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初生羔羊腹泻的诊治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11-201

初生羔羊腹泻的诊治(精选4篇)

初生羔羊腹泻的诊治 第1篇

浅议仔猪腹泻病的诊治

仔猪腹泻一直是困扰养猪业发展的重大难题.为了做到有的放矢地预防和治疗,建立正确的诊断是最关键的前提.由于导致仔猪腹泻病的因素较多,许多养猪场的管理者只追求饲料中抗生素的预防效果,而对真正的.发病原因并不进行全面地分析,这样可造成饲养管理者忽视许多导致腹泻病的重要环节.

作 者:代平作者单位:重庆市长寿区畜牧局刊 名:畜牧市场英文刊名:STOCKBREEDING MARKET年,卷(期):“”(7)分类号:关键词:

高寒牧区初生羔羊肠臌气的诊治 第2篇

关键词:肠臌气,初生羔羊,高寒牧区,治疗,临床症状

笔者现将一例初生羔羊肠臌气病例的治疗方法做一介绍,以供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养殖户参考。

1 发病情况

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繁育母羊每年11月下旬配种,翌年4月份产羔。此时正值气候寒冷多变、天然牧草萌发阶段,初生羔羊肠臌气发病率较高,且羔羊发病死亡率也高。该病是高寒牧区春产羔羊的一种常见病。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现有繁育母羊16群,每群接羔母羊约在540只左右,其中在某一羊群近3年的接羔过程中经常出现初生羔羊肠臌气疾病,发病率达13% ,尤其在天气突变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按羔羊出生时间来看,多发生于7 ~ 20日龄以内的羔羊,其病因主要是吃奶过多、饲喂方法不当以及气候突然变化,导致胃肠蠕动机能减弱,乳汁不能充分消化吸收,停滞在胃肠内的食物分解发酵或肠球菌大量繁殖,产生过多气体而形成的。

2 诊断要点

病羔羊腹痛明显,腹围迅速增大,腹部隆起,两耳及四肢发凉,全身出冷汗、颤抖,肠蠕动全部停止,叩诊腹部呈鼓音。左侧腰腹膨胀明显,病羔羊不安和呼吸困难是胃扩张的典型症状,送入胃管时有大量气体放出,症状很快缓解。

3 临床症状

病初症状不明显,往往易被放牧人员忽视,当病情发展到腹部膨胀明显时,则为时已晚,因而多数病羔羊的治疗不能收到预期效果。临床上病羔羊表现行走摇摆,站立时痴呆,时起时卧。腹部明显增大,腹壁紧张,尤以右侧为甚,叩诊呈鼓音。听诊腹部,肠蠕动音由弱渐至消失,既不排粪,也不放屁。结膜潮红或发绀,呼吸频繁,呈胸式呼吸。脉膊随呼吸障碍而增加。病情严重时常全身出汗,前肢肌肉颤抖,甚至全身震颤。本病发展迅速,有的病羔羊发病后1 ~ 2 h即死亡。

4 治疗

1) 用鱼石脂乙醇溶液 ( 鱼石脂5 g、95% 乙醇溶液10 mL ,加温水40 mL ) 灌服。也可用消气灵4 m L,用温开水稀释2倍后灌服。

2) 可用导尿管代替胃管灌服液体石蜡油或蓖麻油20 ~ 30 mL ,也可灌服旱獭油10 m L。为排除停滞积粪、加强肠蠕动,可用导尿管施行灌肠,在温水内加入少量肥皂或食盐灌入,水量为100 ~ 200 m L。

3) 肌肉注射穿心连注射液5 m L或安坦注射液5 m L,配合40万 ~ 80万IU青霉素效果更好。

4) 采用浓氯化钠10 m L、青霉素40万IU、维生素C 3 mL、安乃近2 mL、维生素B13 m L混合静脉注射,每天2次,连用1 ~ 2 d。

5) 消维康口服液,每只羔羊4 ~ 6 m L口服,每天2次,连服2 ~ 3 d。

5 体会

1) 预防初生羔羊肠膨气主要是要加强初生羔羊的护理,防止其饥饱不均或过食。食后要让羔羊适当活动,避免在牧地躺卧时间过长而影响其消化功能。

2) 放牧人员要勤观察,早发现,快处理,使病情不致恶化,对有食毛癖的羔羊应进行原发病的治疗。如发现母羊患有乳房炎时应立即停止羔羊吮乳,改吃保母奶或喂奶粉。

3) 临床上通常采用排气制酵、清肠通便、镇痛解痉、促进神经机能恢复等综合治疗措施,当腹围显著增大、呼吸高度困难而危及生命时,要尽快采取穿肠放气手术。

羔羊腹泻的防治 第3篇

关键词:羔羊;腹泻;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12-0024-01

羔羊腹泻类疾病流行于产羔季节,随着产羔季节的开始而发病,产羔结束而终止。在产羔中、后期发病率达85%,初产母羊所产羔羊几乎100%发病。一群产羔母羊群中只要出现1只羔羊发病,很快殃及全群2~7日龄羔羊。最急性者出生后12~24 h内就出现腹泻。

1 发病原因

羊腹泻疾病是羊的一种常发病,其主要病因有以下3种。

(1)细菌感染。引起羊腹泻的细菌主要有B型魏氏梭菌、大肠杆菌、副结核菌。B型魏氏梭菌、大肠杆菌主要引起羔羊的腹泻,副结核菌主要引起成年羊腹泻。

(2)寄生虫感染。引起羊腹泻的寄生虫主要是球虫,另外,消化道其他寄生虫也能引起腹泻。

(3)饲喂了发霉变质或者不易消化的饲草料会引起腹泻,而羊腹泻常因营养不良,卫生条件、气候突然变化等应激因素诱发。

2 临床症状

2.1 轻度腹泻型

以排出稀软粪便为特征,粪便呈黄白色、酸臭,尾根被粪便污染,排粪时表现腹痛,体温正常,食欲无影响,精神较好。这种病例多发生于发病初期,如治疗及时,治愈率较高,且痊愈后状况良好。

2.2 肠炎脱水型

以剧烈腹泻为特征,粪便稀如水样,呈黄绿色、恶臭,内有脓性黏液及絮状乳或混有少量血液,腹痛剧烈。病羔失水,被毛粗乱,食欲废绝,卧地不起,最后窒息死亡。这种类型多发生于产羔中后期,如不及时治疗,往往造成死亡。有些病例痊愈后发育不良,生长缓慢。如饲养管理不当或突然更换牧场,仍能导致死亡。

2.3 神经型

多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特征是突然发病,步态不稳,倒地不起,口吐白沫,角弓反张,腹胀抽搐,体温40.5 ℃,腹痛呻吟,很少有腹泻症状,死前四肢滑动,呈游泳状。这种类型发病急,疗效差,死亡率高。

3 预防措施

(1)加强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特别要加强怀孕后期母羊的饲养管理,要储备充足的越冬度春饲草,养分要全价,使临产母羊膘肥体壮,奶水充足,所产羔羊体质健壮。

(2)做好初生羔羊的管理,羔羊出生后使羔羊及时吃上初乳,出生2 d后母子分养,定期哺乳,防止饱饿不均,引起消化不良。尽早给羔羊补饲,补充富含蛋白质、矿物质饲料。保持产羔圈舍卫生、保温、干燥、通风。

(3)免疫接种,根据羊场实际情况,每年秋季选择恰当的时候给母羊注射羊厌气菌病五联灭活菌苗来预防这种疾病;在这种疾病的高发地区或者高发羊场,怀孕母羊产前14~21 d再注射一次,这样经过免疫的母羊乳汁含有抗体,初生羔羊哺乳时吃了含有抗体的乳汁可起到对这种疾病的预防作用。

(4)采用药物预防,在羔羊出生后12 h内可使用青霉素、恩诺沙星、磺胺类药物等抗菌药进行预防,使用方法应遵医嘱或者参照药物使用说明。

4 治疗

4.1 西药治疗

(1)羔羊腹泻用抗生素治疗是重要环节,但更为关键的是补充液体,调节机体酸碱平衡,防止酸中毒。

(2)采用的药物主要是口服补液盐,对腹泻较轻的羔羊上下午各口服50~100 mL,同时灌服复方敌菌净1片/kg体重,首次量加倍。此法简便易行,养殖者即可操作。

(3)对失水严重,精神沉郁的羔羊尽快静脉补液,5%葡萄糖生理盐水100~150 mL,缓慢输入。

4.2 中药治疗

初生羔羊的饲养管理 第4篇

1羔羊的生理特点

1.1先天免疫力差羔羊1~2周龄时几乎全靠母乳获得抗体和营养, 维生素A、维生素D、矿物质元素、大量的免疫抗体都是靠母乳获得。

1.2调节体温能力弱初生羔羊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 体温调节能力差, 加上本身皮薄毛稀, 皮下脂肪少, 容易怕冷。在冬季或天冷时要注意羊舍保温, 产羔舍的温度应保持在15℃以上。

1.3消化机能不完善初生羔羊消化道较短, 而且机能不完善, 采食草料能力差, 此时饲养管理的重点是对母羊进行补饲, 促进母羊多产奶, 母羊奶足羔羊才能健康发育。

1.4生长发育快羔羊在断奶前生长发育较快, 在哺乳期除满足羔羊吃足母乳外, 为促进其瘤胃发育和快速生长需要, 出生15天左右应训练羔羊采食, 将羔羊单独分出, 在饲糟中加入粉碎后的混合饲料和饲草 (饲料要求高营养、高蛋白、易消化, 以玉米、豆粕为主) , 并添加适量的食盐、骨粉、胡萝卜等, 训练羔羊采食。

2接产和护理

2.1做好临产前准备工作母羊临产前几天应整理好产房, 做好产房的防寒保暖。产房地面打扫干净, 垫草干净、柔软、干燥, 墙壁和地面要彻底消毒。产羔前准备好饲槽、水槽、草架、水桶、拌料用具以及接产药品、器械、标记和记录本等。

2.2做好产前判定母羊临产前乳房肿胀, 乳头直立, 用手挤有少量黄色初乳 (分娩前2~3天比较明显) , 阴户肿胀潮红, 有的流出浓稠黏液, 肷窝下陷, 行动困难, 频繁排尿, 性情温顺, 起卧不安, 时而回顾腹部, 经常独处墙角或僻静的地方卧下, 四肢伸直努责, 放牧时常常掉队或离队卧地休息, 有时用蹄刨垫草, 表现不安, 精神不振, 食欲减退, 甚至停止反刍, 不时鸣叫。注意随时观察临产母羊, 如有上述现象出现, 尤其是肷窝下陷明显、努责强力及羊膜露出外阴部时, 应立即准备接产。

2.3做好接产工作羔羊产出后, 立即用经过煮沸消毒的干净柔软毛巾将口鼻的黏液擦净, 以利呼吸。羔羊身上黏液由母羊自己舔净, 以利增强母子感情。如果产下假死羔羊, 应立即双手握住两后肢, 将羔羊倒提, 使口、鼻内的黏液、羊水等流出, 或在倒提的同时用手轻轻拍打或按压腹部、胸部, 使羔羊慢慢产生呼吸而复活。如果脐带未断, 应距脐眼2 cm左右处作结扎, 结扎后用消毒的手术刀在距结扎处1~1.5 cm处切断, 断端用5%碘酊消毒。母羊难产可实施剖腹产手术。

2.4做好羔羊护理羔羊产出后, 要在30分钟内尽早吃到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元素、维生素和抗体, 有增强羔羊体质, 促进羔羊胃肠蠕动, 排出胎粪等重要作用。一般母性强的母羊产后就能哺乳羔羊, 但是部分初产母羊或护羔行为不强的母羊需人工辅助才能让羔羊吃上初乳。方法是保定好母羊, 把羔羊抱到母羊乳房前让其吃奶, 反复几次即可。对丧母的初生孤羔, 应找产单羔或羔羊死亡的母羊作保姆羊喂养。为避免保姆羊拒绝给奶, 可把母羊的乳汁或尿液涂到羔羊头部和体躯上, 诱引母羊认仔哺乳。

2.5合理安排吃奶时间羔羊出生10天之内应母子同圈, 让羔羊自由吃奶, 一般1~2小时吃奶1次, 20天以后羔羊吃奶次数减少到每隔4小时左右1次, 这段时间羔羊可留在羊舍饲养, 母羊白天放牧, 中午回圈舍喂奶1次。

2.6及早补料羔羊出生后15~20天开始训练采食草料, 羔羊喜食幼嫩的豆科干草或嫩枝叶, 可将切碎的幼嫩豆科牧草加禾本科牧草或嫩枝叶放在食槽里任其自由采食。20日龄后开始补食精料, 精料的组成可用粉碎的玉米、小麦、麸皮、豆饼、食盐等。一般要求混合精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在15%以上, 粗纤维含量不超过6%, 同时还要补钙、磷。初喂料应易于消化, 适口性好, 不可单独喂饲豆类以及脂肪含量高的饲料, 以免消化不良引起腹泻。可在混合精料中加入少量麦芽, 以促进淀粉糖化。全部羔羊都会吃料后, 转入定时定量饲喂, 喂料量由少到多, 少给勤添。羔羊饮水要清洁, 可在运动场上用盆装干净井水让羔羊自由饮用。从1月龄起, 除随母羊放牧外每只每天补饲精料25~50 g, 食盐1~2 g, 骨粉3~5 g, 并备用青干草自由采食。羔羊50日龄后, 在日粮中应注意补加豆饼、鱼粉等优质蛋白质饲料。

3疫病防治

3.1疫苗接种羔羊出生后脐带断端易感染破伤风梭菌, 除用碘酊消毒脐带外, 出生后12小时之内尽可能肌肉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灭活苗1 m L;出生1个月左右, 肌肉或皮下注射羊快疫、羊猝狙、羔羊痢疾、羔羊肠毒血症四联干粉灭活疫苗1 m L/只;羔羊出生2~3个月, 皮下或肌肉注射山羊传染性胸膜炎灭活疫苗3 m L/只。

初生羔羊腹泻的诊治

初生羔羊腹泻的诊治(精选4篇)初生羔羊腹泻的诊治 第1篇浅议仔猪腹泻病的诊治仔猪腹泻一直是困扰养猪业发展的重大难题.为了做到有的放矢...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