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作管理制度要求
车辆工作管理制度要求(精选15篇)
车辆工作管理制度要求 第1篇
车辆管理作业基本工作要求
1)要有机动车管理制度: 在显著位置公示停车场管理规定;
机动车/非机动车辆停放有序、不阻碍交通,不影响行人通行;
2)车库、车场车辆出入及时进行登记,有收费记录,票号有登记;
3)车辆出入时要按规范的手势对其进行指挥、引导;
4)按照规定时间巡视,记录内容真实;
人员检查:
接待来访面带微笑,站立服务,主动打招呼;
电话铃响两声后接听电话,用语规范;
处理客户纠纷不使用不文明语言,不采取不礼貌行为;要征求被访者同意后填写《来访人员访客记录表》,来访人员离开时在登记表中确认离开时间,如有携带大宗物品必须向业主住户确认并在《值班管理员工作记录》及《物品搬出通知书》中记录并签字。处理结果有记录,如外来人员、公司及相关部门来办事或检查工作等情况记录;
车辆工作管理制度要求 第2篇
为了保证生产顺利、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生产运输车辆的管理,特制定本要求。
1、上班时间不得将生产运输车辆开到非本车辆的作业区域。车辆停
放、驾驶员值守要求如下:
1、生料作业区:铲车作业完毕之后,车辆停放在页岩2场地内,驾驶员随身携带通讯工具到生料车间堆场值班室值守。
2、烧成作业区:铲车作业完毕之后,车辆停放在原煤进煤口处,驾驶员随身携带通讯工具到生料车间堆场值班室值守。
3、制成作业区:铲车作业完毕之后,车辆停放在石膏或水渣场地内,驾驶员随身携带通讯工具到生料车间石灰石破碎值班室值守。
4、石灰石破碎作业区:铲车作业完毕之后,车辆停放在石灰石堆场。驾驶员随身携带通讯工具到生料车间石灰石破碎值班室值守。
5、熟料倒运作业区:作业完毕之后,车辆停放在熟料堆旁,铲车司机和转运车辆司机随身携带通讯工具在石灰石破碎值班室值守;
上班时间擅自将车辆开到非本车辆的作业区域,每发现一次罚款100元。没有在要求地点进行值守,每次罚款50元。
2、各运输车辆在上班时间对讲机(生料7频道,烧成12频道、水泥磨6频道)电话要保持畅通。驾驶员联系不上,时长达10分钟者,每次罚款50元。生料、烧成、熟料倒运人员在接班后应主动向调度汇报姓名,以便工作开展。
3、各运输车辆在接到作业通知后,必须在10分钟之内到达指定现场作业,不按时到场作业对当班驾驶员罚款50元。
4、所有为生产服务的司机,必须听从生产调度、质量调度,以及现场相关岗位人员合理的工作要求与安排。如不服从,第一次罚款100元,第二次罚款200元。第三次解聘。
5、石灰石破碎进料钩机、汽车司机必须在上午9:30分以前到达作业现场,做好进料准备。如因司机没有按时到场影响正常开机,每次对驾驶员罚款100元。
6、其他部门如需使用生产运输车辆,必须提前1小时以上向生产调度进行申请(需说明作业内容与时间)之后由生产调度安排具体时间,并告知使用部门或相关人员运输车辆到达作业现场的时间。使用部门要合理安排运输车辆的作业程序,提高使用效率,在申请的期限内完成作业内容。完成作业之后,通知生产调度。需要延时作业,必须重新向生产调度申请。经过生产调度同意之后,方可继续进行作业。驾驶人员没有经过生产调度允许,擅自离岗进行其他作业,罚款50元。
7、各运输车辆在进行熟料倒运、石灰石进料、辅材上料等作业时,都要将作业时间及数量进行记录(没有进行记录,每次罚款50元)石灰石进料、熟料倒运须在交班时将本班作业量以书面形式上报至生产调度(没有汇报罚款100元,虚报、假报罚款200元)。生产调度建立电子台帐,将运输车辆作业数据进行统计,并将每班熟料倒运数量通报给化验室质量调度。(没有进行数据记录,当班值班生产调度罚款100元,没有向化验室质量调度通报熟料倒运数量罚款100元)
8、厂区内所有电缆沟、窨井、消防井严禁碾压,违者罚款200元。
9、如果生产调度安排的作业具有安全隐患,可直接汇报陈志毛副总,由陈总协调处理。
10、石灰石破碎上料司机轮流在现场吃饭,不得因同时吃饭导致石灰石破碎停机。(如若因同时吃饭,导致石灰石破碎停机,当班驾驶员每人罚款100元)
11、所有驾驶人员严禁吃、拿、卡、要,否则一经查证,立即开除。
12、不接受本制度人员,自行提出辞职。公司一个月内安排人员进行交接。交接后按照公司相关制度进行清算。
其他:
月度内工作尽职尽责,没有违反本制度者,奖励100元。
以上罚款由生产部出具处罚通知单,并进行处罚公告。被处罚人应认真吸取教训,配合处罚,否则加倍进行处罚。
机械车辆对制动系统的要求 第3篇
机动车应具有行车制动系统;车辆应具有应急制动功能及驻车制动功能。车辆行车制动、应急制动和驻车制动的各系统以某种方式相联,它们应保证当其中一个或两个系统的操纵机构的任何部件失效时 (行车制动的操纵踏板、操纵连接杆件或制动阀的失效除外) 仍具有应急制动功能。制动系统应经久耐用,不能因振动或冲击而损坏。
行车制动必须使驾驶员能控制车辆行驶,使其安全、有效地减速和停车。
应急制动必须在行车制动系统有一处管路失效的情况下,在规定的距离内将车辆停住。应急制动可以是行车制动系统具有应急特性或是与行车制动分开的独立系统。应急制动系统的布置应使驾驶员容易操作,驾驶员在座位上至少用一只手握住转向盘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制动。它的操纵机构可以与行车制动系统的操纵机构结合,也可以与驻车制动系统的操纵机构结合,但三个操纵机构不得结合在一起。
压缩空气与真空保护:装备储气筒或真空罐的机动车均应采用单向阀或相应的保护装置,以保证在筒 (罐) 与压缩空气源 (真空源) 连接失效或漏损的情况下,由筒 (罐) 提供的压缩空气 (真空度) 不致全部丧失。储气筒的容量应保证在调压阀调定的最高气压上,且在不继续充气的情况下,机动车在连续五次踩到底的全行程制动后,气压不低于起步气压。储气筒应有排污阀。
采用液压制动的汽车,其储液器的加注口必须易于接近,从结构设计上必须保证在不打开容器的条件下就能很容易地检查液面。若不能满足此条件,则必须安装制动液面过低报警装置。采用气压制动的机动车,当制动系统的气压低于空气压缩机调压器限制压力至少一半的规定压力时,报警装置应能连续向驾驶员发出容易听到或看到的报警信号。
采用气压制动的机动车当气压升至600 k Pa且不使用制动的情况下,停止空气压缩机3 min后,其气压的降低值应不大于10 kPa。在气压为600 kPa的情况下,将制动踏板踩到底,待气压稳定后观察3 min,单车气压降低值不得超过20 kPa。采用液压制动的机动车在保持踏板力为700 N达到1 min时,踏板不得有缓慢向地板移动的现象。
气压制动系统必须装有限压装置,确保储气筒内气压不超过允许的最高气压。采用气压制动系统的机动车,发动机在75%的标定功率转速下,4 min内气压表的指示气压应从零开始升至起步气压 (未标起步气压者,按400 kPa计) 。车辆的行车制动必须采用双管路或多管路,当部分管路失效时,剩余制动效能仍能保持原规定值的30%以上。
机动车在运行过程中,不应有自行制动现象。制动管路和制动软管的设计和构造应是专用的。它的安装必须保证其具有良好的连续功能、足够的长度和柔性,以适应与之相连接的零件所需要的正常运动,而不致造成损坏;它们必须有适当的安全防护,以避免擦伤、缠绕或其他机械损伤,同时应避免安装在可能与车辆排气或任何高温源接触的地方。
农村道路对车辆的要求 第4篇
关键词:农村道路;道路管理;车辆需求
一、农村道路慨况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现状
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农村公路得到了大力的修建,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车辆也越来越多,农村道路状况空前增加。随着发展农村道路管理政策亟待实施,许多道路偏于狭窄,道路交通安全设备缺乏,道路指示标志过少甚至没有。当遇到交通问题时,多半是大家私下解决,很多人的利益得不到保证,真正的安全隐患也得不到消除,这些都是目前农村道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落到实处,得到解决。
二、农村道路交通车辆管理工作中的难点探索
在多年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遇到了许多管理上的难点,长期以来未能解决,导致成为了交通管理工作中久攻不克的“顽症”,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
(一)基层交警警力不足。由于许多农村地区地处偏远,国家部门根本考虑不到这么仔细,往往交通部门只有一两个交警。
(二)编制出现负增长,在很多农村地区,民警职位调到频繁,大队人员不断的调换,往往安排并不合理,使部门实际人数越来越少。使部门警力编制出现了负增长。
(三)经费出现“短腿”现象。经费管理体制有待理顺,经费非常困难。根据预算核发每年的经费,许多地方部门除去发放工资、水电费、燃料费等其他必须支出的项目后,剩余经费很少,根本没有金钱投入到地方管理当中。只能力保个人经费、公用经费的开支,交通设施、交通工具、通讯工具、网络、装备等基本建设无钱购建,路面监控等更是无力顾及。
(四)农村道路交通车辆管理失管、漏管。农村道路交通车辆管理工作无法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单靠地方交警根本无法解决。农村道路车辆管理工作中的种种难题,因为地方经费不足、部门人手不足、许多政策落不到实处等问题,地方没有根本性的解决办法。同时县委政府各职能部门并没有履行相关的职责,各乡镇对农村道路交通车辆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当前道路交通车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道路交通事故产生一种侥幸心理,没有引起高度重视。
三、农村道路交通管理中公路隐患排查工作难点
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的公路安全隐患整治和排查工作一直在实施开展,然而年年整治都依然存在,究其原因有三:
(一)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正在进行,农村道路交通网络还未完善,许多村镇还没有通公路,为此每一年政府都投入资金来开路,全国新开通的农村道路在逐年增加,但是这些逐年增加的公路里程却没有配套的交通设施,而且政府部门追求的只是达到开通公路的目标,却没有维修和增设交通设施的观念。
(二)由于地放财政收入较低,对新开通的公路没有专项经费进行维护和治理,无力增设相关的标志标牌。并且许多临山道路因自然环境而被破坏,导致通行能力降低而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四、道路交通车辆安全宣传工作的难点
(一)道路交通车辆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已经展开,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多数认为事不关己,甚至看着其他人因车辆不符合上道要求而引起交通事故受伤也无忧患意识,无车辆合格要求对交通安全的重要意识。
(二)单靠交警部门的宣传,显然势单力簿,影响力较小,特别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宣传部门不直接参与,我们应该加大车辆管理宣传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社会化交通车辆合格上道的宣传教育的良好局面。
五、面对农村车辆管理工作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解决农村车辆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加大基层交警中队的建设,积极向上级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提出申请,要求解决当前警力不足存在的问题,同时根据辖区的地理位置和交通车辆管理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合理化的建设基层交警中队,解决地处边远乡镇的交通车辆上道管理问题,明确对新建交警中队的管理、规划。
(二)合理部署警力,不浪费仅有的警力资源。改善勤务机制,有效发挥主观能动空间。以动态管理为手段,对农村地方性主要交通干道进行错时管理,高峰期进行重点管理,维护交通秩序,严查上道车辆是否符合要求,驾驶司机是否合法驾驶。
想要真正解决农村道路车辆合法问题,我们要对交通车辆安全进行大力宣传工作,实行农村合格车辆交通法规教育。定期开展法规、案例讲座等,形成以县司法局、教育局、宣传部、广电局等多部门联动齐宣传的良好局面,深入乡镇村寨开展宣传教育,真正人民树立遵规守法、正确使用上道车辆的交通意识。各乡、村部门要定期召开和坚持联席会议制度、调查研究制度、情况通报制度,动员和调动全社会参与到交通车辆管理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 陈永德. 道路交通事故的分析及预防[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2] 公安部通报2005年全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分析[N].
煤矿车辆的装载要求 第5篇
(一)、各使用单位在装车前必须首先检查车辆的完好状况:车碰头及车轴横销必须齐全;车辆无开焊及严重变形;车轮转动正常、灵活、不串轴;车轮的轮缘及踏面磨损余量分别不能小于13mm和7mm。不完好的车辆不允许装车。严禁破损及变形严重的车辆下井使用。
(二)、装车的质量要求: 1.矿车:
⑴所装矸、煤高度:矿车中心处所装矸、煤的堆积高度不得超过车沿250mm,沿四周车沿所装矸、煤不得超过车沿。所装矸、煤的最大块度不得超过300mm×300mm。
⑵装件高度不得超过车沿450mm,宽度不能超过车帮宽度。装载重量不超过2.7吨。
2.叉子车:
⑴装件宽度不得超过车帮,高度不得超过车沿450mm。⑵装车前后均匀,严禁偏重。
⑶严禁用叉子车装散件。散件指容易从车底和车帮露出来的小件。(4)叉子车装棚子梁时,木横梁不能超出车帮以外50mm。⑸装载重量不超过2.9吨。3.平车:
⑴严禁用平车装拱形支架。
⑵平车装电缆必须使用专用的电缆箱或电缆护架。⑶装车的重心一定要稳,严禁物品歪斜,不能偏重。⑷装车的物品不能压住联接销子,影响摘挂钩。
⑸一般设备、备件及液压支架装车宽度不能超过1.55m,高度从轨面算起不能超过1.8m,整体设备确因宽度限制,超过以上尺寸时,必须补充专用措施。
⑹整组的液压支架及带底座的液压支架部件能使用压板压紧的必须使用压板。
⑺使用平车装的材料、设备及备件必须打好缥,打缥长度不大于400mm的,要用4股8号铅丝。缥杆要固定牢靠。
(8)打缥的余量长度不能超过100mm。
(9)用平车装溜槽时,每排溜槽要用两条缥绳拉紧。
(10)轻型平车装载量不超过11吨,重型平车装载量不超过20吨。
(三)卸完叉子车、平车后,使用单位必须将摽绳和联结绳爪全部清理干净。
(四)责任的确定
1、装车的单位要对所使用的车辆完好、装车质量负责。
2、机车司机、跟车工及斜井把勾工在运输前要认真检查,对不符合装车要求及不完好的车辆,要通知装车单位先进行处理,合格后才能运输。
3、副井和-850暗井把勾工对不符合装车要求及不完好的车辆,要汇报井运区先处理,再装罐。
公司车辆日行驶记录填写要求 第6篇
为加强公司行政管理制度,加强行政及物流用车管理的合理有效,确保行政以及物流用车的及时有效,强化司机安全及爱车意识,公司特制订《天津市盛海商贸有限公司车辆行驶记录》表,现将表格的填写方法做如下说明:
1:每日出车前,司机要对当日所驾驶的车辆进行认真的检查,并在车辆日检情况中,进行认真,真实的记载,其中包括车辆的外观、制动、转向、轮胎、卫生、油量等项目,检查完毕后有检查司机签字,经检查未发现问题的在相应栏的空白处打“√”,如发现问题则在相应问题的空白栏处简要注明所发生何种问题。
2:行驶记录中,司机在车辆行驶之前应对车辆事发地点、里程表所显示的数值作真实记录,在每到达一处目的地时,对目的地名称进行记录,当日收车后对收车地点和收车时里程表所显示的数值进行真实记录。
3:如车辆在当日发生加油情况,司机应在车辆加油一栏中对相应的内容做如实记录。
情况说明--未按要求停放车辆 第7篇
情 况 说 明
市纪委廉自办:
豫A·BF199是我单位“五一”期间值班车辆,按照省委统一安排,该车辆用于“五一”期间督导工业二期建设进度,4月30日晚上,未按要求将值班车辆停放在单位,违反了公车管理使用有关规定。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严格公车管理,把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落到实处,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浅谈东北林区客运车辆性能要求 第8篇
东北林区道路运输条件
自然条件
东北林区处在我国的东北部, 位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 是我国最大的国有林区, 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东北林区各地的海拔高度有所不同。大兴安岭林区平均为800m左右, 最高达到1400 m;小兴安岭林区平均为700m左右;牡丹江林区平均为600 m左右;长白山林区平均为300~500m, 个别地区达到700m以上。
东北林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总的特点是冬季较为漫长, 干燥寒冷, 夏季高温多雨。当地气温在一年内的变化幅度也较大, 据统计, 大兴安岭林区有7个月的气温在0℃以下, 其余地区0℃以下气温的天数为150~200天。
道路条件
其一, 从布设状态上看, 东北林区的公路多属于山区道路, 有相当部分路段处于高山陡坡之间, 路段中最大坡度为9%~11%, 个别段甚至达到20%;而且有坡路段较长, 有的连续坡长达5km以上。再者就是道路多依山而建, 分布曲折。
其二, 由于东北林区道路建设的初衷是以木材生产为目的, 所以路网密度普遍偏低, 而且分布不均。在道路建设过程中, 由于牵涉到成本等因素, 致使路面设计等级及整个道路建设质量均处于较低水平。
其三, 受当地气候影响, 逢夏季多雨时, 路面泥泞湿滑;而到冬季时, 路面则长期被冰雪覆盖, 因而导致车辆的附着系数大大降低;遇到极端天气特别是雪害时, 行车极为困难, 甚至受阻。
上述条件对客运车辆的选型标准提出了特定要求, 而车辆的管理者及使用者首先要对与之相符的、特定的车辆性能有所认知。
东北林区客运车辆性能要求辨析
汽车使用性能是指在一定的使用条件下, 车辆以最高效率工作的能力。它是决定汽车利用效率和方便性的结构特征表征, 主要指标包括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通过性、环保性和行驶平顺性等多项。对于客车, 还有其他相关设计参数表征。
那么, 针对东北林区的道路和气候条件, 在客运车辆的选型程序中对其性能指标如何要求和界定?客观地讲, 如果对车辆的效能体现要求不同, 那么所追求的性能指标也不尽相同。从车辆经营者角度, 最关注的是车辆的经济性和环保性;从车辆驾驶者角度, 最希望车辆动力性强、通过能力强、操控稳定;从车辆乘坐者角度, 则希望乘坐车辆安全舒适、行驶平顺。为此, 应该采取辩证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这个问题, 然后根据目标权重确定之。在综合各方面要求的基础上, 使车辆性能的确定达到辩证统一。
笔者总结了多年来东北林区的车辆运营情况并结合当前国家相关政策, 认为对客运车辆的性能要求首先应该保证安全可靠、经济环保, 再有就是应当具备能充分满足运营需要的动力条件和通过能力。在此基础上, 适当满足其他方面性能要求。
车辆的安全性
关于车辆的安全性, 国标《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已有具体规定。而对于在东北林区使用的客运车辆, 安全性指标则至关重要, 绝不能忽视。
首先, 应考察车辆的主动安全性能。主动安全性体现于车辆的操纵性、稳定性和制动性的各项指标中, 因为这些指标直接涉及行车安全, 应当严格考究。在此需要强调的是, 在东北林区, 应将ABS (防抱死系统) 作为对客运车辆配置的最基本要求。此外, 在选购大型游览观光客车时, 还应考察其辅助驾驶系统的配备程度。第二, 还应考察车辆的被动安全性。主要包括车身的承载能力、轮胎的结构类型、车窗玻璃的材质、座椅的结构强度, 以及防火、自救器材的配置程度, 等等。
车辆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笔者曾撰文指出, 东北林区道路运输油耗水平较高, 且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因此, 在进行客运车辆选型时, 应该详细考察车身结构形式及发动机的型号配置, 充分了解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的最佳速比匹配, 尽量选择风阻较小、全承载车身的轻型车型。
而对于环保性, 则要求客车内所有可触及之物全部采用环保材料, 以减少异味及有害气体的侵蚀, 并且要求发动机舱的材质能够达到阻燃、降噪、减振、保温的效果。同时, 还可根据当地能源供应条件, 考虑选择混合动力或清洁能源车型。
车辆的动力性
动力性包括汽车的最高车速、加速能力和上坡能力。鉴于东北林区路况条件, 不论选用何种车辆, 其动力性始终是一项重要指标。而客车的承载对象是人, 运输的基本要求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能够将其快速运达目的地, 这就更取决于动力性的好坏。
车辆的通过性
不同类型、不同用途车辆的通过性是不同的。通常, 制造厂家考虑客车大多在市区道路上行驶, 从而使其设计通过能力照比载货汽车或越野车要差。然而针对林区路况, 恰恰要求客车具备较强的通过性, 这就要求在选择车型时, 对车辆结构尺寸加以留意。主要包括车辆的最小离地间隙和最小转弯半径, 以及车辆的纵向通过角、接近角和离去角等项指标。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 车辆最小离地间隙加大, 将导致其质心偏高, 从而使稳定性降低, 所以对这项指标的选取要适当, 具体可根据当地的道路地形条件来确定。而车体的大小影响到最小转弯半径, 因而在选择车型时也要根据当地的道路地形条件酌情确定。
结语
监狱车辆、人员进出AB门要求 第9篇
一、监狱警察进出监狱工作流程
监狱警察于前A门刷卡进行身份识别待系统确认后A门开启进入A门人行通道→监门哨哨兵对进入监狱的警察进行身份识别,确认后允许通行→监狱警察于A门前进行指纹识别,待系统确认后A门开启进入警察值班人员控制区→监狱警察将个人物品放入个人储物柜,值班警察对进入监狱警察进行身份识别,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后开启手控门允许监狱警察通行→监狱警察于B门进行掌纹识别,待系统确认后B门开启进入前B门人行通道→监狱警察于前B门前刷卡进行身份识别,待系统确认后前B门开启监狱警察进入监狱。(离开监狱按相反流程进行)
二、外来人员进出监狱工作流程
负责带领的监狱警察填写《开封市监狱外来人员、车辆进入域内审批表》→批准后监狱警察带领外来人员到前A门→监门哨哨兵对外来人员进行登记,进行检查外来人员,留置个人证件身份,确认后开启前A们允许外来人员进入A门人行通道→带领警察于A门前进行指纹识别,经系统确认后A门开启,带领外来人员进入警察值班人员控制区域→值班警察对外来人员进行身份识别,进行安全检查,留置外来人员物品,开启手控门允许外来人员通行→带领监狱警察于B门前进行掌纹识别,带系统确认后B门开启带领外来人员进入前B门人行通道→带领警察于前B门前刷卡进行身份识别,待系统确认后前B门开启,监狱警察带领外来人员进入监狱。(离开监狱按相反流程进行)
三、车辆进出监狱工作流程
1、车辆进入监狱工作流程
带车监狱警察填写《开封市监狱外来人员、车辆进入域内审批表》经批准后带领司机到前A门前→监门哨哨兵进行登记,查验相关证件,确认司机身份,留置司机相关证件、物品→待确认无误后开启卷闸门→放下地嵌式阻车器,允许外来车间进入前行车通道→待车辆进入行车通道后落下卷闸门→监门哨哨兵进入对进入行车通道外来车辆进行安全检查→检查完毕后开启监狱大门通道外来车辆进入后行车通道→关闭监狱大门升起地嵌式阴车器→开启卷闸门,外来车辆在带车监狱警察的带领下进入监狱→通过视频观察待车辆进入监狱后落下卷闸门。
2、车辆离开监狱工作流程
农委车辆管理工作制度 第10篇
(一)机关车辆统一由办公室管理,驾驶员出勤由办公室确定专人负责考核。
(二)机关车辆要按照“保主保重、统筹兼顾、合理调度、统一管理”的原则由办公室统一调度。
1.委领导用车可直接通知驾驶员出车,但远郊下乡或市外出车要通知办公室。
2.处室用车,主要保证下乡、会议及接待工作,须提前和办公室预约,由办公室协调安排。
3.双休日及节假日出车,须经办公室同意,凭车辆审批单报销相关费用。
4.未经办公室同意擅自出车者,一切后果由驾驶员自负。
(三)办公室调度车辆必须分轻重缓急,要认真做好出车登记。
(四)领导出差后,所乘车辆及驾驶员由办公室统一调配使用。
(五)晚上车辆必须入库,因无车库在外停放者,必须保证车辆安全。
(六)倡导勤俭节约,减少费用开支。
1.车辆夜间停车费每月一般不超过120元,白天停车费每月一般不超过40元(包括省内省外)。
2.车辆由司机自行清洗(特殊情况除外)。
3.车辆用油根据车型和行车里程计量控制,每季度核对通报一次。
4.车辆维修由司机申请,车辆管理员根据受损情况严格把关后,报经办公室批准,在指定地点维修。
(七)驾驶员必须服从调派,遵守交通规则,保证行车安全,做好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的“三查”工作。
(八)驾驶员对车辆要做到勤保养、勤检查、勤维修,要保持车况良好,车内外整洁。
(九)驾驶员应及时检查、保养车辆,根据办公室调度或领导安排随时准备出车。
车辆管理工作汇报 第11篇
一是加强路政管理人员的教育,签订驾驶车辆安全责任书,严格执行路政专用车辆管理制度及禁酒令,任何人不准酒后驾驶车辆。
二是一车一档,指定专人按时进行保养维修,确保车辆保持最佳使用状态,车辆加油每月一公布,接受全处监督,做到公正、公开、透明。
三是采用电子巡更系统,确保巡查车辆在路上巡查时,车速不得高于60公里,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100公里。交接班时两个中队必须对车辆交清验明,经分管领导和双方中队长签字认可。清障车必须经大队长同意后方可使用,并由被施救车辆车主签字,建立使用台账。
车辆管理工作标准 第12篇
1.道路线型、断面与整个住宅区建筑群体布置相协调;
2.车行道通至每幢住宅楼单元入口处;
3.外来车辆未经许可,不可进入辖区;
4.进入物业辖区内车辆,均服从物业公司管理;
5.凡装有易燃、易爆、剧毒品或有污染物品车辆或2.5吨以上货车,一律不准驶入辖区;
6.驶入辖区内车辆均需减速,时速不超过15公里,无鸣笛现象发生;(救护车、警车、救火车除外)
7.辖区内所有车辆均纳入物业公司管理范围,作到一车一证、一证一位、车证齐全,见证放车;
8.车辆管理员礼貌待人、热情周到;
9.车辆管理员熟知车主姓名、车型、车牌号、房号、车位;
10.车辆管理员随时巡查车辆停放情况及车辆的车况,遇有门未锁、灯未关、漏油、漏水等现象发生时,10分钟内通知车主;
11.停车场内无货物堆积、道路阻塞现象;
12.停车场内地面无水、无油、无污、无纸屑、无烟头等杂物;
13.停车场道路平整无坑、无尖锐物、无金属钉状物;
14.停车场内有明显禁烟标牌,且消防器械及设施均配备齐全,使用功能完好率100%;
15.辖区内交通事故年发生率不超过2%,丢失事故发生率为0%;
16.地下停车场光线明亮,能见度高,目测距离50米以上;
17.临时停放车辆收费率100%;
18.每车位文字档案齐全、资料准确率100%;
车辆管理工作规定 第13篇
1、外来车辆进入小区至自动门前,向司机行礼,递上出入卡,提醒司机保管好出入卡,同时,做好登记工作。
2、外来车辆出小区,回收出入卡,并收取一定费用,做好记录。
3、住户车辆入内,门岗人员有权要求其出示有关证件。
4、进入小区车辆必须停在停车线以内或按指定位置停放。
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密闭化改装要求 第14篇
建筑垃圾运输车辆密闭化改装要求
一、外观标识
1.标志性顶灯。灯箱整体外形应为棱柱体,具有锥度、弧度及倒角,应采用工程塑料注塑成型,表面光滑平整,不应有破损及其他质量缺陷;灯箱正面印制车牌号及公司简称,字体采用黑体,字体颜色宜采用GB/T3181规定的R03大红色,灯箱内采用白色LED光源,灯箱固定牢固可靠。具体样式及尺寸参见驾驶室外部顶灯、车身外观样式示例。
2.车身外观。车辆驾驶室两侧车门应喷涂清运企业名称,车身两侧应喷涂监督举报电话,同时根据需要喷涂相应的宣传标语;车辆后箱板应使用反光材料喷涂放大号牌和监督举报电话,字体为黑体字,大小适中、颜色醒目。具体样式参见车身外观样式示例。
二、车箱规格与密闭结构
1.车厢规格。建筑垃圾运输车辆的厢盖质量应计入整备质量。建筑垃圾运输车宜使用3轴自卸货车,厢体内部有效尺寸最大限值为长5.6m,宽2.3m,高1.2m。
2.密闭结构。密闭装置应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改装时不得破坏原车厢结构。应有良好的密封性,当承载车辆直线行驶、转弯、紧急制动或行经颠簸路面时,不得遗撒、扬尘。全密闭装置的长度不得超过原车厢长度,宽度不得超过原车厢宽度60mm,拱形高度的最高点不得超出原车厢300mm;车辆尾部与侧面应安装安全防护装置;车箱底部应密封,漏水量不应大于0.5L/min。
车箱顶部宜采用纵向开闭柔性结构篷布覆盖密闭装置。全密闭装置在作业中不得出现撕裂、开焊、变形,其电器、液压元件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闭合状态时,密闭装置距离车箱的间隙不大于30mm。密闭装置整体应美观、大方,开闭自如,平稳无冲击;篷布物理机械性能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
三、监控系统
1.位置监控功能。(1)线路控制。车辆安装的卫星定位系统运行正常,监控中心可随时查询每台车辆的精确位置、运输时间、行驶速度、行驶路线等信息;监控中心在电子地图上设置电子围栏,主要区域包括建筑工地、指定路线、核定消纳场区域等,车辆一旦驶出设定的范围并持续一段时间后,监控中心就会发出报警信号,实现车辆的线路控制。(2)车辆超速报警。当车辆超过预设的速度,车辆发出声光告警信号并将情况反馈至监管平台。
2.车载影像功能。车辆应安装行车记录仪、监控摄像头和车载显示屏,可对车辆前方、顶部及后部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摄像头应具有红外夜视及防水性能。
驾驶室外部顶灯、车身外观样式示例
驾驶室外部顶灯推荐样式
车身外观样式示例
图1 车辆侧面示意图
大小为车牌字
号的2.5倍
车辆工作管理制度要求 第15篇
一、出发前要检查车况
机动车带“病”上路,不仅会因为机动车的安全技术性能没有保障,无法保证安全行车,还会造成污染环境等后果,给交通安全埋下隐患。因此,出车前应仔细检查转向、制动、灯光、喇叭、雨刮器等关键部位,从而消除安全隐患。应着重检查以下几个方面:
1、检查燃料、发动机润滑油、制动液等液体情况;
2、检查所有的车灯,包括照明和信号装置;
3、检查轮胎气压是否正常,胎冠有没有破损;
4、检查发动机软管是否有破裂或者渗漏现象;
5、检查风扇皮带有无损伤,松紧程度是否合适。
二、不要疲劳驾驶
春节假期时间可能很短,有的朋友归心似箭,有的朋友急于赶路,常常会造成长时间连续驾车,引起疲劳。但是疲劳驾驶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驾驶人在疲劳状态下,会出现视线模糊、腰酸背疼、焦虑、注意力不稳定,反应迟钝等现象,如果仍勉强驾驶车辆,则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每驾驶车辆3至4小时至少应停车休息20分钟,活动一下,做做深呼吸。
防止疲劳驾驶的几点建议:
1、出行之前要有充足的睡眠;
2、不要服用使您困倦的任何药物;
3、不要长时间驾驶车辆,并尽量不在深夜驾驶;
3、行车中保持驾驶室空气畅通、温度和湿度适宜,减少噪声干扰。
三、严禁酒后驾驶
春节期间走亲访友,难免会喝酒助兴,但是饮酒后千万不可驾驶机动车辆。因为饮酒后,人的血液中酒精浓度会增高,从而出现中枢神经被麻痹,理性、自制力降低,视力下降、视线变窄,注意力不集中、身体平衡感减弱等状况,导致驾驶人运动机能低下,操纵制动、加速、离合器踏板时反应迟钝、行动迟缓等现象。极易引发因转弯不够飞出路外或撞到建筑物上、无视过路行人将其撞伤、无视交通信号或不注意交叉路口而迎面相撞、转错转向盘而迎面撞上驶来的车辆等事故。因此,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严禁酒后驾驶机动车。
四、严禁超速行驶
超速行驶时,驾驶人精神紧张,心理和生理能量消耗大,视力降低、视野变窄、判断能力变差,直接影响驾驶人的操作稳定性,如遇紧急情况,驾驶人往往措手不及,容易造成碰撞、翻车等交通事故。同时,超速行驶车辆发生机械故障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如容易造成爆胎、制动失效等机械故障;
行车速度接近交通流平均速度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危险性最低,而行车速度比交通流速度高得多或低得多的车辆,其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会增加。为了您的安全,请不要超速行驶。
五、夜间行车,减速慢行
车辆工作管理制度要求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