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儿童食品安全小知识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儿童食品安全小知识(精选9篇)

儿童食品安全小知识 第1篇

儿童游泳安全小知识

一、抽筋不可不防。

孩子刚开始学游泳时,心里一定紧张害怕,加上水太凉或泡在水里时间太长,也会导致孩子身体抽筋。为防止紧张抽筋,下水前的准备活动应当充分。游泳前,家长应先在孩子四肢浇些水,做好充分的活动,慢慢入水,以适应水温,同时注意控制呼吸。遇到下肢抽筋时,最好立即让孩子上岸,热敷抽筋的部位,并轻轻地加以按摩。

二、恶心呕吐不是小问题。

游泳过程中,进水难免,鼻子呛进脏水就会恶心呕吐,许多家长都忽视这种情况。少许不适不会造成意外,但会让孩子在心理上排斥游泳。如出现这种情况,应让孩子赶快上岸,用手指压中脘、内关穴。如果有仁丹,可以含上一粒。

三、身体疼痛需注意。

游泳时,孩子身体会出现一些莫名的疼痛,这并不是孩子在撒娇,而是他们的身体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出现胸痛可能是孩子不适应水中的.压力,用力压胸口,等到稍好时再上岸。

腹部疼痛可能是抵受不了水中的低温,应让孩子立即上岸,最好让其喝一些热的饮料或热汤,以保持身体温暖。头痛是因呛水或身体寒冷、暂时性脑血管痉挛而引起供血不足所致。这时应迅速让孩子上岸,用大拇指在头顶百会、太阳及列缺穴按揉,然后用热毛巾敷头,再喝一杯热开水,即可好转。

四、耳鼻排水有妙法。

耳朵里灌水或鼻子呛水,用以下排水方法:将头歪向耳朵进水的一侧,用力拉住耳垂,用同侧腿单足跳,手心对准耳道,用手把耳朵堵严压紧,左耳进水把头歪向左边,然后迅速将手挪开,水即会被吸出,用消毒棉签送入耳道内将水吸出。

儿童食品安全小知识 第2篇

什么是皮肤皲裂

宝宝皮肤柔软娇嫩,抵抗力低,对外界气温的适应和调节能力还很差。在寒冷的冬季,手脚的皮肤很容易出现皲裂,影响孩子的正常生活。那么我们该怎么样呵护宝宝的`肌肤,防止宝宝手脚皲裂呢?

皲裂是小儿在秋冬季节常见的一种皮肤病,wWw.它一般表现为手、足部皮肤干燥,增厚,还有脱皮的现象。宝宝的皮肤在顺皮纹的方向会出现一些裂口,其深浅、长短不一,经常伴随有出血和触痛,严重地影响着孩子的正常学习和运动。皲裂引起的皮损比较好发于手指、手掌侧,以及足跟及足外侧等皮肤角质层厚或经常摩擦的部位,常常会在两侧同时发生。

儿童食品安全小知识 第3篇

研究发现,流动儿童安全防护意识较薄弱,缺乏在交通、用电、用火方面的安全常识,与其父母的监护与教育不足、娱乐形式单一等有关[3,4,5]。本研究旨在关注流动儿童父母安全知识掌握和教育行为现状,并根据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以期提升其安全教育质量和流动儿童的自我防护能力。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4年10—11月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择南通市崇川区、港闸区、通州区、开发区的教学水平中等、流动儿童数量占到25%以上的8所小学。在每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中各选择2~3个班级,每个班级不少于20名儿童,且流动与非流动儿童对半,共向其1 800名父母发放问卷。共回收问卷1 786份,有效问卷1 664份,问卷有效率为93.2%。其中,流动儿童父母813名,非流动儿童父母851名;男生父母841名,女生父母823名;一年级儿童父母281名,二年级和三年级父母均为278名,四年级父母275名,五年级父母283名,六年级父母269名。省外流动儿童父母为1 231名,占74%,主要来自安徽、福建、河南、山东、浙江5个省;省内流动儿童父母400名,主要来自盐城、徐州、淮安、连云港等地,占24%;市内流动儿童33名,来自南通的下属县市,占2%。

1.2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涉及儿童(包括出生年月、性别、户籍所在地、来本市时间、所在学校和年级)及养育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户籍所在地、职业、月收入、受教育水平)、安全知识的知晓水平及来源、安全教育的观念、内容、频率、方法等,所在社区安全教育开展的频次,具体有41项问题。

其中,安全知识知晓水平的调查包括父母的自感水平和实际的知识掌握,前者由父母自己判定自身的安全知识掌握处于“很好”“一般”“较差”的等级; 后者涉及防触电、防溺水、防火、药品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运动安全、玩具安全8 个领域,采用开放性询问( 如“你知道过马路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吗?”) 。若回答1 ~ 2 项正确答案记1 分,回答3 ~ 4 项正确答案记2 分,回答5 ~ 6 项以上正确答案记3 分,说出7 项或以上答案记4 分。调查问卷发放给儿童,由其交给相关父母。问卷要求父母认真客观填写,并采用匿名方式,填写后第2 天统一上交给班级教师,再由研究人员统一回收并检查项目填写是否完整、剔除不符合要求的问卷。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算百分率并进行χ2检验;流动与非流动儿童父母安全认知水平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

2 结果

2. 1 流动儿童父母安全知识知晓及其获取途径

2.1.1安全知识知晓水平

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父母的安全知识掌握情况有所欠缺,明显落后于非流动儿童父母(χ2=8.8,P<0.05),表现在81.1%的流动儿童父母认为自己的安全知识掌握情况“一般”,低于非流动儿童父母的74.4%;7.0%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安全知识掌握“较差”,认为自己安全知识掌握“很好”的父母仅占18.6%。

由表1 可知,流动儿童父母安全认知得分低于非流动儿童父母,且在防触电、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交通安全、运动安全、玩具安全领域明显落后( P值均<0. 01) 。

2.1.2安全知识获取途径

54.7%的流动儿童父母的知识来自于“自身经验”,高于非流动儿童父母的38.8%;流动儿童父母中,有27.9%依赖于“周围生活”,9.3%来自于“电视报纸”,4.7%来自于“长辈传授”,仅有3.8%利用“上网”“教育杂志”获取知识,明显落后于非流动儿童父母的13.9%。

2. 2 流动儿童父母安全教育

2.2.1安全教育频率

与非流动儿童父母相比,流动儿童父母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频率更低,表现为65.1%的流动儿童父母“经常”(每周5次以上)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19.7%的父母“有时”(每周3~5次)进行安全教育,14.0%的父母“较少”(每周1~2次)教育孩子,甚至还有1.0%的父母“从不”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而与之相应的非流动儿童父母开展安全教育的频率为67.2%,30.3%,25.0%,0。经检验二者在安全教育的频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6,P<0.01)。

2.2.2安全教育内容

流动儿童父母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内容较为全面,但不均衡,他们较多对孩子开展交通安全(82.6%)、防触电(75.6%)、防走失(66.3%)、防拐骗(65.1%)、防溺水(55.8%)教育,相对忽略玩具使用安全(24.4%)、药品安全(24.4%),特别是安全急救电话方面的教育(16.3%)。

进一步检验显示,在“防走失”“防溺水”“防拐骗”“药品安全”和“玩具使用安全”上,流动与非流动儿童父母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在“交通安全”“防触电”和“安全急救电话”上,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分别为4. 077,10. 993,32. 46,P值均< 0.01) 。主要表现有75. 6% 的流动儿童父母对孩子进行了防触电教育,而非流动儿童父母比例高达92. 6% ;有16. 3% 的流动儿童父母对孩子进行安全急救电话教育( 包括110,119,120 等) ,落后于非流动儿童父母的35. 3% 。

2.2.3安全教育方法

在教育方法上,65.9%的流动儿童父母采用“直接告诉孩子不可以怎么样”教育方法,高于非流动儿童父母的48.4%;22.4%和8.2%的流动儿童父母采纳了“举例子”和“结合故事图书”的教育方法,低于非流动儿童父母的41.8%和9.0%;还有0.4%的流动儿童父母采纳了“发生情况再告诉”的教育方法。进一步的检验显示,流动与非流动儿童父母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P<0.05)。

3 讨论

调查显示,流动儿童父母自身安全知识知晓水平较非流动儿童父母低,对安全教育知识的掌握还有待进一步加强。2014 年对北京市的一项调查显示,民办打工子弟小学5. 5% 的父母“自感掌握足够的健康知识”,31. 2% 的父母“自感掌握健康知识不够”,落后于户籍小学的父母[6]。流动儿童父母自身安全知识不足自然影响儿童的安全教育及其效果,需要引起注意。

此外,流动儿童父母对儿童进行安全教育的频率较低、内容选择上有所偏颇、教育方法上更倾向于采纳“直接告诉不可以做”这一简单方式,与流动儿童父母的职业特点、受教育水平等因素有关。流动儿童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低( 以初中为主) 、收入较低,导致其较为注重基本安全和生理需要的满足,忽视了对孩子安全健康方面的讲解与教育; 他们多为个体经营和体力劳动者,往往以在企业打工、从事建筑( 如拆迁、搬运、装潢、木工等) 和物流运输业( 如司机、跟单、修理汽车等) 或小买卖( 如卖小商品、菜、食品和收破烂等)等行业为主,这些行业的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流动性较强,职业特点有可能影响到他们对子女发展和教育的关注[7],也影响到对子女开展的安全教育。

流动儿童父母的安全知识有待于得到充实,其教育行为和质量急需进一步提高,这需要媒体、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团等的引导和父母的积极参与。具体建议如下:(1)通过媒体向流动儿童父母宣传安全教育知识。全社会在发展经济、促进文化教育的同时,不应该忽视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成长。如在公益广告中宣传儿童安全的重要性,提高社会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在电视节目的安排上,播放关于儿童安全方面的动画片;积极利用儿童读物的优势,传播健康向上的内容,引导广大儿童及其父母学习安全知识、规范安全行为。(2)发挥社区基层组织的能动作用。据调查,“经常”开展安全知识宣传的社区只占17.4%,而“从不”和“很少”开展的社区占59.3%。社区应充分发挥贴近流动家庭、对其需求和现状较熟悉的优势,加强其教育功能的发挥[8],通过社区内的宣传媒体(如报刊栏、宣传画张贴、小区广播、相关影视作品播放等途径)普及儿童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相关知识,并可以组织一些相关的活动(如亲子活动、安全知识讲座、家庭安全教育大讲坛)促进社区内流动人口家庭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并从方式方法上为父母提供简单可行的策略,进而提高流动儿童父母的教育能力和儿童自我防护的能力。(3)加强父母与学校联系,为流动父母提供丰富的安全教育形式。作为专业教育工作者的学校及其教师应摆正自己的位置、提高开展家校合作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深入家庭了解流动父母和孩子的特定需求,增加为父母提供安全教育知识的频率,还要丰富教育形式。(4)企事业用人单位应加强安全教育知识和行为的普及。流动儿童父母从事的工作多是事故易发的类型。企事业用人单位应规范和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从源头把好安全关,消减安全风险。当父母的安全意识提高了,不但能避免自身受到伤害,也为他们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奠定了基础。(5)借助社会团体,向流动儿童父母宣传安全知识和教育。高校、非政府组织(NG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可组织志愿者组成“情系/牵手流动儿童”“支教圆梦”等教育关爱服务团队,为流动儿童开展系列活动的同时,也对其父母开展各种培训活动,提高其安全意识,减少意外伤害等的威胁。

摘要:目的 了解南通市流动儿童父母安全知识和教育行为现状,为提升其安全教育质量提供指导与帮助。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江苏省南通市8所小学1 664名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1.1%的流动儿童父母认为自己的安全知识掌握情况“一般”,且对防触电、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交通安全、运动安全、玩具安全的掌握水平明显落后于非流动儿童父母(P值均<0.01);其知识获取途径较狭隘,以自身经验(54.7%)和周围生活(27.9%)为主;他们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频率少于非流动父母(P<0.01);其教育内容不均衡,对“防电”和“安全急救电话”的教育差于非流动儿童父母(P值均<0.01);65.9%的流动儿童父母更倾向于“直接告诉孩子不可以怎么样”的教育方法。结论 与非流动儿童父母相比,流动儿童父母的安全知识与教育行为存在一定的不足。应充实流动儿童父母的安全知识、提高其安全教育水平。

关键词:安全,知识,健康教育,儿童

参考文献

[1]刘震.关于流动儿童群体的研究综述[J].法制与社会,2010(1):192-193.

[2]张莹莹.莫让暑假成为流动儿童危险期[N].云南政协报,2010-8-2(005).

[3]陈小明.加强安全管理保护“流动花朵”[J].中小学管理,2006(4):50-51.

[4]严卫星,苏建兴.让自我保护成为一种习惯[J].教书育人,2009(1):10.

[5]黄其通.外来务工子女的家庭教育与安全问题思考[J].教育科研论坛,2008(11):89-91.

[6]孙磊,纪颖,王燕玲.北京市流动和户籍小学生及家长健康教育需求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990-993.

[7]王晓芬.流动学前儿童家庭基本状况调查及相关思考:以江苏省某市为例[J].幼儿教育,2012(12):36-39.

常吃小食品可能导致儿童多动症 第4篇

着色剂俗称色素,是以食品着色为目的的一类食品添加剂,是我们身边最常见到的食品“美容剂”。很多天然食品本身都有很好的色泽,但是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加热、氧化等各种原因,食品很容易发生褪色甚至变色,严重影响食品的感官质量,最终影响食品的销量。因此在食品加工中为了更好地保持或改善食品的色泽,最终能在市场上更加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带来更大的销量,食品企业通常会向食品中添加一些食用色素。

根据来源不同,食用色素分为合成色素和天然色素两种类型。天然色素大多从一些天然的动植物体中分离而得,其安全性相对人工色素较高,但稳定性较差;合成色素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生产的着色剂,虽然具有色泽稳定、鲜艳、成本低、色域宽的优点,但在合成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工原料及合成过程中的副产物残留等问题,难免给产品的质量增加一些不确定的因素。因此在使用中应严格控制使用的范围和用量。一般来说,目前市面上所见到的色素绝大多数都是人工合成色素。我们最常见的食用色素有苋莱红、日落黄、柠檬黄、亮蓝、胭脂红等。

目前食用色素的使用已经相当广泛,您随便拿来身边的一种食物,或许就能发现食用色素的影子,尤其是各种糖果、汽水、果汁型饮料、雪糕、冰激凌、蜜饯、膨化食品、果冻都是经常添加食用色素的食品,甚至现在很多餐馆在加工菜肴时为了让菜品更加美观,已经开始用食用色素对菜肴进行“美容”了。

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越来越任性、顽皮、反叛、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自制力差,越来越难管了。英国食品标准局在2007年9月的一篇文章中建议家长,对于这些表现极度活跃的孩子,要减少他们饮食中人工合成色素的摄入量。

据英国标准局有关研究发现,当日落黄、喹啉黄、酸性红、诱惑红、酒石黄、丽春红等色素或其混合物与防腐剂苯甲酸钠同时摄入人体后,会对儿童的身体发育,特别是行为举止产生不利影响。

英国的健康和营养领域权威专家帕特里克·霍尔福德在其著作《营养圣经》这一已被翻译成13种文字并在25个国家出版的畅销书籍中也提到:柠檬黄会引起过敏反应和敏感儿童的多动症。萨利大学的Neil Ward博士及其研究小组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他们给两组儿童分别提供包装和口味都完全一样的两种饮料,但其中一种含有柠檬黄,在这些儿童饮用后分别测量了他们体内的矿物质水平。实验结果表明,喝了含有柠檬黄饮料的孩子变得多动,而且表现出血液中锌含量下降,尿液中锌含量上升的趋势。研究发现,柠檬黄正在夺走儿童体内的锌,而锌缺乏与行为异常和免疫系统出问题有密切联系。

当然,儿童多动症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如遗传因素、早熟、环境因素及成长条件等。但是尽可能地让儿童远离人工合成色素,少吃小食品,就可能减少多动症的发病几率。

根据国际诊断标准,患多动症的儿童必须有注意力涣散、冲动任性和活动过多三个特征。

注意力涣散(至少具备下列中的3项)

1、做事情往往有始无终。

2、上课常常不听讲。

3、注意力容易随境转移。

4、很难集中思想做功课和从事其他需要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事。

冲动任性(至少具备下列中的3项)

1、往往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2、过于频繁地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3、不能有条不紊地做事情。

4、需要他人予以督促照料。

5、常在教室里突然大声叫喊。

6、在游戏或集体活动中不能耐心等待轮换。

活动过多(至少具备下列中的两项)

1、坐立不安。

2、经常奔跑。

3、难于呆在教室座位上。

4、躺在床上还常常扭动翻身。

5、终日忙忙碌碌,没完没了。

6、7岁以前开始出现多动现象。

小红星儿童团知识 第5篇

1、我们的名称:小红星儿童团。

2、我们的领导:中国少年先锋队。

3、我们的性质:少先队的预备队。

4、我们的目标:爱红星、爱学习、爱师长、爱同学、爱劳动,准备参加少先队。

5、我们的旗帜:苗苗向着五角星的三角红旗。苗苗是儿童,五角星代表党,红色象征无数先烈的鲜血。它们表示表示红星儿童从小热爱祖国,热爱党。

6、我们的标志:绿领巾。它表示红星儿童是祖国的小苗苗。

7、我们的团礼:右手五指并拢,敬于太阳穴。它表示红星儿童团员要时刻记住“五爱”。

8、我们的呼号:(呼)时刻记住五个爱。(答)准备参加少先队。

9、我们的团歌:《儿童团歌》。

10、我们的团员:凡是愿意遵守儿童团章程的低年级的儿童,经过少先队大队委员会批准,就成为儿童团员。

11、我们的组织:学校大队委员会附设儿童团团部,设正副团长若干名。团部下设红星儿童中队,设正副中队长若干名,红星儿童中队下设若干红星儿童小队,每队由5至7人组成,设正副小队长若干名。

12、我们的活动:游戏、唱歌、跳舞、演戏、画画、讲故事等。

13、我们的奖励:凡为“小红星”争光,达到“雏鹰争章”标准的儿童团员,由少先队组织授予“雏鹰争章”。

14、我们的辅导员制度:少先队大队委员会中设一名儿童委员,分管儿童团工作。少先队选派热心为弟妹服务的好队员担任小辅导员,聘请班主任担任中队辅导员。他们都是儿童团员的好朋友和指导者,帮助儿童团进行工作、组织活动。

小红星儿童团知识

1、我们的名称:小红星儿童团。

2、我们的领导者:中国少年先锋队。

3、我们的性质:少先队的预备队

4、我们的目标:爱红星、爱学习、爱师长、爱同学、爱劳动,准备参加少先队。

5、我们的团旗:苗苗向着五角星的红旗。苗苗是儿童,五角星代表党,红色象征无数先烈的鲜血。它们表示红星儿童团员从小热爱祖国,热爱党。

6、我们的标志:绿领巾。它表示红星儿童团是祖国的小苗苗。绿领巾是儿童团员的标志。每一个儿童团员都要佩戴绿领巾

7、我们的团礼:右手五指并拢,敬于太阳穴。它表示红星儿童团员要时刻记住“五爱”。

8、我们的呼号:(呼)时刻记住五个爱。(答)准备参加少先队。

9、我们的团歌:《共产儿童团歌》。

10、我们的团员:凡是愿意遵守儿童团章程的低年级的儿童,经过少先队大队委员会批准,就成为儿童团员。

11、我们的组织:学校大队委员会附设儿童团团部,设正副团长两名。团下设若干小组,设一名组长。

12、我们的活动:游戏、唱歌、跳舞、演戏、画画、讲故事等。

13、我们的奖励办法:凡为“小红星”争光,达到“小红星”标准的儿童团员,由少先队组织给予“小红星”奖励。

14、我们的辅导员制度:少先队大队部,聘请班主任担任大辅导员,帮助儿童团进行工作、组织活动。具体内容:

1、小红星

儿童团组织以“小红星”为名称。红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小红星”表示儿童团员从小听党的话,是党的孩子。红星也是进步和荣誉的象征,它将激励儿童团员不断进取、奋发向上。

2、绿领巾

绿领巾是儿童团员的标志。每一个儿童团员都要佩戴绿领巾,要求儿童团员“勤劳、勇敢、向上、为大家”。

3、团旗

团旗是儿童团组织的标志。儿童小组旗,可根据本小组儿童团员的特点和共同爱好,讨论决定颜色和旗面图案,以显示各小组的个性特色,增进组织观念,激发自豪感。如X小组制作蓝色的大雁旗,寓意是大雁关心集体、热爱集体,大家一起在蓝天上高飞翔,决不让一个伙伴掉队。

4、团歌

注:用《共产儿童团歌》作为团歌,是为了教育儿童团员继承发扬共产儿童团的光荣传统,立志做现代化社会主义祖国的新主人。根据低年级儿童特点,唱团歌时可边歌边舞,舞蹈动作和歌声互相配合。

5、儿童团的小干部:

儿童团各级小干部必须由儿童团员民主选举产生。他们是老师的小帮手,儿童团员的好朋友。儿童团的小干部由少先队部大队部授予级别标志,以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

儿童团各级小干部的标志

(1)各级儿童团小干部应在左臂佩戴白底绿条的级别标志。

(2)儿童团团长、团委二条杠、儿童团小组长一条杠。

6、红星儿童团员的标准:

(1)爱红星:懂得红星代表党,我是党的好孩子:长大为国立功劳。学会系绿领巾,讲小英雄的故事,唱《共产儿童团歌》、《红星歌》。

爱学习:准时上学不迟到,专心听课多动脑,举手发言不胆小,认真作业字写好。

爱师长:听从教导有礼貌,鞠躬敬礼会问好,帮助老师做点事,关心父母 不撒娇。

爱同学:唱歌跳舞一起玩,不要打架不吵闹,团结友爱讲互助,集体生活真快乐。

爱劳动:会削铅笔理书包,东西用完就放好,穿衣、洗脸、洗手绢,自动做事多勤劳。

(2)学习少先队章程,做到队章知识六知六会。六知队名、红领巾、队礼、呼号和入队宣誓的意义。六会:会系戴和保管红领巾,会正确敬队礼,会响亮回答队的呼号,会唱队歌,会认真写入队申请书,会读入队宣誓词。

学习少年英雄龙梅、玉荣和刘胡兰的好榜样,入队前做一件好事,争取一点进步。

阅读儿童书报,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中的少儿节目,养成独立按时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会开故事会,会唱《五爱歌》、《红星歌》等歌曲,会跳集体舞,会做集体游戏。

保持书本、课桌、服装整洁。参加:巧手小组"活动,学会钉钮扣、做纸工。认真做好值日生。

诚实团结,不私拿别人的东西,不说谎话,有错就改,见同学有困难乐意帮助。

苗苗章

目标:做个好苗苗,戴上绿领巾。

要求:

1、做到:站像一棵松,坐如一台钟,走路挺起胸。

2、做到:准时上课不迟到,专心听讲多动脑,举手发言不胆小,认真作业字写好。

3、学会鞠躬行礼,学会问早、问好、说再见。

4、做到爱国七知道:国名、国旗、国歌、国庆节、国徽、首都、国家主席

5、做到儿童团“五知四会”,并参加儿童团的集会仪式训练。

儿童团团课内容

1、我们的名称: 小红星儿童团

2、我们的领导者:中国少年先锋队

3、我们的性质: 少先队预备队

4、我们的目标:爱红星,爱学习,爱师长,爱同学,爱劳动,准备参加少先队。

5、我们团旗: 苗苗向着五角星的红旗。苗苗代表儿童,五角星代表党,红色象征无数先烈的鲜血。

6、我们的标志:绿红巾。它表示红星儿童团员是祖国的小苗苗。

7、我们的团礼:右手五指并拢,敬于太阳穴。表示红星儿童团要时刻记住“五爱”。

8、我们的呼号:(呼)时刻记住五个爱。(答)准备加入少先队。

9、我们的团歌: 《共产儿童团歌》

10、我们的团员: 凡是愿意遵守儿童团章程的低年级儿童,经过少先队大队委员会批准,就成为儿童团员。

儿童团的组织机构

(一)学校大队委员会附设儿童团团部。

(二)大队委员会增设一名儿童委员负责儿童团工作。

(三)儿童团团部设正、副团长若干名,由大队儿童委员兼任儿童团正团长。

(四)儿童团部下设红星儿童班,设正、副班长各一名。班下设若干红星儿童小组,每组一般以5至7人为宜,设一名组长。

(五)儿童团各级小干部必须由儿童团员民主选举产生。他们是老师的小帮手,儿童团员的好朋友。儿童团小干部由少先队大队部授予白底绿杠的级别标志,以增强责任感和荣誉感。

(六)少先队选派品学兼优的少先队员担任儿童团的小辅导员,聘请班主任担任大辅导员。大、小辅导员都是儿童团员的好朋友和指导者,他们协调一致,共同帮助儿童团进行工作、组织活动。

第1课时

知道儿童团的名称、领导、旗帜、标志的意义。

1.儿童团以“小红星”为名称

以“小红星”命名儿童团组织有深刻教育意义。红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小红星”表示儿童团组织是党的好孩子组织。红星也是进步和荣誉的象征,它将激励儿童团员们不断进取,奋发向上。2.儿童团的领导是中国少年先锋队 3.“绿领巾”是儿童团员的标志

每一个儿童团员都要佩戴绿领巾。绿领巾像春天的苗,它表示儿童团员是祖国的小苗苗,在肥沃的土地上扎根,在和煦的阳光下成长,它要求儿童团员 “勤劳、勇敢、向上、为大家”。绿色还象征和平与友谊,绿领巾要求中国的孩子同世界的孩子 “友好、团结、心连心”。

4.“苗苗向着五角星的三角红旗”为儿童团组织的旗帜

儿童团团旗上的绿苗苗代表儿童,红星代表党,红色象征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它表示红星儿童从小热爱祖国、热爱党。团旗是三角形的,正好是少先队大队旗的一半,它表示儿童团附属于少先队,红星儿童是未来的少先队员。儿童团的目标是爱红星,爱学习,爱师长,爱同学,爱劳动,准备参加少先队。这目标是红星儿童自我培养、自我追求的目标,也是儿童团的教育内容与教育目标。

爱红星:闪闪红星代表党,绿色领巾是苗苗,我做党的好孩子,长大为国立功劳。爱学习:准时上学不迟到,专心听讲多动脑,举手发言不胆小,认真作业字写好。爱师长:听从教导有礼貌,鞠躬敬礼会问好,帮助老师做点事,关心父母不撒娇。爱同学:唱歌跳舞一起玩,不打架来不吵闹,团结友爱讲互助,集体生活真快乐。爱劳动:会削铅笔理书包,东西用完会放好,穿衣洗脸洗手帕,自动做事多勤劳。

第2课时 学会敬团礼、呼号。

1、“右手五指并拢,敬于太阳穴”是儿童团的团礼

五指并拢,敬于太阳穴。它表示红星儿童要把“五爱”目标时刻记在心中。儿童团员在升降国旗与儿童团旗出场、退场时都要行儿童团礼。

2、“时刻记住五个爱,准备参加少先队”为儿童团的呼号

(呼):时刻记住五个爱。(答):准备参加少先队。

呼号要求儿童团员时刻记住自己的目标,为参加少先队作好一切准备。(呼号时右手握拳举于太阳穴旁侧。)

第3课时

学会唱团歌、《红星歌》;

学会唱《今天我带上绿领巾》,会做统一的舞蹈动作。

《共产儿童团歌》为儿童团团歌

将《共产儿童团歌》这一革命历史歌曲定为小红星儿童团歌,是为了教育儿童继承发扬儿童团的光荣传统,立志做现代化社会主义祖国的新主人。根据低年级儿童特点,唱团歌时可边歌边舞,舞蹈动作和歌声互相配合。

第4课时 礼貌训练,姿态训练

1、学会尊敬师长。(遇见师长主动问候、上课发言先举手、进办公室先喊报告等)

2、学会使用礼貌用语。(请,你好,谢谢,对不起,没关系)

3、学会正确的端坐、站立和行走姿态。(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

第5课时 学会写入团申请

(一)教会小朋友填写简单的申请书,请他们自己交给小辅导员,再转交友谊中队委员会。

(二)根据儿童团章程规定,由少先队友谊中队组织委员召开中队委员会,邀请小辅导员和大辅导员参加,讨论审批,通过后,报大队委员会批准。总复习:

1、五知四会

A.“五知”:知道儿童团的名称、领导、目标、旗帜、标志的意义。B.“四会”:会敬儿童团礼, 呼号, 唱儿童团歌, 写入队申请。

2、参加入团仪式活动前的相关准备。(心里话、边唱边舞《今天我带上绿领巾》等)

3、考章:颁发“苗苗章”。

儿童团队仪式过程

一、队仪式:

1、中队长:全体起立,各小队汇报人数。

2、小队长:立正,报数。

报告中队长,我们小队全部出席,报告完毕。

3、中队长:接受你的报告。

报告辅导员,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活动可以开始了。

4、辅导员:接受你的报告,祝你们的活动圆满成功。

5、中队长:出旗,敬礼。

6、中队长:唱队歌《儿童团团歌》

7、中队长:唱《绿领巾之歌》

8、中队长:我们要努力向上

9、全体队员:向上,向上,向上。(双手举起成V字型,举三次)

10、中队长:我宣布《

》活动现在开始。

二、活动过程

三、活动结束

1、中队长:全体起立,请辅导员带领我们呼号。

2、辅导员:时刻记住五个爱。

全体队员:准备参加少先队。

3、中队长:退旗,敬礼。

4、中队长:我宣布《

儿童投资理财小知识 第6篇

步骤一、常在日常生活中讨论。要让小朋友分清楚“需要”与“想要”这个理财概念的第1步,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生活情境中去讨论。

步骤二、训练小孩记账习惯。有了记账习惯后,不仅能了解钱从哪里来,又花到哪里去,还可以借此学会当资源有限时,该如何分配、管理的能力。

当孩子开始花零用钱时,小学生进入高年级、或是刚上“初中”等重要阶段,因为生活型态改变较大,至少要能记账1个月以上,让新生活的消费面貌进到小孩脑中,之后即使不记账了,小孩也会有数字概念,同样有记账效果。

步骤三、一起监视花费行为。孩子刚开始花零用钱时,会觉得自己变得“独立”了,可能每样东西都想要,所还要定期与他进行账本讨论,借此更清楚孩子的理财

性格、想法,进而找到循循善诱的机会。父母要有坚持的态度,千万不要因为小孩提早花完零用钱就心软而给钱。应该让小朋友了解,当财务透支时,就必须学会忍耐,而非伸手要钱。

步骤四、学会设定目标。“不是把零用钱统统存下来,就是好的理财。”人的一生中要不断面临金钱选择、规划的问题,因此,协助小孩从小学会设定目标、了解延迟享受就能有计划达成目标的能力将会受用无穷。等到小孩有基础的理财知识后,就可以给他们提问题,像是“下星期我们要去百货公司,你想买什么?”“我们要去书店,但是只有200元的预算,你打算怎么安排?”“当小孩设定出规划后,就进一步诱导他们思考,如何在“总额框架”中,一步一步学会规划。

(二)孩子财商培养的有效方法

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接受早教,这样能够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到孩子的知识储备,以便在实际生活中进行配合。

1.在孩子踏入小学校门之前和孩子一起上早教理财课(3~4岁)

2.和孩子一起制定他的入学派对花费预算(5~6岁)

3.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务

活动报酬清单(7~10岁)

4.和孩子一起商讨他的月度零花钱数目(11岁)

5.和孩子一起申请属于他的儿童银行卡(12岁)

6.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庭短途旅游的花销计划(13岁)

7.和孩子一起选择家庭保险案(14岁)

8.和孩子一起开设他自己的投资帐户(16岁)

(三)让孩子早知道的理财智慧

为了启蒙小孩,犹太母亲都会问:“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你的`财产被人抢光,那么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

通常小孩都会回答“钻石”、“金钱”一类的答案,但是母亲此时会说:“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你该带走的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小知识 第7篇

父母在外打工都以为赚钱,将来就会给孩子带来幸福,不顾及眼前的孩子的痛苦,是一种缺失,甚至是自私的表现,不负责任的态度。人的心理活动是从儿时期就产生了,这个时期是孩子发育成长的关键时期,儿童心理的健康很重要,如果有心理障碍,对孩子的以后会有很大的影响!儿童心理障碍是指儿童心理发育偏离了正常范围。这类孩子粗看起来都很正常,实质上与正常儿童相比存在着性格脾气、情绪行为、注意力等方面的这样那样的不同。儿童心理障碍所包括的范围很广。北京协和医院网上挂号专家为大家介绍,常见的儿童心理障碍有以下几种:

强迫症:

有的患儿会不停地洗手,多次检查门户是否关上,反复整理书包等。另有一些患儿却不断地想一些问题,如2+2=4对吗?会不会等3,为何一定等4而不是„„这种多次重复想某个问题或做某些动作,称为强迫思想或强迫行为。患儿自知不对却无法控制,称为强迫症。

消除口吃:

矫正口吃的办法需要家长注意两点。首先,不要过分地注意或议论孩子的口吃,更不要模仿、嘲笑或严厉地强迫他矫正,尽量减少和消除引起孩子精神紧张的因素。另外,家长可耐心地采取一些具体的言语矫正法来帮助孩子,如设计特种练习,分散孩子害怕口吃的注意力等等。

焦虑症:

是最多见的儿童情绪障碍。表现为焦虑不安、心神不安、坐立不停、心烦意乱、无心学习及作业、无心参加文体活动。除了这些焦虑的心情和不安宁的外表外,还见有心悸、气喘、出汗,甚至腹痛、恶心呕吐及头痛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而且常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为突出表现,为此而误认为是患有什么疾病,多次去儿科检查或急诊,最终因没有查出结果才来到心理医师处。儿童焦虑患儿常有认真仔细、胆小多疑的性格,在某些精神因素如亲人重病、意外事件或学业失败等诱发因素影响下而发病。

学习技能障碍:

这是感知统合失调引起的。这些患儿形如多动症,但学习困难比多动症更为严重。因为他们的学习技能发生问题,除了多动症状外,还发生倒读、倒写,计算困难等症状,他们常将“P”写成“B”,将“E”写成“王”,还会把“月亮”叫成“亮月”,将“十”当作“一”运算,将“×”当作“+”运算。如此颠倒紊乱,学习困难势在必行。

纠正儿童多动症:

儿童多动症需要接受正规治疗,如药物治疗、包含治疗、行为治疗等。行为治疗被认为效果较好,主要是通过纠正儿童偏常行为,培养儿童俍好行为,增进其学习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方法。行为治疗主要采用合适的认知活动来改善患儿的注意力,克服分心,并通过合适的训练程序,减少患儿的过多活动和不俍行为。

http://

http://

http://

http://

儿童食品安全小知识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来自我院门诊进行系统保健的儿童400例。对儿童随机分组, 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 两组儿童的性别、出生情况以及父母的文化程度、后天生长的环境情况经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儿童都进行系统保健, 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模式进行保健指导。而观察组实施系统保健的基础上融入早教内容, 对儿童的家长进行科学养育只是的教育。两组儿童分别在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使用智能发育指数 (MDI) 和运动发育指数 (PDI) 测评。

1.3 统计学分析

对所得数据采用SO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见表1、表2。

3 讨论

早期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育有着重要的启蒙作用, 也是成人对儿童实施教育的开始[6]。儿童时期也是大脑发育最快的使其, 如果这个时期能使儿童的生活更加的丰富, 能够针对性的给予儿童正确的教导, 能够加速儿童智力的发展[7]。这也为儿童以后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奠定基础。早期的教育原则就是以儿童早期的发展理论为基础的, 教育者不仅需要考虑儿童的客观要求, 更要重视儿童成熟状况和发展的可能行。在一般的认为, 早期教育在儿童出生就可以进行, 不同年龄阶段对儿童教育的重点不同。周岁以内的儿童可以对其进行感官功能的训练、语言的训练和动作的训练[8]。周岁到3岁的儿童在上述训练基础上还可以加上感知动作的思维, 动作的连贯性和活动。对孩子语言、玩伴和个性的形成等方面进行培养训练。对0~6岁的婴幼儿及父母开展早期教育, 有助于对身体、智力、精神、人格等多发面的协调发展, 这与健康的成长是互动的, 早期教育不仅对婴幼儿的教育有帮助, 对父母与养育者的教育也有一定的影响。

早期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意义都是很大的。在儿童3岁以前的大脑发育是最快的, 而大脑的发育与外界的环境和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我院开展的早期教育就是根据孩子的发育情况, 采用多样化的刺激对孩子的大脑挖掘最大的潜能。对儿童定期的开设专业的早期潜能开发课程, 对儿童开设保健、教育和抚养相结合的综合性服务。婴幼儿智能的发育不仅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 两者共同影响婴幼儿的早期发展。有资料显示对周岁以内的小儿早期发展指导, 影响着其智能发育, 也是恒定的因素。同时, 对孩子开展一些亲子互动的益智游戏活动, 能够使家长对婴幼儿的正常发育过程更加了解[9]。通过研究表明, 儿童保健早期教育对儿童发育有着深刻的意义, 不仅能够使小儿提高综合素质, 更能使小儿全面的发展, 是值得借鉴的。

参考文献

[1]段娅莉, 朱晓平, 张程华, 等.早期教对婴儿神经心理发育影响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2, 10 (5) :300.

[2]安继业, 姚梅玲, 冯彩英, 等.早期教育对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影响的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 2007, 28 (2) :16.

[3]鲍秀兰.新生儿行为和0~3岁教育[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1995:240.

[4]潘黎明, 唐剑波, 叶掌梅.湖州市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效果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4, 12 (3) :229.

[5]赵平.早期教育对0~3岁儿童神经心理和智能发育的影响[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3, 18 (6) :446.

[6]李晓霞, 王念蓉.早期教育对要儿智能发育的影响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8, 16 (2) :58.

[7]Slater J.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infancy and later D[J].J ChildPsyehiat, 1995, 36 (1) :69.

[8]江雯, 万国斌, 何慧静, 等.影响幼儿期智能发育的部分因素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8, 16 (1) :51.

儿童食品安全小知识 第9篇

关键词:儿童家长;儿童保健知识水平;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61-01

家长是儿童的第一启蒙教师,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掌握程度是影响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家长掌握的儿童保健知识越多,越能够保障儿童的正常生长。但是,我国家庭中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了解程度一般不高,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生长。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儿童保健的要求越来越看重。儿童家长必须从知识、意识等方面提高儿童保健知识的掌握水平,以便促进儿童的全面、健康發展。本文主要分析儿童家长的儿童保健知识水平及影响因素,并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儿童家长200例进行调查分析,200例儿童中男118,女孩82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6.32±0.38)岁;200例家长中男140例,女60例,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26.36±2.36)岁。

1.2 方法

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了解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儿童保健知识问卷实施调查,有1名或者2名儿保医师进行现场询问填写,此问卷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一般情况、儿童保健知识掌握情况、期望获取知识内容、期望获取知识途径。所有搜集资料均录入数据库实施统一分析,而后采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

此次调查中,涉及到的儿童保健知识有7项:感冒、腹泻、腹泻护理、贫血预防、生病处理、母乳喂养。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总知晓率为29.8%,其中生病处理是家长知晓率最高的题目,占91.5%,;对儿童感冒、腹泻原因知识知晓率比较低,分别占6.5%、8.0%,见表1。

2.2 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将7道题目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题目的积分情况:答对1题得1分,总分7分;按照儿童年龄、性别、家长年龄、文化程度、学习态度等6个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各组家长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得分最高的情况为:学历为本科及以上的家长、家长年龄在30-40岁之间、儿童年龄在3-5岁的情况,经分析发现不同文化程度对儿童保健知识的影响比较大。

3 讨论

儿童是家庭重要组成部分,父母是儿童养育的主要实施者,儿童的发展与家长有着重要的关系。而在我国大多数家庭中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比较低,基于此,必须加强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3.1儿童保健知识分析

本次研究中,发现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晓率比较低,仅为29.8%,特别是对儿童感冒、腹泻的知晓率比较低,分别占6.5%、8.0%;说明儿童父母知晓的儿童保健知识的总体水平比较低,关于儿童腹泻、感冒等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很低。肺炎和腹泻是引起儿童肺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必须引起家长的重视。父母是儿童健康生长的重要实施者,家长的态度及育儿知识是保障儿童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据有关研究显示,儿童生长发育与家庭喂养有着直接的关系,家长缺乏儿童保健相关知识与喂养知识很可能造成儿童影响不良、发育迟缓等情况,所以必须重视儿童疾病预防,积极宣传儿童保健知识,提高家长对儿童疾病预防的积极性,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3.2 儿童保健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

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发现影响家长掌握儿童保健知识的主要因素有家长文化程度、儿童年龄。其中儿童年龄越大,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的知道了解越高,说明随着儿童的成长,父母的育儿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对儿童保健知识的了解越多。另一方面来说,儿童保健部门对父母育儿指导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在加强儿童家长育儿经验和育儿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家长育儿知识的指导。根据儿童及家长的需求对儿童保健知识有针对性的实施指导,提高家长儿童保健知识水平。

从文化程度方面来看家长文化程度越高,对儿童保健知识了解越多,特别是母亲在哺乳方面了解的知识越多,对儿童的健康成长越有利。所以,母亲是儿童保健知识的主要接受者。父亲文化知识程度高低对儿童保健知识的了解有较大的影响作用,文化程度高的男性社会接触面比较广,有更多的学习、吸收健康知识的机会。所以必须加强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向各个文化阶层的家长宣传育儿知识,鼓励儿童家长多参与家庭教育。

综上所述,儿童年龄、家长文化程度是影响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的重要因素,医务人员必须加强这两个方面的宣传与教育,采用科学、创新的方式进行宣传、教育,提供多种知识传播途径和丰富的育儿知识,促进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了解,从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万梅远.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31):106.

[2] 王梅.家长对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3):252-253.

[3] 王强德.家长儿童保健知识知晓率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7):2901-2902.

儿童食品安全小知识

儿童食品安全小知识(精选9篇)儿童食品安全小知识 第1篇儿童游泳安全小知识一、抽筋不可不防。孩子刚开始学游泳时,心里一定紧张害怕,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