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精选10篇)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 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出血并完成随访的患者86例, 男54例62侧, 女32例33侧;年龄23~84岁, 中位年龄54岁。出血原因:合并高血压61例61侧, 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1侧, 手术后出血9例18侧, 黏膜干燥及糜烂8例8侧, 原因不明者7例7侧。出血部位:鼻中隔前端岀血42例52侧, 嗅裂区出血23例13侧, 下鼻甲后端出血13例22侧 (其中因行下鼻甲手术后出血9例18侧) , 中鼻甲前部游离缘出血8例8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检查。患者取仰卧位, 用1%地卡因 (含盐酸肾上腺素) 棉片收缩麻醉鼻腔黏膜。出现休克时给予抗休克处理。检查时用吸引器清除血迹, 寻找并明确出血点位置。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仪能量定位0.1~0.3hms, 将探头插入黏膜下即可, 每次3秒, 多采用局部多点凝血, 范围超过创面1~2mm为宜。对出血剧烈者, 先用盐酸肾上腺素棉片压迫5~6min后行出血部位直接凝血, 然后局部多点凝血[2]。止血后患者局部给予明胶海绵及湿软烧伤膏, 有合并高血压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 给予对症治疗。随访:治疗后第7、14天在门诊行鼻内镜检查, 观察创面愈合情况。

2结果

全部患者治疗后均当时止血, 24h后复发2例2侧, 1周内复发4例4侧, 均再次给予等离子射频治疗止血。7d后鼻内镜复查见患者鼻腔反应膜基本脱落, 鼻腔黏膜无粘连, 鼻中隔无穿孔。

3讨论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急诊难点之一[3], 过去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油纱条填塞、烧灼、微波等, 现采用等离子射频治疗鼻出血取得良好效果, 并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治疗的关键在于以鼻内镜寻找并明确出血点, 控制好组织凝血的深度及范围, 凝血范围不宜过深及过大, 否则易出现鼻腔黏膜粘连、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且易导致复发。对于有原发病的患者均需对症治疗。

参考文献

[1]孔维佳.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71-73.

[2]韩德民.鼻内窥镜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75.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 第2篇

舌鳞癌在口腔癌中发病率占首位,虽然舌癌根治术已是成熟疗法,效果稳定,但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极差,因舌缺损可导致患者的语言、咀嚼、吞咽等功能障碍,对患者的生理及心理造成很大影响。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于2007年8月成功完成我国首例舌根鳞状细胞癌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杨某,女,49岁,以吞咽异物感1年,加重伴气短一个月为主诉入院。专科检查见:舌根近会厌谷处可见一蛋黄大小表面不光滑新生物,将会厌推向咽后壁,喉部情况视不见,无声嘶。甲状腺超声证实甲状腺无异位。经病理证实,舌根鳞状细胞癌(高分化)。

2 手术准备

患者及家属对癌症有明显的恐惧心理,术前需到病房探视患者,向其本人及家属作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让其了解麻醉和手术的微创性、预后等基本情况。减轻患者对疾病本身的恐惧,减少其心理负担。完善术前各种常规检查。

3 手术配合

局麻下气管切开,改全麻,常规消毒铺巾。经口插入支撑喉镜暴露舌根部并固定,见肿物呈半球性,自舌根部隆起,表面粘膜尚光滑,将会厌推挤与咽后壁相贴。使用7070#等离子射频刀头将肿物逐层消融。期间自肿物中央流出坏死液化组织约1ML。消融至舌正常肌肉组织暴露,查无肿物残留及活动性出血,术毕。

4 术后护理

术后病人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予气管切开处吸氧3升/分,术后遵医嘱予以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的监护,并记录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情况,保持静脉输液通畅。特别应注意观察血氧饱和度,如小于95%立即报告医生。注意观察喉垫是否有渗血,有渗血,遵医嘱用止血药,更换喉垫。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平稳,常规气管切开护理。①病室空气要求:保持病室湿度为60%~70%,温度18~24℃,每日进行1次紫外线消毒,消毒时勿暴露患者皮肤及眼睛。②气道湿化:每日遵医嘱给予气管内湿化液进行气道湿化,可用生理盐水40ml+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l持续24h气管泵入。③注意观察气管切开外套管固定是否良好、通畅,观察气管切开气囊处于状态,观察颈部敷料是否整洁,做好记录。应及时吸出患者气管内的痰液,并观察痰液的颜色、气味、性质及量且应及时记录,吸痰过程中注意无菌化,以防止感染。

定时口腔护理,嘱其冷流食。术后第三日拔除气管套管,呼吸平稳。 

出院时以科学的态度向患者说明病情,向患者耐心的介绍出院后的有关护理知识。饮食以软、烂食为主,避免过食辛辣刺激性及过热食物,遵医嘱定期复查、用药,预防感冒,加强营养。

5 体会

(1)加强术前常规心理护理,癌症患者多有沉重的心理负担及精神压力,使其全面的了解病情,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结束患者的思想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之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麻醉和手术治疗。

(2)人员选择,这是我院开展的首例手术,思想上高度重视,选择平时工作认真,责任心强,技术熟练,心理素质稳定能随机应变的护士参加手术

(3)术后创面暴露,无需皮瓣覆盖,严格无菌操作及预防术后感染更显重要。

(4)因该手术为微创手术,创伤小,愈合快,术后即可进食,故要求护理人员及时调整传统舌部手术的护理流程,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原有的生活质量。

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舌根癌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无明显并发症,随诊2年,局部愈合良好无复发迹象。正确的做好术后护理对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患者的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程红霞.舌癌41例围术期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8年第14卷第18期

[2] 刘新萍.舌癌手术前后的护理.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7年4月第2卷10期

[3] 覃元华.舌癌根治加游离皮瓣修复术的护理.当代护士,2008年第4期学术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110例, 男70例, 女40例;年龄14~79岁平均41岁。病程0.5~20年, 平均6年。其中药物性引起的10例, 因高血压病长期服用降压药引起的6例。所有患者冠状位鼻窦C T及鼻内镜检查, 排除鼻窦炎、鼻息肉、下鼻甲骨肥大;无明显鼻中隔偏曲, 以及鼻腔肿瘤等。

1.2 手术方法

手术设备使用德国Wolf公司0度鼻内镜及鼻内镜手术系统;美国Arthrocare公司的低温等离子系统和一次性Reflox45刀头。患者坐位, 先用0度鼻内镜检查下鼻甲肥厚情况决定进刀点, 双侧鼻腔用1%地卡因麻黄素表面麻醉及收缩鼻腔粘膜2次, 待麻醉起效后, 设定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手术的输出能量为5~6档, 将刀头前段蘸上生理盐水, 根据下鼻甲肥厚部位选择进刀点, 一般在洗毕家中后段, 咽下鼻甲长轴方向插入下鼻甲, 在粘膜下推进至适当深度 (2~3cm) , 然后消融10~15s, 继续踩踏板将刀头退出, 退出下鼻道粘膜时, 止血2~3s, 术后不需鼻腔填塞, 口服抗生素, 鼻腔局部滴呋麻液及洛美沙星滴鼻液或氯霉素眼药水1周, 术后1周清理鼻腔, 去除伪膜及鼻腔分泌物, 定期复查。

1.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持续性鼻塞、头昏、闭塞性鼻音等症状消失, 鼻内镜检查见下鼻甲、鼻腔通气良好, 下鼻甲明显回缩, 与鼻中隔距离>3 m m, 停用鼻粘膜减充剂;好转:持续性鼻塞、闭塞性鼻音症状基本消失, 有分泌物, 间断性鼻塞, 鼻内镜检查架下鼻甲缩小, 与鼻中隔距离>3 m m, <1 m m;无效:鼻塞症状无改善, 鼻内镜检查下鼻甲无改变, 与鼻中隔距离<1 m m, 或与鼻中隔相贴, 使用鼻粘膜减充剂。

2 结果

术后6个月根据患者主观症状及0度鼻内镜检查评定结果。治愈98例 (89%) , 好转12例 (11%) , 总有效率100%。

3 讨论

下鼻甲是鼻腔外侧壁上的重要结构, 它不仅能调节鼻腔气流, 保持正常呼吸, 而且对吸入空气具有清洁、加温、加湿的作用。因此下鼻甲手术的目的应在保护下鼻甲功能的同时将其缩小到最佳体积[1], 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传统术式, 引起改善鼻塞疗效确切而被广泛采用。但其切除一部分下鼻甲粘膜, 粘膜腺体的分泌减少, 术后鼻腔干燥感明显, 如残余的下鼻甲较小, 易发生下鼻甲萎缩, 鼻干症状加剧, 有可能引起空鼻综合征[2], 病人痛苦较大。下鼻甲注射硬化剂、冷冻需要多次治疗, 疗效不佳。下鼻甲电灼、激光、微波等治疗, 其原理是使粘膜碳化、气化, 鼻甲缩小虽有疗效, 但缺点是热辐射大粘膜及粘膜下组织损伤重, 鼻腔干燥感明显。射频等离子技术原理是能量刀头与组织间的电解质液形成等离子体薄层, 层中离子被电场加速, 并将能量传递给组织, 靶组织中的细胞在低温下 (40~70℃) 打开分子键, 分解为碳水化合物和氯化物, 只是组织凝固性坏死, 坏死组织吸收后经由纤维组织修复产生瘢痕收缩, 获得减容效果。由于温度不高且射频能量随距离增大而迅速衰减, 损伤局限于电极周围, 与微波、激光、电灼通过高温热效应、热蒸发和高温烧灼分解组织的方法相比不会使组织碳化、气化, 也不损伤周围深层组织, 且可立即减少容积, 对下鼻甲损伤小, 疼痛轻微, 术后恢复快, 但应严格把握适应证。对下鼻甲骨增生肥大者、持续应用粘膜减充剂5年以上者, 严重鼻中隔偏曲者均需行下鼻甲部分切除术治疗。

因此, 等离子射频消融具有以下优点, 局麻下进行、痛苦小, 不耐受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的慢性心脑血管病患者能耐受, 术后无出血、无需填塞, 因组织损伤小, 鼻粘膜损伤轻, 最大限度保留纤毛功能, 符合微创及鼻腔生理手术, 在鼻内镜下操作, 术野清晰, 准确快捷,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许庚, 杨钦泰, 符睿, 等.对下鼻甲手术的评价[J].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3, 10 (4) :197~198.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 第4篇

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鼻塞的手术方法很多,但各种术式均会造成鼻黏膜功能不同程度的损伤。我科于2007年6月至2009年8月采用电视鼻内镜下行低温等离子下鼻甲减容术及骨折外移术并结合超短波理疗治疗慢性鼻塞,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患者158例,其中男性113例,女性45例;年龄19~75岁,平均(33±1)岁,病程1~40年。慢性肥厚性鼻炎85例,鼻中隔偏曲下鼻甲代偿性肥大46例,药物性鼻炎11例,鼻出血填塞术后下鼻甲粘连5例,鼻窦术后鼻甲粘连4例,微波术后鼻甲粘连5例,液氮冷冻术后鼻甲粘连2例。33例有手术史。术前检查鼻腔并行冠状位CT检查证实,全部病例均为下鼻甲骨位置不良,即下鼻甲与鼻腔外侧壁夹角增大或下鼻甲骨明显向鼻中隔方向过度伸展。

1.2 治疗方法 先用1%地卡因表面麻醉鼻腔黏膜,然后用1%利多卡因生理盐水液5mL沿下鼻甲骨面浸润麻醉双侧下鼻甲黏膜使其肿胀,再在电视鼻内镜直视下用自制的下鼻甲剥离子将下鼻甲根部折断并移向下鼻道鼻腔外侧壁。接着应用美国杰西公司生产的低温等离子消融手术系统,选择Reflex 45一次性等离子刀头,输出功率设为5档,在电视鼻内镜直视下行下鼻甲低温等离子消融减容术。即用脚踏板控制刀头消融或凝血。踩消融键将刀头自下鼻甲前端下缘处斜向上再水平沿下鼻甲骨面插入下鼻甲组织内,自前向后达下鼻甲后缘,切不可穿出,采用边退边融的方式消融约10秒,此时可见下鼻甲明显缩小,再踩止血键将下鼻甲前端插入点处凝固止血然后将刀头退出。用涂有金霉素眼膏的半块膨胀止血海绵填塞鼻腔,仅填塞于总鼻道下方。对于手术引起的鼻甲粘连者先行粘连松解术,然后再行本操作。

1.3 术后处理 鼻部术区应用五官超短波理疗机(广州汕头医用设备厂有限公司,DL-Ⅱ)进行理疗,波长10-1M常用6和7.37M,功率40-70W,具体方法:将电极放置在相应外鼻区,非接触,使用无热量或微热量,每日两次,每次6分钟,连续治疗5天。于术后1天后取出膨胀止血海绵并局部给予2%的呋喃唑啉麻黄素滴鼻液、0.25%氯霉素滴眼液、复方薄荷脑油滴鼻液交替滴鼻,生理盐水行鼻腔冲洗。

2 结果

全部病例鼻腔通气障碍症状均消失,个别术后偶有鼻干症状,术后1周鼻塞无复发。1例术后出现失嗅原因不明。随访12月以上,全部病例未见鼻腔大出血、感染、溢泪及鼻甲粘连等并发症。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下鼻甲手术包括:电烧灼术、激光烧灼术、注射硬化剂、冷冻治疗、下鼻甲切除术、下鼻甲整形术等。Passali[1]等通过声反射鼻腔测量、鼻通气阻力测定、纤毛传输功能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检测等发现,黏膜下切除并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是治疗慢性鼻塞有效的手术方法,其显著优点是能够保护和维持下鼻甲固有生理功能。下鼻甲骨折外移术的治疗机制可能是下鼻甲外移后使总鼻道变得宽敞,气流阻力随之减小,从而起到改善鼻腔通气的作用。而低温等离子消融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刀头和组织间的电解质液层面起作用的。具有精确切割和消融的作用,局部無炭化,对周围组织无损伤,切割、消融和止血可在同一刀头下完成,易于掌握。鼻内镜下行下鼻甲骨折外移术的适应证包括:(1)单纯肥厚性鼻炎致持续性鼻塞,对血管收缩剂反应迟钝,保守治疗无效且下鼻甲仍增生肥厚者;(2)下鼻甲骨质肥大或高拱,与鼻中隔接触或影响上颌窦引流,下鼻甲呈桑葚样病理改变;(3)鼻腔狭窄,中鼻道开放仍难达到充分通气引流的效果;(4)有碍上颌窦开口通气、引流及处理的前置下鼻甲前端手术;(5)怀疑下鼻甲肥大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病因之一;(6)下鼻甲后端肥大或呈息肉样变,堵塞后鼻孔 1/2以上,压迫咽鼓管咽口呈水肿状,同时有鼻咽部分泌物滞留。鼻内镜下鼻甲骨折外移术具有如下优点[2]:(1)鼻内镜直视下可进行下鼻甲全长的处理,尤其是下鼻甲后端,并可有的放矢地将下鼻甲向外移至适当的位置,减少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避开偏曲的鼻中隔嵴突;(2)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局部浸润麻醉后疼痛轻,对鼻腔黏膜功能的破坏小,术后1周内基本恢复,而且不破坏正常的鼻周期,术后患者无不适感;(3)损伤小,基本不出血,避免了传统下鼻甲部分切除术引起的鼻腔出血、粘连等并发症,无溢泪现象。但是手术中应注意:(1)剥离子操作要稳,避免因滑脱而引起鼻腔黏膜损伤;(2)不可过度外移下鼻甲,用力要适度,以免下鼻甲骨外露而引起感染或坏死;(3)伴鼻中隔偏曲者应同时行鼻中隔矫正术;(4) 低温等离子消融下鼻甲减容术时处理下鼻甲后端要适度,切勿过多过久持续消融,以防形成术后萎缩性鼻炎,加重患者不适感;(5)消融时不可损伤下鼻甲表面黏膜,以防形成新的创面而引起粘连;(6)可在鼻腔内填塞小块涂有金霉素眼膏的膨胀止血海绵起到支撑和防止术后出血之目的;(7)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行鼻腔冠状位CT检查对判断下鼻甲位置不良具有参考价值;(8)术后鼻腔内滴注复方薄荷脑油滴鼻液及氯霉素滴眼液等,并定期冲洗鼻腔。(9)切勿损伤下鼻甲后端以免引起咽鼓管功能减退。超短波理疗是是临床常用的物理疗法之一,其利用超短波的高频电能作用于人体可加强局部血液循环,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提高代谢,可使结缔组织再生过程加强;在超短波电场作用下,给病原微生物造成不良的生活环境,局部炎性组织脱水,有抑制细菌消炎消肿作用,间接抑制其生长繁殖;同时,通过抑制血白细胞的活化,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有效地减轻局部炎性物质的分泌,也有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的作用[3]。临床观察表明,应用超短波治疗2日后,鼻腔症状尤其是鼻塞和头痛明显减轻。可使疗程缩短,大大减轻局部黏膜水肿,并避免了抗生素滥用的副作用。

总之,电视鼻内镜下行下鼻甲低温等离子减容术加骨折外移术并配合超短波理疗是改善慢性鼻塞患者鼻腔通气障碍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Passali D,Salerni L,et al.Nasal decongestant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nasal obstruction: efficacy and safety of use.Expert Opin Drug Saf.2006,5(6):783-90.

[2] 于湛,佟欣,等.鼻内镜下鼻甲骨折外移术对改善鼻通气功能的影响[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7,7(5):319.

[3] 张黎明.临床物理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63-65.

通讯作者: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 第5篇

关键词:鼾症,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护理

症鼾又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NS) , 睡眠时上气道塌陷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 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 白天嗜睡等症状[1]。OSANS是一种睡眠障碍性疾病, 其主要症状是睡眠时打鼾和反复发作性睡眠呼吸暂停, 造成次日精神欠佳, 晨起头痛乏力, 白天嗜睡、疲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力低。因其长期反复发作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可继发高血压、肺动脉高压等一系列心血管疾病, 危害极大[2]。传统的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及各种改良手术, 患者均感手术痛苦大而不愿接受。本科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3月采用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鼾症36例, 取得了明显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36例, 其中男性35例, 女性1例, 年龄36~62岁, 平均49岁, 病程3~24年。患者均通过多导睡眠监测 (PSG) 图、上气道CT、纤维喉镜检查, 诊断为OSANS。体检时软腭过低、松弛、肥厚, 悬雍体粗长, 扁桃体、舌根、舌体肥大, 气道阻塞主要位于口咽软腭平面, 均具备手术适应证。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术前担心手术效果及术后痛苦, 易产生恐惧心理, 护士应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介绍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鼾症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 以解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 积极配合手术。向患者讲明术后打鼾不能马上消失, 待伤口消肿或3个月后才逐渐消失, 使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积极配合治疗。

2.1.2 健康教育

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 如健康教育卡、手册、电视影像等, 使患者更清楚地认识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给工作、生活及身体带来的危害性, 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成功治疗病例, 让患者配合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 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

2.1.3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检查 (血、尿、胸片、心电图) 、多导睡眠监测 (PSG) 、上气道CT、纤维喉镜等, 如有异常 (如心电图异常、糖尿病、高血压等) 应给予相应治疗, 如果患者术前PSG提示血氧过低、还应行术前CPAP治疗以提高血氧饱和度。通知患者术前8h禁食禁水, 术前1d用朵贝尔氏液漱口, 保持口腔清洁, 嘱患者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 预防感冒。术日晨监测血压, 高血压患者用一小口水服降压药, 以保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避免加重术中及术后伤口出血。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以免伤口难以愈合。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

患者在全麻术后6h取去枕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窒息。6h后改为半卧位, 以减轻咽部伤口的压力, 减轻疼痛及出血, 有利于咽部伤口渗血的吐出, 便于观察出血量, 有利于呼吸。

2.2.2 保持呼吸通畅

因术后咽部组织水肿或血肿都会影响呼吸的通畅, 造成呼吸困难, 甚至窒息, 所以应给予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给予吸氧,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全麻患者未清醒时应随时吸出口中分泌物及渗血, 防止误吸。如患者诉胸闷、憋气、血氧饱和度低于90%, 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2.2.3 伤口出血的观察

这是术后护理的关键, 为了减少患者术后伤口出血, 立即用冰袋冷敷患者颌下, 嘱患者不要用力咳嗽, 避免引起伤口出血。观察患者有无频繁的吞咽动作, 嘱患者将口中分泌物及伤口渗血吐入弯盘, 便于观察出血。指导高血压患者按时服用降压药, 维持正常血压, 减少出血。

2.2.4 疼痛的观察

术后当日患者伤口疼痛较明显, 将冰袋置于患者颈部, 全麻患者术后6h可进冷或冰流质, 口含冰片, 疼痛剧烈者遵医嘱给予镇痛栓塞肛, 因伤口疼痛可抑制呼吸。

2.2.5 伤口感染的观察

预防伤口感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术后患者口腔自洁作用障碍, 加之伤口分泌物排泄致口腔黏膜坏死、上皮脱落假膜形成、食物残渣滞留易引起伤口感染。手术当日不用朵贝尔氏液漱口, 以免影响伤口愈合和伪膜形成。术后第1天开始餐后及睡前用朵贝尔氏液漱口, 保持口腔清洁。白膜生长不好时可用1%过氧化氢溶液漱口, 也可给予雾化吸入, 2次/d, 可减轻伤口水肿, 预防伤口感染[3]。

2.2.6 饮食

全麻患者术后6h进易消化冷流食 (如牛奶、豆浆、米汤等) , 术后第3天给予半流食 (如稀饭、面条、麦片羹等) , 术后2周过渡到正常饮食, 避免粗糙、干硬及酸辣刺激性食物, 以免引起伤口疼痛, 影响伤口恢复, 同时多吃蔬菜, 保持大便通畅。

2.2.7 功能训练

患者术后常因惧痛不愿开口讲话, 护士应耐心解释, 指导患者术后第2天开始多讲话, 常伸舌, 进行功能锻炼, 防止伤口粘连和瘢痕挛缩, 影响咀嚼和张口[3]。

2.2.8 环境舒适

保持病房安静、清洁及空气鲜新, 室温18~20℃, 相对湿度50%~60%, 使患者感觉舒适、放松。

2.3 出院指导

2.3.1 休息

指导患者术后注意休息, 术后由于组织水肿, 仍有鼾声, 一般1个月后达最佳效果, 建议患者睡眠时将仰卧位改为侧卧位。预防感冒, 避免咳嗽, 禁止大声喊叫。指导家属注意观察其夜间睡眠时鼾声、呼吸, 3个月后行多导睡眠仪监测[4]。并与术前比较, 了解手术效果。

2.3.2 饮食

术后2周内勿进粗糙、干硬及酸辣刺激性食物, 并注意口腔卫生, 进食后漱口, 禁烟酒。

2.3.3 减肥

因患者大多肥胖, 所以要建议肥胖患者减肥, 适当限制食量, 进行体育运动, 减少咽壁黏膜下多余的脂肪, 可减轻舌体后坠所致的咽腔狭窄[5]。

2.3.4 治疗原发病

患者如合并有其他疾病 (如高血压、糖尿病等) , 应指导患者继续治疗, 维持正常血压, 控制血糖, 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3 小结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系统利用射频产生热能, 使刀头与组织间电解液形成等离子蒸汽层, 将病变组织凝固性坏死后脱落及纤维化, 瘢痕收缩[6]。手术利用射频消融切除扁桃体及软腭肥厚组织, 达到扩大咽腔, 降低气道阻力及睡眠鼾声的目的。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细致的术后护理及良好的健康宣教, 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如窒息、出血、疼痛、感染等) , 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学佩.耳鼻喉咽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3:125~129.

[2]Ryan CM, Usui K, Floras JS, et al.Effect of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on ventricular ectopy in heart failure patients with obstructive sleep apnea[J].Thorax, 2005, 60 (9) :781~785.

[3]杨玉萍.腭咽成形术的术前术后护理[J].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 2005, 11 (3) :412~413.

[4]张小玲.鼾症手术27例护理[J].桂林医学, 2001, 1:88~89.

[5]舒进.儿童鼾症的临床分析与护理[J].护理研究, 2005, 19 (10A) :2039.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0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并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的53 例下腰痛患者, 男32 例, 女21 例, 年龄33~77 岁。其中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21 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31 例, 腰椎管狭窄伴腰椎间盘突出1 例。涉及1、2、3、4个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或膨出、突出分别为9 例、27 例、14 例、3 例, 多发部位依次为L4~5、L5~S1、L3~4、L2~3。

1.2 术前准备

术者必须在普通脊柱外科和显微脊柱外科方面有一定经验, 而且也应接受公司提供的关于脊柱射频刀头和Arthrotare 2 000系列射频仪使用的培训。患者常规标准术前准备, 并行碘过敏试验, 以备术中进行椎间盘造影、疼痛诱发试验。设备包括:C型臂影像加强, 荧光显影机, 脚控Arthrotare 2 000系统射频仪, 便捷手术包, DLR脊柱射频刀头, 无菌带针芯的17号穿刺针。将射频仪和连接线与电源相连, 脚控器和射频仪相连, 18号穿刺针头放至无菌区域, 射频刀头放至无菌区域, 射频连接线与射频仪相连, 射频连接线与射频刀头线相连, 射频仪能级调至2~3档。

1.3 手术步骤

第一次应用者应熟悉脊柱射频刀头穿刺针的定位。应用便捷手术包提供的的Craword穿刺针。在将穿刺针刺入病人之前, 应将针芯拔出, 将射频刀头推入穿刺针, 直至参考标记的远端至穿刺针的近端边缘, 这就是要创建的射频通道的近点限制。射频头的激发区域将位于穿刺针头的外面。将射频头从穿刺针内拔出, 重新插入针芯。应用后外侧椎间盘造影入路, 在正、侧位上荧光显像确认穿刺及射频头的位置。将射频刀头插入穿刺针, 直至参考标记线达穿刺针近端边缘, 再停止。将穿刺针和射频刀头向后退大约2 mm。在目标组织中推进射频刀头开始射频消融, 当射频头远端达到远端极限时停止。夹紧射频刀头上限深尺的尾翼, 将限深尺移向穿刺针的近侧, 这就是要创建的射频通道的远端极限。将射频刀头后撤至参考标记远端, 开始消融。将射频刀头手柄上的“黑点”调至12点位置, 应用消融模式, 直至射频刀头至预定的深度, 到达限深尺位置时, 停止插入射频刀头, 并停止射频消融, 撤出射频刀头。在参考标记的近端抵达穿刺针尾端时, 停止撤出。旋转射频刀头手柄, 直至“黑点”位于2、4、6、8点和10点位置, 重复上述操作, 创建另外的消融通道。在消融通道创建完毕后, 从穿刺针内撤出射频刀头, 然后自病人体内拔出穿刺针。

1.4 影像学检查

以上患者进行手术前、后要行腰椎MRI检查。

1.5 统计学方法

对患者的术前、术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法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 、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及疼痛功能指数评分法 (Oswestry评分) 分别进行了比较[4]。各项指标均以undefined表示, 数据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在微机上进行统计分析, 对两组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P<0.01为差异非常显著。

2 结 果

2.1 患者手术前、后各项评分比较

术后即刻至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JOA评分升高、VAS及Oswestry评分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

2.2 满意度评估

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借鉴2005年欧洲颈椎间盘髓核成形圆桌会议推荐标准, VAS评分小于3.2分为较好, 3.2~4.8分为满意, 大于4.8分为较差。对术后即刻、3、6个月的疗效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 术后患者的满意度较高, 术后6个月满意率达73.6% (见表2) 。除1 例明显腰椎管狭窄患者外, 其余所有患者均明显提高了生活质量。

2.3 MRI结果

部分患者术后腰椎提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可使下腰痛里椎间盘突出程度明显减轻。

2.4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8 例患者残留腰部、臀部的麻木及腰背部的酸胀不适, 但较前均减轻, 经积极对症治疗、椎旁阻滞或椎间盘穿刺减压后好转, 1 例明显腰椎管狭窄的患者术后无效。

3 讨 论

下腰痛是指由于腰椎间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和椎间盘内部结构和代谢功能出现异常, 如椎间关节肥大、椎间盘退变或周围组织继发病变后刺激其内部或邻近疼痛感受器所引起的疼痛。传统的开放手术在下腰痛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但近些年来因微创手术的独特优越日益受到重视, 相较传统开放性手术而言微创手术在其适应证范围内, 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时间短等特点。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是将等离子化的射频能量作用于髓核内部, 以射频能量施加于生理盐水, 吸引大量Na+于气化棒头周围, 产生等离子薄层后形成等离子颗粒区, 使组织中Na+获得足够动能, 从而切断蛋白分子链、打断分子键, 使髓核细胞裂解为简单的碳水化合物和氧化物, 胶原纤维气化、收缩和固化, 间盘总体积缩小, 实现对椎间盘髓核的消融, 从而降低盘内压力, 减轻间盘组织对神经根的刺激, 达到治疗目的[4]。该技术通过经皮椎间孔镜实现可控的高选择性射频消融, 而且工作温度较低, 能够快速去除目的组织而不损害邻近的组织, 保持周围健康组织的完整, 显微镜下可见终板附近的纤维环不受干扰[5,6]。由于该技术操作简单, 创伤小、恢复快, 对脊柱的稳定性影响小, 已逐渐被广大患者及医务工作者所接受和选择, 为观察术后疗效, 我们对53 例患者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随访, 主要以VAS评分、JOA评分、Oswestry评分及患者的满意度作为疗效判断标准。

本研究结果显示, 经皮椎间孔镜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后的下腰痛患者术后即刻JOA评分由术前的17分升高至26分, VAS及Oswestry评分分别由术前的6.8分、19分降低至2.2分、8分, 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升高至25分, VAS及Oswestry评分分别降低至2.2分、9分, 虽有8 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 但经简单对症治疗后均得到缓解, 总体治疗效果未受影响, 术后6个月满意率达73.6%, 说明该技术不仅能够快速有效地减轻症状, 帮助患者迅速恢复, 更能够保持治疗效果, 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符[7,8,9]。满意度较差的患者, 多是由于其存在严重腰椎管狭窄伴纤维环极度膨出, 此为该技术的局限性, 但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该术式的最佳适应证是腰椎间盘轻中度突出合并根性压迫症状者, 对于突出程度较重者疗效欠佳, 因此选择合适的适应证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我们认为在患者选择上应以腰椎间盘突出在椎管矢状位上不超过4 mm、无明显巨大突出、无椎间盘脱出及游离、无严重椎管狭窄及椎体滑脱为宜。对MRI结果进行分析发现,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后短期内, 大约为3个月左右, 患者由于椎间盘总体积缩小、椎间盘内压力降低, 症状虽得到缓解, 但椎间盘突出程度改变不明显, 之后随着突出椎间盘的缓慢回缩, 可发现椎间盘突出程度明显减轻。

综上所述, 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具有较为确切的中远期疗效, 但也应注意到其应用的局限性, 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 避免盲目扩大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Deyo RA, Weinstein JN.Low back pain[J].N Eng JMed, 2001, 344 (5) :363-370.

[2]Chae KH, Ju CI, Lee SM, et al.Strategies fornoncontained lumbar disc herniation by anendoscopic approach:transforaminal suprapedicularapproach, semi-rigid flexible curved probe, and 3-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CT with discogram[J].JKorean Neurosurg Soc, 2009, 46 (4) :312-316.

[3]Yonenobu K, Abumi K, Nagata K, et al.Interobserver and intraobserver reliability of the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ing system forevaluation of cervical compression myelopathy[J].Spine, 2001, 26 (17) :1890-1894.

[4]Chen YC, Lee SH, Saenz Y, et al.Histologic findingsof disc, end plate and neural elements after coblationof nucleus pulposus:an experimental nucleoplastystudy[J].Spine J, 2003, 3 (6) :466-470.

[5]Diederich C, Yetkinler D, Nau WH, et al.Disctemperature measurements during nucleoplaty andIDET procedures[J].Eur Spine J, 2002 (11) :418.

[6]张涛, 赵家驹.离子低温消融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5) :163-164.

[7]杨绍武, 任镇民, 雷教育.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60例[J].九江医学, 2008, 23 (2) :20-21;30.

[8]戎利民, 张非, 黄江辉, 等.等离子低温消融对椎间盘髓核形态学的影响[J].解剖学研究, 2008, 30 (6) :446-448.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 第7篇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鼻部手术,临床应用

鼻部的疾病通常表现为患者鼻塞流涕、头痛头晕,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情绪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而且鼻部疾病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容易引发诸如鼻窦炎、鼻息肉等并发症,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而我国目前临床治疗鼻部疾病的手术技术一般有激光、电灼、微波等等,这些技术会使患者的鼻部产生大面积瘢痕,同时,还有可能破坏患者的鼻部黏膜,导致患者的鼻腔功能遭到损害[1]。本文介绍的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在鼻部手术中的应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进行鼻部手术患者70例,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5例。实验组男18例,女17例;平均年龄(48.28±12.13)岁;婚姻状况:未婚16例,已婚19例。参照组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47.89±9.56)岁;婚姻状况:未婚17例,已婚1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的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行激光治疗手术。对实验组患者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使患者呈坐立状态,先对患者行利多卡因注射麻醉,之后利用射频刀头在患者的病变处进行减容,于每个减容点停留9 s左右,并随时止血[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VAS评分以及MTr评分。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效果的评判分为三个标准,分别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显效:患者的VAS评分以及MTr评分大幅度下降,且未出现并发症;有效:患者的VAS评分以及MTr评分有所下降,发生较轻并发症;无效:患者的VAS评分以及MTr评分没有变化或发生严重并发症。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29%;参照组患者中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2.8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以及MTr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治疗前为(7.89±1.63)分,治疗后为(4.28±1.20)分,MTr评分治疗前为(7.62±1.28)分,治疗后为(7.03±1.48)分;参照组患者的VAS评分治疗前为(7.92±1.54)分,治疗后为(6.27±1.22)分,MTr评分治疗前为(7.59±1.45)分,治疗后为(3.12±1.23)分,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通过治疗,实验组发生并发症的患者1例,占2.86%,参照组发生并发症的患者9例,占25.7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在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对于各种鼻部疾病都有着极强的手术治疗效果,尤其对鼻甲肥大、鼻炎过病症有着显著的疗效[4]。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对于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效果较佳,但是对于慢性鼻炎或骨质增生类的鼻部疾病的治疗效果却不明显。而在利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对患者进行鼻部手术,能够有效地减少出血量,且不会留下大型的瘢痕,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而且手术十分方便简洁[5]。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和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评分均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应用在鼻部手术之中,能够有效地减轻患者手术的痛苦,在患者进行治疗之后能够顾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较少,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心理情绪都有正面的导向作用,提高患者日常生活的质量。

综上所述,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应用在鼻部手术之中,能够有效地提高鼻部疾病患者的治愈率,手术的操作简单方便,出血量较少,与其他传统的鼻部手术当时相比留下的瘢痕较少。因此,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值得在临床鼻部手术中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楠楠,张庆丰,刘得龙.低温等离子射频在鼻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28(1):64-67.

[2]严共刚,李媛媛,韩正理.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国医药导刊,2014,16(5):753-754.

[3]万彬,杨燕珍,麦平青.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在鼻部手术治疗中临床应用分析.中国医药科学,2014,4(15):184-185.

[4]印志娴,刘钢,张金玲.鼻声反射和鼻阻力检查在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疗效评价中的临床意义.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27(23):1296-1299.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 第8篇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在我科住院的60 例颈腰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病例纳入标准为有症状的MRI或CT能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脱出或游离的患者, 均合并颈肩痛的症状, 头晕、乏力、上肢麻木, 保守治疗3个月以上无效。男28 例, 女32 例, 年龄28~77 岁, 平均39 岁。病程为3个月~12年, 平均3.5年。颈椎间盘突出涉及1个、2个、3个、4个椎间盘病变或膨出、突出者分别为4 例、8 例、18 例、30 例。多发部位依次为C4~5、C5~6、C6~7、C3~4;腰椎间盘突出涉及1个、2个、3个、4个椎间盘病变或膨出、突出者分别为10 例、40 例、9 例、1 例。多发部位依次为L4~5、L5S1、L3~4、L2~3。上述患者均接受了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摘除、颈椎间盘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1.2 手术步骤

颈腰综合征手术顺序一般遵循“分期手术、颈椎在先”的原则, 颈腰椎所致症状轻重不同时, 应首先选择症状较重的部位进行手术。当然若患者身体状况允许, 也可进行颈、腰椎一期手术。

1.2.1 颈椎行椎间盘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

患者仰卧、颈部过伸位, 常规消毒、铺巾。C型臂监视下进行经皮穿刺, 进针点由相应颈椎节段患侧颈部安全三角区 (颈总动脉鞘与气管食管间隙) 进针, 颈中矢状线夹角约40°, 术中用左手拇、中指分开气管食管与颈血管鞘, 与颈部呈60°角在1%的利多卡因局麻下缓慢穿入18号针头。直达颈椎前侧, 在前纵韧带旁突破纤维环进入间隙, 侧位透视针尖位于纤维环后2/3处, 进入间隙约3 mm左右, 正位透视针尖位不过中线。本组选用18号穿刺针头为汽化棒导入穿刺针, 长约4.9 cm。拔除穿刺针芯, 置入颈椎专用等离子刀头, 将等离子设备调至2档功率, 透视下在侧位已达椎体后方近后纵韧带处, 踏消融键0.5 s观察患者有无不适, 后变化三个方向通过汽化棒的穿入和拔出产生消融和热皱缩功能, 达到颈椎间盘成型。手术结束, 依次拔出汽化棒和穿刺针, 无菌辅料局部压迫约3 min, 局部贴以创可贴。术后颈托制动2个月, 应用脱水、抗生素药物3 d。

1.2.2 腰椎行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

常规椎间盘造影并注射美蓝对变性髓核染色;中线旁开12~14 cm, 定位针插入小关节突外沿。导杆插入神经弓下方, 保护下行神经并避免扩孔时损伤硬膜;逐级使用扩孔钻, 磨削小关节突, 扩大神经孔, 工作套管沿纤维环表面进入椎管前方。镜下摘除被染色的髓核, 间盘内观察纤维环破裂情况, 射频电极进行纤维环成型和环状神经分支阻断。使用镜下骨凿和扩孔钻处理椎管狭窄、增生骨刺及钙化组织;根据病情可调整套管位置进入盘内, 处理变性髓核或清理椎间盘。移动套管和内窥镜至间盘外, 在椎间孔外侧观察神经根和硬膜囊, 清理碎片。术后腰围制动1周, 应用脱水、抗生素药物3 d (见图1~3) 。

1.3 统计学方法

对患者的术前、术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法 (Japanese orthopadeic association, JOA, 总分29分)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总分10分) 及疼痛功能指数评分法 (Oswestry评分, 2.0版本, 总分50分) 分别进行了比较[3]。各项指标均以undefined表示, 数据应用SPSS (13.0版本) 统计软件在微机上进行统计分析, 对两组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P<0.01为差异非常显著。

2 结 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手术时间45~120 min, 平均75 min;术中出血量20~50 mL, 平均35 mL。术后即刻颈、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 头晕、乏力及肢体麻木症状明显好转。术后复查CT或MRI显示突出椎间盘被切除、神经根减压彻底。有1 例术后1周出现下肢“日光烧灼综合征”, 即相应椎间孔出口神经根支配区皮肤痛觉过敏或减退, 为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 经过脉冲电刺激治疗1周后缓解, 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

统计学结果显示, 60 例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周的JOA、VAS及Oswestry评分结果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JOA评分升高, VAS及Oswestry评分降低 (见表1) 。

术后1周按照MacNab标准进行评定[4], 优36 例, 良22 例, 中2 例, 优良率为96%。术后MRI提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可使椎间盘突出程度明显减轻, 后纤维环内高信号区消失 (见图4~5) 。

3 讨 论

有学者认为, 颈腰综合征的发病基础是发育性和/或后天性颈腰椎管病变, 之后继发退变性椎管狭窄, 加剧了脊髓和神经根受压[5,6,7]。颈腰两段病变并存时, 对脊髓、神经的压迫、刺激症状可互相干扰、互相掩盖, 较多见的是颈髓症状消除后, 马尾神经症状显现或变的明显。在本组60 例患者中, 涉及4个颈椎间盘者占50%, 多发部位为C4~5, 并且涉及2个腰椎间盘者占66.7%, 多发部位为L4~5, 说明该病的颈椎病变多以脊髓型及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形式存在, 而腰段病变则以腰椎椎管狭窄及腰椎间盘突出多见。本组病例的平均年龄达到39 岁, 平均病程3.5年, 可能是由于40 岁以上正常人普遍存在退变性脊椎改变[8], 如关节突肥大、骨赘、椎管狭窄等。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颈腰综合征操作困难、创伤大、出血多、愈合时间长, 微创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9,10]。

颈部脊髓实质受压, 影响范围大, 所引起的下肢症状远较腰椎所致病变广泛, 在与颈腰痛变所致症状同时并重或难分轻重的情况时, 我们遵循“颈椎治疗在先”原则, 先行颈椎手术, 待其所致症状消失后, 再根据腰椎所致症状的轻重考虑是否手术治疗;颈腰椎所致症状轻重不同时, 应首先选择症状较重的部位进行手术, 术后一段时间, 应根据症状的缓解程度及另一部位症状的变化, 决定是否再行另一部位的手术。本组病例应用椎间孔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的手术时间平均75 min, 术中出血量平均35 mL, 患者主诉术后即刻腰腿痛明显减轻, 术后JOA评分与术前相比明显升高, VAS及Oswestry评分显著降低, 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良率为96%, 以上结果充分说明该治疗方法目的直接、耗时短、创伤小、适应证广、手术效果明显、患者恢复快。

在本研究中, 除1 例L5S1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1周后出现下肢“日光烧灼综合征”外, 无其他手术并发症, 发生率为1.7%, 后经脉冲电刺激治疗缓解。其原因在于手术入路靠近出口神经根的神经节, 术中刺激导致术后出口神经根支配区出现感觉迟钝或过敏。并且以往研究显示, 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联合射频消融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术后出口神经根支配区感觉异常, 即日光烧灼综合征, 发生率为5%~15%, 但均为暂时性的, 经过保守治疗均可恢复[11]。

综上所述, Joimax椎间孔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颈腰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近期疗效确切。但我们也注意到此次研究病例数较少、随访期较短, 有待于在今后改善和提高。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颈腰综合征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颈腰综合征60例, 其中男28例, 女32例;年龄2877岁, 平均39岁。并对患者的术前、术后即刻、1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及疼痛功能指数 (2.0版本) 评分进行了比较。结果 60例患者术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 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疼痛功能指数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Jo im ax椎间孔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颈腰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椎间孔,内镜,射频消融,颈腰综合征

参考文献

[1]Teng P, PaptHeodorou C.Combined cervical lumbarspondylosis[J].Arch Neural, 1964, 10 (3) :298-302.

[2]赵定麟.颈椎病[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88:36-38.

[3]Yonenobu K, Abumi K, Nagata K, et al.Interebserv-er and intraobserver reliability of the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ing system for evaluationof cervical compression myelopathy[J].Spine, 2001, 26 (17) :1890-1894.

[4]Macnab I.Negative disc exploration.An analysis ofthe causes of nerve-root involvement in sixty-eightpatients[J].J Bone Joint Surg (Am) , 1971, 53 (5) :891-903.

[5]LaBan MM, Green ML.Concurrent (tandem) cervi-cal and lumbar spinal stenosis:a 10-yr review of 54hospitalized patients[J].Am J Phys Med Rehabil, 2004, 83 (3) :187-190.

[6]Jacobs B, Ghelnan B, Marchiseao P.Coexistence ofcervical and lumbar disc disease[J].Spine, 1990, 15 (12) :1261-1264.

[7]Aydogan M, Ozturk C, Mirzanli C, et al.Treatmentapproach in tandem (concurrent) cervical and lumbarspinal stenosis[J].Acta Orthop Belg, 2007, 73 (2) :234-237.

[8]Waylor A.Intervertebral disc protruse and degenra-tion[J].Spine, 1976, 1:108-114.

[9]Sengupta DK, Mulholland RC.Fulcrum assisted softstabilization system:a new concept in the surgicaltreatment of degenerative low back pain[J].Spine, 2005, 30 (9) :1019-1029.

[10]Chae KH, Ju CI, Lee SM, et al.Strategies for noncon-tained lumbar disc herniation by an endoscopic ap-proach:transforaminal suprapedicular approach, se-mi-rigid flexible curved probe, and 3-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CT with discogram[J].J Korean Neuro-surg Soc, 2009, 46 (4) :312-316.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 第9篇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减容术;儿童;扁桃体肥大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5-0078-01

手术是治疗扁桃体肥大的主要手段,常规扁桃体切除术是既往常用术式,但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等,会影响患儿术后恢复。低温等离子减容术通过保留扁桃体免疫功能,消除患儿临床症状。现以30例患儿为例,采取低温等离子减容术治疗,其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扁桃体肥大患儿在2013年9月-2015年6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手术,患儿睡眠时伴反复发热、咽痛等症状;鼻咽喉镜未见腺体样肥大;肝肾功能正常,无凝血机制障碍及血尿常规异常者;男34例,女26例;年龄4-12岁,平均(6.7±1.1)岁;扁桃体Ⅱ度肥大43例,Ⅲ度肥大17例;按照术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扁桃体切除术,采取常规剥离法,从上向下对扁桃体被膜进行剥离,套圈器套住扁桃体后除去,随后使用纱球压迫止血,电凝或缝扎出血点,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并注意使用漱口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观察组患儿接受低温等离子减容术,患儿取仰卧位,头部后仰,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置入开口器,使患儿双侧扁桃体充分暴露,取美国公司生产的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和一次性Reflex 55刀头,按照扁桃体上部、中部和下部分别插入低温等离子刀头,每点每次消融10s,凝血10s后退出刀头。并根据扁桃体体积做5-10消融点,期间消融打孔时,以免击穿扁桃体被膜,损伤颈部大血管,注意凝血。患者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3 效果评定[1]

治愈:各症状消失,Ⅲ度扁桃体肥大转变为I度;有效:各症状缓解,Ⅲ度扁桃体肥大转变为Ⅱ度;无效:各症状无变化,扁桃体体积未减小。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此次数据,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P<0.05表示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100%(30/30),即治愈28例,有效2例;对照组总有效率100%(30/30),即治愈30例;两组对比,P<0.05。

2.2 两组患者手术具体情况分析

观察组手术时间(14.2±6.7)min,术中出血量(6.1±2.4)mL;对照组手术时间(37.9±13.4)min,术中出血量(41.7±13.8)mL;两组对比,P<0.05。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术后未发生扁桃体发炎、出血、咽喉异物感等并发症;对照组术后4例出血,8例咽喉异物感,占40%;两组对比,P<0.01。

3 讨论

扁桃体是人体咽淋巴环的重要免疫器官,生理功能重要,而扁桃体功能障碍,则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及呼吸道局部免疫力[2]。扁桃体肥大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会影响儿童睡眠及体格发育,甚至会造成儿童智力发育障碍。患儿在确诊扁桃体肥大后,需及时治疗。手术是治疗扁桃体肥大的首选手段,常规扁桃体切除术是既往治疗扁桃体肥大主要术式,具有显著治疗效果,但该术创伤大、术中出血量多、术后疼痛严重等,会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情况。

低温等离子减容术是现今治疗扁桃体肥大的有效手段,通过利用100KHz等离子射频电使手术刀头与组织之间形成等离子薄层,电场会增加层中离子速度,在低温下促使扁桃体凝固、坏死,病变组织在凝固、坏死后,纤维组织会产生瘢痕收缩[3],促使扁桃体体积达到减容效果。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100%,P>0.05。结果显示,低温等离子减容术治疗扁桃体肥大取得显著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使扁桃体体积缩小。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未发生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0%,P<0.01。由此可见,低温等离子减容术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而且低温等离子减容术安全性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

低温等离子减容术术中低温,可减轻周围热损伤,术后炎症程度减轻,水肿不明顯,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低温等离子减容术边消融打孔边止血,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且术中可保留扁桃体正常生理功能,缓解因扁桃体肥大导致的呼吸道梗阻症状,效果显著。在采取低温等离子减容术时,先对患者行咽部表麻,可减轻患者恶心症状;对扁桃体实施周围浸润麻醉,术中注意避免患者发生局部水肿,以免影响患者术后操作视野。操作期间,应控制刀头进针深度,以免颈深部血管受到损伤,避免术后大出血。在多点消融治疗时,待针退至扁桃体表面黏膜停顿2-3秒后,再退针,以免发生出血。总而言之,低温等离子减容术治疗儿童扁桃体肥大取得显著效果,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潘晓玲,张振,桂晓钟.低温等离子减容术治疗慢性增生型扁桃体炎109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1,19(2):110-111.

[2]潘明金,郑灵,王宏伟,等.低温等离子减容术治疗儿童扁桃体肥大78例[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5,15(3):251-252.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 第10篇

关键词: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慢性肥厚型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慢性鼻炎的一种, 其主要症状是单侧或双侧持续性鼻塞, 无交替性;鼻涕不多, 黏液性或黏稠性, 不易擤出。传统对慢性肥厚性鼻炎尚无有效的治疗, 包括手术、激光、微波及硬化剂注射等疗效不佳, 术后并发症较多, 患者鼻腔生理功能受到不同程度影响[1]。我院2010年3月~012年3月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患者60例, 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男42例, 女18例;年龄15~60 (32.4±5.7) 岁。病史1~20 (5.6±3.2) 年。均经术前鼻内窥镜和鼻窦CT扫描确诊, 排除骨性下鼻甲肥大、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慢性鼻窦炎、鼻腔肿瘤和腺样体肥大。患者均有不同程度持续性鼻塞和流涕等, 均经>3个月持续保守治疗无效。病情分级:Ⅲ级 (下鼻甲肿大紧贴鼻中隔或鼻底) 18例, Ⅱ级 (下鼻甲肿大与鼻中隔及鼻底尚有缝隙) 31例, I级 (轻度肿大) 11例。

1.2 方法

采用美国Arthro Care System 2000等离子手术治疗系统。患者取仰卧位, 鼻内镜下以1%地卡因棉片行鼻黏膜彻底表面麻醉2次, 双下鼻甲黏膜注射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将刀头前端浸人生理盐水, 根据下鼻甲肥厚部位选择进刀点。将刀头插入一侧下鼻甲后端肥大处消融打孔, 伸入下鼻甲停顿约5~10s, 见下鼻甲即时回缩、黏膜明显苍白时缓慢退出刀头, 主要消融下鼻甲后端及下方游离缘, 前端则消融至黏膜与鼻中隔黏膜相距5mm为止。另一侧下鼻甲依同法打孔, 每侧下鼻甲打孔2~3个, 术后给予消炎、止痛和抗感染治疗。

1.3 随访及疗效评价

患者术后均予复查, 随访时间为术后1w、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疗效评价标准:治愈:鼻腔通气好, 下鼻甲恢复正常大小, 下鼻甲内侧与鼻中隔间距>0.3cm。有效:鼻腔通气较术前明显好转, 下鼻甲肿大较前改善I~Ⅱ级, 下鼻甲内侧与鼻中隔间距在0.1~0.3cm。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

2 结果

60例患者成功完成手术, 术后1w下鼻道肿胀, 部分患者下鼻道可见少量痂皮及粘性分泌物;术后1个月下鼻甲不同程度缩小, 黏膜光滑, 鼻腔通气良好, 术后3个月及6个月鼻甲处于缩小状态, 无肿胀现象。治愈52例、有效7例、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8.3%。本组患者术中无并发症发生, 术后无鼻腔出血及萎缩性鼻炎等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耳鼻喉科一种常见的鼻甲、鼻腔黏膜及黏膜下层慢性炎症, 目前多采用下鼻甲切除术、激光、微波及硬化剂注射等疗法, 但均达不到满意疗效, 术后并发症多, 复发率较高[2]。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技术, 其原理为射频刀头与组织间电解液被射频能量转换成等离子体薄层, 将能量传递给组织, 解离靶组织中细胞成分的分子键, 以分子单位解体细胞, 造成组织凝固性坏死, 产生疤痕收缩并形成组织体积减少或切割效果。目前慢性肥厚性鼻炎疾病尚无高效治疗方法, 且其发展缓慢, 病史长, 容易使患者产生悲观消极情绪并失去自尊和自信甚至发展成抑郁症, 因此, 在治疗期间要重视患者的心理变化, 调动患者积极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表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不仅可改善患者的症状而且还改善患者的心态, 所有患者均获得手术成功, 总有效率为98.3%, 其中52例治愈、7例有效、1例无效, 患者术中术后无发生并发症, 说明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安全有效,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剑秋, 朱春生, 林家峰, 等.三种不同术式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分析[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2011, 15 (2) :169-172.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

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精选10篇)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 第1篇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出血并完成随访的患者86...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