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英语上小结
初一英语上小结(精选6篇)
初一英语上小结 第1篇
2005-2006学年上学期初一英语组工作小结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在充实和忙碌当中过去了,回首望望走过的路,初一英语组的这半年来经历了太多的艰辛,但是最后总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了”。现在的初一英语组正在日益走向成熟。
一、回顾
第一个月,由于李娅老师未回来,全级八个班的课就落在了3个老师的身上,陈娟和蔡明各带了3个班的课,陈娟还担任了8班英语起步班的课,要同时完成1A和2A的备课及教学,任务非常艰巨;金俐老师代初一(5)班的班主任;蔡明代3个班的课还兼任备课组长;谁的任务都不轻松,而且在开学初唯独就没有英语教材,还得准备上课要用的材料。那时候的感觉每天就像打仗一样,不停的上课。因此在第一个月,对于策略性地教学和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方面可能注重的不够。但是即使这样,大家也没有放松对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从抓书写习惯着手,狠抓英文的书写,不仅在平时的作业当中注意规范学生的书写,周末回家每周一张练习卷,班级每周一评。因此在迎国庆书法展才有了那一道美丽的走廊风景。
李娅回来之后,备课组逐渐步入了正轨,蔡老师又做上了班主任,然后是李娅的生病,又有了单洁老师的加入,之后是单老师的离开和李娅的回来,这一切,都显得那么有戏剧性。
二、坎坷中的成果
1、良好的习惯的养成对学习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位任课教师从第一节课开始就对所教班级的学生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范。如1、2班的课前读书的习惯,5、6班的课前听写的习惯,这些好习惯的养成无疑给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动力。
2、培优补差落到实处。各班以每次月考为依托,针对自己班级的情况,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如陈娟老师对于8班的同学在英语方面比较薄弱的状况作出了非常详细的分析和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初一2册课本的教学,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李娅老师在了解班级的情况之后,非常细致耐心地开展了教学,学生一遍不懂,她接着再教,听写单词一次不过关,一遍遍地重听。金俐老师充分利用周五12点半到1点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抽测和检查,有效地督促了学生的学习。蔡明老师利用点滴时间给学生补课,学生都自愿课后留下,在班级里还利用一帮一的方法,以学优生带动学困生达到全班的整体发展。另外,初一每晚6点半的时间也是由我们的英语老师所发起的,如今在初一每到六点半几乎都可以看到各个班级在认真地学习英语,教师充分利用这些时间对班级的较差的同学进行补差,并对较好的同学进行相关的监督和指导。
3、以各项学科活动为引领,带动学科的发展。
学科活动是学科教学的载体,如何有效地利用学科活动,使活动落到真正的实处,通过活动促进学科的发展,这是关键所在。(1)9月的“迎国庆英文书法竞赛”,提高了全级学生的书写水平,为整个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12月初的“英语科技节”全级师生同台演出,涌现出了一大批的优秀英语节目和优秀英语演员、主持人。
(3)12月底期末将至,全级通过充分的准备,开展了一次“百词竞赛”,全级100分的9个,95分以上的55个,为期末考试的优异成绩的取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英语操练中李阳疯狂英语短句三百句给我们同学的学习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4、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获取各方面的有利信息,为我所用;积极配合教研组活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担任了支援初三工作的初一知识点的归纳。全组每位老师都上了一堂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课。金俐、蔡明老师参加了全校的评优课,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5、集体协作,互帮互助,整体发展。
我们坚持每周的集体备课,通过沟通和交流及时地了解各班级的情况,集体出谋划策;每一个单元我们都对知识点和难点做出归纳并小结;我们通过互相的交流取长补短,对教材的分析和利用取得一致的共识;每次的月考既是我们一个阶段工作的结束,又是我们下一个阶段的开始。我们就这样一路支持着彼此,也激励着彼此。下面和你分享的是我们的累累硕果:
(1)、(蔡明)1班从摸底考试的第四名进步到了第三名,及格率由41.03%上升到66.7%,优秀率由2.26%上升到28.2%,年级前十名由原来的2名上升到了5名。1班虞王同学的英语成绩由原来年级的157名进步到了60名,整整提高了进100名!陈德表同学由209名进步到了103名,进步了106名!2班虽然历经坎坷,曾名列过第一、二、三、但到最后还是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获得了全年级第一,且均分比第二名高出四分多,及格率由45.16%上升到78.12%,优秀率由3.23%上升到18.75%。
(2)、(李娅)3班摸底考试的最高分是79,期末考试提高到106分,年级排名第5,优秀率从0提高到3%,及格率从12%提高到40.37%。4班的黄梓晴从摸底考试的62分提高到101分,年级排名17,优秀率也从1%提高到8%。两个班的学生的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3班成绩提高十分以上的有14人,李琦同学成绩从33分提高到63分。4班成绩提高十分左右的有9人,有两人提高二十分以上,梁棨临同学从46分提高到66分,高木汗同学从15分提高到54分。
(3)、(金俐)5班在摸底测试中由前50名的9人上升到11人,200名后4人下降到1人;由摸底测试的均分49.98,比年级均分高2.63分,比年级第一名低8.89分;提高到期末测试的均分63.57,比年级均分高6.35分,比年级第一名低3.88分。6班一直保持了比较好的学习状态,成级稳定,象刘思炜,王乐天,柯宗佑,刘昊元在年级的排名大幅提前,(4)、(陈娟)7班入学时均分47.64,与年级平均分相差6分,此次考试中均分上升至57.5,与年级平均分持平。在整体成绩上升的趋势下,陈艳婷单科成绩进入了年级前十名(入校时仅有一名同学单科进入年级前二十名)。8班入学时均分为25.38,此次考试中均分上升至38.61。及格率从0上升到15%。最高分从42分上升到78.5。入学考试中,全班有22名同学单科成绩位于年级200百名以后,最好的成绩也在年级排名150名以后;此次考试中,年级排名200名以后的有14人,150名以前的有7人
三、反思和展望 反思:
1、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还应加强,针对初一学生基础差的特点制定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堂,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
2、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发展,有效引导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要避免部分学生因学习失败而导致的厌学情绪的影响。
3、做好教学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在反思中成长。
4、教师还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充实和完善自己。展望:
一路走来的路很坎坷,也很艰辛,但是我们始终没有气馁,在努力执着地向前走着。我们相信,尽管我们还面临着很多困难,但是只要我们有信心,明天会更好!
初一英语上小结 第2篇
为了使老师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为了营造教师相互学习的氛围,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听评课,提高我们教学质量。在此,对本次公开课作如下总结:
一、教师重视程度高。
开展公开课教研活动,是英语组里采取的一项措施,各位老师的重视程度高。不管是老教师,还是年轻教师,不管是听课还是评课,大家从思想上、行动上,是非常重视这次活动,把它当作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
二、课的准备。
上课前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只有备好课,才能保证上课的质量。备课的前提就是要不断的去学习,收集各个方面关于知识的有用信息。在上课前一定要多阅读教材、材料,深刻理解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新课标的标准进行上课。这次的公开课,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我们努力做到遇到问题及时解决,在备课上下足了劲,课前准备充分,道具多样、课题新颖,具有科学性和可实践性。
三、课堂上
使用标准的口语贯穿整个课堂,营造了良好的英语氛围。用循序渐进的形式进行语言操练,成功的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扎实的基本功,耐心的没有一句汉语的重复也是公开课的的亮点。适当运用简笔画和一些有趣的游戏活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
们在轻松愉快中学会英语。课堂上需要老师过硬的驾驭、课堂能力。教师从学生的手、脑、眼等各种感官培养了学生的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课的反思。
课的反思是教学提高的重要一环,老师的教学要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去学习去创造。本课有值得称赞的地方,但也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在课上活动的安排,在教学中和学生和互动上,注重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课堂艺术与实用如何体现,学生对于教学重点的把握,等等方面。
当然,任何一堂不成功的课也有亮点,任何一堂课成功的课也有败笔。
我们还存在太多不足有发现的还有没被发现的,对于新课标的领悟和课堂教学的提高,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去学习、体会,探究教学中出现问题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以后的教学,相信随着我不断成长,取之糟粕。在今后我们将有更多的这样的机会来提升自己,在实践中感悟。
初中英语课堂小结方法例谈 第3篇
巧妙的课堂小结, 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 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谨;可以助推学生思维的高潮, 启迪智慧;可以陶冶情操, 升华情感, 让学生体验到“课已止而意未了趣未停”。那么, 课堂小结有哪些方法呢?下面以《英语 (新目标) 》八年级内容为例, 谈谈教学中常用的几种课堂小结方法。
一、归纳概括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的知识可能是零碎的, 一节课下来有必要对这些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概括, 使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并且与已有知识相关联, 这样便于记忆。在日常教学中, 可以采用总结法和图示法进行归纳概括。
1. 总结法
总结法是课堂小结最常用的方法, 它能把纷繁的知识点进行梳理, 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 把握重难点。如八年级下册Unit 7和Unit 8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如何请求和给别人提建议, 在单元教学结束的时候进行总结, 有助于学生对该内容的记忆和运用。可以将表示建议与请求的句型进行罗列:
Why don’t you/Why not do sth
What/How about doing sth
You should (not) do sth
You’d better (not) do sth
Let sb (not) do sth
Would you like to do sth
Could/Would/Can you please (not) do sth
Would you mind (not) doing sth
2. 图示法
图示法是简单整理课文内容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Unit 5中的“If I become an athlete, will I be happy?”时, 可以采用以下图示 (见图1) 进行小结, 使知识脉络更清晰。
二、悬念思索法
1. 首尾呼应, 点破迷津
教师导入新课时, 提出问题, 设下悬念, 以引出下文。在授课的结尾, 就应顺理成章地照应开头, 点破迷津, 解决悬念。这样一来, 首尾呼应, 水到渠成, 整个教学过程和谐自然, 完整无缺。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Unit 9的“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一文时, 在导入时先设置悬念:1.If you go to a new country, what do you usually want to know?2.Why do so many Chinese tourists choose Singapore?学生带着疑问学习完后, 在课的结尾导出答案、解决悬念, 这也是对课堂教学的一个很好概括。
2. 层层诱导, 启发思索
教师的教学重要的不是把知识倾囊而出, 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因此, 教师应该层层诱导学生, 启发学生不断思考, 最终使学生获得通往知识宝库的钥匙。如在教学感叹句时, 给出例句:What a beautiful girl!How beautiful she is!学生通过观察, 发现此句型由what和how引导, 并且能初步提炼出这样的句型结构:How+形容词+主语+谓语!What+a/an+形容词+名词。接着, 教师再给出另外的例句:What tall trees they are!学生会发现what除了可修饰可数名词的单数外还可以修饰可数名词的复数。随着教师继续呈现例句“What hard work it is!”和“How heavily it rains!”学生又发现what后面也可跟不可数名词, how后面除了跟形容词也可跟副词。在课堂小结阶段, 教师要求学生再次思考, 得出该课所学感叹句完整准确的句型结构。当学生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时, 正是他们摸到了学习“窍门”的时候。
三、拓展延伸法
1.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使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好的结尾可以使学生急于求知后面的内容。英语教师针对教学内容人为地设置思维障碍, 造成疑惑, 使学生处在暂时“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 以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和解决。这种方式具有启发性, 使学生疑窦顿生, 活跃思维。这样就为讲解深化以后单元知识架好桥、铺好路, 提高了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 发展了智力。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Unit 4 Section A后, 学生掌握了如何变陈述句的直接引语为间接引语, 知道要注意人称、时态的变化。这时候可以给出以下例句, 让学生辨别是否正确。
(1) She said, “This is my computer.”→She said that was her computer. (有学生提出疑问, 为什么这里要变this为that)
(2) She said, “The moon is smaller than the sun.”→She said the moon was smaller than the sun. (有学生质疑这句的变化有错, is不应该变was, 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这是正确的, 因为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时需要变时态)
(3) Mary asked me, “Where is the park?”→Mary asked me where the park was. (特殊疑问句的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还未教, 学生对于这句话是否正确还不敢下结论, 有学生认为是正确的, 也有学生提问为什么要变换语序)
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及查阅资料, 弄清楚陈述句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除了要注意时态和人称的变化外还要注意什么、什么情况下不用变时态以及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直接引语怎样变间接引语。通过这样的课堂小结, 使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 为本单元后面的内容做好铺垫, 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师充分利用了学生这一教学资源, 实现了教学相长。
2. 巧妙设计课外活动题, 拓宽视野, 提升能力
新课程倡导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后小结时巧妙设计一些课外活动题, 这既可以拓宽加深课程内容, 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八年级上册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教给了学生如何制作奶昔、沙拉、爆米花、面条及三明治。通过学习, 学生掌握了如何用英语描述制作食品, 在课堂小结时给学生布置两个课外题——用英语描述制作粽子和用英语表达不同的烹饪方式, 并且让学生在下节课进行比赛。很多学生通过课外查阅资料都获得了答案, 虽然这些内容并不是书本上的知识, 但通过探究, 学生的视野及知识面都得到了拓宽。另外,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 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获取知识。
四、品读感悟法
1. 品读鉴赏, 美的享受
英语是一种非常有乐感的语言, 它可以说, 可以侃, 可以吟, 可以唱, 可以诗, 可以舞, 所以课堂小结也可以形式丰富多样, 博采众长, 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度过课堂的最后几分钟。
八年级下册Unit 3主要学习when和while句型, 教师可以让学生欣赏歌曲“Yesterday once more”, 或者以英语谚语作为小结, 如:Don’t touch it, while the dog is sleeping. (不要惹事生非) While there is life, there is hope. (生命不止, 希望不灭)
八年级上册Unit 8中动词过去式的变化可以通过以下chant结尾, 予学生深刻的印象。
Clap clap clap, clap our hands.
I say go, you say went.
Go go go, went went went
Buy buy buy, bought bought bought
Take take take, took took took
Is is is, was was was
I say see, you say saw.
See see see, saw saw saw
Have have have, had had had
Eat eat eat, ate ate ate
Are are are, were were were
Hang hang hang, hung hung hung
2. 感悟升华, 德育渗透
育人德为先。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英语 (新目标) 》教材的编写特别注重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在课堂小结时适时地进行德育渗透, 让学生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如八年级下册Unit 4中“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就是一篇非常有利于进行德育渗透的文章。我们可以在这篇文章的课堂小结阶段用幻灯片展示失学的孩子、孤独的老人、街头乞讨的残疾人、地震及战争中失去家园的人们等图片, 让这样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学生的心灵, 使学生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这时可以要求学生结合课文谈谈在看到这些图片后的感受, 通过讨论最后总结出“Try our best to help the people who need help”, 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 使学生的认识和情感得以发展。
初一英语动词学习小结 第4篇
一、“be”动词: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它共有“am, is, are”三种形式,应记住:I(我)用“am”,you(你)用“are”,“is”用于“他、她、它”,所有复数都用“are”这一规律。它们没有固定的中文意思,它们所表示的中文意思,可理解为“是,在(哪),有(几岁)”等。例如:
1.I’m eleven. 我有十一岁。
2.He isn’t a teacher. 他不是个老师。
3.Are you in Class 1? 你在一班吗?
注意:否定句在“be”动词后加“not”(例2);一般疑问句把“be”放到句首(例3)。
特殊疑问句:疑问词+一般疑问句语序(中、英语序颠倒)。例如:
一般疑问句:助动词/be动词放在句首。例如:
1.Is he in Grade 1? 他在一年级吗?(句中有语气词“吗”,助动词放句首)
2.Are they your friends? 他们是你的朋友吗?
二、情态动词:can能、会;它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在“can”后直接接动词原形。例如:
1.I can paint. 我会画画。
2.He can’t paint. 他不会画画。
注意:(陈述句中、英文语序相同)否定句在“can”后加not,缩写为:“can’t”。
3.“Can you/she sing?”“Yes, I/she can.”“你/她会唱歌吗?”“是的,我/她会。(一般疑问句把“can”放句首)
4.What can you/your sister do? 你/你姐妹会做什么?(特殊疑问句:疑问词+一般疑问句语序)
三、行为动词:have(有),like(喜欢),want(要、想要)等,它们有独自的意思,有人称和数的变化。例如:
1.I have a computer. 我有一台电脑。
2.You like tomatoes. 你喜欢西红柿。
3.I want to see an action movie. 我想看一场动作片。
4.He often watches TV. 他常看电视。
注意:肯定句中、英文语序相同,但单数第三人称“he, she, it”等作主语时,后面的行为动词词尾应加“s”或“es”,构成单数第三人称形式,其他人称后,动词用原形。
以上例句是行为动词的一般现在时,表示的是现在的状态,经常发生的动作或经常做的事称为“一般现在时”。它们的否定句和疑问句,与含动词“be”的句子不同,否定句不能在行为动词后直接加“not”,而应在助动词“do或does”后加“not”构成否定意义,第三人称用“doesn’t”,其他人称用“don’t”。一般疑问句把“do或does”放在句首。例如:
1.I don’t have a computer. (否定句)我没有电脑。
2.He doesn’t often watch TV. (否定句)他不常看电视。
3.“Do you like tomatoes?”“No, I don’t.”“(一般疑问句)你喜欢吃西红柿吗?”“不喜欢。”
4.“Does she get up at 7:00?”“Yes, she does.”(一般疑问句)“她是7点起床吗?”“是的。”
5.Where does Tom live? (特殊疑问句)Tom住在哪儿?
在英语中,动词的用法很灵活,动作发生的时间不同,动词的形式就不同。除上述行为动词表示经常性的动作外,初一上册中,还出现了表示正在发生的事或正在做的事,称为“现在进行时”。它的动词形式为be+v-ing。例如:
1.I am watching TV. (肯定句)我正在看电视。
2.He isn’t writing. (否定句)他没在写字。
3.Are they shopping? (一般疑问句)他们在购物吗?
4.What are you doing? (特殊疑问句)你在做什么?
这一时态的结构中既有动词“be”又有行为动词,但与现在时不同的是,句中行为动词不能用原形,而要用动词的现在分词形式v-ing(在动词后加“ing”)。否定句和疑问句的结构与含动词“be”的句子相同。
[小试牛刀]用所给动词的适当形式填空。
1. I ____ (like) tomatoes but I ____ (like) broccoli.
2. My brother ____ (have) a basketball but he ____ (have) a baseball.
3. “What ____ (be) these in English?”“They ____ (be) pencil sharpeners.”
4. “Where ____ you ____ (live)?”“I ____ (live) in Mexico City.”
5. Amy ____ (be) from America. She ____ (speak) English well. She ____ (learn) Chinese in
China now. She ____(like) action movies. But she ____ (like) thrillers. Look, she ____ (read) a book in the room. Her parents ____(watch) TV. Her dog ____(play) with a ball. She ____ (love) her parents. She ____ (have) a happy family.
初一英语介词的小结和练习 第5篇
介词at on in表示时间的介词 at, on, in(在):
at表示时间的某一点;on表示某日或和某日连用的某一时间段;in用于表示除日以外的某一时间段,以及泛指早晨下午晚上。1.at(1)at表示一天中的某时刻,不用冠词,如: at six o’clock(在六点钟), at dawn(在黎明), at sunrise(日出时), at noon(在正午)。
I arrived at school at seven.我到学校时是七点。(2)at表示一瞬间或短暂的时间,如:
at that moment(在那一瞬间), at present(目前), at that time(那时)
Your memory is always poor at this time.你的记忆力到这时候总是不好。
(3)at表示节日或年龄,如:
at Christmas(在圣诞节,指整个节日), at the age of ten(在十岁时)。How could you be so forgetful at the age of ten? 你才十岁怎么就这么健忘? 2.on
on表示某日或和某日连用的某一时间段,如:
on Monday(在星期一), on Friday afternoon(在星期五下午)
on the morning of August the eighth(在八月八日早晨)
on Christmas Day(在圣诞节,指在当天)
You were late on Monday last week.你上星期一就晚了。
You mean I was late on May the fifteenth? 你是说我五月十五日晚了? 3.in
in表示年、月、季节、世纪、时代,与定冠词连用表示一天中某个时间段,如:
in 1996(在1996年), in May(在五月), in spring(在春季),in the 20th century(在二十世纪), in the eighties(在八十年代),in modern times(在现代), in the night(在晚上)。
Sorry, I am late, the first time in May.对不起,我晚了,五月份第一次晚。
I got up at six in the morning.我早上六点钟起床。表示地点的介词 in on at 1.at表示地点:
(1)用于指较小的地方。如:
I shall wait for you at the station.我应该在车站等你。
(2)用于门牌号码前。如:
He lives at 115 Zhongshan Road.他住在中山路115号。
2.in表示地点:
(1)用于指较大的地方。如:
He lives in Shanghai.他住在上海。
(2)虽然是很小的地方,如果说话人住在那里,也可用in。商店、学校、机关等,若看作一个地点(point)用at,若看作一个场所(place)用in。如:I met him at the post-office.我在邮局遇见他的。I’m now working in the post-office.我现在在邮局工作。
3.on表示地点,一般指与面或线接触,意为“在……上;在……旁”。如:
The picture was hanging on the wall.照片在墙上挂着。
New York is on the Hudson River.纽约在哈德逊河上。1.in 在......之内
1)表示地点,表示大地点。
The camel lives in the desert and eats grass.骆驼住在沙漠里,它以草为生。She’s in china with her mom and dad.她和妈妈爸爸一起在中国。
My mother is an english teacher in a university in Beijing.我妈妈是北京一名大学的英语老师。
I’m in class one.我在一班。2)表示时间,表示在某一个时间段内。
The weather is cold in winter.冬天天气很冷。3)表示颜色和语言也用介词in。
Do you know the girl in red? 你认识穿着红色衣服的女孩么?
I can write this article in english.我能用英语写这篇文章。2.from 从......中来 1)come from
I come from china and i’m Chinese.我从中国来,我是中国人。There are camels from Africa.骆驼从非洲来。2)download from I download music from the internet.我从网络上下载音乐。3)be different from
lily’s habits are different from Cinda’s.莉莉的习惯与琳达的不同。3.with 和,用,与 1)with sb 和......人在一起
I’m in class one with damming and Ringling.我与大明和玲玲都是一班的学生。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the cinema with betty and me?
你愿意与贝蒂和我一起去看电影么? 2)with Esth.表示用某种工具
I write with my pen, and I see with my eyes.我用我的笔写字,用我的眼睛来看。4.at 在......1)表示地点,主要指小地点。
My father is a teacher at Beijing international school.我爸爸是北京国际学校的一名老师。
My mother is a doctor at the hospital.我妈妈是医院医生。2)表示时间,主要指时间的一个点。
I get up at half past seven in the morning.我早上七点半起床。
I usually do my homework at home and at the weekend.我通常周末在家里写作业。3)be good at 擅长于......I am good at reading and writing.我擅长读写。5.behind 在......后面
The classrooms are behind the offices.教室在办公室后面。6.next to 紧挨着
The library is next to the classrooms.图书馆紧挨着教室。7.in front of 在......前面
they are in front of tony and damming.他们在托尼和大明前面。
the gym is a building in front of the offices.体育场在办公室前面。8.for 为了......thank you for your email.谢谢你的邮件。
we often make a birthday cake for his birthday.我们通常为了他的生日准备一个生日蛋糕。
I am a teacher and i use my laptop for my lessons.我是一名老师,我经常用笔记本电脑备课。9.on 在......上,在......时
1)表示时间,表示具体的一天。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a football match on Munday?
你愿意周日看足球赛么?
I was born on Jan, 1st, 1992.我出生于1992年1月1日。2)表示地点
on the farm 在农场上
on the playground 在操场上 10.to 自,向 1)talk to 与......谈论
we have a break and i talk to my friends.我们有一个课间休息,我和我的朋友们聊天。2)go to 去
he likes films and he often goes to the cinema.他喜欢电影,他经常去电影院。3)welcome to 欢迎到......welcome to Beijing zoo.欢迎到北京动物园来。4)listen to 听
They always listen to music.他们经常听音乐。
5)connect......to
please connect the monitor to the computer first.请先把显示器和电脑主机连在一起。11.by
she usually buys cads by her favorite singers.她经常买她最喜欢歌手的cd盘。练习:
一.用介词填空。
1.___the theatre
2.__ Beijing
3.__ the cinema
4.___ the farm
5.___ school
6.__ home
7.__ the park
8.__ the library 9.__ the stadium 10.__ 1994
11.__ November
12.__ 15:00
13.__ Munday morning 14.__ 6:30
15.__ Monday
16.__ January
17.__ may, 1
18.__ my birthday
19.__ weekend
20.__may, 1, 2006 21.___ the playground
22.___my birthday party 二.选择最佳答案。
1.the plane arrived at Condon airport ______ Wednesday.a.on
b.at
c.in
d.for
2.what do you usually do ________ Christmas?
a.on
b.at
c.in
d.for
3.the first class begins _______ 8 o’clock ______ the morning.a.at/on
b.at/in
c.on /in
d.on/on
4.we will be in Nanjing _____ Tuesday ______Thursday.a.on/ through
b.on/to
c.from/to
d.on./till
5.we will have a football match _____ this Saturday afternoon..a.on
b./
c.in
d.for
6.he came to see you _____ the evening of may 10th.a.in
b.at
c.on
d.for
7.the supermarket is still open ______ midnight.a.at
b.on
c.till
d./
8.days are longer ______ summer than ___________ winter.a.in/in
b.in/on
c.from/to
d.to/in
9.children get presents ________ Christmas and ______ their birthday.granny is coming
for lunch________ Christmas day.a.at/on/on
b.on/on/on
c.at/in/at
d.in/on/in
10.________ new year’s eve people usually don’t go to bed until midnight.a.at
b.on
c.for
d.in
11.tom and paul usually watch TV ______ weekends.a.at
b.in
c.for
d./
12.he said that he would meet us ____ the cinema.a.in
b.at
c.on
d.of
13.there are many beautiful birds ______ the tree.a.on
b.at
c.in
d.besides
14.Lucy is waiting _____ no.3 bus stop ________ her father.a.for/for
b.for/at
c.at/for
d.at/at
15.do you often listen ________the program ________ the radio.a.to/of
b.to /in
c.to/on
d.on /to
16.can you tell me the way ______ shanghai zoo?
a.to
b.at
c.for
d.towards
17.thank you _______ your coming.a.to
b.of
c.by
d.for
18.Mr li is going to help him ________ his Chinese this afternoon.a.with
b.on
c.by
d.at
19.let me introduce her _______ you.a.with
b.on
c.to
d.for
20.tom has made friends_____ many Chinese students.a.with
b.to
c.by
d.among
21.can you find out the answer__________ these questions?
a.of
b.for
c.to
d/with
22.don’t forget to bring your text book ______ you.a.in
b after
c.with
d.to
23.can you sing this song _____ English?
a.with
b.in
c.by
d.for
24.who is the boy _____ blue trousers?
a.in
b.on
c.with
d.at
25.don’t read _____ the sun.it’s bad _________ your eyes.a.under/of
b.in/towards c.in/ for d.under/for
26.how many students go to school _____ foot?
a.by
b.in
c.on
d.with
27.i will make a trip _____ Europe this summer.a.for
b to
c with
d.of
28.my mother send a postcard____ me every year.a.to
b.for
c.by
d.with
29.let’s make a cake_______ damming;he likes cakes.a.to
b.for
c.by
d.with 30.there are lots of animals ________ the grassland.a.at
b.on
c.in
初一英语上小结 第6篇
本次比赛内容是针对初一英语牛津版新教材进行说课
比赛时间为15分钟
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理论的选择、教与学的方法和运用、教学过程的说明等 目的是:希望通过比赛
在比较短的时间内
让更多的老师了解如何上好新教材中各种课型的新授课
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和提高
并以此进行交流与借鉴
达到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
从比赛情况看
每一位参赛教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本次比赛活动
认真准备
反复修改
表现了较高的驾驭理论、驾驭教材和科学设计的能力
说出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展示了各自良好的风采
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有计划、有安排出成效
本次活动做到了有计划
有安排
区教研室高度重视
制定了详细的初赛、决赛方案
拟定了评分标准
做好了大量的前期工作
为初赛决赛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基础
成功地为参赛教师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
8位老师凭借自己平时良好的教学基本功
以说课的形式展示了他们的教研理念、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
通过活动
老师们纷纷表示在这样的活动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技能
也引发了自己对教学的反思
收获匪浅
二、内容丰富、理念先进
本次比赛课型多样
包括了听说教学、阅读教学、语法教学以及综合语言运用等不同的课堂教学类型 使听课教师在短时间内能集中获得一个内容丰富的学习机会
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8位参赛教师的教学理念都比较先进
无论是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都感觉到说课者是经过深思熟虑、反复甄别
合理选择现代的教学思想为指导
以创新为宗旨
努力摈弃传统的灌输式的授课方式
并能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注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
如:张艳芬老师通过本人的画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到课堂、老师身上
课堂引入很有意思
能引导学生主导去学习
内容也比较直观、易懂
梁洁莹老师通过学生的生活照片引入语法表达
力求贴近学生
把语法教学生活化
三、主体突出、注重实效
本次比赛体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等新型教学模式
1、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更加关注学生
参赛选手从教材的选取到教学的设计
都能够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鼓励参与
激发学生的兴趣、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
并且都非常好地渗透了对学生的情感和品德方面的教育
2、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说课
有助于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和谐
提高了课堂教学有效性
3、说课中语言流畅、结构完整
教学设计与理论相结合重难点突出
详略得当
很好地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课堂上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目标;关注学生
促进学生主动地、能动地及个性化地学习;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环节
使学生经历和体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
四、存在的问题
1、语言不够规范
表达不流畅
语音语调不够标准
2、缺少激情或感情
语言平淡
不生动
3、理论空泛
理论依据应是有机地贯穿整个说课过程
而不是单独说理论依据
避免空乏
力求实在:既要有明确的教学要求
又要有落实的措施
使人看得清
抓得住
发挥好说课的交流作用
4、课件搭配问题
课件使用不够流畅
五、英语“说课”应注意的问题
1、勿把“说课”当“上课”: 有个别老师对说课重点把握不准
在说教学过程中
重点不够突出
有的说得过分详细
面面俱到
说课内容未能放在“怎样教”、“为什么这样做”的设计意图分析、概括上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应是谈教学内容在整个教学中(学科知识及系统)的地位和作用 对前后知识
能力乃至学生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而不是教学内容或目标
3、学生学习目标的分析:应包括知识
能力
情感目标
4、学生基本情况分析:这个环节是必要的应涉及学生的知识
能力
情感等优势、劣势的分析
以及与所教内容、目标之间的联系
5、教法学法及程序分析:应找出有力的理论依据
支持你的教学设计及活动
否则就没有说服力
以上仅是我们参加这次“说课”评选工作的一点心得体会 不当之处
请各位专家和同行们批评指正
本次说课比赛的成功举办
有利促进了我区中学英语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
营造了教学和教研的良好氛围
对推动我区中学英语教学改革
更好地实践新课程教学理念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最后
我们还要感谢各学校选送的选手
是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生动的课例
为我们提供了学习
交流、研讨的机会
对8选手以及他们背后的教研组付出的辛勤劳动
我们表示感谢!在此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参赛选手表示衷心地祝贺 希望他们再接再厉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附:
评委点评(按抽签顺序排列):
1、优点:多媒体运用得当
课件设计精美
有适当扩展
板书设计较好
语音、语调较好
说课内容能结合学案
建议:在说课过程说明每个步骤设计的时间和更加体现突出目标和难点
2、优点:教态自然
较有亲和力
建议:明确具体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过程为学生搭建脚手架
(写作)体现从词、句到篇的过程
任务设计为教学目标服务
3、优点:教态自然
表达流畅
板书没有设计较好
建议: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单词呈现关注学生认知能力
针对学生到达度进行反思
4、优点:教态自然
过程清晰
语音、语调较好
建议:设定目标不要过于空泛
时间设定与内容设计合理些
板书要出现核心词汇
5、优点:教态自然
表达清晰
教学目标细致、明确
建议:说课时间掌握好
尾音不要太重
6、优点:教学过程清晰
设计新颖
语言表达清晰、流畅
能结合学生实际
以学生为中心
从学生出发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层层深入的任务设计为学生搭好写作的脚手架 建议:提高说课的体态技巧
课件要有多手准备
7、优点:教态自然
表达清晰
语音、语调好
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突出
步骤设计目的明确
环节突出
通过任务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 真正做到语法教学生活化、情境化
8、优点:教态自然
过程清晰
语音、语调较好
建议:熟悉准备材料
注意表达当中的口误
初一英语上小结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