型包块, 形态有规则的、也有不规则的, 部分还可在包块内见胚囊结构, 例如:胎心或胚芽搏动; (4) 卵巢妊娠:子宫腔内无胚囊, 卵巢表面或内部可见胚囊结构, 还可在胚囊内见胎心、卵黄囊及胚芽; (5) 腹腔妊娠:子宫腔内无胚囊, 腹腔内可见子宫与胚囊呈分离, 且周围无较厚的肌层组织。
2.5 急性盆腔炎的超声特点
盆腔内多为无回声暗区, 积脓时可见内透声差, 可见光点回声, 多见于子宫直肠凹陷处, 且回声紊乱, 可见囊性包块, 多为混合型包块。轻度附件炎时, 经腹超声无明显改变。炎症明显时一侧或双侧输卵管管壁回声增强、增厚, 内部回声粗糙杂乱, 或伴不规则无回声, 内可见散在光点, 输卵管积脓时, 子宫一侧或双侧可见腊肠样、椭圆形囊性包块, 壁薄, 内可见弥漫性点状或絮状回声, 活动度差, 输卵管卵巢脓肿时, 一般呈多发性无回声, 内可见点状回声。
3 讨论
黄体囊肿破裂、卵巢囊肿扭转、宫外孕及急性盆腔炎等都是妇科急腹症的常见症状, 患者患病急, 且病情发展快, 如不能及时治疗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生命危险, 如宫外孕, 患者会因大出血未及时救治而导致死亡。因此, 必须要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医疗事业也在不断发展, 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超声是医院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和方法, 结合临床表现可准确诊断出患者患有妇科急腹症的原因, 超声影像检查通常包括:经腹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检查、介入性超声检查及直肠超声检查等方式[3]。超声诊断越来越准确和清晰, 为妇科疾病的诊断提供了相应依据。其中最全面、最基础、实惠、动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就是经腹超声检查, 能够准确诊断出病变部位, 能够客观、动态观察和评价病变位置和病变的状况及周围其他器官的情况。经腹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还具备较高的准确率。
本文选取了妇科急腹症患者96例, 检查结果显示:96例中通过超声做出准确判断的有90例, 诊断正确率为93.75%。其中, 宫颈粘连90.91%, 子宫肌瘤合并变性90.00%, 异位妊娠96.43%, 黄体囊肿破裂100.00%,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91.67%, 处女膜闭锁100.00%, 急性盆腔炎90.00%, 卵巢囊肿扭转88.89%。综上所述, 经腹超声检查妇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操作简便、准确率高, 能够较快的为患者准确诊断, 并得到及时治疗, 帮助患者减轻痛苦, 此方法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彤英.经腹B超声与经阴B超声联合诊断对妇产科急腹症的应用价值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 37 (1) :26-27.
[2]苏晖, 陈方华, 彭秀兰.超声检查在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讨[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6, 15 (1) :21.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腹裂畸形1例 第2篇
病历资料
孕妇,20岁。孕1产0,孕38+周,先兆临产行超声检查,无遗传病史,曾有感冒病史。在外院多次产前超声检查胎儿均未见明显异常。超声检查见:双顶径8.33cm,头围30.2cm,腹围28.6cm,股骨长6.69cm。脑组织结构清晰,颅内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脊柱连续完整,四肢完整,双肺回声均匀,四腔心显示,大小比例正常,大血管交叉排列,肝脏可见,双肾盂分离,约1.1cm。脐带入口右侧的腹壁皮肤强回声线连续性中断,中断直径约2.7cm,胎儿两大腿间见大小约3.8cm×3.2cm的无回声暗区,边界清,有包膜,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显示,羊水内见肠管漂浮,表面无羊膜、腹膜覆盖,肠管壁增厚,管腔无明显扩张。胎儿脐带绕颈2周,羊水池最大深度5.4cm,AFI9.8cm,内见密集低回声光点漂浮。见图1。
超声诊断:宫内单活胎;胎儿腹裂畸形:肠管及膀胱外翻;双肾盂轻度分离;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儿超声平均孕龄约33+4周。
孕妇当天顺产活女婴,证实为腹裂畸形:肠管及膀胱外翻。
讨论
腹超声检查 第3篇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53例, 以上患者均经过腹部超声检查, 且被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其中男32例, 女21例, 年龄23~78岁, 平均 (49.2±17.5) 岁。其中腹痛、呕吐23例;14例除腹痛、呕吐外, 腹部有包块;13例血便、大便性状改变;9例患者没有不适感, 但发现腹部有肿块。
1.2 超声检查
对所有患者行腹部超声探查, 对常规部位及附近给予纵、横、斜等多方位连续扫查, 对患者所述不适部位进重点探查。如果发现腹部有可疑的肿块, 在常规空腹检查后, 令患者饮水约500 ml, 在饮水的同时进行扫查;如果发现下腹部有可疑肿块, 可在患者行清洁灌肠后再查, 乙状结肠及直肠检查需适度充盈膀胱;如果查出腹部包块提示胃肠道肿瘤后, 可进一步做胃镜、纤维结肠镜组织活检, 或者经手术病理证实。
2结果
2.1 超声所示病变部位
在右上腹19例, 经手术病理或组织活检证实为胃癌16例、胃恶性淋巴瘤1例, 结肠肝区结肠癌2例;在左上腹16例, 经手术病理或组织活检证实为胃癌14例, 结肠脾区结肠癌2例;中腹3例, 手术证实为横结肠癌3例;右下腹6例, 经手术病理或组织活检为升结肠癌3例、回盲部结肠癌3例;左下腹5例, 经手术病理或组织活检证实乙状结肠癌3例、直肠部肿瘤2例;盆腔4例, 手术证实为直肠癌。其中胃癌发病率最高, 占56.6% (30/53) , 其次为结肠癌, 占30.1% (16/53) 。
2.2 超声图像表现
对于早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来说, 由于病变多在粘膜层, 超声显示比较困难, 对于进展期的胃肠癌来说, 其共同图像表现为:在病变区管壁呈现局限性或者弥漫性的增厚, 当厚度增加1 cm以上有诊断意义;病变区出现较为稳定的含有带状或者点状的强回声的“假肾样”或“靶环样”的混合回声团。
2.2.1 胃癌
在左季肋区肝左叶的下方, 以及胰腺的前方可见“假肾样”混合回声团, 病灶区可见胃壁不规则增厚;病变区内膜面不平整, 或有腔内狭窄;常见功能异常:蠕动减缓, 幅度减低或蠕动消失, 胃潴留等。在本文超声检查结果被手术证实的胃癌中, 位于胃体部的6例, 位于胃窦部的14例, 位于胃底部的3例, 其中发现肝转移2例, 腹腔淋巴结转移4例。
2.2.2 胃恶性淋巴瘤
肿瘤位于粘膜下, 大部分瘤体表面可见拱桥样粘膜皱襞;肿瘤表现为胃壁增厚或肿块形成;瘤体呈低回声, 并常见有肿瘤内多结节融合的特点, 结节多为无回声, 内部回声均匀, 透声好。在本文中超声检查, 被手术或者组织活检证实为1例。
2.2.3 结肠癌
在超声图像显示中, 具有“假肾样”表现, 呈现条索样, 肿块较大, 活动度差。2例位于乙状结肠处, 通过灌肠可见液体通过。位于回盲部3例, 超声图像可见肠套叠样的“靶环征”。
2.2.4 直肠癌
在膀胱充盈后膀胱的后方可见“假肾样”的条索样混合回声团。
3讨论
对于胃肠道来说, 胃肠道为空气器官, 腔内要有气体和食物等内容物残渣, 以上这些可能影响着超声图像的分辨率。为了减轻气体和残渣等影响, 通常口服充盈剂, 在检查时通常让患者饮温开水, 这样就可以清晰的显示所检管壁的层次结构以及病变性质等, 亦有利于测量管壁的厚度, 显示肿瘤的位置、形状、大小、范围、内部回声情况[1]。
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临床发病率比较高, 胃肠癌是临床很常见的恶性肿瘤。
对于胃癌来说, 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最高, 本文53例胃肠道恶性肿瘤中, 其中以胃癌发病率最高, 占56.6% (30/53) , 其次是直结肠癌。由于小肠癌的发病率很低, 在本组病例中, 无小肠癌。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超声图像表现, 其共同征象病变区见“假肾样”或“靶环样”混合回声团;管腔变狭窄甚至变形;病变处胃肠壁僵硬, 蠕动减缓或消失, 病变处出现肠套叠征象[2]。
在本组病例中, 由于胃的位置较高, 饮水后水可以立即通过腔内, 充盈很好, 所以通过超声对胃内肿块的性质、位置等显示效果好, 故正确诊断率较高。由于超声可以显示胃壁的各层, 可以显示肿瘤累及的深度及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关系, 但是胃镜、纤维肠镜等不能做到以上所述。对于结肠肿瘤来说, 多位于腹腔的周围, 可以与小肠癌在位置上相鉴别, 在超声图像中, 结肠癌一般瘤体较大, 临床上多有肠梗阻、便血等, 早期不易发现, 待到出现严重临床症状时, 多数晚期。对于直肠癌来说, 位置比较固定, 膀胱充盈后, 超声可很好显示肿瘤的范围、深度[3]。综上所述, 对于尚没有典型的临床表现的胃肠道肿瘤患者, 可先行超声检查, 因为超声检查简便易行, 操作简单, 适合初次检查, 而后再行电子胃镜、纤维肠镜活组织检查或手术病理检查证实。
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超声检查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经腹超声检查53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 并经电子胃镜、结肠镜活组织检查或者手术病理证实。分析胃癌、胃恶性淋巴瘤、结直肠癌的超声图像特点。结果进展期的胃肠癌共同图像表现为:管壁局限性或弥漫性的增厚;病变区出现“假肾样”或“靶环样”声像。超声显示部位:在右上腹, 胃癌16例、胃恶性淋巴瘤1例, 结肠肝区结肠癌2例;在左上腹, 胃癌14例, 结肠脾区结肠癌2例;中腹, 横结肠癌3例;右下腹, 升结肠癌3例、回盲部结肠癌3例;左下腹, 乙状结肠癌3例、直肠癌2例;盆腔, 直肠癌4例。结论经腹超声对于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检查有着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根据经腹超声在胃肠道肿瘤声像特点, 可结合电子胃镜、结肠镜活组织检查及手术病理检查证实。
关键词:经腹超声,胃肠道,恶性肿瘤
参考文献
[1]符建, 陆宁生.经腹超声检查对胃肠道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 (1) :99-101.
[2]刘惠芬, 陈玉, 赵新.超声诊断胃肠癌的应用价值.江西医药, 2009, 44 (3) :273-275.
腹超声检查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所有异位妊娠患者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年龄20岁~38岁, 平均年龄 (26.5±3.5) 岁;停经30 d~47 d, 平均 (37.8±2.4) d, 其中165例有明确的停经史, 23例停经史不明确;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109例, 腹痛87例, 无症状19例;141例患者尿妊娠试验呈阳性。病理结果显示:输卵管妊娠174例, 其中壶腹部妊娠159例, 峡部妊娠6例, 伞部妊娠4例, 间质部妊娠5例;宫角妊娠9例, 残角子宫妊娠2例, 卵巢妊娠3例。
1.2 方法
使用日立-2000黑白超声诊断仪, GE.LOGIQ7和迈瑞DC-7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 所有患者均依次行经腹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经腹超声检查时, 探头频率为3.5 MHz, 并在检查前1 h嘱患者饮水800 m L, 充盈膀胱并取仰卧位, 对盆腔顺次行横断、纵断、斜断面扫查, 仔细观察子宫、宫腔、双侧附件等;经阴道超声检查, 探头频率为5~9 MHz, 检查前嘱患者排空膀胱, 取截石位, 在超声探头顶端涂藕合剂后并在外套避孕套, 排尽套内空气, 缓慢置入阴道, 紧贴穹隆, 从各角度对子宫及双侧附件区进行仔细扫查。观察附件包块、原始心管搏动和假孕囊等。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经阴道、经腹超声对异位妊娠的检出率比较
对两种不同监测手段对异位妊娠的检出率进行比较, 发现经阴道超声对附件区包块、卵黄囊、胎芽和宫内假孕囊等的检出率远高于经腹超声, 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经阴道、经腹超声及其联合应用检出包块情况
异位妊娠包块直径大于2.0 cm时两者对包块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28, P>0.05) ;而当包块直径小于2.0 cm时, 经阴道超声对包块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经腹超声, 两者差异显著 (χ2=6.72, P<0.01) 。见表2。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妇科最常见的急腹症,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剧烈腹痛、阴道流血等, 严重时可因孕囊破裂而引起失血性休克, 从而威胁患者的生命。对异位妊娠的诊断要结合病史、体征、尿妊娠试验、诊断性刮宫等综合判断, 但临床中症状不典型患者依旧常见, 此类患者往往诊断较困难[3]。早期诊断是尽早治疗最重要的一步, 超声检查作为一种最常用的早期检查手段, 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其主要包括经阴道超声与经腹超声两种方法, 超声检查时包块的大小、位置等是判断异位妊娠的关键。
经阴道超声诊断异位妊娠具有操作简单、迅速、无痛苦等优势, 检查前不需饮水等待膀胧充盈, 大大减少了等待和检查时间;此外, 阴道超声探头频率、分辨率较高, 能保证图像的清晰度, 且不受腹壁脂肪及肠内气体的影响, 对子宫、附件与包块的显示更加清晰。经腹部超声检查, 检查前往往需要饮水和憋尿, 需等待膀胧充盈后才可检查, 会延误诊断时间, 此外经腹部超声探头频率较低, 检查时很容易受子宫位置、肠内气体等多种因素影响, 声像显示多不满意;而对于宫内单环的假孕囊回声很可能误诊为宫内妊娠, 此外对孕囊型异位妊娠的诊断亦有一定困难[4]。
本组结果表明经阴道超声对附件区包块、卵黄囊和宫内假孕囊等的检出率, 远高于经腹超声;此外, 对于异位妊娠包块直径小于2.0 cm时, 经阴道超声对包块的检出率亦高于经腹超声,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明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发现异位妊娠包块方面, 效果显著优于经腹超声, 但受限于超声探测深度的影响, 经阴道超声对于位置较高的异位妊娠包块显示欠佳。因此, 有必要时两者可联合使用, 以提高异位妊娠的检出率。也有研究表明, 对高度可疑异位妊娠者, 首先可考虑行经腹超声检查, 若结果为阴性可再行经阴道超声检查。两者在异位妊娠者诊断方面可相互弥补, 提高检出率[5]。
综上所述, 在对高度可疑的异位妊娠患者进行检查时, 经阴道超声与经腹超声可结合使用, 能进一步提高检出率,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评价经阴道超声与经腹超声对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患者188例, 对经阴道超声与经腹超声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符合率和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 经阴道超声对附件区包块、卵黄囊、宫内假孕囊等的检出率高于经腹超声,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包块直径<2.0 cm时, 经腹超声的检出率明显低于阴道超声 (P<0.01) ;包块直径>2.0 cm时, 二者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经腹超声与经阴道超声对异位妊娠的早期诊断各有优缺点, 必要时二者可以联合使用, 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经阴道超声,经腹超声
参考文献
[1]张力, 陈洁, 陈凤妹, 等.经阴道与经腹部超声对宫外孕早期诊断的临床应用比较[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8) :15-18.
[2]陈立秀, 朱孝琴.经腹与经阴道超声诊断105例宫外孕的对比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2, 9 (4) :178-180.
[3]刘爱兰, 张增芳.经腹超声与经阴道超声双向检查在早期妊娠诊断中的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 23 (9) :1445-1447.
[4]钱金花.经腹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外孕早期诊断的应用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12) :111-112.
腹超声检查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5年11月至2008年10月经病理学证实的住院前列腺癌患者68例,其中应用经腹超声检查者36例,年龄56~81岁,平均69.17岁。应用TRUS检查者32例,年龄59~79岁,平均68.22岁。
1.2 仪器、方法
采用Aloka SSD-5500彩超仪,经腹超声探头频率3.5 MHz,经直肠超声探头频率7.5 MHz。超声诊断前列腺癌标准:前列腺内发现低回声结节或整个前列腺失去正常形态,呈分叶状改变。
2 结果
经腹超声检查的36例前列腺癌患者中,有11例被检出(图1),其中3例内发现结节,均位于外腺,余8例前列腺形态失常,经腹超声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检出率为30.56%,漏诊率为69.44%。经直肠超声检查的32例前列腺癌患者中,有26例被检出(图2),其中11例内发现结节,6例位于外腺,3例位于内腺,2例内外腺均可见结节,余15例前列腺形态失常,TRUS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检出率为81.25%,漏诊率为18.75%。
3 讨论
一直以来,传统的经腹超声是诊断前列腺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较为准确的前列腺大小,这对于前列腺增生的术前评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受到患者腹壁脂肪厚度,膀胱充盈度,肠道气体干扰,检查医师手法,探头频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对前列腺的观察不满意,特别是小的病灶难以显示清楚。曲虹等[2]报道其对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为35%,在本次研究中,仅有30.56%的前列腺癌被检出,漏诊率达69.44%,说明经腹超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作用甚微。
自经直肠超声问世以来,TRUS在技术上经历了许多改进,特别是经直肠高频探头、近程聚焦、经直肠彩色多普勒技术的出现,使前列腺内部结构得以清晰显示,前列腺癌的术前分期得以更加明确。目前TRUS已被公认能够监测前列腺肿瘤,其诊断的符合率可达76.0%, 特异度可达89.4%[3]。本次研究中,TRUS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检出率为81.25%,漏诊率为18.75%,较经腹超声检查组有明显的提高。
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临床医生对经直肠超声诊断技术认识的进一步提高,TRUS必将更加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为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Watanabe H,Kaiho H,Tanaka M,etal,Diagnostic application ofultrasonotomography to the prostate.In Vest Urol,1971,8:548-559.
[2]曲虹,臧福波,闻月异.经直肠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锦州医学院学报,2003,24(2):36-37.
腹超声检查 第6篇
关键词:经腹超声,经会阴超声,前置胎盘
国内外文献报道在所有的妊娠中,前置胎盘的发生率为0.5%~1%,在高龄孕妇及多胎妊娠中以及既往有剖宫史或流产史者,其发生率明显增高[1,2]。其主要表现为妊娠晚期无痛性的反复阴道流血,大量出血时,可危及母儿生命,因此准确的预测晚期妊娠时胎盘的位置,有助于临床医师估计预后,为临床提供处理依据,决定分娩方式,提高围产期健康水平。本文统计52例前置胎盘的孕妇经腹及经会阴超声联合检查的超声诊断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表明经腹及经会阴超声检查的联合应用,效果更佳,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前置胎盘的误诊和漏诊,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住院、分娩或引产时或剖宫产得以证实为前置胎盘的52例孕妇。孕周在28~40周,平均34周,孕妇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30.5岁,其中初产妇41例,经产妇11例。
1.2 仪器与方法[3]
使用Philips IU22及GEV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3.5~5MHz。嘱孕妇先适量充盈膀胱后,先经腹常规检查胎儿情况,宫壁及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并测量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之间的距离,然后嘱孕妇排空膀胱,检查前于探头涂少量耦合剂,套保护膜,用橡皮筋固定,然后在保护膜表面再涂少许耦合剂,孕妇取截石位,检查者左手戴手套,轻轻分离两侧大小阴唇,右手将探头置于尿道外口于阴道口之间,进行纵向及横向扫查,观察并测量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之间的关系。
2 结果
本组52例经腹超声诊断为前置胎盘且符合者45例,其中完全型11例,部分型18例,边缘性9例,低置性7例。漏诊4例,均为孕38周以后,胎头位置偏低者,其中2例为为后壁边缘性前置胎盘,2例为侧壁低置胎盘。误诊3例,其中2例边缘性误诊为完全性,1例部分性误诊为边缘性。经腹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7.3%,经会阴超声检查后,其中5例得以纠正,另外2例侧壁的前置胎盘仍被漏诊,诊断符合率提高到为96.2%。经会阴超声检查(完全性前置胎盘)见图1。
注:CX:宫颈;P:胎盘
3 讨论
正常胎盘附着与子宫体部的前壁、后壁及侧壁,胎盘覆盖于子宫颈内口或附近为前置胎盘,临床分类为4型[1,2,3,4]。(1)低置胎盘:胎盘部分分布于子宫下段,但尚未达到宫颈内口;(2)边缘性前置胎盘:胎盘下缘抵子宫内口边缘,但尚未覆盖于子宫内口;(3)部分性前置胎盘:胎盘下缘部分覆盖子宫内口;(4)中央性前置胎盘:在产程任何期,子宫内口均被胎盘完全覆盖。经腹及经会阴超声都可以用来诊断前置胎盘,诊断中最重要的是首先必须显示宫颈内口,然后按观察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上两种检查方法均各有利弊。一般认为[3,4,5,6,7]:经腹超声安全方便,检查范围广,对子宫及胎儿的整体观察良好,包括对前壁胎盘下缘位置的判断较容易,但是病人必须适度充盈膀胱,才能显示宫颈内口,当膀胱过度充盈时,可造成子宫下段受压,易将子宫下段误认为宫颈,从而将正常位置的胎盘误认为前置胎盘,此外,妊娠晚期胎头位置较低时,胎头的声影影响了对后壁及侧后壁胎盘的观察。经会阴超声检查距离宫颈近,撇开了胎儿肢体及胎头的干扰,能用来观察后壁及侧后壁胎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大部分的完全性、部分性、边缘性前置胎盘都可以经会阴扫查得到清晰的显示,且无需充盈膀胱,是一种简便安全并且有效的方法,但是对于部分低置及正常位置的胎盘,采用经会阴超声观察结果并不一定满意,原因是经会阴超声显像深度只能达到靠近宫颈内口处的子宫下段,超出盆腔部分的则可能显示不清,因此,经腹及经会阴超声检查的联合应用,可取长补短,效果更佳,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前置胎盘的误诊和漏诊。
参考文献
[1]李胜利.胎儿畸形产前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534.
[2]吴钟瑜.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1997:132.
[3]白书艳.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1):90-91.
[4]韩江哲,王刚,张华安.经阴道彩超介入治疗早期输卵管妊娠[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19):145-146.
[5]彭汝娇.36例前置胎盘相关因素分析及处理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6):60-61.
[6]廖梅芳,胡爱珍,龚呈英.前置胎盘145例临床分析临床[J].实验医学杂志,2009,8(3):122.
腹超声检查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4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孕期检查的孕妇41例, 年龄21~39岁, 平均年龄 (28.65±2.34) 岁;均为孕18~24周的单胎妊娠孕产妇。其中初产妇29例, 经产妇12例。所有患者均经我院常规产检或妊娠期内阴道流血进行B超检查诊断为胎盘前置状态。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所有患者无检查禁忌证, 自愿参加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超声检查结果
41例患者中, 完全性 (中央性) 前置胎盘[4]7例, 超声表现为胎盘完全覆盖宫颈口;部分性前置胎盘17例, 多切面扫查均见宫颈内口部分被胎盘组织覆盖;边缘性前置胎盘10例, B超见胎盘下缘已达宫颈内口;低置胎盘7例, 表现为胎盘下缘附着在子宫下段, 未达宫颈内口。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腹部超声, 所有操作均由我科室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操作。患者喝水憋尿, 适当充盈膀胱, 取仰卧体位, 保证子宫颈内口、胎盘下缘充分显示, 对二者之间关系及距离进行测量, 对前置胎盘进行诊断[5]。视情况每隔0.5~1个月复查1次腹部超声。如果胎盘移到正常位置后便无需继续观察。若仍是前置胎盘则应继续观察至分娩结束。另外, 还应注意随访产妇分娩状况, 并了解产时胎盘的具体位置。
2 结果
完全性 (中央性) 前置胎盘有阴道流血的症状7例, 胎盘前置状态均持续至妊娠晚期;而其他类型前置胎盘阴道出血症状5例, 仅3例胎盘前置状态持续至妊娠晚期。见表1。
3 讨论
前置胎盘是妊娠中晚期阴道流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如诊断处理不及时可危及孕产妇和围生儿的生命安全。临床观察显示, 只有少数在妊娠晚期及足月分娩时仍为前置胎盘, 大部分前置胎盘症状在妊娠晚期会消失, 但数据显示, 它依然会增加分娩时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风险。因此, 对孕中期诊断的胎盘前置状态须动态观察, 定期检查, 如妊娠晚期仍有前置胎盘, 应在孕妇未出现阴道流血前诊断, 以便及时处理[6]。
近年来, 超声检查已在国内外妇产科领域广泛应用。超声对胎盘定位的准确率高达95%, 通过超声显像能可清晰显示子宫壁、宫颈内口和胎盘的位置关系, 是一种简单、可靠、无创伤、且可重复检查的胎盘定位方法, 成为诊断前置胎盘的主要手段。超声检查在妊娠20周前, 前置胎盘的发现率可达20%, 随孕周进展, 子宫下段形成及伸展增加了宫颈内口与胎盘边缘之间的距离, 故原来在子宫下段的胎盘可随供体上移而改变成正常位置胎盘, 至足月时前置胎盘发生率仅为0.5%。有学者认为, 若妊娠中期超声检查发现胎盘前置者, 不宜诊断为前置胎盘, 而应称为胎盘前置状态。因此, 经腹超声检查对妊娠中期发现胎盘前置状态的孕妇进行定期追踪检查以及分娩前对胎盘的准确定位, 具有重要临床指导作用[7]。在妊娠早、中期发现的完全性 (中央性) 胎盘前置状态可持续至足月, 对此类孕妇须告知各种注意事项, 提醒临床医师引起重视;而其他类型前置胎盘, 须动态观察, 定期检查, 如妊娠晚期仍有前置胎盘, 应在孕妇未出现阴道出血前提出诊断, 以便得到及时处理。经超声诊断结果可以得出, 完全性前置胎盘的妊娠结局最差。基于此, 医院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完全性前置胎盘的产前监测工作, 要精于诊断和治疗, 以此促进患者妊娠顺利[8]。经阴道检查能清楚辨认宫颈内口与胎盘的关系, 对胎盘前置类型鉴别很有帮助, 其准确率几乎达100%, 可避免孕妇肥胖等干扰因素, 能减少腹部超声检查存在的假阳性率或假阴性率。但操作时易致出血, 因此, 临床检查方法应以经腹超声检查为主[9]。
综上所述, 经腹超声检查妊娠中期前置胎盘快捷、准确、安全、无创伤、可重复, 是目前诊断前置胎盘的首选方法;同时, 对妊娠中期发现的胎盘前置状态进行追踪随访、定期检查, 以早期诊断、预测孕妇至足月妊娠分娩时胎盘状态, 为临床指导临床保胎、终止妊娠及选择分娩方式提供重要价值[10]。
摘要:目的 探讨经腹超声在孕中期胎盘前置状态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经常规产检或妊娠期内阴道流血进行B超检查诊断为胎盘前置状态的孕妇41例, 视情况每隔0.51个月复查1次腹部超声。结果 41例患者中, 完全性 (中央性) 前置胎盘7例, 部分性前置胎盘17例, 边缘性前置胎盘10例, 低置胎盘7例。随访至终止妊娠或分娩时, 7例完全性 (中央性) 前置胎盘均持续至妊娠晚期, 而其他类型前置胎盘仅3例持续至妊娠晚期。结论 经腹超声检查妊娠中期前置胎盘快捷、准确、安全、无创伤、可重复, 是目前诊断前置胎盘的首选方法, 对孕中期发现的胎盘前置状态进行追踪随访、定期检查, 为临床医师作出正确处置提供信息, 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前置胎盘,孕中期,腹部超声,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叶晓林.中期妊娠前置胎盘25例临床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7, 32 (5) :603-604.
[2] 呙金霞.经腹与经会阴联合扫查提高妊娠晚期前置胎盘的诊断[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5) :493-494.
[3] 董一诺, 应豪.妊娠早中期超声对预测持续性前置胎盘的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14, 41 (2) :158-160.
[4] 高晓凤.超声诊断早期妊娠妊囊位置低下与前置胎盘的关系[J].中国医学科学, 2013, 3 (14) :107-108.
[5] 冯冰.经腹与经会阴超声和经阴道超声联合诊断前置胎盘的临床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 7 (4) :12-13.
[6] 臧芳, 欧阳卓静.超声动态观察中孕期前置胎盘的意义[J].医学信息, 2015, 28 (15) :323.
[7] 李秀珍.超声诊断妊娠晚期前置胎盘的临床价值[J].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 (18) :136-137.
[8] 舒飞燕.超声诊断不同类型前置胎盘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J].医学信息, 2015, 28 (21) :74.
[9] 李运姿, 卜鲜绿.超声诊断不同类型前置胎盘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 2011.
腹超声检查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6例中,男40例,女56例.平均年龄27岁(2~55岁);病史20 d~8年,平均9个月。患者全身情况尚可,无典型的结核中毒症状,多以腹盆部包块就诊,拟诊为“肿瘤”手术探查
1.2 检查方法
使用东芝Aplio、Nemio 30、Power Vision 6000,MyLab90和GE Logiq E9等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 MHz和7~11MHz。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对腹盆腔行多切面扫查.观察病灶位置、形态、边缘,内部结构、血流灌注情况及与周边组织器官的关系,观察腹盆腔有无积液,肿大淋巴结及腹膜、网膜有无增厚。超声检查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比。
2 结果
96例术前超声检查均提示腹盆腔包块,考虑肿瘤或阑尾脓肿,手术发现广泛粘连和粟粒结节,纤维包裹中心为干酪坏死物,病理诊断为结核。术前超声发现情况见表1。
术前超声拟诊:子宫或附件肿瘤24例,淋巴瘤23例,腹腔或腹膜后肿瘤15例,肠系膜肿瘤11例,肝癌7例,胃肠道肿瘤6例,阑尾脓肿4例,胰腺肿瘤3例,脾肿瘤2例,肾脏肿瘤1例。
3 讨论
腹盆腔结核性包块,因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常被误诊[1]。本组25年病例分析,其误诊原因如下:
3.1 临床表现不典型
患者多因腹痛、腹部包块或月经紊乱就诊,临床医师无明确提示。在本组病例中,一例青年男性,因腹痛以化脓性阑尾炎治疗半年,超声检查发现右中上腹包块,亦考虑阑尾脓肿可能,手术为全腹粟粒性结核,小肠系膜根部干酪灶。另一2岁男孩,发现腹部包块20天,临床拟诊为肾胚瘤,超声提示肾脏肿瘤可能,手术为结核性腹膜炎,广泛粘连多处干酪灶和积脓。伴盆腔结核者多以月经紊乱为突出症状,超声不易发现异常,多以盆腔炎反复治疗效果差而后手术才明确诊断。
3.2 对本病认识不足
无论是临床医师还是超声医师都易忽略本病。本组全部病例首次超声检查均未提示结核,只满足于查见腹水和腹块,而未进一步深入分析,未检查病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腹膜、大网膜和腹腔淋巴结等,这与超声医师经验不足有关。
3.3 超声表现复杂
结核病变不同病期声像图表现差异大,腹盆腔结核早期以渗出为主,表现为腹水,随病情发展,结核增殖及播散.则表现多样性.经治疗或机体免疫力增强,腹水吸收,部分可表现为腹盆腔包块[2]。腹盆腔结核,性包块是以干酪坏死物质和腹腔组织粘连形成,因干酪样包块大小、纤维化和钙化的程度,内部液化或伴感染与否,以及假包膜情况等使超声表现复杂多变[3]。
3.4 腹盆腔结核性包块超声表现复杂,位置多变,靠近腹后壁者易误为腹膜后肿瘤,如肉瘤和淋巴瘤;腹腔内易误为系膜肿瘤和胃肠道肿瘤;盆腔多误为子宫或附件肿瘤[4]。
但是干酪样包块多位于下腹部(56例,58.3%),右下腹最多(4 4例,45.8%),此处恰是肠系膜根部淋巴结聚集处,液体和包块易出现在低垂部位。再者,干酪样肿块位于脏器间隙,与邻近器官无关,这是与恶性肿瘤鉴别的重要特点。
3.5 超声设备和探头选择
早期黑白B超只有腹部低频探头,分辨率较差,肝内小于1.0 cm病灶难以显示,腹腔内2.0cm±病灶也不易显示。本组病例中15例肝内非融合性粟粒结节,46例肠壁、系膜和网膜上粟粒结节未检出。有一些1~2 cm±肿大的淋巴结受肠内容物和气体,多次反射的干扰也不易显示,5例胆囊结石手术后,肝门、肝十二指肠韧带上肿大淋巴结核和3例肝膈顶干酪灶未检出。腹腔结核均有不同程度的腹膜增厚和粘连,采用高频探头放大图像,可检出腹膜增厚和结节[5]。正常腹膜壁层连续,光滑完整,壁层腹膜厚度小于0.5 mm。腹腔结核腹膜增厚.壁层腹膜厚度1~3mm,在结节和病变区增厚明显,彩色多普勒显示增厚腹膜处血信号增多,频谱为低速低阻。在本组病例中,仅有13例超声检查提示腹膜增厚,其余病例均未检测腹膜。利用内脏滑动距离发现粘连带(正常肠管和大网膜移动距离1~4 mm),尤其远离包块区的粘连带对本病诊断价值更大,此法简便无创能提早发现和诊断。
腹盆腔结核临床诊断较难,超声检查已成为腹盆腔结核性包块诊断的重要手段,除了应具备高分辨率超声仪器,超声医师对腹盆腔结核的的临床病理知识及警觉很重要,腹盆腔结核无论表现为腹水还是腹块,都存在腹盆腔的弥漫性病变,如腹膜、大网膜、肠系膜增厚、粘连伴结节,这是其颇具特征的表现,全面扫查腹盆腔病变,有助于提出正确的诊断。
参考文献
[1]Prapruttam D,Hedgire SS,Mani SE,et al.Tuberculosis——the great mimicker.Semin Ultrasound CT MR 2014,35(3):195—214.
[2]蒋幼华,岳林先,周果,等.结核性腹膜炎的超声诊断价值[J].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0,8(3):155—156.
[3]张文智,杨高怡,主大力,等.17例团块型腹腔结核的越声表现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4,30(5):469—471.
[4]Liu Q,Zhang Q.Guan Q,et al.Abdominopelvic tuberculosis mimicking advanced ovarian cancer and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a series of 28 female cases[J].Arch Gynecol Obstet,2014.289(3):623-629.
腹超声检查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