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班级文化建设交流材料(石进朝)

来源:漫步者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班级文化建设交流材料(石进朝)(精选2篇)

班级文化建设交流材料(石进朝) 第1篇

让书籍引领学生成长成才

——创建班级特色,凝集班级正能量

八(1)班

石进朝

(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让书籍引领学生成长成才”)下面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讲讲: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法及其效果

三、班级文化建设的总结与反思

首先,我确立的班级文化建设主题是“读好书,明道理,长才干”。为什么要确立这个主题呢?因为我觉得学生到学校学习不能仅仅学几本课本而已,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每一个学生要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把读书应视为自己的乐趣。

读书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所以我把我班的班级文化建设主题确立为“读好书

明道理

长才干”。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下面我介绍一下班级文化建设的方法及其效果。

方法一:围绕主题中的“读好书”我做了四点: ⑴ 以关于书的名言作引导,例如: 书香校园,书香人生

想成为富有的人吗?那就与书交朋友吧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夫·托尔斯泰

⑵ 我在班里设立了“我读书,我快乐”的读书吧。

读书吧里有我推荐给同学们的书目或名作的简介,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推荐有计划有目的地读书,我总跟同学们说:生命是有限的,书籍是浩如烟海的,我们要拿有限的时间去读最有用的书,否则就是浪费生命。读书吧里的书有些是同学们自己捐献给班里的,有些是我的孩子已经“淘汰”了的。为管理这些书,我在班里安排了图书保管员。图书保管员在分管这项事务时既享有了为班级做贡献的快乐又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感,提升了能力。为了激励同学们读书的热情,我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开展读书交流活动,美文朗诵活动,诗歌朗诵活动,评选出“读书大王”。学校还掀起了读国学、读弟子规、读三字经的高潮。

⑶ 我还设立了“读书小贴吧”。小贴吧是同学们亲自建立的小小知识库,对他们来讲却有着大大的收获。同学们把自己摘录的好句好段,了解到的生活小常识、文学常识、科学小知识,更有他们自创的名言警句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贴在小贴吧里,不仅增长了见识,还锻炼了动手的能力。家里有电脑,会电脑的同学我还叫他们在自己的空间里也建一个小贴吧。建立小贴吧的前提是同学们平时要做好读书摘抄,很多精美的摘抄本挂在教室里,胜过那美丽的风铃,五彩缤纷的,增添了教室的视觉美感,教室变得生动活泼起来。

⑷ 让家长一起参与读书。借开家长会的时机,我向家长阐明我的一些促进学生读书的想法,希望家长配合。家长要和孩子一起选书、买书、读书,我要求他们每人一学期买五本课外书,大家交换着读。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一般家长都大力支持。上两个星期,我们班胡立华的家长到学校来告诉我:感谢李老师把我孩子教育好了,我送一些东西给你,可能对你和班上的学生都有些用处。我一看,一大摞打印的纸,是他在网上读到的好书推荐给我,他还打印出来送给我们班做读书材料。其实那些我也有,但我热情地收下了,心里还很喜悦,觉得自己班里的读书活动还搞得真不错,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另外,同学之间借书是经常的事,以同学们借书这件事为契机,我还教育他们,一是要爱惜借来的东西;二是借东西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三是借的东西不能转手还,必须亲自还,还要道谢。

方法二:围绕主题中的“明道理”我做了两点

⑴ 我利用星期一的班会让同学们把一周在书中明白的道理在班级里进行交流。有人从孔融身上学会了谦让,有人从鲁迅身上学到了严格自律,有人从鲁滨逊身上学到了勇敢面对困境,有些同学从各种历险记故事中总结出遇事要冷

静„„同学们读书明白的道理远远超过我们在教科书中教的。

⑵ 开展了“读书让我成为好孩子”的评比活动。同学们结合读的书谈自己的成长,在家如何与长辈沟通,在校如何与老师同学交往相处,遇事怎么处理。听着他们的交流,我发现读书真的让他们长大了,一天天走向成熟了。同学们自己谈着评着,做好学生的愿望更强烈了,对书也更感兴趣了,读书的热情更高了。的确,读书让他们懂礼貌了,进进出出主动跟父母、老师、同学打招呼;读书让孩子们爱做事了,扫地,倒垃圾,都是抢着做;读书让同学们乐于助人了,成绩好的主动辅导成绩差的做作业,大同学主动帮助小同学,校园里拾金不昧的事例一个接着一个„„他们把在书中明白的道理化成了具体的行动。

方法三:围绕“长才干”我也做了一些事情:

⑴ 鼓励他们自创名言。

教室里外不用贴名人名言,因为名人遥不可及,起到的激励作用还远不及我们的同学自己总结出来的。师傅还真不能低估了徒弟,同学们自己创作的名言还很有点味道呢,我随便引了几句大家听听。“是书给予了我们血液流淌的动力,我们的躯壳因书而有了灵魂——林辰”“读书是生命飞翔的羽翼——王引”“只有经受得住磨炼的人才是真正成功的人——李海洋” ⑵ 要求校园里的宣传标语自己写。“走立志成才报国路,做文明奋进思源人”,看,自创的标语不仅扣住了自己的校园,还很有气魄呢。

⑶ 办黑板报、手抄报。一些大型的节日或大型的主题活动总少不了让同学们各显神通,排的排,画的画,写的写,黑板报一期又一期,不用老师操心了。同学们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还增强了合作的意识。

此外,为了增长孩子们的才干,我还让学生读书走向生活实践,他们走出教室,走向校园;走出校园,走向社区,走向生活的广阔天地。

三、对班级文化建设的总结反思

好的班级文化建设能助我们的教育一臂之力。我总结了班级文化建设的五点作用:

1、班级文化建设增长了同学们的知识。2,、班级文化建设提升了同学们的道德品质。

3、班级文化建设培养了 同学们许多可贵的精神。

4、班级文化建设锻炼了 做事的同学们能力。

5、班级文化建设加强了家校之间的交流、沟通

以前我的班级文化建设还没有一个很系统的计划性,下一步,我将把班级文化建设搞得更有序,让它有连贯性、有梯度性、有阶段性。真正地做到让学生们读好书,在书籍的引领下成人、成才!

班级德育建设中的情感交流 第2篇

一班级德育建设的过程, 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

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最基本单位, 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一个文化共同体。班级的形成、发展的过程, 也是学校形成、发展的过程。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 作为教育者的班主任与作为被教育者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不仅要通过言语的形式, 而且还要通过目光接触、面部表情、体态等丰富、细腻的非语言形式直接相互诉诸内心的情感体验, 充分发挥情感的易感性功能, 以真挚、热烈、丰富的情感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共鸣, 这是班主任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关键所在, 也是情感交流法的情感特征的具体表现。

二情感交流是德育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也是涉及师生关系距离感的一种美学

是不是师生间的关系越亲密越好呢?这个问题很值得探讨, 每个班主任可能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我想一切都应以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与学生接受教育质量的优劣作为标准。有时我们发现, 一些教师与学生形影不离, 可称“朋友、伙伴关系”, 但有时却无法赢得学生的尊敬, 更不用说树立老师适当的威信了, 这样不利于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工作。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学习往往不仅仅靠他们的“自觉”, 更需要老师给他们适当的“压力”, 这并不是“朋友、伙伴”所能起的作用, 而是需要老师适当的“威信”。当然, 同一件事, 有时却有不同的效果, 这可能跟师生间的性格、阅历等因素有关。我觉得师生间保持恰到好处的距离, 才是最佳的情感交流的教育状态。

三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要以情感为基础, 以交流为条件

情感交流较之其他任何一种交流更需要彼此间的相互尊重, 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具有较高层次的情感素质, 要以对学生的尊重和热爱为中心, 要有真情感、同情感、责任感等方向的情感体验。

从教几年来, 我养成了下课后、下操后和学生一起停留几分钟的习惯。有时一起讨论课堂上遗留下来的问题, 有时说一说班上近两天的新鲜事, 有时和同学们一起玩会儿。这样师生间相处得非常融洽, 学生会主动向我吐露心声, 而我也可以适时地给予指点、引导。这样, 老师的良好形象就会在学生心目中油然而生。

当学生犯了错误时, 我们若能用宽容的心去原谅他们, 以婉转的语言说服他们, 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上学期初, 我班上的一学生偷了家里的300元, 他爸爸知道后与我联系, 告诉我实情。我让他爸爸与我配合, 先不要打骂孩子, 装作此事不曾发生过。我选了一个恰当的时机, 温和地说:“听你爸爸说你们家里丢了300元钱。你最近是不是需要用钱?如果你急着用钱而拿了家里的钱来不及告诉你爸爸, 那放学后跟你爸爸说一下吧!他很着急。你父母只有你一个孩子, 他们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 如果以后需要用钱, 只要是用在正当的地方, 跟他们说, 他们一定会理解你的。”就这样, 在婉转的谈话中, 我始终没有说“偷”字, 保护了他的自尊。在这宽容的气氛里, 他一五一十地交代了事情。自始至终, 我没有气急败坏的批评, 没有愤怒的指责, 只是跟他谈心、聊天。在他父母的配合下, 该学生一直以来拿家里的钱随意挥霍的不良行为彻底改正了。

四情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要求师生之间进行心与心的交流

情感教育即教育者引导学生产生对自我生命的认同、肯定、接纳、珍爱, 对生命意义的自觉、欣悦以及对他人生命, 甚至对于整个世界的同情、关怀和钟爱。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都不同, 所以班主任要对症下药, 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 使师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对于男女之情似懂非懂, 对异性充满神秘感和吸引力, 有的出现了早恋。我班一位女生, 对班里的一位男生心存好感, 一回家便打电话给男生。周末, 一天要打十几个电话, 而谈的又不是学习上的事, 对方父母一接电话, 她便挂线, 使得男生的父母十分不安。于是, 我单独与她谈话, 先从自己的“少年情事”说起, 让她明白这并非见不得人的丑事, 老师也曾经历过, 继而又聊到过分的亲昵举动会招来非议的目光, 使自己分心, 不仅影响了学业, 还让家长担心。这时, 她可能联想到自己的行为正引发了这些后果, 因此也深有体会地表示赞同我的观点。果然, 经过这番交流后, 这位女生再也没有像以前那样沉迷于“恋情”, 而是把精力放到了学业上, 与那位男生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

实践证明, 情感交流是班主任德育工作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 它将更好地为学校德育工作服务。愿我们的每一位班主任朋友都能有如此宽阔的胸襟与自由舒展的心灵!这样, 班主任工作将会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2]孟繁华.赏识你的学生[M].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3

班级文化建设交流材料(石进朝)

班级文化建设交流材料(石进朝)(精选2篇)班级文化建设交流材料(石进朝) 第1篇让书籍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创建班级特色,凝集班级正能量八...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