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二年级语文课件《星星的新朋友》新编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二年级语文课件《星星的新朋友》新编(精选12篇)

二年级语文课件《星星的新朋友》新编 第1篇

教学目的: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及生字词语。学习新偏旁“田”。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几种人造卫星的作用,产生对科学的兴趣及热爱科学的情感。

能力培养:

1.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培养学生积极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

重、难点:

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及生字词语。学习新偏旁“田”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一个朋友。这是什么?

2.“大家猜对了,我就是天上的一颗星星。”板书:星星

3.练读“星星”读准轻声。

二、听老师示范读书。

1.听老师示范读,要求听清字音。

2.学生练读圈出的生字词。

3.生说画出的生字词,老师相继板书。

三、学习生字词。

1.个别读,小组读,同座读、齐读。

2.去掉拼音,再读。

四、找到有关生字词的句子。

五、全班交流。

六、学习一自然段。

1.出示星星:小朋友,我生活在哪里?课文的那句话写的?

2.出示句子:深蓝色的夜色,群星闪烁。

3.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

4.出示图片:欣赏群星闪烁。

5.齐读。

6.第一自然段还有一句话?谁读?理解:小星星为什么会好奇的问?

7.练读。

8.过渡,星星都有那些新朋友?

9.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0.电脑演示:欣赏各种卫星。

七.总结。

板书:

气象卫星

通信卫星

星星的新朋友 资源卫星

侦察卫星

导航卫星

营救卫星

[《星星的新朋友》教学设计 (S版二年级上册)]

二年级语文课件《星星的新朋友》新编 第2篇

《星星的新朋友》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爱科学”为主题。重点是指导学生识字和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指导学生识字、写字时,要充分调动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发挥学生识字写字的潜能。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将围绕“爱科学”这一主题,紧扣课文插图,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遐想,感受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了解我国航天科技的发展。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专、管”等14个生字。会写“专、介、世”等7个生字及以下词语:卫星、世界。学习偏旁“田字头”。

2、分角色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了解几种人造卫星的作用,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及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练习分角色朗读。

2、会认写14个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几种人造卫星的作用。

课前准备

有关人造卫星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你们都有许多朋友,天上的星星也有许多朋友,现在又来了新朋友。他们是谁呢?(出示课题)

2、质疑。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思考,汇报交流。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读准字音。对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读通课文,思考;星星又有哪些新朋友?

3、认识生字。在文中画出本课生字,多读几遍,再用自己的方式记一记,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检测。

三、精读课文

1、朗读指导

(1)指导分段读。读中指导学生读出小星星问的语气。气象卫星通信卫星神气,自豪的语气。

(2)侦察卫星,导航卫星,营救卫星话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3)指导分角色朗读。

2、理解感悟

(1)引导学生理解“侦察、导航、营救”等词。

(2)想一想,猜一猜,侦察卫星,导航卫星,营救卫星是有什么作用?

(3)把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互相交流,感受现代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四、写字指导

1、本课要求学会7个字。要先引导学生弄清每个字的结构。

2、引导学生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学生掌握笔顺。

3、放手让学生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教师注意巡视,个别指导。突出问题再做指导。

五、实践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群星荟萃”活动。让学生把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的有关人造卫星的资料在全班说一说,此项活动从课后走向课外,同时能够提高学生查阅资料,搜集信息等能力。

二年级语文课件《星星的新朋友》新编 第3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及生字词语。学习新偏旁“田”。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几种人造卫星的作用,产生对科学的兴趣及热爱科学的情感。

能力培养:

1.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培养学生积极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

重、难点:

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及生字词语。学习新偏旁“田”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带来了一个朋友。这是什么?

2.“大家猜对了,我就是天上的一颗星星。”板书:星星

3.练读“星星”读准轻声。

二、听老师示范读书。

1.听老师示范读,要求听清字音。

2.学生练读圈出的生字词。

3.生说画出的生字词,老师相继板书。

三、学习生字词。

1.个别读,小组读,同座读、齐读。

2.去掉拼音,再读。

四、找到有关生字词的句子。

五、全班交流。

六、学习一自然段。

1.出示星星:小朋友,我生活在哪里?课文的那句话写的?

2.出示句子:深蓝色的夜色,群星闪烁。

3.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

4.出示图片:欣赏群星闪烁。

5.齐读。

6.第一自然段还有一句话?谁读?理解:小星星为什么会好奇的问?

7.练读。

8.过渡,星星都有那些新朋友?

9.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0.电脑演示:欣赏各种卫星。

七.总结。

板书:

气象卫星

通信卫星

星星的新朋友 资源卫星

侦察卫星

导航卫星

营救卫星

小学语文二年级新编名师教案 第4篇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回声吗?你在哪儿听过?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2、小组按自然段读、指名读课文。

3、学生自主识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4、班上汇报。

5、写字指导。

(1) 学生观察。

(2) 教师示范:“纹、影、倒、游”四个字。

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学生质疑。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二、朗读感悟。

1、默读思考:小青蛙听到了哪些声音?画出有关的句子。想一想,这些声音是在哪儿听到的?妈妈是怎样说的画出有关的句子。

2、把你画出的句子在小组里读一读。

3、课件演示回声的成因。在读读妈妈说的话。

4、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范读:理解回声的.成因。

三、实践活动。

二年级语文课件《星星的新朋友》新编 第5篇

語文園地三

教學目標:

1、識記一些動詞、量詞,會用“一邊…一邊”造句。

2、給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の機會,展示自己在課內外積累の字、詞、句。

3、練習說話、寫話,培養學生の寫作能力。

4、熟讀並背誦古詩《小兒垂釣》,培養閱讀和積累古詩詞の興趣。

5、繼續培養愛閱讀,愛積累の好習慣。

重點難點:

1、展示自己在課內外積累の字、詞、句。

2、熟讀並背誦古詩《小兒垂釣》,培養閱讀和積累古詩詞の興趣。

課前准備:

1、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師)

2、准備自己要展示の字、詞、句卡片。

課時分配:二課時

第1課時

一、學習“識字加油站” 1.課件出示:

彈鋼琴

練舞蹈

唱京戲

畫圖畫

捏泥人

下圍棋

滾鐵環

蕩秋千

滑滑梯

2.學生小組讀、開火車讀等。

3.你還會說這樣の短語嗎?

二、學習“字詞句運用” 1.比一比,填一填。(1)課件出示練習題。(2)指名口答。

(3)學生齊讀,師生問答練讀。

2.讀一讀,想一想,用加點の詞語說一句話。(1)課件出示句子,讓學生讀。(2)請人用“一邊…一邊”造句。3.練習“寫話”。

(1)師: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愛の玩具。你最喜愛の玩具是什麼?他它是什麼樣子の?它好玩在哪裏?先和同學交流,在寫下來。

(2)同桌交流。

(3)匯報交流情況,師適當鼓勵。(4)學生寫話。

(5)教師巡視,了解學生寫話情況。(6)推薦好文,全班欣賞。

三、小結

四、布置作業

1、繼續寫話。

2、完成《默寫達人》。

Fpg

Fpg

第2課時

一、展示引入。

1、請孩子們說說自己在生活中積累認識の字、詞、句都有哪些?

2、請同學們依次上臺展示自己搜集到の課內外認識の字、詞、句。

二、展示臺

1、課件展示:

白雲

烏雲

朝霞

晚霞

雨點

霜凍

雪花

冰雹

小溪

河流

湖泊

海洋

2、請孩子們好好讀讀,說說這些詞語分別描述の是什麼地方の景物?

3、你還搜集了同類の其他詞語嗎?請同學們補充。

4、出示描寫春天の景色の詞語:

含苞欲放

百花爭豔

花紅柳綠

春色滿園

5、請同學們想想還有哪些描寫春天景色の詞語,把它補充在書の旁邊。

6、出示關於讀書の名言錦句。

書籍是人類進步の階梯----高爾基

(1)請孩子們讀一讀,記一記。

(2)找一找我們學過の關於讀書の名言錦句。

三、日積月累。

小兒垂釣 唐【胡令能】

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1、今天我們要學習の是1最有名の一首詩《小兒垂釣》。

2、和老師一起來寫課題,“垂”字の橫畫比較多,中間這一橫字得稍微長一點,字應站穩了。“釣”字裏面有個點。

3、“垂釣”就是釣魚の意思,那“小兒垂釣”の意思就是小孩子釣魚。

4、同學們,釣魚是件非常有趣の事情。你們釣過魚嗎?釣魚の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

5、釣魚是一門學問,詩人筆下の小兒垂釣可是另有一番情趣呢!

6、你們都被這首小詩吸引了。它呀就寫在書上,翻開書p41,自己讀讀,看誰能把詩歌讀流利?

7、在這首詩歌裏藏著這樣幾個漢字朋友呢!(出示生字“稚、側、綸、莓”。)誰會讀?(個別讀、開火車讀、領讀)

8、離開了拼音朋友の幫助,你還能讀准這些字嗎?開火車認讀生字。你們讀得真准!

9、“稚”和“側”這兩個字我們不光要會讀,還要會寫。師範寫。

Fpg

Fpg

10、請同學們大聲地把這首詩讀一遍,然後讀給你の同桌聽聽。個別讀。

11、這是一首七言律詩,每一行有7個字,共四句。每行停頓都是2/2/3。所以我們朗讀時字音要准確,停頓節奏也要准確。

12、大家都陶醉在了童趣之中,其實古詩中寫童趣の詩還不少,老師給大家推薦幾首詩。

所見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村居高鼎

單長鷹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宿新市徐公店楊萬裏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四、我愛閱讀。

1、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自由閱讀《王二小》。

2、學學講《王二小》の故事。

3、請孩子們講講同類の其他故事。

4、請孩子們多讀課外書。

五、孩子們說收獲。

教學反思:

二年级语文数星星的孩子 第6篇

《数星星的孩子》一课通过描写张衡数星星的事,反映了他从小善于观察、认真思考、刻苦钻研的品质。课文所描绘的星空群星璀璨令人神往。然而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由于城市空气的污染,群星璀璨的星空显得那么遥远,那么陌生。这就需要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为学生创设情境,让他们接近星星,走近张衡。于是,在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多媒体,紧扣课文和学生的特点创设情境,拉近了学生与阅读材料的时空距离,训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初步学会提问,并引导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

案例过程:

1、师(播放媒体):小朋友,瞧,夜晚的星空可真美啊!看着图,你能说一两句话吗?

生1:夜空中的星星很美很亮。

师:是呀,天上的星星就像――珍珠一样亮。

生2:夜空中的.星星很多。

师: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满天、无数)

生3:晚上的星空很美。

师:是啊,不仅星星很美,夜晚的天空也很美。

2、出示句子:“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夜空中。”

3、谁能把这句话美美地读一读,自己先试试看。

4、逐一请学生站起来读,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感受?

5、指导朗读,读出“星星很多、很美很亮,星空很美”的感觉。

6、齐读。配音乐读。

7、师:古时候有一个孩子,他最喜欢数星星,经常注意观察天上的星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36课:数星星的孩子。

8、齐读课题。

9、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要问的吗?

10、生1:我想知道这个数星星的孩子是谁?

生2:我想知道他有没有数清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生3:我想知道他为什么要数星星?

收获与反思:

这堂课,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氛围,巧拨善引,促使他们质疑问难,独立探究,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和思维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儿童对夜空里的星星总是充满好奇和幻想。他们常常凝视浩瀚的星空,观察闪烁的星星,神游太空。联系这一儿童熟悉的生活内容,我通过巧妙的提问,激发了儿童的认知积极性,使儿童带着强烈的欲望进入了新课的学习。这堂课一开始,我就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出示星空图片:蓝天上有许许多多的明亮的星星,一闪一闪的,非常有趣。美丽的夜空,闪烁的星星,动听的音乐,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星空图景。这样拉近了时空与学生的距离。同时,配以优美的音乐,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情绪高涨。我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创设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启发性的谈话,拉近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

2、质疑问难,导入新课。

新编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7篇

1、通过寓言故事,知道成语“狐假虎威”的意思,对课文中的狐狸和老虎有自己的认识。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表演这个故事。

3、认、写生字表中的生字。教学准备:

1、《狐假虎威》课件。

2、生字卡、词语卡。

3、狐狸、老虎和其他动物的头饰。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激趣,引入情境。

今天,我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有趣的动画片,你们想一饱眼福吗?师播放《狐假虎威》课件。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这个故事已经编入我们的课本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狐假虎威》。板书课题,读题。

2、读了课题,你们想说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多读几遍课文,读正确、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检查是否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细读课文,感悟文本。

1、学习第1自然段。

(1)齐读第1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2)想象一下,此时老虎心里在想什么?自己读一读,看谁能读出老虎的凶猛、狐狸的紧张。(生练读)

2、学习第2~4自然段。

过渡:狐狸被老虎抓住了,它甘愿成为老虎口中的美餐吗?(1)指名读第2~4自然段,看看故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在危急时刻狐狸做了些什么?体会“眼珠子一转”和“扯着嗓子说”所表达的意思后朗读狐狸的话。(“眼珠子一转”写出了狐狸的诡计多端,“扯着嗓子说”写出了狐狸装出理直气壮的样子。)(3)听了狐狸的话,老虎有什么反应?联系上下文理解“犹豫不决”和“冷笑一声说”后朗读狐狸的话。(“犹豫不决”写了老虎似信非信,拿不定主意;“冷笑一声说”写出了狐狸装作胸有成竹、毫不在乎的样子。)

3、学习第5自然段。

(1)默读第5自然段,画出描写狐狸和老虎表情动作的词,读一读,想一想,它们各自在想些什么?

(2)指名读,引读。在读的过程中理解“神气活现”“摇头摆尾”“半信半疑”“东张西望”等词语。

(3)此时森林中的动物有什么反应?是狐狸吓跑了森林中的动物吗?它们怕的到底是谁呢?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把事情的真相告诉老虎?

四、拓展延伸,说写训练。

1、自主选题,自由说话,师生评议。(1)狐狸,我想对你说……(2)老虎,我想对你说……

2、课外练笔。

展开想象,续编故事:一年以后,受骗的老虎又遇到了狐狸……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感情朗读,培养语感。

1、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读,师生评议。

二、体验角色,自主演练。

1、想一想。你对哪个角色最感兴趣?想扮演它吗?

2、读一读。画出描写你最感兴趣的角色的句子,反复朗读。

3、说一说。说说你对“狐狸”或“老虎”的认识。

4、演一演。你认为该怎样表演好这个角色呢?自己演练演练吧。

5、学生自主选择角色,选择合作伙伴进行排练。

6、指名戴动物头饰表演,评选最佳演员。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检查、巩固认读生字(在反复朗读中学生已经认识了这些生字,可再指名认读,开火车认读生字卡、词语卡。)

2、指导写字。

(1)观察字形特点。“狐”右边的“瓜”不能写成“爪”。“冷”的部首是两点水,第2笔是提,起笔重,收笔轻;右边偏旁是“令”而不是“今”。“信”字注意“言”字三横的长短变化。

(2)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3)看清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学生在《写字》中练写。

3、将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自选词语货车上。教学反思:

22.狐狸分奶酪 教学目标:

1、会认识捡、酷、俩、始等12个新字,会写奶、吵、急、第等8个生字。

2、读懂故事中狐狸做了什么事。

3、能用关键词概括故事中的狐狸的品性。

4、能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重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狐狸的形象。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激发兴趣

同学们,打开你的回忆的闸门,想想,你们曾读过哪些有关狐狸的故事,想好后告诉我。并说说讲了狐狸干什么了?它们给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狡猾)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另一个关于狐狸的故事(课件出示故事题目)《狐狸分奶酪》

二、走进故事 感悟道理(1)这篇课文讲了狐狸干了什么事?

(2)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狡猾、聪明、奸诈、善辩

(3)你从文章的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小朋友,故事中的狐狸是不是够狡猾的?狐狸一口一口吃掉奶酪。假如,两只小熊相互谦让,不给狐狸可乘之机,那块香甜的奶酪不就不会落入狐狸的口中了。

狐狸分奶酪的故事告诉我们小朋友在面对物资分配的时候不能让外人来插手,要有团队信任,要相信自己的队友,过分得斤斤计较反而失去的更多,对自己的小伙伴不应该内讧,要一致对外不能让敌人钻了空子。相信自己的敌人不相信队友的人最后只能让敌人抢夺你们的胜利果实。

(4)指导朗读 分角色,注意对话。两只熊,一只狐狸

3、让我们回顾一下是怎么阅读《狐狸分奶酪》这篇故事的内容。

4、简单汇报

三、童话的特点:(1)拟人化描写(2)想象丰富(3)有趣有理

四、总结收获 布置小练笔

拓展练习,仿编故事 狐狸还会有那些故事?想一想,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编一则与狐狸有关的故事。

一、推荐阅读 拓展提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想一想这是一只怎样的狐狸?

二、检查学习生字。

1、认真读一读课文,圈画出课后生字和新词,在组内互相检查。区分:拌与伴,分别组词

2、小组展示学习。

3、全班交流。

三、学习词语 读一读,记一记。

四、指导书写

1、找出难写的生字。两个复杂的字:掰、嚷

2、指名说说难写的生字。

3、练习组词。

4、教师示范。

5、学生练习。

五、作业

1、生字词语抄写。

2、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22《狐狸分奶酪》

一半大 一半小

左一口 右一口 成员不团结 奶酪被吃光 教学反思:

23、《纸船和风筝》

教材简析:

《纸船和风筝》是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纸船和风筝带着问候,带着祝福,带着谅解,带着浓浓的真情,在山顶和山脚架起了一座七彩的友谊长桥。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成了维系、发展他们友谊的纽带。

故事的动人之处在于,当松鼠和小熊因为一点小事吵了一架之后,他们表现出的内心的失落和难忍的痛苦,以及修补“裂缝”的独特的方式和感人场面。只要我们带着一颗童心,带着对真挚友情的向往,去朗读这篇课文,就一定会受到深深的感染。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悟。

2、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尊重和相信是实现平等对话的前提。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与学生平等的对话交流,首先要尊重学生,而尊重学生要充分相信孩子学习的能力,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让学生体会友谊的可贵。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感受童趣

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到童话王国中去。(老师板画:高山、小溪、花草)。看,从童话王国中来了两个小朋友,快点和他们打声招呼吧!(出示松鼠和小熊的图片,学生向小动物问好)有一天,这两个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个纸船和风筝的故事。板课题,读课题。(风筝的筝要读轻声。)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老师范读,一边听一边想,故事都写了些什么?听后交流:关于课文的内容(根据学生回答,让学生在黑板上找到两个小动物的家,理解“山顶”和“山脚”。)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划出难读的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

3、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学生识记生字的情况。

具体操作:指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2)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开火车读课文,随机正音。

三、学习课文1——6自然

1、自由读课文2——6自然段 看看纸船和风筝是怎样使它们成为好朋友的。(学生回答问题,可引导他们从小熊和小松鼠是通过纸船和风筝互赠祝福话,互送自己喜爱的食物,来理解它们如何成为好朋友的。当学生说的不完整、不全面时,鼓励学生相互补充。老师借机把纸船图贴在小溪上,将风筝图贴在天空中。)

2、学习第3自然段。那咱们来看看小熊收到纸船时表情是怎样的?(乐坏了)还可以怎么说?你们有“乐坏了”的时候吗?(让学生说说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乐坏了”?)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体会小熊的快乐。

3、还有谁也乐坏了?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

4、理解“飘”和“漂”。看黑板上的图,风筝是怎样上去的?纸船又是怎样下来的?

出示写有“飘”和“漂”的小纸片,指名学生把纸片贴在黑板上相应的小溪上和天空中。并分别用这两个字说一句话。

5、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

6、师: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他们乐坏了,那我们就在音乐中去体会快乐吧!挺起腰来,看谁读得最幸福、最快乐。生在音乐伴奏下齐读1——6自然段。

7、小结: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正当他们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时,这快乐却没有了,因为他们吵了一架,从此,山顶上再也看不到飘荡的风筝,小溪里再也看不到漂流的纸船了。(老师拿掉黑板上的纸船和风筝)后来它们又是怎样和好的呢,咱们下节课来研究。

四、书写生字:扎、抓。写好左窄右宽的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开火车读读生字新词

2、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小松鼠和小熊因为互赠礼物而成为了好朋友,可是有一次它们为了一件小事吵了一架。

二、学习7——11自然段

1、读文深入。后来纸船和风筝又是怎样使它们和好的呢?自己读读7——11自然段。(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小松鼠主动给小熊放一只纸船,并写了一句和好的话来理解它们是怎样和好的。)

2、读中体验。

(1)引导学生结合文中“小松鼠再也受不了”等语句,体会小松鼠的心情。让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假如生活中与好朋友吵架了,心情会如何呢?体验小松鼠的孤独与难受。

(2)汇报朗读。指名读第10自然段。(这只“小熊”听了“小松鼠”的朗读,会不会和它和好?如果学生读时体会得好,这只“小熊”就可以针对“小松鼠”读时态度不够真诚、心情不够迫切来拒绝与它和好,并让其他同学继续扮演小松鼠进行读文。)老师相机贴风筝,并用一根粉笔线连在小熊的手中,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师:吵架之后,他们非常难过,在他们自己的努力下,终于和好如初,风筝又起飞了,纸船又起航了。多美呀!(课件出示图片)谁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导读11自然段。

(3)此时此刻松鼠每放一只纸船,心里就会默默对小熊说上一句话,他会说些什么呢?指名说)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纸船和风筝再次架起了松鼠和小熊之间友谊的桥梁,多么令人高兴。友谊是宝贵的,敢于第一个向别人伸出友谊之手的人更令人敬佩。小朋友们,我们在一起共同学习、生活了一年多了,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好朋友,拥有许多美好的回忆。请同学们亲手为你的好朋友制作一件小礼物,同时把你最想说的话写在上面,送给你的好朋友,好不好.四 书写生字

提醒学生注意“祝”、“福”都是“ネ”字旁。“幸”的第二横要长。

24、风娃娃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体会风娃娃的好心与“傻气”。

3、懂得在帮助别人要考虑对别人有没有用。

教学重点:让小朋友知道风娃娃做了哪些事?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为什么?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

1、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给你们出一个谜语,这个谜语的答案是一种自然界的现象,大家听好了:“听得见,看不着,只见花草随它摇,谁想抓它抓不到。”同学们猜一猜这是什么?(风)

2、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去认识一位新朋友,它叫风娃娃。板书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十六课《风娃娃》。

二、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不认识的字可以求助带拼音的小树叶。

2、读完课文的同学,认读课文后没有注音的生字,同桌之间相互检查,待会儿老师会单独请学生来认读这些字,看谁能认得又快又准。

3、进行生字闯关游戏,加强学生对于生字词的熟悉度。

4、请大家默读一遍课文,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出示图片看一看风娃娃做了哪些事情?

5、找出与图片相对应的段落来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谁能把课文的内容给大家讲一讲?(出示课文内容的填空)读完课文以后,我知道风娃娃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件事,其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好事,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坏事。

2、提问设疑,小组研读。

①风娃娃为什么要去帮助人们?并了解风妈妈的话 ②风娃娃去了哪里?做了哪些事? ③其中哪些事是好事?哪些事是坏事?

3、分块研读,感悟交流。

①好事板块(找出重点句子进行研读):风娃娃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风娃娃自己是怎么想的?从风娃娃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②坏事板块(找出重点句子进行研读):风娃娃做了什么?结果怎么样?风娃娃自己是怎么想的?读一读这句话。

③如果你是风娃娃的好朋友你怎样给风娃娃解释清楚为什么人们会责怪风娃娃?

4、请你评价风娃娃是一个怎样的娃娃?

三、教师小结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16、风娃娃

田野 吹风车河边 吹船帆 广场 吹风筝四处 吹衣服吹小树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1.用多种方法给动物分类,认识10种动物名称的生字。2.学习8个拟声词,并了解拟声词的用法。3.正确、美观的书写生字,发现生字书写规律,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4.积累有关动物的成语。教学重难点:

1.用多种方法给动物分类,认识10种动物名称的生字。2.正确、美观的书写生字,发现生字书写规律,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3.积累有关动物的成语。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播放小火车鸣笛声)同学们,我们的“快乐号”小列车又要出发了。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这辆列车,去学习更多的语文知识。你准备好了吗?

二、试着给下面的动物分类,看看谁的分法多。1.出示课件:

(1)认一认:依次出示“狼、猩猩、海龟、白鹤、鸽子、羚羊、蚯蚓、螃蟹、蝴蝶、蚕”等动物的图片指名认一认。

(2)依次出示词语:学生每认识一个动物,在相应位置出示这个动物的名称。

(3)说一说:先在组内说一说这些动物的习性,再指名在班上说,然后集体评议。

2.引言,提问:这些动物中哪几个动物是同一类呢?(1)小组合作练习分类,并说说理由。

(2)汇报学习成果,把同一类的动物名称写在一起,并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分法来分类,如按动物种类:哺乳动物、鸟类、爬行类、卵生类等;按生存环境:空中、陆地、水上等。

三、字词句运用

1、课件出示以下拟声词:

啪 唰 吱呀 叮当 嘟嘟嘟 咚咚咚哗啦哗啦 叽叽喳喳

2、你听到过这些声音吗?什么情况下有这种声音?

3、选词填空:

(1)大家都睡着了,突然响起的敲门声。(2),雨不停地下着。

4、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5、在理解句子的过程中了解拟声词的定义。

三、板书设计

四、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书写提示:会写生字领、群、船、野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老师提示:

(1)先看后写,才能减少修改次数,确保页面整洁。

(2)有些字,左右两边的宽窄差不多,写的时候要均衡。

3、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5、进行全班评比。

6、谈感受,说收获。

二、日积月累

1、出示成语,读一读。

狼吞虎咽 惊弓之鸟 胆小如鼠 龙飞凤舞 漏网之鱼 如虎添翼 鸡呜狗吠 害群之马 如鱼得水

2、指名朗读,同桌读,全班齐读。

3、请圈出成语中的动物名称。

4、大概理解成语的意思。

5、再读成语,边读边体会。

6、你还了解哪些成语里也含有动物名称?说一说。

7、我会选择一两个成语说话。

如:妈妈做的饭真香,我狼吞虎咽的几下就吃饱了。

三、我爱阅读:称赞

三、我爱阅读:称赞

1、读一读。

2、谁能说一说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

3、全班交流。

4、师小结:称赞往往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会称赞身边的人,让他人和自己都感到快乐。

四、板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数星星的孩子教案 第8篇

以读为主,层层设问,引导学生问答,理解课文内容。

【主要教学步骤】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轻声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

3、读后引导学生讨论回答:

⑴这篇课文写了哪几个人?主要写的是谁?他是一个什么人?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⑵课文写的是他什么时候的什么事?

二、熟读课文,层层设问

指导学生熟读课文,教师设问,深探部分。

1、让学生朗读课文第一节,提问:

⑴这一节是写谁的?写他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干什么?

⑵这个孩子是怎样数星星的?

⑶让学生做张衡数星星时的样子,使学生形象地理解“靠”、“仰”、“指”等词义。

⑷第一句把星星比作什么?碧玉盘指什么?

⑸从哪些词语说明天空中星星很多?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二、三节,提问:

⑴这两节各是写谁说的话?

⑵奶奶和张衡对数星星的看法一样吗?各是怎样说的?

3、对奶奶和张衡的不同看法怎么办?让学生读第四节课文。提问:

⑴这一节是写谁的`?

⑵爷爷同意谁的意见?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词句。

⑶本节有三个“它们”各指什么?

⑷重点指导爷爷说的话,提问:爷爷的话有几句?每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让学生读课文,同桌讨论,回答,教师只作重点指导。)

4、提问:(张衡听了爷爷的话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结果怎样,让学生读课文第五、六节。)

三、细读课文,知意明理

指导学生进一步细读课文,明白有关道理。

1、你喜欢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吗?为什么?

2、由于张衡认真观察,勤于动脑,得到了哪些方面的知识?

3、你应该向张衡学习些什么?

二年级语文课件《星星的新朋友》新编 第9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张衡从小善于思考、观察的好品质。信息资料

2、小星星形状的字词卡片、收集张衡和星空的有关资料、课件或挂图、音乐(用于配乐朗读)。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切入举偶

1.情景导入:课件演示(夜空、闪动的星星、《小星星》乐曲)。师生随着课件演示,共唱歌曲。启发:同学们,你们喜欢星星吗?你们知道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吗?古代有一个小孩和我们一样喜爱星星,他曾经认真地数过天上的星星,你们想认识他吗?(板书课题)(美丽的夜空,闪烁的星星,动听的音乐,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星空图景。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创设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启发性的谈话,拉近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课堂。)2.资料交流:(出示人物图片(张衡)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与他有关,请大家把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在全班交流一下,让我们一起走进张衡。(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能力是语文学科的重要人物之一,利于拓宽学生视野,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交流形式为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提供了一个舞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满足了学生成功心理。同时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做好了准备。)对话平台

二、识字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生字和词语,借助拼音和工具书以及上下文,读准发音,了解含义。

2.游戏识字:采用“小星星亮起来的”的游戏方式,检查识字情况,重点进行生字的正音和识字记字的方法交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识字记字体验,教师相机点拨重点字音和结构上的注意事项,同时引导学生进行扩词和必要的识字方法的提示和指导。(识字是阅读和协作的基础,同时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以自主识字、游戏检查、充分交流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识字热情,尊重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大胆发挥想象,运用自己的巧妙的方法来识记生字,活跃了思维,丰富了积累。以人为本,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时空,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识字的良好习惯。)

3.组内互读课文,进一步巩固识字成果,了解课文大意。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勺、斗、玉、组、数、睡”。指读,组词。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找出难写的部分,交流书写中应注意的事项。3.教师示范书写“数、睡”两个字。强调重点笔画的写法。如:“数”字左上方的“米”字最后一笔的变化;“睡”字右边几个“横”笔画的长短变化等。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组织全班评议。

(写字教学的作用在低年级至关重要,对于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应扎扎实实,充分尊重学生的观察体验,进行指导,并让学生在扎实的书写练习、交流评议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四、朗读

1.分组互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推选出“阅读小能手”,准备在全班朗读。2.组间朗读比赛,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互评,交流体会。3.读书交流:在读书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在识字写字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朗读练习,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赛读的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彼此的交流利于同学间的互相促进,同时在交流中教师也能有效地捕捉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为下节课教学做好铺垫。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不懂的地方时,如果是简单的可以当堂解决,其他的内容引入下一课时教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小星星”字词卡片,组织学生认读字词。

2.指读课文,让学生交流上节课的学习收获和自己还没有读懂的问题。(打好学生的基础知识,复现了对课文内容的体会和理解,同时突出学生在阅读中的焦点问题,为教学活动的展开确定方向。)

二、导读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节:通过读书,请告诉大家你感受到了什么? 2.启发学生在读文后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主要的句子进行深入地体会。如:“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的珍珠撒在碧玉盘里。”引导学生理解“珍珠”和“碧玉盘”是怎样的,在指导朗读中让学生体会夜空的美。“一颗,两颗,一直数到几百颗,”通过“闪”和上文的“撒”字,引发学生思考张衡数星星的艰难。从感性上体会到数星星的难,从而对张衡、刻苦认真的态度产生敬佩之情。

(读书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实施有效指导的过程。读书活动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训练意识,在尊重学生对课文个性化解读的基础上,加深了对文中人物的理解,提高了读书活动的实效性。)

三、研读

1.启发学生分组学习,合作读书。研读课文2-4自然节。重点从人物的对话入手,体会张衡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2.研读问题提示:文中一共有三个人物,从他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说说自己的理由。

3.学生分组研读课文,交流读书体会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4.学习汇报。在汇报过程中教师要在充分尊重各组发言的基础上,适时点拨学生领悟读书方法,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如要学会提问题:“奶奶和张衡对数星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你赞成哪种看法?” 要抓住人物的表现:“奶奶为什么笑着说?”“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醒来看星星。”从这些表现中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学会读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从低年级开始就应该结合着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和体验读书方法、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感悟

1.教师利用课件出示“星空图”。营造氛围,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边感悟当时的情境,了解爷爷告诉张衡的天文知识。如:认识北斗星、北极星。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组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在读书的基础上体会“果然的意思。

(情境朗读,加深感悟,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提高了朗读水平,在情感上与课文内容产生了共鸣,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五、讨论

1.用下面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因为„„长大后„„,所以„„”和“张衡成了„„是因为„„”。

2.从小张衡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将语文训练与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在练习与讨论中加深了对课文主题的理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小张衡优秀品质的影响和熏陶。)

板书设计

29、数星星的孩子

小时候 有耐心

善于观察

长大后 刻苦钻研

教学反思

《数星星的孩子》这篇课文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对孩子们充满着无穷的吸引力。要让孩子们真正地走进文本,体会星空的美,感受张衡勤于观察,乐于思考的品质,需要教师引导下进行深入地阅读。让学生在读中获得愉悦地享受,在读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在教学时,我就紧紧围绕着“以识字为基础,训练为主线,培养能力为目标”而步步展开。

1、主线清楚。整个课堂教学用两个问题进行贯穿: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小时候的他是怎样一个人?所有教学活动紧紧围绕主线索展开,一气呵成。

2、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设计的教学过程。这样,有动有静,动静搭配,既使学生学得快乐,又通过训练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

3、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我精选媒体,系统设计,寓教于乐,乐中求学。通过媒体化抽象为形象,既突破了,重难点,又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得到培养。同时,我还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渲染气氛、激发感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做到了电化教学的经济、必要、准确。

二年级语文课件《星星的新朋友》新编 第10篇

朱丽蓉 2010-8-3 设计意图:

本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教材二年级下册第29课的内容,讲述了张衡童年时数星星的经历。文中这样描述小张衡:“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用眼睛数到几百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什么让一个孩子做到这些?细读文中有关小张衡言行的句子,再结合多年后张衡在《灵宪》中对星空的记载(课外搜集所得),不难发现,在数星星这件事上,他表现出了极其可贵的“耐心”、“信心”、“用心” 和“恒心”,这些正是为人做事必备的品质与精神。因而本课教学,学生将在教师引领下,借助亲身体验、情境对话、放手猜想、资料验证等一系列活动研读课文,感悟张衡的“耐心、信心、用心、恒心”,从而受到启发,明白任何事要想取得成功,都应如此。学习目标:

1. 会认9个生字,会写“数、玉、珍、珠”等字。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积累课后习题中的三个句子。

4. 初步理解爷爷说的有关天文知识。

5.感受张衡数星星时的耐心、信心、用心、恒心。教学流程: 课前:

1.聊星星:你对星星有哪些了解?(板书:星星)2.老师想起一首歌(唱《小星星》)这首歌将星星比作──小眼睛,你觉得星星还像什么?

一、导入揭题

1.有个孩子看到这样的星星,他忍不住要去数了呢!看老师写“数”字,想想,数字怎么记?数,还是个多音字呢,课文中还有一个读音是──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板书: 的孩子)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请大家打开课本,听清两个要求。①、轻声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要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②想想屏幕上的两个问题: ▲课文中写满天的星星像什么? ▲你觉得小张衡是个怎样的孩子? 2.检查反馈。

①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随后读本课新词。②解决屏幕上的两个问题.问题一:积累佳句,指导书写。

你读懂了吗,课文中写满天的星星像什么? ①出示句子:“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有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感悟: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你感觉星星怎么样? ③感情朗读:让我们把星星读得又多又美吧(一起读)。其实,不但星星美,撒满星星的夜空也很美,都成了──(碧玉盘)呢。④积累句子:奖励你们看星星吧,出示星空图。

这么美的句子,记在心里了吗?口头填空:满天的()像()撒在碧玉盘里。⑤指导写字:这么美的句子,我们还要写下来呢。(出示这句话,在“数、珍珠、玉”的位置上出现田字格。)

看要写的字,其中有一个词语是──珍珠。“珍珠”谁来记?知道珍珠为什么是王字旁吗?(王字旁其实是由玉变化而来的。玉字,作偏旁时省去了一点,就成了王字旁。所以,王字旁的字跟宝玉有关)问题二:初谈印象,引向深入。

①你觉得张衡是个怎样的孩子?请简单说说。

②过渡:在细细学了这课后,我们会对张衡有进一步的了解。

三、精读感悟

1.亲身体验,感悟“耐心”。(1)自由读第一段。

文中小张衡数星星的时候,都做了哪些动作呢? ①找到有关句子读一读。

②圈一圈表示动作的词:坐、靠、仰、指、数(2)动作体验,感悟“耐心”:

①尝试动作:搬条小板凳,我们和小张衡一起数星星。(师读引导学生动作体验)数:一颗、两颗、三颗---------(数到二十颗)孩子们,感觉怎样?(手酸、眼花)

②引读:才数到二十颗,我们就感觉到眼也花了,手也酸了。可是,小张衡呢,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板书: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③感悟“耐心”:几百颗呀,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孩子?(生自由谈)(板书:耐心)

(3)有感情地朗读:是呀,不顾手酸,不管眼花,多有耐心呀!让我们一起带着敬佩再读这句话:(生读: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2.情景对话,感悟“信心”。

(1)自由读2-3段,练习对话:

看着小张衡这样耐心地数星星,奶奶有话对他说呢。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对话。①创设情境,师生对话:

老师读奶奶的话,谁来做小张衡?一生上台后,奶奶(老师)让小张衡(生)坐在膝盖上,靠着做数星星状,其余生重新读了第一段,随后教师读奶奶的句子,并暗示学生对话。

②生生对话:像刚才老师和同学那样,这一边的小朋友做奶奶,另一边的做小张衡,一起对话吧,注意,奶奶要亲切些。(2)问清缘由,感悟“信心”。

问问小张衡,你为什么说星星一定能数得清呢?(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星星是在动,可不是乱动;星与星中间总是隔那么远。)(3)有感情地朗读。

原来,小张衡是看出了名堂,找到了规律呀!怪不得他这么有信心。我们一起信心十足地说小张衡的这段话。(生接读)(板书:信心)

听出来了,对数星星这件事,小张衡是充满了──(生接:信心)。怪不得他能──(生接读: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3.理解难点,感悟“用心”(1)读懂爷爷的话。①指名读爷爷说的话。

从爷爷的话中,你知道了关于星星的什么知识?(随机理解“距离”,明白爷爷也认为星星数得清的原因)

想象:你的眼前出现七颗星星了吗?那是怎样的?(出示图)找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动画演示:转动)北斗七星慢慢地绕着北极星转。

②积累句子:

口头填空:那七颗星,连起来像(),叫()。

北斗七星()总是绕着()慢慢地()。(2)找出行动,体会“用心”。①引读:

爷爷说的话是真的吗,这孩子──(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②认真体会,感悟“用心”:

“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啊”,读到这儿,你又觉得小张衡是个怎样的孩子──

(3)有感情地朗读。多么用心、多么刻苦的小张衡呀,一起再来读读这几句话,这孩子──(生接读:一夜没睡好,几次起来看星星。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北极星慢慢地转动)(板书:用心)

听出来了,我们的小张衡,真的是在用心数星星呀!怪不得他能──(生接读: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四、整体回归,角色朗读

1.学到这儿,你对张衡有了怎样的了解? 2.分角色朗读1-4段。

五、猜想验证,感悟“恒心”

1.放手猜想:小张衡的故事,我们快学完了,老师想请大家猜一猜,为了数清天上的星星,张衡一共数了多少个夜晚呢? 2.资料验证。

据张衡在《灵宪》中记载: “中外之官常明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为星二千五百,而海人之占未存焉”。

几十年后,张衡终于数清了天上的星星──大概是2500颗。这个数字,与现代天文学家统计的、肉眼能看到的星星数量很接近。3.感悟“恒心”。

看到这儿,你又觉得这是个怎样的人了?(板书:恒心)4.有感情地朗读。

是的,几十年的生涯中,张衡持之以恒地做着这件事,这是一个多么有恒心的人啊。

5.课外阅读,延伸拓展。

二年级语文课件《星星的新朋友》新编 第11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结合插图,续编故事。过程与方法: 1.小组讨论学习;

2.能认真抄写最后一个自然段,并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妈妈和未未是怎样“摘星星”的。体会妈妈对孩子的期望,体会浓浓的母子情。2.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按笔顺规则书写8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对孩子的期望,体会浓浓的母子情。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的意识。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音乐《闪闪的星星》,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插图,一面镜子和一碗水。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老师在黑板上贴上一些小星星,请学生看黑板: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我们的教室里多了好些小客人,你们喜欢它们吗它们也想着能和同学们交上朋友,你们听,它们还会唱歌呢!

2.听音乐《闪闪的星星》,可让学生一起唱“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

3.引入课题:小朋友们想不想把这些小星星摘下来,让它们和你交朋友板书课题:摘星星。复习再认“摘”字,指导读准翘舌音。

4.读了课题,你能提什么问题吗(谁摘星星怎样摘摘下来了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翻书到17页,一边看课文一边听课文录音。

2.说一说:课文里的未未和妈妈是怎样摘星星的

3.自由读课文。将不认识的字划记出来,借助课后的生字表读准字音。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可请教同学或老师。

4.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将课文读准读通。

(三)检查反馈,认读生字

1.读准字音。

我们的黑板上,星星们都在眨着眼睛,盼望大家把它们摘下来呢,在每一颗星星的后面都藏着一个生字娃娃,你要是能把生字读准,并教会大家记住它,着颗星星就属于你了。

2.学生自愿上台“摘星星”,当小老师带读生字,如有错误,师生集体纠正。注意读准翘舌音:赏,梳,妆,叔,后鼻音:镜。

3.小老师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生字的,其他同学如有不同的记字方法,鼓励他说出来。

4.引导学生分类识记生字,形声字:嘿,碗,溜,梳,镜,宇

比较记忆;未——末,赏——常

5.自主积累词语。

给生字找朋友。

未来欣赏一碗水一溜烟

梳妆抽屉镜子宇宙

(2)认读词语:淡淡的月色闪闪的星星凉凉的夜风

幽幽的花香

(四)巩固生字,再读课文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游戏:给生字找帽子,将生字卡片贴在对应的拼音下面。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课文,进一步巩固生字读音。

4.检查评价,请学生朗读这篇课文,教师适时评价,注意鼓励。

(五)作业设计

1.回家多读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2.自己做本课的生字卡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检查学生自己制作的生字卡片。

2.开火车认读生字,词语。

3.指名朗读课文。

(二)理解课文,感悟朗读

1.过渡:春天来了,你们看,院子里多美呀!(出示课文插图)

这是什么时间(夜晚)你看见了什么引导学生看图说出图意。(图上有月亮,星星,花儿,未未和妈妈在观花赏月。)描述一下你眼中的月亮,星星,花儿。(如:镰刀似的月亮,眨着眼睛的星星,挨挨挤挤的花朵)课文中是怎样写的呢

2.指导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淡淡的月色,闪闪的星星,凉凉的夜风,幽幽的花香。嘿,真醉人。”

齐读这一段,说说读后的感觉,比较一下课文中的描写和同学们刚刚说的句子,谈谈不同的感受,体会“淡淡的,闪闪的,凉凉的,幽幽的”几个叠词的好处。

指名读,集体评价,指导读出幽静芬芳的春夜之美。齐读第二自然段。

3.过渡:妈妈和未未比赛摘星星,他们各自想了什么办法

4.学生快速默读课文后,指名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5——9自然段)板书:妈妈——一碗水未未——一面镜子

5.分组合作学习,两名同学表演妈妈和未未的动作,另外两名同学朗读相关段。

指名表演,适时评价。看是否读出了妈妈和未未的心情,语气。

比较“撒满了镜子”与“映在了镜子里”的不同,体会“撒满了镜子”的“撒”字的好处。

6.过渡:妈妈和未未真的摘下了星星吗未未有什么想法

7.学习课文的最后4个自然段。

指名读。未未有什么想法你觉得他能摘到星星吗说说你的理由。相机结合“神舟五号”宇宙飞船补充宇航员的有关知识。

你喜欢课文中的未未和妈妈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妈妈对孩子的期望。了解未未是个有理想的好孩子。)

春天的夜晚很美,因为有了未未的理想,有了妈妈的期望更美了。让我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最后4个自然段。

(三)回课总结,拓展延伸

1.学了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一个有理想的好朋友——未未,你觉得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聪明,有理想的孩子)

2.谈谈你有什么理想。

3.读格言: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四)作业设计

1.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摘星星吗回家后做一做“摘星星”的游戏。

2.阅读从小立志的故事,搜集有关的宇航知识。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本课11个生字,并给它们口头组词。

(二)识字写字

1.认读本节课要学写的字: 未摘想端面镜叔船

2.观察字形,说说这几个字中有没有我们本节课学的生字,哪些是我们以前认读过的字。本课的生字:未叔镜

以前学过,本课也出现了的字:摘想端面船 3.自主识字。

读字音,看字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再根据意思组词。和同桌交流,把学习的方法介绍给小伙伴。

指名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组了什么词,全班交流,老师适时评价。4.学习书写。

(1)观察要书写的字,说说要注意些什么。未:与“末”比较,第二笔横比第一横长。

摘:右边不是“商”,“商”字里面是“八口”,而“摘”的右边有“十口”。

叔:右边不是反文旁,而是“又”字。可用顺口溜的方式帮助记住“上上下小右又——叔”。船:右上部是“撇,横折弯”。不要写成“几”字。端:左窄右宽。右下部不要加一横。镜:左窄右宽,右下部不要少一横。想,面:上下要均衡。

(2)出示字卡,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对照笔顺,试着写一写生字。

(4)学生在写字本上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5.将写得好的作业展示出来,表扬鼓励。

(三)巩固练习

1.连一连

未摘面端叔船想镜

条花茶父只子来念

2.填空。

一()水一()镜子一()风

()的星星()的夜风()的月亮

板书设计:

妈妈 一碗水一碗星星

摘星星

二年级语文课件《星星的新朋友》新编 第12篇

1、通过听、讲盲童的故事等艺术活动,让学生在表演中锻炼、学习角色的塑造,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体会盲童的心理世界,培养坚强的性格。

2、学唱歌曲《摘星星》,感受节奏规律和旋律的高低。体验歌曲的情绪。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摘星星》,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体会到盲童的生活世界。

教学难点:学唱歌曲《摘星星》,感受节奏规律和旋律的高低。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穿了一件是什么颜色的衣服?

生:

师:告诉你们呀,老师最喜欢这种颜色了。那么你喜欢什么颜色呢?谁来说说。

师:这么多的颜色把我们的地球变的如此美丽,生活充满快乐。但是,有一种人却感受不到色彩的美丽,生活在黑暗中。他们是什么人?

生:盲人。

师:盲人是如何感受这个世界的。大家来看看图片说一说。 (生看图片说说)

▲你看到了什么?树这么粗大,然而他们却看不见,只能用手摸。

▲你看到了什么?花儿这样鲜艳,盲童却看不见,只能用鼻子闻。

▲你看到了什么?大海如此波澜壮阔,盲童也看不见,只能用耳朵听。

师:盲童就是靠他们特有的方式来感受世界,感受生活。你听,盲童在诉说

二、导课

请听,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首配乐诗歌。

盲童

从小我就是一个盲童娃娃,在摸索探求中渐渐长大。

虽然我看不见五彩云霞,

心中却盛开着芬芳的鲜花。

虽然我看不见奔腾的江河,汹涌的波涛却在我脑海拍打。

燕子在为我吟唱着春天的故事,小溪在为我讲述着金秋的童话。

我不寂寞,我不忧伤,

我的知音,我的朋友遍天下。

三、学唱歌曲

1、欣赏歌曲《摘星星》。

2、出示歌词:这位小朋友说的对吗?我们来读读歌词,

生:他说的对。

师:我们看这首歌结尾处有这样一个记号。它叫什么名字? 那么这首歌有几段?(讲解演唱顺序)

3、我们怎样当盲童的眼睛?让我们闭上眼睛,感受盲童的世界。小朋友们可以对口形,心里默默唱,不出声。

4、我们再来跟着钢琴轻轻的唱。

5、我们放开声音再来唱一唱。(随即鼓励)

6、我们男女同学分开唱。男同学唱第一段女同学唱第二段。比比看,谁唱的好。

7、让我们充满深情地再来唱一唱。

(歌声这么优美让老师感动,更让盲童朋友高兴)

四、演一演,体验盲童生活。

(一边欣赏歌曲《你是我的眼》)

师:盲童的生活是多么艰辛啊!老师想请一位同学扮演盲童,来体验他们的生活。眼睛蒙上纱巾,站起来,伸手四处摸一摸,感受盲童生活中的困难。

(旁白):天亮了,明明起床洗脸后准备刷牙洗脸(提示找牙刷)由于眼睛看不见,他只能一点一点摸着找;牙刷终于找到了,刷完牙后,他背弃书包高高兴兴去上学。到了教室,他要找座位了,我们帮帮他,给他拍手。如果他离座位越来越近,我们就轻轻拍(手势),他离座位越来越远,我们就大声拍(手势)。现在开始。

师:(随即鼓励)问:你感觉怎样?生活方便吗?

师:在大家的帮助下,他们的生活就这么难,更何况要独自面对这一切。他们最最渴望拥有什么?

生:一双明亮的眼睛。(师随即鼓励)

师:同学们,盲童看不见却听得到,我们可以帮助盲童,作他们的眼睛。让我们大声告诉他们。对他们说,我就是你的眼睛。让我们一起大声说:“我就是你的眼睛。”

五、课堂小结。

二年级语文课件《星星的新朋友》新编

二年级语文课件《星星的新朋友》新编(精选12篇)二年级语文课件《星星的新朋友》新编 第1篇教学目的:1.认识1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及生字...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