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试题
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试题(精选6篇)
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试题 第1篇
八年级数学第二次月考试题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式运算正确的是()
A.B.C.D.2.计算的结果正确的是()
A.B.C.D.3.括号内应填()
A、B、C、D、4.下列各式从左边到右边的变形中,是因式分解的是()
A.B.C.D.5.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A.
B.
C.
D.
6.的计算结果是()
A.B.C.D.7.下面是某同学在一次测验中的计算摘录
①;
②;③;
④;
⑤;⑥;⑦.
其中正确的个数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下列分解因式正确的是()
A..
B.C..D..9.如(x+m)与(x+3)的乘积中不含x的一次项,则m的值为().
A.0
B.3
C.-3
D.1
10.若15,5,则
().
A.5
B.3
C.15
D.10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1.已知:,则m的值为
.12.因式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计算=__________.
14.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
15.若,则
16.已知4x2+mx+9是完全平方式,则m=_________.
17.下列多项式能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的是
(填写序号).①
②
③
④
18.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去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如图甲),把余下的部分拼成一个矩形(如图乙),根据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可以验证
(填写序号).①a2+2ab+b2
②a2-2ab+b2
③a2-b2=
④a2+a
b-2b2
三、解答题.19.(18分)计算:
(1)
(2).(3)
(4)
(5)
(6)
20.(18分)分解因式:
(1);
(2)
(3);
(4)
(5);
(6)
(x+y)2+2(x+y)+1.21.(10分)(1)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3,y=1
(2).已知2x-y=10,求的值.
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试题 第2篇
一、史林判断(1-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宗法观念盛行的社会,姓氏是有贵贱之分的,《百家姓》中的姓氏排序是“赵钱孙李„„”,将“赵”姓排在第一,由此可推断《百家姓》最早可能出现在()A.西周B.唐朝C.宋朝D.明朝
2.1949年某天的英国《泰晤士报》用四个版面刊登了来自香港记者有关北京的报道,其中这样写到:“这是亚洲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时刻„„,这是拥有近5亿人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一种族群体的政府。”你知道所报道的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D.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A.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B.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C.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结束了中国被侵略、被压迫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4.63年前,一批优秀的中华儿女高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奔赴抗美援朝战场。从歌词中你了解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主要原因是()
A.干预朝鲜内战B.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英勇C.保家卫国D.因为朝鲜是中国的友邻
5.1956年1月2日,上海50万人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他这一宣告表明上海完成了()
A.“ 一五”计划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土地改革D.对国有企业的改革
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被誉为“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是因为这次会议通过了()A、“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第一个五年计划D、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7、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将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8、1984年3月,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呼吁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B、推行公司制 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废除国有制 9.2006年,时任我们广西区党委书记的刘奇葆,在“环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上提出了广西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的“M”型战略,即形成一个类似“M”型的、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一轴两翼大格局。可你知道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是()
A.内地—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10.民主政治是全人类不懈的追求。在我国民主建设成就中,直接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B.多党合作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爱国统一战线政策
11.在 “一国两制”基础上回归的香港和澳门,其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主权归属B.经济制度C.社会制度D.社会生活
12.历史的瞬间,永恒的记忆!下列是记录了新中国取得辉煌外交成就的图片,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②周恩来率团出席日内瓦会议—中国首次
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以五大国身份亮相国际舞台
③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第一次④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飘扬—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③②④①D.④③②①
13、改革开放后,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开辟的一条新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建立人民公社C、发展乡镇企业 D、包产到户
1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贸易,吸引外资B、广交朋友,发展旅游
C、发展经济,增强国力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5、他对工作忠心耿耿,为人民鞠躬尽瘁,不愧为党的好干部、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这位是()
A.王进喜B.焦裕禄C.向秀丽D.雷锋
16、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C.“改革开放” D.“一国两制”
17、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我国外交事业的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③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④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④③①②B.①②③④C.④①②③D.①③④②
18、目前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前提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平等互利的原则
C.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D.求同存异的原则
19、学完中国现代史后,小华同学得出这样的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下列叙述能够体现这一认识的有()
①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②1971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③我国在解决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④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开始进入小康水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我国拥有核武器的意义在于:①加强了弱小国家的军事防御力量 ②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③打破了核大国的核垄断④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1、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华政策经历了由封锁、威胁、孤立到关系正常化的转变。导致这种转变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在中美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
22、下列外交活动中,最能反映当今中国经济走向世界的重大外交活动是()
A、中国参加万隆会议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D、中美建交
23、新中国外交成熟的标志是()
A、1949年《共同纲领》中宣布的原则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D、以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
24、人民解放军部队进驻香港、澳门最能体现中国政府()
A、对港澳行使主权B、向港澳显示强大 C、让港澳人民放心D、对港澳特别保护
25、邓小平说“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上述观点表明,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前提是()
A、一国两制B、和平谈判C、对等协商D、一个中国
二、史林释义
26、“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中华。(10分)
(1)、新中国建立后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3分)
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2)、西藏和平解放后,在西藏地区实行了怎样的制度,以确保西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事务?(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近年来拉萨极少数人企图将西藏从祖国分裂出去,你怎样看待这些人的行为?(2分)
坚决反对。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的一部分。藏独分子应立即放弃分裂活动,共同维护祖国领土和主权完整,同其他各族和谐共处。
(4)、为实现祖国统一,我国出台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请你为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标语言之有理即可。
27、从新中国成立到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重大举措。据所学知识回答:(12分)
(1)我国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有何突出特点?(4分)
特点:实现了生产资料从私有制到公有制的和平过渡,在变革生产关系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为发展经济采取了什么重要措施?(2分)
(3)在外交上采取的重大措施有哪些?(4分)
外交:组织抗美援朝,签订《朝鲜停战协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发挥积极作用;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亚非会议圆满成功。
(4)上述措施围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2分)
核心问题: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地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和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材料二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举行两党和平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能让外国插手,那样只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1)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目的是什么?(3分)
目的 :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2)、“一国两制”构想产生了哪些实际效果。(6分)
(3)“万万不能让外国插手”体现了中国政府什么原则?(3分)
原则:独立自主的原则。
三、史林探究(16分)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报纸报道“早稻产量36900斤”。
材料二人民公社时期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
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流传于农村的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材料四20世纪80年代,在湖南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吃饭靠‘两平’,一靠搞责任制的邓小平,二靠培养杂交水稻的袁隆平。”
(1)据材料一、二,指出我国农业生产上的失误。其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4分)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后果:侵害农民的利益,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片面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规律,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困难。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能促进农业的发展?(4分)
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克服了人民公社体制的弊端,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发展。
(3)据材料四,概括促进我国当今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4分)
主要因素:党的正确政策和科技的发展。
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试题 第3篇
辽宁省档案局副局长于在海对沈阳经济区八城市档案联合普法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八城市联合普法在辽宁省档案工作历史上是一个创举, 是档案部门适应新形势, 大力推进依法治档进程,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八城市档案联合普法活动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服务大局的宗旨, 此次活动的开展是档案部门落实辽宁省中部城市群规划纲要的重要体现;二是普法活动的创新性, 是全省档案部门业务工作横向联合的有益探索;三是档案工作区域协调性, 增进了相互了解与沟通, 促进了区域档案工作的和谐发展。
在肯定工作的同时, 于在海副局长对此次活动也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要高度重视, 加强领导。要把此项工作作为推进“五五”普法活动的重要任务, 加强组织领导, 确保活动取得预期效果。二是认真组织, 精心安排。各级档案部门领导要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 同时他要求省档案局全员参加到这项活动中来。各市要继续做好本地区的组织工作。三是扩大宣传, 扎实推进。要加强宣传,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扩大档案普法宣传的社会覆盖面。四是结合实际, 重视实效。要结合本地区实际, 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 引导广大群众通过自觉学习增强档案法制观念, 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
2009年4月, 为纪念《档案法》颁布22周年, 沈阳经济区八城市决定联合举办“网上档案与法制知识竞赛”活动, 并于5月15日在沈阳市召开了八城市联合普法第一次协调会, 对此次联合普法活动进行了部署。为了加强沟通与协调, 确保此次联合普法活动落到实处, 经八城市档案部门协商同意召开第二次协作会议。会上, 各市档案法制部门负责人首先就本地区开展网上档案普法答题活动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汇报, 并提出了各市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大家认为, 活动之所以取得如此大的阶段性成果, 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领导重视、组织周密。各市都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 指派专人全程指导活动的开展, 确保活动扎实有序推进。抚顺市要求所辖县区、乡镇的“一把手”全部参加答题活动;阜新市的“沈阳经济区八城市办公室”对此项工作给予了极大关注和支持。
二是加强指导、落实到位。沈阳市以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单位为突破口, 下大力气进行跟踪指导。沈阳市电视广播大学、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市司法局、市烟草专卖局等单位实现了全员参与;沈阳市铁西区将普法与执法相结合, 组织参与答题人数达到1500余人。营口市把市直单位, 特别是各大系统作为组织答题的重点, 实现了参与人员的广泛性。鞍山、抚顺、阜新、辽阳、铁岭等地区还进一步强化了普法答题活动的考核工作, 确保答题人数。
三是活动手段灵活多样。沈阳市结合“推进家庭建档、服务民生争先”共产党员工程深入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抚顺市利用抚顺党政外网和互联网网站进行广泛发动;营口市将普法活动列入执法检查和教育培训中;鞍山市设立了普法活动组织奖, 调动了基层单位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高三地理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第4篇
图1为地球绕日公转线速度变化曲线。读图,回答1~2题。
1.线速度由最小值变至最大值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 B.地球公转角速度逐渐变快
C.海南岛由旱季过渡到雨季
D.海口昼长先变长后变短
2.线速度达最大值时,30°N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可能是 ( )
A.83.5° B.80° C.40°D.36.5°
图2为2013年11月某日某时局部等压线分布图,L线为冷锋。读图,回答3~5题。
3.下列关于此时气压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郑州气压高于北京气压
B.武汉气压低于上海气压
C.华北地区气压高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压
D.渤海海域气压普遍低于长江下游地区气压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L线西北侧冷气团移动较快 B.L线东南侧冷气团移动较快
C.郑州即将出现阴雨天气 D.上海正出现雨雪天气
5.下列关于图示天气系统活动和应对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京此季节为沙尘暴高发时期,锋面活动会加剧这一灾害,市民应避免室外活动
B.武汉即将迎来雨季,锋面活动可能引发城市洪涝,应做好抗洪救灾准备
C.郑州此季节多暴雨,锋面活动可能带来狂风暴雨,应做好抗洪救灾准备
D.上海即将出现降温天气,天气预报可提醒市民增添衣服,预防感冒
2013年9月3日—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四个中亚国家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八次峰会和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图3为此次出访路线图。读图,回答6~7题。
6.从中国北京出发经图中其他五国,不可能有的自然带是 ( )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7.造成从北京到土库曼斯坦自然带地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热量不同 B.水分不同 C.海拔不同 D.纬度不同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18-60周岁)占总人口比重较大、社会抚养压力相对较小。图4为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8~9题。
8.我国“人口红利”最大时期出现在 ( )
A.1964—1968年 B.2008—2012年
C.2024—2028年 D.2040年以后
9.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B.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D.城市化速度快
美国城市地理学家斯金纳,在研究中国成都平原上集市在乡镇间的流动模型时发现,以9天为一个完整的周期中,有3天时间(初一、初四、初七)市场开设在级别较高的地区,剩下的6天则在周围几个独立市场中分配。读图5,回答10~11题。
10.该地区 ( )
A.集镇等级分为两级
B.集市的周期为3天
C.中和镇的服务范围比新店小
D.石羊场的服务功能比高店齐全
11.中和镇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 )
A.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B.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c.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D.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二、综合题
12.(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6为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其中西宁地区地处湟水谷地,武威地区地处河西走廊。
(1)描述图示东部地区、西北部地区等干燥度线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8分)
(2)西宁和武威的农业生产各具特色,其主要发展的特色农业类型分别是什么?请分析两地农业发展共同的自然区位因素。(8分)
(3)有人认为武威地区地处河西走廊,可以加大农业发展的力度。支持和反对此观点的人都有,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13.(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原木主要进口大国之一,进口原木的70%来自俄罗斯。近年来,美国、德国等一些企业纷纷到我国投资建厂,我国木制品生产企业的产业集群和专业化分工已逐步形成。胶合板、木地板和木家具出口规模相对较大,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木制品出口国。
材料二 图7为世界某区域森林分布图,图8为部分国家原木消费量和自给率图。
(1)亚洲东部和欧洲西部都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分布,指出两区域气候类型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8分)
(2)简述俄罗斯森林资源丰富的自然因素。(4分)
(3)瑞典和芬兰人均木材蓄积量很大,试分析其大量进口木材的原因。(4分)
(4)阐述我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木制品出口国的主要区位优势。(8分)
14.(10分)旅游地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9为欧洲西部轮廓图和6幅景观图。
材料二欧洲西部地区旅游业发达,其入境游客数量、国际旅游收入均居世界前列。
(1)图9中属于自然旅游资源景观的有____(填字母代码)。(3分)endprint
(2)A景观的价值有__________,E景观美的核心在于_______。(2分)
(3)A景观的最佳观赏法是( )(2分)
A.置身其中,乘船游览
B.选择观赏的角度
C.把握好观赏的时机
D.在位置较高处俯瞰
(4)分析欧洲西部旅游业发达的主要原因。(3分)
15.(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我国旱涝灾害不断,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200亿元。
(1)分析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的特点。(4分)
(2)南方地区应对洪涝灾害可采取哪些措施?(6分)
16.(10分)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下水污染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地下水质恶化的现象。由于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因此地下水污染具有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
说明地下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和难以治理的原因。
解析及答案:
1.【解析】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小值在远日点(7月初),最大值在近日点(1月份)。线速度由最小值变至最大值,即由7月初到次年1月初。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先向南后向北移动,地球公转角速度逐渐变快,海南岛由雨季过渡到旱季,海口昼长先变短后变长。【答案】B
2.【解析】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30°。N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约为36.5°。地球公转线速度最大值在近日点(1月初),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以北,所以30°N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可能是40°。【答案】C
3.【解析】因L线为冷锋,故一般情况下,图中气压由北向南呈降低趋势。由此可知,郑州气压低于北京气压、武汉气压高于上海气压、华北地区气压高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压、渤海海域气压普遍高于长江下游地区气压。【答案】C
4.【解析】因为L线为冷锋,所以L线西北侧冷气团移动较快,L线东南侧暖气团被迫抬升,郑州此时为阴雨天气,上海将出现刮风、降温、降水天气。【答案】A
5.【解析】北京沙尘暴高发时期为春季;武汉雨季为夏季;郑州夏季会出现暴雨天气;上海即将出现降温天气,天气预报可提醒市民增添衣服,预防感冒。【答案】D
6.【解析】从北京出发经图中其他五国,可能经过的自然带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不可能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答案】D
7.【解析】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大陆东西方向的自然带差异主要基于水分的变化。【答案】B
8.【解析】根据“人口红利”的概念,抓住“社会抚养压力相对较小”、“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大”的特点,对比可发现1964--1968年中,60周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较低,但是18周岁以下人口比重较高,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低,因此该时期社会抚养压力相对较大,故A错。2024--2028年中60N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18周岁以下人口比重下降,但仍比60N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大;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故C错。2040年以后,60周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并超过18周岁以下人口比重,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故D错。【答案】B
9.【解析】“人口红利”期的提前出现主要是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18周岁以下人口比重下降。当然这也和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有关,但这些并不是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答案】C
10.【解析】图5中集镇级别分为两级;中和镇和嘉河场集市的周期为3天,其他地区的周期不是3天;中和镇和嘉河场服务范围大、功能较齐全、级别较高,其他地区服务范围较小、功能较少、级别较低。【答案】A
11.【解析】中和镇成为集市,是因为附近的居民有购买的需求。集市的周期长短和规模大小取决于当地居民的购买能力。中和镇不能每天成为集市,是因为其位于我国西部平原地区,经济欠发达,人口稀少,当地居民购买力不足。【答案】D
12.【解析】略。【答案】(1)东部地区:由东南向西北增加;(2分)原因:受夏季风影响,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2分)
西北部:由西南向东北增加;(2分)原因:受地形影响,降水由西南向东北减少。(2分)
(2)西宁发展了河谷农业,(2分)武威发展了绿洲农业。(2分)两地农业发展共同的自然区位因素有:地形平坦、地势较低;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分,4分)
(3)支持。理由:市场对农产品需求加大,可以发展节水型农业。
反对。理由:该区水资源短缺,加大农业发展的力度会使生态环境恶化;随着交通的发展,农产品可以从其他地区调入。(观点明确2分,理由4分,共6分)
13.【解析】略。【答案】(1)亚洲东部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2分)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2分)欧洲西部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区的气候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2分)其成因为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2分)。
(2)俄罗斯幅员辽阔(国土面积大),气候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气候。(4分)
(3)本国木材品种较单一(或本国森林生长较慢);保护本国森林资源。(4分)
(4)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引进;社会分工协作条件较好;靠近原料产地;劳动力价格低廉;运输便捷。(答对任意4点即可得分,共8分)
14.【解析】略。【答案】(1)A、D、F(3分)
(2)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1分)历史文化内涵(1分)
(3)A(2分)
(4)旅游资源量多质高、组合好;居民收入高;交通便捷;旅游基础设施好,接待能力强。(3分)
15.【解析】略。【答案】(1)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珠江三角洲地区;(2分)旱灾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2分)
(2)加强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有条件的地区建造水库;加固堤防;疏通河道;退田还湖,增强湖泊调蓄能力;河流截弯取直,提高河流的泄洪能力。(答对任意3点即可得分,共6分)
16.【解析】略。【答案】地下水污染造成的危害:地下水是重要的饮用水源,人饮用受污染的地下水会危害身体健康;(2分)用受污染的地下水灌溉,会污染土壤,导致农产品质量下降(污染物超标)。(2分)
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英语试题 第5篇
笔试部分(150 分)
Ⅳ.词汇运用
A. 根据句意及首字母提示完成句子(10%)
1.I love reading books because I can learn much k ___________ from it.
2. What do you usually do for your summer v _____________?
3. At the c___________, we saw some famous pop singers.
4. “ What’s your h___________?” “1.65m.”
5. Four boys s______ up a band called “Hua’er Band.”
6.I called you but nobody a____________ the phone.
7. When he got home, I was listening to the r___________.
8. Do you a _________ with me?
9.Yesterday was the b_____________ of the winter vacation.
10. He is t_______ tired to walk.
B.根据句意及中文提示完成句子(10%)
1. I love eating fruits ________ ______ (例如) apples, bananas and oranges.
2. Do you love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集邮)?
3. My grandma used to ________ __________(养宠物).
4. I am ___________ __________(对……感兴趣) drawing.
5.What do you usually do _______ your _________ time?(在业余时间)
6. Don’t worry. There’s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不严重) with your leg.
7. We relax in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不同的方式).
8. My uncle loves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planes.(做飞机模型)
9. We have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两天的周末)every week.
10. Can you hear someone ____________ _________(敲) the door?
V.单项选择(15%)
( ) 1. My sister is fond of __________.
A. cook B. cooker C. cooking D. cooked
( )2. _______ you use to go skating in winter?
A. Do B. Does C. Are D. Did
( )3. She is very clean. She _______ a bath every day.
A. takes B. take C. have D. washes
( )4.Miss Gao teaches ______ English.
A. us B. our C. we D. ours
( ) 5. “______ do you like collecting stamps?” “Because it’s very interesting.”
A. Why B. What C. When D. Where
( )6. They are soccer fans. They _______ miss any important games.
A. no B. not C. never D. aren’t
( )7. We should keep our classroom ________.
A. cleans B. cleaned C. cleaning D. clean
( )8. The music ______ beautiful.
A. looks B. sounds C. feels D. hears
( ) 9. Pop music often comes and goes easily. It is always about love and ______life.
A. every day B. everyday’s C. everyday D. every day’s
( )10.China is famous _______ a large country.
A. to B. for C. as D. in
( )11. I with my parents ______ a nice time in Hainanthis time last year.
A. spent B. were spending C. spend D. was spending
( )12. Miss Gao was very angry ____ me, because I was late again.
A. to B. with C. in D. at
( )13.__________ beautiful music!
A. What an B. How C. What D. What a
( )14. My parents usually make me _______ at home on Sunday.
A. stay B. to stay C. staying D. stayed
( )15. “_______ do you think of the story?” “Just so-so.”
A. How B. Which C. What D. Why
16.( )Xiao yun likes sports and she is interested in______
A.play basketball B.play a basketballC.playing basketball D.playing a basketball
17.( )Lily is good at English,and she is fond of ______other students with their English。
A.helping B.learning C.help D.learn
18.( )-Can I ______in a pond?-No,it’s dangerous
A.have bathB.take bathC.take a bath D.have a bathing
19.( )I heard Michael was ill.So I don’t know _____he will come or not.
-I’m very sorry to hear that.
A.if B.thatC./D.whether
20.( )Li Bo_____play computer games,but now he hates it.
A.use to B.uses to C.used D.used to
21.( )-Which does your brother prefer singing or dancing?-I think he ____singing_______dancing
A.prefer;toB.prefers;to C.like;to D.likes;to
22.( )-What delicious food! I want to share it _______my friends-Good idea!
A.withB.on C.in D.to
23.( )-Lucy,will your parents come here?-It’s raining now.I don’t know_______they will come______
A.if;or not B./;or not C.whether;or not D.weather;or not
24.( )-What kind of sports do you like?-I_____soccer
A.am interestedB.enjoys C.A and D D.am fond of
25.( )Our math teacher is very kind to us and often helps us______math after class.
A.studyB.studies C.studying D.studied
26.( )-How much is this concer ticket?
-I____$200____it
A.cost on B.took ; to C.paid; forD.spent;in
27.( )The coat is too lere.Please show me________.
A.the other B.other C.another D.others
28.( )- -May I ________your English book?
-Sorry.I________it to Li ling yesterday.
A.borrow; lentB.lend borrowed C.borrow lent D.lend lent
29.( )-Tony , could you ______your bike________me? My bike is broken.
-OK It’s over there.
A.borrow; from B.lend to C.borrow to D.lend from
30.( )-Xiao Yanzi ,Zhao Wei_______many people.
--Yes, she is very famous in China.
A.is popular to B.is popular at C.is popular among D.is popular in
( ) 31. What ______ you ______ when your parents came back?
A. are, doing B. were, doing C. did, do
( )32. My sister and I ______ English.
A. am interested B. are interesting C. are interested in
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试题 第6篇
1、小明的爷爷从古玩市场收购到一枚旧银币,银币的正面为“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银币反面上有一位近代史著名人物的头像,这人应该是( )
A、康有为B、孙中山C、袁世凯D、蒋介石
2、辛亥百年组歌第一乐章写道“百年呼喊,彰显民族贲然血性;百年奋斗,铸就民族不屈性格;百年山河,矗立不朽民族丰碑。”辛亥革命所铸就的“民族丰碑”是( )
A、实现民族独立B、创办了近代教育C、推翻了封建制度D、结束了封建帝制
3、孙中山先生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属于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的是( )
①组建强学会 ②成立中国同盟会 ③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④创办轮船招商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19,为了这个大梦想(新文化--新国民--新国家),一批文化经营开始挽袖、提笔、呐喊。下列哪一人物就是这一时期的精英?
A、李鸿章 B、梁启超 C、孙中山 D、陈独秀
5、19,酷爱文学、思想进步的张鹏想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你若是当时杂志的编辑,会建议他选择下列哪一方面的内容?( )
A、社会需要儒家思想 B、君主立宪是时代潮流
C、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D、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出路
6、195月5日以后,在北京的许多商铺门前纷纷贴出了:“罢学救亡,罢市救亡,我两界挺身而出;民心不死,民国不死,愿诸君努力进行”这样的对联,为的是支援( )
A.维新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 D.五四爱国运动
7、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的满腔热血与辛勤汗水书写着永不退色的青春传奇。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青年揭开了一个时代的序幕。“一个时代”是指( )
A、资产阶级革命时代B、民主科学时代C、民主主义革命时代D、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8、“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1961年写的怀念战友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指的是哪一次会议(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八七会议
9、民国八年,在北京《晨报》中可能看到的消息是( )
A.北洋政府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职务
B.北伐军进军迅速,连克汀泗桥、贺胜桥
C.蒋介石任黄埔军校校长
D.汪精卫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
10.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去的地方是( )
A.武汉 B.广州 C.上海 D.南京
11、小明同学是惠州人,他自豪地说:我家乡有一位名人,是率领“铁军”独立团屡建战功的北伐名将。请指出他是谁( )
A.叶挺 B.贺龙 C.朱德 D.彭德怀
12、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得出这一结论的最主要依据是:( )
A、国共两党分裂了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了革命 D、北伐战争失败了
13、夏雨同学阅读了名著《伟人》之《毛泽东》,下列哪一片段他不可能在该著作中读到( )
A.毛泽东指挥军队攻入长沙和领导南昌起义 B.毛泽东带领军队进军井冈山
C.毛泽东和朱德在井冈山紧紧握手 D.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河
14、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的同志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来”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发动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
B.揭开了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C.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完成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
15、我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是:( )
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B、必须建立人民政权
C、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D、必须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16、“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指的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7、红军在长征途中发生的事件中,正确地顺序是①巧渡金沙江②强渡大渡河③四渡赤水④飞夺泸定桥( )
A.①②③④B.④③①②C.③①②④D.②③①④
18、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评述,正确的是( )
A.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B.彻底肃清了“左”倾错误的思想根源
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D.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例行会议
19、“东北军脚上的镣铐”形象(镣铐上写着不抵抗)地揭示了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的主要原因是
A.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B.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
C.日军突然发动袭击
D.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
20、新闻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表明日本把侵略魔爪再度伸向了中国东北
B.是逼蒋介石抗日的爱国行动
C.标志着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D.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实现
21、“东北地区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民谣中的“苦难十四年”是从何时开始的?( )
A、九一八事变B、甲午中日战争C、日本全面侵华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2、张学良回忆(1901-)说:“我的事情是到36岁,以后就没有了........从21岁到36岁,这就是我的生命。”张学良“36岁”时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23、5月16日,90多岁的日本老兵本多立太郎,前来日本当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地方下跪谢罪。这个地方是
A.卢沟桥 B.柳条湖
C.汀泗桥 D.沪定桥
24、一段发言是这样写的:“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摩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段发言应放置在哪个纪念馆门前
A.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B.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C.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D.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5、四位同学在登陆了“血铸中华”和“民族魂”网站后,分别在留言栏写下以下内容,其中不符合正确的历史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是( )
A、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B、仇恨可以忘记,悲伤不能忘怀
C、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 D、让所有日本人血债血偿
二、材料分析题(共25分)
26、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
材料二:“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三:“6月5日上海的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1)(1)五四运动爆发于哪一年(年月日)?(2分)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2分)根据上述材料你能说说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吗?(2分)
(2)哪些人是五四运动中的先锋?五四运动中哪一阶层首次登上历史舞台并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2分)
(3)假如你是五四爱国运动期间的一名爱国学生,为抗议北洋军阀的卖国政策和日本的侵略,上街进行爱国宣传。请你写一幅标语。(2分)(不得照抄材料)
八年级第二次月考试题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