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空饷自查自纠总结
吃空饷自查自纠总结(精选4篇)
吃空饷自查自纠总结 第1篇
东山小学小学“吃空饷”自查自纠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严肃组织人事纪律和财经纪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公平正义,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关要求,根据县《关于开展“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校认真开展了“吃空饷”人员清理整治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编制内总人数为11人,编制内不在岗人数1人——张月娥老师。该老师患有精神分裂症,已向县教育局请假至2017年8月,请假手续完整。退休人员2人,通过对照单位工资表、在岗人员花名册等相关信息进行自查自纠,不存在长期在编不在岗、伪造人员编制及长期在册不在岗骗取财政资金、退休和死亡不注销等7类形式的“吃空饷”问题,同时,自5月20日至 5月25日对在编在岗人员情况和“吃空响”人员自查自纠情况进行公示,未收到任何举报电话和信件。
二、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领会精神。教育局文件下发后,我校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了全体教职工参加的部署大会,及时传达了上级文件精神,明确了开展清理整治工作的范围、方法步骤、工作要求、7类清理对象等内容,广大职工深刻认识到了清理整治“吃空饷”人员问题的重要性,增强了参与、支持、配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成立组织,加强管理。有效防止和杜绝“吃空饷”现象发生,根本在机制,关键在责任。为加强清理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导为成员的清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公布了举报电话和方法,接受社会各界群众监督,多途径向社会公开清理信息,形成了广泛的、公开的清理整治机制,确保了清理工作规范、顺利进行。
(三)自查自纠,规范运行。按照工作实施方案,我校认真开展了自查自纠,对照编制卡、工资表、在岗人员花名册、考勤记录等相关资料,认真逐一排摸“吃空饷”人员,如实填写报表。各个环节严格监管,确保清理工作阳光运行。
(四)建章立制,防患未然。为有效防止和杜绝“吃空饷”现象发生,巩固清理成果,自觉加强制度建设,构建杜绝“吃空饷”现象的长效机制,明确规定了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清理“吃空饷”的第一责任人等规范的人事管理制度,二是是接受监督,阳光操作。严格按政策规定进行,使清理工作高度公正、处理透明,不留隐患,确保清理工作长期化、阳光化。
惠安县东山小学
二○一七年五月二十六日
吃空饷自查自纠总结 第2篇
问题的自查总结
根据建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建办发【2015】4号文件《关于做好建水县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院对“吃空饷”问题进行了认真自查,没有发现“吃空饷”的问题。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李浩寨卫生院核定编制10人,实有编制10人,现有在职职工10人,无超编,经过自查,我院未存在以下情况:
1.在机关事业单位挂名并未实际到岗上班,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2.因旷工或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等原因按照规定应当与单位终止人事关系,但仍在原单位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3.已与单位终止人事关系或已办理离退休手续,仍按照在职人员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4.已死亡或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失踪,仍由他人继续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5.受党纪政纪处分及行政、刑事处罚等,按照规定应该停发或降低工资待遇,但仍未停发或按照原标准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6.其他违纪违规领取工资、津贴补贴的。
二、做法
1、提高认识,强化领导,明确责任。自文件下发后由院长带头组织副院长、财务人员、科主任为成员,及时开展自查工作。
2、认真核查,不走过场。认真按照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细致开展核实“吃空饷”和借调人员,如实填报相关报表。
3、防患未然。为杜绝“吃空饷”现象发生,重新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及时公开人员信息,同时接受各单位、团体及人民群众的监督。使清理工作公平、公正、透明。
三、下一步打算
1、是加大管理力度。设置意见箱和举报电话,广泛接收社会各界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是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相关政策和文件精神,针对编制、人事纪律和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杜绝“吃空饷”现象发生。
3、是加强考核管理。将“吃空饷”人员清理工作与年终考核、职称核定、职称晋级、评先评优等工作相结合,进一步细化措施,加强管理。
4、我单位一名职工李美华,因脑出血、脑梗塞,子宫肌瘤等多种疾病导致长期多次住院,影响正常工作,经州劳动部门2次鉴定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望有关部门能考虑给予李美华同志办理病退手续。
建水县李浩寨乡卫生院
吃空饷自查自纠总结 第3篇
按照《市
“吃空饷”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县“吃空饷”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我局高度重视,进行了认真的安排部署、狠抓落实,深入开展了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局“吃空饷”人员清理整治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即部署动员阶段和集中核查阶段,我局共有34名工作人员,其中行政人员4名,行政离岗人员3名,事业聘用人员11名,劳务派遣人员3名,借调人员13名。在这次清理整治工作中,我局按照清理整治工作的总体要求,积极建章立制,确实加强规范治理,整个清理整治工作赢得了干部职工的普遍认同和支持。
二、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强化领导
《市
“吃空饷”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工作文件下发后,我局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及时安排各科室召开了专项工作会议,对全局清理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
1、成立“吃空饷”专项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各科负责人为成员的“吃空饷”问题专项清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领导全局清理工作。
2、明确科室责任人
要求教育科、卫生科、民政科各科负责人负责本科室的清理整顿工作,明确了目标责任,落实了工作任务,确保了清理整治工作不留死角,清理整顿工作取得实效。
(二)认真实施,不走过场
这次清理整治工作按照。。市的安排部署,我局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自查自纠,强化管理
按照规定程序,各科室细致开展了自查自纠,对照个人家庭补助领取表、在岗及离退休退职人员名册等的基础上,结合单位考勤记录等情况对在职领取工资人员进行核查。
经核查发现。。同志由于结石、高血压、冠心病等症状请病假,当时我局按离岗干部待遇6—9月份报全勤,但向“吃空饷”专项治理小组和人事局咨询之后发现。。同志不属于离岗干部,不享受离岗干部待遇,与所报考勤不符,特此上报“吃空饷”专项治理小组。
2、阳光办公,积极公示
在本单位办公地点醒目位置张贴了“吃空饷”治理公告,公开了本单位吃空饷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公开举报电话、电子邮箱地址和通信地址以及单位2016年6-8月份领取工资福利和对个人家庭补助人员信息,确保了干部职工知情率100%。
(三)建章立制,防患未然
有效防止和杜绝“吃空饷”现象发生,根本在机制,关键在责任。我局领导高度重视,自觉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构建杜绝“吃空饷”现象的长效机制。
1、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进一步严格规定了准假权限及备案制度,严格执行《省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病、事假期间生活待遇的暂行规定》。
2、接受监督,阳光操作
要求各科室经常进行自查,每月公布人员信息,适时研究存在的问题,严格按政策规定进行,使清理工作公平公正、处理透明,不留隐患,确保清理工作长期化、阳光化。
三、今后工作计划
设置日常监督举报电话,欢迎并鼓励举报“吃空饷”的人员,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群众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确保此项工作常抓不懈。根据相关干部人事政策和工作纪律处分有关规定,认真借鉴经验,严肃考勤、人事纪律和财务管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杜绝出现“吃空饷”和借调人员现象。坚决杜绝拿着工资福利不干事的行为,从严管理打着学习、治病等旗号,长期旷工的人员,切实加强考核监督。
“吃空饷”问题自查自纠报告 第4篇
关于“吃空饷”问题自查报告
根据县委、县政府转发的《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等部门关于山西省机关事业单位“吃空饷”问题集中治理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我校对“吃空饷”问题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教体局核定我校公办事业编制共10人,现有在职在岗人员 10人。每位教师都能依照学校分工,认真进行备课和上课,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依法执教。
二、主要做法
一是严格加强了日常管理。有效防止和杜绝“吃空饷”现象发生,根本在机制,关键在责任。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严格加强日常管理,做到管理常态化。
二是规范管理制度。我校从制度入手加强管理,落实部门职能责任,建立了相应的责任分担机制。严格每日考勤签到制度,有事、有病请假制度,请假必须写出请假条。不准代签或者无故旷工。
三、设置了日常监督举报电话,欢迎并鼓励举报人员,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此项工作常抓不懈。
四、科学建章立制。根据相关干部人事政策和工作纪律处分有关规定,修改完善人事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人事管理,从制度上严防“吃空饷”现象发生。经过认真自查,我校不存在在编不在岗、伪造人员编制及在册不在岗骗取财政资金、退休和死亡不注销及其他形式的“吃空饷”问题。
吃空饷自查自纠总结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