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a故障树分析
fta故障树分析(精选8篇)
fta故障树分析 第1篇
故障树分析法(Fault Tree Analysis,以下简称FTA)
就是在系统(过程)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可能造成系统故障的各种因素(包括硬件、软件、环境、人为因素等)进行分析,画出逻辑框图(即故障树),从而确定系统故障原因的各种可能组合及其发生概率,以计算系统故障概率,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提高系统可靠性的一种设计分析方法
故障树分析主要应用于
(1)搞清楚初期事件到事故的过程,系统地图示出种种故障与系统成功、失败的关系。
(2)提供定义故障树顶未卜事件的手段。
(3)可用于事故(设备维修)分析。
故障树分析的基本程序
1.熟悉系统:要详细了解系统状态及各种参数,绘出工艺流程图或布置图。
2.调查事故:收集事故案例,进行事故统计,设想给定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
3.确定顶上事件:要分析的对象即为顶上事件。对所调查的事故进行全面分析,从中找出后果严重且较易发生的事故作为顶上事件。
4.确定目标值:根据经验教训和事故案例,经统计分析后,求解事故发生的概率(频率),以此作为要控制的事故目标值。
5.调查原因事件:调查与事故有关的所有原因事件和各种因素。
6.画出故障树:从顶上事件起,逐级找出直接原因的事件,直至所要分析的深度,按其逻辑关系,画出故障树。
7.分析:按故障树结构进行简化,确定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
8.事故发生概率:确定所有事故发生概率,标在故障树上,并进而求出顶上事件(事故)的发生概率。
9.比较:比较分可维修系统和不可维修系统进行讨论,前者要进行对比,后者求出顶上事件发生概率即可。
10.分析:原则上是上述10个步骤,在分析时可视具体问题灵活掌握,如果故障树规模很大,可借助计算机进行。目前我国故障树分析一般都考虑到第7步进行定性分析为止,也能取得较好效果
fta故障树分析 第2篇
FTA在船舶分油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论述了船舶分油机故障诊断研究的意义,介绍了分油机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结合分油机的常见故障,应用故障树分析法构筑相应的.故障树模型,进行了定性分析,求出了最小割集和结构重要度排序.提出了故障诊断程序,为改进分油机维修方式提供参考.
作 者:李沁生 LI Qin-sheng 作者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70 刊 名:中国修船 英文刊名:CHINA SHIPREPAIR 年,卷(期): 23(1) 分类号:U673 关键词:故障树 分油机 故障诊断fta故障树分析 第3篇
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食品检测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 各食品检验实验室普遍配备了例如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气相色谱仪等大型分析仪器。这些仪器需要配套使用的高纯乙炔气体、高纯氢气等气瓶, 具有很高的爆炸和火灾危险性。食品检测实验室具有人员密集, 昂贵仪器设备摆放集中的特点, 一旦发生爆炸火灾事故, 将造成巨大的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也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 虽然在受控程序文件中有编制关于 “实验室安全作业”的管理程序, 但真正可以达到预见性地发现较全面的潜在问题通常存在较大难度。为能有效地实施“预防措施”, 使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无法出现, 需要一个从识别问题到控制潜在影响的管理系统, 即FMEA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 “潜在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为了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中故障模式影响分析, 建立起比较好的故障树模型, 特别是对于“重大火灾, 爆炸安全事故”等顶事件的重点指向故障树模型的建立非常的必要, 能够提供我们预测和防止实验室火灾、爆炸事件的必要的研究视角。
2 研究目的
FTA (Fault Tree Analysis) 故障树分析法已在航空和航天的设计、原子反应堆、大型仪器等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分析方法。首先设定“绝对不能让其发生的事件”为顶事件, 从上而下的展开所有基本事件, 在分析各种各样的事件可能性和关联性的基础上, 可以构筑起防止顶现象发生的策略。
本研究的目的是, 把顶事件设定为“实验室火灾, 爆炸事故”, 建立故障树FTA模型, 采用逻辑的方法, 形象地进行危险的分析工作, 从而为制定相关预防策略提供清晰的视角。
3 顶事件的确定
在2015 年12 月18 日, 北京, 清华大学何添楼231 实验室发生爆炸, 据安监部门通报, 爆炸是在使用氢气做化学实验时发生的。新闻媒体和安监部门都把“使用氢气引发爆炸事故”作为顶事件来考虑的。根据相关文献[1] 的分析统计, 在2001~2013 年的100 起实验室安全事故中, 由各类实验室安全事故的比例 (图1) 可以看到火灾和爆炸事故类型的比例占到了86%。该文献也有将“危险化学气体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指定为顶事件的倾向。
因此, 我将“实验室发生爆炸, 火灾等事故”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被认为是“绝对不能让其发生的事件” (顶事件) 。
4 火灾, 爆炸故障树的建立
首先我们从火灾, 爆炸事故必备的三要素着眼开始对故障树进行构筑。火灾, 爆炸的三要素指的是:A:火源, 热源;B:达到爆燃浓度的可燃物质;C:助燃剂, 一般情况下指的是空气。由于实验室的日常安全管理无法对隔绝空气进行操作, 所以本文着眼于火灾, 爆炸事故的AB两个要素进行展开分析, 建立故障树模型 (见图2) 。
图2 中X1~X11 为故障树的底事件, 根据多年的实验室管理工作经验, 将触发火灾, 爆炸事故的底事件归纳如下 (表1) 。
由表1 可以看出实验室火灾, 爆炸的主要成因是由11 个事件所构成, 对应这些直接的事故成因, 我们如果可以有针对性的建立安全巡查制度, 对以上危险节点进行日常的检查, 将能达到消除安全隐患, 防止火灾, 爆炸事故发生的目的。依据故障树所指向的11 个底事件, 提出相应的的安全巡查规范如表2 所示。
5 结论
本文通过对实验室火灾, 爆炸事故建立故障树模型, 清晰地展现了一系列可能导致事故的基本事件, 通过这个崭新的分析视角, 进而提出了一套预防实验室火灾, 爆炸事故的切实可行的实验室安全巡查制度。
摘要:随着我国各检验实验室普遍配备了例如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气相色谱仪等大型分析仪器, 配套使用的高纯乙炔气体、高纯氢气等气瓶, 具有很高的爆炸和火灾危险性, 对实验室安全管理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实验室火灾, 爆炸事故建立故障树模型, 清晰地展现了一系列可能导致事故的基本事件, 通过这个崭新的分析视角, 进而提出了一套预防实验室火灾, 爆炸事故的切实可行的实验室安全巡查制度。
关键词:故障树,火灾,爆炸,防范
参考文献
采煤机行走机构的故障树分析 第4篇
关键词:采煤机;行走机构;故障树;分析
一、采煤机行走机构及其故障
采煤机行走机构包括了采煤机的齿轨轮、导向滑靴和刮板输送机的销排等。其中导向滑靴和销排配合,以此来确保采煤机的齿轨轮与销排齿形的正确啮合。在采煤工作过程中,导向滑靴承受着采煤机的重力,齿轨轮主要在采煤机与刮板输送机之间传递牵引力。由于采煤机的工作环境较为复杂,齿轨轮和导向滑靴发生的故障频率较高,进而对采煤产量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其主要的故障有:齿轨轮齿面磨损、崩齿断齿,导向滑靴的导向面磨损等。
二、采煤机行走机构故障树模型
采煤机行走机构故障是指采煤机不能正常运行、工作。要先对引起采煤机行走机构故障的失效因子和故障模式的组和方式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确定,才能进一步的创建采煤机行走机构的故障树模型。
失效因子直接影响着采煤机行走机构故障树建立的中间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且能借助于已有的失效因子来确定事件在导致故障发生过程中的重要度。在进一步确定失效因子后,开始建立相应的故障树分析模型。
(1)分析逻辑关系。在建立采煤机行走机构故障树分析模型前,相关技术人员要对采煤机系统的组成结构及其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充分的分析与熟悉,并掌握相关的技术资料及其维修和保养的记录。对采煤机的机械结构、环境因素以及其他潜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进而为故障树模型的建立提供数据依据。(2)确定系统的顶事件。顶事件是指采煤机系统在进行采煤工作过程中最不希望发生的事件。而在采煤机行走机构的故障树分析模型中指的是采煤机行走机构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故障事件。顶事件对采煤机行走机构的故障树分析模型建立的后续中间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确定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建立故障树分析模型之前,相关的技术人员要对行走机构中的顶事件先进行准确的确定。(3)确定系统边界条件。1)已经确定的中间事件必须要有准确定位。2)已经确定的底事件必须要有明确、合理的划分范围限定。(4)建立故障树。在充分确立采煤机行走机构的顶事件和底事件后,即可按照相应的功能流程及其中间事件的逻辑关系来建立逐级向下的顶事件故障分析模式和相互联系的故障树分析模型。(5)分析、整理简化系统。在采煤机行走机构的故障树分析模型建立以后,相关的技术人员则可根据故障树来对采煤机行走系统进行合理的分析、整理和简化,并采用定性分析来寻求最小的割集。其中边界条件的的明确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底事件和系统失效因素的确定,若边界条件缺失则可能导致某些事件在分析过程中会出现故障因素无限细分,进而导致耗时量大,且难以确定导致故障发生的因素。
三、采煤机行走机构故障树定性分析
故障树的定性分析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明确系统故障起因或是导致顶事件失效因子的组合方式,进而来明确采煤机行走机构中的薄弱环节。
明确顶事件发生的最小割集是对采煤机行走机构故障树进行定性分析的首要前提。下面根据上行法对采煤机行走机构故障树进行定性分析。要根据故障树
自下而上的各项中间事件的逻辑关系,逐级带入分析、整理简化,然后再运营事件逻辑关系中的幂等律进行简化,由吸收率运算后,则最终根据顶事件的积和解算,可知采煤机行走机构的故障树分析最小割集为:[D1]、[D2]、[D3]、[D6]、[D8]、[D9]、
[D12]、[D13]、[D15]、[C1]、[C2]、[C3]、[C4]、[C5]、[C8]、[C13]、[C14]。
经统计得出的十七个导致顶事件发生的最小割集,都属于第一阶最小割集,其任何一个事件的发生都会导致顶事件的发生,进而导致采煤机行动机制的故障。如:零件强度的不足,进而导致采煤机行走机构的健、轴和销的故障,进而导致行走机构的故障;齿轮表面润滑效果不足,使得采煤机杂进行高强度工作过程中,齿轮的摩擦力增加,且相对速度加大,进而使得齿面的温度较高,齿面油膜消失,进而导致齿轮的金属面接触发生相互黏结,长此以往则会导致齿轮磨损消失,进而引发采煤机行走机构的故障。
结束语:综上所述,采煤机的行走机构是采煤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故障直接影响着采煤机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主要分析了采煤机行走机构的故障,分析确定了行走机构顶事件的失效因素,并根据失效因素、中间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联系来建立了故障树分析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定性分析,明确了采煤机行走机构顶事件的最小割集,并借此来分析、确定采煤机行走机构的故障因素,同时也能对采煤机系统的薄弱环节进行相应的识别。最后,对采煤机行走机构进行故障树分析,有利于辅助采煤机故障与导致故障产生因素的分析、确定,进而有利于相关的技术人员对采煤机故障进行定性分析,也便于技术人员对采煤机进行故障评价与改善。
参考文献:
[1] 周新建,李龙,乔心州. 采煤机行走机构的故障树分析[J]. 煤矿机械,2014,11:283-285.
一起工艺串料事故的故障树分析 第5篇
一起工艺串料事故的故障树分析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炼化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工艺串料事故也屡见不鲜.某年3月,某炼厂成品车间在一特种油品通过机泵灌装汽车槽车的.过程中发生工艺串料事故.现运用故障树分析的方法进行原因分析与对策措施研究.
作 者:彭锋 Peng Feng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巴陵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烯烃事业部,湖南岳阳,414014刊 名:安全、健康和环境英文刊名:SAFETY HEALTH & ENVIRONMENT年,卷(期):9(12)分类号:X9关键词:汽车槽车 工艺串料 故障树分析
fta故障树分析 第6篇
(一)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
1、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生产经营单位存在事故隐患的,采取现场处理的措施表述不正确的是__。
A.重大事故隐患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并责令暂时停产停业、停止建设、停止施工或者停止使用,限期排除隐患 B.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C.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并责令暂时停产停业、停止建设、停止施工或者停止使用,限期排除隐患 D.能够立即排除的,应当责令立即排除
2、人眼观看展示物的最佳视角在地域标准视角__区域内。A.100 B.150 C.200 D.300
3、违法行为在__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A.一年内 B.两年内 C.三年内 D.四年内
4、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和安全专业人员的权利不包括__。
A.依法从事的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工作受法律保护,具有不受侵犯的权利
B.有权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标准的规定,从事授权范围内的有关安全生产业务
C.接受政府、部门的委托或生产经营单位的聘请,按照委托和约定的有关事项从事安全生产中介服务
D.有权拒绝从事服务范围以内的安全生产中介服务
5、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机构不按《职业病防治法》履行法定职责的,由__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并按违法所得的多少给予相应的罚款。
A.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卫生行政部门 C.公安机关 D.司法部门
6、预案演示是对__的综合检验。A.应急能力 B.素质能力 C.品德能力
D.动作灵活能力
7、工人操作岗位的主要辐射源是__。A.红外线 B.紫外线 C.激光
D.无屏蔽的高频输出变压器
8、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单位有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义务,有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的权利。A:社会监督 B:舆论监督 C:政府监督 D:其他监督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9、违反《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民用爆炸物品从业单位有情形,由公安机关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其许可证;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A:转让、出借、转借、抵押、赠送民用爆炸物品的 B:未按照规定在专用仓库设置技术防范设施的
C:超量储存、在非专用仓库储存或者违反储存标准和规范储存民用爆炸物品的 D:未按照规定建立出入库检查、登记制度或者收存和发放民用爆炸物品致使账物不符的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0、[2010年考题]某机械厂一次桥式起重机检修中,一名检修工不慎触及带电的起重机滑触线,强烈电击,坠落地面,经抢救无效身亡。从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的角度分析,这起死亡事故属于类型的事故。A:车辆伤害 B:触电 C:高处坠落 D:其他伤害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11、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重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包装物、容器在使用前,应当进行检查,并作出记录;检查记录至少应当保存年. A:1 B:2 C:3 D:4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2、爆破器材必须储存在专用的__内。A.爆破器材库 B.保管库 C.地下室
D.密闭容器内
13、《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A:考评制度 B:审核制度 C:淘汰制度 D:监控制度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4、[2010年考题]砂轮机是机械厂最常用的机器设备之一,砂轮质脆易碎、转速高,容易发生机械伤害。下列有关砂轮机现场检查的记录中,符合安全要求的是。A:砂轮机无专用砂轮机房,其正面装设有高度1.6 m的固定防护挡板 B:砂轮直径为砂轮卡盘直径的4倍
C:砂轮防护罩与主轴水平线的开口角为90° D:砂轮直径140 mm,无砂轮托架 E:立即转移账户上的资金
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
A.点火源是指能够使可燃物与助燃物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
B.化学自热着火是一个缓慢过程,一般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进行热量积蓄,才会引起着火
C.煤、植物、油脂等可燃物质都有蓄热自热的特点,长期堆积在一起,会发生蓄热自热着火
D.机械点火源即由撞击和摩擦等机械作用形成的点火源
16、直接顶是指直接位于煤层之上的易垮落岩石。以直接顶初垮落步距为主要指标将直接顶的稳定性分为__。A.3 B.4 C.5 D.6
17、生产环境中,随着物体温度的升高,辐射的紫外线频率__,波长__,强度__。A.增高;变长;增大 B.增高;变短;增大 C.降低;变长;减弱 D.降低;变短;减弱
18、现代机械的安全设计必须全面、系统地对导致危险的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整体寻求降低风险的最优设计方案,这表明现代机械具有__。A.系统性 B.防护性 C.友善性 D.整体性
19、气密试验又称为致密性试验或泄露试验。对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制作的压力容器,试验用的气体的温度应不低于__℃。A.1 B.3 C.5 D.7
20、人机系统常见事故的原因不包括__。A.人的不安全行为 B.设备磨损或恶化 C.设备本身有缺陷
D.机械所处环境的变化
21、《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_______证书,方可上岗作业。A.操作资格 B.许可 C.安全 D.技术
22、依据《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安排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专项经费
B:生产经营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设置用于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专项经费
C:生产经营单位可以货币替代劳动防护用品
D: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办公用品替代劳动防护用品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3、预警信息系统主要由信息网、中央处理系统和信息判断系统组成,各子系统发挥自身的功能,完成预警的作用。下列各项功能,属于预警信息系统功能的是__。
A.完成将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的转换
B.评价导致事故发生的人、机、环、管等方面的因素 C.采用各种监测手段进行监控 D.根据具体警情确定控制方案
2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
A.闪点是衡量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
B.燃点对可燃固体和闪点较高的液体具有重要意义,在控制燃烧时,需将可燃物的温度降至其燃点以下
C.火灾防治途径有评估、阻燃、火灾探测、灭火等
D.添加型阻燃剂具有赋予组成物或聚合物永久阻燃性的优点
25、事故树分析中,表示基本事件在事故树结构中位置的重要性的是__。A.结构重要度 B.概率重要度 C.临界重要度 D.系统可靠的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年×月×日16时48分,某县城关镇西街居民陈某家发生火药爆炸事故,共有1500kg制鞭炮用药物爆炸,冲击波波及300m,造成27人死亡,轻重伤18人。爆炸波及73户,严重损坏房屋141间,损坏各种家具、家用电器200多件,直接经济损失18.7万元。该县外贸中转站电工陈某(停薪留职),县十五里店乡外贸经营处退休干部何某、十五里店乡冯湾村村民李某等3人,在没有任何申请、未经公安部门许可、工商部门注册、税务部门登记、乡镇企业主管部门和镇政府批准的情况下,非法生产烟花爆竹。村民李某将430 kg制药原料铝镁合金粉(强还原剂)、高氯酸钾(强氧化剂)等称量好后,叫工人混合,筛在原存湿药地面上。因地面湿,外面雪后空气湿度大,药物吸湿性强,镁、铝合金粉遇水产生氢气,使混合药物内部升温,产生化学反应燃烧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如下:1.违反烟花爆竹生产管理规定,把工厂建在居民稠密区,非法生产。2.生产技术负责人根本不懂药物性能和安全操作技术,只是凭所谓“广告”去学了2h的制鞭炮技术。3.严重违反爆炸物品存放规定,干药、湿药、成品、半成品超量、混存,超量百倍配制药物,并且房屋结构不符合安全规定,生产工序紧密相连。4.没有防火防爆设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A: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B:具备危急情况下的救护能力 C: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D: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E:熟悉有关的安全操作规程
2、引起简单分解的爆炸物,在爆炸时并不一定发生燃烧反应,其爆炸所需要的热量是由爆炸物本身分解产生。下列物质中,属于这类的有。A:梯恩梯 B:乙炔银 C:叠氮铅 D:环氧乙烷 E:黑索金
3、__常用来检查内部结构的裂纹、搭接、夹杂物、焊接不良的焊缝、锻造裂纹、腐蚀坑以及加工不适当的塑料压层等,还可以检查管道中流体的流量、流速以及泄露等。A.铁谱分析 B.红外线监测 C.光谱分析 D.超声波探伤
4、国务院第302号令第15条规定:“发生特大安全事故,社会影响特别恶劣或性质特别严重的,由国务院对__给予行政处分”。A.负有领导责任的省长(自治区主席、直辖市市长)B.负有领导责任的省长(自治区、直辖市市长)、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监察部门
C.负有领导责任的省长(自治区、直辖市市长)、国务院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 D.负有领导责任的省长(自治区、直辖市市长)、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人、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监察部门
5、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系统误差具有累加性
B:随机误差随测量次数的增加而减小 C:随机误差没有倾向性
D:多次测量计算平均值可以减小甚至消除随机测量误差 E:抽样误差不可避免
6、申请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的注册的人员,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A: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B: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证书》 C: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 D:身体健康 E:所在单位考核合格
7、剪板机操作者送料的手指离剪刀口应保持最少__以外的距离,并且离开压紧装置。A.50mm B.100mm C.150mm D.200mm
8、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表明有关__。
A.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的事项 B.保障从业人员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 C.保障从业人员接受教育培训的事项
D.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社会保险的事项
E.保障从业人员缴纳工伤社会保险费和获得民事赔偿的事项
9、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作为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是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设施,与生产经营的主体工程共同组成生产经营设施,必须同步进行.A:预算和计划 B:设计和施工 C:论证和评价 D:生产和使用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0、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采用__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A.新材料 B.新原料 C.新工艺 D.新设施 E.新技术
11、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规定,流动作业时,在流动的范围内,一般每__m设置1个采样点。A.3 B.5 C.8 D.10
12、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安全生产中介机构的特征有__。A.客观性 B.独立性 C.公益性 D.服务性 E.专业性
13、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__的应急思想。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B.安全第一、常抓不懈 C.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D.预防为主、常抓不懈
14、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应逐级上报至国务院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有关部门的事故是。A: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 B:特别重大事故、较大事故 C:较大事故、重大事故 D:重大事故、一般事故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5、依据《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决策机构、主要负责人、个人经营的投资人不依照规定保证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致使生产经营单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责令__。A.限期改正,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B.限期改正,并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C.关闭
D.限期改正,提供必需的资金
16、产品的可靠性预计是根据__的可靠性数据来预算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如可靠度、故障率或平均寿命等。A.零组部件 B.产品本身 C.产品成本 D.生产过程
17、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设定。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 C:行政法规 D:法律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18、《安全生产法》第13条规定:“国家实行__,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__的责任”。
A.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生产安全人员 B.安全生产责任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
C.安全生产事故责任追究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 D.安全生产责任制,生产安全人员
19、依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A:从轻或者减轻 B:不予 C:给予罚款 D:给予拘留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0、某施工单位在开挖基坑时因无地下管线资料不慎挖断天然气管道,导致天然气泄漏并发生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现场及毗邻区域的管线资料应由提供给施工单位。A:工程建设单位 B:工程勘察单位 C:工程设计单位 D:工程监理单位
E:相对密度(空气=1)为1.19
21、依据《消防法》的规定,火灾扑灭后,为隐瞒、掩饰起火原因,推卸责任,故意破坏现场或者伪造现场,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给予的行政处罚包括。A:警告 B:记过 C:罚款
D:吊销资质证 E:15日以下拘留
22、刑事责任是指责任主体违反安全生产法律规定构成犯罪,由司法机关依照刑事法律给予刑罚的一种法律责任。依法处以__的刑罚,是3种法律责任中最严厉的。A.死刑
B.剥夺犯罪分子人身自由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2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于__起施行。A.1997年9月1日 B.1997年4月29日 C.1998年9月1日 D.1998年4月29日
24、室外灯具距地不得__。A.高于3m B.低于3m C.高于2.5m D.低于2.5m
25、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包括__。
A.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安全投入应当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B.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C.事故隐患整改制度、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动火作业管理制度等 D.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fta故障树分析 第7篇
我国的城市交通压力日益严重,为了缓解这种压力,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开始引入城市地铁系统。对城市地铁来说,保障运作安全是第一位的,而现在的城市地铁基本都在车辆客室上使用了自动门系统,这种系统虽然具有较高的智能性,但故障率并不低,城市地铁的常见故障中,有超过三成来源于门系统的故障。在这种情况下,自动门系统的可靠性受到了质疑,基于此种原因,本文将通过故障树对该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地铁系统的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故障树概述
故障树即事故树,是因果系统树的一种实际应用形式,对外体现为倒立的因果关系树状逻辑图,表征符号包括转移符号、逻辑门符号与事件符号,用于描述单一系统中不同事件的因果关系。因此经常被用于各种复杂系统的事件分析与多兆因事件的概率计算。
从本质上来看,故障树可以看作一种图像化的分析方法,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简便性,虽然在精确性上不如动态函数手段,但是由于易于理解、而且也确保了最基本的分析准确性,所以在非大系统分析中依然非常受青睐。本文所述的地铁车辆自动门系统可靠性分析即为与该分析方法适性较高的一种。
建立故障树
通过故障树分析地铁自动门系统的可靠性,最基础的环节是建立足够完善的故障树。建立故障树的第一步是综合分析需要建立故障树的系统,以将建树范围确定下来。对本文分析的地铁自动门系统来说,建树范围应囊括自动门系统直接发生的与其引发的所有故障。
其次要确定故障树的顶上事件,顶上事件的确定方法有两种,两种方法都需要先分析所有的故障,不同的是,一种方法是选择后果最严重的故障为顶上事件,另一种方法是选择发生率最高的故障为顶上事件,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应根据分析对象与分析方向确定。基于地铁重大故障的危害性与负面的社会影响,本文选择前一种方法来确定故障树的顶上事件,顶上事件选为“自动门系统在车辆运行状态下错误打开”。
顶上事件确立后,需要以此为基础进行推导分析,先找出顶上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对相应的中间事件进行层层递进的因果关系推导,一直推导到无法分析事件原因或不需要分析事件原因的事件,这类事件被称为底事件。然后利用逻辑门连接起所有上述获得的事件并绘制成图,这就完成了针对该顶上事件的`故障树。
定性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
以故障树为基础的定性分析主要是为了保障可靠性分析的全面性,并从中发现故障控制的关键点。具体来说,针对地铁自动门系统的定性分析要将顶上事件发生的全部原因、形式、影响因素都囊括进分析范围,并计算分析全部失效模式的发生概率,通过概率的大小可以确认自动门系统运作的主要控制点,概率越大,可靠性也就越低,在控制上更应优先注意。对本文所建立的故障树来说,失效模式和故障树的对应关系非常明确,失效模式、失效因素和故障树的最小割集都呈单一对应关系,因此只要找出所有的最小割集就可以说是完成了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与定性分析不同,定量分析主要分析的是底事件和顶事件的关系,具体来说,定量分析就是利用确定的底事件发生概率计算顶上事件的概率与定量指标。在本文所用的故障树中,利用故障树的定量分析需要先将故障树当作计算模型,确认已知的各项底事件的发生概率,然后将自动门系统失效这一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推导计算出来,这样一来就可以评估自动门系统,确认其风险性、安全性、可靠性。为此,我们对顶上事件与独立化的底事件进行特化,将其“正常”与“故障”这两种状态的概率视为绝对的0 和1,这样一来就可以得到全部底事件的发生概率。之后依据故障树的总体逻辑结构,自下而上展开逐级运算,直到推导出顶事件概率。由于本故障树应用了“与”门和“或”门两者逻辑结构,在可靠性理论下,前者输出事件的概率为P(X)=1,后者输出事件的概率为P(X)=2,由此可进一步推得全部11 个底事件的发生概率分别为0.001,3.50×10 - 6,1.01×10 - 6,2.20×10 - 6,7.0×10 - 5,1.40×10 - 7,3.01×10 - 7,1.40×10 - 7,2.12×10 - 7,4.52×10 - 7,1.06×10 -7。根据这些概率和故障树结构,可以依次计算出P(6)到P(0)的数值,其中P(0)即为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最终定量分析结果为,顶上事件发生概率7.67×10 - 8。
结语
fta故障树分析 第8篇
关键词:运行可靠性,元件,故障率,故障树,最小割集
0 引言
现代电力系统规模的扩大、复杂程度的提高与电力市场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国内外大停电事故频繁发生,使得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问题日益突出并得到广泛关注。运行可靠性评估是一种短期评估,其元件停运模型必须要反映当时的运行条件和工况。电力系统元件所处的外部环境和自身工况是随时间改变而不断变化的,因此必须建立一个适当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元件的状态。
文献[1]建立了基于实时运行条件的元件可靠性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机组的运行方式、负荷的实时变化、网络结构的变化等运行条件对元件的影响。在文献[1]的基础上文献[2]提出了元件实时可靠性模型的建模原则,并给出了线路的双曲函数模型。文献[3]分析导致元件停运的因素,提出了在此基础之上的元件停运模型。但是文献[1~3]均未涉及自然环境气候状况等因素对元件故障率的影响。文献[4]在变压器运行容量分析中考虑了负荷与外界温度有关的不确定性。文献[5]提出了考虑天气因素的架空线路可靠性评估的状态空间马尔科夫模型和计算方法,但建立的模型过于简单,对模型的物理本质研究的不够深入。
针对以上原因本文将故障树分析法[6](Faul Tree Analysis)引入到电力系统元件的故障率分析当中,深入分析各种自然状况及偶然事件对元件故障率的影响,建立元件故障率的故障树模型并给出计算方法。
故障树分析法是分析一个系统各种故障问题逻辑关系的有力工具,它是一种倒立树状的逻辑因果关系图,由各种事件符号、逻辑门符号、其他一些符号以及一些线条组成,描述了系统中各种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
1 算法
1.1 元件故障率的影响因素
影响元件故障率的因素很多,需要在元件的故障树模型中加以考虑,而有关信息能否获取以及进行量化则是必要条件。本文大致把各种影响因素分为三大类:元件自身故障;外界环境引起的故障和误动导致的停运。外界环境影响包括气候因素、动物因素和偶然事故三个方面。误动包括人为误操作和元件保护误动。
1.2 故障树分析法
在复杂系统可靠性分析中,普遍采用的方法是故障树。故障树是这样一种图示方法,它把系统的故障与组成系统的子系统的故障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可以找出系统全部可能的失效状态,也就是故障树的全部最小割集,或者称它们是系统的故障谱。故障树是反映系统故障间因果关系的工具模型,从系统最不希望发生的故障顶事件出发,逐步分析其发生原因,获得中间原因(中间事件)和无需再分的基本原因(底事件),再利用符号逻辑门将事件间的逻辑关系表达为倒树形结构。
1.3 元件故障率的故障树模型
下面根据目前电力元件运行的实际故障情况,建立元件故障率的故障树。
第一步:一般把系统最不希望发生的故障作为顶事件,顶事件的发生表明元件确实不能正常工作,失去了规定的功能。且顶事件必须是可以进一步进行分解的,可以找出引起它发生的直接或间接原因。本文把电力系统元件失效作为故障树的顶事件,满足上述要求。
第二步:用规定的逻辑符号找出导致这一不希望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直接因素和原因,它们是处于过渡状态的中间事件,将顶事件作为输出事件,把导致顶事件发生的各种事件作为输入事件即中间事件。这里的中间事件为元件自身故障(A),外界环境影响(B),误动(C)。
对这三个中间事件做进一步分析找出他们的下一层输入事件,文中对于外界环境影响(B)这一输出事件,它的输入事件即下一层中间事件为自然因素(B1),动物因素(B2),偶然事故(B3)。
第三步:逐步深入分析,直到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即故障树的底事件为止。这些底事件又称为基本事件,它们的数据是己知的,或者己经有过统计或实验的结果。
这里的基本事件为:元件自身故障(A);雷击(B11),雨雪(B12),山林火灾(B13),风沙(B14),洪水(B15),地震(B16),鸟害(B21),兽害(B22),树害(B31),其他(B32);人为误操作(C1),元件保护误动作(C2)。
第四步:建造故障树,这是核心部分之一。通过对收集的技术资料,建造故障树,上述3个中间事件与顶事件之间是逻辑“或”关系,基本事件与导出它们的中间事件之间同样是逻辑“或”关系,如基本事件“C1,C2”与中间事件“误动”之间是逻辑“或”关系。将这一系列事件列成逻辑图,即形成元件故障树,如图1所示。
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的元件自身故障的研究已有许多参考文献[7]。他们以元件失效为顶事件,中间事件则为元件内部零件的失效问题。由于本文主要研究外界环境对电力元件的影响,故对元件自身故障不再赘述。
1.4 故障树模型的求解
结构函数和最小割集是故障树分析时的两个重要概念,前者表达事件间的逻辑关系,后者表征导致顶事件发生的最少和最必要的底事件的组合。最小割集中的所有底事件都发生时该最小割集才发生,而任一最小割集的发生都会导致顶事件的发生。
采用下行法(Fussell法)求解系统的最小割集。下行法的步骤为:从顶事件T开始,依次用下一级的事件置换上一级事件,如果上一级被置换的是逻辑与门,则将其下一级的置换事件横向并列于表中;如果上一级被置换的是逻辑或门,则将其下一级的置换事件纵向列于表中,直到全部逻辑门都被置换成不可再分割的基本事件为止。最后可得到割集,但并非最小割集,需应用布尔代数公式找出最小割集。下行法求解最小割集的过程如表1所示。
故图1所示故障树的最小割集为:
共计13个,均为一阶最小割集。
本文假定元件故障由k个基本(x1,x2,,xk)组成,各基本事件的故障率为p(x1),p(x2),,,p(xk)。元件故障树的所有最小割集已求出为D1,D2,,Di,,Dn,则元件的故障率为:
根据概率加法定理:
式中:P(T)为元件故障总故障率;Di为第i个故障树最小割集;n为故障树最小割集的总数。由式(2)知,当最小割集数较多时,P(T)的项数往往较多,计算较复杂,因而在工程上计算时通常只采用前n项之和作为P(T)的近似结果,此结果通常称为故障率上界,并记作P(T)sup。而实际系统的P(T)小于上界值,当元件故障率较小时,上界值与准确值相差甚小,故本文采用上界值计算,即:
由式(3)可得图1所示元件故障树的故障率:
2 宁夏电网运行元件故障率分析
以宁夏电力公司下属银川供电局和石嘴山供电局2006年电力元件运行数据为例进行故障树的计算。
宁夏省跨东部季风区域和西北干旱区域,西南靠近青藏高寒地带,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气候干燥,气温日夜温差较大,光线充足,太阳辐射强。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干旱,大风沙尘暴,暴雨,冰雹,霜冻和干热风等。
2.1 变压器
由式(4)可得2006年银川供电局变压器总故障率为5.269次/百台年,石嘴山供电局变压器总故障率为5.187次/百台年。
从表2可以看出变压器故障的最主要因素还是在于元件自身质量的好坏,气候对变压器故障率的影响因地区天气的不同而影响或大或小,人为误操作等因素可以在提高操作人员素质与经验积累的情况下得以消除。
2.2 架空线
由式(4)可得2006年银川供电局架空线总故障率为0.273次/百公里年,石嘴山供电局架空线总故障率为0.253次/百公里年。
从表3可以得知,因地区的不同各种因素对架空线的影响也不同。且架空线的制造工艺不如变压器、断路器等电力元件复杂,质量好坏较为稳定,所以对其故障率影响较小。对银川地区来说,鸟害对其架空线故障率的大小影响最大,所造成的停运次数达7次,所以应加强鸟害的防治。其次其他情况(包括外力损坏、运输碰撞等一些偶然因素)对架空线故障率的大小影响也较大,再次就是风沙对其的影响,2006年银川地区架空线故障损害就由这三部分组成。石嘴山地区因气候地貌的不同其架空线故障因素的组成也不同。雷击、雨雪、山林火灾、风沙、鸟害等对其均有影响,且影响较为平均。其他情况对石嘴山地区架空线故障率的大小影响较大,比银川地区的统计数据略高。所以对架空线来说减少其他一些偶然事故的发生对于降低架空线的故障率有着巨大的影响。
2.3 断路器
由式(4)可得2006年银川供电局断路器总故障率为4.929次/百台年,石嘴山供电局断路器总故障率为2.457次/百台年。
从表4中可知,银川供电局断路器元件自身故障次数较多,对元件的故障率大小影响较大。在自然情况方面,雨雪、风沙各造成了一次停运,人员的误操作也造成了一次停运。石嘴山供电局断路器自身故障造成的停运占有不小比例,但对其故障率大小影响最大的因素仍是其他情况,所造成的停运次数达到了5次。而误动方面人为误操作与元件保护误动各占一次。由此可见提高断路器的质量水平对其故障率的降低有着重要意义。
3 结论
找出了导致元件故障的各个相互独立的因素并进行了分类,把故障树分析法引入了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元件故障率的研究之中,建立了元件的故障树,找出了最小割集,并给出了计算方法。通过对宁夏省两供电局的实例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该方法在基于大量统计数据之上能直观地让人找出对元件故障率产生影响的各个因素;同时该故障树可根据各地区计算需求的不同进行扩展,进而在更大范围内找出当地电力系统元件的薄弱环节;且计算简单、快速,因此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孙元章,程林,刘海涛.基于实时运行状态的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评估[J].电网技术,2005,29(15):6-12.SUN Yuan-zhang,CHENG Lin,LIU Hai-tao.Power System Operational Reliability Evaluation based on Real-time Operating State[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5,29(15):6-12.
[2]程林,何剑,孙元章.线路实时可靠性模型参数对电网运行可靠性评估的影响[J].电网技术,2006,30(13):8-13.CHENG Lin,HE Jian,SUN Yuan-zhang.Impact Analysis of Model and Parameters of Transmission Lines upon Power System Operational Reliability Evaluation[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6,30(13):8-13.
[3]刘海涛,程林,孙元章,等.基于实时运行条件的元件停运因素分析与停运率建模[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0(7):6-11.LIU Hai-tao,CHENG Lin,SUN Yuan-zhang,et al.Outage Factors Analysis and Outage Rate Model of Components based on Operating Conditions[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7,30(7):6-11.
[4]FU Wei-hui,Mccalleyjd,Vittal V.Risk Assessment for Transformer Loading[J].IEEE Trans on Power Systems,2001,16(3):346-353.
[5]郭晓敏,韩富春,简靖森,等.基于状态空间法的架空输电线路的可靠性评估[J].电气技术,2006,(7):39-41.GUO Xiao-min,HAN Fu-chun,JIAN Jing-sen,et al.Reliability Evaluation of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based on State-space Techniques[J].Electric Technology,2006,(7):39-41.
[6]朱继洲.故障树原理和应用[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89.ZHU Ji-zhou.Fault Tree Theory and Application[M].Xi'an: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ess,1989.
fta故障树分析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