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分娩方式范文
产妇分娩方式范文(精选12篇)
产妇分娩方式 第1篇
关键词:妊娠, 晚期,羊水过多,分娩方式
妊娠期间羊水量超过2000ml者称羊水过多[1]。为了解晚期妊娠羊水过多产妇的分娩方式, 笔者对1050例晚期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2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产科病房住院产妇1050例。随机抽取晚期妊娠羊水过多分娩产妇病例125例作为研究组, 其余同期非羊水过多分娩产妇病例925例作为对照组。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105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 比较2组分娩方式的差异。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讨论
本结果表明, 晚期妊娠羊水过多剖宫产率为34.40%, 低于朱正文[2]报道的羊水过多剖宫产率 (48.1%) , 低于唐丽平[3]报道的羊水过多剖宫产率 (44.5%) , 低于周兰等[4]报道的羊水过多剖宫产率 (45.2%) 。妊娠羊水过多胎儿畸形发生率较高, 刁震等[5]报道, 对羊水过多产妇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胎儿畸形15例占23.81%, 特发性24例占38.10%。发现羊水过多时孕周越小、羊水指数越高;胎儿畸形发生率越高, 相反, 羊水过多时孕周越大、羊水指数越低, 特发性羊水过多发生率越高。羊水过多孕产妇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位异常、早产、脐带脱垂、胎盘早剥、产后出血等并发症, 影响围生儿的预后和产妇安全。
羊水过多的确切原因还不十分清楚, 羊水过多的基本原因为羊水产生多于吸收。在妊娠早期, 羊水主要是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胎儿血液循环形成后, 水分和小分子物质能经未角化的胎儿皮肤渗出, 成为羊水的一部分, 从孕20周胎儿皮肤开始角化后, 不再是羊水的来源。从孕12周开始, 胎儿肾脏开始产生尿液, 并逐渐成为羊水的主要来源, 到孕足月时, 每天可生成羊水约650ml, 每天有胎肺分泌物150~170ml进入羊膜腔。而羊水的吸收, 主要通过胎儿吞咽 (500ml/d) 和膜内吸收途径 (400ml/d) 实现, 以维持羊水量的稳态平衡。影响其中任意一个环节的因素, 都可能打破这种平衡, 导致羊水量异常[6]。羊水过多的胎儿畸形以神经管缺陷最常见, 多为无脑儿和脊柱裂所致的脑脊膜膨出, 大量的液体经裸露的脑脊膜进入羊膜腔, 加之中枢不断受到刺激引起排尿过多, 造成羊水过多;其次, 以消化道畸形多见, 如食管、十二指肠狭窄及闭锁等, 都会影响胎儿吞咽羊水, 造成羊水过多。
羊水过多合并胎儿畸形处理原则为及时终止妊娠, 勿使畸形胎儿活产, 减少对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提高人口素质。妊娠已近37周, 在确定胎儿已成熟的情况下, 行人工破膜, 终止妊娠, 人工破膜后羊水以500ml/h的速度缓慢流出, 破膜后12~24h无宫缩, 可用普拉睾酮促宫颈成熟, 或使用缩宫素、前列腺素等。胎儿未成熟、症状较轻者可继续妊娠, 但应注意休息、低盐饮食、酌情用镇静药、严密观察羊水量的变化。
本调查表明, 晚期妊娠羊水过多产妇分娩方式与非羊水过多产妇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说明两家医院不把晚期妊娠羊水过多列为剖宫产指征。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33-134.
[2]朱正文.羊水过多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分析 (附108例分析) [J].吉林医学, 2010, 31 (7) :921-922.
[3]唐丽平.羊水过多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分析——附137例报告[J].新医学, 2008, 39 (10) :671-673.
[4]周兰, 侯静.62例羊水过多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分析[J].求医问药 (学术版) , 2011, 9 (7) :85.
[5]刁震, 陈慧君, 王江玲, 等.羊水过多63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06, 22 (22) :2652-2654.
异常分娩产妇的护理 第2篇
关键词:异常分娩,产妇护理,心理护理,正常分娩
1 引言
临床上,异常分娩又称难产,对产妇与胎儿的生命健康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异常分娩对于产妇和胎儿的危害主要是由于能够延长生产的过程,从而增加生产过程中产妇与胎儿分娩的并发症。
临床护理是较少异常分娩危害的重要措施,通过良好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分娩的效果,将异常分娩转化为正常分娩。
因此,加强对异常分娩产妇的护理对于产妇与胎儿的生命健康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产妇分娩方式 第3篇
[关键词] 高龄产妇;分娩方式选择;合并症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18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64-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300例高龄孕妇和普通孕妇各150例,其中观察组年龄35-42岁,孕周37-41周,对照组年龄21-34岁,孕周为37-39周。
1.2 方法 分析比较两组孕妇妊娠合并症分娩方式和围产儿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测,分组资料采用频率进行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处理。根据资料性质分别选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
2 结 果
2.1 分娩方式比较 观察组阴道分娩21例,剖宫产129例,剖宫产率对照组阴道分娩97例,剖宫产53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 妊娠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45例(妊娠高血压12例,妊娠糖尿病8例,前置胎盘4例,胎膜早破10例,胎盘早剥2例,其他9例),对照组14例(妊娠高血压4例,妊娠糖尿病2例,前置胎盘1例,胎膜早破3例,其他4例)(P<0.05)。
2.3 新生儿出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体重为(3012.05±0.46),对照组新生儿体重为(3136.28±0.47)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9.0±0.3)分,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9.1±0.2)分(P﹥0.05)。
3 讨 论
3.1 本资料高龄初产妇剖宫产率达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许多孕妇因为年龄偏大、珍贵儿高龄初产妇临产分娩时,肌肉力量差,易发生宫缩不好,宫颈的扩张力差,也容易发生宫颈水肿、宫口不易开大的所谓宫颈难产的情况,高龄产妇中剖宫产率显然高于年轻产妇,因此做好并发症的针对治疗非常重要,在此情况下,医生必须进行综合分析,进行详细的产前检查,若无明确剖宫产指征,应认真解释,消除孕妇顾虑,鼓励经阴道分娩。临产后密切观察产程进展及胎心变化,出现异常寻找原因,积极处理,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保证母婴安全。高龄初产妇不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提高剖宫产率不一定能使围产儿死亡率降低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分娩方式。
3.2 妊娠高血压疾病 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发生率5%-12%。该组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产儿病死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对于高危人群的预防措施是:①适当的锻炼;②合理饮食;③补钙;④阿司匹林抗凝治疗。
3.3 妊娠糖尿病 妊娠前糖代谢正常,妊娠期才出现的糖尿病,称之为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前糖代谢正常或有潜在糖耐量减退,在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通常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大多数患者糖代谢常常在产后能够恢复正常,但发生2型糖尿病的机会大大增加,是围生期常见的并发症,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具有餐后高血糖明顯、空腹血糖偏低、易出现肾性糖尿等特点,对孕妇危害极大,患者出现高血压、先兆子痫和剖宫产的概率大大增加,患者的新生儿巨大儿的危险性也明显增加。故妊娠糖尿病的治疗极其重要。年龄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年龄大于35岁发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高于35岁以下的年龄组。
3.4 前置胎盘 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经产妇多见。可能与子宫内膜的病变、胎盘面积过大、孕卵发育的迟缓等因素有关。应采取止血、纠正贫血、预防感染等措施,可采用期待疗法绝对卧床休息、抑制宫缩、纠正贫血、预防感染等方法。
参考文献
我院产妇年龄构成及分娩方式探讨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4 年1 月- 2015 年9 月在樟木中心卫生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 482 例, 其中初产妇581 例, 经产妇901 例。
1. 2 方法按产妇年龄分3 组, 即≤24 岁、25 ~ 34 岁、≥35岁。统计产妇年龄构成及分娩方式, 分娩方式包括剖宫产分娩和自然分娩 (阴道分娩) 。
1. 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3. 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 (% ) 表示, 多组间两两比较采用 χ2检验。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年龄构成本组产妇年龄构成为:≤24 岁产妇587 例, 占39. 61% , 25 ~ 34 岁产妇807 例, 占54. 45% , ≥35 岁产妇88例, 占5. 94% 。见表1。
2. 2分娩方式1482 例产妇, 剖宫产分娩率为6. 34% 。其中≤24 岁产妇剖宫产分娩率为5. 79% , 25 ~ 34 岁产妇剖宫产分娩率为6. 82% , ≥35 岁产妇剖宫产分娩率5. 68% , 3 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见表1。
3 讨论
本调查表明, 女性的生育年龄期大约为15 ~ 45 岁, 年龄<15 岁、> 45 岁较少, 25 ~ 34 岁产妇是樟木中心卫生院主要年龄产妇, 达54. 45% , 其次是年龄≤24 岁产妇, ≥35 岁产妇仅占5. 94% 。樟木中心卫生院的产科建设需重点放在25 ~ 34岁女性生育年龄期, 兼顾两头生育年龄期。
本调查显示, 樟木中心卫生院剖宫产率为6. 34% , 符合世界卫生组织 (WHO) 规定的15% 以下, 各年龄组的分娩方式差异不显著 (P > 0. 05) , 说明医院产妇医师严格剖宫产指征, 降低剖宫产率, 确保母婴安全。产妇年龄与分娩方式, 根据蒙秋菊[1]报道, 平南县人民医院初次分娩产妇的分娩方式, 18 ~ 24岁产妇剖宫产分娩率18. 00% ;25 ~ 31 岁产妇剖宫产分娩率25. 07% ;32 ~ 37 岁产妇分娩率45. 07% ;组间两两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初次剖宫产分娩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有研究报道, 把手指伸入孕妇阴道按压耻骨联合, 让孕妇走路, 发现孕妇左右耻骨在耻骨联合处上下移动, 随月龄增加, 其活动度越大[2]。孕妇年龄越小, 其活动范围越大, 在阴道分娩时, 耻骨联合可伸长, 骨产道直径会越大, 再加上孕妇年龄越小软产道的纤维组织相对较少, 软产道的自然扩张程度会越大, 更容易阴道分娩, 因此, 在人类女性生育年龄15 ~ 45 岁间, 年龄越小阴道分娩率越高。因此, 蒙秋菊[1]报道初次剖宫产分娩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与产妇耻骨联合构成及功能有关, 但要严格剖宫产指征, 年龄大的产妇自然分娩同样是安全的。
当产妇年龄达35 岁后, 医学界称之为高龄产妇, 属于高危产妇, 列入剖宫产指征, 因此, 35 岁后剖宫产率较高。列入剖宫产指征如孕妇羊水过少、瘢痕子宫等, 随B型超声技术的发展, 可检测到脐带绕颈, 脐带绕颈也例入剖宫产指征, 甚至脐血流动量减少, 同样列入剖宫产指征, 医师根据剖宫产指征照本宣科动员产妇做剖宫产分娩, 导致产妇剖宫产率逐年增加。李庆梅等[3]报道, 高龄经产妇剖宫产率49. 43% (44 /89) , 高龄初产妇剖宫产率47. 06% (40 /85) 。钟甲萍等[4]报道, 瘢痕子宫剖宫产率87. 56% (197 /225) 。黄丽莹等[5]报道, 羊水过少产妇剖宫产率达89. 83% (106 /118) , 肖相云等[6]报道, 脐带绕颈组剖宫产率70. 10% (661 /943) 高于非脐带绕颈剖宫产率32. 11% (305 /950) 。
有剖宫产指征阴道分娩是否安全? 根据梁宏焕[7]报道, 瘢痕子宫产妇剖宫分娩产后出血发生率2. 11% 高于非瘢痕子宫妊娠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0. 80%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瘢痕子宫产妇胎盘因素异常发生率为5. 28% 高于非瘢痕子宫妊娠产妇0. 68%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1) 。因此, 严格掌握再次剖宫产指征, 提高瘢痕子宫妊娠阴道分娩率, 可以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和胎盘因素异常的发生率。李庆梅[8]等报道, 高龄初产妇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率5. 00% (2 /40) 低于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6. 67% (3 /45)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认为高龄初产妇阴道产分娩对新生儿安全。肖相云等[6]报道, 脐带绕颈产妇阴道分娩新生儿窒息率6. 03% (17 /282) 小于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7. 11% (47 /661) ,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认为脐带绕颈阴道产分娩安全, 脐带绕颈不作为剖宫产指征。上述表明, 列为剖宫产指征的高龄初产妇、瘢痕子宫、脐带绕颈阴道产分娩是安全的。医师不能过度以剖宫产指征为依据照本宣科动员产妇做剖宫产, 阴道产分娩同样是安全的。
人类自从1610 年开始剖宫产分娩后, 随止血技术、输血技术的发展, 麻醉药品及抗感药物的使用, 尤其是20 世纪新式剖宫产技术的推广, 使剖宫产死亡率进一步下降, 剖宫产分娩的的出现, 解决了产科大出血、难产、胎儿窘迫等影响母婴生命安全的难题, 但过度开展会对母婴构成更大的损害。产后出血是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 据秦秀菊等[9]报道, 剖宫产出血量500 ~4200ml, 平均722. 91ml, 产后出血有91. 21% 在产后1h内发生, 其中有17. 42% 失血性休克,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2. 01% (160 /7945) , 而剖宫产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为3. 83% (132 /345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对婴儿而言, 剖宫产婴儿出生时未经过产道挤压, 缺乏生命中生母第一次爱抚, 缺少母亲的爱抚体验, 产后容易产生情绪敏感、动作不协调、多动、注意力不集中、胆小等问题, 即“感觉统合失调”。未经产道挤压, 新生儿肺内液体没有挤压出来, 而出现“新生儿湿肺”, 对新生儿呼吸系统及其他系统均有损害[10]。总之, 剖宫产分娩对母婴的损害得到世界关注, 本凋查表明, 樟木中心卫生院较重视剖宫产指征的控制, 剖宫产率达到了WHO的规定。
参考文献
[1]蒙秋菊.人类初次分娩方式与分娩年龄关系的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 (32) :127.
[2]韦瑞敏, 陈恒.3985例足月阴道分娩产妇会阴裂伤状况的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6) :817-819.
[3]李庆梅, 李氏天, 肖相云.高龄初产妇与同龄经产妇分娩方式比较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 (9) :87.
[4]钟甲萍, 李庆梅, 肖相云.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探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 (31) :140.
[5]黄丽莹.羊水过少118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13) :103-104.
[6]肖相云, 李氏天.脐带绕颈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12, 27 (30) :171-172.
[7]梁宏焕.瘢痕子宫284例妊娠分娩结局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3 (23) :111-112.
[8]李庆梅, 肖相云, 李氏天.高龄初产妇不同分娩方式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 4 (13) :119-120.
[9]秦秀菊, 双艳平.剖宫产产后出血132例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 (36) :3676-3672.
产妇分娩时大声喊叫不利生产 第5篇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产妇要对分娩有正确认识,消除精神紧张,抓紧宫缩间歇休息,按时进食、喝水,使身体有足够的能力和体力。这不但能促进分娩,也大大增强了对疼痛的`耐受力,如果确实疼痛难忍,也可以做如下动作,以进一步减轻疼痛。
(1)深呼吸
子宫收缩时,先用鼻子深深地吸一口气,然后慢慢用口呼出,
资料
每分钟做10次,宫缩间歇时暂停,产妇休息片刻,下次宫缩时重复上述动作。
(2)按摩
深呼吸的同时,配合按摩效果更好。
吸气时,两手从两侧下腹部向腹中央轻轻按摩;呼气时,从腹中央向两侧按摩。每分钟按摩次数与呼吸相同,也可用手轻轻按摩不舒服处,如腰部、耻骨联合处。
(3)压迫止痛
在深呼吸的同时,用拳头压迫腰部或耻骨联合处。
(4)适当走动
正常分娩产妇的心理护理 第6篇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25-02
正常分娩虽然是一个自然生理过程。产妇容易出现复杂的心理变化,产生焦虑、恐惧等心理,对分娩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分娩期间往往致使产程延长,而产程延长又与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感染等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生有关。因此,产妇的心理护理在分娩护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医护人员不仅要重视生理因素对分娩的影响,更应关注社会及心理因素对分娩过程的影响。2009年1月~2011年9月,我院对262例正常分娩产妇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取得良好效果,保证了母婴的平安,提高了自然分娩的安全性。现总结如下。
1产前护理
近年来我国剖宫产率逐年上升,个别医院甚至达到90%以上,致使很多产妇错误的认为剖宫产安全,又不用肚子痛所以孕妇一入院都要求剖宫产手术[1]。因此对无剖宫产指征的产妇做心理护理尤为重要。首先接诊护士应仪表端庄、态度和蔼主动向产妇介绍自己及周边的环境及主管医生,在此护士应热情并尊重产妇且提供分娩过程的宣传资料,安慰产妇调动产妇的积极配合,让产妇充分了解正常分娩与剖宫产的利害关系,让产妇了解剖宫产的并发症:如出血多、粘连等,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有临床证据表明在剖宫产的孩子中多动症的儿童较多,针对不同产妇的心理状态及分勉的不同时期,让产妇充分了解分娩期各个产程的特点,让产妇充分做好心理准备,树立正常分娩信心。
2分娩期
2.1第一产程的护理。
2.1.1环境。待产的环境应安静、舒适、产房应保持安静无噪音、尽量避免操作时发出碰撞声,减少不良刺激为产妇创造有利的条件。
2.1.2护理人员的态度。护理人员应耐心讲解分娩的全过程,同时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还要取得产妇的信任使之能正常分娩。
2.1.3紧张与焦虑。多数初产妇对分娩的过程无经验,刚进入产房;见红、破水都可引起精神高度紧张而影响进食与休息,则必然会影响产程的进展。護理人员做好解释工作,掌握放松技巧,指导产妇在宫缩间歇时少量多次进食易消化、高营养的食物,供给足够的饮水,以保证分娩时的体力,同时充分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避免家属紧张而加重产妇的焦虑,消除不利于正常分娩的各种因素。
2.1.4害怕与恐惧。随着产程的进展,产妇害怕与恐惧心理增加,怕疼痛加剧无法承受,怕正常分娩失败做剖宫产而遭受两遍罪,怕产程长,以及影响胎儿等等。护理人员要陪伴在产妇身边,关心安慰产妇、指导产妇掌握放松技巧,采取放松技术,即每一次宫缩开始和结束时从鼻孔吸气用嘴出气,同时配合按摩法,即宫缩时在下腹部按摩或侧卧时按摩腰骶部,以减轻疼痛,宫缩间歇时指导产妇饮适量的水或果汁,防止过度呼吸引起的不适,且随时提醒产妇及时小便以免膀胱充盈,阻碍胎头下降,经过以上护理多数产妇能积极配合而顺利渡过。
2.2第二产程的护理。第二产程较短,但宫缩持续时间长、间歇短,因此护理人员应陪伴在旁边,及时提供产程的信息给予安慰支持和鼓励,使产妇了解新生儿很快就能娩出,树立战胜疼痛信心,同时协助饮水、擦汗并指导产妇屏气法。方法:让产妇双足蹬在产床上,用两手握住产床上的把手,宫缩时深吸气并屏住,然后如解大便样向下用力屏气以增加腹压。宫缩间歇时,产妇全身肌肉放松休息,再宫缩时重复同样的动作,以加快产程的进展。当产妇有效用力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且让产妇看到希望,在热情、关怀充满信心中保证胎儿顺利娩出。
2.3第三产程的心理护理。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此期护士应协助胎盘娩出并检查胎盘是否完整,且嘱产妇及时排空膀胱,预防产后出血。要给产妇提供舒适的环境、为产妇擦汗、更衣及时更换床单,及时更换会阴垫,使产妇保持愉快的心情。
3产后恢复期
3.1此期特点使帮助产妇建立母子感情,做到母婴同室,每天分离时间不超过1h。还应该帮助产妇建立喂养的信心,做到早吸允,在婴儿饥饿时或母亲感到乳胀时可哺乳,改变过去的传统的观念。做好母乳喂养的宣教,让产妇知道母乳是婴儿最佳的食品与饮料。它不但能增加母子感情,还可以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功能,还可以提高抗病能力,促进胎粪的排出,减少黄疸的发生,即可促进母亲的子宫收缩、又可减少母亲的的出血,降低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病率。
3.2帮助并指导产妇制定营养丰富品种多样的食谱,产妇应多进汤类饮食及部分新鲜的蔬菜、水果,以增进食欲。两餐之间多饮水,因乳汁的分泌与产妇的饮水量有关,以此促进乳汁的分泌[2]。
3.3产后应按需哺乳,增加喂养次数,以免引起乳房肿胀。指导正确的喂奶姿势,每次喂奶结束时,不要强行用力拉出乳头。产后,母亲还应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
3.4加强产褥期的卫生宣教,保持外阴清洁卫生,会阴侧切者产妇应健侧卧位,以防止侧切口污,每次大便后应清洁会阴及肛门,室内温度不易过高,湿度适宜,防止产妇出汗过多引起不适。
心理护理在正常分娩过程中尤为重要,它关系到是否能顺利分娩。心理护理能够体验到来自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感到温暖,增加信心。在整个过程中使产妇保持最佳心理和精神状态,充分消除了紧张、焦虑、害怕与恐惧的心理。因此今后的过程中对护理人员提了更高的要求,这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不断完善[3]。
参考文献
[1]姜乾金.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9
[2]卫生部妇幼卫生司.母乳喂养培训教材
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身体状况的影响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产科待产的、拟实施剖宫产 (但不具有剖宫产指征) 的产妇68例 (设为剖宫产组) , 并选择68例具备自然分娩条件且同意进行自然分娩生产的产妇68例 (设为自然分娩组) 。剖宫产组:年龄22~34岁, 平均 (27.9±6.7) 岁;孕周37.7~41.0周, 平均 (39.2±4.1) 周;初产妇57例 (83.8%) , 经产妇11例 (16.2%) ;平均产次 (1.0±0.3) 次。自然分娩组:年龄2 1~3 5岁, 平均 (2 8.5±6.9) 岁, 孕周3 8.7~4 2.1周, 平均 (3 9.6±6.7) 周;初产妇5 5例 (8 0.9%) , 经产妇1 3例 (1 9.1%) ;平均产次 (0.9±0.1) 次。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产次等方面大体一致。
1.2 观察指标
所有孕产妇于入院时及产后4 2d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雌二醇 (E2) (雌二醇定量测定试剂盒由北京大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水平及催乳素 (PRL) (催乳素测定试剂盒由北京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水平, 并检查产后42d时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5.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 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孕妇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表1)
剖宫产组孕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26.5% (1 8/68) , 高于自然分娩组的7.4% (5/6 8) ,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8 4, P<0.0 1) 。两组孕妇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详见表1。
2.2 两组孕妇产后雌二醇及皮质醇水平 (表2)
由表2可见, 剖宫产组和自然分娩组孕妇产后雌二醇、皮质醇水平均明显低于产前 (t=42.78和47.20、14.43和28.00, P均<0.01) ;与自然分娩组比较, 剖宫产组产后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 而皮质醇则是自然分娩组降低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剖宫产术是常用于解决难产及危重情况, 对降低困难生产的围产期母婴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剖宫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后并发症及挽救了很多母婴生命, 但近年来由于人们观念及医疗行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该手术范围无限扩大, 对母婴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出来[1]。因此, 有必要比较和评价这两种分娩方式对不具有剖宫产指征孕产妇的影响, 以指导人们及产科医生采取合理的分娩方式。
本文结果显示, 剖宫产组孕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自然分娩组, 表明在不具有剖宫产指征孕产妇采用剖宫产进行分娩会增加产后近期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发现, 与自然分娩组比较, 剖宫产组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雌二醇对于预防产后出血具有重要的作用[2]。自然分娩组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剖宫产组, 可以推测自然分娩组产妇产后发生出血等并发症机会少, 产后恢复更快。本研究还发现, 雌激素的降低对孕产妇的行为和情绪有一定的影响, 进一步影响产后恢复的速度[3]。而顺产时皮质醇含量高显示产妇在生产时紧张、恐惧、疼痛等刺激致应激反应强烈, 同样影响产妇的行为和情绪[4]。
综上所述, 剖宫产是人为干预的非自然行为, 作为一种腹部大手术本身就会对孕产妇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 临床医师需要熟悉掌握剖宫产指征, 鼓励孕产妇进行自然分娩。
摘要:目的 比较剖宫产和自然分娩对产妇产后身体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我院待产的拟进行剖宫产 (剖宫产组) 或自然分娩产妇 (自然分娩组) , 各68例。入院时及产后42d检测所有孕产妇雌二醇 (E2) 及催乳素 (PRL) 水平, 并检查孕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剖宫产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自然分娩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产后雌二醇、皮质醇水平均低于产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自然分娩组比较, 剖宫产组产后雌二醇水平降低明显, 而皮质醇则是自然分娩组降低较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然分娩是一种安全的生产方式, 是不具有剖宫产指征孕产妇首选的分娩方式。
关键词:剖宫产,自然分娩,产妇,身体状况
参考文献
[1]杨秋红, 于珊, 吴杰, 等.剖宫产与自然分娩产后康复状况的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 2007, 14 (1) :130-131.
[2]熊凯云.大剂量雌激素治疗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优生优育, 2010, 16 (4) :196-197.
[3]郭锡永, 王悦, 吴飞, 等.更年期妇女的抑郁症状与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水平关系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 2003, 18 (7) :439-441.
产妇分娩方式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住院分娩的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产妇11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4~33岁,平均年龄(28.3±3.2)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8.2±2.5)周,初产妇75例,经产妇35例。选择同期住院分娩的羊水正常的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4~35岁,平均年龄(28.7±3.0)岁,孕周37~41周,平均孕周(38.5±2.4)周,初产妇56例,经产妇24例。所有产妇均为头位、单胎妊娠,排除胎膜早破、过期妊娠、合并其他疾病及前置胎盘的产妇。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经超声检查,运用最大羊水池深度(AFV)及羊水指数(AFI)进行诊断,AFV<3 cm或AFI<5 cm时,则诊断为羊水过少。
1.3 方法
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妇和围生儿的预后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以及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阴式分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围生儿预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围生儿羊水污染、胎儿窘迫及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羊水是存在于羊膜腔内的液体,它可保持羊膜腔内恒温,并缓冲外来的压力,为胎儿提供了舒适的环境,是胎儿赖以生存的环境。并且羊水在产程的进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可预防分娩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感染,有研究显示羊水中有抑菌的成分存在[2],因此,羊水还具有保护母体的功能。
正常的羊水量为胎儿的生长发育提供重要的保障。在妊娠的不同时期,羊水量处于不断的循环变化中,其来源亦有所区别。羊水过少是指妊娠晚期羊水量<300 ml。羊水过少被认为是不良胎儿结局的一个危险因素,严重影响围生儿预后及产妇的分娩方式的选择。羊水过少的病因包括胎儿因素、胎盘因素、产妇因素及药物因素等方面[3]。在妊娠晚期发生的羊水过少,绝大多数在临床上已排除胎儿畸形因素的存在,多考虑为胎盘功能减退所致。多种原因可以导致胎盘功能减退,如过期妊娠、母体疾病、子宫因素及胎盘因素等[4]。
本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阴式分娩率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羊水过少对于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妊娠并发症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羊水过少可影响产程,导致潜伏期延长或活跃期停滞等,另外还可影响产力,从而影响正常分娩[5,6,7,8]。导致羊水过少的产妇剖宫产率的增加。与此同时,宫缩时由于羊水少导致缓冲作用减弱,可使脐带局部受压,使脐静脉血回流减少,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并导致新生儿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胎粪吸入综合征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增加[6]。与之相一致,本研究亦显示观察组羊水污染、胎儿窘迫及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总之,对于羊水过少的产妇的宫缩情况、产程进展、胎儿宫内情况进行密切的监护是十分必要的,应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对于严重羊水过少的患者,剖宫产的指征应放宽;同时对于羊水过少的产妇,应对围生儿进行精心的护理及密切的监护。
参考文献
[1]Gizzo S,Noventa M,Vitagliano A,et al.An Update on Maternal Hydration Strategies for Amniotic Fluid Improvement in Isolated Oligohydramnios and Normohydramnios:Evidence from a Systematic Review of Literature and Meta-Analysis.PLo S One,2015,10(12):e0144334.
[2]Baraldi E,Giordano G,Stocchero M,et al.Untargeted Metabolomic Analysis of Amniotic Fluid in the Prediction of Preterm Delivery and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PLo S One,2016,11(10):e0164211.
[3]席艳妮,闫峰.妊娠足月羊水过少108例临床分析.陕西医学年龄例数抗-HBs HBs Ag阳性阴性阳性阴性杂志,2016,45(9):1205-1206.
[4]陈兆文.低分子肝素治疗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效果及安全性.山东医药,2014,54(29):71-72.
[5]万佳义.妊娠晚期羊水过少352例相关因素分析.临床误诊误治,2011,24(8):82-84.
[6]钱芳,刘丽利,赵晓魁.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母婴的影响.中国医药导报,2011,8(4):43-44.
[7]刘爱兰.高龄初产妇分娩方式及围产儿结局的临床分析.山东医药,2013,53(29):76-77.
产妇分娩方式 第9篇
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产妇128例,年龄23~33岁;平均(28.50±3.00)岁;孕周37~40周;剖宫产64例,阴道分娩64例;文化程度:中专及以上52例、中专以下76例;均为单胎;新生儿发育正常,体重2 600~3 500 g;产后1 min Apgar评分≥8分。在征得家属同意情况下,将64例行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将64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观察组。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语言沟通障碍的产妇;②心肺肝肾等脏器存在器质性病变的产妇;③乳房发育异常、婴儿口腔存在病变等原因无法哺乳的产妇;④合并严重妊娠并发症、产后并发症的产妇;⑤依从性差的产妇。
方法:参考卫生部《母乳喂养培训教材》[2],树立正确的喂养观,消除不利于喂养的相关因素(如乳头凹陷),示范喂养技术,早接触,早吸吮。喂养方式:①母乳喂养:6个月以内婴儿给予母乳喂养且不添加任何代乳品;②混合喂养:母乳喂养不足,需添加一定量的代乳品;③人工喂养:无法进行母乳喂养,而以代乳品喂养。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产妇的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母乳喂养态度、母乳喂养自信心、泌乳始动时间、首次哺乳开始时间、首次哺乳维持时间、乳汁分泌量(充足、不足、欠缺)。母乳喂养自信心评定参考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BSES)[3],包括32个条目,采用Likert 5点分级法,总分32~160分,评分高者,提示母乳喂养自信心较强,产妇母乳喂养率高。喂养态度评定参考中文版Iowa婴儿喂养态度量表(IIFAS)[4],包括17个条目,其中倾向于母乳喂养的8个条目,予以正向计分,倾向于奶粉喂养的9个条目予以反向计分;采用Likert5点分级法,总分17~85分,评分高者,提示婴儿喂养态度趋于正向,倾向于母乳喂养。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喂养方式对比:观察组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泌乳始动时间、首次哺乳开始时间、首次哺乳维持时间、乳汁分泌量、喂养态度比较: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首次哺乳开始时间较短于对照组,观察组48 h乳汁分泌量充足率、喂养自信心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次哺乳维持时间、喂养态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母乳中富含免疫球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是保证婴幼儿生长发育最安全、最理想的天然食物。但乳汁的产生、分泌与产妇环境、心理、内分泌、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作为机体内分泌的重要系统,能有效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4]。由于分娩应激作用的影响,剖宫产产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被激活,泌乳反射长期受到抑制致使乳汁排空欠佳而引起乳汁合成量减少,同时初乳中的生物活性物质也会发生改变,因此可能会极大影响母乳喂养成功率。
本研究对分娩方式与母乳喂养结局的关系进行分析,旨在降低剖宫产率、倡导母乳喂养。本研究结果发现,阴道自然分娩产妇母乳喂养率高达87.50%,明显高于实施剖宫产产妇;且阴道自然分娩者泌乳始动时间、首次哺乳开始时间短于剖宫产产妇,48 h乳汁分泌量充足率高于剖宫产产妇。所以,阴道自然分娩成为保证母乳喂养成功的先决条件。本研究发现,阴道自然分娩产妇喂养自信心高于剖宫产产妇。这表明阴道自然分娩有助于母乳喂养。综合本研究的结果,笔者认为阴道分娩产妇母乳喂养率高于剖宫产产妇,而积极降低剖宫产发生率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并且部分研究也显示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失败风险是阴道分娩产妇的1.16~1.21倍[5]。因为剖宫产作为一种手术方法,对产妇心理、生理功能产生影响,造成内分泌等功能紊乱,加之术后子宫收缩腹痛加剧以及切口疼痛等影响了产妇进食与休息,致使乳汁分泌量下降,同时也降低了母乳喂养信心,不利于母乳喂养行为的建立。
综上所述,阴道分娩方式更有利于启动泌乳程序,提升产妇母乳喂养自信心,建立母乳喂养行为,保证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参考文献
[1]马西,马莉,甘露,等.分娩方式对母乳喂养影响的队列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9,17(4):428-429.
[2]夏洁,高健.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1):3032-3033.
[3]戴晓娜,Cindy Lee Dennis,陈叙,等.母乳喂养自信心量表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07-409.
[4]黄大雁,郝加虎,蒋晓敏,等.不同分娩方式对泌乳启动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6):5194-5196.
产妇分娩方式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9月在我院待产的产妇400例, 均为单胎、初产、足月产, 排除产道异常、头盆不称、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等剖宫产指征。采取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 每组200例。试验组年龄 (27.15±5.78) 岁, 对照组年龄 (27.43±5.30) 岁;试验组孕周 (39.22±1.08) 周, 对照组孕周 (39.10±1.14) 周。两组的年龄和孕周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采取一对一导乐陪伴分娩, 由经验丰富的助产士一对一全程陪伴帮助完成分娩过程。具体要求:设置专门的导乐分娩室, 除了具有一般待产室所具有的常规仪器设备外, 还有导乐球等导乐工具, 以及沙发、软垫等陪产用具, 给人以安静整洁、注重隐私、安全专业之感。导乐陪伴分娩技巧: (1) 产妇有规律子宫收缩伴宫口开大2 cm时, 指派一位导乐员陪伴分娩, 直至产后2 h将产妇送回病房休息。包括评估待产妇的基本情况, 详细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方案, 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宣教、指导和鼓励, 使其以一种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产程, 以提高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配合度。讲解分娩的过程, 宫缩阵痛的性质、规律, 以及不同的心理状态对分娩过程的影响, 使其正确地对待分娩过程。密切观察产程进展, 宫缩时指导产妇呼吸屏气、技巧, 并帮助按摩腰背部, 宫缩间歇期鼓励产妇进食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以增加产妇的能量储备。 (2) 产妇临产后也有丈夫或母亲的陪伴, 导乐员全程观察并给产妇及家属提供持续的指导, 使其参与到对产妇的照顾当中。 (3) 分娩结束后对新生儿进行早接触、早吸吮, 密切观察产妇及新生儿的身体状况, 做好健康宣教。对照组临产后的产程观察为当班的助产士, 待产室为多张床位, 待产室及产房均无家属陪同。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取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分娩方式的比较
试验组阴道分娩166例, 顺产率83%;对照组阴道分娩152例, 顺产率为76%。试验组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第二产程时间的比较
试验组阴道分娩产妇第二产程时间为 (61±25) min, 对照组为 (55±21) min, 试验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分娩是一种特殊的生理过程, 这一过程需经历生物学、社会学、情感方面的快速变化。对于初产妇, 由于缺乏体验与认知, 她们要忍受从未经历的宫缩痛, 同时又要担心腹中胎儿是否安全, 因而产生过度紧张与担忧, 不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待产妇的心理因素作为分娩的四大因素之一, 在产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产程中产力和心理因素是可改变因素, 任意一个因素异常均可导致难产发生, 过度的紧张焦虑情绪会引发精神和内分泌系统的连续变化而影响到胎儿的血氧供应, 引起宫缩乏力, 造成胎儿窘迫和产程延长, 增加难产的发生[2]。焦虑和恐惧可使交感神经兴奋, 引起儿茶酚胺分泌增加, 使机体对外界敏感度增加, 导致痛阈下降[3]。而疲劳、进食少可使产妇脂肪动员, 酮体积累, 致使p H值下降, 氧离曲线右移, 血氧饱和度下降, 胎儿宫内窘迫率升高[4]。导乐陪伴分娩符合产妇的生理心理需要, 帮助产妇正确认识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的过程, 改变传统助产士只注重接产技术, 而忽略了产妇精神心理状态对分娩的影响。近年来剖宫产率的不断升高与孕妇对分娩的认识不足而产生的担心有关。我院的导乐员为经过培训的助产士, 对分娩有正确的认知, 并熟悉分娩过程的相关知识,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富有爱心, 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技巧, 能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纠正, 给产妇技术上的指导、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理上的安慰, 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产妇的恐惧心理, 增强了自信, 积极配合医务人员。本研究表明, 导乐陪伴分娩组产妇顺产率明显提高, 第二产程明显缩短, 促进分娩的顺利进行, 提高了分娩质量, 值得提倡与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第二产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9月分娩的产妇400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200例。试验组实施导乐陪伴分娩, 对照组按传统分娩模式。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和第二产程时间的不同。结果 试验组产妇顺产率 (83%) 较对照组 (76%) 显著提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第二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导乐陪伴分娩能提高顺产率, 缩短第二产程, 提高分娩质量。
关键词:导乐分娩,分娩方式,初产妇
参考文献
[1]王德芳, 毛行方, 钱尚萍, 等.采用Doula式分娩的临床探讨[J].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7, 32 (11) :659-661.
[2]丰有吉.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51.
[3]朱仲群, 章建平.导乐陪伴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J].上海护理, 2004, 4 (5) :19-21.
六个动作帮产妇顺利分娩 第11篇
压腿 将一只脚放在比较稳固的椅子、床或者楼梯上,使身体前倾形成压腿的姿势,在宫缩到来时摇晃臀部。当一条腿抬高时,骨盆会相应地打开,胎儿下降的空间也会变得宽敞些。
深蹲 两脚分开,用手扶住床或者椅子作为支撑,然后屈膝下蹲、半蹲或者完全蹲下都可以。宫缩时下蹲会有助于转移压力,可以有效减轻疼痛。不过这个动作会让腿部承受一定的压力,最好在预产期前几周或者几个月前就开始练习下蹲的动作。在下蹲的同时千万不要尝试用力娩出胎儿,因为这时宫颈还没有完全打开。盲目用力不仅会让自己痛苦,也会消耗大量的体力,影响产程的进展。
身体前倾 在桌子或者病床(如果能升降,就把高度调到最高)上放置一枕头,身体前倾,随意地趴靠在枕头上。当宫缩来的时候就摇晃臀部。因为是跪立的姿势,所以重力会起到加速产程的作用。而且在疼痛难忍的宫缩到来时靠在柔软的物体上会感觉非常舒适,更容易使自己放松。
左侧卧位 阵痛的间隙,身体可以向左侧躺在床上,双腿间放一个枕头。
伸懒腰 跪在地板上或者床上,双手和膝盖撑地,把腰向上拱起再放平,然后再拱起、放平,交替进行,宫缩时摇晃臀部。当母亲在做这个动作时,胎儿受到的压力是最小的,动脉和脐带也不会受到任何压力,这要比一直躺在床上感觉好得多。
床上前倾身体 把病床后半部升高至直立状态,然后跪在床上,面对直立的床面,身体慢慢前倾,趴靠在升起的床头上。如果病床没有升降的功能,也可以让老公坐在病床上代替升起的床头。当医生要求你必须待在床上不能随意下床走动的时候,或者你正背着胎心监测仪没办法下床时,这个姿势就是最适合的动作了。
产妇分娩方式 第12篇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2014 年1 — 1 2 月我院收治的高龄孕产妇583 例作为分析对象, 均为初产妇, 单胎, 伴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38 例 (40.8%) , 妊娠期糖尿病122 例 (20.9%) , 前置胎盘119 例 (20.4%) , 胎儿窘迫76 例 (13.0%) , 胎膜早破65 例 (11.1%) , 子宫肌瘤58 例 (9.9%) 。
1.2 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所选高龄孕产妇的临床资料, 包括年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分娩后卧床时间、产褥期感染、新生儿情况、早产、畸形及新生儿Apgar评分。将583 例按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 ( ±s) 表示, 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百分率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孕产妇一般情况剖宫产分娩481 例 (82.5%) , 阴道分娩102 例 (17.5%) 。阴道分娩组102 例, 年龄3 5 ~ 4 2 岁, 伴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 7 例 (4 6 . 1 %) , 前置胎盘25 例 (24.5%) , 妊娠期糖尿病23 例 (22.5%) , 胎儿窘迫17 例 (16.7%) , 胎膜早破13 例 (12.7%) , 子宫肌瘤9 例 (8.8%) ;剖宫产组481 例, 年龄36~4 5 岁, 伴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9 1 例 (39. 7%) , 妊娠期糖尿病99 例 (20.6%) , 前置胎盘94 例 (19.5%) , 胎儿窘迫59 例 (12.3%) , 胎膜早破52 例 (10.8%) , 子宫肌瘤49 例 (10.2%) 。
2.2 不同分娩方式孕产妇产后出血量、卧床时间、产褥期感染比较 (表1) 与阴道分娩组比较, 剖宫产组孕产妇产后出血量大, 卧床时间明显延长;两组产妇产褥期感染率差别不大。
2.3 新生儿情况比较 (表2) 阴道分娩组胎儿早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两组胎儿畸形发生率差别不大;阴道分娩组新生儿1 分钟和5 分钟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
3 讨论
随着年龄增长, 女性卵细胞的质量不断下降, 导致高龄孕产妇在妊娠、分娩及预后方面的并发症风险也随之增加[2]。高龄孕产妇罹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可能性较大, 由于自身体内各项功能衰退及激素水平的异常变化, 引起高血压的风险不断升高, 严重时可威胁生命安全[3]。另外, 前置胎盘和胎盘早剥均是妊娠期严重并发症, 高龄孕产妇中出现此类并发症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加[4]。加上部分高龄产妇有不孕症病史, 借助辅助生育手段进行妊娠, 对分娩过程安全性的期望较高, 所以众多高龄孕产妇选择剖宫产方式进行分娩。本文高龄孕产妇剖宫产率为82.5%, 分析结果显示, 经剖宫产方式分娩的高龄孕产妇的出血量较阴道分娩的孕产妇明显增多, 且卧床时间明显延长;两种分娩方式孕产妇的产褥期感染率接近。
本文结果还显示, 剖宫产组新生儿早产发生率较阴道分娩组高, 而胎儿畸形发生率组间差别不大。此外, 对高龄孕产妇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 结果显示:阴道分娩组1 分钟和5 分钟Apgar评分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出生后1 分钟Apgar评分可反映新生儿窒息是否存在及窒息程度, 5 分钟Apgar评分可反映新生儿的预后情况[5]。提示, 经阴道分娩的新生儿预后情况好于经剖宫产分娩者。
参考文献
[1]边旭明, 戚庆炜.高龄孕妇的产前筛查和诊断[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6, 22 (10) :726.
[2]赵云, 肖梅.近10年40岁以上妊娠妇女妊娠原因及结局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 (13) :2351.
[3]张丽君, 周卫卫.高龄妇女妊娠的产科并发症[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6, 22 (10) :732.
[4]刘真, 李季英, 邹秀芳.高龄妊娠167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08, 23 (9) :1309.
产妇分娩方式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