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产后家庭访视范文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产后家庭访视范文(精选9篇)

产后家庭访视 第1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1 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并居住在城区范围的产妇465例, 467例新生儿 (包括2 对双胞胎) , 其中顺产265例, 剖宫产200例;初产妇427例, 经产妇38例。

1.2 方法

1.2.1 家庭访视方法

①选择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良好的沟通技巧并具有人文关怀理念的中级以上保健医生和资深主管护师, 在产后7 d, 14 d, 28 d分别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家访。②访视内容。产妇部分:了解产妇一般情况, 包括休息、睡眠、饮食、大小便、全身感觉等;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检查乳房情况, 包括乳房是否充盈、有无局部红肿、乳头有无皲裂等;检查宫底高度, 局部有无压痛, 观察恶露的量、颜色及气味;检查外阴有无红肿及会阴伤口愈合情况。新生儿部分:了解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等情况;观察新生儿的一般情况, 包括皮肤颜色、呼吸、心率、体重、身高等;检查新生儿的脐带是否脱落, 脐周有无红肿及分泌物, 有无臀部红肿等。评估产妇和婴儿的身体状况、精神心理状况及家庭环境条件。进行健康教育和技术指导, 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饮食营养、母乳喂养指导及产后康复指导等。

1.2.2 评估方法

分别对访视单上产妇、新生儿及母乳喂养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比较访视前后产妇及家属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

2 结果

2.1 产妇产褥期存在的问题

第1 次访视产妇存在的问题依次为乳头错觉56 例 (12.04%) , 乳头皲裂22 例 (4.81%) , 乳头凹陷3 例 (0.65%) , 产后便秘12 例 (2.58%) , 会阴切口感染2 例 (0.43%) 。第2 次访视上述症状减少, 第3 次访视时上述症状全部消失。

2.2 新生儿存在的问题

第1次访视时新生儿存在的问题依次为红臀15 例 (3.23%) , 病理性黄疸5 例 (1.08%) , 毒性红斑4 例 (0.86%) , 吐奶1 例 (0.22%) 。第2 次访视时上述各症状减少, 第3 次访视时除1 例毒性红斑外已全部治愈。

2.3 母乳喂养中存在的问题

第1 次访视时56 例产妇因社会心理因素所致奶量不足而终止母乳喂养, 使母乳喂养率降至87.96%。通过手把手地指导、示范和讲解, 第3 次访视时母乳喂养率提高到89.25%。

2.4 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产妇出院时对医院服务的满意度为98.92%, 访视后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为100.00%, 其中非常满意达到95.91%。

3 讨论

产后访视是孕期保健和住院分娩服务向社区、家庭的延续, 产后保健对于母婴的健康和生存至关重要[2]。产后访视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居住环境、膳食营养、母乳喂养、产妇自身保健、新生儿护理等进行指导和干预, 促进了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 提高了母婴生活质量[3]。

3.1 产后家庭访视可促进母乳喂养的实施

母乳喂养是一种需要学习和支持的行为[4], 其开始和持续需得到正确的指导、支持;母乳喂养又是一种脆弱易变的行为, 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而改变。访视中发现产妇出院后离开了浓厚的母乳喂养氛围, 致使母乳喂养的理念受到冲击, 母乳喂养信心受到影响;同时遇到具体问题时渴望及时得到医护人员的帮助, 尤其是面对面的具体指导。通过产后访视产妇及家属重拾信心, 克服困难, 母乳喂养率提高, 促进了母乳喂养的实施。

3.2 产后家庭访视提高了产妇的自理能力

随着产科技术不断提高, 产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 绝大多数产妇缺乏产后护理知识[5], 产妇自理能力总体上不容乐观。产后访视时护理人员走进家庭, 及时上门进行护理干预, 如进行产后康复指导、母乳喂养指导以及新生儿日常护理指导等, 帮助产妇解决产后所遇到的实际困难。通过产后访视, 465例产妇乳房、子宫、会阴、二便等问题全都得到了解决, 产妇的自护能力明显提高。

3.3 产后家庭访视促进了新家庭模式的运作

产妇产后心理调适受多因素影响, 容易产生抑郁[6], 需要特别照顾、关心。访视人员通过产后访视帮助产妇正确认识和处理生活中的难题, 树立信心, 提高心理应激能力;鼓励产妇表达自己的心情, 保持良好的心境, 提高自信心, 减轻心理压力;同时给予产妇及时的护理干预和帮助, 并鼓励其家属参与, 共同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

3.4 产后家庭访视提高了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产后恢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是目前最佳的护理方法[7]。护士为产妇和新生儿实施护理干预下的产后访视, 把预防保健、康复护理等服务送到产妇家中, 方便了家属, 密切了护患关系, 解决了产妇出院后护理支持不足的问题, 使产妇对护士的满意度提高。家庭访视在充分挖掘医院经济发展潜力的同时还促进了妇幼保健事业的健康发展, 有力地推动了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建设。产后访视是护理工作的延伸[8], 护士走出医院, 走进社区及家庭, 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 使产妇得到了及时而专业的帮助。为了践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2011年—2020年) , 我们将与社区服务中心共同协作, 完善产后家庭访视的管理制度, 规范程序, 提高母婴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总结产后家庭访视的实践与体会。[方法]对住院分娩的465例产妇及新生儿进行产后家庭访视, 对母婴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 并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专业技术指导和健康指导。[结果]第1次访视时母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问题, 经过连续的专业指导和健康教育, 第2次、第3次的家庭访视母婴健康问题减少且母乳喂养率提高;产妇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达100.00%。[结论]产后家庭访视可促进母婴健康, 提高母乳喂养率及满意度。

关键词:家庭访视,产后,母婴健康,母乳喂养

参考文献

[1]王彩霞.产妇产后抑郁相关因素及认知功能护理干预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8 (18) :40-41.

[2]陈起燕, 陈烈平, 张荣莲, 等.福建省社区产后访视质量调查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05, 20 (5) :534-535.

[3]岳廷棉, 朱丽萍.国内产后家庭访视服务现状[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31) :4951-4952.

[4]聂含竹, 李文平, 田利平.早期母乳喂养护理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 (24) :2251-2254.

[5]卢华琳, 刘剑南, 叶宜娟.护理干预在社区产后访视的应用价值及其发展策略[J].全科护理, 2009, 7 (8A) :2063-2064.

[6]翟桂荣, 闫瑰娟, 方明珠, 等.产后抑郁症产科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J].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 (19) :2621-2623.

[7]张慧, 张缨, 周杏仙.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模式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9) :804-806.

产后访视制度讲解 第2篇

一、访视时间及次数

一般两次。如母婴有异常情况,酌情增加访视次数。

初访:产妇出院后3—7天内。如果产妇住院≥7天,由产科填写第一次访视记录,保健科在产后14天内做初访。

第二次访视:分娩后28—30天。

二、产后访视要求

(一)着装要求:每次须穿产后访视服装、戴胸牌。要求干净整齐,仪表大方。如果访视了传染病家必须换洗衣服。

(二)行为举止要求:文明礼貌,端庄大方,动作轻巧、准确,工作态度严谨、认真。工作时不宜化浓装,不留长指甲。进门后必须先洗手再看产妇及婴儿。

(三)访视基本内容

1、了解产褥期妇女的生理和心理变化、特点

2、识别和处理母亲和新生儿存在的问题

3、为夫妇提供避孕方法的信息、咨询和服务

4、为母亲和新生儿提供健康促进计划,包括鼓励母乳喂养、计划免疫、母子保健指导等。

5、为产妇及家属提供咨询电话号码。

6、对妊娠合并性病的产妇及新生儿加强随访。

7、做产后访视记录(含所需时间)。

三、产后代访制度

1、孕妇在早孕建册时,保健科医生要向孕妇宣传产后保健、新生儿期及婴幼儿系统保健管理的重要意义要求,并了解其产后休养所在地,对非本地段休养者发给代访信,并叮嘱其分娩出院后立即将代访卡交到产后休养居住地保健科,以获得访视。

2、各保健科在接到代访信后两天内,必须入户按常规进行访视,将结果填写在《档案》上,并填写代访信各项内容,结案后由受保健者将回执返回户口所在地保健科。

3、收到代访信回执后要登入围产保健登记册和儿童花名册中。

产后家庭访视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 选择银川市金凤区、西夏区及兴庆区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010年1月—2010年12月的社区产后妇女家庭访视资料196例, 年龄25.68岁±2.32岁;全部住院分娩, 其中正常分娩70例, 剖宫产96例, 会阴侧切助产分娩16例, 产钳助产分娩14例;初产妇167例, 经产妇29例;初中、文盲57例, 高中、中专、大专103例, 本科及以上36例;汉族178例, 回族15 例, 满族2例, 蒙古族1例;存在高危因素的孕产妇86例, 双胞胎4例。

1.2 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所收集的196例社区家庭访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并通过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有效沟通, 得出结论。

2 结果

2.1 社区产后妇女访视覆盖情况

所有收集资料显示, 社区产后妇女均接受2次产后访视, 覆盖率100%。

2.2 社区产后妇女访视具体内容

第1次访视于产后 14 d进行。产妇产后访视内容有测量体温和血压;询问喂养及恶露情况;评估乳汁分泌及乳头、乳房的保护情况及产妇居室卫生情况;指导或帮助家人给新生儿洗澡和抚触;对新生儿出现的生理特点 (假月经、乳腺肿大等) 及喂养、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健康问题给予正确健康保健指导,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或诊治。第2次于产后 28 d进行访视。访视中对婴儿进行全面体格检查, 观察行为反射、肌张力, 测量体质量、身长, 检查左侧上臂卡介苗接种部位, 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详细介绍婴幼儿的预防接种程序, 宣传计划生育的意义, 继续强化婴儿抚触的方法和意义, 指导产妇产后运动等。

2.3 社区产后妇女访视评估的健康问题

2.3.1 新生儿访视中评估的健康问题

第1次访视时新生儿存在的健康问题依次为病理性黄疸23例, 湿疹12 例, 红臀34例, 皮肤脓疱10例, 脐炎9例, 体温过高11例, 鹅口疮3 例, 新生儿肺炎5例, 新生儿腹泻5例。第 2次访视时3例湿疹, 2例红臀, 其他病例已全部治愈。

2.3.2 产妇产褥期中评估的健康问题

第 1 次访视时产妇存在的问题依次为恶露异常65例, 会阴侧切感染8例, 剖宫产切口感染13例, 乳汁不足52例, 乳头皲裂或凹陷17例。第 2 次访视时产妇存在的问题依次为恶露异常30例, 会阴侧切感染3例, 剖宫产切口感染5例, 乳汁不足14例, 乳头皲裂或凹陷6例。

3 讨论

3.1 社区产后访视的服务现状

本组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所管辖的社区产后妇女都进行了产后家庭访视, 并有完整的健康管理档案, 所有资料有统一的记录表格, 内容较完整。从开展情况了解, 现阶段社区产后家庭访视工作进展的较顺利, 在与社区医疗服务站的医疗人员沟通的过程中, 了解到由于现阶段产妇多为初产妇, 缺乏自我保健及育儿经验。因此, 通过产后家庭访视, 与产妇及家属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对存在的健康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可使产妇掌握自我保健知识, 主动参与到保护自己健康的活动中来, 摒弃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重视合理饮食、均衡营养、适当运动、保持愉快的心情[1]。从所收集资料情况得知, 总体开展社区产后访视服务情况良好。

3.2 社区产后访视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在收集的资料中发现, 有些访视内容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常规检查做得不完善, 记录也不明确, 并且缺乏对产妇心理状态、行为及态度、产后家庭适应、技能接受程度、接受健康教育程度等方面的评估。建议在有条件的社区可开展定时的咨询活动, 开办产后学校及母亲俱乐部, 以提供面对面的人际交流环境, 使妇女能在产后学校中有目的地学习, 在咨询活动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在母亲俱乐部中获得来自其他妇女的经验[2], 以便更好地提高产妇自我护理的技能, 有利于产妇的康复及新生儿的成长, 减少产后妇女的产后抑郁等情况的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 21世纪个体、家庭和社会在决定和满足其健康要求方面将扮演重要角色, 自我护理已成为发展趋势[3]。产后家庭访视是护士把预防、保健、康复和专科护理等服务送上门, 密切了护患关系, 也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4]。因此, 社区卫生服务在以后的家庭访视中应加强产后访视力度, 提高访视的服务质量, 为产褥期妇女及新生儿提供更优质的健康教育及指导, 使产后家庭访视的工作更加深入人心, 为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做出贡献。

摘要:[目的]了解银川市社区产后妇女家庭访视护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为进一步完善社区产后妇女家庭访视的服务内容、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选择银川市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社区产后妇女家庭访视资料196例, 了解银川市产后妇女家庭访视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结果]第1次访视内容主要集中对产后妇女及新生儿进行身体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改进;第2次访视内容是在第1次访视的结果上进行再次评估。[结论]有效开展社区家庭访视对促进产褥期妇女及新生儿的健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区,产后妇女,家庭访视

参考文献

[1]叶晓群, 卢华, 陈启蓉.对92例产后妇女接受家庭访视效果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 2008, 22 (9C) :2478.

[2]钱序, 梁霁.妇女对产后访视服务的体验与需求[J].中国妇幼保健, 2000, 15 (8) :488

[3]朱玉芹, 延丽萍.996例产后家庭访视护理指导及效果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05, 6 (20) :41.

产后访视简报11月 第4篇

二0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关爱新生儿

健康送到家

————记玉水中心医院产后上门访视

天气如入冬般寒冷,天上飘着小雨,泥泞的黄泥巴路上颠簸着一辆带着温暖、爱心的车子,一路走走停停,二个多小时后终于赶到了温泉村中安二组。二零一四年十月下旬玉水镇温泉村迎来了六个幼小的生命,玉水中心医院莫院长高度重视,委派妇幼专干艾其影主治医师及临床吴祖勤主治医师风尘仆仆赶往边远的温泉村上门对这几个新生儿及产妇访视。

刚下车村民就围上了问:“医生,你们来看谁啊?这么冷,快到家里烤烤火。”艾医生说:“不去了,大妈,我们今天要看望的产妇及小孩多,你就带我们到他们家去就行了”然后,几位大妈争先恐后的拉着医生的手带到谭明景家里。一进门,漆黑的屋里,床上躺着一位妇女,旁边躺着一个可爱的小男孩,那妇女一看到一身白衣的医生就想起床

招呼,两位医生急忙上前去说:“快躺下,多休息。”医生们开始问寒问暖,艾医生开始询问新生儿的出生、哺喂、睡眠情况,观察,检查口腔黏膜情况、脐带有无感染并用碘伏消毒,指导合理喂养方法,记录各项指标。吴医生对产妇询问了解一般情况、测血压、体温检查、指导母乳喂养、指导产褥期保健防止产后并发症。

第一家结束后,来不及喝口水就急忙赶到第二家。当来到第三家谭文海家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沉重起来了。谭文海夫妇都39岁,前面的两个小孩都是地中海贫血患者。检查产妇是血压146/92毫米汞柱,高龄产妇,血压又高,艾医生及吴医生慢慢的,详细的为产妇检查,询问,指导,并查看了每一次的孕期检查结果。最后再三叮嘱一定要到省医检查。

产后家庭访视 第5篇

关键词:产后访视,降低,产后抑郁症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心身医学日益受到临床各学科的重视。产褥期抑郁症是产褥期精神综合征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1]。它严重地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及新生儿的情绪、智力发育和行为发展。本次对我辖区的436名产妇进行产后访视,有69例出现产后抑郁的症状,抑郁症发病率为15.83%。

1 产后抑郁症发病原因

1.1 产前焦虑

孕期即产前就有明显紧张、焦虑、不安情绪,如担心胎儿是否健康;担心胎儿性别与自己和家人所希望的不相符;担心分娩疼痛等,都会使孕妇心情烦躁、忧郁。

1.2 分娩时疼痛

本来就对分娩过程心怀恐惧;分娩时较长时间的阵痛;选择分娩方式遭到丈夫及家人反对;产时未感受到医务人员的耐心照顾及心理抚慰、疏导等。

1.3 产后疲劳

由孕妇到妈妈的角色转换,随之而来的是现实母亲的责任;养育孩子的辛苦;平时生活习惯行为受到限制;丈夫的注意力转移到孩子而感到失落;家人对新生儿相貌及性别不满意而情绪表露等。产褥期是妇女一生中情感最脆弱的阶段,最易发生产后抑郁症。

1.4 产后期荷尔蒙水平迅速降低和抑郁症状出现有关。

怀孕期间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逐渐增高到峰值,增长了10倍。分娩后的3~5 d内其水平逐渐降至基础水平。研究显示,孕激素下降幅度越大,产后抑郁的可能性越大。性格也是引起抑郁症的原因之一,内向、孤僻的人不善于表达,会将压力和负面情绪堆积在心理,长期如此就会陷入焦虑和绝望之中。

2 产后抑郁的常见症状

情绪低落,爱发脾气。食欲下降,无精打采。睡眠不安,身体不舒服。担心孩子受苦。不愿意和孩子亲近,觉得孩子是负累。无助等。

3 产后抑郁症对母亲及婴幼儿发育的影响

3.1 对母亲的影响

产后抑郁症是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虽为自限性疾病,但它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是家庭不稳定、不和谐的潜在危险因素。患产后抑郁症的妇女回归社会后也会出现对现状不满,对亲人冷漠,最后导致悲观、厌世。常有产后抑郁症患者采取自残、自杀等过激行为,酿成家破人亡的悲剧。

3.2 对婴幼儿发育的影响

大量资料表明,父母身心健康对孩子的身体、精神、心理发育有较大影响。首先影响婴儿的认知能力:因产后抑郁症患者情感淡漠,母乳喂养困难,疏于与婴儿进行眼神对视、身体抚触、语言交流,导致婴儿对母亲的依从性下降,对母亲及周围亲人认知能力低下。其次影响婴幼儿的情感发育障碍:患产后抑郁症母亲的孩子不善于和陌生人交流,少言寡语,交往活动少,注意力不集中,对任何人、任何事采取消极态度,缺乏自信心和进取的意识和行为。

4 提高产后访视质量,预防产后抑郁症

4.1 由于产后抑郁症多在产后2周左右发生,产后6周内是产后抑郁症的高发时期,此刻及时、规律、规范的产后访视,认真、仔细的产后检查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与孕期、产时的处境、心理、孕妇本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固有的生育观、行为习惯、家庭关系等都密切相关。因此,从事围产保健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和孕产妇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关系,让孕妇了解妊娠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正确对待孕期、分娩期出现的不适,以轻松愉快、稳定平和的精神状态度过整个围产期。

4.2 产后访视中对有发生产后抑郁症倾向者及已发生者及时进行心理治疗,针对患者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心理调适,以同情、理解的心情,体贴、关心、和蔼的态度引导患者倾诉内心的苦恼,对患者的隐私要保密,给患者安全感,教会她们处理情感问题的技巧,产后应给予孕妇充分的睡眠、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过重的心理负担。深入了解每一位受访产妇,若发现有情绪精神异常,经心理疏导效果不好,或者已经表现产后抑郁症病情时,应及时对症治疗,如口服镇静安神、抗抑郁药对缓解不适症状,改善不良精神状态是很有效的。

总之,产后抑郁症是影响母亲、婴幼儿和家庭的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加强生殖健康教育,让围产保健、优生优育知识、男女平等观念,深入社区,进入每一个家庭,最大程度地减少和杜绝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构建和谐美满的社会家庭关系,是每一个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产后访视1268例结果分析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 268例产妇均是在我院建立孕产妇管理手册并于2010年2月—2011年12月期间住院分娩后在大邑城区内居住休养的产妇。年龄23岁~38岁, 平均年龄 (29.7±8.6) 岁, 初产妇1 037例, 经产妇231例;经剖宫产分娩682例, 阴道顺产528例, 阴道助产分娩58例。新生儿均为单胎, 其中男婴686例, 女婴582例, 婴儿出生体重2.15~4.36 kg, 平均 (2.67±1.14) kg。

1.2 方法

指派具有丰富的护理经验和良好沟通能力的护士, 按照产妇出院前登记的信息, 在产后7, 14, 28 d分别对产妇及新生儿进行访视。针对产妇的访视内容主要包括[2]: (1) 子宫收缩情况、恶露、伤口愈合情况、乳房检查、血压、体温等体格方面的情况; (2) 产后并发症及合并症情况; (3) 饮食、睡眠、大小便、避孕等生活方面情况; (4) 精神状态、情绪、是否有抑郁等心理情况。新生儿访视的主要内容包括[2]: (1) 新生儿出生时和出生后的情况; (2) 观察新生儿一般情况, 全身查体, 筛查听力; (3) 喂养方式。根据访视中的情况, 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和产褥期产妇休养环境、个人卫生、饮食、心理、避孕等进行指导, 对于现场不能处理的问题, 建议及时回医院进行诊治;进行母乳喂养宣传, 指导对新生儿的护理。将访视情况记录在“孕产妇健康管理手册”中, 访视结束后进行汇总、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妇情况

被访视的产妇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是恶露异常、乳汁不足、乳腺炎或乳头皲裂等乳房相关疾病、伤口愈合差、子宫复旧不良以及痔疮等, 其中恶露异常在首次访视时所占比例最高 (16.4%) 。除乳汁分泌不足问题外, 其他健康问题在产后14 d和28 d的时候均表现出下降趋势, 恶露异常者下降比例最高。和产后7 d的访视结果比较, 产后28 d的健康问题明显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产后不同时间产妇主要健康问题见表1。

例 (%)

注:文中统计值为产后28 d与产后7 d比较。

2.2 新生儿情况

新生儿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是黄疸、湿疹、红臀、脐部异常、消化不良等, 其中黄疸在首次访视时所占比例最高 (25.7%) 。各种健康问题在产后14 d和28 d的时候均表现出下降趋势, 黄疸下降比例最高, 湿疹和红臀下降较慢。和产后7 d的访视结果比较, 产后28 d的健康问题明显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产后不同时间新生儿主要健康问题见表2。

例 (%)

注:文中统计值为产后28 d与产后7 d比较。

2.3 喂养情况

28 d内纯母乳喂养820例 (68.8%, 820/1 192) , 混合喂养301例 (25.3%, 301/1 192) , 纯人工喂养71例 (6.0%, 71/1 192) 。

3 讨论

妇幼访视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项目之一, 定期的产后访视能够及时发现产褥期妇女的常见疾病, 有效降低产褥期各种疾病的发病率, 对产后母亲的身体的恢复以及婴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1,3]。产褥期母亲身体虚弱, 抵抗力较低, 子宫内有较大的创面, 乳腺分泌功能旺盛, 加之身体的各个系统变化较大, 容易发生乳腺疾病、各种感染、产后并发症以及心理疾病, 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相应的处理非常重要[4]。

本组资料显示, 恶露异常、乳汁不足、乳腺炎或乳头皲裂等乳房相关疾病、伤口愈合差、子宫复旧不良、痔疮等是常见的产后问题。除乳汁分泌不足问题外, 其他健康问题在产后14 d和28 d的时候均表现出下降趋势, 和产后7 d的访视结果比较, 产后28 d的健康问题明显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关于乳汁分泌不足的问题, 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5,6]; (1) 过早地给宝宝添加配方奶, 增加了其饱腹感, 减少了吸吮次数, 导致奶水分泌减少; (2) 喂奶的时间间隔没有按照宝宝需要决定, 而是严格按照程序喂奶, 导致母乳量分泌减少; (3) 母亲喂奶姿势不正确或乳头疼痛, 实际上宝宝没有有效地吃到奶, 总是表现出奶水不足, 反射性引起乳汁分泌减少; (4) 母亲身体过于虚弱, 睡眠不好、焦虑、抑郁, 或者体内激素紊乱、乳房受伤、分娩方式等也会影响奶水的分泌。新生儿的访视结果显示, 主要健康问题是黄疸、湿疹、红臀、脐部异常、消化不良等, 通过健康督导, 各种健康问题均表现出下降趋势, 和产后7 d的访视结果比较, 产后28 d的健康问题明显减少,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产褥期妇女和婴儿健康问题较多, 定期的产后访视能够及时发现母婴的常见疾病, 通过健康教育和督导, 能有效减少各种健康问题, 利于母婴的健康。

参考文献

[1]刘青, 孙红岩.产后访视工作对母婴健康的重要性[J].职业与健康, 2004, 20 (10) :160.

[2]张颖.访视的现状及展望[J].中国妇幼保健, 2008, 16 (10) :258.

[3]姜蕾.在社区开展产后访视保障母婴安全[J].中国全科医学, 2002, 5 (6) :477.

[4]姜丽娟.835例产妇产后访视结果分析[J].江苏预防医学, 2009, 20 (1) :48.

[5]李萍, 许风莲.分娩方式与母乳喂养的相关性[J].中国妇幼保健, 2007, 22 (20) :2803-2805.

浅谈产后访视重要性 第7篇

1.1 产后访视的必要性

产后访视即在产妇分娩后的第3、7、14、28天到产妇家中进行访视。及时的产后访视对于产妇和儿童的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后访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首先, 产后访视能及时观察产妇产后的恢复情况。每次产后访视时密切观察产妇有无乳房或生殖道感染、子宫复旧异常情况;手术产者手术切口的情况;产前有并发症者有无后遗疾病, 如高血压、贫血等, 应尽量争取在产褥期积极治愈;还应该注意产妇泌乳情况, 指导母乳喂养和产妇的合理膳食;其次, 产后访视能及时观察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产后访视时要密切关注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是否有不良症状, 一旦发现应及时治疗;最后, 产后访视能避免产妇以及新生儿出现产后后遗症以及心理疾病。观察产妇的心理变化, 密切注意是否存在产后后遗症以及产后抑郁症。

1.2 新生儿的产后访视方法

新生儿保健住访视期问也极为重要, 有报导小儿精神发育障碍中、15%是由于新生儿期疾病造成的, 由于未能及时识别及恰当处理而造成严重后遗症, 例如:黄疽、发热、低血糖、惊厥等。在产后访视时对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行观察, 主要观察内容包括:体温是否正常、面容是否红润, 黄疸有无消退、有无湿疹、口腔是否正常、脐带有无出血和分泌物渗出、有无红臀, 大、小便是否正常等。在第14天的访视时应对新生儿的体重进行测量, 观察新生儿是否恢复出生体重。满月访视时, 应注意新生儿增重是否超过600g。对于有身体机能缺陷的新生儿要及早就医诊治。

1.3 产妇的产后访视方法

在产后访视时首先对产妇进行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一般检查。其次对产妇进行乳房检查。观察产妇乳房有无红肿、硬结, 乳头有无皲裂, 乳汁量的多少、乳腺管是否通畅。再次, 对产妇的腹部进行检查。检查产妇子宫底高度是否正常, 子宫硬度及宫体有无压痛;剖宫产者, 检查腹部伤口愈合情况, 有无红、肿、热、痛现象。最后, 对产妇的阴部进行检查。了解产妇会阴伤口恢复情况, 有无红肿及分泌物, 恶露的颜色、量是否正常, 有无异味。

1.4 产后访视指导

首先, 在产后访视时对产后的喂养体位以及孩子的含接方式进行指导和纠正, 对于提高产妇喂奶率有着很大的作用。产后取侧卧位, 侧卧于床上, 后背及腰部靠一软垫予以支撑, 婴儿也侧卧与产妇相对, 婴儿整体托高, 让其与产妇胸贴胸, 腹贴腹, 嘴巴贴乳房, 含住近侧乳头及部分乳晕, 产妇用同侧手环抱婴儿进行母乳喂养。在对产后进行喂奶体位指导时, 要及时纠正产妇的不良喂养体位, 让婴儿与母体紧密相贴, 胸对胸, 腹对腹, 让婴儿下颌贴住乳房, 含住乳头及大部分乳晕, 这样婴儿用力地吸吮, 双侧乳房轮换吸吮, 很快就吃饱入睡。对于母乳不足的应尽量找出原因, 给予纠正。不要过早地给新生儿进行奶粉喂养, 对于新生儿母乳是最好的营养品, 对于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有着很好的作用。其次, 对于乳房皲裂的产妇可用乳罩间接哺乳, 哺乳后局部涂用药物, 于哺乳前洗净。再次, 做好产褥期卫生, 预防产后并发症。访视中对产妇讲解产褥期身体的生理变化, 最大的变化是子宫复旧, 逐日缩小, 恶露从血性逐渐变为浆性恶露、白色恶露。产妇皮肤排泄功能较旺盛, 出汗多, 身体抵抗力较弱, 特别要预防感冒等疾病。产妇应注意保持家中通风、空气流通顺畅, 并保持阴道清洁。最后, 产妇应该多吃一些蔬菜水果, 保持营养均衡。

2 产后访视的重要性

2.1 及时解决产妇母乳喂养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产后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访视, 从而及时纠正产妇在对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进一步确保了母乳喂养率, 保障了新生儿的健康发育。部分由于母乳喂养体位的不适, 在喂奶过程中会大哭大闹, 大便也变得稀薄。通过产后访视及时的对产妇的喂养体位进行纠正, 解决母乳喂养中存在的问题。

2.2 及时发现产妇及新生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通过产后访视对产后和新生儿的观察, 我们能对出院后, 新生儿的发育情况以及产妇的恢复情况有一个新的了解, 并能通过产后访视发现, 在产褥期间产妇及其新生儿是否出现黄疸、湿疹、乳头皲裂以及阴道感染等症状。如果出现, 可以及时治疗, 从而保障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健康。

2.3 指导产妇正确的饮食生活习惯

对产妇的饮食生活进行指导是产后访视的重要部分。在分娩后产褥期, 产妇的身体相对比较虚弱, 处于恢复期。在此期间, 产妇应该注意生活饮食的调整, 生活要尽量的规律化, 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品, 保证身体尽快恢复。婴儿应尽可能的多用母乳喂养, 从而加强婴儿对疾病的抵抗力。

2.4 及时沟通, 减少产后抑郁症

产后家庭访视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社区2015 年8 月~2016 年2月产妇176 例,按照随机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8 例。观察组按照优化方案进行访视,对照组按照原方案进行访视,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均衡性较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排除产妇既往存在精神性疾病、颅脑损伤疾病及产科合并症、并发症,具有可比性。 观察组的产妇均能看懂并理解EPDS抑郁表的内容,且自愿参加。

1.2 方法对观察组访视员进行产后抑郁症的相关培训,每个访视员都掌握产后抑郁症的诊断标准,熟悉产后抑郁症容易被忽视的症状。 在7d内第一次访视时增加针对心理状态内容的询问,具体从情绪、体重、食欲、睡眠、精神、心境等方面询问并记录。 在28d内第二次访视时发给产妇EPDS产后抑郁表问卷,由产妇独立完成,访视者核实收回。 对总分≥13的产妇及时给予心理指导及专科转诊治疗。 对照组按照原访视方案。

1.3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不同产后访视模式下,产后抑郁症的发现率。

1.4 产后抑郁判断标准曾有不同形式的量表用于抑郁症的诊断,目前比较公认的是Cox等设立的Edinburgh产后抑郁量表(EPDS)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2],EPDS在13 分以上包括13 分可诊断产后抑郁症。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 软件对两组产妇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产后访视,观察两组产妇42d内产后抑郁症的发现率,其中观察组发现6 例,对照组发现0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结果说明使用优化的产后访视方案可以明显提高产后抑郁的发现率。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心理健康逐渐受到各个科室的关注。 产妇在产后发生抑郁状态甚至产后抑郁症,会直接影响产妇的身体及心理健康,并会影响新生儿情绪和智力发育,对行为发育也有较大的负面作用[3]。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症,可能会出现自残、自杀甚至杀婴的行为,导致家庭受到十分巨大的影响。 目前产后抑郁症发病人群逐年增加,对个人、家庭及社会危害十分巨大,其不良后果和损害也是家庭难以承受的,产后抑郁症在我国已成为日益严峻的公共健康问题,但因无突出的临床表现,常未能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早期评估与诊断是实施产后抑郁症干预的重要手段,及早发现产后抑郁症,可以促进产妇尽快恢复,减少疾病对产妇本身及婴幼儿的影响。 针对其特有的发病时期和特点,产后访视是早期发现产后抑郁症的重要环节,如何利用产后访视及早发现产后抑郁、及早干预是非常有意义的。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产后抑郁症的早期发现率为6.82%,相比对照组大大提高了产后抑郁症的早期发现率。 社区产后访视员对这6 例产妇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增加产后访视的次数,与产妇建立良好的相互信任的关系,诱导产妇宣泄情感,同时耐心地倾听其心理需求,详细地了解导致产后抑郁的原因,并针对性给予心理支持及疏导,并教会产妇进行新生儿的护理及母乳喂养,消除产妇的各种顾虑和担忧,指导产妇进行自我调节,早期开始产后恢复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听些舒缓的音乐,多看些育儿相关书籍,增强产妇的信心,积极适应新角色、新生活。 并对其丈夫及家属进行产后抑郁症相关知识的宣教,告知产妇家属和谐的夫妻关系及家庭关爱能够帮助产妇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并通过宣教使产妇家属消除重男轻女的观点,主动去分担新生儿的照顾,减少产妇的劳动及心理压力。通过上述及时干预措施,在产后42d回访时5 例产妇情况已得到明显改善,只有1 例产妇需转介专科治疗。

综上所述,优化社区产后访视通过提高访视员的相关知识培训,加强对产妇心理状态的调查访视,在产后访视过程中增加简单易行、特异性高的筛查项目,明显提高了产后抑郁症的早期发现率。 及早干预及早治疗可减少产后抑郁症对产妇及婴幼儿身心健康的影响和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构建和谐美满的社会家庭关系。 切实提高妇女、儿童的保健水平,值得推广。

摘要:选取笔者所在社区2015年8月2016年2月产妇176例,按照随机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8例。观察组按照优化方案进行访视,对照组按照原方案进行访视,对比并分析两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早期发现率。观察组实施优化社区产后访视后,产后抑郁症早期发现率为6.82%,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社区产后访视中进行优化干预,能够明显提高产后抑郁症的早期发现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产后抑郁症,社区产后访视,早期发现,优化

参考文献

[1]瞿桂荣,闫瑰娟,方明珠,等.产后抑郁症产科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9):2621.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43.

398例产后访视的社区护理干预 第9篇

1 访视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访视组根据我院产科病房分娩登记表, 筛选归属我院13个社区内初产妇, 出院后经电话预约在第一周和第二周两次免费家庭产后防视, 200409~200609调研访视社区初产妇总计398例, 年龄22~31岁, 正常产251例、剖宫产147例。

1.2 方法

访视组成员由产科医生、新生儿科医生、婴儿室护士、保健科护士组成。按妇幼卫生保健要求, 采用观察、检测、检查、询问、健康指导等方法, 观察产妇情绪状态、哺乳姿势。检测产妇血压、体温。检查产妇子宫恢复大小、会阴切口愈合情况。询问产妇宫缩及恶露排出颜色、气味和排出量, 奶汁多少、睡眠及饮食状况。新生儿体格检查:观察生理性黄疸发生情况, 检查脐带脱落和愈合情况, 有否发生臀红、痱子。询问新生儿喂养方式、大小便次数。

2 访视结果与分析

2.1 产妇产褥期情况

心理应激焦虑反应2例:产褥期初始阶段因卧床时间相对长, 自我照顾程度受限和照顾新生儿心理准备不够。虽有家属帮助产妇整理家务、照顾新生儿、但产妇感觉还是处理不好孩子哭的主要问题。高血压8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产妇有高血压病史3例, 5例主诉感觉头晕、休息睡眠不好。子宫回缩不良11例:均为剖宫产产妇, 与腹部有切口不敢做腹部按摩、及床上活动有关。体温中度热7例:会阴有伤口2例, 产后疲劳、着凉感冒5例。乳汁分泌不足145例, 无乳症31例:由于产妇身体素质原因, 一不习惯产妇月子饭进食不足;二剖宫产手术产妇体质虚弱胃肠功能低下营养饮食不好。乳头内陷症3例:孕期乳房保健护理不够, 没有坚持做好手法矫正。

2.2 新生儿情况

生理性黄疸88例:出生后2~4d不同程度出现生理黄疸, 一般出现后7~10d自行消退。本访视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均超过10d。主要原因是新生儿肝功能不完善, 间接胆红素在血中积蓄。脐带脱落有渗出17例:脐带脱落后伤口未愈合有少量渗出夜, 脐部和脐周围皮肤发红, 无全身症状。多因一洗澡时脏水污染脐部, 二尿布清理不及时污染脐部敷料。新生儿臀红19例:原因一与臀部垫市售卫生纸新生儿尿湿后更换不及时, 尿液中尿酸刺激臀部皮肤。原因二新生儿消化功能差, 大便次数多粪便中脂肪酸刺激臀部皮肤。新生儿痱子、头部湿疹16例:新生儿休息环境温度过高, 夏季通风不好, 冬季怕新生儿冷包裹过紧过多, 盖的过厚, 汗液排泄不畅, 毛孔阻塞。

3 社区护理干预

3.1 产妇产后家庭护理干预

修养环境健康指导:产妇在分娩后生殖器官及全身器官需要约6周逐渐恢复时间。从生理上需要安静、冷暖适宜的修养环境。室内空气要保持新鲜、经常换气, 但避免产妇直接吹冷风感冒。家属多给予关心、体贴、情感支持。避免产妇生理应激导致血压、体温升高及焦虑。

卫生健康指导:产妇出汗多要经常更换内衣, 产后一周可用温度适宜热水淋浴或擦浴。保证会阴清洁, 会阴有伤口时, 每日用1:5000高猛酸钾温水擦洗2次。便后用温水擦洗, 更换会阴护垫。注意观察恶露颜色变化, 预防产褥期感染。

保健运动指导:产后3d以卧床休息为主, 可做床上和上卫生间活动。每日定时做子宫按摩促进回缩。产妇可根据体力恢复情况有选择做产褥期体操[2], 可帮助产妇恢复腹肌、盆底肌张力, 促进恶露排出, 预防子宫后倾, 膀胱及直肠膨出、子宫脱垂症。产后15d可做轻体力家务劳动, 不能蹲位活动, 防止子宫脱垂。产后42d去医院进行健康检查, 妇科检查, 了解盆腔内生殖器恢复情况。

少乳症、无乳症产妇健康指导:向产妇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 促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产妇要充分休息保持精神愉快, 加强营养丰富饮食、多喝肉汤、保证足够蛋白质和维生素饮食。必要时给崔乳药。消除授乳顾虑, 奶量不足采取混合喂养方法。喂乳后要将新生儿竖抱, 轻拍其背部, 驱出胃内气体, 防止溢奶。哺乳期避免使用可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对婴儿有害的药物。

3.2 初产妇育儿知识护理干预

新生儿生理黄疸护理:一般不影响吃奶和消化无需处理。个别情况影响食欲, 甚至出现恶心、呕吐, 给维生素C100mg融入温水中, 每日三次口服。喂奶间隔时间 多喂葡萄糖水。重症者及时就医治疗。

脐部护理:每天给新生儿洗澡时注意保持脐部干燥, 更换脐部敷料时, 观察脐部有无渗液, 如有渗出物, 用75%酒精棉签清洁脐部, 涂2%龙胆紫, 然后用无菌纱布包扎。换尿布时, 尿布应放在脐下方, 防止尿、便污染脐部。

新生儿臀红、尿布疹护理:访视组新生儿臀部、会阴部皮肤发红、有散在的斑丘疹。健康指导养成定时哺乳习惯, 每次喂奶前、后都要更换尿布, 换尿布时首先用温水洗净臀部, 选择质地柔软、吸水性强、透气好尿布, 然后将臀部、会阴撒上爽身粉, 如发现新生儿大、小便次数增多或消化不良, 应及时更换尿布。减少一次性尿布湿居家护理使用。

新生儿痱子、湿疹护理:加强新生儿皮肤卫生护理, 勤洗澡, 夏季每日洗23次、去汗渍、洗后擦干、涂爽身粉, 保持皮肤干燥、凉爽。避免室温过高、保证通风换气, 空气新鲜。新生儿衣服要宽大放开新生儿手脚, 穿连衣裤, 衣布要散热、透气和吸水性较好。

本组访视结果提示, 社区护理的信息支持、健康指导对帮助初产妇如何照顾新生儿, 如何护理自己起到了积极有效作用[3]。产妇感觉很亲切, 满足了产后居家护理的保健知识需要, 解决了妇幼存在健康问题。

参考文献

[1]陆红, 郑修霞.初产妇社会支持与产后抑郁关系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2001, 36 (10) :731-733

[2]岳亚飞主编.妇产科护理学[M].长沙: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 2001, 192-193

产后家庭访视范文

产后家庭访视范文(精选9篇)产后家庭访视 第1篇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11 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并居住在城区范围的产妇465...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