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联欢会的建议书
班级联欢会的建议书(精选4篇)
班级联欢会的建议书 第1篇
今天,我们举行了盼望已久的联欢会,真让人高兴。
从中午12点起,就有同学来布置教室了。他们有的拿着彩带,有的拿着气球,有的带来了零食,互相商议着怎样布置教室。刚进教室,同学们就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你瞧,小王同学正在吹气球,他吹得满脸通红,像个大苹果似的也不停歇;小胡同学正在窗户上粘拉花,还不时皱一皱眉;小丽同学卖力地把桌子推到一边,好让教室有足够大的空间……不一会儿,教室就被同学们装点得活泼而又喜庆。
到了两点,主持人用洪亮的声音,宣布联欢会正式开始!顿时,大家沸腾起来,用热烈的掌握来庆祝联欢会。第一个上场的是崔夏禹和王锐轩的吉他演唱。崔夏禹怀抱吉他,对着乐谱深情地弹奏起来。再加上王锐轩优美的歌声,简直成了天籁之音,终了一首还想听一首,大家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还有那个小品,也十分精彩,那一句句风趣的话,逗得同学们捧腹大笑。有的同学笑出了眼泪,有的同学笑地前仰后合,还有的同学笑到肚子疼可仍然笑个不停,连演员自己也笑了。于是,这个小品是在大家的笑声中结束的。这个联欢会同学们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个个都拿出了看家本领,真是精彩极了。
下课铃偏偏在这时候响起来,我们只有长叹一声,用神速将盯紧椅摆放好,又把垃圾清理干净,才恋恋不舍地下了课。
优爸点评:优爸读小作者的文章,也能感受到小作者和同学们的兴奋,现场的欢乐气氛也感染了优爸!作为一篇记叙文,小作者清晰地记述了整个事件的全过程,语言流畅,结构完整。文章从班会的准备开始叙述,小作者从中选取了几个有特色的细节予以特写,吹气球“吹得满脸通红,像个大苹果似的”,粘拉花“不时皱一皱眉”,非常细微的细节展现,让同学们布置场景的认真体现得淋漓尽致。班会正式开始,小作者以吉他弹唱的节目写台上的表演,以大家的笑声写台下观众对小品的肯定,两方面的表现都可圈可点,优爸有一点小的想法,小作者可以将自己听到歌声后思维的遨游加入文章,这样就比单纯的“天籁之音”要生动具体多了!
小作者:刘雅雯
公众号:优页作文选
新班级组建的三点建议 第2篇
一、共订目标, 明确方向
共同奋斗目标, 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因此, 作为新官的班主任必须就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状况, 和学生一块儿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 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指明前进的方向。在实现该目标的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使每一目标的实现, 都成为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 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1. 上好班会, 凝聚人心人气
为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刚开学, 我就召开了主题为“和谐班级, 人人参与”的班会。发动大家为班集体出谋划策。随后, 我又相继召开了“我是班级树上的一片树叶”和“养成好习惯, 为班添光彩”等主题班会。
2. 精心策划, 制定可行方案
有了“心往一处想”, 需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案使“力往一处使”。此时, 要注意两点: (1) 宣布本班的各项具体情况。如班级的总分排名, 各学科的排名, 各个分数段的人数等。 (2) 通过观察和同学反映, 确定班级存在的主要问题, 使同学们在矫正问题时有章可循, 并制定班级的各项目标。既有学习目标, 也有行为习惯培养目标, 将目标细化到各个学期各个人, 使人人有目标有责任。
3. 举目可见, 各项目标上墙
各项目标制定之后, 和同学们精心设计策划, 把班级目标和个人目标贴在墙上, 使他们举目可见, 触手可及, 既有亲切感, 又有必须完成的压力和动力, 检查落实也方便。
二、各尽其能, 发挥所长
彩虹的美丽在于七色光彩, 班级的美丽在于学生的独特性。所以要建成一个良好的新集体, 必须发挥同学们的特长, 使他们各尽所能, 为班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 老师树榜样, 无声胜有声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一种什么人, 自己就该当是这种人。”班主任的表率作用, 会潜移默化地转移到学生身上。在班级工作中, 老师的亲历亲为给同学们各尽所能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品格上的支撑, 激发了同学们为班级做贡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了基础。
2. 确定班干部, 找准领头人
毋庸置疑, 班干部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任何一个能干的班主任也不能在“独舞”中管好班级, 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在确定班干部的人选上, 我的做法是同学们毛遂自荐和老师任命相结合。
3. 人人现风采, 雏鹰展翅飞
每个学生在班级中都必须有一席之地, 都必须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这样, 他们才会体会到成长的快乐, 班级才能成为每个人的园地。为让同学们实现自身价值, 健康快乐的成长, 我初时采取如下措施: (1) 第一次课, 以“优点大家夸”为主题, 给每个同学一分钟展示才华。 (2) 对于学习纪律相对薄弱的学生, 让他们寻找所在组学习、纪律好的学生结对子, 共同进步。 (3) 利用各种渠道, 树立榜样, 每天把“纪律标兵”“小雷锋”“发言积极者”等写表演栏里。
三、团结协作, 互助前行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只有团结协作, 相互配合才能奏出优美的乐章, 在集体中不断成长。为此, 我采取了如下措施: (1) 利用各种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团结就是力量”。例如, 我和同学们一起做“手指抬人”的游戏。大家一起用一根手指去抬一个同学, 开始大家认为不可能抬起, 但经过尝试, 发现七八个人就做到了。高兴之余, 同学们自然得出:“一根食指的力量有限, 但只要大家朝着一个目标努力, 力量就是无限的”。 (2) 学习纪律方面, 采用小组PK和结对子法。学习中, 我把班级分为九个小组, 每组六人, 面对面排座, 他们的学习及纪律表现捆绑在一起, 评比在各小组之间展开。为加强小组内部的合作, 我又采取了结对子法。由同学们自行结成对子, 相互帮助, 共同提高。
班级文化的建议 第3篇
一、班级精神氛围构建所要达到的功能和要解决的问题以及构建策略
1. 整合功能
观察发现,小学生的合群性高,高中生的独立性强,而初中生在班级群体中多以亚群状态存在,这是由学生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点决定的。初中生由依赖向独立过渡及其更希望得到同伴接纳和认同的心理特点,导致初中生从初一第一学期开始逐步按志趣不同、学力大小、道德差异分化成若干亚群,到初中二年级层次分明且相对固化。这时候,学生的自我评价标准不再看重老师和其他亚群的认可,而更多的在乎所在群体的接纳。
构建策略:上述问题是基于亚群的自然分化生成而假设的。为了预防问题的产生,老师就在亚群的形成过程中施加积极的教育干预。有经验的班主任会有意引导亚群的形成,通过教育引导调整亚群的成分,不断地进行分化和整合,充实积极亚群,瓦解消极亚群,使优秀亚群变为强势亚群,在班级影响中占据主导地位,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班级风气。
2. 调节功能
小学生在自己编织的五彩梦中醒来变成了初级中学的学生,似乎一下子长大了,他们试图清醒地对待人生,却发现一切都变得陌生:学习难度增加了、异性同学的关系变得微妙了、老师的绑绳松了、自己无所适从了。
构建策略:初中班主任应重视分析初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关注并注意引导其从依赖到独立的过渡。鉴于初一上学期学习任务不重,应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由老师推荐的课外读物,尽快建立宽阔的知识平台,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初一上学期更加重视活动课程的开展,通过文体活动,各种竞赛如演讲、学科知识竞赛、课外知识竞赛等,强化学校的吸引力、班组凝聚力、团队精神和求知欲望。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尽快养成善于质疑、独立思考、寻求帮助的良好学习习惯。整个初中阶段都要重视青春期心理辅导,创设团体交往与合作的环境,引导建立相互信任、尊重、关心的人际关系,给心理不适的同学以温暖和慰藉。
3. 镜像功能
初中生处于自我意识增强,价值观逐步形成的时期,学会了经常反省、检查自己。他们在否定师长权威的同时,把目光更多地盯在班级群众和亚群同伴上。
构建策略:初中生学习和成长和驱动力来自积极的社会评价,换句话说,初中生把班级群体当成一面镜子,时常评价自己并鞭策自己。所以班主任在构建班级的精神氛围时,必须把握积极健康的舆论导向并使其占据主导地位。努力引导并尽快促使班级整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的道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
二、班组精神氛围构建常用的几种有效方法
1. 对话法
对话法直接来源于人文主义心理学、教育学思想的一种较为现代的教育方法。这一方法的核心是将真诚、信赖、尊重等观念引入师生关系,要求老师作为学生的伙伴、朋友,平等地讨论而不是居高临下地进行价值说教。对“问题学生”是最为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
2. 两难推理法和价值澄清法
两难推理是设计一些学生道德“最近发展区”的两难问题、情境、活动,并提出一个道德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思考、检验自己的立场,反思不同意见。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检查、自我调控的能力。在讨论中由于存在不同道德水平的解释和结论,可以引导学生朝更高一级的道德水平发展。
价值澄清法强调每个人都有机会和权利通过讨论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念,珍惜和实践自己的道德判断。
评价过程:自我选择(自由选择——从许多可供选择的项目中选择)——自我评估(对可供选择的项目作思考,并考虑选择的后果——珍惜个人选择)——自觉行动(把个人选择公开——根据选择去行动——重复这种行动,化为行为方式)。老师在评价过程中保持价值中立。
借鉴:有利于培养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重视德育过程;主张注重学生道德认识上的道德动机和道德冲突;符合学生在积极的社会评价中成长这一心理特点。
高中班级管理的几点建议 第4篇
一、给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与尊重
唯有从内心爱学生, 才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 实现无隙沟通, 共享快乐。爱学生, 首先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只有了解了学生的性格、爱好、习惯与处事方式, 才能对症下药地进行心理疏导。笔者在与学生交往时, 总是认真倾听学生的心事, 用心体会学生的感受, 分享他们的快乐与忧愁。尊重学生会使其心理需求得以满足, 获得进步的勇气与动力。实践表明, 只有班主任认同并尊重学生, 才能激发其学习潜能。尊重学生, 就不能以学习成绩来区别对待学生, 而应该主动发现各层次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鼓励所有学生不断进步。
二、坚持正面引导学生
提到教师, 人们总会想起“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八个字。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要成为学生的表率, 即所谓的“言传身教”。班主任更是如此, 作为班级的领头人, 班主任应该做到言而有信、言而有度、言出必行。唯有如此, 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和崇高威信。在纪律方面, 班主任应该勇当楷模, 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必须首先做到, 至少应该做到上班不迟到、讲课不拖堂、穿戴要得体。在管理学生时, 应该一视同仁, 不能掺杂个人喜好, 否则管理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三、调动学生的主人翁精神
班级是所有学生的家园, 而不是班主任的自留地。只有人人参与管理的班级才会形成凝聚力, 凝聚力增强了, 什么工作都会变得轻松起来。因此, 学生主人翁精神的发挥对于班级管理来说特别重要。那么, 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呢?笔者的经验是:让班级成员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如将桌椅摆放、门窗卫生、黑板清理等全都分包到学生人头上。为规范班级活动秩序, 在建立班规班纪的同时, 赋予所有学生批评权、表决权和建议权。如班级所有成员都可对随地扔垃圾的学生提出批评, 所有学生都有权制止班级内的大声喧哗行为。人人参与班级管理, 班内事务就会变得好管了、顺畅了。
四、重视团组织和班干部队伍建设
良好班风的形成与学生干部关系密切。在学生当中, 学生干部是核心、是骨干。因此, 选用学生干部应该遵循品学兼优、号召力和组强力强的原则。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当中, 班主任应该以高于一般学生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干部, 让其成为各方面的模范、班主任的左膀右臂。首先, 我们应该选好干部。现如今, 多数高中学生不愿意当班、团干部, 认为会耽误学习。针对这一现象, 我们应该引导他们认识到从事班、团工作实际上是培养和锻炼组织能力、管理能力的过程, 是对自己学习与生活的施重加压的一种途径, 对于步入社会、走入高校都是非常有利的。此外, 当他们在工作过程中遇到困惑或不解时, 我们应该随时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及时采纳, 充分发挥他们的协助作用。
五、密切联系任课教师
班主任的工作并非只有纪律和卫生的管理, 还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而教育教学是全体任课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做好的。因引, 想要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整体推进, 班主任就必须与各科教师通力合作。首先, 班主任要鼎力支持各科教师的教学工作, 及时了解各科的教学情况, 与任课教师一起与学生沟通、交流, 引导偏科学生主动找相应教师补课;其次, 班主任要以身作则, 尽量用课上时间来完成所有教学任务, 尽量少留或不留课外作业, 给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留足时间;再次, 如果可能的话, 最好能让任课教师参与班级活动, 分担部分班级管理工作, 这样既能减轻班主任的管理负担, 也能增进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情感。
六、及时、恰当地与家长沟通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才能获得教育的成功。由于环境不同, 学生在学校和家庭当中会有不同的表现, 接受教育的方式也有较大的差异。正因如此, 我们才会经常听家长说:“老师说什么孩子都听, 我们说什么他们也不听”。这主要是由三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学生与家长接触时间较长, 对于家长单一、重复的说教产生了逆反心理;二是班级人数较多, 学生往往会因为爱慕虚荣而暂时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三是教师的教育方法、教育方式明显优于部分家长。因此, 班主任应该及时、恰当地与家长沟通, 一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为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便利;二是引导家长科学、合理地与学生沟通, 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补。
班级联欢会的建议书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