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八年级数学上代数复习

来源:开心麻花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八年级数学上代数复习(精选6篇)

八年级数学上代数复习 第1篇

八年级数学上实数期末复习数学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江苏省洪泽县黄集中学-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

A. =4 B. =±5 C. =1 D. =±5

【答案】A

2.(陕西省西安市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的算术平方根是( )

A. 3 B. C. ±3 D. ±

【答案】B

【解析】∵ =3,

而3的算术平方根即 ,

∴ 的算术平方根是 .

故选B.

3.(陕西省西安市陕师大附中2017-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第一阶段模拟测试题)下列语句正确的是( )

A. 的平方根是±8 B. 是 的平方根

C. =±3 D. ( -2 )2的平方根是 -2

【答案】B

4.(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罗凤中学2017-20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32=﹣9 C. D.

【答案】B

【解析】A选项,因为2的立方是8,所以 ,所以A选项错误,

B选项,因为﹣32表示3的平方的相反数,所以﹣32=﹣9,所以A选项正确,

C选项,因为 表示9的算术平方根,所以 所以C选项错误,

D选项,因为 表示平方的算术平方根,所以 ,所以D选项错误,

故选B.21世纪教育

5.(内蒙古乌海市第四中学2016-20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27的立方根是±3 B. 9的算术平方根是3

C. 的平方根是±4 D. 立方根等于平方根的数是1

【答案】B

【解析】A选项中,27的立方根是3,因此本选项错误;

B选项中,9的算术平方根是3,因此本选项正确;

C选项中, 的平方根是 ,因此本选项错误;

D选项中,立方根等于平方根的数只有0,因此本选项错误;

故选B.

6.(江苏省宜兴市环园联盟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任何一个数都有平方根 B. 立方根等于平方根的数是1

C. 算术平方根一定大于0 D. 任何正数都有两个平方根

【答案】D

【解析】因为负数没有平方根,所以A选项错误,因为立方根等于平方根的数是0,所以B选项错误,因为0的算术平方根等于0,所以C选项错误,因为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D.

7.(辽宁省辽阳县首山镇第二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数学试题)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 ,则这个数的立方根是 ( )

A. B. C. 2 D. 4

【答案】D

【解析】因为若一个数的平方根是 ,

所以这个数是64,

所以这个数的立方根是4.

故选D. 21世纪教育

8.(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在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 B. C. 3.14 D.

【答案】D

9.(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五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数学试题)在(﹣ )0, ,0, , ,0.010010001…, ,﹣0.333…, 中,无理数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答案】C

【解析】在上述各数中, , , ,其余各数不能再化简,由此根据无理数的定义:“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分析可知,其中是无理数的是: 、 、 、 ,共计4个.

故选C.

10.(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北片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如图,数轴上点 表示的数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有图可知:

A. 不可能.

B. 不可能.

C. 有可能.

D. 不可能.

故选C.

11.(浙江省乐清市育英寄宿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普通班))大于- 且小于 的整数有 ( )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

【答案】C

12.(重庆市第七十一中学、第六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实数﹣5,0,﹣ ,3中最大的数是

A. ﹣5 B. 0 C. ﹣ D. 3

【答案】D

【解析】根据零大于负数,正数大于零,得最大的数是3,

故选:D. 21世纪教育

13.(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12月月考)数学试题)实数 的整数部分是( )

A. 2 B. 3 C. 4 D. 5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

的整数部分是3.

故选B.

14.(福建省厦门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已知 ,若b是整数,则a的值可能是( )

A. B. C. D.

【答案】C

15.(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数学期中测试题)在数轴上标注了四段范围,如图,则表示 的点落在( )

A. 段① B. 段 ② C. 段③ D. 段④

【答案】C

【解析】解:2.62=6.76,2.72=7.29,2.82=7.84,2.92=8.41,32=9,∵7.84<8<8.41,∴ ,∴ 的点落在段③,故选C.

16.(福建省厦门六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初二数学试卷)若 ,且a,b是两个连续的正整数,则 的值是( ).

A. 9 B. 5 C. 4 D. 3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得a=4,b=5, .所以选D.

17.(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实验学校等七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估计 的值在( )

A. 2和3之间 B. 3和4之间 C. 4和5之间 D. 5和6之间

【答案】C

【解析】3< <4,4< +1<5.

故选C.

18.(河南省郑州五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卷)若 ,且x 是整数,则满足条件的x的值有( )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

【答案】A

19.(2017-2018学年滕州市张汪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试题 第二章 实数 检测题)估计 的值是在( )

A. 3和4之间 B. 4和5之间 C. 5和6之间 D. 6和7之间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16<19<25,

∴4< <5.

故选B.

20.(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实数第四节《估算》课时练习)我们知道 是一个无理数,那么 —1的大小在( )

A. 4和5之间 B. 2和3之间 C. 3和4之间 D. 1和2之间

【答案】B

八年级数学上代数复习 第2篇

一、知识要点

有一些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用算术方法解答比较繁、难,甚至无法列式算式,这时我们可根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

二、精讲精练

【例题1】某车间生产甲、乙两种零件,生产的甲种零件比乙种零件多12个,乙种零件全部合格,甲种零件只有4/5合格,两种零件合格的共有42个,两种零件个生产了多少个?

【思路导航】本体用算术方法解有一定难度,可以根据两种零件合格的一共有42个,列方程求解。

解:设生产乙种零件x个,则生产甲种零件(x+12)个。

(x+12)×4/5+x=42

4/5x+9+x=42

9/5x=42-9又3/5

x=18

18+12=30(个)

答:甲种零件生产了30个,乙种零件生产了18个。

练习1:

1.某校参加数学竞赛的女生比男生多28人,男生全部得优,女生的3/4得优,男、女生得优的一共有42人,男、女生参赛的各有多少人?

2.有两盒球,第一盒比第二盒多15个,第二盒中全部是红球,第一盒中的2/5是红球,已知红球一共有69个,两盒球共有多少个?

3.六年级甲班比乙班少4人,甲班有1/3的人、乙班有1/4的人参加课外数学组,两个班参加课外数学组的共有29人,甲、乙两班共有多少人?

【例题2】阅览室看书的学生中,男生比女生多10人,后来男生减少1/4,女生减少1/6,剩下的男、女生人数相等,原来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在阅览室看书?

【思路导航】根据剩下的男、女人数相等的题意来列方程求解。

解:设女生有x人,则男生有(x+10)人

(1-1/6)x=(x+10)×(1-1/4)

x=90

90+90+10=190人

答:原来一共有190名学生在阅览室看书。

练习2:

1.某小学去年参加无线电小组的同学比参加航模小组的同学多5人。今年参加无线电小组的同学减少1/5,参加航模小组的人数减少1/10,这样,两个组的同学一样多。去年两个小组各有多少人?

2.原来甲、乙两个书架上共有图书900本,将甲书架上的书增加5/8,乙书架上的书增加3/10,这样,两个书架上的书就一样多。原来甲、乙两个书架各有图书多少本?

3.某车间昨天生产的甲种零件比乙种零件多700个。今天生产的甲种零件比昨天少1/10,生产的乙种零件比昨天增加3/20,两种零件共生产了2065个。昨天两种零件共生产了多少个?

【例题3】甲、乙两校共有22人参加竞赛,甲校参加人数的1/5比乙校参加人数的1/4少1人,甲、乙两校各有多少人参加?

【思路导航】这题中的等量关系是:甲×1/5=乙×1/4-1

解:设甲校有x人参加,则乙校有(22-x)人参加。

1/5x=(22-x)×1/4-1

x=10

22-10=12(人)

答:甲校有10人参加,乙校有12人参加。

练习3:

1.学校图书馆买来文艺书和连环画共126本,文艺书的比连环画的少7本,图书馆买来的文艺书和连环画各是多少本?

2.某小有学生465人,其中女生的比男生的少20人,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3.王师傅和李师傅共加工零件62个,王师傅加工零件个数的比李师傅的少2个,两人各加工了多少个?

【例题4】甲书架上的书是乙书架上的5/6,两个书架上各借出154本后,甲书架上的书是乙书架上的4/7,甲、乙两书架上原有书各多少本?

【思路导航】这道题的等量关系是;甲书架上剩下的书等于乙书架上剩下的4/7。

解:设乙书架上原有x本,则甲书架上原有5/6x本。

(x-154)×4/7=5/6x-154

x=252

252×5/6=210(本)

答:甲书架上原有210本,乙书架上原有252本。

练习4:

1.儿子今年的年龄是父亲的1/6,4年后儿子的年龄是父亲的1/4,父亲今年多少岁?

2.某校六年级男生是女生人数的2/3,后来转进2名男生,转走3名女生,这时男生人数是女生的3/4。原来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3.第一车间人数的3/5等于第二车间人数的9/10,第一车间比第二车间多50人。两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例题5】一个班女同学比男同学的2/3多4人,如果男生减少3人,女生增加4人,男、女生人数正好相等。这个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思路导航】抓住“如果男生减少3人,女生增加4人,男、女生人数正好相等”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解:设男生有x人,则女生有(2/3x+4)人。

x-3=2/3x+4+4

x=33

2/3×33+4=26(人)

答:这个班男生有33人,女生有26人。

练习5:

1.某学校的男教师比女教师的3/8多8人。如果女教师减少4人,男教师增加8人,男、女教师人数正好相等。这个学校男、女教师各有多少人?

2.某无线电厂有两个仓库。第一仓库储存的电视机是第二仓库的3倍。如果从第一仓库取出30台,存入第二仓库,则第二仓库就是第一仓库的4/9。两个仓库原来各有电视机多少台?

八年级数学上代数复习 第3篇

一、制订科学合理的复习计划, 确保复习任务完成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 按照班计划, 必须有的放失, 按初中数学设计的内容可以分为200多个知识点, 应分别让学生了解、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等达到不同层次的要求, 仅在两个多月之内全面完成, 任务重难度大, 为此制订复习计划尤为重要。力争在计划上: (1) 能全面完成所有内容的复习。 (2) 计划中目标要明确, 应对200多个知识点进行细化分类, 做到考点清晰。 (3) 安排好复习时间, 落实好每一课时的考点任务及复习内容。 (4) 安排好综合训练的时间, 查漏补缺。 (5) 定位考试模型, 理清考试思路。

二、系统整理, 全面疏通, 确保课堂质量

1. 注重知识系统, 保持前后联系

初中教材知识较多, 应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 使知识系统化, 思路清晰化。如:知识考点中:负整数指数、零次幂、二次根式、乘方、特殊角的锐角三角函数值等的综合运算, 是一个必考点, 教学时, 应注意精选例题时做到与中考试题相近, 让学生掌握该考点可能出现的几种题型。

2. 精选题组, 向课堂要质量

初中数学教材共有200多个知识点, 在复习过程中不可能像新课教学一样面面俱到, 结合我省、我市及全国各省市近几年来的命题导向, 就《数与代数》这一部分而言, 把教材涉及的70多个知识点细化成了35个考点, A卷约占45分, B卷约占35分, 教学时根据内容建议做到: (1) 每节课教学内容、考点明确。 (2) 考点题型做到举一反三, 培养发散思维。 (3) 选择中考题型为例题。 (4) 教会学习方法, 不断总结和提高。 (5) 设计好每一课时的训练题型, 分层要求, 分类指导。任何班级学生都有好、中、差之别, 教学内容应有所不同, 习题的数量和难度也应有所差别, 复习方法也应因人而异。对于尖子学生除切实抓好双基外, 还要重点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对于中等生和学困生, 则应重点放在抓好“双基”的复习上。同时我们也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复习, 只有针对实际, 区别对待, 才能收到好的复习效果。 (6) 严格要求, 讲求落实。有的学生到了复习阶段, 只是满足于弄清思路, 而不规规矩矩完成作业, 结果眼高手低。诚然, 多数习题不必一一仔细做到底, 但对教师精选的典型题型、新颖题型, 则一定要学生坚持做到底, 而且力求一次就要做准确, 教师也应分类布置, 明确要求, 采取适当的方法加以检查。

3. 重视考纲研究, 确保教学效果

教师认真分析, 研读考纲要求, 明确考点题型和分值, 有的放矢, 事半功倍。在《数与代数》这一部分, 年年必考的知识点: (1) 相反数、倒数、绝对值、乘方的意义。 (2) 简单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3) 负整数指数、零次幂、二次根式、乘方、特殊的锐角三角函数值等的综合运算。 (4) 探索发现规律。 (5) 因式分解几种方法。 (6)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7) 求一元一次不等式 (组) 的解集。 (8) 方程 (组) 、不等式 (组) 与函数的有关知识综合运用。 (9) 确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0) 函数的图象。 (11) 一次函数和平面图形的有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12) 一次函数解决实际的问题。 (13) 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 (14) 二次函数、一次函数和平面图形的面积、三角形全等与相似等知识的综合应用, 其余知识点在考试中交替出现, 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 目标明确。

三、归类复习, 强化训练, 整合提高

1.进入综合练习阶段, 教师应加强模拟试卷的适应性评价, 让学生心中有数

对评价的要求让学生心中有数, 教师了如指掌。通过强化训练, 教师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 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在此学习阶段所必须具备的知识。

2.对解答题中的较难题目做到思路清楚, 举一反三, 延伸拓展

教师对评价中的较难题目应让学生多做变式练习, 掌握其解题思路和解题格式, 让学生的知识系统化、规范化。

3.压轴题让学生思维不乱, 稳中求进

八年级(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第4篇

1.一个矩形的面积为宽为,则矩形的长为________.

2.某校九年级(1)班有50名同学,综合数值评价“运动与健康”方面的等级统计如图1所示,则该班“运动与健康”评价等级为的人数是________________.

3.八年级(1)班进行一次数学测验,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测验结果反映在扇形统计图上,如图2所示,则成绩良好的学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平面镜里看到背后墙上的电子钟数如图3所示,这时的实际时间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5.如图4是由边长为和的两个正方形组成,通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如图4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验证的一个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

6.有一个多项式为,按照此规律写下去,这个多项式的第八项是________________.

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8cm和6cm,则它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___cm.

8.若正比例函数和的图象关于轴对称,则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

9.如图5,机器人从点沿着正西南方向行了个单位,到达点后观察到原点在它的南偏东60o的方向上,则原来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根号).

10.点(2,4)在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这个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____________.

11.如图6,AB=AC,要使△ABE≌△,应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添加一个条件即可).

12.已知,,则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D.

14.现规定一种运算:※=,其中、为实数,则※+()※等于( ).

A.B. C. D.

15.如图7,希望中学制作了学生选择棋类、武术、摄影、刺绣四门课程情况的扇形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选择刺绣的学生的比例为( ).

A.11%B.12%C.13% D.14%

16.已知一次函数,若随着的增大而减小,则该函数的图象经过( ).

A.第一、二、三象限 B.第一、二、四象限

C.第二、三、四象限 D.第一、三、四象限

17.如图8,OP平分∠AOB,PC⊥OA于C,PD⊥OB于D,则PC与PD的大小关系( ).

A.PC>PD B.PC=PD C.PC<PD D.不能确定

18.如图9,等腰△ABC中,AB=AC,∠A=44o,CD⊥AB于D,则∠DCB等于( ).

A.44oB.68o C.46o D.22o

19.如图10所示的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个数为( ).

A.0个B.1个C.2个D.3个

20.如图11是某地区用水量与人口数情况统计图.日平均用水量为400万吨的那一年,人口数大约是( ).

A.180万B.200万 C.300万 D.400万

21.如图12是某校初一学生到校方式的统计图,根据图形可得出步行人数占总人数的( ).

A.60% B.50%C.30%D.20%

22.一次函数,若,则它的图象必经过点( ).

A.(1,1)B.(1,1) C.( 1,1) D.(1,1)

23.将直线向上平移两个单位,所得的直线是( ).

A.B. C.D.

24.在直角坐标系中,A(1,2)点的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得到A'点,则A与A'的关系是( ).

A.关于轴对称B.关于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D.将点向轴负方向平移一个单位

三、解答题(共52分)

25.(1)计算:;

(2)计算:;

(3)分解因式:.

26.如图13,一轴对称图形已画出了它的一半,请你以点画的竖线为对称轴画出它的另一半.

27.如图14,已知D、E是等腰△ABC底边BC上两点,且BD = CE.求证:∠ADE=∠AED.

28.试确定、的值,使下列关于与的多项式是一个五次三项式:

.

29.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30.如图15,已知点在∠AOB内,点M、N分别是点关于直线AO、BO的对称点,M、N的连线与OA、OB交于点E、F,若△PEF的周长是20cm,求线段MN的长.

31.如图16是某班学生外出乘车、步行、骑车的人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图.

(1)求该班有多少学生?

(2)补上分布直方图的空缺部分;

(3)在扇形统计图中,求表示骑车人数的扇形所占的圆心角度数;

(4)若全年级有500人,估算该年级步行人数.

32.某天上午6点钟,汪老师从学校出发,乘车到市里开会,8点准时到会场,中午12点钟回到学校,他这一段时间内的行程(km)与时间(h)的关系可用如图17中的折线表示,根据图17提供的有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开会地点离学校多远?

(2)求出汪老师所经返校路程(km)与所花时间(h)的函数关系式;

(3)请你用一段简短的话,对汪老师从上午6点到中午12点的活动情况进行描述.

四、创新拓展(共20分)

33.某批发商欲将一批海产品由地运往地,汽车货运公司和铁路货运公司均开办了海产品运输业务.已知运输路程为120千米,汽车和火车的速度分别为60千米/时和100千米/时.两货运公司的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如下表所示:

注:“元/吨·千米”表示每吨货物每千米的运费;“元/吨·小时”表示每吨货物每小时的冷藏费.

(1)设该批发商待运的海产品有(吨),汽车货运公司和铁路货运公司所要收取的费用分别为(元)和(元),试求出和分别与的函数关系式;

(2)若该批发商待运的海产品不少于30吨,为节省运费,他应该选择哪个货运公司承担运输业务?

34.如图18—,△ABC和△CEF是两个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且有一个公共顶点C,连接AF和BE.

(1)线段AF和BE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2)将图中的△CEF绕点C旋转一定的角度,得到图,(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3)若将图中的△ABC绕点C旋转一定的角度,请你画出一个变换后的图形(草图即可),(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作出判断不必说明理由;

(4)根据以上证明、说理、画图,归纳你的发现.

参考答案:

一、1.;2.19人;3.45;4.21:05;5.;6.;7.20或22; 8.2; 9.( 0,4+ );10.;11.答案不唯一,如:∠B=∠C,或AE=AD,或∠AEB=∠ADC等等; 12.. 二、13.D;14.B;15.C; 16.B; 17.B; 18.D; 19.C;20.A;21.B;22.D;23.A;24.B.三、25 (1)原式=;(2)原式=;(3)原式=. 26.略27.因为AB=AC, 所以,∠B=∠C,又BD=CE,所以,△ABD≌△ACE,所以,∠ADB=∠AEC, 即 ∠ADE=∠AED. 28.=3,=5;29. =24;30.MN=20cm.提示:先证线段ME=EP,FP=FN;31.(1)由统计图可知,乘车的有20人,且占50%,所以全班共有40人;(2)直方图略;(3)圆心角度数=€?60€?108€埃唬?)估计该年级步行人数=500€?0%=100人. 32.(1)开会地点离学校有60千米;(2)设汪老师在返校途中与的函数关系式为(≠0).由图可知;图象经过点(11,60)和点(12,0),所以解之,得所以=60+720(11≤≤12);(3)汪老师由上午6点钟从学校出发,乘车到市里开会,到了40公里处时,遇到了堵车,后约30分钟才通车,在8点钟准时到达会场开了3小时的会,会议一结束就返校,结果在12点钟到校.四、33(1)=2€?20+5€?120€?0)+200=250+200,=1.8€?20+5€?120€?00)+1600=222+1600;(2)若=,则=50,所以当海产品不少于30吨但不足50吨时,选择汽车货运公司合算;当海产品恰好是50吨时,选择两家公司没有区别;当海产品超过50吨时选择铁路货运公司费用节省一些; 34(1)AF=BE.证明:在△AFC和△BEC中,因为△ABC 和△CEF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C=BC,CF=CE,∠ACF=∠BCE=60€?所以△AFC≌△BEC,故AF=BE,(2)成立.理由:在△AFC和△BEC中,因为△ABC和 △CEF是等边三角形,所以AC=BC,CF=CE,∠ACB=∠FCE=60€?所以∠ACB∠FCB=∠FCE∠FCB.即∠ACF=∠BCE,所以△AFC≌△BEC.所以AF=BE.(3)此处图形不惟一,如图,(1)中的结论仍成立,(4)根据以上证明、说明、画图,归纳如下:如图,大小不等的等边三角形ABC和等边三角形CEF有且仅有一个公共顶点C,则以点C为旋转中心,任意旋转其中一个三角形,都有AF=BE.

八年级数学上代数复习 第5篇

(一)班级姓名

1、一个多位数的百万位和百位上都是9,十万们和十位上都是5,其他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2、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是奇数中最小的合数,百万位上是最小的质数,万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千位上是同时能被2和3带队的一位数,百位上是最小的合数,其余各位上都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数写作(),读作()。

3、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645。这三个奇数中,最小的奇数是()。

4、差是1的两个质数是()和(),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

5、观察并完成序列:0、1、3、6、10、()、21、()。

6、在一条长50米的大路两旁,每隔5米栽一棵树(两端都要栽),一共可栽()棵树。

7、被减数减去减数,差是0.4,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2,减数是()。

8、两个数的积是45.6,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是()。

9、将一条57 长的绳子平均截成5段,每段占这条绳子的10、1,积10,是()米。4 的分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单位,它的倒数7

是()。的分子加上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7

2112、三个分数的和是,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的比是1∶2∶3,这三个分数1011、分别是()、()、()。

八年级数学上代数复习 第6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结合具体情境解决问题,使学生关注对运算意义及其关系的理解;在掌握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合理地选择进行简算的方法;进一步深化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点的移动、以及求近似数的知识内容的理解;能正确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知识进行融会贯通的复习,使学生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养成回顾与整理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解决具体情境的问题,使学生在用知识的过程中强化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明晰,内化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关注对运算意义及其关系的理解;在掌握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合理地选择进行简算的方法;进一步深化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点的移动、以及求近似数的知识内容的理解;能正确计算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合理地选择进行简算的方法;进一步深化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点的移动、以及求近似数的知识内容的理解。

三、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梳理

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出示:0.45。

教师:在学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后,看到这个小数,你都可以想到什么呢?

预设:

这个小数读作零点四五;

0.45表示45/100;

4在十分位上表示4个十分之一,5在百分位上表示5个百分之一;

如果0.45保留一位小数,那么0.45≈0.5;

0.45=0.450=0.4500,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如果把0.45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相当于把0.45乘10,小数就扩大到0.45的10倍,是4.5;如果把0.45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相当于把0.45除以10,小数就缩小到0.45的1/10,是0.045;

<<<1234&如果给0.45加上单位,可以进行单位换算,如0.45平方米=45平方分米;

教师:看到一个小数,同学们能想到这么多。现在咱们就一起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的知识点有序地梳理一下。

预设:

教师:通过对小数单元的学习,丰富了我们对数的认识。小数和整数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预设:整数部分没有最高位,最低位是个位,计数单位是一(个);小数部分没有最低位,最高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都是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2.四则运算。

教师:想一想什么是加法、减法?它们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预设:

加法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教师:想一想什么是乘法、除法?它们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预设: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因数×因数=积,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除数×商。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出示:

(1)根据316+59=375这个式子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2)根据375÷3=125这个式子写出一个乘法和一个除法算式。

(3)你会根据316+59=375,375÷3=125列出一个综合算式吗?

(4)还能再根据375÷3=125,125×16=2000列出一个综合算式吗?

预设:

(1)375-316=59,375-59=316。

<<<1234&(2)375÷125=3,125×3=375。

(3)(316+59)÷3=375÷3=125。

(4)375÷3×16=125×16=2000。

教师:对于四则混合的算式,该怎样计算呢?

预设: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两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时,要先算括号里,再算括号外。

3.运算定律。

教师:当我们在算式中看到了有特点的数,你会怎么办?

预设:简便计算。

教师:我们都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先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再用字母式表达。

预设:

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a-b-c=a-c-b。

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a÷b÷c=a÷c÷b。

出示:

教师:这两位同学在计算时,各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预设:

小明运用了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小民运用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教师:这两位同学在计算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

第一题把59拆成了50+9,第二题是把16拆成了8×2。都是用一个式子表示等量表示一个数字。

4.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出示:

<<<1234&(1)白菜和萝卜一天共卖多少钱?

(2)白菜比土豆多卖多少钱?

预设:

(1)60.45+29.75=90.2(元)。

答:白菜和萝卜一共卖90.2元。

(2)60.45-37.6=22.85(元)。

答:白菜比土豆多卖22.85元。

教师:在竖式计算时,有什么要注意的?

预设:

在竖式计算时,要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出示: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5.3+5.95+4.7=5.3+□+5.95(3.5+12.8)+7.2=□+(□+□)

预设:5.3+5.95+4.7=5.3+4.7+5.95;(3.5+12.8)+7.2=3.5+(12.8+7.2)。

小结:整数的加法运算定律可以用在小数的加法中。

教师:谁来说一说,小数和整数在加减运算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预设:都要相同数位对齐,小数加减中是小数点对齐,整数加减中是末尾对齐。

【设计意图】重视整理和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在比较中体验数学的内在联系。

(二)巩固与提升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3.李逸只有15元,她能买哪两本书?

【设计意图】注重基本训练,关注错误资源,强化基本技能。

(三)布置作业

教材第111页练习二十五第1、2、3、7、21题。

(四)全课小结

八年级数学上代数复习

八年级数学上代数复习(精选6篇)八年级数学上代数复习 第1篇八年级数学上实数期末复习数学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江苏省洪泽县黄集中学-八...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