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教学设计:买文具
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教学设计:买文具(精选5篇)
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教学设计:买文具 第1篇
课题:买文具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在具体的购物情境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合理使用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在实际情境中认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教师谈话导入
二、自主探究
1、认一认,填一填。
师:要想购物就离不开人民币,你认识图中的人民币吗?能完成填空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插图
学生能够认出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这些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是从哪里看出人民币的面值的。
结合生活经验及图片,完成填空,知道:1元=10角 1角=10分
2、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
师:瞧,淘气和笑笑跟我们一起来到了文具店。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0元以内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能自己买文具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0页最上面的插图
师:买1支钢笔可以怎样付钱?用你手中的人民币样张,演示给大家看看。学生可能会说:
我想直接给售货员一枚1元的硬币获一张1元的纸币,这样比较简单。我可以给售货员2张5角的。
我可以给售货员10张1角的。因为1元=10角。
我可以给售货员1张5角、1张2角和3张1角,这样加起来也正好是10角,就是1元。
…… 师:同学们的付钱方式真多。实际生活中我们这些付钱的方法都是可以的。
3、用1元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
师:在生活中有时候我们没有正好足够的零钱,就需要付整钱后再由售货员找回零钱。这样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师:如果用1元钱买1把尺子,应找回多少钱?同学们算一算,一会儿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讨论解答,集体订正。
4、和同伴说说,1元正好可以买哪些物品? 在小组内交流,然后交流汇报。
三、总结提升。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练习设计:教材第11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教学设计:买文具 第2篇
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情境,探索并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掌握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3、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文具实物图、小黑板、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请你算一算(看卡片口算)
1、40×2= 30×3= 20×7=
80÷2= 240÷8= 15÷3=
2、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40×()<150 70×()<440
80×()<650 50×()<320
二、新知探究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每到新学期,孩子们都会为自己添置一些文具,这学期你又为自己购买了哪些文具?
今天淘气和笑笑也来到了文具店(贴出挂图:每个文具盒20元),想给希望小学的孩子们买些文具(揭示课题:买文具),你们帮帮他们好吗?
2、学习80÷20和140÷20
⑴从文具店里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淘气今天带了80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板书问题:80元可以买多少个文具盒?)
师:“你会列出算式吗?”(板书:80÷20)
师:“你为什么这么列式?”(因为求的是80里面有多少个20)
师:“80÷20等于几?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算法。
师:“那你会用竖式来计算吗?请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学生汇报时提出:“为什么4要写在个位?(因为80里面有4个20)”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的孩子。
⑵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80元可以买4个书包,那140元呢?可以买多少个书包?(学生列出算式)
师:“你能像刚才一样用竖式来计算吗?”
学生试做,并回答为什么7要商在个位。
⑶比较80÷20与140÷20两个算式,你发现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师(用手势显示被除数的前两位)提问:为什么80÷20中的4要商在这里,而140÷20的7不商在这里?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内的孩子说说。
学生汇报时教师可以引导,80÷20你拿什么来除?先看的什么?140÷20呢,为什么不拿14来除?
通过小组内讨论感知“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的算法”。
3、练习:试一试。600÷30和520÷40
让学生比较这两个算式的不同,明白有余数怎么办?
三、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算式中除数有什么样的特点?”(揭示课题: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
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教学设计:买文具 第3篇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2、通过探索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能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和有关图形的计算公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生游戏互动——《报数游戏》。教师宣布游戏规则:从第一名同学起开始报数,当报到的数是5的倍数的时候,不能直接说出这个数,必须用字母m来表示。学生报数,教师适时询问m所表示的数字是几,并板书。当全部报完时,引导学生观察体会,字母可以表示一个不确定的数,引出课题《字母表示数》并板书。
二、出示儿歌,探索新知
1.儿歌接龙游戏。
出示儿歌:1只青蛙4条腿,2只青蛙8条腿……,让学生进行儿歌接龙。提问:这样说下去能说完吗?改怎样用一句话来表达这首儿歌呢?(学生畅所欲言)
2.如果用字母a表示青蛙的只数,你能用字母表示这首儿歌吗?(学生组内探讨,集体汇报,教师点拨)
3.老师这里有三种不同的想法,你同意吗?并说说理由
出示三种说法:a只青蛙a条腿;
a只青蛙b条腿;
4只青蛙4a条腿.
学生组内讨论,交流想法。教师点拨,指导学生理解第一种说法没有关注数量之间的不同及关系;第二种说法注意到了数量的不同,但是没有将它们的关系表达出来;第三种说法用字母表示出了两个数量间的倍数关系。
指导学生4ⅹ啊可以写作4·a或4a,数字一般写在字母前面(板书)
4.出示儿歌,让学生试着用字母来表示
1只青蛙1张嘴,
2只眼睛4条腿;
2只青蛙2张嘴,
4只眼睛8条腿;
……
请学生自主完成,并全班汇报,教师点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性。
5.说一说生活中什么时候还用到字母表示数。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点拨。
三、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
4×b= x×5= ɑ×c=
1×x= ɑ×b= x×x=
2、手势判断对错。
(1)b×2可以写成b2 ( )
(2)b+b=2b ( )
(3) ɑ+5可以寫成5ɑ ( )
(4)6-c=6c ( )
(5)d÷7=7d ( )
3、用线段把左右相等的数连起来。
比ɑ多2的数 ɑ2
比ɑ少2的数 2ɑ
2个ɑ相加的和 ɑ+2
2个ɑ相乘的积 ɑ-2
4、在括号里填写含有字母的式子。
(1)一件上衣ɑ元,一条裤子比上衣便宜12元。一条裤子( )元。
(2)小刚每天看课外书15页,a天共看了( )页。
(3)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有35人,到新站下去x人,上来y人。现在车上有( )人。
四、课堂小结,加深理解
在数学中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在生活中字母表示数又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大家以后要灵活应用。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63页试一试
板书设计
字母表示数
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教学设计:买文具 第4篇
《买文具》习题
一、基础过关
1.要运走480吨货物,需要多少节车厢?590吨呢?
2.用竖式计算
64÷40
320÷80
102÷30
380÷70
二、综合训练
1.直接写得数。
35×4=
189×0=
515÷5=
414÷2+36= 56÷7=
107×5=
74×2=
89-3×7= 2.填空。
(1)2011年有()天,今年的六月份有()天,十月份有()天。(2)边长是()的正方形周长是20cm.任何数和0相乘积是()。
(3)一列火车从上午6时到下午6时共行驶了1020千米。这列火车每小时行(千米。9月1日前一天是()月()日。
三、拓展应用
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形状和大小也完全相同。
()(2)今天是12月30日,明天就是元旦了。
()(3)公历年数是4的倍数一定是闰年。
()(4)两数相除,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5)1000千克的大米和一吨的面粉一样重。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8节 10节 2.略
二、综合训练
1.140
0
243
535
148
2.(1)365
(2)5cm
0
(3)85 8
三、拓展应用
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教学设计:买文具 第5篇
《买矿泉水》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自己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计算和思维习惯,并能进行合作。
教学重点
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
弄清数量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究法。
课前准备
题目、视频、多媒体课件。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运动会上,张老师给同学们买了2箱矿泉水,每瓶3元,每箱24瓶,共花了多少钱?怎样列式?24×3×2=(元)
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大家回答的真好,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
(出示板题)
二、新课学习
(一)探究新知,建立模型。
1.先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钱?
(1)25×2×3=150(元)150元就够了。
(2)20×3×2=120(元)要比120元多。
2.24×3×2=(元),自己在练习本上计算,能用几种方法就用几种方法。汇报交流。
(1)24×3×2(2)24×3×2 =72×2 =24×(3×2)=144(元)=24×6 =144(元)(3)24×2×3 =48×3 =144(元)
每种方法都请同学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每种列式方法中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使其他同学明白其中的道理。强调第二种方法只能在计算时用,不能这样列式。
(二)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36页1题,可以适当渗透简便算法。让学生熟练掌握125×8=1000,在此基础上进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渗透,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其中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
2.估计我们学校有多少人?可以让学生到各年级做个小调查,然后进行估计。3.37页1题,学生独立完成。
4.37页2题,先读题,弄清题意,在练习本上完成。
(1)41×5=205(个)
(2)325-205=120(个)
(3)205+41×3=328(个)328>325 能打完。
5.37页3题,哪道题的得数大?应该是加法的结果大,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6.37页5题,分析题意,独立完成。
(三)实践活动:
1千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
给学生提供多种工具,如天平、杯子等,在小组内进行估测。
三、结论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学会自己尝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课堂练习
1.试一试。
15×4×7 125×8×6 102×4×5 2.估计你们学校大约有多少人? 3.哪道题的得数大?画“√”。0+1+2+3+4+5+6+7+8+9(0×1×2×3×4×6×7×8×9(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37页4题。
六、板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北师版教学设计:买文具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