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大一大二的总结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对大一大二的总结(精选8篇)

对大一大二的总结 第1篇

大一很有幸的加入了学校的和专业相关的学习小组,这拯救了我,如果没有小组的高强的的学习,我想或许我的大学生活就是在寝室打游戏度过的吧,大一的暑假快要结束了,马上就要成为学长了,可以勾搭学妹了哈哈(不幻想了 严肃点严肃点)。在此对我的大一做一个总结吧 然后再对大二的写点规划什么的吧

第一最大的败笔就是不好好听课,大学的课堂很随意 老师也会善意的提醒,但是毕竟不像高中的班主任那样的负责,这使得我上课玩手机 睡觉,逃课什么的就开始了,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小组是以考核制度进行的,每个学习都会规定时间写一个东西作为这一个阶段的考核任务,还好这个给自己一点的约束 要不自己真上天了呢。

小组第一阶段是 java 第一次考核的是java小游戏,由于我比较喜欢玩各种各样的小游戏,所以我写的小游戏还是深的学长很的喜爱的,写的还行吧 ,可能是我有入门快 的优点吧,说一下现在还能想到的问题吧

我觉得我现在都还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不敢创新,不敢想,不敢写。写一个东西之前总喜欢搜各种例子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然后才敢下笔,这样其实也可以把,但是我觉得我还是有点过了,没有好好反思和借鉴 而是直接的使用,这算是比较严重的问题吧 扯远了 继续写

时间一定要规划好 基础一定要学习完全,可以先找一些小例子代码,临摹下,但是基础一定要好好学,这样可能在刚开始的时候会有点慢 但是对于后面的发展还是好的

一定要学会使用开发手册 java的是api 以后你就会明白开发手册的好处了,很多的问题都可以自己解决 不用低效的百度了,查看别人博客也是不错的选择 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地方

有机会的话一定要重构代码,加深学习,

我觉得有一些原因是我在第一次考核带来的膨胀吧,还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学习生活上的堕落,当时上课睡觉 有事没事窜网吧去,虽然当时认识到了自己的基础的薄弱 但是生活习惯的不好让自己没有能好好学习下去,堕落永远不是一个人的事 这是真的,

第二次考核的是java资源管理器 学的不多 又什么都不会,还好在同学的帮助下面撑过去了

这里就要说一下效率问题了 有一个女生比我们要晚一些进入小组 但是她却是我们小组第一个考核的人,我很佩服她,

她刚进的时候很努力 也很喜欢问学长问题,问到学长都烦了,我就很少问问题了,毕竟是男生,还有我喜欢自己解决问题,她做得是一个吃豆人小游戏 我感觉代码难度要比我的高很多,

我也想过她这种方式 就是为了考核而学习学长们也说过这个问题 说不能这样,但是这确实是一个省时间的好方法,这个方法也救了我好几回(尴尬笑)

第三次考核是团队考核一起写一个小的管理系统 这算是最失败的一次吧 ,没有和别人好好的沟通

所以写东西的时候一定要跟别人好好沟通一下 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

这里又要提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人性的问题 我是喜欢分享的 我觉得把好东西分享给别人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但是别人不都是你,所以总会有人不喜欢分享,算是有一点自私吧,这是个问题 但是影响不大

这次我们一组写的东西,虽然在功能上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但是在结构上确实有很大的问题的代码写的 太乱了

这次的考核就是想让我们尝试一下怎么一起写代码 而且不影响别人,用MVC的思想,每个人都写属于这一小部分的Dao 然后可以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

这个时候会学习到数据库 这个要好好学学 以后很多地方都会用到

然后开始了第二阶段 php阶段 这时候也到了大一下半学期了 上一次考核是在寒假里结束的 下学期的考核要略显得容易一点,从html+css 到js,jq都是新的东西而且也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看着网上的学习网站(慕课啊 w3c啊什么的)基本够用,然后再写几个静态的页面,

然后到php的时候,自己真的松懈了吧,也没怎么学,所以写的东西也不是很好 被批评警告了 还好给了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让自己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

其实小组的淘汰制度还是很严格的,中间走了很多人,有自己走的 有考核不好走的,留下来的都是有天分的,

或许是我在高中时在班里面一直是40名以后的半差生,这让我很没自信去展示自己,其实我写的东西也不错啦,在期末的java课程设计时,除了写完了自己小组的任务外,还帮两个妹子也写好了,做大神的感觉真好 哈哈,

一路走来,走了很多的弯路,或许是因为我是一个比较喜欢把问题憋着留给自己解决的人吧,也喜欢自己独立思考一些事情,独立规划自己的任务,但是这些弯路也让给我收获了很多的经验但是还是有很多的坏习惯的

1.不写注释 这是一个很尴尬的问题 就像我的变量名总是1,2,3拼音一样哈哈 总是被学长们批评 但是在赶进度的时候总是会忘记的,其实也还是不努力 不会合理的规划自己的事物吧。

2.不重构代码 每次考核过后代码都很少改动了 学长学姐们提出来的问题,很大一部分都留下来了,重构代码这是一个非常能学习的方法,在期末帮别人写课程设计的时候就感觉到了,自己写完自己的多多少少有点废代码 代码质量很差,但是帮别人写完一遍 两遍后,再看帮他们写的代码就已经简洁很多了 还因为要给妹子们讲解自己的代码思路 和功能,写了很多的注释,也将了很多遍,所以那个小的程序已经可以灵活的运用了,这就能提显出重构的好处。

3.只想不做 每次要开始学习新的东西时,我总是会学的很慢很细 以至于到后面时间不够,只好寥寥结束,还是对时间的把握不好 不能合理的规划自己的任务

4.不总结 每次为了解决一个难题后就这样过去了 不会去总结规划 这样使得自己学的不是很牢固,虽然很多东西会想起来在哪儿 但是就是想不起来详细的内容

5.贪玩 只要看到什么好玩的东西 思想就会跳过去然后半个小时回不来 晕死。。。。

下面写一下对新学期的期望和计划吧

1.要早起 要吃早饭,不是说作为一个程序员就必须要熬夜什么的,拥有一个好的身体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关系到你能走多远

2.要好好学习,不能说课堂上的知识就不重要 还有各种段子说的 ,我买个菜还用线性积分吗 云云,但是做为一个程序员,没有好的思维能力 怎么能写出一手好的代码呢?

3.要写便签笔记日记 便签一定要写,这个是我们小组一直在强调的问题 ,但是我总是忘记写 或者就是在今天过完之后才把今天干的事情记一个账,这样我的时间规划能力就一直得不到好的提升,不能高效的去学习去解决问题 笔记就是总结 这个也要定期总结一下,日记也写一下把 记录一下自己的心情感悟,对自己反思 还有深思 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

4.要减肥啊,个子不高 还那么爱吃,一点形象都没还这么勾搭学妹啊!

5.多看点书吧,专业以外的 不要在上课的时候看! 给自己提升一下素养

做最好的自己

对大一大二的总结 第2篇

其次呢,要迅速增强独立意识,对于心灵还不怎么成熟的同学来说,来到大学之后一个星期可能会强烈的想家,这很正常滴,要适应,要学会和家长,导员,同学沟通(不必不好意思),要学会以大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感觉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这一个过渡期很多大学做的不好:导员把你们看做成人,可能会想不到同学们面临的某些问题,而大部分新生还是自我定位为小孩子,所以这之间就会有一个障碍。这应该也是中国教育的一个问题。总的来说就是要增强“大人意识”。

再其次,要把握好自己的方向,分清主次,现在回想起来,我刚刚入学时迷茫了好一阵子:在高中最擅长成绩,可来了大学之后呢,很多都变了,各种各样的社团活动,各个部门的纳新,而这是我不太擅长的(也是我目前为止做的比较欠缺的方面,有个人原因),仿佛学习不是那么重要了,现在再来看,学习还是一项灰常重要的事情,作为学生首先要把学习搞好(很多评优评奖成绩占主要因素),然后再来忙各种活动。

再再其次呢,说一下交友,大学期间一定要有几个能无话不谈的好基友,要分清哪些是真正的朋友,交友不必局限在本专业,学院,要学会真心的付出,不能太过于自我,学会容忍朋友的缺点,多想想朋友的恩惠,想优秀的童鞋看齐,比如:宿舍大哥,专业第一,每天很早就去上自习,可以说是他把我们宿舍学习氛围带动起来了,也是他让我认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我每每想起都会心存感谢)。交女(男)朋友呢,这个着实不在行在这里就不班门弄斧了,上一句学姐的心得:大学时代的恋爱是一种很好的经历。。

网络成瘾对大一新生的影响 第3篇

一、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一) 网络灵活而匿名的特点以及逃避社会现实的心理

平等的地位、广泛的人际交往……网络的这些特点强烈地吸引着人们, 特别是大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望强烈的时期, 不仅满足于课堂之内的知识, 这也是大学生对互联网最为偏爱的原因。当下社会就业压力增大, 生活成本增加, 多方因素的叠加使大学生受到的家庭、社会压力越发增高。网络的灵活而匿名的特点使其将网络成为个人现实生活的“世外桃源”。从心理学角度来说, 当人遇到困境遭遇压力之时, 心态会产生变化, 从而导致精神状态发生改变。大学生心智发展仍不健全, 沉溺网络成为其一种成本低、效果好的躲避方式。在虚拟的网络中, 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在逃避现实的同时, 也获得了一种自我认同感。

(二) 大学生的补偿心理

当现实生活的发展和自己的计划不相符合时, 个体总是希望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来弥补心理的落差。而网络的虚拟性为其实现想象中的形象提供了帮助, 并且网络的自由性和安全性更保证了这种需求的获得。 网络的虚拟性为网瘾者提供了实现理想的途径, 缺失的多种情感都可以在网络中得到补偿。

二、“网络成瘾”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

(一) “网络成瘾”容易导致大学生人格发展扭曲。

虚拟化的网络交往极易导致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异化。在网络中各个个体平等、自由。给大学生提供了一种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的环境。每当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遭受压力之时会在网络中寻求庇护和安慰。 长此以往, 便会使大学生沉迷网络, 并对网络产生过度的依赖。数据显示, “网络成瘾”大学生在各种人际关系中的能力均比非“网络成瘾” 大学生差。

“虚拟的网络, 易使大学生约束力减弱。道德责任感减弱, “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在网络世界中得到自我的认同与成就, 当回到现实生活当中, 遇到挫折会选择继续逃避。尤其是不能在网络世界和现实生活角色中自由转换的大学生, 极易产生逃避现实的心理, 不愿与他人直接沟通, 自我封闭, 甚至会导致人格的异化以至畸变。

(二) “网络成瘾”容易使大学生道德规范缺失

大学生有着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渴望独立的特点, 而网络信息量大、身份虚拟的特点正好迎合了大学生的需求, 从而网络对大学生有着巨大的吸引力。网络的自由和平等性, 使网络使用者可以在网络上自由表达各种观点、发布各种信息。利己主义等西方价值观、拜金、享乐、 盲目攀比等不良生活方式在网络中所占比例不低。由于大学生心智尚未发展成熟, 未能有效的辨别与区分信息的真假、是非。在自由和开放的网络中, 充满好奇的大学生会被迷惑。

三、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对策

(一) 完善网络空间的相关法律

加强网络立法是维护网络秩序和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重要保障。政府部门应加强网络的管理, 规范网吧的商业行为, 坚决杜绝黑网吧的存在, 为大学生营造受保护的上网环境。

首先, 相关部门应先整治网络中的乱想, 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网络规范与守则, 在实行的过程中逐步完善, 对违反规章的行为加以处罚。再次, 学术界和文化界应开展对网络的多方面调查和研究, 注意网络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二)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首先, 要对学生进行教育, 使其建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行为。其次, 要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用有价值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吸引学生, 使其走出网络。再次, 应加强校园制度管理, 保证学生的上课出勤以及夜晚睡眠, 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同时, 加强网络的技术监控, 对反动和黄色不健康内容进行清理。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 网络使生活越来越便捷, 同时网络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网络成瘾就是其中之一。网络在提高大学生认知水平和创新思想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 但对大学生人格和健康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和本课题组的。调研情况, 对我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和对大学生发展的不良影响做出探讨, 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网瘾,大学生,社交网络

参考文献

[1]薛中国, 杨秀莲.“网络成瘾”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及对策.西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2年S1期.

对大一大二的总结 第4篇

关键词 健美操运动;心理辅导;心理应激;一般自我效能感 分类号 G804.8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16.01.006

1 研究目的

心理应激即“心理压力”,指个体在心理、社会、文化等诸多事件影响下,因生理和心理压力的失衡所造成的身心紧张状态(梁宝勇,2006)。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竞争的激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行为问题和心理应激引起的校园暴力事件明显增多,大学生心理应激成为社会和学校所关注的重点问题。研究表明,在大学新生入学之后,他们将面临生活环境、学习风格和人际相处等一系列变化,极易产生压力(常逢锦, 常逢佳,2006)。一般自我效能感即个体面对新环境,在实现预期行为目标时的一种总体性的成功信念或者自信心。一般自我效能感在自我调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大学新生心理应激和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应激和一般自我效能的研究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健美操运动和心理辅导干预对新生应对心理应激和一般自我效能的研究已有不少,但大多只是停留在经验式的描述水平。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表明,不同的锻炼项目、锻炼持续时间和运动强度对机体缓解心理应激水平作用不同,目前较为相同的结论是:中等强度的身体运动能有效地缓解心理应激对机体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并且能够提高机体一般自我效能感(Young,1994;Katzmarzyk,Church,& Blair,2004;颜军, 陈爱国,朱凤书,2010;颜军,陈思,陈爱国,2013)。通过一定时期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能够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降低大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增强大学生适应能力,帮助大学生协调人际关系,逐渐自我完善,从而提高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滕秀杰,崔丽霞,李旭培,2010;陈利,2011;李颜苗,2011;李洁,王红菊,李强,2014)。

综上所述,体育运动和心理辅导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应激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研究虽然分别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以身体运动和心理辅导共同干预缓解大学生心理应激,提高其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却未见报道。本研究探讨体育运动与心理辅导联合干预对女大学生心理应激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以为大学生心理应激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干预和心理辅导提供有效的帮助。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抽取公共体育课健美操班的大学一年级女生为被试,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由于实验周期较长,在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时,剔除无效问卷以及被试的流失后,最终获得127份有效样本,包括:健美操运动班32人、心理辅导班30人、健美操联合心理辅导班30人、对照班35人,被试全部为身体健康者。

2.2 研究方法

2.2.1 心理测量法

采用团体测量。测量前由经过专业培训的老师现场指导、解答疑问,被测对象本人填写问卷后,培训人员现场检查与核对,一旦发现被试出现漏、错时及时修改补充。

采用梁宝勇和郝志红(2005)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作为测试工具。该量表分为5个分量表,分别依据压力源所涉及的领域,要求测试人员报告出1年内所经历的包括学习、生活、社交、发展和家庭方面的各种事件。根据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强度、持续时间判定每个事件的心理影响程度,分为7个等级:极大、大、较大、中度、较小、小、极小,分别记1 ~ 7分。各分量表得分越高,说明被试该维度心理应激越大。心理应激总分即各项得分之和。

采用张建新等人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作为测量工具。该量表共有10个条目,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7,重测信度为0.85。在效度方面,该量表的10个题目和总量表分的相关在0.68 ~ 0.79之间,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2.2.2 实验法

对被试进行持续12周的实验。实验各组被试分别进行健美操运动干预、心理辅导干预、健美操和心理辅导联合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按照体育教学课程计划正常进行)。

实验过程中,每组体育项目均为大众2级健美操,运动干预12周,45分钟/次,由同一个老师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进行健美操教学。对照组、心理辅导组的训练频率为每周2次,不进行锻炼强度控制。健美操组、健美操联合心理辅导组(简称“联合组”)的运动频率均为每周3次,中等强度即心率控制在每分钟130 ~150次,各组每次随机选取四名同学,使用Polar心率遥测仪每间隔五分钟检测一次心率。实验期间要求所有被试尽量不参加其他身体运动。

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分别对心理辅导组、联合组进行干预,持续12周,每周1次,每次45分钟。实验始终由同一个老师在相同的时间、地点对被试进行心理辅导。辅导内容为针对大一女生心理压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团体心理辅导,包括社交技巧、构建合理认知、应对学习压力、情绪调节等10个专题。每节课除了采取小组分享、课程报告等主观评估方法外,还进行各种各样的小游戏、人物角色扮演、情景剧、小组讨论、放松训练等,促进成员探索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提高自信,增加人际交往技巧,学会管理情绪,放松自己,愉悦心情。每次团体心理辅导课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分享彼此的感受并以书面形式写下参加此次活动的收获、建议等。最后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让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行为演练。

2.2.3 数理统计法

使用SPSS21.0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实验前后期不同组大一女生心理应激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重复测量和成对比较;考察健美操训练联合心理辅导在应对心理应激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方面的影响。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实验各组大一女生心理应激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描述统计量及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心理辅导组仅在发展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健美操运动组在家庭维度以及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生活、发展、负性事件、生活事件维度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健美操联合心理辅导组在生活、生活事件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学习、负性事件、日常琐事维度和总分、一般自我效能感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实验各组大一女生心理应激和一般自我效能感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见表2):时间在正性事件(p=0.047)和总分(p=0.022)上主效应显著(p< 0.05),在学习(p=0.005)、发展(p=0.000)、社交(p=0.004)、家庭(p=0.000)、负性事件(p=0.005)、生活事件(p=0.001)和GSE均分(p=0.000)上主效应非常显著(p< 0.01);时间 × 健美操运动在发展(p=0.022)和GSE均分(p=0.047)上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 × 心理辅导在社交(p=0.026)、负性事件(p=0.029)和日常琐事(p=0.020)维度上主效应显著(p<0.05),在生活维度(p=0.006)主效应非常显著(p< 0.01);时间 × 健美操运动 × 心理辅导在生活(p=0.015)和GSE均分(p=0.042)上主效应显著(p<0.05);健美操运动在学习(p=0.045)、发展(p=0.020)、社交(p=0.011)、日常琐事(p=0.013)和总分(p=0.023)上主效应显著(p< 0.05);健美操运动 × 心理辅导在日常琐事(p=0.014)维度主效应显著(p<0.05),在生活(p=0.003)、发展(p=0.003)、社交(p=0.000)、生活事件(p=0.005)和总分(p=0.006)维度主效应非常显著(p< 0.01)。由于本研究探讨共同干预方式的影响,单一的健美操运动和心理辅导主效应以及组内因素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都不是本研究涉及的内容,故不再进一步分析。就组间因素而言,健美操运动 × 心理辅导的交互效应在日常琐事维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生活、发展、社交、生活事件维度以及总分上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健美操运动联合心理辅导对大学生这些维度有显著影响,为了进一步了解其作用,需要进行简单效应检验。

经简单效应分析发现(见表3),在生活、发展、社交、生活事件、日常琐事维度以及总分上的成对比较效果表现为:健美操训练联合心理辅导得分均低于单一模式的心理辅导组或健美操运动组。结果说明,健美操训练联合心理辅导在大一女生应对心理应激方面的积极影响显著优于单一的健美操运动或心理辅导。

4 讨论

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健美操联合心理辅导干预12周前后在生活、生活事件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学习、负性事件、日常琐事维度和总分、一般自我效能感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这表明中等强度的健美操运动和心理辅导联合干预有益于大一女生应对心理应激并能提高其一般自我效能感。从组间效果比较发现,联合组在生活、发展、社交、生活事件、日常琐事和总分上显著低于单一的心理辅导组或健美操运动组得分,这表明中等强度健美操运动和心理辅导联合干预对大一女生缓解生活、发展、社交、生活事件、日常琐事方面的心理应激具有积极的效应,并且积极调节效果显著优于单一的健美操运动或心理辅导。体育运动(姚崇, 熊正英,兰继军,2013;王建治, 王海波,张冰,2014)可以增强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机能,心理辅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缓解心理应激的能力,提高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体育锻炼和心理干预在改善生理和心理应激方面更为有效,联合干预应对心理压力明显好于单一干预模式。因此,体育运动联合心理辅导干预的总体效益还是明显的,应该予以推广。

5 结论

中等强度健美操运动和心理辅导联合干预有益于缓解大一女生的心理应激并提高其一般自我效能感,且积极影响效果显著优于单一的健美操运动或心理辅导。

参考文献

常逢锦, 常逢佳(2006). 大学新生应激的产生、影响及应对方法.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01, 61-65.

陈利(2011). 团体心理辅导在缓解学生心理压力中的作用.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7(4), 59-61.

李洁, 王红菊, 李强(2014).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情绪、自尊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06, 918-919.

李颜苗(2011). 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长治学院学报, 01, 122-124.

梁宝勇(2006). 精神压力、应对与健康.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梁宝勇, 郝志红(2005). 《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的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 02, 81-87.

滕秀杰, 崔丽霞, 李旭培(2010). 认知行为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实践研究.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18(7), 875-878.

王建治, 王海波, 张冰(2014). 运动处方结合团体辅导对医学生抑郁情绪的干预研究.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0, 52-53.

颜军, 陈思, 陈爱国(2013). 健美操锻炼和团体心理训练对大学女生心理压力和皮质醇的影响. 体育与科学, 06, 81-86.

颜军, 陈爱国, 朱凤书(2010). 大学生心理压力运动干预的研究发展. 体育与科学, 5, 90-93.

姚崇, 熊正英, 兰继军(2013). 体育运动处方和团体心理辅导对焦虑大学生干预治疗的试验研究.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02(2), 143-146.

Katzmarzyk, P. T., Church, T. S., & Blair, S. N. (2004).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attenuates the effects of the metabolic syndrome on all-caus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mortality in men.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164(10), 1092-1097.

Young, D. R. (1994). Can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moderat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tress on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risk factors?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38(5), 451-459.

Abstract: Research object: To study the female freshmens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under the aerobics moderate intensity training and psychological training. Research method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atural experiment, 127 female freshmen from aerobics optional courses were chosen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and they were intervened by the aerobics training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of 12 weeks with different intensity and different frequency, also at the same period of time, the methods of paired sample ttest, repeated measurement and paired comparison etc. were adopted to measure the changes on the subjects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during the test. Research results: (1)The influence of joint intervention to psychological stress on the dimension of life and life events was significant to some extent, the influence of joint intervention to psychological stress on the dimension of study, negative events and daily chores was very significant, meanwhile, the one on the aggregate score and psychological stress was also very significant. (2) The pairing comparison indices of joint intervention in the dimensions of life, development, social contact, life events, daily chores and aggregate score were lower than the ones of any independent intervention. Research conclusion: Joint intervention of moderate intensity aerobics training and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were good for female freshmen to alleviat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and it could improve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furthermore, the positive adjustment effect on the aspect of psychological pressure i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one of dependent basketball training or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大二第一学期总结 第5篇

数数看,我已经在华商呆了一年半了。

细细想想,还真有点不敢相信自己已经读大学了,恍惚昨天的我还是在读小学,在无忧而快乐地玩耍。我已经即将踏进21岁了,这正值青春年华的时光。

突然间觉得自己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上:忧郁、悲伤、颓废、胡思乱想……

现在觉得时间特别 宝贵。或许是因为现在读大二了,也开始看到将来就业压力的问题,所以总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不够时间为将来的工作打下更好的基础。

寒假又开始了,2011年开始了,我21岁的年华也即将上场了,不知道2011会有怎样的惊喜出现?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家人朋友都能健健康康,平安快乐。不知道为什么,越长大,也觉得健康是那么难能可贵,那么重要不可取代。或许是因为一路走来看到太多“人生无常”了吧,总感觉生命那么脆弱,从而显得那么宝贵。而我,也一直在追求健康,never give up!

现在不如从前那么执着,不如以前那么悲观,所以总觉得日子好过一点了。开始懂得三姐说的那一句:要享受青春年华。压力是一定的,谁又没有呢?谁都会有受挫的时候,但大家都懂得如何应对,其实我也应该的。

不要那么执着,要懂得适当地舍弃,毕竟人生没有十全十美,即使是十全,但也可能只是九美,总有那么一部分是残缺的,或许就是因为这些残缺,所以我们才会有动力和目标去追求、去争取,倘若没有了这些残缺,人生该多么黯淡而失色,人生啊,就是因为这些遗憾才显得更让人留恋。

在放弃的过程中,我们要承受的那些痛苦,或许就是一种磨练,为了让我们成为更强大的人,所以我们需要这些磨练来让自己变强。想起我曾放弃的梦想、回忆、感情,那依旧是一种说不出口的疼痛。

这学期的课程蛮让人痛苦的,或许是专业课太多了吧,总觉得挺吃力的。虽然每次上课几乎都是坐第一排,但到学期末开始期末复习的时候,却觉得自己好像都没有怎么听过课一样,所以复起习来蛮吃力的,复习到三更半夜更是难免的。我真的该好好想想这个问题,下学期真的不可以再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还有这次考宏观经济学的时候既然忘了带证件和笔了……真的觉得自己活该要跑回去宿舍拿……这教训我真的得好好反思,总不能老是这样丢三落四的……某某跳蚤,你也要吸取教训啦!

2011了,我想这会是我新的一个好的起点。因为我改变啦,我不再背负着回忆生活,不再活在自己想像的世界里,不再那么执着,心情变得好了,也变得乐观了,所以啊,生活会变得不一样,应该说,一切会变得更美好。

其实,2011年真心地希望自己可以超越自己,战胜自己,至少把心里的障碍给克服了。

我会努力,会全力以赴,我相信我是可以做到的。

心里保持平静,保持一颗平常心,我想就连我自己都不再是我的对手了…………

大二第一学期总结 第6篇

转眼间,又是一个学期即将过去……

有时候颇感时间流逝之快,过去时间是以天为单位过的,而步入大二之后,成了按星期来过……大二这个学期课程安排的比较少但很怪异,每周二、四课超多,都是一天的课……周一、三、五必修课只有一节,就连周六周日也都有课,课虽说不多但分的很散,总之是天天把时间占着。让人不能安心的做其他的事。不过,唯一让人高兴的是空闲的时间多了,我就有很多的时间去数控加工中心练习数控了,要不然我的数控加工技术怎么会这么突飞猛进呢!这也算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吧。

这学期大多数课都是和专业有关的,也是我喜欢的所以我也学的很好。尤其是数控加工工艺更是得心应手,三个数控加工工艺大作业我都是自己通过查资料和计算作出来的,颇有成就感。这学期发了上学期的三等奖学金荣誉证书,虽说只是三等但这也是我在学校努力学习的证明,我会继续努力争取下学期拿个更好的荣誉证书,带回家给爸妈让他们也高兴一下让他们知道他们的儿子不是在混日子的。

下学期还有个计划—考数控车床高级工。呵呵,我对数控这个行业一直就很感趣,只不过以前因为环境条件有限,所以就没好好钻研一下,只是看看而已,不过现在既然有条件了我就会在这方面努力,我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

感情方面呢……留待以后再考虑。毕竟这讲得是缘分,不必着急的。

大二第一学期总结 第7篇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因此十分有必须要写一份总结哦。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二第一学期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二第一学期总结1

大二生活眨眼之间就过去了,头脑中还清晰的记着刚来时的情景,没想到这么快就面临期末考试。回想我的学习生活,既清闲又忙碌,在清闲中我学会了与他人交流,在忙碌中我学到了该学的知识。

来到武工院这个新的专业,感受一种新的教学,我倍感荣幸。从一个开始还对生物心存恐惧的我,四个月下来我也可以感用它、习惯用它了。对我来说,学习技术是个难题,可我看到其他一样的同学都可以学我也鼓足了勇气,争取让自己明白些,会一些。在这里,虽然没有哪一个老师手把手的指导我、教我学,可我正式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懂得了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而且,因为这样,我有无限的选择权利,我可以学自己感兴趣的几何画板、虚拟世界。虽然没有一样能学得通,可我知道,技术是个长期学习的过程,没有持久力就不会有成功。每次和别人交流时,我都以为自己在大学里每天都一无所获,可是在总结学习、收获成果时,我才清楚地看到我没有白白地度过四个月。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又到了大二学年的最后阶段了。回顾一下即将过去的这一学年,刚来到学校报道的那一天还历历在目,怪不得人们常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梳!总结一下这个学年的各方面情况,以作为这一学年的反省和下一学年的借鉴,以便能够更好的提高自己。

在学习上,大二上学期在学习上规划的是比较理想,但文化学习思维方式却没有去陈更新,所有的学习生活安排基本上都是有课程量决定,虽然曾经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大学,不过自己没有明确目标和方向,所以一度觉得课程内容基本上都很无聊。没有一点学习的动力,有点像是逆来顺受的感觉。一开始,对于大课堂式的教学挺不习惯的,经常在上课时不自觉的就分了神,甚至发展到一堂课一分钟都没有听过,极其浪费了大好的学习时机。渐渐地,上课睡觉的时候多了,自习课和同学聊天的时候多了,自己也感觉这就像那传说中的大学生活了,以至于变的更不学习了。

隐隐的,我感觉到自己正逐渐失去一些东西,对任何事情都是浅尝辄止。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往往却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甚至是无法接近它。于是我试图着慢慢的去改变自己的这种情况。

尽量的在每堂课上都能够认真的听好,减少玩耍的时间,用更多的时间里去光顾图书馆,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阅读各方面的书籍,以吸取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面,拓宽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从而多方面的考虑问题,避免片面看问题,养成不好的思考习惯。对于到来的选修课,我选修了推拿防止常见病以及吉他乐理这两门。推拿防治常见病属于医学方面,因为自己的专业是医学方面,学好这门课对于自己的学习有着不可或缺的提高。吉他乐理是音乐艺术方面的,音乐能陶冶情操,也能让人们在繁忙过后的大脑及身心得到休息。吉他可以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可以让我在无聊之余自娱自乐。

在生活上,我可以和同学们友好相处,和睦共处,互帮互爱,宿舍生活是大学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宿舍作为一个大集体,四个人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面,但是各自的生活习性有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大家互相理解和迁就,只有这样四个人才能和睦相处,为我们的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休息环境。我们宿舍一直是这方面的`模范,由于大部分的室友包括我自己都是来自农村,生活各方面都比较简单,而且包括我在内的有几位室友在高中时候就住过宿舍,有集体生活的经验,对这种集体生活相对来说也比较适应,所以说我们宿舍还是融洽和谐的。我是一个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对生活不需要没有太高的要求,也不追求什么高消费高享受,在日常生活中我始终保持干净整洁,绝不邋遢!

在娱乐上,我觉得我收获最大的就是羽毛球的技术提高了不少,所以在体育课考试中经过老师的悉心教导和我自己的勤奋锻炼下顺利的通过了考试。在一些下午的休息时间,邀上三五同学打篮球,打羽毛球也是我最喜欢的,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了我的体质,也是我在娱乐活动上的一大收获!

在思想道德上,我能规范的执行学校的学生手册和各种规章制度,热爱祖国,热爱党和人民,热爱学校,热爱班集体,关心国内外大事,尊师守纪,团结同学,与人为善,品德优先。回望身后这一年的脚印,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有虚有实……但不管怎么样,一切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变成了我人生的一份小档案,保存在我的人生历程中,现在,我只有用更好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去展望那充满希望的新学年!

大二第一学期总结2

一个学年在恍恍惚惚之间就这么过去了,回头看看自己在这一年里所经历的酸甜苦辣,总结自己从一年中所得到的经验教训,是必须的!这也是给自己照一照镜子,为大二做好万全的准备和合理的学习生活规划!我的自己的总结是这样的:

在学习上,记得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时候,高中就已经建立起来的满腔自信告诉自己,要努力学习,特别是考进大学之后,更要充分利用大学里的广阔的学习资源,不断的积累知识,认真学好专业课!一定要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知识,为自己的人生之路铺好稳固的路基!

大二上学期总的学习态度不算太好,也不算太差,也许是因为曾经的高中学习的影响,我还有一点的学习热情,再加上上学期的课程本身就不是很多,空余时间足够让我慢慢把该学的课程都过了,半年来结合其他同类人的学习态度,感觉出了这样一句话:以前考试争取考高分,大学考试争取考及格!呵呵,想想都可笑,以这种态度来对待大学学业,怎么可能学出一番成就,怎么可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怎么可能抓住可以提升自己的机会?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我从心里十分反感这种话,但是身边的同学却都是这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潜移默化中,我似乎也慢慢的适应了这种不成熟的学习思想!这主要体现在大二下学期!

下学期的我从一开始状态就不太佳,具体来讲应该是受到一些情感因素的影响吧,控制不住自己,这也就导致了我无法静下心来学习思考,上课也是经常走神发呆,还经常玩手机,当然课上的内容是根本就听不进去了!课余时间用来上网,虽然不玩游戏,但是借助于QQ聊天,QQ空间和校内足以打发无聊的空余时间,看到那些天天泡图书馆的同学,有点惭愧,却不曾向他们学习,依然我行我素!期中考试的时候,把问题直接一览无余的暴露出来了,微积分,大学物理及C语言都破天荒的考了历史最低分!

处于倒数位置,当时就懵了,从往年的学习尖子堕落成现在这副德行,我实在是无法面对!于是乎在期中考试之后,平静的进行自我剖析和深入检讨,从期中到期末那段日子里,我放弃了玩的机会,控制住自己不成熟的情感,捧着大学物理和微积分,还有C语言拼命地补习,特别是快要临近期末考试的那几天通宵熬夜,终于苦尽甘来!大学物理和微积分都过了,而且不是险过!这一点给了我些许安慰,至少半个学期以来的狂补不是白费的!但是事情总没有那么完美,C语言还是挂了,不及格,很厉害!相当低的分数,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可是事实摆在眼前,不得不承认成绩单上的叉叉!看到自己成绩之后又是一阵强烈的失落感和悔恨自责感,觉得自己对不起家长,对不起老师,对不起所有关心我的人!于是暑假里我又重新振作起来恶补C语言,认认真真完成了湛老师布置的100多道C题目,总算给自己一个心理上的安慰和交代!

在工作上,我在开学之后便加入了英语俱乐部,本来是以会员的身份进去的,但是由于我提出了关于协会网站搭建的想法,会长边把我直接调入了宣传部,负责英语俱乐部的宣传事宜。

大二上学期,我宣传部由一部长和两干事组成,平时的工作就是为协会活动做宣传,贴海报,画宣传板等等,有点累!我们协会的主要活动有每周三晚上的英语广场,风雨无阻,都是联合了校学生会和其他院学生会一起组织的,总体情况来说,还算办的不错,协会里有个比较厉害的同学,每次节日期间的英语广场都由他来负责邀请那些老外来参加我们的英语广场,那些老外也非常喜欢和我们交谈,他们大多幽默风趣,也许这就是西方人的特色之处吧,非常的开朗!除此之外,协会办的一次比较大的活动就是外国文化知识挑战赛了,那次赛事我负责了决赛前的英俱介绍的PPT制作,另外的宣传工作我参与的并不多,交给部长和另一干事了!这场挑战赛办的算是比较成功的,赢得了一些兄弟院校英语协会的认可和支持!

到了大二下学期,协会内部人员变更出现大变化,不少同事因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了协会,我们宣传部的那位干事也走了,部长也不太情愿留下,虽然最后被会长说服了,但是最终实际承担部门工作的人就剩我一个了,还好这学期任务不是太大!后来会长把实际留下来的几位进行了部门重组,重新分配工作!现在我已经是网宣部部长了,负责这一年的网络宣传,我利用暑假的时间为协会制作了协会网站,正准备投入试运行!总的来说在这一年来,从工作中我学到了为人处事的技巧和态度,尝试着与他人沟通,增强自己与他人团队协作的合作能力,自己往日孤僻的性格也因此得到了一些改善!

对大一大二的总结 第8篇

(一) 学校方面:我国高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意识普遍薄弱

目前, 我国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工作并不完善。许多学校职业生涯设计课程设置混乱, 缺乏专职指导人员。不少学校尚未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体系与系统, 缺乏健全的组织机构和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未纳入教学课程体系, 其理念无法渗透和贯彻到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的理念中。一些学校只局限于就业指导, 为毕业班学生安排就业指导课, 且指导工作仅停留在就业的一般理论指导层面, 同时许多学校没有采取完善的人才培养措施及提供职业发展服务, 学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很茫然。而从大一新生入校后就开始进行职业生涯教育的高校目前还比较少, 学生往往在大学生活即将结束, 准备走上职场之际才接受到关于就业指导的教育, 此时的指导基本上只能局限于个人简历的制作、面试的技巧等内容。

(二) 学生方面:大一新生对自身现状的了解及对将来发展的规划能力都很缺乏

1. 大一新生高考成功后的目标丧失

大一学生都经过紧张的高考并顺利升入了大学, 可以说获得了高考的成功。他们过去长期以来明确的学习目标得到了最终的实现, 著名的神经心理学家A.P.鲁利指出:“目的的实现便意味着积极性的丧失。”此时, 学生长期以来学业的巨大压力和心理紧张感突然消失, 原有的目标已经实现, 新的目标尚未形成。而大学阶段的教育是以专业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育, 与以基础知识教学为主要目的的中学阶段在学习内容和培养目标上都截然不同, 这种陌生的学习内容以及大学里相对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大一新生一时之间感觉非常茫然, 很多同学不知不觉就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大学时光, 甚至一些同学因此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

2. 对自身所处专业认识程度不高, 对专业的职业群缺乏了解

通过对我院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 并结合查阅了其他院校近年的研究数据发现, 大学生由于自我阅历不够丰富、信息量不足、视野不够开阔等原因, 对自己高考时所报考的专业认识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有相当大一部分的学生对所报专业的发展方向认识模糊, 对自己将来的就业定位毫不清晰, 并没有了解自己的专业在将来毕业时就业的竞争压力, 更没有一个合理、清晰的规划。同时, 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目前所学专业根本不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这都体现出大学生在专业选择时的盲从和无知, 也反映出了我国传统教育体系中的学生进入大学以前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上是一片空白。

3. 对自我认知存在一定偏误

对自我气质类型、个性、兴趣、能力特长以及职业价值观的认识和了解, 是个人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首要前提和基础。而大学生在年龄上虽然大部分已经属于成年人, 但是在对自身的认识上却是不成熟和模糊的。他们对自身的认识往往来自于外界给予的评价和对自己过去经验的体验及整合, 并没有科学的分析和专业的依据, 也难以客观地测量和分析自己, 不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职业能力和职业取向, 容易盲目乐观或妄自菲薄。不利于形成健康合理的就业观, 也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材。

4. 对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设计认识肤浅或者错误

进入大学以后, 学生对自己今后的就业问题非常关注, 对职业生涯规划存在强烈愿望与需求, 甚至能形成初步的、朴素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想法, 但同时对究竟如何正确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也感到十分的陌生, 不知道究竟如何才能科学有效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感觉无从下手, 更无法形成详细的、具体的、可操作的计划方案。同时, 还有少数学生存在“车到山前必有路”, “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想法, 采取盲目和被动态度对待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二、针对大一新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

(一)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专业以及专业相关职业群

针对大一新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应教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所学专业的知识体系、人才培养目标、职业群以及就业发展前景等方面内容。同时, 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和专业的设置并不是一一对应的, 每一种专业都有其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或职业领域, 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所学专业所对应的职业群, 以及各种职业和岗位对工作素质、能力的要求, 以便于学生确立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 同时有利于学生立足与专业, 结合自身特点, 作出客观分析, 从而拓宽自己的就业道路, 树立多渠道就业的观念, 使大学生初步形成健康合理的择业观、职业观。

(二) 引导学生了解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及要求,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 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大量需求, 要求大学毕业生必须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 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大一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应包含这一内容, 使学生及早了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有利于学生结合自身情况作出计划来调整和完善自己, 在大学期间努力发展自己的能力和特长, 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增强自己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力, 为将来成功就业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 引导学生客观科学地认识自我

对大一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应包含教育学生如何客观认识自我, 以及正确运用一些测量工具对自己进行科学系统的测量等内容。一个人的职业适应范围, 不仅仅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和条件, 还要与个人的身心特点、知识、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客观地认识自己, 准确剖析自己, 确定自己的能力, 从而分析自己职业生涯的选择途径, 规划自我发展目标。这是使大学生的择业意识从“我想干什么”的幻想型向“我能干什么”的理想型转变的一个重要保障。所以如何正确地认识自我, 准确定位, 平衡个人、社会与经济三个方面的需要, 把自我认知与职业生涯规划有机结合起来, 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在可靠的自我定位基础上, 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

(四) 引导学生合理设计目标

中短期目标相结合, 更重短期目标, 首先规划出大学阶段的目标。大学阶段是专业知识的学习阶段, 是人生事业的准备阶段, 是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时期。如何把握好这一黄金阶段, 有效地度过大学时期, 增加自己将来就业及职业发展的竞争力, 这就需要学生对自己的大学生活作出明确的设计以及规划。对大一新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 首先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设立短期目标, 即大学阶段的目标, 使大一新生尽快脱离无目标的盲目状态, 并使这个短期目标详细具体, 具有可操作性, 引导学生通过一个个短期目标的实现, 最终达到长期的人生目标。

摘要:随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上升和就业体制的改革, 大学生就业的竞争日趋激烈。高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 从大一开始教育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 了解社会, 树立明确的目标, 从而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和素质, 实现成功就业。

关键词:大一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

参考文献

[1]宋专茂.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4.

对大一大二的总结

对大一大二的总结(精选8篇)对大一大二的总结 第1篇大一很有幸的加入了学校的和专业相关的学习小组,这拯救了我,如果没有小组的高强的的...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