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装饰画《动物的花衣裳》
大班美术:装饰画《动物的花衣裳》(精选6篇)
大班美术:装饰画《动物的花衣裳》 第1篇
《动物的花衣裳》美术教学反思
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趣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高兴还是冷漠呆滞,对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对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种关注应有机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更要关注学生在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不能拘泥于教材。教学有法,亦无定法,贵在创造,妙在灵活。对不同的教材可采用不用的方法,让学生对教师的教法常有一种“新鲜感”,比如我上一年级下册《动物的花衣裳》,我巧妙地采用了撕纸游戏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撕纸,玩水,通过拼贴彩色纸变成动物衣服,去掉以往儿童蜡笔画的传统模式以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让美术课更接近生活。
大班美术:装饰画《动物的花衣裳》 第2篇
1、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观察、比较、想象的学习方法。○2运用点、线、色块绘出丰富的花纹、色彩。
2、过程和方法:在观察中展开联想;在欣赏中启发想象与创作思路;在“大胆表现”中运用点、线、色块画出动物的花纹并进行装饰。
3、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心与环保意识。
教学要点:
1、重点:能运用点、线、色块大胆绘出动物的花纹。
2、难点:如何表现出自己喜爱的花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一)闯三关:
第一关:请说出是谁的花衣裳(瓢虫)?从哪里看出来的?
第二关:听声音猜动物(老虎),它们身上的花纹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比较)(板书:点、线、色)
师生小结:动物身上的花纹都是由点、线和漂亮的颜色组成的。
第三关:动物身上的花纹、颜色有什么作用?(动物身体的颜色常与环境相仿,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方便自己捕捉猎物。)
(二)欣赏、思考(鱼、螃蟹、大象、狮子等):
1、让学生在观察中了解画和剪贴两种表现形式,加深对点、线、色的印象,感受花纹美。
2、学生讨论、汇报:谁的花衣裳最漂亮?为什么?(教师围绕花纹、色彩等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
3、播放课件(小猪的哭声):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并从中引出课题:动物的花衣裳。
二、教师示范,合作交流。
1、教师出示小猪,师生共同合作、交流,给它穿上漂亮的花衣裳(教师着重引导学生从点、线、色去设计动物的花衣裳,并通过范画,拓展学生思维)。
2、播放课件(兔子、羊、马、牛、狮子、鹅、熊、大象等各种动物跑出来):让学生为其它动物设计花衣裳。
三、小组探索,完成作业。
1、播放课件,出示作业要求:小组合作给小动物设计花衣裳,花纹要和别人的不同,颜色要鲜艳。
2、教师根据学生喜欢的动物来设计花衣裳,学生开展小组讨论,3、教师巡视、指导。
四、师生评价,展示作品(上台展示、自评、互评、师评)。
五、师生总结本课,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
六、师生表演动物时装秀,在欢快的气氛中结束教学。
板书设计
动物的花衣裳
点线色
作业要求:小组合作给小动物添上
大班美术:装饰画《动物的花衣裳》 第3篇
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 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 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2. 设计理念
以科学的指导思想, 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整个教学活动的构思, 以学生为本。各环节教学抓住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设计, 形式比较直观生动, 学生很感兴趣, 乐于参与教学活动;每个环节围绕主题, 循序渐进地展开, 并注重各环节之间的自然衔接。以尊重和鼓励的学习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内容的设计
《瓢虫的花衣裳》本课通过以学生喜爱的动物题材为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欣赏、探索、创作、表演、评价活动, 从而认识瓢虫这种小动物的可爱和美丽。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学习方式划分的“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来看, 这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美术活动。
4. 学生分析
本课使用电脑CAI课件、图片, 拓宽学生视野,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瓢虫的制作中, 充分调动学生的脑、眼、耳、手, 让全体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大自然带来的乐趣。
5. 教学目标
(1) 认知领域。了解瓢虫的生活习性和样貌特征, 感受瓢虫的美和可爱;感受各种材料特性, 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瓢虫的花衣裳”的方法。
(2) 操作领域。通过探索运用各种材料自由创作瓢虫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 体验独立创作和合作创作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
(3) 情感领域。培养孩子保护动物的环保意识和关注身边的事物、关注生活的习惯, 引发孩子善于发现创意的点子, 点燃大胆创新的火花。
(4) 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技能为瓢虫设计制作出各种不同的花衣裳。
(5) 教学难点。
(6) 能选择和运用各种材料、手法表现有创意的瓢虫的花衣裳。
6. 教具准备
CAI课件、手工制作的小瓢虫数只 (范品和奖品) 、彩纸、彩笔、剪刀、双面胶、废旧物品等等。
7. 学生准备
(1) 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瓢虫方面的知识。
(2) 准备各种彩色卡纸、即时贴、蜡光纸、剪刀、彩笔、油画棒、双面胶和零碎的布、半球形 (或接近半球形) 的物体、毛线、纽扣、水果、小饰物等可用于制作或美化瓢虫的材料。
8.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谜语导入。 (1) 小朋友们,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上课前, 老师想和大家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 好吗?看谁猜的最快。“小姑娘, 穿红袄, 庄稼地上来回跑, 七个黑点像星星, 专吃蚜虫本领高。”学生答:小瓢虫。 (2) 教师拿出两只可爱的小瓢虫, (一只是涂有漂亮颜色的瓢虫, 一只是用黑笔勾勒的瓢虫。) 随机问, 你们认为它们漂亮吗, 为什么?学生答, 并说出喜欢的不同理由。 (3) 小朋友们之所以喜欢是因为瓢虫它们穿了一件色彩鲜艳的花衣裳, 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只漂亮的小瓢虫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八课《瓢虫的花衣裳》出示课题。
(2) 置疑提问、汇报交流。师:在日常生活中, 你们见过瓢虫吗?都在哪见过?它们长什么样?师:你们还知道关于瓢虫的哪些知识, 现在大家交流一下吧!生:……
(3) 演示分析、引申探究。 (1) 设置情境, 欣赏图片。 (CAI课件:欣赏各种各样的瓢虫。) 出示瓢虫图片一, 提出疑问。这只瓢虫它穿了件什么颜色的衣裳?上面有什么形状的花纹?这种身上带有七星的瓢虫叫什么名字?它的身体是什么样的?都有哪几部分组成? (用手比化瓢虫身体的形状) 相机提问:谁知道有关它的信息?带着疑问, 欣赏瓢虫图片 (播放CAI课件, 展示各种各样瓢虫的图片。) 观察还有什么颜色的瓢虫?身上都有什么花纹? (2) 观察思考, 问题释疑。老师这里还有许多其他班同学自制的瓢虫, 请大家来分辨一下, 它们在制作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CAI多媒体课件:欣赏各式各样的其他班学生自制的瓢虫。学生观察, 思考并回答)
(4) 观察体验, 掌握制法。听了这么多瓢虫花衣裳设计的构思, 老师提个建议, 让同学们给老师出主意, 帮助老师来做, 咱们共同来为小瓢虫设计一件花衣裳好不好? (师生共同完成小瓢虫的制作。)
(5) 自主表现, 巡视辅导。 (1) 选择独立创作或合作创作。学生可以一个人做一件瓢虫的花衣裳, 也可以和你的小伙伴在一起合作制作一件瓢虫的花衣裳。 (2) 指导创作。合作的小组, 大家先商量讨论, 一起设计构思, 然后在分工合作。 (例如:谁做瓢虫的身体, 谁做瓢虫的头部, 谁做身上的花纹, 谁装饰美丽的背景等等。) 教师要注意协调学生之间的合理分工,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鼓励大家在设计制作时要大胆想象, 运用不同方法和各种材料制作瓢虫的花衣裳。特别注意色彩的搭配, 身体各部分的大小比例和整体的协调。学生自主表现, 教师相机辅导。 (背景音乐渲染) 注意卫生清洁和用剪刀的安全。
(6) 作品展示、欣赏评价。展示交流, 相机评析。让小朋友们拿起自制的“瓢虫的花衣裳”走一走, 互相看一看, 并说一说谁的花衣裳最漂亮?同时,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给予肯定性评价。放飞“小瓢虫”, 让小朋友拿起“小瓢虫”, 跟随美妙的音乐跳一跳、扭一扭, 师生全员参与活动之中。 (播放音乐《小瓢虫圆舞曲》) 将作品粘贴在展示台上, 师生欣赏评析。鼓励小朋友评说展示台上自己喜欢的作品, 它有什么亮点, 并介绍自己的作品最有趣、最得意之处的制法, 共享成功的喜悦。
《动物的花衣裳》教学案例 第4篇
《动物的花衣裳》是一节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课,本课内容新颖独特,让孩子通过参与小游戏,欣赏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皮毛色彩和斑纹,感受动物花衣裳的靓丽与作用。
【教学目标】
1.看图片体会花衣裳的作用。
2.通过游戏,进一步感受动物色彩与环境色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迷彩服色彩的保护作用。
3.通过“比眼力”等游戏情境,引导学生归纳花衣裳图案组成的三大要素:斑点、花纹、色块。
4.课件展示优秀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认识制作花衣裳的各种技法,感受材料美和艺术美,激发创作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为动物设计精美的适合它们生存的花衣服。
2.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材料为小动物设计花衣裳。
【课前准备】
彩笔、油画棒、橡皮泥、彩纸、毛线、花布、双面胶等。
【教学流程】
一、展示情景,导入课题
师:(课件展示大森林的图片。)在一片茂密的大森林里,隱藏着解放军叔叔,而敌人却没有发现。谁能说说这是为什么?
生1:它们衣服的颜色与周围植物的颜色很相似,都是绿色的。
生2:他们身上还有很多像树叶一样重复的花纹。
师:我们把这种身上有很多斑纹、颜色与周围环境相近的军服称为迷彩服。
设计意图:课件展示解放军与敌人作战时隐藏在森林里的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能使学生迅速地带着好奇心进入学习者的角色。
二、参与游戏,探究新课
师:这迷彩服可真了不起,能迷惑敌人、保护自己,其实迷彩服的设计是受到了动物身上花纹和颜色的启发。
1.“比眼力”
师:下面的每张图片中都隐藏了一种小动物,看看谁能最快地把它找出来。
生:豹、螳螂等。
师:通过观察刚才这些动物和它们周围环境的颜色,你发现了什么?
生:它们的颜色是一样的。
设计意图:通过找一找的趣味游戏。引导学生观察动物身上的颜色与周围环境色的联系。
2.想一想,如何保护小白兔
师:(课件展示一只老鹰和几只小兔)丛林中几只兔子正在欢快地玩耍,突然,一只饥饿的老鹰出现了,想一想?哪只小兔最容易被发现?为什么?动物身上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时,有什么作用?
生说:保护自己。
师:许多小动物为了保护自己,经过长期的进化,身上形成了与周围环境接近的花纹和颜色。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鼓励学生想方设法来帮助小兔躲避老鹰,感受动物色彩与环境色的联系,使学生认识到花衣裳色彩的保护作用。
3.“小鱼找家”
师:小鱼找不到家了,想请你帮忙为它们找到最安全的家。
生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鱼身上的不同花纹,引导学生归纳花衣裳图案组成的三大要素:斑点、花纹、色块。
4.帮助小鱼穿外衣
师:这里有一条小鱼身上没有漂亮的衣服,想想怎么办?
生:给小鱼画上花纹。
师:请大家根据它的生活环境利用手中的彩笔为它添加上好看的花纹。
学生制作。
设计意图:结合老师提供的海底背景,用彩笔为小鱼简单设计一套适合生存的花衣裳。
三、欣赏范作,拓宽思路
师:欣赏学生作品(课件播放学生范作)
设计意图:课件展示优秀学生的作品,认识制作花衣服的各种技法,感受材料美和艺术美,拓宽创作思路,激发创作兴趣。
四、自由表现,合作创新
师:请动手为小动物制作有特色的花衣服?
设计意图:为每个小组创设动物生存情景,鼓励学生制作出既有特点又适应生存环境的花衣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作业展示,综合评价
师:看到这么多漂亮的小动物,我非常感谢大家为老师带来了这么美的享受。
生交流。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展示小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同时通过教师鼓励性的评价,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及语言表达力。
六、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师:大自然真是一所天然大学,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很多、很多,只要大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会发现其中很多的奥秘。同学们可以用自己灵活的双手,把我们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丽。
设计意图:通过师与生的亲和互动、动物与自然的情景交融,既培养了学生保护小动物的意识,又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创造的乐趣以及丰富的审美体验。
大班美术:装饰画《动物的花衣裳》 第5篇
活动目标:
1、了解大自然中动物身上色彩、花纹和图案的多样性。
2、能运用已有经验,将大然中各种美丽的元素运动到美术创作活动中。
3、感受大自然中各种动物身上的色彩美、线条美,培养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动物花纹的礼物及动物图片。
2、PPT课件及教师范例。
3、幼儿用纸、记号笔,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共同讨论,引出活动。
● 你们都过过生日吗?过生日的时候你会收到什么礼物?
2、创设“生日”情景,激发兴趣。
● 今天森林里有许多小动物要过生日了,我也为他们准备了生日礼物,你们想看看我都准备了哪些礼物吗?
(教师出示带有斑马花纹的“相框”)
●这是什么?猜猜看我会把这个礼物送给哪个小动物?他会喜欢吗?为什么?
● 斑马身上的花纹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出示带有奶牛花纹的“礼物盒”)
● 猜猜看谁会喜欢这个礼物?为什么?
(教师出示带有豹子花纹的“钟表”)
● 这是什么?这个钟表和你们平时见到的一样吗?它又什么特别的地方?谁会收到这个礼物?
(教师出示带有长颈鹿花纹的“贺卡”)
● 最后这个是送给长颈鹿的生日卡,我相信他一定会喜欢,猜猜看为什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
(教师小结:我们都猜对了礼物会送给谁,那是因为我利用了他们身上独特的花纹制作了相应的礼物。)
3、欣赏PPT,发散思维。
● 其实,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小动物身上也有着很特别、很漂亮的颜色和花纹,让我们一起看一看。
(教师播放PPT请幼儿欣赏老虎、瓢虫、鹦鹉、蝴蝶、鱼等图片)
● 这是谁?他身上的花纹或颜色哪里比较特别?
4、互动讨论,延伸活动。
● 在生活中你还见到什么东西上也有和这些动物身上相似的颜色或花纹?
二、基本部分
●你们想不想也设计一样有动物花纹的东西送给小动物做生日礼物?
(教师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进行观察、评价和指导。根据不同程度的幼儿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尝试运用已有经验进行设计,并用自己喜欢的动物花纹和颜色进行装饰。鼓励幼儿进行大胆创意装饰,能力强的孩子可以进行多种花纹或颜色的组合创意装饰。)
三、结束部分
● 你设计的是什么?你要把它送给谁?
(幼儿之间进行作品欣赏和评价)
教学反思
学生对这一课题非常的感兴趣,他们每个人的衣服都很多,而且也都喜欢穿好看的花衣服。所以学起来积极性很高。他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在本节课上他们了解到,纸是一种造型媒材,可用基本形组合衣服的方法。并初步尝试设计、制作衣服,学会一两种制作方法。通过造型活动,学生在合作中增强了解决问题的意识,知道变废为宝、珍惜自然资源的道理。并成功的制作出了一至二件有特点的衣服。但值得反思的是有的学生制作的程序性较差,在制作过程中有些手忙脚乱,卫生习惯也不是很好,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培养。
大班美术:装饰画《动物的花衣裳》 第6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观察、比较、欣赏、想象的学习方法;运用点、线、面、色装饰景物。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中展开联想;在欣赏过程中,启发想象与创作思路;在“大胆表现”中运用点、线、面、色块装扮出动物漂亮的花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动物世界的花纹美和色彩美,感受生命美;懂得爱护和保护小动物。
二、教学重点:能运用点、线、面、色块大胆为动物绘出漂亮的花纹
三、教学难点:如何表现出独特的花纹图案。
四、作业要求:给喜爱的小动物添上合适的花纹、色彩。花纹精致,色彩丰富。构思新颖,能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动物花衣裳。
五、教学准备:动物图片、画纸、彩笔、油画棒、蜡笔。
六、教学过程:
1、情景创设激情导入:大森林里要召开一个时装晚会,小动物们都高兴极了,但是又感到很苦恼,因为它们一直都穿着同一件衣裳,没有其它漂亮的衣裳,同学们,你们能帮它们重新设计一件花衣裳吗?
2、板书课题:动物的花衣裳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欣赏动物图片:感受动物的花纹美。指出动物的花衣裳有保护自己的作用。
4、欣赏课本图片:
引导学生用放大镜找一找小动物的身上都有什么样的花纹和色彩?
(1)花纹:点、线、面。
(2)色彩:五颜六色
小结:我们知道了小动物衣裳的花纹是由点、线、面和色彩组成。
5、示范与欣赏:
用点、线、面、色装扮花衣裳。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怎样用点、线、面、色组合起来装扮花衣裳。欣赏教师作品。
6作业要求:
(1)选择喜欢的小动物添上漂亮的花纹和色彩;或者自己画出喜欢的小动物给它设计花纹。
(2)比一比谁的花衣裳花纹精美独特。
(3)各小组能把小动物合理安排在森林最合适的位置。
7、学生创作,教师辅导大胆回答问题:
A花纹美,色彩美
B设计独特
8、师生评价:
学会评价他人的作品,大胆说出自己的意见。学习欣赏别人,关注别人,发现别人的优点。发现美的花纹、色彩。及时肯定、鼓励学生的综合表现。
9、说出自己的收获:
1、这节课大家学会了什么?
2、小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和保护小动物。
3、小动物穿上新衣裳快乐的生活在大森林,它们的衣服和大森林多么和谐呀!
10、知识拓展
我们还可以利用今天学到的花纹给我们的生活去装扮美,我们可以给水杯、书包、窗帘等设计新的衣裳了,让我们一起去把我们的生活装扮漂亮吧!
《动物的花衣裳》教学设计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第四小学
秦
大班美术:装饰画《动物的花衣裳》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