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余时间休闲方式调查亲爱的同学
大学生课余时间休闲方式调查亲爱的同学(精选6篇)
大学生课余时间休闲方式调查亲爱的同学 第1篇
大学生课余时间休闲方式调查亲爱的同学,你好!此次调查是为了了解大学生的课余
休闲方式,为学校安排课余生活提供参考。耽误你几分钟时间,希望你认真填写,感谢你的配合。请在选项前划“√”。
1.你的性别是:□男□女
2.你的年级是:□大一□大二□大三
3.3.你的月生活费水平是: A.300元以内B.300-500元C.500-1000元D.1000元以上
4.你认为目前学校安排的课余生活: A.非常丰富B.丰富C.一般D.匮乏
E.极度匮乏
5.你了解的课余休闲方式是(可多选): A.旅游B.逛街C.上网D.阅读E.体育运
动F.其他
6.你一般选择在什么时间进行休闲娱乐: A.周内B.周末C.假期D.其他
7.你一般去的休闲场所有哪些(可多选): A.KTVB.网吧C.公园D.图书馆E.体
育场F.其他
8.你经常和谁一起去休闲娱乐: A.朋友B.恋人C.家人D.一个人E.不确定
9.你每月用于休闲的费用是: A.50-100元B.101-200元C.201-300元D.300元以上
10.你每个月用于休闲的费用占生活费的比例是: A.10%以内B.10%-25%
C.26%-50%D.50%以上
11.你课余休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可多选): A.培养能力长见识B.放松为了更好的学习C.拓展交际D.锻炼身体E.消磨时间F.其他
12.你会有计划的安排自己的休闲时间并按计划实施吗? A.严格按照计划B.会
计划但偶尔有变化C.有计划但赶不上变化D.从来不计划
13.当你的计划休闲时间与上课时间发生冲突时你的选择是:
A.休闲B.上课C.视情况而定
14.你对你当前所选择的课余休闲方式是否满意: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
15.你认为影响自己休闲生活质量的因素有(可多选): A.经济因素B.个人因素C.学业
负担D.校内外设施E.学校氛围F.其他
16.你对学校周边休闲设施是否满意:□是□否
有什么建议:
大学生课余时间休闲方式调查亲爱的同学 第2篇
关于大学生休闲文化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休闲文化状况调查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 走访、交流、问卷调查
调查意图:休闲已经成为目前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教育对于完善大学生的自我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大学生目前的休闲存在着休闲价值观落后、休闲内容庸俗、休闲质量低、休闲技能低、休闲自觉性差等问题,所以加强对大学生的休闲教育已刻不容缓。了清楚、全面了解大学生休闲现状,树立正确的休闲价值观,掌握一定的休闲知识和休闲技能,使休闲时间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实现大学生充实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调查人:
为了清楚、全面了解大学生休闲现状,大学生休闲研究课题组以调查问卷形式在本校发放问卷。该调查共发放249份问卷,回收249份,均为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大学生休闲现状调查问卷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学生的基本资料,第二部分为学生休闲现状调查,第三部分为休闲活动参与频率调查。在问卷发放上,我们采取随机发放方式,因此,对性别和专业上并没有进行挑选。在回收的问卷中,总回收男性问卷87份,约占比例的35%,回收女性问卷161份,约占比例的65%。在基本资料中,又在在校大二学生共197人,大三学生41人,大四生6人,其他2人。专业大类有:采矿专业75人,文科67人,理科41人,工科l5人,艺术、体育类1人,其他专业6人。
一、关于休闲
对于休闲的定义,大家看法不一。一般认为休闲是指非劳动及非工作时间内以各种“玩”的方式寻求身心的调节与放松,达到生命保健,体能恢复,身心愉悦的目的的一种业余生活,科学文明的休闲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能量的储存和释放,他包括对智能,体能的调节和生理,心理机能的锻炼。相反,不科学,不合理的休闲方式,则会影响自身的学业和加重身体负担,影响身体健康。因此,我们倡导健康积极的休闲方式。
休闲活动古已有之,只不过方式不同而已。由于时代的限制,古代休闲方式一般为户
外活动,如狩猎,踏青,游山玩水,拜访亲友,观赏花鸟鱼虫等。这些活动既能够放松身心,陶冶性情,又能增长见识,增进感情,这正是休闲所追求的目的。现代休闲方式,精彩纷呈,旅游(游山玩水)是古代学士文人的首选,而现代大学生并不热衷于旅游,更倾向于上网,看书,听音乐,看电影或电视等室内活动。时代的前进,科技的发展,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使我们更加疏远大自然,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迷失了自己。
休闲活动的有多种,有休闲体育,休闲阅读,休闲学习,休闲娱乐,休闲交往等。如何进行休闲活动,也是当代大学生当前面临的问题。合理规划休闲活动,需要大学生充分认识休闲。
二、大学生休闲现状调查问卷分析
在回收的问卷中,认为大学生有必要参与休闲活动的有190人,占76.3%,认为大学生没有必要参与休闲活动的有2人,占0.8%,对大学生参与休闲活动无所谓的有51人,占22.4%。
认为休闲的两个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能力,长见识的有130人,占53%,认为休闲最主要目的是放松再学习的有l13人,占45.4%,认为休闲最主要目的是交朋友的有74人,占29.7%,认为休闲最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的有45人,占18%,其中认为休闲最主要目的是无所事事、消磨时间和其他的有76人,占30.5%。其中,经常有计划、有目的安排自己休闲生活的有36人,偶尔有计划、有目的安排自己休闲生活的有58人,从来没有有计划、有目的安排自己休闲生活 的有18人。
(一)、休闲时间和场所的安排
在回收的问卷中,周一到周五每天休闲活动时间所选择最多的是1-2小时,有84人,占34%,周一到周五每天休闲活动时间有1小时以下的有34人,占17%,周一到周五每天休闲活动时间为2-3小时的有59人,占27%,周一到周五每天休闲活动时间为3小时以上的有65人,占22%。而有86人周一到周五休闲活动时间段不一定,占总调查人数的35%,这是比重最大的选择。而周一到周五每天休闲活动的场所主要选择在宿舍,选择的人数有114人,占46%,选择在网吧休闲的有56人,占比重的23%,选择人数最少的是选择在学校运动场,只有3O人选择,占比重的12%。
由此说明大学生每天还是有一定的休闲时问,时间不固定的也多,而且选择在运动场进行休闲活动的占比重最少,大学生休闲选择的场所和休闲的方式有很大联系,所以应该在不同的时间段提供不同的休闲场所和健康的休闲方式,以方便大学生的多种需要,而且要宣传更多的健康休闲的理念。
周末或节假日是一个相对比较空闲的时间段,在问卷调查中,周末或节假日46% 的学生有3 个小时的休闲时间,14% 的学生有9小时以上的休闲时间,证明在周末或节假日这个相对空闲的时间段,可以更多地进行休闲教育,养成他们健康的休闲习惯。周末或节假日有46%的学生都是在白天进行休闲活动,但也有5%的学生习惯在深夜进行休闲活动。在深夜所能进行的休闲活动相对来说较少,一般很多学生都会选择上网、打游戏等等休闲活动,还有因此而有网瘾的学生产生。因此,在周末或节假日休闲场所的选择上,有30% 的学生选择了宿舍,有27%的学生选择了网吧。此外,43% 的学生选择了校外其他场所。
学生选择在宿舍进行休闲活动也说明了学生选择休闲场所活动的狭小化,不利于人际交往的发展。学生参加休闲活动主要的活动组织形式也是以寝室组织为主,占五成。也有二成学生选择了独自一人参加休闲活动,人际关系网小。
(二)、休闲费用及其比较
对于还没有经济自理能力的学生来说,约有4l%的学生每月休闲活动费用为50—l00元,约有24%的学生每月休闲活动费用为100—200元,约有4%的学生每月休闲活动费用为300元以上。学生的消费水平不同,学生的休闲观念不同,也决定了学生运用到消费在休闲上的水平也不同。消费在休闲费用的水平也与学生月生活费有相关的。问卷调查中,4l%的学生每月的生活费用为2000元。可见,休闲费用在生活费中的比重不低,但是也有限。57%的学生每月休闲活动的费用占生活费的25%以内,31%的学生每月休闲活动的费用占生活费的25%_50%,9% 的学生每月休闲活动的费用占生活费的50%—75%,还有3%的学生每月休闲活动的费用占生活费的75%以上。基于学生大部分选择网吧和在宿舍中休闲,如果对这些费用进行更有效的运用,学生的休闲活动将更为健康。
(三)、学生平时最喜欢的休闲活动侧重上网、聊天、睡觉等
生活态度的消极或积极与否,也影响到大学生对休闲活动的选择,问卷中大学生在休闲时间参与主要活动的选择上选择最多的是娱乐爱好活动,有117人,占比重的46%,选择专业知识学习的有35人,占9%,选择体育健身的有59人,占15%,选择社会实践活动的有44人,占11%,选择社会交往活动的有74人,占19%,选择上网或电子游戏的有56人,占16%。
选择娱乐爱好活动和上网、电子游戏的总合为46%,几乎占了选择的一半,可见,学生对休闲活动的选择存在着误区,有可以引导的空间。学生平时最喜欢的休闲活动是看电影、电视,有ll7人选择,其次是听音乐、K歌,对于健康的运动或者阅读,选择的人数分别为.49人和64人。相对于娱乐活动来说大大减少
(四)、影响休闲活动的因素
在“你认为自己的休闲生活质量受到影响的因素有(多选)”的问题中,88.7﹪的人认为制约休闲的因素是经济因素,77.5﹪的人认为与个人本身因素有关,50.7﹪的人认为与学业负担有关,45.1﹪的人认为与校内外的设施有关,32.4﹪的人觉得学校氛围也很重要,还有11.3﹪的人认为与其他因素有关。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休闲质量的高低直接受经济因素,个人因素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休闲活动的高消费性和独立性。这也说明了大学生选择休闲活动方式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和经济状况,这样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闲暇时间,达到休闲目的。
(五)、学生反映学校所提供的休闲设施、休闲服务、休闲辅导的现状
在问卷调查中,有49%的学生认为大学里休闲设施一般化。有22%的学生对大学里休闲设施不满意,有8%的学生对大学里休闲设施非常不满意。同样的,也有46%的学生对自己目前休闲生活状况感觉一般,25%的学生对自己目前休闲生活状况不满意,3%的学生对自己目前休闲生活状况很不满意。这为学校休闲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契机。调查中,也发现89%的学生所在的大学或以前学校不经常教育辅导个人休闲生活状况,甚至有40%的学生所在的大学或以前学校从未进行过教育辅导个人
休闲生活状况。因此,有57%的学生认为学校加强休
三、当代大学生休闲状况的特点分析
经过以上多大学生休闲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休闲状况是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休闲时间充裕
大学之前,由于学业负担,课余时间少,校园生活也相对单调。进入大学后,空间变大了。,闲暇时间也多了,视野也变宽了,校园生活也丰富多了。
大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体现了休闲时间充裕这一特点。周末是大多数大学生休闲的首选时间,也有不少人认为是依需要而定,这也是大学生自由支配时间的体现。
(二)休闲取向多样化
大学生的休闲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既有追求物质上的,又有追求精神上层面上的愉悦。主要休闲活动有:逛街购物,勤工俭学,聊天社交,看书,听音乐,看电影电视,体育活动,旅游,校系活动和社团工作,上网,网络游戏,打牌等娱乐游戏,闲聊,闲着没事做,唱K泡吧以及其他活动。
(三)休闲活动存在性别差异
男女大学生由于生理,兴趣,爱好的不同,在休闲活动的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男女大学生在健身锻炼,逛街购物,上网,看电影电视,网络游戏,打牌等游戏上存在差异性。男生休闲活动更倾向于健身锻炼和打牌,上网以及网络游戏;而女生则更倾向于逛街购物和看电影电视。在看书,听音乐,闲聊,校系活动和社团工作上,男女大学生的选择并没有显著差异。
(四)大学生的休闲质量偏低
虽然大学生都热衷于休闲,对自己的休闲生活有高的追求,但是限于经济,学校氛围,校内外设施,学业负担,个人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的休闲活动一般,没有达到理想种的效果。在调查中有53.5的人偶尔会改变自己的休闲方式,29.6的人很少会有改变,只有16.9的人会经常改变。这就造就了自己休闲方式的单一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休闲的质量。
(五)上网,看电影成了大学生休闲的代名词
很多大学生的闲暇时间花在网络上,上网玩游戏,聊Q,对他们来说已经轻车熟路。一拨一拨的大学生对网络游戏乐此不疲,常常出没于网吧,通宵达旦,甚至一呆就是好几天。他们晚上在网吧游戏大战,白天回宿舍倒头就睡,上课考试已经离他们很远。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大学生既耗费了财力,又耗费了精力,同时也影响了学业。
为什么他们会如此迷恋网络呢?原因有多方面的,逃避现实似乎是最有说服力的。“成瘾说明生活有欠缺,如果找不到生活目标,戒不戒其实也没有区别”,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陈志霞认为,网络成瘾很大程度是现代青年逃避现实的体现。
四、结论与建议
在问卷调查中,有36%位学生认为大学生休闲行为是值得提倡的,要扩大休闲范围场
所,让大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休闲;还有些学生建议学校多提供休闲服务,比如多提供一些活动指南,像短期旅游线路、购物点、健身方面的场所;或者增加休闲设备,增加生活的趣味性,增加学校的文化气息;也有学生建议学校给大学生多点空问,让他们多参加些有意义的活动,不要管得太严,会有反作用;还有学生认为大学生的休闲行为应该以社交和学习为主,毕竟学生以学习为重,不能奢侈浪费。另外,学生意见较多的是对于饭菜的价格,有13%的学生建议学校降低饭菜价格。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大学生目前的休闲生活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休闲价值观落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对休闲的认知存在误区。有的学生认为休闲就是简单的消磨时光,是为了消除学习后的疲惫感;还有的学生提到“休闲”就认为是网一
络游戏、逛街购物等等;也有一部分学生对休闲持有偏见,往往把休闲与“游手好闲”、“玩物丧志”联系在一起。大学生意识不到休闲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价值,就不懂得如何合理支配与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
2.休闲内容庸俗、休闲质量低。很多大学生的休闲生活滞留在消磨时间的层次上,他们往往沉溺于闲聊、闲逛、打扑克、玩网络游戏等活动之中,甚至还不乏酗酒、打架等一些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休闲活动趣味不高雅、缺乏生机与活力,致使大学生普遍感到空虚无聊、单调乏味。
3.休闲技能低。大学生休闲层次偏低,究其原因在于缺乏相应的休闲技能。很多休闲活动中需要相应的技能、鉴赏力和价值判断力,否则就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也达不到休闲的效果。学生的休闲技能需要进步培养与提高。
4.休闲自觉性差。绝大多数大学生没有自觉主动地考虑过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休闲生活处于自由放任的被动状态,导致休闲应有的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展现。
5.学校提供的休闲设施、休闲服务、休闲辅导有待加强。
五.结束语
大学生涯是人生中的关键岁月,步入大学,相当于步入半个社会,每个人都要经历很多,独立面对诸多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寄托和娱乐方式。休闲活动够使你放松身心,得到精神上的解脱。
心态决定一切,在休闲活动上,要保持正确的心态,从而培养除积极健康的休闲方式,只有这样,我们大学生才能够真正享受休闲活动带给我们的益处,才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
大学生课余时间休闲方式调查亲爱的同学 第3篇
一、调查结果分析
1.经调查发现,由于现在我校有要求,上午一、二两节有课要参加早自修,其余时间的课不用早自修,所以,我们在调查中很明显就发现,早上一、二两节课有课的那几天同学们多在7点左右起床,参加早自修,没有早自修的时候大多数的同学会睡到中午或者更迟,有的甚至一整天不起床,躺在床上玩手机或者干其他的事情。在晚上就寝时间的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哪个年级的学生都喜欢晚睡熬夜。调查显示,68.3%的大学生选择在11~12点上床睡觉,27.3%的大学生选择在12点之后睡觉,可见,绝大多数的大学生都习惯在大学里熬夜。
2.在对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具体安排进行调查时 ,发现有42%的同学会把自己的课外时间投入到网络游戏和电影电视当中;有24%的学生因为要考证,或者有专升本、自考的目标会经常到自习室去自习;课外书也是大学生打发课余时间一个方式,有16%的学生会去选择,如今是电子小说盛行的时代 , 所以阅读 电子小说 也包括在 课外书的 调查范围 之内 ;逛街和兼 职 ,社团活动 所占的比 例是一样 的 ,都占了11%;与朋友恋人约会占了6%,虽然我校是高职院校 , 对于技能的锻炼还是很重视的,有时候还会展开一些有关专业技能的比赛,但是在课余时间练习专业技能的学生只占了2%;其他占了4%。
3.对于网络的运用。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54%每天上网1~3小时,有19%的大学生每天上网3小时那么大学生在这段上网时间中都做些什么呢? 我们同样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见表1) 。
单位:%
从表1我们很清楚就可以看到,现在大学生主要还是用网络进行娱乐休闲,较少的人真正将网络作为一个了解世界、拓宽眼界的工具。大学生对于时政新闻的热衷度远不及他们对明星对时尚对游戏的热衷。
二、时间安排不合理的原因
( 一) 社会因素
1.现在的社会正处在一个转型期 ,人们的思想观念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在悄然地发生变化,许多新兴的社会思想也给原本宁静的大学校园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10%的大学生认为在大学里读书不是最重要的,平时不需要花太多时间在学习上。而对于高职生来说,专业技能比理论知识更加重要,实用性更加高,所以对于理论课就会更加不重视。对于一些技能课,教师会布置任务,上课的节奏会比较紧凑,这些课程上学生会学的比较认真。
2.网络文化的冲击。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现在的大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从不成熟向成熟的转折时期,自控力及自律能力仍然较弱。面对网络这个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工具,不少学生面对琳琅满目的信息无所适从,无法抵抗网络的诱惑,继而迷失方向。我校有规定,大一学生不能带电脑到学校,但还是有不少学生偷偷地带来学校,有时候老师布置的作业是有一些要在电脑上完成,可是这毕竟是少数,而且学校也有机房,图书馆里也有电子阅览室,所以这不是带电脑来学校的借口。电脑带到学校来了之后,大部分课余时间就被上网所占据了。
3.家庭影响。现在网络上很流行这样几个词语“: 富二代”、“官二代”,形容的就是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有着很强的自我优越感,认为自己家里条件好,以后的日子不用愁,大学只是用来混日子打发时间的。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把学习当作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放任不管。而且他们的家长也对自己的子女要求很低,对他们的学业不闻不问,在一定程度上放纵了他们对学习无所谓的态度。
( 二) 教育因素
1.在中国 ,大学的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中高级人才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大学的知识、能力和道德教育体系还存在着诸多漏洞。教育方面,现在许多大学似乎还延续着中学的教育和管理思想,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依旧不够重视。道德方面,现在的教育还是没有真正达到育人的要求,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和应急式的技术培训依旧占据主导地位。也正是这样存在漏洞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许多大学生对大学生活产生了一些悲观消极的情绪,对待自己的课余时间也不知道如何进行合理的规划。
2.老师的影响。作为教书育人的园丁 ,老师们应该为人师表,然而在大学里也有着一些老师把自己的教育工作当作“副业”,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其他方面 ,例如下海经商等。23%的同学认为大学里的老师在课后没有什么要求 ,而自己的自主性又不高,所以不会把很多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
( 三) 自身因素
1.自我认知不明确。在我们的调查中 ,有34%的同学回答说是因为大学环境轻松,没有什么压力才不把主要时间花在学习上的。有这种想法的大学生正是因为自己没有危机意识,没有长远目光,自我认知不明确,在大学里得过且过,浑浑噩噩地混日子。
2.自制力不强。26%的大学生觉得自己周围的诱惑太多 ,无法集中精神学习。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的确是对当代大学生自制力的考验,但是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够通过这场考验。许多同学在面对种种诱惑时,还是因为自制力不够而无法抵抗住。
3.进取心不强。在中学时期,我们把一个好的大学当作奋斗目标,而在我们进入大学后似乎一下子就没了目标没了方向。很多同学觉得自己进了大学就已经完成了父母和社会赋予自己的使命,大学便是自己奋斗的终点站。对于自己的未来也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没有一个努力的方向。对待自己的学习和社会活动没有进取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三、如何有效利用课余时间
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没有人可以拥有多于别人的时间资源。如果一个人想在同样的时间内做比别人更多更重要的事,唯一的办法就是提高自己的时间利用效率。对于大学生来说,课余时间往往比课堂时间更加充足,而他们的时间管理能力最为生动地体现在课余时间的利用方面,在发展能力、创造机遇等方面,课余时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大多数情形下,课余时间的利用都是非强制性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其是最容易为大学生所把握的,但也最容易被忽视,一个缺乏时间观念的大学生,他的课余时间会在不经意间一点点地丧失,与此同时,他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也随之一点点消失。下面是对于如何有效利用课余时间的建议。
1.从迷茫中走出,树立起积极的生活态度。大学生其实是可以拥有丰富多彩的生活的,或自习,或去图书馆,或上网,或参加学校各类活动,为什么还有如此多的同学抱怨大学过得太空虚,感到很迷茫呢? 究其原因,是我们选择了消极的生活方式。去图书馆的,漫无目的、东看西瞧,不能充分利用图书馆;去上网的,聊天、打游戏、看电影,只是追求片刻的愉悦,却不知道充分利用网络,了解天下大事,解决疑难问题。积极的生活方式有很多,比如学习、兼职。学习乃学生的天职,知识的海洋无穷无尽,漫步于海洋中,谁还有空闲找烦恼?
2.对自己做一个理性的分析。问问自己兴趣到底在哪里 ,自己想学些什么,想做些什么,再看看自己近期内要实现哪些目标,长远目标是什么,自己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各种活动对自己发展的意义又有多大等。把这些事项一一记下,做好计划,最好是以兴趣爱好、个人需要作为前提条件。
3.做一点兼职。不一定非做兼职不能丰富生活 ,但做兼职一定会丰富生活。还能增加阅历,锻炼能力,增加社会知识,提高社会竞争力。
4.加强体育锻炼。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要想在学习、事业上有所建树,先得保证有一个好身体。体育锻炼不仅有益于现在,更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5.积极参与一些有益的文娱活动 ,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这可以增添你的生情趣,使你的生活变得充实丰富。更重要的是,拥有一项或多项自己有兴趣并且擅长的爱好,是区别于他人的重要标志。同时,培养兴趣爱好也有利于建立自信心,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因为,培养兴趣爱好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交际的过程,在交流中学习,在分享中成长,给人以无穷无尽的欢乐。
6.阅读大量有益的书籍报刊。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人不会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大量阅读课外书籍,特别是世界名著,可以排遣烦忧,愉悦心情,又可以获取知识,增长智慧。在当今社会,以阅读为乐事的同时,也要关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现状,只有充分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才足以让自己处于时代的前端。
大学是步入社会的前调, 如果不好好把握大学时光,提高自己、锻炼自己,错过了就再也弥补不回来,走出大学的时刻就该是我们后悔的时刻了。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拼搏,力求使自己成为德才兼备、敢闯敢拼的大学生,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充实起来,让前进的道路亮起来。
摘要:目前,我国高职学生课余生活管理还存在管理意识薄弱、管理体制落后和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高职学生如何正确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学校如何正确引导高职学生开展课余活动,对高职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大学生课余休闲方式调查问卷 第4篇
1.你的性别是()
A.男B.2.你所的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你的性格类型是()
A.活泼外向型B.腼腆内向型C.沉着稳重型D.双重性格
4.你的课余休闲时间充足吗()
A.充足B.一般C.不充足
5.你是怎样利用课余时间的()(多选)
A.上网B.学习C.恋爱D.运动E.兼职F.其它
6.你认为学校应该加强课余休闲设施吗?()
A.需要B.不需要C.无所谓
7.你认为学校应该增添什么类型的设施()
A.室内运动场B.聊天室C.学习交流场所D.公益活动F.其它
8.你的课余时间大多用于()
A.校内B.校外
9.你认为你的课余活动对他人的影响怎样?()
A.非常有益B.有帮助C.好无关联D.有害
10.你认为你的课余活动对学习的影响怎样?()
A.利大于弊B.利弊相当C.弊大于利D.不清楚
11.你对勤工俭学的态度()
A.十分有必要B.不错C.无所谓D.不清楚
12.你去图书馆的目的是()
A.自习B.阅读课外书C.查资料D.上网F.其它
13.你参加了多少个社团()
A.1个B.2个C.3个D.4个
14.未来的课余时间大多用于在()
A.娱乐消遣B.学习C.助人D.兼职F.其它
15.你此时要做兼职的最大目的是()
大学生课余时间休闲方式调查亲爱的同学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利用
1 调研背景
大学生们自由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多, 没有初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 也尚未涉足社会, 大学生活有着充足的课余时间。然而, 并非每位大学生都能处理好学习、生活中的矛盾, 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做些什么?他们如何安排、管理课余时间?本研究在对时间管理理论进行理解的基础上, 从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方面入手, 探讨培养课余时间管理能力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2 调研方法
本次即将进行的调研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 对在校大学生按性别、专业、年级、学习成绩等进行抽样调查, 涵盖大一到大四的所有全日制本科在校大学生。本次调研主要是根据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对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管理情况以及学习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
2.1 运用头脑风暴法对问卷进行分析与研讨, 以保证其在调查时可以全面获取相关信息;
2.2 采用专业的统计软件SPSS13.0和EXCEL进行统计并建立模型, 进行数据的初步分析;
2.3 运用思维导图法和系统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得出最后的结论, 并根据结论, 提出相关的建议、意见;
2.4 运用对比分析法, 目的在于分析大学生对时间管理的差异性以及给出科学的时间管理方案。
3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现状
本次对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调查, 采用的是以随机问卷调查为主, 辅以电话调查。
根据对特定大学生学校生活情况的调查以及对其具体时间的记录, 从而了解现在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安排。调查发现除去一周五天中的上课时间外, 有大量的课余时间, 此次的调查就是针对这一时间段的管理。我们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 了解江苏大学的学生的课余安排, 在问卷统计的过程中获得了现在大学生普遍的课余时间的管理情况。从问卷的处理结果上, 我们发现存在两种很极端的学生, 一种是将所有时间都花费在教室或图书馆的, 也就是说这类学生是将其所有课余时间用于了学习;另一种则是将其课余时间用于网吧。但这两种状况的占比都不超过10%, 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 往往是多样的, 也就是说他们的课余是很丰富, 但其丰富的课余时间安排并不能说明其时间管理是合理, 在这些大学生中我们发现其大部分时间的安排缺乏计划性, 对其宝贵的时间存在着一种浪费现象。此外, 我们还发现现在的大学生的课余时间的活动地点都集中在宿舍。他们的很多消费都是在网络上发生的, 其户外运动的时间大量缩短。现在的大学生更愿意将其课余时间集中在接收快餐文化上面。总之, 大部分学生的课余时间管理辐射范围变得越来越小, 其时间管理受到很大的局限。
4 结论与建议
4.1 调查结论
总体来看, 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管理基本合理, 但也有部分同学过度机械性的学习或沉迷于网络游戏或是一直处于迷茫无聊中, 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具体来看, 不合理的课余时间安排与管理给当代大学生造成了许多不利的影响:
(1) 学习时间安排混乱。大学生个人时间规划管理不合理导致逃课、翘课现象严重, 或是平时不逃课, 但课堂质量低下, 知识掌握不牢、不系统。大学生需要加强课外知识储备才能更加完善书本知识, 加固就业筹码, 然而, 当代大学生对学习没有系统规划, 大大削减了课余时间学习。
(2) 生物钟混乱, 大学生身体素质差。大学生熬夜、通宵成了普遍现象。然而, 熬夜通宵对身体的危害极大, 而且当代大学生越来越不重视个人身体健康, 安排于身体锻炼的时间越来越少, 导致年轻一代人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3) 不合理的时间安排, 会导致大学生活枯燥, 兴趣爱好狭隘。过度沉迷于网络或是游戏的学生由于不能合理安排课余时间, 对学校社团、集体活动漠不关心, 生活单调无味, 个性不够鲜明。
4.2 调查建议
针对以上现状, 我们从高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方面总结出以下几条建议:
4.2.1 高校管理者方面
高校管理者应为学生有效安排课余时间提供充分的条件, 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 首先要做好图书馆建设, 丰富的书籍、高雅舒适的环境是吸引大学生将课余时间安排在图书馆, 走进图书馆的前提条件。其次是要健全体育娱乐设施, 让学生在专注学业的同时, 抽出更多的时间锻炼身体, 扩大社交范围, 丰富课余生活。在软件设施建设方面, 高校管理者应注重加强学风建设, 积极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 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
4.2.2 教师方面
教师对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的管理主要是在课堂, 在平时授课过程中, 注重关心学生的变化, 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安排好课余时间。
4.2.3 学生自身方面
首先, 大学生要有珍惜时间的意识, 完成向社会的过渡, 需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还有很多。其次, 学生自身应对大学生 (下转第132页) (上接第68页) 活有一个明确的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 在计划期内不断地修改和完善, 计划明确, 是形成良好自控力的重要条件。再次, 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注重培养个人兴趣爱好,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团活动, 扩大社交圈子。最后,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大学生应有效利用校园的体育设施, 加强体育锻炼, 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生活越来越自主化, 学生课余时间也越来越多, 网络、社会活动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因此, 如何安排好个人课余时间、有效利用好个人时间也将成为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 研究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现状与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价值。S
参考文献
[1]王云丽.普通高校大学生职业意识的引导[J].
[2]寇建明.高校素质教育与大学生终身健身意识的培养[J].湖北体育科技.2002 (3) .
大学生课余时间休闲方式调查亲爱的同学 第6篇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专业技能在人的职业生涯中对专业能力的运用和个体的发展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现阶段我国教育由原来的理论性教育逐渐向培养全面性的人才方向发展, 只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能力, 加深其对本专业的理解认识, 确认适合的职业并且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大学生在课余时间是否进行专业技能的实践?他们是怎样分配课余时间的?这些调查反映了大学生课余时间的利用情况, 其技能的好坏决定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 课余时间的利用反映其自身的专业发展程度, 因此本文通过对安顺学院体育专业类各学生课余时间进行运动技能练习情况进行调查, 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实证资料, 对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和完善, 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安顺学院体育学院2012级、2013级、2014级、2015级中18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
2.2、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有关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各类情况开展调查分析的报刊、期刊和网络资源等, 对安顺学院体育学院体育专业学生课余时间从事专业技能练习情况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2) 访谈法。
访问安顺学院体育学院体育专业教师, 了解学生课余时间从事专业技能练习情况等。为撰写论文提供素材。
(3) 问卷调查法。
本文以调查问卷为主, 本次调查一共发放180份问卷, 收回169份, 有效问卷159份, 有效率为94.1%。
(4)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和Excel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课余时间体育专业学生参与专业技能练习的人数
在课余时间体育类各专业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练习的调查中体育教育参加课余时间进行专业练习的人数有85人, 课余时间不练习的人数有12人;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在课余时间参加专业技能练习的人数, 有55人, 课余时间不练习的人数有7人。据调查分析发现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专业大部分的学生花费课余时间练习巩固, 其技能才有提高和更好的掌握, 少部分同学课余时间不练习而导致其专业技能偏差, 因此他们需要利用其多数的课余时间来练习专业技能。
3.2、课余时间体育专业学生参与专业技能练习的项目
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课余时间体育专业学生参与专业技能练习, 篮球和排球练习的人数相对偏多, 其中参加篮球专业技能练习的总人数为44人, 参加排球专业技能练习的总人数为41人。根据调查分析, 学生选择篮球排球专业技能练习是因为个人兴趣爱好、器材简单和教师的陪同练习, 大部分学生喜欢篮球和排球的竞技练习, 而且需要的器材简单方便学生的专业技能练习, 教师的课余时间陪同练习和指导可以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并在运动中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
3.3、课余时间体育专业学生平均每周参与专业技能练习的次数
课余时间体育专业学生平均每周参与专业技能练习的频数,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专业技能练习的频数是以5—9次为主, 有49人, 占总人数的35%;其次是10次及以上的, 有24人, 占总人数的17.1%。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专业技能练习的频数也是以5—9次及以上为主, 有27人, 占总人数的19.3%;其次是10次的, 有15人, 占总人数的10.7%。根据调查结果表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平均每周练习的次数相对较多, 而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平均每周练习次数相对较少, 由于专业不同, 学生练习的次数也有所不同, 但是大部分学生平均每周参与专业技能练习的时间都是在5—9次这个区间, 表明不管是什么专业的学生他们每周参与专业技能练习的时间是相对固定的。但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平均每周练习的次数相对较多, 可能是由于大学之前的接受的相关教学有关, 可能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生现在学习生活的环境有一定关系。
3.4、课余时间体育专业学生平均每次参加专业技能练习的时间
调查发现, 课余时间体育专业学生平均每次参加专业技能练习的时间, 体育专业学生平均每次参加专业技能练习时间长短是几乎由于各自专业构成的,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平均每次参加专业技能练习时间以2-3小时为主, 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平均每次参加专业技能练习时间也是以2-3小时为主, 而平均每次参加2-3小时的学生大部分参加的运动项目是篮球和排球。
3.5、课余时间体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途径
通过对课余时间体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途径的调查, 体育教育专业有19人参与专业技能学习途径是实践, 占总人数的13.3%;参与专业技能学习途径以图书馆学习为主的30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21%;参与专业技能学习途径以利用互联网为主的学生有15人, 占总人数的10.5%;参与专业技能学习途径以在宿舍学习为主的学生有17人, 占总人数的11.9%。社会体育专业有25人参与专业技能学习途径是实践, 占总人数的17.4%;参与专业技能学习途径以图书馆学习为主的13人, 占总调查人数的9.1%;参与专业技能学习途径以利用互联网为主的学生有11人, 占总人数的7.7%;参与专业技能学习途径以在宿舍学习为主的学生有13人, 占总人数的9.1%。
体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学习并不是单纯指在技能场馆进行专业的练习, 也包括通过在图书馆、互联网、宿舍等地方, 通过文字或其他形式的学习、了解, 以此来加深对动作、技能的理解与熟练。由调查可知课余时间体育专业学生参与专业技能学习的途径可知, 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以图书馆学习为主, 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学习方式是以实地练习为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学习技能的途径大多以图书馆学习为主, 专业实践仅占小部分, 说明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更重视理论的学习, 他们用更多的时间进行理论学习, 他们认为好的知识一定在书本中体现出来, 多读理论才能在实践中更好的应用, 用理论去指导实践, 理论联系实践;而社会体育主要以实践为主, 他们认为学习好知识的最好的途径是实践, 图书馆学习占小部分, 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
3.6、课余时间体育专业学生参与专业技能练习动机分析
对课余时间体育专业学生参与专业技能练习动机的调查, 体育教育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专业技能练习的动机有43人是为了兴趣爱好, 占47.8%;有5人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 占5.6%;有24人是为了将来毕业能够有好的就业的机会, 占26.7%;有45人就是为了学习知识技能, 暂时没有其他想法或对将来有点盲目, 只想现在把该学的都尽可能学到手, 占总调查人数的50.0%;有12人是受周围人的影响, 看到周围的人都在积极地练习专业技能, 他们也受到感染, 自觉不自觉跟着他们一起练习, 占总人数的13.3%;有1人认为自己练习专业技能是为了应对父母, 占总调查人数的1.1%。社会体育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专业技能练习的动机有45人是为了兴趣爱好, 占总调查人数的50.0%;有18人是为了提高考试成绩, 占总人数的20.0%;有44人是为了将来毕业能够提高就业的机会, 占总人数的48.9%;有49人就是为了学习知识技能, 暂时没有其他想法或对将来有点盲目, 只想现在把该学的都尽可能学到手, 占总调查人数的54.4%;有17人是受周围人的影响, 看到周围的人都在积极地练习专业技能, 他们也受到感染, 自觉不自觉跟着他们一起练习, 占总人数的18.9%;有2人认为自己练习专业技能是为了应对父母, 占总调查人数的2.2%。
经分析发现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专业技能练习的动机有的是为了将来能够提高就业的机会, 有的人就是为了学习知识技能, 暂时没有其他想法或对将来有点盲目, 只想现在把该学的都尽可能学到手, 有的人是受周围人的影响, 看到周围的人都在积极地练习专业技能, 他们也受到感染, 自己不自觉跟着他们一起练习, 有的人认为自己练习专业技能是为了应对父母, 体育专业学生主要是以兴趣爱好为主, 但目前我国就业危机的情况下有很多学生是为了提高就业机会, 被迫以学习知识技能为主, 这主要受目前的就业环境影响以及就业单位对专业技能要求的影响。
4、结论
安顺学院体育学院学生课余时间参加专业技能的情况, 各专业各不相同。在所调查的人数中, 课余时间参与专业技能练习的学生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比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少;而课余时间参加专业技能练习的学生专业技能成绩都要比课余时间不参加专业技能练习学生的成绩优异。学生参与篮球、排球运动项目人数和花费的时间较多, 在对课余时间体育类各专业学生参与专业技能练习的动机调查中发现, 体育类各专业学生练习动机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本专业的知识技能以及为了提高毕业后自己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吴钟权.海南省大学生余暇健身现状调查与对策[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5 (2) .
[2]范立仁.全国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学, 2011, (2) .
[3]韩衍杰.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余暇体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3 (04) .
[4]戴金辉.大学生课余时间利用调查及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 2011 (7) .
[5]唐静.大学生课余时间管理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 (9) .
[6]李江, 吴宝利.大学生课余时间支配与身体素质状况调查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3, 1 (1) .
大学生课余时间休闲方式调查亲爱的同学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