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初一全科复习资料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初一全科复习资料(精选6篇)

初一全科复习资料 第1篇

第一章、医学应以促进人类的健康为目标

1.医学从单纯“生物学”模式转换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2.全科医学的目标:促进人类的健康。

3.健康的定义:健康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善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现象。

4.全科医学服务的六位一体: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

第二章、全科医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 1.全科医学的定义: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学科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涉及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其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人与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

2.全科医疗是一种由医生发起的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以需要为基础、需求为导向的主动服务。

3.全科医生的定义:全科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础性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4.全科医生的角色:

(1)对病人与家庭:医生、健康监护人、咨询者、教育者、卫生服务协调者;(2)对医疗保健与保险体系:守门人、团队管理与教育者;(3)对社会:社区/家庭成员、社区健康组织与监测者。

5.全科医生的素质:(1)强烈的人文情感;(2)娴熟的业务技能;(3)出色的管理才能;(4)执着的科学精。

6.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1)基础医疗保健;(2)人性化照顾;(3)综合性照顾(4)持续性照顾(5)协调性照顾;(6)可及性照顾;(7)个体-群体一体化照顾;(8)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为诊治理论基础;(9)以预防为导向的照顾(10)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7.优质高效的基层卫生服务:人性化、综合性、持续性、协调性、可及性。8.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区别及联系:

区别: 专科医疗

负责疾病形成以后一段时期的诊治,其宗旨是根据科学对人体生命与疾病本质的研究成果来认识与对抗疾病;承担深入研究病因、病理等微观机制的责任。处于卫生服务的金字塔之上部,处理的多为生物学上的重病,成本贵,服务少数人。

全科医疗

负责健康时期、疾病早期乃至经专家诊疗后无法治愈的各种病患的长期照顾,其关注的中心是人,无论其服务对象有无疾病或病患,都要提供令人满意的照顾,即对自己的当事人有关健康的一切事物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处于卫生服务的金字塔之基底层,处理的多为常见健康问题,成本低廉,维护大多数民众的健康,干预各种无法被专科医疗治愈的慢性疾患及其导致的功能性问题。联系 联系:

1.各司其职 2.互补互利

3.“接力棒”式服务

第三章、全科医学的历史与发展 1.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1)人口迅速增长与老龄化(2)病因谱与死因谱的变化(3)医学模式的转变(4)医疗费用的高涨与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分配(5)医疗保健机构功能分化与对基层卫生的重视。

第四章、全科医学的人文精神

1.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式,医学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生命神圣、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人类健康与幸福的关注,是对人类身心健康与自然、社会和人之间的和谐互动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关注。2.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关爱生命。3.医学的本质特征:人文关怀。

4.现代医学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

5.生物医学模式造成人文精神的缺失,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医学必须回归人文精神。

6.医务人员的文化素质:(1)宽厚、广博的基础知识(2)传统和近现代文化修养(3)哲学修养(4)审美修养(5)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7.医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1)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政治素质(2)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道德素质。

第五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 1.生物医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人为中心。2.病人的需求:Disease(疾病:生物学异常)、illness(疾患:有病的感觉)、Sickness(患病:社会承认);医师的眼光:显微镜(细胞)------disease、肉眼(人)-------illness、望远镜(社会背景)--------sickness.3.全科医师应诊中的四项主要任务:(1)确认和处理现患问题(核心任务);(2)连续性问题的管理(3)预防性照顾(4)改善求医遵医行为。第六章、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 1.家庭的定义:通过情感关系、法律关系和生物学关系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团体。其三要素:法律婚姻、血缘、情感。

2.家庭的功能:满足成员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基本需求。3.家庭的类型:核心家庭(父母+未婚子女);扩展家庭 :主干家庭(三代人组成)、联合家庭(至少两对同代夫妇+未婚子女)。

4.家庭生活周期:新婚、第一个孩子出生、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青少年期、孩子离家期、空巢期、退休期。

5.家庭评估:针对原因不明与家庭相关的个体、家庭健康问题进行评估。6.家庭治疗:对家庭的功能、角色、互动模式的调适设计心理、行为问题的治疗。

第七章、易社区为范围的健康照顾

1.社区:若干个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关联的大集体。2.构成社区的5要素:(1)人群;(2)地域;(3)生活服务设施;(4)特定的文化背景、生活方式、认同意识;(5)一定的生活制度和管理结构。3.社区医学:是确认和解决有关社区群众健康照顾问题的一门科学。4.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1)符合社会效益、成本效益、经济效益;(2)社区人人参与;(3)形成服务网络;(4)防、治、保、健一体化,政治、医疗、居委会共同参与;(5)重视利用社区资源。5.COPC:以社区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是指将一个人为单位,治疗为目的基层医疗,与以社区为单位、重视预防保健的社区医疗两者有机结合的工作。6.COPC的基本要素:基本医疗、社区人群、解决问题的过程。

7.影响社区人群健康的因素:环境因素、生物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健康照顾系统因素。

第八章、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照顾 1.社区常见问题的特点:(1)多数健康问题处于疾病的早期和未分化阶段;(2)健康问题具有很大的变异性和隐蔽性;(3)健康问题具有多维性和多层次性;(4)健康问题的系统性和联系性;(5)健康为题的广泛性。

2.以问题为导向的处理原则:应尽可能准确掌握问题之所在;(2)疾病处理过程中应遵循全面性、联系性和系统性原则;(3)寻求问题的根本性解决,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原则;(4)动态、渐进性的问题处理原则。

第九章、以预防为先到的健康照顾

1.临床预防医学服务的主要内容:健康咨询、免疫接种、疾病筛检、化学预防。

第十章、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1.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目的:(1)掌握居民的基本情况和健康状况;(2)开展全科医疗服务;(3)为解决社区居民主要健康问题提供依据;(4)为全科医学教学和科研提供信息资料;(5)为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提供依据;为司法工作提供依据。

2.问题描述及进展记录采用SOAP:(1)S(subjective date)主观资料,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药物过敏史。(2)O(objective date)客观资料,体格物理检查+实验室各种检查+辅助药物科室辅助检查。(3)A(assessment)评估,诊断+鉴别诊断+问题的轻重程度+预后。(4)P(plan)处理计划,诊断计划+治疗策略。

3.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应遵守的原则:(1)逐步完善的原则;资料收集前瞻性原则;(3)基本项目动态性原则;(4)客观性和准确性原则;(5)保密性原则。

第十一章、全科医学中的医患关系与沟通 1.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1)医师权威式;(2)病人自主式;(3)医师及病人道德模式。或者----(1)主动-被动式;(2)指导-合作式;(3)共同参与式。2.为何要建立良好地医患关系?回答:(1)全科医生对病人实行持续性医疗保健服务对病人的责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全科医生对病人实行个体化的医疗保健服务,其工作理念是以人为中心;(3)全科医生给予病人的应该是可亲近性的医疗保健服务;(4)全科医师服务是综合性的保健服务包括预防和治疗;(5)全科医学为病人提供协调性的保健服务,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病人服务。如果没有良好地医患关系,以上这些就很难实现,医患之间的信任度、关系密切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治疗的效果。

3.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主要途径——沟通。

4.医患关系的决定因素:医师的态度+病人的态度。

5.医生对病人:亲切、关怀、真诚、负责的态度时,就很容易取得病人的信任,才有可能取得疗效。

第十二章、全科医疗质量与全科医疗资源管理

1.全科医疗质量:指全科医师向社区居民提供的全科医疗服务效果的优劣。2.全科医疗质量的特点:(1)内容的广泛性;(2)范围的扩大性;(3)影响因素的复杂性;(4)学科的综合性;(5)技术的相对性(6)提供者的敏感性。3.全科医疗质量的要素:(1)基础质量(结构:人力、技术、资金、设备和设施、时间、制度标准。)(2)环节质量(实施过程,诊断质量、治疗质量、护理质量、保健质量)(3)终末质量(服务效果)。

4.全科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内容(1)疾病诊断和治疗管理;(2)双向转诊质量管理;(3)家庭病床质量管理;(4)健康档案质量管理;(5)社区卫生服务管理;(6)全科医疗风险管理。

5.TQC:全面质量管理,由美国戴明提出,由计划play、实施do、检查check、行动action构成,简称PDCA.6.PDCA循环实施的八个步骤:P(找问题—找原因—定目标—定计划)、D(实施)C(检查)、A(巩固—总结),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7.全科医疗人力资源:全科医生、社区护士、人员配备。

8.全科医疗机构选择、配备基本药物的原则:安全、有效、廉价、易于存贮、方便、易得。

9.全科医疗信息的要求: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科学性、可行性。10.全科医疗信息的主要来源——调查。11.填写个人健康档案必须有的四项:(1)首页;(2)主要问题目录;(3)长期用药明细表;(4)接诊记录。

初一全科复习资料 第2篇

1、现代医学模式是指(E)

A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C机械唯物论医学模式 D生物医学模式-生物E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2、生物医学模式医生关注的中心是(A)

A“疾病”,而对“人”关注严重不足B“人”,而对“病”关注严重不足C“症状”,而对“人”关注严重不足D“体征”,而对“人”关注严重不足 E“人”,而对“症状和体征”关注不足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不足和缺陷(ABCDE)

A成为导致过度治疗的因素之一B忽视了病人的需要

C限制和封闭了医生的思维D医患关系淡漠,病人依从性低下 E忽视了预防的作用

4、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A BC)

A强调了健康、疾病和人的关系B重视研究疾病对病人生活的影响 C重视人的心理社会问题对于病人的健康以及对健康理解的影响

D 认为疾病纯粹基于生物医学功能的紊乱E以上均是

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要求医生(A BCD)

A关注病人,而不仅仅是疾病

B全面关注病人生物的、心理的、社会的各个层面的问题

C整合生物医学、行为医学、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病人诊治 D用多维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解决人类健康问题

E以上均不是

6、以病人为中心健康服务的基本点(BCDE)

A强调治病B注重研究病人的范畴C 理解病患对病人的意义 D进入病人的世界E理解和接受病人的患病体验

7、疾病三要素是指(AC)

A病灶B症状C违和感(病感)D社会功能异常E体征18、痛苦是一种非常个体化的体验,他常常包括(ABC)

A肉体的痛苦B精神的痛苦C道德的痛苦D生物的痛苦

E灵魂的痛苦

9、全科医生应有三种眼光,即:(ABE)

A用显微镜检查病人身上的病灶

B 用肉眼审视目前的病人,了解其患病体验

C 用滤色镜检查病人

D 用有色眼镜审视目前的病人

E用望远镜观察病人的身后,了解其社会背景

10、以人为中心应诊中的四项任务(ABDE)

A确认并处理现患问题B管理慢性活动性问题

C尽量多地给予高精尖设备的检查D改善病人的就医和遵医行为

E提供机会性预防

11、全科医生对慢性疾病的早期阶段照顾需要完成的任务有(ABCDE)A尽快对疾病进行诊断

B为病人的病情及处理意见制定详尽的教育计划

C 如需将病人家庭列为照顾内容,应对病人的家庭制定有关病人病情的宣教计划 D确定照顾小组

E协商专科照顾的目标及预期结果,帮助病人的照顾计划

12、全科医生管理慢性病照顾计划实施的任务是(ABCDE)

A管理对病人对计划的依从性,并将其记入健康档案

B对依从性不好的病人,必要时改变照顾计划,使其能满足病人需求

C管理病人对慢性病或慢性病治疗的依从性

D记录病人的多学科协作小组成员,当环境或病人的目标发生改变时,协商制定新计划

E监控疾病对病人及家庭的生活方式职业及教育需求的影响

13、全科医生对慢性疾病晚期病人管理的任务是(ABCD)

A道明并发症和功能障碍是慢性病的发展结果,教育病人和家属接受现实

B 评价病人的每天照顾需求,并安排一些支持服务

C为病人和家属预先建立一个指导计划

D仔细描述病人照顾目标的改变,并和参与照顾病人的所有提供者交流这些变化 E尽量用多种新药给予抢救治疗

14、全科医生对晚期病人的照顾模式有(ABC)

A治疗的照顾模式B减缓的照顾模式C救济的照顾模式

D勘误的照顾模式E描述的照顾模式

15、慢性病人的需要可有(ABCDE)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交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

16、英国卡尔加里-剑桥咨询观察指南结构包括(ABCDE)

A问诊开始B收集信息C建立关系D说明与确定方案E问诊结束

17、以人为中心积极倾听的技能包括(ABCD)

A等待时间B引导回答C具体策略D利用常用语E多用医学术语

18、以人为中心积极倾听的技能要求全科医生在问诊开始时给患者留出讲话时间,《多伦多协议》建议在打断患者讲话之前留出约(D)

A 5秒B 30秒C 50秒D 90秒E 180秒

19、开放式问诊的引导常涉及以下方面(ABCD)

A问题发生的自然过程B问题所涉及的范围

C病人的因果观和健康模式D病人对医生的期望和病人的需要

E尽量以医生的看法诱导病人回答

20、医患关系有以下模式(ABE)

A主动-被动模式B用户至上主义模式C刁难模式

初一全科复习资料 第3篇

在新生复习前滚翻动作的过程中,教师有时会直接让学生进行“完整动作练习”,但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即便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但还是容易出现合作无序或错误帮扶等情况。笔者以分层练习为基本策略,通过课堂“诊断分层—合作学习—分层展评”的操作流程,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的引领作用,突出了教学指导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合作的程序性,有效提高了前滚翻的复习效果。

(一)任务单的设计

1.分层设置任务单。根据学生的完成程度设置三个层次的任务单,并呈现三个层次的学习目标、练习方法与步骤及要求等,且每个层次均可进行素质练习(素质练习内容:仰卧起坐练习15个×3组,或俯卧撑练习15个×3组,能力差者可膝关节支撑。在每一练习方法后安排1组素质练习, 学生视能力自行选择内容或时段)。第一层:未能完成动作(见表1);第二层:滚翻完成一半,结束时坐在垫子上(见表2); 第三层:基本完成动作(见表3)。能较好地完成动作与基本完成动作的学生为一层,可安排其担任小组长。

2.前滚翻分解动作图片及口诀辅助。 通过口诀归纳动作细节的标准及关键点, 便于学生在练习中进行对照,及时提醒, 促进技术动作的矫正(见表4)。

(二)任务单的使用

1.诊断分层

首先,合作诊断。在课的基本部分,教师组织2~3名学生为一组,通过2~3次练习后,相互诊断自己所属的层次。教师发给每名学生一份任务单(表1~表4),说明分层的标准,便于学生达到预期目标后继续由低一层次向高一层次升级时使用。其次,分层建组。每层为一大组,在同一层次内2~3名学生为一小组(可自由结合)。

2.合作学习

合作前,首先让学生了解任务单结构。教师可以第一层为例,带领学生阅读任务单,重点明确该层的学习目标、练习步骤、总体要求、注意事项、素质练习等。 第二、第三和第四层的任务单,教师可略微点拨,或让小组长带领学习。其次,教师调度器材和场地。重点保证第一层的“墙垫”、斜坡的使用;第二层保证斜坡的使用及空瓶子的数量;第三层关注各小组使用的垫子数量等问题,使得各层的第一个练习内容可以有序进行。

在合作中,首先,学生互助学习。各小组(2~3名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依据任务单内容的要求,一名学生练习,另一名或两名学生进行保护与帮助、观察同伴情况,逐条提醒落实任务单要求。其次,教师巡回辅导,依托任务单,强调落实分工、 合作程序及动作规格要求等。

3.分层展评

合作后,首先,层内展评。教师即时询问各小组任务单内容的练习进程,抽检部分小组,以一大组为单位进行展示,自评或互评或师评。其次,各层间展评。对于练习效果突出、层次有明显提升的,各层(大组间)展示观摩,教师及时引领点拨,相互鼓励。

注:图5为199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体操》P198,主编为柳光值、李德孝。

二、体会

(一)运用任务单的优势

在不同水平段中,很多技术动作在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之间的水平依然存在差距。此时,教师如果继续采取简单、统一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尤其是在同组异质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导致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从因材施教的原则出发,要解决类似问题,分层教学就成为一个相对较好的选择。但在分层后,由于各层之间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内容、顺序上有较大差异,教师容易顾此失彼,这对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解决该问题。如,小组合作任务单对各层有不同的目标、方法和要求等,且分别对应了学生出现的具体问题,体现了较强的针对性。同时,通过在任务单中增加分解动作图片及口诀,解决了合作学习中的技术动作缺乏参照标准和练习依据的问题。因此,小组合作学习任务单的有效运用对提高学生自主、合作、 探究等能力,提升复习效果,具有一定的操作和推广价值。

(二)注意问题

1.把握时机

部分内容在进行阶段性复习时,教师可参考上述做法进行操作。而在新授课阶段,学情往往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教师只有在具备了一定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并以良好的课堂应变能力为保障,才适合使用任务单进行操作。

2.合理分层

一是教材、学情研究要透彻。教师要对重难点、学生易错点及纠错手段进行深入研究,以切实保障任务单中相应教法和手段的针对性是关键之关键。二是分层依据要明确。学生出现的错误动作不同,教师在纠正错误动作时所采用的方法、手段也会有所不同。在分层时,教师应通过学生错误的外在表现分析其哪一方面能力不足或存在哪些问题,细致地考虑该层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是什么,纠正的是哪一类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分层。如,在任务单中, 第二层主要是解决不能及时成蹲撑的问题,笔者分别采用了快抱腿、斜坡、腹部夹空矿泉水瓶等练习,引导学生“快速”向前等,均出自同样的目的。

3.创新组织

主要是关注器材、场地设计及调度, 各层的组数、人数的处理。首先,要创设不同的运动条件(器材、场地设计)或情境, 最大限度地适应各层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可能性。如,创设“对‘墙垫子’做蹬地提臀看天练习”,旨在通过“墙垫子”以支撑练习者身体的运动条件,鼓励学生蹬地提臀前倾,解决即便“低头看天”也不敢前倒的那些基础较差学生的心理恐惧问题。再如,创设“腹部夹住空矿泉水瓶+斜坡完整动作练习”,旨在利用腹部夹住矿泉水瓶强化收腹团身动作;通过改平地为斜坡场地,旨在降低难度,适应那些滚一半、坐在垫子上起不来的能力稍弱的学生等。其次,提前关注各层的人数和组数。不同的分层意味着不同的教学组织形式,各层的人数和组数都有可能影响器材和场地的布置。如,该练习内容以2~3名学生为小组,在第一层中必须考虑“墙垫子”中 “墙”在何处,或者“墙”如何创设、几个小组如何布置等问题。而在前述操作中, 只有在课堂分层诊断后,各层的人数和组数才得到“准确”地认定;倘若教师能在分层前已经了解,则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创设或现场调度器材和场地。

4.优化使用

一是要简洁明了。由于任务单是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提前阅读,因此要力求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文字表述不宜专业性过强。二是要体现灵活性。如,各小组练习次数等要求应视学生实际水平而设定; 练习内容在难度上体现一定的递进性等。 三是要即时指导。初用任务单时,学生缺乏经验,需即时反馈、矫正。四是需不断完善。如,第二层“一名学生抛扔沙包,练习者滚翻后接沙包”的练习,由于沙包扔得过高,阻碍了学生向前成蹲撑的问题,未能达到预期目标。那么,以后在运用任务单时,应说明目的与时机等。

5.强化管理

初一英语复习课教学案例及反思 第4篇

关键词:初一英语;复习课;教学案例;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4-01

一、案例描述

T: Boys and girls, I’m sorry it’s so hot today. I know you don’t like to have an English class, right?(我满有把握且十分同情地说)

Ss: Yes. (学生一起大声说,也不知老师的葫芦里卖什么药)

T: OK! Boys and girls, today I won’t give you a lesson. We will have a competition to see which group is the best.

Ss: Oh, yeah!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开始有点兴奋)

T: Boys and girls, do you want to be actors/actresses if it is possible?

Ss: Of course! It’s great to be an actor.(学生来劲了)

T: OK!Today I will give each of you a chance to be an actor/actress.But you must try your best to be a good actor or actress. I’m sure you can make it . (老师期许的目光无疑为学生增添了动力,他们一个个摩拳擦掌﹑信心百倍。)

Ss: No problem! We want to have a try.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并表现出万分欣喜。他们可能真的以为老师不上课只演戏了。)

T:(为使人人听懂我用汉语说)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要想成为一个称职的好演员,必须要有十分的敬业精神。今天咱们就近水楼台先得月,演一场顽强战斗在高温下师生们的戏。

Ss:It’s too easy.

Ss:As easy as ABC. (大部分学生已经热情高涨,迫不及待)

接下来我开始分配任务:我给每组(我班六人一个学习小组)布置分配了所谓的台词(内容:讲解两大项练习题)。要求他们先进行彩排,以免出现错误。如果有不懂的问题可小组讨论解决,倘若答案还不肯定的话可以向老师请教。

竞赛原则:

1.讲解不能只说答案,必须尽可能分析原由;

2.错一题,将被扣一分;

3. 一个小组表演时,其他小组当好群众演员给与配合;

4. 必须人人参与才能得满分(六分);

5.第一个表演的小组可额外加五分。(目的为了提高彩排效率,节省时间)重奖之下,必有勇夫,果然五分钟后第二小组(基础相对较好)登场了。他们每人轮流讲两道题(5人),有答案也有解题原由分析,另一人则在黑板上写答案,并不停地提示单词不会写的同学请看黑板,俨然一副严师样子,让我万分窃喜。

(第二小组出色完成任务)

T:第二小组怎么样?给个评分吧。

Ss:Wonderful!Six points!( 大部分同学观点一致)

S1:Five points!(后排一个男生认真严肃地说)

T:Why?(我也满腹狐疑)

S1:Because Miss Tang spoke in a low voice and we couldn’t hear clearly in the back row.(他振振有词,有理有据。)

T:Oh, yes! You’re a very careful boy. Next time we will pay attention to this. Do you agree?(我小心翼翼地和他商量)

S1:Well, that’s OK.(他还表现挺有一点大度风范)

接下来的表演可谓精彩纷呈,发言声音比平时高了,字写得更加端正了,就连平时从不举手的Miss Li也勇敢地站起来不折不扣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我毫不吝啬地大肆表扬了她(尽管我知道同伴帮了她很多)。从来都三心二意的Mr Gan竟然也能安心修改答案,认真听讲,生怕给自己的小组丢分。英语最薄弱的钱同学居然也上台发言了!虽然有些读音错误,还有点急急巴巴,但是我带头为其鼓掌,全班同学也跟着使劲鼓掌,向他表示祝贺。他也很激动,害羞地却又很流利地说一句“Thank you.”看着满头大汗的学生早已忘记难耐的酷暑,如此投入到表演和学习中,我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感动。不知不觉下課铃声响了,最后一小组还没登台,十分沮丧。我连忙承诺下节课一定让他们表演,他们这才让我宣布下课。课后,我和一些同学交流,发现这样一节课让学生体验多多:“当演员也不容易,我就几句台词一紧张差点忘了。”这是一个薄弱学生为了解释答题原由在努力不已呀!“为了表演,我都忘了炎热了”。这是一个学习投入者的肺腑之言。“只要我努力,我也能完成自己的任务,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是一个经常作业拖拉者顿悟的心声呀!

二、教学反思

1.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给人带来疲倦”。对于学生一开始的抵触情绪,我没有责骂而是表示同情,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案,重新唤起了学生的兴趣和信心,为本节课顺利完成打好了前提。

2.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动力就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布鲁纳,1989)。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能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而求知欲可以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促进心理活动的加速。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培养学习兴趣也是教师责无旁贷的任务。本节课学生由反感排斥---欣然接受---乐此不疲,就充分表明了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性。

3. 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好奇、好胜、好玩是孩子的天性” (皮亚杰,1997)。对于学生而言,快乐与学习相比,前者更为重要。我想本节课的成功还在于学生对在课堂上演戏既感到好奇又万分欣喜,所以才会兴趣大增,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快乐,而远不止学习。

初一全科复习资料 第5篇

首先我是一个比较懒的人,在大家大三下就开始去上辅导班,暑假开始看课本时,我还在天天上网。真正开始准备考研是在9月中旬,感觉再也不能耽搁了,就跟一位非常勤奋的同学一块去自习了。说这些不为了别的,就是要说明如果你决定考研,什么时候准备也不晚。好好上自习就可以。

大家在考研之前要明确自己的目标,去什么学校,什么专业,甚至找哪位导师,心中最好一个大约目标。我在确认之前,一直纠结在考什么单位当中,这个问题越到后来越影响你复习。

下面说一下自己的经验:

关于辅导班:我是什么辅导班都没有报的,我周围有不少同学报,主要是数学和政治,英语就不用了,据说都没有什么用。但我的观点是不要报班。感觉报班会打乱自己的复习节奏,本来安排的好好地,每天多少页,做完了就可以睡觉或者是放松一下,强行安排进辅导班,个人感觉效果并不好。尤其是到了后来,冲刺的时候,我看到周围同学去辅导班都有点心疼。那时间,浪不浪费不说,一天全部用来看一科对别的科目也是不好的。不要信什么押题班,今年的启航还是什么导航的都没有押中什么东西,浪费钱还在其次,浪费时间跟谁要去。

找个伴:这个建议不是说找个女友,是找个研友,两个人一块上自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自己偷懒的机会。同时,做题的时候可以互相监督,交流经验,这个绝对不是辅导班可以传授或者是自己感悟所能够得到的。如果有那种互补的伴,那就更好不过了。我运气比较好,两个研伴一个非常勤快,生活有规律,带我起早,不要找借口不去等等,另外一个就是数学非常棒。很多问题问他很快就明白了。而我政治和英语不错,他们也喜欢跟我一块。现在想想,实在是太幸运了。

数学:我是学工科的,数学对于工科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的数学基础很差,大一下学期还挂过课,因此对数学心里很忐忑,经过几个月的认真学习,心里有底了,而且就我个人和周围同学的最终成绩比较来看,我认为数学应该这样学比较有效。

(1)看课本,仔细看,不能一翻而过,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把课本中的例题和书后的习题都自己做一遍,但是做题中不能看答案。个人不推荐直接就上全书的。跟我一块准备的有两个同学一上手就是全书,进度也很快,但是最后的成绩都很差。我是花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将课本看了一遍,书后习题选做了一部分。感觉大学的课本跟高中的不太一样,高中的课本很浅显,老师一提就可以,大学的课本还是比较深的,好好看对思路有很大的好处。这个阶段最大的问题就是很容易着急,看到周围同学谈论这个那个,自己还没有看到,这种滋味大家想必都了解,但是笑到最后才是最好,这时候需要静心,这一阶段解决好了,后面真的不难。

(2)第二轮复习是做题,这个阶段很漫长,我有的同学就不认真从基础开始,直接上一些有点综合性的题目。好好看全书,收获绝对不是一点两点。全书中的题真的很不错,很有代表性。这个阶段,全书中的题都不要放过,书中每章的总结也是很不错的。碰到一些重点的东西,建议背一背。看到很多同学说全书简单,其实全书中的题做好了,对考研来说,绝对是足够了,甚至比考研题还是稍微有一点难的。做全书的时候,更不能看答案,最好规定以下一天多少页。我开始的时候定了一天20页,后来发现有点多了,后面的有些题,一天能做15页都算不错了。尤其是我开始准备的很晚,到后来时间感觉不够用了,自己也很着急,但最后还是坚持做完,以后的复习就容易多了。

(3)数学的第三轮复习时间就没有那么多了,因为涉及到其他的科目分享时间的问题,因为我是跨专业考研,时间安排是上午数学,下午专业课,晚上是英语和政治,这样时间一分,其实很紧张,这时候就要做一下往常年的真题,看到坛子里很多人说真题怎么重要,我当时将最近3年的真题做了两遍,但都没有什么感觉,可能就是增强信心用的吧。期间将李永乐的超越135分从头到尾正式看了一遍,就是每个题都认真做,然后对答案,小结一下,写在题目的边上。不过135分感觉只是全书的浓缩版,很多题也是重复的。值不值得看大家自己决定。个人感觉还不错。

(4)最后就是做那个400题,感觉有些难,认真做收获也不错。建议大家做模拟题的时候就按照考试的时间来做,要不就没有参照性了。当时是两天一套,一天做题,一天整理。时间不太够用,一些比较BT的题都扔掉了。间或跟别的同学讨论下看有什么新题之类的。我很认同以前坛子里的一位前辈说的,数学不是朝满分去的,是朝我们的最高分去的。能拿的分都拿了,不能拿的也不要勉强。

数学要做题,不能只是看书,有可能你看的很明白但上手之后不会的情况。我大一的数学就是这么挂的。题都是做明白的,错题也是要做明白,看明白容易忘记。不动手,考不好数学。数学还要区分重点,一些比较麻烦的内容要重点关注。比如微分方程比较简单,可以一遍搞熟了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不用看,偶尔看看公式,做套题中的就可以。而我比较怕多重积分,那就需要基本上天天看,天天做。总结点东西来用。

我用的参考书;

课本用哈工大的工科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主要是因为本科就学这个,比较熟。辅导书:我是二李派,基本上都是二李的书,全书(非常好,强烈推荐)+真题(感觉二李的讲解也非常不错)+超越135(全书的浓缩版,时间比较充裕可以考虑)+400题(没有什么感觉,没发现好在什么地方)+线数讲义(李永乐的,我第一遍看线数书就是参照这个来看的,但是感觉有了全书后这本的意义不大)

英语:英语是一门应该早点下手的科目,前期可以在看数学书烦了的时候背一背单词,做几篇难度不是很大的阅读,保持一下状态。大家对单词上不要有什么侥幸心理,只背高频词我感觉是不行的。一天安排下一定得数量,完成就行。高频应该多看,但是低频的不应该不看。背单词时一个长期的过程,应该贯穿考研复习的始终。

阅读方面,选好参考书是很重要的,我一开始选了印建坤的基础100篇结果极为垃圾,浪费我很多时间,非常不推荐大家用。个人感觉新东方的书确实没有什么优势。大家买之前应该好好鉴别。我感觉今年我新东方的单词书和阅读都买载了。

英语的阅读是重要,但是我们不应该只关注阅读,不要忘了分点时间给翻译。我看到前几年的翻译很简单,就没有认真看,结果最后翻译上载了大跟头。作文要经常写几篇,只背恐怕也不太好。完型其实不难,好好做几篇文章发现还是比较容易得分的,其实它只是上手困难而已。英语特别重要的一个建议就是考试之前做套题,时间分配是个大问题,怎样在一定得时间内得到最好的分数需要大家拿时间去总结。

真题可以适当参考,09年我感觉意义不大,但是选项的ABCD的数量貌似是有规律的,大家可以查查看。

参考书:新东方宋、徐的单词(比较一般,没什么特点,有一些释义不是非常准确,不推荐)+印建坤的基础阅读100篇(垃圾中的战斗机,非常不推荐)+星火的多功能阅读(个人感觉还可以,但是难度不是很均匀,经常受打击)+黄皮真题(还可以吧,别的没用过,不了解)+毕金献的模拟题(此公命题时还好,不知现在为何如此凶残,如果想要挑战极限,可以尝试)+新航道的作文(感觉还不错,范文也比较多,感觉比考试虫的要好上一点)

政治:政治是一个需要花费时间的科目,推荐大家第一遍看书的时候好好看,一定对一些东西有一定得轮廓,这样以后才比较好展开工作。至于时间安排,可以在另外两科看的比较麻木的时候。但是看的时候不能一带而过,如果有习题的话就更好了。我第一遍看老任的序列一,感觉还不错,老任的序列我都看过,感觉也就序列一还可以。红宝书买了,但是感觉看不下去。太枯燥了。二轮的时候看的恩波的小册子,效果很好,重点基本上都在,后期查什么知识点基本上都用恩波的那本。政治的模拟题还是要做的。今年我做过启航的,导航的,老任的,徐之明的、肖秀荣的模拟题,感觉启航的最后五套题太活泛,跟课本联系较小,不是很好,徐之明的略过不提,没有什么卖点。老任的一般,据说大题不错,但我个人没有感觉。导航的就不要说了,垃圾到无以复加,跟他们的宣传完全不成比例。肖秀荣的很不错,推荐大家使用,但是大题不是很好。但是今年大题还是有一个跟考试差不是很多。最后阶段要联系套题,大题可以不用写的很详细,但是要点最好写一下。个人感觉政治还是有一些需要背的东西,否则到时候有些知识点不是很熟练,对选择和大题都不是很有利。

参考书:红宝书(经不经典我不好评价,我就看了前面一点,个人感觉不适合阅读,比较容易疲劳)老任的序列一(还好吧,序列一是整个序列中最好的了感觉上)+序列二(浪费时间+打击自信心+跟考试没有关系+错题连篇中的极品)+序列三(没有认真做,感觉不实用)+序列四(一般,只能这么说,而且答案就在题下面,一点都不好)+恩波核心考案(个人最满意的小书,看了两遍)+启航五套(原因上面说了,很多东西跟课本关系不大)+导航三套(实际效果没有他们宣传的1/10)+徐之明五套(没有明显特点,有点偏有点难有点怪而且是以前的老题,没有什么新意)+肖秀荣模拟题(个人感觉不错的书)+20天20题(还可以吧)

政治东西没有什么理可以说,看看考完研很多名师的答案都不一致就可见一斑。因此政治可能也需要一种题感,多多做题,感觉可能就不一样。

专业课:我今年是跨专业考研,因此,开始时候的担心不可避免,什么本校有优惠啦,内部透题啦,这些可能是存在的,但是对我们来说都是不必要的担心,如果你决定考一个学校,那这个学校的什么政策我们都得接受。好好准备才是正统。我的复习策略是先把考研指定教材认认真真看上两遍。跨专业的同学,时间要适当向专业课倾斜。课后题目都做好,其实考试的内容都不是很难。现在的专业课题目很容易可以在网上或者是淘宝上得到,如果有同学在自己感兴趣的学校就更完美了。不要追求那些特别难的东西,基础,永远是最重要的。

关于时间安排:

我个人不喜欢熬夜,因此,我基本上都是11点就睡觉,或者是跟同学小聊一会,一般是半个小时,然后睡觉。这样早上可以起的比较早,7点可以吃早饭,八点可以正式开始一天的学习。中午在教室睡一会,对下午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好处。基本上,早八点到晚十点,除去午饭午睡和晚饭时间共计2小时,实际可以利用的时间也很多。12小时,已经够了。如果可以保证效率,感觉一天8个小时也可以。

考试准备的前期主要是数学和英语,非常容易因为枯燥而疲劳,这个阶段非常漫长,但是坚持过了后面就很容易。到了综合复习阶段,每一门课的复习都要兼顾。不推荐今天看数学,明天看英语这种方式。这样容易导致出现接不上头的情况,导致前面复习效果下降。不要天天看书,适当做题可以巩固复习的效果,眼高手低的例子太多了,在此不一一列举。

到冲刺阶段,可能比较疲劳了都,这个时间就是拼意志。要坚持天天去,不要给自己借口。尽管看的东西不是很多,但是很关键,对于信心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

加强锻炼吧,省得老是感冒,病了之后效率实在是很差。

考试期间的安排:如果考本校,那恭喜你,太幸福了,可以在本校考试,如果考省外,基本上是要集中在几个地方。建议大家先去踩踩点,考试确认的时候就去把旅馆给预定了,要不到时候很紧张的。如果学校开放学生宿舍,建议去住宿舍,比较有利于休息。考试期间别乱吃东西,在考

点的食堂解决就可以。那时候别考虑价钱,最重要的是干净。考完一科后建议大家不要对答案或者是讨论答案,因为自己急于想知道的一般都是没有把握的,有比较大的概率出错,这时候看影响自己下一科的考试。如果你中午不午睡的话,可以考虑提前两个月就不要午睡,这样比较容易保持状态。

初试结束后的安排:考试结束后,什么情况基本上自己心里有数,放假回家主要以放松为主,忙了半年了,好好轻松一下。适当翻一翻复试的参考书,大约是什么内容有数即可。然后就是写一篇英语的自我介绍,每天只花5分钟不到看看,有一些复试比较容易出的口语题适当写一写。开学之后就是看辅导书,然后就是跟报考单位的师兄师姐联系一下,考试内容和形式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复试其实主要是基础,我参加的复试真的很基础。书上的基础抓住记熟,练一练口语,可以找一个人一起练。

跟导师联系的建议:大家在确定自己有复试资格后可以联系一下导师,我是头一年的11月就联系导师了,我导师人也不错,跟我说了一些要求,然后跟导师邮件联系的时候就可以有重点了。按照老师比较注重的东西来说自己的特长,提前做一份比较说的过去的简历,到时候可以发给导师,对于增进了解非常有效。这个阶段就是保持联系,不要问题目的内容或者是形式,好好准备,同时跟老师表下决心就好,至于要不要提前见导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个人感觉是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提前见下面。我去复试的时候没有想着要去见导师,但是他打电话要见我,到我过去,他正好去签合同了,他就托他的一个博士给我讲了讲要求,顺带跟那位博士师兄问了点问题。呵呵,运气比较好。

复试建议:英语口语要做好比较难的准备,我今年提前踩点的时候问老师会不会有自我介绍,老师所你们准备的太熟了,不考。结果抽题的时候我抽中了“Give us a free talk about the most difficult situation you have ever met as far as the situation was concerned.”一点都没有准备,感觉自己就是一顿乱说,我说的是高考,结果面试官不依不饶,就顺着我说的内容问到了高中和大学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我说高中的朋友都很单纯,是真正的友谊,值得我去treasure,而大学中的同学just so so,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忙的事情,要注重交际的人。刚说出来我也有点后怕,害怕面试官再问,但是她说I agree with you,然后就ok了。当时真的吓出一身冷汗。导师问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按照我给他发的简历上说到得专长来的,非常轻松,老师也很满意,第二个问题就非常大,也是按照简历上提到的课程,说到了可能是我们整个本科阶段都在学习的一个问题,当时没有准备,没有想到这么大,就要求了几分钟,整理一下思路(面试的时候可以向导师提出这种要求的),大约写了一个提纲,然后非常不流利的回答完了。结果老师也很满意,说要点基本上都在。后面的问题也有一个比较变态的,结果我对这个方向不是很熟悉,但对这个东西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就朝导师的研究方向上扯,导师开心的纠正我之后就到最后一个考官了,他问了我一个平常知识积累的问题,我听课还算可以,回答他也很满意,面试就OK。面试的时候要大胆说,但不能乱说,必要的时候可以跟老师要求一点提示,今年就有一个同学这样的,老师也没有难为他。态度要谦恭,建议大家看看金正昆的社交礼仪,感觉很不错。

笔试时专业课+汉译英+英译汉,两段英语都是专业方面的,我跨专业感觉比较吃力,不过英语是我的强项,也算比较顺利。专业课的考试非常基础,这让我有那种押宝成功的快感。后面就是体检没问题,跟导师见了个面,导师请吃饭,见了一下院里的领导,回学校等结果,流水账了。

以上是我考研的一些体会,因为现在在毕业设计,没有办法写再多了,见谅。如果对你有帮助我很开心,论坛就是以这种互相帮助的目的而建立,如果没有帮助,大家就华丽的飘过,我很抱歉浪费你的时间了。

全科医学概论复习题 第6篇

本科《全科医学概论》复习题

(先发前面部分的,还缺最后两次课的复习题,再补)

1.如何理解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P15-18)2.全科医学的基本特点有哪些?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特点的意义何在?(P18-24)3.如何在具体实践中体现全科医生的工作特点?(P24-29)4.全科医师应如何提供以人为本的健康照顾?(P51-54)5.社区的定义,以社区为导向的基层医疗的意义是什么?(P79,81)6.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特点是什么?(P95-98)7.疾病的第一级预防、第二级预防、第三级预防分别是什么?各包括哪些手段?(P113)8.什么是筛检试验?筛检试验的原则是什么?(P117)9.什么是健康评价,什么是健康管理(P134)10.健康评价与健康管理的具体形式有哪些(P140-144)11.健康档案建立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什么?(P142)12.为什么说“没有良好的医患关系,全科医生将无法工作”?(P128)13.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30)14.医患关系的新发展趋势有哪些?(P125-126)15.沟通艺术有哪些?(P130-132)

初一全科复习资料

初一全科复习资料(精选6篇)初一全科复习资料 第1篇第一章、医学应以促进人类的健康为目标1.医学从单纯“生物学”模式转换为“生物—心理...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