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对话教学
初中英语对话教学(精选12篇)
初中英语对话教学 第1篇
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知识学习不再是教师主讲的被动学习模式,而是师生在一定的教学主题下展开的交流和对话。对话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的对话,如教师对难点知识的讲解和学生对教师的提问;学生和学生同伴的对话,学生围绕一定的主体展开关于新难点知识的研讨或者进行新知识的应用强化;学生和书本的对话,学生在自己的英语水平和已掌握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下展开自主学习,利用已有的知识建立和新知识的联接,明确自己的矛盾冲突,这是对话教学的起点。
初中英语的学习不仅是一种语法规则的知识学习和应用,而是要利用英语的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英语的交际特征要求英语教学必须以对话的方式展开,只有在对话教学中学生才能够纠正自己的语音错误,学会灵活组织语言,根据不同的情景和不同的对话选择不同的话题和不同的语气进行交流。同时,英语语言的交流绝不单是语言的输出和输入,而是需要与英语文化相联系的,这些学生也只有在对话中才能够真正的学习和体会。也就是说,对话教学法的实施是与初中英语的学科特征是相吻合的,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必然选择。
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对话教学的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开展对话教学。教学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在对话教学的构建过程中只有正确发挥二者的作用,才能促进对话教学的健康有序进行。首先,学生是对话教学的主体。对话教学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实现对知识内涵的真实理解和自主建构,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而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需要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需要学生主动的去解决新知识的疑难,学会构建已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链接,学生主动的去搜寻相关资料,自主的去分析问题。例如,在《Colours and clothes》的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对话教学,学生首先以自由的形式自主查找不同颜色的单词,并根据色系进行分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完成了有关颜色单词的回忆和新颜色单词的学习,并借助电子词典学会了单词的正确读音;然后学生在自主学习书本关于颜色疑问句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关于句子的语言和含义的学习,学生通过同伴的讨论和对话,基本掌握问答的方式;再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交流,交流形式有轮流交流和自由交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与先前单元的主题相联系,形成内容丰富的对话形式,促进了知识的高效学习。
当然,对话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决定了对话教学的程度和结构。例如,在上述教学中,教学情境的设置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将本节知识转化为话题交流,以今天学生的着装为谈话的内容;同时,对话教学开展的层次需要教师的把握,对于初中生来说,直接的话题交流对学生是有难度的,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的学习准备知识基础。教师结合初中生的英语水平,将对话教学分为三个层次,第一词汇的回忆和学习,第二句式的学习,第三话题的交流,这就保证了对话教学过程中学生有话可说,保证了对话教学的效率。小组对话教学的开展也需要教师的指导,怎样的交流能够既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够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尽情的交流,是作为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
2.通过联系生活,为对话教学的开展提供源泉。为了保证知识学习的高效性,目前的学科知识是从生活中高度抽象后形成的知识,学科知识的这种形成特征使得初中英语教学在开展的过程中成为脱离生活经验的一种知识记忆的训练,初中英语课堂的开展是以理解词汇、短语和普遍规则促进语法知识的机械运用为目标的,通过问题的解答衡量学生的英语水平,而这种苦钻知识机械运用的学习方式,导致很大一部分学生将英语作为了一种知识学习而不是一种语言工具,“哑巴英语”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对话教学的开展需要将英语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交流的情景和交流的文化。例如,在《what timedo you go to school》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重点是学习灵活使用what time do you ......?教师根据学生的生活实践,展开学生一日生活的对话活动,包括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吃早餐、什么时候开始上课、什么时候放学吃午餐等。这样的内容是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生聊起来会有话可以交流,同时交流的话题中设计早餐午餐中的一些菜名,这些菜名是学生在先前的学习中已经学过的,也能够更加丰富主题的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进行适当地收缩,以适合自己的水平。同时,还应该将本节课的话题扩展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展开关于爸爸妈妈一日活动的调查,这样扩大了学生交流的对象,由学生同伴向更大范围的群体转化,由虚拟对话向真实对话转化,由虚拟情景向真实情景转化,也促进学生对交流对象和交流情景文化的适应和把握。对话教学在知识上强调知识的开放性,在能力上注重知识的实践运用。因此,通过扩展英语课堂,促进学生更广泛的对话,是对话教学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浅谈初中英语对话教学 第2篇
摘要:“对话教学”是整个初中英语教学中贯彻教学目的、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主要教学方式。怎样通过对话教学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呢?
关键词:初中英语;对话教学;策略
英语作为一门国际性语言,已经成为一种工具,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话式英语教学中,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己对话、生景对话,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我国中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视英语语言的教学。英语语言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其中说的能力就是英语教学中的口语能力。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是为了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以适应目前全球融合的国际形势。
所谓对话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课堂中将教学内容以对话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话活动,在对话活动中习得英语知识,获得与人交际和交流的英语语言能力,加强了英语语言的实践性,给英语语言的应用创造了环境。
一、对话教学的原则
1.民主、平等原则――师生作为特殊的对话者展开互动交流,尽管有年龄差别,但师生之间的对话具有人格、精神上的完全平等和教育意义上的价值特点。只有师生地位平等,才有可能发生对话,也只有在平等的主体间发生的对话才有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对话。没有民主和平等,师生之间是无法对话的。
2.分层并重原则――从教学的对象来看,对话教学应该使每一个叙述者都成为平等的对话者,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应该有积极性又有最大可能性地参与到对话中来。因此,教师要认识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平等对待每一个不同潜质的学生,为不同的学生创造不同的对话氛围和条件,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较充分地表现自己,发展自己,为各类人才的成长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常见的教学策略。教师在提问时要力求一堂课不重复叫某些学生,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有发言的机会。
3.以问题为中心的原则――在对话精神的作用下,教师学生在合作的氛围中进行平等交流,坦诚沟通,互相借鉴,各自生成和建构自己的认识与知识。跟传统教学相比,对话教学主张先学后教,先思后问,先问后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教师问学生答的单向输出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使学生由被动受问者转变为主动发问者,通过师生间的互问互答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自主探究者、发现者,充分调动学生的基础和潜力。对话教学就是这样通过问题的设计,借助创造性、生成性的过程,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建构”的特征。
二、创造情景,激发兴趣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热情的态度对待学生,对教学要有强烈的激情,注意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处于一种几乎无压力的状态下,学生自然会产生对话的激情,出现活跃的思维,激发出闪光的智慧。其次,教师要适度幽默感,幽默容易渲染欢快的课堂气氛,使师生处于愉悦的气氛之中,特别是让学生感到有情趣、有意思。如果老师的幽默唤起学生的幽默,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调节课堂气氛,改变课堂教学的情景,激发出师生对话的需求和愿望,使师生处于快乐的对话教学之中。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真正理解某个语言形式使用的情景时,才能真正掌握好该语言形式的用法。因此,在引入??话之前,得先设置情景。由于情景会直接唤起学生的兴趣,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而不是语言形式本身;因此,情景设置是对话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设置情景是为了直观呈现或介绍新的语言点或语言项目,可以利用教室里的人、景、物或利用简笔画、挂图甚至录像、电脑等现代化手段来创设。这样做,有利于使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和使用该语言形式时的情景发生直接联系,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提供英语对话的机会,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
英语对话教学,不能拘于知识点的讲解,要把大量的时间放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让学生在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中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例如,我在课堂中设置“调查对话”活动,在大屏幕上出示“调查表格”,让学生根据表格中所设置的项目,如年龄、身高、爱好、上学时间、交通工具、最喜爱的科目等等,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选择调查对象进行调查,要求通过英语对话了解情况后完成表格的填写。这样,在“调查对话”活动中,“How old are you?”,“How tall are you?”,“What subject do you like?”,“What sports do you like?”,“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How do you go to school?”等对话句型得到了练习。学生一问一答,富有英语对话情趣。此外,还可以让学生扮演记者身份,向对方提问问题,进行英语对话训练。这样,学生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并在参与中得到有效的口语锻炼。
四、利用现代媒体,激发学生英语对话的兴趣
传统的英语对话教学,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导,“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教学模式的单一,学生学习兴趣很难被激发出来。我在英语对话教学中注重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对话练习当中,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例如:在导入新课之后,我用多媒体播放英语对话视频,让学生感受英语对话语音语调、领悟对话情境,并根据视频进行跟读练习。然后教师将视频调为静音,让学生结合视频动作给对话进行配音。在能够熟练给视频配音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进行对话排练,教师选出表现力较好的学生到台前表演,为其他学生作示范。初中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表现欲望,他们踊跃参与对话配音和对话表演。这样,学生可以在对话训练中充分展现自我,激发学习兴趣,在对话训练中达成了提高英语交际和表达能力的目标。
五、重视评价
教师的评价与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有着直接的联系,在组织口语教学活动中,应注重评价的激励功能,注重采用积极的评价方式。
1.既注重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注重生生互评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教师对学生给予的及时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可以调动学生开口说英语的积极性,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同伴给予的肯定能够消除学生负面评价带来的恐惧心理;学生的自我评价让学生有了充分认识和肯定自我的机会。
2.横向评价和纵向评价相结合。
对各个学生进行横向评价,有利于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同时,也要注重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评价,对那些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采用肯定的评价,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总之,在英语对话教学中,教师要从激发学生英语对话的兴趣入手,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使学生置身于浓厚的英语对话氛围,提高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英语对话习惯,提高他们的英语对话水平。
作者简介:
“四法”优化初中英语对话教学 第3篇
一、体现互动性
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促使学生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学生的发展是课程标准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英语教育教学的宗旨。因此,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如进行pair work、group work等活动,开展pair discuss、free talk等活动,注重问题的设计的层次性、活动的有序性,使每一个学生人人参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Free talk是英语课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长期坚持free talk,不仅促成学生的互动,也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交际能力。Free talk的关键是讨论话题的选择和教师的有效的引导。首先是常规的free talk,起温故而知新的作用,无疑话题的选择是新旧知识之间的链接点。如学习The rabbit hole时,前一课时是了解的课外活动的方式和形式,而新授课是课外业余爱好的阅读——《爱丽丝梦游仙境》,那么What is your favourite activity at school? Why do you like it best?的讨论以及过渡到I am bsy but I often read stories about outdoor activities and adventures.出示《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图片,而顺利过渡到新授reading的阅读中,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增添了魅力。
二、彰显平等性
所谓平等性,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对优生和学困生一视同仁;一是教师和学生的对话教学是平等的,应该变传统的教师的师者、尊严等的形象,课堂上,教师是平等对话的首席,学生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和自由。
那么首先教师在进行对话教学交流中,对话的主题和内容应具有层次性,以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如对话交流多以问题形式而展开,那么,问题的梯度是彰显对话平等的关键之所在。教学中可以提出yes/no问题、or问题以及wh问题等。yes/no问题,诸如Do you like reading?Are you interested in reading stories?类的问题,95%的通学生不会感到有难度,会主动参与回答;对于or问题,如Do you like watching TV or reading books?的问题,适用于70%以上的学生;而What kind of books do you like best?Why do you like it?的问题,难度较大,让优秀生进行交流。这样,教学中的free talk,设计层次性的话题和问题,促使每一位都能进行对话教学,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三、凸显趣味性
趣味教学是对话交流、对话教学的焦点问题。新课程标准下,对话教学的主体是活生生的学生,教学设计应从学生的实际感受、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活动中而寻找对话的素材和主题,以激发学生参与對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其有话要说,有话可说,有话能说。如开展竞赛活动、演讲活动、英语歌曲、对话的表演等活动,促其乐于参与。
如学习pet单元的Task时,让学生写一篇My pet为主题的书面表达,因为学生人人都有小宠物,所以写作前的对话交流What is your favourite pet?等的探讨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对宠物的描述,也为作文教学打下了基础。
再如,学习Down the rabbit hole时,以激发欲望的语气而提出问题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Alices adventures?促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through这个单词时,用图片法展示,让学生描述:A train goes the tunnel.Alice jumped turough a hole.等,这些句子既与教学的reading密切相关,增强了对话的趣味性。
四、促其意义性
对话教学应注意对话的意义的提升,对话任务的设计应体现新课标的总体要求: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等方式,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教师在对话交流中,所提出的问题未必都是学生已经知道的,应该是使学生能学到新知识,使对话成为双赢。
如学生Teenager problems时,和学生们一起交流What problems do you have?再让其他同学探讨解决的方法Can you give some advice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等,可以构建学生乐说、会说的情境,通过对话的交流,也丰富了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使课堂教学洋溢着学生的智慧和绽放智慧的花朵。
浅议初中英语“对话”教学 第4篇
关键词:对话教学,初中英语,口语
随着英语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 当前英语教学更强调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因此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夯实英语基础, 还要让学生学以致用, 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本文就初中英语“对话”教学策略进行分析探讨, 对教师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当前初中英语对话教学现状
1.教师教学模式存在局限性。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中, 由于口语不是考试中的重点, 所以教师对于英语口语教学的投入明显不够。在进行课堂对话教学时, 往往是机械重复教材上的对话内容, 交流的内容是僵化且没有情景的, 缺乏真正有效的英语沟通对话, 学生被动且没有对话兴趣, “对话”教学模式局限性很大。
2.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不强。我国初中生普遍英语口语能力不强, 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我国英语课堂更关注笔试成绩, 缺乏对英语口语及听力能力的锻炼, 一些英语教师自身发音不纯正, 也给学生口语及听力造成影响;另一方面, 学生缺少语言交流的环境和氛围, 对于英语对话的兴趣不强, 缺乏有效的锻炼机会。
二、初中英语“对话”教学策略的应用
针对当前初中英语对话教学的现状, 教师应重点加强英语对话教学, 通过多种有效措施和手段丰富对话教学内容, 让学生能够将英语知识学以致用。
1.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对话氛围。对话氛围对于英语对话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学生在良好的氛围情境中更乐于进行对话表达, 学生更有将学过的英语知识进行表达的积极性, 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对话氛围, 养成课堂上用英语交流的良好习惯。
例如, 教师要求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全程用英语交流, 起初学生很不适应, 但教师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对话氛围。在学习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Unit 4Where's my backpack?”后, 教师第二天在上课前找不到粉笔, 就说道:“Wow!Where's my chalk?”学生由于刚刚学过这一部分内容, 很自然的回答道:“It’s under the desk.”通过这种潜移默化的氛围影响, 学生渐渐树立起了英语对话的信心, 更乐于在课堂上进行英语对话。由此可见, 创设对话氛围是进行英语对话教学的首要步骤。
2.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对话情境。从当前初中英语教材所编写的对话内容来看, 所有对话都是在一定情景下来进行的, 通过情景创设可以为学生提供接近真实的语言环境, 更接近英语对话的真实状态, 同时通过教师创设的英语对话情景, 学生的对话学习兴趣也会更高, 更乐于参与到教师的英语对话教学中去。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英语学习内容为学生创设对话情景。
例如, 当前多媒体教学与初中英语课堂的联系日益紧密, 多媒体的视频、音频、图片等手段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 更利于教师创设教学情景。在人教版七年级“where is the post office?”一单元的教学中, 教师就利用多媒体图片模拟展示了校园周边的一些建筑, 如:“bookshop、restaurant、bank、park、supermarket”等等, 然后教师扮演问路人, 随机询问地图上的位置,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指出道路, 达到英语对话教学的目的。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情景中, 获得了英语交际能力。
3.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实践活动。对话教学不仅仅局限在课堂内, 实际上发挥英语课外实践活动的作用, 更能达到良好的对话教学效果。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习科目, 强调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教师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英语实践活动, 如英语演讲比赛, 英语故事会, 英语情景剧表演等, 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例如, 在九年级“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一单元中, 教师就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英语情景剧的表演, 由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的学生, 再由风俗礼仪上的差异开展情景对话。学生通过这种表演, 既提升了对话水平, 又锻炼了表演能力,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 . 开展小组合作对话训练。为提升英语对话教学的效率,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多采用小组合作模式进行对话练习, 提高学生英语对话的自主性。教师在分组过程中, 要注意分组方式的科学性, 根据班级内的实际情况, 采取就近分组原则, 控制好小组学生的数量, 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对话练习当中, 都能通过小组合作对话训练有所收获。
例如, 在“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一单元的教学中, 教师就在课堂中安排了小组交流讨论的话题“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best?”,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间交流自己的看法, 通过与其他学生的对话, 相互学习对方的英语表达, 相互用英语交流对同一话题的看法, 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 提高了对话教学效率,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进学生交流, 提高学生交际能力。
综上所述, 通过“对话”教学策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英语学习兴趣也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作为初中英语教师,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对话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能力, 实现学生英语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吴银天.浅议初中英语“对话”教学[J].学周刊, 2015, 06:152-153.
初中英语对话教学 第5篇
摘要: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创新,本文就”对话教学“理论进行了解读,阐述了”对话教学“的行动策略.对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对话教学“,创造性地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关键词:对话教学 策略 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心的能力,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是当务之急.实施素质教育,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效率不高,把提高学生英语素质的希望寄托在课外活动,课外辅导是主次颠倒,关键应向课堂要效益.新教材实施又有好几年了,在教学中,不少教师虽然很勤恳地工作,也花了不少心血,但效果不甚理想.究其原因,一方面他们对新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缺乏研究,穿新鞋走老路,传统教法根深蒂固;另一方面,面对升学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心有余悸,放不开手脚.这样一来,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表现为:教师权威高于一切,课堂气氛沉闷,缺乏生命活力;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上依赖性增强,厌学情绪明显,学习效益低下.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对开展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与自我发展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种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自觉,主动,积极,自我参与的学习实践活动.通过一系列的自主实践活动使学生身心,思维,个性得到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过程.本文结合英语教学实践,就如何将”对话教学“引入到英语教学中进行探讨.一,”对话教学“的理论基础
”对话教学“是美国及西方一些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在20世纪提出的新的教学原理主张,其中,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在欧美思想界产生的影响更为深刻.马丁.布伯认为: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寻找一种可能的方式去将非个人意义的客观化知识转化为个人意义的主观知识,在”我---它“知识与”我---你“知识之间建起转化的桥梁,发展处于关系中主体个人的对话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对世界整体的认识中,在关系中找寻到个人的意义.马丁.布伯提倡的对话教学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亲合,是一种真正的互惠;是一种发生在成年人的精神世界和正处于成型之中的精神世界之间的交换.另外,建构主义主张:”对话教学“是师生基于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的双向沟通方式.并认为:对话不仅指师生对话,而且包括生生对话,学习者与文本(前人)的对话以及与自我的对话.还有,佛里在《被压制的教育》一书中写道:”通过对话,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新的术语:教师式学生及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他们共同对整个成长过程负责.在这个过程中,’特权式’讨论已不再奏效……这里没有谁教谁,只有从头至尾在相互地教.“并认为:在对话教学中,师生双方都没有自己追求的现实利益,而是真诚地赏识对方,欢迎对方,肯定对方,同时也受到对方的赏识,欢迎和肯定.如果教师不认识到学生的需要和他们一样重要,就不可能有真诚的对话.这些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新的启示,新的思考和新的认识,是我们开展对话教学探索深厚的土壤.二,”对话教学“的行动策略
在”对话教学“中,学生是建构知识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中各种心理因素的变化,为了满足学生表达欲望,交流沟通,疑难求解的需要,要充分把握和运用好”有效提高’对话教学’水平,创造良好’对话教学’环境“的策略,积极调动学生的对话动机与意识,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创设条件.1,创设良好课堂情景的策略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以热情的态度对待学生,对教学要有强烈的激情,注意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处于一种几乎无压力的状态下,学生自然会产生对话的激情,出现活跃的思维,激发出闪光的智慧.其次,教师要适度幽默感,幽默容易渲染欢快的课堂气氛,使师生处于愉悦的气氛之中,特别是让学生感到有情趣,有意思.如果老师的幽默唤起学生的幽默,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调节课堂气氛,改变课堂教学的情景,激发出师生对话的需求和愿望,使师生处于快乐的对话教学之中.2,学生对话心理和情感调节策略(1)鼓励激发.鼓励的作用很大,它可以帮助后进生找回自信.对话教学中,教师积极鼓励对学习失去兴趣的学生,有意安排他们参加教学中能够有所表现的活动,抓住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到自己的成功,使他们改变学习态度,找回学习中的自我,这样他们就会主动的参与到”对话教学“的活动中来.(2)倾听理解.”倾听“似乎是所以的人能作到的,其实不然,因为人们很不愿意听”废话“和”无意义“的话.但是,在对话教学中,教师把倾听作为一种教学策略,无论学生在回答问题和议论问题中,所讲的话是否准确,都要悉心地听着,一是可以从学生的回答去发现闪光点和不足之处,二是可以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好感,促进师生之间相互理解;这样一来,老师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充分了解了学生认知中的问题,在答疑时会讲得更清楚,更具体,更全面,这必然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3,活跃”对话氛围“的策略(1)表演节目互动.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我们发现,现在的节目更注重观众的参与,许多节目都设计了主持人与观众的对话,乃至观众之间的对话,一种节目的成功,多少离不开和观众互动上的成功.这有点类似我们的课堂教学,其实教学与有些电视节目有不少相通的地方.在教学中,我们根据课文及对话的特点,要求学生以节目的形式扮演或表演参与到对话及课文的教学中来.(2)游戏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游戏,把课堂教学的内容融入游戏之中,因为学生天生喜欢游戏,在游戏中,学生会投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在快乐和和谐的氛围当中,学生主动地学习,掌握并运用知识,同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在初一教授 What’s in the …… What’s this/that Is it an …… 时,为了培养学生的会话能力,在教学中设计Guessing game 这一游戏,教师把预先准备好的物体逐一放在某一箱子或袋子里,然后让学生guess :(Teacher → T , Students → S)T: What’s in the bag / What’s this S1: Is it a pear T: No.S2: Is that an apple T: No.S3: Is that an egg T: Yes.… …
总之,通过多次,多角度对话,学生的口语自然地得到锻炼,伴随着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受到锻炼.三,”对话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第一步 课前对话
教师课前与教材对话,确立课程目标,提出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课前自我对话,思考以往教学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给新课教学带来的问题;思考新课程教学不同学生理解知识可能出现的认识差异,寻求解决的办法;思考新课程教学采用哪些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学生课前与教材对话,预习生词,课文与对话,弄清课文与对话的意思,寻找新课学习中的关键问题;学生课前自我对话,思考新课程学习会联系哪些原有的知识,自己现在掌握的情况如何,是否还需要巩固.第二步 课中对话
小组学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及每个学生自己课前发现的问题,生生对话,生本对话,扮演操练对话,教师巡视,并适当加以引导.组际交流.小组之间交流对各种问题的看法或展示各自对话的扮演情况,老师根据实际加以指导,并与学生一起交流看法.系统整合.教师可从知识结构和课的整体出发,补充解释语言要点;另一方面,老师还可以统整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使问题结构化,形成问题群,以利学生认知形成体系,为学生知识建构打下基础.第三步 学习评价
教师根据新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多元评价办法,及时对各学习小组及个人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第四步 课后对话
教师课后与学生对话,了解学生的课堂感受和认知效果.教师课后自我对话,针对教学反馈的信息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寻找不足,探求更好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学生课后自我对话,反思课堂学习中还没弄懂的问题,继续寻求问题答案,并针对新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去发现新的问题.学生课后与教师对话,向教师请教还没弄懂的问题,与教师共同探究新发现的问题.四,教学示例
JEFC BOOK3 L50课前
对
话
.教
师
备
课,确
立
本
课教教
学学
目难
标点(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world’population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词,听录音,浏览课文,划出难点,预习好Workbook.课中对话.Step1:
先
以
小
组
为
单
位,讨
论(The Future-in-the-Past-Tense),教学重点(How to say the long numbers),教学策略.学生预习.课前预习生
Pre-read
中
两
个
问题:1.Do you think the world’s population is too big Why or why not 2.What can be done to slow down the population increase Step 2 :请学生快速阅读全文,对文中所有数字信息进行标记.教师将预先设计的卡片随机发给学生.卡片有两类:第一类卡片上只有课文中所涉及的全部数字,每张卡片上仅有一个数字,教师要对卡片进行编号;第二类卡片上将所有数字对应的信息句写明,但不写出数字,每张卡片上只写一条信息.Step3:教师介绍”Find your partner“ 游戏规则: Card card
教师按顺序叫起持有数字卡片的学生,该学生准确读出卡片上的数字,然后持有相关信息句卡片的学生立刻回应并说出其卡片上的内容,接下来,教师将叫起第三名学生将前两名学生所说的内容联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句.依次类推,使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顺利完成这一环节的教学.以上图所示为例: S1:two thousand and ten.S2:There will be seven billion people in the world.S3: There will be seven billion people in the world in 2010.Step4:在以上游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完成下列表格,这表格可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条理,理顺学生思路,达到更好的阅读效果.period population 2000 years ago 400 years ago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0th century In 1970 In 1990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 by the year 2010
课后对话.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Standing Room Only" 的严重性,课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提出的人口增长的问题,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实行计划生育(Family planning)政策的必要性.也可以作角色表演(Role-play),其中一人扮演《今日话题》栏目的主持人,另几人扮演人口问题专家,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主持人和人口问题专家可根据课文内容就世界人口问题进行问答,然后互换角色.这样,不仅可以使课文内容复现,强化信息的输出效果,培养了学生模拟实践,运用语言的能力,加深了对课文中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更达到了本单元德育教育效果,一举两得.五,结束语
初中英语对话教学之我见 第6篇
一、 初中英语对话教学缺乏有效性的原因解析
初中英语教学依照学生的认知特证和认知规律,经由教师建立实际的或适当的初中英语教学情境和教学机会,合理表现或重现初中英语教学的课文内容,使学生在身临其境感觉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初中英语知识,文学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及情感的生成。初中英语教学既关心学生通过初中英语教学获得知识、产生判断认知,也关心通过教学形成的人生、价值和道德的思考认识多少事物,学生也会更理解初中英语的价值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但通常情况下初中英语教学过于依赖多媒体,忽视传统教学,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课堂要呈现出探索性与趣味性结合的特点,从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视听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的老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反而使学生因为过于活跃的气氛而分散注意力,使得课堂学习效率下降。
二、 提升初中英语对话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要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针对其问题原因实施行之有效的初中英语对话教学措施,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更新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传统的英语教学重传授知识,轻培养能力,所有目标就是为了升学,不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新课程改革作用下,教师应该改变以前牵着学生走的教学理念,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明确教学目标。在日常教学中从知识学习、学习态度、策略等方面发挥教师的教学作用,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合力促使教学走向良性循环。
2. 平等对待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平等相待并尊重每个学生,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帮助,营造和谐的气氛,发展合作精神,建立融洽的师生交流渠道。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联系紧密,教师要做到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来规划每一个教学环节,细心地与学生交流沟通,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的出色表现给予及时的表扬、鼓励,对其不足之处应委婉地提出建议。
3.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形式
教师要按照英语教学的规律合理运用教学资源来设计教学,这是提高初中英语对话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条件。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设计教学,教学中要时时与学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发现、研究、解决相关的英语学习问题,在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4. 宽松对待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训练学生敢于表现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极可能会犯各种错误,只有在犯错误后他们才能领会、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对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要宽容,放松,不要让学生产生精神压力,从而拒绝继续努力学习英语,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三、 提高初中英语对话教学有效性的情感教学方法
老师要重视初中英语对话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营造出和谐与良好的情感氛围,在这样的育人环境中促进学生对英语的认知与情感。
1. 英语对话教学要求教师及时与学生沟通
初中英语对话教学的开展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必须及时沟通,在及时的沟通和交流中让学生充分体验英语对话教学的内容和外延。初中英语对话教学是教会学生阅读初中英语课本,进而深刻理解英语课文内容,教师必须把这些作为初中英语对话教学的关键与核心,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提升英语的阅读素养、对话能力和语言感知力。学生只有在体验初中英语对话教学中及时与教师就不会的问题进行沟通,才能通过教师提升学生对于体验初中英语对话教学的重视,有效发挥初中英语对话教学的作用。
2. 有效调动学生理解初中英语教学内容
具体落实到初中英语对话教学中的英语阅读,注重使学生直接阅读英语课本内容,以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内在需求为出发点,调动各个感官,通过眼、口、手和心的真实感受,对文章进行诵读及背诵,展开联想和想像的翅膀,借助感官,设身处地地理解作品内容和表达形式,仔细口读,深入分析,投入到课文的对话和阅读学习之中。
3. 对学生倾注满腔热情
初中英语教学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语言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还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会使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用全部热情来鼓励学生发展与人用英语交流的能力,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融,创造良好氛围,强化教学效果。
4. 营造轻松愉快的英语课堂氛围
浅谈初中英语对话教学的引导策略 第7篇
一、引导的源头———眼中有人, 尊重学生的认知起点
学生的认知起点就是教师的教学起点, 是课堂生成的基石。教师应在课堂上追本求源。笔者经常以这样的问题“What have you known about...?What don’t you know?What would you like to know?”作为开场白, 让学生开口说说对新内容的预知, 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 从而把握课堂生成的教学起点和因人施教的切入点, 找到引导的源头。如果原来设计的对话主题陌生或难度过大, 要适当变换角度或适当铺垫绕道迂回, 放缓对话的坡度或化难为易;如果原来的对话主题过于浅易, 要及时追加, 以调整难度, 找到符合学生、教师、知识点的坐标, 促进教师、学生、知识之间的“共融”和“共生”, 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
例如:笔者在教学Where are you from?时了解到学生都来自相同的地方, 就及时把话题改为W here is your QQ pal from?来进行对话、交流, 进行知识构建活动, 学生的发言非常踊跃。
二、引导的终点———胸有成竹, 强化目标的实施意识
教学目标的设置必须以学生为出发点 (朱小英2006) 。教师应引导学生以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进行语言运用为技能目标, 但许多课堂教学表面上开展得十分活跃, 却忽视了学习语言的目标。在教学Fruit时, 有位教师首先叫学生在课堂上用榨汁机制作apple juice, grape juice, honey peach等果汁, 虽然课堂气氛很活跃, 但学生真正利用所学语言的机会很少, 教师只用快下课的几分钟时间让学生用做好的fruit询问对方的喜好。同样是这一课, 而另一位教师则设计了“校餐饮征集大家喜欢的饮品”的任务, 要求小组开展讨论, 列出每组喜欢、不喜欢、最喜欢的果汁, 并把调查的结果反馈给冷饮店。
通过对比, 前一位教师由于用了许多的时间进行了非针对教学目标活动, 因此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而后一位教师通过设计任务型教学, 任务设计真实且贴近生活实际, 让学生置身于自己的生活语境中,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通过合作互动来学习语言。
三、引导途径———顺学而导, 优化对话课堂有效生成
(一) 要在知识的契入处找准起点, 指明方向
在获取新知识前, 教师往往要设置一段对话导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上, 这就要求教师努力寻找到一个合适的对话契合点, 尽量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杨开威2001) 。在对话过程中, 教师不断引导学生对旧知识进行检索, 以此来引出新知识, 推敲新知识, 这样, 使学生在原来的知识基础上不断重新建构新知识, 最终实现知识的增长。
(二) 在学生的需求处, 适时点拨, 静候花开
对话教学所要求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可理解的。教师选择的话题大多是介于学生完全陌生与完全熟知之间, 让学生保持积极的思维和对话热情。同时要有目的地、巧妙地引导, 给予适当的点拨, 为学生搭建一定的语言“支架”, 使学生能顺利进行语言交流。笔者在教学打电话这个对话时, 设计了小组合作打电话表演的生生对话环节, 结果听到有几个小组在用汉语交流, 就提供给学生几个常用的电话用语, 鼓励学生在对话中随时选择使用。这样让学生学习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激活了学生表演的兴趣。
(三) 在知识的构建处, 层层推进, 不断深化
英语对话教学作为新课标下英语教学的一种新方法, 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一问一答的对话。教师以导促学, 与学生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 互为依存、共同发展、层层推进。笔者在讲春天的气候特征wet时, 用问题引出spring rain, 再用问题“Do you like it?Why do you like it?Who can do actions to show wet?”所设置的情景为导向, 学生在说说做做的过程中感知、理解与模仿新词, 然后自然过渡到新单词wet, 达到了学习的初级目标。接着笔者又用问题“What do you do?What is wet?”引导学生进入有意义的表达, 他们用新旧知识以对话的形式交流自己的生活体验。最后笔者以“Is spring a wet season?Why is spring a wet season?Is it raining now?Do you like to walk in the...?With or without an umbrella?”等问题层层递进, 在拓宽语境的同时, 合理拓展了raining cats and dogs/drizzle等知识的学习。
(四) 在生成的亮点处, 及时提升, 积极推广
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叶澜2002) 。对话教学作为一个师生共同参与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必将是动态变化的。不同学生迥然不同的知识经验、态度及价值观, 必然会导致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出现“见仁见智”的反应。教师应善于倾听, 及时提升学生生成的亮点, 并积极推广, 使教学进一步深化和突破, 从而实现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五) 在回答的错误处, 因势利导, 春风化雨
对教学而言, 学生的错误同样是被放错地方的资源。出错在所难免, 出错就意味着学生对有些知识还不成熟, 造成认识问题的片面性;出错就意味着学习要从问题开始, 甚至是从错误开始。因此教师要善于因势利导, 春风化雨, 通过引导、点拨、解惑或师生间的相互启迪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创新和超越, 最终使自己的知识达到内化, 达到教育的纠偏效果, 这也是教师教学的意义所在。
(六) 在学生的质疑处, 随机应变, 延伸升华
英语对话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的信息交互活动, 师生在互动中有许多即兴创造。因此, 在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一些疑难问题, 教师不仅要有急中生智、随机应变的授知能力, 更要有启思的魅力, 做到“抛砖引玉”, 通过学生的质疑问难来推进教学, 使其认识逐步深化。如, 在复习过去进行时与现在进行时时, 笔者一开始就创设一个学生质疑的环节, 然后对症下药。结果大部分学生认为, 理论上听起来比较容易懂, 但在实践中两者混合起来, 就很难辨别。笔者将学生抛出的球扔还给学生, 引导他们建立纵向的知识体系, 以便正确加以区别, 做到举一反三。
确实, 精彩的英语对话教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沿岸有着美丽的风光, 让人赏心悦目。这需要教师以教学目标为指引, 以学生的认知为起点, 带着一颗智慧的心, 巧妙地运用各种引导策略顺着学生的学习进程精心地浇灌———点拨、启发、提升。实践证明, 这样的课堂里一定是枝繁叶茂的, 这样的课堂也一定是高效的。
摘要:英语对话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交际能力, 提高对话技巧, 最终习得并自如驾驭语言能力的过程。通过对话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 即开发性和随机性。英语对话教学倡导注重观念引领以及策略操作, 课堂引导直接关系到课堂生成和课堂质量, 有效的引导策略可以使课堂更加高效。
关键词:课堂对话,课堂教学,引导策略
参考文献
叶澜.2002.重建课堂教学的价值观[J].教育研究, (5) .
朱小英.2006.英语课堂, 因生成而更精彩[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 .
初中英语对话教学 第8篇
二语语用习得的研究成果表明, 语用是可教的, 而且指出了课堂教学语用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指出语用教学不受学生语法能力的限制, 它可以开始于基础教育阶段, 而且进行得越早越有优势。中学生正处于学习英语语法的基础阶段, 对他们进行语用教学, 有助于把语用知识植根于语法知识中, 促进学生语用知识和语法知识的平衡发展。对于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初中生来说, 我们不可能教授所有的语用知识, 也没有时间专门开设语用课堂。所以选择教授一定的语用知识, 并把它们贯穿进日常英语课堂中去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初中英语对话中的语用知识
1. 相邻语对含义、特点及分类
相邻语对是对话中存在的最普遍的语言现象。语用学家认为, 相邻语对是人类从交谈到交际的产物, 是人类社会人际交往中一种常见的言语行为。它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信息型, 也称为问答型;另一种是交际型, 比如称赞及其反应、道歉及其反应。交际型相邻语对包含着许多日常套用语。王琼认为, 如果说语用知识是可教的, 那么首先应该教的就是日常惯用语, 因为它为日后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根据英语新课标有关语用知识方面的要求, 7~9年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具有恰当理解和表达问候、告别、感谢、介绍等交际能力。所以, 交际型相邻语对是语用教学的重点。
2. 初中对话中要教授的交际型相邻语对
根据霍文保在《初中英语教材的语用评估》中的研究结果, 外研版初中新标准英语教材六册书中涉及了很多的交际型相邻语对。如, 给出建议、同意、不同意、介绍、问候、表达祝愿。但涉及得还不够全面, 比如, 教材中对于拒绝这种言语行为几乎没有涉及。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增加相邻语对的语用知识的比重。结合胡美馨有关常见言语行为的认识, 笔者经过总结, 建议教授的相邻语对种类为:介绍、打招呼、道歉、邀请、夸奖、请求、提供、感谢、喜欢和不喜欢。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在初中英语对话中应重点教授交际型相邻语对, 通过这种相邻语对的学习, 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
二、初中英语对话教学中的显性语用教学法
1. 显性语用教学法及显性语用教学的课堂模式
Kasper&Rose把语用教学分为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在语用教学中, 显性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相关的元语用知识, 即不同语境中某一语用特征的各种用法和功能, 以引起学习者对学习目标的充分注意。而隐性教学强调, 通过示例、交际活动等使用过程达到对语言规则的掌握。但是, 显性教学并不等于孤立的规则讲解, 它既包括通过教师解释用法提供明确的目的语元语用信息, 也包括通过课堂互动或纠正性反馈等引起学生对语用特征的注意, 提高学生的语用意识.。Schmidt认为, 在学语用时, 教师提供明确的目的语语用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显性教学比隐性教学更有效。
戴炜栋尝试提出了语用教学的课堂模式:提供元语用信息, 提供真实语境, 提供交际机会, 提供纠正性反馈。胡美馨提出了语用意识培养的教学模式:语用知识明示教学、接受技能意识培养、产出技能意识培养、反思。这两种课堂模式的本质是一样的, 都强调元语用信息的输入, 提供真实的语用材料, 交际性输出和有效的反馈。但是这两种模式都是针对专门的教授语用的课堂提出来的。在初中英语对话教学中, 既要重视语法知识教学, 又要兼顾语用知识教学, 借鉴这两种模式, 笔者进一步探讨了初中英语对话教学中的显性语用教学课堂模式。
2. 初中英语对话教学中显性语用教学课堂模式的提出
对话教学应从语言、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有序进行, 实现从语言层到语义层再到语用层的飞跃。下面以外研版初中新标准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一模块第一单元对话为例, 介绍这种课堂模式。
(1) 语言新知识呈现。在学生听对话之前, 设计情境, 导入新知。这个阶段, 新知识的讲解侧重于语言形式和意义两方面, 以便为学生扫除理解对话中的障碍。
(2) 对话理解。这个阶段的任务是通过让学生听和阅读对对话的大体意思和基本信息有所了解。语言新知呈现阶段和对话理解阶段一直存在于对话教学的旧模式中, 所以在这里不再细讲。
(3) 语用意识培养。语用意识的培养主要分为三步:提供真实语料、设置观察任务和讨论。
提供真实语料:Rose提倡在外语环境中采用影视或视听资料作为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原因有二:其一, 外语学习者接触地道且真实的目标语的机会有限;其二, 静态的课本不能很好地将一个动态的交际场合展现在语言学习者面前。在这个阶段, 笔者为学生提供几个有关提建议的对话的真实语料, 这些语料是电影片段的节选。语料中人物社会地位不同, 选取的提建议的表达方式也不一样。如果我们所讲授的相邻语对受文化因素影响比较大, 最好提供英汉的对比语料,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设置观察任务:在让学生观看影视片段之前, 一定要给学生提出观察的问题。问题包括说话人的年龄、社会地位、所处环境, 让学生体会语境因素在选择言语行为实现方式上起着制约作用, 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
讨论:讨论前面观察的问题是怎样影响人们选择提建议的表达方式的。讨论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语用知识的兴趣, 为下一步呈现元语用知识做好铺垫。
(4) 元语用知识呈现。这个阶段是显性语用教学的“显”的阶段。元语用知识最好以书面材料呈现给同学们, 这样方便他们在课下进一步消化吸收。材料内容应当介绍交际相邻语对涉及到的言语行为的不同正式程度, 不同的实现方式, 此外还说明哪些语境因素在选择言语行为的实现方式上起着制约作用。戴炜栋建议我们, 可以在教言语行为之前进行“诊断性测试”, 以了解学生对某一言语行为的掌握程度, 从而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步骤。
(5) 交际性输出。笔者设计了两种交际型输出方式:控制性话题性输出和自由输出。
控制性话题性输出:通过前四个阶段的教学, 学习者已经获得了一定语法知识和语用知识, 语法知识是形式, 语用知识是功能。我们可以通过任务型教学把语法和语用贯穿进课堂活动中, 把输入有效地转换为输出。输出的主要活动类型是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以与新知识有关的话题为主线, 就同一言语行为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表演, 并考虑各种情境因素对语言行为的形式产生的影响。在本课中, 教师可设计不同的情境, 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 以对话的形式, 就怎样学习英语这个问题提出建议。自由输出:所谓的“自由”是指学生选择话题的自由。学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自己创设语境, 在对话中, 扮演角色提出建议。这种形式很容易激发学生的语用学习兴趣。
(6) 反思。通过笔记、录音、录像、教师反馈等帮助, 学生对自己或同伴在言语行为使用练习中的表现进行反思、评价。通过这一反思, 使学习者认识到自己在使用某一言语行为时的优点或不足, 从而在以后的语言使用中对这一言语行为的特点更具敏感性。
本文在研究初中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基础上, 立足于教材, 找出了在初中英语对话中培养学生的语境意识和文化意识的最佳切入点相邻语对。最后, 在国内外有关语用教学法和显性语用教学课堂模式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 尝试性地提出了初中英语对话的显性语用课堂模式。不足之处在于:现阶段没能进行教学实验, 所以这种语用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显性语用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还需要实践的检验, 并且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完善。
参考文献
[1]Kasper, G.&Rose, K.R.2002Pragmatic Development in a Second Language.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Limited.
[2]Rose, K, R.1994b."Pragmatics consciousness-raising in an EFL context".In Pragmatics and Language Learning Monograph series.
[3]Schmidt. (1993) .Awarenes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4]Tateyama, Y.2001.Explicit and implicit teaching of pragmatic routines:Japanese sumimasen.In Rose&Kasper (Eds.) , Pragma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戴伟栋, 杨仙菊.第二语言语用习得的课堂教学模式.外语界, 2005.
[6]何兆熊, 等.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7]胡美馨.言语行为语用意识培养在综合英语教材中的实现.外语研究, 2007 (4) .
初中英语对话教学 第9篇
写作教学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既是英语教师也是学生比较头疼的一个项目。有的学生因为平时缺乏练习或教师适时的指导看到书面表达时就有畏惧心理, 写作的时候只能按部就班把一些中文提示词翻译成英文, 写出来的文章完全不是独立、完整的, 而是分离的短语和句子。那么, 如何在英语写作课上让学生的文章写得更流畅、自然, 表达得更丰富多彩呢?教师不妨以对话式教学为指导, 在写作课堂上更多地与学生对话, 让学生在有话可说的基础上, 多聆听别人的观点与想法, 使自己的思想与别人的碰撞出火花, 从而使自己文章的观点明确、表达合理。
二、对话式教学
对话式教学倡导“在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氛围中, 通过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我—你’的相互对话, 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 从而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对话式教学不仅要求师生之间在课堂上民主、平等的对话, 也强调师本对话、生本对话以及生生对话以及教师的自我对话。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其教学也应该是对话式的而不是单一的传授模式, 应该是师生互动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能够抓住与学生对话的机会, 让学生多开口表达自己的观点, 从而让学生形成表达自己的习惯。
三、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学生而言, 有些学生在写作时看到一些自己不熟悉或不擅长的题目可能会存在畏惧心理从而不知道从何处着手, 这可能和学生平时缺乏写作练习或是教师的相关指导有关。而有的学生在进行写作时, 直接把相关的中文提示翻译成英文, 整篇文章缺乏连贯性和可读性, 这就使得作文最后得分比较低。当然, 还有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如词汇量有限、不能正确使用句型、对一些文化差异缺乏理解、段落结构松散等。就教师而言, 由于写作教学需要教师在题目分析、人称、时态、语法、衔接词等各方面都给予指导, 教师需要花费足够多的时间与精力, 这对教师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平时的作文讲解过程中, 教师可能忽视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指导, 而是直接将范文让学生进行理解与背诵, 缺乏对范文的分析与鉴赏。此外, 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也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 这就使得一些教师对英语写作教学失去了信心。
四、如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实施对话式教学
初中英语教师首先应该深刻理解对话式教学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把对话式教学深入到平时的教学过程之中:在平时的英语课堂中多和学生就某个话题展开对话与讨论, 让学生学会在师生、生生对话中形成自己的观点与看法。教师也要在平时的写作过程中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并适时帮助学生修改所写的文章。
下面笔者以2014年江苏省苏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英语) 中的作文为例, 看教师可以如何在课堂上就这一话题进行师生对话。
假如你校为了配合开展“文化校园高效课堂”活动, 最近以“学生作业是否应该在网上找答案?”为题做了一个调查。调查发现一些学生赞成, 但许多学生反对这种做法。请你根据这种情况和下面的表格中的要点提示, 以“think before you search online”为题用英语写一篇短文。
Think before you search online
Some students now have a new use for the Internet-helping them with their homework.But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ideas about it.
尤其是以学生上网使用电脑搜寻答案为切入点让学生就这一话题进行讨论, 学生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熟悉这一话题的。表格中也给出了不同的观点, 但学生很容易直接把表格中的几个关键要点直接翻译成英文短语, 忽视了完整句子的表达与文章的篇章结构。所以, 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还是需要和学生就各种话题进行讨论与交流, 让学生学会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那么, 就这个观点教师可以如何开展呢?下面是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进行的对话。
T:We know computers are widely used in our daily life.What do you often use computers for?
S1:I often use computers to search for information, listen to music and play games.
T:Yes, we can learn a lot of things from the world if we search for some latest and useful information.This is also good for our study.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f we always want to turn to the Internet when we have trouble learning.What should we do if we can’t work out a Math or Physics problem?Can we just search the Internet for answers?
S2:I think we can turn to the Internet for help because we can learn from others if we do not know how to solve some problems and it can save our time as we have so much homework to do everyday.
T:Maybe we can save some time but is it really good for our further development?
S3:I don’t think it is good for our further development because we may lose the chance to think by ourselves and some students will become lazy.
T:Yes, I agree with you.I think we should learn to think by ourselves.If we can use the computer properly, it can be of great help to our study and life.So now, can you discus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Internet with your classmates?
教师与学生之间如果就是否使用电脑这一话题有了这番对话, 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就能针对这一话题有自己独到的观点, 并且针对给出的关键信息形成一篇观点明确、结构清晰、有理有据的文章。平时的课堂上, 教师和学生如果能够先有类似的话题交流, 然后再让学生动笔写文章。那么, 学生就不再畏惧写作, 写作时能够变得胸有成竹。
五、结束语
对话式教学是一个开放、无止境的过程。英语教师需要在平时的写作教学过程中, 积极与学生对话, 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品尝到写作的乐趣。通过对话式教学让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写出结构明了、语言生动、表达丰富的好文章。
参考文献
[1]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 赵友华, 何曙荣, 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韩韦.学生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学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 2007 (8) .
[3]黄大龙.生态课堂:教育的又一种追求[J].人民教育, 2008 (6) .
[4]李帅.对话式教学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 2014 (1) .
对话教学法在初中英语中的应用 第10篇
一、初中英语对话教学法的实施要求和标准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其独特之处, 也有其难点, 这是一个学生不断学习的过程, 需要在对话过程中实现。这一过程的实现主要是通过英语学习和课堂实践活动, 所要达到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基本英语学习与应用技能, 提高英语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情操、意志以及发散思维能力也会得到很好地培养。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 初中英语教学的目标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单纯知识能力目标的培养向着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方向发展, 更加强调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的培养, 更加倡导和提倡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和交流。对话教学是实现这些教学目标较为重要的途径和方法。相关的理论认为教学活动应该是在师生平等基础上的对话式交流, 对话式交流的主体是学生, 在此基础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质疑的精神。对话式教学将会对我国的教育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 将会给初中英语的教学带来新的变革和新的气象。
二、对话式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实际应用
1. 强调学生在对话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对话教学包含的各种关系, 其中最主要的一种便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构建初中英语对话教学的崭新模式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寻找和凸显有效的对话主体。教师对于对话式教学的理解与把握从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对话式教学的课堂实施效果, 关系到教学目标是否能够很好地实现。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直都是课堂的主体,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对话教学的实施受到严重限制。对话式教学便打破了这种限制, 将教师与学生的课堂地位进行了重新定位。
2. 营造有利于对话式教学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也是一个影响对话式教学开展效果的重要因素。初中英语课堂要想真正地达成对话, 就必须以宽松与和谐的课堂环境作为基础, 为学生提供开发创造性和思维能力的条件。教师在对话式教学中所起的主要是引导作用, 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与交流, 尊重和理解学生的不同意见, 给学生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的足够空间。另外, 教师还应该用心与学生进行对话与交流。宽松与和谐课堂环境下的倾听也是对话式教学对于教师所提出的一个基本要求。
3. 积极地调整对话内容, 充分体现和运用对话式教学
初中英语对话式教学中的对话指的不仅是人与人之间以口头形式展开的对话, 还包括课堂中的其他要素以其他形式发生的对话, 即还包括人与周围、人与文本、人与自身的思维之间发生的包括口头言语、书面言语和内部语言等多种形式的对话。初中英语对话式教学的内容设计应该根据实际的教材内容、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学生的爱好等各个方面出发, 使对话教学的内容设置更加合理, 更加有效。
四、对话式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规范
1. 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课堂的主体, 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初中英语对话式教学应该着力于引导学生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并且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方法解决问题。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不但应该体现在课堂上, 也应该在课外有所体现。学生在课堂之外搜集资料与团结协作的过程也是对话的一种表现形式, 也会获得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地位相结合是对话式教学的一个基本内涵要求, 这是给学生创造学习机会、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 可以提高对话式教学的效果, 有利于对话式教学目标的实现。
2. 坚持实现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的教学
认知目标和情感目标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两个基本培养目标。在实施对话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充分注意到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的培养是两个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方面。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会影响到情感教学目标的实现, 因此, 教师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
五、现状分析
初中英语课堂对话教学实施策略思考 第11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对话教学;师生平等
在过去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英语知识掌握不全面以及英语对话与交流能力不强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对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育界提出了对话教学这一教学模式。所谓的对话教学主要指的是通过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使其英语水平,尤其是英语对话水平得到全面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将其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实现对话教学的重要性
就目前我国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来看,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着我国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同时也影响着我国初中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对学生进行英语知识的灌输,这对于学生掌握英语理论知识具有辅助作用,但却不利于学生利用英语进行交流水平的提高,而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不应仅仅只限于理论知识,因此,改变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变得十分迫切。
对话教学这一教学模式的出现对于解决这一问题具有极大的作用,根据对话教学的要求,教师应在课堂中积极地通过对话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这对于师生平等这一理念的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及学生利用英语进行交流水平的提高都是非常有利的。
二、初中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实施对话教学无论对于学生讲还是教师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必须针对这一教学模式提出一系列的策略。
1.将师生平等的理念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当中
想要使对话策略能够被更好地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当中,并为初中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基础,首先就要将师生平等的理念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当中。
一直以来,“师生平等”这一理念在教育界都被提倡,但真正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却十分少见,但要知道,师生之间的平等是师生和谐相处的基础,同时也是师生之间能够消除隔阂,从而使学生真正与教师进行交流,以更好地解决自身问题的一个主要策略。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存在层次上的差距,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其人格与教师是平等的,因此教师想要将对话教学更好地应用在具体的教学当中,并使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为学生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保证,就一定要注重师生平等这一理念的应用。
2.利用提问的方式实现对话教学
提问方式的利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对于对话教学的实现非常有利,一般来讲,在利用提问方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首先,要掌握提问的技巧。在对学生进行提问的过程中,掌握了提问技巧能够成倍地放大提问的效果。在提问技巧方面,教师要注意,一定要多问学生的想法,而不应该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学生身上,这样才能有效地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十分有利。
其次,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提问。教师的提问对于对话课堂的实现固然重要,但相对于教师的提问,学生的提问更加重要,只有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提问才能使对话课堂的应用达到最好的效果。教师一定要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提问意识,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对学生的提问数量加以要求,即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提出一个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提问意识便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同时其自信心也会得到极大程度的提高,对于其长期发展十分有利。
最后,利用英语进行提问也是使对话课堂的应用达到最佳效果的一个手段。教师利用英语进行提问,而学生则利用英语去回答,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十分有利,同时也能为其以后用英语进行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将对话教学这一教学模式应用到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不仅符合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同时也能够实实在在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这对于初中生来讲是十分重要的。对话教学模式的应用必须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同时还应注意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对话教学的利用切实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斌,张慧春.“合作学习”理念下的国培发展策略研究:基于怀化学院“‘四个一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研讨会”的思考[J].科技视界,2015(4).
[2]柴麗苹,陈丽霞.有效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探究[J].教育观察,2012(9).
[3]王夏夏.利用“微课”来促进初中英语“翻转式课堂教学”实施的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2015(11).
初中英语对话教学 第12篇
阅读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传统的阅读教学仍然以教师“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为主体, 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更是微乎其微。而对话式教学作为新时代精神的回应, 不仅改善了传统教学法的弊端, 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并建立了一种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地位, 使得学生能够畅所欲言。
二、定义
对话式教学法由拉丁美洲“杜威”之称的著名巴西教育学家保罗·弗莱雷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 他在其著作《被压迫者教育学》中借银行储蓄来进行生动的比喻。他说, 在这种教育体制下, 教师就像是银行的“储户”而学生就像是“户头”, 师生之间以“你存我取”代替了互相“交流”, 学生“户头”里的“存款”越多他们发展批判的意思就越少, 而这种批判意识可以使他们作为世界的改革者介入这个世界。
对话式教学是指在互相尊重、平等的基础上, 教学主体与文本之间通过互相交谈与倾听从而进行的双向沟通与共同学习。在对话式教学的指导下, 教师也应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 对话式教学的核心理念是人文关怀, 而其根本在于“互动”, 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动不仅只是局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种最基本的师生互动。这种基本的师生互动也未必是对话式教学的最佳互动模式, 我们要努力营造适合对话式教学的教学环境, 形成教学、学生、文本三者有机结合的“动态课堂”, 使课堂变成适于生命成长的环境。
三、对话式教学的积极意义
1. 对话死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法的改良和升华
传统教学法把学生当做“容器”, 教师的任务是用单调的讲解来“填满”学生, 作为学生则主要任务在听课, 将教学讲解的东西储存起来, 教师讲解的内容越多越是好教师, 而学生越是被动的灌输越是好学生, 师生之间没有交流、没有对话, 师生时间的关系是一种垂直关系而不是平等关系。教师讲解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 往往使学生昏昏欲睡, 课堂变得死气沉沉, 而教师的讲解也变成了令人生厌的空洞洞的“唠叨”。对话式教学的首要原则, 即民主、平等。在对话式教学中, 师生处于平等的地位, 互相理解、互相信任, 弱化教师在课堂的权威地位,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 而是搭建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 创造条件, 确保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对话中来。
2. 对话式教学法是时代精神的回应
现代教育的核心是人文关怀, 教育是育人、育心、育德的文化, 教育要走向人文关怀首先要打破奴化教育走向自主教育, 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思考, 最终获得解放。对话式教学作为时代精神的回应, 立足于新课程背景, 使师生关系变得更加民主、更加融洽, 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 参与到对话教学中的兴趣, 使学生“乐学”。进入后现代社会后, 对话的开放性和启发性也随之扩大, 对话式教学不仅仅停留在师生机械的一问一答中, 而是深入到师生和课程文本之间的对话, 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学生积极性的调动, 同时也要深入研究文本, 教会学生与课程文本所呈现的内容进行交流, 将自己独特的认识、理解融入到文本中去, 并对文本做出自己的诠释。
四、对话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
1. 教师自我定位有失偏颇
在对话式教学中, 教师存在自我定位模糊的现象, 导致在教学实践中走向两个极端。一种是教师过于拘泥于传统教学模式, 不愿放弃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虽然已区别于讲授式教学, 但实质仍是教师主宰整个课堂, 以讲授为主、对话为辅, 对话不过是搞活课堂气氛的一种形式而没有实质上的作用。另一种则是教师地位的自我放逐, 教师为了确保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 任凭学生天马行空、漫无边际地畅所欲言。教师在课堂中鲜有讲授和分析, 导致出现教师被学生“牵着鼻子走”。
教学中真正的师生对话应是一种实践性的对话, 是在个人经验基础上进行的有创造性、有意义的对话。现代教学论认为, 课堂教学过程是情意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 对话式教学所要展现的即是一种平等、信任的对话气氛。在教学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对话, 对自己回答问题或练习过程进行有意识地反省认知, 这种学生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的再认识和教师适时的指导及总结而掌握的知识才更牢固。
2. 对话内容过于肤浅, 难以深入
对话应强调多元化而绝非简单的问答式教学。简单的一问一答只是重复地向学生再现一些显而易见的显性知识, 而没有通过深入的对话来挖掘其中的隐性知识, 如果仅仅是师生自问自答就缺少了心灵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 对话式教学变成了为对话而对话, 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初中生处于人生的花季, 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出发, 开放对话话题, 让学生觉得有话可说。话题要深入学生的生活, 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人格成长, 激发学生的表现和求知欲, 教学提出的问题不要设有官方的标准答案, 而要指导学生对话、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会质疑, 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敢于常问“为什么”, 善于说出“我认为”。
3. 对文本的处理方法不当
新课标规定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观摩初中英语课堂阅读教学课则不难发现, 教师对文本的处理较为狭隘。有的教师罔顾文本的基础地位, 一味地鼓励学生多说, 认为只有学生大胆地说就是对话式教学的目的, 更有甚者从自身的角度片面的解读文本, 造成学生任意解读甚至误解文本, 严重扭曲了对话式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在对话式教学中, 对待文本的态度决定了对话的质量。正确地对待本文首先要肯定文本的地位, 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产生的思考都要围绕文本, 建立在与文本对话的基础之上。教师要以身作则, 指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对文本所呈现的内容进行沟通, 并努力将自己的领悟, 认识融入到文本中去, 获得知识和经验的双重升华。
综上所述, 对话式教学应用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意义重大。然而, 出现的种种局限性也说明了其发展并不完善, 需要进一步的改良。真正的对话式教学并不是形式上的对话, 我们要努力把握对话的实质, 让对话式教学真正走进初中英语课堂。
摘要:对话式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法的革新和进步, 是探求课堂教学从“传递中心的教学”转型为“对话中心的教学”的有效对话方式, 但当今对话式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 如教师自身定位有失偏颇、对话内容难以深入、教师不能正确对待文本等。
关键词:初中英语,对话式教学,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Paulo Freire.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M].Penguin Education, 1972.
初中英语对话教学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