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简介范文
分析简介范文(精选12篇)
分析简介 第1篇
《失效分析与预防》创刊于2006年, 系南昌航空大学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失效分析中心和江西省测试技术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综合性产品失效分析与预防的科技刊物, 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为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 (扩刊版) 、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万方数据-中国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维普) 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在《2009年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中, 本刊影响因子为0.745。
本刊以反映我国失效分析与预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为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电力及化工等行业服务为宗旨。主要刊登有关材料损伤、组织与性能演化、断口分析技术、痕迹分析技术、摩擦磨损技术与机理、环境损伤与失效、电子元器件失效、可靠性评估、寿命预测、安全评价、故障再现与仿真、实效与防御控制技术、无损检测技术、典型工程失效案例分析等方面的稿件。文章多为科研一线专家学者的科研成果, 既涉及工程实际案例的综合分析, 又包含有与材料、机械损伤相关的内容, 同时也涉及一些国家高科技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基金中有关损伤机理的基础研究以及典型失效分析案例、工程应用案例等。既为国内从事失效分析的科研与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与成果的新平台, 又为从事产品设计的人员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质粒提取简介及问题分析 第2篇
一、导论
(一)质粒提取的原理:
为了方便理解,这里罗列一下碱法质粒抽提用到三种溶液:
溶液I,50 mM葡萄糖,25 mM Tris-HCl,10 mM EDTA,pH 8.0;
溶液II,0.2 N NaOH,1% SDS; 溶液III,3 M 醋酸钾,2 M 醋酸。
让我们先来看看溶液I的作用。任何生物化学反应,首先要控制好溶液的pH,因此用适当浓度的和适当pH值的Tris-HCl溶液,是再自然不过的了。那么50 mM葡萄糖是干什么的呢?加了葡萄糖后最大的好处只是悬浮后的大肠杆菌不会快速沉积到管子的底部。因此,如果溶液I中缺了葡萄糖其实对质粒的抽提本身而言几乎没有任何影响,所以说溶液I中葡萄糖是可缺的。EDTA是Ca2+和Mg2+等二价金属离子的螯合剂,配在分子生物学试剂中的主要作用是:抑制DNase的活性,和抑制微生物生长。在溶液I中加入高达 10 mM 的EDTA,就是要把大肠杆菌细胞中的所有二价金属离子都螯合掉。如果不加EDTA,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是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完成质粒抽提,就不用怕DNA会迅速被降解,因为最终溶解质粒的TE缓冲液中有EDTA。如果手上正好缺了溶液I,可不可以抽质粒呢?只要用等体积的水或LB培养基来悬浮菌体就可以了。有一点不能忘的是,菌体一定要悬浮均匀,不能有结块。
轮到溶液II了。这是用新鲜的0.4 N的NaOH和2%的SDS等体积混合后使用的。要新从浓NaOH稀释制备0.4N的NaOH,无非是为了保证NaOH没有吸收空气中的CO2而减弱了碱性。很多人不知道其实破细胞的主要是碱,而不是SDS,所以才叫碱法抽提。事实上NaOH是最佳的溶解细胞的试剂,不管是大肠杆菌还是哺乳动物细胞,碰到了碱都会几乎在瞬间就溶解,这是由于细胞膜发生了从bilayer(双层膜)结构向micelle(微囊)结构的相变化所导致。用了不新鲜的0.4 N NaOH,即便是有SDS也无法有效溶解大肠杆菌(不妨可以自己试一下),自然就难高效率抽提得到质粒。如果只用SDS当然也能抽提得到少量质粒,因为SDS也是碱性的,只是弱了点而已。很多人对NaOH的作用误以为是为了让基因组DNA变性,以便沉淀,这是由于没有正确理解一些书上的有关DNA变性复性的描述所导致。有人不禁要问,既然是NaOH溶解的细胞,那为什么要加SDS呢?那是为下一步操作做的铺垫。这一步要记住两点:第一,时间不能过长,千万不要这时候去接电话,因为在这样的碱性条件下基因组DNA片断会慢慢断裂;第二,必须温柔混合,不然基因组DNA也会断裂。基因组DNA的断裂会带来麻烦。
溶液III加入后就会有大量的沉淀,但大部分人却不明白沉淀的本质。最容易产生的误解是,当SDS碰到酸性后发生的沉淀。如果这样怀疑,往1%的SDS溶液中加2M醋酸溶液看看就知道不是这么回事了。大量沉淀的出现显然与SDS的加入有关系。如果在溶液II中不加SDS,也会有少量沉淀,但量上要少得多,显然是盐析和酸变性沉淀出来的蛋白质。既然SDS不是遇酸发生的沉淀,那会不会是遇盐发生的沉淀呢?在1%的SDS溶液中慢慢加入5 N的NaCl,会发现SDS在高盐浓度下是会产生沉淀的。因此高浓度的盐导致了SDS的沉淀。但如果你加入的不是NaCl而是KCl,你会发现沉淀的量要多的多。这其实是十二烷基硫酸钠(SDS)遇到钾离子后变成了十二烷基硫酸钾(PDS),而PDS是水不溶的,因此发生了沉淀。如此看来,溶液III加入后的沉淀实际上是钾离子置换了SDS中的钠离子形成了不溶性的PDS,而高浓度的盐,使得沉淀更完全。大家知道SDS专门喜欢和蛋白质结合,平均两个氨基酸上结合一个SDS分子,钾钠离子置换所产生的大量沉淀自然就将绝大部分蛋白质沉淀了,让人高兴的是大肠杆菌的基因组DNA也一起被共沉淀了。这个过程不难想象,因为基因组DNA太长了,长长的DNA自然容易被PDS给共沉淀了,尽管SDS并不与DNA分子结合。(二)细菌的收获和裂解。
细菌的收获可通过离心来进行,而细菌的裂解则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这些方法包括用非离子型或离子型去污剂、有机溶剂或碱进行处理及用加热处理等。选择哪一种方法取决于3个因素:质粒的大小、小肠杆菌菌株及裂解后用于纯化质粒DNA的技术。尽管针对质粒和宿主的每一种组合分别提出精确的裂解条件不切实际,但仍可据下述一般准则来选择适当方法,以取得满意的结果。
1、大质粒(大于15kb)容易受损,故应采用漫和裂解法从细胞中释放出来。将细菌悬于蔗糖等渗溶液中,然后用溶菌酶和EDTA进生处理,破坏细胞壁和细胞外膜,再加入SDS一类去污剂溶解球形体。这种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小了从具有正压的细菌内部把质粒释放出来所需要的作用力。
2、可用更剧烈的方法来分离小质粒。在加入EDTA后,有时还在加入溶菌酶后让细菌暴露于去污剂,通过煮沸或碱处理使之裂解。这些处理可破坏碱基配对,故可使宿主的线状染色体DNA变性,但闭环质粒DNA链由于处于拓扑缠绕状态而不能彼此分开。当条件恢复正常时,质粒DNA链迅速得到准确配置,重新形成完全天然的超螺旋分子。
3、一些大肠杆菌菌株(如HB101的一些变种衍生株)用去污剂或加热裂解时可释放相对大量的糖类,当随后用氯化铯-溴化乙锭梯度平衡离心进行质粒纯化时它们会惹出麻烦。糖类会在梯度中紧靠超螺旋质粒DNA所占位置形成一致密的、模糊的区带。因此很难避免质粒DNA内污染有糖类,而糖类可抑制多种限制酶的活性。故从诸 如HB101和TG1等大肠杆菌蓖株中大量制备质粒时,不宜使用煮沸法。
4、当从表达内切核酸酶A的大肠杆菌菌株(endA 株,如HB101)中小量制备质粒时,建议不使用煮沸法。因为煮沸不能完全灭活内切核酸酶A,以后在温育(如用限制酶消化)时,质粒DNA会被降解。但如果通过一个附加步骤(用酚:氯仿进行抽提)可以避免此问题。
5、目前这一代质粒的拷贝数都非常高,以致于不需要用氯霉素进行选择性扩增就可获得高产。然而,某些工作者沿用氯霉素并不是要增加质粒DNA的产量,而是要降低细菌细胞在用于大量制备的溶液中所占体积。大量高度粘稠的浓缩细菌裂解物,处理起来煞为费事,而在对数中期在增减物中加入氯霉素可以避免这种现象。有氯霉素存在时从较少量细胞获得的质粒DNA的量以与不加氯霉素时从较大量细胞所得到的质粒DNA的量大致相等。(三)质粒DNA的纯化。
常用的纯化方法都利用了质粒DNA 相对较小及共价闭合环状这样两个性质。如,用氯化铯-溴化乙锭梯度平衡离心分离质粒和染色体DNA 就取决于溴化乙锭与线状以及与闭环DNA分子的结合量有所不同。溴化乙锭通过嵌入碱基之间而与DNA结合,进而使双螺旋解旋。由此导致线状DNA的长度有所增加,作为补偿,将在闭环质粒DNA中引入超螺旋单位。最后,超螺旋度大为增加,从而阻止了溴化乙锭分了的继续嵌入。但线状分子不受此限,可继续结合更多的染料,直至达到饱和(每2个碱基对大约结合1个溴化乙锭分子)。由于染料的结合量有所差别,线状和闭环DNA分了在含有饱和量溴化乙锭的氯化铯度中的浮力密度也有所不同。多年来,氯化铯-溴化乙锭梯度平衡离心已成为制备大量质粒DNA 的首选方法。然而该过程既昂贵又费时,为此发展了许多替代方法。其中主要包括利用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分级沉淀等分离质粒DNA和宿主DNA的方法。
二、质粒DNA的小量制备(一)细菌的收获和裂解。
1、收获。
1)将2ml含相应抗生素的LB加入到容量为15ml 并通气良好(不盖紧)的试管中,然后接入一单菌落,于30℃剧烈振摇下培养过夜。
2)将1.5ml培养物倒入离心管中,4℃、12000g离心30秒,将剩余的培养物贮存于4℃。3)吸去培养液,使细菌沉淀尽可能干燥。
2、碱法裂解。
1)将细菌沉淀,所得重悬于100μl用冰预冷的溶液I中,剧烈振荡。溶液I可成批配制,高压下蒸气灭菌15分钟,贮存于4℃。须确使细菌沉淀在溶液I中完全分散。
2)加200μl新配制的溶液Ⅱ。盖紧管口,快速颠倒离心管5次,以混合内容物。应确保离心管的整个内表面均与溶液Ⅱ接触。不要振荡,将离心管放置于冰上。
3)加150μl用冰预冷的溶液Ⅲ。盖紧管口,将管倒置后温和地振荡10秒钟溶液Ⅲ在粘稠的细菌裂解物中分散均匀,之后将管置于冰上3-5分钟。
4)用离心机于4℃、12000g离心5分种,将上清转移到另一离心管中。
5)可做可不做:加等量酚:氯念,振荡混匀,用微量离心机于4 ℃以12000g离心 2分钟,将上清转移到另一良心管中。有些工作者认为不必用酚:氯仿进行抽提,然而由于一些未知的原因,省略这一步,往往会得到可耐受限制酶切反应的DNA。6)用2倍体积的乙醇于室温沉淀双锭DNA。振荡混合,于室温放置2分钟。7)用微量离心机于4℃以12 000g离心5分钟。
8)小心吸去上清液,将离心管倒置于一张纸巾上,以使所有液体流出。再将附于管壁的液滴除尽。9)用1ml70%乙醇于4℃洗涤双链DNA沉淀,去掉上清,在空气中使核酸沉淀干燥10分钟。i.此法制备的高拷贝数质粒(如Xf3或pUC),其产量一般约为:每毫升原细菌培养物3-5μg。
ii.如果要通过限制酶切割反应来分析DNA,可取1μl DNA溶液加到另一含8μl水的微量离心管内,加1μl 10×限制酶缓冲液和1单位所需限制酶,在适宜温育1-2小时。将剩余的DNA贮存于-20℃。iii.此方法按适当比例放大可适用于100ml细菌培养物:。
3、煮沸裂解。
1)将细菌沉淀,所得重悬于350μlSTET中。STET:0.1mol/L NaCL,10mmol/L Tris.Cl(pH8.0),1mmol/L EDTA(pH8.0),5% Triton X-100。
2)加25μl新配制的溶菌酶溶液[10mg/ml,用10mmol/L Tris.Cl(pH8.0)配制],振荡3秒钟以混匀之。如果溶淮中pH低于8.0,溶菌酶就不能有效发挥作用。3)将离心管放入煮沸的水浴中,时间恰为40秒。4)用微量离心机于室温以12000g离心10分种。5)用无菌牙签从微量离心管中去除细菌碎片。
6)在上清中加入40μl 5mol/L乙酸钠(pH5.2)和420μl异丙醇,振荡混匀,于室温放置5分钟。7)用微量离心机于4℃以12 000g离心5分种,回收核酸沉淀。
8)小心吸去上清液,将离心管倒置于一张纸巾上,以使所有液体流出。再将附于管壁的液滴除尽。除去上清的简便方法是用一次性使用的吸头与真空管道相连,轻缓抽吸,并用吸头接触液面。当液体从管中吸出时,尽可能使吸头远离核酸沉淀,然后继续用吸头通过抽真空除去附于管的液滴。9)加1ml 70%乙醇,于4℃以12 000g离心2分钟。
10)按步骤8)所述再次轻轻地吸去上清,这一步操作要格外小心,因为有时沉淀块贴壁不紧,去除管壁上形成的所有乙醇液滴,打开管口,放于室温直至乙醇挥发殆尽,管内无可见的液体(2-5)分钟。11)用50μl含无DNA酶的胰RNA酶(20μg/ml)的TE(pH8.0)溶解核酸稍加振荡,贮存于-20℃。注:当从表达内切核酸酶A的大肠杆菌株(endA 株,如HB101)中小量制粒尤其DNA时,建议舍弃煮沸法。因为煮沸步骤不能完全灭活内切核酸酶A,以后在Mg 2 存在下温育(V中用限制酶时)质粒DNA可被降解。在上述方案的步骤9)之间增加一步,即用酚:氯仿进行抽提,可以避免这一问题。(二)质粒DNA小量制备的问题与对策。
碱裂解和煮沸都极其可靠,重复性也很好,而且一般没有什么麻烦。多年来,在我们实验室中日常使用这两种方法的过程中,只碰到过两个问题:
1、有些工作者首次进行小量制备时,有时会发现质粒DNA不能被限制酶所切割,这几乎总是由于从细菌沉淀或从核酸沉淀中去除所有上清液时注意得不够。大多数情况下,用酚:氯仿对溶液进行抽提可以去除小量备物中的杂质。如果总是依然存在,可用离心柱层析注纯化DNA。
2、在十分偶然的情况下,个别小时制备物会出现无质粒DNA的现象。这几乎肯定是由于核酸沉淀颗粒已同乙醇一起被弃去。
三、质粒DNA的大量制备(一)在丰富培养基中扩增质粒
许多年来,一直认为在氯霉素存在下扩增质粒只对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的细菌有效,然而在带有pMBl或ColEl复制子的高拷贝数质粒的大肠杆菌菌株中,采用以下步骤可提高产量至每500ml培养物2-5mg质粒DNA,而且重复性也很好。
1)将30ml含有目的质粒的细菌培养物培养到对数晚期(DNA 600约0.6)。培养基中应含有相应抗生素,用单菌落或从单菌落中生长起来的小量液体闭关物进行接种。
2)将含相应抗生素的500ml LB或Terrific肉汤培养基(预加温至37℃)施放入25ml对数晚期的培养物,于37℃剧烈振摇培养25小时(摇床转速300转/分),所得培养物的OD 600值约为0.4。3)可做可不做:加2.5ml氯霉素溶液(34mg/ml溶于乙醇),使终浓度为170μg/ml。像pBR322一类在宿主菌内只以中等拷贝娄竿行复的质粒,有必要通过扩增。这些质粒只要从生长达到饷新一代的质粒(如pUC质粒)可复制达到很高的拷贝数,因此无需扩增。这些质粒只要从生长达到饱和的细菌培养物即可大量提纯。但用氯霉素进行处理,具有抑制细菌复制的优点,可减少细菌裂解物的体积和粘稠度,极大地简化质粒纯化的过程。所以一般说来,尽管要在生长中的细菌培养物里加入氯霉素略显不便,但用氯霉素处理还是利大于弊。
4)于37℃剧烈振摇(300转/分),继续培养12-16小时。(二)细菌的收获和裂解。
1、收获。
1)4℃以4000转/分离心15分钟,弃上清,敞开离心管口并倒置离心管使上清全部流尽。2)将细菌沉淀重悬于100ml用冰预冷的STE中。STE:0.1mol/L NaCl,10mmol/L Tris-HCl(pH8.0),1mmol/L EDTA(pH8.0)。
3)按步骤1)所述方法离心,以收集细菌细胞。
2、碱裂解法。
1)将冼过的500ml 培养物的细菌沉淀物[来自收获细菌的步骤3] 重悬于10ml(18ml)溶液I中。2)加1ml(2ml)新配制的溶菌酶溶液[10mg/ml,溶于10mmol/L Tris-HCl(pH8.0)]。当溶液的pH值低于8.0时,溶菌酶不能有效工作。
3)加20ml(40ml)新配制的溶液Ⅱ。盖紧瓶盖,缓缓颠倒离心瓶数次,以充分混匀内容物。于室温放置5-10分钟。
4)加15nl(20ml)用冰预冷的溶液Ⅲ。封住瓶口,摇动离心瓶数次以混匀内容物,此时应不再出现分明的两个液相。置冰上放10分钟,应形成一白色絮状沉淀。于0℃放置后所形成的沉淀应包括染体DNA、高分子量RNA和钾-SDS-蛋白质-膜复合物。
5)用合适转头于4℃以4000转/分离心15分钟,不开刹车而使转头自然停转。如果细菌碎片贴壁不紧,可以5000转/分再度离心20分钟,然后尽可能将上清全部转到另一瓶中,弃去残留在离心管内的粘稠状液体。未能形成致密沉淀块的原因通常是由于溶液Ⅲ与细菌裂解物混合不充分[步骤4)]。6)上清过滤至一250ml离心瓶中,加0.6体积的异丙醇,充分混匀,于室温放置10分钟。7)用合适转头于室温以500转/分离心15分钟,回收核酸。如于4℃离心,盐也会了生沉淀。
8)小心倒掉上清,敞开瓶口倒置离心瓶使残余上清液流尽,于室温用70%乙醇洗涤沉积管壁。倒出乙醇,用与真空装置相联的巴期德吸出附于瓶壁的所有液滴,于室温将瓶倒置放在纸巾上,使最后残余的痕量乙醇挥殆尽。
9)用3ml TE(pH8.0)溶解核酸沉淀。
四、质粒DNA的纯化
(一)聚乙二醇沉淀法提取质粒DNA。
1、将核酸溶液所得]转入15mlCorex 管中,再加3ml 用冰预冷的5mol/L LiCl溶液,充分混匀,用合适转头于4℃下以10000转/分离心10分钟。LiCl可沉淀高分子RNA。
2、将上清转移到另一30mlCorex管内,加等量的异丙醇,充分混匀,用SorvallSS34转头(或与其相当的转尖)于室温以10 000转/分离心10分钏,回收沉淀的核酸。
3、小心去掉上清,敞开管口,将管倒置以使最后残留的液滴流尽。于室温用70%乙醇洗涤沉淀及管壁,流尽乙醇,用与真空装置相连的巴其德吸管吸去附于管壁的所有液滴,敞开管口并将管侄置,在纸巾上放置几分钟,以使最后残余的痕量乙醇蒸发殆尽。
4、用500μl含无DNA酶的胰RNA酶(20μg/ml)的TE(pH8.0)溶解沉淀,将溶液转到一微量离心管中,于室温放置30分钟。
5、加500μl含13%(w/v)聚乙二醇(PEG 8000)的1.6mol/L NaCl,充分混合,用微量离心机于4℃以12000g离心5分钟,以回收质粒DNA。
6、吸出上清,用400μl TE(pH8.0)溶解质粒DNA沉淀。用酚、酚:氯仿、氯仿各抽1次。
7、将水相转到另一微量离心管中,加100μl 10mol/L乙醇铵,充分混匀,加2倍体积(约1ml)乙醇,于室温放置10分钟,于4℃以12 000g离心5分钟,以回收沉淀的质粒DNA。
8、吸去上清,加200μl处于4℃以12 000g离心2分钟。
9、吸去上清,敞开管口,将管置于实验桌上直到最后可见的痕量乙醇蒸发殆尽。10)用500μl TE(pH8.0)溶解沉淀1:100稀释[用TE(pH8.0)] 后测量OD 260,计算质粒DNA的浓度(1OD260=50μg质粒DNA/ml),然后将DNA贮于-20℃。
10、纯化。
一些试剂的生化作用原理
1、溶液Ⅰ
溶霉菌:水解菌体细胞壁的主要化学成分肽聚糖中的β-1,4糖苷键,因而具有溶菌作用。葡萄糖:增加溶液的粘度,防止DNA受机械剪切力作用而降解。
EDTA:金属离子螯合剂,螯合Mg2+,Ca2+等金属离子,抑制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对DNA的降解作用(DNase 作用时需要一定的金属离子强度作辅基),同时EDTA的存在,有利于溶霉菌的作用。因为溶霉菌的反应要求有较低的离子强度环境。
2、溶液Ⅱ-NaOH-SDS液
NaOH:核酸在pH值为5~9的溶液中是最稳定的,但pH大于12或小于3时,就会引起双键之间氢键的解离而变性。在溶液Ⅱ中的NaOH浓度为0.2N,加入提取液时,该系统的pH就会高达12.6,因而促使染色体DNA与质粒DNA的变性。
SDS: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功能有:溶解细胞膜上的脂肪与蛋白,从而破坏细胞膜;解聚细胞中的核蛋白SDS蛋白质结合为复合物,使蛋白变性沉淀下来,但SDS能抑制核糖核酸没的作用,所以在以后的提取过程中,必须把它去除干净,以防用RNase去除RNA时受到干扰。
3、溶液Ⅲ-3M KAc(pH4.8)溶液:
KAc的水溶液呈碱性,为了调节pH至4.8,必须加入大量的冰醋酸,所以该溶液实际上是KAc-HAc的缓冲液。用pH4.8的KAc溶液是为了把pH 12.6的抽取液pH调回到中性,使变性的质粒DNA能够复性,并能稳定存在。而高盐的3mol∕L KAc有利于变性的大分子染色体DNA、RNA以及SDS-蛋白质复合物凝聚而沉淀之。前者是因为中和核酸上的电荷。减少相斥力而互相聚合,后者是因为钠盐与SDS-蛋白质复合物作用后,能形成溶解度较小的钠盐形式复合物,使沉淀完全。
4、为什么用无水乙醇沉淀DNA: 此为实验中最常用的沉淀方法。乙醇的优点是低度极性,可以以任意比例和水相混容,乙醇与核酸不会起任何化学反应,对DNA很安全,因此是理想的沉淀剂。
DNA溶液时以水合状态稳定存在的DNA,当加入乙醇时,乙醇会夺去DNA周围的水分子,使DNA失水而易于聚合。一般实验中,是加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与DNA相混合。其乙醇的最终含量占67%左右。因而也可改用95%乙醇来代替无水乙醇(因无水乙醇价格更贵),但加95%乙醇使总体积增大,而DNA在溶液中总有一定程度的溶解,因而DNA损失也增大,尤其用多次乙醇沉淀时,会影响收得率。折衷的做法是初次沉淀DNA是可用95%乙醇代替无水乙醇,最后的沉淀步骤要使用无水乙醇。也可以用异丙醇选择性沉淀DNA,一般在室温下放置15~30min即可。
使用乙醇在低温条件下沉淀DNA,分子运动大大减少,DNA易于聚合而沉淀,且温度越低,DNA沉淀得越快。
5、RNase处理核糖核酸后,再次沉淀DNA时为什么一定要加NaAc至最浓度达0.1~0.25M。
在pH 8左右的DNA溶液中,DNA分子是带负电荷的,加一定浓度的NaAc,使Na+中和DNA分子上的负电荷,减少DNA分子之间的同性电荷相斥力,易于互相聚合而形成DNA纳盐沉淀。当加入大量盐溶液浓度太低时,只有部分DNA形成DNA钠盐聚合,这样就造成DNA沉淀不完全。当加入的盐溶液浓度太高时,其效果也不太好,在沉淀的DNA中,由于过多的盐杂质存在,影响DNA的酶切等反应,必须要进行洗涤或重沉淀。
6、为什么将DNA保存于TE缓冲液中? 在基因操作实验中,选择缓冲液的主要原则是考虑DNA的稳定性及缓冲液成分不产生干扰作用。磷酸盐缓冲系统(pKa2=7.2)、硼酸系统(pKal=9.24)等虽然也都符合细胞内环境的生理范围(pH),可以作为DNA的保存液,但在转化实验时,磷酸根将与Ca2+产生沉淀;在DNA酶反应时,不同的煤对辅助因子的种类及数量要求不同,有的要求高盐离子浓度,有哦则要求低盐离子浓度,采用Tris-HCL(pKa=8.0)的缓冲系统,由于缓冲对时Tris+/Tris,不存在金属离子的干扰作用,故在提取或保存DNA时,大都采用Tris-HCL系统,而TE缓冲液中的EDTA更能稳定DNA的活性。
操作要领:
1、该实验成功的标志是把染色体DNA,蛋白质与RNA去除干净。获得一定收得率的质粒DNA。去掉染色体DNA最为重要,也较困难。因为在全部提取过程中,只有一次机会去除染色体DNA,其关键步骤是加入溶液Ⅱ与溶液Ⅲ时,控制变性与复性操作时机,既要使试剂与染色体DNA充分作用使之变性;又要使染色体DNA不断裂成小片段而能与质粒DNA相分离。这就要求试剂与溶菌液充分摇匀。摇动时用力适当。一般加入SDS后要注意不能过分用力振荡,但又必须让它反应充分。
2、当加入溶液Ⅱ5min后,若没有看到溶液变稠时,实验不能再继续做下去了。
3、配置试剂时,要用重蒸水配置外,其器皿必须严格清洗,最后要用重蒸水冲洗三次,凡可以进行灭菌的试剂与用具都要经过高压蒸汽灭菌,防止其他杂质或酶对DNA的降解,对Ep管、Tip头与非玻璃离心管等只能湿热灭菌,然后放置在50℃温箱中烘干使用。
汽车系统数据分析栏目简介 第3篇
这里所说的数据分析,并非只是简单地读取故障码或查看数据是否处在正常范围内。而是要分析数据与故障现象以及与系统之间的关系,并结合系统的工作原理找到故障原因。例如发动机转速,其正常范围一般是700~7000r/min。如果读取到发动机转速为2500r/min,在正常范围内,但这对于故障诊断并无实际意义。但如果根据原理,知道发动机转速是其输出扭矩与负载扭矩叠加后的结果,那么只要了解发动机的负荷状态,再结合负荷率,2500r/min这一数据就开始变得有意义了。
再以自动变速器为例。由于自动变速器中的液压离合器、制动器、阀体和单向离合器等执行元件的动作不能直观地看到,所以当它们出现异常状态时,往往无法轻易地确定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这常常是困扰维修人员的难题。但如果我们根据变速器控制单元给出的换挡控制指令、输入轴转速、输出轴转速和电磁阀的工作状态,以及其他控制单元给出的发动机转速、输出扭矩、负荷率和车速等数据,结合液压系统的油路图在时序上进行分析,这样便不难发现问题的根源。
所以只要将多个相关数据放在一起考虑,紧密接合系统的工作原理,并配以详细的维修资料,便可找到故障原因。有人会说,从控制单元中读取的数据有可能是错误的,往往不可信。这种说法是把控制单元排除在了系统之外,而且将数据视为孤立存在的。其实控制单元也是维修人员要诊断的对象之一,控制单元内的数据错误,必然会对其他数据产生影响。而且控制单元是处在控制器局域网中的,其数据往往是被多个控制单元所共享的。所以当某些数据出现问题时,必然会对使用它们的多个系统产生影响,这正好为诊断故障提供了线索。
以数据分析方法来诊断汽车故障有几个优点:一是可以加深对系统工作原理的了解,为今后解决疑难故障打下基础:二是可以理清故障形成的机理,使故障排除得更为彻底,避免出现返修;三是可以灵活变换分析问题的角度,这与靠换件来诊断故障相比,具有维修风险小和误导率低的特点。
长期以来,维修人员对故障码给予了过高的期望值,而忽视了原始数据(大部分故障诊断仪中都有)的存在。但由此导致的故障误判和车辆返修却屡见不鲜。究其原因是由于故障码属于被咀嚼过的数据,其中对于故障诊断有益的“养分”已有损失。此外,由于某些故障的偶发性,使维修人员在未见到故障现象的情况下,仅凭故障码的提示便产生了换件的;中动。这些问题往往会干扰对故障真正原因的分析。
其实对于故障诊断最有效的信息来自于车辆的原始数据,它是反映故障状态的本质所在。当然对数据的理解要基于对系统工作原理的透彻了解,这样数据才能真正地活起来。目前,汽车系统数据采集设备已经开始涌现,像美国的Snapshot就是一种插在车辆诊断插座上的U盘,这种设备只要点火开关打开,便一刻不停地记录着车辆运行中的所有数据。维修人员得到这样的数据后,不管是偶发故障还是疑难故障都会迎刃而解。
按照这样的思路设想一下,用户只要从网上把车辆的数据发送过来,维修人员便可以为其诊断故障;此外,还可将目前流行的车辆定期保养变为定期数据体检,做到按需保养。例如喷油器堵塞或缸内积炭过多这类问题,不难通过燃油修正量和发动机负荷率观察到。这样,一方面不要等到发动机故障灯点亮再去维修,另一方面也没必要在系统状态良好的情况下进行无谓的清洗。
我们希望从现在开始,能有一些先驱者着手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并熟练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以便使这种方法能真正形成生产力。
云计算的成本结构分析简介 第4篇
1 云计算的成本结构特点
目前, 已经有一些方法和技术用以对传统数据中心的成本分析, 但是云计算的特点使得它们很难被采用去作云计算的成本分析。这是因为去计算服务作为新型的IT服务, 与以往的IT服务不同, 具有资源弹性利用和虚拟化的新特点。
1.1 资源弹性利用
云计算是一个按需提供的资源服务。用户通过向云计算申请自己所需要的资源, 然后从云上得到反馈, 获得所需资源。云计算所采用的架构使其可以不断地自动适应用户变化的需求。动态可扩展性技术支持云在资源池中实现多次配置, 无需人工干预。这就意味着, 服务器、软件、能耗以及设施, 包括网络关键物理基础设施和电力系统, 都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 在资源池中进行删减。这就使得云计算的成本分析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数据中心。目前的成本分析技术并没有考虑云计算的弹性特点。他们的计算主要取决于对每个成本项目和所有现金支出的汇总的统计, 而忽略了弹性使用对成本计算的影响。且目前的技术无法从不断变化的云计算中得到每一个成本项目的确切数据, 用以计算。
云计算的成本分析应该以使用为导向, 随着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甚至是用户的规模而改变。
1.2 虚拟化
在云计算中, 一组通用的服务器承载着多个应用程序, 这就允许应用程序工作量整合在较少的服务器上, 从而保证其被更好地使用。因为不同的工作量可能有不同的资源利用足迹, 且随着时间变化可能会进一步有所不同。为此, 虚拟化技术在云计算中被广泛采用。云计算服务器提供商将任意用户的应用程序打包成一组虚拟机, 并将虚拟机作为应用程序的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 虚拟机成了云计算中资源的单位, 这肯定会影响成本分析。例如, 传统的成本计算主要以物理服务器作为单位来计算服务器成本, 且考虑更新情况;但采用虚拟化是在综合使用物理服务器。另一个例子是软件。在云计算服务器中, 软件以虚拟机的形式授权给用户使用, 用户只需使用虚拟机进行计算所需的软件许可证, 而不是物理服务器。云计算服务器供应商在提供虚拟机应用的租赁时, 将软件借给用户, 这就使得在一段时期内, 云中的软件被公共使用了, 此时传统的软件成本基于单独价格直接计算的方式已不再适用。
2 云计算的成本分析方法
目前, 对云计算成本分析的方法并不多, 下面介绍其中一种云计算成本分析方法, 是由IBM研究所的Li等提出的。他们分析云计算成本包含两部分:总拥有成本 (TCO) 和使用成本。
2.1 总拥有成本
总拥有成本通常被用来作为商业实施和管理IT基础设施的实际成本。它不仅包含资本成本, 而且考虑了经营整个IT基础设施的成本。综合考虑整个生命周期的消费使得总拥有成本可以适当地作为决定云计算的经济价值的成本基础。因此, 将云计算总拥有成本视为云计算成本分析的基础。
云计算的总拥有成本一般是指建立和运营一个云所花费的成本。构成云计算总拥有成本的元素可以分为8类:服务器、软件、设施、支持和维护、网络、电力、冷却及场地。
(1) 服务器成本云计算中的服务器都被安放在机架中, 共同构成一个资源池。用户通过资源池被分配到自己需要的应用和服务。计算总拥有成本时需要考虑资源池中所有的服务器。
(2) 软件成本这个成本主要是用于支付软件使用许可证费用。根据许可方式的不同, 软件分为3种类型, 相应的成本计算方法也是截然不同的。
(3) 网络成本与网络相关的成本主要是由交换机、网卡和用来将物理服务器连接到网络的电缆产生。其中, 由于网卡、电缆一般是和服务器联合购买的, 所以在计算总拥有成本时, 网卡和电缆成本算在物理服务器的价格里。网络成本只要考虑网络交换机的成本。
(4) 支持和维护成本此项属于软成本, 但是也包含了一些重要工作的费用, 如软件开发和升级、资产管理、故障排除、流量管理、服务器配置、病毒防护、磁盘保护以及性能维护等。
(5) 电力成本云计算中的电力主要指用于计算的基础设施, 如服务器、网络交换机以及网络关键物理基础设施, 如变压器、不间断电源设备、电源线、风扇、空调、水泵、加湿器、照明等。由于这些是被配置在机架内的, 所以电力成本一般按照机架为单位计算。
(6) 冷却成本因为数据中心的能耗被完全转化为热能, 所以机架的额定功率与热输出是相等的。
(7) 设施成本中的设施不是设备, 但是对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他们都被包含在机架内, 也是按照机架为单位计算。
(8) 场地成本由冷却、电力等特殊基础设施的需求构成。
以上8类成本的总和就是云计算的总拥有成本。当具体计算时, 所需要的参数都是从运营商或行业统计数据处收集。
2.2 使用成本
对云计算来说, 仅仅计算和分析总拥有成本是不够的。虽然总拥有成本对评估云计算整个生命周期的IT成本是有帮助的, 但是它更容易被用来评估基础成本, 而不是云上弹性资源的传递。总拥有成本包含资源池内所有服务器及所有支持这些服务的设施等成本。但是云只是使用了这些服务器和其他类别的部分资源以满足用户的要求, 被使用的部分资源成本很容易随着各种工作负载不断变化, 于是需要计算由用户使用带来的成本, 这里被称为使用成本, 使用成本的计算将考虑到云计算的虚拟化和弹性化特性。
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式, 这里将虚拟主机作为使用成本输入, 并采用一个3层结构的推导模型来计算使用成本 (如图1所示) 。
同总拥有成本一样, 使用成本也采用相同的8个衡量标准的类别, 即服务器成本、软件成本、设施成本、支持和维护成本、网络成本、电力成本、冷却成本及场地成本。在图1中可以看到, 使用成本的整个计算过程:首先, 在第一层获得作为输入的虚拟机数量和虚拟机密度;其次, 在第二层根据以上两个参数, 计算服务器的数量。在服务器数量和虚拟机数据的基础上, 可以得到服务器成本、软件成本、支持和维护成本、网络成本等;再次, 在第三层计算包含服务器的机架数量, 电力成本、冷却成本、设施成本以及场地成本都取决于机架数;最后, 将这8类成本相加就得到了云计算的使用成本。
3 结语
该文从云计算的成本结构特点及成本分析方法对云计算的成本结构做了详细的介绍, 从而使大家对云计算的成本有了清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王小威, 赵一鸣.一种基于任务角色的云计算访问控制模型[J].计算机工程, 2012, 38 (24) :9-13.
[2]黄毅, 李肯立.一种面向云计算的任务-角色访问控制模型[J].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3, 30 (12) :3735-3737.
[3]林果园, 贺珊, 黄皓, 等.基于行为的云计算访问控制安全模型[J].通信学报, 2012, 33 (3) :59-66.
精神分析导师-张东老师简介 第5篇
张东老师简介
工作经历
京师博仁教育中心心理专业人才培养事业部特聘讲师 京师博仁“心众筹”项目特聘讲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测查室主任
高级心理咨询技师
社会活动
先后参与四川汶川、青海玉树、甘肃舟曲等国家重大灾害的心理救援工作。
曾两年连续参与《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授课和参与两个国家级的科研项目工作;
连续5年参与全国妇联组织的“心系老年-孝心工程”和北京市周末大讲堂《心理健康科普知识》的授课任务,曾在北京十多个区县企事业单位、学校等进行了50余场次的心理学科普知识讲座。
主要事迹
多年承担大、中专心理学的教学任务;从事心理卫生工作30年,专职从事心理测量、心理咨询与咨询的临床实践、教学、管理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多年承担研究生、本科生、进修生心理测量学的实习、带教工作和心理咨询师、心理保健师的培训以及“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专家评审工作。曾被团中央和教育部联合授予“全国十佳少先队志愿辅导员”的荣誉称号,连续两次被北京市《周末科普大课堂》优秀教授专家奖。
多年承担本科生、进修生心理测量学的实习、带教工作和心理咨询师、心理保健师的培训工作,年均完成150课时以上各种心理学授课任务。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和各种心理学科普文章50余篇。
部分论文著作
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中文版临床信度及效度的研究 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性发展特点
胃癌患者的生存期与个性特征, 应付方式及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简明精神分裂症认知评估测验的临床信效度 神经质人格迫选量表的开发及其抗作假效果研究
第 1 页
中国心理应用行业引导者
课程受益
◆能够为学校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能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为学生及家长提供职业发展兴趣测量及评估服务; ◆能够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干部选拔、人才评估工作; ◆能够承担企事业单位EAP服务中的心理测量服务;◆对诊断的快速、准确提供强有力支持。
适合人群
1.学校心理辅导教师及其他授课教师;
2.心理咨询师; 3.人力资源师;
4.政府组 织人事部门人员; 5.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6.心理科(精神科)医务人员; 7.刑侦 工作人员; 8.学术研究人员。
学员评价
两位老师都很有特色,温老师讲课很有条理性,逻辑性很强,能把测量理论讲得非常清晰易懂;张老师更是幽默而风趣,有丰富的经验,很实操,特别是量表解读的很好。
——姚** 三级
咨询师心理测评真的很重要,之前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三天的课程,感觉自己终于把理论和实操联系起来了,学习后再操作测评软件就感觉轻松多了。
——范** 教师
分析简介 第6篇
关键词:功能目的论;高校网页简介英
【分类号】H315.9
1 复旦大学网页简介英译案例分析
1.1 案例描述
复旦大学是我国首批“211工程”、“985工程”综合性大学,享有较高的声誉。建设211 工程院校的使命是“使其在 2000 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 21 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这类学校有明显的外宣需求,英文网站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以它们的网站做研究案例,更具有建设性意义。本文以复旦大学网页简介为研究对象,从文本、功能和目的等角度对简介原文和译文进行分析。
1.2 原文分析
1.2.1 原文文本分析
按照不同文本类型,分析文本功能与目标,才能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本文所选案例复旦大学网页简介原文中包含了复旦大学校名来源、发展历史、教职工人数、学生人数、学科院系设置等众多信息,均属于事实性叙述,从这一点看,原文文本属于信息型文本。此外,原文中还介绍了复旦大学的校训、学风、复旦精神以及复旦所取得的成就,从源语文字上看,原文中包含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海纳百川、追求卓越”“民族的解放和振兴”等具有感染性的字眼,因此原文文本也属于操作型文本。
1.2.2 原文预期读者
原文为中文,其受众为中文阅读者,主要为中国学生、学者、有意和高校进行校企合作的中国企业界人士。他们对中国教育背景及现状有一定的认识。
1.2.3 原文功能目的分析
复旦大学网页简介作为学校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关于学校的全方位信息,让受众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在有限的版面上对学校整体情况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并能有效地获取所需信息。其主要目的是吸引学生就学、学者来访、推广和提升学校形象等。
1.3 译文分析
1.3.1 译文文本分析
赖斯认为“文本类型决定整体的翻译方法,文本体裁要求翻译考虑语言和语篇结构的惯例。” 复旦大学网页简介英译文本中对原文中的信息一一进行了罗列,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用语简介明了,属于信息型文本。
1.3.2 译文预期读者
译文为英文,其受众为英文阅读者,主要为有意和中国高校开展交流的学者、希望了解中国高等教育现状的国外学者、有意到中国高校进行交流的外国学生等。他们大多缺乏对中国的背景知识,其阅读方式,文化期待也不尽相同。
1.4 原文译文对比分析
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功能主义提出翻译要求(translation brief)的概念,所谓翻译要求就是要在译前明确翻译目的、译语读者、时间、环境、读者背景文化知识等,根据这些再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在本文案例中,译语预期读者为国外学者、留学生等。他们大多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一个学校有整体的认识。因此,高校简介英译时要符合他们的阅读习惯、阅读期待。以下提取复旦大学网页简介实例,分析如何以目的论为指导开展高校简介英译。
例1:
原文请见:http://www.fudan.edu.cn/channels/view/34/
译文请见:http://www.fudan.edu.cn/englishnew/about/about.html
复旦大学网页简介中文版篇幅较长,信息堆砌,层次不清晰。根据功能学派目的论,译文要符合语际连贯(intertextual coherence)的准则,即符合译语文本的表达习惯。笔者查阅外国高校网页简介发现,国外高校简介排版简洁,不同的信息独立排列,条目清晰,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复旦大学简介英译版中,对原文的信息内容进行了重组,将信息分类排列,分为不同栏目,每段辅以小标题,层次分明,使读者能迅速抓住其结构,获取所需信息,满足了译语读者的阅读期待,取得了预期的文本功能。
例2:
原文: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译文:"Fudan", literally meaning "(heavenly light shines) day after day", indicates inexhaustible self-reliance and industriousness.
原文中包含了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且文化内涵非常沉厚,一般的中文读者也不一定能理解其含义。根据连贯性法则,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即译文必须能让受众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即使将中国古代诗词这种文化意象深厚的内容翻译出来,译语读者也很难理解,因为他们缺少相关的中国文化知识。因此,在英译版中,文化内容这部分被省去了,以意译的方式将其大意译出,读者容易理解。
2 结语
当下,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在国际平台开展对外交流,高校英文网页的重要性日益显著。以互联网为载体的高校网页简介及其英译是高校进行对外宣傳的重要窗口。根据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高校网页简介属于信息型文本和感染型文本,且信息型大于感染型。高校网页简介无论是原语文本还是译语文本,其目的都是提供有关学校的基本事实,提升学校形象,吸引学生和学者等。但是两种文本的读者对象在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上存在不同,因此在信息的处理上也不同。
本文以复旦大学网页简介及其英译为例,以赖斯文本类型理论、功能目的论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语际连贯原则为基础,对原文和译文进行分析。在目的论指导下,为使译文读者充分理解译文,在原文信息的基础上,译文应对信息进行重组改写,必要时需将一些信息省去,或者对信息加以说明,有时为了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还需增添原文中没有的信息。无论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其目的总是迎合译文读者,使其在最短时间获取所需的信息。
参考文献
[1] Munday, J.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M]. London: Routledge. 2001
矿山机械的基本故障分析简介 第7篇
1 矿山机械故障因素
矿山机械设备工作环境恶劣, 突发条件很多, 受工作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因此, 造成矿山机械故障的原因有很多方面, 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造成矿山机械故障的因素:
第一、管理机制的原因。计划预期检修模式是目前矿山机械设备维修的主要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模式既不符合经济性要求, 也不能保障机械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因此, 改进管理模式成了矿山机械设备维修重要问题之一。这样才能从本质上来解决故障产生的原因;
第二、管理手段、相关设施与先进技术相脱节。目前, 很多企业基础设施、管理技术比较落后, 管理技术与相关的设施都严重的脱节, 矿山机械所采用的先进技术、检测技术都未能发挥出优势所在。正所谓物要尽其所能, 发挥其最大价值和本质, 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有好的设备没用好, 就导致了工作过程中构造复杂、精密、需要智能控制的机械设备不能及时发现隐患, 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第三、技术维修人员因素。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的差异也决定了技术维修人员的综合水平能力的叁差不齐。目前很多企业又实行分流与转岗等管理手段, 就容易造成技术维修人员流动性大, 责任分工不明确等问题。有些技术维修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轻视对设备的检测及保养, 只注重维修工作, 无法知道发生故障的原因, 从而无法找到隐患故障, 防患于未然。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水平低也导致了合格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非常少。这种由于检修人员自身方面的原因, 对机械设备缺少全面的了解, 导致的故障问题也是矿山机械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四、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测的过程中, 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操作, 如皮带轮和轴承装卸过程中, 一般都用锤子硬敲上去, 使相关零部件由于压力过大产生变形, 为机械故障埋下了隐患。同时, 一些重要的零部件在安装时需要考虑安装方向, 操作不当导致的安装方向错误将会对零件产生不必要的损坏, 造成机械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机械设备中的螺栓至关重要, 正确的操作方法会达到安装要求, 但是通常螺栓安装过程中, 很少有人注重操作顺序、力矩大小等细节问题。由于螺栓的材料不同, 加之制造工艺不同, 从而导致不同大小、批次的螺栓安装工艺不同, 安装起来比较困难, 通常会使用扳手等操作工具进行安装, 这很容易造成拧紧力矩过大。这都会导致螺栓的使用寿命降低, 机械出现故障的因素增多, 维修量增大, 影响正常的作业。
2 如何处理矿山机械故障问题
根据上述的分析, 结合目前采矿机械设备故障问题,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处理矿山故障问题:
第一, 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故障维修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机械设备维修人员自身素质和技术是关键, 企业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提高员工的热情, 增强员工的主动性。定期举办员工培训计划, 加大对员工的专注, 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增强员工的主人责任感意识;加强矿山机械设备保养、检测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 促进员工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判断和处理机械故障能力, 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水平和专业技能水平, 使每个维修工作人员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完成机械设备维修工作;
第二, 将机械维修工作落到实处。企业应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维修方案, 维修方案应综合考虑施工计划与发展要求、矿山机械工程建设以及机械设备的应用情况。培训的过程中要求每个员工掌握设备的具体维修周期等相关信息。维修方案的可执行性要强, 企业要加强执行力度, 调动员工工作的热情, 根据维修计划切实落实维修方案。同时, 企业各个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 相互协调, 从而充分利用资源来提高矿山机械设备生产效率;
第三, 改进和创新矿山机械设备故障维修模式和方法。针对矿山作业设备常见故障, 通常采用专业维修与综合作业维修相结合的方式。实际操作中最常用的两种机械维修方式为互换修理与单机修理方式。比较两者, 单机修理方式相对耗时长, 这里不建议用这种修理方式, 其效果没有互换修理效果好。互换修理在矿山设备的作业维修中应用十分广泛, 其操作简便, 是将相应零件整个拆下进行维修。将需要替换或者修复的零部件加以整修, 这种操作方式便于机械整体的系统检查, 还可以节约费用, 充分利用设备资源。在保证修理时间和质量的前提下, 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
3 结论
在采矿作业过程中, 必须要注意矿山机械的维修保养, 及时发现问题, 防患与未然。大部分故障的问题都是很简单的因素, 如果能早点发现, 及时排除, 就会降低甚至避免故障的发生, 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矿山机械设备的维修与包养的成本, 还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故障是由一个量变产生质变引起的, 在对矿山机械的基本故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总结故障的易发生点和规律, 及时排查, 并采取合理的措施。这样就能减少或者避免故障的发生,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利润。
摘要:矿产资源对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对矿山机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矿山机械的维修问题也成为实际维修工作中难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矿业的发展。大多数企业都会设置机械管理部门来专门负责统计管理各种机械, 但管理混乱、相关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差、缺乏责任心等问题现今依然存在。这不仅降低了办公效率, 还导致责任分配不明确, 浪费了大量宝贵的矿产资源。通常对机械的维修包括两部分:计划维修和损害后维修。下面就介绍下对机械的维修。
关键词:矿产资源,机械,故障分析
参考文献
[1]邹忠文.浅谈矿山机械设备液压故障原因及处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9) .
[2]杨现利.我国矿山机械行业标准化工作现状与发展[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09 (5) .
[3]张荣宽, 张振.我国矿山机械行业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的思考[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09 (5) .
[4]杨树存.矿山机械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及处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9 (9) .
高层建筑结构分析与设计简介 第8篇
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
高层建筑在其结构设计阶段十分重要, 需要考虑水平荷载、轴向变形、建筑物的侧移、结构的延性等方面的因素。
对于水平荷载需要注意两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 对于一定高度楼房, 竖向荷载基本上是定值, 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其数值随结构动力特性的不同而有大的幅度的变化。另外一方面, 因为楼房的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 与楼房高度成正比, 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倾覆力矩, 及由此在竖构件中引起的轴力, 是与楼房高度的二次方成正比。
对于高层建筑的轴向变形, 主要考虑构件剪力和侧移产生较大的影响, 与考虑构件竖向变形相比较, 会得出偏于不安全的结果。另外对于竖向荷载数值较大, 能够在柱中引起较大轴向变形, 从而对连续梁弯矩产生较大影响, 造成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 跨中正弯矩之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 还会对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产生较大的影响, 根据轴向变形计算值, 对下料的长度进行调整。
关于高层结构还需要考虑建筑会出现的侧移现象, 因为随着楼房高度的不断增加, 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移变形迅速增大, 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应被控制在某一限度内。与较低的楼房不同的是, 结构侧移已经成为高楼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所以还需要了解结构的延性, 为了使得建筑物牢固、可靠, 具有很强的变形能力不会出现楼体倒塌等严重事故, 就需要注意结构的延性。因为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依然具有比较强的变形能力这就必须在构造上采取恰当的措施, 以确保建筑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能力。相对较低的楼房, 高楼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更大。
2 高层结构的剪力墙
很多人只看到高层建筑物, 但还不明白其构造原理。现今的高层建筑, 很多都是剪力墙构造的。那么什么是剪力墙呢?它有什么样的结构效能呢?一般建筑物中的竖向承重构件都是由墙体承担的, 这种墙体既要承担水平构件传来的竖向重力, 还要承担风力或地震作用传来的水平方向的地震作用力。剪力墙由此而生, 这种墙体除了最基本的能避风避雨外, 还能抗震。高层的剪力墙是建筑物的分隔墙和围护墙, 在设计墙体的时候, 要考虑平面布置和结构布置两方面的因素, 需要同时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体系要求有很好的承载能力, 并且要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空间性能, 相对框架结构而言, 剪力墙要有较好的抗侧能力, 那么对于高层建筑就需要选用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结构优点有侧向刚度大,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小, 但是其缺点是剪力墙的间距有一定限制, 建筑平面布置不是很灵活, 不适合要求大空间的公共建筑, 另外结构自重也较大, 灵活性相对而言比较差。一般适用住宅、公寓和旅馆。剪力墙结构的楼盖结构一般采用平板, 可以不设梁, 所以空间利用比较好, 可以节约一些高层建筑的成本。
剪力墙所承受的竖向荷载, 一般是结构自重和楼面荷载, 通过楼面传递到剪力墙。竖向荷载除了在连梁 (门窗洞口上的梁) 内产生弯矩以外, 在墙肢内主要产生轴力。可以按照剪力墙的受荷面积简单计算。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 两种结构体系在水平荷载下的变形规律是完全不相同的。框架的侧移曲线是剪切型, 曲线凹向原始位置;而剪力墙的侧移曲线是弯曲型, 曲线凸向原始位置。在框架-剪力墙 (以下简称框-剪) 结构中, 由于楼盖在自身平面内刚度很大, 在同一高度处框架、剪力墙的侧移基本相同。这使得框-剪结构的侧移曲线既不是剪切型, 也不是弯曲型, 而是一种弯、剪混合型, 简称弯剪型。假设有向右的水平力作用与结构, 在结构底部, 框架将把剪力墙向右拉;在结构顶部, 框架将把剪力墙向左推。因而, 框-剪结构底部侧移比纯框架结构的侧移要小一些, 比纯剪力墙结构的侧移要大一些;其顶部侧移则正好相反。框架和剪力墙在共同承担外部荷载的同时, 二者之间为保持变形协调还存在着相互作用。框架和剪力墙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关系, 即为协同工作原理。
3 现实中高层建筑剪力墙设计的实例
高层剪力墙要考虑建筑物的布置、配筋结构、墙体钢筋配置、边缘构件的设置和合理的配筋因素, 这些都是高层建筑中需要认真考虑的环节。对于高层建筑的剪力墙其布置要合理匀称, 要求其整个建筑物的刚心和质心重合, 至少要趋于重合, 并且其水平方向的两个轴的刚重要比较接近。
关于高层建筑中剪力墙的布置必须均匀合理, 使整个建筑物的质心和刚心趋于重合, 且水平方向两个轴的两向的刚重比的值是比较接近的。我们设置一栋高层建筑时候, 其结构布置必须要避免出现一字型的剪力墙, 因为那样的墙抗震效果不理想, 同时也注意不要出现长墙, 长墙也不利抗震效果。应该避免楼面的主梁平面外搁置在剪力墙上, 如果无法避免则需要将剪力墙的适当部位设置成暗柱, 当梁的高度大于墙体的厚度的2.5倍时, 就必须计算暗柱的配筋参数, 由于高层建筑物的转角处应力比较集中, 如果可以的话两个方向都要布置成长墙, 所以高层建筑物的转角处的墙肢应该尽可能的长。
对于墙体的配筋, 结构要设置得合理才能控制剪力墙的配筋, 这么做可以节约建筑成本, 且安全耐用。高层建筑剪力墙的墙体配筋, 一般要求水平钢筋放在外侧, 竖向钢筋放在内侧, 这样便于施工。同时其配筋要能满足计算和规范建议的最小配筋率要求。对于剪力墙体的边缘构件, 要求对于一、二级的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端部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对于普通的剪力墙, 其暗柱配筋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配筋率, 为了能保证质量和安全, 根据个人经验建议对于加强区应该加强0.7%, 而一般的部位应该加强0.5%。但是, 对于短肢的剪力墙, 控制配筋率加强区应该加强1.2%, 其一般部位应该加强1.0%。特别注意, 对于小墙肢其受力性能较差, 应严格按高规控制其轴压比, 宜按框架柱进行截面设计, 并应控制其纵向钢筋配筋率加强区应该加强1.2%, 一般部位应该加强1.0%;而对于一个方向长肢另一方向短肢的墙体, 设计中往往就按长肢墙进行暗柱配筋。
摘要:文章介绍了高层建筑的起源及应用面的广泛, 在现代建筑中高层建筑处处可见, 且高层的建筑物越来越多了。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剪力墙的设计和建筑实例中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建筑结构,高层结构设计与分析,剪力墙
参考文献
[1]曹静, 陈兰.某高位转换层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与分析[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8.[1]曹静, 陈兰.某高位转换层框支剪力墙结构设计与分析[A].庆祝刘锡良教授八十华诞暨第八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方法简介 第9篇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各地兴建了大量的高层建筑, 高度不断增加, 功能也越来越复杂。而中国作为一个地震多发国家, 对复杂的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理应更加重视。
JGJ 3—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规定了带加强层的结构、带转换层的结构、连体结构、错层结构、竖向体型收进、悬挑结构等为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建设部在2003年发布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第111号部令, 从建筑的高度、平面规则性、竖向规则性三个方面定义了超限高层建筑, 并对其抗震设计方法及要求做出相应规定。
2 建筑抗震设计理论
近现代抗震设计理论体系大概有以下几种:
1) 静力理论。静力理论始于20世纪初, 它假定地震力水平作用于结构质心, 而结构为一刚性受力体, 地震力的大小为结构重量与地震影响系数的乘积。2) 反应谱理论。反应谱理论是于20世纪中期, 是在结构动力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 它是首次将地面振动与结构动力特性综合考虑的一种理论方法。目前一般计算软件所采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即属于此类。3) 动力理论。动力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的理论。随着结构的线性与非线性理论发展, 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普及, 人们开始可以进行更复杂而准确的计算模拟。另外动力理论也得益于地震反应记录的不断增多。它把地震视作一个时间过程, 输入地震动加速度时程, 计算每一时刻建筑物的地震反应, 来进行抗震设计。4)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20世纪90年代, 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成为新发展方向。所谓性能设计, 即根据设定的不同的性能目标, 通过计算分析找出薄弱部分, 并采用加强措施。中国早期的抗震规范的“三水准”的要求, 就是属于一般情况的性能设计目标。新版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提出的性能化设计, 则更为明确, 更具操作性。
3 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方法比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不同建筑结构应采用哪种抗震分析方法作了相应的规定。选取正确的抗震分析方法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
1) 底部剪力法。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底部剪力法的适用范围有明确规定:
根据条文第5.1.2条第一款的规定, 只有高度低于40 m, 沿高度方向刚度、质量均匀分布, 且以剪切变形为主的建筑结构, 方可采用此法。底部剪力法是一种简化的静力计算方法, 可在静力的概念上把握结构的抗震能力, 但对于复杂高层建筑结构, 底部剪力法显然不能正确分析地震响应。
2) 反应谱方法。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 除了适用于底部剪力法的结构外, 其他均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反应谱法考虑了地震动特征和结构自身动力特性之间的关系, 并将复杂的动力问题静力化。在振型组合时, 当相邻振型的周期比为0.85时, 耦联系数大约为0.27, 采用SRSS方法进行振型组合误差较小。但当结构各振型频率较接近时, SRSS的计算会有较大误差, 此时应采用CQC方法。
反应谱法实为一种拟静力方法, 无法反映地震动时间性和结构非线性的影响, 也无法找出薄弱部位。
3) 时程分析方法。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 甲类建筑、特别不规则的建筑、高度超限的建筑, 应采用时程分析法。
时程分析法, 是一种依据材料及构件的性能对结构动力方程求解的方法。该法综合考虑了场地环境以及地震动频率、持时、振幅三要素的影响进行结构的非线性分析, 是一种真正的动力分析方法。但是时程分析法需要输入实际或人工模拟地震波, 而不同的地震波所引起的结构反应差别很大。因此在工程实际应用中, 当无合适地震波时, 较难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同时, 该方法计算量大, 因此一般作为反应谱法等其他简化分析方法的补充, 以校核结构薄弱部位, 分析能力损伤, 避免大震倒塌等。
4)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了对于特定的建筑结构需进行弹塑性变形分析。如今,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Pushover) 已成为抗震性能分析的常用方法。
Pushover分析方法是将单调增加的水平荷载, 通过一定模式施加在结构上, 进行非线性静力分析。通用建立能力谱和需求谱曲线, 以确定结构性能点, 并对结构位移、构件变形等进行评价。在水平荷载施加的推覆过程中, 注意塑性铰出现的顺序及状态, 并在设计中采用局部加强措施保证结构的弹塑性性能满足要求。
5) 增量动力分析方法。
增量动力分析 (IDA) 方法是一种评价结构抗震性能的动力分析方法, 近几年才逐渐被应用于工程实际。它是一种基于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的参数分析方法。IDA方法是将地震动的加速度与一系列比例系数 (scale factor) 相乘, 从而得出多组不同强度的地震动, 然后在此地震动基础上, 对结构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通过绘制地震动强度 (ground motion intensity measure) 曲线、结构性能参数 (damage measure) , 进而得出在地震作用下, 结构破坏的全过程。
IDA方法相比于Pushover, 引入了增量动力概念, 故也称之为“动力推覆方法”。
4 结语
结构抗震设计中, 各种分析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简单来说, 底部剪力法是最简化的方法, 计算量小, 但适用条件有限;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概念明确, 计算也较便捷, 是目前最通用的抗震设计计算方法, 但忽略了地震的动力特性, 在高层复杂结构抗震计算方面存在问题;时程分析法在计算理论上更合理, 但需要足够多并且合理的地震时程波输入, 计算量大, 效率低;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和动力增量法可进行建筑的弹塑性分析, 能反映结构的非线性变形情况, 是性能化设计的必要手段。其中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计算量相对较小, 能较快地对结构的抗震性能做出评估, 但不能解决复杂不规则、超高层及长周期结构的问题。在各种弹塑性分析方法, 理论上来说, 动力增量分析方法是最精确的。但同动力时程分析方法一样, 也存在计算量大、阻尼比难以精确确定、地震波选择困难等缺点。
摘要:简要介绍了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包含的内容, 结合近现代抗震设计理论体系, 对底部剪力法、反应谱方法、时程分析方法、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增量动力分析方法五种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方法作了比较, 得出了一些有实用价值的结论。
关键词:复杂高层建筑结构,抗震分析方法,理论,设计
参考文献
[1]JGJ 3—2010, 高层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S].
[2]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3]周颖, 吕西林, 卜一.增量动力分析法在高层混合结构性能评估中的应用[J].同济大学学报, 2010 (2) :53-55.
分析简介 第10篇
关键词:文体分析,普华永道,企业英文简介,文化顺应,跨文化商务沟通
文体学 (stylistics) 是用现代语言学的原则和分析方法, 对语言文体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 它的主要任务在于观察和描述语言主要文体特点 (成亚君, 2011) 。就目前的发展情况看, 文体学的范围包括语体学、文学文体学和理论文体学三个方面 (刘世生, 1992) 。文本涉及的是语体学。语体学研究语言的各种变体。例如, 按交际媒介论, 有口语和书面语之分;因交际双方的关系不同, 有正式、非正式和亲密语体之分;因社会实践活动的不同而有法律、科技、新闻、广告、体育报道、商务、医学、文学和日常用语之分, 按信息的传递特点论, 有电报、电话、信函用语之分。本文对商务语体及普华永道公司英文简介进行文体分析。
企业简介是客户了解中国公司的门户。通过阅读企业简介, 客户获取公司信息并产生合作意向。由于英语已成为了lingua franca (通用语) , 跨国公司尤其是全球性企业的网站上都有自我宣传的英文企业简介网页。公司英文简介信息传递和对外宣传的效果至关重要。随着跨国企业的跨文化意识在逐渐提高, 同一公司在不同国家网站上的公司英文简介中会体现出不同的文化。本文将以普华永道企业在美国和中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文本为例进行文体分析。之所以分析普华永道企业的英文简介是因为普华永道 (Price Waterhouse Coopers Consulting, Pw C) 是全球最大的专业服务机构之一, 其总部位于英国。它在152个国家中设有860余家分公司和办事处, 超过155, 000名的专业人才, 普华永道向国际、中国及本地的主要公司提供全方位的业务咨询服务。在大中华区域, 普华永道不仅拥有最雄厚的实力和最广大的地域覆盖, 拥有4, 000多名员工, 在北京、天津、大连、广州、上海、青岛、西安、厦门、苏州、重庆及深圳设有办事处。其美国和中国网站上的英文简介很可能会表现出文化差异以顺应美国和中国各自的文化。随着中国跨国企业数量增加, 中国公司有了更多面向国外推销商品的机会。本文所做目的是给中国企业介绍一些跨文化商务沟通启示。
1 分析
1.1 词汇
此部分将从文本长度及词汇数量, 难度指数, 名词数量, 动词数量, 人称代词这五个方面进行文本的对比分析。
普华永道美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全文总字数为206, 共15句, 所以平均句长 (L) 约为13.74。其中难词既三个音节以上的词 (不含专有名词和因语态、时态和数而演变来的派生词) (钱瑗, 1991) 的个数为23, 占全文总词汇的11.17%, 所以其难词比例 (H) 为11.17。难度指数 (fog index) =0.4 (H+L) (钱瑗, 1991) , 所以其难度指数是9.96。名词数量 (不算专有名词) 是47, 占总词汇量的22.82%。动词数量是40 (3个情态动词) , 占总词汇量的19.42%, 其中及物动词数量是24, 占动词总数的66.67%。全文第一人称代词共有14个 (8个“our”, 6个“we”) , 占总代词数的60.87%, 第二人称代词共有9个 (7个“you”, 2个“your”) , 占代词总数的39.13%, 无第三人称代词。
其中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全文总字数为310, 共15句, 平均句长 (L) 约为20.67。其中难词个数为39, 占全文总词汇的12.58%, 所以其难词比例 (H) 为12.58。难度指数 (fog index) 为13.3。名词数量是51, 占总词汇量的16.45%, 动词数量是39 (含2个情态动词) , 占总词汇量的12.58%。其中及物动词数量是25, 占动词总数的64.10%。全文第一人称代词共有15个 (6个“our”, 5个“we”和4个“us”) , 占总代词数的55.56%, 第二人称代词共有1个 (“you”) , 占代词总数的3.70%, 第三人称代词共有11个 (7个“they”, 4个“their”) , 占代词总数的40.74%。
难度指数, 词汇数量, 名词数量, 动词数量的对比数据可见表1。
人称代词的对比数据可见表2。
据钱瑗 (钱瑗, 1991) 研究, 难度指数在10左右的语篇属于容易阅读类, 并且难度指数越大越显得正式, 所以中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比美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较不容易阅读且更正式。由于美国网站和中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上名词数量分别占总词汇量的22.82%和16.45%, 所以没有超出Ellegard研究的英语写作中所用名词占全文词汇27%的基准 (Ellagard, 1978) 。然而, 由于美国网站和中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上动词数量分别占总词汇量的19.42%和12.58%, 所以均超出了Ellegard研究的英语写作中所用动词占全文词汇12.1%的基准。并且美国网站和中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在所用的动词中及物动词比例超出了一半, 分别是66.67%和64.10%。由于及物动词后接宾语有动作承受着, 反映出动词的有效性, 所以企业简介中及物动词多于不及物动词能够体现出公司所做事情有成果或承诺有效, 同时也体现出公司有自信和使命感。人称代词的数据分析将在第三小节修辞手段中提到。
1.2 语法
语法是组词造句的规则, 是把合适的词放进合适位置的艺术。研究语法就是研究语言中句子的结构和其功能。此部分将从句法结构, 句子时态, 句子语态这三个方面进行文本的对比分析。
1.2.1 句法结构
普华永道美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中一共有15句, 平均句长约为13.74。表3为每句含词量。
普华永道中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中一共有句15句, 平均句长为20.67。表4为每句含词量。
表5是合众国际社 (United Press International) 发表的句子长度与可读性的关联数据 (Garrison, 1989)
将表5数据分别与表3和表4进行比较, 美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每句含词量大于等于21个词的句子的百分比为13.34%, 中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每句含词量大于等于21个词的句子的百分比33.34%, 说明中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可阅读性比美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难。由于句子的长度与文本的正式程度成正比, 句子越长越正式 (董启明, 2006) , 所以中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比美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更正式。
1.2.2 句子时态
本文中被分析的文本只涉及过去时, 现在时, 现在进行时和将来时。表6为美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和中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句子时态的对比数据。
因为过去时表明事件已经发生, 已成事实, 所以过去时的应用会使文本表现出客观性 (Richard, 2002) 。根据表6数据显示, 可以看出美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所传递的信息比中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传递的信息更客观。表6表明美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比中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更多的使用了将来时。通过整体比较时态可发现两个英文企业简介都偏向用现在时。因为现在时在语篇中具有概括功能及传递的信息不仅是真实的而且可适用于任何时间, 所以可表现出信息的有效性。
1.2.3 句子语态
语态是描述句子中动词和参与此动作的主语之间关系的一个语法现象。当主语是动作的发起者 (或之一) 时, 称为主动语态;如果主语为动作承受者或直接受到此动作的影响, 则称为被动语态。
美国和中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多用主动语态。表7为二者主动语态的使用对比数据。表7数据表明美国和中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均较少适用被动语态。被动语态强调事件的动作或结果并且当人们想要表现出客观, 中立或与个人无关的态度时通常会用到被动语态 (Wales, 1989) 。
2 修辞手段
两篇文本中只用到了重复和平行结构修辞手法。重复经常用来加强语气, 使得文章生动, 醒目, 读起来节奏感强, 给人印象深刻, 容易记 (唐述宗, 2002) 。中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多次重复公司名, 地区名和第三人称代词。如7次提到“Pw C” (普华永道企业) , 分别6次提到“Hong Kong” (香港) , “Macau” (澳门) , “Taiwan” (中国台湾) 和“China” (中国大陆) , 7次提到“they”。美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多次重复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 如“our” (重复8次) , “we” (重复6次) 和“you” (重复7次) 。美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作者多次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增加了读者与企业的互动性。中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多次使用第三人称指代所服务的客户和合作伙伴, 将读者至于企业与客户或合作伙伴之外的第三方, 体现出中立, 客观的同时缺乏与读者的互动。
平行结构是指当一句话中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在功能和目的上有关联的时候, 它们应当以同样的语法结构来表示, 它是一种强调语意、使概念清楚、连
贯的修辞方法 (成亚君, 2011) 。美国和中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均用到了平行结构。
以下为美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所用到的平行结构句子:
1) “...building relationships that create value for you and your business.”
2) “You do the talking, we'll do the listening.”
3) “Additionally, in the US, Pw C concentrates on 16 key industries and provides targeted services...”
4) “We help resolve complex issues and identify opportunities.”
以下为中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所用到的平行结构句子:
1) “Our highly qualified, experienced professionals listen to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to help organisations solve their business issues and identify and maximise the opportunities they seek.”
2) “Pw C helps organisations and individuals create the value they’re looking for.”
3) “Find out more and tell us what matters to you by visiting us at www.pwc.com.”
从以上句子中可看出简介作者通过平行结构表达出公司承诺和事实观点, 并且体现出强调的效果。
3 跨文化商务沟通启示
根据以上分析可总结出两点跨文化启示, 第一, 由于中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使用了较多的第三人称而美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中没有第三人称, 从而表明中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所传递的信息比美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传递的信息更中立。Trompennaars提出了文化维度—Affective vs.Neutral (表达情感vs.保持中立) , “表达情感”指倾向于表达情感的文化的国家成员会坦率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保持中立”指倾向于保持中立的文化的国家成员不会显露他们的情感而是控制和克制情感。中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体现的中立性验证了Trompenaars在研究文化维度—Affective vs.Neutral (表达情感vs.保持中立) 时, 在研讨班上对49个国家的管理者和员工 (每个国家参与者为100人) 的调查中得出的数据及55%的中国管理者和员工不愿公开表露出情感, 43%的美国管理者和员工愿意公开表露出情感 (Trompenaars, 2012:87-88) 。第二, 从两篇企业简介的难度指数和句子长度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比美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更正式。这一点文化差异验证了Javidi和Javidi提出的正式和非正式的文化模式。通过研究, 他们指出美国文化属于非正式文化, 而亚洲文化属于正式文化。
两篇英文企业简介除了显示出差异之外, 还有相似之处。如二者简介作者所用动词均超出了Ellegard研究的英语写作中所用动词占全文词汇12.1%的基准, 说明商务领域公司宣传题材的文本使用的动词数量偏多。并且两篇文本中及物动词所占比重都很大以表现出动作的有效性。两篇文本均多用现在时态和主动语态并且多次运用重复和平行结构的修辞方法。
中国与美国有商务往来的公司在写英文企业简介时可以从本文受到一些启示, 根据中美文化维度和文化模式的不同对企业简介进行措辞以顺应文化差异, 并且可将已发现的相似处用于编写企业简介。
4 总结
普华永道作为一家总部在英国的全球性企业, 其在美国和中国网站上的英文企业简介显示出了跨文化意识, 值得放眼世界的中国企业学习。中国企业的企业简介作者可将诸如保持中立和表达情感, 正式和非正式等文化因素考虑到企业英文简介的话语策略里。并且为了使英文简介更容易被读者接受需要注意到一些企业简介里常用到的策略, 如大量应用及物动词, 多用主动语态和现在时, 多运用重复和平行结构修辞手法。
参考文献
[1]成亚君.林肯葛底斯堡演讲词文体分析[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1 (4) :52-57.
[2]董启明.英语各类文体分析[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6.
[3]刘世生.文体学的理论实践与探索[J].北京大学学报, 1992 (2) :98-106.
[4]钱瑗.实用英语文体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1.
[5]唐述宗.语体、语域与翻译—英汉翻译风格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6) :34-39.
[6]任绍曾.英语时态的语篇功能[J].外国语, 1995 (3) :22-29.
[7]Garrison B.Professional Feature Writing[M].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Inc, 1989.
[8]Javidi A, Javidi M.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A Reader[M].Boston:Wadsworth Publishing Co Inc, 2010.
[9]Richards.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Research Press, 2000.
[10]Trompennaars Fons, Hampden-Turner Charles.Riding theWaves of Culture:Understanding Diversity in Global Business[M].New York:Mc Graw-Hill Professional, 2012.
《老人与海》简介 第11篇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1961),美国小说家。他于1899年生于芝加哥附近的一个医生家庭,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曾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担任驻欧洲记者,并以记者身份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抑郁,1961年自杀。他的早期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1927)、《永别了,武器》(1927)成为表现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主要代表作。
30、40年代,他塑造了摆脱迷惘、悲观,为人民利益英勇战斗和无畏牺牲的反法西斯战士形象《第五纵队》,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50年代,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形象”(代表作《老人与海》1950)。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20年代是海明威文学创作的早期,他写出了《在我们的时代里》、《春潮》、《没有女人的男人》和长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等作品。
《永别了,武器》(又译《战地春梦》)是海明威的代表作。他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为主题,揭示了“迷惘的一代”出现的历史原因,控诉了战争毁灭人的理想和幸福,戕害人们的心灵,并使千百万无辜生命因此涂炭。这篇作品显露了海明威散文风格的基本特色和“现代叙事艺术”。作品故事情节简单而意境纯一,语言朴实无华,句子短小凝练,环境描写达到情景交融。
40年代,他根据在非洲的见闻和印象写了《非洲的青山》、《乞力马扎罗山的雪》,还发表了《法兰西斯·玛贝康短暂的幸福》。1932年发表了《午后之死》,尊奉美国建筑师罗德维希的名言“越少,就越多”,使作品趋于精炼,缩短了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提出了“冰山原则”,只表现事物的八分之一,使作品充实、含蓄、耐人寻味。
1939年,海明威以西班牙内战为背景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丧钟为谁而鸣》,这是一部承前启后的重要作品。它写了国际纵队的志愿人员罗伯特·乔丹为配合一支游击队的一次炸桥行动而牺牲的感人故事,这部作品是海明威中期创作中思想性最强的作品之一,在相当程度上克服和摆脱了孤独、迷惘与悲泣的情绪,把个人融入到社会中,表现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二战后,海明威创作进入晚期,其代表作为《老人与海》,由于小说中体现了人在“充满暴力与死亡的现实世界中”表现出来的勇气而获得195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一生的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以自己的经历披露了当权者的伪善和现实的残酷,刻画了美国年轻一代的迷惘情绪,作品中洋溢着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在探索艺术创作的途径中使现实主义在开放性的兼容并蓄中获得了新的光采!
《老人与海》内容简介
这部小说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也许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老人与海》故事的背景是在二十世纪中叶的古巴。主角人物是一位圣地亚哥老渔夫,配角是一个叫马诺林的小孩。这位风烛残年的渔夫一连八十四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几乎都快饿死了;但他仍然不肯认输,而充满着奋斗的精神,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大鱼拖着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着不放,即使没有水,没有食物,没有武器,没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丝毫不灰心。经过两天两夜之后,他终于杀死大鱼,把它拴在船边。但许多小鲨立刻前来抢夺他的战利品;他一一地杀死他们,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做为武器。结果,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最终,老人筋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鱼骨头。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
企业英文简介的误译分析及对策 第12篇
关键词:目的论,企业简介,翻译错误,翻译策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国与国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开拓海外市场, 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许多公司纷纷在网上建立了英文版的企业简介供国外客户浏览。笔者浏览了一些企业网站的英文简介, 发现多数企业的英文简介都太过中式化, 只是翻译形式上的对等。这既为国外客户带来理解上的不便, 又影响了公司的形象。追本溯源,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针对这种现象, 本文将在翻译目的论的指导下, 以徐州两家知名上市公司为例, 分析、探讨其英文简介中的错误,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翻译目的论”对企业简介的指导性
企业简介作为信息呼唤型文本, 起着介绍企业、宣传产品、招商引资等功能。这类文本更注重宣传的社会效应。“翻译目的论”是由德国功能派翻译学家莱斯、费米尔 (Vermeer) 和诺德 (Nord) 等从翻译行为的目的性出发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 该理论将研究聚集在翻译过程中的各种目的的选择上,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翻译研究的不足。费米尔提出“翻译是一种人类行为”, 而“任何行为都具有目的”, “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因此, 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生产的语篇”。
二、企业简介英译文本常见错误分类
为了更加具体地了解企业翻译中出现的错误, 本文选择了徐州市具有代表性的两家知名公司即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和徐州维维集团为调研对象。调研结果表明, 两家公司的英文简介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
德国功能翻译学派学者Nord将翻译错误归纳为四种:语用翻译错误、文化翻译错误、语言翻译错误和文本类型翻译错误。相对于前面三种翻译错误, 第四种翻译错误较少出现在企业的英文简介中, 故下文将对英文简介翻译中常出现的三种错误作具体分析和探讨。
1、语用错误分析
在语用学中, 语用失误“不是来自语言本身的语法错误等方面的问题, 即不是语法结构出错而导致词不达意;这类语用失误主要归因于说话的方式不妥或者不符合表达习惯, 或者说得不合时宜”。
例如徐工集团的英文简介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XCMG has paid attention to technical innovation by establishing a R&D system with a nation-level technology center (‘XCMG Technology Center’) and Jiangsu Xuzhou Construction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as the core”, 从这句话中可以更加直接的看到英文翻译的语用错误, 江苏徐州被直译成了“Jiangsu Xuzhou”而不是“Xuzhou, Jiangsu Province”, 很明显译文忽视了中、英文本中对地名排序的不同, 中文表达中大的地名在前面, 小的地名在后面, 而英文表达是相反的。
2、文化翻译错误
顾名思义, 文化翻译错误指的是指忽略不同文化差异而违反译语文化习惯的翻译错误。在笔者所调研的这两大企业中, 其文化翻译错误主要表现在荣誉或奖项列举过多以及忽略意识形态的影响两个方面。
例如徐工集团在简介中所提到的“National Advanced Grassroot Party Organization”、“China Charity Award”以及“National Earthquake and Disaster-relief Hero Group”, 英译文本中对这些奖项直接翻译过来对其宣传并无多大作用, 反而会让外国顾客感到太过浮夸。因此企业译者在翻译简介时应考虑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从而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在翻译时这些奖项可以做适当删减或一带而过。
3、语言翻译错误
语言翻译错误指的是翻译中出现的与语言表达相关的错误。Nord认为, 翻译错误也有可能从两种语言的词汇、句法和超语段特征的结构性差异中产生。以维维集团为例, 维维集团将“奶源是好牛奶的根本”翻译成“Milk source was exactly the origin of good milk”, 语法上虽没多大问题, 但读起来却显得十分生硬, 不大符合英语流畅的表达方式。此外, 通过调研发现, 两家企业的英文简介在一些用词上都有不当之处, 导致句意不明, 语句不顺, 一点程度上影响了顾客的阅读。
三、企业简介翻译错误原因分析
目的论认为, 翻译都是带有一定目的的, 翻译的对象和接受群体在翻译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译者要把翻译受众放在第一位, 要充分考虑他们的理解和思维方式, 同时要兼顾中外文化差异, 不同语言的表达区别, 以达到翻译为受众所理解的目的。通过对众多翻译错误现象的分析、探索, 我们认为企业翻译错误产生的原因主要如下:
1、忽视企业简介的外宣推介目的
企业简介是一种带有预期目的的文本, 其主要目的是对外宣传和推介本企业, 在客户心目中树立企业的形象, 赢得客户的认同, 为推销企业产品铺平道路。但是许多译者在从事企业翻译时, 不顾及企业翻译对外宣传的目的, 认为只要是完成翻译内容就是完成翻译的整个工作, 这样不注重翻译目的的盲目进行翻译, 导致一些错误和不得体的译文的出现。
2、心目中缺少译文的受众群体
译文的预期读者是决定译文目的的重要因素。作为译者, 首先应当明白译文的预期读者是谁, 才能针对不同的预期读者提供不同的译文。企业简介译文的预期读者是企业的客户和潜在客户, 英语译文就是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企业情况。然而, 不少译者似乎不知道企业简介译文的预期读者是谁, 也不明白把企业简介译成英文是给企业的客户或潜在客户提供一个了解企业的重要渠道, 从而导致了许多不恰当的翻译。
3、盲目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形式对等
企业简介的翻译和其他文本翻译有所不同, 在翻译时不能字字对等翻译, 而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 不然容易造成翻译不得体, 难以理解等情况, 译者要始终把对外宣传企业作为目的进行翻译, 不能只追求翻译文本形式上的对等, 如果这样, 可能会无法达到对外宣传的目的。
四、企业简介翻译方法
通过分析, 我们发现企业简介的英文翻译存在着大量错误, 这些错误不但使国外客户无法准确了解企业信息, 还会使客户认为企业缺乏人才, 做事不认真, 进而影响企业形象。企业简介的目的是有效地宣传企业、扩大市场, 因此企业简介的英文译本要实现这一目的, 必须采取灵活的翻译方法和技巧, 必要时要对源语文本的用词、句式和结构作适当的调整, 不能只简单的逐字逐句地全文照搬, 可以采取的方法有:增译、减译和改译。
1、增译
增译指的是在源语文本上增加必要的新信息, 可采用解释、说明等方法。翻译的忠实原则要求源语信息在目的语中要完全展现出来, 但由于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 有些中文表达对于熟悉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中国读者来说很容易理解, 但对于西方读者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这时, 译者应对富含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中文表达进行充分的解释说明, 以免形成译文中的文化缺省, 造成理解失败。比如中文中的“解放前”如直译为“before liberation”, 对于不了解中国历史的外国读者来讲并不能确定, 翻译时加上具体的年代 (before 1949) , 表达就更清楚了。又例如徐工集团企业简介中:XCMG has paid attention to technical innovation by establishing a R&D system with a nationlevel technology center (“XCMG Technology Center”) and Jiangsu Xuzhou Construction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XCMG Research Institute”) as the core, and the XCMG technology center has ranked 1st in the industry consecutively in the evaluation by National Enterprise Technology Center.
其中“XCMG Technology Center”和“XCMG Research Institute”在中文文本中并不存在, 而是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了增加, 新的信息被加入译文文本中, 使外国公司了解前面的描述具体指的什么。目的是为了帮助公司建立同国外公司的关系, 有助于开拓国外市场。
2、减译
减译是翻译公司简介常用的一种方法, 即在翻译过程中删除不必要的信息。国内企业的中文简介中常包含一些企业所获得的荣誉奖项以及国家领导人与企业的相关活动情况等, 来证明企业的实力和产品的质量。但国外公司注重的同行的评价, 他们感兴趣的是企业自身的实力和产品的质量,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应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心理, 这类信息可进行适当的删减。以徐工集团的简介为例:
徐工集团秉承“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和“严格、踏实、上进、创新”的企业精神。先后获得中国工业领域的最高奖“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 公司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年荣获“装备中国功勋企业”称号, 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荣获“装备中国功勋企业家”称号。徐工集团已为抗震救灾、建设徐工希望小学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捐款6200余万元, 捐衣物16万余件, 被国家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 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
这个例句中的许多荣誉对外国读者来说非常陌生, 即使翻译成英文读者也无法真正其内容, 所以翻译时不必全部译出, 只需保留其一、两项能突出企业行业地位又能让外国读者明白的即可, 此例中译出“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Recognition Award of China Industry Awards和“装备中国功勋企业”Chinese Meritorious Enterprise for Equipment即可。
3、改译
由于中、英文属于不同语系, 在措辞、句式结构、逻辑关系以及修饰语的位置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 在翻译过程中应对句式、措辞、语篇结构等做适当的调整, 以符合译语读者的语言习惯, 这种方法叫改译。比如中文简介中常用来修饰企业地位的名称短语“龙头企业”, 如果直接翻译为“dragon head enterprise”, 会给西方读者带来歧义, 因为在西方人心目中, “龙”是一种“凶恶的、让人生畏的动物”, 和中国人心中的“神圣的、让人尊敬的”形象相差甚远, 因此在翻译时可避开“龙”这种动物, 改译为“火车头”或者“旗舰”。又比如:
XCMG has paid attention to technical innovation by establishing a R&D system with a nation-level technology center (“XCMG Technology Center”) and Jiangsu Xuzhou Construction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XCMG Research Institute”) as the core, and the XCMG technology center has ranked 1st in the industry consecutively in the evaluation by National Enterprise Technology Center.
此译文中“Jiangsu Xuzhou Construction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没有考虑到汉英文体对于地名排序的不同, 此句若改为“Construction Machinery Research Institute in Xuzhou, Jiangsu Province”则更为合适, 符合外国人的表达习惯。
五、结语
本文从目的论出发探讨了企业简介英文翻译中的错误及其原因, “翻译错误不但有负价值, 同时还有正价值。翻译错误间接地给其他人, 给社会带来一份特殊的财富。并提出了几种可行的翻译方法, 希望能帮助译者在翻译时尽量避免这些错误, 不断提高企业简介的翻译质量, 帮助企业实现对外宣传和呼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曾利沙.从对外宣传翻译原则范畴化看语用翻译系统理论建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7 (7) :44-46.
[2]NORD C.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3]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分析简介范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