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病房护理常规
产科病房护理常规(精选6篇)
产科病房护理常规 第1篇
介入病房护理常规
一、住院病人常规护理同肿瘤内科护理常规
二、灌注化疗、栓塞术护理常规(TACI、TAE、TACE)
1、向入院病人进行入院宣教,介绍病房环境、主管医生、护士,协助病人完善术前的各种检查例如:心电图、血常规、生化全项、凝血试验、B超或CT、穿刺活检取组织行病理检查等,做好检查前的宣教;
2、术前宣教,因人适宜,第一次行介入治疗的病人要详细讲解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途径、手术室的大致环境、术中配合、术前应做的准备,术后可能出现的副反应及应对措施、注意事项。多次行介入治疗的病人以询问、复述出以上内容为主;
3、指导术前病人进行胸式呼吸的锻炼,深吸气、憋气默数10秒,为术中造影做准备,练习床上大小便,术后需卧床24小时,患肢要制动,须在床上大小便,如适应不良易出现尿潴留和便秘;
4、碘过敏试验,术中需应用一定剂量的造影剂,预防出现过敏反应;
5、备皮,范围:脐至大腿上1/3,两侧至腋中线,包括会阴部;
6、术前4~6小时禁食水,防止术中出现呕吐和误吸;
7、遵医嘱准备术中用药;
8、术日将病人带至介入治疗室,与其护士交接、核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历号、所用药物、术中所用片子;
9、术后将病人送回病房,意识清醒者,以协助指导为主,工作人员将转运床摇至与病床平齐,一手压迫患肢穿刺点,保持肢体平直,另一手托其肩背部,利用健侧下肢及双肘支撑,移动躯体完成体位的转移;年老体弱、肢体活动障碍者需由医务人员协助搬运,方法为平车与病床保持平行、平齐、固定,双人,一人托肩背部与腰,一人托腰臀及下肢,同时使力将病人送至床上,(位臵可站在平车侧,也可以站在病床对侧),搬运时注意动作不要过猛,10、24小时内检查穿刺肢体的足背动脉搏动,肢体的皮温及颜色,穿刺点压迫、包扎是否完整,有无绷带过松或移位、渗血、皮下血肿;
11、移至病床后,休息10分钟,测量血压、脉搏并记录,开放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相应治疗,常规记录3天出入量,体温术日起连续监测3天,每日4次,正常后为每日1次;
12、术后饮食指导:术后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主诉决定是否立即进食,如:有饥饿感,无疼痛、恶心、呕吐,可即刻进食以半流食为主如:面片汤、米粥、菜粥、等,少量多餐,温度适宜,不要吃太多的甜食及奶制品,以肠胀气;如果患者术后疼痛严重、有恶心、呕吐情况,建议不要立即进食,需先对症治疗,待症状缓解后1小时方可进食,饮食原则:术后3天以半流质、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3天后如无特殊不适转为普通饮食,但仍应避免辛辣、刺激、过咸、过硬的饮食;
13、术后活动指导:术后4~6小时后协助患者床上翻身,一手压住穿刺点,一手托患者肩背部,主要靠另侧肢体用力,可以取左侧或右侧卧位,一般以术肢肢体不受压为宜,指导陪护人员按揉背部与腰部的肌肉。
14、术后12小时医生可拆除加压绷带,凝血功能异常者需压迫24小时,指导患者四肢伸展、双腿缓慢屈膝,然后再坐起,如无头晕不适,再下地活动,但不要做剧烈运动,如:蹲位猛然站起,踢腿等,仍需观察穿刺点愈合情况;
15、卧床期间加强巡视、观察,协助患者进行生活自理,满足患者的生活需要;遵医嘱完成患者的治疗及术后相关检查,并给予相关指导;
16、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1)、恶心、呕吐:与化疗药物的副作用有关,要观察并记录呕吐的量、颜色、性质,及时清理呕吐物,协助患者漱口,保持空气新鲜,指压合谷、内关、足三里穴位,有助于减轻呕吐;
(2)、发热、疼痛:为栓塞术后综合征,发热:肿瘤缺血坏死后产生的吸收热,疼痛:肿瘤缺血坏死内脏神经牵涉,按发热的护理常规、疼痛的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17、心理护理:介入治疗作为新兴治疗方法对于初接受治疗的患者来说还是陌生的,因此术前的宣教,和术后的护理尤为关键,尤其在术后出现多种综合征后,一定要耐心讲解,细心护理,使之消除顾虑,增强信心,配合治疗。
18、患者出院前详细做好出院指导,讲解注意事项、指导正确服药、定时进行复查、出现情况如何处理等。(详见介入科出院指导)
三、经皮肝穿胆汁引流术(PTCD)
1、同TACE护理常规;(常规护理);
2、术前观察记录黄疸、血胆红素指标;
3、术前抗生素预防感染;
4、备皮范围:右锁骨至脐上,右前正中线至右后正中线,包括腋下;
5、术前30分钟遵医嘱给予镇痛剂和镇静剂;
6、术后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导管位臵、深度,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7、密切观察黄疸消退情况、大便颜色;
8、术后患者避免进油腻饮食;
9、穿刺点无菌换药1次/周或根据情况,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8万单位冲洗胆管1次/日;
四、食道支架成形术
1、同TACE护理常规;
2、术前进行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确定狭窄部位、范围与程度;
3、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吻合口狭窄,除钡餐透视外,还应进行内窥镜检查,以确定是否为肿瘤复发;
4、术前10分钟肌肉注射盐酸山莨菪碱10~20mg;
5、必要时给予镇静剂、止痛剂或静脉麻醉;
6、术后饮食指导:术后2~4小时禁食水,饮食原则先流食、后半流、再软食;
多咀嚼、忌过凉、过热,进食后适量饮水,目的为冲刷黏附在支架上的食物残渣;
7、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副反应主要有,支架部位疼痛、异物感,出血,多为少量,少数患者有轻度恶心、呕吐;
8、心理护理:支架术后,患者因为可以顺利进食感到高兴,但有时又会对支架所带来的上述副作用感到恐惧、焦虑,一定耐心讲解,上述症状会因身体的日益的适应有所缓解,症状严重时可遵医嘱进行对症处理,过程中安慰患者,缓解焦虑,顺利度过适应期;
神经外科疾病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第一章
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护理
一、概述
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是在计算机数字减影机的监视下,利用一定手法,经过患者经股动脉,将导管送到脑血管并将造影剂注入到动脉进行造影,使血管显影,快速连续摄片,根据血管显影的形态和部门来诊断脑血管病的方法。
二、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术前检查: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图及胸片。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全脑血管造影的方式方法。
2.术前准备:备皮,脐下至大腿1/3,两侧腋中线,及双侧腹股沟区域。检查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术前8h禁食水,如急诊可经麻醉师酌情适当缩短。3.术前用药:术前30min给予镇静药,肌肉注射鲁米那钠0.1g。
(二)术后护理
1.监测生命体征24小时。2.2kg沙袋压迫穿刺点6小时。
3.测足背动脉搏动:测双侧足背动脉搏动(足背动脉位于足部第1、2跖骨之间,少数偏向内侧或外侧,与内、外踝经足背连线的中点相交),1次/2h,连续监测24小时,并记录。
4.穿刺点观察:穿刺部位加压包扎,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双下肢末端皮肤温度、色泽情况,1次/2h,连续监测24小时,并记录。
5.体位:术后平卧8小时,穿刺侧下肢伸直制动12小时,卧床24小时。
6.促进造影剂代谢:嘱患者多饮水(饮水量大于1000ml)。
产科病房护理常规 第2篇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而医院的护理文化建设也是尤为重要的。护理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构建良好的护理文化是应对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主动适应卫生改革及服务对象对护理更高要求的需要。
一、树立良好的护理理念,做到以人为本
(一)明确目标,细化服务
目前,大多数医院的妇产科设有妇科、产科、计划生育、产房4个病区,既有妇科疾病病人,也有生理性分娩的孕产妇,女性细腻、敏感、情感丰富的特点,决定了其对护理服务的要求更高。对此我们应该采取相应合适的做法,我们应该成立以护士长为核心的护理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发动护士全员参与,共同制定计划和目标,策划具体做法、分工和实施步骤,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
(二)转变观念,培养新时代的护理人员
护理文化的精髓是人文精神和人性化护理,集中体现对病人的生命与健康、病人的权力和需求、病人人格和尊严的关注,既体现为整体护理内外环境所需的人性氛围,也可显现为护理个体的素养和品格。护士是病人的服者,应自觉把病人的需要作为自己的理念和护理行为的准则,更新和转变护理观念,推行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服务,让病人真正享受到温馨、便捷、优质的护理服务。
(三)掌握良好沟通方式,表达护患之间关爱
良好的沟通是护患之间解决问题的必要方法。我们可以通过精心制作各种温馨卡如告知卡、祝福卡、联络卡、便民提示卡等,架起护患双方沟通交流的桥梁。这些创新的沟通方式以物化的形式和温馨的语言传达给病人,拉近了与病人的距离。表达了护患之间的关爱之情。
二、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的实施
(一)规范护士言行,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
人性化护理服务的核心上是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护士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丰富的人文知识,尊重和关爱病人,提供规范的服务。为此,我们重新规范护士的语言行为举止,统一发饰和着装,维护护士的职业形象。重新修定服务用语,例如:接待入院、欢送出院、操作、交接班、接送病人手术等服务用语。重新修定各种护理工作制度和职责、操作规程,优化护理服务流程,使护理程序融入人性化关怀,强化“全面、全员、全程”服务意识。
(二)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人文环境,让病人安心
美化病房环境,用色彩来消除医院给人带来的恐惧感。用花卉、绿色植物及书画点缀,使病人进入病房高度紧张的心理便得到舒缓和释放,在每张病床周围用布帘围挡,使病人能够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私人空间。产科病房接待大厅安放坐椅、相关书籍,空调,等等,使家属有一个舒适的等候环境;精心布置标准婴儿抚触室,用卡通画布料做抚触台垫布,使其更美观、舒适,让妈妈在温馨中学习婴儿抚触;将3人房间改为2人间,扩大产妇居住空间,配备电话、电视机、空调,墙壁上镶挂设计精美的装饰画,婴儿被服用彩色印花卡通图案的棉布制作;计划生育病房在保胎房间张贴宣传画,给待产孕妇带来美好希望的视觉效果;产房待产室放置性化护理服务的核心是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人格尊严和个人隐私,护士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丰富的人文知识,尊重和关爱病人,提供规范的服务,为病人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让病人安心.(三)创立护理品牌,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确立“5S”护理服务的理念“5S”护理服务尊重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医疗服务对象的特点和个性出发,以舒适为条件,所提供的护理服务让患者感到方便和惬意;以简单为基础,改进繁琐的工作流程,提高效率;以多元化为导向,满足患者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以尊重为原则,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以融合医院文化为前提,营造人性化服务的文化环境。达到从重视护理工作的完成转向重视患者身心需要的满足;从重视对疾病的护理质量转向对患者全方位的护理质量;从以疾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转向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为患者提供温馨、高效、便捷、舒适、安全的高品质护理服务。
三、结束语
通过人性化护理服务,融洽了护患关系,赢得了病人的信任和尊重,提高了病人满意度。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许多病人及家属通过表扬信、感谢信高度赞扬护士的人性化护理服务。护理文化建设的实施,使护士转变了服务观念,增强了服务意识,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高,护理工作由完成工作任务转向满足病人需要,由疾病护理转向对病人的全方位护理,病人满意度提高,护士综合素质和护理专业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的完善妇产科病房的护理文化建设,使病人都能够放心住院,满意出院。
产科病房护理常规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0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54例,年龄23~32岁,平均(27.2±4.6)岁;孕龄38~41周,平均(40.2±1.5)周;新生儿体质量2.8~4.1kg,平均(3.5±0.19)kg;观察组54例,年龄23~32岁,平均(28.4±3.9)岁;孕龄38~41周,平均(39.8±1.6)周;新生儿体质量2.7~4.0kg,平均(3.6±0.17)kg;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将新生儿进行集中消毒、抚触、沐浴,必要时进行预防接种;对产妇及其家属讲解新生儿护理的基本情况、产妇健康护理知识,并发放母婴护理宣传资料;观察组采取母婴病房护理,具体如下:产妇护理,产前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提高产妇对分娩过程的认知程度,帮助产妇调整生理、心理状态;在对新生儿进行床旁护理的基础上,对产妇进行育儿技能指导,包括母乳喂养、新生儿抱姿、换尿布手法等,促进产妇适应角度的转变;根据产妇不同恢复期的针对性护理,保持母婴病房的干净舒适;新生儿护理,由产妇、家属参与新生儿床旁沐浴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详细讲解沐浴的基本流程、重要步骤及注意事项;定期对新生儿脐部进行擦拭消毒,保持脐部的干燥洁净,并及时更换尿布,使用温水清洗残留物,擦干后涂抹护臀霜;针对新生儿的脐部护理、臀部护理,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指导产妇对新生儿进行抚触护理,注意掌握抚触手法、抚触部位、流程、力度及注意事项,并保持母婴病房内安静、温暖;床旁宣教,对产妇进行围产期健康宣教,产前宣教包括分娩环境、饮食卫生、分娩指征、分娩过程及注意事项,产时宣教包括分娩体位、呼吸放松、治疗护理措施,产后宣教包括母乳喂养好处、正确喂奶姿势、更换尿布手术、新生儿生理现象及常见不良反应处理方法;出院指导,包括产后避孕措施、产褥期护理及注意事项,并发放相关的宣教资料。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知识问卷评分、育儿自我效能量表评分;新生儿护理知识问卷包括产妇自我保健(25个条目)、新生儿护理(6个条目)及母乳喂养(9个条目)三个维度;育儿自我效能量表包括促进发育(14个条目)、健康照顾(13个条目)、安全(5个条目)及喂养(8个条目)四个维度[2]。
1.4 数据处理:
用SPSS12.0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知识问卷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产妇自我保健、新生儿护理及母乳喂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产妇的育儿自我效能量表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促进发育、健康照顾、安全、喂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在产科病房的母婴病房护理作为全新的护理模式,以家庭护理为中心,为母婴病房的产妇、新生儿提供个性化的临床护理服务[3]。在母婴病房护理中,以健康行为和健康信念为理论基础,通过多种方式对产妇、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护理指导,对产妇、新生儿进行全方位的临床护理。对比常规护理,实施母婴病房护理,新生儿与产妇不需要隔离护理,可解除产妇的各种心理负担。在产妇、家属的健康宣教中,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健康指导,加强护理人员与产妇、家属之间的沟通,耐心讲解母婴护理的基础情况,提高产妇对育儿技能的掌握程度。秦学玲[4]等研究认为,在产科病房采取母婴病房护理,可增强产妇护理新生儿的信心,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在本研究中,由表2可知,护理后,观察组促进发育、健康照顾、安全、喂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新生儿护理多集中于专用场声,产妇及家属往往不能直视,而产妇的育儿技能知识仅仅从健康宣教、模拟操作中获取,难以达到熟练掌握程度。通过母婴病房护理,促进产妇直接参与新生儿的床旁沐浴、脐部护理、臀部护理、抚触护理,有利于增进母婴情感,强化产妇对育儿技能的实践操作。在此基础上,结合床旁宣教、出院指导,有利于提高产妇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认知程度,促进产后恢复[5]。由本研究表1可知,护理后,观察组产妇自我保健、新生儿护理及母乳喂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提示加强母婴病房护理,有助于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认知水平。
综上所述,在产科病房中加强母婴病房护理,有助于提高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认知水平,改善育儿自我效能,对于促进产后恢复、掌握育儿技能均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春迎,黄海燕,陈侨华,等.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5):83-85.
[2]伍芬芳.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病房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四川医学,2014,35(4):502-503.
[3]张士琼,李德姣.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温馨病房应用中的效果与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4):340-341.
[4]秦学玲,张俊红,王洁,等.产科病房早产儿应用"鸟巢式"护理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1,9(2):112-113.
产科病房优质护理心得体会 第4篇
【摘要】 临产孕妇的恐惧?紧张不安等情绪可影响产程进展,产后的紧张情绪及育婴知识的缺乏,可致产妇乳汁分泌减少,或对降生的新生命不知所措等等?根据其心理?生理特点,做好优质护理,可减轻分娩痛苦,向父母传授有关育婴知识和技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 产科护理 孕产妇 优质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倡导文明服务的今天,优质护理以其对“人?健康?环境?护理”的独特见解,把护理连同美丽和爱融为一体,使优质护理以其闪亮新颖的思想内容“我能为病人做什么”而深入我们护士的内心,融入我们护士的护理工作中?产科是一个高风险的临床科室,它关系到产妇和婴儿双方?产科护理与其他专科护理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如何在产科优质护理实施服务,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一:一般资料
我院妇产科实际床位30张,共有护士14人,其中主管护师5人,护师5人,护士4人,床护比例1:0.46?从去年2月份起妇产科开始实施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经过一年半的工作实践,并在工作中认真学习?努力探索?不断总结经验,优质护理服务的精髓已深入到我科每个护理人员中?我科优质护理工作已经取得不少进步,来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明显增多,每月同期相比增加30%左右,病人满意度多数在95%以上?
二: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内容1?营造优质护理服务氛围1.1 护理人员从最简单的服务态度做起,提倡微笑服务,杜绝对病人生?冷?硬的态度?统一规范着装?仪表行为,举止端庄?规范使用文明用语,做到有问必答,随叫随到?温馨的人性化服务,良好的行为仪表,使产妇感到亲切和温暖,树立起护理人员良好的外部形象?
1.2 改善病区环境,护士站玻璃墙贴上各种图案的剪纸或贴画,病房走廊上也摆上了许多植物花卉,改变以往走进病房或护士站冷冰冰拒人千里之外的感觉,走廊墙壁上贴满各种宣教图,内容有妈妈篇和宝宝篇,基本涵盖了分娩前后的全过程,贴图精心设计,版面温馨,使产妇及家属在受到教育的同时有一种美的感受? 1.3 本着一切为病人服务理念,努力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整洁?舒适?温馨的环境,让病人住着舒心?每天早上做晨间护理时,由护士把每一位病人的床头柜收纳整齐,及时更换病人的床单被套,并加强病房卫生死角的打扫,整个病房物品整齐划一,床单元干净?整洁?舒适,地面无垃圾,无水渍?
2?护理管理
2.1 改变排班模式,健全制度,细化岗位职责?排班模式为APN排班,工作时间为,A班:8:00—16:00? P班:16:00—0:00? N班:0:00—8:00 ?减少交接班次数,增加薄弱时间段的护理人员,中午及晚上排双线班?建立并完善新的基础护理质量考核标准,注重环节质量控制,规范病房服务流程,细化服务标准?重新制定并细化各班岗位职责,为产妇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
2.2 夯实基础护理 有效落实每位患者的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如:剪指甲?洗头?口腔护理?褥疮护理?溫水擦浴?会阴护理等,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及为新生儿进行沐浴?抚触?在产妇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我们鼓励患者自己做好部分生活护理,减轻产妇的角色依赖?加强晨晚间护理,多巡视病房,询问病人的需要?夜间睡眠质量?病情变化?母乳喂养情况及是否有乳胀等?
2.3 落实健康教育
2.3.1 入院时,责任护士在半小时内到孕妇床前做自我介绍及入院指导;做好常规的产前检查,宣教饮食?休息?分娩先兆?可能发生的异常情况等?向产妇及家属讲解宫缩与胎儿娩出的原理?各产程的时间,示范在产程中的配合及不适时的应对方法,根据孕妇的身体及心理状况及产科标准护理计划,与孕妇及家属商量,听取意见,共同制定护理计划?
2.3.2 护士长在孕妇入院2小时内到孕妇床前做自我介绍并了解孕妇需求,详细耐心地解答产妇和家属的疑问,增强信任感和安全感?
2.3.3 待产期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心音变化,鼓励孕妇表达自己的感受,对孕妇的焦虑表示理解,并有针对性地给予疏导?在对孕妇进行指导的同时对其家庭成员也进行宣教,以获得家庭成员的配合和支持?2.3.4 分娩时护理,产妇通过产前的学习?参观,对分娩的过程及不适时的应对技巧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当产程发动时,在医务人员的鼓励和指导下,能以良好的心态和方法正确应对,主动参与和控制分娩过程;同时使产妇有安全感和满足感?2.3.5 分娩后观察产妇宫底高度?硬度,有无压痛;恶露的颜色?量?气味变化;会阴切口情况?鼓励早日下床活动及做产后操,避免负重与蹲位,多饮水,多吃蔬菜和含纤维素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做好基础护理,保持产妇身体及会阴部清洁?向产妇及家属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和必要性,指导正确的喂养方法,早开奶,一般产后半小时开始哺乳?教会产妇乳房按摩及护理技术,以防发生乳胀及乳头轶裂?并指导新生儿父母或家人如何进行新生儿沐浴?抚触等?
2.3.6 出院时责任组长或责任护士迎送其出院,行出院指导,耐心解答产妇及家属的各种疑问,嘱新生儿30天来院复查,产妇产后42天来院复查?嘱产妇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按需哺乳,指导新生儿脐部护理?
小结:在产科病房做好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注重基础护理及健康宣教,使产妇在分娩期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减轻分娩痛苦,保障母婴安全,满足病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真正体现了优质护理的内涵,取得了病人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的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志红.临近分娩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J] .中国实用医药,2010,16(5):
骨伤推拿科病房护理常规 第5篇
1、病室环境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2)根据病症性质,室内温度适宜。
(3)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对中风及行动不便者,应尽量提供方便的床位。
2、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生及护士,并通知医师。(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3)介绍作息时间、相关制度。
3、生命体征的测量,做好护理记录。
(1)测量入院时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烧者按规定要求测量。(2)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4、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5、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6、尊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7、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密切观察患者神志、面色、舌象、脉象、二便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积极配合治疗。
(2)及时了解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做好护理记录。
(3)根据病情,指导并帮助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功能锻炼,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功能锻炼的意义、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4)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8、遵医嘱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外治或内服药,观察用药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9、按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禁忌。
10、加强心理护理,加强护患沟通,使之配合。
11、住院期间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严格执行医院消毒隔离制度,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2、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针刺的护理
(1)针刺前做好准备和解释工作,交代施术中的感觉和注意事项、解除患者的紧张心理。
(2)协助患者调整舒适体位,做好保暖。
(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注意观察患者的神志变化、效果和反应。出现晕针、折针、弯针等现象,立即报告医师,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4)遵医嘱针刺,严格掌握禁忌症。
(5)针刺后协助患者穿好衣服,安置好体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制度。
腰腿疼护理常规
一 临床症状护理:
1、按骨伤推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做好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主要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与体位变化的关系,行走的步态,以及有无放射痛和皮肤感觉异常及大小便有无障碍等。若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嘱病人卧硬板床休息,勿久行久坐。急性疼痛期应绝对卧床,翻身时必须保证躯干上下一致,忌脊柱扭转或弯曲等。
4、做好针灸推拿前的护理,做针灸推拿前排空大小便,不能吃的过饱,针灸时注意观察有无晕针现象并及时做好处理,推拿后告知病人可能会有轻微的手法反应,必要时用腰围固定腰部。
5、按医嘱进行进行相应的局部治疗:如中药熏蒸、穴位注射、中频等理疗,以缓解病人的疼痛。
6、做好腰牵引病人的护理,保持有效牵引,牵引后要注意卧床休息,并指导病人使用正确腰围。
7、做小针刀治疗前要向病人解释,做好心理护理,避免病人紧张恐惧,做后要注意保持针口局部清洁干燥,勿污染针口以防发生感染,并注意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8、恢复期下床活动时戴腰围加以保护和支撑。症状缓解后要指导病人坚持进行腰背肌的功能锻炼。二 用药的护理
1、用药期间要告知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2、中药汤剂要温服,颗粒剂要化开服用。用药期间忌食冷寒凉食物。避免风寒,与西药间隔半小时以上,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反应。
3、中药外治者要观察局部皮肤有无过敏,起水泡等不良反应,并防止烫伤。
4、使用止疼药者观察效果反应。三 心理护理
1、介绍同病种的成功病例,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与其它病人分享成功经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做好思想疏导。四 并发症护理
1、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大小便功能障碍,有尿储留尿失禁者按医嘱行留置导尿,做好尿管护理,有便秘者按医嘱处理。
2、长期卧床病人要做好皮肤的护理,定时翻身,防止压疮、湿疹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五 健康指导
1、要指导病人睡硬板床,不可睡软床。
2、注意腰部保暖,防止受寒湿冷的刺激而诱发加重,忌睡竹席及凉垫。
3、腰部不可过度负重,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提抬重物及过度弯腰,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久坐久站急转动作,不做矮凳,在活动时要使用腰围保护。
4、保持大小便通畅,预防和减少增加腹压的因素如打喷嚏,用力咳嗽和用力排便等。
5、病情缓解期做腰背肌及腿部的功能锻炼,防止肌肉退化。萎缩。并指导病人出院后仍须坚持锻炼。
6、定期复查,检查腰椎康复情况,如有不适随时来诊。
项痹护理常规:
项痹是指颈椎退行性病变刺激和压迫邻近组织(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而引起肩臂疼、眩晕、瘫痪等一系列综合征。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颈椎部活动频繁,反复劳损,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所致。临床表现为颈、背部疼痛,头疼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颈部活动受限。一 临床护理
1、按骨伤推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做好病情观察,观察颈肩部疼痛的性质,部位,发生的时间及有无头疼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慌耳鸣及血压情况,观察上肢肌力及皮肤有无麻木障碍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3、遵医嘱给予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穴位注射,颈椎牵引、中频等治疗,以达到止痛及舒筋活络作用。
4、熟练掌握牵引的方法,牵引力度,适应症及禁忌症。在牵引过程中随时观察,如有头晕、恶心、心悸、肢体麻木等不适及时报告医生并停止牵引。
5、卧床休息,卧硬板床,仰卧时枕头不宜过高,使颈部与躯干成一条直线。
6、必要时颈部可戴颈围制动,以减轻局部刺激,正确指导头颈部的功能锻炼及时保护颈部的方法。
二 用药的护理
1、用药期间要告知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2、中药汤剂要温服,颗粒剂要化开服用。用药期间忌食冷寒凉食物。避免风寒,与西药间隔半小时以上,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反应。
3、中药外治者要观察局部皮肤有无过敏,起水泡等不良反应,并防止烫伤。
4、使用止疼药者观察效果反应。三 心理护理
1、介绍同病种的成功病例,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鼓励患者与其它病人分享成功经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2、想病人介绍相关的知识及颈椎病的恢复过程,使病人了解颈椎病的有关知识,提高预防意识,增强治疗信心,掌握康复方法。四 并发症的护理
1、长期卧床病人要做好皮肤的护理,防止压疮的发生。
2、有头痛头晕的病人要做好观察及护理,防止跌倒等外伤的发生。
3、对颈椎牵引的病人,注意牵引的效果,在牵引过程中发生头晕、恶心、心悸、四肢麻木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牵引,测量生命体征,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五 健康指导
1、避风寒,注意颈部保暖,防止受凉加重病情或复发。
2、告知病人在未诊断明确前不要随便到院外做推拿按摩,以免加重病情。
3、教会病人保护颈部的方法:
(1)保持正确的姿势,定时改变颈部姿势,颈部不能固定在同一种姿势过久,不能长时间做低头动作,如不能长时间玩电脑及织毛衣、在床上看书等,转头时要慢,避免猛力转头动作。
(2)睡觉时要调整合适的枕头高度,枕头高度宜与肩相平。(3)乘坐高速行驶的汽车时,与行驶方向垂直而坐。
(4)正确指导病人进行颈部的功能锻炼,坚持做颈操,如颈部的前后左右活动及左右旋转活动及“米”字操等。
(5)定期门诊复诊,如有颈肩部疼痛加重或眩晕发作时要及时就诊。
膝痹护理常规:
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受限;膝关节肿胀、肌肉萎缩、关节压痛、活动时关节常伴有摩擦音,晚期可发生关节畸形。一 临床护理:
1、按骨伤推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做好病情观察,观察疼痛的性质、部位及有无肿胀畸形,有无关节腔积液,体温的变换有无发热等。疼痛剧烈时按医嘱使用止疼药,并观察药物疗效。
3、严重疼痛时要卧床休息,膝关节制动,维持关节的功能位置,软枕抬高患肢。做好生活护理,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病人跌倒。病情稳定后可适当下床活动。
4、关节疼痛时遵医嘱给予针灸推拿,中药熏蒸,穴位注射、电脑中频等理疗。
5、注意膝关节保暖,勿受寒冷刺激。可戴护膝,保护膝关节。
6、缓解期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如做不重的膝关节屈膝运动及按摩关节等。
二 用药的护理
1、用药期间要告知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2、中药汤剂要温服,颗粒剂要化开服用。用药期间忌食冷寒凉食物。避免风寒,与西药间隔半小时以上,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反应。
3、中药外治者要观察局部皮肤有无过敏,起水泡等不良反应,并防止烫伤。
4、使用止疼药者观察效果反应。三 心理护理
因病人膝痛反复发作,病程长宜行动不便,患者常有心情抑郁,要做好患者的心理安慰,减轻其痛苦,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四 并发症护理
1、预防压疮,并及时更换被服,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做好生活护理,行动不便的病人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五 健康指导
1、注意膝部的保暖,防寒湿可戴护膝。
2、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肥胖患者需指导减轻体重,减轻膝关节负重,尽量减少上下台阶及爬山等活动。避免穿高跟鞋。
3、避免膝关节负重活动,避免久蹲,大小便最好是坐厕。
4、饮食上多摄入钙质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适当活动晒太阳,必要时遵医嘱补充钙剂。
5、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1)、急性期:指导病人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可在床上进行直腿抬高。(2)、恢复期:指导病人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继续练习直腿抬高,关节的屈曲,伸展内收,可适当进行散步、游泳、打太极等活动,以关节不感到过度疲劳和持续性疼痛为度,禁忌做激烈的体育活动。
6、出院后出现关节肿胀、疼痛,活动不利时应及时就诊。
肩凝症护理常规
是由于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病变或损伤引起的一种病症,以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肌肉萎缩为临床特点。临床表现为(1)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周围有明显的压痛,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2)患者怕冷;(3)严重患者肩部肌肉痉挛粘连甚至肌肉萎缩。
一、临床护理:
1、按骨伤推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做好病情观察,注意观察肩部疼痛的性质、部位、发作时间、休息后是否缓解,局部肌肉情况是否有萎缩及肢体活动功能。
3、急性期肩部制动,协助并指导病人进行日常活动,如穿衣、梳头、洗漱等,减少因动作不当加重疼痛。
4、遵医嘱行推拿、针灸、中频等治疗。
5、疼痛剧烈者可按医嘱使用止痛药物治疗等。
6、做小针刀治疗后要注意观察局部,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7、缓解期要指导病人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
二、用药护理:
1、用药期间要告知患者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2、中药与西药要间隔半小时以上,口服后忌生冷辛辣油腻物品,忌烟酒。
三、心理护理
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关心体贴病人,告诉病人肩周炎是可防可治的,介绍治疗成功病例,消除因治疗怕疼痛而引起的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治疗。鼓励病人主动进行功能锻炼,尽快恢复生活自理能力。
四、并发症的护理
慢性期坚持锻炼配合针灸、推拿、理疗等,恢复肩关节活动度,防止肩关节僵硬粘连及肩部肌肉萎缩发生。
五、健康指导
1、注意肩部的保暖,避免风寒湿等刺激,晚上睡眠时不要裸露肩部。避免受寒久居潮湿的地方。
2、避免过度劳累及提重物,防止肩的外伤及劳损。
3、加强营养,可适当吃富含钙、具有补益肝肾的食物。
4、指导病人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指导病人穿衣、梳头、洗漱大小便等,纠正不良用肩习惯。
5、指导患者进行肩关节的功能锻炼,以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粘连。如爬墙摸高、体后拉手等,应以持之以恒、循序渐进、量力而行。
6、定期复查,检查肩关节功能,如有不适随时就诊。缺血性中风护理常规
由于脑部血管狭窄或闭塞,血供不足而使相应的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软化称为脑梗死,也称缺血性中风,中风后遗症:是指(即脑血管意外)经治疗后遗留下来的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等症状的总称。主要变现为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仅见肢体麻木、头晕目眩、口眼歪斜为主证。
一、临床护理
1、按骨伤推拿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适当休息,病室宜安静,光线柔和、枕头宜偏低,意识不清,气道不畅者去枕平卧,减少探视。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按医嘱监测生命体征,做好护理记录,主要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神志、瞳孔、肢体活动肌力及肌张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大小便情况。备齐急救物品,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3、急性期病人要绝对卧床休息,取适宜体位,避免不要搬动。保持偏瘫肢体处于功能位,右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加床档防止坠床,有尿失禁或尿储留者按医嘱进行留置导尿,并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如有及时处理。(急性期本科少见)
4、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加强口腔、眼睛、会阴及皮肤的护理,定时翻身拍背,防止压疮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5、遵医嘱进行推拿,微针,中频等治疗,并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语言不利者进行语言训练,瘫痪肢体进行功能康复训练。二.、用药护理
1、用药期间告知用药的目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2、中药与西药制剂间隔半小时以上。
3、按医嘱使用脱水药并要观察静脉、用药速度及不良反应,血压变换,注意用药安全、4、中药外治时要注意有无过敏。起水泡等不良反应。
三、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易消化以新鲜蔬菜水果为主,忌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少量多餐不宜吃得过饱,要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2、有昏迷和吞咽困难者按医嘱采用鼻饲,以保持营养需要。
四、心理护理
患者因为肢体瘫痪或语言不利、日常生活需依赖他人照顾等原因,常出现焦虑、恐惧、急躁等情绪,因此要耐心做好心理护理,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避免不良刺激。鼓励病人树立信心。
五、并发症护理
1、尿储留者,可按摩腹部,必要时遵医嘱行留置导尿。
2、便秘者,遵医嘱予以通便中药。
3、大小便失禁者要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湿疹发生。
4、半身不遂,肢体瘫痪者,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置,防止肢体受压畸形。
六、健康指导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恼怒,情绪激动等防止疾病再度复发。
2、生活起居有常,避免过度劳累适当休息,注意保暖,避风寒、防外感。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不宜过饱,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4、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过度,疾病再度复发或加重,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不宜过饱,多吃纤维素多的新鲜水果,以润肠通便。
5、积极治疗原发病并按时服药,注意血压变化。
6、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参加锻炼,加强肢体活动。
7、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出院后有不适随时就诊。
产科病房护理常规 第6篇
【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产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产妇有5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于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和分析,对于产科病房方面相关的护理人员、孕产妇情况和家属等一系列相应方面的不安全因素展开系统性的分析和统计,并有效的根据具体情况来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防范和整治方案与对策。结果:从根本上切实有效的做好产科病房的安全隐患预防和控制措施,积极有效地提出更有针对性而又具备规范性的措施,能够使得产科病房的护理质量有本质的提升和最大程度的改善,也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有效提升。结论:更有针对性的对于产科病房护理隐患展开切实的分析和探究,切实有效的提出更具有可行性的防范措施,规范护理程序,减少护理差错,能够确保护患关系和谐稳定,避免护患纠纷,最大程度上提升护理质量,推进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关键词】 产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828.2
【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6-243-01
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孕妇的妊娠和生产过程所受到的影响因素是十分复杂的,也涉及到不同的层次和内容,其中,在产科病房中,所涉及的护理风险和安全隐患也普遍存在,其因素十分复杂。针对这样的情况,对于产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而且必要。本次研究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产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及防范措施,现在把相应的研究内容和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在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产妇有5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于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和分析,并切实有效的根据风险防范前后的时间顺序,对所有患者进行相对应的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相对应的比较和分析。其中,对照组有20例患者,他们是在风险防范措施之前,产妇的年龄范围在23-41岁,她们的平均年龄是(310±15)岁,其中有15例产妇是初产妇,有5例产妇是经产妇。观察组患者中有30例产妇,他们是在风险防范措施实施之后的,他们的年龄范围在24-37岁,他们的平均年龄是(301±22)岁,其中有21例产妇是初产妇,有9例产妇是经产妇。两组产妇的一般性资料,差异不是十分明显,不具有相应的统计学意义。
12产科病房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分析
121产妇及其家属通常情况下,在妇产科中产妇是初产妇的占大多数,这样的话,产妇一方面在分娩、哺乳以及育儿知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都比较匮乏,不具备相应的技能,在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很多不当的行为,这样对于自身和新生儿都会有很大程度上的伤害。另外一方面,产妇在分娩之前和之后,一般情况下都会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这会让产妇的激素分泌水平十分紊乱,神经系统也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功能不佳,如果对这样的症状重视程度不足,就可能导致更严重的问题。与此同时,产妇在分娩前后身体变化情况特别快,如果产妇的家属对于医生的嘱咐不能严格遵守,擅自离院,就可能带来极大的风险和隐患。
122相关的护理人员在产妇分娩前后的整个环节中,护理人员是整个过程中最主要的基础工作承担人员,护理人员自身所呈现出的服务态度和专业技能水平,对于产妇在临床护理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着最直接的影响和作用。对于新生儿的接生和护理的相关环节,要切实有效的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准则,在最大程度上有效规避医院感染的问题。如果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对于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就不能及时有效的注意到新生儿和产妇的异常情况,这样就会延误患者的病情,导致产妇和婴儿不能得到根本上的妥善处理和根本治疗,这对他们的伤害是十分严重的,并且是不可逆的。
123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水平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对于产科的安全性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例如,在产妇生产过程中助产士的接产手法,以及产妇生产之后,对于新生儿的处理,包括对婴儿的脐带处理,沐浴和穿衣等一系列相关方面的操作,如果有一丁点的漏洞,就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使产妇与新生儿出现比较严重的产伤。护理人员对于产程图、产程观察表、分娩记录单等一系列相关方面,如果不能真正意义上完全掌握,并熟练的精准记录,产妇和婴儿都会面临十分严峻的威胁和挑战,促使医患关系进一步紧张和僵化。
13防范措施
131进一步切实有效的增强法律意识要有针对性的号召和组织相关的护理人员,集中学习相应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护理工作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和准则,从根本上切实有效的做好各类文书和表格的记录,最大程度上降低护理的隐患和风险,确保从根本上提升法律意识,维护双方共同的切身利益。
132进一步强化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最大程度上提供护士和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切实有效的保证交流能更加?e极有效,有针对性的向产妇和家属宣传相应的分娩和哺乳知识,在最大程度上帮助他们解决具体的问题,并构建起更加和谐稳定且相互理解的医患关系。
133积极优化服务理念,最大程度上提升业务水准要树立更加完善和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保证在护理工作中做到细心、耐心并富有爱心,严格遵守相应的规范和流程,认真履职,并有针对性的强化自身的专业技能学习和培训。在护理过程中如果有疑难问题,需要及时有效的向前辈人员请教。相关的科室要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加切实有效的培训和学习锻炼的机会,在最大程度上鼓励和支持护理人员自学,或者进一步进行继续教育,促使整个科室的业务水平都能够得到本质的提升。
2结果
从根本上切实有效的做好产科病房的安全隐患预防和控制措施,积极有效地提出更有针对性而又具备规范性的措施,能够使得产科病房的护理质量有本质的提升和最大程度的改善,也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有效提升。
3讨论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自身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也有了切实有效的提升,孕产妇对于产科护理的质量也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产科病房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相关风险因素也日益注重,对相关的风险因素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并加强相关的防范措施,这是十分重要而且必要的。
很多人对于产妇的妊娠和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重视程度不够,而如果一旦出现相应的危险情况,产妇和家属都不能够从根本上用比较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因此,务要从根本上切实有效的加强安全隐患和风险因素的分析,并注重防范措施的得当性和可操作性。
4结语
综上所述,更有针对性的对于产科病房护理隐患展开切实的分析和探究,切实有效的提出更具有可行性的防范措施,规范护理程序,减少护理差错,能够确保护患关系和谐稳定,避免护患纠纷,最大程度上提升护理质量,推进孕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的方法值得在临床深入应用和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宦小玲.基层医院产科病房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2016,14(30):292-293
[2]魏晓芳.妇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6,7(36):266-267
产科病房护理常规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