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盘古文库-分享文档发现价值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金色的童年范文

来源:文库作者:开心麻花2025-11-201

金色的童年范文(精选8篇)

金色的童年 第1篇

那些傻事儿也许会让无数驻足此地的“童鞋”捧腹大笑。

那些幻想也许会让无数同龄人猛点头:嗯, 我也这么傻傻地有过这个念头。

那些泪水会让你更快成熟, 也会给朋友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外婆家

冰尘:小时候我特喜欢外婆家的那片草地, 春天的时候我就在那里放风筝, 累了就在地上躺躺, 享受阵阵袭来的春风, 舒服极了!

用微笑掩饰:每想到童年时的趣事, 我想笑又想哭。外婆家的房子整个都被爬山虎包裹着, 看上去就像是童话里的绿色城堡一般。还记得那时在外婆家玩耍时的那股疯劲儿。夏天, 和表弟一起打水仗, 打得浑身湿透;把从水里捞起的小鱼儿, 小心翼翼地捧到早就在墙角下挖好的水坑里, 让它们在爬山虎叶子下乘凉。2008年, 外婆家拆迁那天, 我静静地望着这座房子, 哭了。

水晶芭蕾:还记得外婆家的那个小院子, 门前有一小块田地, 是用来种庄稼的。年幼的我便在那儿捉虫子, 采野花。小小的一块土地成了我的天堂。每当我吃完一个苹果或者桃子什么的, 总是会把核儿仔细地埋到地里, 然后每天一边浇水一边念叨着:种子种子快发芽, 长成大树结果子。却总是事与愿违, 埋下去的种子大都不知所终。我便不满地嘀咕:也许它们都在地下睡大觉吧, 可是它们什么时候才会醒来呢?

恐怖篇

心碎泪已干:我童年蛮悲惨的, 坐在书桌前, 父母在后面拿着皮带, 我稍一开小差, 只听得“啪”的一声那个时候吧特别希望自己是大人, 不用上学, 不用写作业, 还可以监督别人, 唉

温情篇

水沫依然:其实童年里有很多趣事, 但是回忆时, 第一个在我脑海中浮现的是那个温情的场景:有一次走路累了, 就要求妈妈背我, 可妈妈手上还拿着好多东西。妈妈实在没有办法, 只好把我往前背一段路, 再回头把搁在地上的东西拿起来往前走一段, 接着再背我往前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特对不起妈妈!

笑看往事如花:我小时候经常淘气, 看到想要的东西, 爸妈不买给我, 我就跟他们闹。记得有一次我惹爸妈生气了, 一个人不敢回家, 在与我家只有一户之隔的伯伯家过了一天。傍晚我再潜回去趴在窗口偷看爸妈的反应, 结果他们还有说有笑的。我以为爸妈不要我了, 不禁哭了起来。爸妈听到哭声以后出来看, 发现是我, 两个人都笑了, 把我抱了回去。

败家篇

S U O深秋:我自告奋勇地要求刷碗, 结果碎了两个碗、一把勺和一只盘子, 所以到现在也没有被妈妈要求刷过第二次碗。不仅妈妈有心理阴影了, 我也害怕啊, 家里大扫除, 我宁愿把所有地方拖一遍, 也不再刷碗。

创新篇

工藤辛巴:我小时候, “特有”语言天赋, 在我看来, 大人们口中的“旅 (女) 馆”就应该只住女的, 男的要住“男馆”;“走投无路”就是走到尽头, 找不到路了。在幼儿园, 和小朋友们谈起自己从哪里来, 我到现在还记得一个小朋友自豪地说:“我是从商店里买来的, (我的价格) 最贵100元。”我当时还想着, 等放学了要回家问问妈妈, 我多少钱买来的。还有过一段时间, 我们都得了“数字热”, 一有空就比谁说出的数字大。有的同学说“一兆最大”, 有的同学认为“无数”最大, 然后我们就集体反驳, “无数”就是没有数字, 都没有了, 怎么大啊?

金色的童年 - 童年作文500字 第2篇

呵,原来我小时候那么招人喜爱!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真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啊!可是,我出生时有6斤9两,几乎比同学都胖,但现在怎么变瘦了?家人说大概是学习太累了。以前调皮捣蛋的我,现在居然成了一名老师眼中的优等生、乖乖孩,真让人惊奇!

以前我也能算得上是个“吃货”。记得小时候一次,我的肚子“咕咕”直叫,急忙跑到餐桌旁,发现了我最爱吃的白萝卜。我二话不说,准备开吃。可那碗怎么也够不着,突然,我灵机一动,立马爬上餐桌,直接用手抓着就吃了起来。

“可可,吃饭了!”我一听,迅速小心翼翼地爬了下来,以防被发现“作案”。“咦?大半碗萝卜‘飞’哪儿去了?”外婆问。我心里暗暗高兴,对不起啦,哈哈!

小时候一直以为,外婆就是外面的婆婆。因此,也闹了不少笑话。

一天,我正要去外婆家,路上遇到了妈妈的同事。阿姨问:“你要去哪儿啊?”我大声叫着:“外面的婆婆家!”“什么是外面的婆婆家,是你二阿婆,还是三阿婆呢?”阿姨疑惑不解。“不是,不是,就是我外面的婆婆家!”我坚定地望向了妈妈。而此时,妈妈早已笑得满地找牙了。“其实是外婆家!”妈妈一解释,阿姨也乐得合不拢嘴了。

都曾有过的金色童年 第3篇

那些傻事儿也许会让无数驻足此地的“童鞋”捧腹大笑。

那些幻想也许会让无数同龄人猛点头:嗯,我也这么傻傻地有过这个念头。

那些泪水会让你更快成熟,也会给朋友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外婆家

冰尘:小时候我特喜欢外婆家的那片草地,春天的时候我就在那里放风筝,累了就在地上躺躺,享受阵阵袭来的春风,舒服极了!

用微笑掩饰:每想到童年时的趣事,我想笑又想哭。外婆家的房子整个都被爬山虎包裹着,看上去就像是童话里的绿色城堡一般。还记得那时在外婆家玩耍时的那股疯劲儿。夏天,和表弟一起打水仗,打得浑身湿透;把从水里捞起的小鱼儿,小心翼翼地捧到早就在墙角下挖好的水坑里,让它们在爬山虎叶子下乘凉。2008年,外婆家拆迁那天,我静静地望着这座房子,哭了。

水晶芭蕾:还记得外婆家的那个小院子,门前有一小块田地,是用来种庄稼的。年幼的我便在那儿捉虫子,采野花。小小的一块土地成了我的天堂。每当我吃完一个苹果或者桃子什么的,总是会把核儿仔细地埋到地里,然后每天一边浇水一边念叨着:种子种子快发芽,长成大树结果子。却总是事与愿违,埋下去的种子大都不知所终。我便不满地嘀咕:也许它们都在地下睡大觉吧,可是它们什么时候才会醒来呢?

恐怖篇

心碎泪已干:我童年蛮悲惨的,坐在书桌前,父母在后面拿着皮带+我稍一开小差,只听得“啪”的一声……那个时候吧特别希望自己是大人,不用上学,不用写作业,还可以监督别人,唉……

温情篇

水沫依然:其实童年里有很多趣事,但是回忆时,第一个在我脑海中浮现的是那个温情的场景:有一次走路累了,就要求妈妈背我,可妈妈手上还拿着好多东西。妈妈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把我往前背一段路,再回头把搁在地上的东西拿起来往前走一段,接着再背我往前走。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特对不起妈妈!

笑看往事如花:我小时候经常淘气,看到想要的东西,爸妈不买给我,我就跟他们闹。记得有一次我惹爸妈生气了,一个人不敢回家,在与我家只有一户之隔的伯伯家过了一天。傍晚我再潜同去趴在窗几偷看爸妈的反应,结果他们还有说有笑的。我以为爸妈不要我了,不禁哭了起来。爸妈听到哭声以后出来看,发现是我,两个人都笑了,把我抱了回去。

败家篇

SUO深秋:我自告奋勇地要求刷碗,结果碎了两个碗、一把勺和一只盘子,所以到现在也没有被妈妈要求刷过第二次碗。不仅妈妈有心理阴影了,我也害怕啊,家里大扫除,我宁愿把所有地方拖一遍,也不再刷碗。

创新篇

工藤辛巴:我小时候,“特有”语言天赋,在我看来,大人们口中的“旅(女)馆”就应该只住女的,男的要住“男馆”;“走投无路”就是走到尽头,找不到路了。在幼儿同,和小朋友们谈起自己从哪里来,我到现在还记得一个小朋友自豪地说:“我是从商店里买来的,(我的价格)最贵——100元。”我当时还想着,等放学了要回家问问妈妈,我多少钱买来的。还有过一段时间,我们都得了“数字热”,一有空就比谁说出的数字大。有的同学说“一兆最大”,有的同学认为“无数”最大,然后我们就集体反驳,“无数”就是没有数字,都没有了,怎么大啊?

金色的童年 第4篇

泰戈尔素有“儿童诗人”之称, 他1913 年出版的散文诗集《新月集》收录了40 首儿童诗, 主要以儿童的生活情趣为主旨, 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 为读者进入儿童的心灵世界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金色花》就是其中一首音韵和谐、意境优美、想象奇特的儿童诗。

读罢此文, 你不由得要惊叹泰戈尔的奇思妙想了。可以说古今中外歌颂“母爱”和“童真”的篇章不胜枚举, 或者是孩子承欢母亲膝下, 其乐融融;或者是母亲细心呵护孩子, 如夏夜清凉的风。而文坛巨匠泰戈尔却独辟蹊径, 以孩子的口吻叙写母子情深, 并且借助奇特童稚的想象, 虚实相间地营造出了一个色彩缤纷、扑朔迷离的童话世界, 谱写出一首人间最动人、最和谐的“母爱”赞歌。

诗作的情感魅力

诗中流露出的感情像一条发端于幽谷密林中的小河, 给人一种率真质朴的感觉。诗歌开端即用第一人称———孩子的口吻表达着对母亲的眷恋。“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 只是为了好玩, 长在树的高枝上, 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 又在新树叶上跳舞, 妈妈, 你会认识我么?”众所周知, 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在他们眼中, 世间万物都具有人的思维, 人与万物既可以对话, 也可以相互变换。那么, 当一个小孩儿梦想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长在树的高枝”上时, 我们就可以理解他的良苦用心了。他要同妈妈捉迷藏, “悄悄地开放花瓣儿”, 散发出诱人的花香, 投影在妈妈的书桌上。天哪, 这么小的孩子已有如此的爱心, 他是在用自己摇曳的舞姿、淡雅的芬芳、玲珑的身影去陪伴母亲、抚慰母亲、愉悦母亲。

那么, 这个小人儿的爱心又是从哪儿来的呢?细读原诗, 不难发现, 这爱来源于母亲深厚而宽广的爱, 这温馨的母爱从诗中母亲寻找和呼唤孩子时情不自禁流露出的焦急心态一览无余。诗中有两句孩子模仿母亲的话语:A句:“孩子, 你在哪里呀?”B句:“你到哪里去了, 你这坏孩子。”读A句, 仿佛看见母亲因寻不见自己的孩子而眉心紧蹙, 听见母亲的声音嘶哑而颤抖。读B句, 又好像看到母亲找到孩子后佯装生气, 作势欲打, 转而又被找到孩子的欣喜所取代, 瞬间转变为心疼的嗔怪。这些话语, 不仅诗中的主人公因常闻此言而能惟妙惟肖地模仿出来, 所有的小读者只要享受过深深的母爱, 都会有相似的经历和感受, 读诗时仿佛从明镜中看到自己和母亲的影子, 不禁莞尔。这难道不是人世间最平凡而又最伟大的母爱吗?诗人以浓郁的爱心营构了一个纯美的境界, 它令每一位读者都深醉其中。毫无疑问, 读罢此诗, 凡是母亲都会更加喜爱自己的孩子, 凡是孩子都会更加热爱自己的母亲。

“鸦有反哺之孝, 羊知跪乳之恩。”“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母亲爱孩子是人类美丽的天性, 孩子爱母亲也同样是人类美好的品德。泰戈尔的诗之所以打动人心, 就在于他以慧眼探知了人间爱的共性, 并用纯熟的笔墨绘出了家庭、母爱、童真等所有人类美好和圣洁天性的细微之处, 才会让读者从熟悉的情感中联想自己的人生经历, 从而享受这种爱的体验, 并获得心灵的洗礼。读泰戈尔的诗就是让人心思纯净, 情深意迷。

诗作的语言魅力

这首诗的魅力还在于语言清新雅致, 用词生动传神。首先表现在诗中描绘的人、景、物具有工笔画的清晰性。如“金色花”“金色花的林荫”“新叶”等词语的运用使色彩鲜明。阳光映射下, 花的金色与林中树荫下新叶的绿色冷暖适宜、互为映衬, 使我们仿佛看到清亮的天空下, 一朵朵金色花抖落满身的尘土, 迎着朝阳, 尽力地舒展着娇躯, 把每一片花瓣儿都悄悄地绽透。这是多么鲜活而旺盛的生命力啊!其次, 对一些动词的使用使这首诗具有了音乐般的流畅。“笑嘻嘻”“摇摆”“匿笑”“投”“落”等富有动感的描摹荡漾着无穷的童趣, 一个富于幻想、任性率真又天真烂漫的“我”便活生生地跳到了读者的眼前。

根据西方体验美学理论, 阅读活动是作家体验与读者体验相融合的一种感性交流或对话。为了更深入地领会诗意, 读者在吟诵时尽可以调动多种感官以发挥想象去品味, 去体验。如此, 品读此诗时便宛如饮一杯佳酿, 纯净甘甜的汁液从口传至心, 让你的五脏六腑都那么熨帖舒适。“当你沐浴后, 湿发披在两肩, 穿过金色花的林荫, 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 你会嗅到这花的香气, 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读着读着, 我们仿佛触摸到花的湿润与柔滑, 仿佛嗅到花的清香与女子浴后的芬芳, 仿佛看到轻缓地走在林荫路上的母亲那仪态万方的背影以及母亲低声祷告时虔诚的神态, 耳畔仿佛传来孩子银铃般的嬉笑声和母亲温婉的责问声。这优美清丽的画面、自然和谐的音韵以及渗透于字里行间的真挚的爱心, 也许就是这篇脍炙人口的散文诗永具艺术魅力的真谛。

诗人的宗教情节

遍观泰戈尔散文诗, 如《孩子的世界》《榕树》《云与波》, 会发现一个共性, 即诗中那些抒情的小主人公似乎都有些神化。如本文中的“我”随心所欲, 忽花忽人, 就像一个活泼可爱、无所不能的小天使。泰戈尔之所以把这些孩子写得似神非神、神人合一, 并非是他故弄玄虚, 而是与其一直以来深入骨髓的宗教情结有关。泰戈尔从小生活在浓重的宗教氛围中, 接受了宗教文化, “从童年时代起, 他 (泰戈尔) 就模糊地感到宇宙之间存在着一个主宰, 它活在一切有生命或者看来似乎没有生命的东西之中, 活在人们心中, 它也主宰着泰戈尔本人, 并使他同万物发生着密切联系”。幼年的泰戈尔在家中廊厅的角落播下了番荔枝的种子, 每天都用水浇灌它。想到那么小小的种子竟然会长成一棵树, 心里就不由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惊奇和渴望。可是, 当番荔枝的种子长出幼苗时, 伴随着这颗幼苗茁壮成长的内心惊奇的“幼苗”却不复存在了。泰戈尔感慨万千, “这不是番荔枝种子的过错, 而是心灵的过错”。所以, 泰戈尔认为只有孩子的内心才是无比纯净圣洁的, 拥有神性的光芒。在《云与波》里, 孩子可以到云端与曙光和月亮做游戏, 也可以踏着波浪唱歌前行。在《榕树》里, 孩子可以与池边的蓬头榕树默默对话, 交流情感。在泰戈尔看来, 孩子就是宇宙万物中的一部分, 其生命和自然万物融合在一起, 并且在这种融入中, 孩子也获得了自然的神性。

《金色花》就是这种宗教情结的突出表现。本诗中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的花, 是受到人们尊敬的花朵。把孩子喻为“金色花”, 不仅赞美了孩子金子般的心灵, 也表达了孩子对神圣母爱回报的心愿。因为母亲读的书《罗摩衍那》是圣书, 做的是宗教祷告礼仪, 母亲的形象也因此变得高大而载满神圣的光辉。面对拥有神圣光环的母亲, 孩子将用世上最美好最圣洁的东西———“金色花”回报母爱, 用摇摆的身形、清幽的花香、温柔的影子时刻伴随母亲以表达自己深深的依恋和敬爱。因此, 全诗在神圣母爱的沐浴下感化了一个孩子, 也教会了孩子拥有一颗感恩之心。这就是构成泰戈尔诗歌中非凡的想象力和扑朔迷离的神秘主义色彩的宗教情结。

金色的童年 - 童年作文500字 第5篇

童年的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活脱脱的野孩子。饿了,摘个野吃吃,渴了,随手在小河里捞来喝喝。那种日子,别提多开心了。

我也是从小被爸爸妈妈当男孩养,无论什么,我总和哥哥一马当先,记得一次游泳啊,那叫有惊无险啊。

那个热情奔放的夏日,天火辣辣的,而且又没有空调,我娇小的身子冒着烈日,奔到田野的大树下乘凉。刚刚摘了片大叶子扇风,呵,这行头,怎么看都有些济公的风范哦。哎,那是啥呀——窥视中。哎呀!那不是我哥嘛,他正在和朋友游泳了,呵,典型的有了朋友不要妹妹的人!!我冲上去,一溜烟窜进了河里,结果,刚刚跳进水里,我才意识到,我是不是不会游泳啊,答案是“啊——啊——”上帝啊,耶稣啊,居里夫人啊,救救你那可怜没人爱的孩子吧,“啊——额,咋啦”这感觉是重见光明了么?好像是,只见哥一只手想小鸟拎小鸡一样,面带嘲笑的审视我,我一看,原来水只到我腰间额。

想想那个时候,可爱的朝霞一轮又一轮的伴随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看,儿时的朝霞……

★ 描绘金色梦想畅想童年时光书信格式500字

★ 金色的童年优秀作文400字

★ 金色梦想畅想童年时光作文

★ 金色的油菜花作文500字

★ 童年作文500字

★ 参观金色长廊优秀作文500字

★ 童年梗概作文500字

★ 童年趣事作文500字

★ 《童年》主题作文500字精选

林浩:小英雄的金色童年 第6篇

林浩超出一般的表现只是发生在地震的一瞬间,还是他本来就不同于普通的孩子?请看本刊对林浩和妈妈的专访。

当我见到林浩时,他依然是那样虎头虎脑、活泼可爱,头上右边的伤疤已痊愈,长出了新的头发。胳膊上“中队长”两道杠的标志也引人注目。他曾是一位好班长。现在更是成都市盐道街小学少先队的一名优秀中队长。看着这个个头不高的小男孩,很难想象在那样巨大的灾难中,他怎么能背得动同学。我没有问他关于地震、关于救人的故事,而是和他聊起了童年的生活。

到田里拔萝卜吃真甜

在一次电视节目中,主持人问起林浩小时候的生活。“小时候我家的房后是樱桃树,樱桃成熟后,我就常到树上去摘樱桃吃,那樱桃特别好吃。樱桃吃完了,就到田里去吃。”提起从前单纯的生活,充满童真的林浩带着乡音手舞足蹈地讲了起来。

“你到田里吃什么呀?”

“吃白萝卜,我把白萝卜拔出来,不用水洗,只用叶子擦一擦就吃。有时候拿起白萝卜在石头上“邦”地一磕,白萝卜成了两半,我就吃里面的芯,特别甜……”说话间,林浩还做了一个形象的磕白萝卜的动作。

这段纯真的童年故事令林浩回味无穷,现在虽然离开了家乡,但是家乡的水、家乡田里的樱桃和白萝卜,在他的记忆中永远是那么甜……

如今这个质朴的农村小男孩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勇敢的英雄。林浩的妈妈说,“小英雄”的称号给林浩带来了压力,也带来了动力。自从成为小英雄以后,他不仅学习非常用功,成绩很好,而且在生活中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也严格要求。

在父母的“放任”中成长

镜头前的小林浩童言无忌:“我爸爸常常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就已经想着以后怎么办了。你都不知道现在怎么办,干吗想以后怎么办啊?”

“本来就是嘛。你现在不好好读书的话,将来怎么办?”林浩的爸爸笑着反问。

“凉拌啊。西红柿炒鸡蛋……”听了林浩顽皮的回答,林浩的爸爸和观众都忍不住乐了。

采访林浩之前,我看了许多关于林浩和家人的采访报道,上面这组对话就是其中的一组镜头。尽管面对镜头,面对许多观众,林浩毫不掩饰地“批评”了爸爸,但爸爸并没有因为这样而觉得没面子,在他们的对话里我们看不到父亲的威严,只有父子之间的平等讨论和诙谐幽默。

林浩的父母没有用成人的视角去管教充满童真的林浩,更没有用过激的语言去训斥他的“无理取闹”。而是给他充分的自由,让他自由地去思考、去表达。这种看似放任的实质是平等相处的良好氛围,让父母和林浩共同成长,而且使得林浩大胆而充满自信。

采访过程中,林浩饶有兴趣地给我们讲他最近看过的有趣电影和动画片。还不时发表自己的观点。林浩的妈妈则在一边用满怀母爱的眼神深情地望着林浩,从不打断他的话,也不会去纠正他,完全给他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说到有趣的地方,她总会第一个开心地笑起来”……

为落空的心愿流泪

新闻媒体报道了林浩的事迹后,令人深受感动。有的人一见到他就像见到明星一样,纷纷要与他合影,虽然他已经很疲惫,但是为了感谢别人对他的关心,他总是打起精神满足大家的愿望。因为,父母教育他要用谦逊的态度面对鲜花、荣誉和掌声,要用感恩的心去对待别人。

邀请林浩参加活动的单位很多,但林浩最喜欢参加的就是公益捐赠活动,因为他知道,这样的活动可以帮助别人。有一次,某单位联系林浩的父母,邀请林浩参加一场公益活动,让他和许多爱心人士一起献爱心,小林浩听了非常高兴,提前一周就开始积极准备了。但是后来,这件事情突然发生了变化,当小林浩听说不能去献爱心,当他帮助别人的心愿落空时,这个在地震中勇敢的小英雄流泪了。

采访过程中,我想邀请林浩参加“漂书”活动,当林浩的妈妈知道“漂书”就是把自己看过的好书和别人共同分享时,她赶紧拉着林浩说:“快来啊,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别的小朋友。”她还告诉我,林浩平时很喜欢看书,许多热心的朋友送给林浩一些书,他看完了以后都会捐给灾区的孩子,把好书和更多的人分享。

苦难给予他巨大财富

林浩小时候,父母一直在外打工,他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他的生活环境和城里的孩子有着天壤之别,没有新奇的玩具,没有丰富的娱乐,但是艰苦的生活锻炼了他坚强的性格,他从小就懂得了自强自立。林浩的妈妈说,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所以很少给林浩零花钱,偶尔给他5毛钱。他都会存着舍不得花。林浩五六岁的时候,时常和一些大孩子们拣废铜烂铁、饮料瓶等回来卖钱,小小年纪的他就知道用吸铁石把捡回的铁和铜等分类。当许多孩子还在爷爷奶奶和父母的怀里撒娇的时候,小林浩却在别人看似辛苦的劳动中获得了自己的乐趣和生活的智慧。

林浩会做很多家务,还会做饭。地震以前。因为林浩是班长,所以他一直管着教室的钥匙。每天早上6点,闹钟一响,他会准时起床,自己炒碗蛋炒饭吃,然后走半个小时山路去上学,他从来不迟到,说要是迟到了,同学们都会在外面等。平时在家,无论林浩玩得多么开心,看到父母很累时,他总会立即停止玩耍,帮爸爸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一点让林妈妈很是欣慰。

林浩的妈妈从事过许多艰苦的工作,她曾在家里种地、种菜、挑粪;曾在建筑工地上和林浩的爸爸一起和水泥、敲木板,爬到5米高的钢管架子上绑钢筋,每天从早上4点多起床,干到晚上11点多,这一天下来,身上不知道要被汗水浸湿多少遍……听着一位如此美丽的母亲乐呵呵地讲述这些艰辛的故事,从她乐观的笑容里,我突然明白了林浩为什么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没有一点儿慌张,母亲的经历和性格,以及他的生活环境和方式。早已在他心中播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可以让他在地震这样的灾难中乐观坚强,同样可以让他在人生坎坷中百折不回、勇敢无畏。

俗话说“豆芽只有在水里才能够生长”。豆芽在成长过程中,最关键的不是“豆芽”本身,而是“水”。孩子的成长也是一样的,孩子最终会发展成什么样,关键在于家长提供的环境,如果提供的环境是“溺爱”的,那么孩子就会像温室的花朵一样经不起风雨。有些穷人家的孩子,和林浩一样从小生活艰苦,但是却很懂事、很坚强,挫折和苦难给予了这些孩子一生受用不尽的巨大财富。※

金色的童年 第7篇

1月25日, 在兰州市天源温泉酒店, 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将严冬的寒冷驱散开来。这是一场由律韵艺术学校的“小天使”们带来的精彩纷呈的表演, 这也是一台专属于孩子们的汇报演出, 所有的演员, 包括主持人都由孩子们自己担任。整场汇报内容丰富, 一共由40个节目组成, 不仅有热情如火的拉丁舞, 清新动人的民族舞, 还有动感活力的爵士舞。所有的表演节目都是由专业老师们精心编排, 其中趣味性舞蹈《植物大战僵尸》, 已经入选了2015年甘肃省少儿春晚的演出大名单。

台上是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欢乐的舞蹈, 台下则是老师和家长们关切的目光。7岁半的李茜瑶不仅参与了这次汇报演出的表演, 还担任了小主持人的角色, 台下的老爸看着女儿在台上自信满满的表现, 感到欣慰的同时也非常自豪, “女儿在这里学习拉丁舞1年半了, 舞蹈带给她很多积极的变化, 不仅增强了她的体质, 更培养了孩子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据刘苗校长介绍, 每年学校都会为学生们举办这样的毕业汇报, “一方面, 这是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尽情表现的舞台, 另一方面也是向家长们进行展示, 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有哪些进步, 收获到了什么。今年的汇报演出非常成功, 相信学校的未来也会越来越好!”

扬起友善之帆 开启金色童年之旅 第8篇

第一篇章:善待别人的好心肠热情诚恳好朋友

传诵经典文化:友善之心是我国优良传统美德,从古到今,关于友善的名言、故事数不胜数。通过挖掘传统文化,让孩子知道善心,无论何时都是一个人的重要美德。

唱一唱:通过吟唱经典《弟子规》中的“泛爱众”,让队员知道善心就是有一副好心肠,就是爱大家。

说一说通过讲故事、诗歌朗诵的形式,交流各个小组通过深入学习关于善心的历史故事的心得,体会拥有一颗水晶般的善心是快乐生活的源泉。

第二篇章:理解和解学善处精诚团结水晶心

源自生活的取材:将从小伙伴们之间相处的点滴小事中寻找素材,进行改编,通过小品的方式,让孩子在观看的过程中有所触动,对自己的行为能有所反思。游戏中的相处: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教育孩子的一种好的方式。小伙伴们一起玩,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学会友善相处。

演一演小品《一張小纸屑》改编于队员们的生活,展示同学之间闹矛盾后的相互理解。通过孩子们的表演,让他们知道与同伴相处要相互理解,握手言和,我们还是好朋友。

晒一晒:媒体播放《我们一起……》展示小队成员在队长的带领下,开展着丰富多彩的活动:一起做小报,一起种青菜,一起玩游戏……不同性格的孩子相聚在一起,享受着学习的快乐。让队员说说与伙伴间友善相处的快乐事。

第三篇章:分享共享结友谊和谐快乐促成长

引导关注生活:通过访谈周边人,让队员试着去发现周边美好的事物。探索评价载体:“友善存折”,队员们在存折中存入或支取的不是现金,而是善心和服务。他们参与的社区公益活动、孝敬老人、友爱同学等各种好人好事,均为“存款”。

看一看:组织队员去看望一位烧伤的孩子,并与他结对相助,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展示队员看望烧伤孩子的照片,表演快板《友善之歌》。

金色的童年范文

金色的童年范文(精选8篇)金色的童年 第1篇那些傻事儿也许会让无数驻足此地的“童鞋”捧腹大笑。那些幻想也许会让无数同龄人猛点头:嗯, ...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内容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