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评价原则和方法
多元化评价原则和方法(精选9篇)
多元化评价原则和方法 第1篇
关键词:高校,绩效评价,原则,方法
随着我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 高校办学经费稳步增长, 但是高校绩效评价机制尚未健全, 高等教育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益缺乏应有的考核和监督,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对实现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 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具有重大的意义。绩效评价是指一个组织按照既定的操作程序和评价标准, 应用合理的评价方法, 对被评价的对象, 在工作能力、工作成果等方面实施考核和评价。高校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规范的绩效评价方法, 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 按照绩效评价的内在原则, 对高校的行为过程以及结果进行科学、客观、公正的衡量、比较和综合评价。
1构建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1.1“指挥棒”原则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该具有对高校工作的导向性, 应该是高校工作的“风向标”, 高校管理部门或者高校领导使用该“指挥棒”, 能根据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战略和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 使高校工作自觉顺应并服务于高校的发展, 从而促进高校各项工作的不断进步。
1.2唯一性原则唯一性原则也可以称之为“客观性”, 即绩效评价体系中的每一个指标应该有唯一、客观的衡量依据, 尽可能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 避免“印象指标”、“人情指标”、“关系指标”, 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的客观性, 给不同的被评价者构建公平公正的环境。
1.3可操作性原则以财务为基础建立的指标体系, 数据均来源于高校的财务系统, 所以要考虑评价目标的实现, 还要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如果还要借助于其他方式取得数据, 比如手工输入、人为赋值、其他数据导入, 必然会影响可行性与实用性, 还会影响客观公正性。
1.4通用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同一指标在不同的高校的内涵, 计算口径应该是一致的, 以便于高校管理者将不同高校进行横向的比较;同时, 同一指标在不同发展阶段也应该具有纵向的可比性, 以便于高校领导准确把握学校的发展状态。只有通用性指标才能实现校际间、指标间的相互对比, 从而帮助高校管理者及领导找出差距, 分析原因, 取得发展。
1.5整体完善性原则绩效指标体系, 应设计成一个客观、科学、完善的评价系统, 尽可能地降低、排除偶然因素对计算指标值的影响, 必要时要对评价指标值进行修正, 或对指标进行修订, 从而更科学地反映高校绩效的动态水平。从全局角度进行整体设计, 划分指标的层次性, 强调各个指标的独立程度, 降低指标之间的关联度, 使指标对高校运行绩效更具整体代表性。
2绩效评价指标之间应协调的关系
2.1静态性与动态性绩效评价指标一方面应尽可能地保持评价指标内涵的稳定性和可比性, 使得整个体系成为一个客观、公正、统一、广泛适用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 评价工作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也是促进高校改进工作的手段, 要能够使得在一定的水平或标准基础上, 不断迈向高一级的目标, 设立一些能根据不同项目、不同财务资金来源而调整的动态指标。
2.2整体性和关键性绩效评价指标一方面应该具有足够的容积, 能涵盖绩效的大多数方面, 从而能相对完整的反映出高校财务绩效的整体面貌;另一方面, 整体面貌并不等于要求做到面面俱到, 滴水不漏, 应该特别集中注意几个具有强代表性的重点方面的重要指标, 抓住问题的关键点, 把握共性与特性, 避免设计成冗繁的评价体系, 增加信息处理难度, 降低效率。
2.3过程和结果目前, 很多的绩效评价是一种对结果的衡量, 而没有考核过程中的情况或阶段性成效。在高校各项事业发展过程中, 对中间环节绩效的评估促进是最终成果的保障, 因此构建绩效评价体系, 不能忽视对中间过程进行考核的设计。
3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目前, 国内外各类组织采用的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有:杜邦分析法、经济增加值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平衡计分卡法、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
3.1杜邦分析法杜邦分析法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 将企业各个财务指标有机结合起来, 利用财务比率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将净资产收益率分解为多个财务比率的乘积, 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该方法可使财务比率分析的层次更清晰, 为报表分析者了解企业的盈利状况提供方便;有助于管理层更加清晰地看到权益基本收益率的决定因素, 以及销售净利润与总资产周转率、债务比率之间的相互关联关系。杜邦分析法反应的是企业过去的财务信息, 不利于管理层从发展角度进行长远的规划设计, 容易造成企业的短期行为;该方法不能解决无形资产的估值问题, 未曾考虑顾客、供应商以及技术创新等因素对企业收益的影响;该方法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 对高校、政府部门等非营利性组织实用性不强。
3.2经济增加值法经济增加值是税后经营利润减去债务和股权成本之后的收入, 也就是所有成本被扣除之后的剩余收入。经济增加值法是以税后利润和资本成本为计算依据来评价企业所创造价值的绩效评价方法。一些大型的跨国企业使用该方法来评价企业的财务绩效, 比如可口可乐公司。一般该方法以企业的长期和持续价值创造为业绩考核导向, 根据企业的规模、发展阶段、经营实际、行业特点选择合适的参照企业, 从而确定目标值, 结合传统财务指标进行考核, 适当考虑和选择一些关键的非财务指标[1]。
经济增加值法从增加值的计算角度来看, 不能反应企业的价值创造过程, 即以成败来论英雄, 以最终的结果来作为衡量财务绩效的唯一标准, 降低了该评价方法的可靠性。与杜邦分析法类似, 计算经济增加值, 对高校等非盈利性组织而言, 难度很大。
3.3数据包络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是度量多指标投入和多指标产出决策单元相对效率的综合评价方法, 数据包络分析法将边际效益理论和线性规划模型进行结合, 构造出了生产可能性集的分段线性前沿边界, 通过界定是否位于“生产前沿面”来比较各决策单元之间的相对效率和规模收益, 显示最优值[2]。
数据包络分析法在实际运用时, 所需的评价指标相对较少, 而且该方法各测量指标的计量单位无需一致, 由此, 可以确保信息的“原生态”和“完整性”, 避免主观确定权重而产生的人为因素的影响, 可靠度与灵活性较高, 大大降低了主观因素的影响, 简化运算过程的同时, 减少了误差的产生, 等等。因此, 该方法用于财务绩效评价的优势凸显而出。
3.4平衡计分卡法平衡计分卡通过构建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绩效指标来综合评价组织的绩效。平衡计分卡是以战略目标实现为核心, 通过设定相关指标评估当前绩效, 同时根据评估结果反馈的信息, 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 来推动战略实施方案。该绩效评价方法可以帮助管理者全面统筹企业发展目标, 平衡内部和外部、长期和短期之间的关系, 更加有利于组织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平衡计分卡法构建的评价系统除了使用了财务指标, 还引入了非财务指标。由于非财务指标的定义以及数据的收集并非易事, 大大增加了实际应用中的难度。同时, 由于所选取的指标数量很多, 指标的权重难以确定, 加大了其实施的成本和推广应用的阻力。
3.5因子分析法因子分析法从错综复杂的变量的内部联系出发, 从中提取出几个公共综合因子, 这些综合因子应该具有较强的覆盖性和代表性, 进而建立统计评价模型;在建立综合因子模型之后, 利用所提取的公共因子, 计算它们对应的因子分数, 根据因子得分数进行综合绩效评价[3]。与数据包络分析法类似, 因子分析法只需要较少的指标因子, 就可以反应指标的大部分原始信息, 确保信息的“原生态”。因子分析法在提取相关性高的公共因子, 并利用它们以进行综合绩效评价方面的应用具有较强的优势。
3.6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在项目评价时, 将评价因素分解成目标层、效果层、指标层等三个层次, 以此进行定量计算和定性分析结合处理, 使评价过程数学化, 使思维过程定量化, 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问题提供简便的评价方式。层次分析法将以人的主观判断力为主的定性分析进行定量化, 将各种判断要素间的差异数值化, 帮助保持思维过程的一致性, 适用于复杂的评价系统, 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确定权重的方法[4]。
参考文献
[1]朱烔.EVA指标分析及在我国运用时的调整思考[J].商业研究, 2003 (5) :365-368.
[2]刘利.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在高校院系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西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3) :122-126.
[3]王伟.因子分析法在海尔集团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1) :111-116.
多元化评价原则和方法 第2篇
(浙江省玉环县玉城中学 叶雪祥)
所谓历史人物,它不是指历史长河中的任何一个个人,而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社会历史进程或重大历 史事件有突出作用的、影响较大的、留下明显痕迹的人。他们对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有时甚至还会起决定 性作用。因此,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一向是史学界争鸣的热门话题之一,在历年高考试题中也屡见不鲜。如1985 年高考题对李鸿章的评价题;1992年“杨贵妃”题;1995年秦皇、汉武三大事迹比较题等。笔者从中学历史教 学和高考能力要求的角度出发,对近年来出现的这类题目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总结整理,获得了一定的信息 和经验,现诉诸文字,以飨同行。
一、评述历史人物事迹的具体方法
评价历史人物需要用他们的具体言论、行为评述其是非功过。而阐述人物事迹时应当注意掌握适当方法。 一般地说,评述人物事迹大体上采用分类法和分期法。
1.分类法 即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按类别归纳评述的方法,古代帝王事迹大多适用此法。一般可分为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经济(实行宽舒政策,发展生产)、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方面。如汉武 帝的事迹可概括成:
①政治上:a、颁布推恩令,削夺大批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 统一和政治统一。
②经济上: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开凿六辅渠、白渠,治理黄河。经济发展,国家富裕。
③民族关系上:a、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b、派张骞出使西域;c、派人在西南设郡县。
④文化上:在中央设太学,郡国设学校。
评述近代历史人物如林则徐、李鸿章、那拉氏、袁世凯等也可用此法。如林则徐事迹可分为禁烟、抗英、学习西方三大类。李鸿章活动也可分为三大类:
①参加洋务运动:创办江南制造总局;设立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创建北洋水师。
②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组建淮军,伙同戈登洋枪队进攻太平天国控制的苏州、常州。
③投降卖国:a、中法战争中奉行“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政策,致使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损失惨重, 战后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进一步打开了西南门户;b、甲午中日战争中,奉行“避战自保”方针,推行“ 保舰”政策,致使威海之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战后又订《马关条约》;c、18同沙俄订立《中俄密约》出 卖东北主权。
世界近现代史人物也可用此法评述,如评析拿破仑可分为:
①政治野心家:a.17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法国政权;b.18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②大资产阶级的代表:采取措施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略)。
③资产阶级军事家:a、发动带有反封建性的.战争,多次打败反法同盟,防止了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b、对英、俄战争带有争夺世界殖民霸权和欧洲霸权的一面;c、对埃及、西班牙、葡萄牙的战争是侵略性战争。
2.分期法 即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近代史上人物大多适用此法。 如孙中山的主要活动:
浅谈高中教学评价原则及多元化途径 第3篇
高中教育是连接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高中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决定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起点水平与人才培养层次。教学评价是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要素,对教学整体功能的优化有着直接影响。传统以分为本的终结性、选拔性评价机制在理念与方法方面都以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评价应该具备社么样的原则;如何实现多元化的评价途径;是值得我们每位高中教育教学者都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
二、課堂教学评价体系多元化的途径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原则
合理完善的课堂教学评价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指导性原则。指导性原则就是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引领教学活动朝向预期目的发展。指导性原则能够使教师、学生双方明确课堂教学活动目标,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活动与学习活动方式。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认知策略,从而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管理效率。
2.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课堂教学活动评价方法与标准的确定应以学科特点为基础。设计评价计划与方案应遵循当前教育方针、新课程标准要求,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等基本规律与原理。紧密结合影响课堂教学的相关指标。做到指标权重合理分配、标准界限明确、具有较强的信度,确保评价结果科学公正。
3.发展性原则。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改变“以学论教”的评价标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为评价最终目标。
4.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要求评价要包含影响课堂教学管理的所有相关因素。具有全局性、整体性意识。教学评价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学生知识的掌握、学业成绩的高低,更应关注其良好品格、习惯、情感、态度的形成与评价。
5.可操作原则。即评价的方法、手段要方便简明。易于实际操作。
6.开放性原则。课堂教学评价的信息来源、评价主体应多样化。充分利用各方面评价资源,完善评价体系。
(二)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多元化
1.评价主体方面。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课堂教学评价应突破以教师为主体的单一评价方式,探求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他人评价等多种评价主体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教师自我评价,可以对自身的教学活动行为进行反思。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强化符合课改理念的教学行为及管理方式,了解自身实际差距与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与课堂教学管理策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寻求独立于课堂教学活动外的教学评价体,如学校管理者、其他教师、家长等。多种评价主体有机结合、相互协调共同推进课堂教学活动。
2.教学内容方面。教学内容评价多元化是指评价不应单纯以知识灌输、学生学业成绩为评价标准。评价内容应广泛涉及知识技能、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过程、心理发展多方面。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意志力、良好的学习习惯、思想品德等也都应纳入评价内容。另外,要突破评价仅以学生智力发展为标准的局限,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也要进行及时、准确的评价。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认知,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功能。
3.评价目标方面。在尊重学生个体发展差异的前提下,针对不同学生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体会到成功的体验,实现课堂评价客观化、公正化。多运用引导性、鼓励性的评价语言。
4.评价方式方面。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书面与口头评价、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在实际操作中,每种评价方式都各有其优势与不足,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保证评价公正客观、科学有效。
参考文献:
[1]陈时见.课程管理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2]Websters Third New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M].Special erring Webster.INC, 1986:1372.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19):3-8.
[4]田惠生等.教学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332.
[5]杜萍.有效课堂管理方法与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26.
[6]李保强.教师课堂管理的结构性指标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1(9):41-43.
[7]向延华.论课堂教学管理[J].中国教育学刊,2002(5):41-42.
[8]月顾援.课堂管理诌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2):41-46.
[9][美] Vernon F. Jones and Louise S. Jones.方彤译.全面课堂管理 [M].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 :(8).
[10][美] Edmund Emmer. Classroom Management Improvement Study [M].Texas: Communications Servic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or Teacher Education,1993:89-93.
[11]聂桂兰,张霭云.对教师语言暴力的理性思考[J].修辞学习,2008(1).
多元化评价原则和方法 第4篇
关键词:大学评价,层级分类法,数据包络分析
西方发达国家较早开展大学评价实践, 不同的研究者和实际评价者基于不同的认识和出于不同的目的, 对大学开展了各种类型的评价活动。其中, 社会机构作为第三方开展的大学评价活动成为社会各界了解大学办学情况的重要渠道, 评价结果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同时也成为大学自身诊断问题、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一个有力手段。虽然国外大学评价的活动历史长、形式多、评价方法相对比较完善, 但仍存在各种问题。笔者根据国内外大学评价者的研究和实践, 以及相应未解决的问题, 探讨应用不同评价方法的实质意义和价值, 以期完善中国大学的评价制度, 促进评价方法的科学化。
一、大学评价的争议与多元化的研究方法
美国的大学评价活动十分活跃且影响较大, 社会各界既对大学评价十分期待又充满争议, 不同的大学评价机构根据不同服务对象和评价目的推出了不同的大学排行榜。例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 (US News&World Report, 以下简称“美新”) 杂志推出的“全美大学排名”, 他们以在读和预期的高校学生以及其父母为服务对象, 根据权威评估机构提供的本科和研究生教育院校分类, 推出“全国性大学”“全国性文理学院”“地区性大学”“地区性文理学院”四类排行榜。该评价以注重学术质量、强调学术声誉而闻名, 其指标体系经过十几年的修正和完善, 在美国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
英国的《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自1986年开始聘请权威专家对各大学进行全面评价, 并推出“英国高校排名”。他们选用教学质量、科研质量、入学成绩、生师比、毕业率、毕业去向、生均设备费用、生均图书和计算机费用等指标, 对各大学的得分进行加权处理进行排序。
日本的《钻石》周刊以高等教育的消费者为服务对象, 选用一些富有特色的指标来评价高等学校及学生情况的差异, 这些指标包括:学生在校期间的用功程度、大学生个性、学生在用人单位业务表现情况、善于掌握工作与事物要领、对工作的理解力、认真工作、经营管理能力等。日本《钻石》周刊的大学评价指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会根据每年的问卷进行相应的修改。
此外, 德国的《明镜》周刊以各个专业为基础形成了德国大学排名;加拿大的《麦克琳》杂志根据授予学位的差异而推出了博士级大学、综合大学、学士级大学三类排名等等。
以上的大学评价活动发生在不同的国家, 服务于不同的读者对象, 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指标, 但是他们有三点共通之处:
其一, 以上的大学评价活动都属于“确定指标体系加权计算各高校得分按分排序”这一基本模式, 也就是说这些大学评价活动都基于一个“共同的基础”。评价过程实际上就是按照某种方法预设一个“质量标准”并据此评定评价对象位次。上述国外的大学评价以及我国多数的大学评价都属于这种类型。这类评价也可归类为对高校现状的评价。但评价活动不仅仅是判断价值的过程, 它还兼有发现价值的功用, 因此, 根据预设指标进行加权排名的做法并不能代表所有的大学评价活动。
其二, 大学评价前的预先分类行为加入了评价者的主观判断。《美新》、《麦克琳》等机构为了更有针对性地评价大学, 提高大学评价的科学性, 都在大学评价之初对评价对象进行了分类, 分类的依据多为大学所能提供的最高学位授予情况或者每年获得的经费资助。大学分类的预先引入有利于针对不同的评价对象设置不同的评价体系, 但与此同时, 也体现了评价者的主观行为。
其三, 各种评价活动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从目前西方大学评价的实践与研究现状来看, 不论是哪一家研究机构推出的大学排行榜, 不论大学评价的服务对象是谁, 它们都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质疑与批评。这些质疑包括:评价机构按照预设的“质量标准”对所评价的大学确定位次, 是否科学?按照大学当前所能达到的水平进行排名, 能否真正地衡量出大学的发展差异?各个大学的发展历史不同, 所能使用的资源差异甚大, 这些评价能否反映大学的投入产出效益?
此外, 在我国的大学评价实践中还存在数据动态变化引起的评价误差、大学的办学特色难以衡量、不同类型大学难以比较、以及评价结果的微小差异不能反映大学之间的真正差异等问题。国内外大学评价面临的这些问题, 要求评价实践者和研究者不断拓展思路, 探索多元化的研究方法。
二、以层级分类法和数据包络分析为例的国外研究
1. 层级分类法在大学评价中的应用。
佛罗里达研究中心 (University of Florida's The Center) 是一个以“理解、测量、提高美国研究型大学绩效”为使命的研究机构, 该中心针对每年获得联邦政府资助金额超过2000万美元以上的研究型大学推出“最好的美国研究型大学”年度报告, 报告中使用的评估数据来自于全国的同行。该报告是一项名称为“隆巴迪” (Lombardi) 大学绩效测量项目的专项成果之一。
佛罗里达研究中心的专家们开发出一种专门的模式和方法对研究型大学进行分类和排名, 我们暂且将其称为层级分类法。这种方法依据每一所大学在一项或者多项预定指标中的排名情况进行层级划分。评价结果以“三层9级”的形式呈现, 具体来说, 所有的被评对象被划分为三个大层, 其中的第一、二层下又分别产生9级, 第三层下不再分级, 该中心也未对第
三层高校做进
一步的分析。评价所采用的9项指标和1项附加指标如表1所示。
进入第一层的大学必须至少有1项指标的评价得分位于9项评价中的前25名, 以2002年的大学评价为例, 共有52所高校分别有1项或多项指标得分位于前25名;进入第二层的大学至少需要有1项指标的评价得分位于9项评价中的第26至50名之间, 2002年的评价中共有32所高校进入第二层;第三层的大学包括至少有1项指标位于10项评价中的前200名, 其中第10项指标也称为附加指标, 它是专为遴选第三层大学而设计, 2002年共有532所大学进入第三层。
9级的确定方法包括3个主要步骤:首先, 依据9项具体的评价指标为所有大学排序;其次, 依据各学校在9个单项评价结果中的具体位次为大学“计分”, 在某一指定的位次之前出现一次, 计为一分, 最高分为九分;最后根据计分结果确定大学属于哪一级。仍以2002年的大学评价为例, 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3所高校的9项指标得分均位于前25名, 因此分别获得9分, 列入第一层大学中的第一级。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校分别获得8分, 列入第一层第二级, 依次类推, 详见表2。第二层的大学同样划分为9级, 分类方法与第一层相同。
尽管有研究者提出佛罗里达研究中心的做法仍然有值得商榷和完善之处, 但是研究中心另辟蹊径的做法对于丰富大学评价形式, 促进大学评价的科学性和公正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开拓了国内外评价研究者的思路, 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2. 数据包络分析 (DEA) 在大学评价中的应用。
随着大学评价研究的不断深入, 有研究者指出:各个大学在起点不同、能够有效使用的资源存在差异的情况下, 采用一套既定的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评价有失偏颇。这种方式仅仅考察了学校当前的产出, 而不能反映出大学的运行状态和运行效率, 不利于推进大学办学资源的有效配置。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引入则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数据包络分析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简称DEA) 方法是美国经济学家、运筹学家查恩斯、库柏和罗兹 (A.Charnes, W.W.Cooper&E.Rhodes, 1978) 提出的用于评价相对有效性的一种研究方法, 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受到学者和业界的关注。该方法是一种评价具有多项投入和多项产出的决策单元 (Decision Making Units, 简称DMU) 间相对效率的非参数、非前估性的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把每一个被评价对象作为一个决策单元, 再由所有被评价对象构成被评价群体, 其中每个DMU都有已知的同类型“投入”和“产出”指标。通过对投入和产出比率的综合分析, 以DMU的各个投入和产出指标值的权重为变量进行评价运算, 确定“最佳效率的相对有效前沿面”, 并根据各DMU与相对有效前沿面的距离状况, 确定其是否DEA有效, 以此衡量评价对象的资源利用效率和运行状况。
尽管DEA方法的应用和其本身的研究仍然是学者关注的热点, 但DEA方法已从经济评价领域迅速扩展到其他领域的评价。DEA方法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由于教育评价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对相应数学方法掌握的欠缺, DEA方法的应用研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2006年6月, 美国西密歇根大学霍沃思商学院的布格诺 (M.L.Bougnol) 教授尝试了DEA方法在大学评价中的应用, 该研究以佛罗里达研究中心的9项指标以及连续两年的相关数据为研究的输入和输出, 通过建立DEA评价模型, 运用一项附加于Microsoft Excel中的专门解决DEA问题的工具DEAFrontier软件, 对佛罗里达研究中心的研究对象进行了评价, 616所大学中除了2所学校数据不全外, 其余614所大学被划分为33类, 部分评价结果见表3。
近些年来, 国内外不断有学者将DEA方法运用于高等院校的科研效率、综合绩效以及运行效率的评价。从美国学者布格诺教授运用佛罗里达研究中心的研究数据和研究对象进行的DEA分类排名可以看出:DEA模型蕴含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评价理念, 使其在进行形成性评价和相对性评价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我们也可以发现, DEA有效的大学不一定是综合学术水平好的大学, 也就是说, DEA方法更适用于大学运行效率的评价而非综合实力评价。
三、借鉴与启示
分类排名的方法对于提高大学排名的科学性、鼓励大学之间的竞争、促进评价方法的创新、尊重大学运行模式的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层级分类法和DEA方法的介绍和分析可以对我国的大学评价研究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借鉴和启示。
1. 大学评价活动应该以明确评价对象和评价目的为出发点。
佛罗里达大学研究中心层级分类评价和布格诺教授运用的DEA评价面向的都是美国年均受联邦政府资助超过2000万美元的高校, 也就是说他们的评价对象是美国的研究型大学。针对这类研究型大学的实际状况, 评价者选取了特定的评价指标, 并使评价实施的各个环节更具有针对性, 从而降低了评价误差。明确评价目的是评价者首先要明确的另一个问题, 它也是影响指标选取和评价方法的重要方面。日本《钻石》周刊的大学评价是为了给企业选择大学生提供参考, 因此其评价指标主要反映出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发展潜力, 而布格诺教授的评价则是为了考察美国研究型大学的资源使用效率, 因此DEA方法成为首选。国内的社会机构对大学评价活动林林总总, 但总的来看评价目的都不明确, 甚至会对读者有误导。只有那些明确了评价对象和评价目的的评价活动, 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为利用评价结果的人和机构服务。
2. 评价指标应对大学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从佛罗里达研究中心采用的评价指标来看, 科研经费是考察研究型大学的最重要指标。这个指标实际反映了高校的科研竞争力, 是美国研究型大学的一个核心指标。此外, 这一评价体系还关注了教师队伍、人才培养和捐款等情况, 虽然只有10项评价指标, 但却涵盖了大学发展所关注的热点和大学校长最关心的问题。我国正处在建设世界一流和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关键时期, 这一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我们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 促进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具有实际参考意义。
3. 评价指标真正反映出大学发展的关注点。
从佛罗里达的大学评价可知, 捐款能力以及捐款额度是美国大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在美国, 学生毕业后仍然会受到学校的挂念, 例如收到学校寄来的校友杂志、参加定期的校友聚会、请校友浏览学校的账目消费、甚至请校友填写校董的选票等等。学校的行为让毕业生体会到他们与母校息息相关, 他们对推动学校的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校友的捐款率也极高, 平均达到12.4%。学校因此获得雄厚的捐赠基金, 为吸引最好的教授和最优秀的学生提供了保障, 为学校的良性发展提供了动力。这是美国大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经验, 是关注点, 因而成为重要的评价指标。近年我国大学校长们也已认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开始采取各种措施, 开拓多种渠道筹集、争取办学经费的捐助, 发展学校发展基金, 但在大学评价指标中还没有列入经费与捐款的指标。这启示我们评价指标应该突破成规, 更多地体现出大学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4. 提高评价方法的科学性。
加权求和、按分排序是我国大学评价的普遍方法。这种评价结果具有清晰明了、简单易行的特点, 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国外研究者已经开始尝试将不同的评价方法应用于大学评价实践, 例如本文介绍的层级分类法和数据包络分析, 这些方法对于更加客观、动态地评价大学发展差异、更科学地呈现评价结果、更有效地促进大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目前我国的大学评价还存在受人为主观因素影响严重的状况, 因此借鉴国外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提高我国大学评价水平和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具有参考意义。
5. 公开、可靠的评估数据是大学评价研究繁荣发展的基础。
国外的大学评价数据一般来自于三个渠道:政府建立的公开数据库、参评院校自己填报的数据、委托专业咨询公司完成的调查数据。评估数据来源的公开与透明是保障国外大学评价研究繁荣的重要基础之一。在我国大学评价研究的数据获取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数据来源匮乏;统计数据出自多个单位或部门、相互矛盾;统计数据定义不规范、界定不清晰;以及统计上的时间误差、弄虚作假等现象。评价数据的匮乏和误差直接导致了评价研究的滞后和科学性的降低。在这一方面, 我们还应该借鉴欧美国家的先进经验, 加强教育数据统计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建立国家统一的教育信息数据库, 设立统一的相关标准和规范, 为社会机构和个人进行大学评价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 同时促进高校之间的公平竞争与发展。
6. 科学利用评价结果促进学校发展。
大学评价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 大学评价的目的不仅仅是比较名次高低, 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引导高校客观地分析自身的优劣差距、发现大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契机改善和提高大学的办学水平。因此, 科学地利用评价结果是大学评价活动最重要的环节。参评高校可以通过公开的评价步骤、方法、数据等信息再次分析、探讨本校的发展状况以促进学校工作的改进。举例来说, 2007年美国德州农工大学 (Texas A&M University) 通过对大学评价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发现, 该校师资不足是影响评价结果的重要因素, 因此学校设置了一项用于增加400名师资的专项经费, 用以改善这一现状。而中国高校在大学评价结果的充分利用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参考文献
[1]The top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2006annual report[EB/OL].[2007-06-08]http://thecenter.ufl.edu/.
[2]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三达信重点大学排行榜与高考报考指南[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3]Jeannette Taylor.Improving performance indicators in higher education:the academics'perspective[J].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2001, 25 (3) :379-393.
[4]Bougnol M-L, Dula J H.Validating DEA as a ranking tool:An application of DEA to assess performance in higher education[J].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2006, 145 (1) :339-365.
[5]张远增, 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6]Abbott M, Doucouliagos H.Research output of Australian universities.Education Economics, 2004, 12 (3) :251-265.
多元化评价原则和方法 第5篇
素质教育强调是:全体性、全面性、差异性、创新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是当前国家对教育提出的要求, 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这就为我们重新建构教学评价体系指明了方向。
为此, 我们认为应该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 以素质教育为导向, 来构建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我们认为应该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
1 评价理念科学化
多元智力理论强调智力是多元的, 每一种智力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能说某种智力比另一种智力更好或更重要。多元智力理论强调每个个体的智力组合都是唯一的, 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智力强项或弱项, 都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因此, 我们应该树立科学评价观。
建立在多元智力理论基础上的评价是为了开发学生的潜能, 帮助他们识别自己的智力潜能和智力强项, 从而正确认识自己, 建立自信。鼓励学生在智力强项方面的发展, 增强他们对成功的体验, 同时, 把他们在强项智力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智力特点和品质迁移到其弱项智力中去, 以增强其弱项智力的活动能力, 从而促进他们全面、和谐的发展。
总之, 科学的评价理念应该以人为中心, 突出人的发展, 把评价与人的自由、尊严、幸福、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 使评价真正成为人的评价, 体现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确立“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 能够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更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促使教学评价既关注整体, 也关注过程, 更关注发展。
2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首先就是使更多的人成为评价主体, 教师、学生、家长、管理部门、专家学者、社会人士都可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元”, 每个评价主体都以自己特定的视角去评价对象, 从而对评价对象的评价会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其次,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使传统教学评价中的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对立状态逐渐走向消解, 无论是教师、学生、家长, 还是管理部门都会在教学评价中体现出更多的能动和主动, 从而使教学评价更富有意义。
3 评价方法多样化。
传统的考试就是一种简单的评价方法。但是如果单纯的通过考试给学生一阶段的学习情况作鉴定, 就可能得到错误的信息, 起码是不全面的。错误的信息不仅可能对教学活动产生误导, 而还可能严重的伤害学生的学习热情, 影响他们的将来。
项目学习是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研究时, 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去解决具体问题。通过项目研究既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也可以观察学生利用周围环境和资源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项目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出学生观察、概括、综合、分析、判断、评价、创新、想象的能力, 可以发现学生的智力强项和潜力, 为以后实施更有效的教学提供参考。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过程性评价, 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及时反馈与矫正。因此, 通过多种形式, 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和特长, 又可以互相弥补各自的缺陷和不足, 从而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4 评价内容全面化
传统的智力理论只重视言语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 语言表达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被认为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内容的核心, 教学、考试、升学都只与学生的语言智力和数理逻辑智力有关, 而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智力空间智力、音乐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自然观察智力等则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甚至是忽视。为此, 多元智力理论提出并强调智力是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 教学应该在真实的情景中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相应地也就要求在教学评价过程中, 把学生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作为评价的重点。
5 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传统的教学评价是一个教学过程结束以后, 对这一段教学的质量和取得的成果进行价值判断。它不仅与教学在时间上有先后, 而且在关系上也存在着因果联系。这种传统的教学评价观把评价仅仅视为一种检查教学结果的手段, 认为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就是证明。评价总是伴随在教学过程之中, 这是教学评价发展的一个新趋势。这种趋势的出现, 产生了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学习是个过程, 所以评价也应该是全程性的教学的评价。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每一个学生的每一项素质, 既要考虑到学生素质的阶段性, 又要看到它的连续性, 既要看到学生的当前状况, 又要预测学生的变化态势。教学的评价, 要围绕学生的发展, 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力, 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6 评价结果的有益化
教学评价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教学评价改革的核心。评价的功能与教育目标是一致的。突出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集中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新理念。教学评价要考虑学生的过去, 重视学生的现在, 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 所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 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 而要更多地体现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 不但要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达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更要发现学生的潜能, 发挥学生的特长, 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总之, 多元智力理论为当前的教学改革提供了许多新的启示, 为我们树立新的教学评价理念, 为促进新一轮教育改革提供了许多积极、有益的理论依据。只有通过评价体系的改革, 才能把师生从激烈的“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 真正地让教育为社会、个体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美) 霍华德.加德纳[著], 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 1999.
[2]马庆发.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素质教育的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 1999, 7.
作文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多元化探讨 第6篇
一、帮助学生懂得评价标准, 让学生树立评价意识
许多教师的作文课就是纯粹地评判学生习作, 似开“表彰大会”或“批斗大会”, 梳理出优秀习作的成功之处和问题习作的存在问题, 一一举例进行分析。这些教师的评判尺度, 基本是套用中考作文阅卷的标准。一个班级中更多的可能是写得一般的甚至是写得不太好的习作, 教学的目光应该关注那些写得一般的、写得不够好的, 这些学生更需要教师的点拨和指导。
作文批改是促进写作教学的评价方式, 教师习惯于“独揽大权”。一篇好作文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好到怎样的程度才是好?学生不清楚。作文批改要真正为学生着想, 促进学生发展, 就应该公开表现标准, 以此为杠杆撬动起整个写作教学。
教学标准一般包括内容标准和表现标准。内容标准描述学生应该知道什么, 能够做什么, 或者应该掌握什么知识、技能;表现标准描述的是学生学到什么程度, 定性地描述期望学生达到的学业水平。写作教学有了表现标准, 学生的写作和教师的指导与评价才有了具体的目标。
二、帮助学生树立读者意识, 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
笔者认为, 高效益的作文指导不在于教师告诉了学生一些什么方法, 也不在于提出了一些怎样的要求, 关键是要有恰当的办法引导学生进入体验自己作文对象的过程。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就是自己作文的唯一评判者, 他们的一切作文行为只是为了完成教师的指定动作并获得教师的认可, 于是他们最为关注的就是教师给予的分数和评语。其实, 学生作文的成就感是来自他们心中的读者, 不同的作文其读者对象是不同的。
读者意识一旦在学生思想中建立起来, 学生写作文时就必然思考这样两个问题:我所说的话是否是我最应该说的话?我所说的话是否让读者明白了我要表达的意思?有了这样的意识, 学生作文时一开始考虑的, 恐怕就不是“怎样让语言生动起来”等问题, 而是“我应该选择写什么内容”“我该如何把应该说的话说清楚”, 这样学生真正成为了评价的主体, 回归本位, 回归真实。
三、帮助学生拥有创作热情, 让学生享受评价方式
剂, 是学生心灵的强心剂。哪怕是一句形象的句子, 一个生动的词, 甚至一个准确的标点, 我们都应以充满激情、理智和希望的话语来增强他们的创作热情。如一个学生在《学做蛋糕》一文中, 对于他学做蛋糕的过程只是简单地写道:“开始我怎么也不会做, 还把碗给摔了。后来妈妈就教我, 我按妈妈教我的方法, 终于学会了做蛋糕。我开心极了!”教师旁批:“你真棒, 学会了做蛋糕!我也想学一学, 可细读之后, 怎么也没找到你妈妈教给你的绝招, 真让人感到遗憾!”这样的评改就比“内容不具体”“重点不突出”更能让学生明白不足之处, 也更能让学生明白该如何去改进和完善。鼓励性的评价, 有利于学生消除创作的畏难情绪和增强写作信心。
面批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向学生转达评价的方式。由于面批是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 信息传递准确, 对学生认识自己作文的优劣、领会修改方向和提高写作水平效果较好。笔者建议采用“轮流面批”的做法, 应以肯定为主, 找出几条优点激励学生;对一名学生一次只谈一两个问题;以讨论和建议的口吻与学生交谈, 例如:“如果你这样写是不是更好?”“如果我来写, 可能会这样写……”最后判断学生对问题有没有理解, 最好要求学生把意见复述一遍或记下来。
教师也可以在创新评阅方式上动点脑筋, 丰富评阅活动, 增加评阅活动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如网络评阅、小组内互评、班级讨论、与家长联手评阅、把学生作文张贴在班级墙报上让大家任意点评、组织班级征文比赛、编印班刊等。学生对作文讲评充满期待, 无疑是他们写好作文的巨大动力。
“高分看语文、语文看作文”,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 高效的作文指导是中考决胜的关键。笔者提出语文作文评价主体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探讨, 希望为作文教学提供一些台阶与路径, 给写作教学增加一些趣味与实效, 让学生写出满意作品, 笑傲中考语文考场。
参考文献
[1]阮腾雷.语文教学的有效起点:目标[J].语文教学通讯 (高中版) , 2009 (4) .
[2]黄厚江.作文教学尤其要弄清教什么[J].中学语文教学, 2010 (12) .
多元化评价原则和方法 第7篇
中职学生大多是被普高拒之门外的学生,他们的英语基础十分薄弱,对英语的兴趣不浓,而且缺乏自信心。刚入中职校门时,大部分学生也想有一个新的开始,入学初期他们的求知欲望很强烈,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肯定。但是由于英语学习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一些学生缺乏动力和毅力,因此又掉队了。
二、传统评价方式的弊端
评价是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不仅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学习英语的真实情况,而且可以不断地激励学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英语的学习中来。而这些是传统的评价方式所欠缺的。
传统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全面性和灵活性,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实际上英语学习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中职学校的英语学习中,片面的、终结性的成绩评定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打击他们的自信心。部分学生由于成绩不好被迫来职高读书,本来在学习上就没有成就感,而终结性成绩的评定忽视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使他们感到自己一再的失败,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又像初中一样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
三、多元化评价方式的探索
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从教学实际出发,教师认为应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就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语言知识、学习态度等因素开展多元评价,使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逐步形成具有中职特色的英语学习评价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 评价内容多元化
评价内容多元化指的是除了评价学生所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习惯、自信心、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一个多层次的、全方位的综合学习信息。通过多元内容的评价,学生得到了发挥特长、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受到督促、激励,他们会认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就会逐渐地提升自信心,提高对英语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中。
2. 评价主体多元化
教师作为唯一的评价者已经不再符合教学评价改革的需要,应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只有这样,教师的评价才会让学生心悦诚服,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才会更近。让学生参与评价不仅仅是为了达到激励学生、增强学生学习英语自信心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评价能力本身就是学生要掌握的能力目标之一。
在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站在“引导者”的地位,决不能放任自流。学生自评、互评之后,教师要做好小结,表扬善于思考、认真评价的学生,鼓励学习有进步的学生。
3. 评价形式多元化
评价方式多样化体现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上,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因此,要改变原有的期中、期末试卷的单一评价形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形式,如考查学生听说能力的英语小对话、英语演讲、英语歌曲等。通过多种评价形式,可以使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优势,不断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同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沟通交流等能力。
4. 评价标准多元化
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个体差异,尤其是中职学校的学生,个体差异比较大,教师要承认并且尊重中职生的这种差异性。教育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英语教学中要想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就不能用一把尺子来衡量。对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高标准严要求,而对基础差的学生可以适当地降低标准,采用灵活多变的评价标准,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和进步的喜悦,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比如,作业评价时,基础较差的学生只需要完成必做题,而基础较好的学生还要完成选做题。在课堂上进行情景对话创编时,基础较差的学生只要求用关键句式创编简单的对话就可以,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则要根据情景创编完整而通顺的对话。
四、结束语
总之,在科学评价理念的引导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能提高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减少他们学习英语三分钟热情的现象出现。同时,教师运用多元化评价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中职英语课的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潘惠敏.中职英语课堂多元化评价的实践探索[J].成才之路,2012(30).
多元化评价原则和方法 第8篇
1.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 合的评价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中,由于学生的学习成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进行学生学习评价中,多注重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也就是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日常学习以及发展变化的评价,教学评价中重视的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进步与变化,对于这种学习进步与变化情况及时给予评价与反馈的评价方式。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在教学实践中,对于教学评价也有了新的要求与标准,要求不仅应注重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还应注意对学生学习过程以及变化发展的评价思考。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的多元化学习评价中,就应注意将形成性的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进行学生学习评价中,不仅要注重学生测试成绩的评价,还要注重对于学生日常学习与发展变化的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各个变化与进步,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比如,在进行学生作业评价时,如果对于作业结果不是很满意,可以给予学生二次评价机会,通过学生对于错误的指导与纠正,进行第二次或者是第三次的修改与评价,并根据修改评价过程给予相应的鼓励性评价。或者是在进行学生学习评价中,如果学生平时各项作业以及测试成绩大部分优秀,就可以将在学生期末评价中评为优秀等,以此实现对于学生学习的科学以及合理、全面评价的实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
2. 即时评价与期待式评价相结合 的评价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即时评价的方法模式是指教学活动过程中,评价者给予评价对象的即时表扬或者是批评等。通常情况下,这种评价方法多应用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主要是针对具体的行为所进行的一种评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小学生所处的年龄段与学习特殊性,在进行教学评价中多是以即时评价的方式为主,它具有较为突出的初步性和简单性特征。比如,在小学课堂中,像“你的想法非常独特”以及“你的解题方法真新颖”等,都是比较常见的即时评价话语,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营造和谐、活跃课堂范围具有积极作用和意义。而期待性评价多用于学习出现困难或者是学生学习积极性 不高情况下的评价,常见评价语言比如“你肯定能行”“再试试”“真不错,再就更好了”等,都是期待性评价,它往往也具有对于学生积极向上情感激发与自主学习培养的作用效果。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评价方式进行学生学习评价,以达到相应的教学与学习目的。
3. 学生自评以及互评、家长参评 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评以及互评、家长参评等评价方法与模式,都是比较常见的评价方法和模式。在现代教学开展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对于学生的教育培养与学生自身的学习发展,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是现如今教学评价中所倡导的一种多元化评价方式。它主要是指在进行学生的学习评价中,提倡教师以及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利用同学之间比较直接、真实的情感以及学生与家长之间特殊的情感关系等,实现学生之间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以及家长参与到学生评价中。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方法,有助于实现对于学生学习的科学与合理、全面评价的实施,以促进教学发展与进步。
多元化评价原则和方法 第9篇
一、初中数学课堂实施多元化评价的作用分析
初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效果的好坏和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教师的课堂评价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初中生处在青春期,有一定的自尊心和自我认知,他们非常关注别人对他们的评价,尤其是老师和同学的评价。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话都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有着直接的影响。实践证明,多元化的教学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利于调整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提升教师的课堂管理水平,实现师生互动,让老师更加的了解学情,进而实现教学相长,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多元化评价的方法探究
1. 依然需要重视成绩,但要做到综合考量
在初中数学课堂,对学生的评价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按照素质教育的理念,在评价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包括成绩、品德、日常表现等。但是作为学生,本职工作仍然是学习,虽然学生之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学习成绩的好坏仍然是学生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集中表现,这仍然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学习的直接体现就是成绩,这一点是不能忽视的,对于个别先天性智商受到影响的学生除外。在笔者的调查中发现,有些学校盲目的开展多元化评价,有的甚至在多元化评价中删除了成绩评价,其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的成绩下滑,其他的综合素质也出现了下滑。学生学习文化知识和技能是本职工作,利用这方面的结果对学生开展评价是理所当然的,为此,在数学课堂开展多元化评价的时候,成绩不可忽视,但是在具体使用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 增加课堂的表现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对于学生的评价,需要考虑成绩因素,但是更要关注学生的日常课堂和学习表现。学习重视结果无可厚非,但是学习过程更为重要。只要学生在学习数学课的过程中,认真努力,积极思考,势必会慢慢的消化知识,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学生也很关心教师在课堂上对他们的关注,既然如此,教师就需要在讲授知识的时候,适当的对学生开展评价。对于课堂表现的评价,应该以鼓励为主,批评教育为辅。因为课堂上,如果利用大把时间去批评学生就会耽误课程的进度,同时一个学生被老师点名批评,它的自尊心就会受挫,严重的可能是出现逆反心理。比如有学生不认真听讲的时候,教师可以给他一个眼神提示,也可以走到他跟前,让他自己意识到自己走神了。对于课堂上不积极思考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经常性的鼓励他回答问题,即使回答错误,教师也要给与精神上的鼓励。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会提升,学生欲望才会提高。
3. 开展学生实践能力评价,提升学生的创造力
初中数学课堂学习的内容较多,除了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之外,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思考能力、创造性和实践性。初中数学课堂的学习内容较多,对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考量。对于一些数学问题来说,来自于生活,也是对生活常识的总结和应用。所以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中,凡是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都要给与关注,努力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做到客观公正
在初中数学课堂开展多元化评价时,需要老师给予及时的评价,同时也需要生生之间实现有效的评价,也可以实现组与组之间的互动评价。在课堂上,一旦有小组合作探究的问题,我都要小组发言,提出自己的意见,对于存在分歧的问题,请其他小组给予适当的评价和补充,其他小组评价和补充的过程其实也是提出自身意见的过程,问题在碰撞之间才能有所创新。学生之间由于比较了解,在课堂上也可以实现互评,对于问题的看法可以发现不同的意见,只要教师能控制评价的度,这样是可以起到良好效果的。初中数学课堂实现组组评价、生生评价,还能优化教学过程,实现思想碰撞,促进学生优异的发展。他们之间的评价更能从客观的角度和知识的角度去考量,不夹杂个人的情感,这样就能提升他们之间的合作与交流,长此以往形成评价机制的话势必会大大促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多元化评价原则和方法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