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记范文
冬至日记范文(精选15篇)
冬至日记 第1篇
冬至日记300字:冬至吃饺子
12月22号星期二雾蒙蒙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接下来,我们讲讲冬至吃饺子的由来吧!
相传,医圣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他辞职回家那时,正好是大雪纷飞的`冬天。他看见乡亲们衣不遮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搭起医棚,用羊肉、葱等食材做成一种药物给百姓吃。吃过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人们称它为“饺子。
妈妈的话:“儿子通过百度查阅,了解饺子的来由,这个方法不错。”
冬至日记 第2篇
今天是冬至,又叫“冬节”。过了今天,往后白天的时间就会越来越长了。我们这里冬至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你们知道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吗?
我来告诉你吧!从前,有一个医圣名叫张仲景。他曾经在长沙当官。他告老还乡的那天,正好是大雪纷飞、寒风刺骨的.冬天。他看到乡亲们穿着破衣服,耳朵都烂了,心痛不已。他就让人用羊肉做了许多饺子,乡亲们吃了,耳朵马上就好了。这个小故事就是冬至的来历。
“数九”迎冬至饺子暖站房 第3篇
在不足6平米的43路站房里,驾驶员陈川伟一进站房就对调度员说:“我先不吃饭了,看看还有几分钟,我去上趟厕所。”调度员看了看时间,“还能来得及,你去吧”。话音刚落,驾驶员一个箭步冲出站房。看到驾驶员们在如此艰苦条件下仍坚守岗位、服务市民,热心志愿者钱来茂为他们献上了快板《文明和谐在公交》。“今天冬至是进九天,寒风刺骨冻破砖,43路站房温馨暖,公司干部与志愿者一起到站房,你拌馅子,他和面,冬至饺子暖心间……”
在29路调度站里,一位来自萨尔瓦多共和国的外国友人索尔和他可爱的女儿和公交职工一起过冬至。索尔亲手包饺子还是第一次,形状虽不标准,看起来还是有模有样的。索尔先生将第一碗刚出锅的饺子端给了马上发车的驾驶员相里金旗,吃着外籍友人送上的热腾腾的饺子,相里师傅开心地合不拢嘴,一个劲地说“真香,真香!”
土冬至和洋冬至 第4篇
冬至相隔四天后的12月25日是圣诞节。西方人圣诞节其程度比元旦更隆重。外出的亲人怎么都要赶在平安夜前回家团聚,与我们的“冬至大过年”可谓异曲同工。难怪老上海称圣诞节为洋冬至。
土冬至洋冬至,传递的是共同信息:祥和团圆。人类之心本是相通的。说来也奇怪,多数农历节时与西历的月日年年都不同的:如春节、中秋等。唯冬至,好象永远是在阳历12月21日,所以冬至应该特别容易记。只是近年上海的洋冬至越过越热闹,土冬至却越显寂寞冷落了。有人责之为“月亮是外国圆”的崇洋心理,其实个中原因诸多。我以为其中之一为,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只有破没有立,再说东方节日文化总是以警戒醒世为主体,显得比较沉重。而西方节日文化完全是嘉年华式,活泼吸引人。其实,西方一些节日文化在早年并不是嘉年华式。以圣诞节为例,祝颂只限于教廷王室,普通百姓唯有的,就是圣诞之日合家穿戴整齐去教堂静候圣诞佳音。古时交通不方便,外出谋生者只有在这时才可与家人团圆。为迎候远归的亲人,家人在圣诞前夜生上熊熊的炉火,在家门口的常青松柏上点上蜡烛照亮回家之路,远归的亲人为家人带来礼物……然当这些百姓的天伦之乐正式成为今日看到的圣诞习俗如点亮圣诞树、亲友间派送礼物,却是近百来年的事。据德国民俗学家在1978年的考证,此习俗为19世纪中叶欧洲新兴市民阶级(中产阶级)所弘扬起来的。他们开始感受到工业时代的冷漠而怀念农业社会的朴实。再者,物质生活的改善也令他们决心要维护自身文化的自尊以与贵族社会分庭抗礼。于是,将圣诞节转化为嘉年华式的普天同庆节日,人们各出奇智享受这个狂欢之节。从圣诞树的装饰到圣诞夜的歌咏表演,圣诞节成为一个发挥民众文化创意的机会。就此,圣诞节文化不断得到创新和转化,比如那广受全球男女老少欢迎的胖嘟嘟的笑容可掬的穿红衣的圣诞老人经典形象,是一位画家为美国的《浮世周刊》所创造而问世,实在算一位年轻的圣诞老人;而在广场上竖立亮灯圣诞树之习俗(上海恒隆广场门口就有几棵)却是始于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为了给历经经济大萧条的美国民众信心及让无家可归流浪者带来家的温馨之感,纽约市政府就在广场雪地上竖起一棵点了灯的圣诞树。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棵立在公共场地的圣诞树……
可见,土生土长的民俗文化也需不断转化与世俱进,才会不被淘汰与民同乐。我们要弘扬民俗节日文化,除了将其列为国定假日外,圣诞文化的不断创新和转化,是不是很值得我们借鉴?
有人指责洋冬至掺杂太多的市场操作。我们的土冬至除了吃汤团外也可互送礼物营造气氛启动市场呀。市场火爆,置身其间,开开心心,热热闹闹,老板有钱赚,员工有红分,皆大欢喜有什么不好?
冬至日记 第5篇
清明节到了,我们应该干些什么呢?当然是去扫墓啦!为什么要扫墓呢?是去和先免怀先烈。今天我们学校组织四年级的同学去英雄园扫墓。
一大早,同学们个个手中都捧着美丽的花朵,在校门口整齐列队,“出发”,老师一声令下,大家迈着整齐的步伐步行向英雄园前进。一路上,过路的人们都朝我们指指点点,他们的眼神像是在说:还是学生们认真,每年清明还能记得去扫烈士墓。有位阿姨都忍不住问我们是不是去扫墓,得到我们肯定的回答后,她向我们伸出了赞许的大拇指。步行20分钟后,我们到达了英雄园,有些同学已累得气喘吁吁了。
祭奠仪式始了,我们全年级的同学排成四排,在我们面前是一座高大的雕塑,雕塑上的英雄人物栩栩如生,我们仿佛能听到他们的呼吸声。
冬至日记 第6篇
扫墓的程序是,先把带的食品、红烛、鲜花、酒摆好。然后拜土地公,让土地公保佑埋在地下的先人。接着用红漆将墓碑上的字描一遍,因为风吹雨打,墓碑刻字上的油漆已不鲜艳。然后上香,每人三注香,面向墓碑鞠躬。叔婆还磕了头,妈妈也跟着磕了头。接着是烧各种纸钱和纸质的用具,最后烧衣服。然后放鞭炮。放完炮,用扫把或者松枝打扫墓地。最后把香、纸钱还有地上抓一把草用石头压在墓碑上。扫墓结束后,吃的都带走,留下酒和鲜花还有香。每人摘一根柏树枝下山。
下山时,看见许多人陆陆续续往山上来,人很多,好似秋天去香山看红叶。扫墓也是全家族亲友的大聚会,有的要同时扫几处,因为一家人又各有各的本家要扫墓。妈妈还碰到了童年的朋友,已经是三十年未见,妈妈已经完全不记得对方了,是姑婆给做的介绍,当年,妈妈5岁时来京之前曾经和她一起合影留念。
我一上午都很开心,因为有纸烧还有鞭炮放。我还描了字,我描得很好,书法没白学。
冬至日记 第7篇
外婆说依老家的风俗,冬至不吃饺子会冻掉耳朵的。昨天早上我醒得较早,我到中午十一点就睡觉了,一觉醒来外婆把饺子已经做好了。起床玩了一会儿,我一口气吃了四个大饺子。吃完了这四个大饺子(昨天妈妈包得饺子可是比较大的哦,比外面卖的小笼包了都大呢!嘿嘿)!好像还是意犹未尽的样子,但妈妈怕我一次吃得太多,给吃坏了。就没有再给我吃了!
中午外婆和妈妈包很多的饺子,都在放在冰箱里冻着呢!妈妈看我中午很喜欢吃饺子,所以晚上又给我下了几个饺子,我又吃了将近四个!还吃了一些面条呢!
冬冬和圣诞老人——冬至 第8篇
冬冬和圣诞老人说了些什么事情?在这一老一少的言谈行动中,传递着怎样的信息,你一定会有新的理解吧!
冬至这天,风婆婆使劲地吹着刺骨的寒风。太阳公公的光柔柔的、软软的,但一点儿都不觉得暖和。
圣诞老人倒是鹤发童颜,他穿着红袍子、大皮靴,下巴颏儿上飘着雪白的胡须,背着鼓鼓囊囊的大礼包,呼哧呼哧地在大街上走着。
“喂!圣诞老人,离圣诞节还有好几天呢,您就准备圣诞礼物哇!”一个穿着防寒服的小顽童,冲着圣诞老人喊道。
“He IIo——你好!是冬冬,你真是挺遵守时间哪!每年圣诞节前三四天,你准到。哎,为什么你来到的这天,这么冷,白天又这么短呢?使我好多事情还没办完呢。”圣诞老人习惯性地呼了一声英语,一边夸着冬冬,一边问道。
“您的孩子太多了,得准备多少礼物哇!”冬冬快言快语地说。
“冬冬,你知道吗,不管贫富,一个孩子都不能落。我讲博爱。”
“哦!博爱!以后您别叫我乳名了,我有学名,叫‘冬至’。我是冬婆婆的老四,轮到我时,才是真正的隆冬季节。我们二十四节气是按顺序轮流值班的。冬至这天,太阳公公把光和热直接送给了南半球叫南回归线的地方,所以北半球这天就最冷,白天也最短。您从来不去南半球哇?那里也有许多孩子呢。”冬冬一边说着,还一边跳着。
“去!去——不说我差一点儿忘了。怪不得这里今天太阳光这么弱呢,原来是这样。”圣诞老人惊叹地搭讪着。
“过了今天,太阳公公的光线就开始一点儿一点儿地向北移,咱们北半球的白天也就开始一点儿一点儿地变长了。”冬冬又补充了一句。
“噢,反正每年圣诞节这里都是最冷的时候。”圣诞老人搭讪着。
“那是因为一过冬至,就到了数九寒天。听说过‘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这句古诗吗?那才是小朋友们最开心的时刻呢。”冬冬说得高兴,不由得引用了两句古诗。
也不知道圣诞老人听到了没有,只见他背着大礼包的背影,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知识链接:
1.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这一日太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终日不见太阳,俗称“极夜”。冬至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转向北移,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则相反。北半球太阳辐射达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少,故短期内气温持续下降。天文学上规定冬至为北半球冬季开始。民间冬至日开始数九。冬至的交节日期是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视太阳位置达黄经270度时开始。
2.圣诞节,是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圣经》中并未提及耶稣出生日期。多数教会规定以12月25日为圣诞节。但正教和其他东方教会由于使用的历法不同,其12月25日相当于公历1月6日或7日。圣诞老人是西方童话故事中的人物。据称是一个白须红袍的老人,于每年圣诞节夜驾鹿橇自北方来,由烟囱进入各家分送礼物。
3.轩辕台,相传是黄帝擒捉蚩尤的地方。这句诗出自李白的《北风行》。
冬至日记200字 第9篇
星期天,虽然下着细雨,冰冷冰冷的,但我的心里依然高兴,因为我要和妈妈去月湖银台第博物馆参加冬至风俗活动.听说宁波的冬至风俗与别的地方不一样,我又充满了无尽的向往.进了博物馆,我们端端正正地坐在位子上,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冬至这一天是白天最短,夜晚最长.在宁波,人们冬夜常常要吃大头菜炒年糕.年糕、年糕,亦即年年高’,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美好的憧憬和期盼.”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但更精彩和更有趣的还在后面.随后,我们去旁边的石磨练习磨米浆.我站在扶手的后面,用手使劲一推、又一拉,石磨像欺负人似的,纹丝未动.同学们也跟着推、拉了起来.“呀,呀!”我们喊道.石磨终于不愿意似的转了起来.我们越推越快,石磨转得越来越欢,米浆也不断地流出来.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终究是累人的活,不一会儿,我们都不愿意继续干了.最后,我们把手洗干净,开始做起汤圆来.我拿了一点米粉,把它搓成细条,分成好几小段,耐心地揉了起来,越揉越圆.看,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做好了,恰似一个个白色的小球在跳舞.老师看了看,直夸我能干.宁波的汤圆真好吃,甜甜的、油油的、香香的,一点也不腻.我还吃了许多年糕,期盼自己和同学们的学习与生活“年年高”.
冬至日记100字 第10篇
回到家,妈妈给我包好了饺子,我一口气吃了一大盘,因为我最喜欢吃饺子了。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1.关于冬至的日记100字(共四篇)
2.冬至吃饺子日记300字(共四篇)
3.过冬至节日记800字
4.冬至伤感日记400字
5.关于冬至日记400字
6.《冬至习俗》日志
7.冬至优秀日记
8.关于冬至的日记300字
9.关于冬至日记300字
冬至日记100字 第11篇
今天一早,爸爸说,今天是冬至。我不知道冬至”是什么意思。爸爸解释说冬至是24节气中的一个,意思是冬天到了,
其实冬天早就到了,不过,到了冬至这天,白天最短,夜晚最长,从冬至以后,白天慢慢开始变长。其实,到了冬至,真正的寒冷天才真就准备好了,要在今天包水饺呢!
冬至日记300字 第12篇
岁寒见冬至,早春接清明,节气如挂在季节枝杆上的一张张纸条,我是走在季节里的行者,到了冬的驿站,撕下,看它上面写给我为数不多的话,或是淡淡的无字书。我嗟叹流年,在这一时刻安静地掰着手指,计数自己最大的峰龄。春在一个对话的距离,欲催梅绽,我在花开花残,无心拾起落红那刻,看冬至放大成生命的门坎,生活之隔档,随着年关更替,附着生命的歌唱,举着生活的祈祷,我虔诚地叩拜岁月,并悼念被岁月剪成的清苦,还有被它遗失了的生命!
关于冬至日记作文 第13篇
时间过得真快,一天又过去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日记了。那么日记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冬至日记作文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冬至日记作文 篇120xx年 X月X日 天晴
又是一年冬至时。
今天中午,我们八郎寨小学教工食堂里却热闹非凡,一派温暖、和谐、欢乐的氛围,这是工会“热乎饺子、喜迎冬至”活动正在热烈进行。
包饺子是一项技术活,老教师手到拈来,惹得青年教师们艳羡,也热情高涨的伸出了手,虽然有的包出的饺子形象差了点,但也不时会得到一些“技法真传”,一会的功夫包的饺子也像模像样了,有的嬉闹可爱,别出心裁,包出的饺子象小刺猬,可爱极了。老师们开怀大笑,兄弟姐妹们同如一家。11时30分,在厨师大姐的掌控下饺子终于下到锅里,时间不长,热腾腾的饺子端上餐桌,大家争相品尝着,互相赞叹各自的手艺,在分享美食中品尝着快乐。热乎乎的饺子香在嘴里,暖在心中。
工会此次活动的举办,丰富了教职工的业余生活,增强了凝聚力,营造了和谐的校园氛围,同时也使“冬至”这个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有意义,真可谓:热腾腾的饺子,乐融融的情。
冬至日记作文 篇2明天是冬至,吃了汤圆我们就大一岁了。今天下午,我们要当回小厨师做汤圆给自己吃。铃声一响,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跑回教室准备做汤圆。
进教室后,老师和几位来帮助的家长已经把材料和厨具准备好了,魏老师告诉我们:“先用芝麻馅揉成一个个小球,再用面粉也揉成一个个小球,接着在小白球上挖一个洞,然后把馅放进小白球里揉圆,就做好了。”
不一会儿,课桌上面摆满了一颗颗棉花糖似的洁白无暇的汤圆,足有50多个。我们就把揉好的汤圆送到陈序妈妈那里下锅煮。过一会儿,汤圆就熟了。我吃着自己做的汤圆,含在嘴里柔柔软软的,味道甜甜的,很好吃。
今天,我吃了汤圆,是不是真的大一岁了呢?
冬至日记作文 篇3今天下午,有好几位爸爸妈妈来教同学们做汤圆。为什么要做汤圆呢?因为明天是冬至,那么怎么做汤圆呢?老师对同学们说:“先把芝麻做的麻心馅揉起成一个小圆。每一组揉五十个,再把皮揉成一团用指头搓一个凹形,把麻心放到里面去,再把整个揉成圆形,做好后叫身旁的妈妈帮忙煮。”我们这组开始做汤圆,我们拿出麻心开始揉,每个人都揉了十个。我揉到一半就觉得麻心很粘,我的手都被粘住了。我拿出皮把它压的扁扁的,妈妈给我做了一个示范。我还是做的扁扁的,我看看其他的同学的汤圆全是圆圆的,我做得每一个都一大一小,惹得我哈哈大笑。
汤圆做好了,我请储扬妈妈帮忙煮,不一会儿汤圆就浮上来了,我妈妈在汤圆外面裹上点豆沙粉,我一尝怎么苦的呢?可能是没有吃到里面的麻心,为了能吃到麻心,我把汤圆拉成两半,同学和老师都笑我。
冬至日记作文 篇420xx年 X月X日 天晴
昨天学校举行了“回归传统节,感受冬至日”主题活动。这个活动是为了让我们感受一下冬至日的`快乐。
昨天中午,还没到一点三十分,教室里已人声鼎沸。同学们到了教室,就按捺不住激动,欢快地叫了起来。时间过得像一只只飞鸟,一瞬间就到了写字课。老师同学也带着自己的工具来了。同学们先去洗一洗自己的小手,再来搓汤圆,捏小动物。每一个人都在教室门口进进出出,忙忙碌碌的。就连老师也在帮忙,她们真辛苦。同学在自己的座位上认真地捏了起来。有的同学眉开眼笑,有的同学专心致志,有的同学左顾右盼,东张西望,到处想学一学别人的经验。
过了一会,老师叫我们烧水,因为何立丰同学没带锅盖,我们等了好久好久,水终于烧开了。我们把汤圆放进锅里煮,十几双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汤圆一上一下地跳动着。等到煮熟了,每个同学像小馋猫似的一拥而上,一只只沾着xx的小手拿着碗向老师走去。我们小组一共吃了6包汤圆。
希望明年的冬至日快快到来。
冬至日记作文 篇5今天下午第一节课,老师教我们做汤圆吃,同学们都很兴奋。老师给我们准备了材料有糯米粉、芝麻馅还有豆沙粉,还请来了几位家长帮我们煮汤圆。
开始做汤圆了,老师教我们做汤圆先把芝麻馅搓成一个小圆球,在把糯米粉搓成圆形,再在上面戳个小洞,把芝麻馅放进去,然后,轻轻的搓圆就是汤圆了。听了老师的话,大家都兴致勃勃地开始做汤圆了。过了一会儿,桌子上就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汤圆,圆圆的汤圆有的像小雪球,有的像珍珠,还有的像鸽子蛋……吃着自己做的汤圆,我们心里真高兴,觉得特别甜。
今天过得真开心,做汤圆真的太有趣了!
冬至日记作文 篇6饺子,我所欲也。都知道过年要吃饺子,小时候家里也不宽裕,所以都盼着过年,就能吃到美味的饺子。
有一次过年,我在屋里看电视。妈妈叫我到厨房帮忙包饺子,我极不情愿地洗了手过去帮忙。我包的慢不说,还包不好,所以只好擀饺子皮了。擀了一会儿又不想擀了,于是我也开始包饺子。突然看到了旁边碗里盛放着辣椒,我眼睛一亮就说:“ 在饺子皮里包点辣椒吧!做一个辣椒饺子。”妈妈笑着说:“你是像整人呢?还是想看谁有福气?”我嘿嘿一笑说:“都差不多吧!”于是,我拿了一个饺子皮,挖了些辣椒,把饺子塞得鼓鼓的,捏好后和其它的饺子放在一块。包了一会儿,就又去看电视了,我却把这“辣椒饺子”完全忘了。
饺子熟了,我舀了一碗,一边吃一边看电视。吃了没几个后,又咬到一,“哇”的一声叫了出来。是那个“辣椒饺子”,都进水了。里面的辣椒连汁一起喷涌而出,而且又辣又热,满嘴都是红辣椒。妈妈也大笑起来说:“还是你有福气,今年肯定能红红火火。”我吸溜着嘴也笑了起来。
冬至日记作文 篇7今天是冬至,也就是一年当中最冷最冷的一天。今天早上我们吃的早饭也与众不同了。原来的早饭一般都是稀饭,今天却吃的是饺子。一大早,我们班里就人山人海的等着吃饺子。一会儿饺子端上来了,热腾腾的,咬一口,真好吃!有的同学吃了十几个呢!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呢?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时候有一位医生,医术高超,非常善良,一年冬天,天气寒冷,许多老百姓冻烂了耳朵,非常痛苦,这位医生就想了个办法,将一些药材、蔬菜、肉馅搅拌在一起,用面片包着,煮熟了让老百姓吃,帮着治愈了冻伤。以后的人就学着这个方法,全部用肉、蔬菜来包,做出的食物就叫“饺子”,吃了饺子就不冻耳朵了,而这一天也就是冬至。好了,现在你们知道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了吧。
冬至日记作文 篇8今天下午,我们和叔叔阿姨要一起做汤圆、尝汤圆。
汤圆圆溜溜的,白白的,小的汤圆像弹球,大的汤圆像乒乓球。汤圆咬上去甜甜的,软软的,可好吃了!可是怎么做汤圆呢?噢,原来是这样做的:先用黑黑的芝麻糊做一个小球,再用白白的面粉做一个大球,把大球按出一个小坑,把小球放入小坑里,把小坑填上,搓圆,这样,一个汤圆就诞生了!
我们做了许多汤圆,有的汤圆大,有的汤圆小,有的汤圆没有馅,还有的汤圆露出了芝麻糊呢!叔叔阿姨们把汤圆放进锅里煮,没过多久,汤圆就煮好了。等一等!现在还不能吃,要蘸上麻心粉才好吃!蘸上麻心粉的汤圆真好吃!下次我还要做许多汤圆,和小伙伴们一起吃可口的汤圆。
冬至日记作文 篇9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冬至节了,所以今天下午的班队课,魏老师就组织我们一起做汤圆,还叫上了几位家长一起来帮忙。
冬至400字日记 第14篇
今天是冬至,奶奶一早就从市场买好菜回来,奶奶买了糯米粉,准备自己做汤圆。我自告奋勇地说:“奶奶,我来帮你!”奶奶说:“好啊!”
奶奶将一袋糯米粉倒到盆里,我卷起袖子正准备帮忙,奶奶说:“等等,奶奶还得先煮些红萝卜,我们来做红色的汤圆!”“好耶!”我欢呼道。我帮奶奶将红萝卜洗干净,奶奶把红萝卜切成一片一片薄薄的,放入高压锅煮。不一会儿,红萝卜就煮熟变软了,奶奶将红萝卜全部倒入盆里和糯米粉混合在一起,加了一点儿糖和水。奶奶说:“好了,搅拌匀了,就可以搓汤圆喽!”我开心地将手伸入盆中揉糯米团,软软的,真有趣!终于揉好糯米团,奶奶和我一起搓起汤圆来。我们将揉好的汤圆放入滚烫的开水。汤圆因为揉进了红萝卜,所以呈粉红色,特别诱人。当一锅滚烫的粉红汤圆煮熟时,真是让人垂涎三尺啊!
今天和奶奶做汤圆真开心!我要好好学做汤圆,以后为家人做。
冬至日日记 第15篇
我心里也住着一只叫做饕餮的小怪兽。出门将近九点了,怕食堂没有早饭,就想着要去吃菜市里卖的玉米煎饼。哪知道自行车缓缓驶入菜市,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卖羊肉的摊子,羊肉、羊杂都洗净了煮好切片码得整整齐齐,旁边就是红红绿绿的调料,大铁锅里冒着白气,哄哄地响,戴着白帽着白衫的师傅持着锅铲忙碌着。驶过这一排,我就看清这些,再过去就是散发清新味道的蔬菜摊,嫩绿的豌豆尖整齐地放在箱子里,滴着水珠,想象着这要是在乳白色的羊汤里烫上这么一筷子,变得翠绿了再香喷喷地送进嘴里,新鲜又微甜,把人的心都要融化掉的。还有大白萝卜,切厚片熬在羊汤里,煮得软软糯糯的,沾点盐味撒上葱花,虽不够惊艳,却必定给人满心的暖意和满口的甜意。还有其他的就不赘述了,今早所见的一切都成为我的执念,郁郁不得志啊!
午饭愤愤地在小吃部解决的,吃饭顺带给何旭焦发短信。我跟她说,想你和着羊肉汤一起想的,食欲不振,辗转反侧。约好了回家要一起吃家里的羊肉汤。可算是明白了乡愁的含义了,就是想吃某些东西想到眼泪流。
冬至,不过是一群馋虫的狂欢。狂欢,不过是一群馋虫的冬至。对了,还得是土豪馋虫。
冬至日记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