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症综合防治
腹水症综合防治(精选9篇)
腹水症综合防治 第1篇
1.1环境因素
本病的发生主要与缺氧有关。鸡舍内通风不良, 二氧化碳、氨、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增多, 造成鸡舍含氧量下降, 有害气体和尘埃积聚, 可使鸡的心脏长期在缺氧状态下过速运动, 从而造成心脏疲劳、衰竭及静脉压升高, 静脉血管通透性增强, 形成腹水, 而腹水大量聚积后又压迫心脏, 加重心脏的负担, 使鸡只的呼吸更加困难。也可对机体肺脏、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 形成腹水症。
1.2饲料原因
饲喂颗粒饲料比相同配方的粉料表现出更高的腹水症发病率, 霉变饲料可诱发腹水症。
过高的营养水平尤其是日粮能量, 除造成营养浪费外, 还易引起肉鸡腹水症。
鸡通过饲料和饮水摄入过量的钠引起腹水症, 腹水症与维生素E、铜、铁、锌、锰、硒的缺乏有关, 饲料中的钴、植物芥子酸、某些生物碱等可诱发腹水症。
1.3疾病原因
鸡只患呼吸道疾病时, 由于支气管、肺部的炎症, 导致机体缺氧时发生腹水症;鸡患白痢、霍乱、大肠杆菌症时会破坏肝脏功能, 引起腹水症。
1.4药物原因
用磺胺类、呋喃类药物, 能诱发腹水症, 大量使用有损心脏功能的药物易引起腹水症。
1.5遗传因素
由种鸡垂直传播造成的腹水症。
1.6其他原因
舍温低、饲养密度大、高海拔地区氧气稀薄、光线太强、光照时间过长、垫料潮湿、食盐中毒。
2出现症状
病初症状不明显, 后期腹部膨大, 腹部皮肤变薄发亮, 外观呈黑色的较多, 触及有波动感, 喜卧, 不愿活动, 走动时类似企鹅, 食欲减少。严重时生长缓慢, 呼吸困难, 皮肤发绀, 突然倒地死亡。
3剖检变化
3.1病死鸡全身明显瘀血。
3.2病死鸡腹腔中积有大量清亮液体, 呈红棕色, 有时可见有纤维蛋白凝块。
3.3心脏肿大, 右心扩张, 心壁变薄, 心肌松弛, 心包积液或有胶冻样物质存在。
3.4肝缩小或肿大, 边缘钝圆, 表面有一层胶冻样物质;肾肿大、充血;肺水肿, 脾萎缩, 肠壁充血。
4综合防治措施
4.1改善环境条件
影响鸡舍环境条件的因素包括温度、氧气、有害气体浓度和尘埃等, 这些都会诱发腹水症, 在低温季节尤其明显, 必须在保持鸡舍内温度的基础上加强通风换气, 避免腹水症的发生。
4.2确保合理的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大小与室内能否保持空气新鲜有很大关系, 因此根据各地鸡舍结构、饲养方式、小鸡品种等因素确定一个合理的饲养密度。
4.3降低日粮营养水平
饲喂优质全价配合饲料的基础上合理地降低日粮的养分浓度, 能有效地减少腹水症的发病率, 并在饲料中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要充足, 减少食盐的含量, 在早期饲料中减少油脂的添加量。
4.4限制饲喂量
仔鸡早期生长速度快, 腹水症了病率高, 每日定时定量饲喂有效防治腹水症的发生。
4.5控制照明
为了加快鸡的生长速度一般都采用1~3日龄是24小时光照, 以后是23小时光照, 合理降低光照时间和减少光照强度有效降低腹水症的发生。
4.6加强通风
鸡群一旦发生腹水症, 应加强舍内通风换气, 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和抗菌药物, 防止继发感染, 发病期间切忌使用磺胺类和呋喃类等有毒副作用的药物, 以免影响疗效, 甚至加重病情的发生, 采取保肝护肾, 利尿解毒的治疗原则, 饲料中超倍量加入维生素C和强心利尿药物, 以调整体内钠钾离子平衡。鸡于严重病鸡, 则无治疗价值, 应及早淘汰。
5治疗
5.1每1000千克饲料中添加亚硒酸钠肉鸡、雏鸡150毫克, 并添加维生素E 5克。
5.2对病重者可用双氢克尿噻每只鸡半片、维生素C10毫克灌服。用针头穿刺放出积液。
青少年白发症的防治措施 第2篇
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食物,可选择鲜鱼、牛奶、动物肝肾、黑芝麻、食用蕈类、海藻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2、合理调节心理和情绪
在现代社会环境中,青年人应该学会心理保健和调节方法,既要会工作会学习,也要会调节会娱乐,劳逸结合,力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危机,心理上的相对平衡对于防止早生白发至关重要。
3、锻炼身体
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4、药物的治疗
犬腹水症的临床症状与治疗措施 第3篇
一、临床症状
体温一般正常(正常体温为37.5~39℃),心跳加快,每分钟达180次以上;几乎无尿,食欲减少,精神萎顿,腹围增大,腹胀如鼓,呼吸困难;腹水未满时,腹部下垂,腹水充盈时,腹壁紧张如桶状,叩诊呈浊音,腹部触诊有明显的波动感。
二、治疗措施
1. 抓住病犬的两后肢将其倒提,让腹腔内肠管充分前移,在脐至耻骨前缘的中央处白线任意一侧,用75%酒精消毒皮肤层;火焰消毒18号针头,待其冷却后垂直皮肤进针5厘米左右,然后把犬横卧保定,针孔朝下缓慢放液,同时按压腹部,加大腹压,即可放出略带腥味的淡黄色液体。放液结束后拔出针头,并用酒精棉球按压针孔。
2. 按犬体重大小肌注速尿(呋噻米)10~25毫克,地塞米松0.5~1毫克,维生素C 0.1~0.2克;用注射用水稀释头孢曲松钠,每千克體重肌注10~20毫克,肌注中枢兴奋药安钠咖0.1~0.3克。上述药物2次/天,连续用药3天。第四天口服速尿片20~40毫克,连用4天。重症者可加用甘露醇静脉注射,按每千克体重0.1~0.2克供给,连续用药两天。如果病犬在治疗期间反复出现大量腹水,可断续腹腔放液。
三、诊疗体会
腹腔积液不能一次彻底放完,否则易导致肠粘连;排液速度不宜太快,否则被挤压到心、腹腔外的血液就会迅速回流到腹腔脏器中,引起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快速扩张充血,极易引起脑贫血而造成病犬死亡。
肉鸡腹水症的综合防治 第4篇
1 发病原因
该病的发生原因尚不十分明确, 多因鸡舍内寒冷、通风不良、缺氧、氨浓度过大、高海拔, 饲料中脂肪含量过多, 硒、维生素E缺乏, 食盐中毒、霉变饲料中毒等均可诱发鸡腹水症。
2 鉴别诊断
大肠杆菌病也易引起腹水症, 但大肠杆菌病例肝脏肿大, 质地微脆, 脾脏肿大, 发生肠炎, 严重者肠道充血、出血, 气囊混浊, 壁增厚, 内有黄白色干咯样渗出物。
3 预防
消除病因, 改善饲养管理, 降低饲料中脂肪含量, 四周龄以后可控制在1%~15%。根据国外实验证明, 在育雏阶段从15~21日龄期间采用隔日限饲10%以下, 可有效的减少腹水综合症的发病率, 而不会使增重或饲料转化率严重下降。
4 治疗方法
肉鸡腹水症的综合防治措施 第5篇
1. 发病机理
肉鸡腹水症是以病鸡心、肝等实质脏器发生病理变化, 有明显的腹水, 右心室肥大扩张, 肺淤血水肿, 肝肿大为特征的综合症。肉鸡的腹水症多数由血压增高引起的, 血压升高引起的腹水症有三类, 其中最重要的一类是由肺动脉高压症引起的右心室肥大和衰竭。最根本病理是缺氧血症, 缺氧血症导致心搏输出量增多,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加, 以及红细胞压积增高, 引起血液黏稠度升高, 红细胞的体积增大, 硬度增高, 这样就造成肺动脉血压升高, 使血管通透性发生改变, 血浆渗出并蓄积在腹腔内。
2. 诊断要点
(1) 临床症状最急性病鸡多突然拍翅倒地死亡, 病鸡精神萎靡, 肉冠发绀, 喜卧, 下腹部明显膨大、下垂, 触之有波动感, 听诊有击水音, 皮肤呈紫色、发亮, 行走中两腿分开, 身体摇摆, 张口喘气, 呼吸急促, 心跳加快, 叩诊腹侧下部有浊音, 上部有鼓音, 患鸡食欲减退, 体重减轻, 羽毛松乱, 便秘与下痢交替出现, 可视黏膜泛白。腹腔穿刺有黄褐色的液体流出, 有的会有少量血液, 病鸡瘦弱, 症状明显者常在一两天内死亡。
(2) 病理变化剖开腹腔流出大量透明淡黄色或淡红色的腹水, 液体中混有胶冻样纤维素性渗出物;心脏肥大, 心包积液增多, 心壁变薄, 心包增厚, 心肌迟缓;肝脏高度肿大或皱缩, 表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胶冻样物, 易碎;肺脏严重瘀血、水肿, 有白色血凝块, 肠道有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变化;肾脏肿大、充血, 有尿酸盐沉积;脾脏较小, 胸肌、腿肌淤血, 皮下水肿。
3. 致病因素
(1) 生长迅速生长速度过快则机体需氧量增加, 这是引起肉鸡腹水症的潜在因素。据资料表明, 患有肉鸡腹水症的鸡的心脏比正常鸡大3%~5%, 因为快速生长加重了心脏负担, 患了腹水症后, 生长缓慢, 严重的有可能死亡。
(2) 环境因素环境温度直接影响着氧气的需要量, 而环境污染则对肺泡结构有负面影响。舍内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氨气及灰尘的含量过高会对肺部产生危害。在集约化养鸡的情况下, 寒冷的气候是造成机体需氧量增加, 右心室衰竭发病的另一重要因素。饲料中添加油脂过高, 饲喂高能量饲料时, 尤其是颗粒料, 肉鸡发生腹水现象十分普遍, 由于消耗过多能量, 需氧增加而导致相对缺氧。氧气不足是由于饲喂高能饲料直接引起的, 在育雏后期转向肥育期期间更易发生。在6~11日龄限饲, 则由腹水病引起的死亡可大大降低。
(3) 微量元素的缺乏硒和维生素C的缺乏, 钠离子水平过高, 磷的缺乏, 日粮中使用含量过高的药物, 植物毒素的中毒, 饲喂霉变饲料, 感染呼吸道病、生长发育过快等因素引起的肝周炎、心包炎和肺损害均能导致腹水综合征的发生。
(4) 其他方面长期使用二氧联苯化合物, 呋喃唑酮等损害肝肾的药物等。
4. 防治措施
肉鸡腹水症并不是没有办法防治的。肉鸡一旦发病, 死亡是迅速的, 任何办法都不可避免地导致生长性能下降, 效益降低。如果做好以下几点, 可以有效预防和防止腹水症的发生。
(1) 控制环境温度防止2周龄内雏鸡发生冷应激。雏鸡在第一周温度控制在33℃左右, 湿度在60%~70%;第二周降至30℃左右, 以后要求舍内温度保持在15℃以上, 必要时采取保温措施。
(2) 改善通风条件减少舍内灰尘和有害气体的含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 适当补充氧气, 有利于鸡群健康。减少舍内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气等有害气体的含量, 降低对肺部的损伤。采用正压通风系统, 保证鸡舍通风良好。尽可能地消除损伤肉鸡呼吸器官的各种不利因素, 保持舍内空气流通。
(3) 加强管理控制好鸡群密度, 保证机体健康。鸡的消化道短, 排泄快, 若掌握好限饲尺度, 既能降低腹水症的发病率, 还能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推荐使用控制光照的方法来限制采食量。并给予合理光照, 采用1~3日龄24 h光照;4~21日龄6 h光照;22~28日龄8 h光照;29~35日龄10 h光照;35日龄至出栏12 h光照。与连续光照相对比, 间歇光照可有效减少腹水症的发生, 在幼龄阶段将连续光照转换为间歇光照, 在最初会导致生长抑制, 但随后会发生代偿生长。换句话说, 在间歇光照和连续光照条件饲养的肉鸡会在6周龄达到相同的体重。保持鸡舍清洁, 及时清除粪便, 搞好消毒工作, 同时要及时更换垫料, 防止垫料潮湿而产生有害气体。
(4) 饲料的饲喂制度肉鸡腹水症与饲料营养有直接关系, 饲料配方要随季节变化而调整。腹水症可通过限饲及使用营养浓度较低的饲料得到全面控制, 下面的饲料成分及饲喂方法对预防腹水症是有效的: (1) 全程使用适当的能量饲料, 早期11.93 MJ/kg, 中期12.33 MJ/kg, 后期12.958 MJ/kg; (2) 在不影响鸡生产性能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延长粉料饲喂时间, 限制肉仔鸡快速生长, 一般2~3周龄给予粉料, 4周龄至出栏给予颗粒料; (3) 不喂霉变和含毒素的饲料。
(5) 进行药物预防饲料中添加适当药物如阿斯匹林、山梨醇, 都可减少腹水症的发生及引起的死亡。另外, 为防止大肠肝菌、葡萄球菌等诱发腹水症, 可在饲料中添加适当的抗菌药物如:氟哌酸、硫酸新霉素或卡那霉素等抗菌药物预防治疗。同时添加维生素C, 可降低高浓度的Na Cl诱导的腹水症引起的肉鸡死亡, 日粮中添加200~450 m L/kg维生素C, 连用3 d, 尽管会使腹水症的肉鸡的红细胞的压积上升, 但也会使腹水症发生率下降。中药用白术、茯苓、干姜、桑白皮、木香、厚朴、木瓜、姜皮、泽泻、大枣各1份, 茵陈、龙胆草各2份, 甘草1份, 水煎取汁, 每羽每次口服相当于2~3 g生药的药汁, 3次/d, 连用3 d, 预防量应减半。在饲料中添加125 m L/kg脲酶抑制剂, 可减少肠道内氨的生成, 降低肠道的需氧量, 从而减少腹水症的发生, 亦可降低死亡40%左右。
(6) 微量元素的添加添加1%的L-精氨酸盐酸盐, 减少了肺高张综合征的发生率, 同时由肺高张综合征引起的死亡率也下降了。添加L-精氨酸盐酸盐对终末体重和饮料转化均无影响。科学配制日粮, 为满足能量蛋白质和矿物质等营养需要, 亦可在饲料中补喂0.15 mg/kg亚硒酸钠, 保证饲料质优。
肉鸡腹水症的综合防治措施 第6篇
1 临床症状及发病机理
病鸡精神不振, 羽毛蓬乱, 食欲减退, 饮水减少。走路缓慢, 呈鸭子状, 腹部明显肿大, 触压有波动感, 听诊有击水声。有的病鸡发生腹泻, 站立困难, 腹部着地, 呈企鹅状。
病鸡的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压积值、红细胞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白细胞分类计数, 淋巴细胞减少, 单核细胞和异嗜性白细胞增加。
剖检病死鸡, 腹腔内有大量腹水, 呈棕红色或草绿色, 有时出现纤维蛋白凝块, 一般为100~500 mL。肝脏淤血、肿大, 有时表面附着一层灰白色或淡黄色胶冻样渗出物, 胆囊充满胆汁。心包积液, 右心扩张, 肺脏、肾脏充血、肿大。肠道及肠黏膜严重淤血, 胸、腿肌不同程度淤血及皮下水肿。
2 致病因素
(1) 生长迅速。生长速度过高则机体须氧量增加, 这是引起肉鸡腹水症的潜在因素。据资料表明, 患有肉鸡腹水症的鸡的心脏比正常鸡大3%~5%, 因为快速生长加重了心脏负担, 患腹水症后, 生长缓慢, 严重的有可能死亡。
(2) 环境因素。环境温度直接影响着氧气的需要量, 而环境污染则对肺泡结构有负面影响。舍内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硫化氢, 氨气及灰尘的含量过高, 对肺部产生的危害, 集约化养鸡寒冷的气候是造成机体需氧量增加, 右心衰竭是发病的另一重要因素, 饲料中添加油脂过高, 饲喂高能量饲料时, 尤其是颗粒料, 肉鸡发生腹水现象十分普通。由于消耗过多能量, 需氧增加而导致相对缺氧, 氧不足是由饲喂高能饲料直接引起的, 而在饲喂初期转向肥育期更易发生, 在6~11日龄限饲, 则由腹水病引起的死亡可大大降低。
(3) 硒和维生素C的缺乏, 钠离子水平过高, 磷的缺乏, 日粮中使用含量过高的药物, 植物毒素的中毒, 饲喂霉变饲料, 感染呼吸道病、生长发育过快等因素引起肝周炎、心包炎和肺损害均能导致腹水综合症的发生。
(4) 遗传因素。由于肉鸡生长发育快, 对能量及氧的需要量高, 携氧和运送营养物的红细胞明显比蛋鸡大, 尤其在4周龄内快速生长期, 红细胞不能在肺毛细血管内通畅流动, 影响肺部的血液灌注, 导致肺动脉高血压及右心衰竭。
(5) 疾病因素。肉鸡患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病等疾病时, 由于呼吸困难会造成机体慢性缺氧, 导致心力衰竭而发生腹水。
3防治措施
肉鸡腹水症的防治并无有效的方法, 肉鸡一旦发病, 死亡迅速。虽然任何办法都不可避免的导致生长性能下降、效益降低。如果做好以下几点, 可以有效预防和阻止腹水症的发生。
(1) 控制环境温度, 防止2周龄内雏鸡发生冷应激。雏鸡在第1周温度控制在33℃左右, 湿度在60%~70%, 第2周降至30℃左右。
(2) 改善通风条件, 减少舍内灰尘和有害气的含量。尽可能的消除损伤肉鸡呼吸器官的各种不利因素, 注意鸡舍卫生, 保持舍内空气流通。
(3) 加强管理, 控制好鸡群密度, 保证机体健康并给予合理的光照, 采用1~3日龄24 h光照, 4~21日龄6 h光照, 22~28日龄8 h光照, 29~35日龄10 h光照, 35日龄~出栏12 h光照。与连续光照想对比, 间歇光照可有效减少腹水症的发生, 在幼龄阶段将连续光照转换为间歇光照, 在最初会导致生长抑制, 但随后会发生代偿生长。即在间歇光照和连续光照条件饲养的肉鸡会在6周龄达到相同的体重。
(4) 饲料的饲喂制度。腹水症可通过限饲及使用营养浓度较低的饲料得到全面控制, 以下饲料成份及饲喂方法对预防腹水症是有效的:A全程使用适当的能量饲料, 早期11.93 MJ/kg, 中期12.33MJ/kg, 后期12.96 MJ/kg。B在不影响鸡生产性能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延长粉料饲喂时间, 限制肉仔鸡快速生长, 一般2~3周龄给予粉料, 4周龄至出栏给予颗粒料。C不喂霉变和含毒素的饲料。
(5) 添加维生素C或L-精氨酸。添加维生素C, 可降低高浓度的NaC1诱导的腹水症引导起的肉鸡死亡率。添加1%的L-精氨酸盐酸盐, 减少了肺高张综合症的发生率, 同时由肺高张综合症引起的死亡率也下降了。添加L-精氨酸盐酸盐对终末体重和饲料转化均无影响。日粮中补充维生素C或电解多维可控制该病的发生, 添加量为每吨饲料500 g。
(6) 做好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支气管炎, 新城疫的预防接种工作。腹水综合症常继发大肠杆菌病或慢性呼吸道病, 可选择投服敏感药物, 防止继发感染。
肉仔鸡腹水症的防治 第7篇
1 病因调查
1.1 近年来肉仔鸡的发展甚为迅速, 不断通过良种改良, 追求在遗传上具有快速生长、肉质佳良的新品系, 喂饲高蛋白高能量的配合饲料以加速生长, 于是就产生心肺系统不能供应机体所必需的氧。临床上所见发病鸡多为生长快的个体, 且公鸡多于母鸡。
1.2 缺氧。鸡舍通风不良, 舍内积聚了一定量的有害气体, 如氨气、二氧化碳以及有害尘埃, 使得鸡对缺氧更为敏感, 致使鸡肺的功能受到损害, 肺叶毛细血管增厚, 从而造成血管狭窄, 肺血管压力升高, 加重了右心的负担, 致使右心扩大, 心壁变薄, 回流右心的血液不畅, 故造成肝及其它脏器、肠系膜血管内的液体压力增高, 导致液体成分向压力较低的腹腔渗漏, 形成腹水。
1.3 肉仔鸡饲喂变质鱼粉, 在10日龄时即出现腹水症。
1.4 3周龄前饲料中加油脂过多, 体重增加过快者多发生腹水症。
1.5 天气寒冷的冬秋季节腹水症发病率较高。
2 临床表现
2.1 病鸡行动迟缓, 羽毛蓬乱, 食欲和饮欲不见异常, 很难被发现已患病。
2.2 病鸡突然拍翅、倒地、两腿侧伸或两脚朝天, 挣扎片刻, 急性死亡, 故有人把本病又称为“猝死症”。
2.3 死亡的鸡均为营养良好, 生长快, 体重较大的鸡。死后腹部膨胀, 两腿分开, 直伸, 冠和肉垂紫红色, 淤血。
3 剖检症状
3.1 腹腔内积有大量清亮或棕红色液体。
3.2 心包积液或有胶胨物存在, 心脏增大, 右心明显扩张, 心壁变薄, 心肌松弛。
3.3 肝脏淤血, 缩小或肿大, 边缘纯厚变圆。肝表面可见一层胶胨样物质。
3.4 肾脏肿大淤血;肺充血并水肿;脾脏缩小;肠管较细, 肠管及肠系膜广泛淤血呈暗红色。
4 防治
4.1 春、秋、冬季处理好鸡舍保温与通风的矛盾。做到既能保证鸡舍温度, 又要使舍内空气保持新鲜, 这是防止腹水症发生重要环节。
4.2 处理好限饲与快速生长的矛盾。鸡到2~3周龄时, 对消化饲料的供氧能力与实际需要量之间差距最大, 此后至50日龄这种差距则逐步缩小。根据这一特点, 采取适当限饲可减少腹水症的发生, 又可提高饲料利用率, 其主要方法如下:从10~15日龄起, 下午4:00至午夜12:00不供料;从30~35日龄, 要控制光照时间, 抑制鸡采食和活动量;从45~50日龄起, 每天增加1 h的采食时间, 到屠宰前的最后3 d达到自由采食。
4.3 每吨饲料添加维生素C 500 g, 对控制腹水症的发生有一定效果。
4.4 在调配饲料时要注意各阶段肉鸡营养水平, 严格按精料、麸皮、玉米比例进行, 并且搅拌均匀。特别是能量蛋白比更应合理。
4.5 饲料中增加硒含量 (每千克饲粮含硒达0.5 mg) , 可降低死亡率。常用的方法是饲料中添加亚硒酸钠维生素E粉或维生素E油, 或饮水中加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 每周添加1~2次。
肉鸡腹水症发生原因及防治 第8篇
1 发病日龄
该病多发于4周龄以后的仔鸡, 早的10多日龄就出现腹部膨大症状。体况健康, 生长快速的鸡发病率高。公鸡比母鸡发病率高, 且症状更为严重。40日龄以后的鸡发病较少。
已发病但未死亡的鸡生长发育受阻, 出栏体重比未发病鸡低0.5~0.6 kg。
2 发病原因
2.1 环境因素
本病的发生主要与缺氧有关。舍内通风不良, 二氧化碳、氨、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增多, 鸡舍含氧量下降, 可使鸡的心脏长期在缺氧状态下过速运动, 从而造成心脏疲劳、衰竭及静脉压升高。静脉血管通透性增强, 形成腹水, 而腹水大量聚积后又压迫心脏, 加重心脏负担, 使鸡只的呼吸更加困难。
另外, 用煤焦油类消毒药物对鸡舍进行消毒后, 室内光线幽暗、地面潮湿、空气污浊也是导致腹水症的重要原因。
2.2 饲料原因日粮蛋白和能量过高, 使鸡只对传染性支气
发生原因及防治
管炎的敏感性增高, 导致肉仔鸡心肺功能和肌肉的增长速度不协调, 造成心肺代偿性肥大和心力衰竭, 进而导致腹水;饲料中维生素E、硒的缺乏, 导致肝坏死, 引起腹水;饲料中钠含量过高, 造成血液渗透压增高, 导致腹水;饲料黄曲霉素超标及饲喂变质油脂均可破坏肝功能, 改变血管通透性, 引起腹水。
2.3 疾病原因
鸡只患呼吸系统疾病, 机体缺氧时会发生腹水;鸡患白痢、霍乱、大肠杆菌病时会破坏肝脏功能, 引起腹水。
2.4 药物原因大量使用有损心脏功能的药物易引起腹水症。
2.5 其他原因
舍温低、饲养密度大、高海拔地区氧气稀薄、饲喂颗粒料、垫料潮湿、食盐中毒等均可引发腹水症。
3 临床症状
病初鸡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腹部膨大, 腹部触诊有波动感。病鸡呼吸、行动困难, 肉冠发绀、苍白, 有的拉水样粪。病程从几天到十几天不等, 发病率从5%~30%不等, 死亡及淘汰率约为15%~35%。
4 防治
4.1 改善饲养环境, 鸡舍注意
通风, 保证氧气供应, 保持适宜的舍温。鸡群保持足够的运动量, 增强鸡只体质。保持鸡舍卫生, 减少二氧化碳、氨、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
4.2 给予全价、平衡的饲料, 满
足鸡只生长需要, 尤其应满足其对各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需要, 确保饲料不霉变。
4.3 建立科学的免疫程序, 预
防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支、新城疫等。冬春季节尽量不使用活毒疫苗, 以免对肺组织造成损害。
4.4 对一定日龄的肉仔鸡采用限饲方法控制生长, 以降低腹水的发生率。
4.5 科学用药, 防止不利药物使用过量。
4.6 控制饲养密度, 每平方米饲养面积养鸡数不超过12只。
4.7 饲料中加入尿酶抑制剂, 降低肠道内氨的浓度。
4.8 发病鸡可用药物治疗。必
简述肉鸡腹水症的综合防治措施 第9篇
肉鸡腹水症最早发生在高海拔地区, 现在南、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地都常发该病, 我国不少省区也有发生, 患病鸡死亡率高达10%~20%, 是对肉鸡养殖业危害较大的一种非传染性疾病。该病的发生是由于通风不良、饲养密度大、饲料蛋白能量不平衡、饲料能量高等因素引起的。患病鸡表现精神沉郁, 呼吸困难, 胸腹部水肿, 腹部膨大, 呈水袋状, 触压有波动感, 腹部皮肤变薄发亮、瘀血变红。剖检胸部、腹腔聚集大量淡黄透明液体, 肺水肿、肝损伤、硬化等。西药治疗该病效果不理想, 应以预防为主, 而中药治疗有一定疗效。
1 致病因素
肉鸡多饲喂高能量饲料, 生长速度快对氧气需要量大, 如饲养密度大而且空气质量差, 氧气供应不足, 就容易引起肉鸡腹水症, 引发肉鸡腹水症的致病因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1 鸡舍通透气不良
鸡舍通风不良, 舍内氨气浓度高, 鸡只摄入氨气量大, 造成鸡呼吸系统黏液分泌增加、呼吸道壁增厚, 降低氧气进入血液的含量是引发该病的主要因素。
1.2 饲养密度过大
饲养密度大单位鸡只拥有的空间小, 氧气的摄入量少, 二氧化碳摄入量多是引发该病的重要因素。
1.3 饲喂饲料营养缺或高能量饲料
据资料记载饲料中缺乏硒、维生素E或磷会导致腹水症的发生;肉鸡饲喂的饲料多数是高能量颗粒饲料, 并且多数饲料厂家极端的考虑饲料单价, 生产的饲料维生素、硒、磷等缺失或营养不平衡, 再加上肉鸡生长速度快, 要求红细胞携氧和运送营养作用强, 极易导致组织的慢性缺氧, 而引起肉鸡腹水症。
2 临床症状
临床上病鸡表现精神沉郁, 缩头嗜睡, 不愿活动, 羽毛蓬乱, 体重减轻, 反应迟缓, 步态不稳, 食欲减退, 饮欲稍增加, 呼吸困难, 皮肤发绀;听鸡腹部有击水声, 呼吸粗厉急促, 心跳加快;病鸡胸腹部出现水肿, 腹部膨大, 呈水袋状, 触压有波动感, 腹部皮肤变薄发亮, 严重者皮肤瘀血变红;有些病鸡站立不稳、行走困难, 以腹部着地呈企鹅状, 行动迟缓呈鸭步状;腹腔穿刺流出淡黄色透明清亮的液体。
3 剖检变化
剖检病鸡表现胸部、腹腔集聚大量淡黄色透明液体;心肺有不同程度的扩张, 心包液增多, 浆液透明, 心脏肥大, 心包膜增厚, 心肌柔软、松弛, 心房扩张增大尤右心房明显;肝脏严重损伤、硬化, 肝叶边缘变厚;脾明显萎缩;肾脏充血肿大, 有较多的尿酸盐沉着;胃、肠等器官表现不同程度的淤血。
4 确诊
根据致病因素, 结合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就可确诊该病。
5 防制措施
肉鸡腹水症, 初期症状不明显, 产生腹水时多是病程后期, 治疗起来相当困难, 故应以预防为主, 预防肉鸡腹水症应从改善饲养环境加强通风、科学管理降低饲养密度、科学设计饲料配方等方面进行预防, 下面就从加强通风换气、降低饲养密度、科学研制饲料配方3个方面介绍肉鸡腹水症的防治措施。
5.1 改善饲养环境, 加强通风换气
在保证鸡舍适宜温度的情况下, 加强通风换气, 减少有害气体, 保证舍内足够的新鲜空气含量, 特别是随着鸡日龄的增加, 尤其是在饲养后期, 通风换气量要加大。
5.2 科学管理, 降低饲养密度
降低饲养密度改善空气环境, 满足机体对氧气的需要, 避免因密度过大而引起供氧不足。同时保持鸡舍内适宜湿度, 防止湿度过大、垫料潮湿, 粪便发酵产生过量的氨气而增加该病的发病率。
5.3 科学配制饲料, 保证鸡的营养需要
设计饲料配方既要考虑鸡只生长的料肉比和饲料单价又要顾及饲料营养充足、平衡, 防止因营养缺失 (特别是维生素、磷、硒的缺失) 和饲料不平衡引发该病。肉仔鸡在3周龄前饲喂高维生素低能量饲料, 3周龄后逐渐提高饲料能量, 可降低该病的发病率。
5.4 中药治疗
腹水症综合防治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