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材料学复习题(附答案)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材料学复习题(附答案)(精选8篇)

材料学复习题(附答案) 第1篇

名词解释

1)基体钢:通过降低高速钢中碳含量与合金元素优化,减少钢中过剩碳化物,从而改善高速钢塑性和韧性而研制出的一种超高强度钢。

2)高速钢:主要用于制作高速切削金属的刀具的高碳高合金莱氏体工具钢。

3)过冷奥氏体:共析钢过冷到A1温度以下,奥氏体在热力学上处于不稳定状态,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分解转变,这种在A1以下存在且不稳定的、将要发生转变的奥氏体就是过冷奥氏体。

4)淬透性:指在规定条件下以试样淬透层深度和硬度分布来表征的材料特征,它主要取决于材料的临界淬火冷速的大小。即钢淬火时得到淬硬层深度大小的能力。

5)淬硬性:指以钢在理想条件下淬火所达到的最高硬度来表征的材料特性,它主要与淬火加热时固溶于奥氏体中的含碳量有关。

6)球化退火:球化退火是使钢中碳化物球化而进行的不完全退火工艺,主要适用于共析钢和过共析钢,如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轴承钢等。

7)完全退火:将亚共析钢加热至AC3以上20~30℃,保温足够时间奥氏体化后,随炉缓慢冷却,从而得到接近平衡的组织,这种热处理工艺称为完全退火。

8)正火:是将工件加热至Ac3(亚共析钢)或Acm(过共析钢)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从炉中取出在空气中或喷水、喷雾或吹风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其目的是在于使晶粒细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匀化,去除材料的内应力,降低材料的硬度。

9)回火:将淬火后的钢,在AC1以下加热、保温后冷却下来的热处理工艺。

10)沉淀强化:过饱和固溶体脱溶析出弥散的第二相颗粒使合金强度和硬度提高的金属强化机制。

11)固溶强化:合金元素固溶于基体金属中造成一定程度的晶格畸变从而使合金强度提高的现象。

12)二次淬火:在高合金钢中回火冷却时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现象称为二次淬火。在高速钢和高铬钢中常有二次回火现象出现。

13)二次硬化:某些铁碳合金(如高速钢)经多次回火后,不仅硬度不降低,反而升高到接近淬火钢的高硬度值。这种硬化现象,称为二次硬化,它是由于特殊碳化物析出和(或)由于与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或贝氏体所致。

14)第一类回火脆性:钢淬火后在250℃-400℃左右回火时钢的冲击韧性降低所产生的回火脆性。15)第二类回火脆性:含有铬、锰、钨、镍等元素的合金钢淬火后,在脆化温度(450~650℃)区回火,或经更高温度回火后缓慢冷却通过脆化温度区所产生的脆性。

解释题

1)在一般钢中,应严格控制杂质元素S、P的含量。

S能形成FeS,其熔点为989℃,钢件在大于1000℃的热加工温度时FeS会熔化,所以易产生热脆;P能形成Fe3P,性质硬而脆,在冷加工时产生应力集中,易产生裂纹而形成冷脆。

2)球墨铸铁的强度和塑韧性都要比灰口铸铁好。

球铁中,石墨呈球形,灰口铁石墨呈片状。球状石墨对基体的切割作用和石墨的应力集中效应大大小于片状,球铁基体的利用率大大高于灰口铁,所以球墨铸铁的强度和塑韧性都要比灰口铸铁好。

3)高速钢18-4-1淬火后要进行三次回火。

促进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未回火马氏体转变为回火马氏体;减少残余应力。高速钢淬火后大部分转变为马氏体,残留奥氏体量是20—25%,甚至更高。第一次回火后,又有15%左右的残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还有10%左右的残留奥氏体,15%左右新转变未经回火的马氏体,还会产生新的应力,对性能还有一定的影响。为此,要进行二次回火,这时又有5—6%的残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同样原因为了使剩余的残留奥氏体发生转变,和使淬火马氏体转变为回火马氏体并消除应力,需进行第三次回火。经过三次回火残留奥氏体约剩1—3%左右。

4、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晶界腐蚀倾向比较大。

1Cr18Ni9含C较高,又没有Ti等稳定C的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所以在晶界上容易析出Cr23C6,从而使晶界上产生贫Cr区,低于不锈钢的基本成分要求,所以在晶界处的腐蚀倾向比较大。

5、高速钢有很好的红硬性,但不宜制造热锤锻模。

高速钢虽有高的耐磨性、红硬性,但韧性比较差、在较大冲击力下抗热疲劳性能比较差,高速钢没有能满足热锤锻模服役条件所需要高韧性和良好热疲劳性能的要求。6、40Mn2钢淬火加热时,过热敏感性比较大。

在C%较低时,Mn可以细化珠光体。在C%较高时,Mn加强了C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的作用,且降低了A1温度。因此40Mn2钢过热敏感性比较大。7、40CrNiMo钢正火后,切削性能比较差。

40CrNiMo钢因含有Ni、Cr能提高淬透性,正火后都能得到许多马氏体组织,使切削性能变差。8、9SiCr钢和T9钢相比,退火后硬度偏高,在淬火加热时脱碳倾向较大。

Si是非K形成元素,能有效地强化铁素体,所以使钢在退火后硬度偏高;Si提高碳活度,使渗碳体稳定性变差,促进了钢在加热时脱碳倾向较大。

问答: 1.合金元素V、Cr、W、Mo、Mn、Co、Ni、Ti、Cu、Al中,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哪些能在α-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哪些在γ-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

铁素体形成元素:V、Cr、W、Mo、Ti、Al; 奥氏体形成元素:Mn、Co、Ni、Cu 能在-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V、Cr; 能在-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Mn、Co、Ni 决定组元在置换固溶体中的溶解条件是:(1)溶剂与溶质的点阵相同;(2)原子尺寸因素(形成无限固溶体时,两者之差不大于±8%);(3)组元的电子结构(组元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

2.从合金化角度考虑,提高钢的韧度主要有哪些途径? 从合金化角度考虑,提高钢的韧度主要途径有:

1)细化奥氏体晶粒。如强碳化物形成元素Ti、Nb、V、W、Mo等。2)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在相同强度水平下能提高塑性和韧度。3)改善基体的韧度。如加Ni。

4)如加入Cr、V等细化碳化物元素。碳化物细小、圆、分布均匀和适量对韧度有利。5)降低或消除回火脆性。如加入W、Mo。6)保证强度时,降低C%.3.如何理解二次硬化与二次淬火两个概念的相关性?

a)二次硬化:在含有Ti, V, Nb, Mo, W等较高合金钢淬火后,在500-600℃范围内回火时,在α相中沉淀析出这些元素的特殊碳化物,并使钢的HRC和强度提高。b)二次淬火:在强K形成元素含量较高的合金钢中淬火后γ’十分稳定,甚至加热到500-600℃回火时升温与保温时中仍不分解,而是在冷却时部分转变成马氏体,使钢的硬度提高。c)相同点:都发生在合金钢中,含有强碳化物形成元素相对多,发生在淬回火过程中,且回火温度550℃左右。

d)不同点:二次淬火,是回火冷却过程中Ar转变为M,使钢硬度增加:二次硬化,回火后,钢硬度不降反升的现象。

4.高锰钢(ZGMn13)在Acm以上温度加热后空冷得到大量的马氏体,而水冷却可得到全部奥氏体组织。

高锰钢在Acm以上温度加热后得到了单一奥氏体组织,奥氏体中合金度高(高C、高Mn),使钢的Ms低于室温以下。如快冷,就获得了单一奥氏体组织,而慢冷由于中途析出了大量的K,使奥氏体的合金度降低,Ms上升,所以空冷时发生相变,得到了大量的马氏体。

5.试总结Ni元素在合金钢中的作用,并简要说明原因。

1)↑基体韧度 → Ni↓位错运动阻力,使应力松弛; 2)稳定A,→ Ni↓A1,扩大γ区,量大时,室温为A组织; 3)↑淬透性→↓ΔG,使“C”线右移,Cr-Ni复合效果更好; 4)↑回火脆性 → Ni促进有害元素偏聚; 5)↓Ms,↑Ar → ↓马氏体相变驱动力。

6.高速钢的热处理工艺比较复杂,试回答下列问题:

1)淬火加热时,为什么要预热? 高速钢合金量高,特别是W,钢导热性很差。预热可减少工件加热过程中的变形开 裂倾向;缩短高温保温时间,减少氧化脱碳;可准确地控制炉温稳定性。

2)高速钢W6Mo5Cr4V2的AC1在800℃左右,但淬火加热温度在1200~1240℃,淬火 加热温度为什么这样高? 因为高速钢中碳化物比较稳定,必须在高温下才能溶解。而高速钢淬火目的是获得高合金度的马氏体,在回火时才能产生有效的二次硬化效果。

3)高速钢回火工艺一般为560℃左右,并且进行三次,为什么? 由于高速钢中高合金度马氏体的回火稳定性非常好,在560℃左右回火,才能弥散析出特殊碳化物,产生硬化。同时在560℃左右回火,使材料的组织和性能达到了最佳状态。一次回火使大部分的残留奥氏体发生了马氏体转变,二次回火使第一次回火时产生的淬火马氏体回火,并且使残留奥氏体更多地转变为马氏体,三次回火可将残留奥氏体控制在合适的量,并且使内应力消除得更彻底。

4)淬火冷却时常用分级淬火,分级淬火目的是什么? 分级淬火目的:降低热应力和组织应力,尽可能地减小工件的变形与开裂。

7.说明高速钢的铸态组织。简述高速钢中W、V、Cr合金元素的主要作用。高速钢在淬火加热时,如产生欠热、过热和过烧现象,在金相组织上各有什么特征。

a)高速钢铸态组织中有鱼骨状莱氏体Ld、黑色共析体、白亮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组成。b)W的作用主要是提高钢红硬性。主要形成W6C,淬火加热时未溶K阻碍晶粒长大,溶解部分提高抗回火稳定性,在回火时弥散析出W2C,提高耐磨性。但是W降低了钢的导热性。

c)V显著提高红硬性、硬度和耐磨性,同时可有效降低过热敏感性。d)Cr提高淬透性,提高耐蚀性和抗氧化性,提高切削性。

e)高速钢在加热时如如产生欠热、过热和过烧现象,在金相组织上各有不同的特征。欠热组织有大量的未溶碳化物,晶粒细小;过热组织晶粒粗大,未溶碳化物少而角状化;过烧组织中有晶界溶化现象,出现莱氏体和黑色组织。

8.试定性比较40Cr、40CrNi、40CrNiMo钢的淬透性、回火脆性、韧度和回火稳定性,并简要说明原因。

淬透性:40Cr < 40CrNi < 40CrNiMo;Cr-Ni-Mo复合作用更大。回脆性:40CrNiMo <40Cr < 40CrNi;Cr、Ni↑脆性,Mo有效↓。

韧 度:40Cr < 40CrNi < 40CrNiMo;Ni↑韧性,Mo细化晶粒。回稳性:40Cr、40CrNi < 40CrNiMo;Mo↑回稳性。Ni影响不大

材料学复习题(附答案) 第2篇

管理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1、25A空腹钢窗的淘汰是属于落后(B)的淘汰。

A.生产能力

B.产品

C.生产工艺装备

D.生产标准

2、建筑企业生产的三大要素是(A)A.人工,材料,机械 C.机械,环境,材料

B.人工,机械,环境 D.材料,环境,人工

3、建筑材料使用管理是(B)建筑材料管理的主要内容。

A.公司

B.项目部

C.材料管理部

D.班组

4、刚性防水宜选用(C)A.补偿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B.收缩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D.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C.补偿收缩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5、材料员要服从(D)的安排,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和材料采购单采购到既合格又经济的材料。A.项目经理 C.公司经理

B.建造师

D.工地负责人

6、建筑材料管理应包括建筑材料(D)的全过程管理

A.生产 C.使用

B.流通

D.生产,流通,使用

7、建筑业属于(C)行业。

A.高科技

B.机械化程度高 D.科技含量低

C.劳动密集型

8、建材的质量关系重大,由于材料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占工程质量事故的(D)A.50%

B.40%

C.30%

D.25%

9、顾客对质量的感知远远超过其期望,使顾客感到惊喜,质量意味着没有缺陷。是(D)质量理念。

A.符合性

B.适用性

C.满意性

D.卓越

10、在质量方面,建材作为工业产品的一种由(D)实施管理。

A.建设部

B.建材主管部门

C.建筑材料协会 D.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11、质量技术监督机构对建材产品质量实行的是以(A)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

A.抽查

B.重点检查

C.检查

D.飞行检查 12、2001年12月起国家实施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强制认证目录中的建材产品现仅有(C)一种。A.水泥

B.钢筋

C.安全玻璃

D.砌块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正式实行的日期(A)A.2004年7月1日

C.2005年7月1日

B.2004年9月1日 D.2005年9月1日

14、建设工程材料质量监督监督检查主要有(D)A.日常监督检查、产品专项检查、现场综合检查 B.产品专项检查、现场综合检查、整改复查 C.现场综合检查、整改复查、产品专项检查

D.日常监督检查、现场综合检查、整改复查、产品专项检查

15、建材质量监督机构(D)具备抽样检测资质的建材抽样检测机构对进入建设工地现场的建材产品实施抽样检测。A.委派

B.授权

C.指定

D.委托

16、施工单位使用不合格的建筑材料,相应处罚条款之一是责令改正,处合同价款(C)的罚款。A.1%以上2%以下

C.2%以上4%以下

B.2%以上3%以下

D.3%以上4%以下

17、不按照工程设计图纸中列明的材料进行施工,相应处罚条款之一是责令改正,处合同价款(A)的罚款。A.2%以上4%以下

C.2%以上5%以下

B.3%以上4%以下 D.3%以上5%以下

18、采用的建材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规定,相应处罚条款之一是责令改正,处合同价款(B)的罚款。A.1%以上2%以下

C.3%以上4%以下

B.2%以上4%以下

D.3%以上5%以下

19、施工单位未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混凝土进行检验,或者未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的取样检测的,相应处罚条款之一是责令改正,处(A)的罚款。

A.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 C.2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B.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D.20万元以上40万元以下

20、监理单位将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按照合格签字的,相应处罚条款之一是责令改正,处(D)的罚款。

A.30万元以上60万元以下 C.50万元以上80万元以下

B.40万元以上70万元以下 D.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21、(A)是企业定额,是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

A.施工定额

B.预算定额

C.概算定额

D.部门定额

22、施工项目材料需要量计划编制是以(B)为对象计算各种材料的需要量。

A.单项工程

B.单位工程

C.分部工程

D.分项工程

23、监督检查包括核对(C)的身份。

A.项目经理 B。材料员 C。取样人员 D。施工员

24、ABC分类法中A类,其品种占全部品种数(A)%,资金额占资金总额70-75%。

A.5-10 B。10-15 C。20-25 D。25-30

25、ABC分类法中B类,其品种占全部品种数(C)%,资金额占资金总额20-25%。A.5-10 B。10-15 C。20-25 D。25-30 26.ABC分类法中C类,其品种占全部品种数(D)%,资金额占资金总额5-10%。A.5-10 B。10-15 C。20-25 D。60-70

27、A、B、C三类材料,(A)占用资金比重大,是重点管理的材料。

A.A类 B。B类 C。C类 D。A、B、C三类 28.材料核算应以(D)为基础,向基层施工队、班组发放材料,进行材料核算。A.预算定额 B。概算定额 C。概算指标 D。材料施工定额 29.建筑安装工程定额分类按专业分类为(A)A.建筑工程定额 B。施工定额 C。预算定额 D。全国统一定额

30.11、建材管理的主要内容是(D)

A.抓好材料的进库 B。抓好材料的出库 C。抓好建材的运输 D。抓好建材的使用管理

31、监督检查和处理的对象涉及行政辖区内的违反建材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定的行为主体,主要为(C)

A.建材研发企业 B。建材储存企业 C。建材采购企业 D.建材运输企业

32、建设工程的装饰性材料有(A)A.石材 B。铝合金门窗 C。管道 D.钢材

二、多项选择题

1、建筑材料管理的主要内容是(ABDE)A.抓好材料计划的编制

C.抓好材料的储存保管

E.抓好经济核算

2、建设工程材料质量监督检查和处理的范围是行政辖区内建筑材料(ABC)A.生产领域 C.使用领域 E.检测领域

3、建设工程材料质量监督检查和处理的对象涉及行政辖区内的违反建材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的行为主体,主要有(ABCD)A.建材生产企业 C.建材监理企业 E.建材储存企业

4、建设工程材料质量监督检查主要有(ABCE)等形式。

A.日常监督检查

B.抓好材料的采购供应

D.抓好建筑材料的使用管理

B.流通领域 D.储存领域

B.建材经销企业 D.建材检测企业

B.产品专项检查 C.现场综合检查 E.整改复查

D.突击监督检查

5、建设工程材料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包括(BCDE)等

A.建设工程材料许可管理制度 C.建设工程材料抽样检测制度 E.建设工程材料诚信管理制度

6、造成当前建设工程现场常见建材质量不合格行为的建设主体单位有(ABC)A.建设单位 D.设计单位

B.施工单位 E.监督单位

C.监理单位

B.建设工程材料质量监督检查制度 D.建设工程材料警示提示制度

7、建筑企业在做好每个项目的总需量计划外,还必须按施工工序、施工内容做(ABCD)的计划。A.年度 D.旬

B.季度 E.日

C.月度

8、建筑材料采购工作内容包括(ABCD)A.编制材料采购计划 D.采购计划实施

B.确定材料采购批量 E.材料的运输,储存

C.确定采购方式

9、新型模板应向(ABCD)方向发展。

A.体系化 B。标准化 C。材料多样化 D.生产工业化 E。科学化

10、屋面工程要积极采用高质量高性能的(ABCD)的复合材料。

A.防水 B。隔热 C。耐久 D.轻质 E。高效

11、质量涉及(BCD)等过程,形成了广义的质量概念。A.设计 B。制造 C。销售 D.服务 E。开发

12、建材产品从生产、销售、(ABCE),始终存在着各种影响质量的不稳定因素。A.运输 B。仓储 C。使用 D.售后服务 E。维护保养

14、建材质量监督检查主要有(ABC)等形式。A.日常监督检查 B。产品专项检查 C。现场综合检查 D.产品整改检查 E。复查检查

15、建材监督检查和处理的范围是行政辖区内的(AC)领域。A.生产 B。仓储 C。使用 D.研发 E。运输

16、建材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包括(ABCD)

A.备案制度 B。监督检查制度 C。抽样检测制度 D.诚信管理制度 E。专项检查制度

17、施工单位的质量不合格行为有(ABDE)

A.使用不合格建材 B。未对商品砼进行检测 C。采用的建材不符合强制性规定 D。未使用建设单位指定的材料 E。未按设计图纸列明的材料进行施工

18、建筑安装工程定额按用途分类分(BCE)

A.企业定额 B。施工定额 C。预算定额 D.部门定额 E。概算指标

19、施工项目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包括(ABC)

A.总计划 B。年计划 C。月计划 D.旬计划 E。进度计划 20、建筑材料计划一般按用途分类,主要有(ABC)计划

A.需用量 B。采购 C。供应 D. 进度 E。总

21、建筑材料采购工作内容指(ABCD)

A.编制计划 B。确定采购批量 C。确定采购方式 D.采购计划实施 E。材料的运输计划

22、产品包装、标识混乱主要是产品包装袋上(ABCE)

A.未注明企业执行的产品标准的代号 B。未标明生产日期 C。未标明有效期 D.未标明产品的主要用途 E。不按要求进行标识

23、进场建材的原始凭证指(ABCD)

A.质保书 B。合格证 C。送货单 D.检验报告 E。进货发票

24、强制性标准对(ABC)材料的质保书有强制要求。A.钢铸件 B。焊接 C。防水 D.水泥 E。玻璃

25、企业质量诚信信息系统的基本信息包括(ABC)。A.年检情况

B。进场交易 C。质量抽查

D.质量体系认证信息 E。表扬信息

26、材料的材质证明包括(ABCD)

A.厂名 B。品种 C。出厂日期 D.试验数据 E。合格证

27、材料须验收入库,按型号、品种分区堆放,并(ABC)。A.编号 B。标识 C。建立台帐 D.编制计划 E。按规定进出库

28、材料储备考虑的因素很多,包括(ABCD)等因素。A。A.周转需要 B。风险需要 C。季节需要 D.资金 E。使用需要

29、建材质量监督管理的特点有(BC)

A.充分认识建材的特点 B。抽样检测必不可少 C。管理的全过程覆盖 D.分清建材的专业属性 E。建材产品的不稳定因素

30、建材的生命周期全过程可以划分为(ABCE)等阶段。

A.资源开采与原材料制备 B。建材产品的生产与加工 C。建材产品的使用 D。建材产品的运输与储存 E.建材产品废弃物的处置与资源化再生

31、建设工程的结构性材料有(ABCD)

A.钢材 B。水泥 C。商品砼 D。混凝土构件 E.管道

32、建设工程的功能性材料有(CDE)

A.涂料 B。板材 C。管道 D。门窗 E.防水材料

34.建设工程的装饰性材料有(AB)A.石材 B。涂料 C。铝合金门窗 D。管道 E.钢材

三、判断题

1、编制建筑材料计划的目的,是对资源的投入量、投入时间和投入步骤做出合理的安排,以满足施工项目需要的过程。

(√)(×)(√)(√)

2、建设工程材料质量监督管理的特点之一是抽样检测不可少。

3、目前,我国建材管理制度实行的是备案管理制度。

4、流通是指物质资料由材料生产企业转移到需用地点的活动。

5、抓好建材质量监管工作,对确保建设工程的安全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

6、拿数据说话是建设工程材料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唯一要求。

7、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装饰装修建材质量尚无适用的法律法规加以管理。(√)

8、企业质量诚信信息系统包括基本信息,不良信息,良好信息三方面。

9、材料储存是材料流通过程的重要环节。

10、材料使用管理一般由项目经理部来实现。

(√)(√)(√)

11、从广义的来讲,建筑材料管理应包括建筑材料生产、流通、使用的全过程管理。(√)

12、流通是指物质资料由材料生产企业转移到需用地点的活动。

(√)

13、建筑产品的建造过程,是建筑材料的使用过程。

(×)

14、据不完全统计由于材料造成的工程质量事故占工程事故总数的25%。

(√)

15、质量的本质是用户对一种产品或服务的某些方面所做出的评价。

(√)

16、建材产品的质量检验采用的是抽样检验。

(√)

17、实行质量监督检测是保证建材质量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

(×)

18、建材从准用管理转变为备案管理是随着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正式实施而实施的。(×)

19、我国目前尚未有一部针对建材的国家性大法。(√)20、建材备案制的特点是先设立、后备案。(√)

21、市场主体从各自的经济利益出发,破坏市场规则,在所难免。(√)

22、产品专项检查是指建材质量监督机构组织的专项整治检查。(×)

23、《产品质量法》对产品的包装和标识有着明确的规定。(×)8

24、建材质量监督检查内容包括对相关人员进行询问。(√)

25、材料消耗定额是编制材料计划、确定材料供应量的依据。(√)

26、施工定额反映企业的施工水平、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

27、建筑材料计划一般按用途分类。(√)

28、主要材料节约计划根据企业下达的材料指标编制。(×)

材料学复习题(附答案) 第3篇

1 临床资料

病例1:患者男性, 46岁。抑郁症病史1年, 服用帕罗西汀40mg/d。因“恶心, 贫血”诊断肾功不全尿毒症期入院。入院后2d患者出现烦躁、言语混乱、手震颤, 头颅CT、头MRI、脑电图等检查未发现异常。当时尿素氮及肌酐高 (BUN40mmol/L, Ccr893mmol/L) 考虑存在尿毒症脑病, 急诊透析后病情缓解不明显, 发热, 大汗, 呼吸急促, 血压120/80mmHg, 心率110次/min, 呼吸30次/min, 体温38.2℃。查体:意识处于谵妄状态, 双眼球运动充分, 无眼震, 四肢肌张力高, 腱反射亢进, 诊断为5-羟色胺综合征。停用帕罗西汀, 补充电解质溶液, 给予肌肉注射氯丙嗪25mgq8h, 10h后烦躁、言语混乱消失, 手震颤好转, 肌张力减低, 次日体温降至正常36.5℃, 心率82次/min, 呼吸20次/min。生命体征渐平稳。

病例2:患者男性, 28岁。因心悸, 烦躁1周, 不能言语, 不进食, 大汗, 四肢僵硬, 发热3d入院。查体:表情呆板, 问话不答, 阵发性四肢肌肉阵挛, 腱反射亢进, 血压110/80mmHg, 心率120次/min, 呼吸20次/min, 体温39.0℃。头颅CT检查未发现异常, 脑电图广泛中度异常, 心肌酶中各指标均高, 尤其磷酸肌酸激酶CK1297U/L (正常值174U/L) 。诊断脑炎, 予抗病毒、补液、退热等对症治疗2d, 仅热退, 余病情无好转。追问病史, 患者失恋后情绪不佳在精神科予帕罗西汀20mg/d, 服用1个月后其母自觉未见明显效果, 自行购买氟西汀20mg与帕罗西汀20mg共服7d后出现此症状。诊断为5-羟色胺综合征。给予安定100mg持续静点1d, 口服赛庚啶25mg tid, 3d后生命体征渐平稳, 不良反应消失, 复查脑电图正常, 心肌酶中各指标下降, 其中下降最明显CK600U/L。

2 讨论

虽然5-羟色胺综合征报告已多年, 且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包括老年及儿童。但由于临床医生尤其是非精神专业医生对其认识仍不足, 故仍不能早期识别。查阅中国知网1993年1月至2010年5月共报告34例5-羟色胺综合征, 详细临床表现, 见表1。

一般认为5-羟色胺综合征通常起病快, 在服用5-羟色胺能药物时, 调整药物剂量和过量服药后数分钟内起病, 大约60%的患者起病时间在6h内, 症状较轻的患者亚急性或慢性起病, 重症患者会快速进展至死亡。报告的34例5-羟色胺综合征中1例用药后30min起病, 其余均为1~13d起病, 发病前抑郁症30例, 精神分裂症3例, 情感障碍1例。其中8例服用氟西汀单药治疗, 剂量5~20mg26例为联合药物治疗, 均为5-羟色胺能药物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合用, 剂量为常规治疗量。起病时药物已应用一段时间, 故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 容易忽视为药物的一般不良反应或诊断为其他疾病, 贻误诊断治疗时间。文中病例1因其肾功不全影响抗抑郁药物代谢, 但因认识不足, 初期误认为是尿毒症性脑病, 病例2因家属早期未提供明确服药史, 且患者起病与脑炎临床相似, 按照脑炎治疗无好转, 再次详细询问病史后才明确诊断。

文献报道典型临床表现为三联征[1,2]:精神状态改变 (易激惹) 、自主神经功能亢进 (多汗、肠鸣音亢进、瞳孔扩大、发热、心动过速、血压升高) 、神经肌肉功能异常 (震颤、阵挛、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 。34例患者除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外, 还有淡漠、幻觉、恐惧等精神症状。

治疗以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如赛更啶口服为主, 其余主要是补液对症治疗。目前报告的34例患者仅1例死亡, 其余均在1~15d好转。

随着5-HT能药物在临床使用的越来越广泛, 临床要警惕导致5-羟色胺综合征的药物及药物相互作用, 尽量使用单药治疗, 联用药物要依据药物的药理药效学,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 尽量预防5-羟色胺综合征的发生, 发生后要及时诊断给予治疗。

摘要:目的 随着5-羟色胺能药物的广泛使用, 5-羟色胺综合征发病率增加, 但非精神专业医师认识不足, 临床误诊多, 此文主要为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结合报告的2例5-羟色胺综合征并检索中国知网报告的病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1993年1月至2010年5月共报告34例5-羟色胺综合征, 用药后30min~13d发病, 其中8例服用为氟西汀单药治疗, 剂量5~20mg, 26例为多药治疗, 均为5-羟色胺能药物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合用, 剂量为常规治疗量。应用赛更啶等对症治疗, 1例死亡, 其余33例1~15d内好转。结论 临床要警惕导致5-羟色胺综合征的药物及药物相互作用, 发生后要及时诊断给予治疗。

关键词:5-羟色胺综合征,赛更啶

参考文献

[1]陈华, 季建林.5-羟色胺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J].中国全科医学, 2007, 10 (22) :1884~1885.

材料学复习题(附答案) 第4篇

【摘?摇 要】全日制高中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伶官传序》课后附有与课文有关的另一段文字,这段文字与课文互为补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而这段文字出现了注释不当和漏注的情况,需要编者订正。

【关键词】阅读材料;注释不当;漏注

全日制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中有《伶官传序》一课,课后附有与课文有关的另一段文字,两段文字同出于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从教材的选材上说,两段文字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学生阅读后文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然而在阅读材料中出现了注释不当和漏注的情况,这样不利于学生的课后阅读。

阅读材料中有“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雠德源之力也”一句,教材作注在“教坊”一词之后,这是很不当的。教坊使是一个职官名称,唐代始设置,为教坊长官。唐设教坊,掌教习音乐、俳优杂技。“教坊”是一个词,固然不错,但“教坊使”却是另外一个词,这正如“北京大学”这个专有名词一样,“北京”可以独立出来单独成为一个词,在“北京大学”这一词中“北京”只是一个构词成分。“教坊使”中的“教坊”是构词成分,不应该把“教坊使”拆开分注。况且在同一册《语文》课本中有《琵琶行》一课,课文中已出现对“教坊”一词的注解,此处又出现,似有重复之嫌。

“内园栽接使”也是一个职官名称,然而此词教科书却失注。“内园栽接使”一词在《辞海》《辞源》以及常见的各种职官词典里是查不到的,它不像其他的职官很容易在工具书里检索得到,这就更需要作出注解。“内园栽接使”这一职官在典籍中并不罕见,如《清续通志》卷一百三十:“唐代诸使名号不一,唐有开稻田使……教坊使、内园栽接使……。后唐有……内园栽接使。”内园栽接使一词又见于《五代会要》卷二十四《诸使杂录》、《事物纪原》卷六“内园”条下。那么“内园栽接使”是何种职官呢?《资治通鉴》卷二百七十三“皆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下,胡三省注曰:“梁内园栽接使犹唐之内园使也。宋白曰栽接使贞元中已有之,《职官分纪》五代有内园栽接使,国朝止名内园使。”据此可知“内园栽接使”犹唐宋之“内园使”。关于“内园使”,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中有解释:“内园使,官名。属西班诸司使。唐始置。五代后梁有内园栽接使,宋代称内园使,多无职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后改称武略大夫。”侯外庐先生的《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中也谈到“内园使”,他说:“庄宅使中的内庄宅使、内园使、内宫苑使等,是管理皇庄的。”以上所引基本上说明了“内园栽接使”这一职官的情况,教科书的编者应当作出补注,以解决学生在阅读中的障碍。

乐理复习题(附答案)概要 第5篇

1、音是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振动有规则、有周期性的音是乐音。下列属于 乐音乐器是()。

A.军鼓 B.梆子 C.笛子

D.钹

2、小字组a至小字一组降d之间包含()个半音? A.两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3、五线谱低音谱表下加一间的音是()。

A.F B.f C.d D.d1

4、下列属于自然半音的两个音级是()。

A.B-C B.#F-#G C.#E-G D.A-#A

5、乐音体系中的各音级被采用CDEFGAB来标记。标记音级的这些字母叫做()。A.音名 B.音列 C.音阶 D.唱名

6、B的等音是()。

A.B和bC B.bC和xA C.xA和bbC D.bbC和#A

7、的时值等于()。

A.B.C.D.8、在五线谱中,中音谱号又叫做C三线谱号,高音谱号又叫做G谱号,低音谱号又叫做(谱号。

A.F谱号 B.C四线谱号 C.D谱号 D.G谱号

9、在3/4拍子的旋律中,附点二音符的时值是()拍。A.4 B.3 C.2 D.1

10、在6/8拍子中,全小节休止记写正确的是()。A.B.C.D.11、的时值等于()。

A.B.C.D.12、在6/8拍子中,哪种记谱是规范的?()A.B.C.D.)13、2/2拍子是()。

A.单拍子 B.复拍子 C.混合拍子 D.散拍子

14、增四度音程的下方音移高半音,应为()A.增四度

B.减四度

C.纯四度

D.纯五度

15、下列术语中,表示渐慢的是()。A.stretto B.rit.C.accel D.string

16、打开任一简谱乐谱,我们可以看到1=bA或1=D的字样,这表示乐谱的()。A.谱号 B.调号 C.音名 D.主音

17、在音乐作品中,若出现反复记号“

”,那这一记号表示()。

A.自由反复 B.从头反复 C.反复跳越 D.从记号处反复

18、A.C.这一旋律的实际演奏(演唱)效果是()。

B.D.19、等于八分音符的三连音是()。

A.20、B.C.D.这一旋律的拍号是()。C.3/8 D.4/4 A.2/4 B.3/4

21、小三度加小三度组成了()。A.减三和弦 B.增三和弦

C.小三和弦

D.大三和弦

22、A.2/4 B.3/4

这一旋律的拍号是()。

C.3/8 D.4/4

23、在音乐的进行中还存在这各种强弱变化,下列哪一组力度记号是由强到弱按顺序表示的?()

A.p-mf-mp B.mp-p-mf C.mf-mp-p D.p-mp-mf

24、增三和弦的三音到五音为()。

A.大二度 B.增四度 C.小三度 D.大三度

25、这个和弦是小三和弦,请问是由哪两个音程组成的?()

A.小三度和小三度 B.大三度和大三度 C.大三度和小三度 D.小三度和大三度

26、由“do,re,mi,sol,la”五个音构成的中华民族调式叫()调式。A.和声 B.西洋 C.七声 D.五声

27、这个调号的调性是()。

A.G大调和b小调 B.bA大调和f小调 C.D大调和b小调 D.bB大调和g小调

28、#c小调的第Ⅴ级音是()。

A.#F B.F C.G D.#G

29、c自然小调的主音是()。

A.#f B.e C.c D.#d

二、填空题。

1、根据音的物理属性,音有、、、等四种性质。

2、根据物体的振动是否有规律,可以把音分为 和 两大类。

3、钢琴因其独特的音响,88个琴键的全音域,其中白键 个,黑键 个,被誉为。

4、音高相同,名称及意义不同的音,称为。

5、在我国使用比较普遍得记谱法有 和。

6、在五线谱中,谱号的作用是用以确定音符 的记号。

7、歌(乐)曲由弱拍、次强拍或强拍的弱部分开始的小节,叫 小节,又称为。

8、由强弱组织的音的长短关系,叫,强弱拍有规律地交替出现,形成。

9、三和弦上方的音叫,中间的音叫,最下方的音叫。

10、中华民族调式中,由“do,re,mi,sol,la”五个音构成的调式叫五声调式,这五个音按我国传统习惯依次为、、、、。

三、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在大谱表上用全音符写出下列各音

g3 f2 d1 A c G b2 c1 a1 f E1 e3

2、按下列音上方构成制定的和声音程或和弦

大六度 小二度 纯四度 减三和弦 大三和弦

大三度

纯一度

小六度

大三和弦

减三和弦

大三度

小六度

纯五度

小三和弦

减三和弦

3、改正下列不正确的音值组合

4、写出下列各调式音阶

(1)d自然小调音阶

(2)#f自然小调音阶

(3)g自然小调音阶

(4)A自然大调音阶

(5)D自然大调音阶

(6)D商五声调式音阶(民族调式)

(7)F宫五声调式音阶(民族调式)

(8)G徵五声调式音阶(民族调式)

5、五线谱、简谱互译

(1)五线谱旋律翻译成简谱

(2)五线谱旋律翻译成简谱

(3)五线谱旋律翻译成简谱

(4)线谱旋律翻译成简谱

(5)五线谱旋律翻译成简谱

(6)五线谱旋律翻译成简谱

(7)简谱旋律翻译成五线谱 1=C 3/4

(8)简谱旋律翻译成五线谱 1=C 4/4

(9)简谱旋律翻译成五线谱 1=C 2/4

(10)简谱旋律翻译成五线谱

1=F 3/8

(11)简谱旋律翻译成五线谱 1=F 2/4

(12)简谱旋律翻译成五线谱 1=G 2/4

答案:

一、选择:CCAAABDABCCCACBBCABCACCDDDCDC

二、填空:略(查书)

三、1:

2:

大六度 小二度 纯四度 减三和弦 大三和弦

大三度

纯一度

小六度

大三和弦

减三和弦

大三度

小六度

纯五度

小三和弦

减三和弦

3:

4: d自然小调音阶

#f自然小调音阶

g自然小调音阶

A自然大调音阶

D自然大调音阶

D商五声调式音阶(民族调式)

F宫五声调式音阶(民族调式)

G徵五声调式音阶(民族调式)(1)1=C 4/4

(2)1=C 2/4

(3)1=C 3/4

(4)1=G 6/8

(5)1=G 2/4

(6)1=G 3/4

(7)

(8)

(9)

(10)

(11)

修辞习题(附答案) 第6篇

B.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他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拟人、夸张)C.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终究要到的吗?(反问)D.皎洁的月光像透明的轻纱笼罩着大地。(比喻)

2、对句子的修辞手法一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②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中。

③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④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向下了火。A.比喻 拟人 对偶 夸张 B.拟人 拟人 对偶 比喻 C.比喻 拟人 排比 比喻 D.拟人 对偶 排比 夸张

3、选出和“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A.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B.一路上,稻田绿、菜花黄、江水银、绘成一幅幅田园巨画。C.生命是一条河流,有奔腾也有平缓。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下列句子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没有崇高的理想,没有科学的指示,没有奉献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B.他打乒乓球的动作真灵活,像一只顽皮的小猫,在球台前上窜下跳。C.鸟儿在清泉旁边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着泉水的絮语。D.他的嗓音像铜钟一样洪亮,简直十里以外都能听见。

5、修辞手法及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的人骑在人民的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诗句运用比喻手法,通过对比形象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的骄横无耻,准确、生动地刻画了鲁迅先生鞠躬尽瘁为人民的形象。

B.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要把延安巨变尽收眼底的急切心情。C.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运用反问手法,抒发了作者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D.在北美的沙漠中,我是一株水土不服的故园里的橘树,我的诗篇不过是些苦涩的果实。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作者在异国他乡的苦闷,集中反映了他思念祖国,企盼回归祖国的强烈愿望。、判断下面各句,选出判断有误的一项()

A.“三四顶旧毡帽从石级上升上来。”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

B.“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你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这句话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

C.“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这句话运用了设问修辞手法。D.“这些人……说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这句话运用了对比修辞手法。

7、从下面几句话中,找出与“年头要账的挤破了门框”这句话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A.俗话说:“瓜菜半年粮”。B.飞流直下三千尺。

C.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

D.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8、对修辞手法依次做出正确判断的是()

①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②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A.①排比、比喻 ②反复 ③排比 B.①拟人、反复 ②对偶 ③对偶 C.①比喻、反复 ②排比 ③比喻 D.①拟人、排比 ②反复 ③对偶

9、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A.“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再循序渐进。”这句话运用了排比修辞方法。B.“要讲究事实,对比事实,积累事实。”这句话运用了反复修辞方法。

C.“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不过去,会后乱说。”这句话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方法 D.“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这段话由两组对偶句组成。

10、在下列四个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B.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C.苏州园林可不是对称的,好像故意避免似的。D.人们又一次像疾风卷过水面,向飞机涌去。

11、对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是()

A.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比喻)

B.齐先生自己也说嘛,致力于化学四十余年,而建树不多,啥子道理哟?并非齐先生才疏学浅,而是社会未起变化之故。(反问)

C.满窖里围得不透风,脑畔上还响着脚步声。(夸张)

D.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对偶)

12、与例句的修辞方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例句: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①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②重庆的夜,微波荡漾的江面上倒映着万家灯火,盏盏点点,这是自由诗,这是交响乐。

③纺车总是安安稳稳地呆在那里,像着陆停驶的飞机,一声不响,仿佛只是在等待。

④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哩!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13、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夸张)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C.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反语)

D.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

14、由“蚯蚓”(或“伞”)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话。要求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方法,字数50~80。

15、对下列各句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比喻)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对偶)

C.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设问)

D.远寺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拟人)

16、下列使用比喻修辞方法恰当的一项是()

A.这篇议论文结构严谨,犹如铜墙铁壁—样。

B.皎洁的月光像透明的轻纱笼罩着大地。

C.爷爷的胡子似钢针,显眼得很,看上去俨然是条硬汉子。

D.被炮弹炸翻的阵地,就像草地里长满了蘑菇。

17、下面一段文字依次运用的修辞方法正确的一项是()

我们应当心胸开阔如大海,应该乐于助人,与人为善,试想,如果心眼儿比针鼻还小,老是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怎么能与同学们相处得好呢?

A.明喻

夸张

设问

B.夸张

暗喻

反问

C.明喻

夸张

反问

D.夸张

暗喻

设问

18、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方法的判断,在错误的一项是()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B.愿驰千里马,送儿还故乡。(对偶)

C.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排比)

D.可怜的人啊,现在要他跟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伤心呢?(反问)

19、对修辞方法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A.比喻

反复

对偶 B.拟人

对偶

排比 C.比喻

对偶

排比 D.拟人

反复

排比

20、从修辞角度看,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B.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

C.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D.书,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21、下面句子采用的主要修辞方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长城电扇,电用长城。

②桥下有河,亭中有井,路边有溪。

③商店和旅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

④一棵新芽简直就是一颗闪亮的珍珠。

⑤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睛,也像要睡了。

A.①/②③/④⑤

B.①④/②/③⑤ C.①③/②④/⑤

D.①④⑤/②/③

22、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要求与例句格式相似,并运用比喻修辞手法。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要求仿用画波浪线语句的句式及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内容要前后照应。

我们用友谊写一本书,一本厚厚的书。在书里:友谊如珍珠,我们共同穿缀,联成一串串璀璨的项链;

友谊如,我们,友谊如,我们,24、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

人生的价值不在于成就了轰轰烈烈的事业而在于具体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盼无愧地做森林中挺拔的一棵;见到美丽的花园,你只盼无愧地做园中普通的一朵。虽是一棵,却能抗击风雨;虽是一朵,却能装扮春天。这样的人生也就无悔了。

25、根据你的观察和对生活的感悟,仿照下面加点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26、仿照例句的句式,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例: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2)如果我是春雨,我将

27、请你扩展联想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将“月亮”“树影”“笛声”这三个词语扩展成一段话,并描绘出一幅画面。(50字以内)

28、请展开联想和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方法,将“童年”、“风筝”、“天空”这三个词扩展成一段文字。(词语顺序可以颠倒,不超过40字)

29、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下联:________________

综合训练参考答案

1、B 没用夸张

2、A3、D4、B5、D 是比喻

6、A 是借代

7、A 是引用

8、D9、C A是反复 B是排比 D排比

10、C A是拟人 B是比喻 D是比喻

11、B 是设问

12、C13、A 是比喻

14、略

15、C 是反问

16、B

17、C(提示:“心胸开阔如大海”,为明喻;“心眼儿比针鼻还小”,为夸张;“怎么能与同学相处得好呢?”,为反问。)

18、B19、D20、A21、B ①④是比喻/②是顶针/③⑤是拟人

22、我不是矗立在广场中央的高大石像,而是绵延千里的路轨下的一颗小石子——为繁忙的交通运输献上全部的力量。

23、友谊如彩绸,我们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友谊如花种,我们共同播撒,培育出一个个五彩的花坛;友谊如油彩,我们共同调色,描绘出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24、“见到奔腾的江河,你只盼无愧地做浪花中的一滴”、“虽是一滴,却能滋润禾苗”。

25、青松不惧风雪,是在告诉我们做人要坚毅刚强。(只要先写出一种自然现象,然后写出对这一现象合乎情理的感悟即可)

26、(1)吹走世间的尘埃、吹绿田野里的庄稼(2)滋润人们的心田、滋润干涸的土地 27、28、为开放性试题,意思对即可。

工程测量复习题 (附答案) 第7篇

一、填空题

1、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在一般工程测量中,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通常需要用三个量,即该点在一定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

2、水准测量使用的仪器和工具为水准仪、水准尺和尺垫。水准仪按其精度分为DS0.5、DS1 DS3、等几个钟等级。

3、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补偿器,比较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悬挂的十字丝板,另一种是悬挂的凌镜组。

4、测量中为了确定地面点的位置,需要进行角度测量,角度分为水平角和竖直角,一般在确定点的平面位置时需要测量水平角。

5、经纬仪的竖直度盘部分包括竖盘、竖盘指标水准管和竖盘指标水准管微动螺旋。为了简化操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新型经纬仪多采用自动归零装置替代竖盘指标水准管。

6、视距测量是一种光学间接测定距离及高程的方法,它是一种利用经纬仪望远镜内十字丝平面上的视距丝(即十字丝的上、下丝)装置,配合视距标尺(与普通水准尺通用),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同时制定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的方法。

7、测量误差理论主要讨论具有偶然误差的一系列观测值中如何求得最可靠的结果和评定观测成果的精度。

8、由于观测值中含有误差,使函数受其影响也含有误差,称之为误差传播,解决观测值中误差与其函数中误差的关系的定律称为误差传播定律。

9、比例尺是地形测量中的必备工具,它是指图上两点间直线的长度d与其相对应在地面上的实际水平距离D之比,其表示形式分为数字比例尺和图示比例尺两种。

10、水准点事路线高程测量的控制点,在设置水准点时,根据需要和用途可布设永久性水准点和临时性水准点。

二、论述题

1、测量学按照研究范围和对象的不同,可划分哪几个分支学科?

答:(1)大地测量学(2)摄影测量与遥感学(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4)海洋测量学(5)工程测量学

2、简述全站仪角度观测的主要误差来源

答:全站仪角度观测的主要误差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仪器误差,二是外界条件引起的误差,如大气折光等,三是观测员的误差。例如(1)度盘划分误差(2)照准部旋转正确性误差(3)基座位移误差(4)望远镜调焦时视准轴变动引起的侧角误差。(5)补偿器倾斜测量误差。

3、简述GPS的主要特点。

答:(1)全覆盖、全天候连续导航定位(2)高精确度三维定位、测速及授时(3)观测速度快(4)自动化程度高,经济效益好(5)能提供全球统一的三维坐标信息。(6)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能好。

4、简述在导线测量中导线的布设形式。

答:(1)闭合导线(2)符合导线(3)支导线

5、GPS控制网的分级及其网行设计。P130-P1326、简述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答:三角高程测量师根据地面上两点间的水平距离D和测得的竖直角a来计算两点间的高差h。用望远镜的十字丝交点瞄准觇标顶端,测出竖直角a,另已知(或测出)A、B两

点间的水平距离Dab,则可求得A、B两点间的高差hab7、简述比例尺精度及其意义

材料学复习题(附答案) 第8篇

关键词:宫颈癌,文献复习,病例分析

宫颈微偏腺癌 (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 MDA) 又称宫颈恶性腺瘤, 是一种罕见的高分化腺癌。由于瘤组织病理表现温和, 类似正常宫颈黏液腺, 极易漏诊、误诊, Hart William R等[1]报道的误诊率是34%。临床表现、病理检查、影像学检查、特殊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诊断宫颈微偏腺癌有一定帮助。现总结讨论术后病理证实的2例患者, 结合相关文献, 以期为临床早诊早治提供一些帮助。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1:40岁, 因白带增多10d入院。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白带增多, 无异味呈透明蛋清样, 妇检宫颈肥大糜烂, 质硬, 有举痛。B超示子宫增大, 宫壁光点不均匀, 宫颈增大并多发囊肿。行全宫切除术, 术中未见盆腔固定及播散, 未见淋巴结肿大。

病例2:46岁, 因白带增多, 接触性出血6个月入院, 妇检子宫增大, 宫颈糜烂, 宫体增大如孕60d, 质硬轻压痛。B超示子宫增大, 左侧附件囊性包块。行全宫切除术, 术中未见盆腔固定及播散, 未见淋巴结肿大。

1.2 方法

标本均经10%福尔马林固定, 石蜡包埋切片, 行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同时AB (pH 2.5) /PAS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CEA、EMA、CA-199、SMA、Vimentin, 采用微波修复抗原。所用试剂全部购自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2 结果

2.1 大体检查

宫颈增大如桶状, 表面凹凸不平, 切面见较多粘液, 宫颈管壁增厚变硬, 内积淡黄色粘液样液体, 宫腔内积较多胶样物。

2.2 显微镜检查

腺体增多、扭曲, 外形不规则, 细分枝状或鸡爪样, 偶见呈迷路样分布;腺腔内可见乳头簇、搭桥、筛状结构, 衬覆黏液性高柱状腺上皮, 分化良好, 基本上缺乏核分裂象和 (或) 腺上皮复层, 核靠近基底部, 核异型极不明显。浸润肌层及纤维膜外, 浸润部分周围见间质反应性增生, 并见血管及神经周围浸润。

2.3 特殊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

CEA、EMA阳性, CA-199阳性, SMA、Vinentin间质表达, PAS AB阳性。

3 讨论

MDA病好发于中老年人, 但也有发生在年轻患者的报道[2,3]。常与卵巢黏液性肿瘤或性索间质肿瘤并存, 如卵巢黏液性、子宫内膜样及性索肿瘤, 约l1%的患者同时患有Peutz-Jeghers综合征[1]。临床上最重要表现为阴道大量排液。体查早期宫颈可正常, 晚期宫颈异常肥大。组织学上为高分化的黏液腺癌, 也称为恶性腺瘤, 大多数腺体与正常腺体无法区别, 细胞高柱状、胞浆丰富, 核位于基底, 故难以通过刷检诊断, 有时锥形切除标本也不能确诊, 在临床上容易漏诊, 难以早期发现, 导致预后较差[3,4,5]。

在取材充分的标本中, 根据囊性扩张、不规则或浸润宫颈间质的“爪形”腺体等浸润性表现可以怀疑为本病, 如果浸润宫颈上皮下超过5mm以上就要考虑为MDA, 因正常子宫颈腺体不能达到这个深度[6]。如果出现了核的不典型性, 或出现神经周围间隙、淋巴管或血管浸润, 则有助于诊断。鉴别诊断中最有用的特征是腺体杂乱的浸润性特征, 腺体基底膜缺失。

小的标本疑为恶性时, CEA染色阳性能支持诊断, 阴性则不能排除。有下列条件之一可以诊断为恶性: (1) 找到明显恶性的小灶腺体;有血管、淋巴关或神经浸润; (2) 腺体侵入宫颈壁深度达8mm以上并有特殊的间质反应; (3) 免疫组织化学CEA有肯定的阳性反应[3,4,5,7]。另外, AB/PAS染色对于鉴别诊断MDA也有帮助[8], MDA腺体腔内为混合性粘液, 主要含中性粘液较多 (呈红色) , 唾酸粘蛋白多于硫酸粘蛋白;而子宫颈糜烂、腺体增生的腺上皮细胞质内主要含硫酸粘液和唾液酸粘液 (呈紫色) , 硫酸粘液多于唾酸粘液。

鉴别诊断诊断方面, 需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1) 宫颈腺瘤:细胞可异型。但病变比较局限, 无间质浸润。 (2) 储备细胞增生:形态不规则、核深染。 (3) 微小腺体增生和结节状腺簇:多浅表, 腺体多呈密集排列, 常伴鳞状化生, 一般不超过宫颈腺体水平下。 (4) 宫颈高分化腺癌:异型性明显, 有背靠背和共壁现象, 细胞核中重度异型, 核质比例大, 核分裂易见。 (5) 宫颈腺体不典型增生:两者鉴别较困难, 主要看是否有浸润和腺体分布的程度。不典型增生的细胞异型性常大于MDA, 细胞质不如MDA丰富。 (6) 隧道样腺丛:常表现为融合腺体, 或多发的小腺泡、小管状结构, 细胞形态、细胞核无异型性。 (7) 弥漫性层状宫颈内膜腺体过度增生:宫颈内膜腺体紧密排列呈环形增生, 与间质界限清楚。 (8) 中肾管残余及其增生:增生的腺体常小而规则, 周围无间质反应。 (9) 深部腺体或囊肿:无细胞不典型, 无间质反应, 有利于鉴别。细胞不典型者往往为局灶性, 在非典性化生及放射性不典型中有退变, 且明显的感染病灶有利于鉴别诊断。 (10) 子宫颈炎或子宫颈腺瘤样增生:组织形态、腺体正常结构存在, 细胞无异型和出现核分裂象, 无浸润性生长特征, 宫颈内膜异位、宫颈型腺肌瘤:腺体周围一般为子宫内膜间质, 且腺体不是黏液性腺体。

免疫组织化学方面, 正常宫颈腺体中CA125普遍阳性, CEA阴性, 雌、孕激素受体有一定表达, 胃粘蛋白阴性;而在微偏腺癌患者中则显示雌孕激素受体表达缺乏, CA125表达下降、胃粘蛋白和CEA阳性[3,4,5,7]。Ki67、p53在宫颈MDA均呈阳性或强阳性反应, 而宫颈正常腺体或良性增生上皮 (即使有无典型增生) 均呈阴性或微弱反应[9,10]。浸润性腺体周围间质中增生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Vimentin和SMA表达阳性。

参考文献

[1]Hart RW.Symposium part II:special types of adenocarcinoma of the uterine cervix[J].Int J of Gynecol Pathol, 2002, 21 (4) :327-346.

[2]Odashiro AN, Odashiro DN, Ngnyen GK.Minimal deiation endo-metrioid adenoearcinoma of the cervix:report of three cases with exfoliative cytology[J].Diagn Cytopathol, 2006, 34 (2) :119-123.

[3]范文生, 张会辰, 李亚里, 等.宫颈微偏腺癌5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8, 9 (3) :220-221.

[4]常洁, 张莘, 周晖, 等.5例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分析[J].癌症, 2008, 27 (12) :1310-1314.

[5]魏萍, 盛修贵, 邹卫青.宫颈微偏腺癌14例临床病理分析[J].肿瘤学杂志, 2009, 15 (3) :200-201.

[6]Ishii K, Hosaka N, Toki T, et a1.A new view of the so-called adenoma malignum of the uterine cervix[J].Virchows Arch, 1998, 432 (4) :315-322.

[7]陈亮, 熊樱, 李俊东, 等.宫颈微偏腺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J].新医学, 2009, 40 (9) :608-610.

[8]Hayashi I, Tsuda H, Shimoda T, et a1.Difference in cytoplasmic localization pattern of neutral mucin among lobular endocervical glandular hyperplasia, adenoma malignum, and common adenoc-arcinoma of the uterine cervix[J].Virchows Arch, 2003, 443 (6) :752-760.

[9]姚先莹, 彭芝兰, 杨开选.宫颈微偏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2, 31 (5) :401-403.

材料学复习题(附答案)

材料学复习题(附答案)(精选8篇)材料学复习题(附答案) 第1篇名词解释1)基体钢:通过降低高速钢中碳含量与合金元素优化,减少钢中过剩碳化...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