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冬季猪咳嗽防治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冬季猪咳嗽防治(精选7篇)

冬季猪咳嗽防治 第1篇

1临床症状

猪冬季腹泻病主要特点为水样腹泻。病初哺乳猪和保育猪发生, 几天后全群发病;仔猪常伴随呕吐症状, 哺乳仔猪呕吐豆腐渣样凝乳块, 迅速脱水, 2~3d后死亡;肥猪和母猪粪便呈黄色或灰绿色, 呈水样, 也称“水泻”或“打水枪”, 咳嗽的时候粪便喷射状排泄。

2防治措施

2.1预防为主

(1)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猪场和养殖小区每年9月份要对种猪注射流行性腹泻和传染性胃肠炎二联苗。

(2) 做好防寒保温工作。此病有明显季节性, 寒冷的猪舍更容易发病。入冬后做好保温工作, 门窗加盖草帘子和薄膜, 猪舍可以用煤炉、木炭火供暖, 注意定时通风防止煤气中毒, 未断奶仔猪可用红外线升温灯升温或保温板设置保温箱, 但要注意避免保温箱内外温差过大。睡床内加铺10cm厚的干草、软秸秆或玉米叶, 注意经常检查和更新干草, 保持栏舍的相对干燥。

(3) 做好消毒工作。实行定期消毒制度, 交替使用三种以上的消毒药物进行圈舍、工具、环境消毒。

(4) 科学饲养。配制食粮时, 适当增加玉米、高粱等能量饲料的比例, 必要时可添加动植物油脂。用温水湿拌饲料饲喂, 湿度以手握成团, 落地即散为宜, 并要即拌即喂, 饲料供给要充足, 给家畜供应充足的饮水, 以温水为佳, 最好在晚上给一些盐水, 这样既能温暖身体, 又可增进食欲, 还可用生姜加红糖煮水喂饮畜禽。

2.2治疗措施

(1) 本病仔猪的死亡率较高, 使用磺胺嘧啶钠、黄芪多糖、VC进行注射效果较好。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 可配伍白头翁、苦参、博落回、血见愁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中药注射液进行治疗;也可用大蒜素、穿心莲、黄连素等中药注射液进行治疗。

(2) 哺乳仔猪由于迅速脱水、酸中毒、低血糖导致死亡率比较高, 应选用头孢噻呋钠、黄芪多糖、VC进行注射治疗。同时用补液盐:氯化钠3.5g、氯化钾1.5g、碳酸氢钠2.5g、葡萄糖20g, 加常水1kg, 视脱水轻重程度, 按照50~130m L/kg体重的量饲喂或灌服补液。

(3) 停喂1~2顿, 将新鲜稻草灰 (有条件的可以用腐殖酸钠) 混于饲料中让猪只食用, 每头用量是大猪40~50g, 中猪30~40g, 小猪20~30g, 喂食1~3次, 或者猪只饮水中添加1%~2%食用醋, 让猪只自由饮用, 对病猪可缩短病程, 对健康猪有预防使用。在大小猪都有发病而有几窝没有发病的情况下, 可以喂给患病猪未发病猪的粪便, 缩短本病的流行时间。在哺乳母猪没有发病的情况下可以让母猪接触发病猪的粪便, 使之产生乳汁免疫力, 保护仔猪。

(4) 肥猪和种猪能够自愈, 只需在水中加补液盐、电解多维、奶粉、葡萄糖等营养物质促进恢复。

(5) 哺乳母猪无奶时, 可注射催奶剂, 仔猪腹腔注射VC、葡萄糖。

猪冬季腹泻的防治观察 第2篇

1发病情况

綦江县的某6个养猪场, 现有存栏生猪5 200多头, 其中经产母猪328头, 后备母猪148头, 存栏商品猪718头, 种公猪6头。6个猪场修建比较科学规模, 但猪场在入冬前未实施防寒保温的相关措施, 致使猪舍保温性能差, 猪圈比较潮湿, 根本达不到“冬温夏凉、清洁干燥”的科学要求。走进猪舍时感觉舍内温度和舍外温度没有差异。2011年11月15日至12月5日, 业主就生猪在入冬后连续不断拉稀一事, 先后来到区农委畜牧中心告知此状, 要求就诊。

笔者及时到场展开了细致检查。猪群体况比较良好, 仔细观看每间猪圈睡着的猪.大多数都是在打堆睡着, 其中有30%~50%以上的猪虽然打堆睡着, 但还在打着寒战。整体猪群中, 54头猪有不同程度的腹泻现象。其中6头猪呈严重水样腹泻, 从2011年10月29日至12月5日累计先后死亡7头, 此现象如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死亡数量还将不断增加, 将给猪场带来更大程度的经济损失。

2诊断结果

根据现猪场调查的上述情况综合分析, 6个猪场的猪群拉稀现象的出现, 无其它病因引起, 主要是猪场在入冬前未实施防寒保温的相关措施, 致使猪舍保温性能差, 猪圈比较寒冷潮湿所至。

3诊治措施

3.1对症治疗

用阿莫西林注射液, 摇匀后肌肉注射, 1次量体重, 通常1针即可。重症酌情加量, 并于第二天或第三天补注1针。

3.2预防治疗

在混合饲料中每吨加入土霉素粉300 g, 每头按日常量饲喂1周.根据检查结果分析, 我们认为:诊治应坚持“预防为主, 治疗为辅”的原则, 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4在预防上采取的主要措施

4.1首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对规模猪场来说, 在寒冷的冬季到来之前, 首先是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做好防寒保温工作是保证让猪能安全越冬和保证猪正常生长发育的一项重要工作。很多养猪者由于忽视了越冬的科学管理, 在冬末春初的寒流侵袭下, 有一部分体弱多病或者说本身体质就相当好的猪就会生病乃至死亡, .因此, 应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4.1.1入冬前要维修好圈舍:一是对于旧猪舍注意在入冬前堵塞好墙上的小洞或小缝, 以防贼风。二是要检修房盖, 做到下雨不漏雨, 同时用塑料布在房盖的里面做一层“隔寒层”, 以防寒气从房盖吹入降低室温。三是修好窗户, 使之能关闭保暧;对窗户关闭后不能保暧的, 要购买新的塑料布将其封严, 以防寒气侵袭。

4.1.2用较厚的塑料布挂在门上, 以备冷风吹入, 影响室内温度。

4.1.3在猪舍内安装适量的保暧灯, 提高室内温度, 使室内温度在15~25℃。间为宜。

4.2加强日常管理

4.2.1每周用生石灰粉洒在猪舍的走道及出入门口内外, 并用消毒剂做1次彻底的消毒, 坚持2周。

4.2.2加强运动:冬天无论白天或夜间要定时哄猪, 让猪起来活动, 这样既能增强抗寒力, 又能防止猪尿窝, 还利于猪舍卫生。

4.2.3勤打扫猪圈:每天打扫猪圈1次, 使圈内保持干燥、清洁、卫生与保暖。

4.2.4对不讲卫生不能三角定位的:要集中调教训练, 使之能达到三角定位, 以保证猪圈清洁卫生而又保暧的目的。

5讨论

本病在对6个猪场的诊治观察过程中, 我们采取药物治疗的同时, 结合从科学饲养管理上如何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上对猪场业主进行了技术指导, 并在要求他们在做好防寒保温工作的基础上, 对拉稀症状采取了对症治疗, 经过3周过程的治疗观察, 效果令人十分满意。有15头拉稀轻微的猪在做好防寒保温工作后的基础上, 7 d后便见症状自然消失, 粪便转为正常;有33头拉稀较重的猪, 用阿莫西林注射液注射1次后, 3 d后大便转为正常;有6头呈严重水样腹泻的猪, 用阿莫西林注射液注射1次, 在第三天又补注阿莫西林注射液注射1次, 6 d后大便转为正常。

冬季猪常见病的防治 第3篇

疫苗免疫:用南农高科“猪传染性胃肠炎和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预防接种

药物控制:每吨水添加新诺安250 g+达倍宁1 000 g+富免康1 000 g, 连用5~7 d;

饮水保健:每吨水添加口服补液盐5 000 g, 连用5~7 d;

饲养管理:做好通风和保暖工作, 强化消毒用戊迪-25每周消毒2~3次。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疫苗免疫:防控的重点是做好保护肺脏的基础免疫:肺炎支原体免疫, 首先用辉瑞富道的瑞富特在仔猪7 d龄和21 d龄分别注射1头份/头, 其后做好蓝克清 (蓝耳病) 、圆克清 (圆环病毒病) 免疫预防注射, 进行针对性免疫预防;

药物控制:每吨料中添加福宁 (精品) 500 g+强力美1 600 g+优益舒500 g;连用5~7 d, 控制症状、采食量上升后减半, 再连用3 d;

饮水保健:每吨水添加新迪安300 g+爱康肝宁1 000 g+富免康500 g, 连用5~7 d;

饲养管理:做好通风和保暖工作, 强化消毒用戊迪-25每周消毒2~3次。

猪喘气病

疫苗免疫:可选择辉瑞的瑞富特在仔猪7、21 d各免疫预防一次;

药物控制:每吨料添加妙可多150 g/曼添宁400 g+强力美1 600 g+优益舒500 g, 连用7 d;

饮水保健:每吨水添加爱康肝宁1 000 g+民生福康500 g, 连用5~7 d;

饲养管理:做好通风和保暖工作, 强化消毒用戊迪-25每周消毒2~3次。

猪瘟

本病尚无治疗方法。关键是选择好疫苗, 按照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注射。平时做好综合防控措施:

药物控制:

(1) 每吨料添加福宁200 250 g+强力美1 600 g+富免康1 000 g, 连用7 d;

(2) 断奶后-40天龄每吨料添加瘟克舒2 000 g+硫酸粘杆菌素500 g;

饮水保健:每吨水添加民生速补维他1 000 g, 连用5~7 d;

饲养管理:做好通风和保暖工作, 强化消毒用戊迪-25每周消毒2~3次。

冬季防治猪腹泻的主要措施 第4篇

1 防治方法

1.1 肌肉注射

可用阿莫西林粉200~500毫克、穿心莲2~10毫升肌肉注射, 一天一次, 连续2~3天。

1.2 静脉注射

可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200~500毫升、VC5~20毫升、庆大霉素5~20万单位, 一天一次, 连续2~3天。

1.3 腹腔注射

仔猪腹泻严重脱水时, 可以做腹腔注射, 疗效特佳。用500毫升葡萄糖、地塞米松1~5毫克、庆大霉素5~20毫升、VC5~20毫升混合。一般每头仔猪一次注入20~40毫升混合药液, 一天一次, 连续2~3天即可。

1.4 灌服

链霉素40~80万单位混合蒸馏水灌服, 或用大蒜一头, 捣碎成蒜泥后, 用陈醋150~250毫升, 浸泡5小时后, 用纱布过滤后, 每头仔猪2~10毫升, 每天一次, 连用2~3天即可。

2 预防措施

2.1 加强饲养管理

对于仔猪要精细管理, 注意冬季防寒保暖, 垫草要干净、干燥、松软。饲料要适口、易消化, 饮水要充足、洁净。注意观察, 观看精神、饮食、粪便颜色和形状。及时发现、早隔离和对症治疗, 进行有效地诊治, 减少死亡, 降低猪群发病率。

2.2 搞好猪舍卫生

对仔猪腹泻应做到“防重于治”。应加强猪舍环境卫生消毒, 保持猪舍内干燥。舍内地面可用1~2%的火碱消毒, 猪舍墙壁可用生石灰水涂刷。

2.3 加强疫苗接种

冬季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第5篇

1 做好第一个关键措施:保暖

保暖工作在北方地区是每年冬天都必须做的, 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 可是每年都出问题。冬季扣棚养猪是北方很多养殖户采取的一种常见方式, 扣棚是非常讲究的工作, 要掌握一些技巧。第一, 扣棚的时间要掌握在下午温度下降的时候进行, 不能中午进行。因为这个季节中午的温度是很高的, 突然扣棚后空气不流通氨气很快弥漫整个圈舍, 对猪的呼吸道造成伤害。第二, 不能一次扣死, 这样可以方便遇到不同的天气而改变舍内温度, 还可以减少昼夜温差对猪的应激, 同时有利于通风。如果猪圈一直没有扣棚, 不要一下子把棚扣上, 猪舍突然变的温暖了, 造成了猪对热产生了很大的应激, 机体免疫力迅速下降引起发病。遇到这种情况, 先给猪应用一些保暖的铺垫, 如稻草。随后方可扣棚, 一定要减少应激, 可在扣棚前在饲料中加入电解多维, 黄芪多糖等提高免疫力的药。

2 做好第二个关键措施:通风换气、预防疾病

北方冬季养猪保暖和通风永远都是矛盾的两个关键工作,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 通风要在每天温度最高的时候开始通风, 温度一降马上关闭通风口, 这样既能保温又能通风。第二, 一定要让风在舍内流通开, 否则离通风口近的猪圈温度会低, 没有通风口地方的氨气又很浓, 也就失去了通风的作用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在猪舍的建设上多下工夫, 猪舍接近地面的位置一定要留透气口, 不要很大, 天冷可以随时堵上, 这是最理想的了。很好的解决了通风和保温的问题。

另外如果饲养密度过大的圈舍, 必须换气通风, 支原体肺炎主要经空气传播, 有害气体的浓度和温差是导致疾病的主要因素, 饲养密度大, 圈舍一些有害气体的浓度较高, 一些病原菌不断的繁殖, 定期的进行消毒, 可以带猪消毒, 清理粪便后进行, 一般一周至少3次生物净化剂消毒, 生物净化剂是一种微生态液体喷洒剂, 降低圈舍中的有害气体的浓度, 可以进化环境, 净化猪体。消毒时环境温度稍高些消毒效果较好, 因此建议在每天中午温度最高的时候进行消毒。严禁应用刺激味过浓的消毒药, 以免对猪只的呼吸道粘膜造成损害。

预防:在每吨饲料中添加金免核苷500 g、清肺散1 kg, 可有效预防支原体肺炎以及其他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治疗:青蓝黄明散100 g+欣科普康100 g+泰呼妙100 g+护肾宝200 g, 0.2 g/kg拌料, 每天1次, 连用5 d, 即可治愈。个别严重病例:炎菌迪 (1支) +肺速康 (1支) , 炎菌迪稀释肺速康, 混匀后, 供50 kg猪注射1次, 同时灌服百立丰20 m L (液体复合微生态制剂) , 每天1次, 连用5 d。

3 第三个关键措施:防疫消毒

冬季的防疫是尽人皆知, 也是做得最差的防疫。老百姓总是想靠天养猪, 总是怀着没事的想法去糊弄自己, 再就是没有一个完整的防疫程序和足量的免疫计量。最重要的就是猪瘟的免疫, 农村很多地方的养殖户都还错误的认为2倍量或4倍量, 以现在的流行病的情况和抗体水平来说, 这样的剂量是不可能产生理想的免疫效果的。笔者建议现在的猪瘟疫苗不能低于5倍量才会产生理想的效果。这个是最关键的, 因为当猪感染猪瘟后, 淋巴结产生病变, 造成免疫抑制, 很快引起混合感染, 很难治疗。另外冬季对于蓝耳病疫苗的接种, 特别是从2009年开始的“高死亡综合症”的流行更应该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重视。外购仔猪猪瘟免疫后一周左右马上进行伪狂犬的接种。这两种是冬季必不可少的防疫内容, 决不可马虎大意。还有要注意免疫增强剂的应用, 提高猪的自身免疫力和增加疫苗的效价, 如黄芪毒清、转疫肽等。消毒也很重要, 在封闭的情况下每个星期要至少消毒2次, 而且消毒药的种类要勤换 (如果采用生物消毒剂, 如生物净化剂, 可以长时间使用一种) 。注意对脚底和用具的消毒, 防止病菌由脚底或用具传播扩大, 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4 第四个关键措施:保健

冬季呼吸道病的发生率在所有冬季的疾病中始终居首位, 而且, 年年防年年有, 年年治年年死。有些农户一到冬季就不会养猪了, 甚至害怕养冬季的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老百姓靠天养猪习惯了, 还不适应现代猪的饲养方法和管理。在心理上认识不到保健的重要性, 总认为投药是增加收入不会有理想效果。但是, 在冬季如果不按时做保健投药是很严重的管理不当, 因为, 冬季空气流通差, 小环境气候差, 很容易造成细菌、病毒在小环境下大面积流行, 给农户带来危害。建议每个月投药一次, 以青蓝黄明散+欣科普康效果最佳, 应用这两种药物对胸膜肺炎、支原体性肺炎、副猪嗜血菌、肺疫等疾病都有很好的预防效果。平时还要在饲料中加入金倍素和护肾宝来提高免疫力。当然传统的保健也不能含糊, 在仔猪断奶后一个星期必须进行驱虫健胃, 这也是冬季养猪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 很多肺病的感染都是由于驱虫不彻底引起的。药物可用科丰的康达红加绿, 效果非常理想。

饲料中添加金倍素, 每吨饲料添加1 kg, 连续应用5~7 d, 就会显著的减少圈舍中有毒气体的产生, 使空气更加新鲜, 金倍素属于复合微生态添加剂, 含有大量的益生菌和免疫多糖, 调节菌群的平衡, 抑制有害菌, 使益生菌占有优势地位, 增强猪的消化功能, 提高机体免疫力, 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因此应用微生态制剂可以通过生物分解降低圈舍中致病菌的繁殖, 从而改善环境, 通过饲喂微生态制剂可以调整猪肠道菌群, 有利于消化和吸收, 因此无论是体内还是体外, 采用微生态制剂能够优化环境, 能够让潜在的疾病危害缩减到最低, 让养殖户放心。

冬季猪水疱病病因分析及防治 第6篇

关键词:猪,水疱病,防治

猪水疱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发热性接触性传染病, 临床主要以猪蹄部、鼻端、舌黏膜及乳头皮肤发生水疱, 导致猪运动障碍为特征。据调查随着养猪业的全面发展, 国外优良品种 (例如约克夏、杜洛克、大白等) 的推广, 引进的种猪水疱病的发生率较高, 种母猪的发病率达15%~30%, 仔猪高达20%, 在当前众多的猪传染性疾病中, 猪水疱病的危害给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带来的经济损失是不可忽视的。

1 流行病学调查

笔者于2012年11月~2013年2月先后对绿春县平河乡、大兴镇、牛孔乡等3乡 (镇) 5个规模养猪场和36户农户饲养的2 500头猪群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该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但在冬春寒冷季节发病率较高, 病猪潜伏期和病愈带病毒猪是主要传染源;被污染的车、船、用具、粪尿、泔水、洗肉水等都是传播媒介;该病仅发生于猪, 而不感染牛、羊等家畜。该病主要在猪只比较集中, 调运比较频繁的乡 (镇) 和单位发生流行, 特别是饲养管理较粗放, 卫生消毒不严, 卫生条件差、保暖设施简陋、阴冷潮湿、通风不良的猪场发病率最高;种母猪的发病率达15%~30%, 仔猪高达20%, 目前在边疆县分散饲养情况下极少引起大规模流行。

2 临床症状

潜伏期一般3~5 d, 长的可达7~8 d或更长。病猪在出现水疱时体温升高到40~41℃, 水疱破裂即降至常温。典型症状是蹄叉、蹄冠、蹄踵出现数目不等的黄豆大水疱, 继之水疱融合扩大, 其内充满透明的水疱液。1~2 d水疱破裂, 形成溃疡面, 病猪痛感加剧, 运步艰难, 跛行更为严重。临床上可见不同程度的跛行, 如感染致病性链球菌、棒状杆菌、葡萄球菌、放线杆菌、腐败梭状杆菌时, 疼痛加剧, 起卧不便;形成蹄尖壁裂时, 用踵部负重, 前肢两侧都有蹄裂时, 用腕部负重。食欲减退, 精神沉郁。病情严重者蹄壳脱落, 卧地不起、部分猪除蹄部病变外, 舌、鼻端、唇及乳头出现水疱、烂斑;发病仔猪生长发育停滞, 肥猪掉膘严重, 孕猪有流产现象。一般预后良好, 不直接引起病猪死亡, 患猪经过10 d左右便可自愈。个别敏感人可感染发病, 出现水疱、头晕、发烧、恶心等症状。

3 诊断

该病可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程变化作出初步诊断。临床上与口蹄疫、疱疹、猪痘极其相似, 往往导致误诊, 造成某些疾病的免疫失败时常发生, 因此临床上应加以鉴别。

4 实验室诊断

由于绿春县实验室条件设施简陋, 未能进行病原学检验。只有采取病料、保存及送检。

4.1 病料采取

在发病后应及时采取病料迅速送检鉴定, 病料应采取新鲜水疱皮10 g左右放入已消毒过的瓶子内, 加五倍以上的保存液, 保存液可用50%甘油生理盐水。血清采自病畜恢复期, 即病后20~60 d, 每头采集10 m L装入无菌瓶内, 瓶外严格消毒后贴上标签, 立刻放入冰箱 (4~6℃) 或装入冰瓶内送检。

5 病因分析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引起传染性水疱病的主要原因:一是家畜的频繁流通, 加之检疫、检验制度的不完善及免疫失败等因素而导致疫病日趋复杂化。在生产实践中, 人们常常只注意发现和淘汰有临床症状病, 而忽视那些既无临床症状, 又无免疫抗体, 但却带病毒的持续感染猪, 特别是一些商品养殖大户为追求一时经济效益, 不严格检疫, 盲目引种, 致使潜伏期病猪和病愈带病毒猪通过带毒猪群缓慢传播蔓延。二是饲养管理、消毒措施不到位, 排放的粪便不及时清除消毒处理, 而污染地面, 因此, 养重于防, 保温、保暖、清洁、干燥、卫生和消毒是控制该病发生的有效途径。

6 防治体会

6.1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做好防疫工作

在疫区和受威胁期, 应预防注射猪水疱病灭活苗, 建立免疫保护屏障。

6.2 实行自繁自养, 严格检疫制度

严格执行检疫、封锁、隔离措施, 收购和调运生猪时应逐头检查。如发现病猪, 就地高温处理, 不能调出;对其同群猪应注射免疫血清, 观察7 d再未发现病猪时方能调出。加强对市场的管理和检疫, 严禁将病猪或同群猪上市。

6.3 加强饲养管理

冬季猪呼吸道疾病的防治措施 第7篇

1 做好猪舍保温并注重消毒通风

冬季猪舍因为保温需要经常处于封闭状态, 舍内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和颗粒物质等有害物质积累, 会对猪只的呼吸系统造成刺激性伤害, 导致免疫力下降, 猪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升高。 此外, 由于猪舍内的取暖设备会造成猪舍内空气干燥, 空气中漂浮的细菌病毒容易吸附有机体大量繁殖, 导致猪只感染猪病, 造成免疫能力下降, 引起猪病多发。 所以, 冬季猪呼吸道疾病预防要做好猪舍消毒通风, 及时清扫猪粪, 否则会增加有害气体的产生和散发, 建议选择中午较温暖的时间通风, 避免舍内外冷暖空气对流交换, 造成猪只应激。 另外在猪出栏后, 要对猪舍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 消毒后猪舍要空置一段时间, 对预防猪呼吸道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预防病毒性疾病与呼吸道疾病的并发症

这也正是猪呼吸道疾病难以治疗的地方。 一些病毒性疾病是引发猪呼吸道疾病的原凶, 猪场在治疗呼吸道疾病时容易忽略并发症的处理, 造成病情加重, 给治疗增加难度。 猪场如果发生口蹄疫, 应及时做好隔离处理和治疗, 因为口蹄疫发病若不及时诊治, 容易引发心肌炎, 使死亡率增高。 因而容易导致病毒细菌 (副猪嗜血杆菌、放线杆菌、链球菌、支原体) 入侵, 造成猪体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建议猪场应做好口蹄疫疫苗的注射, 防止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除了口蹄疫外, 猪场还要严加防范伪狂犬、蓝耳病、传染性胃肠炎和猪瘟等猪病的感染传播, 做好此类猪病的免疫工作, 使猪群处于较高的免疫状态。

3 预防细菌和病毒感染

霉菌毒素感染极易引发猪呼吸道疾病, 霉菌毒素入侵猪体, 会破坏猪体正常的呼吸功能, 造成呼吸交换异常, 引起猪体缺氧, 出现呼吸急促, 引发猪呼吸道疾病。 猪场要做好药物控制, 避免细菌和病毒大量繁殖, 造成猪群感染, 及时清除霉菌毒素。 如出现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 应尽快控制, 以防传染。 此外, 针对链球菌感染、猪流感、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等菌体感染, 猪场要做好前期猪舍的消毒杀菌工作。 猪场可针对性地控制支原体、菌体的感染和繁殖。 一般消毒剂对猪圆环病毒Ⅱ型起作用, 应选用新型广谱的高效消毒剂。

4 猪群免疫能力下降及应激因素影响

冬季猪咳嗽防治

冬季猪咳嗽防治(精选7篇)冬季猪咳嗽防治 第1篇1临床症状猪冬季腹泻病主要特点为水样腹泻。病初哺乳猪和保育猪发生, 几天后全群发病;仔...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