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儿童烧烫伤预防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儿童烧烫伤预防(精选4篇)

儿童烧烫伤预防 第1篇

1 基本资料

96例中男6 1例, 女3 5例, 男女比例为1.7 4:1;1岁5例 (5.2%) , >1~3岁56例 (5 8.4%) , >3~7岁22例 (23.3%) , >7~12岁13例 (13.1%) 。烧伤原因:热液体烫伤68例 (71.3%) , 火焰烧伤16例 (16.4%) , 热物烫伤4例 (4.2%) , 其他8例 (8.1%) 。烧伤部位:头面颈部23例 (24.0%) , 躯干42例 (43.8%) , 上肢39例 (40.6%) , 下肢31例 (32.3%) , 臀、会阴14例 (14.6%) 。烧伤程度:三度9例 (9.4%) , 二度87例 (90.6%) 。并发症:感染3例 (3.1%) , 呼吸道水肿5例 (5.2%) , 休克2例 (2.1%) 。

通过积极的创面处理, 结合用药和全方位护理96例, 均平稳度过烧伤后的三个阶段, 未并发心、肾功能超负荷所引起的功能不全。头面颈部烧伤并发呼吸道水肿5例, 通过有效治疗和护理, 达到了良好的预后效果。

2 护理

2.1 基础护理

入院后及时了解患儿受伤经过和创面情况, 密切观察患儿的各种生命体征, 如神志、体温、呼吸、血压, 特别要通过定时称取体重来密切监测患儿的出入量和非显性失水量, 并做好记录。护理过程中要始终保持无菌观念, 进行操作时要戴无菌手套、口罩, 穿防护衣, 操作完成后要确保伤口敷料处的清洁和干燥。由于儿童心输出量较小, 在按医嘱进行液体复苏时, 为避免出现心功能超负荷导致的心衰, 应随时调整液体输入速度[2]。烧烫伤患儿大量热量伴随着水分从创面蒸发而丧失, 因此应保持室温在28~30℃, 湿度40%~50%, 做好患儿的保暖工作。

2.2营养护理

大面积烧伤患儿的基础代谢率明显增高, 可比正常儿童高50%~100%, 被称为“超高代谢”。这种代谢状态将从伤后第2天开始一直到创面愈合。因此, 合理、充足的营养支持可以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 缩短病程。患儿饮食应尽量做到少食多餐, 根据其嗜好、习惯挑选, 注意食物的色、香、味, 尽量选择易消化的高蛋白质饮食。由于小儿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能力要差于糖和蛋白质, 膳食中需要控制脂肪的相对比例。对于进食困难或食欲较差者, 可选择鼻饲和静脉营养, 以满足身体的基本需要。

2.3心理护理

护理过程中要建立信任关系, 积极使用分散注意力、心理疏导等方法。要经常在语言上安慰和鼓励患儿, 给予患儿适当的安抚, 减轻其恐惧, 让其对自己的康复和医护人员充满信心, 使护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4疼痛的护理

烧伤后的疼痛有时很剧烈, 因此患儿会经常哭闹, 特别在更换敷料时, 应当进行充分镇痛, 需要时甚至可在麻醉下进行敷料的更换。由于止痛药物对儿童有一定副作用, 尽量慎用止痛药物。有人提出采用非药物手段来缓解患儿反复疼痛的方法, 包括游戏疗法、分散注意力、催眠、按摩以及虚拟实境等[3]。

2.5 感染的防护

感染也是烧伤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4]。本组3例三度烧伤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并发感染。感染会明显引起体温、心率等生命体征的改变, 治疗过程中应增加生命体征的采集频率, 确保患儿状况的稳定。由于患儿免疫力相对较低, 病程初期尽量减少探视次数, 尤其是患上呼吸道疾病和携带其他传染性疾病的人员应严格禁止探视。

2.6休克的护理

血容量不足导致的休克是儿童烧伤后面临的最大危险因素, 尤其是颜面部和颈部烧伤, 不仅休克发生迅速, 而且很容易因颈部水肿导致窒息。因此, 液体复苏在降低烧伤后休克的发生概率中极为关键。但体液大量丢失时, 血管塌陷, 不易穿刺, 用头皮针很难找到穿刺血管, 且烧伤后患儿易躁动不配合。我们通常采用便于固定、穿刺牢靠的深静脉置管。一般要采取定速及单元输液的方法, 以晶体液为主, 晶体液与水分交替的原则进行输液, 60~80滴/分, 见尿后控制输液速度20~30滴/分, 务必防止补液过量, 甚至在输液量较大时, 可以采取边输液边利尿的原则。

2.7 敷料的选择

在二度烧伤中, 最关键的问题是创面处理。保护创面, 尽可能创造伤口愈合的良好微环境, 大多数创面都可以自愈。随着烧伤治疗的不断发展, 很多新型敷料问世。我们采用纳米银抗菌敷料、水凝胶水胶体敷料、自黏性敷料等新型敷料。这些新型材料在很大程度上不仅方便了临床使用, 在功能上使患儿受益, 同时也减少了伤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由于患儿好动, 三度烧伤患儿的急救处理最好选择抗菌敷料包扎[5]。三度烧伤患儿治疗过程中, 选择敷料还应该充分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①手术时间, 如果仅在短期内使用, 没有必要选择昂贵的敷料;②皮片或皮肤移植物之间的亲和度, 乳膏可能会造成皮肤移植物和皮片之间的分离;③其他, 病人的体温、产品的可用性等。本组9例三度烧伤患儿均在入院5天内实施削痂自体皮移植手术, 术后当日内是创面恢复的最重要时期, 期间应主要观察患儿的神志、皮温和尿量, 还要注意烧伤创面及供皮区创面敷料是否固定完好, 有无渗液或渗血等。

参考文献

[1]Krishnamoorthy V, Ramaiah R, Bhananker SM.Pediatric burn injuries[J].Int J Crit Illn Inj Sci, 2012, 2 (3) :128-134.

[2]Faraklas I, Cochran A, Saffle J.Review of a fluid resuscitation protocol:“fluid creep”is not due to nursing error[J].J Burn Care Res, 2012, 33 (1) :74-83.

[3]Madadi P, Enato EF, Fulga S, et al.Patterns of paediatric analgesic use in Africa:a systematic review[J].Arch Dis Child, 2012, 97 (12) :1086-1091.

[4]Fekih Hassen A, Ben Khalifa S, Raddaoui K, et al.Risk factors for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pediatric burn patients[J].Ann Fr Anesth Reanim, 2012, 31 (7-8) :591-595.

肖碧恒预防烧烫伤 第2篇

肖碧恒

教学目的:

1、了解烧烫伤的来源,知道一些烧烫伤的治疗办法。

2、学会一些预防和处理烧烫伤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3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随时随地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

学会预防和处理烧烫伤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等。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情导入: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这就是说,我们的人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漫漫人生路上,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伤害。其中在儿童意外伤害中,烧烫伤居首位。

二、导入新课:

师:我们在自然课里学习过,开水的温度是多少? 师:谁知道用来烧水的火的温度是多少? 师:火的温度要比开水温度高好几倍,和它们接触肯定有危险。那我们能不能不和它们打交

道呢?如果非打交道不可的话,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三、探究新知:

师:我们来听一段故事(介绍有关被烧伤或烫伤的材料)。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师:我们虽然没有像材料里介绍的那样被严重地烧伤或烫伤,但如果不注意,也有可能发生类似的事情。请大家谈谈,你有没有被烧伤或烫伤的经历?发生这种事情后,给你带来什么痛苦和不便? 师:烧伤也好,烫伤也好,不论严重不严重,都会造成损伤和不便,也会给别人带来不便,所以要积极预防。课文从四个方面给我们找了原因,请大家读读,同座位的可以议议。

师:第1个被烫伤的原因是什么? 师:找到了原因,请大家回去碰到实际情况时,注意尽可能地避免。第2个烫伤的原因是什么? 师:在家参加一定的家务劳动是好的,但一定要实事求是,要注意力所能及,不能太勉强。尤其是倒热水或开水时,最好是放在水池里慢慢地倒,避免溅到身上。第3个烫伤的原因是什么? 师:当揭锅盖时,应该注意朝着手臂相反的方向,同时脸和身体要尽量离锅远一些。端烫的稀饭或汤时,一定要用厚布隔着。最后一点说的是什么? 师:凡是在火上烧的东西,都不要轻易去摸,否则很不安全。除了以上四个方面,大家再说说还有哪些地方要注意? 师:希望大家记住这几个方面,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注意,看谁做得最好。读一读:男孩被油腻热汤毁容。

四、巩固新知:

议一议:读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友情提醒:洗澡引起的烫伤

热水瓶引起的烫伤 你知道吗?治疗烫伤的急救良方。板书设计: 预防烧伤和烫伤

预防烫伤方法:当揭锅盖时,应该注意朝着手臂相反的方向,同时脸和身体要尽量离锅远一些。

端烫的稀饭或汤时,一定要用厚布隔着。

凡是在火上烧的东西,都不要轻易去摸,否则很不安全。

第二课时

一、往事交流会

(1)生活中有许多快乐的事情,但一不小心也有烧烫伤的时候,你烧烫伤过吗?回想一下,进行一个“往事交流会”。(学生,讨论,交流,记录,回答)(2)师生总结:危险就在我们身边,如果我们疏忽大意,就很容易被烧烫伤

二、防烫小指南

(1)防患于未然,我们为避免烧烫伤集思广益,汇总一下制定一个《防烫指南卡片》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总防烫的小窍门(3)学生汇报自己的成果

(4)教师总结:发生烧烫伤的意外,很多情况是我们不小心,只要我们养成做事细心,不毛手毛脚的习惯,就会远离烫伤,远离危害。

三、治烫有妙招

(1)如果一不留神还是被烫着了,着急没有用,埋怨没有用,我们要掌握一些治疗烫伤的技巧。

(2)师生讨论交流总结治烫伤的小窍门。

儿童烫伤的家庭护理和预防 第3篇

烫伤的原因与表现

烫伤是儿童生活中最常遭遇的意外伤害之一,是指由于热液(沸汤、沸水、沸油)或蒸气等引起的组织损伤,是热力烧伤的一种。烫伤可造成局部组织损伤,轻者损伤皮肤,出现肿胀、水疱、疼痛;重者可引起血管、神经、肌腱等同时受损。烫伤引起的剧痛和皮肤渗出等因素可导致休克,晚期出现感染、败血症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烫伤的家庭紧急处理

烫伤的家庭救治原则是迅速脱离致伤源、立即冷疗、保护创面、维持呼吸道畅通、就近急救和转送专科医院。

孩子一旦发生烫伤,监护者或旁观者应保持淡定,立即用冷水给烧伤处降温,避免热力进一步渗透,从而降低创伤的程度。如果烫伤较重,在冷水冲泡的同时要紧急呼救,拨打“120”急救电话。

正确的降温三部曲是及时进行“冲、脱、泡”

冲 是指烫伤后立即脱离热源,进行“冷却治疗”。方法是用流动的冷水冲洗创面半小时以上,四肢可浸泡在冷水中,以阻止高温进一步渗透加重组织损伤。

脱 要掌握时间。如果被开水烫伤,衣服上仍然有较高的水温,不脱去衣服,相当于没有脱离热源,仍然会加重伤情。但脱掉衣物时一定要把握好时机,正确的方法是“边冲边脱”,即先将患处隔着衣裤或鞋袜在流动冷水下冲洗,然后用剪刀剪开衣袖、裤腿或鞋袜,千万不要匆忙脱去宝宝被烫部位的衣裤和鞋袜。否则会使表皮随同鞋袜、衣裤一起脱落,造成二次伤害,不但加剧宝宝的痛苦,而且容易感染,加重病情。

泡 是指脱下衣服后要继续把伤口泡在冷水中。一般来说,浸泡时间越早,水温越低(但不要低于5 ℃,以免冻伤), 效果越好。泡冷水可持续降温,避免起泡或加重病情。如果烫伤部位不能浸泡在水中,可将受伤部位用毛巾包好,再在毛巾上浇水,用冰块冷敷,效果也不错。但切记不要将冰块直接接触皮肤,以免再冻伤局部。

经过上述处理后,轻微烫伤者可遵医嘱在创面上涂烧伤湿润膏;眼部灼伤冲洗后,不要用手揉眼睛。如果创面上出现了小水泡,注意千万不要弄破,应用干净的敷料或就地取材,如方巾、床单等覆盖伤部,以保护创面,防止污染。千万不要在创面上擅自涂抹药物,或听信土方涂抹酱油、牙膏等等。这种不正确的处理方法将会加重孩子的痛苦,使孩子伤上加伤,也为医生处理伤口带来麻烦。

严重口渴者,可在医生到达前先口服少量淡盐水或淡盐茶水。条件允许时,可服用烧伤饮料。呼吸窒息者行人工呼吸,伴有外伤大出血者应予止血,骨折者应做临时骨折固定。大面积烫伤或呼吸道烫伤者,应尽快转送医院治疗。

烫伤后的转运要慎重

即使是轻度烫伤,在自行处理后也应该去医院就诊,遵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烫伤患儿尤其是重度烫伤患儿应到就近的医疗单位治疗。因为严重烫伤患儿不宜搬动和长途转运,特别是在转运前及转运中未做适当治疗者,可加重休克及创面感染。不恰当的转运常可使患儿在途中死亡,或虽到达目的地,但患儿已处于严重休克状态。有的虽勉强度过休克期,但机体防御功能已严重受损,极易发生全身性感染和多脏器功能不全。

因此,建议对轻、中度烫伤患儿,应以最快的速度转至就近医院;重度烫伤患儿不要自行转运至医院,应待医院急救人员到达后再遵医嘱转运。在拨打“120”急救电话时应讲明大致情况,咨询医生如何做好现场救治和转运的准备,以免到时措手不及。

烫伤的创面护理

预防感染是关键 每日室内开窗通风2~3次,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限制亲朋好友探视,特别是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传染性疾病的亲友应谢绝探视,以预防感染。保持创面清洁,避免大小便污染创面及敷料,遵医嘱定时涂药,接触创面的敷料物品均需消毒灭菌,监护人不可用手触摸贴近伤口面的敷料。

避免并发症发生 保护好敷料,防止脱落,注意观察包扎侧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如肢体温度、末梢皮肤色泽,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定时翻身,防止压疮。新愈合的皮肤娇嫩,抵抗力差,注意保持清洁,避免孩子用手搔抓。恢复期按医嘱给孩子进行功能锻炼,如局部按摩、被动运动,防止疤痕挛缩影响功能,必要时需手术整形,手术选择在至少6个月后。

人文关怀不可或缺 孩子遭遇烫伤,不仅肉体上非常痛苦,对于年长儿,尤其是面部毁损及功能障碍者,内心深处也会深感痛苦,不良情绪会挥之不去,家长一定要对孩子倍加关爱,多给孩子传递正能量,帮助孩子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医生顺利渡过难关。

烫伤的预防

烫伤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意外伤害,只要家长加强安全防范意识,烧伤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日常生活中应加强防范意识,不要给孩子穿化纤等容易着火的衣服;不要让孩子玩打火机、火柴、鞭炮等易燃危险品;告诉孩子不可将小手放入电插座孔,小心“电老虎”吃人。不要让孩子触摸煤气开关;不要让孩子进入厨房;大人抽烟时要远离孩子,以免烟蒂烫伤孩子。

冬天家庭用的烤火炉或取暖炉周围应加设防护设施;用热水袋为新生儿、婴幼儿保暖时,水温不应超过50 ℃,热水袋外加布套,且热水袋放置位置与身体皮肤应至少相隔10厘米以上。切忌将热水袋直接放在其手脚下面。

开水瓶或热饮食(如热粥、热汤等)应放在小孩不易触及的安全地方。盛开水的杯子、盛热汤的碗不要立马端到孩子面前,应在别处晾凉至温热后再端到孩子面前。给孩子洗澡时要先放冷水再加热水,监护人应先用手臂测试水温,再把孩子放入澡盆;往澡盆兑水时要先把孩子抱离澡盆。使用热水器沐浴时要先调好水温,防止水温忽冷忽烫情况的发生。

儿童咽喉烫伤的急救方法 第4篇

那么儿童咽喉烫伤后应该如何紧急处理呢?家长掌握一些儿童急救方法很重要。

儿童咽喉烫伤后,局部会很快发生水肿,在4-8小时内达到高峰,并伴有呼吸不畅、喘息、哭声嘶哑,严惩者还会引起发烧,甚至水肿遍及咽喉而阻塞气道,导致窒息死亡。

若发生咽喉烫伤,轻者可在家休养治疗:一是不给孩子吃硬的或热的食物,而以软、凉食物为主,注意休息,避免哭啼;二是可用中药大青叶、荆芥、薄荷、黄连桔梗、甘草各10克,煎水,让儿童频频吞咽。对咽喉水肿严重,已明显影响呼吸者,应立即送医院诊治。

儿童烧烫伤预防

儿童烧烫伤预防(精选4篇)儿童烧烫伤预防 第1篇1 基本资料96例中男6 1例, 女3 5例, 男女比例为1.7 4:1;1岁5例 (5.2%) , >1~3岁5...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