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处理得当范文

来源:火烈鸟作者:开心麻花2025-11-201

处理得当范文(精选10篇)

处理得当 第1篇

茄子种可保存6年, 一般生产使用的是1~3年的种子 (发芽率高, 发芽势强) 。种子浸种、催芽、药剂处理, 可防治病害, 以达到出苗齐全的目的, 尤其是拱棚茄子进行种子处理, 既能保证出苗时间, 又能保证种苗质量和数量, 一般可提高产量10%以上。

种子处理:先将种子除净杂质, 用25℃温水浸泡30 min, 然后多次搓洗, 除支附在种皮上的果胶物质, 清洗干净后进行烫种。

高温烫种:先用少许凉水浸润处理好的种子, 然后加入90℃左右的热水, 使水温达到75℃, 并保持5 min (温度降低时要补加热水) , 要边倒热水边迅速搅动, 避免烫伤种子, 直至水温降至30℃, 置于温室中继续浸种。高温烫种可使种皮迅速软化, 裂纹增加, 促进胚细胞的呼吸作用。

变温催芽:变温催芽可使种子提早萌芽, 种芽粗壮一致, 每昼夜16 h 30℃, 8 h 20℃, 交替进行。将种子浸泡8 h (含搓洗烫种时间) , 然后控干, 在纱布上摊晾8~12 h, 再浸泡4~6 h, 然后再次摊晾8~12 h, 至手摸湿爽不黏为准, 方可进行催芽。

这一过程使水分缓慢渗入种子内部, 防止种皮吸水过度而影响透气性, 能充分满足种子发芽时对水分和氧气的需要, 尤其后一次晾种可使种子内部水膜消失, 增加透气性。种子每隔3~4 h翻动1次, 以利透气和受热均匀。淘洗不可过勤, 一般头两天不必淘洗, 第三天 (种子开始萌动) 可淘洗1次, 淘洗后摊晾4~6 h再继续催芽。

药剂浸种:

(1) 浸过的种子至常温后, 再用10%磷酸三钠处理20 min防治病毒。

(2) 用有效成分0.1%多菌灵加0.1%甲基托布津浸种1 h, 再浸入清水中, 3 h后催芽, 以消除茄子黄萎病病菌。

方法得当 减少误差 第2篇

自测血压的6大意义

◆区别持续性和“白大衣”高血压。在家中自测的血压值不应超过135/85毫米汞柱。

◆评估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

◆改善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可能降低治疗费用。

◆自测血压具有时间上的灵活性。例如,部分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多在5~6点或19~20点升高,依靠诊室偶测血压易漏诊,而自测血压易于发现这部分患者。

◆可经常性观测。随时了解治疗中血压变化,为诊疗提供更加完善的资料。

自测血压的结果,应该提供给医生,作为常规血压测量的补充,千万不可自行调节药物。

自测血压的方法

在诊所或者医院偶测血压一般都是采用柯氏音听诊法。其原理是利用充气袖带压迫动脉血管,随着袖带压力的下降,动脉血管呈完全阻闭-渐开-全开的变化过程,可通过辨别动脉血流受阻过程中的过流声音及相应的压力点来确定收缩压和舒张压。

用柯氏音听诊法测血压,应选用经准确校正的水银柱血压计。患者应在有靠背的椅子上静坐至少5分钟,应双脚着地、上臂置于平心脏位置。为保证测量准确,须使用适当大小的袖带(袖带内的气囊应至少环臂80%)。血压至少应测量2次,收缩压以听到的第一音为准,舒张压以声音消失为准。

自测血压的具体方法与诊所偶测血压基本上相同。首选水银柱血压计,但由于培训柯氏音听诊法较难掌握,故在家中也可以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手腕式和指套式电子血压计等。自测血压时,也以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同时记录测量日期、时间、地点和活动情况。

自测血压的注意事项

测量要求:

(1)常用的血压计:有水银柱式,气表式及电子血压计。水银柱式血压计的水银必须足量,刻度管内的水银凸面正好在刻度“0”处。使用标尺必须垂直。气压表式及电子血压计至少每6个月校准一次。

(2)使用12~13厘米×35厘米标准袖带。气囊太宽,测得的血压比实际低;气囊太窄,测得的血压比实际高。

测血压步骤:

(1)袖带缠于上臂,松紧适度,气囊中部正好压住肱动脉,气囊下缘应该在肘弯上2.5厘米。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下肘窝处肱动脉上,轻按使听诊器和皮肤全面接触,不能压得太重。匀速充气,待触知桡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加压20毫米汞柱。然后,以2~3毫米汞柱/秒,稳定地放气。

(2)收缩压是指清晰听见第一次心搏时的压力读数。舒张压取声音消失的读数,声音消失后应再听10~20毫米汞柱,然后完全放空气囊。

在某些患者直至袖带内压力下降到零,脉搏声音才消失。这种情况较多见于儿童、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高心输出量(如贫血、甲亢、妊娠)及明显血管扩张(运动后)的患者。此时就以声音突然变小时作为舒张压。

另外,在某些人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常于较高压力时听到脉搏音,随着压力下降,此声音消失,以后在较低压力水平又重复出现,这种较早出现的、短暂的声音消失被称为听诊间隙。它可持续达40毫米汞柱,因此,很可能对收缩压造成向下的误差,或者对舒张压造成向上误差。克服的方法是:在充气时用手按压桡动脉,直至脉搏消失后才停止增加压力。

测量频率:一般来说,血压平稳时每周测1~2次,血压波动时至少每天1~2次。

量刑得当(下) 第3篇

释迦牟尼说:“那是有原因的。”于是就对弟子们讲述了瓶沙王前生的故事。

瓶沙王前世是一个婆罗门。他的妻子一直没有为他生孩子, 于是他们就领养了一个名为那俱罗的孩子, 一家人和和睦睦。后来, 他的妻子终于生了个儿子, 他们对收养的孩子就有了些微妙的感情变化。

一天, 他们夫妇出门做工, 便关照那俱罗好好照顾弟弟。

小儿子长得白白胖胖, 没想到身上的香味引来了一条毒蛇。那俱罗发现之后奋不顾身地扑上前去, 杀死了这条蛇。

碰巧这个时候, 这对夫妇回到了家中。他们远远见到那俱罗手中有一把刀, 身上血迹斑斑, 而小儿子背对着自己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以为那俱罗杀了他们的小儿子。盛怒之下, 他们不分青红皂白, 气急败坏地拿起手杖朝那俱罗敲了过去, 可怜那俱罗来不及声辩就一命呜呼了。

这时小儿子的哭声惊醒了他们, 他们突然发现小儿子并没有死, 床角旁边是一条被砍死的毒蛇, 方才明白过来是那俱罗救了他们的小儿子。他们悲痛欲绝, 从此后悔莫及。

释迦牟尼说完以后, 意味深长地说了四句偈语:遇事详观察, 勿行莽撞事。否则恩爱隔, 终生不堪苦。

放大细节,取舍得当 第4篇

转入二实小,来到陌生的班级,我坐在位置上一言不发,悄悄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自然会生出许多的思绪,此处应加入细腻的心理描写)。突然,一个蹦蹦跳跳的身影闯入了我的视线,定睛细看,她有着圆圆的脸庞,弯弯的细眉,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不是很挺拔的小鼻子下面有一张樱桃小嘴。(对外貌描写不必要面面俱到,应该更多地展现这个朋友的精神面貌)她露出灿烂的微笑,对我说:“Hi!我叫赵梦圆,你就是乔叶霏吧!从今以后,我们就是同学了,希望我们能成为好朋友。”那一刻,我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有一颗名为友谊的种子正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

六年级的一天,(过渡不够自然,可用简略的语言写出“我”和赵梦圆之间的友情发展情况)我一大早就感到很不舒服,但还是硬撑着去上学。上午还行,可是临近放学,我的肚子就似翻江倒海一般,喉咙里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堵着,终于没忍住,一下子吐了出来,(要进行分句,不能一逗到底)教室里顿时弥漫着一股异味,赵梦圆赶紧帮我拖地,(她是如何擦拭地面的,应充分展开描写)并陪我去厕所清洗一下。在我俯身清洗时,她还轻拍我的后背,不断询问我好点了没有。(赵梦圆此刻脸上的表情如何?她焦急询问了哪些话?“我”的感受如何?应该从多角度刻画赵梦圆对“我”的关心)我清洗完之后,她又细心地递上纸巾,在那一刻,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

【病因诊断】

选段中,作者以朴素自然的语言写出了自己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在遭遇病痛之际,朋友给予自己的关怀。但是读下来,我们却不能充分地感受到作者的这份感动,作者竭力想要表达的这份情谊在文章里显得很轻很淡,不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只有对感动的原因、感动的场景、感动的心绪进行细致描摹,文章才能具有直入心扉的感人力量。

【化蝶之作】

转入二实小,坐在陌生的班级中,眼前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周围尽是热火朝天的讨论交流。我悄悄打量着周围的一切,感觉自己就是这热火朝天中的另类。我不由得怀念起过去熟悉的班级,熟悉的朋友。就在我百无聊赖的时候,一张灿烂的笑脸闯入了我的眼帘:“你好!我叫赵梦圆,你就是乔叶霏吧!从今以后,我们就是同桌了,希望我们能成为好朋友。”说着,她向我伸出手,那一刻,我也紧紧地握住了她的手,有一颗名为友谊的种子正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

我和赵梦圆很快就成为了形影不离的一对好朋友。印象深刻的是那天早晨,一起床,我就感到很不舒服,但还是硬撑着去上学,但在上午最后一节课时,我的肚子就似翻江倒海般难受,上午吃的东西一下子全吐了出来,教室里顿时弥漫着一股难闻的异味。桌子上、地上,到处都是我吐出来的污秽物。身旁的赵梦圆也难逃此劫,她的裤腿和鞋子上到处都是星星点点的秽物,但她顾不得清理自己的衣服,而是把我扶到邻座坐好后,找来一块抹布,把我吐在桌子上的黏糊糊的污秽清理掉,又找来拖把,把地面拖拭干净。干完这一切后,赵梦圆又搀扶我到卫生间去清洗,她轻拍着我的后背,像姐姐般不停地询问我难不难受,一次次地为我递上雪白的纸巾。听着她亲切的话语,浑身乏力的我顿觉别样的温暖。

——乔叶霏《我收获了友谊》

【升格小结】

升格后的段落同前文相比,材料的组织不再是几个平行语段的简单叠加,作者对材料的处理也不再均匀用力。对于朋友的外貌描写,作者并没有作细致描摹,而是作了粗线条的写意勾勒,着重表现朋友的精神面貌。作者对于友情的感受也不再是空洞虚无的,而是建立在朋友给予自己的具体帮助之中。尤其是在写朋友照顾生病的自己这一片段时,作者不吝笔墨,对朋友的动作、神态等方面作细致的摹写,于自己的真切感受中表达出了对友情的讴歌。

策略得当解题流畅 第5篇

二、丰富联想

三、构造对偶

四、构造函数

解析:这里的不动点实际上就是函数f(x)的图像与函数y=x的图像交点的横坐标,为此可构造函数g(x)=f(x)-x来助力,从而顺利解题.

五、巧妙转化

例5方程x+y+z=2017的正整数解的个数是()

(A)1007×2015 (B)1008×2015

(C)1008×2017(D)1009×2017

六、巧妙赋值

利用赋值法求解数学问题,常常可以使得看似很抽象的问题具体化,从而降低解题难度,简化解题过程,使得问题更简单、容易获解.

例6已知函数f(t)对任意实数x,y都有f(x+y)=f(x)+f(y)+3xy(x+y+2)+3,f(1)=1.

(1)若t∈N,试求f(t)的表达式;

(2)满足条件f(t)=t的所有整数能否构成等差数列?若能构成等差数列,请求出此数列;若不能构成等差数列,请说明理由.

(3)若t∈N,且t≥4,f(t)≥mt2+(4m+1)t+3m恒成立,求出m的最大值.

详略得当情景交融 第6篇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4”:你参观、游览过哪些地方?请学习例文的写法, 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 题目自定。

拓展思路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举世无双, 古埃及金字塔以惊人的建筑技术、独特的天文学和数学价值闻名世界, 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维也纳是每一个音乐人的梦想之都……大千世界, 中外的名胜古迹、独具特色的景区不胜枚举。你曾参观、游览过哪些地方?或许某物使你感到新奇, 或许某处景致使你感到惊叹, 或许一个现象使你 陷入沉思……在你参观、游览过的地方中, 最值得给大家推荐的是哪一处?写下来, 一方面留给家推荐的是哪一处?写下来, 一方面留给自己时时回忆, 会弥足珍贵;另一方面介绍给别人, 也可作为参观、游览的参照。

习作提示

1.写参观、游记, 通常要把参观、游览的过程交代清楚, 这就需要按一定的顺序来写。我们可以按照地点的变换顺序来写, 可以按照时间的推移顺序来写, 也可以按照思想、情感的变化来写……

2. 写参观、游记固然要按顺序, 但也不是事无巨细地记“流水账”。要选取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最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景物来具体地写, 才能详略得当, 重点突出, 给读者留下生动的印象。

3. 王国维说:“以我观物, 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在写的时候, 要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融进文章的字里文章的字里行间 , 想办法使自己的文章既有所见所闻, 又有所思所感, 情景交融, 我们的文章才会打动读者。

学习兴趣是根本 教法得当是关键 第7篇

我从教十几年来, 无论担任什么科的课程, 都是本着这一原则进行的。如我在教历史课时, 以“二万五千里长征”一节为例, 首先启发学生认识到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导入新课后, 让学生们自己结合课文发言, 叙述“伟大转折点和胜利到达陕北”两个内容后, 再根据实际情况提示:遵义会议为什么是转折点?大家积极讨论后回答“因为遵义会议就是转折点”。接着, 让学生看看书, 说出长征经过的重要地名, 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教师把回答内容在黑板上一一写出: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卢沟桥、大雪山、草地、陕北、胜利等。为了加深对这些地名的记忆, 又提出怎样能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背下来。大家思考后各自发表自己的想法, 教师对发言积极、说得正确的学生给予表扬, 给他们记上做为评选“学习标兵”的红星。然后师生共同归纳为“赤水、金沙、大渡河, 然后又把定桥夺、爬雪山、过草地, 到达陕北得胜利”。让学生们在欢笑中记住了这些地名和作战地点, 认识了毛泽东是如何挽救党、挽救红军的实际意义。在课堂结束时, 教师把这节课回答好的学生得“红星”的数记载在墙上。每学期一总结, 得“月标兵”多的为“年超级标兵”, 并在办的“比比看”擂台上公布, 做为全班学生学习的标兵。每学年总结时, 还有“学年标兵”并给予荣誉证书和物质奖励。这样, “比比看”擂台极大地调动了全班学生学习兴趣, 人人奋力拼搏, 积极进取, 为争“标兵”而努力。这样既培养了他们争强好胜的信心, 也激发了他们努力读课本的兴趣。每节课前, 大家都积极准备, 把课文多看几遍, 甚至有的学生把要讲的重点用简单的语言背诵下来, 准备上课回答得“红星”, 期中好争一个“标兵”。这样, 达到了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习能力的目的。

像对“鸦片战争”一节课, 学生们仅用“1938年6月3日, 则徐销烟虎门滩”十几个字便记住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一重点;用“黄海大战邓世昌, 勇撞敌舰美名扬”记住了甲午战争中的爱国将领;而对清政府用“腐败无能清政府, 又赔白银又割领土”进行了痛斥。不信, 你听:“你也争, 我也争, 年终看谁当标兵”;“1981、9、20, 一箭多星又成功”;“人口多, 耕地少, 我们从小要节约”;这不正是对历史这一学科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吗?他们口里说的是书上的知识, 表的是决心, 争的是“红星”, 想的是“标兵”!一个小小的擂台, 通过“红星”标兵的评选, 期中标兵的定夺, 大大激发了每个同学的学习兴趣, 这样既培养了他们“我能行”的要强向上的精神, 又让文化知识扎扎实实地印在了他们的心中。

总之, 教法得当, 能使学生兴趣高涨, 学习进步, 提高觉悟。

摘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激发、诱导出来的。针对初中生好奇、率真、自信、向上的性格, 一定要用切实可行的教法, 培养他们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 通过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的思路, 激发学习兴趣, 达到学会、掌握好知识的目的。

蜂产品好处多食用方法要得当 第8篇

近日, 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主题为“营养与功能食品创新”的第五届食品科技北京论坛中, 亚洲蜂联副主席张复兴研究员就“蜂产品与人类健康”的问题做了精彩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说, 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 也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基本结构单位。人体中的每个细胞能分裂5 2次, 每完成一次分裂将耗时2.4年, 由此推算, 人类的生理寿命应为125岁。但是现在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个寿命, 其主要原因是营养的不均衡及各种外界环境的影响。细胞的健康生长需要40种微量元素, 一旦某些微量元素缺乏, 细胞营养失调, 就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进而产生疾病。而蜜蜂产品中恰巧含有细胞生长所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 并且能快速被细胞吸收, 促进细胞生长, 提高人体免疫力, 对人体健康有巨大作用。所以, 这也不难解释民间有食用蜂王浆治病的说法。

张复兴说, 虽然蜂产品有延年益寿、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但若食用蜂产品的方法不当, 如多食误食、烹饪方法错误等, 反而会影响人体对蜂产品中营养元素的正常摄取。在会上, 张复兴列举了一些食用蜂产品的方法, 如蜂王浆不能用开水或茶水冲服, 因为温度过高易破坏其活性物质, 降低其疗效。一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宜食用蜂蜜, 因为婴幼儿的肠道菌群还不稳定, 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发生危及生命的肉毒杆菌中毒。但蜂蜜是消化功能欠佳的人群的较佳食品, 也是运动员、重体力劳动者和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者最直接、最有效的能量来源。此外, 他还指出, 糖尿病患者可以少量食用蜂蜜, 不会加速其病情发展。我们在食用蜂产品时不能过于盲目, 要做到对症下药。在选购蜂产品时要选择天然成熟的、没有农残、抗生素污染的产品。

论证得当,说服有力 第9篇

作为议事说理的议论文,要论述令人信服的道理,必须讲究说理的艺术。议论文说理的两个基本要求,一是深刻,二是周密。而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必须掌握基本的论证方法。

所谓论证,就是运用典型的论据来阐述论点和证明论点的方法。论证方法运用越恰当,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就越紧密,议论也就越深刻有力。

【方法要点指津】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例证、引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归谬论证等。这里择要谈一谈例证、对比论证与归谬论证。

运用例证时,必须注意三点:(1)事例要真实、典型,要紧扣论点,有说服力。因此,要学会选择事例,不能随意择例作论据进行论证,造成论点和论据的脱节。比如论证“建设祖国,必须只争朝夕”,有的同学引用了下面的例子:马克思一生不知疲倦,珍惜时间,创作巨著《资本论》,发现了人类历史的演化规律,发现了“剩余价值”的奥秘。这样的例子就不能有效地证明论点。有些同学则这样举例: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因赶时间而导致失败的例子;现在有些建设项目,只顾赶工期,偷工减料,成了豆腐渣工程。可见,“只争朝夕”好是好,但一旦失误就会造成惊人的损失。这些例子不知不觉间偷换了概念,证明了另一个论点“要速度,更要质量”,造成文不对题。(2)事例要进行概括。即注意对事例进行去粗存精的加工制作,要突出精华和重点,与论点有机结合。(3)事例不能堆积,要加以分析。典型事例不在多,在于能说明问题;对所举事例应加以分析,围绕所论证的论点,或阐述意义,或论述作用,切不可事例举过就完事。

对比论证强调对比——有时,文章标题本身就提供了对比论证的条件(如《“知足常乐”与“知不足常乐”》《美与丑》《堵与疏》《满招损,谦受益》),一看就知道这些文章要求通过正反对比来揭示论点;有时,可扣住文题,择取对比点展开说理论证,例如写《人与路》,可从对人生的追求和选择、所走的道路和结局等方面进行对比论证。对比论证常由引出对比、分析对比、总结对比三部分组成。要使对比论证发挥应有的威力,对比要具体,分析要深入,切不可空洞笼统、浅尝辄止;还要用辩证观点研究、论述事物之间的转化,防止片面性和绝对化。比如针对材料“子罕以‘不贪’为宝”,有位中学生写了篇《得“宝”与失“宝”》,“得”与“失”对举,这题目就构成了对比。接下来用对比论证层层分析:宋人以美玉为宝,子罕以“不贪”为宝,两人的思想出发点不同,这是一组对比;又把崇尚道德的子罕与贪图物欲的帝王、守财奴及烟鬼酒徒们比较,这是第二组对比;并列举大贪污犯杨杰和放弃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的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为例,再次形成对比。文章自始至终以具体的对比成文,于文末得出“看待得失之不同,这里面有着道德观与价值观的巨大分野”的结论,便顺理成章了。

所谓归谬论证,就是将对方的论点进行合乎逻辑的引申,引出一个荒谬的结论,从而使其错误昭然若揭。有关俄国哲学家赫尔岑的一个传说,最能说明归谬法的妙用。当宴会主人表示“今晚演奏的都是流行乐曲”“不高尚的东西怎么能流行”后,赫尔岑微微一笑:“那么,流行性感冒也是高尚的了。”这貌似俏皮、实质含意深刻的话,就是运用了归谬论证。运用归谬论证需要通过引申进行说理,而引申必须符合逻辑,这一点十分重要。

处理得当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教学,语文,分层教学,实践策略

这里进行的语文分层教学, 实际上就是对大教育家孔子提倡的“因材施教”教学观念的一种延伸和发展。因为作为个体的人, 由于他们受到家庭和社会以及自身上的影响作用, 导致学生个体在一些方面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差异。这是个体差异性导致的结果, 故而, 我们有必要尊重这些不可避免的差异性,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活动, 这就产生了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实际上就将讲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成几个层次, 在不同的层次里, 对学生的要求和目标都不一样。进而促进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有所进步。进而保证优秀层次的学生“吃得饱”, 学习欠缺层次的学生“吃得好”。真正达到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1.何为分层教学

何为分层教学?准确地说, 就是在一个班级里, 根据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个性特点、理解能力高下, 合理地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学生分成各个层次, 并且对这些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辅导策略、不同教学方法。在分层教学活动中, 主要是从教学目标、备课、教学、作业、评价上给予分层, 从而达到教育面向全体, 全面提高不同层面学生的学习能力。

2.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进行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2.1 小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重要因素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 在这个基础教育阶段里, 小学生受到的教育时间不是很长, 他们的差异性, 主要一个因素在于他们自身的个体差异性。因为他们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 受到的影响不尽一样, 故而有的小学生在行为习惯上要好, 有的却欠缺。有待学生自控能力强一些, 有的学习习惯极其差, 等等。这些因素必然构成了小学生在个体上的差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 进行分层教学自然就有了必要。

2.2 学生的基础不一样是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由于小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受到的影响不一样, 有的家庭教育的确比较完备, 这些孩子的早期教育比较好, 有一定的知识基础。而有的学生天生理解能力极其强, 记忆能力开发的早。进而致使小学生的基础不一样, 面对如此参差不齐的教学对象, 如果一刀切地进行教学活动, 势必影响到一些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想真正让教育面向全体也就成为了一句空话。所以,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分层教学活动。促进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活动。

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分层教学

3.1 对学生科学合理地分层

这里的对学生的分层实际上就是分组。其标准既要考虑到学生个体的特点, 又要考虑到学生基础知识, 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的能力。笔者通过实践, 认为分三个层次比较恰当。第一层次是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强, 又有一定的基础的优秀层次;第二个层次就是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基础一般的学生;第三个层次的学生就是在学习能力、基础知识、学习积极性上都比较欠缺的学生, 这个层次的学生可能不多, 但也是最需要老师关注的一个层次。

3.2 对教学目标的分层

对学生分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同样的一个平台上进行学习活动。在对学生分组以后, 就是对教学目标的分层。毕竟我们教材的目标是面对全体平均水平设置的目标, 对于优秀生完全可以达到, 而对于差等生就不能够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所以在备课的时候, 要将教学目标适度地调高和降低处理, 促进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比如在教学《灰椋鸟》一课的时候, 对于“领悟作者入情入境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对于这一目标, 对优秀的学生来说, 应该拔高要求, 即能够模仿文本进行习作。而对于第三个层次的学生来说, 只要学生能够掌握作者“动静”结合的写法就行了, 不必有写作要求。

3.3 在备课中进行分层处理

备课是对目标实施的具体方案。由于班级学生存在各个层次, 所以每一个教学中的问题, 都要设计好由谁来回答, 由谁补充, 教师必须在备课中设计好。

3.4 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层次教学活动

一方面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 以促进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另一方面要注意对各个层次学生提出相对应的问题, 努力做到各个层次学生在各自的层次内进行学习思考活动, 保证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5 作业的层次处理

由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有不同的学习层次, 那么在作业完成中, 就必须有不同层次的作业, 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练习之用。将一些较难题、中等题分别配给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的学生, 而将基础性的题目布置给第三个层次的学生。

3.6 在教学评价上, 进行分层处理

评价的目的在于调整教学行为和学习行为, 促进教学向良性发展。一方面, 对于第三个层次的学生多鼓励和表扬和肯定。积极地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对于第一个层次的学生多建议, 多指导他们努力的方向。

4.结语

综上所述,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 进行分层教学活动, 一定要合理分组, 在教学目标、备课、教学、作业、评价上科学地分层教学, 进而保证因材施教, 促进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

参考文献

[1]刘丽娜.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 (上旬刊) , 2012, 06:70-71.

[2]周英.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北方文学 (下半月) , 2012, 04:201.

[3]石字芬.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教学方法与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13:142.

处理得当范文

处理得当范文(精选10篇)处理得当 第1篇茄子种可保存6年, 一般生产使用的是1~3年的种子 (发芽率高, 发芽势强) 。种子浸种、催芽、药...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