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五单元测试总结
二年级数学五单元测试总结(精选13篇)
二年级数学五单元测试总结 第1篇
一、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相对的棱的长度( ),相对的面( )。
2.正方体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它的棱( ),每个面的面积( )。
3.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 );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 )。
4.35立方分米=( )立方米
2040立方厘米=( )立方分米
6.2升=( )毫升=( )立方厘米
( )立方米=80立方分米=( )毫升
9400毫升=( )升=( )立方分米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一个长方体木箱,长、宽、高分别是4分米、3分米和5分米。这个木箱的表面积是( )。
A.60平方分米 B.94平方分米 C.94立方分米
2.一个水池,从里面量底面是边长6分米的正方形,水深0.45米。水池里的水有升。
A.2.7 B.16.2 C.162
3.把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切成两个长方体。下图中( )的切法增加的表面积最多。
三、解答下面各题。
1.一块长方体木板,长2.5米,宽4分米,厚12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2.一个正方体油箱的棱长是1.2米,它的容积是多少升?做这个油桶至少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3.一个房间铺了16块长3.2米,宽0.35米,厚0.04米的地板,房间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些地板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4.一个长方体的汽油桶,底面积是15平方分米,高是6分米,如果1升汽油重0.74千克,这个油桶可以装多少千克汽油?
5.一个儿童游泳池长25米,宽20米,池内放水350吨,水深多少米?(1立方米水重1吨)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相对的棱的长度(相等),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2.正方体有(6)个面,( 12)条棱,( 8)个顶点;它的棱(都相等),每个面的面积(也都相等)。
3.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容器的(容积)。
4.35立方分米=(0.035)立方米
2040立方厘米=(2.04)立方分米
6.2升=(6200)毫升=(6200)立方厘米
0.08)立方米=80立方分米=(80000)毫升
9400毫升=(9.4)升=(9.4)立方分米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B 2.C 3.A
三、解答下面各题。
1.(2.5×0.4+2.5×0.12+0.4×0.12)×2=2.696(平方米)
2.5×0.4×0.12=0.12(立方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2.696平方米,体积是0.12立方米。
2.12×12812=1728(立方分米)=1728(升)
12×12×6=864(平方分米)
答:它的容积是1728升,做这个油桶至少用铁皮864平方分米。
3.3.2×0.35×16=17.92(平方米)
3.2×0.35×0.04×16=0.7168(立方米)
答:房间的面积是17.92平方米,这些地板的体积是0.7168立方米。
4.0.74×(15×6)=66.6(千克)
答:这个油桶可以装66.6千克汽油。
5.350÷(25×20)=0.7(米)
答:水深0.7米。
二年级数学五单元测试总结 第2篇
1.正方体是由( )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 ),相对的棱( )。
2.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3.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4分米三分米和3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
4.6.2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0.05立方米=( )立方分米
780毫升=( )升=( )立方分米
4升65毫升=( )升=()毫升
( )立方米=35立方分米=( )立方厘米
5.一根铁丝长36厘米,如果做一个正方体框架,棱长是( )厘米;如果做一个高和宽都是2厘米的长方体框架,长是( )厘米。
6.填入适当的体积单位。
(1)一只铝锅能盛12( )体积的水。
(2)一个药水瓶的容积是200( )。
(3)一只冰柜的体积是3.2( )。
7.一个长方体水池占地6平方米,他深1.5米,池内最多能容水( )升。
8.把一个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相等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 )平方分米。
二、判断题。
1.0.23=0.06.( )
2.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体积不一定相等。( )
3.一只正方体的木箱,体积等于容积。( )
4.正方体也是长方体。( )
5.一只粉笔盒的体积有180立方分米。(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A.30 B.125 C.150
2.( )个棱长2厘米的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A.4 B.8 C.12
3.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扩大了3倍,它的体积扩大了( )倍。
A.6 B.9 C.27
4.把5个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拼成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A.22 B.25 C.30
5.一个长方体的玻璃缸,长4分米、宽3分米、高5分米。倒入水后量得水深3.5分米,倒入的水有( )升。
A.60 B.42 C.52.5
四、应用题。
1.一块长方体木板长2.5米,宽4分米,厚8厘米,这块木板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新民纸盒厂做棱长0.5米的正方体纸盒,做一个纸盒要用多少硬纸板?纸盒的体积是多少?
3.学校要砌一道长20米,厚25厘米,高2米的围墙。如果每立方米用砖530块,一共要用砖多少块?如果要在这砖墙的表面粉上水泥,则粉水泥部分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把一块棱长是0.6米的正方体钢坯,锻成横截面是0.09平方米的长方体钢材,锻成的钢材有多长?(用方程解答)
5.一个长方体铁皮油桶,长和宽都是4分米,高6分米,在油桶的表面涂漆,涂漆的面积是多少?桶内放汽油,每升汽油重0.82千克,这个油桶可装汽油多少千克?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正方体是由(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2.棱长3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是(54 )平方厘米,体积是(27)立方厘米。
3.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4分米三分米和3分米。它的体积是(24 )立方分米,表面积是(52)平方分米。
4.6.2立方分米=(6200)立方厘米
0.05立方米=(50 )立方分米
780毫升=(0.78)升=(0.78)立方分米
4升65毫升=(4.065)升=(4065)毫升
(0.035)立方米=35立方分米=(35000)立方厘米
5.一根铁丝长36厘米,如果做一个正方体框架,棱长是(3)厘米;如果做一个高和宽都是2厘米的长方体框架,长是(5)厘米。
6.填入适当的体积单位。
(1)一只铝锅能盛12(立方分米)体积的水。
(2)一个药水瓶的容积是200(毫升)。
(3)一只冰柜的体积是3.2(立方米)。
7.一个长方体水池占地6平方米,他深1.5米,池内最多能容水(9000)升。
8.把一个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切成两个相等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8)平方分米。
二、判断题。
1.0.23=0.06.( )
2.表面积相等的两个长方体,体积不一定相等。( √ )
3.一只正方体的木箱,体积等于容积。( )
4.正方体也是长方体。( √ )
5.一只粉笔盒的体积有180立方分米。(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C 2.B 3. C 4. A 5. B
四、应用题。
1.(254+250.8+40.8)2=246.4(平方分米)
2540.8=80(立方分米)
答:这块木板的表面积是246.4平方分米,体积是80立方分米。
2.0.50.56=1.5(平方米)
0.50.50.5=0.125(立方米)
答:做一个纸盒要用硬纸板1.5平方米,纸盒的体积是0.125立方米。
3.(200.252)530=5300(块)
(0.2520)+2022=85(平方米)
答:一共用砖5300块,粉水泥部分的面积是85平方米。
4.解:设锻成的钢材长x米。
0.09x=0.63
x=2.4
答:锻成的钢材长2.4米。
5.442+464=128(平方分米)
0.82(446)=78.72(千克)
二年级数学五单元测试总结 第3篇
在古代, 对儿童来讲, 一年四季, 寒来暑往, 除了读书之外, 也有许多好玩的事情。
春天可以放风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yuān) 。” (高鼎《村居》) 是啊, 草长莺飞, 杨柳拂堤, 烟雾弥漫, 人在其中, 焉 (yān) 有不醉之理 ? 孩子“散学归来”, “趁”着和煦 (xù) 的阳光 , 温暖的“ 江风”将 “纸鸢” (风筝) 放入蓝天之中, 这是何等的惬意啊!
夏天, 可以去河边钓鱼。胡令能的《小儿垂钓》是首专门描写儿童垂钓的诗。诗中的“稚子”, 就形象看 , “蓬头”, 无心他顾, 只想“垂纶” (钓鱼 ) ; 就姿势看 , “侧坐”, 是不拘好坏, 随意而坐, 急于钓鱼之态毕现; 就环境看 , “莓苔”“ 杂草”映身 , 系阳光稀少、人迹罕至, 游鱼不惊的好处所。看来, 稚子精于钓鱼之道; 就动作看, “遥招手”, 因其心态是“怕”“鱼惊”。总之, 专心垂钓的童趣, 经诗人的描摹, 活脱脱地再现出来。
秋天, 可以捉蟋蟀。叶绍翁的《夜书所见》以“夜深篱落一灯朗”的画面, 儿童无忧无虑的童趣, 与秋风萧瑟, 客子愁绪, 构成鲜明对比。
冬天, 可以玩冰雪。杨万里的《稚子弄冰》中孩子弄冰的画面, 充满了乐趣;在心态上, 寒天“弄冰”, 童心炽 (chì) 热 ; 在色泽上 , 工具是“ 金”盘、“彩”丝, 玩的对象, 是“银”冰 ;在形态上 , 是如“钲”的圆形;在声音上, 是“穿林响”的高昂, 是“碎地声”的清脆。总之, 意美, 赏心, 形美感目;音美, 悦耳,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儿童的乐趣。
二年级数学五单元测试总结 第4篇
1,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答题。(5分)
科学和文明是两朵并(①)开放的花。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②)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曾让世界(③)目。而今,世界科技的发展(A)。我们切忌沉(④)于过去,而要紧紧追赶发达国家科技发展的脚步,让中国科技的天空再放异彩!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相应的汉字①
②
③
④
(2)在A处填一个合适的成语
2,找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加以改正。(4分)
①慢不经心②赫赫英名③不奋不启④茫无崖际
⑤孜孜不倦⑥再接再励⑦一语双关
⑧不言而喻
3,选择恰当的名句、成语填空。(5分)
A,学而不厌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温故而知新D,不亦乐乎E诲人不倦
(1)
”,这是很有道理的。少数同学认为复习旧课是“炒冷饭”。没意思,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2)毛泽东同志曾引用孔子的名言教导我们: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
”,对别人“
”,我们应该取这种态度。
(3)要想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必须学会拜师。除了学校的老师外,社会上到处都能找到自己的老师,所谓“
”,这话一点也不假。
(4)为了给同学们最优质的帮助,杂志社的老师们设计版面、撰写稿件。忙得——o
4,观察右边的漫画,回答问题。(6分)
(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3分)
(2)根据画面的内容写一句公益性广告词。(3分)
5,在平时的语言运用中,对同一句话中不同的字词进行重读,句子的含义也会发生变化。试读下面的句子,你能读出几种不同的含义?(至少写出三种)(6分)
我知道你会唱歌。
6,仿写句子。(4分)
他发现真理的道路,不是靠背诵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通过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
二、阅读理解(40分)
㈠阅读下面文段,完成7—10题。(8分)
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因此他们就决定将威胁付诸行动。与亚里士多德的教导相反,伽利略认为,如果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就会同时落地。这帮教授认为,这完全是胡说八道。“除了傻瓜,没有人会相信一根羽毛同一颗炮弹能以同样速度通过空间下降。”现在正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时候了。他们要让他在大学的全体教授和学生面前当场出丑,使他愚笨的学说当场被揭穿。
伽利略很乐于接受这个挑战。为这次“表演”选定的地点是比萨斜塔。指定的日期到了,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学生们和镇上的很多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他一只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铅球,另一只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铅球。时间到了,伽利略让两个铅球从塔顶同时落下。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荚——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从塔顶下落,同时越过空中,同时落到地上。
伽利略用实验证明了他的理论,
7,用横线画出选文中点明本文课题的一句话。(2分)
8,对斜塔上的实验,教授和伽利略双方的目的各不相同,请分别指出来。(2分)
教授的目的:
伽利略的目的:
9,“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嘘”字和下文什么样的反应相照应?接着是“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这个“难以相信的事情”指的又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10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选文的内容。(2分)
㈢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1—16题。(13分)
如果有人提出问题:“太阳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并要求你用一两句话来回答,你将怎么说呢?
一位天文学家巧妙地用这样两句话来表达:“一小簇大行星,一大簇小行星。”虽有点开玩笑的口气,却精练、明了,抓住了问题的核心。已经发现的大行星只有9颗。记在册和编了号的小行星有4000多颗,而且更多的小行星已经发现,有待进一步证实。
论个儿,最大的小行星也不值一提,因为它比最小的大行星还要小得多。小行星虽都不大,但都绕太阳公转,而且具有行星应具有的一切特征,与大行星称兄道弟是毫无愧色的。
大行星的这些小兄弟究竟有多少呢?有人做过统计:越暗的也即越小的行星数目越大,亮于19星等的小行星在40000颗左右,它们的直径约为几百米;更小的、再暗2个星等的小行星,总数估计在50万颗左右,更不要说比这还要小、还要暗的。
那么,为什么在一小簇大行星之间,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这段不算太大的空间里,聚集着这么一大簇小行星呢?
这个问题摆在天文学家面前已经一二百年,许多人都提出过自己的见解,但迄今还没有得到普遍承认的定论。
常提到的一种可以称它为“爆炸说”,大意是:小行星带所在的那个空间里,原先是有一颗与地球、火星不相上下的大行星,它与其他行星一样,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围绕着太阳运动。后来,由于现在还不清楚的某种原因,它被炸裂得粉身碎骨。碎块又互相碰撞,成为更小的碎片,其中大部分现在都有了小行星的身份,小部分变成了流星体。
除少数较大的小行星基本上是球形的之外,多数小行星的形状很不规则,大小也有很大差别,这种种似乎都在支持“爆炸说”。但这一学说致命的一点是:究竟从哪里来那么大的能量,居然能把个大行星炸飞了!退一步讲,炸崩了的碎块又怎么能集中在现在的小行星带内呢?
也有人提出另外的观点,认为:原来这部分空间不是有一个大行星,而是多达几十个、直径都为几百公里以上的小行星。它们的轨道各不相同,即轨道长轴、偏心率、周期以及轨道与黄道之间的倾角都不同,但有些也不是相差得那么大。显而易见。它们在长期绕日运动的过程中,难免有彼此接近和比较接近的机会,发生碰撞甚至多次碰撞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就这样形成了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众多小行星。但是,今天看到的小行星也不全是碰撞后的产物,那些比较大的、基本上成球形的。是其中幸免于难的。至少是没有经过剧烈碰撞的。
“碰撞说”也有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最主要的是哪来那么多的碰撞机会呢?几十个那么大的天体在火星、木星问运动,就像是太平洋里有几条鱼在游动一你说,它们在水中相撞的机会有多大?
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假说是所谓的“半成品说”。其大意是:在原始星云开始形成太阳系天体的初期,由于木星的摄动和其他一些未知因素,这部分空间内本来就不多的物质更进一步减少,遂不具备形成大行星的条件,而只能成为“半成品”——小行星。
11,本文开头所引用的天文学家的话巧妙在哪里?(2分)
12,请列举出本文所介绍的几种关于小行星成因的说法。(2分)
13,画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14,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方法,其作用分别是什么?(3分)
15,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2分)
16,分析材料,说说你的发现和感想。(2分)
①1969年7月16日人类首次登上月球,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的三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阿尔德林、杰林斯说,他们从月球上用肉眼能看到的人类最大的建筑物是长城。
②杨利伟接受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白岩松连线采访:
白岩松:还有一点是很多观众也非常关心的,你在整个飞行20多个小时的过程中,看地球的感受是怎样的,有没有看到大家都在说的长城?
杨利伟:看地球景色非常美丽,但是我没有看到我们的长城。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8分)
无畏创造奇迹
江玲
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两道数学题。
青年很有数学天赋,正常情况下,他总是在两个小时内完成这项特殊作业。
“咦,怎么今天导师给我多布置了一道?”青年一边打开写着题目的纸。一边咕哝着。他也没多想。就做了起来。
像往常一样,前两道题在两个小时内顺利完成了。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十七边形。青年没有在意。像做前两道题一样开始做起来。然而,做着做着,青年感到越来越吃力。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见我每天的题目都做得很顺利,这次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青年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现有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有什么帮助。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着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当窗口露出一丝亮色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
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
导师接过青年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他用颤抖的声音对青年说:“这真是你自己做出来的?”青年有些疑惑地看着激动不已的导师,回答道:“当然,但是,我很笨,竟然花了整整一个通宵才做出来。”导师请青年坐下,取出圆规和直尺,在书桌上铺开纸,叫青年当着他的面做一个正十七边形。
青年很快做出一个正十七边形。导师激动地对青年说:“你知不知道。你解开了一道有2000年历史的数学悬案?阿基来德没有解出来,牛顿也没有解出来。你竟然一个晚上就解出来了,你真是天才!我最近正在研究这道题。昨天给你布置题目时,不小心把写有这道题目的小纸条夹在了给你的题目里。”
多年以后,这个青年回忆起这一幕时,总是说: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2000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不可能在一个晚上解决它。
这个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有些事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我们往往能做得更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无知者无畏。
(选自《周末文汇》)
17,“有些事在不清楚它到底有多难时,我们往往能做得更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无知者无畏。”你对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2分)
18,有人认为在碰到困难时应坚持不懈,但也有人认为遇到困难应及时寻求帮助,否则就会钻牛角尖而无法自拔,造成不必要的时间及精力的浪费。对此你怎样认为?(2分)
19,这篇文章直到最后才点明那第三道数学题是有2000年历史的数学悬案,也直到最后才点明这个青年是数学王子高斯,你觉得这样安排文章结构好吗?为什么?(2分)
20,本文从高斯的故事中概括出“无知者无畏”这样具有哲理性的话语,试用一句哲理性的话概括下面这首诗,字数不限。(2分)
题西陵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四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21—24题。(11分)
【甲】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忽有一虫生,如土中狗蝎,其喙有钳,千万蔽地;遇子方虫,则以钳搏之,悉为两段。旬日子方竭尽,岁以大穰。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沈括《梦溪笔谈·以虫治虫》)
【乙】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①,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乱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④,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日:“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⑤其侄日:“汝胡⑥不早问,致余忘之。”
注释:①流辈:人们。②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③得句:得到佳句。④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⑤诟(g6u):责骂。⑥胡:为什么。
2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4分)
(1)喙:()(2牒:()
(3)好草书:(
)(4)侄罔然而止:(
)
2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字所指代的内容。(2分)
(1)则以钳搏之:(2)致余忘之:
23,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其虫旧曾有之,土人谓之“傍不肯”。
(2)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24,你觉得第二则故事中应该被责怪的人是谁?为什么?(3分)
三、写作(30分)
题目:假如克隆一个我……
要求:充分发挥想象,有真情实感;内容健康,思想积极;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1)①蒂②孕③瞩④湎(2),示例:一日千里
2,慢——漫奋——愤崖——涯励——厉
3,(1)C(2)A E(3)B(4)D
4,(1)一只手握着一双筷子进餐,筷子是两棵大树的变形。(2),示例: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保护我们的森林资源。
5,示例:①我知道你会唱歌。(我知道,别人不知道)②我知道你会唱歌。t不要瞒我了)③我知道你会唱歌。(别人会不会我不知道)④我知道你会唱歌。(你会不会跳舞我不知道)
6,略
二、阅读理解(40分)
7,为这次“表演”选定的地点是比萨斜塔。
8,使伽利略“愚笨”的学说当场被揭穿;接受挑战,证明自己的理论。
9,和“嘲弄的哄笑”“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相照应。“两个重量不同的铅球……同时落到地上。”
10,伽利略在斜塔上用实验证明了自己的理论。
11,他用一对反义词准确地概括了太阳系的主要特征。
12,爆炸说、撞击说、半成品说
13,承上启下。
14,比喻、反问;强调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碰撞的机会不大。
15,介绍了小行星的成因。
16,(1)大家应该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中华民族是伟大的,载人航天的成功就是明证。(3)不科学的赞誉是谬误,是不可取的。
17,我们在不知道困难很大时会更加有信心用创造性的方法来解决,而在知道了困难很大时则会因害怕而举步不前。因此我们面对困难要抛开恐惧,创造性地解决。
18,略(言之有理即可)
19,设置悬念,引人入胜。(言之有理即可)
20,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言之有理即可)
21,(1)hui本指鸟兽的嘴,文中借指虫子的嘴(2)rang庄稼丰收(3)h60喜欢
(4)wang迷惑
22,(1)代子方虫(2)人称代词,“我”
23,(1)这种虫子过去曾经有过,当地的人称它为“傍不肯”。(2)张丞相仔细地看了很久。自己也不认识。
24,该责怪的人是张丞相。自己书写不好,还骄傲自满,不听劝告,不改正错误。自己字迹潦草,还埋怨侄子不早些来问。(言之有理即可)
三、写作(30分)
五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单元测试 第5篇
一、直接填得数。(12分)
10÷8=2.6÷0.1=44÷0.4=5.5÷0.01=
4.9÷0.7=1.254=3.64+5.69=20-10.2=
0÷3.9=1.258=6.7+13.3=24÷48=
二、填空。(16分)
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小数化成,除数的小数点
向()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然后
按照除数是()的除法进行计算。
2)3.141414是()小数,简便方法记为()。
3)两个因数的积是0.45,其中的一个因数是1.2,另一个因数是()。
4)6÷11的商用循环小数简便记法表示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5)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老师给参加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买奖品,用148.8元买了12枝钢笔,每枝钢笔是()元,买这样的钢笔20支需要()元。
三、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6分)
4.68÷1.2○4.680.342÷0.9○0.34216÷24○
0.86÷1.03○0.8623.18÷0.98○23.18○
四、列竖式计算。(10分)
43.5÷2.918.9÷271.35÷27
五、递等式计算。(24分)
0.28÷3.50.65.46+4.48÷0.281.25÷0.25÷4
2.05÷0.82+33.69.07-22.78÷3.46310.1
六、解决问题。(32分)
1.一支钢笔9.6元,是一支圆珠笔价钱的3倍,一支圆珠笔多少钱?
2.一条高速路长336千米,一辆客车3.2小时行完全程,一辆货车用3.8
小时行完全程,客车的速度比货车的速度快多少?
3、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
少千克?
4、一辆小汽车3.5小时行驶229.25千米,一辆小轿车4.5小时行驶328.5千米,哪种车行驶的速度快?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五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二单元测试 第6篇
一、直接填得数。(12分)
10÷8=2.6÷0.1=44÷0.4=5.5÷0.01=
4.9÷0.7=1.25×4=3.64+5.69=20-10.2=
0÷3.9=1.25×8=6.7+13.3=24÷48=
二、填空。(16分)
1)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先把小数化成,除数的小数点
向()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然后
按照除数是()的除法进行计算。
2)3.141414………是()小数,简便方法记为()。
3)两个因数的积是0.45,其中的一个因数是1.2,另一个因数是()。
4)6÷11的商用循环小数简便记法表示是(),保留两位小数是
(),保留三位小数是()。
5)把下面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老师给参加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买奖品,用148.8元买了12枝钢笔,每枝钢笔是()元,买这样的钢笔20支需要()元。
三、比较下面各数的`大小。(6分)
4.68÷1.2○4.680.342÷0.9○0.34216÷24○
0.86÷1.03○0.8623.18÷0.98○23.18○
四、列竖式计算。(10分)
43.5÷2.918.9÷271.35÷27
五、递等式计算。(24分)
0.28÷3.5×0.65.46+4.48÷0.281.25÷0.25÷4
2.05÷0.82+33.69.07-22.78÷3.463×10.1
六、解决问题。(32分)
1.一支钢笔9.6元,是一支圆珠笔价钱的3倍,一支圆珠笔多少钱?
2.一条高速路长336千米,一辆客车3.2小时行完全程,一辆货车用3.8
小时行完全程,客车的速度比货车的速度快多少?
3、张燕家养的3头奶牛上周的产奶量是220.5千克,每头奶牛一天产奶多
少千克?
4、一辆小汽车3.5小时行驶229.25千米,一辆小轿车4.5小时行驶328.5千米,哪种车行驶的速度快?每小时快多少千米?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第7篇
一、口算。(12分)
1.5×7=36+35=60+25=76-40=68-5=24-8+7=
9×6=6×7=12+28=80-23=8+7=8×5+4=
二、青蛙回家:用线把青蛙和荷叶连起来。(8分)
三、脱式计算(24分)
44+28-154×6+764+(52-29)65-5×9
32-25+1576-18+3924÷6×863-(32-23)
四、在正确算式后面的()里画“√”,错误的画“×”。(6分)
1.小明吃了7个,还剩多少个?
(1)4×3-7=4(个)()
(2)4×3+7=19(个)()
(3)4×3-7=5(个)()
2.小明看一本40页的书,第一天看了8页,第二天看的`和第一天看的同
样多,这本书还剩多少页?
(1)40-8-8=24(页)()
(2)40-8+8=40(页)()
二年级数学五单元测试总结 第8篇
本单元围绕“诗意童年”这一主题, 安排了31篇文章, 其中“一主”人教版教材中课文5篇, 《同主题拓展阅读·校本教材》文章16篇, 《主题式·经典诵读》诗文10篇。
教学这组教材的目的: (1) 让学生通过读书, 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 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童年时光的珍贵, 丰富情感体验, 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2) 通过对比阅读, 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式; (3) 丰富语言积累; (4) 交流和描绘自己的童年生活。
【设计理念】
以单元主题———“诗意童年”为主线, 以单元主题———阅读教学法策略为指导, 以“以读代讲、批注式阅读、情感式诵读”为重点, 完成31篇文章的阅读。在分享阅读的基础上, 让学生感受诗意童年的美好和难忘。
【教学目标】
1.读背单元导读。
2.精读《儿童诗两首》, 感知本单元主题“诗意童年”。
3.阅读《主题式·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同主题同步拓展阅读》中的《班长的苦恼》等。积累背诵《童年》。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
2.学会怎样表达诗意童年。
【教学准备】
PPT课件、MP3音乐《童年》
【教学流程】
课前预习:自学《儿童诗两首》中的生字、词语, 熟读诗歌。
一、单元导入 (方法:读一读, 背一背)
1.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诗意童年”这一主题单元, 首先我们来读一读单元导读 (出示单元导读:童年, 是充满纯真和情趣的时光) , 那么, 童年是什么呢?让我们来读一首优美的小诗《诗意童年》。
2.诵读单元导读 (全班读、男女生读、个人读) , 进行批注式阅读。
3.背诵单元导读。 (限时 2 分钟)
二、批注式阅读学习《儿童诗两首》, 精读指导《我想》
(一) 导读引入, 激发兴趣
(指名读导读部分的前三句)
师导:今天我们要学习两首儿童诗。刚才同学们读的这几句话实际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赞美童年的诗。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读, 看看它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二) 诵读诗歌, 感悟想象
1.读一读:生自由读诗、指名分小节读诗。
2.想一想:想想每个小节写什么。
3.说一说:指名说作者在每一个小节里所表达的美好心愿。
4.议一议:自己最喜欢哪一个小节, 为什么?
5.品一品:学生自由品读诗句。
(屏显:“我”为什么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我”为什么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方法: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如, 平日里看见阳光的感受、脚踩土地的感觉以及结合天空、白云的样子和土地上草木葱翠的情景, 谈感受。)
6.生展示读, 说说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似乎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
7.比较读, 看看谁能通过朗读表现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三) 回归全诗, 感受意境
1.师:让我们把整首诗串起来完整地读一读, 边读边想, 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的?这首诗在表达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2.生谈自己的发现。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每一小节都以“我想……”作为开头, 表达自己的梦想, 每一小节里都有一个叠音词, 如, “悠呀, 悠———”“长呀, 长──”这样的语句。)
3.生再次自由读文, 感受诗歌的韵律、节奏。
4.全体齐读。
三、自主略读, 迁移运用
小组内自主批注式阅读学习《童年的水墨画》。
(一) 自读自悟, 理解大意
屏显:1.请同学们进行批注式诵读全诗, 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 并在每小节的标题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 概括主要内容。如, “街头阅读、溪边钓鱼、江上戏水”等。
2.划出优美的词语, 写上自己的感悟。
3.指名读诗, 交流自读所得, 概括全诗大意。
4.学生质疑, 释疑。尤其是一些含义比较深刻的语句, 教师有必要加以解释。如,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让学生体会“笑声”怎么会蹦跳?这说明什么?
(二) 赏读诗句, 学习借鉴
1.画出文中精彩的语句, 反复诵读, 体会这样表达的妙处。
2.欣赏交流佳句。如,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等语句, 体会诗句所包含的动感画面, 感受童年的瑰丽多彩。
(三) 比较鉴赏, 模仿习作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1.默读两首诗, 想一想两首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区别。
2.生探究、发现。
3.交流感悟。
4.师小结:第一首每小节的结构基本相同, 并且都围绕“梦想”这一主题, 语言比较跳跃。第二首主要是通过捕捉镜头来记录童年生活场景, 有一种动态的美, 还有一定的故事情节性。
5.想一想自己的童年生活, 是否也曾有过无数的梦想, 也曾有过许多有趣的童年往事, 模仿这两首诗中其中的一首, 记录下你的童年梦想与童年往事。
6.生动笔习作, 教师巡视。
7.交流作品, 师生互动点评。
四、同主题阅读链接, 自主略读与分享
《主题式·经典诵读》让我们一起走进《班长的苦恼》 (课件出示) (齐读、对读, 积累背诵) 。
师:请同学们进行批注式诵读, 划出优美的词语, 写上自己的感悟。想一想, 你从哪一句中体会到班长的苦恼的?读一读。
五、总结谈话, 结束教学 (略)
六、作业超市, 课后“延学”
1.搜集歌颂童年的名言或诗句。
二年级数学五单元测试总结 第9篇
1,下列各项中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3分)
A,轩榭池沼镂空斟酌
B,潋滟抖擞自给自足虬干
C,嶙峋硕大老鸹蜿蜒
D,倏然愚氓喧嚣龟裂
2,下列各项中各有一个字是错误的,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A,自出新裁
居高临下等闲视之
司空见惯(
)(
)
B,重峦叠障
称心满意史无前例
别具匠心(
)(
)
C,俯仰生姿依稀可辩潋滟绿波
毛骨悚然(
)(
)
D,活崩鲜灵
苍松翠柏神奇幽径
退避三舍(
)(
)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一项的是(
)(4分)
A,我自己的性格制造的这—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
B,是的,明天还封阳台吗?封了阳台,虽可以阻隔住城市的喧嚣,开辟出一块活动的空间,但是,这鸽子便没有了活动的场所。
C,我常常带领国内外参观者站在树下指着嬉戏的鸟儿们,说,“瞧,这是我们的一景。”
D,记得在50年代,我在故宫的城楼上,参观过一个有关“红楼梦”的展览。
4,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明代宦官魏忠贤权倾朝野,翻云覆雨,可谓八面威风!
B,暑假之后,同学们来到学校,面对焕然一新的校园,真有恍如隔世的感觉。
c,这个老汉衣衫褴褛,其家境可见一斑。
D,他犯了很严重的错误,可是在写检查的时候却轻描淡写,毫无悔意。
5,根据对偶句的特点,删改下面这副对联的上联,使上下联对仗工整。(2分)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6,下面两个句子均有语病,请在原句上加以修改。(4分)
(1)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能否到西双版纳去,是我很久以前的一个梦。
(2)通过台湾人这种经营旅游的独特方式,使人恍如隔世,满足了现代人所需要的古典文化感觉。
7,综合性学习。(7分)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兄弟。”大自然是奇异美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和谐的自然组合,构成了人类生存的最佳环境。学完本单元,老师拟举行一次以“善待自然,优化生存环境”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假如你是班长。请帮老师完成以下工作。
(1)根据活动主题,制定一个简要的活动方案。(3分)
(2)根据活动主题,拟两条宣传标语。(4分)
8,请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一段秋天夜景,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50字左右。(4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2题。(10分)
小鸟阿泰
周子诗
一个人坐在窗边,望着窗外的景象,不自觉地又想起那只小鸟,想起它的背影。
还记得在阿勒泰,一个小朋友突然向我送上一只小鸟,从此我便开始了跟小鸟的一段缘分。当我接过小鸟,我看到它无助的样子,我的心立刻就酸了。一只没有了父母照顾的小鸟是多么可怜啊!
当我拿着小鸟的时候,它惊慌害怕的样子把我吓坏了。它的心脏跳得很快,仿佛就快要把性命断送于我手里的样子。那时我十分害怕,因为我感到它的性命就交托在我的身上。难道我有权控制它的性命吗?它的生与死就在于我的一句话,或是一个决定。这未免把生命看得太不重要了。生命是珍贵的,所以我做任何决定都要让小鸟能安全地生存下去。
人生往往都是活在迷惘的分岔路口,要面对不同的选择。当时我心里就是想着究竟应该让小鸟好好地活在那小孩子的家,还是让它回归大自然,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呢?要做出这个选择真的不容易,仿佛小乌以后的一生,生与死,都在我的掌握之中。当我无意之中向天空一望的时候,我心里知道了答案。看到天上盘旋翱翔的大鹰,我就想到爱鸟应是放飞森林,保护环境,而不是用珍馐百味把它困在笼中养活。再想,生存而没有了自由,是何等痛苦,与其闷闷地在笼中过活,倒不如往外面的世界闯一闯!如果将来真的要面对死亡的话,那用死去换取自由也是生命的最高表现了。况且大自然本身就养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生、老、病、死,原本就有一定的规律,我们又何须为大自然那么忧累?大自然赋予我们一切的所需,我们应该对它有无比的信心才是。
第二天清早,我找了一个适合它生长的环境把它放了,默默地看着它离开。当小鸟回到河边时。看到它疯狂一般地往草丛里跑,我的心也随着它的脚步轻快地奔向未来的生命,心中的喜悦是无法用笔墨描绘的……于高兴之时,念头一起,就决定称小鸟为“阿泰”,即于阿勒泰地区认识的小鸟朋友。
究竟生命是脆弱的,还是顽强的?有时候人可以为了生存发挥最大的潜力,做出种种出人意料的事情;但有时候人又软弱得连呼吸都要靠机器来帮助。究竟小鸟的生命又是如何?它跌跌碰碰地走着,慢慢地背影就消失了。不知道它究竟是奔向光辉。还是苦命的未来?它走了,永远地走了……
9,“当小鸟回到河边时,看到它疯狂一般地往草丛里跑,我的心也随着它的脚步轻快地奔向未来的生命,心中的喜悦是无法用笔墨描绘的……”“疯狂”一词写出了小鸟
,作者的心“也随着它的脚步轻陕地奔向未来的生命”是因为
。(4分)
10,下面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哪一项最恰当?(
)(2分)
A,生命是珍贵的,我们应善待动物,保护环境。
B,动物和人一样,生存而没有自由是痛苦的。
C,大自然有能力养活一切生物,人类无须操心。
D,生命是脆弱的,人应为了生存发挥最大的潜力。
11,仔细阅读本文第4自然段,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议论性的语句,文章也是通顺的,那么能将这几句议论l生的语句删掉吗?为什么?(2分)
12,想一想。如果人类不善待生命、保护环境,小鸟能有“光辉”的未来吗?读了本文,简单谈谈你对人与环境关系的看法。(2分)
㈢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10分)
(1)彳艮多年以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向20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2)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而大写的音乐人,最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
(3)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还年少,老人回答时所透露的含义我还理解不多,然而随着采访中接触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回答在我脑海中越印越深。
(4)在采访北大教授季羡林的时候,我听到一个关于他的真实的故事。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校园。他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一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学子谢过老人,两人分别。
(5)几天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坐的
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
(6)我不知道这位学子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但我听到这个故事之后却强烈地感觉到: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7)这之后,我又在医院里采访了世纪老人冰心。我问先生,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
(8)老人的回答简单而感人:是年老病人的状况。
(9)当时的冰心已接近自己人生的终点,而这位在80年前五四运动爆发那一天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老人,心中对芸芸众生的关爱之情,历经80年的岁月仍未改变。这又该是怎样的一种传统!
(10)冰心先生的身躯并不强壮,即使年轻时也少有飒爽英姿的模样,然而她这一生却是用自己当笔,拿岁月当稿纸,写成的一篇关于“爱是一种力量”的文章。她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
(11)世纪老人在陆续离去,他们留下的爱国心和高深的学问却一直在我们心中不老。但在今天,我还想加上一条,这些世纪老人所独具的人格魅力是不是也该作为一种传统由我们向后延续?
()前几天我在北大听到一个故事,清新而感人。
(12)一批刚走进校园的年轻人,相约去看望季羡林先生。走到门口。却开始犹豫,他们怕冒失地打扰了先生。最后决定,每人用竹子在季老家门口的土地上留下问候的话语,然后才满意地离去。
㈣这该是怎样美丽的一幅画面!离季老家不远,是北大伯雅塔在未名湖中留下的投影,而季老家门口的问候语中是不是也有先生的人格魅力在学子心中留下的投影呢?只是生活中,这样的人格投影在我们心中还是太少。
(15)于是,我也更加理解了卡萨尔斯回答中所具有的深意。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呢?心中有个声音在回答:先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一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16)我知道,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地前行。
13,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所记叙的季羡林和冰心两位老人的故事。(2分)
季羡林先生:
冰心老人:
14,第10段中,作者为什么说冰心老人在离去之后给我们留下了“伟大的背影”?(2分)
15,文章结尾说:“这条路很长,但我将执著地前行。”请结合第15段回答:这条“很长”的路指的是怎样的路?(用原文中语句回答)(3分)
16,世纪老人冰心曾谆谆告诫:“青年人,珍重地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结合选文回答:在自己的人生书页上你打算怎样“着笔”?(3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7—20题。(10分)
①人与人在交往中应留点空白,为他人留点空白,才能友好相处;给自己留点空白。才会快乐度日。
②为他人留点空白,遇事能让三分,自己就多了一份爱心;为他人留下三分宽恕。人际关系就不会紧张;凡事能为他人留下设想的空白,世界就会多一份美好。不要忘了。你留给他人的空白,也是留给自己的出路。人生舞台,风云变幻,何处没有矛盾,何时没有纷争?世界上,有坦坦君子,也有戚戚小人,若是你没有坚忍的心智,没有宽容的胸怀,就无法与他人和睦相处。即便你一身清白,有德有才,也要允许他人的误解、刁难,甚至伤害……但是,一切都将过去,唯有真理永存,倘若你能包容理解,为他人留下三分余地,反省自身,解剖自己,矛盾就会迎刃而解,就能化干戈为玉帛,化误会为理解,化狭窄为广阔,最终会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③人是感情动物,有喜也有悲,有爱也有恨。给自己留点空白,会使心灵更畅快地呼吸。当你得意时,留点空白给思考,莫让得意冲昏头脑;当你痛苦时,留点空白给安慰。莫让痛苦窒息心灵;当你烦恼时,留点空白给快乐,烦恼就会烟消云散;当你孤独时,留点空白给友谊。真诚的友谊是第二个自我。人就是这样,痛苦可以忍受,泪水可以恣情,但绝对不能灰心,低头,停止不前;当生活把你逼进狭窄的小路,留点空白,留点光亮给心境,就会变小路为宽阔大道。
④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若是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就会无怨无忧、知足常乐。其实,一个人只有工作往上比,才会看到自己的不足;生活往下看,才会得到满足,不去攀比。平淡的生活,足以滋养世人,粗茶淡饭具备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就不必眼馋他人常吃山珍海味;自己有自行车骑,又能锻炼身体,就不必眼馋他人有小汽车接送……人世间事物纷繁,有领导者就有被领导者,有名人就有凡人,何必要与他人比高低?靠自己的诚实劳动,会获得一份甜蜜的果实,且俭朴的生活更贴近生活的本质,更能让人享受生活的乐趣,不至于迷失在光怪陆离的表面。为此,何不给他人和自己留点空白,求得安宁,活得开心、快乐一点呢?
⑤人生一世,对有些事情不需要刻意去面对,更不需要费心去思考其细节,给人给己留更多的空白和余地,留更多的灵气,才会快乐、幸福地度过一生。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7,本文中“留点空白”的含义是什么?(2分)
18,结合语境,解释第②段中加横线词语的含义。(4分)
坦坦君子:
戚戚小人:
19,文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品味的语句,请自选一处作简要赏析。(2分)
20,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所谈论的话题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对目前正在开展的“创建文明城市”“打造和谐社会”等活动同样具有启发意义。
B,第②段提到了人与人在交往中应遵循的原则,和我们通常所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的处世哲学意思相近。
C,第@煅中提到的“光怪陆离的表面”是指一个人一旦玩物丧志、不思进取,就会整天沉湎于花天酒地、碌碌无为的生活中而不能自拔。
D,全文语言朴实,条理清晰,说理辩证,蕴含哲理,表现了作者宽广的胸怀、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感染力较强。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1-24题。(10分)
【甲】昔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风,(1),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如(2),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乙】田登(宋朝人)作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chf鞭打)。举州皆谓灯为火。值上元(旧历正月十五为上元节)放灯,吏揭榜于市,日:“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俗语云“只许州官放火,(3)”,本此。
21,根据【甲】文内容填出(1)、(2)句。根据【乙】文内容及对俗语的了解,填出(3)句。(3分)
(1)
(2)
(3)
22,翻译下列句子。(2分)
(1)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2)田登作郡守,怒人触其名,犯者必笞,举州皆谓灯为火。
23,简答题。(2分)
(1)【甲】文作者通过海瑞的事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乙】文中,百姓为什么“谓灯为火”?
24,同样为官,海瑞与田登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老百姓需要什么样的官员?(3分)
三、写作(30分)
请以“_______,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适当内容,补全题目;(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出卷人:江苏省宿迁市马陵初中张淑琴)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C
2,薪——心障——嶂辩——辨崩——蹦
3,B
4,B
5,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6,(1)删去“能否”(2)删去“通过”
7,(1)确定举行演讲会的时间、地点、参与者;推选主持人和评委,确定演讲次序,即兴演讲,老师点评,宣布比赛结果。(主持人总结)
(2),示例1: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示例2: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示例3:蓝天之下你我他优质空气靠大家
8,略
二、阅读理解(40分)
9,获得自由后的喜悦感受到了小鸟的喜悦,为小鸟重获自由而高兴,为自己的决定而高兴
10,A
11,不能。在作者的叙述之后加上这段议论,不但能够表达作者的思想,回答作者为什么要放鸟归林的问题,而且能够深化文章主题。
12,没有。人不是环境的征服者,人与环境应和谐共处,共同发展,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爱护环境、保护环境。
13,(季羡林先生)为一个年轻学子看行李;(冰心老人)病魔缠身仍关心年老病人的状况。
14,冰心先生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留给我们的是高尚的人格和博大的爱心。
15,先成为—个优秀的人,然后成为—个优秀的新闻人,最后自然地成为—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
16,略(写出自己阅读后的人生感悟,观点明确,语言通顺即可)
17,每个人都要有爱心,对别人的感受体验要看得重一点,多一点宽容和理解;每个人都要有平常心,对自己的名利得失要看得淡一些。多一点自律和苛求。(要求能从对他人和对自己两个方面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18,坦坦君子:指襟怀坦白、德才兼备,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戚戚小人:指心胸狭窄、报复心理很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19略(言之成理即可)
20,C
21,(1准来于荒村野水之间(2)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3)不许百姓点灯
22,(1)(海瑞)亲自发放钱粮,从不克扣一文一厘,而且跟随他的官吏们也没有横行勒索过一钱。(2)田登作郡守时,恼怒别人触犯他的名讳,违反了必然遭到鞭打,整个州都把“灯,叫做“火”。
23,(1)事必躬亲,方能成功。(2)回避田登名字中的“登”这个音,只好把“灯”说成“火”。
24,海瑞廉洁奉公,不辞辛苦,事必躬亲,为百姓办事,令人景仰;田登仗势欺人,目无百姓,遭人唾弃。百姓需要的是像海瑞这样的清官、好官。
三、写作(30分)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第10篇
一、口算。(12分)
1.57=36+35=60+25=76-40=68-5=24-8+7=
96=67=12+28=80-23=8+7=85+4=
二、青蛙回家:用线把青蛙和荷叶连起来。(8分)
三、脱式计算(24分)
44+28-1546+764+(52-29)65-59
32-25+1576-18+3924÷6863-(32-23)
四、在正确算式后面的里画“√”,错误的画“”。(6分)
1.小明吃了7个,还剩多少个?
(1)43-7=4(个)()
(2)43+7=19(个)()
(3)43-7=5(个)()
2.小明看一本40页的书,第一天看了8页,第二天看的`和第一天看的同
样多,这本书还剩多少页?
(1)40-8-8=24(页)()
(2)40-8+8=40(页)()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测试题 第11篇
1.每天早上,太阳从()方升起,从()方落下。
2.小丽在小东的西面,小东在小丽的()面。
3.当你面向东时,你的后面是()方,左面是()方,右面是()方。
4.地图一般是按照上(),下(),左(),右()绘制的。
5.指南针的指针总是一端指向()方,另一端指向()方。
7.当你坐上向东行驶的汽车时,你会看见路旁的小树向()方移动。
二.想一想,画一画。(共20分)
(1)小羊家在小树林北面100米的地方,请用◎标出。
(2)小狗要从家向北走100米,再向东走150米,才能到小树林,请用☆标出小狗
家的位置。
三、看图填空(共24分)
小东从家里出发向()走()站到商场,再向()走()站到图书馆,再向
()走()站到医院,最后向()方向走()站到少年宫。
四.指挥交通。(共30分)
5×6 24÷3 3×
415÷5 7+6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检测命题说明
本次测试卷的命题思路是:以新教材为依据,以新课标为准绳。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测查学生“数学思考”及“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卷命题基本覆盖了本单元教材内容,题型灵活多样,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
1、试题做到了不偏、不怪、不难,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了灵活性,能够考出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画一画、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判断能力、操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试题检测意见
本次试卷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测试卷。本套试题着重于对二年级学生位置与方向知识的考查。试卷由填空、画图题、识图题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的习题构成。对学生本单元的学习进行了较全面的考查。试题遵循面向大多数学生的原则,设计由易到难的梯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全面检测,同时也张扬和体现了学生的个性。
1、试题做到了不偏、不怪、不难,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了灵活性,能够考出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2、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识记能力,观察和判断能力、操作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如:填空题、画图题等。
3、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识图、画图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参考答案
一、评分标准:每空2分,共26分。参考答案:
1.东,西;
2.东;
3.西,北,南;
4.北,南,西 东;
5.南,北;
6.西;
二、评分标准:每小题10分,共20分。参考答案:(略)
三、评分标准:每空3分,共24分。参考答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第12篇
一、直接写得数。12%
1.40.5= 7.51.5= 0.481.6= 0.5117=
1.20.4= 1.8-0.93= 0.67+0.43= 2.55-2.5=
5.40.01= 0.60.12= 3.22.5= 0.440.44=
二、用竖式计算。12%
3.050.78 2.346.5 1011 (商用循环小数表示)
三、脱式计算。24%
(1)4.37+15.60.32-7.6 (2)20[4.3-(1.9+2.2)]
(3)3.20.04-1.250 (4)2.310.78+1.690.78
(5)5.4与4.2的积加上1.2除7.2 (6)8.7减去2.4与0.8的和所得的差,的`商,积是多少? 再乘4.8,积是多少?
四、填空。16%
1、2.25时=( )时分 20厘米=( )米
13吨80千克=( )千克=( )吨 5.4平方米=( )平方分米
2、13.5的百分之五是(( )个4.5是72 ;( )是3.85的6倍。
3、一根铁棒4米重20千克,平均每米重( )千克,每千克长( )米。
4、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5.81.02○5.8 5.81.02○5.8 3.50.8○3.5
3.50.8○3.5 2.870.2○28.70.02 2.870.2○28.720
5、近似值是2.3的最大两位小数是( ),最小两位小数是( )。
6、三个数的平均数是1.8,如果再加上1,这四个数的平均数是( )。
五、应用题。36%
1、小丽看一本340页的小说,前10天每天看22页,以后每天看30页,再用几天可以看完?
3、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原计划每天修54千米,30天完成。实际提前3天完成,实际每天修多少千米?
5、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青岛开往上海,经过8小时后,甲船落在乙船后面53.6千米处。甲船每小时行36.5千米,乙船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学校食堂运来1吨煤,计划烧40天。由于改进炉灶,每天节省5千克,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4、花坛里月季花摆了3排,每排有18盆。菊花的盆数比月季花的4倍少72盆,菊花有多少盆?
二年级数学五单元测试总结 第13篇
(总分:100分时间:80分钟)
月如玉盘,也会被乌云遮挡;晴天丽日,也会突遭暴雨袭击;倦鸟归林,也会被人无情伤害;清许如水,也会面临干涸无源……让我们懂得珍惜,善待身边的每一只鸟,每一滴水吧!
一、汉字.词语.句子。(40分)
1.我是小小拼音翻译家。(5分)
chuán cāng( )上qī xī( )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听到jiàn()水流动的声音,它受惊得扇动着翅膀pū lēng lēng( )地飞到远处的一棵shuǐ shān( )树上了。
2.我来辨析多音字。(6分)
(1)“翘首遥望”中“翘”的读音是_________,它还有另一个读音是,可以组词_________ 、_________ 。
(2)“互相应和”中“和”的读音是“hè”,它还有读音“huo”,可以组词,在“和面”中组词_________。
3.在括号里填上含有由“度”加上偏旁组成的词语。(3分)
一年一( )的重阳节又到了,我真想快点()河去,把我买的那条()金的项链送给我妈妈。
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3分)
劳驾 高见 恭喜 留步拜托赐教请问
(1)这件事情是我欠考虑,请您多( )。
(2)“对于这个问题,我还是想听听你的( )啊!”爸爸笑着对李叔叔说。
(3)我不知道去“假日枫景”的路怎么走,就问一位老奶奶:“(),去“假日枫景”该怎么走呢?
5.赏图片,巧答题。(9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看到鸟儿,我想到了、_________ (1)请你写出几个含有“水”
等词语。也想用白居易的“_________ ,_________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告诉大家鸟类也是充满爱和亲情的,我(2)由“水”我想到了“
们不能伤害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为了让鸟儿能有一个温暖的家,我打算做很 这句俗语。
多鸟房子挂在树上,并且还在上面写了一条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两个带点的词能不能调换,为什么。(4分)
①我們选好观察位置,便在那儿等候灰椋鸟归来。
②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来玩句子万花筒。(4分)
(1)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庆祝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这句话是作者由鸟儿产生的想象,想一想鸟儿在干什么呢?然后续写句子。)
我想,这些鸟儿可能在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在__________________ ……
(2)村里人都说:“请我喝酒不如请我喝水。”(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照样子,将诗句所描写的事物用直线连起来,并在括号里写出一个带有这个字的成语。(6分)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__________________荷(荷枪实弹)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__________________水( )
走地流为一股泉,带风吹作千寻练。_________ 雨( )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_________ 月( )
二、积累.阅读.理解。(25分)
1.课文直通车。(10分)
(1)我来选择。(2分)
缺水给村民带来了“苦”,可作者却生动地描述了水给村民们带来的“乐”,这种写法叫()
A.欲抑先扬 B.反衬 C.铺垫悬念 D.叙议结合
(2)“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_________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_________的了,多么像_________在_________哇!”这句话用特写镜头,写了夕阳下鸟儿们羽毛的艳丽多姿。(4分)
(3)《古诗两首》中的诗句填空。(4分)
①俗话说“六月的天孩子的脸”。刚才还是阳光明媚,现在就是“_________,
_________”了。我们只好快速划船靠岸了。
②读了“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这样的情景: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一片碧绿,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远方,在阳光的照映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2.阅读赏析苑。(15分)
重视一棵树的命运
重视一棵树的命运,不知有多少人能够认同这个观点。
我们不妨先作个假设:如果设一个“森林法庭”,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被告。通过陈述实录,就可以作出明确的判断——比如,在成片的大面积林区发生山火,至少要达到“亩”的数量才能称为灾。即使像1987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那样的灾害,人们虽然给它定性为“特大”,但烧死了多少树,谁也数不清。在这里,树作为生命被“草菅”了。多数人以为原始森林,是祖先留下的,烧掉太可惜了,而发出的也只是。
对生命的_________,尤其是对无辜生命的伤害,每个人都应该感到愧疚,包括一棵树、一根草和一切微观世界的生命。但在生活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和保护面临选择的时候,对待树的“生命”就出现了人为的不平等。大到引发火灾、乱 滥伐,小到随意践踏、不经意的伤害,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在树叶渐渐枯萎的悲凉中,一座座大楼破土动工了。在冬季树木休眠的季节,树的立足之地,也就成了倒脏水、堆垃圾的废料场,油污的侵蚀,使一些树木在返青之前就葬送了自己的生命……
而对沉默的树,人有千万种理由说出要砍树的必要性。但事实上,人们不知看到没有,“自然的法庭”早已开庭审理了,并对人类做出了无法的判决:黄河泥沙滚滚并在屡屡泛滥之后又数次出现断流;荒漠化在不停地推进,吞噬着良田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洪水肆虐,冲毁层层堤坝……我们不要等到“自然的法庭”对我们宣读“死亡”判决时才幡然悔悟,那样就为时已晚了。
我们在关心人的命运,开始重建家园的同时,更应该重视每一棵树的命运。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4分)
感叹抗拒拒绝需要残害感慨伤害 须要
(2)除了大兴安岭火灾以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通过查阅资料或者联系生活实际,你还知道哪些破坏树木的现象?请你写一写。(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然的法庭”对人类的判决是什么?在文中用自己喜欢的符合画出来。面对这样的判决,你有什么话想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我们除了应该重视一棵树的命运,还应该重视自然界哪些生物的命运?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习作•表达。(35分)
1.综合中展风采。
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水的人均占有资源是非常少的。请你仔细观察右边图,回答问题。(5分)
(1)这幅图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小朋友循环用水的方法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家还有很多节水小窍门,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请你设计一句宣传语,让更多的人都来珍惜水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习作百花园。(30分)
一束美丽的鮮花,一只可爱的鸟儿,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切的问候,一滴真诚的泪水……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去珍惜。让我们珍惜人生的每一个阶段、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身边的每一种事物吧!请你以“珍惜”为话题写篇作文。
温馨小提示:①可以写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也可以写自己的或别人的故事及给自己的启迪,但必须围绕“珍惜”这一话题作文。②文章结构完整,可以按“珍惜什么?怎样珍惜?珍惜的结果怎样?”的结构来写。③语言要生动流畅,条理清晰、文从字顺。
参考答案:
一、1.船舱气息涧扑棱棱水杉2.(1)qiáoqiào翘尾巴翘腿(2)暖和huò23.度渡镀4.(1)包涵(2)高见(3)请问5.(1)倦鸟知返欢呼雀跃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2)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1)水到渠成水清照人人望高处走,水往低处流。6. 不能调换。观察是“仔细察看”的意思;观赏是“观看欣赏”。第①句不能用“观赏”,因为还未看到那壮观场面,所以就没有“欣赏”可言,只能用“观察”。第②句不能用“观察”,那样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只看而不能欣赏太可惜了;用“观赏”一词恰当,又能表现出人的审美情趣。7.(1)参加歌唱比赛举行生日联欢会(2)村里人都说,请他们喝酒不如请他们喝水。8.水深火热雨愁烟恨月色如水
二、1.(1)B(2)扑棱棱金红色穿上盛装的少女翩翩起舞(3)①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2. (1)感叹伤害需要抗拒(2)略(3)黄河泥沙滚滚并在屡屡泛滥之后又数次出现断流;荒漠化在不停地推进,吞噬着良田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空间;洪水肆虐,冲毁层层堤坝……我们对大自然所欠下的每一笔债,大自然都会讨回来的。让我们好好地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吧! (4)一棵小草一只鸟儿一头小鹿等等。
三、(1)节约用水(2)用洗脸水洗脚,然后冲马桶淘米水洗菜浇花洗脸水用来洗拖把、拖地
二年级数学五单元测试总结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