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学基础知识点复习
电学基础知识点复习(精选6篇)
电学基础知识点复习 第1篇
2018-2018高考物理复习电学专项知识点
电学是高中物理学习里的重要知识点,下面是查字典物理网整理的电学专项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提高成绩有所帮助!(一)
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电流瞬时值i=Imsinωt;(ω=2πf)
2.电动势峰值Em=nBSω=2BLv/电流峰值(纯电阻电路中)Im=Em/R总
3.正(余)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m/(2)1/2;U=Um/(2)1/2;I=Im/(2)1/2
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U1/U2=n1/n2;I1/I2=n2/n2;P入=P出
5.在远距离输电中,采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减少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P损′=(P/U)2R;(P损′:输电线上损失的功率,P:输送电能的总功率,U:输送电压,R:输电线电阻)(见第二册P198)
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单位:ω:角频率(rad/s);t:时间(s);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T);S:线圈的面积(m2);U:(输出)电压(V);I:电流强度(A);P:功率(W)。
注:
(1)交变电流的变化频率与发电机中线圈的转动的频率相同即:ω电=ω线,f电=f线;
(2)发电机中,线圈在中性面位置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为零,过中性面电流方向就改变;
(3)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热效应定义的,没有特别说明的交流数值都指有效值;
(4)理想变压器的匝数比一定时,输出电压由输入电压决定,输入电流由输出电流决定,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当负载的消耗的功率增大时输入功率也增大,即P出决定P入;(5)其它相关内容:正弦交流电图象(见第二册P190)/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见第二册P193)。
(二)1.电流强度:I=q/t{I:电流强度(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载面的电量(C),t:时间(s)}
2.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强度(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阻值(Ω)}
3.电阻、电阻定律:R=ρL/S{ρ:电阻率(Ω?m),L:导体的长度(m),S:导体横截面积(m2)}
4.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E/(r+R)或E=Ir+IR也可以是E=U内+U外
{I:电路中的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R:外电路电阻(Ω),r:电源内阻(Ω)}
5.电功与电功率:W=UIt,P=UI{W:电功(J),U:电压(V),I:电流(A),t:时间(s),P:电功率(W)}
6.焦耳定律:Q=I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Ω),t:通电时间(s)}
7.纯电阻电路中:由于I=U/R,W=Q,因此W=Q=UIt=I2Rt=U2t/R
8.电源总动率、电源输出功率、电源效率:P总=IE,P出=IU,η=P出/P总
{I:电路总电流(A),E:电源电动势(V),U:路端电压(V),η:电源效率}
9.电路的串/并联串联电路(P、U与R成正比)并联电路(P、I与R成反比)(三)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10-19C);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计算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电场的叠加原理),q:检验电荷的电量(C)}
4.真空点(源)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位置的距离(m),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V),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m)}
6.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J),q:带电量(C),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V)(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m)}
9.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J),q:电量(C),φA:A点的电势(V)}
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位置到B位置时电势能的差值}
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电势能的增量等于电场力做功的负值)
12.电容C=Q/U(定义式,计算式){C:电容(F),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S:两极板正对面积,d:两极板间的垂直距离,ω:介电常数)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2016-2017高考物理复习电学专项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考生们学习进步。
电学基础知识点复习 第2篇
一、静电场:
静电场:概念、规律特别多,注意理解及各规律的适用条件;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1.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
2.库仑定律:
条件:真空中、点电荷;静电力常量k=9×109Nm2/C2
三个自由点电荷的平衡问题:“三点共线,两同夹异,两大夹小”
中间电荷量较小且靠近两边中电量较小的;
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熟记,特别是孤立正、负电荷,等量同种、异种电荷连线上及中垂线上的场强分布,电场线的特点及作用.3.力的特性(E):只要有电荷存在周围就存在电场,电场中某位置场强:
(定义式)(真空点电荷)
(匀强电场E、d共线)
4.两点间的电势差:U、UAB:(有无下标的区别)
静电力做功U是(电能其它形式的能)
电动势E是(其它形式的能电能)
=-UBA=-(UB-UA)与零势点选取无关)
电场力功W=qu=qEd=F电SE
(与路径无关)
5.某点电势描述电场能的特性:(相对零势点而言)
理解电场线概念、特点;常见电场的电场线分布要求熟记,特别是等量同种、异种电荷连线上及中垂线上的场强特点和规律
6.等势面(线)的特点,处于静电平衡导体是个等势体,其表面是个等势面,导体外表面附近的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距导体远近不同的等势面的特点?),导体内部合场强为零,导体内部没有净电荷,净电荷只分布于导体外表面;表面曲率大的地方等势面越密,E越大,称为尖端放电。应用:静电感应,静电屏蔽
7.电场概念题思路:电场力的方向电场力做功电势能的变化(这些问题是电学基础)
8.电容器的两种情况分析
始终与电源相连U不变;当d增C减Q=CU减E=U/d减
仅变s时,E不变。
充电后断电源q不变:当d增c减u=q/c增E=u/d=不变,仅变d时,E不变;
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qU=mv2;侧移y=,偏角tgф=
①
加速
②偏转(类平抛)平行E方向:L=vot
竖直:
tg=(θ为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
速度:Vx=V0
Vy
=at
(为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
位移:Sx=
V0
t
Sy
=
(为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③圆周运动
④在周期性变化电场作用下的运动
结论:
①不论带电粒子的m、q如何,在同一电场中由静止加速后,再进入同一偏转电场,它们飞出时的侧移和偏转角是相同的(即它们的运动轨迹相同)
②出场速度的反向延长线跟入射速度相交于O点,粒子好象从中心点射出一样
(即)
证:
(的含义?)
二、恒定电流:
I=(定义)
I=nesv(微观)
I=
R=(定义)
电阻定律:R=(决定)
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U=IR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I
=
路端电压:
U
=
e
-I
r=
IR
输出功率:
=
Iε-Ir
=
电源热功率:
电源效率:
=
=
电功:
W=QU=UIt=I2Rt=U2t/R
电功率P==W/t
=UI=U2/R=I2R
电热:Q=I2Rt
对于纯电阻电路:
W=IUt=
P=IU
=
对于非纯电阻电路:
W=IUt
P=IU>
E=I(R+r)=u外+u内=u外+Ir
P电源=uIt=
+E其它
P电源=IE=I
U
+I2Rt
单位:J
ev=1.9×10-19J
度=kwh=3.6×106J
1u=931.5Mev
电路中串并联的特点和规律应相当熟悉
1、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见下表):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两个基本特点
电压
U=U1+U2+U3+……
U=U1=U2=U3=……
电流
I=I1=I2=I3=……
I=I1+I2+I3+……
三个重要性质
电阻
R=R1+R2+R3+……
1/R=1/R1+1/R2+1/R3+……
R=
电压
U/R=U1/R1=U2/R2=U3/R3=……=I
IR=I1R1=I2R2=I3R3=……=U
功率
P/R=P1/R1=P2/R2=P3/R3=……=I2
PR=P1R1=P2R2=P3R3=……=U22、记住结论:①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任何一条支路的电阻;②当电路中的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增大时,电路的总电阻增大,反之则减小。
3、电路简化原则和方法
①原则:a、无电流的支路除去;b、电势相等的各点合并;c、理想导线可任意长短;d、理想电流表电阻为零,理想电压表电阻为无穷大;e、电压稳定时电容器可认为断路
②方法:a、电流分支法:先将各节点用字母标上,判定各支路元件的电流方向(若无电流可假设在总电路两端加上电压后判定),按电流流向,自左向右将各元件,结点,分支逐一画出,加工整理即可;b、等势点排列法:标出节点字母,判断出各结点电势的高低(电路无电压时可先假设在总电路两端加上电压),将各节点按电势高低自左向右排列,再将各节点间的支路画出,然后加工整理即可。注意以上两种方法应结合使用。
4、滑动变阻器的几种连接方式
a、限流连接:如图,变阻器与负载元件串联,电路中总电压为U,此时负载Rx的电压调节范围红为,其中Rp起分压作用,一般称为限流电阻,滑线变阻器的连接称为限流连接。
b、分压连接:如图,变阻器一部分与负载并联,当滑片滑动时,两部分电阻丝的长度发生变化,对应电阻也发生变化,根据串联电阻的分压原理,其中UAP=,当滑片P自A端向B端滑动时,负载上的电压范围为0~U,显然比限流时调节范围大,R起分压作用,滑动变阻器称为分压器,此连接方式为分压连接。
一般说来,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比用电器的电阻小得多时,做分压器使用好;反之做限流器使用好。
5、含电容器的电路:分析此问题的关键是找出稳定后,电容器两端的电压。
6、电路故障分析:电路不能正常工作,就是发生了故障,要求掌握断路、短路造成的故障分析。
路端电压随电流的变化图线中注意坐标原点是否都从零开始
电路动态变化分析(高考的热点)各灯、表的变化情况
1程序法:局部变化R总I总先讨论电路中不变部分(如:r)最后讨论变化部分
局部变化再讨论其它
2直观法:
①任一个R增必引起通过该电阻的电流减小,其两端电压UR增加.(本身电流、电压)
②任一个R增必引起与之并联支路电流I并增加;
与之串联支路电压U串减小(称串反并同法)
当R=r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为Pmax=E2/4r而效率只有50%,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
(1)路端电压:外电路的电势降落,也就是外电路两端的电压,通常叫做路端电压。
(2)路端电压跟负载的关系
当外电阻增大时,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当外电阻减小时,电流增大,路端电压减小。
U
U
r=0
I
O
E
U内=I1r
U=I1R
定性分析:R↑→I(=)↓→Ir↓→U(=E-Ir)↑
R↓→I(=)↑→Ir↑→U(=E-Ir)↓
∞
特例:
0
0
外电路断路:R↑→I↓→Ir↓→U=E。
0
外电路短路:R↓→I(=)↑→Ir(=E)↑→U=0。
图象描述:路端电压U与电流I的关系图象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U—I图象如图所示。
直线与纵轴的交点表示电源的电动势E,直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
闭合电路中的功率
(1)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qE=qU外+qU内
在某段时间内,电能提供的电能等于内、外电路消耗的电能的总和。
电源的电动势又可理解为在电源内部移送1C电量时,电源提供的电能。
(2)闭合电路中的功率:EI=U外I+U内I
EI=I2R+I2r
说明电源提供的电能只有一部分消耗在外电路上,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另一部分消耗在内阻上,转化为内能。
(3)电源提供的电功率:又称之为电源的总功率。P=EI=
R↑→P↓,R→∞时,P=0。
R↓→P↑,R→0时,Pm=。
(4)外电路消耗的电功率:又称之为电源的输出功率。P=U外I
定性分析:I=
U外=E-Ir=
从这两个式子可知,R很大或R很小时,电源的输出功率均不是最大。
P
R
O
U
I
O
R1
r
R2
R=r
E
E/r
E/2r
E/2
定量分析:P外=U外I==(当R=r时,电源的输出功率为最大,P外max=)
图象表述:
从P-R图象中可知,当电源的输出功率小于最大输出功率时,对应有两个外电阻R1、R2时电源的输出功率相等。可以证明,R1、R2和r必须满足:r=。
(5)内电路消耗的电功率:是指电源内电阻发热的功率。
P内=U内I=
R↑→P内↓,R↓→P内↑。
(6)电源的效率:电源的输出功率与总功率的比值。η==
当外电阻R越大时,电源的效率越高。当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时,η=50%。
电学实验
---测电动势和内阻
(1)直接法:外电路断开时,用电压表测得的电压U为电动势E
;U=E
(2)通用方法:AV法测要考虑表本身的电阻,有内外接法;
①单一组数据计算,误差较大
②应该测出多组(u,I)值,最后算出平均值
③作图法处理数据,(u,I)值列表,在u--I图中描点,最后由u--I图线求出较精确的E和r。
(3)特殊方法
(一)即计算法:画出各种电路图
(一个电流表和两个定值电阻)
(一个电流表及一个电压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一个电压表和两个定值电阻)
(二)测电源电动势ε和内阻r有甲、乙两种接法,如图
甲法中所测得ε和r都比真实值小,ε/r测=ε测/r真;
乙法中,ε测=ε真,且r测=
r+rA。
(三)电源电动势ε也可用两阻值不同的电压表A、B测定,单独使用A表时,读数是UA,单独使用B表时,读数是UB,用A、B两表测量时,读数是U,则ε=UAUB/(UA-U)。
电阻的测量
AV法测:要考虑表本身的电阻,有内外接法;多组(u,I)值,列表由u--I图线求。怎样用作图法处理数据
欧姆表测:测量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G
R2
S2
R1
S1
R1
S
V
R2
使用方法:机械调零、选择量程(大到小)、欧姆调零、测量读数时注意挡位(即倍率)、拨off挡。
注意:测量电阻时,要与原电路断开,选择量程使指针在中央附近,每次换挡要重新短接欧姆调零。
电桥法测:
半偏法测表电阻:
断s2,调R1使表满偏;
闭s2,调R2使表半偏.则R表=R2;
一、测量电路(内、外接法)
记忆决调
“内”字里面有一个“大”字
类型
电路图
R测与R真比较
条件
计算比较法
己知Rv、RA及Rx大致值时
内
A
V
R大
R测==RX+RA
RX
适于测大电阻
Rx
外
A
V
R小
R测= 适于测小电阻 RX 当Rv、RA及Rx末知时,采用实验判断法: 动端与a接时(I1;u1),I有较大变化(即)说明v有较大电流通过,采用内接法 动端与c接时(I2;u2),u有较大变化(即)说明A有较强的分压作用,采用内接法 测量电路(内、外接法)选择方法有(三) ①Rx与 Rv、RA粗略比较 ② 计算比较法 Rx 与 比较 ③当Rv、RA及Rx末知时,采用实验判断法: 二、供电电路(限流式、调压式) 电路图 电压变化范围 电流变化范围 优势 选择方法 限流 ~E ~ 电路简单 附加功耗小 Rx比较小、R滑 比较大,R滑全>n倍的Rx 通电前调到最大 调压 0~E 0~ 电压变化范围大 要求电压 从0开始变化 Rx比较大、R滑 比较小 R滑全>Rx/2 通电前调到最小 以“供电电路”来控制“测量电路”:采用以小控大的原则 电路由测量电路和供电电路两部分组成,其组合以减小误差,调整处理数据两方便 R滑唯一:比较R滑与Rx 控制电路 Rx Rx 限流方式 分压接法 R滑≈Rx两种均可,从节能角度选限流 R滑不唯一:实难要求确定控制电路R滑 实难要求:①负载两端电压变化范围大。 ②负载两端电压要求从0开始变化。 ③电表量程较小而电源电动势较大。 有以上3种要求都采用调压供电。 无特殊要求都采用限流供电 三、选实验试材(仪表)和电路,按题设实验要求组装电路,画出电路图,能把实物接成实验电路,精心按排操作步骤,过程中需要测?物理量,结果表达式中各符号的含义.(1)选量程的原则:测u I,指针超过1/2,测电阻刻度应在中心附近.(2)方法: 先画电路图,各元件的连接方式(先串再并的连线顺序) 明确表的量程,画线连接各元件,铅笔先画,查实无误后,用钢笔填,先画主电路,正极开始按顺序以单线连接方式将主电路元件依次串联,后把并联无件并上.(3)注意事项:表的量程选对,正负极不能接错;导线应接在接线柱上,且不能分叉;不能用铅笔画 用伏安法测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测量电路用外接法,供电电路用调压供电。 (4)实物图连线技术 无论是分压接法还是限流接法都应该先把伏安法部分接好;即:先接好主电路(供电电路).对限流电路,只需用笔画线当作导线,从电源正极开始,把电源、电键、滑动变阻器、伏安法四部分依次串联起来即可(注意电表的正负接线柱和量程,滑动变阻器应调到阻值最大处)。 对分压电路,应该先把电源、电键和滑动变阻器的全部电阻丝三部分用导线连接起来,然后在滑动变阻器电阻丝两端之中任选一个接头,比较该接头和滑动触头两点的电势高低,根据伏安法部分电表正负接线柱的情况,将伏安法部分接入该两点间。 实物连线的总思路 分压(滑动变阻器的下两个接线柱一定连在电源和电键的两端) 画出电路图→连滑动变阻器→ 限流(一般连上一接线柱和下一接线柱) (两种情况合上电键前都要注意滑片的正确位 电表的正负接线柱 →连接总回路: 总开关一定接在干路中 导线不能交叉 微安表改装成各种表:关健在于原理 首先要知:微安表的内阻、满偏电流、满偏电压。 采用半偏法先测出表的内阻;最后要对改装表进行较对。 (1)改为V表:串联电阻分压原理 (n为量程的扩大倍数) (2)改为A表:串联电阻分流原理 (n为量程的扩大倍数) (3)改为欧姆表的原理 两表笔短接后,调节Ro使电表指针满偏,得 Ig=E/(r+Rg+Ro) 接入被测电阻Rx后通过电表的电流为 Ix=E/(r+Rg+Ro+Rx)=E/(R中+Rx) 由于Ix与Rx对应,因此可指示被测电阻大小 四、磁场 基本特性,来源,方向(小磁针静止时极的指向,磁感线的切线方向,外部(NS)内部(SN)组成闭合曲线 要熟悉五种典型磁场的磁感线空间分布(正确分析解答问题的关健) 脑中要有各种磁源产生的磁感线的立体空间分布观念;会从不同的角度看、画、识 各种磁感线分布图 能够将磁感线分布的立体、空间图转化成不同方向的平面图(正视、符视、侧视、剖视图) 安培右手定则:电产生磁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磁产生的实质(磁现象电本质)奥斯特和罗兰实验 安培左手定则(与力有关) 磁通量概念一定要指明“是哪一个面积的、方向如何”且是双向标量 F安=B I L f洛=q B v 建立电流的微观图景(物理模型) 从安培力F=ILBsinθ和I=neSv推出f=qvBsinθ。 典型的比值定义 (E= E=k) (B= B=k) (u=) (R= R=) (C= C=) 磁感强度B:由这些公式写出B单位,单位公式 B= ; B= ; E=BLv B=; B=k(直导体) ;B=NI(螺线管) qBv = m R = B = ; 电学中的三个力:F电=q E =q F安=B I L f洛= q B v 注意:①、B⊥L时,f洛最大,f洛= q B v (f、B、v三者方向两两垂直且力f方向时刻与速度v垂直)导致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 ②、B || v时,f洛=0 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B与v成夹角时,(带电粒子沿一般方向射入磁场),可把v分解为(垂直B分量v⊥,此方向匀速圆周运动;平行B分量v||,此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合运动为等距螺旋线运动。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圆周运动(关健是画出运动轨迹图,画图应规范)。 规律: (不能直接用) 1、找圆心:①(圆心的确定)因f洛一定指向圆心,f洛⊥v任意两个f洛方向的指向交点为圆心; ②任意一弦的中垂线一定过圆心; ③两速度方向夹角的角平分线一定过圆心。 2、求半径(两个方面):①物理规律 ②由轨迹图得出几何关系方程 (解题时应突出这两条方程) 几何关系:速度的偏向角=偏转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回旋角)=2倍的弦切角 相对的弦切角相等,相邻弦切角互补 由轨迹画及几何关系式列出:关于半径的几何关系式去求。 3、求粒子的运动时间:偏向角(圆心角、回旋角)=2倍的弦切角,即=2 ×T4、圆周运动有关的对称规律:特别注意在文字中隐含着的临界条件 a、从同一边界射入的粒子,又从同一边界射出时,速度与边界的夹角相等。 b、在圆形磁场区域内,沿径向射入的粒子,一定沿径向射出。 一、比较基本概念, 分类归纳。 在众多的概念中, 首先把概念进行归纳概括突出重点。1.基本概念:电荷、电量、导体、绝缘体、电源、电流、电压、电阻、电路、电流方向、电功、电功率等。2.重点概念:电流、电压、电阻、电路、电功、电功率等。在复习掌握基本概念中, 采取关联分类如:电荷电流方向电路;电源电压电流;电压电流电阻;电功电能表电功率;电荷自由电荷电流导体绝缘体;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等。通过相邻相似概念对比, 使学生澄清概念, 牢固掌握。同时重点掌握: (1) 电流、电压、电阻。 (2)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另外, 教师可以采用表格进行分类比较, 对知识进行归纳、概括, 构建知识网络, 将分散的知识系统化。如下表: 二、分析电路, 突破重难点 电路图是电学的重要内容。如果把电路图不能识别或辨认错了, 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等物理量的计算也就无法进行, 造成“全军覆没”的局面。所以分析电路是学好电学的重要一步。为此, 在电路图的复习上, 我要求学生必须熟练准确地辨认电路图。 简单的电路图, 让学生通过分析电路电流路径来判断。电路的外部电流方向总是由正极回到负极, 若在电路中始终是一路, 说明串联电路。若电流在电路中分开两路或两路以上, 说明是并联电路。对于复杂的电路图, 特别是带有电表的电路, 这就需通过画等效电路图的方法来分析电路。一般可分为以下四步分析。 1.在初中阶段, 一般认为电流表的电阻为零, 电压表的电阻为无限大。把电流表当作导线, 电压表视为开路。 2.用字母标出电路图中三条导线相交的结点。 3.从电源的正极出发, 根据电流的路径及各个结点的位置画出简单的电路图。 4.电流表和电压表复位。 例1:请你画出如图1、2所示的电路的等效电路图, 并说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作用。 分析: (1) 把电流表当作导线, 电压表视为开路。 (2) 标出图1、图2中电路图的结点A、B、C、D。 (3) 在图1中根据电流路径, 电流由电源正极出发经A点, 电流在A点分开两路, 一路通过R1到达B、D点, 另一路来到C点, 又在C点分开两路, 一路经过R2到达B、D点, 另一路到达D点, 三路在D点汇合回到电源负极形成回路。在图2中, 去掉电压表, 容易看出R1、R2、R3是串联的。画出简单易看的电路图 (如图3、图4) 。由此可知图1中R1、R2、R3是并联的, 图2中R1、R2、R3是串联的。 (4) 电流表电压表复位。由电路图3可知A1测R1、R2电流, A2测R2、R3的电流。由电路图4可知V1测R2、R3的电压, V2测R1、R2电压。 由上可知, 分析电路是电学中首要的必须解决的问题。在复习中应特别强调分析电路, 画等效电路图的必要性, 使学生掌握这个基本技能。并能养成遇到电学问题, 先画出电路图。遇到电路图先分析电路的好习惯。 三、概括归纳公式, 注重公式、规律的应用 在电学中, 有很多公式, 为了使学生能快速掌握各个公式及其联系应用。在教学中, 我把所有的公式、规律列出一个表, 便于学生记忆理解, 提高了教学效率。 (下表以两个电阻为例, 以纯电阻电路为说明) 其中, 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计算的核心。它揭示了电学三个最重要的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在运用欧姆定律时, 应特别注意: (1) 要明确定律中涉及的U、I、R。是同一部分电路的三个物理量。决不能张冠李戴把不属于同一电路中的U、I、R代入公式中计算。 (2) 理解好变形公式R=U/I, 不能错误地认为“电阻跟电压成正比, 跟电流成反比”, 也不能认为“导体两端没有电压就没有电阻”。电阻本质是由材料、横截面积、长度、温度等因素决定, 与电流、电压无关。 例如:电路中有一段导体, 给它加20V的电压时, 通过它的电流为5A, 可知这段导体的电阻为_____Ω, 如给它加30V的电压时, 它的电阻为_____Ω;如不给它加电压时, 它的电阻为_____Ω。 这例题比较简单, 关键是强调R物理量U、I物理量的关系理解, 绝不能把R计算表达式与本质混淆。 (3) 正确把握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公式的运用。 在复习电功、电功率和焦耳定律时, 这三个十分接近而又联系紧密的概念, 容易混淆, 而且这部分内容的大小公式加起来共有十几个, 经常会用错公式。而学好电学, 突破电学的难点, 关键在于灵活运用这十几个公式。其实这十几个公式相互间有很深的联系, 可以把公式分成两类:1.W=UIT=PT, P=W/T=UI, 这类公式是对任何用电器都适用的。2.W=I2RT=U2T/R, P=I2R=U2T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在解题应用中, 应注意复习指导。 例如:如图5所示是一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的装置。已知重物质量m=50kg, 电源电压U=110V保持不变, 电动机线圈的电阻R=4Ω, 不计各处摩擦, 当电动机以某一速度匀速向上提升重物时, 电路中的电流I=5A (g=10N/kg) 。求: (1) 电源的输出功率; (2) 电动机线圈电阻R的发热功率; (3) 试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角度, 求重物上升的速度大小。 此题计算电源的输出功率必须要用P=UI, 因为电动机工作时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和部分热能, 故非纯电阻电路, 所以P=I2R=U2T不能用。在计算电动机线圈电阻R的发热功率时, 又可以用P=I2R, 因为这种情况下可看成是电阻电路, 符合公式应用范围。 (4) 电路变化时, 抓住关键, 正确选择公式分析电路。 在复习过程中, 有不少学生反映“变化的电路难, 不知从何下手”。这是因为分析变化的电路涉及的内容广, 考虑问题深。对各物理量相互关系的分析, 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连错反应, 得出错误的结论。分析电路的变化, 关键点又是分析电阻的变化。因此, 分析电路变化的方法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抓住关键, 首要认清电阻变化情况, 这一步是关键。 2.从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看电阻的增减情况。 3.从总电压 (电源电压) 不变, 得出总电流的变化情况。 4.根据电路特点以及题意, 判断电路其他物理量的变化。 5.选择正确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例如:如图6所示, 当开关S闭合后,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b 端时, 电压表示数为9V, 电流表示数为0.15A;滑片P在中点c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 求: (1) 滑动变阻器R1的最大阻值; (2) 电源电压和R2的阻值。 分析:由题意可知, 电路电阻的变化来自于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b端时, 电阻处于最大值, 滑片P在中点c时, 电阻减少一半。因此, 电路电阻是由大到小的。有根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b端电流电压值, 算出R1=60Ω。那么, 滑片P在中点c时电阻R1/2=30Ω, 此时变化后电流的, 同时注意到电阻变化后电源电压不变。选择公式得, P在c点时电源电压: 四、在电学实验复习中, 注重识图连图, 突出重点, 归类复习 电学实验在历年中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最能体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操作水平。要求学生掌握方面大致有如下:1、识图连图。能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图, 或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以及简单的电路设计。2、仪表的使用和测量。能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流和电压以及电阻和电功率。3、电路故障分析判断。能利用导线、电流表、电压表等其他器材检查分析电路故障。这一点在历年的中考中都有体现, 在复习过程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初中物理课本中共有组成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伏安法测电阻、测小灯泡的电功率等五个学生分组探究实验。其中前三个实验是为后两个实验作知识及技能的准备, 所以复习重点应放在伏安法测电阻、测小灯泡的电功率这两个实验中。根据各知识点的联系特点, 现分三步来进行电学实验的复习。 1.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或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要求两图的连接方式一致, 包括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的正负极一致, 各用电器的位置和开关的作用一致。画电路图的方法是先去掉电压电流表, 电压表为断路, 电流表为导线, 后用电流回路法把用电器实物图看懂, 然后在相应的位置补上电表, 同时注意是看清楚各用电器的连接方式以及开关的作用。并在头脑中进行加工, 形成一个完整的电路图。最后根据电路图“横平竖直”的要求画出相应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图的方法是看懂电路图以及看清实物图的分布, 然后从电源的一极出发, 根据电路图中电流的流向, 按元件顺序连接实物图, 在并联连接时应先易后难。连接时应尽量避免连接的导线相互交叉。 2.简单的电路设计。电路设计应根据题目的要求分析各用电器的连接方式, 以及开关的控制对象。例如:由“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灯泡亮或暗”的要求, 可知电路连接方式有两种可能:一是开关和两个灯泡是串联的连接方式;二是两个灯泡并联开关接在干路上。由“一个开关控制一个灯泡, 另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个灯泡, 一个灯泡坏了不影响另一个灯泡”的要求, 可知两个灯泡是连接并联的, 一个开关时接在一个灯泡的支路上, 而另一开关接在干路上起到总开关的控制作用。然后再根据各用电器的连接方式画出电路图。 3.学生分组探究实验的复习。用伏安法测电阻和电功率是初中的两个重要的实验, 这两个实验有许多共同的地方, 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来进行复习。如下表。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确使用。 (2) 连接线路时必须将开关打开。 (3) 滑动变阻器的连接。 (4) 通电之前把滑动变阻器调至接入电路的阻值为最大, 实验时再逐步调节接入电路的阻值。 (5) 连接好实物图后, 进行试触, 检查电表连接、量程是否合适。两个实验之间的区别是:测电阻时, 电阻两端的电压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滑动变阻器来改变。测额定电功率时, 通过滑动变阻器调整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灯泡的额定电压。 摘要:在初中阶段, 电学在中考的比例是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很多学生对电学的复习感到束手无策, 物理概念、定律及相应的计算公式又多, 难以理清头绪。教师应帮助学生搞好电学复习, 对电学进行全面的知识归纳, 突出知识点之间联系, 突破难点, 提高复习效率。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复习积累的经验, 在此谈谈初中电学应如何复习, 才能全面巩固, 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物理;电学;复习技巧 电学的知识比起物理学科中其他版块的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对实践以及相关操作的要求比较高,考察的东西更加接近于试验中的相关现象,是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知识点考察。因此就格外需要学生掌握相关方法,按照经验得出结果。复习之时就需要着重对知识的难点和混淆点进行掌握,还要结合实际的现象加深理解和印象。 一、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培养对物理的兴趣 和预习、上课学习一样,复习的过程中也要掌握恰当的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找到复习的最佳状态。倘若当时的学习状态较差,或是学习的环境不理想,则不适宜复习。只有集中注意力重点复习,才能有足够的效率,最大程度的得到复习的成果。一般情况下来说,是在睡醒之后或是心情愉悦、时间空闲的时候具有最佳的学习效率。 二、理清物理概念和公式,加深理解,准确记忆 物理中的公式极为重要,需要准确记忆,不能混淆。在复习的过程中,对一些最基础的公式复习和理解,看似简单,实则也是十分重要。许多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忽略这一点,导致今后在做题的过程中总是犯一些低级错误,得不偿失。 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找出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 理解是学习知识的必经阶段,之后经过理解之后的记忆才能够真正的掌握方法,才能够得心应手。因此在电学相关知识的复习过程中,需要对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题目进行重点的复习。首先课文中的例题就是复习的一个重点。复习时建议首先看一遍课文中的电学相关实验以及例题,对课后的习题中重点和难点进行着重复习。可以进行重新的计算来考察自己的掌握程度。这就需要在第一次学习的过程中多做功课,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标注[2]。当然,完成了书本上内容的复习之后也只是一个初级水平的获取,还需要对课外习题的复习和掌握。其中要对以前教师讲解过的题目、试卷进行整理和归纳,找出标记的难点和需要着重注意的题目,再进行重温或者重复验算。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够再次加深自己的印象,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在这个过程中,最好是准备一个习题册,对重要的经典的题目进行记录,以便下次的复习。 四、同学之间相互探讨,寻求教师的帮助 电学知识的复习其实就是对于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加深和理解程度的加深。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大家的力量才是巨大无穷的。在复习的过程中最好是能与同学相互探讨,借同学的习题册和试卷进行复习验算,遇到不懂的或是有疑问的可以与同学相互探讨。还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毕竟教师才是最具权威的答案,教师还会根据这一类的知识进行相关的扩展,能够使得复习的过程更加的全面。在复习过程中,倘若碰到难以攻克的题目一定要理解清楚弄明白,最好是再找出相关的题目进行反复计算,加深印象。 五、进行重复试验,加深影响 前面提到电学的相关知识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在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实验进行重复的把握也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因为实验的过程就是反复记忆、考察与加深印象的过程,不仅如此,在实验的过程中还能锻炼自己的其他相关综合能力,并且激发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使得复习的过程中充满乐趣,让物理真正的走进我们的生活。 六、经典例题永远是复习的重点 其实知识也是具有相关性的,电学的知识考察也有其目的性,我们需要对那些经典的例题进行反复的思量,这是复习的过程,也是理解的过程。会一遍遍的加深我们的印象,直到最后我们终于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例题一:解析E=I1(r1+R1)+(I1+I2)r,由题目数据知I2I1,忽略I1对总电流的影响,E=I1(r1+R1)+I2r,即I1=ER1+r1-rR1+r1I2,以I2为横轴,I1为纵轴,作I1-I2函数图,由图得斜率k=-rR1+r1,截距为b=ER1+r1,联立解得E和。 例题2: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数据计算电阻率ρ,则所用的表达式ρ=?求电阻丝的电阻率.解析RL=I2r2-I1r1I1,RL=ρL0S,S=π(D2)2,测量数据是I1和I2,表达式I2=(RL+r1)I1r2,作I1-I2函数图,I1-I2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由图求斜率,由斜率k=RL+r1r2可求RL,再求电阻率ρ。 总之,我们在进行电学知识的复习过程中,需要再次理解有关的知识要点,对以往以及理解的知识点进行印象的加深,而对于那些尚不了解的知识点要通过复习来找出漏洞并通过习题的计算、与老师同学的交流理解清楚。还要学会对当前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准备习题册,将做过的题目和试卷整理清楚明白,对重要的题目进行标注[3]。要把握学习的状态,在各项难题和问题的解决中找到物理学习的兴趣。复习电学的知识其实和复习物理其他版块的知识相似,总之要切实的投入其中,正真的而理解和温习,这样才能达到复习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吴敏.例谈如何进行电学实验的电路设计[J].物理教师:高中版,2011,(11):38-38,40. [2]曹会.高中物理电学实验资源开发与能力培养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10. 1、率: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全都,一概) 2、以:不赂者以赂者丧(因为) 3、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因为) 4、固:固不在战矣(当然) 5、举:举以予人(拿) 6、然则: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既然如此,那么) 7、判: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确定,断定) 8、固:至于_,理固宜然(本来) 9、得:此言得之(对) 10、迁:终继五国迁灭(改变) 11、与: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结交) 12、既: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已经) 13、以、为、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用,作为,招致) 14、再:后秦击赵者再(两次) 15、洎、以:洎牧以谗诛(及,等到;因为) 16、诚: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 17、向使: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假如) 18、数、理: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天数,命运) 19、为、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治理,被) 20、苟、从: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如果,跟随) 二、通假字 1、暴霜露(通曝) 2、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 3、当与秦相较(通倘,如果) 三、一词多义 1、非: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不是) ②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不对) ③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没)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 2、或: 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人)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③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人) ④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或许) 3、得: ①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 ②此得之(正确) ③诚不得已(办法) ④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必须,应该) 4、相: ①当与秦相较(指对方) 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指对方) 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相国) 5、势: ①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气势) ②其势弱于秦(形势) ③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态势) 四、词类活用 1、事:以地事秦(名作动,侍奉) 2、义:义不赂秦(名作动,行正义) 3、事、礼: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名作动,侍奉;礼遇) 4、日、月:日削月割(名作状,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5、却:李牧连却之(动词使动,使退却) 五、古今异义的词 1、其实:①古义:他实际上。 ②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2、祖父:①古义:祖辈父辈。 ②今义:爷爷。 3、至于:①古义:以致,以至于。 ②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4、智力:①古义:智谋,力量。 ②今义:指人理解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可以:①古义:可以凭借。 ②今义:表示可能、能够或许可。 6、故事:①古义:旧事,前例。 ②今义:用来讲述的真实或虚构的事。 六、句式 1、举(之)以予人(省略句)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判断句) 3、赵尝五战于秦(介宾结构后置) 4、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被动句) 七、难句翻译 1、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译:六国彼此都灭亡,全都是(因为)_秦国吗? 2、不赂者以赂者丧。 译:没有_秦国的国家因为_秦国的国家而灭亡。 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译:送给他越多,侵犯他们就越厉害。 4、至于_,理固宜然。 译:以致六国终于灭亡,从道理上说本来应该这样。 5、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译:等到燕太子丹用荆卿作为计策,才招致祸患。 6、洎牧以谗诛。 译:等到李牧因为受诬陷而被杀。 7、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译: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 8、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译:但被秦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 9、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期末复习与检测——基础知识(音、形、义) 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 绯红 标致 落第不逊 诘责 托辞 油光可鉴 抑扬顿挫 深恶痛疾 匿名 芦荟 翳 责罚 气量 质问 广漠 管束 宽恕 文绉绉 庶祖母 幽默 凄惨 奥秘 翻来覆去 黝黑 滞留 愚钝 器宇 禁锢 轩昂 犀利 侏儒 酒肆 尴尬 粗制滥造 藏污纳垢 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颔首低眉 诚惶诚恐 无可置疑 黯然失色 广袤无垠 髭 鬈 搓捻 企盼 繁衍 迁徙 觅食 油然而生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繁花似锦 风云突变 不可名状 落英缤纷 冥思遐想 期期艾艾 【油光可鉴】指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鉴,照。 【标致】漂亮。文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客死】死在异国他乡。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里发生过的一些事情。 【落第】原指科举时代应试不中。这里指考试不及格。 【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的姓名。匿,隐藏。 【诘责】质问并责备。 【托辞】借口。 【凄然】形容悲伤难过的样子。 【适值】正好遇到。 【正人君子】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庶祖母】旧时称祖父的妾。 【翳】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下流】文中指卑劣、不道德。 【浪人】游荡无赖之徒。 【本家】指同姓、同宗族的人。 【髭】嘴边上的胡子。 【鬈】弯曲的头发。 【器宇】气概,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谦卑恭顺的样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期期艾艾】形容口吃。第二单元 博识 美艳 消释 褪尽 凛冽 升腾 脂粉奁 朔方 睥睨 污秽 犀利 迸射 播弄 虐待 雷霆 踌躇 鞭挞 祈祷 罪孽 拖 泥带水 稽首 旸谷 姮娥 苍茫 胆怯 翡翠 精灵 蜿蜒执拗 憔悴 馈赠 真谛 璀璨 镶嵌 酷肖 海誓山盟 长吁短叹 千山万壑 盛气凌人 【暖国】我国南方气候温暖的地区。 【奁】盒子。 【朔方】北方。 【睥睨】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 【旸谷】古书上指日出的地方。 【姮娥】即嫦娥。第三单元 蓬蒿 咫尺 狼藉 呐喊 不自量力 相形见绌 精巧绝伦 美味佳肴 萧瑟 和煦 干涸 吞噬 裸露 戈壁滩 沧海桑田 媲美 挑衅 鼠目寸光 相辅相成 啮齿 缄默 窥探 狩猎 顾忌 凋零 滑翔 目空一切 哂笑 拍板 牟取 黑咕隆咚 颤颤巍巍 莫衷一是 胸有成竹 不容置疑 慷慨大方 一视同仁 任劳任怨 众目睽睽 铆 【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牟取】谋取。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着。 【哂笑】讥笑。第四单元 蹲踞 酬和 熹微 譬喻 淳朴 即物起兴 引经据典 悠游自在龙吟凤哕 腌 门楣 苋菜 籍贯 城隍庙 肃然起敬 囊萤映雪 囿 钹 招徕 铁铉 饽饽 秫秸秆 随机应变 合辙 油嘴滑舌 家醅 一马当先 顾名思义 怵 抠 逢场作戏 八面玲珑 看风使舵 左右逢源 孤陋寡闻 人情练达 硌牙 【即物起兴】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起兴,指先言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 【向例】一向的作法。 【哕】鸟鸣声。 【面善】面熟。 【囊萤映雪】囊萤和映雪分别指晋朝车胤和孙康利用萤火虫的光和雪的反光刻苦读书的故事。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过沧海,对别处的水就难以看上眼了。 【囿】局限,拘泥。 【招徕】招揽。 【合辙押韵】押韵。 【家醅】自家酿的酒。 【怵】害怕。 【抠】小气 【练达】指阅历丰富,通晓世故人情。第五单元 见古诗文复习指导。第六单元 见古诗文复习指导 能力检测 1.下列加红的字注音全正确的是() A.匿名(nì) 诘责(jí) 禁锢(gù) B.广袤(mào) 牟取(móu) 哂笑(shěn) 9.下列四组词语中各有一个错别字,找出并将改正后的字填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长途跋涉 重峦叠幛 销声匿迹 穷愁潦倒()(2)抑扬顿挫 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瞑思遐想() (3)千山万壑 相形见绌 莫衷一事 引经据典()(4)囊荧映雪 慷慨大方 众目睽睽 花团锦簇() 10.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鹤立鸡群 不可名壮 粗制滥造 任劳任怨 C.苋菜(xiàn) 招徕(lái) 家醅(bēi)D.繁衍(yǎn) 朔方(suò) 真谛(dì) 2.下面加红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杳无消息(yǎo) 门楣(méi) 畸形(qī) 解剖(pōu) B.广袤无垠(mào) 嬉戏(xī) 管束(shù) 虐待(nüè) C.颔首低眉(hàn) 污秽(suì) 迸射(bèng) 诘责(jié) D.冥思遐想(xiá) 小憩(qì) 姮娥(huán) 滞留(zhì) 3.下面加红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匿名(nì) 彷徨(páng) 哂笑(xī) 家醅(pēi) B.诘责(jié) 咫尺(zhǐ) 门楣(méi) 招徕(lái) C.眷念(juàn) 荸荠(bí) 广袤(máo) 烂熳(màn) D.牟取(móu) 朔方(suò) 芦荟(huì) 禁锢(gù) 4.下列四组注音中各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将改正后的注音填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1)诘责(jié) 广袤(mào) 眷恋(juàn) 相形见绌(chū) (2)和煦(xù) 媲美(bì) 缄默(jiān) 众目睽睽(kuí) (3)荒谬(miào) 蹒跚(pán) 差使(chāi) 惟妙惟肖(xiāo) (4)尴尬(gān) 窥探(kuī) 酬和(hé) 即物起兴(xìng) 5.给下面加红的字词注上拼音。 畸形()匿名()禁锢()繁衍()彷徨() 执拗()哂笑()牟取()镶嵌()众目睽睽() 6.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翻来复去 抑扬顿挫 迁徙 伫立 B.正襟危坐 诚惶诚恐 犀利 凛冽 C.深恶痛疾 左右逢原 祈祷 鞭挞 D.盛气凌人 暗然失色 托辞 睥睨 7.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小题。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suì、高超的智慧。——摘自《敬畏自然》(严春友)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和给加点的字注音。 相形见绌() 深suì() (2)解释“精巧绝伦”在句子的意思。 精巧绝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把它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8.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是() A.绯红 标至 托辞 抑扬顿挫 B.责罚 管束 广漠 翻来复去 C.幽默 凄惨 奥密 无可置疑 D.犀利 侏儒 愚钝 藏污纳垢 B.千山万壑 众目睽睽 莫衷一是 油嘴滑舌 C.相形见拙 沧海桑田 深恶痛疾 美味佳肴 D.慷慨大方 繁花似锦 随机应变 长嘘短叹 11.根据下面句子括号里的拼音,按序号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1)旅鼠是一种(niè)_______齿类动物,主要以草根、草茎和苔藓之类的植物为食。 (2)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zī)_______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3)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mào)_______无垠的宇宙。 (4)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qǐ)_______首。 12.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 ①充_______(sè) ②阔_______(chuò) ③_______(bìng)弃 ④匀______(chèn) 1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然后改正。 无边无垠 忍峻不禁 察言观色 精益求精 海市蜃楼 优揉寡断 不屑置辨 无精打采 纹丝不动 炉火纯青 如饥似渴 离经判道 14.在下面的括号中填字组成词语 油光可() 深恶痛() 翻来()去 藏污纳() ()然失色 花团锦() 盛气()人 相形见() 莫()一是 引经据() ()萤映雪 合()押韵 ()名思义 ()物起兴 任劳任() 沧海()田 15.解释下面加红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 (1)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2)这是种生面别开的场所,对调子的来自四方,各自蹲踞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彼此相去虽不 多远,却互不见面。 16.下列加点词语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器宇轩昂(器宇:气概,风度) 颔首低眉(颔:下巴。这里指低头的意思) B.油光可鉴(鉴:鉴别。文中指当镜子照的意思)斥责他的不逊(逊:逊色) C.末尾是匿名(匿:隐藏) 眼翳(翳: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D.灰白的鬈发(鬈:弯曲的头发)浅析初中电学复习 第3篇
浅谈高中物理电学知识复习技巧 第4篇
高二语文基础复习知识点 第5篇
初二语文下册基础复习知识点 第6篇
电学基础知识点复习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