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低蛋白质论文范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低蛋白质论文范文(精选12篇)

低蛋白质论文 第1篇

对于威胁生命的胸、腹水, 以往一般采用穿刺抽液的方法治疗, 但是穿刺抽液也只是解决暂时的问题, 不能彻底消除胸、腹水, 往往几天后胸、腹水又会增多;对组织水肿一般以利尿治疗为主。然而, 血浆白蛋白过低又会影响到组织间多余的水分回到血管内, 影响利尿效果, 严重低蛋白血症时往往单纯利尿无效, 或者因组织液不能回到血管, 过度利尿引起血容量急剧减少, 血容量不足, 诱发新的病变, 患者病情越来越重。

鉴于以上所述, 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在低蛋白血症的治疗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方法是静脉点滴白蛋白来提高血浆白蛋白浓度, 促进组织间水分进入血液, 再加以利尿剂, 达到利尿消肿的目的;另一种方法是抽取胸腹水浓缩回输, 这种方法需要一定的技术设备, 因而受到限制, 基层医院无法开展;另一种方法是穿刺抽取胸腹水, 但也只是短时间内缓解症状, 而且反复穿刺抽液造成胶体成分丢失, 将会加重低蛋白血症, 也不是万全之策。

近几年来, 医药市场上白蛋白紧缺, 且价格昂贵, 基层医院白蛋白严重缺乏, 这给低蛋白血症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而胸腹水回输治疗又受到技术条件限制, 基层医院无法开展。在这种情况下, 找到一种能够代替白蛋白来治疗低蛋白血症所致水肿的技术方法非常重要。

几年来, 笔者引用上级医院的技术, 综合各家所长, 拟以低分子右旋糖酐代替白蛋白联合酚妥拉明、多巴胺治疗肾病性及肝病性低蛋白血症所致水肿及胸、腹水,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路径

针对以上情况, 拟在活血化瘀治疗基础上, 以“低分子右旋糖酐”代替白蛋白联合多巴胺、酚妥拉明治疗低蛋白血症水肿及多浆膜腔积液, 疗效显著, 取得了较为可观的临床效果。

2 方法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给予5%GS250ml (糖尿病患者可用0.9%NS250ml) 、酚妥拉明10mg、多巴胺20mg, 建立第二输液通道, 以30滴/分左右的速度静脉滴注, 每日1次;低分子右旋糖酐250ml-500ml代替白蛋白以另一输液通道静脉滴注, 滴完后以速尿20-40mg立即小壶加入, 每日1次, 两周为一疗程;同时, 给予中药中有活血化瘀功效的制剂如丹红注射液、灯盏花素、香丹注射液、红花注射液等静脉点滴, 改善血液高凝状态, 治疗效果显著。

3 疗效

几年来, 共治疗肾病性和肝病性低蛋白血症水肿及胸腹水患者102例, 肾病综合症患者40例, 肝硬化患者28例, 肾炎患者34例。治疗效果显著, 胸腹水吸收, 水肿消退, 原发病得到控制。特别是肾病患者, 尿蛋白量明显下降, 血浆蛋白逐渐回升, 原发病得到控制, 达到了治疗效果, 既减轻了患者的病痛, 又减轻了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

在治疗的患者中, 有三位肾病综合症患者, 入院时状况极差, 测不到血压, 摸不到脉搏, 浮肿明显, 用上述方法治疗, 两天后血压、脉搏逐渐恢复, 精神情况好转, 浮肿减退, 尿蛋白逐渐减少, 原发病得到控制;一位肝硬化患者, 曾于入院前半年左右在上级某医院因腹水住院治疗, 给予静脉滴注白蛋白共60g, 花费数千元, 于半年后因相同症状入住内一科, 入院后以上述方法治疗, 而未用白蛋白, 疗效显著, 腹水完全吸收出院, 住院总费用低, 给患者及家属减轻了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只有一例血浆白蛋白11.24g/L的肾病综合症合并胸水、腹水的患者, 用上述方法治疗效果欠佳, 而给予白蛋白10g静脉滴注, 酚妥拉明、多巴胺仍按原剂量、原方法静脉滴注, 每天一次, 连用三天, 利尿效果显著, 胸水、腹水很快减少, 继而再改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以上述方法继续治疗, 胸、腹水消失、水肿消退, 原发病得到控制, 疗效显著。

4 结论

4.1 治疗机理

4.1.1 低分子右旋糖酐

(1) 保护血管内膜, 增加红细胞及血小板表面阴电荷, 改善血液粘稠性及流速, 从而减少血栓形成, 改善肾功能;

(2) 减低血小板粘附性, 抑制损伤部位及附近血小板生长, 增加血栓溶解性;

(3) 通过降低血脂从而减低血液粘度, 保护肾小球滤过膜上的阴电荷, 增强其屏障功能, 减少蛋白质丢失;

(4) 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促进组织液回吸收。

4.1.2 多巴胺和酚妥拉明:

多巴胺:小剂量多巴胺静脉滴注可扩张小血管;

酚妥拉明:酚妥拉明是肾上腺素α受体阻滞剂, 可解除血管痉挛;以上二者联用, 改善微循环, 促进组织间液渗入血管, 同时扩张肾血管, 增加肾血流量, 加强利尿效果, 减轻水肿和浆膜腔积液。

4.2 临床意义

由以上临床观察结果可见, 对于肾病性和肝硬化性低蛋白血症患者, 可以改变传统的单纯静滴白蛋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方法, 以低分子右旋糖酐代替白蛋白治疗, 既可以减轻患者家属的经济负担, 又让患者避免购置白蛋白的困难而达到治疗效果, 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值得推广应用。

对于肾病综合症患者, 低蛋白血症又影响激素的疗效;而肝病患者的低蛋白血症也影响水肿和浆膜腔积液的吸收。所以, 如何用既简单又经济的方法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非常重要。用传统的静脉滴注血浆白蛋白的方法费用很高, 而且目前市场上白蛋白又很紧缺, 价格昂贵, 对于一些患者 (特别是农村患者) 来说是巨大的经济负担, 所以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即使是经济条件好的患者, 也会因为白蛋白价格昂贵而有所犹豫;而且过度补充白蛋白会增加尿蛋白排出, 加重肾脏的损害;再者, 有些患者也会担心价格昂贵的药品会有假冒, 当医院无白蛋白而需要外购时, 也会担心购得假冒药品而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 以至于延误患者的治疗。

因此, 找到一种既经济又疗效好的方法代替静滴血浆白蛋白, 治疗肝病性和肾病性低蛋白血症, 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而同时又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负担, 既给患者的治疗找到了出路, 又能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而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酚妥拉明、多巴胺治疗低蛋白血症就能满足以上条件, 所以应该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而且, 用该方法治疗低蛋白血症医疗风险低, 也可以缓解医药市场上白蛋白的紧缺情况, 又有很好的社会效益。所以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低蛋白血症及其并发症的治疗.肾脏内科讨论版[EB/OL].http://www.medbb.com/html/ziliao/07/3/b4fecz1980c8112of 5016c6143d4eb5b.htm.

[2]杨艳辉.输白蛋白与血浆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对比观察.四川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EB/OL].http://www.cmt.com.cn/detail/293971.htm/, 2013-08-12.

[3]张鸣, 傅喆暾, 黄雄伟, 王斌.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并低蛋白血症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7 (08) .

[4]张鸣, 傅喆暾, 黄雄伟, 王斌.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低蛋白血35例[J].河南中医药学刊, 2000 (06) .

宝宝血红蛋白浓度低的原因 第2篇

2、随时注意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必要时要给宝宝做血红蛋白成分的检测试验,因为患有轻微贫血的宝宝在外表是看不出来的。如果宝宝血红蛋白过低,就表示患有贫血,就应当及时补充铁质,吃含铁量高的食物。

3、关于加用强化铁的饮食,足月儿从46个月开始(不晚于6个月),早产婴及低体重儿从3个月开始。最简单的方法即在奶方中或辅食中加硫酸亚铁。对母乳喂养儿每日加12次含铁谷类。尚可交替使用硫酸亚铁滴剂,足月儿纯铁用量不超过1mg/kg/日(2.5%FeSO40.2ml/kg/日),早产儿不超过2mg/kgd。每日最大总剂量为15mg,在家庭使用最多不超声1个月,以免发生铁中毒。

4、人工喂养儿在6个月以后,若喂不加铁的牛奶,总量不可超过750ml,否则就挤掉了含铁饮食的入量。

低蛋白质论文 第3篇

一向注重身体健康的刘阿姨,年轻时很爱运动,身材很好,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刘阿姨动得少了,人开始慢慢发福,特别是腰腹部的赘肉变多了,血脂也增高了。刘阿姨开始有意识地节食减肥,体重是降下来了,可体质也跟着降了下来。一向不爱生病的刘阿姨经常感冒,一病就是一个星期,而且非常不容易康复。最近一次查体发现,血红蛋白和血浆蛋白都偏少。

患低蛋白血症的原因

老年人控制饮食本是件好事,像张大爷那样,患了糖尿病等慢性病后进行饮食控制也是必要的,但事先一定要向医生或营养师咨询,弄清楚节食的具体尺度。做到科学合理地节制饮食,既保障机体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又不增加机体负荷。张大爷之所以会出现营养不良,就是因为饮食控制过度,很多动物性食品不敢碰。久而久之,蛋白质摄入不足,造成身体血浆蛋白水平降低。

在当今社会,由于食物短缺而导致的传统型营养不良现象已比较少见,但食物丰富后新型营养不良的现象却出现了。尤其是一些老年人,长期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慢性病的困扰,又熟知其危害性,加之现在素食风潮、节食利于健康等大肆报道,以致老年人对饮食特别注意,但往往又绝对化,凡有点脂肪的食物统统不吃,反而让身体处于一种营养不良的状态,尤其是蛋白质营养不良。

老年人的身体特点也往往容易导致蛋白质缺乏。一方面,老年人的味觉变得迟钝,再好吃的东西对他们来说都味如嚼蜡,再加上不少老年人唾液分泌减少,牙齿又不好、咀嚼功能差,食欲就会大大下降,使蛋白质摄入减少。另一方面,即使吃进去了,也并不代表就能吸收。老人的胃肠功能往往不好,很多营养成分根本吸收不了。因此,这种饮食控制到了七十多岁时就不宜太严格了。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更不宜严格控制。

老人在七八十岁营养不均衡对健康的危害远比摄取含有脂肪、胆固醇的食物所产生的威胁要大,营养不良尤其蛋白质营养不良可降低身体对各种疾病的抵抗力,增加患病的危险。当然,这并不是说可以一日三餐大吃大喝,天天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而是仍要继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以保证营养均衡、身体健康。

缺乏蛋白质危害极大

我们身体里最重要的营养物质就是蛋白质,它相当于人体的建筑材料,是构成人体所有细胞的基本物质。此外,人体中最重要的活性物质如酶、激素、抗体等也都是由蛋白质组成的,所以,蛋白质是维持生命不可缺乏的营养素。可以说,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因此,一旦机体缺乏蛋白质,就会表现在各个方面。其中较常见的是:

1.免疫力下降。很容易由于细菌、病毒的感染而出现感冒、发炎。

2.老化速度加快。头发稀疏、变脆,肌肉出现萎缩,皮肤松弛、失去光泽、弹性,各个器官功能减退加快。

3.伤口不易恢复。因为蛋白质具有修补组织的功能,如果缺乏蛋白质,组织一旦受到伤害,伤口自然得不到修补,长时间不易愈合,疾病不易恢复。

4.骨质疏松。骨骼与骨骼之间的结缔组织连接紧密,有助于钙质的沉着和吸收,而结缔组织的连接紧密有赖于胶原蛋白。因为蛋白质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利用,所以缺乏蛋白质结缔组织连接得就不够紧密,从而影响钙质的沉着与吸收,表现为背痛,身高下降,骨骼弱化,易发生骨折。

5.血管失去弹性,血压升高时容易破裂,出现中风。

6.便秘。肠道壁变薄,没有弹性,蠕动力不够,易引发便秘。

7.胃酸不足。胃蛋白酶无法足量分泌,而导致胃酸分泌不足,消化不良,吸收变差,从而引发肠胃问题。

合理饮食,补充蛋白质

我们每天需要的蛋白质的量是多少呢?正常人每天大约需要60克蛋白质,也就是每公斤体重大约1克左右。老年人体内合成蛋白质速度慢,而分解速度却大大加快,需要蛋白质的量比较大,每公斤体重大约为1.4克。而且各种疾病,如肾功能低下、肝功能异常,也会使老年人对蛋白质的吸收率降低。

那么,老人应怎样判断自己是否蛋白质营养不良了呢?一般来说,严格节食的老人,如果出现食欲不振,倦怠,逐渐消瘦,四肢或全身性浮肿,易感冒,反复出现各种感染,血检结果有电解质紊乱、贫血、血清胆固醇偏低或低蛋白血症等状况,就表明老人患上了营养不良症。

如果现在已经处于蛋白质缺乏的边缘,也不用太担心。可以通过饮食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食物中以肉类、乳类、蛋类、鱼虾类、豆类、坚果类含蛋白质较高,而谷类含量较少,蔬菜水果中更少。

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不仅取决于蛋白质的含量,而且还取决于蛋白质中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及比例。由于动物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比例较符合人体需要,所以动物性蛋白质比植物性蛋白质营养价值高。在植物性食物中,米、面粉所含蛋白质缺少赖氨酸,豆类蛋白质则缺少蛋氨酸和胱氨酸,两种混合食用可互相取长补短,大大提高混合蛋白质的利用率。如大米和大豆一起蒸米饭,混合食用,蛋白质的效用可大大提高。

在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很多,如素什锦以豆制品、蔬菜、木耳、花生等配在一起,八宝粥以大米、小米、红豆、绿豆、栗子、花生、枣等一起煮食,都可以达到蛋白质互补作用,比单吃一种食物时蛋白质的利用率高。

动物性食品含蛋白质相对高,植物性食物中坚果类、豆类含蛋白质高。平时饮食中我们要合理搭配,荤素搭配,因为毕竟我们是吃食物,而不是只吃其中的蛋白质,吃食物就会摄入其中含有的各类营养素。比如肉类食品富含蛋白质,所提供的人体必需氨基酸比例同人体比例非常接近,吸收好,并且肉类中富含更多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如铁、锌、B族维生素等等,对于贫血症状很有好处。但动物肉类当中脂肪和胆固醇含量较多,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大的促发作用。相比动物肉类蛋白,植物类食物当中却不含有胆固醇,所含有的脂肪是不饱和脂肪,还含有膳食纤维和卵磷脂,同时,大部分植物食物中都含有异黄酮等植物化学素,有助于人体健康。因此,我们补充蛋白的时候一定要荤素搭配,全面营养。补充蛋白质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过量。首先,过多的动物蛋白质的摄入,必然同时摄入较多的动物脂肪和胆固醇;其次,蛋白质过多本身也会产生有害影响,加重肝肾代谢负担。

除了荤素搭配,每餐食物都要有一定质和量的蛋白质。只是老年人晚餐蛋白质摄入最好少一些,因为蛋白质的消化时间长,有可能影响到睡眠。因为人体没有为蛋白质设立储存仓库,如果一次食用过量的蛋白质,势必造成浪费,身体还会把处理不掉的多余蛋白质转化成脂肪。

低蛋白质论文 第4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

血清样本来源于4例健康志愿者, 男女各2例, 年龄30~35岁。使用血清采集管采集志愿者清晨空腹血, 室温放置1h, 1600g、4℃离心10min, 小心分离上清即为血清。

1.2 磁珠提取

按照MB-IMAC Cu、MB-WCX、MB-RPC18三种磁珠试剂盒产品使用说明, 将10μl样品中加入一定量的磁珠, 经过结合、清洗、洗脱、收集步骤, 获得磁珠提取后的血清蛋白样品。BCA法测定提取物蛋白浓度。

1.3 质谱分析

使用MALDI-TOF/TOF-MS Ultraflex III型质谱仪进行分析。分析样品前先进行外标校正;质谱设置为线性模式, 采集范围:0-10000Da, 60%激光能量, 100shots×20叠加。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Clin ProTools 2.1软件进行质谱峰计算与统计, 信噪比 (N/S) 设置为>5;使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磁珠提取后血清蛋白浓度

血清经三种不同磁珠分离提取后, BCA法测定提取物蛋白浓度, 发现蛋白浓度较原始血清明显降低, 提示已去除大部分高丰度蛋白, 但各组磁珠之间蛋白浓度差异不明显。结果见表1。

注:各组磁珠与原始血清比较P<0.05, 各组磁珠之间P>0.05

2.2 磁珠提取后血清质谱分析

血清经三种不同磁珠分离提取后, 进行MALDI-TOF/TOF-MS, 获得每组样品的质谱图, 如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MB-WCX处理后的血清其质谱峰分布范围较广、较均匀。对每组样品的质谱图进行质谱峰分析, 发现MB-WCX处理后样品峰数量相对较多, 见表2。

3 讨论

血液样本在临床上容易获取, 疾病血液标志物一直以来都是寻找疾病标志物的热点[6]。选择合适的方法对血清中小分子蛋白 (多肽) 进行分离提纯, 并脱脂脱盐, 是血清中分子标志物寻找和研究的前提。磁珠分选是目前血清预处理的主要方法之一[5,7]。本研究中通过对MB-IMAC Cu、MB-WCX、MB-RPC18三种磁珠对血清低分子蛋白质 (多肽) 的分期提取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三种磁珠的血清提取物蛋白浓度仅仅为原始血清的约1/50, 但三种磁珠提取物之间蛋白浓度无明显差异, 提示大部分高丰度蛋白得以去除。质谱图结果见MB-IMAC Cu血清提取物信噪比>5的峰数量相对较多, 但其峰分布集中在极低分子区域, 峰之间质量差异小, 不利于后续质谱对蛋白质或肽的鉴定。MB-WCX的血清提取物在10000Da范围以内具有较好肽峰分布, 方便后期鉴定[8], 且MB-WCX峰数量与MB-IMAC Cu差别不大, 因此, WCX磁珠相对更适合用于血清预处理。

摘要:目的 比较三种不同磁珠对血清低分子蛋白质/肽的提取效果, 筛选相对适合的磁珠分离提取血清低分子蛋白质/肽用于进一步的质谱分析。方法 使用铜离子螯合磁珠 (MB-IMAC Cu) 、弱阳离子磁珠 (MB-WCX) 、反相C18磁珠 (MB-RPC18) 对相同4例血清样本进行血清低分子蛋白质/肽的分离提取, BCA法分别测定提取物蛋白浓度, 并使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质谱 (MALDI-TOF-MS) 获得三种磁珠提取的血清低分子蛋白质/肽质谱图, 比较三种方法对血清高丰度大分子蛋白质的去除能力和对低分子蛋白质/肽的提取效果和质谱图的质量。结果 三种不同的方法均可明显去除血清中高丰度蛋白质, 三种磁珠提取物的蛋白浓度接近, 差异无显著性。MB-WCX磁珠处理后血清生成的质谱图总峰数量最多, 且在低分子量范围内分布较均匀。结论 MB-WCX提取血清低分子量蛋白质/肽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血清,低分子蛋白质,磁珠,质谱

参考文献

[1]Liotta LA, Petricoin EF.Serum peptidome for cancer detection:spinning biologic trash into diagnostic gold[J].J Clin Invest, 2006, 116 (1) :26-30.

[2]Petricoin EF, Belluco C, Araujo RP, et al.The blood peptidome:ahigher dimension of information content for cancer biomarkerdiscovery[J].Nat Rev Cancer, 2006, 6 (12) :961-967.

[3]Anderson NL, Anderson NG.The human plasma proteome:history, character, and diagnostic prospects[J].Mol Cell Proteomics, 2002, 1 (11) :845-867.

[4]Wang Sheng-lin, Wang Qiang-bin, Gu Hong-ehen, et al.Biomedicalapplications of magnetic microsphere[J].Chemical World, 2001, 42 (7) :384-386

[5]Villanueva J, Philip J, Entenberg D, et al.Serum peptide profiling bymagnetic particle-assisted, automated sample processing andMALDI-TOF mass spectrometry[J].Anal Chem, 2004, 76 (6) :1560-1570.

[6]Baumann S, Ceglarek U, Fiedler GM, et al.Standardized approachto proteome profiling of human serum based on magnetic beadseparation and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J].Clin Chem, 2005, 51 (6) :973-980.

[7]Liotta L.A., Ferrari M., Petricoin E.Clinical proteomics:written inblood[J].Nature, 2003, 425 (6991) :905.

极低密度脂蛋白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第5篇

极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注意事项

抽烟会减少HDL,因此,吸烟者请尽量戒烟。

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加高密度脂蛋白。

饮食方面注意,适当的摄取能量。

需控制动物性脂肪(肥肉),补充植物油(亚麻油、油酸等)和新鲜的鱼油(EPA、DHA等)。

低蛋白质论文 第6篇

与白炽灯、卤素灯等照明材料相比,白色发光二极管具有寿命长、能效高、环保及易维护的优点,但缺点是价格偏高,这主要是其生产工艺相对复杂所致。白色发光二极管的生产通常有两种方法:一是在蓝色发光二极管的表面涂上磷或稀土无机材料,此法生产的白色发光二极管使用寿命长、亮度好,但工艺比较复杂,而且成本较高;另一种是利用有机发光二极管,在两个电极之间嵌入像三明治状的多个有机半导体层,这种工艺相对简单,但产品亮度和寿命要差。一个理想的方法是将这两种工艺结合起来,纽伦堡-埃朗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就是基于这种想法来开展研究的。该大学先进材料工程系的柯斯塔博士与合成生物学教授绍内瓦尔德教授合作,发明了一种既简单又廉价的生产工艺。他们将荧光蛋白涂在一种橡胶材料上,然后嵌入到发光二极管中。荧光蛋白既环保又便宜,还容易调色,彩色或白色都可以控制。唯一的缺陷是荧光蛋白只有在缓冲水溶液中才稳定,所以无法在常规涂层工艺中应用。此外,研究人员还必须解决荧光蛋白在高温、潮湿等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问题。

为此,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涂层技术。他们将荧光蛋白涂在一种凝胶状材料上,这种凝胶由蛋白水溶液及一种聚合物的共混物组成,聚合物的作用是使蛋白质水溶液连接到网状凝胶上,并维持必要的湿度。他们通过真空干燥使凝胶转换成一种橡胶材料,然后将其用于白色发光二极管的多层涂层。柯斯塔称,他们采用这种方法成功制成了寿命长、能效高、环保又廉价的白色发光二极管。他表示,这一生产工艺有望应用到下一代发光二极管的工业化生产中。

低蛋白饮食,呵护“生命之源” 第7篇

糖尿病肾病发病率

关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各家报道不一, 国内南京对642例糖尿病病人的肾脏病变调查表明, 糖尿病肾病的总发生率为47.66%, 其中早期为34%, 临床糖尿病肾病为13.5%。在1型糖尿病中约33~44%, 在2型糖尿病中约20%的病人发生糖尿病肾病, 发病率且与人种有关。

在美国, 大约60%的糖尿病发生终末期肾病, 而在中国台北,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率仅为12.9%, 为最低。一般说来, 因肾功能衰竭而进入透析治疗或进行移植治疗的患者中, 由糖尿病肾病引起者占25%~30%。

由此保守推断, 每100个糖友中就有近20人将发生肾脏病变, 这是一个何等可怕的数字!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

那么, 作为一名糖尿病患者, 如何能够知道自己是否发生了肾脏病变呢?其实糖尿病造成的肾脏损害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 医生们将它分成五期:第一期没有症状, 或者只表现为糖尿病的症状。第二期仍然没有肾脏病相关的症状, 但是一部分病人会间断出现尿中白蛋白的排出增多, 特别是在运动后。第三期又称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假如不积极采取治疗措施, 90%以上的病人会发展成明显的糖尿病肾病。第四期为明显的糖尿病肾病, 也称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此期出现持续性蛋白尿, 即使普通尿常规检查就可以检测出尿蛋白, 并可以出现水肿、高血压。第五期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达到15毫升/分钟以下, 尿素氮及肌酐升高, 水肿及高血压进一步加重, 通常患者需要接受透析治疗。

糖尿病肾病的饮食疗法

糖尿病肾病如此可怕, 糖友们该如何应对呢?

糖尿病肾病饮食疗法提倡低蛋白质饮食的原则, 目的就是为了减轻患者肾脏的负担, 同时, 为了更好的控制血糖, 低热量的饮食也是非常适合患者的, 所以, 糖友们在平时的饮食中要多多注意。

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 (ADA) 公布的指南指出:糖尿病患者一旦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达60%以上或合并有蛋白尿时, 必须限制蛋白质摄入。在一般情况下, 每日摄入蛋白量宜小于0.8g/kg, 严重者可以更为严格。ADA指南中为什么将限制蛋白摄入做出如此明确的规定呢?这是因为低蛋白饮食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有防治作用。糖友该如何进行正确的低蛋白饮食呢, 接来来我们为您细说端详:

低蛋白饮食, 保护您的肾脏。

早期蛋白质摄入量宜0.8

糖尿病肾病患者如果饮食不当, 病情会得不到控制, 容易快速发展。因此, 糖尿病肾病患者应早日进行低蛋白饮食。

低蛋白饮食有减少身体的代谢废物蓄积、减轻肾脏的负担, 延缓肾脏功能下降的速度。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肾内科推荐慢性肾脏病1~3期的患者蛋白质摄入量每天为0.75克/标准公斤体重左右 (最高不能超过每天0.8克/标准公斤体重为好) , 加上每天尿中蛋白丢失量。

一般进行定量低蛋白饮食的过程如下:患者门诊前三天开始做饮食记录, 营养师根据饮食记录为其计算出饮食蛋白质的实际食用量, 再根据化验等检查, 营养师会让患者在饮食上做适量的调整, 将日常饮食中的一定数量高蛋白饮食, 替换成等量的淀粉、藕粉、杏仁霜、小麦淀粉等, 这些食物几乎不含植物蛋白质, 但含热量很高几乎和同等数量的面粉热量相同。也可以适当增加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橄榄油、茶籽油, 对于糖尿病患者不会引起血糖增高, 有利于降低血脂。

无论有无糖尿病, 肾病患者在减少饮食蛋白质食物时应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和植物油摄入量, 以维持摄入热量与以往其本相同, 以便维持适宜的体重。几个月后, 患者的饮食蛋白质量控制在每天0.8克/公斤体重左右, 热量每天24.8千卡/公斤体重。那么, 保持当前的饮食水平就行, 但要注意血糖问题:饮食量、时间固定, 运动量和时间也尽量固定后调整降糖药, 才有利于控制好血糖。

低蛋白饮食同时还要限盐

慢性肾病患者的饮食原则, 除了限制饮食蛋白, 在饮食热量摄入和活动方面保持平衡, 保持适宜的体重, 还要让病人控制饮食盐。

控制盐后会使病人血压下降、减少蛋白尿、改善水肿进而延缓肾脏功能下降的速度。肾脏病、高血压都与饮食中钠的摄入有关, 因此通常医生建议患者限制一定数量饮食钠摄入。还要提防隐形盐的情况, 如:含盐的调味品像酱油、烧烤酱、许多罐头食品和冷藏食品加工的肉类如火腿、腊肉、熏肠及冷切食品, 像烤土豆片等含钠高的零食、餐馆和外卖的食物、罐装鸡、肉汤。盐的替代品也应该限制, 因为它们含钾较高。

国际上推荐每天饮食钠摄入2000毫克, 即6克盐, 一般正常的饮食中即使不加含钠的调味品食物中的盐大约有3克, 也就是说每天饮食中只需加入3克的含钠调味品就可以了。除盐外需要控制味精、咸菜、酱油、酱等含钠高的食物。

透析前蛋白质摄入量宜0.6

糖尿病肾病患者如果病情控制不好, 发展到肾功能衰竭或尿毒症, 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建议考虑透析治疗。目前进行肾功能衰竭治疗的透析主要有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透膜, 通过向腹腔内注入透析液, 借助腹膜两侧的毛细血管内血浆及腹膜腔内的透析液中的溶质浓度差和渗透压差, 通过弥散及渗透清除机体代谢废物和过多的水分。血液透析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来完成其人工肾的替代功能:通过半透膜的弥散作用清除代谢产物;利用超滤压及渗透压将水分从血液排除。

患者进行透析前, 要进一步控制饮食蛋白质, 蛋白质摄入量为每天0.6克/公斤体重, 加每天尿中丢失的蛋白质量。其中优质蛋白 (鸡蛋、奶、动物肉类、鱼、大豆类) 占50%。全天用盐3克, 水肿严重者无盐饮食。

很多人在控制饮食蛋白之后, 体重下降了, 这可能是饮食热量摄入不足引起, 无论有无糖尿病, 一个体型适中的慢性肾病患者, 每减少1两左右的高蛋白质食物, 就要相应增加半两左右的淀粉类食物或1小勺植物油, 以维持体重、血糖等稳定;肥胖的慢性肾病病人要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缓慢减重;消瘦者有意识增加饮食热量。

饮食中要注意钾的摄入

钾是帮助人体肌肉和心脏工作的重要矿物质, 血液中的钾太高或太低对人的生命都有危险。当血液化验显示肾病患者的血钾偏高时, 要避免和减少摄入含钾量高的食物, 如口蘑、木耳、各种豆类、坚果类、杏、香蕉、桔子、果汁、菜汁、菠菜、苋菜、西红柿、土豆等, 青菜炒制前先用开水烫一下 (去钾) 。当患者的血液化验结果显示血钾偏低时, 则可相应适当补充含钾量高的食物。

低蛋白饮食减少磷摄入量

磷是在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之一, 仅次于钙。磷和钙都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构成材料。正常情况下磷通过饮食摄入, 磷的排除主要是由肾脏完成。透析患者肾功能衰竭, 尿液排磷减少, 不能将磷排出, 而使血液中磷增高, 导致高磷血症。它本身并不产生症状, 但可影响血中钙离子的浓度, 使之更趋下降。

高血磷和低血钙刺激甲状旁腺, 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导致骨质钙化障碍, 这在幼年病人会产生佝偻病, 成年病人则出现尿毒症性骨病, 如纤维性骨炎、骨软化症、骨质疏松、骨硬化症等, 如:自发性骨折、转移性钙化、骨骼变形, 颅骨硬化, 致脑积水及颅神经受压, 导致眼萎缩、面瘫、失听等;是肾功能衰竭病人的重要并发症和致病因素, 需要积极、有效的予以处理。肌体对磷的吸收比钙容易, 经口摄取的磷过多是造成高磷血症的原因之一, 因此要求患者不吃或少吃含磷高的食物,

蛋白质是含磷的主要食物, 富含蛋白质高的食物往往含磷也高。在饮食蛋白质控制合理后, 饮食磷的摄入也相应减少了。进行透析治疗的肾病患者需要摄入优质蛋白饮食, 限制饮食减少磷的摄人可改善高磷血症, 但低磷饮食对维持足够的营养和充分的蛋白质摄入不利, 这也是营养不良与蛋白质摄入不足在透析病人中普遍存在的原因。因此保证病人足够的营养摄入后, 应尽量避免进食高磷食物。

肾功能衰竭的病人进行透析治疗以后, 日常饮食蛋白质量控制在每天1克/标准公斤体重, 其他的热量摄入可以考虑低蛋白食物土豆、藕粉、粉丝、芋头、白薯、山药、南瓜、菱角粉、荸荠粉或麦淀粉和橄榄油等。

建议尽早进行低蛋白饮食

我们知道慢性肾病患者最后会发展成为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 只能最终依赖透析治疗维持生命。但, 透析治疗是一种价格昂贵的治疗手段, 过早透析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 透析本身也可能带来一些相关的并发症。但是如果推迟透析治疗开始的时间, 患者可能因尿毒症的各种致命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那么, 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或者延缓这一切的发生呢?办法只有一个, 不要让病情发展到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这样的程度。肾病专家认为, 慢性肾病前三期的患者, 都仍然处于可逆转的状态, 这就是说, 如果尽早进行低蛋白饮食, 保护和维持肾脏的功能, 控制好病情, 就可以远离或者延缓透析治疗带给患者自己和家人的痛苦。

如何进行低蛋白饮食

人体从饮食中摄取的蛋白质分为植物性蛋白质和动物性蛋白质两大类。各类食物所含的蛋白质在数量上与质量上有着很大的差别。日常饮食中, 含蛋白质多的食物数不胜数, 包括:乳品, 如牛奶、羊奶等;畜肉, 如牛、羊、猪肉等;禽肉, 如鸡、鸭、鹅等;蛋类, 如鸡蛋、鸭蛋、鹌鹑蛋以及鱼、虾、蟹等;还有大豆类, 包括黄豆、黑豆等;此外像瓜子、核桃、杏仁、松子等干果类的蛋白质含量均较高。

一般说来, 动物性蛋白质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优于植物性蛋白质。因此, 应该提高动物性蛋白质在食物蛋白质中的比例, 来自于肉、奶、蛋、鱼和大豆中的蛋白质为优质蛋白质。

就我国的饮食结构而言, 谷类是我国居民膳食蛋白质的主要来源, 人们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比较大, 约占人体热量摄入的55%~60%, 因此, 目前人们的膳食蛋白质仍以植物性蛋白质为主。由于谷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不是很高, 并不适合进行低蛋白饮食控制病情的糖尿病肾病病患者。但是谷类是主食, 减少摄入量又会直接影响食物的摄入总热量, 不能支持患者的正常热量需要。

日常饮食中, 适合肾病患者的 (植物蛋白含量比较低, 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较高) 食物主要有:土豆、藕粉、粉丝、芋头、白薯、山药、南瓜、菱角粉、荸荠粉和麦淀粉等。夏天人们喜欢吃的凉皮, 是面粉去掉面筋以后制作而成的, 也适合作为低蛋白饮食控制的患者当主食。目前, 市面上还出现了专门为肾病患者量身定制的低蛋白米面等, 比较适合糖尿病肾病患者长期食用, 价格比普通的米面要稍贵一些。

坚持正确的低蛋白饮食疗法, 定能让糖友保护好自己的“生命之源”, 享受健康快乐的生活!

你对低蛋白饮食了解多少? 第8篇

慢性肾病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国际肾脏病学会推测, 全球每10人中就有1人患慢性肾病。我国慢性肾病防治形势严峻, 调查结果显示, 中国的患病率也在10%左右, 40岁以上人群高达18.7%, 但知晓率不足10%。在发达国家中, 普通人群中约有6.5~1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肾脏疾病。而在中国, 18岁以上人群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约为8%~10.4%。据估计, 中国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病人群大约1亿, 和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一样, 近年来, 慢性肾脏病的发病呈现逐年上升和年轻化这两个特点。而低蛋白饮食治疗是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衰治疗的重要手段, 非其它疗法所能替代。除此以外, 需要低蛋白饮食的慢性病患者, 还有肝功能不全病人、高尿酸患者、苯丙酸尿症患者以及普通老年人群。

由全国肾脏病和糖尿病界组成的专家小组在2004年2月进行了第一次《慢性肾脏病蛋白营养治疗共识》的制定, 时隔一年, 在实践基础上进行了思考, 于2005年3月进行了《共识》的再修订, 旨在指出有关CKD患者限蛋白饮食的治疗前景, 提供合理的临床饮食治疗方案。

《慢性肾脏病蛋白营养治疗共识》观点摘要:限制蛋白质饮食治疗慢性肾脏 (CKD) 、特别是慢性肾衰竭的一个重要环节。限制低蛋白饮食是治疗慢性肾病 (CKD) 、特别是慢性肾衰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作用主要有:减轻氮质血症, 改善代谢性酸中毒;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蛋白质代谢, 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减少蛋白尿排泄, 延缓CKD进展。

大量的研究业已证实, 低蛋白饮食 (0.6g/kg/d) 能有效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低蛋白饮食要求优质蛋白占总量60%以上, 并保证足够的热能摄入30~35Kcal/kg/d。人们热卡主要来源于普通面粉 (含蛋白质12%) 和大米 (含蛋白质8%) 等主食, 两者都含有较多的植物蛋白, 以普通大米和面粉为主食, 导致每日植物蛋白摄入超量, 限制了优质蛋白的摄入;本研究发现, 逸盛低蛋白面粉患者长期食用耐受性和顺应性好。由于随主食摄入的植物蛋白减少, 患者可相对摄入更多优质蛋白, 优质蛋白的种类和总量相对增多,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耐受性。

低蛋白质论文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均为我院肾内科明确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的住院患者,其中,男41例,女19例,病程2 d~7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45例,继发性肾病综合征15例,其中伴有肾功能轻度改变者5例,血浆白蛋白最低值为(ALB)10.80 g/L[4]。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4例,继发性肾病综合征6例,其中伴有肾功能有轻度改变者3例,男22例,女8例,年龄16~72岁,平均32.2岁;病程7 d~5年,平均1.78年。对照组30例,其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21例,继发性肾病综合征9例,其中伴有肾功能有轻度改变者2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18~68岁,平均35.4岁;病程2 d~7年,平均2.52年。治疗开始及结束时检查血浆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血脂和肾功能变化。

1.2 诊断标准[5]

(1)24 h尿蛋白定量>3.5 g/d;(2)血浆白蛋白<30 g/L;(3)高度水肿;(4)血脂升高。其中(1)、(2)为必备项。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加服蛋白粥(蛋白粥组成:精牛肉250 g、花生米200 g、赤小豆150 g、紫皮蒜100 g、干红辣椒3枚,加水适量熬制而成)。用法:1日1剂,服2剂隔1日,7剂为1个疗程,一般服用1~2个疗程[5]。治疗期间,不可以使用静脉补充白蛋白及血浆。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可以静脉补充白蛋白及血浆等。

1.4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血浆白蛋白>30 g/L或接近正常,24 h尿蛋白定量≤300 mg;显效:水肿消失,其他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浆白蛋白回升(按下降部分计算)50%以上,300 mg<24 h尿蛋白定量≤1 000 mg;好转:水肿基本消失,其他临床症状有所改善,25%≤血浆白蛋白回升<50%,1 000 mg<24 h尿蛋白定量≤2 000 mg;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血浆白蛋白回升<25%,24 h尿蛋白定量>2 000 mg[6]。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血浆白蛋白变化情况

本治疗组30例患者中,治疗前血浆白蛋白≤22 g/L者17例,>22 g/L者13例,治疗后血浆白蛋白回升至30 g/L以上的有18例,包括治疗前血浆白蛋白≤22 g/L者12例,>22 g/L者6例。提示血浆白蛋白越低,经口服蛋白粥治疗后血浆白蛋白回升的越快,疗效越好。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仅有个别患者不能按要求完成1日服用1剂,可能是胃肠道黏膜水肿,难以吸收。

3 讨论

低白蛋白血症是肾病综合征四大特征之一,也是引起高度水肿的重要原因,严重时甚至引起心衰、肾衰。当血浆白蛋白低于25 g/L,水肿较重时,就要用静脉补充白蛋白或血浆治疗,由于大量补充白蛋白后引起肾小球高滤过,1~2 d几乎全部从尿中排出体外,疗效不好。笔者采用口服蛋白粥,能明显提升血浆白蛋白,治疗肾病综合征低白蛋白血症,疗效肯定,为临床发掘了一条补充白蛋白的新途径,同时缓解了临床白蛋白用量不足的现状,避免了肾小球高滤过,还可用于输入白蛋白过敏者,且经济实用。

蛋白粥组成中的精牛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其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功用为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花生米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功用为健脾和胃,利肾去水。赤小豆蛋白质和粗纤维含量较高,功用为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紫皮蒜能降血脂、降血糖及降血压。辣椒有促进食欲、改善消化的功能。以上五味同煮为粥,不但利于消化,而且能促进食欲。其中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和粗纤维组合,既能保证机体对蛋白质的需求,又不增加肾小球的高滤过,同时还能减轻水肿和高血脂[7]。蛋白粥有补肾利尿、健脾消肿之作用,能补充血浆白蛋白,减少24 h尿蛋白丢失量,治疗肾病综合征低白蛋白血症行之有效。其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经临床观察,1剂蛋白粥能提升血浆白蛋白0.6 g/L以上,特别是血浆白蛋白低下重症患者,1剂蛋白粥提升血浆白蛋白可达1.0 g/L以上;同时,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1~2个疗程,血浆白蛋白可恢复正常或基本接近正常,具有起效快、疗效高、病程短、既经济又安全的优点。因此,在临床上应用蛋白粥以提升血浆白蛋白,治疗肾病综合征低白蛋白血症,疗效肯定,拓宽了临床治疗肾病综合征低白蛋白血症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舒旷怡,肖冬冬,王慧燕,等.肾病综合征患儿凝血及纤溶指标变化的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74-75,89.

[2]周萍,孙敏燕,孙章松,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45例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49-50,60.

[3]高燕.低分子肝素治疗9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6):119-122.

[4]李净潜.蛋白粥治疗低白蛋白血症11例报告[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6):685.

[5]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13.

[6]叶任高.临床肾脏病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1.

低密度脂蛋白测定方法的选择 第10篇

关键词:低密度脂蛋白,检测方法

测定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LDL-C) 可采用计算法和直接测定法。直接法又可分为三类:化学沉淀法、免疫分离法、均相测定法。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是采用化学试剂或特异性抗体将LDL-C与其他脂蛋白分离开, 然后测定LDL组分中的胆固醇含量。目前在临床上比较简便实用且应用较广的LDL-C测定方法是选择性沉淀LDL法[1]。如国内外若干商品试剂盒采用的聚乙烯硫酸 (PVS) 沉淀法, 另一则是应用Friedwald公式 (F公式) 计算LDL-C的含量。现对云龙区人民医院2004年度181例住院患者血脂标本分别用这两种方法所得出的结果进行评价。

1 材料及方法

1.1 标本来源

标本来自云龙区人民医院2008年1月至2008年4月的住院患者, 共计181例, 年龄以50岁以上者居多, 空腹抽取静脉血, 按常规分离血清。

1.2 方法

三酰甘油 (triacylglycerol, TG) 、胆固醇均采用酶法测得。HDL采用直接法测得, LDL则分别采用PVS沉淀和F公式计算则得。

1.2.1 PVS沉淀法

用选择性沉淀剂沉淀LDL, 用酶法测定上清液中的胆固醇 (HDL、VLDL) , 总胆固醇减去上清液胆固醇值即为LDL-C的值。

1.2.2 Friedwald公式法

LDL-C=Tch-HDL-TG/2.2 (mmol/L计算)

1.3 试剂

TG、胆固醇、HDL、LDL测定试剂盒均由浙江东瓯生物工程公司提供。

1.4 仪器

AVE-854半自动生化分析仪。

2 结果

按TG高低分组, 比较分别用PVS沉淀法与F公式计算得出的LDL结果。标本按TG<1.69、1.69~3.0、3.0~4.52、>4.52mmol/L分为四组, 分别计算两法的均值, 相关系数及偏差, 见表1。

3 讨论

从表1中可以看出, TG<1.69时, PVS法与F公式计算所得的LDL无显著差异, 且高度相关 (r<0.95) , 随TG升高F公式计算结果偏低较多, 当TG>4.52mmol/L时, F公式与PVS沉淀法有显著差别 (r<0.80) 。在明显的乳糜血清时, 由于TG往往很高, 由F公式计算出的LDL值为负值, 无法比较。应用Friedwald公式时原文出已指出在TG>4.52mmol/L时结果不可靠, 而应用PVS沉淀法则可得出较满意的结果, 从而使PVS沉淀法的应用范围不限于TG<4.52mmol/L, 在高TG时PVS沉淀法同样也能准确的测定LDL-C的值。F公式在TG中、低水平时仍适用, 但高TG时结果不可靠, 不少因素也影响F公式的准确性。例如病理情况下脂蛋白中脂质成分的改变, 血清中乳糜微粒与极低密度脂蛋白残余微粒的积聚, 而测定时往往无法预知患者的TG值[2]。综合以上情况, 建议有条件的实验室选择采用PVS沉淀法直接测定LDL-C。

参考文献

[1]李艳.生物化学检验理论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68-73.

番茄红素对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的影响 第11篇

[关键词] 番茄红素;活性氧;抗氧化剂;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动脉粥样硬化

[中图分类号] R28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2-27-03

Inhibitory effect of lycopene on low-density lipoprotein oxidation

PENG Tangyi1  ZHENG Shuguo2

1. Department of Pharmacy, Anhui Hospital of TCM, Hefei 230031,China;2. Pharmacologic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Wannan Medical College, Wuhu 2410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lycopene on low-density lipoprotein oxidation, with the aim to elucidate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antiatherosclerotic effect of lycopene. Methods In vitro studies, human plasma LDL was isolated by density gradient ultracentrifugation and then oxidized by cupric ions. Influence of lycopene on the susceptibility of LDL to oxidation was evaluated by lag time and Tmax. In vivo studies, hyperlipidemic rabbit model was established by feeding the animals with high lipid diet for 4 weeks. Serum level of Ox-LDL was determined by sandwich ELISA. Following isolation, rabbit LDL was exposed to cupric ions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lycopene on the resistance of LDL to oxidation. Results Lycopene significantly suppressed cupric ions-induced LDL oxidation as evaluated by lag time and Tmax. After dietary supplementation with lycopene for 4 weeks, serum levels of Ox-LDL were markedly reduced in hyperlipidemic rabbits. LDL from rabbits supplemented with lycopene exhibited enhanced resistance to in vitro oxidation. Conclusion Lycopene is capable of inhibiting LDL oxidation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which might be one of the mechanisms by which lycopene ameliorates atherosclerosis.

[Key words] Lycopene; ROS; Antioxidant; Ox-LDL; Atherosclerosis

氧化应激是指机体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产生增加或清除减少,从而导致体内氧化还原自稳态失衡,ROS在体内大量蓄积而引起机体氧化损伤的过程。现代研究表明,ROS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修饰是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1]。氧化应激学说的提出为应用抗氧化剂防治AS提供了理论依据。番茄红素为天然类胡萝卜素类化合物,主要存在于番茄、西瓜等中,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血清及脂肪组织番茄红素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及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明显负相关,增加番茄红素摄入可明显降低冠心病发病率[1],提示番茄红素具有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本研究主要研究番茄红素在体内外对LDL氧化的影响,以探讨其抗AS的可能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新西兰白兔,雄性,体重2.0~2.5 kg,购自江苏省南京金

陵种兔场;番茄红素由陕西森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兔Ox-LDL测试盒由大连泛帮生物技术公司提供;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752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酶联免疫检测仪,Bio-Rad;超速离心机,Beckman公司;高脂饲料,含胆固醇1.2%,猪油4%,普通饲料94.8%。

1.2 方法

1.2.1 LDL氧化易感性测定 取健康人静脉血,EDTA抗凝,分离血浆,超速离心法分离LDL,并于4℃在10 mmol/L PBS(pH=7.4)中透析24 h,Bradford法测定LDL中蛋白质含量,并调整浓度至1 mg/mL。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LDL+Cu2+)、番茄红素组(LDL+Cu2++番茄红素),每组6个样本。于96孔培养板中加入LDL和PBS(终反应体积0.2 mL,LDL终浓度为100 μg/mL),混匀。番茄红素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番茄红素溶液(终浓度分别为5、10和20 μmol/L),对照组和模型组加入等量PBS,混匀,37℃孵育1 h。除对照组加入PBS外,其余各组均加入CuSO4溶液(终浓度5 μmol/L),37℃孵育3 h,每10分钟测定1次234 nm处吸光度(A234)。以时间为横坐标,A234为纵坐标,绘制LDL氧化曲线,参照文献[3]方法计算LDL氧化延迟时间(Lag time)和达最大氧化速率时间(Tmax)。将上述反应体系继续孵育至12 h,加入EDTA-Na2终止反应,TBA比色法测定反应液中MDA含量。

1.2.2 家兔高脂血症模型建立与给药 新西兰白兔32只,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和番茄红素高(20 mg/kg)、低剂量组(10 mg/kg),每组8只。除正常组喂饲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番茄红素组每天早晨先给予含药饲料(5 g/kg体重),待吃完后再给予高脂饲料,以保证药物的完全摄入。每只家兔每天进食总量控制为120 g左右,分2次于早晨和晚上投喂,自由饮水,共4 周。4周末家兔血清总胆固醇和LDL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数据略。

1.2.3 家兔血清Ox-LDL水平及LDL氧化易感性测定 分离血清,按试剂盒说明测定Ox-LDL水平。取EDTA(1 mg/mL)抗凝全血, 4℃离心分离血浆。密度梯度超速离心法分离LDL,按1.2.1中方法透析24 h,调整蛋白浓度至1 mg/mL。于96孔培养板中分别加入LDL (1 mg/mL) 20μL、PBS 160 μL(10 mmol/L)及CuSO4溶液20 μL(50 μmol/L),使LDL和CuSO4终浓度分别为0.1 mg/mL和5 μmol/L,混匀,置于酶联免疫检测仪中37℃孵育,按1.2.1中方法测定A234,绘制氧化曲线并计算LDL氧化的Lag time和Tmax。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0.0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番茄红素对LDL氧化易感性的影响

Lag time和Tmax是衡量LDL氧化易感性的两个重要指标。由表1可见,番茄红素能显著增加铜离子诱导LDL氧化的Lag time和Tmax,这一结果与其抑制MDA生成作用一致,提示番茄红素能有效抑制铜离子诱导的LDL氧化。

注:与对照组比较,bP<0.01; 与模型组比较 ,cP<0.05,dP<0.01

2.2 番茄红素对家兔血清Ox-LDL水平及LDL氧化易感性的影响

由表2可见,喂饲高脂饲料4周后,家兔血清LDL抗氧化能力明显下降,表现为Lag time和Tmax均明显缩短(P<0.01),同时血清Ox-LDL水平明显升高(P<0.01);补充番茄红素能显著提高LDL氧化的Lag time和Tmax(P<0.05或P <0.01),降低血清Ox-LDL水平(P<0.05或P<0.01),提示番茄红素能明显提高高脂血症家兔LDL抗氧化能力,抑制LDL氧化。

3 讨论

ROS是生物体在需氧代谢或巨噬细胞呼吸爆发中产生的活性基团或分子,具有高度氧化活性,极易攻击生物膜中脂质及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引起机体氧化损伤。现代研究

注:与对照组比较,bP<0.01; 与模型组比较 ,cP<0.05, dP<0.01

表明,ROS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进程,其中ROS介导的LDL氧化修饰,是AS形成与发展的关键环节[4]。各种AS危险因素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均可增加ROS产生,引起LDL氧化,促进AS的形成与发展。临床资料显示,AS患者血清及LDL抗氧化能力均较正常人显著降低,血浆Ox-LDL水平明显升高且与AS病变程度密切相关[5]。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维生素C及β胡萝卜素等的摄入量与AS性心血管病发病率呈负相关,补充多酚类、类胡萝卜素类等天然抗氧化剂能明显提高机体及LDL抗氧化能力,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6-7]。这些结果提示,补充抗氧化剂、增强机体及LDL抗氧化能力可能是防治AS及其相关性心脑血管疾病有效途径之一。

番茄红素为天然类胡萝卜素类化合物,能明显抑制AS的形成与发展[8],但对其抗AS确切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本研究采用反映LDL氧化易感性的两个主要指标Lag time和Tmax[9],观察了番茄红素对LDL氧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番茄红素在体外能明显延长LDL氧化的Lag time和Tmax,提示番茄红素能有效提高LDL抗氧化能力,这一结果与其抑制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生成相一致,说明番茄红素能有效抑制LDL氧化。现代研究发现,番茄红素分子中含有长链共轭多烯结构,它能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清除体内单线态氧、过氧化自由基等活性氧,从而保护脂质、蛋白质等免受氧化损伤。此外,某些类胡萝卜素类化合物如玉米黄质、β胡萝卜素等还能掺入生物膜或脂蛋白之中,当遇到活性氧攻击时,这些化合物首先被氧化,从而保护生物膜或脂蛋白免受氧化损伤。番茄红素具有类似的结构,且脂溶性较高,因而推测番茄红素也可能通过掺入LDL之中而发挥抗氧化作用,从而抑制LDL氧化。体内研究也发现,番茄红素能明显提高高脂血症家兔LDL抗氧化能力,降低血清Ox-LDL水平,说明番茄红素在体内也能有效抑制LDL氧化。大量研究表明,内源性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可通过清除ROS而保护LDL不被氧化,提高这些抗氧化酶活性可明显增强LDL抗氧化能力,抑制AS发生发展[10]。既往研究显示,番茄红素也可诱导活化某些内源性抗氧化酶SOD、GSH-Px等的活性[11],因此推测番茄红素提高内源性抗氧化酶活性可能是其抑制LDL氧化的机制之一。

综上所述,番茄红素在体内外均能有效抑制LDL氧化,降低高脂血症家兔血清Ox-LDL水平,其机制可能与番茄红素直接清除ROS和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有关,这可能是番茄红素抗AS主要机制之一。

[参考文献]

[1] Mitra S, Deshmukh A, Sachdeva R, et al.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and atherosclerosis implications in antioxidant therapy [J]. Am J Med Sci, 2011, 342 (2):135-142.

[2] Rissanen T, Voutilainen S,Nyyssnen K, et al. Lycopene, atherosclerosis,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J]. Exp Biol Med ,2002,227(2):900-907.

[3] Kleinveld HA,Hak-Lemmers HM,Stalenhoef AH,et al.Improved measurement of low-density-lipoprotein susceptibility to copper-induced oxidation: application of a short procedure for isolating low-density lipoprotein [J]. Clin Chem, 1992, 38(3):2066-2072.

[4] Koichi S, John FK.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J]. Free Radic Biol Med, 2011, 51(5):978-992.

[5] Nishi K,Itabe H,Uno M, et al. Oxidized LDL in carotid plaques and plasma associates with plaque instability [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02, 22(1):1649-1654.

[6] Rimm EB, Stampfer MJ. Antioxidants for vascular disease [J]. Med Clin North Am, 2000, 84(3):239-249.

[7] Yang CS, Lambert JD, Sang S. Antioxidative and anti-carcinogenic activities of tea polyphenols [J]. Arch Toxicol, 2009, 83(1):11-21.

[8] 覃偉,钱妍. 番茄红素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脂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 30(3):191-194.

[9] Zheng SG, Qian ZY, Sheng L, et al. Crocetin attenuates atherosclerosis in hyperlipidemic rabbits through inhibition of LDL oxidation [J]. J Cardiovasc Pharmacol, 2006, 47(3):70-76.

[10] Yang H, Zhou LC, Wang ZF, et al. Overexpression of antioxidant enzymes in ApoE-deficient mice suppresses Benzo(a)pyrene-accelerated atherosclerosis [J]. Atherosclerosis, 2009,207(1):51-58.

[11] 马建彗,郑兴征,诚虹,等. 番茄红素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氧化作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 30(21):3142-3143.

低蛋白质论文 第12篇

关键词:血脂异常,降脂中药,低密度脂蛋白 (LDL-c) ,高密度脂蛋白 (HDL-c)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方式改变, 我国血脂异常的患病率呈明显升高趋势。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2004年) 》报道, 我国成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为18.6%, 估计患病人数1.6亿。血脂异常 (Dyslipidemia) 指血浆中脂质量和质的异常。由于脂质在血浆中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 血脂异常实际上表现为脂蛋白异常血症 (Dyslipoproteinemia) 。血脂异常少数为全身性疾病所致 (继发性) , 多数是遗传缺陷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原发性) 。血脂异常可作为代谢综合征的组分之一, 与多种疾病如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密切相关。长期血脂异常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增加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防治血脂异常对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目前, 对高脂血症的药物研究与应用很多, 降低LDL-c和升高HDL-c对于治疗高脂血症甚至对于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都有重要意义。中药在这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可再生药源丰富, 副作用少, 疗效明显, 又有多种降血脂效用靶点, 多年的研究发现有90余种中草药功能降脂[1]。

1 单味中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LDL-c)

1.1 单味中药提取物对LDL-c的影响

陶波等[2]用荷叶水煎剂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进行灌胃, 结果使高脂血症大鼠的LDL-c显著下降, 同时TC下降25.6%~39.3%, TG下降18.9%~39.2%, 说明荷叶水煎剂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 这对防治高脂血症、肥胖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王亚红等[3]观察人参皂苷抗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人参皂苷能显著降低小鼠LDL-c、血清TC, 说明人参皂苷能治疗实验性高脂血症。王玲波等[4]观察紫草籽油高、中、低剂量1.6g/kg、0.8g kg、0.4g/kg对高脂饲料诱导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结果显示紫草籽油能明显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LDL-c的含量, 同时使TC、TG含量下降 (P<0.05或P<0.01) 。通过阅读文献, 丹参、莽吉柿果皮提取物、丝瓜、赤芍、蒲黄、岩景天等都能明显地降低LDL-c、TC、TG, 从而防治血脂异常。

1.2 单味中药有效成分对LDL-c的影响

李睿坤等[5]观察发现大蒜素对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的LDL-c、TC、TG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作用, 对肝脏脂肪沉积及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吴燊荣等[6]观察黄精多糖对高脂血症实验兔血脂及其主动脉内膜泡沫细胞形成的影响, 黄精多糖 (1.6m L/kgd) 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实验动物的血清LDL-c、TC, 减少主动脉内膜泡沫细胞的形成。赵艳威等[7]用苦碟子皂苷100、200、400mg/ (kgd) 给大鼠连续灌胃给药15d, 结果200、400mg/ (kgd) 能明显降低LDL-c、TG、TC。文献显示白藜芦醇、白芍总苷、蕨菜黄酮、西红花酸、莲房原花青素等中药化学成分可降低LDL-c、TC、TG水平。

2 单味中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HDL-c)

2.1 单味中药提取物对HDL-c的影响

傅剑云等[8]研究红曲0.17g/kg、0.33g/kg体重两剂量组均能明显增高高脂血症大鼠血清HDL-c含量, 1.00g/kg体重剂量组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含量, 说明红曲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徐庭鑫等[9]研究牛蒡皮提取物12、24g/ (kgbw) 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给药剂量的选择主要参考了前人的研究经验, 给大鼠连续灌胃4周HDL-c升高。何跃生等[10]将已造模好的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分别ig500、400、200mg/kg沙棘叶提取物30d, 结果发现在给予沙棘叶提取物后其血清HDL-c明显升高, TC、TG均比高脂模型组明显降低, 表明沙棘叶提取物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车前子、川芎、大豆磷脂、罗勒提取物、生姜、桑叶提取物、瓜蒌皮提取液、沙棘叶提取物、昆布醇提取物等均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

2.2 单味中药有效成分对HDL-c的影响

朱彩平等[11]观察枸杞多糖5mg/kgd、10mg/kgd、20mg/kgd对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的影响, 枸杞多糖能抑制血清TC、TG, 升高HDL-c, 说明枸杞多糖能改善实验性高脂血症。冯磊等[12]观察茶叶多糖高、低两剂量200mg/kg、100mg/kg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 结果显示, 茶叶多糖能明显降低高脂模型组血清TC, 升高HDL-c。郭洁文等[13]用荔枝核皂苷0.05、0.1g/kg给高脂模型大鼠灌胃28d, 能显著提高HDL-c含量 (P<0.05) , 其降脂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沙棘油、麦绿素、黑木耳多糖、连翘苷等成分都能有效升高HDL-c, 防治血脂异常。

3 复方对LDL-c、HDL-c的影响

根据血脂异常产生的原因、致病特点, 目前研究较多的降脂复方是根据高脂血症的不同证型所设立的复方制剂, 治法以补肝肾、健脾、滋阴养血、消痰去瘀、疏肝利胆等为主。可以将其归纳到祖国医学中的“痰饮”、“血瘀”范畴进行辨证施治[14]。孙丽英等[15]采用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研究发现康脂汤能降低正常大鼠血清LDL-c、VDL-c及apo B、Lp (a) 水平。韩峰等[16]用百草降脂灵0.16g/kgd、0.32g/kgd给高脂模型新西兰兔口服, 连续12周, 结果发现能明显提高兔血清HDL-c水平 (P<0.05或P<0.01) , 降低LDL-c。周建英等[17]采用补阳还五汤对大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降脂作用进行拆方研究, 结果发现单味黄芪及活血通络药均能提高HDL-c含量、增加体重、降低TC、TG含量, 其降脂作用明显弱于补阳还五汤。张瑛朝等[18]采用复方杜仲叶提取液对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进行观察, 发现血清HDL-c有一定程度升高, 可明显降低血清TC、TG, 因此, 复方杜仲叶提取液具有一定的调节血脂的作用。统计显示, 具有降脂作用的古名方有:大柴胡汤、小柴胡汤、八味地黄丸、桂枝茯苓丸、血府逐瘀汤、茵陈蒿汤、失笑散、防风通圣散、二至丸、升降散、补阳还五汤等10多首[19]。

4 展望

低蛋白质论文范文

低蛋白质论文范文(精选12篇)低蛋白质论文 第1篇对于威胁生命的胸、腹水, 以往一般采用穿刺抽液的方法治疗, 但是穿刺抽液也只是解决暂...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