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初一数学期中考试分析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初一数学期中考试分析(精选9篇)

初一数学期中考试分析 第1篇

初一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北田中学

一、试题评价

此次考试初一的试题命题明确,符合课改精神,考试内容都是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相吻合,内容均符合考试进度,题量适当,题型于中考相似,能突出重难点,试题的题型与中考题型相同、试题的难度、区分度适中。考查内容上既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效果:

1、考试成绩统计: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优秀人数

优秀率

2、学生的答卷情况:

这份试题学生的错误主要出在幂的运算以及公式的运用方面,具体情况如下:

选择题中1、3、4、6、8答得较好,错误主要在2、5、7、9、10中。

填空题中第11、14、16、17答得较好,12题大多数学生只能写出其中的一解,13题中对数5.960万精确到的数位几乎全部答错,15题有半数左右的同学出现错误,第18题也是几乎全部答错。

简答题的第19、20题学生做得不太好,这两题拿满分的人很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去括号是符号的变化不清楚(2)利用交换律时丢掉了项的负号,即搞不清多项式的项(3)平方差公式不能灵活运用(4)1幂的运算不熟练。21题中学生用尺规规范作图能力差,而且多数同学落了总结。22题大多数同学可以按要求求得,但不太完美的是解题步骤很不规范,需要慢慢加强。在23题中数据的处理不好。24题学生答得很不好,不知道把两个幂的积进行适当变形,或变形不正确;还有事对幂的加减与幂的乘除混淆,指数出错。25题中大多数同学能理解题意答得较好,不好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作图不规范,还有部分同学不理解恒等式的意思而只写了一个代数式。

3、改进措施:

1)、加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为综合题打好基础。

2)、注重知识点的落实。

3)、注重过程教学,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了解知识的来源从而更好得掌握知识,避免死记硬背,同时掌握数学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一数学期中考试分析 第2篇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学生解题格式不规范,导致失分。以后教学中进一步重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认真审题,注意解题步骤的规范性,克服上课能听懂,下课不会做的现象.

2、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从平时测验和这次的考试情况来看学生的填空选择和计算题失分比较多,以后要重视数学基本概念和运算能力的教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法则,公式的理解和数学运算能力、特别对学习数学有困难的学生给与关注并耐心教学,并充分利用小组内好学生的优势给与有效辅导,并给他们更多的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要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利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通过自己内心的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要引导学生多议、多想、多练,只有这样,产生的新知识才能越真、越完善、越易于迁移。选择适当的习题进行精讲,精练、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学生的数学能力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如,填空最后一题(得分率是28%)及最后两题(得分率是40%和21%)考察学生的探索发现和归纳能力,但得分率很低,今后的教学中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把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亲身体验“做数学”的过程,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并充分利用导学案中的拓展与延伸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

4.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的培养。现在的应用题背景新颖,考查的方法和手段多样,虽然这次的试卷中这类题比较少,但是江宁、鼓楼的调研卷均出现了不少实际应用的题目,所以后面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强化建模思想,即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体验怎样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它们;要加强阅读理解能力,加强分析、加工信息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用课堂上的知识去分析、解释、解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问题。

5.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从七年级期中考试分析学情及对策 第3篇

一、学情分析

本次考试使用的是教科所的试题, 整体衡量, 试卷的质量高, 适合大部分学生使用, 难度系数不大, A卷基础部分超范围的试题有2-3题。按照学生平时学习的情况及学生的学习基础, A卷及格的学生应该在30人左右, 但是从2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来看, 及格的学生在25人左右。具体分析如下:

A卷中基础题占到80%, 重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从学生的答题情况看,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是不够牢固。比如对词汇的考查中, 名词复数:strawberry, peach.考查的目标是重读闭音节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 变y为i再加es, 以ch, sh, s, x结尾的加es。对于这些常规题, 有70%的学生能答对, 30%的学生答不上。再如S dreams!这是课本上的一句话, 但是只有50%的学生能答上。Jenny and Janny go to a r for supper.空格处填的单词是restaurant, 但对于餐馆这个重点单词, 能写上的也只有50%左右。

语法与情景交际这一题中, 考查的知识点有名词单复数、动词、介词、名词;时态考查的是一般现在时态;还有对固定句型和固定短语的考查。但是学生做得还是不够理想。比如, 固定短语有:be different from;on a cold morning;too...for...结构;be in和be out比较与运用。句型有:there be结构;how many句型;would like的一般疑问句的肯定和否定回答对于这些老师经常强调的重点, 学生的得分大部分在16分左右。

句型转换这一题中, 考查的是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否定句。这都是一些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强调和让学生练习的句型结构。

书面表达为以“My Mother”为题写一篇60词左右的短文, 介绍自己的母亲。大部分学生得分在5分左右。

二、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 对于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的重点知识理解不透;单词、句型没有掌握;缺乏做题技巧。

掌握词汇应从读音、词义、词性、词形四个方面着手, 但重在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会使用。记单词最好的方法是在具体的语境中记忆, 既容易又牢固。

语法与情景交际题型, 固定句型、习惯用语、时态一般是考查的对象。做这一类型的题, 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是十分必要的。关键词法、排除法是常用的方法。比如:There some rice in the bag.A.is B.am C.are D.be.关键词是rice, 它是不可数名词, 所以选A。

书面表达, 建议多写简单句。要具体地区分清时态, 以免混淆。再适当写几句点睛句。比如, 文章最后写上:My motheris a happy housewife.I love her.这样分数就会高一点。

期中、期末考试数学试卷评讲策略 第4篇

一、结合学情,研究试题

阅卷前,教师要在认真解答试题的基础上,分析试题的结构、考查的范围、知识点的分布以及考查的重点、难点等。结合阅卷情况发现学生在知识、方法掌握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突出问题,明确在后期教学工作中需进一步巩固、充实、完善、加强的地方,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二、统计分析,找准问题

在试卷评讲前,教师要借助电脑对学生答卷各题得分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同时还要收集客观题卷面答题信息。通过数据分析及卷面答题信息找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比如概念不清的有哪些,审题不清的有哪些,方法不当的有哪些,运算不准的有哪些,解题不规范的有哪些等。只有这样,才能在评讲过程中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评讲学生答题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及错因。同时还要关注少数学生的特有错误,为后面的个别指导做准备。

三、试卷评讲,突出重点

1.讲概念辨析

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并不是学生完全不会导致的,大部分情况下是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深、不透导致的。例如,学生在运用算术平均数大于等于几何平均数这一公式解题时忽略取等号的充要条件,轻者造成失分,重者会导致结论错误不得分。所以,在评卷中要有意识的对学生在考试中出错率较高的概念进行重点辨析,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概念,防止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2.讲错例、错因

讲评试卷不能从头到尾面面俱到,而是应有选择、有侧重。否则,既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又难达到预期效果。讲评试卷前教师要认真查阅每个学生的试卷,分析各题的错误率,弄清那些题目错得多,错在那里,找出错误的症结。集中学生的易错处和典型错例,展开错因分析,既能弥补学生知识、方法上的缺陷,又能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讲考题的拓展、延伸

考题大多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由于部分题的情景变换,学生很可能就会由于思维定势造成失分。因此、培养学生应变和方法迁移能力很重要。所以、在评讲试卷时,教师要对重要题目进行引申,从多侧面、多角度进行合理发散,对提问方式进行改变,对结论进行衍伸和扩展,使学生感到别开生面,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知识迁移能力。

4.讲解题思路和规律

在考试中,有些学生会对一些题型出现解答不稳定的情况、时好时坏。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学生对方法的掌握不够全面,对规律的总结不够到位。要改变这种情况,教师在评卷时需指导学生进行考点分析,即思考试题考查什么知识点,这些知识点的关键处在哪里,解题的常规方法和技巧是什么,有哪些规律性东西需要注意,结合学情因材施教,帮助学生更好、更灵活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5.讲解题技巧

数学考试解题的原则是小题小做、大题巧做。选择题、填空题解答准确、快速是关键。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灵活运用筛选、特值、图像、估算、计算、推理、验证选项等多种方法,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简答题解答规范、完备是关键。在審题时,要引导学生做到常规解法与技巧权衡选择,提醒学生解答过程中注重对细节的处理,防止不必要的失分。

6.讲答题规范

对简答题的解答要引导学生从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的清楚以及准确方面做好自查,发现存在的问题,明确改进方向,培养学生养成有理有据地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还要把卷面整洁做为基本要求,让学生养成在卷面上不乱涂乱画、书写工整的好习惯。

初一数学期中考试分析 第5篇

一、试题分析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本次试卷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把考查数学基础知识与考查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充分结合起来,这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引导和培养。有利于良好习惯和正确价值观形成。

1、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综合性强。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如选择题第6题为了达到美观的要求,在正方体礼品盒中找相对面。第9题摆出几桶干方便面的三视图,求总桶数。解答题题21题把代数式的问题放到莱阳和烟台的地域范围之内,求在莱阳上车多少人;第26题在话费的付费方式中考察第三章列代数式、求代数式的值和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应用。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比如选择题12题自定义新运算问题;填空题16题探究小正方形的个数,解答题19题探究规律题,22题看立体图数立方体的个数,24题用火柴棒搭等边三角形等等。

4、试题中考察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题目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也是这份试题的一个难点。

如选择题第5题,知道了平方和立方的运算结果,求底数;第8题,要使运算的结果最小,求式子中的运算符号;第11题,知道了分组的结果,求组数;填空题15题,知道了绝对值的结果,求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加法算式中的一个加数;解答题21题知道了用代数式表示的最后车上的人数,求中间在莱阳上车多少人。

5、值得探讨的题目:

填空题15题带了绝对值符号,但是因为排版印刷或者说格式的问题,很多学生看不到这个符号;

填空题18题对学生识图有较高要求,答案应填6。不少学生含糊填了1和6

解答题24题这道题的价值不大。与本册书所学知识联系不大。也不是考察平面图形也不是探索规律,纯粹是考察智力。

最后一题26题需要分类讨论,现在出在初一的试卷上为时过早。按照答案来看,原题应该加上时间大于300分钟的条件。优秀的学生能按时间分类讨论,可是批卷的结果却是照答案来,不得分。没分类讨论的得全分。不太合理。

二、考试成绩分析

从平均成绩来看,经过所有数学老师两个月的指导与训练,大部分班级的平均成绩都在90分的及格线以上,因为试题的能力探究考察较多、知识的综合性特别强,所以面上各个班级的优秀率都不高,及格率相对较好。

三、学生答卷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得分情况来看,学生对能直观看到的、可动手操作的几何图形的内容掌握较好,如选择题第2题、第6题、第9题、填空题16题解答题22题画三视图掌握得比较好。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掌握较好,简单运算基本过关,解答题第20题两道计算题得分率较高。但是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探索能力,阅读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如第21题、23题、25题、26题得分率较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能力较差,与分数、小数有关的计算得分率很低。

从试卷反映的情况来看,学生对直接来源于书本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较好,而对于考查他们对于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则显得不足。总体上看,一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学生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没有掌握基础知识,成绩在60分以下的学生有十个左右。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1、学生读题不扎实、审题能力较差,读不出关键词、句。

选择题第1题出错较多。一部分学生从文字看,是求相反数,其实仔细看,一定能够看出绝对值符号。只有仔细读题才会想到要先化简绝对值,再求相反数;

第3题有的学生直接找所给两数之间的整数,而没有根据原题的意思先求第一个数的倒数、第二个数的绝对值,然后再找整数;

解答题第21题说到莱阳有一半人下车,结果很多人在列式的时候不考虑这个“一半”;

最后一题第26题第二问,给了7天的通话时间,请学生估计该用户每天通话多少分钟,有的同学只求总和,根本没想到为求每天的通话时间该求平均数。

在以后的习题练习和讲评过程中,应该从最基本的读题审题习惯开始,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关注关键字、词、句,转化成有用的数学信息,有次序的解答问题。一个学生知识不懂,老师可以再讲,可如果养成了做题不认真的习惯,那可是谁也帮不了。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不光要注意知识的培养,还要注意一些好习惯的培养。

2、与分数、小数有关的计算得分率很低。

填空题13题单纯求俩小数4.5与-3.5的差,应该等于8,却有不少等于6等于7等于9的;

选择题第10题三个负分数比较大小做对的很少;解答题第21题列对了代数式却化简不对;第25题都能找出错误,自己却不能给出正确的计算结果。主

要原因是分数的加减和通分运算不够熟练准确,涉及的小学知识不牢固,从而影响了初中的学习,今后还要在教学中,继续关注小学与初中衔接的部分,与其说高楼平地起,不如说打好地基是关键。

3、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不强。

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和方法掌握的不够牢固,理解不够透彻。

比如解答题第19题的第2问探索规律,就是把《伴您学》上的杨辉三角关系倒过来了,还是应该找三个数的和差关系,结果很多学生没有想到,知识迁移能力不高。

第23题求圆柱体的体积,其实追根求源,这个圆柱体的形成,是“面动成体”的结果,要用运动的观点看待几何体。考完讲评试卷时,我让学生拿起自己长方形的课本按要求演示一下这个动态过程,大家都发现,所给的长方形的边长只能做底面圆的半径。不用老师讲,很多学生懊悔的说:自己当直径来用了。可见,今后的教学,更要注重知识的类比、迁移和变式应用。尤其要注重数学的思想方法。

可见,今后的教学,更要注重知识的类比、迁移和变式应用。

4、创新、探索能力不够,空间建构能力不强。

填空题第14题和解答题24题,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水平。在没有实物操作的情况下,多数学生做不对。可见缺乏想象能力和对题目的理解能力,暴露出自身能力方面的不足。考试之后,我们用实践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拿火柴棒动手摆一摆,拿小立方体动手搭一遍,让学生把动手实践操作和抽象思维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还要教给学生答题技巧,其实考试时拿小纸条摆摆也是一样的,要尽可能的把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转化为有形的东西,把陌生的东西转化为熟知的东西,相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定可以慢慢的把手中实物操作转变成脑中空间操作,建构思维能力。

5、基本公式、知识要点、主要解题方法步骤掌握得不牢固。

有些同学连小学学过的圆的面积公式都记不住,很多公式很混乱。各类有理数的运算法则也记不准,符号、绝对值混乱。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正确率很低,不能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是一个重要原因。化简代数式去括号时变号没有全变、分配没有分配到每一项。强调了带分数做不能做系数一定要要化成假分数,有的同学就因为没有做到这一点而扣掉5个得分点。

可见学习不够扎实,基础知识没有夯实。

6、答题经验不足。

初一数学期中考试反思 第6篇

期中考试已经结束了,对于学生的成绩,我很不满意。在责怪学生的同时,我也认真地反思了自己。的确,在两个月的教学工作中,我做得不好。

现把我的反思归纳如下:

1、对于知识的理解我没有什么困难,专业知识水平足够,但对于学生的了解,我还远远不够。由于年龄的差异很小,我可能有些过分的纵容学生,对于他们的错误,我没有及时的制止,我总是觉得多宽容他们一点,多给他们一个机会。但是我却忘记了,学生这个年龄段还是孩子,还需要更多的约束和必要的惩罚。以后,我会在课堂管理方面要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对学生严格要求,不放松、不纵容、不放弃。

2、学生基础较差,基本计算能力训练的不够,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基础训练,培养学生的基本的计算能力。对于有潜力的学生要积极督促和鼓励,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辅导以及高难度习题的练习。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要多加管理,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让优生更好,并加强后进生的转化。

3、以后要向其他老师学习,多听课,提高专业知识能力,学习课堂管理能力和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能力,把自己的各项业务提高上去。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把握好课堂的每一分钟,充分利用中考前的时间,争取把每一个学生的成绩都提高上去。

4、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与学生沟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多关心学生、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在思想上转变,爱学习数学,爱上数学课,爱做数学题。

初一数学期中考试分析 第7篇

初一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简介:343929 池锝范文网Kxiel.09---10(二)初一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在学校组织安排下,初一年级于4月30--31日对全体学生了期中考试,了预期,现把情况向及全体教师作简要汇报

一、考试组织情况分析:本次考试前,任课教„

池锝范文网

.5 dfds.K xiel.09---10(二)初一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在学校组织安排下,初一年级于4月30--31日对全体学生了期中考试,了预期,现把情况向及全体教师作简要汇报

一、考试组织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前,任课教师都做了的复习,班主任做了细致的考前动员,强调了考试的严肃性、性,诚信考场的设立,激发了学生考试的兴奋点,为学生成绩的了奠定了的基础。考试布置及监考工作做得有序,杜绝了迟到、早退、试卷错收、漏收等不良,从而了考试的和性。王雅琼老师并制止了三名考生的作弊作弊未遂,级部对表扬和奖励。

二、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由学校教务、教研室组织各备课组自行命题,语、数、外各120分,政,史、地、生各100分,满分为760分。从各备课组上交的质量分析和与任课教师的交流来看,教师对大多数科目的试题评价,试题了紧扣教材,注重基础、难易适中,题量适中,与平时的教研吻合。

三、考试情况分析:

1、整体成绩与上学期期末相比,略高。前10%的学生降了1名,前30%的学生上升1名,前50%的学生上升4名。有一名转出,本学期转入的学生中有5名了前50%,上持平。

2、从单科总评来看,语文、政治、历史、地理、均衡,数学、英语、生物相比都有悬殊。英语相差15分、数学相差14分、生物相差13分。

3、从班级总评来看差距,前10%多大差别,但前30%65班16名,62班6名,相差10名,前50%64班16名与59班5名相差11名。从前50%学生相56、57、63、65班有进步,从均分相56、58、61班有进步。附下表

4、各科优秀上线人数偏少。语、数、外在95分分别有60人、242人、125人,政治85分137人、历史有69人、地理有34人、生物有56人。

四、的问题:

1、学生偏科严重,优生有拉分科目。

2、学生基础题得分率不高,单科成绩小于30分的大有人在。

3、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较落后,较低,一学生学习目的性,学习的自主性较差,自觉性,包括前11-50%的学生。

五、下一阶段的工作和对策:

1、析学情、定措施

每一位师生对考试的经验教训一一总结,反思,确立下一步的和措施。

2、树典型、榜样示范作用

① 备课组的备课质量,交流经验措施。

② 各科评选进步之星和学习标兵,在班级的期中考试家长会上表彰 ③ 各班对优秀试卷展览,建学习标兵光荣榜。

3、降低教学重心,学生自信心。① 在培优的关注每班的后10名学生

② 考试不及格的同学补考,由备课组长组长挑选试题,组织补考,并批卷、点评

4、培优补差工作

班主任要本班对学生逐一分析,找薄弱科目,给任课教师名单,制定计划与预期,找学生谈话,鼓励学生,各备课组帮扶记录。

5、的班级活动。

① 每班5月中旬举行一次读书会

② 每班 举行一次“我在进步”的主题演讲。③ 将感恩行动以展示,榜样的作用

6、注入爱心,家校,学生的家庭、性格,与学生多沟通,与家长互通信息,商讨教育之计。

7、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① 定计划的习惯,学生学习非常盲目没而成绩,让学生制定远期、中期、近期及每天的作息表,在班上找一位同学的竟争对手,每次考试都与他比一比。

② 预习、复习的习惯。要求每天晚自习的后30分钟能预习天所学的内容,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

③ 整理错题集的习惯。考试考一百分考后得一百分,找出错误的原因及对策。

8、学法,学习。

① 各任课老师要学科特点,学生学法大面积教育教学质量。② 优秀生学习经验交流,表彰大会及各班请优秀学生总结演讲。

9、常规教学工作检查,团队合作精神。① 备课组,集体教研情况。② 跟踪课堂,建议。

③ 作业精心设计,精心批改,督促检查。

2015年5月4日池锝范文网

初一数学期中考试分析 第8篇

近年来,随着在校生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参加期中考试的考生数量不断刷新历史性记录;而考场教室、监考人员等并未同步增长,这对考务安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根据近三年第一学期我校期中考试基础数据的对比,分析我校期中考务安排的基本特征,并对我校期中考试考务工作提出相关建议。

一、近三年期中考试概况

(一)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于2008年11月3日(周一)和4日(周二)进行。每天四场,两天共考八场,安排考试32门,考场398间次、监考811人次。考生16390人次、涉及7973人,占学生数的53.98%。考5门的45人、考4门的206人、3门的2222人、2门的3175人、1门的2325人。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中,以往课程不及格重修的考生1868人次、涉及1476人,占考生数的18.51%,重修生考试涉及课程27种;考5门重修课的2人、考4门重修课的4人、考3门重修课的41人、考2门重修课的290人、考1门重修课的1139人。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的398间次考场中,有247间次是利用停课考试班级所空出的教室[1]。

(二)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于2009年11月9日(周一)和10日(周二)进行。每天四场,两天共考八场,安排考试32门,考场380间次、监考800人次。考生16630人次、涉及8211人,占学生数的53.36%。考8门的1人、考6门的3人、考5门的45人、考4门的221人、3门的2179人、2门的3196人、1门的2566人。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中,以往课程不及格本学期重修的考生1846人次、涉及1440人,占考生人数的17.54%,重修生考试涉及课程28种。考6门重修课的1人、考5门重修课的3人、考4门重修课的7人、考3门重修课的46人、考2门重修课的276人、考1门重修课的1107人。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的380间次考场中,有239间次是利用停课考试班级所空出的教室[2]。

(三)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于2010年11月8日(周一)和9日(周二)进行。每天四场,两天共考八场,安排考试38门,考场395间次、监考841人次。考生17548人次、涉及8372人,占学生数的53.26%。考8门的1人、考7门的7人、考6门的8人、考5门的54人、考4门的282人、3门的2457人、2门的3290人、1门的2273人。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中,以往课程不及格本学期重修的,总共1939人次、涉及1440人,占考生人数的17.20%,重修生考试涉及课程33种。考6门重修课的2人、考5门重修课的5人、考4门重修课的25人、考3门重修课的51人、考2门重修课的292人、考1门重修课的1065人。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的395间次考场中,有261间次是利用停课考试班级所空出的教室。

二、近三年期中考试基础数据变化的趋势

(一)数量增加的基础数据。

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中,很多基础数据的数量在增加,按增幅加快和增幅减缓,可分为两类。

1. 增幅加快的数据

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中,基础数据的数量增加,且增幅加快的主要有以下几个。

(1)考生人次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16390人次;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16630人次;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17548人次。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比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人次增加了1.46%,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比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增加5.52%;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比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人次累计增加了7.07%。

上述数据表明: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人次在不但增加,而且增幅在加大。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年来新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

(2)考4门及4门以上考生占全部考生之比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5门的45人、考4门的206人、考3门的2222人、考2门的3175人、考1门的2325人;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8门的1人、考6门的3人、考5门的45人、考4门的221人、考3门的2179人、考2门的3196人、考1门的2566人;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8门的1人、考7门的7人、考6门的8人、考5门的54人、考4门的282人、考3门的2457人、考2门的3290人、考1门的2273人。

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4门及4门以上的考生,虽总体只占3.56%,比例很低,但已从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的占考生数3.15%上升到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的4.20%。

上述数据表明: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4门及4门以上的考生数占全部考生数之比在不断增加,且增速还在加快。

按《培养计划》,每学期的期中考试,考生最多只考3门(96.44%的考生最多只考3门);之所以出现考4门及4门以上,全都由于重修所致,“4门及4门以上的考生数占全部考生数之比在不断增加,且增速还在加快”表明重修考生在增加,且增幅在加大。

(3)平均每个重修考生考重修课的门次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5门重修课的2人、考4门重修课的4人、考3门重修课的41人、考2门重修课的290人、考1门重修课的1139人;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6门重修课的1人、考5门重修课的3人、考4门重修课的7人、考3门重修课的46人、考2门重修课的276人、考1门重修课的1107人;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6门重修课的2人、考5门重修课的5人、考4门重修课的25人、考3门重修课的51人、考2门重修课的292人、考1门重修课的1065人。

上述数据表明: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中,平均每个重修考生考的重修课门次在增加,且增幅在加大。即平均每个重修生,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的重修课不止1门,重修课越积越多、一人重修多门的现象在加剧,且增幅还在加大。

(4)考3门及3门以上重修课的考生占全部重修考生之比

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3门及3门以上重修课的考生,虽总体只占4.29%,比例很低;但已从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的占重修考生数3.18%上升到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的5.76%。

上述数据表明: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3门及3门以上重修课的考生数占全部重修考生数之比在不断增加,且增速还在加快。即少数重修生重修的课越积越多,一人重修3门及3门以上,且这部分重修生所占比例还在增加。

(5)停课班级腾出的教室用作考场的数量占考场总数之比。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的398间次考场中,有247间次是利用停课考试班级所空出的教室;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的380间次考场中,有239间次是利用停课考试班级所空出的教室;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的395间次考场中,有261间次是利用停课考试班级所空出的教室。

上述数据表明: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所用考场中,一、二年级本科和一年级专科停课考试班级所空出教室的比例不断增加,且增幅愈加明显。主要原因是由于近年来新生招生规模持续扩大、新生班级不断增加。“停课考试班级腾出教室的比例增加”也就意味着直接能用作考场的空教室越来越少,期中考试的考场不得不大量套用停课考试班级所空出的教室,根源在于教室资源紧张。

2. 增幅减缓的数据

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中,基础数据的数量虽然增加,但也有指标增幅减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1)考生人数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7973人;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8211人;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8372人。

按人数统计,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比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人数增加了2.99%,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比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人数增加了1.96%,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比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人数累计增加5.00%。

上述数据表明: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人数虽在增加,但增幅在逐步减缓。主要原因同样是近年来新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人次和人数都在增长,之所以人次增幅加大,而人数虽增但增幅减缓主要是由于:不同专业期中考试考的门次不同,一般工科专业期中都考3门,而管理类只考2门。近年来,虽然考生人数总体增幅在逐步减缓,但随着“质量工程”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相继实施,我校工科新专业、工科专业招生数在增加,由于工科考生每次要多考1门,也就促成了期中考试考生人次增幅加大的现象。

(2)平均每间考场容纳的考生人数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16390人次、考场共398间次;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16630人次、考场共380间次;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17548人次、考场共395间次。

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平均每间考场容纳的考生人数增加”主要得益于我们优化了教学楼16间教室的座位排列方式,在不增加教室座位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室内走道宽度,扩大考生容量:每间考场每场就能多容纳9名考生。

上述数据表明:尽管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平均每间考场容纳的考生人数在增加,但由于考场总数有限,期中考试期间三、四年级本科和二、三年级专科还在照常上课,部分大教室还要上课,能用作考场的大教室已十分有限。如在校生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后能用作考场的大教室将更为紧张。

(3)平均每位监考教师负责监考的考生数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监考811人次、考生16390人次;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监考800人次、考生16630人次;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监考841人次、考生17548人次。

上述数据表明: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平均每位监考教师负责监考的考生数量不断增加,但增幅正在放缓。

每位监考教师平均监考的考生数量不断增加主要是由于在近三年排考时,采用了《运筹学》中“规划求解”方法,优化配置考场,合理降低监考人数。增幅放缓主要因为考场总数有限,期中考试期间部分大教室还要上课,能用作考场的大教室十分紧张;如在校生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后用作考场的大教室将更为紧张,期中考试平均每位监考教师负责监考的考生数量可能不增反减,也就意味着将要安排更多的监考。

(二)数量减少的基础数据。

1. 重修考生人数占全部考生数之比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的重修考生占考生数的18.51%;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的重修考生占考生人数的17.54%;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的重修考生占考生人数的17.20%。

2. 重修考生人次占全部考生人次之比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考的重修课共1868人次;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考的重修课共1846人次;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生考的重修课共1939人次。

上述数据表明:无论按人次,还是按人数统计,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重修考生占全部考生之比在逐渐下降。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新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三、期中考试基础数据变化呈现的特征

(一)每位考生期中考试的门次正在增加。

“考生人次”增幅加快,而“考生人数”增幅减缓,以及“考4门及4门以上考生占全部考生之比”增幅加快、“考3门及3门以上重修课的考生占全部重修考生之比”增幅加快,这些指标都表明了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呈现出每位考生要考的课的门次正在增加的趋势。

形成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以下几点。

1. 工科专业新生增幅较大

不同专业期中考试考的门次不同,一般工科专业期中都考3门,而管理类只考2门。近年来,随着“质量工程”和“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相继实施,我校工科新专业、工科专业招生数增幅都较大;由于工科考生每次要多考1门,也就增加了每位考生平均要考的课的门次数。

2. 重修生同时有多门课需重修

平均每个重修考生要考的重修课门次在增加。平均每个重修考生一学期重修不止1门,重修课越积越多、一人要同时重修多门、屡修不过的现象也增加了每位考生平均要考的课的门次数。

(二)新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

“考生人次”和“考生人数”都在不断增加,“停课班级腾出的教室用作考场的数量占考场总数之比”增幅加大,这些现象都表明近三年新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

新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一方面为期中考试安排能腾出更多的教室,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有更多的考生要参加期中考试。而且,新生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也就意味着如果教室总数不增,23年后期中考试时,高年级正常上课要占更多的教室,能用作考场的教室将更为紧张。

(三)教室不足将制约期中考试的正常进行。

“考试所用考场中,一、二年级本科和一年级专科停课考试班级所空出教室的比例不断增加”,也就意味着直接能用作考场的空教室越来越少,期中考试的考场不得不大量套用停课考试班级所空出教室。

“平均每间考场容纳的考生人数”、“平均每位监考教师负责监考的考生数”虽有增加,但增幅减缓,这些现象表明教室数量,尤其是能坐较多考生的大教室的数量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期中考试安排的资源瓶颈。

尽管目前在安排考场时,我们已采用《运筹学》中规划求解的方法,尽量优化考场配置、合理降低监考人数,但如考场,特别是大教室的数量不是伴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同比增加,今后在安排《高等数学㈠》、《大学英语综合㈠》等人数众多的考试时,将有越来越多的考生不得不被排在小教室中;同样的考生数量,监考数将急剧增加,监考的矛盾将愈加突出;教室资源的制约将集中在监考问题上,可能诱发矛盾。

四、相关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监考职责,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

考试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环节,监考是全体教职员工共同的职责。

以往个别教职员工错误地认为“考试是考的这门课的教师的事,和其他系(教研室)、其他老师都无关”,“只有班主任(导师)才要监考,其他老师都不该监考”。各学院(中心/部)必须纠正这些错误观念,正确对待监考工作。监考绝非院办一个部门的事,要动员全院上下共同参与。

(二)积极拓展考场资源。

按现有期中考试的安排方式,根据近年来新生招生规模的增幅,预计三年后,《高等数学㈠》、《大学英语综合(一)》等考生众多的课,在安排期中考试时,可能有部分考生不得不被排在小教室内考,这也就意味着,监考数量将急剧增加,使得教室资源不足的矛盾集中在监考问题上爆发。

为防止矛盾激化,提出以下建议。

1. 必须增加教室数量,为考场安排拓展新的空间。

2. 通过调整现有教学楼教室内座位分布的方式,提升教室容纳考生的数量。

3. 在考场紧张时,适当考虑动用大型报告厅安排部分考试。

(三)多管齐下,共同督促重修生提高学习效率。

近三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考4门及4门以上考生占全部考生之比”、“考3门及3门以上重修课的考生占全部重修考生之比”增幅加快,“平均每个重修考生考的重修课门次在增加,且增幅在加大”,以及“重修考生占全部考生之比在逐渐下降”都表明:重修课更集中到了少部分学生身上。结合近年来重修课教学检查发现的问题,发现部分学生同时多门课不及格,且屡次重修均因逃课最终始终未过。

针对上述现象,教师、学生和学院必须多管齐下,共同督促重修生提高学习效率。

1. 授课教师要严格考勤、要敢于、并善于管好纪律,同时要积极与重修生所在学院联系,共同督促。

2. 开课学院要经常汇总重修课教师反映的情况,及时与学生所在学院联系,共同商讨对策。

3. 学生所在的学院和班主任要及时联系授课教师,要关心学习困难的学生,经常提醒、激励。

4. 重修学生本身更应端正态度、改进方法,积极补缺补差,缩小差距、增强效果。

(四)挖足潜力,继续坚持各项提高现有资源利用效率的优化举措。

在考场资源紧张的客观条件尚未明显改变前,继续坚持将一、二年级本科和一年级专科停课班级所空出教室用作考场;继续坚持用《运筹学》中规划求解的方法进行优化,合理降低监考人数;继续坚持优化教学楼部分教室的座位排列方式,在不增加教室座位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室内走道宽度,扩大每间考场每场容纳考生的数量:通过一系列举措,向管理求效益,极尽所能,发挥现有资源的最大效能。

期中考试作为检验与反馈阶段性教学成效的一项重要举措,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受制于教室资源、监考教师数量的客观限制,加之近年来考生数量持续攀升,时至今日仍能坚持的高校已所剩无几。我们要动员各方力量,提升管理水平,积极拓展资源,努力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学反馈渠道,使期中考试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务处.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情况通报[Z].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学简报, 2008, (11) :1.

[2]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务处.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情况通报[Z].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学简报, 2009, (11) :1.

初一期中考试班级分析 第9篇

初一期中考试班级分析

初一4班自8月31日组建以来短短两个多月却已经形成了强大的班级凝聚力。首先同学们能紧密地团结在班主任周围能理解、支持、信任班主任的工作接受班主任的教诲初步确立了班主任工作威信。其次一支有一定工作能力的班级的班干部队伍已经完成组建他们已经成了班主任的有力帮手。再次全班同学热爱班级热爱集体荣誉快乐健康地在成长。班级的建设目标快乐班级及建设途径已深入人心班训健康、有容、乐学、有恒人人理解。班级文化建设深深地影响着每个学生现在班级班风正学风浓。通过九月份和十月份的一些学校活动优秀班级的自豪感深深扎根在每个学生心中。本学期实施的“融经济学教育于班级管理”方案深入人心成为班级管理的有力抓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为班主任能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能做到赏罚分明令行禁止。半个学期以来班级工作围绕常规管理、学风建设、目标管理、活动管理、青春期心理辅导等工作重点坚持表扬为主、批评为辅激励为主、惩罚为辅预防为主、惩处为辅的原则收到了预期的效果。班级工作中始终把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工作原则对学生的管理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两个月以来通过我的家长联系本家长和班主任之间形成了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良好局面班主任的工作得到了绝大多数家长的拥护和赞扬。很多家长每周浏览班主任的工作博客并经常留言。通过学校的家长会家长们全面了解了班主任的工作理念、工作情况纷纷表示要配合好班主任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当然班级建设中海存在一些不足优秀学生群体还需不断壮大自习课效益还需进一步提高有几个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有掉队的危险班级常规建设有待稳定。附初一4班4号学生语文情况分析表一 姓名 主要不足 新的措施 目标 顾建民 概括语言准确性内容分析关键语段分析关键词句分析 每两天做一篇阅读理解提高分析和概括能力并把课文弄懂弄熟打牢基础。60-70 段一旭 默写病句修改关键语段分析诗歌鉴赏概括审题不清线索分析内容分析作文 周六、周日自己做卷老师批改一周一篇周记周一至周五一天一篇日记。60-70 董庆文 概括语言准确性关键语段分析关键词句分析描写手法分析 多看课外书多练习周老师要对我严格要求。60-70 王鑫 字词默写成语使用病句每天把默写文言文读背作业不拖拉42-48 修改阅读理解不行文言文不行 上课认真听讲以后每天读半小时的书争取下一次进步。武艺恒 成语使用修改病句诗歌鉴赏语言准确性描写手法分析 认真掌握课内知识仔细复习多找课外阅读理解练习课内文言文默写等必须过关向优秀同学学习请教。55-65 董文璐 默写病句修改阅读理解不行内容分析概括一词多义 上课认真听老师分析课文课后多看课堂笔记和作业本上的阅读理解多看背诵的课文、词语和文学常识。50-60 李尊 病句修改关键语句分析概括 把握重点知识多做阅读理解多锻炼分析和概括能力多做病句修改积累多种类型多读课外书增强对文章的理解能力。58-67 刘帅 病句修改文言文语句停顿概括内容分析 字词、默写多多记住多分析阅读理解希望老师提醒我。55-65 艾玉兴 默写诗歌鉴赏语言准确性关键语段分析关键词句分析文言文语句停顿内容分析 多做一些阅读理解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多做诗歌鉴赏的题目文言文上要多读多背。60-67 郑入源 默写成语使用病句修改内容分析语言准确性概括描写手法分析关键语段分析阅读理解不行 多默写诗句词语多做病句修改多做阅读理解多做文言文题目。55-60 周梦瑶 诗歌鉴赏概括内容分析阅读理解不行 上课听讲课后多复习充分利用时间。55-65 郝大伟 默写成语使用病句修改阅读理解不行 多做一些课外阅读训练提高自己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多做一些修改病句多默写课文。55-65 王传雨 概括语言准确性关键语段分析 多做一些练习册上练习增加概括语段的正确率一天做一道题天天复习书本上的背诵内容来保持课内默写的正确率多读课外书多练字一天练一页纸。60-70

初一数学期中考试分析

初一数学期中考试分析(精选9篇)初一数学期中考试分析 第1篇初一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北田中学一、试题评价此次考试初一的试题命题明确,...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