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关于朋友的俗语
二年级关于朋友的俗语(精选13篇)
二年级关于朋友的俗语 第1篇
是亲三分相,是火热层炕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责善勿过高使其可从,攻恶勿太严使其可受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法院门朝南开,有理无钱你别来
单丝不能成线,独木不能成林
花儿凋谢不再开,光阴一去不再来。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金风未动蝉先觉,暗算无常死不知
娶妻娶德不娶色,交友交心不交财。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是艺就养人
今朝有事今朝做,莫将忙事待明天。
到了北京才知官小,到了深圳才知钱少
是事让人非我弱,平生守己任他强
要想富先修路
朋友千个少,敌人一个多。
宁喝朋友的白水,不吃敌人的蜂蜜。
斩草不除根,萌芽依旧生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
招弓如招箭,隔行如隔山
要想庄稼长的强,铁锹不离大粪筐
店大欺客,客大欺店
是疙瘩就得解,是坎坷就得迈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
不怕慢,就怕站。
炕上有病人,地下有愁人
是非功过,过眼烟云
要想吃梨,老树剥皮
炒豆大夥吃,炸锅一人担
要想发别搬家
追赶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宠爱他;放弃时间的人,生活就会冷落他。
二年级关于朋友的俗语 第2篇
2、朋友之求不可怠。
3、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知。
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5、来而不往非礼也。
6、囊中有钱,不如朝中有友。
7、顺利时结交朋友,逆境中考验朋友。
8、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
9、友正直者日益,友邪柔者日损。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1、朋友的眼睛是最好的镜子。
12、失友快,交友慢。
13、万两黄金容易得;一个知心最难寻。
14、说我们好话的未必全是朋友。
15、交友慢,失友快。
1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17、没有朋友,世界成了荒野。
18、明易躲,暗箭难防。
19、宁可没有金钱,不可没有朋友。
20、宁喝朋友水,不吃敌人蜜。
21、不怕粥,单怕缩。
22、真朋友遇难就帮,假朋友遇难就嚷。
23、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24、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25、真金不怕火炼,患难考验友谊。
26、友谊是心灵的结合。
27、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28、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29、选书如择友。
二年级关于朋友的俗语 第3篇
由于食物中包含了一个国家的风俗、生活环境、气候等特征, 因此成为了解一个国家文化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以研究中韩惯用语, 其中以有关食物的俗语为中心, 其中提出的俗语包括四字成语, 惯用语等有很广泛的意义。
一、从有关主食的俗语中看文化的异同
(1) 有关米饭的俗语
韩国人日常主食是以米饭为主的, 糕在过去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只有在节日或者其他特别的日子才能吃到的食物。而粥则是大部分情况下生病的时候吃的。
但是对于汉族人来说, 北方人主要吃以馒头, 烧饼, 油饼为主, 使用的材料多是面粉。这种饮食文化所反映出的有关米饭的俗语和汉族相比韩国的更多, 使用的频率更大, 但是与有关糕的俗语比起来中国的俗语更多, 使用的频率更大。
在韩国俗语中用米饭来表达的情况:
象上面提到的一样, 在过去对于韩民族来说糕不是主食而是节日或者特别的日子才能在桌子上见到的食物, 米饭作为日常的事来比喻, 而糕和米饭相比则作为很幸运或者善行或者恩惠等具有这种特征的事来比喻。
另外一种类型的中韩俗语的表象是一致的或相似的, 比如:’和中文的画中之饼’这样很接近或很相似的俗语大概都是从中文起源来的。
(2) 关于大麦和大麦饭的俗语
大麦饭在过去的历史过程中被作为韩国人的特殊主食。在过去的韩国对于生活困难的农民来说能填饱肚子的主要粮食就是大麦了。这与当时对于中国人来说, 和人民大众有密切关系的青稞或者与中国东北的高粱或者燕麦等相似, 大麦是和韩国的人民大众有很密切的联系的食物。正因为如此韩国俗语中关于大麦的俗语有很多。
这些俗语表达了在以前困难的日子里陈粮都已经吃完, 大麦还没有完全成熟, 粮食情况最困难的时候, 农民的日子到了最艰难的时期的意思。
这样艰难日子在过去的中国每年都有, 在韩国也一样没有别的办法, 随着饮食文化的不同语言的表现也有不同。中文中没有的’这样的俗语。形容困难时期时中文一般都用青黄不接时来表达。
中国人种大麦的情况很少, 当然吃大麦饭的情况也很少。所以在中文中关于大麦饭或者大麦的表达意义的俗语几乎没有。
以大麦或者大麦饭作为象征的韩国俗语翻译成中文的情况不是直接说明意思的, 而是选择了利用别的比喻来表达所说的意思。
1. 解释其意义直接说明的情况
比喻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本性, 根源好结果也好, 根源不好结果也不好。
2. 具有相同的意义但用别的事物表达其意义
形容人很无聊或事情很无趣。
从以上例子中也可看出, 很难找到关大麦或者大麦饭的韩国俗语和中国俗语的意义一致的情况。同时也可以证明大麦或者大麦茶在韩国人的饮食文化生活中有着很特殊的位置。
二、从关于副食的俗语中看文化的异同
和韩民族的饮食文化的不同点之一是汉族用油炒的菜在食物中占了很重要的位置, 而韩民族的汤, 泡菜还有大酱和辣椒酱在食物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
(1) 有关汤的俗语
在韩民族的传统饮食中没有汤是不行的。汤是韩民族的重要菜肴。除此之外还有泡菜, 用油炒的菜很少。和此相反的在汉族的饮食文化中汤不过是辅助的菜肴, 而用油炒的菜占很重要的位置。正因为如此对韩民族来说勺子是主要的食器而对汉族来说筷子是主要的食器。
这样饮食文化的特殊性在韩国俗语中得到了反映, 用汤来比喻的俗语在韩语中有很多, 《韩国末代词典》中收录的和汤有关的俗语就有28个。
出现了以下这两种语言现象
1. 虽然出现相同意义的俗语但在两种语言中选择各自不同的象征事物。
比喻脑子越空, 越说大话, 装出有知识的样子。
2. 在韩国俗语中以汤为象征但是在中文中相对应的以直述的方式表达同一个意思。
比喻人办事轻浮, 不牢靠。
(2) 关于泡菜的俗语
众所周知, 泡菜作为韩民族特殊的传统食物在百姓的饮食生活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以泡菜为象征产生的俗语对于韩民族来说有很亲近的感觉。但是在汉族的饮食文化中没有泡菜所以即使有表现相同意义的俗语出现也不用泡菜来做象征而是用别的事物来比喻或者采用直接表达法来表示:
1.相同意义的中韩俗语有各自对应的别的象征
比喻已经失去本身的价值和味道。
2.表达相同的意思, 在韩国俗语中运用和泡菜相关的象征, 在中文中不用比喻法而是直接表达。
(自己吃了怕牙疼, 送给别人怕心疼
用来比喻对于自己来说好象没有什么作用的东西送给别人却觉得可惜的吝啬心理。
(3) 关于大酱, 辣椒酱的俗语
韩民族的传统饮食文化的另一个特征是与辣椒酱或者大酱是分不开的。韩民族的饮食文化别称为辣椒酱文化’或者大酱文化’的程度辣椒酱和大酱与韩民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但是汉族不认为辣椒酱是饮食文化中必须的, 大酱也不是每天必须吃的食物, 和它们关系不象韩民族那样紧密。所以出现大酱或者辣椒酱有关的韩国俗语翻译成中文时, 则用别的比喻来表达, 或者更多的情况是选择直接的叙述表达。
1.意义相对应的中韩俗语运用各自不同的象征
和根本相比所属更多
2.意义对应但是中文用直接的叙述
表面和内在很合适
和大酱, 辣椒酱相关的象征的韩国俗语大部分都是出现在《韩国末代词典》21个中的其中4个, 所有这些俗语都和比喻的中国俗语不对应的。这种现象可以看出辣椒酱和大酱在韩民族的饮食文化中的地位是多么特别。
三、总结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际的工具, 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凝结。通过这样的文化比较, 不仅有助于学习两国的语言, 更加可以加深人们对中韩两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如果把中韩两国全部的文化拿来比较的话, 关于饮食的俗语比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即使这样, 我们也可以很充分的理解俗语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韩两国间的文化交流会更加频繁, 俗语包含的内容会更加丰富。
参考文献
[1]#12
[2]#12
[3]#12
小学二年级关于朋友的谚语 第4篇
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有病乱投医。
无巧不成书。
无风不起浪。
欲速则不达。
脚踏两只船。
破罐子破摔。
伸手不见五指。
身正不怕影子斜。
三十六计走为上.
强将手下无弱兵。
磨刀不误砍柴工。
近水楼台先得月。
酒香不怕巷子深。
浪子回头金不换。
牵一发而动全身。
二年级关于朋友的谚语有哪些 第5篇
2、勿以貌取人。
3、朋友之间不用言歉。
4、病贫知朋友;乱离识爱情。
5、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6、新结同心香未落;长守山盟情永鲜。
7、跟好人,学好人,跟虎狼,学妖精。
8、选书如择友。
9、岁寒知松柏,患难见交情。
10、一个朋友一条路,一个冤家一堵墙。
11、路直有人走,人直有人交。
12、朋友千个少;冤家一个多。
13、人都有缺点。
14、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1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6、节令不到,不知冷暖;人不相处,不知厚薄。
17、叫化子也有三个穷朋友。
18、友直,友谅,友多闻。
19、东西新的好,朋友老的好。
20、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知。
21、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我。
22、顺利时结交朋友,逆境中考验朋友。
23、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24、要有朋友,必须以友谊待人。
25、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26、朋友可相逢,高山永分离。
27、谅解、支援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
28、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
29、称能称轻重,话能量人心。
二年级俗语精选 第6篇
2、水往下流,人争上游。
3、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4、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5、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6、好种出好苗,好树结好桃。
7、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8、不担三分险,难练一身胆。
9、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10、会说难抵两口,会做难抵两手。
11、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12、喊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13、是非功过,过眼烟云。
14、斩草不除根,萌芽依旧生。
15、小的不哄,老的不欺。
16、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17、好问不迷路,好做不受贫。
18、浪费时刻,等于缩短性命。
19、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到。
20、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21、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22、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23、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24、庄稼怕旱,干活怕站。
25、会走走不过影,会说说不过理。
26、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27、会跳的先缩脚,会撞的先缩脖。
28、水不流会发臭,人不学习并领悟落后。
29、当面是个人,转脸是个鬼。
30、骂人骂脏口,打人打伤手。
31、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
32、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
33、逢着瞎子不谈光,逢着癞子不谈疮。
34、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
35、娶妻娶德不娶色,交友交心不交财。
36、鸟无翅不飞,鱼无水不游。
37、土地贵在耕种,知识贵在运用。
38、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39、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抵对门。
40、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
41、积善三年人不知,作恶一日远近闻。
42、人多山倒,力众海移。
43、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44、家有千口,主事一人。
45、穷莫失志,富莫癫狂。
46、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三分孝。
47、人怕理,马怕鞭。
48、多个兄弟姐妹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
49、免人怨恨,总要温良。
50、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51、水滴石穿,坐食山空。
52、团结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53、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
54、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55、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56、活人哭死人,傻狗撵飞禽。
57、心要常操,身要长劳。
58、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59、明人不做暗事,真人不说假话。
60、单筷难挟菜,独翅难飞天。
61、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冤家多堵墙。
62、菜无心必死,人无心必亡。
63、柴看纹理,说话凭道理。
64、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65、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66、会打会算,钱粮不断。
67、不怕事情难,就怕不耐烦。
68、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
69、枕边话耳旁风,男人不听也得听。
70、路有千条,理只一条。
71、每日省一钱,三年并一千。
72、行路能开口,天下随便走。
73、宁喝兄弟姐妹的白水,不吃敌人的蜂蜜。
74、君子报仇三年,小人报仇眼前。
75、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76、草若无心不发芽,人若无心不发达。
77、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78、吃饭不嚼不知味,读书不想不知意。
79、好汉凭志强,好马凭胆壮。
80、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81、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82、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
83、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
84、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
85、是事让人非我弱,平生守己任他强。
86、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87、饱恶烹宰,饥咽糟糠。
88、不怕路长,只怕志短。
89、吃菜吃心,听话听音。
90、路不平,众人踩;事不平,大家管。
二年级关于朋友的俗语 第7篇
课件展示:孙悟空在花果山的画面。
师:孩子们,快看!齐天大圣孙悟空来了,他要带我们去游览美丽的花果山,可每个景区都设了关卡的,过了关才能进去。孩子们,还去吗?(去)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功的!板书:“人心齐,泰山移。”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课件展示:花果山大门“我会认”。
师:瞧,第一关到了。孩子们,开始我们的闯关行动吧!
请打开课本93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遇到带红色小帽的字多读两遍。
2、谁愿意读读课文?其余孩子认真听他是否做到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评议)。谁来和他比一比?
3、读得真棒!连调皮的小猴子也被吸引来了。瞧!(课件:15个小猴,身上写着本课生字)你认识吗?认识哪个就叫哪个的名字,还不认识的请小老师教一教。
4、拿出生字卡,同桌伙伴互相考考,不认识的,互相帮帮,看谁记得牢。
5、用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的形式认读生字卡。
6、在大家齐心协力之下,这么多生字,全被攻下了。可哪些音难读?哪些字难记?请与同桌交流,看看同伴的想法是否与你相同。
7、比一比哪个孩子最能干:能用“告诉我字音或字形容易错”的句式向大家说说,提个醒。
8、交流识字经验:孩子们真能干,不但看得仔细,听得认真,还说得这么清楚,谁来介绍一下自己的识字方法。
(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比一比、换一换、编儿歌、形象记忆等识字方法)
9、这么好的识字方法,让一向自以为聪明绝顶的齐天大圣都自叹不如!唉,真是“人心齐,泰山移”。大圣也只好把花果山的大门打开了。
(1)读词(课件出示:满山的果树,果树上有生词)这是花果山的果园,想摘果子的孩子听好了,请拉着你的小伙伴一同来摘。读得好的奖励带有生字的苹果。再让他们当小老师教读,师贴苹果词。(齐认读)
(2)理解词――说话。
为了奖励大家,请欣赏几幅优美的画面,但老师有个要求:边看边想,用画面上的词来说一句话。
出示课件:
①泰山风景――泰山。②柴块燃烧的熊熊火焰――拾柴、火焰。
③诸葛亮(伴以人物介绍)――诸葛亮。④小棒折断――折断。
⑤小船在蓝色汪洋大海里航行――竹篙、划桨。
三、再读课文,理解俗语
恭喜孩子们,你们闯过了第一关,继续往前行吧!
1、课件出示:美丽的花园,园门上“我会读,我会背”。
展示课文内容。
2、生自由练习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又流利。
3、你喜欢哪句俗语?先读一读,再说说为什么喜欢。
相机引导理解:“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抱成团。”
让学生用准备的学具小棒做实验。
4、揭题:孩子们,从刚才的读中,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短句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生自主发现,教师归纳,像这种通俗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蕴含一定道理的语句就叫俗语。板书课题:俗语。
5、刚才孩子们说到了我们今天所学的俗语都讲的.是“团结力量大”,那在我们生活中,哪些事情体现了团结力量大?学生自由畅谈课前搜集的资料。
6、男女生小组比赛读,对读。
7、试着背诵:师提示每句俗语的第一个词,生接背。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闯过了第二关,你们可以尽情地观赏五彩的鲜花。
1、课件出示:花园里群花争艳的美景。图标“我会写”。
2、学生认读10朵鲜花上要求书写的生字。
3、按结构重新给生字排队。
左右结构:划、折、拾、顶、移、断、船。
上下结构:柴、齐。
品字形结构:众。
4、哪个字最难写?想看着老师写一写吗?师范写生字,学生书空。
重点:众、柴、断。(注意“断”的笔顺)
5、学生自主描红书写。
6、展示学生作业,评一评。
五、自主实践,知识拓展
1、孙大圣祝你们闯关获得全胜,请你们欣赏一首好听的歌曲,名叫《众人划桨开大船》,歌中有我们今天学的俗语,会唱的孩子可以跟着唱,不会的请拍起你的手。
2、课件出示其他俗语,学生读一读。
3、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俗语(也可单独列为一节活动课)。
《俗语》教学反思
二年级关于朋友的俗语 第8篇
1.通过俗语的学习,对俗语产生兴趣。
2.通过俗语,更加了解祖国和家乡,更加热爱祖国和家乡。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听一听、说一说、读一读、看一看、想一想,加深对六条俗语的理解和记忆,激起记俗语积俗语的热情。
三、知识与技能
1.能够深入理解六条俗语,准确背诵六条俗语,做到不掉、不加、不错一个字。
2.搜集在家乡一带流传的俗语,至少一条,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1.使学生深入理解和准确背诵书中六条俗语。
2.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俗语的兴趣。
教学资源
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2.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⒊查阅与六条俗语相关的资料。
《俗语》教学活动过程描述
教学活动1[X1]
一、师生互动,激趣导入
1.讲述见闻,激发兴趣
星期天,吃过午饭,我家来了两位婆婆,拉起了家常。
一位说:儿子去年盖房子,他爸又是出钱又是出力;现在女儿也要盖房子,他爸又不得安宁。
另一位说: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可手心手背都是肉啊!
2.提出问题,引出俗语
师:听了我的讲述,你们觉得哪位婆婆的话最形象最生动?她讲的什么话给你印象最深?
学生快速回答: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手心手背都是肉。
⒊引入课题,出示任务
这类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通俗易懂的形象生动的固定语句就是俗语。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六条俗语。(大屏幕出示)
教学活动2[X2]
二、熟读俗语,读准字音
⒈学生自由读
⒉指名读
⒊正音
⒋熟读成诵,要求不掉不加不错一个字。
教学活动3[X3]
三、质疑问难,引向深入
⒈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大屏幕)
师提问:①“五岳”指哪五座大山?分别在什么地方?黄山在什么地方?请在中国地图上指出它们的大概位置。
②“五岳”各以什么闻名天下?黄山又以什么闻名天下?
③这句俗语是赞美“五岳”还是赞美“黄山”?
生回答:(略)
师小结:(略)(大屏幕)
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大屏幕)
师启发:在我们的想象中,天堂是个非常好的地方。这句俗语把苏杭与天堂相提并论,言外之意是什么?从字面上看,这句俗语还可以怎样理解?
生回答:①苏杭是像天堂一样好的地方。②天上最好的地方是天堂,人间最好的地方是苏杭。
师提问:苏杭分别在什么地方?请在中国地图上指出它们的位置。看这两个地方的代表景物,想我们学过什么课文?(大屏幕)
生回答:(略)
师小结:(略)
⒊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大屏幕)
师提问:桂林在哪里?请看地图指出它的位置。
生指图简介桂林的位置。
师启发:关于桂林山水,我们并不陌生。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讲一讲桂林山水的特点。
生讲:(略)
师再问:阳朔在哪里?这句俗语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略)
师小结:(略)(大屏幕)
⒋华山自古一条道。(大屏幕)
师提问:华山为五岳中的哪一岳?在哪个省?以什么闻名?华山上有条什么道?现在还是这一条道吗?
生回答:(略)
师:请看这句话(大屏幕出示:华山自古一条道,农村的孩子想出人头地,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上学。)请问,俗语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
生回答:(略)
师小结:(略)
⒌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大屏幕)
师引导:东北包括哪三个省?请在中国地图上指出东北的位置。
生看图说三宝
师小结:(略)
⒍雁门关外有人家,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大屏幕)
师提问:雁门关在什么地方?请在图上指出它的位置?关于雁门关,你知道什么?
生讲师小结:(略)
师引导:看图,说说雁门关外是什么地方?那里的气候特点是怎样的?
生讲:(略)
师小结:(略)
教学活动4[X4]
四、总结学习,课外拓展
⒈总结:学习俗语,不仅可以丰富语言积累,促进语言表达,而且可以增长见识,加深我们对祖国对家乡的了解。希望同学们人人都是有心人,随时随地记俗语积俗语。
⒉拓展:收集家乡俗语,至少一条,互相交流。
--------------------------------------------------------------------------------
[X1]通过讲生活中的见闻,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俗语的认识。
[X2]六条俗语中,有几个字是多音字,学生容易误读,在熟读成诵前,通过指名读,发现错误,及时纠正,从而使学生获得准确知识。
[X3]针对六条俗语中的关键词,通过不同方式的质疑问难,一步步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六条俗语的理解和记忆,而且丰富了学生的见闻,激起了学生的学俗语的热情和对祖国各地的向往之情。
[X4]通过收集俗语,交流俗语,丰富学生积累,加深学生对家乡的了解。
二年级关于朋友的俗语 第9篇
她的学习很好,经常考满分受到老师的表扬。但是她从来不骄傲,很谦虚,我们大家都很喜欢她。她性格活泼、可爱,经常玩一些“刺激”的游戏,比如下雨天去操场踩水坑,又或者带一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分享给大家。我很欣赏她的天真和美丽,所以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
好朋友就是彼此关爱、共同进步的。我在校园里不小心摔跤的时候,她第一时间跑过来扶起我、关心我;她的牙齿不小心被撞的时候,我第一个跑过去安慰她,告诉她不要害怕,我们在学校里几乎是形影不离。
我的好朋友二年级 第10篇
他的个子比我要矮一点,一双眼睛骨碌碌转动,一看就是个机灵鬼。他掉了一颗大门牙,有时候讲话让我觉得有点不太标准了,但是他笑起来的时候,眼睛会不自觉地眯成一条线,我觉得还挺可爱的。
下课的时候,我们经常一起玩游戏,一起聊天;上体育课时,我们一起锻炼身体。
让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是我们一起玩的游戏一恐怖老奶奶。游戏的规则是每人都要选一个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本领,比如隐形人可以分身,小蜘蛛可以飞檐走壁还可以自定义角色,我定义了暴力人,因为我觉得这个名字很酷,刘邵旸选了铁拳人这个角色,其他人也了都选好了自己的角色。刘邵旸身手灵活,跑得比较快,所以他是我们的主力军,他一马当先,率先冲进敌人阵营,我从后方夹击,我们俩合作得天衣无缝,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
我的好朋友二年级 第11篇
她有一双明亮又炯炯有神的大眼睛,还有那乌黑而又浓密的长睫毛,她胖乎乎的脸蛋上有一个可爱的小酒窝,甜甜的。这让我想起一首歌: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儿一样
我们经常一起玩躲猫猫,一起看书,一起打乒乓,我们特别喜欢搭积木。
有一天我约了杨君来我家搭积木,不一会儿,杨君就兴冲冲的带着积木跑到了我家。于是,开始了我们俩搭积木的表演,我们俩一起交替地搭起了积木堡垒,搭着搭着,发现我们搭的堡垒虎虎生威的样子,又好像有生龙活虎之相,积木就要搭成功了,我们高兴极了。可到最后一块积木时,仿佛鬼使神差似的,积木堡垒瞬间倒塌了,我和杨君也瞬间崩溃了,我们目瞪口呆的看着彼此,最后只能哈哈的一笑而过。
我的好朋友二年级 第12篇
有一次,我去找她玩。我来到她家门前,敲了敲门,她把门打开,说:“我要照顾妹妹,等爸爸回来就可以玩了,你先进来等我一下。”“好的”,我回答,我坐到沙发上。
刘嘉琦从房间里抱来了两个枕头,因为太重,她走到一半,就把枕头扔到了沙发上,差点砸到我。她把一个枕头立起来,让妹妹帮她扶着,然后再抱起另一个枕头,把两个枕头长的那一侧对着放,搭好了一个“小帐篷”。
她再一次跑进房间,把被子抱过来了,我心想:她抱被子过来干什么?只见她把被子一下子放到沙发上,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好累呀,好累呀!”然后她让妹妹慢慢地钻进去,再把被子轻轻地盖到枕头上,妹妹趴在“小帐篷”里咯咯地笑了。
我的好朋友二年级 第13篇
有一次,在二对二美术大比拼时,他是我的队友。他三下五除二就画出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鸟,可是我笨手笨脚的,总是画不好小鸟的翅膀。他耐心十足地教我,还给我做示范。不一会儿,一双灵动的翅膀便跃然纸上了。我们一起把画交上去,期待着能取得好成绩。第二天,我们一起去看了绘画的成绩,哇,第一名是我们的,太好了!叶子辰比我更开心,抱着我转起了圈。
还有一次,我去他家玩。他们家有一棵高大的桃树,树上结的桃子又红又大,看起来十分诱人。他见我垂涎三尺,便说:“我们一起去摘桃子吧!”说着就飞快地爬上树,简直就像猴子一样灵活。他想摘一个又大又红的桃子,可我仔细一看,不好,他的脚踏空了。我刚想提醒他,就听见“啊”的一声惨叫,叶子辰重重地摔了下来。我马上扶他起来,看到他磕破了膝盖,一下子吓坏了。不过,他比我冷静了很多,安慰我没事。接着,我小心翼翼地把他搀扶到卧室里,用碘伏帮他清洗伤口,然后用绷带绑他包扎。他咬紧牙关,一言不发。等我包扎好了以后,他的额头上沁出了汗,却还是忍痛跟我说谢谢。我笑着对他说:“不客气,你上次还教会了我画画呢!”然后我们就哈哈大笑起来。
二年级关于朋友的俗语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