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预防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预防(精选8篇)

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预防 第1篇

1 流行病学特点

该病各种年龄的鸡均可发生, 但以成年鸡的症状最为典型。病鸡和康复后的带毒鸡通过呼吸道排出病毒, 健康鸡经上呼吸道及眼结膜感染。本病在易感鸡群中传播速度较快, 感染率高达90%~100%, 死亡率为5%~70%不等, 平均为10%~20%。接种过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的鸡群也时有发生, 但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对外界环境和消毒药的抵抗力不强, 常用的消毒药如季胺盐类消毒剂、3%来苏儿、10%氢氧化钠溶液、甲醛和过氧乙酸等均有较好的消毒效果。

2 症状及剖检特征

2.1 急性型

发病初期常有数只鸡突然死亡。病初有半透明状鼻液, 伴有结膜炎, 其后表现为特征性呼吸道症状, 即呼吸时发生湿性音、咳嗽、有喘鸣音。严重病例高度呼吸困难, 头颈突然上伸, 痉挛, 咳嗽, 咳出带血的粘液。剖检变化主要在喉部和气管。病初粘膜充血肿胀有粘液, 进而粘膜发生变性、出血和坏死, 气管中含带血粘液或血凝块, 气管环出血, 病程稍长者有黄白色纤维性假膜及干酪状物。

2.2 温和型

主要为30~40日龄的鸡发生, 症状较轻, 有眼结膜炎, 眶下窦炎。病鸡偶见呼吸困难, 表现生长迟缓。病程较长, 长的可达1个月。死亡率一般较低, 若继发细菌感染, 死亡率则会增加。

3 鉴别诊断

现场诊断时该病需与传染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鼻炎、咽喉型鸡痘等相区别。

3.1 传染性支气管炎

剖检时可见气管病变较轻。

3.2 慢性呼吸道病

慢性呼吸道病病程长而且缓和, 常与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

3.3 鸡传染性鼻炎

传染性鼻炎发病急, 常见结膜炎、鼻面部肿胀、流泪等症状, 但呼吸不困难, 可分离到副鸡嗜血杆菌, 用抗菌素治疗有效。

3.4 咽喉型鸡痘

鸡痘可引起气管粘膜增厚, 有痘斑, 易剥离, 在鸡体其它部位也可看到痘斑。

4 预防接种

国产和进口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对预防本病均有较好的效果。由于疫苗株毒力较强, 接种后鸡群往往有一定的免疫反应, 甚至发病, 接种鸡也会成为病毒携带者, 所以这种疫苗只能在本场或附近发生过该病和以前曾使用过该疫苗的鸡场中应用。一般首免在5周龄, 二免在10周龄, 采用点眼、涂肛或饮水接种。点眼接种时为防止鸡发生眼结膜炎, 稀释疫苗时每羽份可加入青、链霉素各500IU。值得注意的是接种进口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前后10d之内一定不要接种鸡新城疫等能引发呼吸道症状的疫苗, 尤其不能使用鸡新城疫I系疫苗, 否则会引发十分严重的疫苗反应, 甚至造成大批死亡。

5 治疗措施

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预防 第2篇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疫苗免疫接种方案

传染性喉气管炎ILT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在自然条件下主要发生于鸡、雉、孔雀和幼火鸡.其特征是呼吸困难,喘气和咳出带血的.分泌物.各种日龄的鸡都可感染,以4~10月龄的鸡最易感染,可引起感染鸡产蛋下降和死亡,自然感染潜伏期6~12d,在鸡群中传播缓慢,全群鸡受到感染大约需要1~2周的时间,在某些地区成地方性流行,发病率呵高达90%~100%,死亡率一般在50%~70%不等,平均在10%~20%.

作 者:尤永君 作者单位:瑞普(保定)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河北保定,071000刊 名:兽医导刊英文刊名:VETERINARY ORIENTATION年,卷(期):“”(2)分类号:S8关键词:

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 第3篇

1 病原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病原属疱疹病毒I型, 病毒核酸为双股DNA。病毒颗粒呈球形, 为二十面立体对称, 核衣壳由162个壳粒组成, 在细胞核内呈散在或结晶状排列。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的气管组织及其渗出物中。

2 流行特点

本病主要侵害鸡, 秋冬寒冷季节多发, 各种年龄及品种的鸡均可感染。鸡群拥挤, 通风不良, 饲养管理不好, 缺乏维生素, 寄生虫感染等都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传播。病毒通常存在病鸡的气管组织中, 感染后排毒6~8天, 病鸡、康复后的带毒鸡和无症状的带毒鸡经呼吸道及眼传染, 亦可经消化道感染。或者由呼吸器官及鼻分泌物污染的垫草、饲料、饮水及用具进行传播, 本病一旦传入鸡群, 则迅速传开, 感染率可达90%~100%, 死亡率一般在10%~20%或以上。

3 临床症状

主要是呼吸困难, 呼噜、张口伸颈, 喘鸣, 眼内有唾沫样分泌物, 结膜发炎, 有时窒息而死, 发病初期, 常有数只病鸡突然死亡。患鸡有鼻液, 半透明状, 眼流泪, 伴有结膜炎, 其后表现为明显的呼吸道症状, 呼吸时发出湿性啰音, 咳嗽, 有喘鸣音, 病鸡蹲伏地面或栖架上, 每次吸气时头和颈部向前向上、张口呈尽力吸气的姿势, 有喘鸣叫声。严重病例, 高度呼吸困难, 痉挛、咳嗽, 可咳出带血的黏液, 可污染喙角、颜面及头部羽毛。在鸡舍墙壁、垫草、鸡笼、鸡背羽毛或邻近鸡身上沾有血痕。若分泌物不能及时咳出而出现堵塞时, 病鸡可窒息死亡。病鸡食欲减少或消失, 迅速消瘦, 有时还排出绿色稀粪。最后多因衰竭死亡。产蛋鸡的产蛋量迅速减少 (可达35%) 或停止, 康复后1~2个月才能恢复。

4 病理变化

本病主要典型病变在气管和喉部组织, 病初黏膜充血、肿胀, 高度潮红, 有黏液, 进而黏膜发生变性、出血和坏死, 气管中有含血黏液或血凝块, 气管管腔变窄, 病程2~3天后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干酪样假膜。由于剧烈咳嗽和痉挛性呼吸, 咳出分泌物和混血凝块以及脱落的上皮组织, 严重时, 炎症也可波及到支气管、肺和气囊等部, 甚至上行至鼻腔和眶下窦。肺一般正常或有肺充血及小区域的炎症变化。

5 诊断

5.1 本病常突然发生, 传播快, 成年鸡发生最多;发病率高, 死亡因条件不同而差别大。

5.2 临诊症状较为典型:张口呼吸、喘气、有啰音, 咳嗽时可咳出带血的黏液。有头向前向上吸气姿势。

5.3 剖检死鸡时, 可见气管呈卡他性和出血性炎症病变, 以后者最为明显。气管内还可见到数量不等的血凝块。

6 综合防治措施

6.1 预防措施

6.1.1 搞好环境卫生。

冬季很多养鸡户只注重保温而忽视通风, 导致舍内缺氧, 有害气体增多, 特别是氨气进入呼吸道后溶解在气管表面的黏膜上, 形成氨水, 腐蚀气管黏膜, 出现溃疡、破损、致使病原微生物乘虚而入, 导致抗病力下降发病率增高。通风换气是个宝, 任何药物替不了, 通风不良乃百病之根源, 此外在饲料中长期添加微生态制剂, 即能提高饲料转化率5%~10%, 又能大大降低鸡舍内氨气浓度, 从根本上减少了呼吸道病的发生。

6.1.2 严格执行合理的防疫程序。

新城疫与呼吸道综合症为对鸡群危害最大的两种传染病。一生中最少要预防四次, 鸡群在整个产蛋期最好少用新城疫冻干苗饮水, 一是避免中和体内抗体或是产生免疫耐受, 二是一但用在呼吸道综合症潜伏期会激发鸡群发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正确的做法是分别于7~10日龄, 40~45日龄, 115~120日龄, 250日龄, 以后每半年一次注射油乳剂双相苗或根据卵黄抗体检测水平而定。注射新城疫和呼吸道综合症的单苗或联苗, 建议使用农业部动检所易邦公司生产的双相苗, 防病效果更确切, 免疫力更高。

6.2 处置原则

当发生传染性喉气管炎时, 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控制。当确诊为传染性喉气管炎时, 可采取以下控制办法。

6.2.1 进行分群, 将发病鸡只挑出, 作为发病群进行治疗。没有症状的鸡只做为假定健康群, 选择一种免疫原性好, 副作用小的疫苗, 进行紧急接种。

6.2.2 发病群药物治疗:将发病鸡只集中在一起隔离, 进行喷雾消毒, 2~3次/天, 连消5天投与3~5天抗病毒药物, 可选择病毒灵、病毒唑或相应中药等。如果鸡只呼吸高度困难, 可在抗病毒药中加入复方安茶碱缓解呼吸困难, 减少死亡。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 促进眼部及气管黏膜的修复。

6.2.3 假定健康群紧急接种后, 在饮水中加入抗生素, 预防继发感染。

6.3 治疗

发病早期, 可紧急接种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 同时添加强力霉素、红霉素或泰乐菌素等药物进行治疗。发病中后期可用中药等拌料, 同时每只鸡3~5万单位的青、链霉素饮水。对呼吸困难的鸡用氢化可的松和青霉素、链霉素混合喷喉, 以缓解呼吸道症状, 降低死亡率。严重的病鸡可用手掰开鸡嘴, 发现喉头有血块或纤维素假膜堵塞的, 用镊子夹出, 然后涂以碘甘油, 每天一次, 连续治疗三天。

6.4 注意事项

6.4.1 免疫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常诱发呼吸道症状和肿眼流泪等反应, 所以鸡群只有在健康的情况下才能免疫接种, 免疫前后3天加抗生素, 防止继发感染。免疫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疫苗的说明进行免疫操作, 准确掌握免疫剂量, 切不可随意加大剂量。另外最好不用点眼的免疫方法, 选择涂肛和刺种的免疫方法, 建议首免采用鸡痘-传染性喉气管炎基因工程活苗。注意传喉活疫苗与其他活苗不能同时接种, 至少间隔7~10天, 以避免相互干扰。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 第4篇

1.1 初步诊断

首先根据气管有出血性炎症, 这是典型病变;再看病鸡的表现:鸡头向上张口呼吸、喘气有音、有阵咳并咳出带血黏液;突然发病, 传播快, 发病率高, 成年鸡多发;并根据鸡群病史等情况可初步做出诊断。

1.2 实验室诊断

(1) 包涵体检查。采取病死鸡的气管、喉头, 研磨制成匀浆, 离心取上清液, 经双抗处理, 然后取0.1~0.2毫升接种于9~12日龄鸡胚绒毛尿囊膜上, 大约在2~4天内出现白色痘斑, 可见核内有包涵体。

(2) 采取病死鸡的气管分泌物, 经常规方法处理, 经喉头或气管、鼻腔接种易感鸡5只, 2~4天后可见典型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的症状和明显的病变。

(3) 剖检病死鸡。可见喉头和气管黏膜有明显充血, 气管上皮坏死, 出现喉炎和出血性气管炎, 在喉头和气管内有带血的黏性分泌物及条状血凝块等, 严重时可见肺脏充血、出血, 心肌出血。

依据流行特点和实验室检查, 可确诊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但是为了不发生误诊还要做好下一步工作。

1.3 鉴别 (比较) 诊断

在诊断本病时, 应注意同鸡新城疫、黏膜型鸡痘、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及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区别。

(1) 与鸡新城疫的区别。鸡新城疫有神经症状, 表现出精神沉郁, 食欲废绝, 经常把鸡头伏于翅膀下, 而且排黄绿色稀便。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无神经症状和拉稀等消化道症状, 仅局限在喉部和气管的病变。

(2) 与黏膜型鸡痘的区别。黏膜型鸡痘在喉头处黏膜有突起的灰白色痘斑, 一般情况看不到气管急性出血性炎症的病变。

(3) 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区别。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感染不足30日龄的雏鸡, 表现的支气管炎与肺炎的病理变化明显。而传染性喉气管炎主要感染4~12个月的较大日龄的鸡, 病变在气管和喉部, 含大量黏液性或坏死性物质。

(4) 与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区别。慢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慢, 呼吸困难症状较轻, 病变主要是鼻、气管、支气管和气囊内有黏液, 病程后期气囊内有熟蛋黄样的干酪物;而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变主要是喉头与气管的下部和支气管有浆液性渗出物, 剖检可见喉头、气管内有带血的黏液性分泌物和条状血凝物。

通过上述三步就可以准确无误的确诊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2 治疗

目前本病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 但采取综合防制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

2.1 加强饲养管理

提升鸡群健康水平能有效预防本病。首先是改善鸡舍通风条件, 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其次是降低鸡舍有害气体的含量, 严防舍内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超标, 使鸡舍保持空气新鲜。还要用营养平衡的全价饲料, 适度增加多种维生素用量, 目的是保护鸡的呼吸道黏膜上皮, 提高鸡的免疫力, 降低应激反应, 最后是做好消毒工作, 用0.5%的百毒杀对鸡舍及周围环境和鸡群实施彻底全面的消毒, 如果是发病期, 每天1次, 连续7天, 平时每周2~3次。

2.2 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在非病区主要是防止本病的传入, 不能使用任何疫苗。而在疫区, 在鸡发病的初期、中期可以紧急接种弱毒疫苗。国产疫苗可选“喉痘二联疫苗” (哈兽研生产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和鸡痘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 。用法是用盐水稀释后刺种或在鸡翅根部肌肉注射0.5毫升/只。接种疫苗的方法以点眼最好。在免疫次数上, 肉鸡在5~10日龄进行一次免疫就可以了, 而由于发病日龄趋小, 蛋鸡就需要接种两次, 第一次免疫可以安排在21日龄左右, 第二次免疫可以安排在16周龄左右。

为尽量减少疫苗的毒副作用, 可以在接种疫苗前, 先行治疗一下鸡群中可能存在的大肠杆菌、传染性鼻炎、慢性呼吸道病等, 方法是直接在疫苗中加入抗生素 (可在500羽的疫苗中加入100万单位的链霉素) 。还要在接种免疫后的4天内通过饮水加入多种维生素和对大肠杆菌、支原体抵抗效果好的抗生素。如果发生疫苗反应 (流泪、眼红肿) , 可在饮水里加抗生素 (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 同时补给维生素A, 一般4~5天可痊愈。

2.3 药物治疗

本病无特效治疗药物, 用西药治疗效果不佳, 不易根治, 笔者采用中药防治该病, 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根据发病情况和临床诊断症状, 以清热化痰, 理气和中为治疗原则, 可以优先选择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即以麻黄25克、杏仁25克、生石膏50克、干草25克、半夏25克、陈皮40克六药合用, 能起到宣肺平喘、燥湿化痰的功效。

因为方中麻黄含有麻黄碱, 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 并且作用缓和而持久;杏仁有抑制呼吸中枢的作用;生石膏能清泄肺热, 有解热作用;甘草能祛痰镇咳, 并且有调和诸药的作用;半夏有镇咳的作用;陈皮富含挥发油, 有很好的刺激性祛痰的作用。在此方的基础上, 可以再根据病症加减, 如有明显咽喉出血者, 可以加射干40克、山豆根40克和胜红蓟50克, 此三味中药为喉科要药。射干、山豆根能清咽利喉, 抗病毒作用好;胜红蓟对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疗效明显。以上为500只鸡的一日的用量, 粉碎拌料喂服, 一日2次, 连用3天。

雏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 第5篇

1 流行病学

在自然条件下, 该病主要侵害鸡, 不同年龄的鸡均易感。病鸡和康复后的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气管和上呼吸道分泌液中, 通过咳出血液和黏液而经上呼吸道传播, 约2%康复鸡可带毒, 时间可长达2年。污染的垫料、饲料和饮水, 可成为传播媒介。

2 临床症状

病鸡表现呼吸困难、抬头伸颈, 并发出响亮的喘鸣音, 呈下蹲姿势, 咳嗽时甩头, 甩出血性痰液。严重病鸡扒开嘴后可见喉头部有被血性痰液或纤维蛋白凝块堵塞, 常窒息而死亡。病鸡排黄绿色稀粪, 食欲减少或废绝。多数病鸡除呼吸道症状外, 还伴有结膜炎症状, 眼结膜红肿, 流泪, 流鼻液, 分泌物从浆液性到脓性, 严重者可导致眼睛失明。

3 病理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鸡可见气管和喉头粘膜明显充血、出血和肥厚, 气管上皮坏死, 出血性气管炎和喉炎, 气管腔内有大量渗出物及凝固似红绫子样的血性痰液, 有假膜的很容易剥离;鼻粘膜充血、肥厚, 腔内有大量粘液, 喉头处有干酪样栓子;有的病鸡还伴有结膜炎变化, 常见眼睑周围肿胀, 结膜充血, 水肿, 有时有点状出血, 下眼睑水肿, 角膜出现溃疡等病理变化。

4 诊断

4.1 初诊

根据该鸡群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

4.2 实验室诊断

把病鸡拿到县兽医站化验室进行实验室诊断, 其过程如下:

在无菌情况下取病死鸡的气管, 经固定, 姬姆萨氏染色, 见到上皮细胞内包涵体。

4.3 鉴别诊断

本病易与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鼻炎, 鸡新城疫等混淆, 应注意鉴别。

(1) 传染性支气管炎 其牲是病鸡咳嗽、喷嚏、流涕和支气管发生罗音。肾肿大, 有尿酸盐沉积。

(2) 鸡新城疫 传播速度稍慢, 体温升高43℃以上, 死亡率一般也比较高, 有的病鸡出现神经症状。 (3) 传染性鼻炎传播迅速, 面部肿胀和鼻眼分泌物增多, 鼻分泌物抹片可见两极杆菌, 抗菌药物有疗效。

5 治疗

5.1对该鸡群用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按羽份稀释后滴鼻。为降低免疫引起的应激反应, 免疫前按每只鸡5000U链霉素喷雾, 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

5.2大群鸡用阿奇霉素 (主要成分:) 饮水, 首次用量加倍, 2次/d, 中间加饮一次电解多维, 连用5d。对个别较为严重的鸡只用阿奇霉素进行滴口, 1mL/只, 2次/d, 连用3d, 症状得以缓解。

5.3用中草药喉感康 (主要成分:双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党参、黄芪、麦冬、桔梗、生甘草) 拌料喂服, 连用5d。

5.4对个别呼吸困难的鸡可徒手扒开鸡嘴, 观察病鸡的喉头有无血凝块或纤维素阻塞, 如有阻塞, 可用镊子将其夹出, 以免窒息死亡。采用如上方法综合治疗, 3d后控制死亡, 5d后病情基本得到控制, 一周后大群痊愈, 治愈率达90%以上。随发病日龄的增大, 治愈率有所提高, 雏鸡治愈率偏低, 与其抵抗力有关。

6 病因分析

在10m2的育雏舍内饲养800只小鸡, 饲养密度过大是原因之一, 所铺垫料是细锯末, 育雏舍内温度偏高, 舍内空气干燥, 温度不够, 灰尘过大是诱发呼吸道病的原因之二, 由于出售小鸡的地方, 非饲养人员经常出入, 消毒不严是造成此病发生的原因之三。

7 讨论

7.1传染性喉气管炎发病急、死亡快, 严重影响养鸡业的发展。因此, 在发病后, 要做到早发现, 早治疗, 进行综合性防治, 效果较好。在疫区, 隔离病鸡、严格消毒、免疫接种是控制该病的有效措施。

7.2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病毒性疾病, 在治疗时应采取以中药为主, 中药与西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 效果较好。

7.3鸡群发生该病后容易并发或继发慢性呼吸道病、鸡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病等。因此, 在治疗本病的同时应用抗菌药物是防治继发感染、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7.4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主要感染鸡。过去认为主要发生在80日龄以上的鸡群, 80日龄以下的鸡群很少发生此病。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 第6篇

1 发病情况

2008年1月至2008年3月初, 在泗水县中册镇的中册二村、胡家庄、中杨庄、东杨庄村、泗河街道办事处的东涧沟、西涧沟、南临泗村、以及高峪乡的高峪村、丑村、小官庄、寺台等村发生了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 给养鸡业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

2 流行特点

(1) 本病主要感染蛋鸡, 没有发现感染肉鸡的病例, 育成期蛋鸡发病率在35%左右, 产蛋期蛋鸡发病率在65%左右; (2) 本病主要发生在寒冷季节, 发病率占74%左右; (3) 鸡群拥挤、通风不良、饲养管理不好、缺乏维生素、患球虫病的鸡群易感染本病; (4) 病鸡、康复后的鸡和隐性感染的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本病主要经呼吸道及眼传染, 也可以经消化道传染。由呼吸器官及鼻分泌物污染的垫草、饲料、饮水及用具为传播媒介; (5) 鸡群感染后, 传播迅速, 感染率可达90%~100%, 死亡率一般在10%~20%或以上, 最急性型死亡率可达50%~70%, 急性型一般在10%~30%之间, 慢性和温和型的死亡率大约在5%左右。

3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 常常有几只鸡突然死亡, 患病鸡有鼻液, 呈半透明状, 眼流泪, 并且伴有结膜炎, 然后表现为特征性呼吸道症状, 呼吸时发出湿性罗音、咳嗽、有喘鸣音, 病鸡蹲伏在鸡笼上, 每次吸气时头和颈向前、向上伸、张口, 呈尽力吸气的姿势, 有喘鸣叫声。病情严重者, 高度呼吸困难, 痉挛咳嗽, 咳出带血的黏液, 污染喙角、颜面及头部羽毛, 在鸡笼、鸡背部羽毛和邻近鸡身上沾有血液。有的病鸡分泌物不能咳出堵住造成窒息死亡。病鸡食欲减少或废绝, 迅速消瘦, 产蛋率迅速下降 (大约在30%~40%) 。病鸡最后多因衰竭而死亡。康复的鸡产蛋率逐渐上升, 1月后逐渐恢复原来水平。临近免疫有效期的鸡群, 发病率低, 症状较轻, 只是无精打采, 生长缓慢, 产蛋减少, 有结膜炎、眶下窦炎、鼻炎及气管炎。死亡率较低 (2%左右) , 当有细菌继发感染和应激时, 死亡率有所增加。

4 病理变化

本病主要典型病变在气管和喉部组织, 病初黏膜充血、肿胀、高度潮红、有黏液、进而黏膜发生变性、出血和坏死、气管中含有血液或血凝块、气管管腔变窄、喉部组织肿胀、充血或出血。

5 诊断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与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有些相似, 容易发生误诊。因此, 对本病应进行综合诊断。

5.1 现场诊断

本病常突然发生, 传播快, 成年鸡发生较多, 发病率高, 死亡因条件不同而差别较大;临床症状较为典型:张口呼吸、喘气、有啰音、咳嗽时可咳出带血的粘液, 有头向前向上吸气姿势;剖检死鸡时, 可见气管呈卡他性和出血性炎症病变, 以后者最为特征, 气管内还可见到数量不等的血凝块。

5.2 动物接种

取病鸡的气管分泌物或组织上悬液经喉头或鼻腔接种易感鸡和雉鸡, 2~5 d可出现典型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症状和病变。

6 防制措施

6.1 疫苗接种

在本病流行的中册镇高峪乡和泗河街道办事处三个乡镇接种鸡传染性喉气管弱毒疫苗, 按疫苗使用说明书进行接种。由于疫苗毒力较强, 接种疫苗后有的鸡群反应较重, 甚至引起死亡。

6.2 治疗

发病鸡群, 确诊后立即紧急接种疫苗。一般接种疫苗2~3 d后, 死亡达到高峰, 然后死亡率逐渐降低。然后投服抗菌药物, 对防止继发感染有一定作用。病鸡进行对症治疗, 如投服喉症丸, 或其他清热解毒利咽喉的中药, 可以有效地减少死亡。

6.3 预防

6.3.1 严格消毒

对饲养管理用具及鸡舍进行全面彻底地消毒。将病死鸡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6.3.2避免混群饲养病愈鸡不能和易感鸡混群饲养, 耐过的康复鸡在一定时间内带毒、排毒, 应该严格控制易感鸡群与康复鸡混养, 为了净化鸡场, 最好将病愈鸡淘汰。

6.3.3 选择性疫苗免疫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诊治 第7篇

1 流行特点

(1) 本病主要侵害鸡, 虽然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 但主要多见于成熟或快成熟的鸡, 而且以成年鸡的症状最具特征。

(2) 本病在鸡群中传播快, 发病率可达90~100%, 死亡率一般为10~20%。

(3) 鸡舍过度拥挤、通风不良、饲养管理不当、VA缺乏及寄生虫感染等, 均可成为本病的传播及增加死亡率。

(4) 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及野生飞禽都可机械带毒成为传播媒介。

2 主要症状

(1) 潜伏期6~12d。急性病例呈现明显的呼吸困难, 咳出带血的粘液, 病鸡吸气时常常将头颈举高伸直, 作尽力吸气的姿势。伸颈张口、啰音、流泪、结膜发炎, 喉头、脸肿甚至失明。

(2) 患鸡精神高度萎顿, 喜伏卧, 迅速消瘦、衰弱, 鸡冠发紫。有时排绿色稀粪, 最后多因衰竭死亡。

3 病理变化

病鸡鼻孔中含有大量粘性、脓性或纤维素性渗出物, 急性病例, 喉头及气管粘膜肿胀、潮红、有针尖状小出血点。口、咽、喉及气管或覆盖一层数量不等的含血液渗出物, 有时延及气管内。严重时喉头及气管完全为渗出物所充填形成栓子。病死鸡嘴角和羽毛有血迹沾污, 结膜充血、潮红, 鼻窦炎。

4 诊断

(1) 鸡群中迅速传播, 一般3~4周内波及全群。

(2) 喉头、脸肿胀, 伸颈呼吸、啰音、部分死亡。

(3) 精神沉郁, 羽毛蓬松, 喜伏卧。

(4) 病理剖检特征为粘液性或出血性气管炎。

5 防治

(1) 加强饲养管理, 对场地、用具实行定期消毒。

(2) 病死鸡坚持作无害化处理。

(3) 发现病鸡立即隔离, 严格消毒。

(4) 天气变化注意预防鸡感冒。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防治 第8篇

1 传染性喉气管炎症状

传染性喉气管炎简称鸡传喉, 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冬春季节多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病鸡呼吸困难, 通常伴有响亮的喘鸣声和咳嗽声, 病情严重者张口伸颈呼吸, 甩头, 有时咳出带有血液的渗出物, 同时鼻液分泌增多。剖检可见其口腔、喉头有泡沫样黏液, 有的病鸡喉部周围黏膜上有淡黄色的凝固块状物附着, 喉部和气管黏膜肿胀、出血并形成糜烂。

2 传播途径

饲养者没有认识到接种过疫苗的鸡和病愈鸡都是带毒素者, 生物安全措施不严密, 混入背景不明 (比如有无接种疫苗) 的鸡, 疫苗应用不当。通过呼吸道, 饮水, 饲料等方式均可感染, 属横向传播。

3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6~12d, 人工感染2~4d即可见发病。潜伏期的长短与不同毒株的毒力强弱有关。急性型病鸡常突然死亡。症状是鼻孔有分泌物和呼吸时发出湿性啰音, 继而咳嗽和喘气, 每次吸气时, 头和颈部向前向上, 张口、尽力吸气的姿势, 有喘鸣叫声。严重病例, 高度呼吸困难, 痉挛咳嗽, 可咳出带血的黏液, 污染喙角、颜面及头部羽毛;甚至在鸡舍墙壁、鸡笼或邻近鸡的身上沾有血痕, 若分泌物不能咳出, 即可窒息死

食健胃。护理同上。14日:停药1d, 食欲增加, 精神尚好, 大便基本正常。15日复诊:全身症状继续好转, 照上方服。护理同上。16日再诊:基本痊愈, 不再用药, 让其回家好好护理, 后追访, 恢复健康。

4.3例3:脾阴不足李庄镇某村民自养母猪于2010年12月12日来诊。主诉:产后已一个多月, 饮食逐渐减少。近几天几乎绝食。检查:精神不振, 口色结膜淡红, 舌体干薄, 大便干而小, 营养不良, 行走时呈摇摆姿势。治疗:生化汤减去炮姜, 加熟地6钱、天冬8钱、寸冬6钱、花粉5钱、玄参5钱、麻仁2两、滑石6钱、蜂蜜2两, 亡。病鸡食欲减少或消失, 迅速消瘦, 鸡冠发紫, 有时还排出绿色稀粪, 最后多因衰竭死亡。发病比较缓和的鸡群其症状为生长迟缓, 流泪, 结膜炎, 鼻炎及气管炎, 以及眶下窦肿大等症状。鸡群发病日龄多在35d以后, 成年鸡群也会发生, 育成鸡群发病后死亡率高于成年鸡群。

4 剖检变化

病鸡的喉头出血, 严重发病的鸡群常因为气管被饲料堵塞窒息而死。死亡率高达40%。主要在气骨和喉部组织, 可见气管和喉部黏膜充血、肿胀, 高度潮红, 有黏液, 进而黏膜发生变性、出血和坏死。气管、喉部有含血黏液或血凝块。病程2~3d后有黄白色纤维素性干酪样假膜, 可能会将气管完全堵塞。炎症也可扩散至支气管、肺和气囊或眶下窦, 肺一般正常或有充血和小范围的炎症变化。诊断时应与禽流感, 新城疫及传染性支气管炎等病相区别, 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确诊。即传染性喉气管炎除一般病状外, 可见张口呼吸、喘气, 有啰音, 咳嗽时可咳出带血的黏液, 有头向前、向上张口吸气的姿势。剖检可见气管呈卡他性和出血性炎症病变, 最为特征的是管腔内有血凝块或带血的黏液。进一步确诊, 可进行病毒学和血清学检查。

5 预防措施

为更好地控制本病, 曾有本病流行的鸡场应在认真做好疫苗接种的同时, 严格执行各项生物安全措施。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是一种强毒疫苗, 为了确保疫苗的免

服药方法同上。护理:给以充足饮水, 适当增加精料。13日诊:稍有食欲, 吃了一点稀食, 其他同上。照上方加陈皮、六曲各6钱, 以健胃消食理气。14日诊;食欲有所增加, 大便开始变软, 精神稍有好转, 照方。15日诊:观察1d。16日诊:食欲大增, 大便正常, 精神尚好, 结膜口色微红, 照上方减去麻仁、滑石、蜂、花粉, 加党参七钱, 补中益气, 加柏子仁八钱、远志五钱、添补心血。护理同上。17日诊:结膜、口色、食欲均都恢复正常, 全身情况很好。停药后查无复发。

疫保护效果, 必须用点眼或滴鼻的方式接种。因为经点眼方式接种时, 疫苗病毒间接到达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并在其中生长繁殖, 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在实际接种操作中常有遗漏而未接种的鸡, 因而这些鸡仍保持对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易感性, 可被接种鸡排出的病毒感染。如这些病毒传播到附近未接种疫苗的鸡群, 极易造成疾病的爆发。因此, 除非本场有传染性喉气管炎存在时才使用疫苗, 否则以不用为好。

应用疫苗免疫, 必须采取严格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千万不要将未接种此疫苗的鸡和已接种此疫苗的鸡混在一起。此外, 切实做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垫料和死鸡的处理要严格按要求执行, 出鸡舍前要经消毒液喷射。饲养员鞋子、衣物, 进出鸡舍车辆、人员要冲洗消毒, 以确保不携带病毒。每个鸡场都要根据当地条件制定一个有效的控制程序, 并不断坚持下去。

常用的免疫程序是:蛋鸡和种鸡第一次免疫在35~45日龄, 第二次免疫在90日龄。

6 治疗方法

本病尚无特效的药物治疗, 发病鸡群常采用对症疗法和抗继发感染, 有一定效果, 对于出现病状的病鸡, 可用镊子去除喉头和气管上端的士酪样假膜, 可使症状得到缓解。为防止继发感染和并发症, 可辅以泰乐菌素、链霉素、氟哌酸等抗菌药物治疗。 (1) 每羽肌注新城疫Ⅵ系弱毒苗5~8头份或I系弱毒苗3~5头份, 同时用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苗点眼, 每羽2头份, 点眼时每500羽的疫苗用量中加入注射用氨苄西林钠无菌粉1g。 (2) 在 (1) 的基础上按每100kg水加氨茶碱15~20g或选用麻黄碱2.5mg/kg体重、盐酸多西环素和硫酸新霉素各5~10g的用量混合, 供鸡群自由饮用, 也可配合使用专治传染性喉气管炎的成品药物, 如喉感康、喉支消等。

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接种两次效果最好, 在鸡群35~45日龄和70~90日龄各进行1次。在免疫接种或治疗过程中如果选用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点眼 (严禁滴鼻) 引起鸡出现眼肿、流泪或其他呼吸道病症, 均视为免疫或紧急接种失败, 应该在使用抗菌素控制继发或并发感染的同时, 再接种1次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苗。

7 注意事项

(1) 使用者应当选择好的疫苗, 减少因疫苗反应造成的损失。如果发生反应性疾病, 可以采用抗菌素饮水、点眼等措施来挽救。 (2) 使用疫苗时应严格遵照说明。正确地稀释疫苗, 以保证其品质。 (3) 不要用饮水或喷雾的方法接种, 应采用厂方提供的滴管, 并保证一滴不漏地得到足够剂量的疫苗, 保证免疫接种效果。 (4) 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 防止疫苗病毒向其他鸡群扩散。 (5) 严格控制人员、车辆、用具的活动范围, 加强消毒和卫生工作。

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预防

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预防(精选8篇)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预防 第1篇1 流行病学特点该病各种年龄的鸡均可发生, 但以成年鸡的症状最为典型。病鸡...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