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榜样散文范文

来源:莲生三十二作者:开心麻花2025-11-191

榜样散文范文(精选6篇)

榜样散文 第1篇

黑黑的头发亮闪闪的,架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的,他就是我的焦一轩哥哥,他的身上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优点,比如:热爱阅读、热爱运动、热爱学习,围棋下的好、魔方玩得溜等等。但是他身上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是他身上那股坚持不懈的韧劲。

一轩哥哥是个追求完美的人,今年暑假,烈日炎炎的,妈妈让我和哥哥一起去学自由泳。学习中,不管教练说什么,哥哥都认真地听,不三心二意,不开小差、不东张西望。打腿练习中,每次教练让我们打腿30个,我一练完就开始玩,而哥哥却练了100个也不停;下水练习中,教练让游10圈,哥哥却坚持游了快20圈,教练都让停了,哥哥还不停。每次我让哥哥休息一下和我玩,哥哥总是说:“你去休息吧,我还不能休息,因为不认真练习的话,展演的时候,就不能完美地展示自己。”

我每次就想:“他不休息,算了,管他呢!”就和其他小朋友玩去了。最后,等到了展演的那天,果然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就有回报,哥哥游地又快动作又标准,得到了教练和其他家长们的一致称赞。而我呢,游得又慢动作还不太标准,真是羞愧难当啊!那时,我就想着我哥哥就是我的榜样,我要向他学习。过了几天,妈妈又带我去了几次游泳馆,我再也不是只顾着玩而是一丝不苟地认真练习,游泳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最后,游泳馆的大人们都夸我说我是小游泳健将,我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他就是我的榜样一轩哥哥。今后,我不仅要继续学习他追求完美、持之以恒的精神,还要学习他身上其他方面的优点,成为像他一样优秀的男孩子。

榜样散文 第2篇

过年了,女儿看着女人手里的新衣服说:“妈妈,你什么时候穿这么红的了?”她笑着说:“这是给你奶奶买的,你奶奶穿上肯定好看。”女儿抱着女人的手臂说:“好看,您真有眼光。”

婆婆生病了,她瞒着在外地的女儿,自己不眠不休的照顾。终于,女儿还是从父亲那里知道了,她偷偷的哭了。

女人总是会时不时的.给公公婆婆买老年人的补品,不忙的时候陪他们唠嗑,女儿总是看在眼里,并记在了心里。

女人说:“话费没了。”两分钟后她收到来自淘宝网的话费充值短信,显示的是女儿的名字。

女人拿着旧了的外套,拿起又放下,放下又拿起,难以取舍。第二天女儿下班回来,她收到了一件女儿给她买的新的外套。

男人把女人的鞋子烧了个洞,她抚着鞋子生气了两天,没舍得扔掉,鞋子是女儿买的。

女人出门和朋友聚会,朋友夸她皮肤好,她高兴的说,是女儿买的护肤品好。朋友夸她女儿孝顺,她笑着说是,一脸满足。

总是有人会夸女孩儿孝顺,她却只是笑着说:“那是我母亲教给我的。”说这些时,她眼里满是光芒。

永远的榜样 第3篇

苏振邦同志祖籍交城县横尖镇苏家湾村, 后移居娄烦县, 1913年出生, 1993年10月25日在睡梦中安详地远去, 离开了他深深眷恋的世界。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 年仅17岁的他依然参加了山西牺盟会, 投身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革命斗争中。新中国诞生后, 1950年3月12日至26日, 历时15天, 圆满完成了山西省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交付给他的会务和接待工作。1958年, 遵照刘开基副省长“中条山哪里有猴子你就在哪里安营扎寨”的指示, 他带队上中条山建设林区。十多年时间, 带领林区干部职工植树造林, 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成活面积大大提高, 同时, 林区道路建设、伐木架空索道下山、林副产品加工 (栲胶、软木) 走在全省的前头;之后的十多年, 他先后在关帝山林局、省林科所、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工作, 在护林、营林、林业科学研究和林业勘测设计工作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1983年光荣离休, 享受厅级待遇。

1972年, 老干部们陆续重返领导岗位, 苏老于当年12月调任“文化大革命”重灾区———关帝山林局任革委会主任, 消除派性, 拨乱反正, 恢复生产, 整顿工作秩序, 使各项工作走向正常。1975年3月, 组建“老中青”三结合的关帝山林局党委, 苏老任局党委书记, 我任宣传委员兼管知识青年上山插场工作。

苏老年长我24岁, 1977年正月初三离任。我有幸在苏老身边度过两年难忘的时光。两年中, 在苏老的言传身教下, 关帝山林局领导班子圆满完成了以老带新、新老交替的历史任务。

苏老对子女的教育极为严格。1975年, 她惟一的姑娘苏治英在关帝山林局孝文山林场参加工作, 当时林场的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 住的是工棚, 吃的是粗粮, 全年基本吃不到什么蔬菜。林场每星期只吃两顿细粮, 而周围连一个卖饼干的供销点都没有。治英是知青队长, 在林场当着同志们面是要带头做表率的, 断然不敢叫苦、发牢骚, 每当她向父亲诉苦时, 苏老都会严厉

地教育她:你是领导干部的子女, 一定要在各方面起带头, 工作上向吃苦在前的同志看齐, 生活上向低水平的同志看齐, 不能搞任何特殊。那时, 从太原来的知青占多数。只要她们回家归来, 总会大包、小包带来各种零食、挂面、鸡蛋以及各种酱菜等, 晚上下工后偷偷做加餐吃。而他的姑娘在林场劳动两年多, 没有带去过一次零食, 更没有偷偷做过一次加餐。

苏老在工作中恪尽职守, 在生活上更是严于律己, 从来不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亲戚、家人谋私利。在计划经济时期, 木材是紧缺商品。计划外用材特别难买, 计划内木材必须有熟人才能搞到。而且计划内和计划外的木材价格也悬殊很大。那时, 他是关帝山林局的“一把手”, 老家的弟弟来找到他, 说修房需要批一点木材。他二话没说, 领着弟弟到了木材科像领着个不认识的人一样, 既没有介绍这个人是谁, 更没有交代给予照顾, 只说了句:“这个人要买点木材, 你们给办一下。”这下可惹怒了弟弟。“难道我不认识木材科, 要你领着?”直到很多年以后, 弟弟提起这件事还耿耿于怀。

上世纪70年代, 关帝山林局属现在的方山县, 细粮供应只有15%。那时, 能吃上一顿白面馒头还是非常奢侈的事。但因为木材紧缺, 太原郊区及一些平川县的人们, 纷纷带着白面上山来换计划内木材。对于握着木材大权的人来说, 那是改变境况的绝好机遇。而苏老态度坚决:不能钻政策的空子, 拿国家的政策做交易。他不仅自己严格带头, 不做违纪的事, 而且要求所有干部都不能做。那时有不少人在背地里恨他, 说他死脑筋, 老掘头, 连我也不止一次地埋怨他。有一次, 一个来买木材的人找到他的办公室, 递上一支烟, 希望他批给自己木材。苏老手中夹着香烟却一直把人家推到门外, 口中不停地说:我不会抽烟。这件事直到今天, 还一直被当年的同事们传为笑谈。

值此苏老百年华诞之际, 我认为, 我们要学习他听党指挥、党教干啥就干啥的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学习他正确对待“文化大革命”中遭受不公正批判的宽广胸怀;学习他从不计较职位高低和环境优劣、干一行爱一行的优良品德;学习他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学习他严格自律、子女全部安排在生产一线的大公无私的精神;学习他在领导班子内, 充分发挥和调动副职和党委委员工作积极性的领导艺术;学习他以老带新、重视培养年轻干部、“甘为孺子牛”的崇高精神。

跟着“北京榜样”共植“榜样林” 第4篇

2014年度十大“北京榜样”和历届榜样人物代表、环保绿化团队志愿者以及媒體记者,约200余人一起共同栽种“榜样树”,悬挂标有榜样名字的名牌,“2014北京榜样”植树达人廖理纯现场教授杯装树苗种植技术,分享提高树苗成活率的经验。

“北京榜样林”于2013年4月21日在密云县古北口村落成,2011至2013年度榜样人物和热心志愿者先后在这里种下了上百棵树苗。如今经过两年多的成长,树苗郁郁葱葱。2015年,为继续传承榜样精神,为首都添绿,组委会组织“2014北京榜样”人物和环保志愿者共同植树,首都绿化办为此特别赞助了100余棵树苗,密云县古北口村还专门开辟了新的植树基地。

为了支持本次植树公益活动,“2014北京榜样”廖理纯专门带来了由他牵头组建的第141批环保志愿团队。以走近崇高研究院院长贺茂之将军为总队长的141批志愿者一行39人参加此次活动并取得圆满成功。本刊记者作为廖理纯的环保绿化志愿团队成员之一,也参加了此次密云植树公益活动。

廖理纯目前是一名全职绿化志愿者,被称为“植树达人”的他外表十分朴实,而谁能想到这位低调实干的志愿者曾经是联想柳传志门下的三杰之一,24岁就掌管联想广州分公司,28岁创业,39岁时企业年销售额过亿。因为一次志愿植树活动,时任董事长的廖理纯意识到我国荒漠化严峻的现状,于是他2004年辞职投身公益事业,选择在离北京最近的沙漠——浑善达克沙地自筹资金数百万建立绿化基地,每周带领志愿者前往沙地植树,固沙防尘。如今,他已带领4000余名志愿者,育苗、植树近百万棵,为北京的蓝天种下绿色防护带。

因为常年在沙漠、盐碱地种树,廖理纯积累了丰富的植树经验,从育种、幼苗杯栽、大苗移杯入坑,到隔离围栏、松土、打垄……搞科研出身的廖理纯种树也像治学一样严谨,样样不落。活动现场,廖理纯分享了近期的植树成效,为大家教授了杯装幼苗种植技术,边讲解边示范种植树苗的注意事项和技巧。据他介绍通过杯装种植,可以大大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在他的鼓舞下,现场200余人热情高涨,开始了繁忙地挖坑、栽苗、培土、浇水,一个多小时成功种下了100余棵“榜样树”,为首都又增添了一份绿。

父亲是我一生的榜样散文 第5篇

父亲一生默默奉献,勤劳简朴,没有轰轰烈烈的事业,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迹,但他平凡、高大,给我人生的路上指点迷津,使我终生不忘,铭心刻骨。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的肩头,父亲是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耳边响起《父亲》这首歌,伴随着音乐的旋律,思绪满满的想他。

父亲不苟言笑,每天都是皱着眉头,整天心事重重,为了这个家父亲操碎了心,累坏了身体。早晨天刚亮就起来干活,晚上到八九点才下工,工地的工作不好干,父亲每天都是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胡乱吃点东西就累的一头躺在床上,再回头和他说话就只听见打呼噜的声音了。

记得父亲自己得病而不愿去医院,躺在炕头上痛苦的样子;还记得父亲为了给母亲动手术的钱,厚着脸皮,低声下气的向亲戚借钱;记得父亲为了给奶奶治病,每天来回几十里的路都是父亲骑着自行车载着奶奶。那时候的父亲心里满满的都是家人,而对于他自己却总是放到最后的位置。

父亲虽然只上过小学,但对于我和妹妹的教育却是毫不马虎,他总是教育我们好好学习。我的学习不努力,他总是恨铁不成钢,年轻的我不懂事,总是对父亲的谆谆教诲当做耳旁风,气的父亲暗自神伤,在他饱经沧桑的脸上让我气的又添几道皱纹。但只要我们说是学习上用的,向来“吝啬”的父亲总是会毫不犹豫的满足我们的要求。父亲、母亲含辛茹苦的把我和妹妹养大成人,供我们两个读书上学,家里老小全靠他一个人支撑,父亲就是我们的“擎天柱”而我总是惹他生气,现在我深深的感到愧疚。

我从父亲的身上感受到人必须自立、自强,靠人不如靠己,他教会我做人的.道理,时至今日父亲的性格在我身上完全体现,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多大的挫折都要有一颗坚强的心,勇敢的面对,这一切都是因为父亲。

现在我已工作好几年了,父亲常常打来电话,告诉我如何做事,一定要尊重领导,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要多学专业知识,做好自己的工作,对人对事不要斤斤计较,生活中要勤俭、节约,我从父亲身上学会了踏实做事,清白做人的道理。

父亲是我一生的榜样,美好的品德我将受用终生,感谢父亲给了我生命,给我如山般的爱,更给了我人生道路的指引,感谢父亲教我如何去生活,如何去努力。

榜样散文 第6篇

——题记

他是一名演员,也是一位名震演艺圈的导演,一个影视天才——周星驰。身边人提起他,都会说到他数不胜数的经典作品,如:异于常人的喜剧天分,以及无数令人捧腹的桥段。但对于我来说,他不止是位艺人,更是值得自己学习的榜样。他不止用作品带给我欢乐,更用自己的经历教会了我如何把握自己的人生。

阴冷潮湿的地下室,一次又一次满怀希望的试镜,手中只有够温饱的积蓄,每天早出晚归的作息……这都是出名前的周星驰的日常。

此时的他正处在人生的最低谷,生活难以维持,梦想的光芒更是无迹可寻,他似乎就像自己饰演的龙套角色般可怜。

不同的是,他没有放弃自己,他曾说过:“人若是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他不想做咸鱼,所以便义无反顾的踏上了自己的征程。他接了更多的试镜,开始研读表演专业书籍,并在一个个龙套角色中加以摸索实践。他宛如一块海绵,尽了全力汲取知识和经验,终于他的名声传遍了大江南北,成了喜剧电影界名副其实的“扛把子”。他曾在电影中说过:“他们都说我是跑龙套的,其实,我是个演员。”直白的台词,正是周星驰的内心写照。是啊,哪怕身在低潮,心也要站在高潮!

看到这句话时,我被他深深折服。

正处在学生阶段的我,难道不应该向他学习吗?我也曾经历过低谷,体会过迷茫,而他的坚韧顽强,他对梦想的执着追寻,不正是我学习的榜样吗?他宛若一道强光直击心灵,去散了黑暗,照亮了梦想。我想,我一定要向他学习。

向周星驰学习,学习他在困境中隐忍坚定,积累经验,充实思想,学习他在低潮时期的坚守梦想,执着追求......向他学习,成就生命长河中更好的自己。

指导老师:田晓莉

作者| 九(16)班王子涵

榜样散文范文

榜样散文范文(精选6篇)榜样散文 第1篇黑黑的头发亮闪闪的,架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的,他就是我的焦一轩哥哥,他的身上有许多值得我学习...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